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第1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科技异化;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2.17;G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56-01

庞德说:“法是社会控制的最终有效工具。” 随着后现代主义科技“潘多拉魔盒”的打开,在催生一股新型社会发展力量的同时,也释放出了一个个异化的恶魔,吞噬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终极目标。后现代主义将科技理性和人文精神相分离, 导致科技异化风靡而来,使作为科技本体的人“沦落”为客体的工具和异己力量,严重阻碍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因此,需要法律从根本上把人类社会从科技异化的道德和法律泥沼中拯救出来,重新驾驭科技这匹脱缰的烈马,实现科技的创新与进步和人性的回归。

一、后现代视阈下的科技异化旨趣

科技是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概括和总结,由科学与技术相互交汇、纽结而成,是人类的智慧结晶。 它既能对人类的生存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能对人类的现实生活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科技异化。

科技异化,是指科技作为人的创造物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本应秉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本质理念,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然而却从服务人、造福人的工具变成控制人、奴役人的异己力量,成为其创造者的对立者。

当今科技异化,严重扭曲了人们极端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人们行为规范的缺失,使人陷入了道德和法律的泥沼难以自拔:科技犯罪屡见不鲜、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战争对人性的蚕食不断加剧、人类安全危险频频,异化现象颇为严重。

科技的理性发展,使其成为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强有力工具,然而过分膨胀,却使“为人”的科技嬗变为“反人”的力量,远远背离了人类科技活动的意图和目的,导致科技人本主体的“沦丧”和人文精神的背离,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安全。

二、科技异化法律规制的理学分析

科技和法律同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二者联系紧密,影响甚大。科技发展能够提高人们法律意识、丰富法律内容、挑战传统法律观念和思维、完善立法技术、提高法律效率和水平、推动法律发展和完善;法律能够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防止和制止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组织管理科技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与应用。

法的价值是法的本质属性和法律活动的归宿和目的,法具有应然性的价值,主体需求是其存在的前提, 它具有正义价值和秩序价值。科技异化是一种扭曲了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形式,必须通过法律规范科技主体的行为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回归科技的发展本意,维护科技社会的发展秩序。

法具有实然性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科技异化直接导致人类行为的失范,

法律首先以其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来规范科技行为、以评价作用和预测作用来应用和推广科技成果、以强制作用来惩罚违法犯罪,规制科技主体的失范行为,遏制科技异化;其次,法律通过社会作用调整科技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有效避免科技发展中的异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三、科技异化的法律规制路径

科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之一,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和精神; 法是国家用以调整、管理、控制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具有规制科技异化的功能。科技异化表明,科技这把“双刃剑”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性的危害,因此需要法律对其进行有效规制。

第一,培养科技法律意识,重构科技法律秩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以为科技发展指导,树立正确的科技研发、使用价值观,培养科技法律意识;贯彻科技法律化理念,明确科技导向,夯实科技异化规制的法律基础,重构科技法律秩序,建立健全系统的科技研发、应用、推广、发展制度,促进形成良好的科技利益机制体系,使人们在享有科技利益的同时,又能有效避免科技的“反人”异化。

第二,规范科技行为,回归科技人本精神。“有害于人”是科技发展的法律底线,法律必须有效规范科技行为和科研成果的使用,明确科技主体的权利和义务,避免科研活动“误入歧途”,预防科技行为失范,防止科技成果分泛滥使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塑理性的科技价值,使科技研发和应用回归以人为本的目的。

第三,建立预防科技异化预警机制。预警机制是科技异化的“避雷针”,通过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科技发展状况,并适时做出相关预防处理,提高科技安全性,将科技异化消灭于萌芽之中,降低异化程度,避免异化危害。

第四,加强科技法律监管,明确科技监管职责。构建科技监管体制,使科技活动在有效的监管中有法可依,明确监管职责,防止对科技活动做出违背科技发展规律、破坏科技研发和使用秩序的行为,设置科技,遏制科技异化,促进科技的良性发展。

此外,捋顺科技发展与法律规制的关系,完善科技异化规制制度,构建科技异化规制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和关系,健全政府科技决策和调控机制,提高改进科研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发展潜力。

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科技理性的骤然膨胀致使科技异化风靡泛滥,严重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社会进步;法律是遏制科技异化的根本手段,有助于重塑科技理性价值,回归人本精神,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三三,朱清海.科技异化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80-83.

