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创客教育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客教育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客教育内涵

第1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现代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等教育质量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其中人才培养质量是核心。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和“生命线”, 也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根本所在。国家、行业和学生家长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各自的衡量标准,赋予它的内涵也有差异,且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会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发生相应的演进。

近十余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高等教育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系列质量问题。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期望也在不断的演进,深刻认识这些变化,准确把握新时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集合社会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变化。对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合乎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要求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同时,由于教育思想、理念准备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僵化等深层次原因,引爆了许多质量问题,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家所熟悉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本世纪初由于短期内高等学校规模的过快扩张,导致生均教育经费逐年下降,办学条件紧张,生师比不断上升,办学条件和资源短缺成为严重制约本科教育质量的最突出问题。针对当时高等教育现状,特别是本科教育出现的质量问题,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2条针对性很强的要求。同时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扩招后教学质量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4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总结和分析了扩招以来本科教育的得失。在此基础上,2005年1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就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16条要求,强调高等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十一五”以来,中央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进程,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2007年2月17日教育颁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同时启动了“教学质量工程”。这些也是对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诟病做出的积极回应。

2010年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按照“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其作为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为落实《规划纲要》精神,教育部于2012年4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时期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1. 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要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世界经济全球化时代。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具备知识、创新精神与全球观念的人才是各国发展的主动力,这必然会对各国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应用思维创造财富的时代,思维的进步需要知识的积累与更新,需要思维的开放与进取。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者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更开放的思维。

(1)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爆炸”的出现,知识陈旧率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才不会被经济时代淘汰。

(2)具备创新精神。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其价值创造过程就是创新过程。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强烈地创新意识才能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并不断创造价值。

(3)具有全球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无限性和信息化的发展,使整个世界逐步变成“地球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南北两个世界、东西两种文明毫无障碍地联系起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全球观念,才能充分整合与利用世界的资源,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 现代农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今世界,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要在人均0.067公顷的耕地上解决13亿人口的吃穿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以科学技术武装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解决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将农业的发展以保证食物安全的单一目标转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其效益的多重目标,在保证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都需要科学技术强有力的支持,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离不开适应新科技革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农业大学的主要任务。

3.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多元化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挑战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高校完全按政府的指令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由国家统招统分。在培养模式上,高校只注重“继承式”教育,学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全面弄懂背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忽视学生创新索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僵化的培养模式,难以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未能体现学校专业、学科的多样性与特色化以及杜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以创新为首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其弊端更为凸现,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大学已经普遍实行收费制度,高校仍然对交费上学的学生实行“家长式”的作派,专业的选择、课程的设置等都由学校统一“裁定”。高校仍以“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自居,无视学生权利,僵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背。尤其是中国加人WTO以后,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生源、资源等方面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呈上升趋势。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生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有学生将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就业竞争,学生就业压力巨大。高校如果不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不重视学生权利和改革人才培养及办学模式,其自身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强势地位,有的甚至面临关门的危险。

三、对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

《规划纲要》和教育部新近颁布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都明确提出要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根据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知识结构,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注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开设高水平通选课程,促进文理交融,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精神是指导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指南。

1. 确立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提出,“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我校作为国家“985工程”建设序列高校,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必须在“拔尖创新人才”层次,坚持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针对我校传统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目标还没有跳出传统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课程结构不尽合理,教学资源整合困难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改革步履艰难等问题,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建设,知识探究和人格养成”培养目标体系。

2. 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1)专业结构调整。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市场需求与学校自身的发展中寻求平衡点,不断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与学校自身发展的良性互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现时性和超越性的特点,而高校培养人才又具有周期性,这就要求我校的专业设置具有预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超越特性来考虑专业设置。制定学校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对市场需求不旺盛,学科基础较差的专业果断调整,同时增设社会经济发展紧缺的、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积极参与专业的行业和国际评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专业整合。针对现代农业高度集约化和科技密集化的特征,要不断拓宽传统涉农专业的口径,优化资源配置,按大类招生。即在传统学科的学院试行专业大类招生。按大类招生的本质是对学生进行宽口径培养。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会导致知识面偏窄,发展潜力不足。而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扩展知识领域的深厚潜力,同时有利于优化课程建设平台,夯实学生成才发展的后劲,拓宽学生的发展选择,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本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教师发展与大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师质量提升与教学质量乃至大学品质及竞争力的提升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机制。

(1)在管理中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师评估方式,对教师个人年度以及任职以来的教学科研状况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原则上不与奖惩挂钩,通过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进而对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主动帮助教师的发展和提高,维护教师的自尊心,并以后续的发展支持措施作为保证。在教师职务晋升中进一步细化对教学的要求,如教学质量及学生和同行反馈、专业和课程建设方面作出的贡献、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等。

(2)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开发不同的培训项目。使新教师、教学和研究型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都能获得各自发展所需的各项技能的训练。在重视新教师的培训和发展的同时,重视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科研积累的教师的持续发展,努力为处在职业上升期的教师提供大量的可供选择的教学发展项目,使他们的个人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 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在学校层面要紧紧围绕我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倡导理论联系实际,营造真学实干、学以致用的人文环境。强调师生员工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学生的个人成长、个性发展尤其是从业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开展应用性研究与技术创新,促进学校教学、学术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协调发展,努力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教务和教师层面,以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并重,在教学资源配置上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实践动手条件,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小班化教学及小组实践指导等方式,在教学管理上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课外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于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丰富实际经验和阅历,增强实践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对于教师,要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己任,引导和指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5. 提高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积极实施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加大学生访学和留学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和形式多样的访学活动,在欧美等地一流高校或研究机构建设海外访学基地。通过学生海外学习或访学,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科研素养和交流能力。

吸收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模式和评价方式,推动学科(专业)整合、课程建设和学制改革,逐步建立具有我校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积极引进国外优质课程和教材,充分利用数字校园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吸纳国际优质网络教学资源。

选择有条件的专业,在校内开办全英文本科专业,全部用英文开展教学活动,招收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本科专业,提高我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能力。

6. 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力度

(1)更新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质量。教师、课程、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的三大基础性因素,抓好了这三个因素,可谓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当前,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师教学方法改革,更要关注课程改革。重点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时吸收学科和产业最新的科研及技术成果,提高课程的内容质量和水平。

(2)制定课程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实现课程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课程建设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根据课程内涵,结合学校特色与实际,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与教学效果、特色项目为主要内容,建立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定期对学校确立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评估验收,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知行统一是最基本的教育原则,其实现内容和形式同样经历着朝代的变迁,随着知识更新和社会变化的速率空前加快,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教育与社会的边界日益融合,今天所说的知行统一既包括学校教育中的教育与实践、科学研究的结合,更强调社会化的终身学习体系中的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应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环节,增加体验性学习。二是在组织上,建立一种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三重螺旋结构”,形成大学与企业之间的结构化关系链,使这种合作延伸到人才培养环节中去,共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是在体系上,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的开放性、灵活性。

8. 加强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教研室建设,发挥其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功能。教研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最基本单位,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师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因此,加强教研室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迫切的一项任务,加强我校教研室建设,要从根本上改变,教研室被边缘化,被课题组、项目组替代的现象,加强教研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功能。

(2)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与服务水平。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培

养、晋升机制。建立对教学管理人员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考核标准、晋升标准体系,建立一支稳定、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学管理队伍。建立教学管理干部的准入制度。教学管理不仅是教学管理的活动过程,同时也是一门专门的教育管理科学,所以要恢复教学管理干部专业职称晋升制度,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9. 构建现代大学学籍管理制度

