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心理是亚健康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为恶劣的状态。调查显示,目前有20.3%的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需要心理帮助的占学生人数的30%以上。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
现在大学生有着各种的压力或者学习上遇到的一些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的表现出来。根据社会调查的问卷情况来看,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大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情绪暴躁,遇事不冷静。大学生大多处于二十几岁的年纪,在心理上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学校期间很容易心情烦躁,没有理由的发脾气。而且遇到事情不能冷静处理,往往容易冲动。
(2)内心不自信,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大学生大多对自己不自信,没有应该具备的信心,导致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应对学习上和生活上的事情。在与人将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自卑心理,与别人盲目攀比,让虚荣心极度增长,这就形成了一种自卑与虚荣相互矛盾的心理。
(3)内心抑郁,孤独感增强。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加,心里的想法和考虑因素逐渐增多,容易产生抑郁心理,不想与他人交流,有的甚至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4)内心承受挫折较弱,态度比较悲观。现在大学生无论年级高低,都存在这一种较为悲观的认知心理和人生态度,而且一旦受到挫折,内心承受不住向他人求助或者抱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成因
(1)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竞争激烈。当今社会市场上企业的竞争一天比一天激烈,对于人才的需求虽然也在增长,但是职位的数量远远小于毕业大学生的数量。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与学校中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学生在就业的压力和校内外强烈的反差之下,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容易焦躁不安,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
(2)期待值过高,现实与希望的反差。大学生备受父母、老师和社会的期待,这种期待越重就越让让大学生感到紧张,感到彷徨。父母方面,一直希望在大学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好好学习,到最后毕业有个不错的工作。父母希望自己在大学的子女能够有出色的表现和优异的成绩,能够学到更多,到毕业得到更多,有一个好的未来。老师方面,对自己的学生有着殷切的希望,希望在严格的管教之下学生能够上进,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能够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社会上立足。社会方面,对大学生的要求和衡量尺度日益增加,希望大学生有更高的质量,有更好的处事能力和工作能力。这些都让大学生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让他们容易忧郁或者抑郁。
(3)自身定位不准确。大学生现如今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和虚荣心都比较强,从小都是被满足的环境和条件。所以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往往不够准确,总是希望自己毕业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工作,能够有多高的待遇和地位。但是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没有大学生所期待的条件和待遇,这很容易让大学生形成心理落差。在现实中的不到满足,自身信心受到打击,内心孤独无助感增强,心理不能够健康的成长,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思想上,大学生往往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不清。学生在高中时就被灌输了考上大学就一生无忧等片面的观念,但进入大学后,他们感到学习考试的压力依然那么大,还要面对就业的压力,这种现实与美好理想之间的差距,使很多大学生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学习上,刚进大学校门,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一时难以适应,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不抓紧就有被淘汰的可能,有的一学期下来就会出现几门次的挂科现象,由此,学生在适应环境和心理调适方面就会出现焦虑、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很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4)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导致的心理问题。人际交往的日趋复杂化、社会化,促使大学生想要和别人交往,但又不知道如何和别人交往,所以会经常出现一些交往问题。与此同时,还有半部分学生片面追求个性化,在与他人交往时不顾别人感受,说话不懂得掌握分寸,久而久之,与别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朋友越来越少,诱发交往上的障碍,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
(1)大学生自身培养艰苦奋斗意志。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从侧面反映出其心理承受能力还是比较弱的,没有艰苦奋斗的意志。大学生要想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就要有艰苦奋斗的意志,要清楚认识到什么事情都要经受磨难和考验。只有内心坚定才能有个好的心态去面对,才能不悲观,不退缩。
(2)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大学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不被学校所重视。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培养过程,大学生除了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外,还要有健康的心理。所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学校应该加强对其的心理教育,让大学生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去处理人际关系,去承受挫折。
(3)对于社会的一些潜在规则和相对阴暗的方面,大学生有着不满情绪,这容易使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对于国家,改善就业环境,提倡良性竞争是对大学生的最公平待遇。社会上的种种不公平,让大学生感到无奈何抑郁,甚至是怨恨。
参考文献:
[1]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01.01
[2]宁维卫.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才.高等教育出版社.
