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小学科学探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科学探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科学探究

第1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30-01

引言

新课程改革后,《科学》代替了《自然》。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两个部分。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也是一个使学生既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尽量为学生提供实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树立科学思想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1.1 明确实验目标。教师在科学课上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实验目标,理解实验步骤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有不同的指导,让学生有不同的发现或意见,然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他们感到有不同层次的收获。逐渐提高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 获取知识的基本目标,判断学生学得好与不好,不仅要看学生回答了多少问题,还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及问题的价值。所以,教师应创设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发散性提问的能力,指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去发现更多的想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失败中体验成功,最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1.2 重视实验后的汇报交流方式。这种方式能展示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把隐性的思维活动显性化,引导学生把一些零碎的思维活动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使之条理化。只有让学生真正经历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制订计划――观察、 实验、 制作――收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的整个研究过程, 科学素养的培养才能真正有效。

1.3 多鼓励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观念,努力创设实验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完成更多的实验探究活动。 在充分了解学生兴趣基础上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把握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见解、技能和经验,但是, 在一些基础知识问题上一定要给学生正确的指引,防止 "因小失大"的淡漠。教师应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勇气。在探究活动中应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这可以利用协作小组,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分工合作,相互监督,进行交流,最终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

1.4 贴近生活,丰富课外小实验。课外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也是体现《科学》新课标的学习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小科学实验是拓展延伸课堂教学的一种课外实验,如何结合学生所学知识,贴近实际生活,帮助学生设计家庭小实验,并以此激发、丰富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能力,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首先,在给小学生设计课外及家庭小实验时,既要大胆地设计出学生喜爱的小实验,即实验中所涉及到的事物,应是学生所熟知且比较熟悉,又要在设计中细心地为学生考虑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问题,并用"还可以想出多少种实验方法"等提问,使学生对原以为自己很熟悉的事物又感到陌生起来,激发学生的实验欲望,从而产生探究的愿望。例如,让沉在水底的鸡蛋或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要事先准备一些马铃薯、鸡蛋和盐这类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鼓励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思考,多想出一些实验方法,并付诸于实践。在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上,教师也要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归纳和总结。其次,设计课外小实验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每次实验过程所需时间不宜过长。此外,考虑到小学生缺乏实验经验和观察不够仔细的特点,要严密注意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并注意设计现象比较容易观察到的实验。

总之,与课堂实验相比,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步掌握实验的知识、方法、技能,形成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激发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自己去设计实验,去动手实验, 去亲身经历探究实验的全过程,这些必将有助于学生的各种技能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2.实验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2.1 注意实验安全问题。小学科学实验一般都是步骤简单、易操作的实验,但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预防为主,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萌芽中。毕竟小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安全意识还不够高,需要教师的时时叮咛。实验时,教师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意外,并需要教师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此外,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也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以做好急救工作。

2.2 课前教师要试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想提高课堂上实验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熟练地进行实验操作,就必须在课前试做实验,体验实验过程,检验实验效果,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即使是以前曾经做过多遍的实验,也要重新试做,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防止课上打"哑炮"。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使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规范而熟练地演示实验,并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的实验与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过程、体验实验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3.总结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把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放在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位置上,努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真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小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及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11).

第2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 探究 开放 转变观念 体验乐趣 增长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下面就本人多年来在科学课上的一点浅显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如何在科学实验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儿童具有共同的独立的能力,渴望了解他们生活周围的更多事物是一种天赋的好奇,他们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和天赋,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气氛有助于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获取知识能力他们的自觉行为。

传统的科学实验课,往往是教师先演示实验,然后由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做,按部就班,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钳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更多的内容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争辩、去研究、去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的主角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教和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如讲《摩擦力》一课,我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从平时经常玩的“在地上拉着玩”的游戏中理解什么是摩擦力。并适时提出问题:穿什么样的鞋、在什么样的地面上比较容易滑?拉着体重不同的同学感觉有什么不同?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在学习“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时,我给了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桌上的研究材料合作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最后小组共同形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地巡视,时而是指导者,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领路者。在实验方法的采用上,孰优孰劣,我并不表态,而是更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实验完毕填好实验报告后,各小组轮流汇报实验结果,其它组可提问、反驳、赞同,使全体学生在积极浓郁的探究氛围中达成一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科学家”。

