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科研课题开题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课题开题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课题开题汇报

第1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会议方案

一、会议对象

2021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淮安市及周边地区)主持人或重要成员1-2名。

二、会议主题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三、会议时间

2021年5月28日(全天),上午8:30前签到。

四、会议地点

江苏涟水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涟水经济开发区盐河路与兴业路交界处)。

五、活动形式

专题讲座、课堂观摩、科研沙龙。

具体活动安排详见活动日程安排表。

六、其它说明

1.相关课题组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开题会议,对照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相关规定及课题研究、开题会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活动安排及相关工作。

2.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由江苏涟水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提供会议当天中午工作餐,车费、住宿费自理,开具发票回原单位报销。注意出行安全。

3.进入校园务必配带口罩,出示健康码,严格按照江苏涟水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防疫要求,配合检查,如检查不通过者请勿进入校园。如为近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苏或为该类人群密切接触者严禁参加本次会议。

4.联系人:薛林,电话:13915122168。 附件三: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方案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连云港市)

会议方案

一、会议对象

2021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连云港市及周边地区)主持人或重要成员1-2名。

二、会议主题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三、会议时间

2021年9月28日(全天),上午8:00前签到。

四、会议地点

连云港市城南中心小学(连云港市赣榆区经济开发区宁波路西首)。

五、活动形式

专题讲座、课堂观摩、科研沙龙。

具体活动安排详见活动日程安排表。

六、其它说明

1.相关课题组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开题会议,对照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相关规定及课题研究、开题会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活动安排及相关工作。

2.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由连云港市城南中心小学提供会议当天中午工作餐,车费、住宿费自理,开具发票回原单位报销。注意出行安全。

3.进入校园务必配带口罩,出示健康码,严格按照城南中心小学防疫要求,配合检查,如检查不通过者请勿进入校园。如为近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苏或为该类人群密切接触者严禁参加本次会议。

4.联系人:尚修涛,电话:13815689703。

附件三: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方案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苏州市)

会议方案

一、参会对象

2021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苏州市及周边地区)主持人或重要成员1-2名。

二、会议主题

教智融合,课题引领“适合的教与学”

三、会议时间

2021年7月5日上午8:30前签到,时间一天。

四、会议地点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飘一路校区(苏州工业园区飘一路9号)。

五、活动形式

课堂教学案例展示;专家点评;专家讲座;课题组领取开题报告书。

(备注:具体活动安排详见当日“开题活动日程安排表”)

六、其它说明

1.相关课题组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开题会议,对照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相关规定及课题研究、开题会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活动安排及相关工作。

2.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提供会议当天中午工作餐,车费、住宿费自理,开具发票回原单位报销。注意出行安全。

3.进入校园务必配带口罩,出示健康码,严格按照苏州市防疫要求,配合检查,如检查不通过者请勿进入校园。如为近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苏或为该类人群密切接触者严禁参加本次会议。

4.联系人:吴伟;电话:13912617165。

附件三: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方案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盐城市)

会议方案

 

一、会议对象

2021年度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盐城市及周边地区)主持人或重要成员1-2名。

二、会议主题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会议时间

2021年7月5日(全天),上午8:30前签到。

四、会议地点

滨海县东坎街道中心小学(盐城市滨海县育才中路200号)

五、活动形式

专题讲座、课堂观摩、科研沙龙。

具体活动安排详见活动日程安排表。

六、备注说明

1.相关课题组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开题会议,对照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相关规定及课题研究、开题会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活动安排及相关工作。

2.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由滨海县东坎街道中心小学提供会议当天中午工作餐,车费、住宿费自理,开具发票回原单位报销。注意出行安全。

3.进入校园务必配带口罩,出示健康码,严格按照滨海县东坎街道中心小学防疫要求,配合检查,如检查不通过者请勿进入校园。如为近期从中高风险地区返苏或为该类人群密切接触者严禁参加本次会议。

4.联系人:王大海,电话:15061158818

附件三: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方案

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1年度课题培训会(镇江市)

暨江苏省第二批网络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与地点

1.活动时间:6月15日9:30开始(一天);

2.主办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组织单位:镇江市教育信息化中心;

3.承办单位:丹阳市信息中心、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

4.活动地点: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镇江市丹阳市丹金路308号)

二、参会人员

1.2021年省级信息化重点和立项课题主持人;

2.2020年省级信息化课题主持人;

3.各辖市区信息化课题项目负责人;

4.江苏省第二批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教师

三、活动议程

1.镇江市课题项目负责人介绍2021年省信息化课题的申报情况和阶段要求;

2.现场直播展示课题研究课;

3.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校长就如何通过信息化课题研究促进学校发展经验介绍;

4.镇江市教育信息化中心领导讲话

5.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领导讲话

6.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讲话、授牌

7.参观校园、经验交流

备注:省内其他城市开题学校有意向参加的,请于6月6日前主动联系我方。

第2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为了提高教育课题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益促进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科研课题的管理,做到课题研究有章可循,特制定本办法以试行,不当之外在实践中作相应调整。

一、选题

1、在科研课题申请立项之前,所选课题应具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价值性、和可能性、超前性,并结合当前教改动态,本校或本地实际,作出选题。

2、研究目标应明确,内容应具体,过程应明了,方法应可行,论证应有据。

3、课题研究人员要有不辞辛苦、执着追求的精神,应具有科研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和不断探索的意志。

二、课题组人员

1、课题负责人全面管理课题的申报立项、批复、资金筹措等,监督过程的实施、协调与课题研究相关事宜。

2、课题主研员具体负责设计、总结、研究、布置,制定实施方案、实施计划、阶段性总结报告、拟订课题在不同阶段具体实施项目,提出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解决研究的重难点,在理论掌握上应深入,带头积极投入研究实践。

3、课题成员

根据课题要设立相应的人数,据课题内容及项目结合教师个人专长,确立研究人员。

4、根据课题的实际情况需设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或顾问组),将课题情况向指导小组汇报,并将疑难问题求教于该小组,以求得对课题研究起实质性的指导。该组成员可向校外请一些有关方面的专家(或知名人士)参加。