[3]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01.01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6-01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
从大学生自身看,大学正是人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化的协调发展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往往会发生矛盾。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二、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
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大学生应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五、学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总结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建立正确的健康观、人生观,学会不断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尽快适应环境,接受新的挑战,以清醒的认识、积极的心态、顽强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生于1989年到1999年之间,也就是网络上说的“90”后。他们处在社会转型期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不断激烈,人们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趋增多。这些问题随着进入大学,开始独立生活而显得越发严重。因此,探讨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找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1]。
一、 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
(1)专业不感兴趣
在大学里对不爱学习的学生走访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是因为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高考在社会和网络上普遍被冠以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大考,而填报自愿就是一次小高考。每到填报自愿的时候,学生、家长就通过各种手段、渠道了解哪些是当今的热门专业、哪些是可以挣钱的专业、哪些是对孩子出国留学有帮助的专业等等,而不会去关注哪些才是孩子感兴趣的专业。这样盲目的选择专业,造成大学生进人学校学习时,对本专业学习的艰苦性估计不足,遇到困难就丧失了信心。久而久之,苦难越来越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2]。
(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进人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他们不再处在父母的羽翼下,而是要自己一个人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一方面,不再像中学时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待人接物、处世态度、家庭环境都不尽相同,学生交往起来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气氛紧张。对于那些性格特别内向,不善交际的同学,可能慢慢会被同学孤立,觉得没有朋友,孤独、寂寞,从而导致心理疾病。
(3)大学生活不适应
这一项在新生中尤为突出。新生刚离开了自己生活十几年的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接踵而来的学习、生活、环境,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加之,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是同学中的佼佼者,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进入大学之后,高手如林、竞争激烈,自己的优势荡然无存,经常处在一种生怕落后的紧张状态中。面对大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任务,有些学生不能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法,觉得学不懂或是内容很深奥,慢慢就会对学习失去了动力和积极性,产生厌学和抵触。最终破罐子破摔,成绩一落千丈。
来到了大学,离开了父母,衣服需要自己洗了,生活上要开始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可他们有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依恋家庭。当踏进大学的校门,将要认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朋友时,他们容易盲目憧憬未来,把生活理想化,认为自己能独立生活,独立处理好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但毕竟是新的环境,离开了家里的亲人,周围的生活显然和理想的不一样。这时,由于缺乏独立生活思想准备和自理能力,很快发现很多地方不适应,会出现压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3]。
(4)沉迷网络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就是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是从小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对网络的依赖特别严重。这跟大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渴望独立和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心理是相吻合的,而网络恰恰是比较容易找到自我的一个空间。所以他们会长时间的沉浸在QQ、游戏、论坛或美国大片中,而乐此不疲。为此,不惜逃课、逃避作业和考试。由于网络盛行,导致同学之间交流很少,甚至同寝室同学之间都零交流,所以当有矛盾产生时,不能相互理解和体谅,冲突激化,影响同学间和睦团结。长此以往,还会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4]。
二、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设立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
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计划中除了设置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开设相应的心理课程。有针对性的讲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开展辅导和心理咨询。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生活[5]。
目前,高校在这方面最大的挑战就是专业师资的匮乏。心理教学方面的质量得不到保证。所以高校因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指导能力和业务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指导模式,一对一模式和小组模式等。
(2)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
进入大学,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各种形式和性质的社团、运动会、晚会等。学生工作者和学生干部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文体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他们的距离。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让所谓的“宅男”、“宅女”也融入到班级,以致大学这个大集体里来,感受集体的温暖。
(3)正确认识自我
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人,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要求和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要求。能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通过自己努力实现目标后,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下一步的目标做充分的准备和努力,从而,一步步接近更上一层的目标。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是一味提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目标的话,一次次通过努力不能实现,只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会怀疑是自己、觉得自己太笨、这也不如人那也不如人,慢慢的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最终可能会抑郁,跳楼等等。所以当代大学生要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