因此,在学科实验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主张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是重中之重。因为科学教学是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索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教师应为这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科学家”把中国推向繁荣富强的巅峰。

二、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新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动手、动脑,使学生能独立地、自主地探究科学知识,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然后用之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少一点约束性,多一点开放性,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元性,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磁铁》一课的学习中,我设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桌上的材料玩一玩,磁铁有哪些本领,看谁发现的多?”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利用材料做起实验来。有的同学用磁铁吸起了许多小铁钉,而且小铁钉连着小铁钉;有的同学把大头针放进装有水的烧杯里,用磁铁隔着玻璃和水把大头针吸出来;有的学生利用学具中的硬纸板、铁垫圈、棉线等,设计了“小猫钓鱼”“蝴蝶飞舞”的游戏;还有的同学发现两块磁铁能做“推、拉”的游戏。在汇报“发现”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他们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会出现“斥、吸”现象。为学生们创设了思维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行探究,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由观察,自行获取知识

第3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方法探索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作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由此我们知道,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探究式学习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可以使教育进入美好的境界,让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伴随生命的始终。小学的科学教学为培养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三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学为主体”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课堂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课件、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如以我曾上的四年级上册《热对物质状态的影响》一课为例: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锡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锡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我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 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并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本课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知道有些物质的状态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第4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一、操作活动中进行探究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少,具体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因此,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就必须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积累经验,使认识不断深化,从而获得真知。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大多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也是他们非常渴望了解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是学生能够亲自观察和操作的。如上《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三年级学生对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已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如常见的铁钉、石子、铜钥匙会沉入水底,木块、泡沫会浮在水面上等自然现象,我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做石块、木块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从而引出课题,然后提出“这些物体在水中为什么会沉浮”的问题,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会根据思考出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积极投入到探究物体浮沉的实验中。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参与研究,掌握基本的各种操作方法,亲自感受操作的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快乐地学。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了真知,从实践中获得了认识,这种由亲自体验获得的经验是刻骨铭心的,是教师任何说教都无法代替的,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探索过程。

二、游戏活动中深入探究

学习科学知识时以组织游戏的形式尤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生年龄越小,有意注意的时间就越短。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小学生有意注意一般只能持续15~20分钟,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在游戏中学,能主动愉快地探索科学知识,精神愉快,不知疲倦。我认为组织学生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秋游、踏青、竞赛、参观等。如学习三年级《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一课时,我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每个学生明确踏青的任务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踏青中考察的重点是认识有生命的物体,以及它们各自生活的地点等,并要求学生一边踏青一边把观察到的物体记下来或画下来,把能采集的实物带到课堂上展示。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学习气氛活跃,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讨论活动中激活探究

讨论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踊跃参与讨论,通过语言描绘学习过程获得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科学的认识会从未知到已知,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在这样一个转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靠学生的语言了解他们理解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限制学生说话自由,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想说就说,想提问题就提,有不同的认识允许展开讨论,要启发学生大胆提出疑难问题。如授完《声音的产生》一课后,我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学生不假思索地说:“老师,动物的叫声是怎样产生的?”有学生忍不住地说:“老师已经讲过了还问。”这时,我微笑地说:“问题提得好,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这节课学习的知识自己解答这个问题?”这个学生默默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动物的叫声和人的叫声一样,都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说得好,你敢于举手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问题,让我们为他鼓掌!但是,老师要提醒同学们,有些动物的声音不是声带发出的,课后大家自己上网查资料,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在这节课上,学生从动物想到乐器,从电器想到汽笛……思路活跃,问题非常多。我采用讲解、讨论、实验、阅读课外读物等方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获得了知识,懂得了应用知识,还养成了遇事爱问为什么、探个究竟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四、课后活动中拓展探究