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一是在教学过程和组织形式中,推进分层教学、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和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专业以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二是在学制安排上应更多地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三是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全新的模式探索建立适应国际化办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和机制。

10. 打通创新拔尖人才的成长渠道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更加强调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营造和宽松、开放的环境建设。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科生中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提前修满规定学分、提前毕业,并允许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打通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壁垒,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过程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考虑和设计,形成一条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 这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我校的宝贵优质资源,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受到良好的学术训练。

第2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创客;客教育;理论基础

一、引言

《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利的人才支撑。创客教育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创客教育凸显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而创客精神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创客教育

创客运动席卷全球,创客教育方兴未艾。创客运动与教育的碰撞,正在慢慢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创客教育应运而生。创客是一个充满造物精神、努力将灵感变成现实的群体。创客教育是一种致力于终身学习,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个体DIY、分享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教育取向,通过创客空间、相关课程及活动协同推进众创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1]。创客教育也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

创客教育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动手实践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终让每一个人的创意“照进”现实,其价值特征体现了以全人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以专业能力作为教育基础、以工匠精神作为教育核心、以协同环链作为教育关键[2]。

创客教育的基本特点:

切身性――创客项目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复杂性――创客项目一般涉及的方面较广,需要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将先前学习到的知识与经验运用到创客项目,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

资源充足――创客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例如在实践中需要用到的具体事物(如3D打印机等)和各种数字资源,为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现实条件。

互动和合作――创客活动中,学生需要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各自的创客项目。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实现愉快学习、幸福成长。

合理的时间安排――学生需要充分利用所提供的时间来完成创客项目,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共享性――创客项目的成果应可以与他人共享,而基于共享的动机将促使学生更愿意参与互惠学习,也更愿意提出并分享自己的创见[3]。

新颖性――参与创客活动的学生所完成的创客项目是有所不同的,学生在创客项目中学习和运用的知识也是不同的。

三、创客教育理论基础

(一)做中学理论。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中有“做中学”理论。在教学上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做中学”主张学生与具体的事物进行接触,运用自己的感官来感知事物,根据这一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知识来思考解决当前问题的途径,通过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杜威主张的这种方法对于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情境学习理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克利分校的让・莱夫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在1990年前后提出了情境学习的学习理论。

情境学习理论有三个核心概念:

一是实践共同体,指的是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们组成的“圈子”,而新来者将进入这个圈子并尝试着从中获得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实践。

二是合法的边缘参与,所谓合法是指实践共同体中的各方都愿意接受新来的不够资格的人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因为知识是存在于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中,而不是书本中。

三是学徒制,也就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进行学习。

学生通过创客教育获得了情境学习的机会,可以在实践共同体中,围绕真实的问题情境,在指导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三)建造主义理论。

建造主义是西蒙・派珀特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之一、LOGO语言的发明人)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建造主义支持建构主义的观点,即学习者是一个主动的知识建构者,但也更强调外在作品的建造和学习者分享创意。建造主义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透过建造外在、可分享的人造物与知识建立个人关系。不仅如此,建造主义亦富含社会建构主义的面向,认为人际间的互动是知识学习的重要历程。

在创客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技术工具、导师或者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亲自操作来使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作品,并且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分享给别人。这一过程非常符合建造主义的理论观点,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来实现自己的创意想法,又可以让学生与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创意,共同学习。

(四)联通主义理论。

联通主义的思想是加拿大学者西蒙斯在《Connectivism: 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提出来的,他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个体是联通主义的起点,个体的知识组成了一个网络,这种网络被编入各种组织与机构,反过来各组织与机构的知识又被回馈给个体网络,来供个体继续学习。

四、总结

创客教育的内涵是创新、实践、合作、共享。创客教育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与挖掘,让学生更加愉快地学习和幸福地成长。创客教育理论根基于传统教育,也使传统教育得到了发展与革新。

参考文献:

[1]王佑镁,王晓静,包雪.创客教育连续统:激活众创时代的创新基因[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05:38-46.

第3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

一、创客及创客教育

“创客”源自英文单词“maker”,指利用互联网和新技术(特别是3D打印技术、激光切割和各种开源硬件等),努力把创意转变成现实的人[1]。由于创客所蕴含的“创新、实践、兴趣、制造分享、协作”等核心精神与工业4.0时代所需人才的核心素质高度契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014年,美国启动“创客教育计划”,奥巴马总统亲自推动举办了“白宫创客大会”。在国内,创客精神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脉搏高度一致。自总理参观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以来,各类创客运动、创客空间建设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创客运动的兴起直接催生并推动了创客教育的发展。对于创客教育的定义,目前还众说纷纭。祝智庭认为,创客教育以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基础,传承了体验教育、项目学习、创新教育、DIY理念等,是一种基于团队协作和学生深度⒂氲淖灾餮习[2]。杨现民认为,创客教育包括旨在培养创客人才的“创客的教育”和旨在应用创客理念与方式改造教育的“创客式教育”[3]。有人尝试从目标、环境、手段、本质等方面对创客教育进行定义,如钟柏昌认为,创客教育是在创客空间(环境)中开展的培养青少年创客(目的)的一种教育类型,是以造物(手段)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目标)的一种工程教育(本质)[4]。这些论述虽然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对创客教育的核心观点是基本一致的。研究者普遍认为,不应把创客教育仅仅看作是“教育中的创客行动”,创客教育应该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或教育模式。创客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新、实践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其主要目标。创客教育的目标和理念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这一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与“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相契合。因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开展创客教育。但是,创客教育师资的严重匮乏制约了创客教育的发展。据《全国中小学校创客空间发展现状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创客空间建设面临的第一大障碍是资金问题,第二大障碍就是缺少创客教育的师资[5]。培养能够胜任创客教育的教师队伍已经成为推动创客教育的紧迫任务。

二、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面临的问题

1.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数量不足,积极性不高

与领导、专家们的重视和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教师对创客教育缺乏兴趣。目前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一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二是部分其他学科教师(主要是科学、物理、化学、美术等学科),三是临时聘请的校外教师。其中前两类校内教师普遍担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新增加的创客教育课程,需要教师学习新的知识,培养新的技能,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师们普遍比较抵触,很多学校只能依靠一些本身就是创客的教师凭着兴趣和爱好开展创客教育活动。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创客教育缺乏正确认识,难以把握创客教育的理念、本质,不能把创客教育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认为创客教育与自己无关,为此很多学校只能依靠产品供应商开设课程。

2.创客教育教师能力结构不均衡

长期以来,中小学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从事创客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在那一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其优势在于具有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科本位思想较为严重,其中创新意识的缺乏尤为突出。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以记忆、理解、应用为主的思维方式,要转变为以综合、分析、创造为主的思维方式,尤其困难。而创新是创客教育的灵魂,实践是创客教育的基本形式,学科综合是创客教育的显著特点,缺乏这三种能力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创客教育教师。

3.创客教育教师培训存在的误区

近两年,国内各类创客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创客教育的发展,但很多培训还存在问题或误区,应引起注意。其一,以单纯的技术培训为主。纵观各地举办的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绝大多数都是产品厂商举办的技术培训,如机器人、3D打印、Arduino培训、切割机操作、Scratch编程等,大多以产品的功能和使用为主要内容,虽然这是教师的必备知识,但还远远不能解决教师的思想理念、课程设计与实施、引领创新等方面的需求。其二,培训对象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由于学校对创客教育的认识不同,有些学校还不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更适合派往参加培训,而对不同培训对象采用几乎相同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其三,培训缺乏系统设计。目前各地举办的培训比较零散,关注专业知识的多,关注创客教师专业精神和能力的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创客教育师资培训缺乏统一规划与设计。