(4)提高家长心理素质
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来自自身和学校,很大部分原因还来自家长。家长本身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方式,会给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所以,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家长心理健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家长学校,采取家长和学生同时接受教育的策略,提高家长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 小结
大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除了以上缓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几点建议外,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电子邮箱、论坛、QQ等方式,允许学生匿名发泄他们的不满,提出平时不敢当面提及的问题。缓减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包袱。总之,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缓减方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涛,草.“90”后大学生面临转型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分析.卫生职业教育.vol.31 2013 No.6。
[2]温永慧.大学生心理教育的现状探析.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校.Mar,2007,No.2。
[3]潘敏.“90后”与“8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No.2 2009。
[4]李鑫.“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经济师.2013年第4期。
关键词: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从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扩招以来,随着高校收费标准的逐年攀升,出现了贫困大学生的总体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习惯于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而不善交际、不善沟通表达,同时,生物专业学生的就业也不容乐观,因此,在人际交流、学业和就业等方面背负多重压力的生物专业大学生还要背负经济上的压力,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自然应该受到关注。本文以江苏某高校生物专业大一至大四四届贫困大学生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理问题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更好地提高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深远意义。
一、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本身也具有一些优于其他同学的品质,他们当中不乏有理想、有追求、有强烈责任感、乐观外向、富有才华、坦白直率、沉着自信的,但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失衡。心理失衡在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由于生物专业隶属于教育部公布的"黄牌警告专业"无形中增加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是家里要东拼西凑凑足每年高昂的学费,另一方面自己又看不到未来,不知道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来回报父母回报社会,使其大学生的优越感受到强烈冲击,尤其是又有一些个别大学生卖猪肉、大学生擦皮鞋等的报道,导致部分生物专业大学生认为自己读四年大学到头来找工作时反倒不如农民工了,这种压力感和紧迫感使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笼罩着忐忑、紧张感,从而导致心理失衡,郁郁寡欢、意志消沉、遇事退缩,不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甚至引发神经衰弱、焦虑失眠等。
2.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的交往范围非常狭窄,与文科生相比,生物专业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和知识,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与本身的知识面狭窄、内向、自卑相互作用,使得他们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也缺乏情感沟通与相互理解,所以他们很难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就会钻牛角尖,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3.消极懈怠。消极懈怠是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又一重要心理问题,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对待学业,因为没有专业优势,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认为只要期末考试过关就行;对社会实践、校园社团活动、班级活动不愿参加,甚至反感别人参加;对生活中一些琐事,宿舍关系等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表现出倦怠、沮丧、缺乏兴趣等情绪特征,甚至出逃课、不听课、放弃学业等行为特征。
4.学习障碍。学习压力大也是导致生物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学仍属于应试教育,进入大学前,他们大多是在老师指导要求下学习的;进人大学后,多以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他们会产生种种心理不适应,产生心理负荷,出现心理障碍。而且,大学中的竞争不仅仅是成绩的优劣,组织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体特长等都成了互相竞争的内容。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一般在中学阶段学习刻苦成绩突出,而其他方面无法与其他同学相比,而进入大学后由于平时要多做一些兼职来补贴生活费等开销,学习时间受到影响,而且大学里的成绩不单单是考量学业成绩还要考量综合测评成绩,一旦学业成绩下降,综合排名下滑,就会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心理障碍。
二、形成生物专业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因素分析
导致生物专业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现状,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如社会文化因素,就业因素以及个人性格因素,等等。
1.社会文化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社会问题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部分人形成了以金钱为唯一追求目标的亚文化,认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主义观念,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由于“寒酸”常常感觉无地自容,社会上“以钱待人”、“‘衣’貌取人”的态度,均易导致其产生自怜自卑、自我封闭等各种心理问题。这些不良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加深了他们对金钱的迫切渴望,对物质利益的极大看重,对精神需求的忽略。而这种心理与他们贫困现实的矛盾冲突,又导致他们对社会的抱怨、不满、抵抗等负面情绪,使其陷入一系列的困境和低谷。