第5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探究学习;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46-01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一条核心理念。在这一理念下,《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即定为“以探究为核心,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通过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认可。联系本人在实施科学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做法,谈一谈,科学探究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质疑——探究性学习的开端

教育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这句话指明的不仅是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科学》研究的宗旨:以问题为纽带进行科学教育,从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始,到产生新的问题终。因此在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学生产生的问题而展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大大的激发。因为学生提问题总是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的。

如我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时,我出示了多种岩石的投影片,学生多数对蘑菇岩感兴趣,提出了不少关于蘑菇岩的问题,而对其它的几种岩石没有提出问题。我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它几种岩石,并问:“面对这些岩石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一石激起千重浪”,接下来又是学生一连串的发问:“在这几种岩石中,我国哪种岩石最多?主要产于我国的什么地方?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有哪些特点?有哪些用途?……”

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还要及时整理问题,帮助学生选择问题,将课堂上能研究的、要研究的问题突出出来。又如我在教学《奇妙的指纹》一课时,如引导学生对“我的指纹与同桌一样吗?”作出猜想,并引导学生制定如何验证的方案。对如“为什么有指纹”等学生无法研究的问题可删选,对如“我的指纹和爸爸(妈妈)一样吗?”课堂上无法研究的问题可让学生带回家课后研究。如中心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探究热情高的问题,就明确提出当堂研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自然有较强的探究欲望,问题明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才会收到更好效果。

二、实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实验是学生解疑、验证猜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认真做好实验操作。一方面,要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维、主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规律。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一致,不仅使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强化了新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创造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又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让学生通过在水中压木块和用橡皮筋吊石块,认识到水有浮力,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在水中无论是上浮的还是下沉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

三、交流——探究性学习的

探究交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孩子用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述自己认识的过程。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不仅观察了现象,记录下数据,还获得许多成功和失败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他们急于想表达,这是孩子的天性。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讨论时间和机会,鼓励学生凭现象思考,拿证据说话,学会定向地观察和分析,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共识,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全班的记录,达到知识的共享和智慧的共享,使学生的交流真正发挥作用。例如,教学《谁的本领大》一课,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学生实验完毕后,组与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展开了开放性的探讨,通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流,达成了一些共同的认识,得出了同学们较为满意的结论,虽然这些结论并不完美,可是这个交流探讨的过程却洋溢着民主和谐的气氛,师生相互分享着他人的思维成果,体验了交流的快乐,而且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出新的火花。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有时比老师和教材对他们的启发更为具体和深刻,也更容易为他们接受。

四、延伸——探究性学习的升华

第6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学习应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并强调“教师应在科学教学中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可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这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探究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搜集证据、解决问题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颠覆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由学生自主实验操作、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出结论,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操作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怎样才能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1)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探究动机。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没有问题就不可能产生探究的动机。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应着眼于学生探究兴趣的调动,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立疑问,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以疑铺垫,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例如,在“校园里的小动物”的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了观察蜗牛的探究活动环节。在探究之初,我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蜗牛的身体分哪几个部分?蜗牛有嘴巴吗?蜗牛是怎么吃东西的?它吃的是什么?”学生初听这些问题,都会很困惑。于是,在学生的思维处于打开状态时,我继续引导:“下面,我们就当一回小小的科学家,一同走近蜗牛的世界,探究看看蜗牛藏着怎样的秘密。”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围绕着“问题串”积极参与思考,从而为学生搭建解决问题的平台,激发内心的探究欲望。

(2)巧设实验,指导学生探究方法。曾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实验作为小学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只有通过有效的实践操作,学生才能深刻感知科学真谛,掌握操作技能,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授手段,巧设实验,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方法。例如,在“铁钉生锈了”的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各种生锈的铁器,让学生观察铁锈与铁的区别。而后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证明:铁锈不是铁。接着,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各自设计实验方案,统一汇报修改后,再由学生操作实验,观察铁锈与水、空气之间的关系,并做好记录。最后,再互相交流实验结论和实验心得。通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探究的方法,也在自主设计、自主实验中发展了探究的能力。

