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企业财务核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基建工程; 财务核算; 财务管理
基建工程是企业为扩大经营规模而常见的投资方式。工程管理千头万,包含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涉及工程、生产、财会等部门及施工方、监理、造价审核等单位。本文仅从财务管理角度,浅谈企业基建工程财务核算和管理。
一、工程财务核算和管理常见问题
一是基建工程涉及范围广、专业性强,一般财会人员不熟悉工程业务知识,财会职责容易演变成简单的工程款结算支付,不能按工程明细项目准确地日常核算,最终也不能正确核算基建工程成本和资产入账价值。二是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抓不住重点,突不出要点,既起不到工程项目理财意义,又缺少应有的财务监督作用。三是财务竣工决算薄弱。竣工决算能综合、全面地反映建设成果和财务情况,对于编制资产目录,划分资产类别,分析投资效益都有重要意义,但不少企业做不到及时、完整、准确地编制竣工决算材料。
二、工程财务核算和管理办法
(一)工程日常财务核算
1.选配合适的人员。财会部门应选择合适的财会人员来专门开展工程项目核算与管理工作。财会人员从项目开始之初,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程投资的讨论和实施中,通过了解项目,熟悉概算,清楚项目增减变化,为准确的会计核算、有效的财务管理和后期竣工决算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2.明确核算项目。项目之初,财会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参照概算所列的单位工程来明确核算明细程度、内容,按建筑、安装、设备、其他支出等分门别类地建账,做好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明细科目会计核算。
3.设立设备明细卡片。对每台设备,从开始订货到交付使用都应有完整的核算,详细记载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价值、订货、到货、验收、付款、领用等内容,有关依据注明出处(如会计凭证或备查登记簿)。
4.建立工程合同台账。按土建、安装、设备、其他支出分类,侧重对工程项目合同付款情况进行明细统计,包括合同编码、施工单位(或设备供应商)、业务内容、合同价、以前年度累计付款、本年度累计付款、当月付款、累计已付款、余款等内容。
5.梳理其它支出明细。对项目繁多、性质不一的其它工程支出,财会人员及时整理费用明细备查,如场地占用及清理费用、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用、其它费用明细。
6.积累竣工决算素材。在日常工作中,财务部门通过审核付款,参加工程会议,收集工程材料等积累财务用款、预算调整、节约超支、施工优劣、投资效果等资料,为编制竣工决算说明书积累素材。
(二)工程日常财务管理
1.工程款项支付管理。(1)建立工程款结算制度,既要有防范多付的预警机制,也要杜绝无故拖欠。预警方式可以通过对比分析付款总额与合同约定或工程预算额;审核超预算和预算外项目是否履行相应核决权限的审批策略;核对预付工程款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等。财会部门应当保持与施工单位、造价审核单位交流畅通,准确掌握工程进度,根据合同约定和支付制度办理工程价款结算,不得无故拖欠,以免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损害企业形象。(2)扣回预付备料款、甲供材料款。预付备料款的工程,在工程实施后,随着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储备的逐步减少,应以抵充工程价款的方式陆续扣回;工程结算时,应核实甲供材料使用数量,对施工方多领用未退回的材料款应扣回。及时扣回上述款项可减少资金占用,同时避免多付工程款。(3)预留工程质保金。按规定工程施工方或供应商应预留一定比例的尾款作为质量保修费用,待保修期结束后才予结算。在支付工程款时,尤其在收尾阶段,应关注工程尾款是否够质保金的数额。
2.工程物资管理。工程物资包括材料和设备,除施工单位包工包料的工程外,一般大中型的基建工程都有甲方供应的设备和材料。
(1)有计划地筹集采购资金,做好设备货款结算,既要保证工程施工和投产使用的需要,又要避免积压物资、浪费资金,并力求节省采购运输费用,降低采购成本;如实反映和严密监督设备收发和储存情况,正确计算设备、材料的实际成本。(2)甲供设备、材料管理。甲供材料宜建立具体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保管并登记收发存备查账,财会人员及时记录材料数量金额明细账,并与库管收发备查台账定期核对数量,做到财务账、仓库账、实物三者相符;在工程后期应编制详细的材料供应清单,以便在工程结算时扣回。(3)清场盘库。工程竣工时,以财会部门应组织或督促有关部门清场盘库,将工程现场多余设备和材料退库,临时建筑设施清理回收;财务为主整理设备清册,与设备管理和生产技术部门、施工方等逐一清点、核对设备,做到账实相符。
(三)工程财务分析和竣工决算
1.工程财务分析。财会部门定期编制工程项目执行情况分析表、资本性支出报表,分项目列报预算总额、合同签订额、上年度已投资额、本年投资额、累计投资额、本年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金额、完成比例等指标,分析项目投资财务状况、超支节约原因,及时为决策层或管理层提供投资信息。
2.财务竣工决算。工程竣工后,财会部门牵头,在工程、计划、供应等部门和工程结算审核等单位协同下做竣工清理,编制项目竣工决算。通过决算,完整反映项目建设规模、主体建筑、主设备特征、工程质量、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等指标;通过原概预算与决算数据对比,分析投资效果;梳理工程项目支出数据,总结基建财务管理经验和存在问题,为下一步做好成本管理和资产核算打下良好基础。
摘 要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相对完善和自由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本文主要阐述施工企业实行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制度 成本核算 人员
一、施工企业实行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存和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可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就能提高企业绩效。
成本核算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核心工作,对企业的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市场激烈竞争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企业成本核算重在能及时正确核算出产品成本并且提供成本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借以考核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综合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核算渗透到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通过降低工程的生产成本,保证质量,来改进技术方法和提高利润。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企业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二、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 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手段相对落后
施工企业涉及到的管理内容偏多,人员和部门繁杂,所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如果核算工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各个项目的资金回报率及资源利用率不能及时地反映,那么施工企业的资源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得出的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就不能得到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管理者对经济情况的判断和决策。对如此复杂的工程进行有效管理,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很少有施工企业利用计算机作为施工计划和施工控制的有效工具,计算机大多用来做预算、文字处理和资料的储存,这就造成了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手段相对落后。
2. 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不到位、比较混乱