2.个性缺陷因素。引起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其自身较差的心理素质,即个性缺陷因素。部分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性格过于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社会参与度较低;二是学习动机过强,多数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学业的优异是他们唯一的优势所在,优异的成绩,一方面可以帮其赢取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一方面可以获得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感,而过度的学习疲劳,则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三是应对挫折的能力较差,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多为一所高中学校或一个村的佼佼者,从小到大都是被同龄人学习的榜样,被老师家长表扬的对象,面对挫折,容易采取负面的、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久而久之便导致了逃避、退缩等心理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性缺陷因素是造成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内在根源。
3.压力交错因素。除以上列举的因素外,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还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比如,就业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经济压力等,包括网上疯传的“小明和小强的故事”,这种冲击对他们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渴望找到一份报酬丰厚的工作,渴望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期望值,渴望得到社会对他们的认同,往往这种高期望和低现实的差距更增加了他们的心理焦虑、恐慌感。
三、应对策略初探
1.学校层面的引导与教育。一要做好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物质帮扶工作,现阶段各大高校在物质帮助方面都有一定成效,如国家对贫困生的投入以及社会各界自主的资金设立各项奖学金、助学金对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进行资助奖励;通过开设绿色通道、生源地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方式保障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学校范围内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报酬,既减轻了贫闲生的经济负担,又磨炼了他们的意志,不失为帮助大学贫困生的最好办法。二要做好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这是各高校长期以来所忽视的。加强大学生心理疏导,首先,要从新生入手,在新生入学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心理团体辅导等,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学生建立“特殊关注学生档案”,并进行精细分类,跟踪辅导,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及时疏导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心理障碍,为其排忧解难。再次,学校也可以通过开设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学会找到适当的倾诉对象,学会倾诉、表达,增强其自我心理保健意识。最后,还要要完善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同时,配备专业资深心理咨询师为其解惑,鼓励大学生主动去进行心理咨询。三要加强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群体文化建设。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其知识面、文化背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缺乏人文素质的培养,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该加强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整体的文化建设。多举办一些不需要太多经济支撑的适合生物专业贫困生大学生参加的文体活动,读书协会、摄影习作欣赏、书法比赛等。以增加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的文体素养,建立一个和谐、阳光、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是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2.自我调解。一是要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自我评价。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常常是因为过低评价自己才导致自卑、自闭心理的产生,因此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是贫困大学生走出误区的第一步,而得到客观自我评价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很多贫困大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出身,难以接受自己经济困难的现实,这是他们不愿和同学交流并逐渐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之一。贫困生应该坦然地认识到贫困并不是自身能力问题,而是各方面原因所造成的现状,自己要做的是尽最大努力在大学汲取各种知识,全面地发展自己,顺利完成学业。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二是要学会以正确的方式疏导自己的心理压力。每个人都会有挫折,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难导致他们更加容易遭受挫折,如果负面情绪不及时排解就会慢慢积累,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另一方面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从量变达到质变,就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三是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扩大人际交往范用。人是有社会属性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生存、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指出,人有社会交往的需要,生物专业贫困大学生在归属感及安全感上的需求甚至要多于其他学生,而这需要扩大自己的交际面,主动与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此过程中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从而增强对他人及社会的信赖,来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沟通、交流是一个防止心理疾病很好的方法,通过思想上的交流可以及时有效地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与蔓延,也可以从他人的评价中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正视自己,非常有助于增强贫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这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仅仅从经济上帮助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在社会、学校、老师、同学的共同帮助下,在贫困生个人主观努力下,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除了日常事务工作之外,还要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给予高度重视,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大学生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生物专业大学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毕重增,陈幼贞.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心理科学,2007,30(1):2-5.