三、中小学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的基本策略

1.认真做好创客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

为解决创客教育师资培训中培训对象不明确、培训活动零散、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等问题,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做好区域内创客师资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教研部门、相关专家、经验丰富的教师等构建专家团队,着眼于系统推进本区域的创客教育,对区域内的创客教师培养问题进行系统规划,做好创客教育教师培训的顶层设计,以明确本区域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以及培训经费等问题,制定科学系统的全员培训方案,按步骤、分批次地对区域内教师进行培训,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培养一支创客教育的骨干教师队伍。

第4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一、话题制造,埋下创客火种 

创客教育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欲望,点燃中学生的创造热情。话题制造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策略。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始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表现欲,要引导学生参与创客活动,就要“对方配药”,通过创新话题的引入,对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冲击,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实践欲望,无形中在学生心里埋下创客的火种。需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话题,应该体现出现实性、新颖性和可操作性,以便更好地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一架飞机从天空左边飞到右边”,并提问动画的制作原理。有的学生回答:“动画是通过连续播放很多张图片,因人们的视觉停留而形成的运动效果。”教师可以借此鼓励:“这个同学说的基本准确,不过这样我们要制作一个动画,就需要很多张图片,这样的工作量可是相当大啊,对一般人而言也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呢?”学生都没有回答,我直接打开flash制作软件,演示了刚刚飞机动画的制作过程,学生都啧啧称奇,教师趁机提升学生学习制作动画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引导,具有新奇性、话题性,学生创客热情很容易被点燃。 

二、任务驱动,推动创客行为 

创客教育的两个关键词是自主和创新。既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学习空间,也要做好学生的创新方法指导,这就要求教师要能恰当地介入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合适的教学引导。针对这一特点,任务驱动法是有力手段,通过对任务的全方位设计,为学生的创客行为提供必要情境,为学生的创新探索提供必要提示,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尝试提供必要空间,进而有效推动学生创客活动开展。 

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的创客行为,向他人介绍“我们的校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任务,教师可以向学生明确任务的方法:可以借助任何信息技术手段,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一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任务完成途径,为学生的创客行为创设了广阔的情境。接着我又向学生提供了两个范例,一个是普通范例:类似“我的学校叫……坐落于……拥有……”这样的文字介绍稿。一个是创造性范例:耶鲁大学的校园宣传片。这一步通过两个范例,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创客作品比普通作品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创客作品的内涵和要素,为学生的后续实践做了充足的引导。 

三、平台搭建,促进创客展现 

创客教育并不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默默创造”,而是创新思路汇聚,创新火花碰撞,创新行为勃发的知识交流盛会。搭建多样平台,促进学生创客行为展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展现平台要实现两项功能:一是促进学生创新观点交流,助力学生创新思路互动;二是促进学生发现自身创新行为不足,帮助学生在互动中总结提升。 

第5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创客运动 民间工艺 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1-0378-02

引言

云南省有25 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种类最多的省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其中,民间工艺可算是这些文化艺术中的代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产品的激增与覆盖,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工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对于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与发展迫在眉睫。

创客运动的突出特色就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通过以产定销、小批量、定制化和创意为先的特色,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差异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并且这种生产模式能够应对产品生命周期变短、替代产品增多带来的挑战。

一、创客的来源及发展

2012年,美国著名网络杂志《连线》主编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的著作《创客:新工业革命》出版后,让"创客"一词风靡网络,让创客群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们作为热衷于创意、设计、制造的个人设计制造群体,最有意愿、活力、热情和能力在创新2.0时代为自己,同时也为全体人类去创建一种更美好的生活。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客队伍时,创客们的 "创新性设计与实践"本身也就形成了一种运动,即创客运动 ( Makers movement) 。

创客运动体现了一种设计、制作、创造与创新的文化,典型特征是在 DIY( 自己动手做) 或 DIWO( 和其他人合作做) 理念的支持下,许多人聚集起来进行一些制作或创造活动。一般说来,创客运动可以分为四种基本形式:一是定制产品; 二是 DIY 精神; 三是满足爱好; 四是寻求创业,通常是几种形式的组合。当成千上万全球 "单打独斗" 的创客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围绕共同的爱好以不同的形式共同参与创新性的设计并付诸实践时,此时的创客运动将会掀起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浪潮[1]。创客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它们都基于开放探究、内在兴趣和创新的理念。伴随着在线创客社区、创客空间、Maker Faires 等创客组织团体的建立,创客运动在国内外快速地发展起来[2]。

这场运动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 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但是随着创客运动的发展存在着很多影响创客运动深入发展的因素,包括技术、资金和人力。设备、新型技术的购买是不小的开支,因此如何继续自己喜欢的事情,资金和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民族民间工艺传承的重要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形式严峻。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要充分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

云南省也不例外,但是云南特定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决定了云南民间工艺的发展必须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相比沿海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云南有其独特的优势,这里是旅游的天堂,享有"七彩云南"之称。但是,随着商业化的进程,云南很多的特色都充满了商业化气息,手工艺品更是出现了雷同,制造粗糙,没有特色与新意,内涵缺失等问题。因此很多人是云南美丽风景的匆匆过客,却很少深度去关注她的"创意想象力"和其本身具有的民族文化内涵。

三、如何利用创客运动传承民族民间工艺

云南的创客运动如何更好发展,离不开本土化,而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也正需要这样的平台与创意,二者实现了优势互补。

1.创客运动的兴起为民间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新的空间和平台

民间工艺作为云南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摆脱商业化,避免民间工艺失传等都迫切需要寻找一条适合的道路,民间工艺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1民间工艺的传承缺乏刺激其创新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处于小而散的状态。

1.2民间工艺品的生产企业存在管理和艺术分家的现状,因为只懂市场,企业难以创新发展,只懂艺术容易走入"象牙塔"。而且很多民间工艺是家庭作坊式生产,通常观念成就,思想保守,难以吸收新的东西。

1.3有些民间工艺已经失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感兴趣的人找不到师傅,传授的人找不到传承人。

1.4政府虽然有一些保护、激励政策,但是对很多民间工艺的发展来说杯水车薪。

以上这些问题正是创客运动的优势,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利用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一方面向南亚、东南亚推荐云南的民间工艺,另一方面通过旅游推广,举办各类活动将民族风情与民间工艺推广至全国,让创客产业成为云南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现在云南省已经建立了很多众创空间,而且会提供相关的法律咨询与援助。政府方面对创客进行了一些政策扶持,也有利于民间工艺的发展。与其他地方相比,云南独特的地貌风光、多民族特色、丰富的人文积淀、传统稀有的工艺品制作等云南元素是创客们最宽广的素材,面对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产品的艺术品位是必须的,而这是创客们喜欢做的事。而且现在互联网打破了距离的界限,联通了全国各地的创客和创意,有利于民间工艺的创造。

2.民间手工艺的传承推动创客运动的持续发展

创客运动现在虽然大受追捧,但是本身也存在很多问题,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云南很多地区的民间工艺已经成为某些地方的主要经济产业,像白族的银器、扎染,大理的石雕,彝族刺绣,木工工艺等手工艺作坊等,利用众创空间、创客社区等平台进行推广带来收益,有了资金保障以后可以更好的创造。