[2][美]庞德.《法律的任务》,童世忠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89.

[3]邱夕海,陈俊明. 从科技异化到科技人化――西方后现代主义对科技的伦理反思与道德重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5-8.

[4]刘大春.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第2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重要性与创造性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兴起。目前,多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产品、网络教育、娱乐、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计算机、影视、传媒、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合,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毫无疑问对人类交流来说,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拥有500年历史的印刷术,它不但改变我们学习和理解问题的方式,而且还改变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原有的认识。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使设计师的设计表现更加生动,在面对投资方讲解设计方案时会更有说服力,以前的设计方案多以手绘与模型表现为主。表现的角度形态大大的受到了限制。如今多媒体设计和制作的诞生,可以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益,运用计算机、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相结合完成的艺术作品,它既是纯艺术的一种,也是电影、电视、广告和音乐画面的常用手段之一。以数码技术为基点,兼容摄影、录像、视频、声音、装置、互动等综合手段进行创作的“多媒体艺术”,在世界各个大型工程的投标方案中,都会有设计多媒体互动的环节。通过动态渐进的手法,使承办方对设计理解更透彻,清楚的作出决定。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投标方案多媒体设计制作。多媒体的设计制作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影响很大。人们对新鲜事物更容易接受,也使该个领域迅速成长,并受到社会特别是艺术界的关注,相对于传统艺术而言,多媒体艺术设计利用了电影、电视、摄影、网络等技术,形成自己的独特艺术场,当代科技的进步积极推动了多媒体设计的发展。

它是一个“能够使人产生许多联想的设计形式,它建立了一个人性化地亲密接近设计和技术的环境和态度,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设计师看做是网络的调解人和探索者。

多媒体设计的发展与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首先,科技发展促进艺术设计的繁荣。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为艺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想和思维空间。与科学技术结合,有利于克服设计师个人在设计中的激进和片面,从而全方位地表现和反映社会生活,多媒体设计的介入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不同空间已收到有利的信息。以前的设计只是二维的平面展开联想,如今可以通过三维,触觉,听觉等方面一同接收信息开拓了思路。能够更好地的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因此现代科学技术为设计提供了新的物质手段,促进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同时也有利于设计师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创作水平,加深对艺术规律和本质的认识。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多媒体艺术设计又促进科技的发展。表现在它不仅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它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动画设计就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的手段,这种设想和筹划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电脑图像和音乐、无线技术、普遍存在的运算处理(比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等)以及智能界面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媒体提供给我们那些看不到,但渴望了解的事物。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因此,我们看到多媒体设计艺术与制作技术的关系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

多媒体艺术设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合理性,艺术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多样性,合理而多样的人生是人类今天挑战性的理想。透视画法、摄影技术、电影、计算机图像和动画的发明,都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产物。移动图像与声音的语言,也是基于对波通过空气的传动产生声音,对持久视觉的感知和理解,他们共同的基础是在感觉和基于感觉的媒体之间形成了连续统一体。都对人们理解设计,体会设计,提供便捷的途径。

多媒体艺术设计利用电视、录像、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积极地投入到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之中,走出了个人的私密性与狭隘感,对公共文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例如现在的人们看电影不只是局限在二维银幕上,开始追求3D体验,这种多媒体技术,画面震撼使人们对电影本身产生共鸣 ,让人们“耳目一新”。这种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艺术手段,使人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同时多媒体艺术设计往往善于抓住时髦的话题与文化热点问题,及时有效、快捷地进行报道与传播,它的艺术符号极易与流行文化接轨,从而成为一种带有先锋性与前卫感的艺术样式。具有时代感,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第3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关键词:科技意识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一实验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讨论一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一讨论方案一选择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首先,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第4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关键词】大学;高等教育;扩张;科技发展