三、课题的申请

1、课题申请人应填写好课题申请书,撰写好研究方案,送学校教科室初审。

2、教科室初审后,对研究课题进行论证,申请人根据教科室的意见,对方案进行认真重新修改。

3、经学校领导和教科室同意后学校课题可予开题研究,对极有价值的课题再逐级上报立项审批。

四、课题的实施

一项课题立项开题后,要想课题研究卓有成效,必须加强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

1、计划的具体落实

将研究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分阶段分步骤,针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责任到人,定出时间,安排好日程,确定好内容。

2、收集资料,做好档案工作管理

①研究人员要作好读书笔记、研究心得、经验教训、方法效果,典型案例或个案的收集整理。

②收集、整理、保存研究过程中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课件以及研究小结、阶段总结、经验文章、研究论文或著作等。

③收集好立项申请书、论证报告研究、方案以及各种审批手续、阶段成果、结题的申报、研究报告、工作报告、检测报告、评审记录、评委的鉴定等。

④收集好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及效果反馈意见。

3、课题组要定期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结合自己课题研究的实际,反馈信息,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及时处理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

4、课题组按要求的时间向科研管理部门上报研究小结、阶段研究报告、论文等相关材料。

5、课题组所有成员应自觉学习科研理论,更深层次认识研究的目的、任务和实用性,注意收集或摘录与本研究有关的各类资料,善于吸收他人的研究思路、经验、成果等,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五、课题的评审

课题研究工作在周期内结束后,写出书面结题申请报告,由学校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组织结题评审小组,作出书面签定意见,应准备好以下材料:

1、结题申请报告

2、立项申请报告

3、立项批复通知

4、阶段性总结

5、终结性结题报告

6、课题成果、资料等

第3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关键词:科研课题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高职院校

近年来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所承担的国家、行业和地方各层次各类型科研课题数不断增多。但在数量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科研课题研究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定位偏差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三改一补”而来,对科研工作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核心竞争力形成等方面的引领作用还缺乏认识,对科研管理工作定位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基本上还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行政性管理机构,对科研课题的管理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对科研课题、经费。成果鉴定,报奖等进行被动的统计管理,很少进行科研课题信息搜集、加工和传递方面的工作,不能对科研人员申报课题进行指导,咨询和论证,难以调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课题过程管理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大都非常重视科研课题立项工作,但对课题的管理则不够重视,常常出现”重课题申报立项、轻课题研究,重结题。轻成果”的现象,不管课题能否按期结题,以数量论英雄,对课题立项以后的实施指导、检查监督缺乏力度,对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控制不够重视,对课题研究进度、阶段性成果质量等缺乏明确和规范有效的检查手段和制度,实施管理不到位,结题验收不规范,课题延期问题突出,研究成果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难以保证科研课题研究质量。

1.3 课题管理制度不完善、无特色

目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大多都是套用本科院校管理办法,缺少适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特色的管理制度,导致课题管理操作难度大,实效性不强。由于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行业课题,重点课题、重大课题、一般立项课题等在选题标准、过程管理、成果评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同,其立项率、社会绩效与影响也差之甚远但大部分高职院校课题管理办法都是框架式、笼统形管理办法,均没有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课题制定的针对性管理办法,难以激发科研工作人员挑战高难度课题、出精品成果的动力。

2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2.1 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是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科研课题管理实践,其概念实质上是从全面质量管理中演变而来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最先由美国人休哈特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国际标准化组织将其概念界定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是对科研课题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的科学管理和控制过程,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可定义为:学校所有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以科研课题质量为中心,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对课题研究所进行的全过程的,系统的管理活动。

2.2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

2.2.1全员的质量管理

一项科研课题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科研课题管理部门、科研经费管理部门、课题主持人所在系部、图书馆,实训中心,甚至涉及到后勤服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所以,科研课题的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学院各部门、各系部的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到科研课题管理中,认识到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绝非只是少数管理人员和课题组成员的事,而是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需要。

2.2.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所谓全过程,是指与科研课题质量有关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课题的选题设计、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及课题的推广应用及社会绩效反馈等重要环节。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求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管理,以保证达到预先确定的质量标准。

2.2.3全要素的质量管理

指对影响课题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全部可控要素(课题质量目标、课题研究进度、课题经费使用,课题文件资料档案管理等)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全要素质量管理要求对每个过程进行监督控制,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2.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

所谓多方法,是指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运用质量管理技术和科学方法,组成多样化,复合化的质量管理方法体系。除日常工作使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之外,还应包括组织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专业技术理论。

3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3.1 一切为优质结项服务

这是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方向。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严格的课题管理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实现优质结项,因此,它是贯彻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3.2 一切以预防为主

就是把课题管理工作重点由事后检查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控制上来,从由管课题结题为主转变为管因素为主,不仅要“事后把关”,而且要“事先控制”,密切关注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把各种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期,防患于未然。

3.3 一切用数据说话

这是高职院校课题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数据是反映课题质量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可以准确地发现影响课题成果质量的各种因素,从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3.4 一切按PDCA循环办事

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方式。PDCA循环表示: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or])。即按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四个阶段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下去地进行质量管理,每循环一次就总结提高一次,螺旋式和阶梯式上升,使课题质量不断提高。

4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4.1 全面质量管理计划

全面管理计划是实现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课题质量目标与标准的制定。全面管理计划是通过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实施和反馈,以全员参与为核心,把与科研课题开展有关的过程和相关人员都纳入到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使管理的效能达到最大化。高职院校在制定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计划时,一定要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自身的科研条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课题质量方针和目标。

4.2 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

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

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课题申报立项期质量管理、课题实施期质量管理、课题结题期质量管理、课题成果转化推广期质量管理四个环节。全员参与的全过程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影响课题研究质量的诸要素和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地规划,检查、反馈与调节,从而稳定和提高课题研究质量,确保研究目标的实现。

4.2.1课题申报立项期质量管理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期是课题全过程管理的一个起始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对课题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课题申报质量,提高课题立项率。提高课题申报质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申报课题选题的指导:二是对申报课题设计的指导。课题管理部门必须作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及时让课题申报人了解课题申报信息,课题选题信息,近期的热点题目信息及课题研究方向的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等,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擅长的研究课题:二是要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及一些长期从事课题立项评审的专家,就科学课题申报进行指导、评议,让申报人对科学课题申报的要求,内容、审批程序有所了解,全面掌握课题申报材料的准备和编写技巧,使课题申报材料能更充分反映出所申报课题的针对性,创新性、前瞻性等关键要素,提高课题申报的质量和成功率。