3.创客运动与民间工艺相结合

现在有很多创客利用网络平台,把很多工匠和小型工作室的信息建构起来变成一个服务,就像一个关于制造的目录。当别人想做一个东西的时候,在上面就可以找到人帮你完成。

现在也有很多创客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其他APP介绍中国传统工艺及与传统工艺相关的资讯和制作方法。有的将自己的制作的作品展示出来,有的拍摄一些视频教程教别人来做,还有的根据实际情况收取一些费用,这些都是一些很好的方式。现在很多人喜欢DIY,可以利用创客社区,定期开展一些活动,通过亲身参与制作,让人们充分了解民间工艺的魅力,让民间工艺走进大众视野有利于其传承。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机构评选的全球50 位管理大师之一的约翰・奈斯比特曾在他的著作《大趋势》 里这样描述:"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4]。

现在科技的进步可以实现民间工艺的复制与再造,甚至更加精美,但是民间工艺的价值是其背后的文化与情感。因此,通过创客们的视觉"设计"后,我们再次审视这些传统且时尚的工艺与文化的时候,自豪与欣喜是无法言语的。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件作品的价值远高于其价格,背后的故事才是每件作品的灵魂。我们会自豪于博大深远的民族文化,欣喜于在民间工艺背后传递的情感与价值,这也正是创客们的精神吧。

4.创客运动与民间工艺的推广

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我们应该拥有更开阔的视野,应该将云南民间工艺进行推广,让更多人关注。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如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将各种创意推送出去,还可以让全国对民间工艺感兴趣的创客们一起来创意云南元素,同时还可以实现大家对云南元素的关注、提升对民间工艺的认识,做到民间工艺的推广。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一个成功的案例,2015年的9月24日,"彩云之南,创意之滇"创客大赛。首次选拔的创业团队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进行了路演,吸引了中关村的30多个投资基金的参与,这不仅是云南历史上第一次云南创业者在中关村的集体亮相,也是一次云南原生态与最前沿的互联网思维的交锋和对话[5]。对于云南而言,民族文化与民间工艺是一种烙印,这也是创客们创意的源泉,这样才能让民间工艺才成为有灵魂的载体。

四、总结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大众的审美要求更加多元化,这对云南民间工艺的发展提出新的挑战,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云南民间工艺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为创客运动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见解,为二者相互结合、动态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龚婷,邹倚岚. 互联网时代的创客运动特点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4, 卷缺失(4): 117-120.

[2]李芳.创客运动的国际现状分析[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6, 卷缺失(2): 135-139.

[3]佚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5, 卷缺失(14): 12-17.

[4]游峭.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方式探索[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3, 卷缺失(4): 66-68.

[5]肖明超. 昆明广告产业园:用创意之"滇"孵化云南元素[J]. 中国广告, 2016, 卷缺失(3): 23-26.

作者简介:李晋芳(1990-),女,山西省忻州市,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

第6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创客教育;现状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3-0034-05

山东省中小学客教育现状与问题

(一)调查目的

创客教育刚刚起步,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石,在开始阶段对创客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基础教育阶段创客教育的健康良好发展。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选取了山东省目前信息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济南、青岛和淄博等地区的中小学校。基于已有的对创客教育的认知,制作了学生版和教师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初次制作完成之后,首先在济南市部分中小学进行了测试,使用SPSS 19.0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并经过专家访谈进行效度分析后,最终形成教师版和学生版的调查问卷。

学生版调查问卷主要从创客教育参与现状、态度、自我评价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调查。教师版调查问卷主要从创客教育开展现状、认识、态度三个维度对教师进行调查,同时配合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山东省创客教育的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版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4份;发放教师版调查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调查统计数据的录入、分析工具为SPSS 19.0。

(三)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的学生和教师的性别(约1:1)和学习阶段比例基本合适。因高中阶段课业压力较大,参与创客教育的对象较少,最终获得的样本数量也较少(学生9.2%,教师8.6%)。

1. 中小学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1)开展现状维度

中小学学生参与创客活动的情况方面,由图1看出,各类相关的创客活动都有学生参与,表明目前创客活动种类是较为丰富的。学生参与信息技术和创意制作相关创客活动的较多,而参与三模一电的则较少,表明学生参与的创客活动类型具有倾向性,可能与学生的兴趣、基础知识以及创客活动的难易程度有关。

通过参与创客的相关活动,大部分的学生(71.2%)达到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创客教育目标。因此,目前创客教育的开展是有效的。

(2)态度维度

对于创客活动的赞同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97.8%)是支持通过创客空间进行学习的,创客教育的学习方式是吸引学生的。

此外,大部分学生(62.0%)是根据个人的时间参与创客活动,说明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是很重要的。另外,创客空间的开放时间、活动时间、活动项目也对学生的参与频率有一定影响,表明应该注重创客空间本身的建设。有50.5%的学生认为,在创客空间进行实战训练更有效,同时认为开展相关课程、邀请有经验的创客进行报告分享、组织交流研讨会,也是有效的方式。因此,应综合开展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需求。

(3)自我评价维度

创客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合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绝大部分学生(95.1%)对自己在创客活动中的表现是满意的,并认为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这对于学生参加创客活动的持续性方面是有利的。

2. 中小学教师调查问卷分析

(1)开展现状维度

约一半(48.4%)的学校没有建设创客空间,说明创客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创客教育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属于新的领域,开展相关的培训是有必要的。仅有53.8%的学校对教师进行了创客教育的相关培训,学校在对教师进行创客教育的培训方面仍需要努力。

由图2可知,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活动形式是较为丰富的,但是更多的是通过报告交流的方式开展,在实践操作方面较弱。理论上的交流讨论对于创客教育的开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真正落实到操作实践上,学生和教师才能体会到更多创客活动的乐趣。因此,中小学的创客教育在实战训练方面仍需要加强。

(2)认识维度

调查显示,一半左右的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创客空间在技术指导(50.5%)、资源共享(49.5%)、创意共享平台(44.1%)方面有优势。而其他方面尤其是辅助政策对创业的支持及学习活动方面比例较少,因此创客空间仍需要加强建设、扶持和指导。

(3)态度维度

对于在中小学推广创客文化的态度方面,近七成的教师(68.8%)支持创客文化的推广,说明创客教育的开展是有前景的;但仍有25%左右的教师持观望态度,表明创客教育仍需要努力,以得到更多支持(如图3)。有6.5%的教师不赞同通过创客空间进行学习,93.5%的教师则持赞同的态度,说明创客教育的教育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赞同,并认可通过该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如图4)。

由图5可知,有51.6%的教师认为创客空间在技术指导方面需要完善,有38.7%的教师认为创客空间在资源共享方面仍需努力。通过调查可知,创客空间的建设仍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加强,尤其是技术指导方面。

山东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目前山东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创客教育在初中和小学开展的程度较高,而高中开展的较少。根据访谈,教师反映虽然很想把学校的创客空间做得有声有色,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参与进来,享受创客的幸福和快乐,但是无奈教学任务和各种繁杂的琐事占去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从高中段来说,最大的压力来自高考。

二是学生自身方面,中小学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创客相关活动,操作实践、合作沟通等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参与的热情还有待提高,对于创客、创客活动的认知还有待加强。

三是学校方面,很多学校还没有建设自己的创客空间,不方便学生参与创客教育的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校在对教师的培训方面没有特别重视,这对于创客教育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是创客空间的建设方面,创客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够满足需求。政府和相关组织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多领域的技术、人才的参与还不能够满足需求。创客空间之间的交流^少,资源和成果的共享不足。