传统意义上我们认为大学产生于欧洲中世纪,以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为代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有单一的教学的职能,从欧洲古典大学传统的四大学院(法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哲学院)可以看出他们是为社会培养官吏、牧师和医生等。随着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生,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从此,大学与科技的发展便结下了“缘分。”在20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信息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海洋技术等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人们同时也在不断探寻着促进科技发展的途径、方法。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进行着科学研究,同时还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推进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1.大学扩张的表现

1.1大学招生人数的增加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教授根据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为精英教育(入学率为5%)、大众化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我国自从1999年扩招以来,全国普通本专科招生数由1999年的92.4万增加到2008年的59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0.5% 增加到23% [1] ,仅用不到十年的时间便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要用几百年才能完成的。

1.2大学建筑规模的扩大

由于大学的扩招,生源急剧增加,宿舍楼、教室、图书馆、食堂等都颇为紧张,为了应对扩招所带来的压力,全国许多大学都掀起了建设‘新校区’的热潮。大学新区建设与地方政府追求GDP的需求相吻合,因而很容易得到官员们的支持,从而能够相对容易的就获得用地的批准。因此很多高校不管自身条件是否具备,都开始盲目的扩建,有的高校甚至扩建至三四个校区。新校区里面设备齐全,教室均配备多媒体电子信息教学工具,图书馆资源丰富,校园环境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3大学院系设置的增加

我国在1949年前的大学一般只有几个学院,如北京大学只设有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六个学院29个系,清华大学为五个学院27个系,复旦大学4个学院9个系[1],从90年代初开始的大规模的院系合并潮后,各高校建立了很多下属的学院,扩招后,由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和一些新型专业新校区的设置,学院数大大增加,大学少的有十几二十个学院,多的则达到了48个学院之多[2],行政领导的权利大大被强化了。

1.4大学影响力的增强

大学通过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来实现其对社会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等各方面的影响力,逐渐从原来的象牙塔走进了社会的中心,在社会系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成为现代社会的火车头,而不仅仅只是传承知识,培养官吏、牧师、医生等。由于大学拥有一大批科研教学人员,科研设备和丰富的藏书,在科技研发,航天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创造力大大增强,为社会输送各种各样的人才,促进科技的创新,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大学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2.1大学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和输送大量的人才

有人说:大学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其实也并不无道理,科学技术无论进步的有多快,如何发达,经济发展如何迅速等,归根结底都是依靠人来实现的,而大学则正是孕育和培养这些高素质人才的摇篮,985和211工程的建设,也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成为了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同时,大学还不断的衍生新的思想,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技术材料,已经不单单只是为了教学为了培养牧师官吏而存在,而是源源不断的培养大量的掌握高深理论的在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成为主力军的各方面的人才,满足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2大学本身也进行着科学研究,成为促进科技发展的主力军

大学是各类高端人才汇聚的地方,首先他的学科门类专业设置都很齐全,拥有各类科研设备,图书资源,大型实验室等,具备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基本条件,在学科交叉和信息交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二战后,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发展步伐迅速加快,大学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成为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之一。

2.3大学为科技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提供平台

大学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起到了传输纽带和桥梁的作用,通过科技园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平台。斯坦福大学科技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到20世纪50年代初已经形成了“硅谷”工业园,斯坦福大学的科技成果也通过科技园区转化成了实际的产业的,掀起了建设大学科技园的热潮,我国也已经建成了八十多个以研究型大学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如清华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吉林大学科技园,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等,平均下来每个科技园都有上百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大学的科技成果也正是通过这些科技园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

3.大学对科技发生作用的条件

3.1大学中要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大学作为培养具有高深知识的专门人才的场所,作为个体受教育的一个阶段,不仅使个体的身心人格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个体的整体素质如何也已经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的发展,终究要靠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来实现,若果大学中没有一个高素质的群体,那么他也不能衍生出新的思想新的技术,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而也不能对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任何的作用。