4.2.2课题实施期质量管理

科研课题实施期是指课题立项后到课题结题前的全过程,是整个课题研究的中心环节。对课题管理的关键在于确保课题研究质量,成果质量,提高课题结项率及优秀率。

确保课题研究质量、成果质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立项课题开题论证指导二是对立项课题实施严格的监督检查。因此,课题管理部门必须作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及时组织课题组召开课题开题论证会,明确课题研究目标、成果要求,经费使用和课题结题条件等事宜,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统筹安排部署工作;二是签订课题合同,制定出课题具体实施计划及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课题研究主要内容(所列内容尽可能量化),便于课题检查鉴定,三是抓好课题中期检查督促工作,组织有关专家采用书面和汇报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地深入课题组,对课题的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取得阶段成果情况以及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四是严把课题成果结题鉴定关,对每个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验收,重点检查成果质量是否达到课题设计要求、成果形式是否规范、成果的效益及影响是否符合社会经济需求等。

4.3科研课题的经费管理

课题经费是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之一,课题经费使用管理则是课题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题研究得以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保证。

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办法主要有:一是实行学院和处(室),系(部)两级管理,经费统一进入财务账户,实行专款专用制,二是明确科研课题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权限三是根据课题经费来源及性质设立专项经费管理同时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等手段进行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和分析:四是定期与财务收支对帐,课题结题时须经财务审核签字确认。只有合理、有效、科学地使用课题经费,做到既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又能方便广大科研人员开发课题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课题研究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课题研究得以按期按质完成。

4.4科研课题的档案管理

科研课题档案是课题研究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学院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和鉴定验收的重要依据,课题文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是科研课题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科研课题档案管理的重点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规范性和便于利用。主要包括:科研课题各个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如:课题申请报告(书)及批件,任务书、合同书及开题论证书,课题研究工作进展和总结。科研成果申请材料及证书,专利申请材料及证书,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科研论文,编写出版的专著及其他有保存价值的科研材料等。课题档案管理必须做到“四同步”,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成果与验收、鉴定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研成果与档案管理部门出具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等。

5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价方法

5.1 以质量保障为目的的评价方法

这种方法是以“质量保障”为目的,以同等级科研课题管理方面做得好的院校作为参照标准,聘请专家和学者对学校科研课题管理系统进行内部或外部评审。当符合参照标准时,即达到预期效果,反之则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从而提供质量保障。

5.2 面向过程改进的诊断性评价方法

第4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

科学研究最根本的特征是创新。如何从学生进入大学之初由应试教育过渡到研究性和创新教育,是我国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严峻课题。我国目前本科生的医学教育普遍重理论、轻实践[1],医学本科毕业生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意识不强,绝大多数医学生不会撰写医学论文[2],而素质教育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能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了解医学科研的基本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医学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对本专业的热爱,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其实践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在本科生科研训练教学活动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为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1 指导老师的要求和合理的带教计划

指导教师对所指导的科研训练的质量负有直接指导责任。指导教师应当具有较强的科研设计和管理能力,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切实负起指导、检查、督促和审查的职责,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所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学生科研训练的顺利完成,并确保教学的质量。

本科生科研训练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方面,它是本科生课堂循序渐进学习的延伸和补充,是学习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训练,重在训练,重在引导,重在探索,重在参与。因此,在制定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时须讲求其合理性,应强调科研训练的过程,通过科研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其实践能力,而非以为目的。

2 科研题目的选取

科研课题的选择是研究过程的起点,是贯穿于全部科研过程的主题思想,是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目标的高度概括[3],应尽可能体现学科的前沿性和一定的学术性。题目要与所学专业相关,不能太大,并且可行性强,最好是解决临床或科研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查阅近5年的中英文文献,在了解课题的研究动态后,找出目前该学科的进展及热点,确立科研课题,使选题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选题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科室和学校现有的各种条件和资源,可以获得充足病例数或样本量,保证学生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完成。这个环节不仅是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方法,也使得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及目前的进展有了充分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3 科研方法的训练

科研课题确立后,指导老师应对学生讲解实验方法和原理,通过理论讲解到实际操作训练、指导,使他们明确如何进行问题的分析,并指导学生完善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并书写开题报告,让学生知道开题报告的内容、格式、要求,了解开题报告汇报的一般程序和表述方法。在老师的传、帮、带下,通过自我实践锻炼,把学习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主动研究问题,从而熟悉研究步骤,掌握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的各项具体工作,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作风。

4 科研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及统计学分析

在课题开展过程中,科研数据的记录和管理是研究工作能否得到真实可靠的结果和能否持续进行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实验记录撰写格式和要求的介绍,实验数据保存和存档的讲解以及对实验记录真实性和重要性的强调,指导学生在撰写科研记录的同时,树立正确和严谨的科研态度。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是独立完成的,指导教师主要进行协助以及在学生基于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在整体过程中,不仅更为深刻的了解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并与临床紧密结合,同时也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原始数据的检查、数据的记录格式和计算机录入以及数据的整理有了全面的认识。

统计学是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此环节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根据资料类型和分布,以及样本量的大小,进行统计方法的选择,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统计学数据处理的基本思路,也大大提高了科研的兴趣。

5 论文的撰写

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有明确的论文写作计划,以确保能按期完成。要遵循三条原则:①科学性,论点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②客观性,论点要符合客观实际,有确凿有力的论据。③创新性,论点要有新意、有独到的见解、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高度归纳,合乎逻辑地分析,而不能平铺直叙;科学的推论和评价,证实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并根据结果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对各种不同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今后探索的方向。指导教师要定期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讲解论文的基本格式,检查论文中心是否鲜明,论证是否充分,段落的完整性以及结构是否严谨,并提出具体意见,督促学生不断修改,文字做到简明精炼,通俗易懂。指导学生搜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资料,介绍必要的参考书目。资料是文章的血肉和写作的基础,文章如果缺少翔实的资料做支撑,就会空话连篇,论点也难以成立。论文中凡引用他人的文章、数据、论点、材料等,均应按出现顺序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并要要求查明出处、核对原文,做到准确无误。使学生对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组成部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大学生科研训练的目标就是围绕素质教育这一主题,开发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意志品质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4]。科研训练给本科生提供了理论结合实际的平台,提供了医学科研的方法与内容,和进一步优化自身素养及提高能力的途径,科研与教学有机地相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但是结合本科生的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题目不能太大,否则学生因知识有限而感觉无从下手;②研究过程不能太复杂,应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③时间不宜太久,不能占用学生太多时间。通过科研训练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也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只有部分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希望今后继续完善,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提高本科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甘庆华.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873-874.