许多施工企业对生产经营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劳动无考核,物耗无定额,设备无人管,缺乏市场调查和竞争对手比较,材料采购过于草率。有的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目标,收款不开发票、购进货物不要对方发票、现金交易、做假账等,导致企业账目混乱,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没有明确管理界限,应该记为成本和不应该计入成本的账目没有明确界限,本期费用和后续费用区分不明,使大量无效成本增加,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 财务制度不健全,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单独制定内部财务制度,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只是惯例,而没有相应的成文制度保证,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制定的一般都过于笼统、定义较为模糊,执行制度的人员往往无所适从。财务制度针对性不强,制度陈旧,且相互之间不相协调配套,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很多企业财务人员观念较为滞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对企业财务信息结构根本没有掌握,严重妨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知识化的进程。
三 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应对措施
1. 推进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信息化
施工企业要依靠信息技术,建立起以互联网络为平台的新型财务管理方式,开发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采用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数据跨地区传递,财务状况动态监测,会计报表实时合并,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适时性,使管理者无论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所需要的财务信息,使管理决策人员可根据需求进行虚拟结算,实时跟踪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决策。
2. 明确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加强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严格财务收支的审核与管理,完善支出的审批手续,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和结算纪律,对报账的原始凭证要严格审核程序,明确责任,有效控制财务资金的收支,确保财务资金的安全。根据施工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将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责任制度相结合,调整适合本企业的改革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地控制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3. 健全财务制度,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建立规范、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和自律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工作流程。规范管理,依法核算和严格控制,真实反映财务状况,按时编报财务报告。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对财务会计人员定期进行最新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等制度法规的培训和上岗前的培训,把财务人员培养成既熟悉计算机操作,又有丰富财务管理理论的复合型人才.使财务核算管理人员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提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水平。
总之,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进行,社会经济环境急剧变化的今天,我国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仍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因此,企业管理者和财会人员必须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的重要性,树立崭新以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为中心的企业财务经营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水平,是施工企业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捧凤.会计核算与财务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企业研究.2011(4).
1.1公路经营企业类型
①国内经济组织设立的公路经营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②国外经济组织设立的公路经营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2会计制度的选择
①中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从事公路经营的国有企业应执行财政部、交通部1998年颁布的《公路经营企监会计制度》。
②从事公路经营的股份制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可以比照《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设置有关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③从事公路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应执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但可以比照《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殳置有关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2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选择
2.1平均年限法
采用平均年限法撮关键的是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公路及构筑物的使用年限,一般采用省【自治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收费批文上批复的收费年限,而非公路的实际使用年限或其寿命。
——公路及构筑物净残值比例的确定,其他部门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净残值比例为3%~5;外商投资企业的净残值率为10;《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台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有鉴于此,考虑公路经营企业对公路及构筑物只有在进行收费活动时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且在收费期限月;满后将无偿移交交通部门。因此.净残值比例应按考惠否则,公路及构筑物价值就不能彻底补偿。
2.2工作量法
公路及构筑物计提折旧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准确预计收费年限内的交通量,此时的交通量应以标准车交通量(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为小客车,二级公路为中型载货汽车)为准,且预计的交通量应和使用年限法相一致。下面举例说明公路经营企业如何计提折旧:如A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公路及构筑物”原值为27000万元,规定收费年限27a,收费期间预计标准车交通量5400万辆,第一年通过收费站的标准车交通量平均为I2.5万辆/月,第二年通过收费站的标准车交通量平均为I3万辆/月,第三年通过收费站的标准车交通量平均为I3.5万辆/月(假设仅设一个收费站)。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计算:
年折旧额一公路及构筑物原值÷收费年限一27000万元÷27—1000万元
每月提取折旧额=1000万元÷12—83万元
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算:
每标准车应提折旧一公路及构筑物原值÷收费期
间预计标准车交通量=27000万元÷5400万元=5元/标准车
公路及构筑物第一年应提折旧颧一125000×12×5=750万元;
公路及构筑物第二年应提折旧额=130000×12×5—780万元;
公路及构筑物第三年应提折旧额=135000×12×5—810万元。
