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资产负债的关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负债的关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产负债的关系

第1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 相关性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递延所得税

一、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相关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一种要求企业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将两者之间的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认利润表上“所得税费用”的所得税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所有者理论和资产负债观为理论基础,认为所得税是企业为获得最终净利润而发生的支出,是一项费用。该方法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是资产(负债)引起的纳税后果,与资产和负债有一一对应关系,更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同时强调全面收益,认为资产价值增加或负债价值减少时就产生收益。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首先应计算递延所得税,然后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最后倒挤出利润上的列报的“所得税费用”。

(二)会计信息相关性

衡量会计信息相关性标准:一是该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二是该信息能够提高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水平。具体到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就是指使用该方法核算出的所得税信息以及披露在相关报表附注中所得税信息,资本市场是否会对其产生反应,继而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影响的理论分析总结

(1)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符合资产(负债)的定义,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通常是在企业资产负债表日或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发生时确认,反映企业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其表示企业未来税款的缴纳情况,将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流情况,从而导致企业价值的变化。

(2)递延所得税可以提供关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的递延所得税,不仅表示某一时点的累计差异影响额,而且采用暂时性差异转回时的预计税率计算,从而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直接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得企业未来现金流的信息。这些现金流的信息不仅是有关所得税部分的现金流,同时包括导致递延所得税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相关的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现金流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的状况,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未来价值做出预测,具有会计信息相关性。

(3)递延所得税可以全面反映暂时性差异,满足复杂经济环境下投资者的信息需求。在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的数额非常大,由此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调控利润的机会。而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能够将这些非时间性差异的暂时性差异反映在递延所得税中,全面正确核算递延税费,减少企业调控利润的空间。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会计信息相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选取与假设提出

本文选择Feltham和Ohlso的剩余收益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可简化表示为,Pit+1=β0+β1*NAPSit+β2*EPSit+ε。注:β系数的大小表示自变量对股价的解释程度;β系数的正负表示自变量对股价的影响方向;ε系数表示测量误差和其他未明确表示的自变量对股价的影响;该模型计算出的拟合优度R Square表示模型中的所有自变量对股价的联合解释程度。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一:递延所得税净负债和当期递延所得税与股票价格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Pit+1=β0+β1*adj_NAPSit+β3*adj_EPSit+ε

Pit+1=β0+β1*adj_NAPSit+β2*NDT_Pit+β3*adj_EPSit+

β4*DT_EPSit+ε

假设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与股票价格有正相关关系,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与股票价格有负相关关系;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与股票价格有正相关关系,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与股票价格有负相关关系。

Pit+1=β0+β1*adj_NAPSit+β2*DTA_Pit+β3*DTI_Pit+ε

Pit+1=β0+β1*adj_EPSit+β2*DTA_EPSit+β3*DTL_EPSit+ε

本文选取全部A股公司为样本,并剔除以下数据: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因暂停上市或者退市等原因缺少股票价格以及缺少财务数据的上市公司;剔除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亏损以及财务异常的公司。最终选定样本2108家,利用其2013年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所用的统计软件为IBM SPSS Statistics19。

(二)回归分析总结

第一,以上多个分析结果,都与假设一致,即递延所得税净负债、递延所得税与股票价格负相关,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股票价格正相关,递延所得税负债与股票价格负相关。第二,业绩好的上市公司较业绩差的上市公司,递延所得税相关的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关系更显著。第三,所有基于全部A股的分析结果都显示企业净利润对股价的影响要远高于净资产。这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强调“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有较大偏差。即我国上市公司在实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后,虽然提高了其会计信息与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但投资者还未改变其以“利润表”为核心的决策习惯。

参考文献:

[1]欧阳君媛,聂永红.数据挖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企业成本及财务指标分析系统的设计[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

第2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资产负债观 收入费用观 存货 金融工具 所得税

一、资产负债观的内涵

资产负债观是指会计准则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资产负债观是指以资产、负债的概念为基础和核心,定义利润及其构成要素。

资产负债观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强调全面收益,认为收益的本质是某期间净资产的增加,它不主张采用历史成本,要求资产和负债的计量采用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强调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应当着眼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观为经济实质提供了最有力的概述,是准则制定过程中最合适的基础。

二、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体现

1.会计要素的定义

资产负债观首先要求定义资产和负债,再以资产和负债这两项最基本要素的变动来定义其他要素。新准则一切从资产、负债的定义及其变动出发,通过对其变动原因和具体变动项目金额的确认与计量,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报告期内资产负债变动情况。

2.存货发出计价中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分析,由于先购入的存货形成期末的留存,形成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该存货项目反映早期的成本水平,不能反映当期存货的市场价值,所以取消后进先出法不仅是由于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的不一致。。但从收人费用观的角度分析,后进先出法能更好地体现配比原则,因为后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形成销售成本,销售成本更接近当期的市场价值,和收人的配比效果更好。

3.所得税准则中的运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摆脱了原来所得税核算中收人费用观所带来的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或贷项的调整项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定是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的最好例证。除以上各交易、事项外,新准则体系中资产负债观的运用还表现在其他很多方面,如企业的开办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再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资本化。

三、资产负债观理论与收入费用观理论具体差异

1.两种理论在会计准则指导思想上的差异

资产负债观下,制定会计准则时,首先要定义并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产生的相关资产或负债或其对相关资产或负债造成影响的确认与计量,然后再根据资产和负债的变化确认与计量收益。收入费用观理论则要求以收入费用观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导思想。具体而言,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与某类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计量,然后再根据两者的比较来确认收益。

2.两种理论在会计目标的侧重点上的不同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为核心,利润表只是作为资产负债表收益总括信息的一个详细说明。在资产负债表中,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采用的是未来利益观,资产和负债的价值量反映的是资产和负债对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影响程度。在收入费用观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中利润表处于核心的地位,而资产负债表则作为利润表的补充报表。收入费用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受托责任观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可靠性为主。因此,资产负债观理论体现的主要是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也主要是以相关性为主。

3.两种理论在会计要素的优先地位上认识不同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和负债是会计要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两个要素。只要规范了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其他要素都可以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定义。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要素是优先考虑的要素。在六大会计要素中,该理论要求首先定义收入与费用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定义利润要素。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收入、费用要素没有明确的联系。

4.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上的不同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重心上存在差异。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会计计量重心是资产的计量。资产是最为基本的会计要素,其他各要素的计量都从属于资产的计量。资产计量强调资产的未来价值观,而不是其历史成本观。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会计计量的重心是收益确定。