五是创客教育课程活动方面,中小学开展创客教育的形式是较为丰富的,但是多以组织报告分享的形式进行,在实践操作方面的安排有待加强。在创客课程的安排上,开展“三模一电”课程的学校较少。另外,根据教师访谈,创客教育课程和活动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设置缺乏健全完整的体系,无论是纸本教材还是网络课程的建设仍没有形成系统。

中小学创客教育的改进策略

创客教育的开展方兴未艾,山东省中小学的创客教育总体正处于不断改进发展的上升期。针对创客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中小学学校要注重创客空间的建设,加强创客、创客文化的推广宣传。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建立自己的创客空间,使学生更加方便地参加创客相关活动。目前已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学校创客空间的架构建议,雒亮、祝智庭构建了创客空间2.0结构模型,即线上虚拟空间和线下实体空间相互融合的个人――集体交互的学习空间。宋述强、钟晓流等提出了创客空间的iSMART模型,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利益(Interest)为出发点,一种线上线下的融合空间(O2O Space),以创客活动(Making Activity)为中心,结合跨界导师(Interdiscipline Mentor)、资源(Resource Exchange)、制作工具(Making Tools),为创客们提供支持。此外,建议学校提高已有资源的利用率,在资源较为缺乏的情况下,更加精心设计课程和相关实践活动,明确创客教育的宗旨――探索创新的精神比使用昂贵的器材更为重要。

学校应加强创客教育、创客文化的宣传。目前,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基本以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报名参与,学生的参与频率较低、普及率低,很多学生并没有或很少参与创客活动。创客活动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更不是理工类、技术类学科的专利,建议通过参观、成果展示、报告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体会创客的乐趣。努力转变学生对于创客活动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将自己的创意转换成现实。鼓励不同创客空间、学校之间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资源、技术的分享,实现共同进步发展。

二是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形成专业师资队伍。

创客教育吸引了很多教师的兴趣,但是教师们空有热情而找不到实践方法。建议邀请有经验的创客分享经验,进行实践现场的指导,提高创客教育人才的总体素养,增加实践操作方面的安排,让教师深刻了解创客活动的开展进程。鼓励教师间更多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讨论,形成网络交流社区,分享教学经验,同时也应创新教学思路,共同探究更适合的创客教育开展路径。

专业化的教学策略对于创客教育的开展进程至关重要。比如,基于创造的学习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开始阶段(Getting Started),教师的任务应该是着重引导学生的创造兴趣,让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创意;第二阶段即实验阶段(Experimenting),教师则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验进展,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第三阶段即原型制作阶段(Prototyping),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学会管理、应用已有的资源,让学生了解创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第四阶段即整合反馈阶段(Integrating Feedback),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创造是一个过程、反馈是必要的”这一思想观念,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通过讨论、反思获得进步。

三是创客教育管理机构要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帮助搭建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之间的桥梁。

美国是开展创客教育较早的国家,美国创客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美国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和政策支撑密不可分。美国推行的STEAM教育,包括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Mathematics(数学)五个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这为美国创客教育的实施与推广提供了宏观背景。开展创客活动,材料设备和政策的支撑必不可少,建议相关管理机构加大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支持创客空间、创客活动的持续运行。

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利于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例如,济南市艾科瑞特培训学校是济南市从事机器人科技教育的培训机构,该机构与济南市山师附小等8所小学合作,帮助学校建立了创客空间,并提供了技术、师资等多方面的有效支持,推动了机器人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因此,建议相关创客教育管理机构能帮助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促进学校创客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实施。

四是创客教育课程和活动设置方面,要探索适合不同学习阶段的创客教育课程和活动,避免模式化教学。

进一步加强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尤其注重高中阶段创客教育的推进。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认知水平和发展取向,探索适合不同学习阶段创客教育开展的不同模式,设计符合不同学习阶段需求的课程和活动,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引导学生发现个人感兴趣的方面,避免模式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充分发挥个人优势,使创新意识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结 语

创客教育已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普遍认可,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不足。建议学校、教师、各相关管理机构共同努力,帮助创客教育更好发展。创客与教育的结合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我国的教育环境复杂,创客教育的发展还需要各方协同工作,共同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创客教育之路。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2015年度课题《发展核心素养的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编号:15YJC88004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雒亮,祝智庭. 创客空间2.0: 基于O2O架构的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5(4): 35-43.

宋述强,钟晓流,焦丽珍,李寅. 创客教育及其空间生态建设[J]. 现代教育技术,2016(1): 13-20.

Gayle Allen & Lisa Yokana. 4 steps to becoming a maker teacher[EB/OL]. http:///2014/05/4-steps-becoming-maker-teacher/,2014-05-19.

[美]克里斯・安德森. 创客: 新工业革命[M].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2.

杨现民,李冀红. 创客教育的价值潜能及其争议[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 23-33.

NMC地平线项目组. 新媒体联盟2015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2): 3-22.

祝智庭,雒亮. 从创客运动到创客教育: 培植众创文化[J]. 电化教育研究,2015(7): 5-13.

杜智敏. 抽样调查与SPSS应用[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

杨刚. 创客教育: 我国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路径[J]. 中国电化教育,2016(3): 8-20.

祝智庭,孙妍妍. 创客教育: 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J]. 中国电化教育,2015(1): 14-21.

郑燕林,李卢一. 技术支持的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 开放教育研究,2014(12): 42-29.

[美]埃里卡・哈尔弗森,金伯利・谢里登著,陈卫东编译. 教育中的创客运动[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 3-8.

第7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2015年,“创客”、“互联网+”及一系列理念和行动计划进入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昧着“创客时代”和“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发展方向。围绕着创客形式开展多元化创意创新教育,逐渐成为国内高校热议的话题。教育部要求“加强高校众创空间和创客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建设一批在学生创客空间,不断壮大大学生创客队伍。”中国高校创客教育已经登上时代日程。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创业教育面临转型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课程普遍未能结合专业教学,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单独授课。创业教育并未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造成了创业教育的孤立性和传播的局限性;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现有任课老师缺乏创业实践经验;多数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意识,仍停留在引导学生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压力上,未能着眼于对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学被制定在学计划中,未能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差异。“互联网+”为广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在催促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升级。

“创客”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提供了路径

201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概念,使得“创客”一词在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创客成了创意者的新概括,即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要发挥来自草根创业者的无穷智慧,使中国经济焕发勃勃生机。同时,“双创”概念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为高校创业教育与创客理念的融合指明了方向。

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

教育生态学的概念1979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Lawerence Cremin在《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提出,是以生态学理论作为基础,将教育与环境作为生态系统,研究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从而探讨和揭示教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教育生态环境是指以教育为基础,对教育发展产生制约或促进作用的多层次因素的总和,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产物,是以教育为中心,但又制约和调控教育的多元环境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为高校创客教育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笔者通过对CO-OP教育模式、STEAM教育模式、沃克里大学创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认为高校创客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良性生态环境应该是一种具多个互为作用要素的多元耦合场,在那里,作为生态主体的创客师生和学校教育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种DNA双螺旋结构发展关系。

1.创客教育耦合场分析

创客教育的耦合场,从本质上说,是政产学研联动导向下的创新、创意、创业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政府、产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关系。

