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家庭教育调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庭教育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庭教育调查

第1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通过走访恩施市300户村民,从教育投资观念、家庭收支状况、子女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和投资结构逐步改变,但是地区差异性显著且教育支出已成为农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应采取多元化、多渠道解决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困境。

[关键词]

民族地区;恩施市;农村家庭;教育投资

1前言

教育落后是农村经济发展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也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更是如此。因此,改变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现状,发展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为后续发展提供支撑有着重要意义。正因如此,笔者选取恩施市崔家坝镇水淌村、白果乡龙潭坝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式掌握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此次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96.7%,具有统计意义。

2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现状

2.1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观念转变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对我国居民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不论城镇还是农村,农村封建观念的转变尤为缓慢。过去,人们对教育的认识很片面还偏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得好还不如嫁得好”的观念“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传统观念受到现代观念的挑战,发生了重大变化,男女平等接受教育,送孩子读书是父母的义务等观念成为主流观念。从表1可知,在教育观念上,80%的家庭认为供孩子读书是父母应有的责任,不可推脱;81%的家庭认为受教育的机会人人均等,只有19%的家庭认为孩子读书,男女有别,其中,很多家庭是由于收入限制而被迫选择牺牲女孩的利益而让男孩多读书。这对于传统观念的改变不可谓不大;60%的家庭认为“孩子上学读书,并不一定非要读大学”,61%的家庭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更有用”。随着我国大学扩招,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农村家庭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很多家庭都把职业教育作为未考上大学的第二选择;“读书无用论”以及“只要识字”就足够的观念已经在现代农村家庭站不住脚了。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行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目标的多元化特征,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有光耀门楣、老有所养、实现子女自我发展、利益和幸福等目的,这种多元化的投资目标是社会的进步。[1]从表2显示,43.3%的农村家庭希望子女通过读书考上大学这一途径跳出农门,到城镇找份好工作来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和生活状态。21.3%的家庭认为“学知识,将来做什么都用得着”,为子女将来的生活铺平道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有13.7%的农村家庭认为考上大学是光耀门楣的大事,也有少数家庭是出于防老的动机,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这一观念将会不断被淡化。子女寄托了上一代人的希望与理想,通过教育投资来实现身份的转变和理想的实现。这不免有些功利化,但这却是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重要期望。由于家庭经济能力、学校教学质量与子女学习能力以及对未来就业的不确定性,使得有32.3%的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没有清晰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另外,还有7.7%的农村家庭因“读书无用论”仅小学期望;因经济能力的硬约束而对“研究生或出国”的期望仅占3.3%,见表3。

2.2教育支出成为农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近年来,教育收费呈上升趋势,在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大的情况下,教育收费过高使得农民难以承受,有84.7%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负担非常大。一般农民面对过高的教育收费,入不敷出,不得不减少教育投入,甚至让孩子辍学,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农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调查显示,有34.4%的农村家庭认为高中教育负担非常大,有45.6%的农村家庭认为教育负担大,两者加总占80.0%,可见高中教育收费造成了绝大部分农村的家庭负担。高校教育学费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根据调查显示,平均每年高等教育支出9000~12000元,89.6%的农村家庭认为目前大学学费超过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民族地区农村家庭面对着大学的高费用,一部分家庭被迫使孩子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都要向亲朋好友或者贷款艰难支撑孩子上大学。大学的高收费使得原本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再度陷入贫困,加之,大学毕业的就业形势,工作难找的现象,使得有些家庭就对孩子接受高等教育丧失信心。

2.3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逐步改变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结构逐步发生改变,主要表现在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热情降低,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热情上涨。随着技术越来越被看重,以及由于投资时间较本科教育投资时间短,投资费用少,农村家庭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关注。61%的家庭表示“职业技术教育更有用”,很多家庭都把职业教育作为未考上大学的第二选择,有些收入较低的或者更注重投资回报速度的农村家庭甚至把高职教育作为第一选择。

3解决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的有效途径

3.1加大国家对教育经费的分担力度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和特殊教育投资。政府部门改变目前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发挥中央政府对基础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减小县、乡级政府教育经费的负担。[2]同时,政府各相关部门,厘清关系,明确权责,不断完善教育经费投入管理体制,确保经费有效利用。

3.2建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建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成立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基金会,旨在用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包括:人才的培养与培训、人才交流、紧缺型和特殊型人才的培养等内容。基金的使用紧紧围绕民族地区贫困家庭教育发展,集中用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投资能力提高和教育发展、重点服务于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另外,根据民族地区农村的平均收入水平,合理界定贫困生家庭,让需要得到资助的学生真正享受到资助。[3]

3.3扶持贫困家庭学生就业创业拓展就业渠道,灵活利用洽谈会、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开展面向少数民族毕业生、贫困家庭学生的多形式专场招聘会。制定倾向于民族地区农村特困家庭子女的优惠就业、创业政策。建立贫困毕业生数据库,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培训、咨询和就业信息等就业指导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政府为贫困毕业生发放见习、实习补助,进一步扩大求职补贴资助范围,提高补贴标准,降低贫困毕业生就业成本。政府大力扶持贫困毕业生创业,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咨询等服务;在税费、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比如创业扶持基金、个人创业贷款对贫困毕业生重点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守义.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08(5):60-61.

[2]韩彦东.人口较少民族人力资本存量短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118-123.

[3]袁卫华.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解析[J].统计研究,2008(6):110-112.

[4]恩施州统计局.恩施州统计年鉴(2014年)[DB/OL]

[5]文大稷,李忠斌,李杰.民族地区收入约束下的家庭教育投资能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经济,2010(3):26-30.

第2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父母文化程度;关系

一、问题提出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迁入到城市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相应增多,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特别是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随之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及和谐发展,而外来务工人员作为社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特殊群体,其生存状态及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因此长期以来备受关注。我们以南京一所外来子弟学校为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校内务工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家庭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如何有针对性地给予外来务工人员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务工子女的学习能力和成效,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南京市玄武区一所外来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抽两个班的学生做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通过多渠道、多角度搜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借鉴其经验,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个案研究法则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针对典型案例做细致深入的研究,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外来务工子女的学习现状;家庭环境对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的影响。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75份,有效率96%。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外来务工子女之间家庭教育的差异分析