5.两种理论在会计计量属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资产负债观理论下,资产的未来价值观必然要求资产的计量面向未来,引入现行市价、现行成本、公允价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多种计量属性。但在收入费用观理论下,收益计量的核心地位使得资产的计量完全服务于收益的确定,服务于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的总结,由此必然会以历史成本作为其主要计量属性。

四、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优势

应用资产负债观进行收益计量能够更好地关注资产的质量和运营效率,更加关注企业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以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观侧重信息的相关性,强调某一时点资产负债的真实、公允表达,但相关性并不排斥可靠性,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及时、准确地提供资产负债的真实相关信息反而能更好地体现信息的可靠性。资产负债观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的表现,应当结合我国现阶段不断发展变化的会计环境,积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加强对资产负债观的理论深入研究,并将其作为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与完善的指导基础,加快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勇: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第3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摘 要 本文首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浅析,然后分别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进行探析,最后对这两种事项的区别和注意事项进行浅述,旨在与同行交流,以完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日后事项 调整 会计处理 税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是:对资产负债表日与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出现的,需要调整或者需要说明事项的简称。通过披露这些事项,可以给企业资产出现的问题提供新的证据,也可以给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或企业的效益做重要的参考标准,从而提高投资者投资判断的准确性,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一、浅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对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即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已有的情况提出一些新的或者进一步证据的有关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非调整事项,则是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情况的有关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探析

一是当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诉讼案件已经结案,法院的判决证实企业在会计年末和会计中期期末已在现行的条件下承担义务,需要调整原来已经确认并与该诉讼案件有关的企业或有事项可能产生的负债,也可以确定一项新的负债。

二是资产负债表日后得到了确切的证据,能表明一项或多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出现减值或是需要调整一项或多项资产已确定的减值金额。

三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更加确定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已购资产的成本或者已售资产的收入。

四是资产负债表日后找出财务报表有舞弊的嫌疑或者出现差错。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探析

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重大诉讼、仲裁和承诺

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重大诉讼、仲裁和承诺等事项,给企业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为避免出现投资者和财务报告使用者误用,所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及外汇汇率出现的重大变化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及外汇汇率出现的重大变化,固然对资产负债表日的企业财务报表中有关项目的相关数据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给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后期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造成负面的影响,所以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由于自然灾害致使资产出现重大损失

资产负债表日后由于自然灾害致使资产出现的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后的财务状况。应当予以披露,否则就会导致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作出错误的抉择,所以应以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发行的股票、债券及其它的巨额举债

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发行的股票、债券及其它的巨额举债等重大事项,虽然这些事项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日的存在与否没有什么关联,但披露这些重大事项能够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加了解与这些事项有关的情况和带来的重大影响,所以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

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六)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巨额亏损

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巨额亏损会给企业报告期之后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带来重大影响,所以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该事项,从而为投资者或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投资、判断的能力。

(七)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合并或者处置子公司的行为

资产负债表日后出现合并或者处置子公司的行为给企业的股权结构和经营范围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四、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之间的区别

判断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出现的事项是调整事项或是非调整事项,主要就在于该事项存在是时间,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就存在还是在这之后才出现。假如该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资产负债表日以前就存在,且出现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那么该事项就是资产负债表后的调整事项;假如该事项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或者资产负债日之后才出现,并不是出现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那么该事项就是资产负债表日后的非调整事项。

五、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调整时注重科目使用

即凡是与损益事项有关的全部损益科目都应经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科目核算;凡是与利润分配有关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进行科目核算;凡是不符合以上两种事项的,直接将其调整至各相关科目。

(二)财务报告年度调表不调账

即调整报告年度中的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报表附注、利润表及有关附表的有关项目,而不调整账项的会计账簿记录,只是将其反映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时期所在的年度账户之中。

(三)应做好会计分录工作

对损益类科目的调整和报表中的损益类项目调整经常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对销售退回进行调整时,与损益类有关的调整有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和所得税等项目,当进行分当编制调整时则应反映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科目之中,但进行利润表调整时,则应一一调整主营也无收入、成本和所得税等项目。

总而言之,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通过对一些事项的披露,能够为企业资产问题提供相关的证据,也是企业财务实际情况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参考,能够使投资者判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资产负债日后事项的会计处理工作,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第4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会计准则;离任审计

资产负债表也称财务状况表,反映企业(单位)在某一时点占有或使用的经济资源和负担的债务状况,以及企业(单位)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前景;是企业普遍使用的财务报表。耿建新(2015)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一种具有企业资产负债表形式、用于核算自然资源存量的价值计量表格。

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正处于试点工作时期;而在理论方面,从现有的文献考证来看,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框架可供参考。所以无论是从实务还是理论方面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都处于探索阶段。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会计的联系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应作为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部分进行编制和披露。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之间,有着类似于企业财务报表体系中报表与各总账账户之间的关系。国家资产负债表即类似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则相当于一组名为“自然资源”的资产总账账户。两者既为“资产负债表”则在编制过程中免不了与会计和审计有密切的联系。分析这些联系有利于我们在会计和审计方面加强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的研究,从而促进其科学编制。

(一)与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联系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编制过程中要不可避免地借鉴企业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季曦等(2015)认为在矿产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中应以复式记账原则为基础,采取权责发生制,并且认为该原则也适用于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资产负债表编制。众所周知,以上两项原则是现代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从结构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使用了 “账户”这一会计工具来组成报表; 从构成要素看,不仅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均是会计概念,而且除自然资源资产之外的项目均可以与财务报表项目相对应; 从表内的平衡关系来看,无论是“四柱平衡观”所支持的“期初资产存量+存量增加-存量减少=期末资产存量”即“资产来源(类别)= 资产运用(占用)”的恒等关系还是“同体二分观”所支持的“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自然资源净资产”或“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都与企业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有异曲同工之处。

由此可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离不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研究。会计专业人员和从业者应结合环境会计内容,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与会计资料的联系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离不开大量准确的会计资料,会计资料是编制两种报表的主要资料来源。

从当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所需数据来源看,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和企业披露数据。就矿产与能源相关数据来看,负有管理职责并能够提供各种数据资料的部门包括国土资源部、能源局、国家统计局以及海关总署,但是由于这些管理部门职责交叉、权限不明晰,造成我国的矿产与能源统计表数据缺失现象较严重,更有部分相关资料并不对外公布。另外,由于我国的环境会计也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十分有限。目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完善的公司集中在国家强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16类重污染行业中。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审计的联系

我国传统的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成果、重大经济决策、改革创新、廉政建设等方面,然而在过去十几年间,各级领导干部对 GDP 和财政收入的盲目追逐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因此认真审视经济发展模式、重构政绩考核指标、完善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工作势在必行。在此方面,地区在该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但是也不难想到在结合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离任审计中将会存在种种问题,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否准确可靠,审计人员的水平是否能达到审计工作的要求,审计结果中的资源环境破坏责任应如何界定等。

要解决以上预期问题,一方面要提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质量,而当下试点工作尚处于基本的编制方法探索阶段,这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执业能力。最后对于审计结果中责任的界定,应随着离任审计实务的经验进一步明确。

三、对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展望

十后我国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研究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相信在党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随着专家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的不断成熟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会在不久的将来形成完善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技术框架,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家底及其变动情况。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信息基础、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耿建新,刘祝君,胡天雨.编制适合我国的土地资源平衡表方法初探――基于实物量和价值量关系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5,02:7-14.