[2]郭莲军,曾金华,吕青,等.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3):266-267.

第5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必要条件和前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国家对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同时各个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目前全国319所设有软件工程专业的学校看,2013年该专业平均招生300人左右。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给毕业设计选题带来了带来巨大挑战[3]:一方面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创新性,同时还要与行业需求相吻合;另一方面要保证选题的唯一性,不仅要避免学生之间的题目重复,还要避免与之前毕业生的题目重复,因为重复的选题会使学生产生投机的心理,导致“打酱油”现象。针对上述问题,黑龙江大学软件学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1.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对一部分在企业实习的学生采取“三位一体”的双导师指导模式。即企业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校内和校外导师为主导。这部分学生一般是在大三下学期暑假就已经进入企业实习,而我们每年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是在十一月末,也就是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三到四个月的时间,学生经过企业阶段的培训,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学院组织校内外导师和学生共同协商,以企业项目或子项目为学生确定毕业设计选题。2.充分发挥导师的资源优势,学院大部分教师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这些科研课题有些是直接来源于企业的横向课题,还有一些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课题,我们鼓励教师从这些课题中提取出一些子项目让学生实践,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3.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技术特长和兴趣点并结合学生的择业倾向,确定最能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的选题。毕业设计的选题不仅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更重要的是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兴趣。只有学生对选题有兴趣,他们才能尽早地进入状态,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和积极主动意识。所以,选题阶段导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沟通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择业倾向,学生也可以对选题,有进一步的认识,对于不感兴趣的选题学生也可以通过与导师进一步的探讨进行题目的修订。

二、注重环节审查,加强过程监管

虽然“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如果缺乏中间环节的监管,仍然不能保证好的效果[4]。因此,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我们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标准、管理条例,并由院长、学术委员会、系主任和教务办主任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委员会,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评定和监管,同时保证管理条例的严格落实及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管机制,学院先后规范和完善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开题报告》《开题评分标准》《中期报告》《中期检查标准》《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及模版》《毕业设计(论文)盲审表》《答辩程序和评分标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文档标准,使毕业设计工作在制度和规范下能顺利有效地进行。每年毕业设计工作之初,我们都要给学生开一个动员会,在会上阐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以及毕业设计对他们未来工作的影响,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系主任还要向学生介绍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以及各环节检查的内容、需要提交的文档,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我们也要求指导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坚持每周开例会,检查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并提出一些有技术含量和理论深度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与学生一起确定后续任务。此外我们组织开题检查、中期检查,对开题检查成绩后30%的学生,不但检查中期报告,还要现场检查程序。对于中期检查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限期整改,如果仍然不合格则取消答辩资格。在答辩之前,我们还要对论文进行盲审,盲审不合格的学生不允许答辩,对有异议的论文要提交学术委员会做最后论证。虽然学院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各个环节上的审查都非常严格,但我们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研讨交流,博采众长,相互提高,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抓出多少不合格的学生,而是想通过大学阶段最后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

三、严把答辩关,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第6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关键词:花卉栽培;项目驱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101-03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项目驱动式教学应用于高职课程中的意义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努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中,项目驱动教学法被广泛接受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都在尝试、使用这一新的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伪项目驱动式教学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很多课程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对其理论认识不足。有些教师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把原来课程中的章节内容换成几个项目,授课内容、方法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教师讲得无趣,学生学得被动,完全没有发挥项目驱动教学的作用,可谓是“新瓶装旧酒”。

(二)孤立的项目驱动式教学影响学生的参与水平

也有很多课程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时,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整个课程由教师组织设计成几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由于打破了原有的课程体系,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课程完整系统的知识逻辑体系。这样往往就造成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完整,特别是对一些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欠缺,而这些知识的缺失又使得学生在项目式教学中力不从心,严重影响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水平。

(三)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实施学生为主体的项目驱动式教学是一种新思路

应提高对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认识,在教学设计时探索一种传统教学与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项目驱动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有益补充。同时,避免单纯项目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也是高职教学中一种新方法的尝试,对高职教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花卉栽培》是高职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园林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相关课程。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花卉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从事花卉生产、管护和应用的实践技能,掌握主要花卉的生产管护技术。本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急需运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根据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创新的思路,针对《花卉栽培》课程特点,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教改实践。

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

本次教学改革是要探索一种传统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避免彼此的缺点。主要思路是压缩传统教学进行精讲,开展学生完全自主的项目式教学。在项目驱动教学环节,借鉴科研课题实施的经验方法,由教师根据课程知识内容及与之相关的行业内容,设定项目的类别、方向,项目的选题、项目实施、项目的总结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给予相关指导,并根据学生项目实施的情况和项目总结报告给予综合评分。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广泛自主选题。学生可以组成项目组联合选题(限定每个项目人数不超过5人),充分发挥项目驱动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选题、中期检查、结题报告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安排4学时。每个环节都安排学生上台发言汇报,当堂提出问题、建议,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和交流学习的平台。最后结题时,聘请专家、教师做评委,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取得的成果,项目汇报材料和评委评分等建立综合评分标准,并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项目成绩结合课程考试成绩得出学生本课程的综合成绩。最后,对实施的项目进行综合评比,评比出优秀项目组和优秀项目成果。通过两学期的评比建设,建成《花卉栽培》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本项教学改革整体实施路线如图1所示。