(1)耦合的内驱:高校在基于培养“创新、创意、创业”应用型人才理念进行教学活动时,与由社会和学校组成的教育生态环境之问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构成了创客教育多场耦合的内驱。物质交换:政府或本地社区提供校外创客活动物理空间、配套设施和入驻政策等支持;高校创客师生则通过创客活动提供“创制”出来的产品。信息交换:高校创客师生向本地社区居民传播创新理念和创客知识,通过开放线上创客社区平台及大学MOOC课程,使周边社区居民有机会参与自主引导的全民学习中来,这反过来将推动创客教育区域生态良性发展。人才能量流动包括校外教育创客与校内创客导师之间、校内跨学科跨专业创客导师团队成员之间、社会众创空间的创客及创业者们与高校创客师生之间、项目导向下学生创客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

(2)耦合的外因:政策驱动是创客教育生态环境中耦合作用的推进器。2015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任务,为我国高校创客教育注入了催化剂。另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创客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计划,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环境,为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3)耦合方式: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的耦合方式包括点、线、面三种耦合方式。点耦合方式是师生在进行创客教学活动时对学校教育资源点对点的整合利用及优化改进。例如来自不同专业的创客师生团队,因某创客课题需要,对学校数字实验室、精工车间、油泥模型制作室、纳米材料实验室等动手实验场所的综合利用。通过创客课题的协同研究,达成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更良好的对接,优化人员组合;原本隶属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实验场所通过创客活动被更充分地跨界利用。线耦合方式是指因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的加入,使得校外资源被用于高校的创客活动,校内外资源被链接起来,形成链状耦合。例如政府牵头、企业支持、高校承办的创客大赛,将社会和学校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环境资源、智力资源有机地链接在一起。高校创客教育的生态主体,创客教师和学生团队可以利用上述资源,更好地开展创制活动;通过与上述资源的衔接,增进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之间在创客培养上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创客教育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面耦合方式是指高校创客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学校创客活动与社区创新活动结合而形成的区域性创新创业层面上的耦合。区域性创新环境为高校创客活动提供了需求动态信息保障;不断进行创制活动的高校创客为区域创新带来了创业力量和动力源泉。二者相互支撑,形成联动的发展模式。

2.创客师生与教育生态环境DNA双螺旋结构分析

作为高校创客教育生态主体的师生与高校创客教育生态环境两个螺旋互动形成了一种DNA式动态发展结构。双螺旋上的多个要素通过内聚耦合方式将社会资源与高校创客教育有机链接起来,形成多维协同、螺旋上升、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环境,如图1所示。

螺旋一上的要素:

教育理念:以志趣为引导,以创新实践活动为手段,文理结合、艺工结合,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协调发展,充分释放学生巨大的创新潜力。教师从课堂上的主导者变成协助支持与服务者,与学生之间是协作、分享、共同创造、互促的关系。

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想法组建创客团队,并通过项目导向的真实创制活动使团队成员之间充分了解和相互适应,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营造良好的创意、创新、创业氛围。

授课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翻转课堂、微信课堂和微课程等;利用已有MooC平台,鼓励学生开展课前自学,并积极探索和尝试与其他高校建立MOOC联盟。

创客培养计划:创客教育是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与文化创新人才的双刃剑,除了STEAM和技术兴趣之外,创客教学目标还包括创新、创造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各高校在制定创客培养计划时,可根据本校工科和文科院系的实际情况,艺工结合,制定适合本校创客教育的培养计划。

创客课程及课题设计:高校创客课程体系应包括STEAM基础选修课、以实践设计项目为内容的创客课题和以讲座、沙龙、赛事为代表的创客活动。STEAM基础选修课是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素养相关的课程,可以由MOOC提供,或是由校内相关院系开设,例如3D设计与打印、Scralch趣昧编程、传感器、智能控制、物联网、品牌运营、创新设计与管理、数字媒体等。创客课题设计应注重多学科交叉整合、信息技术的融合,能以学校现有制造工具、实验设备实现高校师生协同“创造”。

创客学业成绩评价机制:高校创客培养计划重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造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制作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的新一代高级应用型人才。创客学生成绩的评价机制,应注重能力素质拓展模块的构建,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的评价,量化记录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创业实践等情况,通过“基础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两部分对学生成绩行进考核认定。

创客师资队伍建设:创客教师团队由驻校创客导师、跨学科课题协调团队、技术服务人才这三类人组成。驻校创客导师主要指从校外邀请短期驻校的国内外职业创客、企业家、设计师等;跨学科课题协调团队由学校热衷创客教育,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组成,他们自身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将知识融会贯通和创新应用,具备良好的协同合作能力和宽广的人脉。技术服务人才主要负责某些专业仪器和设备的操作和调试服务,一般由实验教师担任。

创客学习方式养成:创客学习活动中,创客师生和技术辅导人员组成了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互动交流、分享学习资源,共同完成项动手做的创造性学习任务。创客教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鼓励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倡松散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在自主选择性学习的基础上,学习组建团队、协同创造和项目管理,提升协作能力。通过强化动手能力,使学生兼任发明者与工匠角色,不仅培育了“尚技重工”的文化,而且将Dewey的“learning by doing(从做中学)”的理念升级到了“learning by creating(从创造中学)”。

螺旋二上的要素:

高校创客空间:高校创客空间包括现实物理空间和虚拟网络社区。现实物理空间是创客师生的线下聚集场地,可以是图书馆、实验室、教授工作室、导师工作坊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有灵活可变的空余面积,可以根据创客活动主题和内容进行快速重构;有网络设施,可随时通过互联网访问各类信息资源平台;有可方便共享的激光、3D设备和开源硬件,以及制作材料、工具和配件等设施;有展演示区,方便进行视觉沟通;有文化交流区,以进行沙龙和讲座。虚拟网络社区为创客提供展示作品、分享工具软件、交流经验和思想、制作材料等资源的线上社交空间,包括PC端和移动端。

学生宿舍创客环境:在学生宿舍的公共空间合理规划设计创客活动区域,提供无线网络、小型制做工具、会议桌椅、可供租借的投影设备等,使为方便创客活动。

校园创客文化:融入了创业观的高校创客论坛、创客赛事和创客市集等活动除了进行新技术、新材料和创意想法、创新概念,以及实物作品方面的交流外,还应邀请企业、投资机构、公益组织、政府机构、兄弟学校等单位参与,形成品牌效应,推动大学城创客文化发展。

与当地社区联动:高校通过与居民社区的联结合作,增加创客实战机会。为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能提升创客学生的自信与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动机;向社区居民推销自己创造的产品,能推动“以创促就”,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此外,从教育管理的角度而言,还需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保障教育生态环境良性发展。除了为创客师生提供孵化场地、技术培训、产品开发、加工制作、管理咨询等支撑条件外,有必要开发快速查询和定位系统,可随时显示校内可用场地和设备信息。

结语

创客教育是“互联网+”高校创新教育的实践途径,各高校可按具体实际制定与实施创客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配套方案。

第8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关键词]创客教育;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

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发展以及医学科技的进步,对医药卫生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医药卫生类属于高速发展的学科,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丰富的文、理、医知识,扎实的医药卫生实践技能,良好的医学信息素养,以及信息检索、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创客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新教育模式,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美国新媒体联盟指出,创客教育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远影响[1]。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支撑,要想确保学生掌握专业相关的最新技能,满足信息时代对医技工作者的需求,将创客教育融入信息素养教育中是必要的。笔者将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创客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进而完善医药卫生类院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1创客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分析