[2]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 2008和SEEA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01:15-24+96.

[3]黄溶冰,赵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审计的探讨[J].审计研究,2015,01:37-43+83.

第5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19世纪末,美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西蒙·纽康(SimonNewcomb)1881年首次发现了奔福德定律。1938年美国通用电器的光学物理学家弗兰克·奔福德(FrankBen-ford)得出了“第一位数分布规律”:首位数为1的概率约为30%,首位数为2的概率约为17%,首位数为3的概率约为12%,依次递减,首位数为8和首位数为9的概率分别约为5%和4%。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年报审计情况报告,2013年1月至4月,47家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共为2471家上市公司出具了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其中,标准审计报告2382份,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71份,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5份,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3份。本文将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统称为非标准意见报告,共89家非标准意见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同行业、同规模选择了相应的89家标准意见公司作为配对样本,样本与配对样本如表2所示。收集2008—2012年研究样本与配对样本的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数据,并与奔福德定律进行相关分析,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与和讯财经网站。

(二)指标选取

一张完整的资产负债表共有67个项目,但并非每个上市公司都会发生所有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关联公司款、消耗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关联公司款、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非正常经营项目收益调整等项目只有部分或极少数上市公司会发生,故将这些大多数公司缺失或者数据总数不及样本总数一半的项目予以剔除,主要选取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的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类”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所有者权益类”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权益、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等32个项目作为分析指标。

(三)研究假设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年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季度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第3个月、第9个月结束后的1个月内编制完成并披露。第一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年度年度报告的披露时间。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非标准意见公司与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年报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资产负债表各年年报,将非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前者应小于后者。H2:非标准意见公司与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报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资产负债表各年季报,将非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前者应小于后者。H3:非标准意见公司与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各个报表项目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资产负债表各年各个报表项目,将非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前者应小于后者。

(四)相关系数标准及审计质量评价

相关系数作为检验数据是否符合奔福德定律重要指标。借鉴张苏彤等人对财务数据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的分级标准,如果相关系数大于0.97,则认为财务数据符合奔福德定律,财务数据正常,财务数据真实。如果相关系数小于0.97,则认为财务数据符合奔福德定律,财务数据不正常,财务数据不真实。表3给出了不同相关系数的分布标准以及相应的审计对策。

(五)数据处理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软件为Excel2003。其中,基本数据处理采用Excel2003的LEFT函数和COUNTIF函数,相关系数分析采用CORREL函数。

三、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过程

1.资产负债表年报通过对非标准意见公司和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的首位分布情况以及与奔福德定律理论分布值的比较,结果如表4和图1所示。从表4和图1可以看出,非标准意见公司和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年报数据分布明显符合奔福德定律所描述的首位数概率递减的规律,2012年、2010年、2009年、2008年标准意见公司的相关系数均高于非标准意见公司的相关系数,2011年标准意见公司的相关系数低于非标准意见公司的相关系数,说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并且5年中非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和标准意见公司与奔福德定律的相关系数明显不同步,非标准意见公司2011年相关系数最高,2009年最低,标准意见公司恰恰相反,2009年相关系数最高,2011年相关系数最低,样本公司数据和配对样本公司各年资产负债表年报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假设1得以验证。2.资产负债表季报通过非标准意见公司和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季度数据的首位分布情况以及与奔福德定律理论分布值的比较,结果如表5和图2所示。从表5和图2可以看出,非标准意见公司和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各季数据的分布明显呈现出了奔福德定律所描述的数据首位数出现概率递减的规律。非标准意见公司各季首位分布和标准意见公司各季首位分布均与奔福德定律相一致,两者相关系数几乎接近于1。但是,各年各季的相关系数存在差异,差异度较小,相对而言,非标准意见公司第1季、第4季相关系数较高,而标准意见公司第3季、第3季相关系数较高,在全部总体中非标准意见公司2010年第1季、2011年第1季和第2季的相关系数偏低,作假的可能性较大。标准意见公司各季度的相关系数基本上高于非标准意见公司各季度相关系数,假设2得以验证。3.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分析从表6和图3可以看出,非标准意见公司和标准意见公司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首位数据五年合计分布明显呈现出了奔福德定律所描述的数据首位数存在一定差异。从相关系数分析,非标准意见公司相关系数较低的是“应付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标准意见公司相关系数较低的是“应收账款”、“负债和所有者合计”、“资产总计”、“应收票据”和“无形资产”。在全部总体中非标准意见公司的“应付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应付职工薪酬”和标准意见公司的“应收账款”、“资产总计”相关系数偏低,作假的可能性较大。标准意见公司各个主要项目的相关系数基本上高于非标准意见公司各季度相关系数,说明资产负债表数据标准意见公司真实性高于非标准意见公司,假设3得以验证。

(二)实证分析结果

1.相关系数分析利用上市公司的非标准意见公司和标准意见公司2012年资产负债表数据,将其首位数分布与奔福德定律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的相关系数按照从高到低的降序排列如表7所示。从表7可以看出,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高达0.97900、0.97292的*ST中华A、九龙山等公司均被出具了非标准审计意见,而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只有0.53998、0.40158、0.37229的上海科技、S舜元、浩物股份等公司均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2.审计质量分析如果相关系数大于0.97,说明资产负债表数据真实,可能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也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同理,如果相关系数小于0.97,说明资产负债表数据不真实,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也有可能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因为审计意见标准与非标准并不只是以资产负债表数据真实为依据。资产负债表数据真实被出具标准或非标准审计意见均说明审计意见正确。而资产负债表数据不真实,如果被出具非标准意见,说明审计意见正确,但资产负债表数据不真实被出具标准意见,说明资产负债表数据不真实未被审计师发现,审计意见不正确。根据样本公司与配对公司的相关系数和相关系数分级及审计质量评价标准,将具体审计意见进行分组如表8所示。所以,样本公司与配对公司共178家上市公司中,92家上市公司审计意见正确,占51.69%,86家公司审计意见不正确,占48.31%。