(3)创造条件,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探究就是努力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实验条件必不可少。而一个人的观察探究始终是有限的,多人的共同合作更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及实验结论的科学性。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条件。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将其转化成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实验材料,而后进行科学分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究,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例如,在“简单电路”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环节。我准备了一些电池、导线和小电灯泡,先让学生自主操作,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灯泡和几根导线,把小电灯泡点亮。学生在操作中,既要设计电路图,又要观察现象,还要记录步骤,实验进度很慢。于是,我建议学生以4人为单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工进行实验,有的负责设计电路图,有的负责观察实验现象,有的记录实验步骤和数据,如此,实验进度增快了很多。接下来,在点亮一个小电灯泡后,我又为学生增加了一节电池和一个开关,让学生们共同合作,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通过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条件,引导学生合作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与人协作的精神。

四、结束语

第7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关键词】科学教学;科学史教育;渗透;探究

科学史是一部人类发展与进步的综合史,它是集历史、自然、社会、思维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资源,把科学史教育合理的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当中,不但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更能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小学科学教学也日益受到了社会的重视,通过对科学的学习,可以让小学生了解人类,认识自然,进而增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而科学史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渗透为进一步增强小学生们的科学素养创造了条件。

一、把科学史教育渗透到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史,不仅可以增加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因此,作为小学科学老师一定要合理的把科学史导入到课堂教学中。

(1)课前引入科学史故事。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讲解有趣的科学家的小故事,使小学生能集中精神听讲,并且带着好奇心去进行学,比如,老师在进行《物体的沉与浮》一章的讲解时,可以把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讲给小学生听,让他们在大笑的同时,增长了科学的知识;

(2)课中穿插科学史教育。一节课时间是40分钟,对于小学生来说,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也不过10来分钟,所以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在学生觉得理论知识比较乏味的时候,适当的加入一些科学史的演绎,比如,可以制造一点神秘的气氛,让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小学生就会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精神抖擞的开始听老师的讲解;

(3)课后搜集科学史故事。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利用好小学生的课后总结时间,因为网络化的时代,给学生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老师在进行家庭作业的布置时,一定要讲究技巧,不要单纯的让小学生进行抄啊、写啊,这样的作业不但让小学生厌烦,而且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可以给他们留下一些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作业。比如,可以让他们去寻找一些关于《电和磁》方面的故事,在下次的课堂上进行讲解,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这样就激发起孩子们的好胜心和竞争性,就会认真的去完成作业,为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把科学史教育渗透到课外活动中

科学本身就是一种认识大自然、认识人类、解析各种现象的学科,所以科学老师一定要把小学生组织起来,搞一些课外活动,然后在这些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

(1)组织一个读书比赛。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适时组织一次读书比赛,给这次科学比赛定一个名字可以是科学类的知识,让小学生走进图书馆,进行各种科学家故事、科学性理论知识的搜集与整理,然后以报告或故事或小报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动手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对于自己辛苦所获得的知识会更加的珍惜;

(2)合理运用好现代化的网络信息资源。当前,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大多数的学校及家庭,运用网络的形式进行材料的准备与搜集会更加的方便与快捷,而且这种网络的资源不仅具有文字,还可以配以图片、声音,并以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进行科学知识的吸收与学习的同时,还加强了计算机的锻炼,而且在科学教学中有一章专门讲解网络的内容――《信息的传递》,通过网络来查询资源并进行使用,就等同于让小学生亲自经历了信息的传递过程,对于科学史的印象就更加深刻,推动小学科学教学的更快发展;

(3)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加深教学内容理解。老师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爱玩电脑,爱看动漫的特点,让他们在科学课堂教学完毕以后,养成搜集并整理材料的习惯,然后制作成手抄报,或装饰在教室的墙上,或作为每期更新的黑板报等各种形式,以利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就能使科学史教育在无形之中融入到小学科学教学当中,为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三、把科学史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科学本身就是对生活的解析,所以把科学教学融入到生活中,让科学史的教育渗透到生活中,更有利于小学生们的吸收和掌握,比如说,科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生活中进行观察,看看妈妈做菜时,为什么要加白糖,在添加白糖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变化,在小学生们对各种现象感到好奇的过程中,科学知识也就深刻的驻扎到他们的心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家庭中常见的现象来对学生进行发问,让他们想想电灯是怎么发明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如此等等,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去生活中寻找答案,从答案的找寻中了解科学史,爱上科学史,推进科学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第8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一、探究性学习是一个能融合各种学习方式的开放系统。