(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实施

制定《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选题的类别方向 根据《花卉栽培》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的能力特点,从提高学生对《花卉栽培》课程的兴趣和锻炼学生独立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出发,制定了适合本课程项目驱动教学的项目类别(6类11个方向)。项目类别方向如表1所示。对课程项目的每个类别方向进行主要的介绍说明,提出项目实施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类别方向进行自主调研学习。

课程项目选题 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的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每小组不超过5人,由1人担任小组项目主持。根据课程项目类别方向的要求,由学生小组自主选择方向,每个方向不得多于3个小组组织实施。班级课程项目选题表如表2所示。

制定实施计划,完成开题报告 课程选题确定后,每个小组根据项目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完成项目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表的格式如表3所示。

制定评分标准,形成开题成绩 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化管理,利用2课时的时间,组织实施开题。每个小组由项目主持人介绍本小组的项目实施计划,教师提出指导修改意见。根据每个小组的开题报告和学生的介绍情况,制定评分标准,形成各小组的开题成绩。开题成绩评分表如表4所示。

课程项目的中期检查 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每个小组由主持人负责组织,各成员协调分工按照计划实施各自的项目。在这期间,教师督促、检查学生的项目进度,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在学期中间,安排2课时进行课程项目中期检查。由每个小组根据本组项目实施的情况填写项目中期检查表(见表5)。

计划安排 每小组由项目主持人根据中期检查表的内容介绍本组项目实施的情况和下一步的实施计划安排。教师根据各组的汇报情况,对每个小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下一步实施的指导意见。最后,根据各组项目实施和汇报情况给每个小组评分。中期检查评分表如表6所示。

课程项目结题 每个小组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要进行项目汇报和成果展示。在学期末,组织安排2学时进行课程项目结题汇报。由各小组主持人按照项目结题汇报表的内容进行本小组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和成果展示。项目结题汇报表格式如表7所示。

形成小组结题成绩 在项目结题时,组织花卉专业的3名教师对每个小组的项目实施情况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成果和汇报情况对每个小组打分,形成小组的结题成绩。项目结题汇报评分表如表8所示。

项目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的评定 项目小组成绩采取过程化管理综合评定。每个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都有开题成绩、中期检查成绩和结题汇报成绩,这三个成绩的平均成绩形成小组的项目最终成绩。小组项目评定表如表9所示。

评选优秀项目小组 根据每个小组的最终成绩,评选出班级优秀项目小组,对优秀项目小组的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建立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学生个人成绩采取小组成绩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法评定。每个项目由项目主持人组织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自评打分,根据公式“个人成绩=(小组成绩+自评成绩)×100”来评定每个学生的个人项目成绩(如表10所示)。

高职《花卉栽培》课程

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的经验总结

(一)充分利用博客等网络资源建立课程项目管理平台

在实施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之初就注册建立了“花卉家园”网络博客,利用网络博客平台进行课程项目的管理。在博客中,分类建立教师、班级的管理论坛。项目实施涉及的类别方向、说明细则、管理要求等方案表格都在网络上,以便于学生查阅。班级小组选题情况以及各小组项目实施进展情况都由学生在网络上更新,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项目进展并给予指导。

利用博客网络资源建立课程项目管理平台具有以下优点:(1)较高的网络普及率便于学生随时查阅了解课程项目实施的具体细则要求,教师也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2)可以节约项目管理成本,实现无纸化管理,各小组的汇报表格、成果展示等都在网络上进行,无需打印,大大节约了实施成本;(3)利用网络可以很好地进行资源的汇总整理,形成丰富的资源库。

(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过程化管理、综合评分

在项目驱动式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真实技能设计多个项目方向,供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本着“解决某个问题”、“完成某项任务”的思路来学习专业知识,实践专业技能。

(三)教学成果显著

在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驱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也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1)建立了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类别、方向汇总表;(2)制定了《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综合考评标准;(3)形成了《花卉栽培》课程优秀项目资源库;(4)建立和完善了高职《花卉栽培》课程项目管理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 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

[2]冯燕.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花卉栽培课程教学策略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8).

[3]李继芳.基于“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7(9).

第7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改革;选题重点;选题程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02-02

一、前言

军队院校工学类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除了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外,还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更加贴近部队的训法、战法及新装备运用;二是毕业设计的组织应该与毕业综合演练设置的科目结合起来;三是毕业设计的成果要突出战术演练、红蓝军对抗、新装备应用、新战法探索;四是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要提高军事工程素养、装备技术使用、遂行保障任务等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最后对毕业设计选题的程序进行了剖析,以便使指导教师更好地把握毕业设计的选题重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当前毕业设计选题存在问题

合训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是关系到毕业设计全过程的关键之一。题目是指导教师拟定,论文是毕业学生完成。目前大部分的毕业设计选题已经体现了“一人一题、真题实做”,但由于指导教员的知识结构有限、与部队训练接触联系有限、新装备技术性能掌握有限等原因,选题存在“翻炒陈饭、背景假旧、意识落后”等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太大。军校本科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还要毕业考核、毕业实践、综合演练等。运用10~12周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如果题目太大,使得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尤其是哪些总体综述性的、总体设计性的、技术发展性的题目,难以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相应成果,也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

2.题目太小。相反,有的毕业设计题目太小,仅仅是每个工程中的细枝末节,或者也不是典型的问题,这样的题目给学生,起不到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的总体也把握不足,难以对四年本科所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

3.题目重复。有的指导教师,将前几年已经指导过的题目反复拿出来,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较少,其毕业设计大体思路、成果形式以及参考资料等都是现有的,但是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以往同类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多年使用同一题目,教师培养了惰性,设计内容也容易老化陈旧。

4.题目太假。这种题目脱离实际,没有理论基础,没有运用领域,或者完全是天方夜谭,一般是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拟定的题目。因为工学的本科学生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应该针对工程保障中的某个任务,通过毕业设计的设计研究来解决某个工程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5.多人一题。有的指导教师为了省事,将某个工程实际问题划分成多个方案,题目类似,用方案一、方案二等进行区分,此类题目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选择时不知道采用什么技术,形成什么方案,而在随后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内容和技术容易混淆,因此在拟定题目时,可以加以进一步的描述,例如“某桥简支混凝土梁加固方案”、“某桥连续梁加固方案”、“某桥钢梁加固方案”等,使得选题学生在从题目上就可以加以区分。