另外,对通讯、收费、监控设施等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加速折旧法时,也存在一个折旧选择问题。从企业理财角度看,因公路经营企业运营初期收费额较中后期少,再加上初期享受国家所得税优惠政策(如“二免三减半”、15税率等),因而其折旧计提应前期少,后期多。在固定资产原值相同情况下,平均年限法较加速折旧法符台上述趋势.而加速折旧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叉较双倍余额递减法符合上述趋势,因而公路经营企业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某一监控系统原值500万元,预计使用5a,残值20万元,刚采用平均年限法时:
每年提取折旧额一(原值残值)÷使用年限一80万元÷5—96万元。
采用年数总和法时:
年折旧率一尚可使用的年限(折旧年限已使用午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折旧年限X(折旧年限+1)÷2]
圭三折旧额=(原筐一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各年计算列于表1。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X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备年计算列于表2。
各种折旧方法在同一年累计差额计算比较如表3所列。
3资产管理方式的选择
如上所述,公路经营企业取得公路收费经营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投资方式即“BOT”方式,另一种是受让公路经营权。因此,相应的资产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直接投资方式下,困涉及建设、经营、移交3个期问,公路及构筑物等资产的入账价值属于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故需按公路工程预算及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公路及构筑物的入账价值。因此,在建设期间发生的基建支出,要分两种情况才能形成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用固定资产。
一根据交付使用财产明细表,从“基建工程支出中转入形成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公路及构筑物、安全设施通讯设施监控设施、收费设施、房屋及建筑物
贷:基建工程支出一根据项目概算内容购入的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经营准备的工具,直接形成固定资产和周转材料。{酱:固定资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机械设备(摊铺机、压路机等)、车辆(巡逻车、工程抢险车等)、其他(复印机、打字机等)
周转材料
贷:银行存款等结算科日
工程物资——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②在间接投资方式下,公路经营企业直接出资购买已建成的公路,困不存在建设期间,只涉及经营、移交2个阶段,其形成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用固定资产比较简单除需支付公路及构筑物等建造成本外,还要支付受让公路收费经营权的购置成本——无形资产。
此时将购买价大于公路建设成本的部分作为“无形资产——公路经营权”来核算。
借:固定资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公路及构筑物、安全设施、通讯设施、监控设施、收费设施、房屋及建筑物
无形资产——公路经营权
【论文摘要】 从公路经营企业如何把公路及构筑物作为资产管理、如何计提折旧、选择何种会计制度进行介绍并提出一些办法,旨在引起从事公路经营企业的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重视,使企业的管理更加适应市场经挤的要求。
1 国内外经济组 织设立的公路经营企业对会计制度的选择
1.1 公路经营企业类型
① 国内经济组织设立的公路 经营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② 国外经济组织设立的公路经营企业包括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1.2 会计制度的选择
① 中国境内设立 的所有从事公路经营 的国有企业应执行财政部 、交通部 1 998年颁布的《公 路经营企监会计制度》。
② 从事公路经营的股份制企业应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但可以比照《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设置有关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
③ 从事公路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应执行《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但可以比照《公路经营企 业会计制度》 殳置有关会计科 目进行核算。
2 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选择
2.1 平均年限法
采用平均年限法撮关键的是如何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 —公路及构筑物的使用年限,一般采用省【自治区】级以上人 民政府“收费批文上批复的收费年限,而非公路的实际使用年限或其寿命 。
— —公路及构筑物净残值比例的确定,其他部门企业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净残值比例为 3%~5 ;外商投资企业的净残值率为 10;《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台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有鉴于此,考虑公路经营企业对公路及构筑物只有在进行收费活动时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且在收费期限月;满后将无偿移交交通部门。因此.净残值比例应按考惠否则,公路及构筑物价值就不能彻底补偿。
2.2 工作量法
公路及构筑物计提折旧最关键的一点是如何准确预计收费年限内的交通量,此时的交通量应以标准车交通量(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为小客车,二级公路为中型载货汽车)为准,且预计的交通量应和使用年限法相一致。 下面举例说明公 路经营企业 如何计提折旧:如 A 公 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公路及构筑 物”原值为27 000万元 ,规定收费年限 27 a,收费期间预计标准车交通量5 400万辆,第一年通过收费站的标准车交通量平均为 I 2.5万辆/月,第二年通过收费站的标准车交通量平均为 I3万辆/月,第三年通过收费站的标 准车交通量平均为 I3.5万辆/月(假设仅设一个收费站)。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计算:
年折 旧额一公 路及 构 筑物 原 值 ÷收费年 限一27 000万元 ÷27— 1 000万元
每月提取折旧额=1 000万元÷1 2—83万元
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计算 :
每标准车应提折旧一公路及构筑物原值÷收费期
间预计标准车交通量=27 000万元÷5 400万元=5元/标准车
公路及构筑物第一年应提折 旧颧 一1 25 000×1 2×5=750万元 ;
公路及构筑物第二年应提折 旧额 =130 000×12×5—780万元 ;
公路及构筑物第三年应提折 旧额 =135 000×12×5—810万 元 。
另外,对通讯、收费、监控设施等固定资产采用平均年限法和加速折旧法时,也存在一个折旧选择问题 。从企业理财角度看 ,因公路经营企业运 营初期收费额较 中后期少,再加上初期享受国家所得税优惠政策(如“二免三减半”、1 5税率等),因而其折旧计提应前期少,后期多。在 固定资产原值相同情况下,平均年限法较加速折旧法符台上述趋势.而加速折旧法中的年数总和法叉较双倍余额递减法符合上述趋势,因而公路经营企业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
如 :某一监控系统原值 500万元 ,预计使用 5 a,残值 20万元,刚采用平均年限法时:
每年提取折 旧额一(原值 残值)÷使用年限一80万元 ÷5—96万元 。
采用年数总和法时:
年折 旧率一尚可使用的年限 (折 旧年限 已使用午数),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折旧年限X(折 旧年限+1)÷2]
圭三折旧额=(原筐一预计净残值)×年折 旧率各年计算列于表 1。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 :
年折旧率 =2/折旧年限X 100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备年计算列于表 2。
各种折旧方法在同一年累计差额计算 比较如表3所列。
3 资产管理方式的选择
如上所述 ,公路经营企业取得公路收费经营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投资方 式即“BOT”方式,另 一种是受让公路经营权。因此,相应的资产管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