四、研究结论

(一)并非所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首位数分布均符合奔福德定律

如果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资产负债表数据总体上就应该符合奔福德定律,因为虚假的资产负债表数据极少能够符合奔福德定律的随机性。从表8可以看出,样本公司与配对公司共178家上市公司中,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在0.97以上的只有5家,占2.81%,而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在0.97以下的有173家,占97.19%,也就是说不符合的上市公司数量远远多于符合的上市公司数量。而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数据首位数分布与奔福德定律符合度不高,说明资产负债表数据的真实性存在很大问题,即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资产负债表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陈述。

(二)资产负债表数据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高不一定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

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高,只能说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真实,没有造假,而审计意见标准与非标准并不只是以财务数据真实为依据,非标准审计意见主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编制的财务报表虽然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但如果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及重大不确定事项,就会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也就是说,财务数据真实的上市公司也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从表7中可以看出,排名前1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4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占40%,排名前2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11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占55%,排名前3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13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占43%,排名前4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20家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占50%,说明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高的不一定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

(三)资产负债表数据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低不一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低,只能说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不真实,可能造假,同样审计意见标准与非标准并不只是以财务数据真实为依据,虽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不真实,但如果审计师认为数据不真实影响不大或数据不真实未被审计师发现,审计师依然可以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也就是说,财务数据不真实的上市公司也有可能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从表7中可以看出,排名后10位的上市公司中,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只有0.53998、0.40158、0.37229的上海科技、S舜元、浩物股份3家公司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这说明与奔福德定律相关系数低的不一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四)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第6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财务报表内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对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投资者决策和加强内部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财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新增加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个财务报表相互勾稽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信息。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及构成

财务报表是一种商业交流工具,企业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总结性文件,它所反映的是企业一定时点或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财务报表分析是指以企业基本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以综合分析为主要方法来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以帮助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

目前公认的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大报表组成,附注为补充,即所谓的“四表一注”。

二、我国财务报表间逻辑关系概述

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是反映一个自然人或法人等组织拥有的经济资源以及对这些经济资源的最终求偿权的报表。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关系,能够通过揭示企业的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及企业资本结构来反映企业的清偿债务和分配股利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财务状况”,因此资产负债表也被称为“财务状况表”。

利润表是财务人员以“收入-费用=利润”为平衡关系,编制了一张报表。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深入解释企业净资产变化的原因,从而对未来的经营状况作出预测。由此看来,利润表又可以理解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进一步说明,或看做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一张附表。

早期利益相关者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因此在利润表之外,还需要一张报表来反映影响企业期初与期末财务状况变动的具体原因及其影响数量,以把握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某些规律与趋势,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进而作出决策,此表即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并不一致认同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为了保证企业的偿债能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逐渐取代了流动资产,成为了偿债能力的主要证明。鉴于现金理财观点,本为“财务状况变动表”的一种的“现金流量表”便取而代之。现金流量表以现金为基础,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而成,由于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检验企业利润的“试金石”。

由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资产负债表为初始报表,是财务报表的核心,进而衍生出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后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随之而生。

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和利润表中的收入与费用是紧密相关的。比如:

(1)在支出的过程中货币资金转化为费用。企业为了实现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等活动,需支付一笔资金,同样,在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一些办公差旅等活动与为筹资资金而支付的利息也需资金的消耗。

(2)原材料属于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当其加工成为商品后,将形成商品的成本,这构成了营业成本的一部分。

(3)固定资产在日常经营中会发生磨损等情况,实质是将自身价值转移到所生产产品中,所计提的折旧则体现在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当中。

从《企业会计准则》对收入与费用的定义可以看出,收入体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而费用则体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

(1)在利润表中确认了收入,就会导致资产负债表内有关项目的变动。收入以现金形式或银行转账形式收取时,将增加“货币资金”项目的数额;若以赊销形式出售商品则会增加“应收账款”或者“应收票据”、减少“预收账款”等。

(2)在利润表中确认了费用,就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如上所述,营业成本的增加会引起存货的减少,折旧费用、摊销费用将会减少固定资产或者长期待摊费用,如果发生了费用而没有支付,就会增加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

因此,这种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得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联系在一起。

另外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因此有所有者权益的公式可知:当实收资本为零时,某一会计期间内产生的净利润等于所有者权益的期末余额-所有者权益的期初余额。

2、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关系

现金流量表反映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一定会计期间流出与流入的情况,其编制原则是收付实现制。当企业发生一件交易事项时,只要是涉及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一般同时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

由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可知其反映对象与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项目存在关系。根据报表编制原理,在正常情况下,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初)余额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末余(初)额相等。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量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增量相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完全符合该结论,即现金流量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并不总是一致的,因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为间接法,这种方法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进而编制现金流量表,而并不是通过日常经营的基础账目数据进行的编制。另外,前者包括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而后者仅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和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以及两者的等价物,因此可能会影响数据的不一致。

除了与货币资金的关系以外,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也说明两张报表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另外根据两张报表之间的项目也可推出他们之间的联系。现金流量表反映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个活动都包含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比如在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获得收入,则有等式关系: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等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销项税+应收账款减少额+应收票据减少额+预收账款增加额。该等式关系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为资产负债表中项目,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属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故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项目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3、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间的关系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而资产负债表中包含所有者权益这一项目,因此可以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对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这一项的进一步解释与说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将所有者权益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量及结构变动表现出来,因此,它与资产负债表之间关系自然非常密切。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与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包括:

(1)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合计等项目各自的上年年末余额加上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后应与资产负债表中对应项目年初余额相等。

(2)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年末余额应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应项目的期末余额相等。

第7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资本结构;公司绩效;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MM理论认为,在完美市场假说条件下企业绩效与资本结构无关。随后,理论研究者考虑企业所得税、破产成本、信息非对称等因素,先后提出权衡理论、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这些理论都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会影响公司价值。此后,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Boyle和Eckhdd(1997)、Frank和Goy(2003)等学者认为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正相关。但是,Hirota(1999)、Booth(2001)等学者认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负相关。

国内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而较少涉及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综观国内学者对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可以发现,他们的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观点认为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负相关(李义超、蒋振声,2001;廖勇等,2002);第二类观点认为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王娟、杨凤林,2002;张佳林、杜颖等,2003);第三类观点认为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程大友,200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无统一定论。上述研究大多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样本,鉴于不同区域上市公司的不同发展模式,本文以安徽省37家上市公司2007~2009年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模型和理论对安徽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二、安徽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分析