1.1创客与创客教育创客代表利用新科技和新方法,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现实的群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3D打印技术的应用,为创客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创客聚集在一起,组成任意形式的创意场所,共同开展信息交流、创意分享等活动,这就产生了创客空间。当前全球范围内建立的创客空间超过1500个,为创客们践行创意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和设备[2]。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创客也创建了网络社区,方便在线交流信息、分享资源。创客空间的迅速发展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关注与思考,也催生了创客教育理念。创客教育并非直接传授学生知识,而是采用多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客精神,让学生利用自身创造力解决问题。1.2创客教育的相关理论2014年美国《地平线报告》指出,美国高校学生在未来五年内,将由知识消费者变为创造者,表明创客教育是美国教育领域的变化趋势。创客教育虽然属于新兴词汇,但它充分利用了先进信息技术,也融合了创新教育、项目教学等理论(如图1)。其中创新教育即依据创新理念,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创个性进行培养。创新教育根据教学实际,存在不同的教学形式,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项目教学即通过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3]。体验教学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协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DIY理论也是创客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1.3创客教育的特征创客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要保障创客教育效果,就需要新颖、复杂、关联度高的设计课题,以全新的视角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知识,也让学生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精力开展创造性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创客教育倡导合作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协作,是保障完成创客任务的前提。在参与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在取长补短、交流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创客教育也要求有高强度的训练和充足的资源,通过反复探索尝试,将已有的资源利用到极致,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2创客教育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借鉴意义

信息素养是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概念,也是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之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提升全校师生信息素养的重任。而将创客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创新教学内容,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1高职院校图书馆引入创客教育的优势创客教育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全新教育理念,其继承了体验教学、探究学习等成熟的教学思想,拓展了高校创新教育领域。高职院校图书馆引进创客教育,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和互动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协作中获得更多信息反馈。有学者指出,21世纪的图书馆,就是发现、创造新知识以及重构社会关系的场所[4]。高职院校图书馆引入创客教育的动力,在于将具有共同兴趣的用户聚集起来,建立方便用户开展交流、学习的空间。而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创客教育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创客空间吸引更多用户,采用网络社区巩固用户之间的关系,形成现实社会无法比拟的关系网络。2.2创客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医药卫生类行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蕴含丰富的知识量,且知识更新速度快,具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医药卫生类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高水平的综合素养,以及终身自主学习能力。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中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非单纯开展专业知识教育。高职院校图书馆引入创客教育,是促进信息素养教育革新的要求,也是借鉴创客教育多元化功能,弥补传统教育缺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有效措施。2.3创客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创新性《信息社会灯塔》一书中指出,信息素养属于终身学习的核心部分,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寻求、利用、评价信息,以尽快实现教育、社会和职业目标。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创客教育的融合,是对传统信息素养教育的创造性改进,扩展了传统的教学范围,在指导学生掌握信息检索、信息利用技巧的同时,也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教学要求。创客教育本身融入了创新教育内容,强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突破点,倡导营造以创造、创新、实践为主体的教学场所。它与信息素养教育的融合,能够实现资源、技术、信息共享,形成讲座、作品展、培训等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3面向创客教育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通过探索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可以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科信息素养教学水平提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医药卫生学科特色与创客教育需求,提出将信息素养教育分为基本素养、中级素养和研究素养3个层次,并构建相应的内容体系,如图2所示。3.1初级素养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素养,包括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学习思维方式,以及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基本能力等。对于医药卫生类学科而言,学生必须掌握专业词汇的英语发音、含义和应用方法,具备相应的信息交流、沟通能力等。不同的学科专业有不同的思维训练法,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该加强学科思想渗透,了解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掌握学科思想的基础上,产生深入学习与创新创造动力。针对特定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要求结合该学科思维模式和思维规律,指导学生开展系统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在长期学习中,逐渐形成完善的思维体系,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并且增强创新能力。3.2中级素养高职院校学生在掌握基本信息素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素养和文献检索素养,提高对信息工具、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以护理专业为例,该学科具有课程多、知识点繁杂等特点,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医学信息检索方法,全面了解与学科相关的系统知识,还需要具备学科信息服务能力,即具有利用所学的信息知识开展服务的能力,如查询病历资料、检索病案等。信息工具与技术的应用,并非单纯利用计算机开展信息检索,也要求学生掌握医疗仪器、信息管理系统等设备的应用[5]。因此,信息素养教育中学生应该掌握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与专业相关的信息设备,熟练开展信息处理和检索工作,如记录、处理实验数据等。3.3研究素养目前我国很多院校开设了与学科研究、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6]。学科研究与信息素养教育存在密切联系,为帮助学生尽快掌握信息检索方法,掌握与科研相关的技能和方法,更好地获取与学科专业相关的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开展素养教育工作。根据现代信息理论,科研活动分为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与信息分析等部分,属于以调研、观察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掌握与学科研究相关技巧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指导学生开展文献研究工作,了解基本的研究理论与交流方式,具备信息洞察、处理能力,便于他们更好地选择所需信息,并且在问题处理中合理利用这些信息。

4面向创客教育需求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对策

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传播中心,通过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应用能力是其主要职责之一。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嵌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切实承担起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4.1构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合作,构建区域图书馆联盟,以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信息交流的方式,弥补资源、财力不足的缺陷。不同图书馆可根据自身特色,在分析各自实际和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建设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扩展信息素养教育途径。通过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从信息选择、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估等方面,设计不同的服务项目,帮助学生获得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信息利用与创新能力,并且以在线测评的方式了解教育成效。将图书馆用户作为教育对象,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平台入口,利用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开展咨询、跟踪服务,免费为他们提供分层次、个性化信息,扩展图书馆的教育范围。4.2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促进学科教学和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机结合,这就是嵌入式教学,也称作渗透式教学。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安排学科馆员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或者组建学科团队对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跟踪指导,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信息素养[7]。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学需求,学科馆员应首先制定教学规划,争取获得图书馆其他部门与各院系的支持,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其次,与专业授课教师合作,参与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中,保障信息素养教育和专业课程需求相契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全面掌握课程教学目标、核心知识点以及学时分配,保障信息素养教育不偏离基本教学需求[8]。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表达、资源收集、信息处理、论文写作等综合能力。4.3基于博客的信息素养教育博客是近年来应用广泛的在线信息交流工具,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能够实现与他人的在线交流互动,也可轻松便捷地各类信息。高职院校图书馆通过建立学科博客的方式,设置参考咨询、资源导航、学科研究等栏目,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更容易激发用户兴趣。博客具备多样化的功能,图书馆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利用博客平台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利用博客开展在线学习,并且参与教学讨论活动,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和信息处理技巧。结合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设置“资源导航”“参考咨询”等栏目,帮助用户解决信息检索与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他们敏锐的信息处理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5结语

第9篇:创客教育内涵范文

一、“互联网+”与“+互联网”

网络上提到这两个词的文章和帖子已有不少,但似乎很少看到清晰的定义和统一的意见。笔者认为,“+互联网”意味着将互联网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视为对传统领域进行辅助的工具,意味着让互联网“为我所用”,体现了技术的“工具观”;而“互联网+”则意味着以互联网为主体、为中心,对传统领域进行改造,使之适应于互联网时代,体现了技术的“生态观”。笔者在为《今日教育》杂志2015年第5期所写的卷首语《“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中提出:“‘互联网+’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加,加完之后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互联网是刀、是斧、是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呀!” 以教育为例,“‘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未来,整个社会将被互联网连接为一个整体,互联网成为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大脑与神经中枢,其他方面反而变成它的肌体与末梢。一切事物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个从碎片化到重构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互联网+’的全部内涵吧?”[1]