调查问卷涉及的家庭教育包括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每个方面再具体细分为若干标准,希望通过多层面了解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同时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分为高中以上和高中以下两个层次,分别调查其子女在学习和生活两方面的表现,通过卡方检验得出χ2值,评价子女的教育现状在两者之间的统计学意义。从表1中可知,不同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父母对子女的学习都较关心,希望下一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在675份问卷调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59人(38.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416人(61.4%),他们都较关注孩子的学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41人(39.1%)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215人(38.5%)和孩子经常沟通了解学习情况,212人(40.2%)经常和学校联系,167人(40.7%)通过讲道理教育孩子,164(39.4%)人遇到孩子成绩下降,会冷静分析原因;而对于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父母来说,他们也同样注重孩子的学习,375人(60.9%)关注孩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344人(61.5%)在家会经常和孩子沟通,了解学习情况,316人(59.8%)经常和学校联系,243人(59.3%)通过讲道理教育孩子,256人(61%)在孩子成绩下降时,会去寻找原因,而不是通过单纯的打骂来解决。经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在关心孩子学习方面并无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在家庭环境方面,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调查者在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和学习环境方面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较少吵架,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240个家庭(39.9%)的孩子切身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只有16个家庭(21.3%)的父母会经常吵架,120个家庭(31.3%)的孩子会经常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等。与此相对应的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有361个家庭(60.1%)的孩子能感受到家庭温馨,59个家庭(78.7%)的父母经常会吵架,263个家庭(68.7%)的孩子会经常上网玩游戏,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创造家庭的温馨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方面,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χ2值≤0.05,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注重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外来务工子女之间家庭教育结果的差异分析

本研究针对675份问卷调查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父母259人(38.6%),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母416人(61.4%),其子女家庭教育的结果也做了相关分析。从学校表现和家庭中的表现两个层面分析了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子女教育结果的影响。从表2中可看到,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当中,191人(39.7%)担任班委,204人(39.3%)希望学业达到大学水平,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当中,290人(60.3%)担任班委,315人(60.7%)希望学业达到大学水平,两者相比χ2值>0.05,并无显著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234人(40.2%)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能做到上课积极发言,240人(40.3%)积极参加校内活动,与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相比,χ2值均≤0.05,数据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说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在学校的表现越积极,与父母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有关。而在家庭表现方面,父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孩子,88人(44.7%)会主动向家长诉说烦恼,寻求帮助,父母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孩子109人(55.3%)选择向家长述说烦恼,两者相比χ2值≤0.05,数据分析具也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文化程度高的父母更关注亲子关系,视子女为朋友,使子女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和父母倾述,寻求解决办法。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能为子女提供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应的他们在学校的表现也更为积极,更自信,视父母为知己,遇到烦恼会向家长倾诉,寻找解决办法。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由于不太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能给予子女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因此势必影响子女的成长,使他们缺乏自信,如在积极参加校内活动和积极发言方面表现较差,在家与父母沟通较少。由于不愿将自己的烦恼告诉家长,因此家长鲜有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使孩子内心孤独无助,不利于其成长。

四、对策和建议

通过本调查研究,可见家庭教育对务工子女的学习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家庭教育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是改善务工子女学习现状的重要举措。在诸多举措中,笔者认为重视家校合作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利手段,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方可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家校合作虽已被众多学者认为是提高教育成效的有利途经,但始终未得到有效的贯彻,特别是对于务工子女的教育状况,更是纸上谈兵,未从根本上起到促进学生教育成效的结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途经简化家校合作方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子女的能力,促进下一代的成长。

(一)成立家长学校,全面提高外来务工家长的教育素养

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和自己无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开展教育讲座,提高家长的综合教育素养,首先使其意识到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来自于父母,并通过家长学校的定期学习掌握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另外,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学校应注意选取适当的培训时间,以外来务工人员能理解的方式和语言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逐步提高对子女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成为其子女良好教育的积极影响因素。

(二)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务工子女的教育环境

问卷分析显示了部分外来务工家庭由于不重视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导致孩子学习成效差,缺乏自信。针对此现象,学校应主动和家长建立联系,甚至可通过家访实地考察务工子女们的家庭环境,及时发现问题,与家长多沟通交流,结合学生在校表现提出改善家庭环境的可行性建议。而家长也可通过到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校内表现,及时发现孩子现存的学习和心理问题,和老师多沟通,寻找适合孩子的解决办法。

(三)亲子沟通,掌握子女的心理活动

针对部分务工人员不注重了解子女内心想法,使其遇到困难不愿向父母倾诉的现象,应给予外来务工人员一定的建议,促使其多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认识,有的放矢,针对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于困扰子女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疏通,避免不良情绪的增长,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全,崔筱波.南京市外来务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调查研究[J].品德与心理,2011(8):37-44.

[2]曹宏婉.给进程务工者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几点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2010(22):93.

[3]孙辉,王淑娟.关注学生成长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白[J].学校采风,2003(4):58-59.

[4]潘俊.家校合作,共创和谐[J].思想理论教育,2010(22):93-94.

第3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社会交往;社会化;幼儿期;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单元式的住房条件使每家都单门独户,幼儿失去了许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落实,大多数幼儿成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缺少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再加上家长的百般呵护,过分溺爱,极易使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霸道、孤僻等不良性格习惯,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今后的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社会道德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发展行为调节的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社会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幼儿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社会交往活动。但是,不同的幼儿在社会交往的质量、有效性以及人际关系的状况等方面又是各不相同的。除幼儿自身性格、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外,幼儿的社交技能如何,对他们的社会交往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幼儿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幼儿期的生活积累和受教育状况。从这个角度讲,幼儿阶段的教育除了要传播知识、训练技能外,还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

纵观有关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文献资料,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幼儿园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涉及到家长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的内容比较少,而且提及的方法和建议也很不全面。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作用是最直接,最长期,最有效的,也是最不容忽视的,所以要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就必须重视家长的教育作用,同时把相关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因此了解现阶段家长对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观念和状况,有利于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故本调查拟通过对家长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情况的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家长提出可行的建议,从而改善幼儿的社交地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的质量。

此次调查的具体目的是:了解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与同伴、与成人交往的能力以及了解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所必需的一些良好品质,如关爱他人、谦虚礼让、与人分享、彬彬有礼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汕头市中山幼儿园、汕头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汕头经济特区中心幼儿园、汕头市商业第二幼儿园和汕特中心幼儿园的200名家长。以封闭式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为180份,其中大中小班各60份。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调查中大部分家长能认识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重要性,但是不能科学理智地指导幼儿独立自主地跟同伴交往,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在回答“当你的孩子看到一个小女孩在玩幼儿园的秋千,也想玩的时候,您会怎么处理”时,17.2%的家长会说服小女孩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这种替孩子出头,帮孩子解决的做法不益于提高孩子与同伴间交往的能力,还容易让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在与同伴独处时不懂得如何化解矛盾。55.2%的家长选择跟孩子说等小女孩玩完再去玩,这虽然有利于培养孩子谦让礼貌的良好性格,但是从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的角度来看,家长还是不应该过多地介入,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而调查表明只有27.6%的家长会选择静观其变,让孩子自己去解决。