在直接投资方式下,困涉及建设 、经营、移交3个期问,公路及构筑物等资产的入账价值属于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故需按公路工程 预算及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公路及构筑物的入账价值 。因此,在建设期间发生的基建支出,要分两种情况才能形成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用固定资产。
一根据交 付使用财产 明细表,从“基建 工程 支出 中转入形成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经营用 固定资产——公路及构筑 物、安全设施 通 讯设施 监 控设施、收 费设施、房屋及建筑物
贷 :基建工程支出一根据项目概算内容购入的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经营准备的工具,直接形成固定资产和周转材料。 {酱:固定资产——经营用 固定资产—— 机械设备(摊铺机、压路机等)、车辆 (巡逻车、工程抢险车等)、其他(复印机 、打字机等)
周转材料
贷 :银行存款等结算科日
工程物资——为生产准备的工具及器具
② 在间接投资方式下,公路经营企业直接出资购买 已建成的公路,困不存 在建设期间 ,只涉及经营、移交 2个阶段,其形成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用固定资产比较简单 除需支付公路及构筑物等建造成本外,还要支付受让公路收费经营权的购置成本——无形资产。
此时将购买价大于公路建设成本的部分作为“无形资产——公路经营权”来核算。
借 :固定资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公路及构筑物、安全设施、通讯设施 、监控设施 、收费设施、房屋及建筑物
无形资产——公路经营权
关键词:公路工程;财务管理;核算;措施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做好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经笔者研究,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对公路施工企业造成不良影响。据此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对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加以强化,充分促进公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分别从: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现状、加强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的有效措施,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现状
(一)工程财务管理执行力不够
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对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有效监督,如果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会直接影响到资金使用效率及工程进度和质量。目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并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或已制定了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但并没有严格遵照执行,工程资金的运转以施工负责人的主观意见为导向的现象仍存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容易造成建设资金不足,会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质量,还可能阻碍到整个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
(二)以施工为主,票据的结算滞后
公路施工企业目前存在以施工为主,材料采购、机械租赁的结算滞后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施工前期不进行科学的财务预算,施工中材料款、机械款、往来款等方面结算不及时,造成很多施工中的财务支出数据不完整,出现工程实际支出比财务支出要多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此外,财务核算过程和工程结算过程不协调的现象,使得工程涉及的其他分项成本无法及时控制,加大了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难度。
二、加强公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及核算的有效措施
(一)实现成本核算体系的完善
第一,公路施工企业应将成本核算及成本分析结合起来,准确的成本分析是做好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前提,成本分析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制定科学的成本计划,进而对各项费用进行合理的安排;而成本分析工作是施工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控制、实现目标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要把成本分析工作贯穿于施工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中,对企业成本实施全面动态的管控。
第二,把成本核算与定额管理相结合,定额管理即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对人工、材料、机械及其他间接成本所制定的定额消费制度,进而贯彻及落实相应的定额管理。同时充分应用定额管理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从而保证所核算的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进一步促进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顺利实施。
(二)实现管理监督机制的健全
第一,对于施工企业的行政部门,如企业的工程部、税务部等有一定的监管职能,要严格履行各部门职责;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内审职能,协助进行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应该不断加大执法的力度,实现信息共享,严格防范施工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的违规现象,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开展。
第二,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健全监督机制,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以便完成对施工企业的工程、财务等方面工作全程监督。该组织可经高层管理人员带领一个团队完成,团队成员可由会计师、工程师、审计师等组成。施工企业开展各项工作都必须接受该组织的监管,财务管理以及核算制度得以科学合理制定并严格予以执行,以确保施工成本信息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三)做好工程养护预防措施,合理节省财务养护支出
公路工程从交工至竣工验收有两年的缺陷责任期,需要财务人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做好缺陷责任期财务预算。遵循科学的财务管理指导思想,重视预防养护程序,增加日常巡查次数,确保公路的平整性和耐用性,减少工程养护整体投入,降低公路出现问题的机率,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增加公路承载能力,从根本上节省企业养护成本开支,这也是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财务部门在审批养护资金时,应实地考察工程区域,科学预估工程所需资金,制定详细的财务政策,将养护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考虑进去,为高效完成好养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四)实现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为较好地提升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水平,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施工企业就应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更加深入的了解成本分析以及各项目的预算编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操作技能及工作水平。第二,应加强财务人员对公路工程业务方面知识的了解,熟悉施工流程及施工过程中工、料、机的科学配比。第三,财务人员应掌握对外出施工涉税、施工地法律法规等知识,提升财务管理及核算人员的道德素养,并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进而确保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顺利实施。第四,公路施工企业在加强对员工培训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以便提升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热情。