3.2大学要有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精神要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就犹如矛盾的双方,既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学者将科技的这种负面的作用称为:“科技异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没有为人类谋福利,反而有可能破坏甚至使人类灭亡,走向道德的边缘,如原子能、生物化学等技术如果被正确应用则能有效的推动社会的进步,给人类带来福祉,若用来制造核武器、原子弹等一旦被滥用则有可能加速人类的灭亡。科技本身发展到今天就已经以牺牲了环境为代价,尽管他的发展带动了现代工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问题。这就要求作为科技发展的主力军的大学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仅要有科学的精神,同时还更应该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科技的发展,从而造福人类社会,达到大学和科技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1)

[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粟荔,凌玲.回旋的推动力[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

[4]崔立勇.大学扩招在争议中走过十年[J].中国经济导报,2009-9-17,(B06).

第5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一、道德对于现代科技行为约束的概念分析

所谓科技行为,是指科技工作者受思想支配而自觉地,有目的地探索,研究自然现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并综合运用物质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需要服务的活动。科技行为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有全民族性、全人类性。有益的科技行为可以造福民族、造福人类,反之,则为祸民族,为祸人类。

现代意义的“道德”是泛指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原则和标准。具体指一定社会(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特别是通过人们内心信念而起作用。

作为道德领域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科技道德是指在科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道德现象,它是适应社会文化背景中科学技术发展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作为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协调从事科技事业人员之间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科技道德同一般道德相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时间的依赖性。主体的道德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道德同样是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反映着一定的科技活动方式。第二,社会性。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活动的,人的认识也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科技道德也必定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第三,以利益为基础。人们总是从自己的经济地位中引申出道德规范,不与个人需要相联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实际上,道德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产生于每一个人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和要求。因此,利益便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科技道德也不例外。其四,科技道德具有浓厚的国际性。这是科技活动的特点决定的。一般道德都是特定的社会形态的意识,是依不同社会、不同阶级而有很大的差异的。尽管科技道德也有民族、地域、阶级之别,但相比较而言,由于科学技术内容的客观中立性、科技成果的全人类性,因而它更具有国际性。其五,在一般的道德规范中,“义”、“利”关系是贯穿其中的主线,而科技道德是对真与善的反映。真即是科学认识的真理性;善是指追求科技成果的实用、重视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道德约束在现代科技行为中的应有之意

(一)现代科技人员对个体功利超越的自觉性呼唤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它具有巨大的社会功利性;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成果又会为科学家带来直接的名和利,因此又具有极大的个人功利性。这种双重功利性在构成推动科技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的同时,又蕴含着现实或潜在的负面效应。为争得科研基金、争取科学发现的优先权和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为获得同行的承认,为得到持续的课题资助,为了获得晋升和达到最大限度的“马太效应”,科技人员中有人便不择手段,放弃道德原则、泯灭良心、失掉是非善恶标准。人都有趋利避害、成名成家的自觉性,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科技工作者追逐狭隘的个体功利,会使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甚至是灾难,这就要求用道德约束科技工作者对个体功利的追求,以使科技造福人类。所以,科技工作者对狭隘的功利超越的自觉性构成了现代科技行为迫切呼唤道德约束的第一个层面的要求。

(二)现代科技应在更高层次上造福全人类呼唤道德约束

在现代科技发展条件下,对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远非仅停留在超越狭隘功利的自觉性这一层面上,而是大大地拓宽了。由于现代科技成果在生产和生活上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从而强化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直接关系。科技成果应用的消极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生存这一根本问题。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侵华日军所实施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几千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所有这一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科技的发展为这些反文明的行为提供的物质手段。正是由于现代科技既是生产力同时又隐含着破坏力的双重属性,才使得现代科技工作者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使得他们必须对自己的科技行为后果作出人道主义的审视。