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发展有着特殊作用,对幼儿的社会化交往、个性与道德品质的形成,情感的发展,心理健康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还有很多幼儿家长并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能力,调查中只有56.7%地家长表示会经常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36.7%的家长选择很少,6.6%的家长选择没有。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的交往,这种情况在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会有所改善,但是每天离园后家长还应该给幼儿提供和其他同龄人接触的机会。

2.幼儿的社会交往包括同伴间的交往,也包括与成人间的交往,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与其他成人相处、交往的机会。但是大部分家长还是出于保护孩子的意识,很少注意到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例如,调查中有17.2%的家长在带孩子去买玩具的时候,会经常让孩子去问价钱,或者拿钱给孩子去买,有44.8%的家长选择偶尔,38%的家长表示没有。而在回答“去公园的时候,您是否会让孩子自己去买票”时,23.3%的家长表示会经常让孩子去买票,而36.7%的家长选择很少和40%的家长选择没有。其实让孩子去问价钱、买票,并不是为了让父母自己省事,而是为了让孩子勇敢地去面对其他成人,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而在回答“如果有陌生人向您问路,您会怎么做”时,85.7%的家长会告诉他,然后教育孩子没有大人在身边的时候不要和陌生人讲话,10.7%家长会让孩子告诉他,而3.6%的家长会说不知道,抱着孩子走开。这表明大部分家长还是懂得以身作则,助人为乐,但是对孩子的叮嘱却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困惑:到底应不应该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而调查表明只有很少的家长能够抓住机会,让孩子告诉他,这既能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能让孩子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

3.在关于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人交往所必需的一些良好品质的调查中,很多家长都没能有意识地把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与人分享、关爱他人、谦让、彬彬有礼等良好品质的培养必须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可是很少有家长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例如,在回答“餐桌上,您是否会让孩子为大人夹菜”时,只有13.3%的家长选择经常,46.7%的家长选择很少,而40%的家长选择没有。其实适当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培养孩子为别人付出,与他人分享的习惯。而在回答“如果孩子和你下棋输了,发脾气,哭闹的时候,您会怎么做”时,15.4%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再这样以后不和他玩了,64.1%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下棋一定有输赢的,5.1%会再下一盘,故意输给孩子,15.4%的家长会问孩子:“如果我输了就哭你以后还会不会和我玩?”其实说教对发脾气,无理取闹的孩子来说是很难起成效的,而故意输给孩子也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这样会让孩子形成霸道,自私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而让孩子反过来为别人想想,体会别人的感受,能让孩子懂得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都没有义务和必要去迁就你,要和人相处良好就必须互相体谅,谦让有礼。

四、结论与建议

1.给同伴之间创造自由相处的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在儿童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儿童同伴之间不仅有分享、协商、合作等社会行为,还有频繁发生的冲突行为,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父母们往往只看到冲突表面上显现出来的消极特征,认为只有避免冲突,才能让孩子免受伤害。实质上,幼儿冲突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其社会化有独特的价值。最初,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幼儿在共同活动中会争吵、互不相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无数次的冲突中逐渐发现,只有尊重别人的观点或需要,对人宽容,灵活调控自己的言行,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要。在探索、尝试磨合的过程中,孩子学会了谦让、协商、互助、合作,增长了社会经验和规则意识,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而家长所必须做的是不要过分地担心,应该持有更科学、更理性的态度,指导孩子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在处理幼儿同伴交往的问题时,家长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原则一:让孩子自己面对。这是家长对待幼儿冲突时需把握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幼儿间的冲突,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父母可放心地让他们自己解决争端。事实上,父母不可能替孩子解决所有的困难,如果同伴间一有矛盾,父母就马上介入,帮忙解决,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来越依赖父母,失去自己的主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与其时刻帮孩子解决矛盾,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会孩子与其他人的相处之道,让孩子在同伴交往中学会协商,体谅和忍让。

原则二:适当干预。让孩子自己面对并不代表父母完全不可以介入,因为孩子还小,缺乏很多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建议。当孩子一意孤行和无法解决争端的时候,父母就应该适当地干预,帮孩子分析冲突中的是非,让他们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着想,推己及人。

原则三:尽量让孩子多与同伴相处。可以通过鼓励孩子多交朋友,周末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带孩子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等方式。

2.教给孩子必要的社交技巧。其中包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大方得体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尊重他人。父母要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自己就要尊重孩子,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切忌父母经常用高高在上,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而是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同时还要教孩子学会体谅别人,包容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发生矛盾冲突时冷静地分析处理。

(2)关爱他人。父母在为孩子付出无限的爱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孩子充满爱心。只有懂得去关爱他人,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他人的喜爱。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通过饲养小动物,节假日带孩子去购买礼物给家里的老人,有时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礼物,让孩子体会到付出的乐趣,也让孩子知道爱是双方面。

(3)在礼貌方面,应教育孩子面带微笑主动向别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说话,学会去分辨和判断社会角色,选用称呼,教会幼儿需要别人帮助自己时要说“请您”,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等礼貌用语。学会尊重大人和长者,如不干扰成人的活动,不插嘴,不打断别人的讲话等等。另外,和同伴相处时也要礼貌待人,不说粗话,不抢别人的玩具,乐于和小朋友交谈合作。

(4)在交谈技能方面,家长应在生活中多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适当让他们参与成人的议论,涉及到孩子的问题,可以听听孩子的意见,并启发他们观察大人间的交往。家中来客人时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待、让座、端茶、谈话……锻炼他们的交往语言。

(5)在帮助别人方面,应启发和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很多家长总以为孩子还小,只能享受别人的照顾,而不会帮别人做事。其实父母只要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请孩子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增加孩子的信心和帮助别人的兴趣。

3.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幼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父母人际交往策略的影响,并将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交往策略表现在同伴交往中。同时,父母的表率作用是很重要的,假如家长善于与人交往,孩子就能感受到家长在良好的社会交往中得到的乐趣,同时增加了孩子交往的兴趣和信心。反之,幼儿就会对社会交往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另外,家长要求幼儿具有的交往技巧,如关爱他人,彬彬有礼等,家长自己要尽量做到,给孩子起示范作用。家长还应尽量多带孩子去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让孩子感到交往的快乐。还要多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多让孩子发表意见,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的思维和参与能力得到提高。