(五)实现过程控制管理的落实
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时,应从整个项目的施工初期直至竣工阶段,都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核算工作贯穿至整个施工企业项目建设中,经全面、细致地监控施工过程,尽量减少施工成本,同时在财务管理前,制定科学、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方案,根据方案进行相应的管理。具体的管理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加强工程材料出入库的管理,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在材料采购和使用过程中依照计划额度,既要避免材料超用或积压浪费,又要保证工程材料质量。对于使用率高的材料,要严格定额采购,采取限额领料的制度,杜绝乱领乱用现象的产生。对于易耗材料,要以路段长度等实际情况为依据,参考相关资料经验,尽可能准确预估材料使用量,依据用量分堆摆放,对材料进场或运输过程严格监控,对可回收使用的材料应提前做好相关工作,降低材料维护和管理成本。
二是对工程建设的机械费用管理时,应重视台班数和台班变动对财务成本带来的影响。对自有机械,要严格控制台班价格,对单机、单车价格仔细核算;对外来机械,要记件、记量。此外,对于机械设备经营单位应进行有效沟通,充分比较市场价格,以期节约设备使用成本。
三是对企业的人工成本进行管理,为较好地避免因人工因素造成工期延误问题,相关的管理者应确定最佳人工比重,并结合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任务能够高效顺利完成。计算人工费用时,要以加班通知、考勤表、工效记录等原始记录作为核算依据,并依照实际需要合理编制排班表,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费用,严格控制工时定额。
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中的其他费用,都应以节约高效为原则,以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综合对比数据为依据,从而保证财务成本管理的合理、高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所进行任何生产及经营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企业价值最大化,以便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及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健全及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战刚. 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论析[J].时代金融,2011,09:17-18.
[2]胡军涛.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2,06:310-311+313.
一、财务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途径分析
1.资本层面。毋庸置疑,在企业运作日益国际化趋势下,帮助企业上市或进行投、融资管理是一个成功CFO不可不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很多企业财务上的成功均来自于首席财务官在资本市场上的长袖善舞。随着国际、国内资本市场日渐规范和企业竞争全球化的加剧,资本市场为财务高管为企业创造价值提供了另一舞台。
2.运营层面。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升企业绩效。财务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改善企业的绩效。在运营层面的预算制订、税收筹划、财务分析等环节,财务高管都可以通过这些财务管理手段使企业形成和保持健康的管理状态,以便对企业经营的最终财务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3.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今天的CFO或财务总监仅仅具备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够的,财务高管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和多重使命使得首席财务官的角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因此,提升企业形象、沟通技巧、个人魅力等“软能力”也渐渐成了首席财务官们的必备职业技能。这些看似与财务职能并不紧密相关的能力正悄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4.财务目标。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但在财务管理目标上众说不一,各执一词,未能形成共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企业财富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润最优大化”目标相比较,无疑是进了一大步,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因此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寻求更好的财务管理目标。
二、增强会计核算功能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1.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为此,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动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做到合理组合。
2.正确进行投资决策。首先,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第二,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第三,人力资源的投资。目前应特别注意人力资源的投资,从某种角度说,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型人才,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其次,集中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在积累的资本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为了便于控制资金,在没有良好的企业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水平下最好不要搞多元化经营,应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第三,规范项目投资程序。当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普遍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实施。
3.重视运营资金管理。相对于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外部筹资能力和内部资金调度余地,因而加强运营资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中小企业较小的生产经营规模决定了其材料采购量和产品销售量也相对较小。因此,原材料尽可能就近采购以减少原料库存。同样产成品也应尽可能就近销售以缩短库存周期,减少积压。生产安排应充分发挥其“船小好掉头”的特长,严格以销定产、对于应收账款应提高折扣标准,缩短收账期,并将收款责任落实到人。在日常经营中,中小企业应努力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抓好市场开拓、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中小企业实现了税后利润尽可能积累,以充实自有资本。这样,既保持了合理的资本结构,又有利于树立企业信用形象,取得银行的信任。
4.建立、健全会计结算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会计结算中心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界定岗位职责,明确各会计人员具体分工。实行会计工作分离,提高会计专业化核算水平,保证会计结算中心业务正常、安全平稳地运行。内部管理制度方面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内部业务规范,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考评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管理。