三、毕业设计选题重点

毕业设计题材来源广泛,涉及学科方方面面,各指导教师应要树立“姓军为战”的意识,可依据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指南,结合部队需求、科研课题设置选题,真题真做,题目力争源于军事理论研究创新、部队战备训练实践、武器装备研发运用。选题要着重体现以下要求:一是突出专业性,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能够锻炼学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体现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是突出实践性,鼓励与部队、科研院所等外单位联合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突出创新性,毕业设计成果要体现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体现思想性和价值成果,避免空洞泛泛;四是突出可行性,课题的口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合军队院桥本科学生的特点,适度从难从严,切实使学员经受科学技术综合训练的淬火提升。具体说来,选题应围绕以下5个重点:

1.选题应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进行,要做好这个工作,建议采用“双导师”制,来自部队的导师提出有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协助进行指标论证、战术推演、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等步骤指导;校内导师按照选题具体指导毕业设计,掌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成果。

2.选题应结合新装备技术运用。我军工程保障装备及技术不断发展,军校所毕业的学生是部队基层干部,也是这些新装备新技术运用的主力和骨干,因此道路桥梁与渡河濒海工程专业的学生围绕支援桥、重型舟桥、自行舟桥、冲击桥、机械化路面、伴随桥等新装备,开展技术运用、作战使用、组织指挥、综合运用、技术保障、创新革新等,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新装备新技术结合起来,便于更好地掌握新装备新技术。

3.选题应结合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指导教师与学生通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部队锻炼、用人单位调研等,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并围绕岗位任职的相关工作,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课题,这样的题目将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工作,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提前做到与工作岗位进行接轨,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开展工作。

4.选题应结合毕业综合演练科目。军校最后一年进行的综合演练是带有战术背景下的装备技术运用,例如工程保障系列主要围绕机动工程、反机动工程、生存工程等保障任务,在机动工程保障中开设门桥渡口、架设浮桥、军用桥梁架设应用、急造军路构筑、软滩地克服、渡口桥梁伪装、战场工程侦察等科目,而毕业设计完全可以依托综合演练的科目设置选题,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演练结合起来,毕业设计解决综合演练的问题,而综合演练来检验毕业设计的成果。

5.选题应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技术难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艰巨。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反恐维稳、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例如2008年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往往事发突然、发展迅速、影响巨大,而且伴有大量连锁反应或次生灾害,出现十分复杂多变的局面。通常负有“迅速控制事态、抢救生命财产、维护政局稳定”的使命。而开展桥梁加固、道路抢建、渡口开设、浮桥架设等是部队抢险救灾的首要任务,毕业设计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技术问题开展,有助于提高毕业学生执行应急工程保障的能力。

四、毕业设计选题程序

毕业设计选题还要加强过程管理,摒弃以往“指导教师出题,学生埋头设计”的现象,而要按范围指南出题、教务机关组织审查、修改完善后,学生双向选题、学生开题这样一个过程,以使选题质量更高。

1.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指南。毕业设计开始前约一个月,根据学生人数、专业分布以及指导教师的情况,机关对各教研室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同时附毕业设计范围指南。该指南是机关组织专家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的要求,以及上述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拟制的,包括装备运用类、技术创新类、技术或装备拓展类等大类。各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课题,可以根据装备型号选取,可以在题目中加入战场环境,可以在题目中加入训法、战法的内容,可以根据论文具体内容加入技术创新的内容方法确定选题。

2.指导教师拟定题目,机关组织审查。分配给指导教师的学生数量,向高职教师倾斜、向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倾斜、向往年指导优秀毕业设计的导师倾斜,一般按照学生数与题目数1:1.2的比例拟定题目,并同时撰写课题的意义、主要内容、成果形式等,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意见返回指导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

3.题目,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毕业设计开始前两周左右,根据教务机关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选择课题,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可以与指导教师联系,询问课题基本情况,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查询教师指导以往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一般助教不独立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可协助指导;讲师、副教授、教授指导的学生数量分别为2~3人、3~4人、4~5人为宜。

4.毕业设计开题。毕业设计开始时,组织毕业设计开题,学生从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设计课题的资料收集及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总体方案、主要步骤、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课题进度安排、毕业设计成果要达到的指标参数等方面进行汇报,指导教员给出具体意见,开题考核小组考查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程度,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重新开题或者更换题目。题目一旦确定就不再随意更换,一定要更换,则需进行开题汇报,通过审查才行。

五、总结

军队院校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四年来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是培养学员知识综合运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与检验。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是整个毕业设计开始和关键,将影响毕业设计的顺利进展和质量,当然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还要加强指导,制定毕业设计总体计划和周计划,开展毕业实践和试验,加强中期检查,督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做好毕业答辩准备等工作,以便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第8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最重要的素质,而科研能力则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研究生科研能力,概括地说是指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它是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基本要素。一个缺乏科研能力的研究生是很难进行和完成科研活动的,也很难按照开题要求圆满完成毕业课题研究任务,当然更谈不上产生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因此,强化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

一、当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逐年增加研究生的录取数量,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在我院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还不同程度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很好地渗透到教学中去。

当前在研究生教学和考核的各个环节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科研的问题,远远没有突出科研能力培养的主体地位。首先在课程设置和选择上,缺乏科研方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其次,在授课方式上,过于强调标准化、形式化,束缚了教员授课的激情,与课程标准的严格对照也使得教员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灵感没有机会与学员进行交流;最后,在考核中往往把学术论文作为一项硬条件,而没有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评价,这使得很多研究生“只动脑,不动手”,认为只要完成论文指标就完事大吉,缺乏参与科研的主动性。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制约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真正有用的高层次人才,不利于学科的持续发展和学院声望的提升。

2.导师缺乏项目支撑,导致研究生无题可作。

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导师数量随之增加,而部分导师缺乏科研课题的支撑,这使得研究生在开题时只能选择一些理论性的软课题,而没有实质性课题和经费支持,这对于工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致命的薄弱环节。例如某导师连续几年没有参与新的科研项目,连续四年只能使自己指导的研究生围绕早已结题的某个项目开题,不仅研究内容和技术已经过时,而且缺乏研究生进行学术和科研的经费支持,由此可以想象其培养质量。