4.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现在的孩子往往受到过多的宠爱,在家里,大人总是围着小孩子转,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理所当然地给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只知道获得,不懂得付出,更别说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体现在与人交往上就会很难与他人相处,格格不入。而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一个人在社会,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和合作,很难有所成就。学会与人共处,树立与别人“共享意识”已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

而培养孩子的“共享”意识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大方,强迫他拿出心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父母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明理。例如,孩子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家长就可以告诉他:“他肯把玩具借你玩,真是大方的好孩子,那以后你有什么玩具是不是也要让其他小朋友玩啊?”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树立榜样,例如,有好吃的东西不是全推到孩子面前,而是大家一起分享,家长要孩子有“共享意识”,首先自身就要乐于分享。再次,要让孩子享受到分享的乐趣,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和游戏等方式,鼓励孩子交换自己的图书、玩具、食物等。

5.扩大幼儿交往范围。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在与成人或同伴的共同活动、相互交往、相互影响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幼儿的直接经验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孩子社会性发展。因此,家长应适当地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鼓励孩子与身边的人乃至陌生人交往。例如,经常带孩子到亲朋好友家做客,带孩子外出旅游,让孩子尝试做一些对交往能力发展有益的事情,像让孩子到邻居家借东西,招待来访的客人,让孩子购买日用品、玩具、问路等。而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幼儿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不同年龄孩子间的交往对于双方的成长都是很有益的。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学有榜样,能更快、更多地获得知识和经验,提高各种能力,对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通过对年龄小的孩子的关心、爱护,培养了他们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以及互爱互助、热情待人的优良品质。因此,要为幼儿多创造一些与不同年龄孩子交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麦克依,等.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宇华.新素质教育宝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 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汪秋萍,杨永芳.促进幼儿社会交往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1,(4).

[5] 马峰.如何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习惯[J].山东教育,2003,(1).

第4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调查研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约有9560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随父母迁入城市。为了满足他们的就学需求,自治区教育部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保障体系之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保证了99%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校就读,与城里孩子同等享受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这些政策和措施基本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的入学问题,但是由于城乡之间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距,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种种困难。这些进城务工子女由于家庭生活的窘迫、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关怀的不足,往往无法享受到应有的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学校教育,在复杂多变的城市社会环境中滑向弱势的边缘,使他们在教育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逐渐出现很多问题。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尽快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来,使这些孩子能在新的城市环境中健康成长,是教育者们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 对固原市同仁回民小学进城务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做了调查,希望能更全面细致的了解进城务工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并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审视如何促进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基本现状

固原市同仁回民小学建于1902年,是一所百年老校。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等部门对民族教育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大力改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校园及周边环境不断优化,这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校学生1558名,回族学生1411人、占91%,农村户籍学生占85%,进城务工子女占75%。大多进城务工者文化程度较低,大部分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小本买卖,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况且又缺乏家庭教育能力,缺乏教育的正确方法,平时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不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通过调查发现,在进城务工子女中,放纵型家长的比例比较高,进城务工子女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总体而言,进城务工子女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二、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基本情况

1.居住条件

虽然宁夏目前出台的《完善进城务工人员住房政策促进进城务工人员有序融入城镇工作方案》中提供公租房使得务工人员解决住房问题。但调查显示, 60%的学生家长无固定住房(租房环境条件差)、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租住在工作地附近社区内的回迁安置房或商住小区,10%的是住在自己买的回迁安置房或商业小区房。租住民房相对便宜,但条件简陋,不能给子女提供非常安静优雅的学习场所,其中5%的调查对象没有固定的学习场所,居住空间狭小,有时还难以回避父母之间的矛盾争执与冲突。甚至有极个别父母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或打架,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伤害家庭关系,使家庭教育的作用大大减弱甚至丧失。

2.家长职业

调查结果显示,51%的调查对象所从事的工作是工地、工厂,工作时间长,有的还分白班、夜班,生活作息没有规律;此外,30%的调查对象是自由职业者,工作场所没有稳定性;只是做学生学习的陪读。还有的是个体工商户。多数家长或者是工人,或者是在菜市场卖菜、卖小商品、或者搞装修、收废品、超市保洁员等,基本上都属于高强度、低收入的职业。

3.文化程度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家长的学历层次是小学水平和初中水平,少数是高中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家长只占极少数。由此可见,进城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事实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对子女的教育,也关乎与教师的交流效果。

4.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一般可分为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和溺爱型四种类型。而大多数流动人口家庭对孩子是只养不教,教育方式多为放任型和专制型,很难做到与孩子平等、民主的相处。调查对象中的15%的学生无父母监护(爷奶看管或大孩带小孩),家长文化程度和教育子女水平低、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安全、卫生等行为习惯不良,这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在校情况

1.学习态度不端正

因为部分进城务工子女在小学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没有目的性,所以他们普遍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上缺少方法,每天得过且过,生活学习都没感到压力。不理解父母和教师的良苦用心,因为对周边事物的好奇心致使不喜欢学习,认为学习没有用处,也未有远大的生活目标。正是由于上述诸多负面因素影响,部分进城务工子女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差,厌学情绪加剧。

2.学生的心理问题

因为进城务工子女从农村转到城市,生活以及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他们及时适应。而有时由于家长或者老师的引导、帮助、关怀等措施的缺乏,使进城务工子女容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心理强等不良现象,而且不愿主动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难以融入班集体的学习和生活。

三、M城务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一)家庭现状分析

1.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

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平均在小学和初中层次的文化水平,而家长的文化水平决定着如何引导子女拥有正确理解事物的社会观。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只是注重工作,却没有意识到子女受教育的重要性,即使部分家长认识到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也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为子女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部分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程度的缺乏而导致教育子女的方式的错误,要么对孩子不管不顾,只给予物质而从不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要么因为成绩不好体罚孩子。殊不知是对学生的虐待。更有甚者,不信任学生,做出使学生反感的行为来。或者不信任学校教育,致使学生不信任老师,对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

2.家庭收入较低

进城务工人员由于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所从事的工作类型多是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方式,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子女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那么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3.管理时间缺乏,管理方式欠佳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而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因为生活忙碌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他们几乎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到学校和老师的身上。在调查中,当问及家长对学校的看法和建议时,有相当多的家长都要求学校“对学生再严格一点,对学生的学习再抓紧一点,对孩子再多辅导一点”。有家长这样写道:“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外地人很多,每天起早贪黑,忙着做点小生意,挣点生活费和两个小孩上学的费用真的不容易。我们希望学校的老师把学生再抓紧点,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来教育和关心孩子。”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对孩子的打骂现象比较严重。这种管教方式会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