5.以人为本,打造高效的会计队伍。企业会计人员在企业中担负着重要的岗位责任,会计队伍建设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命运和国家统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了带好这支队伍,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加强对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准则》、《新税法》、《财务管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理论学习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其次,邀请税务部门来公司讲解“税法和税务知识”;请公安部门、市纪委来公司讲解“经济法”、“刑法”,观看学习“来自大墙内的忏悔”等警示教育。再次,加强内部考评工作,按照公司规定对会计人员实行末位淘汰。通过以上工作,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了全体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法制意识,提高了他们思想道德品质,大家都能够按照法律法规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使企业会计队伍在公司经营管理中成为一支诚信、敬业、精干、高效的专业管理队伍。
【关键词】财务工作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转变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逐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也日益显现,但许多企业财务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上,远远不能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大多企业都面临着财务工作的重新定位,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自身也需要重新审视原有职能是否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财务工作从传统的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至关重要。
一、企业财务工作的现状
(一)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工作不重视
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将财务工作定性为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传统观念仍比较普遍。会计核算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通过一系列会计核算程序,以各种报表或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企业决策。但企业财务工作职能不仅是会计核算还有财务管理,未来财务工作职能还要向提供决策支持、合规控制等方面发展。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企业财务工作和财务人员不受重视,财务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二)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还有许多企业财务人员财务专业素质不高,财务信息化建设很滞后,有些虽然使用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综合素质较低,并没有真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会比较粗劣,企业难以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企业财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与企业经营管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三)企业财务工作业绩不突出
传统的企业财务职能主要是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是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一种体现,主要体现在事后的记账工作,传统的财务工作将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相分离,导致信息流、资金流与实物流不一致,会计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实时管理的需要,使得财务工作业绩不突出,在企业管理中处于较低的层次,没有发挥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财务职能从核算向管理转变的对策
(一)强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在企业中应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必须成为董事会成员,企业经理层还应赋予财务部门负责人参与决策的权力,并支持和指导关注经营管理的更广的范畴,从而推动财务职能的转变,财务部门不能将眼光仅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做出决策等环节扮演好重要的角色,为公司的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财务信息和支持,强化财务管理核心地位,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运行体系,从管理层面推动财务工作职能向管理型的转变。
(二)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一体化
企业应打破部门间的界限,重组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对传统会计流程进行整合,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并且要进行信息化建设,推行ERP系统,转变会单纯的核算型职能,体现财务管理的实时性,实现会计与业务一体化。企业应将会计人员嵌入经济活动每一环节,全面获取经济业务的相关信息,并经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处理,保证了会计信息采集与加工的实时性、有用性。通过将会计流程与业务流程组合,达到财务与业务协同化的目标,提高财务信息的效率,充分体现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发展战略,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财务部门在企业内控体系建立和实施应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应充当企业监管合规、内部控制、遵守会计准则和财税法规的管理者,通过会计系统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等一系列内控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预警体系,多元化筹资和多元化经营的方法来化解和防范风险。使企业深刻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不仅是会计管理部门的要求,也是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管理效益以保证企业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举措,从而推动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方向的转变。
(四)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职能向管理转变的实施效果取决于人这一主要因素,财务人员为了适应财务职能的转型应提高自身素质,企业应对财务人员加强专业培训和道德培养。首先,财务人员应将会计与业务结合形成一体化,对公司经营业务熟悉了解,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决定了财务部门能否对该环节起到管理作用;其次,财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和内控管理知识,对会计准则和财税法规、制度要熟悉掌握并熟练应用;再次,财务人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技能、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具备运用各种工具、模型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在业务拓展、业务绩效分析等方面给业务部门提供具有前瞻性意见。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是实现财务职能转变的重要保证。
总之,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实现财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分析自身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马雪琴.创新财会工作思路 推进企业转型跨越发展[J].中国总会计师,2011.