衡量企业资本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可以把资产负债率看作是财务杠杆的支点。在该点上,如果负债的边际成本等于负债的边际收益,公司价值最大,此时公司绩效最高;在该点以前,公司的价值随财务杠杆比值的增大而增加,起点不是零;在该点以后,公司的价值随着财务杠杆比值的增大而降低,并且会在某一值时突然降低到零(公司破产解散),所以合理确定资本结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安徽省股票市场的规模、市场厚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因此有必要对其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探析。目前,安徽省制造业正常上市的公司有43家,剔除2007年以后上市的6家,共选取37家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本文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RESSET/DB金融数据库,所用统计软件为Spss17.0和Eviews3.0。

不同的研究学者对资本结构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认为是债务和股权的比例关系及各自的内部构成,也有的认为是负债和股权的比例。本文采用比较居中的定义,以资产负债率衡量公司的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公司财务杠杆效应发挥作用的具体情况,过高或过低都不好,而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财务会计上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应该保持在50%左右比较合理。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安徽省37家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所示。(表1)可以看出,本文所研究的37家上市公司3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7.55%,说明安徽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偏低,没有很好地利用财务杠杆来调整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盈利能力。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的公司内部不均衡,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总体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影响了上市公司整体的负债率水平。由以上分析可知,总体上安徽省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趋于合理,但还没有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有些上市公司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产负债率,有效地发挥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

三、实证研究

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公司绩效的综合性极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体现了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追求。基于此,本文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绩效的指标。

上述分析可知,公司资产负债率应维持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不好,因此就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上公司绩效最佳。因为本文选取的建模数据样本期较短而截面数据较多,可认为该期间内各公司每项指标不存在结构性变化,资本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的不同个体之间,参数不随时间变化。故本文不考虑时间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在此采用面板数据建立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如下:

yit=?琢i+?字it?茁+?滋it(i=1,2,…n;t=1,2,…n)

其中,yit为因变量,代表净资产收益率;?字it为1×k向量即自变量,代表资产负债率;?茁为k×1向量;?琢i为个体影响,为模型中被忽略的放映个体差异变量的影响;?滋it为随机干扰项,为模型中被忽略的随横截面和时间变化因素的影响,假设其均值为零,方差为?滓?滋2,并假定?滋it与?字it不相关。

运用Eviews统计软件,根据安徽省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面板数据,运用上述模型的估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分析结果的拟合度不优,R2只有0.573868,T检验值只有1.157614,T统计量的概率P大于0.05,说明该模型分析的显著性水平不高。从分析结果可知,安徽省37家上市公司中有14家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是正相关,虽然这些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不是很高,但同样说明了提高这些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水平。通过观察这14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可知大多数在50%以下,该结论说明在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时提高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具有正相关作用。相对应,其余23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负相关,而其资产负债率大多大于50%,说明资产负债率过高不仅不能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反而会增加财务风险,不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由此得出结论: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而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正相关,而一旦过了最佳临界点就是负相关。所以,上市公司应该合理确定资本结构的最佳临界点,在保障财务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公司绩效关系,但也是仅从计量方法上验证了最优资本结构点的存在。事实上,最优资本结构点不是一个特定的点,而是在资产负债率的合理区间内的一个最佳点,具体来说就是负债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点。这个最佳点在同一公司的不同时期、同一时期内的不同行业间也是有所变化的。综上可以看出,最优资本结构是存在的,但最优的资本结构又是变化的。在实践中,公司应当综合考虑风险、成本、收益等一系列因素,动态的调整自身的资本结构,只要是能提高公司绩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就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水平。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兆国,何威风,梁志钢.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J].中国软科学,2007.12.

第8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根据会计学界的看法,美国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恐慌对于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之前,许多人认为,会计不过是一门技巧性颇高的艺术而已。整个社会对会计行为的规范也非常缺乏,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很差。随着经济大恐慌的到来,投资者的利益遭受重创,其中财务信息的不真实与不完整所造成的不利影响给人们以强烈的刺激。美国人开始对财务会计问题予以关注。经过大量的研究与探讨,人们认为,财务会计从根本上讲,应当是为整个金融市场服务的会计,具体讲,是为投资者和信贷者服务的会计。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可靠性与可比性,人们对具体的会计行为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规范与约束,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了会计信息在经济信息中的重要地位。近一个世纪以来,“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早已成为企业界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准绳。事实证明,证券市场与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作为财务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具有极为重要的宏观意义与微观意义。它构成了整个经济信息体系的基础,同时,对于人们科学地进行投资决策与管理决策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对于理财人员而言,熟练地掌握财务报表的分析技术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基本功。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深入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判断企业价值的生成过程及其理财目标的实现情况,为财务预算的编制与财务控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

在财务报告体系中,资产负债表、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被称为所谓的“新三表体系”,构成财务信息的核心部分。在这三张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最为基本的、反映信息最为全面的一张报表,是第一张财务报表。同时,资产负债表的历史最为悠久。目前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用的所谓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流动性排列”法诞生于1898年的美国,至今已逾百年。按照有关统计,美国大约有93%的企业将这张报表称为“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另外,还有极少数的企业称其为“财务状况表”(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收益表的名称也很多,经常用到的有“利润表”和“损益表”等。在国外之所以采用“收益表”的名称,是因为要改变人们以往阅读利润表或损益表时的错误做法,即只是关注这张报表的最后一栏或几栏数据,比如税后盈利、每股收益等等。因为在收益表中,同样重要的数据还有销售额、纳税付息前利润等项目,只关注于最后的几栏数据无助于全面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数量表在三张报表中的历史最短,至今也不过十余年。但该表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地位却日益提高。这与现金流量指标的被重视程度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

二、资产负债表与企业的偿债能力

在目前所有的会计文献中,有关资产负债表的论述并不少见,但在资产负债表的功用这一点上并没有取得较有价值的成果。资产负债表的功用涉及该表的结构,结构涉及项目,项目涉及确认和计量,等等。

从历史上看,资产负债表是由各余额账户演变而来的。“1673年的法国商法典要求商人每年编制反映全部不动产、动产、债权和负债的财产目录。其用意是,在这位商人破产时可以通过以前的财务报表,把握各企业概况,从而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这些需要信息的人又无法直接接近总账,这样,也需要单独编制财务报表。17世纪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有利害关系者对与账簿分离的独立财务报表的要求更为强烈。这是因为,债权人和股东均要求得到与他们的投资有关的资料。早期的财务报表,是根据总账中的账目直接抄录的,或者是采用试算表数据的多栏式报告书。……在这一时期,资产负债表是最重要的,也是惟一的财务报表。它的利用者希望得到关于资产和资本的数据,而不太重视费用和收益”。