4.与学校和教师取得的联系不够

在日常教师交流和教学会议中,会经常有很多老师抱怨,外省市学生家长不但不愿跟老师联系,而且即使老师主动联系他们,都很难联系得上。这是由于有的家长没有固定电话,并且住址和手机号码经常更换,有时即使联系上了,还有部分家长推托很忙,迟迟不来学校。

(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道德品行较差

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青年人混在一起。对进城务工儿童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2.学习态度不端正

由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等原因,部分进城务工子女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普遍存在着行为举止上自由散漫,缺乏集体意识,往往不太愿意接受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约。法制和纪律观念也比较淡漠,做事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等;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讲话、做小动作,作业应付了事,上进心不太强;卫生意识很差,乱吃零食乱丢东西,做事常常缺少规矩。

3.有严重负面心理

因为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变,使部分学生无法正确适应这种转变。加之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全面的话,使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会决定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各个方面都无法与城市子女相比较,负面心理的逐渐加深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和较差的道德品行。

4.学习方式的欠缺

第5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一)问题学生的常见类型

1.厌学型。此类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厌学,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作业基本不完成,或者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夜不归宿,经常通宵上网或打游戏,有的干脆辍学,但品德方面无大问题。

2.纪律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是不守纪律,主要表现为易和老师发生冲突,对集体影响较大。学习成绩问题不大,品德方面也没有大问题。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老师的教导,他们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行为习惯差。

3.品德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品德方面。如打架骂人,欺负同学,小偷小摸,抽烟喝酒,与异性有不正当交往,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有联系,离家出走,不孝敬父母等。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不好,不守纪律。这类学生多是“边缘生”,往往一只脚在学校,另一只脚在社会。

4.心理障碍型。此类孩子的主要问题在心理方面。如自闭、忧郁、退缩、躁动、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多疑、无法与他人沟通等等。外向的有纪律问题,内向的不违反纪律学习成绩多数不好。

5.“好学生”型。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挫折能力极差。这种孩子有时会突然惹出大事,如早恋、出走、犯罪、自杀。

(二)产生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类型

1.棍棒型的家庭教育。棍棒型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待子女稍有不如意轻则责骂,重则拳脚相加。长久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会缺少家庭温暖,会产生对父母的怨恨之心。由于受父母的影响,孩子易于形成富于攻击性的暴力倾向,且缺乏对人的关爱之心。

2.训斥型的家庭教育。这类家长与前一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棍棒在嘴上”,希望使用骂声来塑造出完全符合自己意愿的孩子。表面上这种管教方式不像上一种方式更严厉,但实际上它更能引起孩子的心灵创伤,因为不绝于耳的恶言恶语。

3.完全管束型的家庭教育。这类教育与前两种家庭教育方式上有很多对子女来说就是一种精神折磨。大的不同之处,主要就是这种方式基本上是希望以说服教育来施加影响。但是,家长们在唠唠叨叨中并没有能把握好教育孩子的主要原则,缺乏有力的说教,反而以太多的清规戒律冲淡了必要的规矩,使子女厌烦,产生逆反心理。

4.溺爱型的家庭教育。独子的稀缺性使得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父母们的百般宠爱,再加上物质享受的过度满足与父母们对孩子人格发展与精神引导的忽视形成反差。孩子只有得到满足的权力,没有按必要的品行要求去发展自己道德的义务。孩子一般就会骄横跋扈、任性唯我。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既然家长对孩子性格等方面的形成存在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在新的时代里家长们如何才能与孩子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呢?

(一)建立朋友关系

家长像朋友那样平等对待他们,每天分配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交谈,从中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脾气以及能力的成长。而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这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孩子的快乐成长都是很重要的。

(二)在培养教育孩子的性格和道德等问题

对孩子的教育就要抓住件件小事施教,特别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尝试、第一次犯错误和第一次懂事理的表现,纠正错误也要在首次上多下功夫。

(三)在物质方面

1.在孩子吃的方面,必须保证孩子吃好、吃饱,但不需要让他们吃得太好、太饱。不让孩子去追求高档食品,平时尽量控制零食,不许孩子挑食,不能浪费。

2.在孩子穿的方面,保证孩子有衣服穿,穿干净衣服,但不让他们穿得太好、太讲究。时常提醒他们,要保持衣服的整洁干净。

(四)和孩子建立弹性的亲子关系

成人要追随孩子的发展成长。孩子逐渐走向独立,成人对孩子就不必事事帮他。对孩子能做的事情能放手让孩子去做,只是在孩子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去帮助他。这样成人和孩子双方都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工作、生活。

(五)注重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有了自信心,孩子的自发性和独立性才能得到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应该是鼓励的、肯定的。孩子做事情,即使做不好,也要肯定孩子做事的良好愿望。实际上,家长这时能体谅他,给孩子机会去重复操作,孩子自然会进步,自信心也一步一步建立起来。

第6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调查;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80-01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部分学困生家访,对全校学生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归纳出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广泛征求基层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家长培训体系,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家庭教育,达到优化学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抽样谈话

调查对象:学校100位学生及家长

调查时间:2012年7月

调查内容:1.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2.家庭教育的现状及效果。

三、现状分析

许多家长将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教育无论好与不好,完全由学校负责。学校教育面临种种困境:孩子的养成教育差,良好的习惯没有形成。教师努力教书育人,但所付出的汗水与所收获的结果极不相称。不妨我们把当前教育视觉转向家庭教育,旨在研究家庭教育的误区,家校合作的误区,进行家长培训优化学校教育,反哺高效课堂。

四、调查结果分析

分析调查材料及家长谈话后,发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许多误区,经过归纳汇总得出以下结论:

误区一:重养育轻教育。由于许多家长忙,没时间陪孩子,作为补偿,只要孩子提出的物质要求,家长从不拒绝。调查表明,我校有58.7%的家长花费精力最多的是孩子的日常起居,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只有32.8%的父母能坚持每天与孩子沟通谈心。

误区二:重智育轻德育。调查表明,76.9%的父母将好好学习作为孩子的唯一任务,不注重或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

误区三:只顾言传要求孩子,忽视律己及身教。调查表明,20%的家长给孩子订各种规矩,提出种种目标,自身言行却不端,这样的教育对孩子而言不但毫无效果,更可能误导孩子的是非观。

误区四:重体罚轻交流。调查表明,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陈旧。21.3%的家长认为纠正孩子的错误打一顿、训斥一番最有效,这样孩子犯了错误以后不敢承认,久而久之孩子学会了编虚说谎。