二、创客及创客理念

“创客”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客是指“一群酷爱科技、热衷实践的人群,他们以分享技术、交流思想为乐,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工程化为导向的主题上,例如电子、机械、机器人、3D打印等,也包括相关工具的熟练使用,如CNC、激光切割机等,还包括传统的金属加工、木工及艺术创作,例如铸造、手工艺品等。他们善于挖掘新技术、鼓励创新与原型化,他们不单有想法,还有成型的作品,是‘知行合一’的忠实实践者。他们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新东西,并加以创造性地使用。”[2]广义的创客是指“出于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的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相反的是,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以及各不相同的特长,一旦他们聚到一起,相互协调,发挥自己特长时,就会爆发巨大的创新活力。”[3]

创客教育分为“创客的教育”和“创客式教育”两种类型。前者旨在培养创客人才;后者旨在应用创客的理念与方式去改造教育。 “创客的教育”以培养创客为目的、主要是在课外时间、在各种创客空间或创客教育场所(无论是在校外还是校内),对部分创客和想做创客的人进行培训;“创客式教育”是指将创客理念引入课堂,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造,结合学校课程,开展创新性学习。

笔者认为可以引入教育中的创客理念有七个方面,分别是:

1. 将创意变成现实。如果仅仅让创意停留在脑中,或者留在纸上,那不是创客的作为,创客要求学以致用,将创意变现。

2. 做中学。边做边学,边学边做,为做而学,是创客的学习方式。

3. 乐于分享。这是创客区别于传统的发明创造者的地方。

4. 协作学习。创客们往往不是单枪匹马去“战斗”,而喜欢结成小团体,共同完成创意。

5. 跨学科。创客团队的人员组成和学习,往往不会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学科和专业,而是跨越多个学科的。

6. 运用信息技术。创客活动一般都与网络和信息技术密切相关,比如采用开源软硬件、3D打印技术进行创作,通过网络开展活动或进行创意众筹等。

7. 工匠精神。指创客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打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意识与行为。

三、我国创客教育现状及问题

我国创客运动与创客教育虽起步略晚,但发展势头强劲,呈井喷状态。目前各地方、各学校对建立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都比较积极,尤以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为甚。仔细考察现状,笔者发现其思路既有“互联网+”思维,也有“+互联网”思维,但以“+互联网”思维为主。例如,各地方各学校都忙于建立各自的创客空间、创客实验室等,并大量购置各种信息终端设备和电子、机械类设备;创客的种类也相对局限,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信息技术和科技领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比较突出;创客们大都忙于争取各种政府和社会资源,真正潜下心来做事的不多;分享交流大都是在各种会议和创新大赛中进行,通过网络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交流教学经验和内容,共享技术和设施设备的比较少,缺少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意识与思维。网络和微信群里交流的主要是一些理论文章,以及就某些概念进行的各种讨论和争论,涉及具体的创意、作品和技术的分享还不多。

四、“互联网+”对创客教育的几点启示

“互联网+”概念的最大意义在于,我们今天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按照互联网思维来改造传统的领域,使之适应于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变化规律。笔者曾提出教育领域的互联网思维,其中包括原则。

1. 互联网中心原则。今天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应该围绕互联网进行。不仅教育资源应该放在互联网上,教与学活动也应尽可能通过互联网进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互联网的核心不是终端,而是网络,是通过网络进行社会化交流与协作。根据这一原则,今天的创客活动与创客教育也应该尽量利用网络进行。例如,可以通过网络创客平台开展创意众筹、资金众筹、产品定制、设备和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与浪费;以微课为基本形式,开发创客教育网络课程、技术培训课程、一对一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等;开展网络分享、交流、展销、竞赛等活动,共享信息。

2.开放共享原则。网络学习者必须具有开放的心态,乐于与善于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把自己视为互联网的一分子,具有网络公有观念。那种不愿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成果,把信息与知识视为私有财产的观念不属于互联网思维。在网络时代保护个人知识产权的最好方法,不是把知识藏起来,而是尽快公开,让人人都知道你是某个信息与知识的最早提供者。同时,也应强调尊重他人首创权的意识,引用他人创意和观点时应该征得同意并注明出处,形成共同监督、保护原创的网络氛围。

3.零存整取原则。网络时代的学习不是一次性的系统学习过程,而是碎片化的,通过零存整取、不断重构来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网络学习者不必等待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完全成熟了才将结果予以公布,而应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学习与思考过程展示给大家,在大众的帮助下加快学习与思考的进程。不断改写凝结了自己思考成果的文章有助于实现知识更新。

零存整取原则在创客教育中的应用可表现在三个层次上。

(1)个人层面上的零存整取。创客们经常通过网络进行自发性的学习与交流,网络上的信息与知识不仅来源渠道杂,而且大都不完整、不系统,呈现出碎片化面貌;网页的超链接结构,将知识与学习切割成碎片;快节奏的生活把时间也切割成碎片。碎片化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学习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创客们必须掌握将碎片化的信息与知识进行加工整合的方法。因此,新建构主义理论和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对他们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2)团队层面上的零存整取。创意的实现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团队成员知识、技能各异,需要把大家的知识、能力整合起来,形成整体的创造力;一些零敲碎打的小创意、小成果,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加工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意和成果。这里都体现了零存整取的过程。团队创意和成果的整合,需要团队中有一到数个掌握了零存整取策略和包容性思维的核心人物。

(3)技术层面上的零存整取。创客们通过网络进行的大规模协作、交流,可能产生大量的零星的知识和成果,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有可能实现零存整取的目标。例如,创客团队在微信和QQ群里的讨论,会留下大量的思想成果,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整理,有可能得到整取的成果。当然,这还需要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4.个人中心原则。网络时代信息超载,学习者必须学会选择、选择、再选择。选择的原则是以个人为中心,即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以个人的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选择需要接收的信息及学习的知识,建立蛛网式的个性化知识结构。

创客教育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来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同时通过持续的分享与交流,在团队成员之间建立共同的理解和知识体系。应避免那种试图将创客学习标准化、体系化倾向,避免追求建立大而全的课程体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开设少量的公共课程,例如创新思维训练、一些常用的软硬件工具与技术介绍、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等。但公共课程宜少不宜多,更主要的还是个人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

5.集大成原则。网络时代信息与知识不再只来源于权威人士与权威机构,众多网友都可以成为信息与知识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但这些信息与知识大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半成品式的,需要有人加工和整理成结构完整的统一体系。优秀的网络学习者应该成为某方面信息与知识的集大成者。人们会把功劳更多地归在信息与知识的集大成者身上。创客教育也应体现集大成、跨学科这一原则,善于整合各种信息与资源,形成完整的创意作品。

6. 生活与学习不可分原则。网络时代之前,人们在学校里根据学科与专业知识体系,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离开学校后才真正进入生活与工作。网络时代,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可,学习即生活,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生活与学习密不可分。学习动力来自生活与工作的实际需要,学习内容也来自生活工作本身。终身学习成为现实需要。这一原则是创客和创客教育的题中应用之义,无须赘述。

7. 间接获利原则。网络时代以前,人们通过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借助市场交换获取利益。网络时代,我们更多的是通过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而间接获利。例如,网站通过受欢迎的信息与知识而提高点击率,然后通过刊登广告获利;知识创新者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接受讲课、出书邀请,或担任新职等获利。创客不以追求利益为目的,但也不拒绝获得利益,间接获利原则可作为一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