摘 要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备受各行各业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企业化经营行为日益显著,给予各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就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而言,其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会计制度的推动下,各水利施工企业纷纷致力于财务会计核算研究。目前,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方式与制度已经不适应现行水利施工企业的需求,以下将通过分析现行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现状,为加强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增强其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提出相关性对策。
关键词 水利施工 财务会计核算 现状 对策
近几年来,水利建设改革不断发展,企业化经营行为增多,因此对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水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尤其是是要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 在实际的操作中,原有的财务制度已经出现很多问题, 暴露出其不足及其局限性,出现了明显的滞后。
水利施工企业急需面对的问题就是改变财务会计核算方法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并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定会给水利施工企业代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是水利施工企业的最重要的事情。
一、现行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现状
随着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员工逐渐意识到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各水利施工企业不断加强对财务会计核算的资源投入,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现行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利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内容单一
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真实、准确的反映出水利施工建设的各项经济活动状况。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财务报表内容较为单一,尚未能够全面贯彻到水利施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此报表不仅不能够满足水利施工业务发展的需求,而且极易给我国现行水利施工企业引发高风险,甚至者,直接影响到水利施工建设项目的顺利正常开展,最终导致水利施工建设项目不能够预期竣工,大大降低了水利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水利施工企业报假账现象严重
报假账现象始终是我国水利施工企业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水利施工企业实施财务会计核算之后,各部门仅凭票据进行报账,其中相当一部分部门以住宿、运输、印刷、劳务费等合理的票据报销滥发奖金、公款旅游、公款吃喝等不合理支出,再加上,现行水利施工企业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因此,给予违规违纪职工提供了较大的违规违纪缺口,使得水利施工企业报假账现行日益严重,不利于水利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价值最大化。
(三)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缺失
在水利施工企业项目施工过程中,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相辅相成,只有实现二者相互结合,才能够确保会计人员更好的掌握企业的各项具体业务、开支项目以及资金使用状况。目前,我国现行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严重缺失,并且,部分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相对低下,,报账时的资金来源、性质以及用途等填写信息不真实,导致财务会计信息失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顺利、有序、高效开展。
(四)水利施工企业帐外资金违纪违规问题
我国现行水利施工企业帐外资金违纪违规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账外账行为日益突出;第二,私自预留收入,只上交预算之内的资金;第三,仅交一级预算单位的,不交二级预算单位的;第四,财务会计人员管账不管物,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变为帐外资产;第五,企业内部存在“明转暗、上转下、真转假”现象。
二、加强现行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对策
本文针对于现行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就加强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提出四点可行性对策。
(一)全面落实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全面落实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应以相关法规和制度为依据,立足于财务会计岗位设置、资金统一管理、统一会计核算程序以及建设成本控制等基础之上,首先要设立专门的财务会计核算部门,明确各会计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其次是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二级会计科目以及三级会计科目,保证会计核算科目和概预算项目保持一致性;再次是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基建结余资金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多项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最后是拓展财务会计报表内容,定期收集会计资料,并根据其会计资料,实现对财务会计报表的有效审查核对,确保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及时性。
(二)严格控制水利施工建设成本支出
现行水利施工建设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投资成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成本、待摊投资成本以及其他投资成本。一是控制设备投资成本。具体核算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二级科目是指不需要安装设备、安装设备以及工具及器具。三级科目是指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设备;二是控制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成本。具体核算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二级科目是指建筑工程投资成本和安装工程投资成本,三级科目是指主体工程和临时工程;三是控制待摊投资成本。具体核算分摊计入交付所产生的各种费用支出;四是控制其他投资成本。具体核算材木支出、器具购置以及各种无形资产所产生的费用支出。
(三)制定规范的工资、奖金、福利统一标准
工资、奖金以及福利直接关系到水利施工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优厚的工资、奖金以及福利有助于充分调动财务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以及能动性。因此,应在国家政策制定的工资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水利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工资、奖金、福利统一标准,并针对于薪酬问题制定健全的考核制度和评价准则,保障其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为防止薪酬分配不均问题,由水利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统一发放。
(四)加强水利施工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
工程价款结算管理是水利施工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该环节对提高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所以,加强水利施工建设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应以工工程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设计变更文件等资料为依据,通过承包商申报,工程管理部门审核以及相关负责人审批等程序分期或者一次性进行工程价款结算。
三、结束语
市场经济体制在逐步的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水利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现盈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而加强会计核算是水利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经济效益、维持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利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建设规模大、资金投入较多的特点,大部分的资金都是国家财政拨款或者利用贷款的方式。 因此做好水利施工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 对于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规模、避免资源浪费、充分发挥国家的投资效益、保障国有资产、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建设单位,打击违法乱纪行为、树立政府和党的形象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轶坤.论会计集中核算利与弊.财经界(学术版).2010(03).
[2]徐耀成.水利建设项目财务管理新模式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1(08) .
[3]程培珍.谈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结算在企业集团的应用.现代商业.2010(11) .
摘要 : 会计集中核算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必然发展趋势,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简要分析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诸多影响的基础,提出综合性的会计集中核算发展策略,可为相关工作者及施工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 会计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施工企业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的逐步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建立与其相符的财务管理体制及会计核算流程,因此,会计集中核算应运而生,成为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会计集中核算从本质上讲,就是企业所成立的核算中心承担下属单位的“记账”业务,而下属单位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的筹集和运用资金,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从会计集中核算的基本运作模式来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三分离一公开”,即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相分离,会计凭证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相分离,会计业务处理的公开。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机制上的创新无疑会给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众多利益和便利,但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发现会计集中核算给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集中核算模式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来看,对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施工企业有效的资金管理