误区五:重物质奖励轻精神激励。调查表明,有65%的家长重奖孩子,孩子不吃饭,家长许愿,你吃完后给你两元钱。学习、吃饭等本是孩子应该做的事,奖励、许愿反而使其变成了有条件、有报酬的事了,这不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误区六: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调查表明,69.3%的家长对心理知识一无所知,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对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视,对孩子身体健康却关注过度。

误区七: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调查表明,65%的家教最明显的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却忽视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犹如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

误区八: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调查表明,10%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包办,当孩子的学习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家长就帮助解决,这无形中让孩子在学习上依赖父母,往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根据现状提出对策

根据农村家庭教育的误区,经课题组教师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研讨,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如下对策:

1.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家长培训学校,举办家长培训班,在培训第一课中集中传达家庭教育的误区,让家长对比反思,及时纠错。

2.课题组成员归纳出家长必读,打印成小宣传册,或统一印制家长培训教册,分发给全校学生家长。

3.课题组成员根据家长培训前后学生在校情况的分析对比,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现代农村家长培训的内容、方法等一系列成果,最终达到优化学校教育,深化高效课堂的目的,并将其提升到理论水平。

4.学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室和咨询热线,为家长和孩子提供咨询服务。

5.坚持让班主任家访制。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只有同家长零距离沟通,才能实现家校教育的密切配合。

6.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每周规定星期三的某一时段为家长开放日,分管领导接待学生及家长。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心声,传达学校的培训精神。

7.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学校家长委员会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有些教师不便解决的问题,交给家长委员会将迎刃而解。

第7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年父亲;早期教育;父亲参与

一、研究背景

2010年,国务院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三大任务,特别提出要“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由此,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得到了全国的普遍关注。广州市据此制定了《广州市学期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将包含早期教育在内的学前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婴幼儿享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仅指幼儿园、托儿所教育的高质量,更加内在的包含他们所享受到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而后者更为根本。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沐浴在父母亲的关心和照顾中,年轻的父母也因此担当起了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任教师。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父母双亲还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各自不可替代的角色,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没有参与,就谈不上教育。年轻父母参与家庭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儿童早期教育的质量,因而父母双亲的有效参与,成为提升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议题,成为科学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的一项关键措施。父母双亲都以自己的性别角色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儿童的健康成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同等重要、不可相互取代。长期以来,儿童社会化的研究主要关注青年母亲在孩子发展中的作用,而对青年父亲的作用重视不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青年父亲的教养态度以及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学习、性别角色的形成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青年父亲通过他们所传递的行为、态度、信息来直接影响自己的孩子,通过对他人和与孩子发展有关的社会环境的作用间接影响自己的孩子。青年父亲对孩子这些影响普遍而深入,超过母亲的影响。尤其是父亲的道德角色对孩子的影响会一直持续到孩子的成年生活中。与父亲接触少或缺乏父爱的孩子,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要落后一些,并普遍存在焦虑、自尊心不强、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碍,表现为忧虑、多动、有依赖性,被称为“缺少父爱综合征”。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缺乏父爱综合征”通常表现为:婴儿期容易烦躁不安、夜哭,睡眠质量不好,食欲减退,经常情绪烦躁、做事缺乏耐心、好冲动;胆小、依赖、容易情绪沮丧,婴幼儿期比别的宝贝更容易哭闹;不喜欢交际,上幼儿园后经常游离在集体之外,显得过于内向,缺乏自信;感情比较冷漠,显得比较自私自利等。这些问题给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甚至影响儿童一生的正常发展。美、英、德等国的一些研究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愈大,并且对男孩的影响更为严重。与母亲参与相比,当前青年父亲参与相对缺乏,这不仅表现在实际生活中,也表现在理论研究上。新近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中将父亲包括在了儿童发展的研究之中,而各国家庭教育实践中父亲的参与也成为家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父亲参与成为家庭教育研究领域重要的内容,国外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已积累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影响着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我国大陆对青年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研究相对缺乏,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大发展、提升儿童早期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又必须有效解决父亲参与这类根本性问题。因此,研究青年父亲参与儿童早期教育现状,并由此寻找父亲有效参与的对策是非常必要的。下文所指的父亲,主要指为人父不久,孩子还处于幼儿阶段的青年。

二、研究方法、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广州青年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现状,探讨加强广州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有效对策,我们以广州市荔湾区青年父亲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我们设计了青年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问卷,在广州市荔湾区2所幼儿园和2所托儿所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186份,即186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填写的问卷有效。我们运用SPSS17.0软件统计父亲和母亲的回答数据,分析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态度、做法及程度,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指导对策。