关键词:特殊群体;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转变时期,社会价值观和心理发展变化的冲突有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出现异常,出现心理危机的概率也因此增大。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国家繁荣昌盛的重任。对于民族未来的发展,大学生素质的好坏这一因素是首当其冲的,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切就犹如纸上谈兵。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等问题日益突出,苦闷、孤独、焦虑、冷漠、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精神崩溃,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因此,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显得日益迫切而重要。高校有必要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以全面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同时给学生们提供心理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咨询服务。
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笔者通过在长沙学院学生中随即发放调查问卷,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综合各样本显示,并结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认为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有以下特点:
1.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在校学生较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85%以上的学生知晓本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地址、预约电话、咨询电话等基本信息。大部分学生阅读了学校的心理健康报刊《月湖心泉》,并参加过学校、系部举办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2.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情感问题、人际交往及学习、生活压力成为影响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问题,在校心理健康中心每学期的重点关注对象中这类学生占了很大比例,并在平时的工作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一些隐性的心理问题,比如酗酒、逃课、精神萎靡等。
3.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深刻
在校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了解不够,认为心理健康仅仅针对有心理问题的人,有学生甚至认为预约咨询是件丢脸的事。在碰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主要采取自我调节的方式,部分学生愿意和朋友家人分解自己的烦恼,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主动预约心理咨询。
4.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有待增强
学校设立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系也有一名辅导员老师担任心理联络员,每个班级还有一名心理委员。但这样的队伍建设力量还是不足,特别是处于中间轴承位置的各系主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他们大多都不是专职的,除了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外,还要负责一些其他的事物,比如学生资助、团总支学生会、党务工作等等。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理工作中,造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力量不足。
完善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心理需求与外界因素冲突而引起的,大学4年各个阶段都有其特殊性,新生适应阶段、大二学生面对挫折时、恋爱问题、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与适应社会的种种挑战等,这时候都很容易引发学生产生心理危机。对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主动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当事者心理上的支持;为当事人提供疏泄机会,鼓励其将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让当事者得到情感的共鸣;给予当事者希望和增强他们的信心;鼓励当事者培养兴趣、积极参与有关的社交活动,转移注意力;引导当事者充分利用好社会支持系统,多与家人、亲友接触和联系,减少孤独感和心理隔离。除此之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低层次的需求,更有高层次的需求,高校心理工作的开展不能忽视人高层次的需求,对于大学生而言,实现自我、找到自我价值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愿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因此,应该根据高层次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巩固心理防护体系,加强体系中彼此间的联系,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极、有效地开展心理预防工作,及时提示与预测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以期果断采取防范措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一道坚实有力的屏障,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各方来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保证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2.建立各年级的防护网
不同年级的学生所具备的特质和碰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充分认清大学生各个阶段的特殊性,不同年级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分别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比如大一的学生可以开展类似“同在一个屋檐下”的主题班会,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快速认识和了解彼此;大二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开设人际关系、礼仪、恋爱讲座等方式给予他们一些引导;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通过举办模拟竞职,心理团体辅导,户外拓展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活动来丰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加强网络心理辅导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传媒工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自然也要向网络心理辅导迈进。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或网页,开设心理咨询电子邮箱,也可以开通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等,用一系列现代手段,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加强网络心理辅导。
4.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措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紧跟时代的需要,学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态、需求、个性品质,不断拓展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可以以活动作为承载环节来开展,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接触到有用的心理知识,边娱乐边受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坚强的意志力、积极的适应能力,使大学生能够顺利地适应自我、适应环境、适应社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增强学习效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常识和技巧,处理好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其他各种交往关系;帮助大学生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帮助他们分析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方向,掌握职业规划的原理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根据个人的条件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通过多样的教育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更丰富、更高效,更能符合时代的需要,真正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以学生为主体,教职员工为主导,以校园精神为核心,反映高校师生员工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形态。它形成的动态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在发生作用,关键在于物质文化转化为精神文化的主动过程。因此,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校园文化的形成,其中,心理健康素质是基础素质。学校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势必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很好地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锋,黄凌军.竞争型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原因和对策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32(6).