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到国家关于科技应用的定向和规划、实施和控制等诸方面。现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否朝着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既有利于本国,又为世界的和平发展有所贡献。不但要幸福当代,而且又给子孙后代奠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对于现代科技的应用,在更高层次上扬善抑恶,施行人道,造福人类,这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责任,也是科技行为的最优化选择。这是在现代科技行为需要道德约束第二层面的要求。

三、建立现代科技与道德约束的良好互动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强化了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从唯物史观来看,科学技术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运动及其相互联系和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及活动;道德主要是指为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科学所阐明的规律可以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则主要用来调节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有密切联系,先进的道德与科学是一致的,即真善美是一致的;科学技术发展是道德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而进步的道德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精神条件。

(一)现代科技发展决定道德进步

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手段掌握的不断增多,人们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逐步增强,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分工越细,社会化程度就越高,也就越需要社会化的协作。这样,调节新的社会关系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应运而生。现代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工程技术伦理学、生态伦理学、计算机伦理学等等,就是新开拓的伦理学领域。

科学技术是道德发展的动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始终处于不断前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这种永不停息的变动性,最终会通过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相应变革,引起道德领域的一系列进步。从道德的纵向发展序列来看,科技领域的重大进展,总是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习俗,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在新旧道德观念的碰击与冲撞中,使新型的道德体系适应新型社会关系而最终确立起来。这是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道德领域的飞跃和质变。再从道德活动主体素质的横向扩展来看,科技的发展是以实事求是,全面分析的科学态度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为前提的,它无时无刻不渗透着人们那种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虚心学习、协同一致、刻苦钻研、百家争鸣、努力奉献的科学宗旨,而这些可贵的精神同时便熏陶了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人。积淀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修养,并使之日益丰富和完善,从而对人类的道德生活发生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扩大了道德评价范围。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揭示了行为的因果关系,从而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其次,科技发展能够开拓新的认识领域、扩大道德评价范围。第三,科技发展能够提供新的检验手段,为道德评价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

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植根于社会环境之中,并且从事科技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而道德的目的在于使社会得到稳定而和谐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约束,也就是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道德力量的影响,对现代科技行为进行道德约束也正体现于此。具体来讲,道德力量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第一,通过影响社会风尚及社会舆论的途径来实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把知识与德行完全等同起来,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他认为一切恶行都来自愚昧无知,人有了知识,就会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古人的这种对科学技术的珍视、对技术发明者的赞颂的思想,包含着关于科学技术与道德的一致的特点,客观上促使当时许多先哲探求知识,献身于科学技术,自觉地把渴求知识、崇尚真理作为自己的道德规范,这对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近代,自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社会中逐渐形成尊重知识,重视科技的道德风尚及舆论,从而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社会条件。

第二,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其中的科技人员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来实现。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科技人员的职业生活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科技职业心理和科技道德习惯。

科技人才的成长有多种因素制约,然而道德因素是不可缺少的。科技道德是促使人们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的内在的精神动力。人们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对祖国、对人民、对科学技术怀有深厚的感情,就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有着为科技事业而献身的信念。凡是科学上有创造、技术上有发明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

第6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关键词:高中物理;社会生活;教学效率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物理教学需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时代社会与最新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意识和密切关注生活的态度责任。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和学生生活及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根据学习内容解释生活现象,运用生活常识印证物理知识,构建一个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和学习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多地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感知物理知识,体悟科学理论,把握物理现象,掌握科学规律,更好地从生活经验中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才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思考和研究,才能真正激发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动机牵引。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不是来至外在的强迫,而是源于学生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知识、生活现象引入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注重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高中物理有关参考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很好地感知平时的生活体验,如乘车时,乘客能够看到路旁的树木快速地向后移动;夜晚观看皎洁的月亮在云朵中穿行;为什么乘坐竹排江中游,会有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奇妙现象?学习有关重力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前往建筑工地,观看工人师傅运用的线坠和水平尺,并了解线坠就是一重物系一细线,水平尺就是一根软橡胶管。并让学生实践操纵,运用线坠和水平尺测量教室墙壁是否垂直等。学生兴趣很浓,积极性很好,对有关知识也体悟更深。