三、结果分析

1.青年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的看法

(1)青年父亲对夫妻职责的看法表1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夫妻职责分工,有59.6%的父亲认同(包括表示“同意”或“很同意”,下同)“挣钱养家糊口是丈夫的主要责任”,不认同(包括表示“很不同意”或“不同意”,下同)的有30.9%,平均认同程度为3.45(最高为5,下同);有47.5%的父亲认同“男主外,女主内”,不认同的有34.8%,平均认同程度为3.25;有54.7%的父亲认同“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我宁愿我妻子做个家庭主妇,在家照顾小孩”,不认同的有28.8%,平均认同程度为3.43;有25.9%的父亲认同“在家里,照顾与教育小孩主要是妻子的职责”,不认同的有55.2%,平均认同程度为2.70;有37.6%的父亲认同“男子汉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不认同的有45.8%,平均认同程度为2.94;有20.5%的父亲认同“我很少为我们家小孩的事情操心”,不认同的有69.6%,平均认同程度为2.34。可见,相当一部分父亲对夫妻职责分工仍固守传统观念,即认为丈夫的角色应是“主外”的、“挣钱养家糊口”的、“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工作上”的,而妻子的角色应是“主内”的、“家庭主妇”的、“在家里照顾与教育小孩”的,从而导致部分父亲在行动上很少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很少为小孩的事情操心,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上缺位。当然这与传统的男女之分观念影响有很大关系。可喜的是,也有部分父亲不认同传统的男女之分观念,倾向于认同夫妻间要互相平等、分工合作、共同分担家务、共同承担教养子女责任的观念,同时他们在行动上也经常为小孩的事情操心,积极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事实上,对教养子女来说,父亲和母亲具有相同的重要性,父亲和母亲有同样的能力、责任去照顾和教育子女。(2)青年父亲对夫妻相处状况的评价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夫妻相处的状况,父亲们的自我评价普遍较高,如有74.0%的父亲认同“我和我妻子在诸如花钱习惯等生活方式上很少有冲突”,不认同的只有9.4%,平均认同程度为3.81;有95.0%的父亲认同“我对我现在的婚姻生活很满意”,不认同的只有1.2%,平均认同程度为4.38;有72.8%的父亲认同“我和妻子对许多日常生活的事情有共同见解”,不认同的只有5.5%,平均认同程度为3.82;有79.0%的父亲认同“我平时经常跟我妻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不认同的只有3.9%,平均认同程度为3.93;有75.1%的父亲认同“我和我妻子有许多共同语言”,不认同的只有5.0%,平均认同程度为3.85;有96.1%的父亲认同“我很感激我妻子为我和小孩所付出的一切”,不认同的只有1.7%,平均认同程度为4.47。可见,超过七成的父亲表示他们夫妻在生活方式上很少有冲突,对许多日常生活的事情有共同见解,平时经常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有许多共同语言;超过九成的父亲表示对现在的婚姻生活很满意,也很感激妻子为自己和小孩所付出的一切。事实上,夫妻相处和睦、关系良好、婚姻生活和谐对教养好小孩十分有利。(3)妻子对丈夫照看小孩的看法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母亲中,对于丈夫照看小孩时的感受,有85.8%的妻子不认同“我不在乎我丈夫是否花时间和小孩在一起”,认同的只有7.6%,平均认同程度为1.95;有95.6%的妻子认同“我丈夫照看小孩时,我会觉得很高兴”,不认同的没有,平均认同程度为4.36;有91.3%的妻子认同“如果我丈夫对小孩的事不闻不问,我会觉得不高兴”,不认同的只有4.9%,平均认同程度为4.26;有56.7%的妻子不认同“如果让我丈夫单独照顾小孩,我会不放心”,认同的只有26.6%,平均认同程度为2.57。可见,超过八成的妻子在乎丈夫是否花时间和小孩在一起,超过九成的妻子对丈夫照看小孩、关心小孩的事感到高兴,超过半数的妻子对丈夫单独照顾小孩会感到放心。对于丈夫照看小孩的要求、希望,有53.5%的妻子不认同“我宁愿我丈夫集中精力做他的工作,而不想他分心去照顾小孩”,认同的只有28.4%,平均认同程度为2.69;有48.6%的妻子不认同“如有可能,我宁愿做个家庭主妇在家里照顾小孩”,认同的只有32.8%,平均认同程度为2.75;有90.1%的妻子认同“我有时会要求我丈夫照看我们的小孩”,不认同的只有2.2%,平均认同程度为4.07;有93.5%的妻子认同“我总是鼓励我丈夫多花些时间和小孩在一起”,不认同的只有1.6%,平均认同程度为4.27;有92.9%的妻子认同“我希望我丈夫能多花些时间照顾并教育小孩”,不认同的只有2.2%,平均认同程度为4.26。可见,超过九成的妻子都希望丈夫能多花些时间和小孩在一起,陪伴小孩一起成长,夫妻共同承担起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职责。

2.青年父亲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情况

(1)青年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自我评价表2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所列出的照顾和教育小孩的11种情况,大多数父亲表示认同,自我评价较高,如认同“小孩每次问我问题,我都能认真回答”的占73.5%,平均认同程度为3.96;认同“小孩做了好事,我会表扬小孩”的占96.7%,平均认同程度为4.38;认同“我答应了小孩的事,我一定会尽力去做”的占92.3%,平均认同程度为4.28;认同“我带小孩玩时,总是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的占81.8%,平均认同程度为4.07;认同“我带小孩很投入”的占71.8%,平均认同程度为3.88;认同“如果我不同意小孩做某件事,我会耐心向小孩解释”的占70.7%,平均认同程度为3.85。可见,大多数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较投入,教育方法较正确,如能认真回答小孩问题,会耐心向小孩解释不同意其做某件事的原因,会表扬小孩做了好事,会尽力去做答应了小孩的事,会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不过,对于“我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很自信”,有55.0%的父亲表示认同,但有39.4%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58;对于“我很了解我们小孩的需要”,有58.3%的父亲表示认同,但有35.6%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61;对于“我觉得我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很有效”,有36.4%的父亲表示认同,但有58.0%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34;对于“我对教育好小孩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有26.7%的父亲表示认同,还有31.7%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2.82;对于“我觉得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是件很吃力的事”,有45.8%的父亲表示认同,还有19.9%的父亲表示“不肯定”,平均认同程度为3.17。可见,相当一部分父亲不了解小孩需要,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感到自信不足或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很吃力,觉得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不够有效,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2)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母亲中,对于所列出的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8种情况,大多数妻子表示认同,如认同“我觉得我丈夫有照顾好小孩的能力”的占67.7%,平均认同程度为3.71;认同“我觉得我丈夫很了解我们小孩的需要”的占51.3%,平均认同程度为3.47;认同“当我丈夫带小孩时,他总是十分投入”的占60.1%,平均认同程度为3.54;认同“每当我们小孩问我丈夫问题时,他总是能认真回答”的占66.5%,平均认同程度为3.69;认同“当我们小孩做了好事时,我丈夫对小孩常给予表扬”的占87.5%,平均认同程度为4.08;认同“如果我丈夫答应小孩做某件事,我丈夫总会设法做到”的占75.4%,平均认同程度为3.88;认同“如果我们不同意小孩做某件事,我丈夫会耐心地向小孩解释”的占61.7%,平均认同程度为3.61;认同“当我丈夫带小孩玩时,他总是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的占77.6%,平均认同程度为3.90。可见,超过半数的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较高,觉得丈夫有照顾好小孩的能力,较了解小孩的需要,带小孩时较投入,教育方法较正确。不过,也有少部分妻子表示不认同或“不肯定”,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偏低。这表明,部分父亲缺乏照顾好小孩的能力,不了解小孩的需要,带小孩时不够投入,教育方法欠正确,如不能认真回答小孩问题,不会表扬小孩做了好事,不会设法做到答应了小孩的事,不会耐心向小孩解释不同意其做某件事的原因,不会设法让小孩玩得开心。因此,部分父亲需在照顾和教育小孩这方面努力改进、提高。将丈夫的自我评价与妻子对丈夫的评价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相对低一些,这可能是妻子的评价标准较高,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要求较严格,期望也较高。