3.部分研究生作风不扎实,缺乏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

有部分研究生尽管有课题可作,有导师指导和督促,但仍然不能够很好地深入科研活动中去。归根到底是这些研究生认识上有偏差,作风不够扎实。这部分研究生大多数毕业于地方大学,缺乏军人良好的素质和过硬的作风,总认为自己只要把论文写出来就行了,而做课题是给导师打工,以至于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缺乏主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错失了提高自己科研能力的大好机会。还有个别研究生,过分依赖导师和课题组中的教员,缺乏主动探索、刻苦攻关的精神,认为只要跟着导师干就行了,反正项目组研究的成果都可以借鉴,不愁没东西可写,从而主观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

4.专业和装备知识匮乏,难以胜任课题研究任务。

部分研究生由于所学专业的不同,导致对目前攻读专业的知识比较匮乏;有些研究生从来也没有接触过装备,对装备很陌生。而大多数科研项目都有很强的专业背景和装备背景,这些知识的欠缺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选题和课题研究,甚至不能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坚持科研实践是培养科研能力的主体

1.通过教学改革,将科研要素融入到教学中去。

科研与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两个方面。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研究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训练创新思维能力、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激发学生对专业研究的热情、培养研究生持续创新、持续研究的能力等等,最终是为从事科学研究服务的。因此,教学必须贴近科研,教学必须将科研的要素融入进去。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是把研究生教育与有组织的科研交融在一起。科研能力的培养绝不仅仅是研究生后期课题研究的任务,必须在前期学习中就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训练。这要求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就要包含科研方法、科研组织与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应推广讨论式教学,允许教员就某些专题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教学,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创新潜能;再者,应改变将教员囿于教材和教学标准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应该结合科研情况和技术发展,允许教员对教学内容进行微调,以融入最新的科研成果;最后,应安排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员,专门进行科研方法的教学,并尽可能地在一年级就吸收研究生进入相关项目的课题组,尽早熟悉科研工作,了解科研的过程,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脑袋大,手也大”。

在研究生培养中要特别注意纠正“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改变脱离科研实践的单纯学习和“空想式”的学术研究,逐步改变一切围绕论文撰写的培养模式,而必须把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能力培养作为主要目标。通常在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设计中,对理论教学和论文质量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没有明文规定。研究生学位的取得也是仅仅以学分、发表的论文和学位论文为主要依据,研究生的科研经历、科研成果等没有明确的体现。这也造成了研究生在平时就“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科研”的思想。要扭转这种趋势,必须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增加科研能力的量化考核指标。正如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教授指出的“学问是做出来的,不是空想出来的。研究生应该‘脑袋大,手也大’。对工科研究生来说,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尤为重要”。

3.通过科研实践,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

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其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性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我国的学位条例对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在创新方面的要求也有明确规定,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是构成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因此对于工科研究生而言,科研实践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发现新知识和形成新技术的活动,是研究生进入学科前沿的主要途径。创新性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很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系统的思维能力;对新问题、复杂问题的综合和表达能力;多种知识的综合及多元文化的融合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把知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观念和能力;英语和第二外语的交流能力;判断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所产生的结果及相关后果的能力;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检索和判断能力;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了解外来文化和变化中的世界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知识贡献和人才贡献的最集中表现。创新能力是研究生诸多能力中最为核心的能力,它的养成需要诸多能力共同支撑、相互促进。研究生在科研方面所需要具备的选题、文献查找分析、方案设计与实施、论文撰写等能力,都是具体科研实践所必备的能力;而获得这些能力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参加科学研究。科研实践也是培养研究生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社交合作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通常一个科研项目都是由若干技术人员共同创造和完成的,在研期间需要各种人员、项目的各个部分之间严密协作。如何制定好项目进度计划、如何对不同人员进行分工、如何协调好各部分进度、如何保证任务按期保质完成等等,都反映了科研组织、协调能力。如果项目涉及多单位合作,还要搞好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协调工作。而在科研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各种问题和突发状况,如何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三、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为了切实强化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我们在实践中主要采用了如下一些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

1.抓好研究生入学教育,端正研究生学习态度。

从研究生入学开始,就要求其正课时间之外都要待在专门的学习室和实验室里,使其一开始就感受到教研室良好的科研氛围,利用教员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作风。同时,使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活动,使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科研的本质,激发其参与科研实践的兴趣。对于专业知识和装备知识缺乏的研究生,通过让其跟着本科生听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手段,在一年级就弥补过来。通过让其参与科研项目讨论会,和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端正其学习态度,将其注意力从如何毕业转移到如何提高自身能力上来。通过高年级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传、帮、带”,使其尽快入门、融入整体的科研氛围。

2.成立导师组,建立经常性汇报交流制度。

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课题组为基础,成立导师组。导师组成员应注意梯次配置,以学术造诣较深、经验丰富的导师为带头人,以精力充沛、富于创新精神的科研骨干教师为主体,以科研能力强的年轻教员为辅助,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的科研团队,在顺利推进科研项目研究的同时,以集体智慧拓宽研究生的思路,开阔学术视野,启发研究生思维,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了更好地掌握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活动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及时引导,应制定经常性的汇报交流制度。首先,导师要经常找研究生谈话,及时了解其想法和学习科研情况,根据研究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灵活的培养方案;其次,要定期举办内部情况交流会,由导师组成员和研究生共同参加,通过研究生逐一汇报近期情况来及时发现问题,对研究生学习和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及时进行指导,使得研究生少走弯路,增强学习效果;最后,应加强研究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使其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另外,还要鼓励研究生撰写高水平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以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及研究动态,拓展思路,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