事实证明,生活化的高中物理教学,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真正变学生“要我学物理”为“我要学物理”。

二、借助社会生活经验,丰富物理教学内容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既是指需要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学习需要永不停息;又是指学习需要不断丰富内容,孜孜以求。课堂内容是有限的,同时,书本知识是固化的知识,需要不断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社会,不断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不断学习更加鲜活的科学知识。而现实社会生活就是一部内容非常丰厚的书本,就是一部常学常新的教材。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注重挖掘学生身边的社会现象,借助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大量真实可靠的生活经验、蕴含无穷奥秘的自然现象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能力,增强学生知识感悟。

例如,学习抛体运动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走向操场,思考如何将铅球抛得更远;学习惯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不小心绊倒为何一般都是往前倾倒;学习有关共振知识时,分析洗衣机即将停止运转时为何机身会剧烈晃动;有关电学知识时,思考家庭用的插头为何一般都是要三孔的等等。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知识,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拉近学生知识和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很好地感知物理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物理原理和科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三、引入生活疑问,增强学生实践体验

问题教学法是一种较为优秀的教学方法,学生带着疑问能够很好地思考问题,将知识理论与现实问题有机统一起来,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的高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很多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现代科技产品,平时有机会经常接触各种自然景观和自然现象,在新奇之后学生也一定有很多的困惑。教学中教师能够将生活中的各种疑问引入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由生活疑问引入学生物理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

例如,用带磁的电器去靠近电视的显像管时,为什么电视成像会出现颜色异常?家庭中的线路出现问题,如何应用电笔来检测?如何利用收音机中的中波段来判断自家的遥控器是否损坏?家用电器的插头为何是三孔接地?农村电网的高压输电线路是三根电线,为何经过变压器后就成了四根,多出来的一根是什么线,从哪来?等等。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些现象或疑问,教师把这些疑问引入课堂,和学生一起讨论,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四、开辟校外课堂,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高中物理新课标明确强调突出过程与方法。因此,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校和教学情况,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具体鲜活的实践中真正体验知识,感知理论,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研究,在实践中突破思维,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例如,结合学校和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结合现代建筑和家庭装修,探究如何减少生活中的噪音污染。让学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走进建筑工地,深入装修现场,研究如何建少噪音,提高建筑的隔热保温效果,提高热效率。现代城市交通拥堵是个普遍现象和最为棘手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现代城市道路,提高交通通行效率。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速度与安全问题、低碳生活、环境保护等等社会热点问题。这些探究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社会问题,在生活中感知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能力,现实中增强对知识的体验、体悟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7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一、以自然现象为素材来创设教学情景

化学是一门从分子、原子层面揭示自然界物质之间变化奥秘的自然科学,自然界物质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问题情景往往从自然现象中来,如在碳酸钙知识内容教学中,教师可给学生展示我国桂林地区溶洞的照片,或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提问溶洞中千奇百怪的钟乳石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形成的?让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的同时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利用生活实际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无处无化学.涉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内容,燃烧与灭火、防火措施、居室污染、食品与营养、人体中的必需元素、生活中的材料等都是丰富的情景素材.

案例:“盐类的水解”教学情景设计

教师:大家知道蒸馒头时要发面,还要加适量面碱,这样馒头才会松软可口.炸油条时,在面粉中加一定量的水,明矾和小苏打等,油条同样松软可口.

提出问题:

1.蒸馒头为什么要发面和加面碱呢?

2.炸油条时加入食盐、明矾、小苏打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发面时会产生乳酸,而面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它们接触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产生CO2气体,所以馒头才会松软.

提出问题:那么油条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实验:将适量小苏打和明矾溶于水,发现也有气体冒出.

提出问题:它们到底发生什么反应了呢?