只将反映企业的财产状况视为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功用,是对该表历史渊源的进一步解说,但这种认识无疑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的价值。资产负债表的真正价值是它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特质,并非近期才有人提出。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凯斯特(roy b.kester)教授对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功用的这一特质进行了极为详尽的分析。现择其主要论点列示如下:

其一,资产负债表即平衡表,通常可定义为财务状况表。

其二,所谓财务状况(financial condition),可从三个方面来定义:(1)企业偿付债务的能力(debt-paying ability)。资产负债表应能及时地、准确地反映企业支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即所谓的偿付能力(solvency)。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企业将陷入财务困境以至倒闭。(2)企业发展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the business)。发展持久且稳定,将有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这种稳定性一般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资产或长期负债项目来计算分析。(3)企业近期增长状况(periodic progress of the business)。分析近期增长状况常用的方法是编制比较资产负债表、比率评价,比如净利润对权益资本的比率,净利润对销售额的比率,净利润对总资产的比率,等等。

其三,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目的乃是反映企业的偿付能力。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情形来看,资产负债表的本质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尽管人们对与财务状况的具体定义尚存在分歧。

为了对企业的风险状况及其未来的现金流动情况进行分析,需要通过资产负债表对企业的流动性与财务适应性进行分析。无论是债权人还是企业的所有者都极为关心企业流动性的强弱,前者着眼于债务的如期偿还,后者则着眼于现金股利的增加及经营活动的扩展。流动性越强,企业经营的风险就越小。所谓财务适用性(financial flexibility),是企业组织有效率地改变现金流动数额及时间安排的活动的能力,以满足偶发事件对资金的需求及投资机会的资金需要。环境的多变,使得财务预测的难度随之加大,随时对预测的修正也变得极为重要。较强的财务适用性,即表现在对偶发事件的适应能力。财务适用性越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就越大。

资产负债表最反映流动性以及偿债能力的主要功用直接体现在人们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结构的设计上。关于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设计,大体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账户式还是报告式编制资产负债表问题。这虽说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到企业观念或者业主观念等问题,但主要还是一个习惯问题,约定俗成,习以为常。二是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排列顺序问题。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是资产负债表要反映的三部分内容,各部分中又包括着许多极为复杂的子项目甚至孙项目。对这些项目如何排列,便与人们对资产负债表功用的认识有着直接的关联。

按照阅读习惯,资产负债表最为显眼、最为重要、最能吸引人们“眼球”的位置是在该表的左上方,因为这是人们阅读资产负债表的起始点。从管理人员编制报表的倾向而言,将什么项目列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将什么项目列示在次重要的位置上,实际上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报表阅读者最迫切了解的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是什么,是了解企业的资产流动性,还是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企业本身的经营、财务等特征。比如,流动性对于一般的工商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但对于许多公用事业型企业如公交公司就不一定很重要。很明显,确定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排列顺序,应当综合考虑内外因素对资产负债表信息的需要。片面地要求报表格式的整齐划一,不一定是明智的选择。

还需要说明的是,一国文化及宏观政策对该国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排列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文化差异对资产负债表的不同影响可在美国式或大陆式资产负债表与英国式资产负债表的区别中看出来。传统的英国式资产负债表将企业的负债列示在该表的左上方,即最为重要的位置上;而美国式资产负债表则将流动资产放置在该表最显眼的位置上。r.h.montgomery认为,“对英国编表者将负债列示为首位的做法,惟一合理的解释是,保守的英国人总是首先观察其负债状况,然后再看其是否有足够的资产去偿还它们。……而美国人则倾向于自身企业的完善,即着眼于了解其资产状况,至于观察负债,不过是为了确知其对资产所有权的份额而已。”这种对资产负债表的心理学解释(psychological explanaion),实际上乃是一种文化解释。

宏观政策对资产负债表格式的形成也有重大影响。例如,在20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前苏联的经济发展中心是重工业,并将大力发展重工业视为其经济的基础。在这种宏观政策下,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生产能力的财务表现-固定资产的规模和质量便成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中心内容。同时,从来源方面讲,政府投入资金占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极大。因此,当时苏联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便将固定资产与法定基金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

我国解放后的财务报表直至1993年之前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

综合上述,无论是按什么因素来排列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其中隐含着一个关键的标准,即各个项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重要性是排列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基本原则。具体言之,项目的重要程度与位置的重要程度应当相互对应,最重要的项目列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次重要的项目列示在次重要的位置上,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报表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以更高的效率提供各个方面所需要的信息。

项目的重要性与资产负债表的功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已论及,人们分析盈利性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目的往往是集中于对企业偿债能力的了解,而企业偿债能力又取决于企业各项资产的变现能力。换言之,各项资产的综合变现能力越强,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按照重要性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将变现力最强的资产比如现金、应收账款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所谓资产变现力,是指企业各项资产转化成现金的能力。如何判断各项资产的变现能力呢?第一,从资产转化成现金所需的时间上来评价。一项资产实施这种转化的时间越短,表明这项资产的变现力越强。这是资产变现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可以把“应收账款”和“原材料”这两项资产进行比较。前者只要不发生债务方严重拖欠货款的现象,便能很快转化为现金,所需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按照西方企业信用条件的惯例,这一贷款的平均收账期一般在30-60天之间。而原材料则不同,它要转化成现金,必须经过生产阶段、销售阶段和结算阶段(或称收账阶段)才能实现。显然,原材料转化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比应收账款要长得多。所以,就这两项资产而言,应收账款的变现力要超过原材料的变现力。这是决定资产变现力的主要方面。第二,是从资产转化为现金的过程中资产价格的确定性上来评价。将一项资产转化为现金,必须经过出卖才能实现。在这个出卖过程中,价格问题便成了核心。有的资产转化为现金,其价格非常稳定,比如应收账款;有的资产转化为现金,其价格却非常不稳定,比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所谓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排列”,是指:在资产方,资产按照变现能力的强弱进行排列,即变现力强的列示在前,变现力弱的列示在后;在来源方,各项资金来源按照偿还时间的长短进行排列,即马上或近期需要偿还的债务列示在前,以后较长时间偿还的债务列示在后,没有法律偿还义务的列示在最后,比如股权资本。依照惯例,人们通常按一年作为“短期” 和“长期”的划分单位。因此,一年内能够变现的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最前面;一年后变现的资产划分为固定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资产方的下方。同时,一年内需要偿还的债务称为流动负债,列示在资产负债表来源方的最上方;一年后需要偿还的债务为长期负债,列示在资产负债表来源方的中部;股权资本没有法律上的偿还义务,列示在最后。