[2]郭兰,袁元,霍绍周.基于中西方文化比较视角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9).
[3]张晓波.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25(6).
[4]宋春蕾,徐光兴,周晓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教育与职业,2011(20).
[5]谢中清.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
[6]夏纪林.不同年级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07).
[7]王凤.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开封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普通高校;湖南
1.前言
心理健康不仅是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还是人整体的健康状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水平,影响到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当今社会竞争更加激烈,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突显出来,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剧增。
2.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运用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湖南大学、湖南理工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邵阳学院、怀化学院、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8所普通高校的400名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心理测试法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对800名以上所述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共发出问卷4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为94. 5%。SCL-90量表包含强迫症状、精神病性、偏执、恐惧、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和躯体化9个因子。其中各个因子分的计算方法则是将各因子中所有项目的分数之和来除以各因子的项目数,而总均分的计算方法则是将总分数除以90。在1-5级评分制中,如某因子的得分超过3分,就表明该因子所示症状已达中等以上程度。本研究在进行测试的时候,均严格要求被测试者按指导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调查结果
3.1.1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大学生、全国大学生和全国青年组的总均分分别为1.64、1.73和1.50,t检验结果显示湖南省大学生的总均分与全国大学生和全国青年组间的差异都非常明显(P
3.1.2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性别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男生的“抑郁”因子分明显低于女生(P0.05)。其中,男女大学生的“躯体化”因子分相等,女生的“恐惧”、“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症状”4项因子分略高于男生,而男生的“精神病性”、和“敌对”2项因子分略高于女生。男生的总均分为1.63,女生为1.64,则表明大学生中不同性别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无显著差异。至于男生“偏执”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生,女生的“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可能与男生的自信要强,女生的多愁善感等性格特点有关。
3.1.3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年级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三年级的总均分最低,其次为一年级,二年级最高。三年级和二年级的总均分差异明显(P
4分析
4.1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明显好于全国大学生,湖南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的几率相对较低。
4.2湖南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性别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男生的“抑郁”因子分明显低于女生(P0.05)。
4.3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中不同年级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1] 胡凯《试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医学与社会》2003年第1期.
[2] 徐建军《信息化社会对大学德育的影响及对策》,《高等教育》,2000年第1期.