3.强化研究生培养阶段,特别是科研阶段的全过程管理。

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导师应认真指导并参与科研全过程。一是在指导选题方面,应鼓励从正在进行的科研活动中选题;从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及新的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方面去选题;从不同学科的交叉边缘去选题。二是在综述文献方面,应指导研究生对课题的研究历史进行全面考察,使其把握选题的研究现状,从而确定研究重点,这样既能做到研究新颖,也能避免重复劳动。三是在指导拟订研究方案方面,应指导研究生从科研的时间安排、科研的现有条件和可利用资源等方面制定出研究方案。四是在指导实施研究方面,导师应当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应随时关注研究的方向和进展,及时帮助解决研究中的困难,启发其的个人见解。目前学院实行了研究生培养中期检查制度,这对后进研究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对于中期检查亮红灯的研究生,导师更应对其学习和科研情况进行全过程监控,使其定期上报课题进展情况总结报告,及时纠正其偏差,强化对其的指导。4.加强科研道德和科研作风培养。要重视研究生科研道德规范的养成。“求真、求实、求精、求是”是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严谨科学作风的具体表现。要在科研实践中,逐渐提高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理性认识,逐步养成务实奉献精神、实事求是精神、联合攻关的团队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坚决杜绝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禁止各种形式的剽窃、抄袭行为,避免简单地重复前人的工作等等,使研究生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四、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迅速推进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确立科研实践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教学改革、强化科研实践、课题研究的全程管理等各项措施,才能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祖超,张丽.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影响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4,(11):181-183.

[2]郭卉,刘琳,等.参与科研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06-111.

[3]廖和平,高文华,等.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第9篇:科研课题开题汇报范文

一、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制度管理不到位

相当一部分院校对毕业设计(论文)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只把毕业设计(论文)作为一般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未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给予足够的地位和重视,工作思路不够明确,甚至没有有关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检查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缺乏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有效监控。

(二)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部分武警院校对于学员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没有淘汰制,毕业设计结果对工作分配没有什么影响。不管学员是否真正自己动手完成还是敷衍了事,只要能交出一份论文就可以完成答辩,对完成过程考虑得较少,并且目前网络发达,导致一部分学员照抄或在大部分搬用原有文章的基础上完成论文,所以毕业设计(论文)不通过的学员很少。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并未把毕业设计论文当回事,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学习、工作、生活懒散,主动性和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

(三)课题针对性不强

目前,大部分本科生的课题主要是教员提出的,有些教员所定课题和自己的科研课题结合不紧密,这就导致在指导过程中教员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员的完成情况;有些教员为了图方便存在题目几年不变的问题,缺乏创新;一些教员,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员由于自己本身的实践机会很少,对部队了解少,选题不能与企业的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和学员今后的部队工作任务紧密结合,达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目的。

(四)师生比例失衡

武警院校由于师资力量缺乏,导致普遍存在师生比例失衡现象,许多院校存在着一个教员带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学员的现象,也有人戏称“放羊式”的模式;教员在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同时,还承担其他班级专业课程的讲授任务,实际指导学员的时间严重不足,也是造成学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落实制度,抓好管理,做好引导工作

教学管理单位在毕业设计开始初期应明确下达论文格式,制定严格的范例。毕业设计不仅仅是要完成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其中还要经历很多环节,比如开题、中期检查、保密审查等。各个环节一定要抓好管理,确保落实。而由于武警院校的特殊性,保密审查尤为重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不但会影响毕业论文最终的顺利完成,甚至有可能造成无法预想的严重后果。因此,教学单位还要严格督促教研室对毕业设计各个阶段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采取措施给予解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同时,指导教员要做好学员总体规划的指导工作,让学员对课题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思路,从而使其做到心中有数,自己积极主动着手毕业论文设计。

(二)适当为学员更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压

由于部队院校的特殊性质,学员毕业之后,不存在找工作的问题,就此有相当一部分学员没有学习的动力,很多毕业生觉得无论毕业设计(论文)做得好与坏都能毕业,这样就使一部分懒惰的学员应付了事。学校应该加大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力度,根据学校对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政策,院系应该制定出在这方面配合学校的实施策略,而具体到每个负责实施的教员本人也应该根据校、院、系、专业而制定符合相应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标准。对质量不能达到要求的学员实行推迟毕业或二次答辩等措施,使学员有压力,才能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来提高质量。

(三)适当拓宽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途径

大部分毕业生只能在学校有限的条件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校、教员、学员应发挥自己的能力拓宽途径。学校、教员应该利用积极为学员创造条件,使学员能够到部队结合实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有能力的教员,可以将学员带入到自己的课题中去。指导教员在自己的科研方向上本身就具备较高的造诣,所以对学员在这一科研领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就很深入,同时使学员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也有了一个较高层次的掌握。这样做既可以解决了学校经费问题和师生比例过大问题,还可以培养学员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使学员了解和掌握实际问题的设计和科研的全过程。能激发学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学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加强相互联系与沟通,提高指导效率

在毕业设计进行阶段,要加强教研室、学员队与学员三者间的相互联系与沟通。在交流方面,学员队与教研室之间应该有相互的沟通与合理安排,避免学员在接受毕业设计指导与训练时间上的冲突;学员与学员之间也应当有密切联系与交流,互相了解其设计进展动态,共同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另外,指导教员应及时了解学员毕业设计动态,定期检查学员进展进度以及工作的质量。通过让学员以总结汇报形式进行答疑,指导教员对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给予正确引导,由此,学员迅速调整研究方向与进度。总结汇报的方式又可以让学员提前熟悉答辩流程,增强口头表述能力。通过进行口头表述,学生学会如何对自己的毕业设计项目进行总结和提炼,如何在短时间内向听众解释和讲解他们的设计内容,这对他们今后的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综上所述,军校有着地方院校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军校管理制度严格,其学习氛围整体较浓厚,对本科学员采取封闭式管理,在教研室更有优异的研究生带动本科学员深入开展科研的氛围。其次,教研室为本科学员提供的工作机与上网机分地分区,这既解决保密问题,也避免出现学员自制力不够强而长时间上网等问题。另外,随着武警院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武警院校的师资力量逐渐得到加强,不仅仅是教员自身知识丰富,而且师生比例较大,基本上能做到1名指导教员只负责2名左右的学员。相信在教学管理单位、教师、学员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一定会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作用也将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高贵,何娟,周蝶飞,黄魁华,关于提高

军校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

思考,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9) :

42—43

[2]韦巧燕,蔡青.提高工科院校毕业设计

(论文)质量的探讨,广西工学院学报,

2006(6):88—90.

[3]孙政荣.提高工科院校学员毕业设计质

量的措施,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6):

200—203.

[4]程国君,于秀华,董超俊,浅谈如何提

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