案例分析:先用生活中化学实验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获得直接实验事实,发现了新的问题,进入了新的问题情境.学生被问题引导,激发了动脑、动手的积极性,最终解决问题.

三、利用生产实际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对推进社会生产力、人类文明起着重大的作用,生产实际中有着丰富的情景素材.如,化学肥料、农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利弊,对环境污染带来的重大影响;生石灰和熟石灰的利用;金属的冶炼和钢铁的防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

案例:“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情景设计

学习情景:金属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项链、铁制品、铝窗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但全世界由于锈蚀而报废的金属约占世界金属年产量的20%~40%,给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损失.

问题设计:是什么原因引起金属锈蚀呢?我们该如何防止金属腐蚀呢?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利用家中常见铁制品进行探究找出金属腐蚀原因,并在实际金属防腐中应用.

案例分析:可见这样的的教学情景设计,发展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体验了化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四、利用社会问题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利用化学与社会紧密相关的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情景.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景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容易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再应用.

案例:“酸雨”教学情景设计

创设情景: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约占能源消耗的70%.燃煤排除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20世纪末我国酸雨区的面积高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很多地方的树木和文物等都受到酸雨的危害.

问题设计:什么是酸雨?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酸雨有哪些危害呢?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来探究酸雨.

五、利用科技发展创设化学学习情景

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化学是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教学中应结合科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征.如,纳米材料和超导材料、生态农业的发展、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新科技发展.

案例:“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教学情景设计

教师讲述:学生知道塑料是不导电的,果真如此吗?

第8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当前,新一轮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主阵地的和谐教育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认可。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新科技主导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新分子新材料的不断出现,令人眼花缭乱,极大的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物别是理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现在,高中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高中物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呢?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通过自己实践,总结了一些较为实用的方法,现形成于文,与各位同仁交流,不足之处请各位斧正。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在理论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物理科技创新意识作好准备

充分利用师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极大的发挥师生在课堂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高中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高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高中物理知识。高中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2注重高中物理史教学高中物理发展史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高中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高中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高中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高中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高中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高中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1.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积极组织开展高中物理课外活动,充分利用课外广阔的天空让学生多进行物理社会实践

高中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2.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高中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2.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高中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2.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高中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

第9篇: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关键词] 高校制度 原则

高校制度是人们为调整特定的高校活动领域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国家的高等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目的所创设和形成,并为高校活动领域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的总和。高校活动领域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包括高校活动的外部关系和高校活动的内部关系。前者主要指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关系,从制度上看表现为高校与高校举办者(投资者)的关系制度,高校与高校外部管理者的关系制度,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关系制度。后者主要指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以及高校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之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从制度上看表现为高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以及规范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的教师制度、学生制度、管理人员制度等。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内容也开始在发生重大变化,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需要,成为阻碍高等教育进一部发展的障碍。打破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体制,即现代高校制度,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高校制度的内容、价值、内在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建立现代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建立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内容原则

1.与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引起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高校发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活动对高校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的发展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校体制的变革。再次,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决定了高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高校培养各种规格、类型的高级人才的数量、质量,制约着高校发展的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高校教育中所谓的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以及普及教育的阶段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后,经济结构也制约着高校的结构。

科学技术发展对高校活动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对高校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高校中各种学科和专业的形成,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变化等等,都与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相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不断创造,如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相继进入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以上表明,在设计高校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因素,高校制度的建立应当与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相一致。比如,在设计高校体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高校体制应当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主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中的作用;在设计规范高校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等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因素、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影响;在设计规范高校的投资体制、办学层次、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办学规模,以及设计规范高校的一些具体活动的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影响,如国家和社会对各层次、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国家和社会可用于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财力状况,居民可用于高等教育的可支配收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2.与高校活动的内容、特点、规律相一致的原则。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高校活动的中心工作。高校通过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一个重要行业,鉴于此,高校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建立一套符合经济运行特点和规律的高校制度是必要的。比如,建立高校自治制度,即高校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结构,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自主选择办学层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学校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但是,高校活动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一般经济活动,它是生产、培养人的特殊经济活动,它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它除具备经济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之外,还具备自身特殊的特点和规律。从宏观上看,由于培养人的活动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这种活动决不可能像一般生产某类产品的活动,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国家在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的宏观监督和指导作用。从微观上看,由于高校活动的产品――高校学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它的生产决不可能像其它的一般经济活动中的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产品,完全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和程序来生产。因此,高校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其产品的主动性特征,在设计高校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择校、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方面的主动性,建立与此相关的制度。