流动性排列是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按照重要性原则进行排列的一个最佳范例。但必须明确,流动性排列并不一定适合于任何类型的企业。例如,对于城市公用性质的企业如公交公司、自来水公司、电报电话公司等,其资产负债表采取流动性排列格式便未必合适。这是因为,第一,这些企业对于资产的流动性并没有突出的、时间性很强的要求。第二,这些企业的经营规模和效率却为多数人所看重和关心。如人们总是希望得到实力雄厚的电报电话公司的服务。因而,按照重要性原则,这类公司应将其长期设备比如汽车、通讯管线等的价值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左上方,以便于人们对这类企业的了解和分析。

为了了解和评价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在资产负债表分析时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各项资产尤其是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的评价,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是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的基础;二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比性分析,因为一定数额的流动负债需要一定数额的流动资产来保障如期的偿还;三是资金来源的结构或称资本结构的分析,不同的资本结构对于偿债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三、收益表与企业的获利能力

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比如,资产负债表股权资本的子项目之一“盈余公积”便表示了企业积累的获利能力。盈余公积越多,表明企业多年来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可持续发展实力越大;盈余公积越少,表明企业多年来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弱,可持续发展实力越弱。应当关注对 “盈余公积”项目的深入分析。但对企业获利能力的评价主要还是通过对收益表的分析来达到。

在我国的会计制度中,收益表被称为传统的“利润表”,其结构也与国际惯例相差悬殊。无疑,收益表的主要功用即是反映企业的即期获利状况,但深入而论,通过科学的收益表分析,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得到有益的信息:(1)即期利润水平;(2)销售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多少;(3)销售活动所造成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大小。其中,与收益表相关的风险评价技术主要是指杠杆分析,包括营业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和综合杠杆分析等。

为了获得以上分析所需要的收益表信息,收益表应当明确地提供以下三阶段的经营活动信息:第一阶段,是营销活动信息,主要包括企业的销售额、营业成本等项目;第二阶段,是财务费用、纳税情况信息;第三阶段,是税后净利及其分派信息。具体到收益表项目上,以上信息主要通过三个项目来表达,即销售额、纳税付息前利润与税后净利(每股盈利)。西方国家所常用的收益表的分段编制方式正好直接提供了报表分析所需要的这些信息。收益表的分段编制才是最科学、最便于进行分析的收益表项目排列格式。

与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相比,收益表中的收入项目和成本项目极易导致人为操纵,其客观性较差。

四、现金流量表与企业现金流量

1987年11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了第95号准则公告,即《现金流量表》公告,要求将该表包括在1988年7月15日以后会计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体系中。根据美国《会计趋势与技术》(accounting trends and techniques)所提供的有关资料可知,1986年,在被调查的600家公司中,以现金为基础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的有398家,以营运资本为基础的有202家。但仅仅在几年前的1980年,运用现金基础的公司为59家,营运资本基础的则为541家。在短期内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现金流量的重要原因有:(1)现金流量与企业的各种决策尤其是财务决策,比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等有着高度的相关关系。(2)权责制会计中的主观判断因素如折旧等费用的分摊,使得人们对净收益等指标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3)与现金流量相比,营运资本概念下的财务状况变动表不能提供明显的、更有实用价值的有关流动性与财务适应性的信息。大量的资料显示,能够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状况以及可持续发展实力的主要指标不是销售额、净利润等收益表数据,而是企业的现金流量。

通过现金流量表,可以:(1)提供企业会计期间内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信息,以现金基础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融资活动;(2)帮助人们辨析会计收益(accounting incom)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3)提供有关收益品质(quality of income)方面的信息;(4)增强财务报告信息的可比性;(5)评价企业的流动性及财务适应性;(6)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以上所述各点,很显然,权责制会计很难提供。当然,现金流量信息需要与资产负债表、收益表信息一同分析,方能发挥最大效用。

由于现金流量信息对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现金流量表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该表可以回答如下简单但极重要的几个问题:现金来自何处?现金用到何方?现金余额(cash balance)在会计期间内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来自于营业活动的现金与会计收益之间虽有重大差异但有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伴随关系(correlation)越强,表明企业的收益品质越好。因为在会计收益中有大量的非现金的应计和递延项目,它们并不能提供确切的流动信息。所谓收益品质概念正是对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程度予以反映的一个概念。具体言之,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差异越小,说明会计收益的收现能力较强,收益品质较好;反之,收益品质较差。收益品质好,流动性及财务适应性就强。

在权责制会计制下,由于所采用会计政策不同,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资料的可比性大受影响。但是,现金流量的计量是极为明确和简单的,根本不涉及对会计政策的主观选择。因此,与收益计量相比,现金流量计量要整齐划一得多,具备较强的可比性。换言之,现金流量的差异原因源于单一的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或融资活动,不像收益计量那样涉及各项活动本身以及会计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

运用现金流量信息还可以对企业的财务适应性及流动性进行评价。这两种能力维系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源自企业内部如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越充分、越迅速,财务适应性与流动性越强。

流动性信息同样存在于资产负债表中。然而,目前采用的“流动—非流动分类系统”并不能提供完全可靠的、全面的流动性信息。因为有些流动项目并不一定构成未来的现金流动,即流动资产未必形成现金流入、流动负债也未必形成现金流出。即使构成流动项目-现金流动的转化,时间上的差异也可能会非常突出。再者,由于会计计价的原因,资产负债表项目与未来的现金流量之间也会产生差异。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确实的而不是将来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也可为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提供必要的数据。假如接受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理财目标,那么,现金流量表就是一个极为核心的财务报表,因为只有现金流量表才能提供直接的、明确的现金流量信息。通过连续数期现金流量表的分析,结合未来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理财人员可以对未来时期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企业价值规划,筹划合理的理财行为。对于理财人员而言,现金流量表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财务报表。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讲,现金流量表中的三阶段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与融资活动现金流量)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最重要的现金流量,只有它才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根本因素。

「参考文献

[1]kieso & weygandt,intermediate accounting,sixth edition,p172,john wiley & sons,1987.