从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说,探究是基于过程的科学学习的方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科学学习的方式,各种学习方式有机并存恰恰能促进探究性的学习。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系统,具有包容性。在探究的不同阶段或由于探究的内容不同,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探究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需要用讲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观察记录的方法;在讨论阶段,教师要运用一定的启发式方法挑起矛盾,使讨论更深入;在学习了新的概念后,教师要用掌握学习的技巧向学生出示一些变式(如“鳝鱼是不是鱼”这类问题),以使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概念;在进行通过查阅资料的学习时,教师在学生占有资料不足的情况下,要对有关的科学事实进行讲授,等等。因而笔者认为,探究性学习从方法论上来说是着重于教学或学习过程的方法,而依据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其它教学法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作用于其中。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看待探究性学习与其它教学法的关系,诸如有意义接受学习、掌握学习、范例教学、非指导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这些先进的教学形式都是在反对传统教学过分注重灌输的背景下产生的,实质上也含有“探究”的某些因素。探究性学习虽然与其它的教学法有相对独立性,但与其它的教学法也有共通之处。所以,我们不仅不应当加以排斥,反而要善于从中吸取长处,以促进探究性学习自身的完善与发展。那种认为探究性学习高于一切,是一种完美的教学形式,从而将其与其它教学对立起来的做法,是片面的、极端的、有害的,也有悖于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实质。

二、科学教学要符合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既然是探究性地学习科学,那么科学教学就必须符合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而不能主要采用灌输式的和传授式的教学方法了。爱因斯坦曾经把科学定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这句话虽然说的是科学,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学教学。首先,科学教学是一个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经历)。从科学教学活动本身来讲,它是对科学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反映,就像刘默耕所说的那样“学科学就要根据科学的本性来办事”。在科学教学活动中,与科学研究一样,都要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用语言符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从科学教学的目的来讲,就是要指导儿童学习“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从儿童的天性来讲,儿童对科学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好奇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这些科学活动本身是源于儿童内部的需要和兴趣,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内部动机。利用这个动机,将科学教学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成一种探索式的、研究式的或发现式的,自觉而自动的学习将自然而然地产生。

其次,科学教学是指导学生探求意义的过程,这个“意义”包含两层意义:一个层面是指科学新知,第二个层面是这些科学新知还必须是有价值的(关于这两点,参见后文3、4的阐述)。因此,我们认为,“科学教学要符合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是设计探究性课堂的一个总原则。

三、探究性学习要以知识为“载体”。

第9篇:小学科学探究范文

一、要精选材料,激发探究欲望

1.根据要求准备材料

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历、知识层面与成人相比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其所准备的材料有问题也很正常。所以,教师课前应该先强调材料要求,保证实验的顺利实施。

如五年级上册《七色光》一课中的“合成光”这个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既模糊又抽象,怎样使这一模糊、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直观呢?只有通过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探究、感悟。于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本课所需要的各种实验材料:水粉、卡纸、圆规、量角器、火柴棒、剪刀等。这样学生才能画出漂亮标准、比例合理的七色光盘,保证“光的合成”实验的顺利完成。宗晨臻同学还准备了小电动机,课上把七色光盘用电动机驱动,转速平均,现场“合成”的演示效果非常好。

成功的科学实验源于课前的精心策划和准备。所以,教师在布置学生准备材料时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周全,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准备材料的盲目性和低效性。

2.设计充足的活动材料

科学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废旧物品,积少成多;也应该是个多面手,拥有相应的工具,能对材料进行修改、制作,变废为宝。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探究主题,预测探究活动中将要用到什么活动材料和工具,并组织学生也参与到材料的准备中来,让科学课的实验材料丰富起来。