3.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原则。

世界各国的高校制度各具特色,并没有惟一的最佳的模式。究其原因,是高校制度除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制约和高校活动的特点与规律的制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即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英国的文化传统崇尚有教养和绅士风度,因此,英国的高校非常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强调导师的人品,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美国的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使得美国的高校制度或高校活动也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如高校可开设各种学术性、实用性、职业性等课程,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可根据有关规定即时入学,获得学分及毕业。我国在借鉴国外的高校制度,建立自己的高校制度时,应充分注意到国外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的差别,坚持从本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实际出发,建立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相一致的高校制度。

二、建立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价值原则

1.高等教育平等的原则。高等教育平等原则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高等教育平等,是指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应有的基本的权利,要求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这种权利,任何人为的障碍都是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平等,包涵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是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是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由最初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发展到“受高等教育的过程、结果平等”;高等教育平等的衡量指标也在不断变化,如由“进入高校就读的机会是否平等”发展到“受教育年限、学校类型、课程内容是否表现机会平等”再到“受教育过程是否有利于个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高等教育平等原则反映了人们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我国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追求高等教育平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出身、财产状况,一律平等地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把高等教育平等原则的精神体现在高校各项制度之中。

2.高等教育效率原则。所谓高等教育效率是指高等教育系统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出尽量多的最好的、最有用的教育“产品“。高等教育效率是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下的现实选择。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必然要求对谁受高等教育有所选择,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我国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我国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追求高等教育效率的原则,体现这一精神。

3.保障高校活动整体目标实现的原则。现代高校有三大基本职能:一是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这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也是现代高校的核心职能。二是发展科学的职能,这一职能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三是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这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有利于现代高校这三大职能的实现,给它们提供切实的保障。

4.促进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则。高校活动一方面受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制约,反过来,另外一方面又促进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如高等教育促进着经济增长,促进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通过选择、传递、保存、创新文化,促进着文化的发展。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有利于高校这些方面作用的发挥。

三、建立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体系原则

1.全面性原则。高校制度应可能全面、完整,涉及高校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每一个高校活动主体,使每一类高校活动和高校活动主体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2.各种制度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原则。高校制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项目繁多,各种制度之间应当协调配套,形成严密的统一体系,不能自相矛盾或前后脱节。各种制度之间如果缺乏内在的统一性,会导致制度混乱,高校活动无所适从。

3.合法性原则。高校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现实中,高校制度的一些规范高校内部管理活动的具体制度,有可能没有注意到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产生与我国法律、法规抵触的现象。

4.稳定性与连续性原则。高校制度一旦制定和实施,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修改、中断和废弃。

5.及时立、改、废的原则。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高校社会关系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决定了高校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只能是相对的,这就要求在保持高校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必须适时地进行高校制度的立、改、废。把保持高校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及时地立、改、废这两个方面恰当地结合起来,使高校制度在稳定和连续当中,随着高校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保持新的活力。

6.规范性原则。高校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严格地按照程序来进行。高校制度条文的逻辑结构必须清楚,语言必须明确、规范,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容易使人产生歧义的语言文字。高校制度的形式应主要采用书面成文的形式。

7.详尽具体与可操作性原则。高校制度对每一高校活动的主体和每一高校活动的内容的规定都应详尽具体,切实可行,这样既便于高校活动主体对高校制度的遵守,也便于高校活动主体对高校制度的监督和执行。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文玉:《试论高校制度及对高校学生的深刻影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第3期。

3.赵文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