[2]迈克尔。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

第9篇:资产负债的关系范文

关键词:资本结构 信用风险 相关性

本文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股票市场数据,研究资本结构与上市企业信用风险的关系,即企业的资本结构因素是否会影响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本文将资本结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资产负债率;第二层次为资产和负债的内部结构。国内针对资本结构与信用风险关系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企业的信用风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方面,如雷锟(2005)、李聪(2008)和谢赤、雷锟(2005)等。反过来,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信用风险的研究很少见。

研究假设

信用风险为企业发生破产的概率。企业破产指的是其资产价值低于负债价值。信用风险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资产价值与其负债价值的差距,另一方面是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大小。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对资本结构与信用风险的关系进行分析。

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即负债的账面价值占总资产的比重。资产负债率高说明负债与总资产的比重较高,从而资产价值与负债价值的差距较小,从这个意义上说,信用风险较高;反之亦然。可以假设,资产负债率与信用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即资产负债率高,该企业的信用风险较高;反之亦然。因而,提出假设1:资产负债率与信用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流动资产(Current Assets)与资产总计的比率指的是企业总资产中的流动资产的比重。流动资产是一种保持企业运营的资产,并不是企业长期增长的来源。企业的长期收入来源于企业的其他资产,例如固定资产中的设备等。在这个意义上,流动资产如果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太高,反而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增长,从而降低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间接提高企业的信用风险。因而,在控制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下提出假设2: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与信用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流动负债指将在1年(含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的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在短期内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其信用风险则越高,反之亦然。因此,在控制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下,提出假设3:流动负债与负债总计的比率,与企业的信用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有形资产是指那些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有形资产是公司在清算时可以顺利变现的资产。因而,有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是公司偿债能力的表现。因此,提出假设4:有形资产/资产总计的比率与企业的信用风险呈负相关关系。

信用风险的度量

(一)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本文度量信用风险指标的方法与KMV方法较为类似。

首先,根据Black-Scholes公式,有:

VE=VAN(d1)-Xe-rTN(d2) (1)

其中, (2)

将表达式(2)两边微分并化简,有:

(3)

因此得到可以计算VA和σA的公式(1)和(3)的方程组。

信用风险引入两个度量指标:违约距离(DD,Distance to distress)和期望违约频率(EDF,Expected default frequency,又称违约概率)。

违约距离(DD)可以定义为:

(4)

期望违约频率(EDF)的定义为:

EDF=N(-DD) (5)

在KMV模型中选取“DPT=短期负债+50%长期负债”表示破产边界DPT,本文沿用这种设定。

(二)我国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

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网站。本文选择A股所有在2008年1月1日前上市的企业的股权市场价值数据,数据来源为Wind数据库,去除2008年后上市的企业和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企业,去除金融保险业股票、停牌时间过长的股票、B股股票,去除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企业、有形资产/资产总计比率为负的企业。综合上述处理,得到1314家上市企业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流动资产的比率大致在50%左右,而流动负债的比率则要大得多,大致在80%以上。即我国上市企业的负债中,大部分负债是期限小于一年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比重较小。这可能与我国缺乏成熟开放的企业债市场有关系。

企业在债券市场中发行债券的渠道很少,发行企业债需要受到政府的很多审批与监管,因而期限较长的企业债并不是我国上市企业获得融资的主要渠道。

通过对公式(1)、(3)和(5)的计算,可以得出期望违约频率(EDF)。期望违约频率(EDF)从2008-2010年呈减小的趋势,说明上市企业的信用风险在这三年里下降。期望违约频率EDF的平均值,从2008年的8.30%,减小至2009年的2.89%以及2010年的1.36%。

资本结构与信用风险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一)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计算出的信用风险指标、期望违约频率(EDF)。本文选择四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为:资产负债率(DAratio)、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比率(CAAratio)、有形资产/资产总计比率(TAAratio)、流动负债/负债总计比率(CDDratio)。解释变量的数据均来源于Wind数据库。

本文选取控制变量五个方面的指标:企业的规模因素、估值水平因素、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企业规模选取总市值的对数;估值水平选取市盈率(PE)、市净率(PB);盈利能力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总资产报酬率(ROA)、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和销售期间费用率;偿债能力选取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息税摊销折旧前利润/负债总计;营运能力选取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与模型

根据上述数据,本文构建时间跨度为3年的面板数据。使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模型为:

表 1给出了解释变量的描述统计。在资产中,流动负债的比率大致在80%以上。即我国上市企业的负债中,大部分负债是期限小于一年的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的比重较小。这可能与我国缺乏成熟开放的企业债市场有关系。控制变量的情况,本文将不作阐述。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

本文使用的是上一年度年末的资本结构指标,来解释下一年度的信用风险。因为本文考虑的是资本结构对信用风险的影响,即上年度的资本结构数据是否会影响本年度的信用风险。

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的方法选择时,考虑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的区别,并做豪斯曼检验(Hausmann Test)。豪斯曼检验的结果支持使用固定效应模型。

表2给出了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由于控制变量较多,因此省略控制变量的报告。从表2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在单独将各比率与信用风险进行考察时发现,资产负债率与信用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假设1是符合的;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比率与信用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假设2是符合的;流动负债/负债总计比率与信用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与假设3是符合的。有形资产/资产总计比率TAAratio与信用风险关系不显著,这否定了假设4。

将所考察的四个资本结构因素综合起来与信用风险进行考察时发现,资产负债率DAratio、流动资产占资产总计比率CAAratio和流动负债占负债总计比率CDDratio,均与信用风险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在资本结构的两个层次中,不仅第一层次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关,第二层次的资本内部结构也与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关。

上述结果的经济意义在于,在资本结构的两个层次中,不仅第一层次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关,第二层次的资本内部结构也与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关。企业在针对资本结构的信用风险管理中,不仅需要关注第一层次的资产负债率,也需要关注资本的内部结构管理。

结论与展望

本文将资本结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资产与负债的总体结构,即资产负债率;第二个层次是资产和负债的内部结构,本文选取流动资产占资产总计的比重、流动负债占负债总计的比重、有形资产占资产总计的比重三个指标进行实证研究。

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资本结构的两个层次中,不仅第一层次的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关,第二层次的资本内部结构也与企业的信用风险有关,流动资产比重和流动负债比重,都与信用风险有正相关的关系。

基于上述发现,如果要有效降低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提高企业未来盈利潜力,开放长期债务市场、减少企业发行长期债务的政府审批是必要的。开放和发展长期债务市场,不仅有利于大型国有企业获得长期债务的融资渠道,使得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企业,摆脱债务结构中大部分为流动负债的情况,降低信用风险提高盈利能力。扩大发展长期债务市场,也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除了私募股权渠道外,几乎难以获得债务融资。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也不够,使得中小企业在其经营发展中,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因此,若有较为开放成熟的长期债务市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

参考文献:

1.雷锟.信用风险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