(1)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会计集中核算可以有效防止资金中途被克扣、截留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制度后,加快了资金回笼,减少了融资成本。特别是在资金投资方面,会计集中核算使整个集团内部项目资金运作完全置于集团的监控之下,从总体上把握投资方向。集中资金对重点项目投资,避免投资分散重复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率,确保合理有效使用。
(2)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透明度。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使用权、所有权、拨付权的三权分离,改变了资金的监控手段,避免了财权分散、下属单位各自为政、成本费用难以控制的不利局面,增加了各单位资金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遏制了腐败现象。
(3)有利于提高建筑施工企业预算的科学性。会计集中核算可严格执行预算程序,保证了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做到预算有依据、执行有监督、安全有保障,从根本上提高了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有利于控制施工企业成本费用
会计集中核算在严格执行“以收定支”的基础上,规范了成本费用的支出项目,杜绝了超预算、超标准及挪用、浪费等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了资产资金的安全。
3.有利于规范施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统一了会计核算方法,减少了会计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了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及统一性,不但能对外提供完整可靠的财务信息,而且能及时地为公司领导提供各项经营指标。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虽说会计集中核算会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方法、制度、人员等要素不合理的应用,而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割裂了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之间的相互联系。多数施工企业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之后,会计核算集中到总公司财务部进行,但财务管理工作却仍旧分散在原下属单位进行,这使得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严重脱节,不利于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施工企业报账会计的角色定位不准确。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报账会计往往仪充当“出纳”的角色,并未把自身置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高度,因此,无法充分利用自身能够方便获取财务信息的优势,对施工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进行全程控制,无法将相关人员和部门的经济责任系统地反映出来。
(3)弱化了施工企业对会计核算的有效监督。施工企业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虽然从形式上起到了监督作用,但更多关注记账等具体事务,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不利于调动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积极性。由于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有限,且工程项目数量及种类繁多,使施工企业很难有能力和条件对各项目实施严格的会计监督,且由于施工企业往往过分强调企业会计人员的事后监督职能,弱化了其监督职能,缺乏完整的源头监督体系和切实可行的控制制度。
二、会计集中核算对策
可以看出,会计集中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为了有效发挥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笔者总结出以下综合性的策略,以提高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内外环境的优化
1.外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就是相关政策体系及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要加大财政形势、财经政策及各项法规的宣传工作,严格按《会计法》、《预算法》、《会计基础规范》等法律法规执行和推进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工作。
2.内部环境的优化
会计集中核算实施内部环境的优化主要表现企业内部各项有关会计集中核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会计核算管理体系。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准绳,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特点,借助网络信息化系统,建立企业会计核算中心账务系统,并制订会计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应建立在会计主体明确、责任定位清晰的基础之上,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战能力。按照财务事前预测、会计过程监控、数据决策分析三阶段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外派到工程项目或分公司的会计人员(报账员)主要履行会计监控职能。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定期到二级单位(工程项目或分公司)调研了解情况,并充分发挥审计监察人员的职能作用,使其对财务支出的真实性承担审核工作。立足于电算化、网络化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远程报账、查账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报账员的工作能力,转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能,实现财务数据资源在企业总部、分公司、工程项目之间的自动化和共享化。
(2)健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制度。施行会计集中核算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中心运作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财务工作高效运转。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防范财务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审计部门要定期对会计核算中心等进行审计监督和独立评价等。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有:原始记录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预算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授权批准制度、内部稽核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财务信息报告体系、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电子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风险管理体系等。
(二)会计集中核算具体实施
(1)充分发挥核算中心服务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中心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加强预算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并着重预算执行的信息反馈工作,在决定资金支付之前应确定是否应该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类科目等。核算中心应真正实现会计的事前预测指导、事中监督控制之主要职能,为决策领导层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坚决予以制止。
(2)建立责任中心,实行责任会计。为了防止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相分离局面的产生,有必要建立责任会计运行模式。责任会计目前主要采取结算、责任审计等方式进行,为了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应进一步研究财务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转化、融合的问题,使之对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为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在施工企业实行责任会计应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为出发点,依据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设置一套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财务管理需要的运行体系,从而不断加强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把握好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双重职能作用。
(3)深入会计理论创新,探索会计职能转变。为了适应建筑施工企业发展趋势,会计核算中心应彻底扭转将其单纯作为核算机构的观念,职能要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在会计集中核算这种新型的会计管理体制下,应充分理顺会计监督与理财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清两者的责任。此外,应切实加大对核算单位资产经营责任的审计力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杜绝损失和浪费,堵塞支出管理漏洞。
(4)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会计人员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凭证的整理和摘要的输入上,建立远程查账和报账系统后则只需审核和修改,可以减轻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能使会计人员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单位的财务和预算管理工作。对单位而言,报销和凭证的输入工作可以在几天的时间里分散进行,到核算中心报账时可以减少报账等候时间。整个管理流程完全自动化,单位、前台、后台之间数据资源完全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从而实现系统优化。
(5)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做好报账员的业务管理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下的财会人员,一方面应尽职尽责,及时向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满足其财务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应有为单位当好家理好财的思想,要尽心尽力管理好单位资金,实现会计监督的职能。对于审批手续不齐全的、超出预算范围的、违反规定等的财务收支,应当予以退回,或要求补充、纠正;对于缺乏真实性、以虚假发票套取资金的,应坚决予以制止。其次,核算中心人员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知识的学习(比如参加造价员、建造师的培训等),并适时深入施工一线,了解施工流程,尽可能参与核算单位的管理,熟悉核算单位的收支项目,防止部分收入体外循环等。此外,还要加强对各核算单位实物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对往来款项也要及时清理,避免资产流失。而财务报账员则应具备会计上岗证,据实登记经济业务台账,对报账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向会计核算中心报账并说明相关经济业务票据的真实情况等。
三、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会计集中核算方式下的财务管理水平,以促进其良性发展,文章只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了相关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集中核算发展对策,而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综合性从制度、方法、技术等方面加以实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