[3] 徐建军《互联网上德育系统建设探讨》,《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养
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在表现, 包括人的性格、情绪、气质等各种心理因素, 是培养其综合素质的基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质上是一项心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高校提供给大学生这样一个发展平台, 通过各种知识和教育模式的深入, 使学生们可以将知识进行消化、选择, 并渗透到自身的修养当中, 从而不断的提高综合素养, 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二) 有利于推动其人格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人格的发展,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多种主观因素助力人格的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接受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主观教育, 这些主观教育因素会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帮助大学生逐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是客观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会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 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评价和调控, 并且形成自身特有的人格特性, 从而提升人格发展的水平。
(三)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开发潜能、提升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开发潜能的前提,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 从而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最终实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全面普及, 并且已作为高等院校的主要教育模式, 受到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由于需求者众多, 其发展速度很快, 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
(一) 重视程度不够
近些年,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普遍性、多样性及道德性等多元化的问题特点, 我国在过去的教育发展阶段一直都是重专业轻素质、重思想轻人格、重德育轻心理、重治疗轻预防, 曾一度将德育教育当做心理健康教育来发展。虽然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步入正轨, 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寻求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 教育模式依然不健全,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障碍需求, 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需求, 并且心里健康求助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往往只靠思想教育来进行, 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表现出了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 未能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 任何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要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以人为本是时代的发展要求, 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但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中, 这种优势表现得并不明显, 依然还是以教育本身为主体, 没能凸显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方式
(一)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从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但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 主要体现层次如下:
一是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让心理恢复健康状态。很多大学生可能已经产生心理疾病, 那么就需要通过治疗, 让他们恢复健康的心理, 这样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是要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促进心理健康。预防是针对那些没有明显疾病特征的大学生而言的, 积极的预防能使他们远离心理健康疾病的困扰, 也是对这一时期心理健康最好的调整方式, 进而实现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是要优化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是可以优化和调节的, 通过开展一些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新生入学之后的适应问题、学习心态问题的调整等, 中年级学生的恋爱问题、生活问题、学习动力问题等, 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发展方向、情绪与压力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调节的问题, 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务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 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里健康教育是建立在一些教育原则基础之上的, 其具体原则可分为系统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教育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一项系统性素质教育的工程, 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 所以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各个高校要把心里健康教育进行规范, 系统化, 由点到面的全方面为覆盖,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其系统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心里健康的自我调节与自我预防, 以达到有效的控制自身心理健康的目的。教育发展原则是高校要尽所能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育援助、教育诊疗等方面, 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平台, 助力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也是教育发展原则的关键所在。
(三)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 我国比较注重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以及贫富差距, 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首先我国是一个以人际关系为沟通网的社会,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 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次是学习成绩的影响。学习、考试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的传统, 很多考试另大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也是就我们常说的考试综合征。如何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再次是贫富差距大产生的心理问题, 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相差悬殊, 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自卑、甚至极端心理, 导致一些性事件的发生率逐年提高, 因此, 各高校也要把此项内容列为心理教育内容的重点。此外, 我国大学生还有一些其它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单亲或独孤家庭心理问题等等, 各高校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考虑, 制定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从根源上杜绝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了!?某大学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授说,目前的中国大学生看起来有喜有忧。喜的是,他们已有了很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的能力。忧的是,他们的心理状况与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风气不断影响着原本清纯的大学校园,校园已不是一片净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据某大学工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李老师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综合起来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有心理障碍倾向但并不严重,这是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类则是出现了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成长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的问题,学习心理调试不当而出现的心理问题,情绪控制、自我认知、人格发展、意志品质锻造能力的相对较弱而造成的人际交往、恋爱、性心理等方面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但是性与恋爱所造成的危害却最严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以下几个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学业问题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动力不足
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
(2)学习目的不明确
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心中没有底。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3)学习成绩不理想