为了提高探究效果,教师可采用自助形式,把各种材料统一放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学生在猜测、制订计划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自由选择。这样各组的材料就会不一样。如三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教师准备好多种实验材料,如:木块、石块、泡沫、橡皮、铁钉、胡萝卜、木条等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的材料,目的是希望学生在猜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由于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形状、大小、轻重不太一样,淡化了材料的指向性,探究中必然产生材料不同浮力是否相同的矛盾冲突,使探究活动更有价值。

3.精选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材料

“生活即教育。”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四年级下册《摩擦力的秘密》中探究摩擦力的学问,不锈钢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教师在一端涂上洗洁精让一胖一瘦两名学生上台比赛拔河,输赢结果让学生诧异,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兴趣。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中自动浇花器原理的探究;三年级下册《今天天气怎么样》中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四年级下册《怎样搭配食物》中食物科学搭配的研究;六年级下册《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中探究节能减排的方法等。

精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材料,使科学探究活动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生活,让科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探究的力量。

二、要动手操作,亲历探究实验

探究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究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搭建学生探究的舞台,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学生们围绕探究问题提出了各种假设后,接着就要动手去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想自行探究的心理,引 导学生思考操作中的注意点、友情提醒等,及时让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探究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实践。教师在本环节中应注意:

1.探究角度要多样化

科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研究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究。在设计实验时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角度去探究。如探究三年级下册《把液体倒进水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各种不同的液体,按自己喜欢的顺序倒入杯中进行探究,最后综合各组同学的研究成果得出液体沉浮与倒入顺序无关。不同层次的探究,可以让同学举一反三地理解所获得的结果,掌握新知。

2.探究时间要足够

科学课选择实验时要有的放矢,防止材料过繁、活动过多导致学生“兴奋过头”,耗时太长。但也反对有的教师生怕完成不了后面的教学内容,组织探究活动时草草开始,匆匆结束,这样走过场的探究活动很难收到效果。科学课强调探索过程,就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面对异常结论,腾出时间引导学生反思、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再次实验来验证结论的可靠性。

3.探究方式要合适

个人探究、小组探究、全班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三种主要方式。个人探究比较适合所探究的问题是较为容易的。如四年级上册《空气中有什么》凭学生个体的能力基本可以完成蜡烛燃烧比赛,独立探究出空气中有气体支持蜡烛燃烧。小组探究则是所探究的问题有一定难度,需小组相互启发、共同讨论才能解决的。如五年级下册《折形状》中探究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同组成员,有的负责折纸筒、有的负责放承重物、有的负责记录……只有小组内共同合作才能及时完成探究任务。全班探究通常是问题难度较大的,如三年级上册《地球上的水》中调查本地水污染情况,依靠小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不能很好解决,需要直接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成水源检测、走访调查、宣传总结等多个小组进行探究。探究方式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的参与率及参与的质量,我们要根据所探究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实际,选择相应的探究方式,从而确保学生“人人参与,个个主动”地经历探究过程。

动手实验是经历科学体验活动的核心环节,必须改变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传统模式,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动手做,因为科学方法的获得、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都是需要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中切身体验、感悟、内化的。

三、要思考交流,深化探究内容

科学探究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思考交流才是真正的目的。

1.自主思考,提高探究效果

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不善于动脑的,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科学探究活动要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探究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订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

2.讨论交流,分享探究成果

操作后的讨论交流在探究性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将探究的结果以口头、书面表达等多种形式告诉别人。如三年级上册《纸》中,学生分别按横、竖方向撕纸,感受不同方向纸的结实程度。同学们汇报竖纸条断了,横纸条没断;有一组与众不同,汇报时说横纸条、竖纸条都断了。全班分析讨论原因,该组成员汇报说,他们在撕时发现竖纸条易断,横纸条难断。其实这与其他组的答案差不多,都是说明横纸条结实些,只不过这一组同学使的劲大了些,把两张纸条都撕断了。通过讨论交流,教师给学生一个理清思路、大胆质疑的机会,鼓励他们把不同的想法、探究结果表达出来,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分享。

四、要积极评价,优化探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