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
(4)学习动机功利化
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2、情绪问题
稳定的情绪、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学生成才很重要的因素,也是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如下表所示:大学生的负向情绪高于正向情绪,值得引起重视。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根本途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大学生心理学知识,增强他们心理保健意识,端正他们对心理咨询的看法,引导他们主动寻求帮助,缓解负性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加重而导致心理危机的发生。
开展心理素质训练,提升大学生心理调调节能力。
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各种辅导形式,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及社会环境的适应、学习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人际交往的适应、恋爱问题的处理等多方面进行指导与帮助。
重视并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满足大学生精神和心理需求,为他们展现天赋和才华、发泄内心的激情、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提供平台。
构建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如加强学习与考研的辅导,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
【参考文献】
[1]李冬升,阮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2).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教育
一、心理亚健康概念
“心理亚健康”是指未达到心理疾患程度的偏常态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远远没有达到“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的严重程度。诸如,在人们承受一定的刺激或压力时,心理和行为稍微地偏离正常常规,但又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由于刺激的大小或压力强弱的不同、个人心理素质或个性的差异以及对所遇生活事件的主观评价的区别,其心理亚健康的轻重表现也各异。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意识、智力、情绪、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心理障碍表现比较突出。
二、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现状
“90后”大学生群体的成长,伴随着收入两级分化、失业下岗、竞争失序等不良社会现象的泛滥,正统的学校教育赋予他们极强的社会正义感,满腹纠乱反正的抱负;同时作为年轻一代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殷实的社会地位,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加上社会负面的不良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忧患问题。当前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敏感主要表现为与室友、同学、老师、朋友、父母等关系不和谐,较易与人冲突,或者不愿与人交往,将自己孤立起来,对外界极为敏感,对周围人持怀疑、警戒态度,嫉妒心强,他们与同学、教师沟通少,胆小、怕羞、表情冷淡。当别人看着他(她)或者谈论他(她)时感到很不自在,同时有种自卑的感觉,尤其是与他人相比较时。这样极易削弱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最终使他们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学习适应困难
学习适应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大学生在这方面普遍存在对自己的学习状态不满意,学习方法欠佳,学习自控力差,对所学知识非常费解以及感觉自己的学习生活作息不规律等问题。
(三)情绪问题
情绪问题指大学生情绪稳定性和控制力较差,常受不良情绪控制。具体表现有:因为感到害怕而避开某些场合或活动,害怕面对考试和课堂提问等具体情境,睡眠质量不好以及感觉大学生活难以适应等。以焦虑为例,它主要表现为脑功能低下,经常出现伤感、烦恼等情绪体验。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或无缘无故的突然感到害怕,用脑稍久便会感到十分疲惫,严重者甚至一用脑或翻书阅读就会感到头痛、脑胀、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多梦,还表现出消化不良。焦虑易于发生在性格不开朗、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急躁和过分主观的人中,长期持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学习环境不良,精神创伤或负性情绪体验以及身体性疾病等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成为本症状的主要原因。
(四)躯体症状
这指的是大学生躯体症状表现,包括了头晕、心慌、胸闷、憋气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和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听力、嗅觉等感官功能的下降症状。这些是心理亚健康的显性表现。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
(一)开展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特别是要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讲解,参观,组织专题报告会,党团活动,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校,爱集体的心理品质和情感,树立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为大学学习生活打好良好的基础,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
我们要引导青年学生对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充满信心,看到国家已经在采取一系列的举措进行功能性和结构性调整,推动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健康、高效的发展。我们要帮助大学生们认识到社会变迁的预期是乐观的:首先,是社会财富与资源的配置会变得公平,重拳反腐后的权贵携款外逃、公务员抛售住房等都让我们解读出好的信号;其次,是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将会逐步缩小,近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中西部的开发和扶持力度,很多产业也在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中西部一些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超过了东部;第三,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领域正在展开一系列的创新,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力量,拓宽利益表达渠道,人民能更好的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我们要指导大学生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关系,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通过疏导教育,克服心理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
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逆反心理严重,因此说服和引导更为必要。通过积极热情的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对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克服亚健康问题的不良心理反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将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以诚相待,循循善诱,与他们交朋友,经常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彼此交换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理解,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既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四)运动调理
大量的研究证明,体育运动与学生的心理水平直接相关,如焦虑及抑郁水平、改善心境及积极情绪状态等。大量研究调查肯定了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调查发现人们在运动时,总是伴随着明显的意志努力和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形成这种运动习惯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体育运动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的一个过程,它能使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因此,通过体育运动学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而摆脱压抑的状态。因此,引导大学生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用体育运动来调理身心,这既是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减少大学生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院校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和放松疲惫的精神状态。因此,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而且能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愉悦的环境、积极进取的心态,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密切团队协作,勇于拼博进取,改善适应能力,激发活力潜能。
四、结束语
当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与成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其影响因素,要科学的分析,才能明晰大学生亚健康的现状。高校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从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关爱学生的高度和角度来看待这样问题,通过心理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