3.青年父亲参与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的程度

调查显示,在186位受访父亲中,对于所列出的22项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父亲们的参与程度各有不同,有些活动较多参与(包括“我和我妻子各做一半”或“主要是我做”或“都是我做”),有些活动较少参与(包括“我从来不做”或“我较少做”)。父亲参与的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按照平均参与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小孩调皮时管教小孩(平均参与程度为3.05,较多参与的占85.7%,下同);带小孩看病(2.89,74.5%);小孩情绪低落时开导小孩(2.86,74.5%);带小孩逛公园(2.83,68.9%);带小孩散步(2.79,67.4%);陪小孩看电视(2.78,63.3%);陪小孩玩室外游戏(2.77,60.2%);带小孩上商店买东西(2.76,68.6%);陪小孩玩室内游戏(2.75,60.8%);小孩哭时哄小孩(2.72,65.1%);带小孩探望亲戚朋友(2.68,62.8%);送小孩上学(2.62,41.4%);接小孩回家(2.51,37.0%);辅导小孩做功课(2.44,46.4%);给小孩穿衣服(2.40,37.0%);为小孩洗澡(2.40,36.5%);给小孩讲故事(2.38,38.2%);为小孩换尿布(2.37,36.1%);参加学校家长会(2.36,36.2%);喂小孩吃饭(2.31,30.1%);带小孩上课外学习班(2.25,35.6%);为小孩铺床叠被(2.24,32.1%)。可见,超过六成的父亲较多参与陪小孩玩游戏、逛公园、探望亲戚朋友、看病、散步、上商店买东西、看电视以及小孩哭时哄小孩、小孩调皮时管教小孩、小孩情绪低落时开导小孩等活动,只有三四成的父亲较多参与送小孩上学、接小孩回家、辅导小孩做功课、给小孩讲故事、带小孩上课外学习班、参加学校家长会等活动,只有三成的父亲较多参与为小孩铺床叠被、换尿布、穿衣服、洗澡、喂饭等活动。这表明父亲平时参与程度较高的育儿活动是陪伴小孩玩耍、管教小孩这类活动,其次是花时间较多的活动,第三是照顾小孩生活这类活动。这和传统上夫妻职责分工不同有很大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父亲从来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这十分不利于小孩的健康快乐成长。

四、讨论

1.青年父亲参与观念较传统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上一直存在“男主内、女主外”的观念。尽管今日的父亲在育儿参与方面已有长足的进步,但养儿育女仍然被人们视为母亲的重大职责,父亲在教育儿女中同样拥有重要的价值受到忽视,相当一部分父亲对夫妻职责分工仍固守传统观念,对父亲角色的内涵的认识传统、陈旧,导致部分父亲在行动上很少参与照顾和教育小孩,在儿童早期家庭教育上缺位。调查显示,许多父亲对自身独特的教育作用的认识远远不够,他们与孩子接触、交往时间少于母亲;超过九成的妻子都希望丈夫能多花些时间和小孩在一起,夫妻共同承担起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职责。这一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父亲还未认识到他们在早期教育中父亲的重要性,对早期教育投入精力不够,也反映出妻子对丈夫更多参与家庭教育的期盼。

2.青年父亲参与方式不平衡

父亲参与是一个多面体,不仅包括参与子女的教育,还包括对孩子的日常照料、关怀陪伴、心理支持等。父亲这些参与不但促进子女的身心发展和自身的成长与完善,同时也是夫妻和谐、家庭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大部分父亲认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但也采取了切实的方式参与家庭教育,只是参与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平衡。父亲参与活动大部分是有选择性的,有些活动参与程度较高,有些活动参与程度较低,其中参与程度较高的是陪伴小孩玩耍、管教小孩这类活动,参与程度较低的是照顾小孩生活这类活动。这种不平衡可能和传统上夫妻职责分工不同有关,也和男女两性性别特征的差异有关。一直以来,母亲更多的是照料、抚育、语言交谈和身体接触,父亲更多的是身体运动的方式。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父亲参与不平衡。

3.青年父亲参与能力需提高

调查显示,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自我评价较高。大多数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小孩较投入,教育方法较正确。然而,妻子对丈夫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评价却相对较低。她们认为,部分父亲缺乏照顾好小孩的能力,不了解小孩的需要,带小孩时不够投入,教育方法欠正确,需在照顾和教育小孩这方面努力改进、提高。调查还显示,有相当一部分父亲表示自己不了解小孩需要,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感到自信不足或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很吃力,觉得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不够有效,需要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指导与帮助。还有部分父亲缺乏幼儿教育新理念,教养方式有失偏颇,要么太宠爱孩子、迁就孩子,要么对孩子过分严厉、权威,专制现象严重。因此,当前,父亲参与的整体能力还需要提高。

五、建议

1.加强舆论导向,引导更多青年父亲参与

父亲参与对孩子健康发展非常必要和重要,引导更多的父亲参与需要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调查显示,当前大部分父亲观念到位,但参与程度还不高,更倾向于选择性参与。由于父亲选择性参与,他们的认识与行动之间存在鲜明的反差。究其原因,是社会对父职的传统评价导向降低了父亲参与度。现在社会上评价成功男性的首要标准仍然是事业成功,社会更多地要求男性成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对男性参与家庭教育没有具体要求,不参与家庭教育也没有过多的谴责。有的父亲因为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别人来带,这样的父亲不仅没有受到社会谴责或法律制裁,反而得到提拔重用,还得到“事业心强”的赞誉。在这样的社会舆论导向下,父亲渐渐淡出家庭教育。随着现代家庭结构的嬗变、母亲就业增加及其对家务如何分配的冲击,父亲的职责被重新定义。所以,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刊、图书等传统媒体,特别是电视在传播父亲参与信息和知识中的重要作用,还要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办网上家长学校、短信家长学校、专家在线咨询等广泛宣传“父亲对儿童的教育作用”、“父亲的职责”,发挥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父亲更多地参与幼儿家庭教育。

2.加强父职教育,转变青年父亲参与观念

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影响,父亲只要负担起养家的工具性角色即被认同,许多人对父亲角色内涵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父亲角色的认识没有跟上新时代的要求。当前少数父亲从来不参与或较少参与家庭中子女保育与教育活动,他们不了解小孩需要,只负责协助提供家庭物质资源,而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在母亲及祖辈身上,这十分不利于小孩的健康快乐成长。为此,我们必须因应地加强父职教育,把指导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通过家长学校开设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课程,并把指导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的硬性任务加以考核。可以依托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幼儿园家长学校,开设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部门要把指导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和幼儿园的硬性任务加以考核。对青年父亲要加强父职教育,要重点引导他们转变传统的父职观念和父亲角色,提高他们对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并告知他们有关妻子对丈夫照看小孩的感受、要求、希望,引导他们理解、认同妻子,与妻子共同承担起照顾和教育小孩的职责。作为父亲,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言行,调整父亲在孩子眼中的形象,以身作则,能以自身最好的形象感染孩子,教育影响孩子。此外,还要从家庭幸福、家庭发展的角度,提高青年父亲对建立和谐家庭重要性的认识,掌握夫妻和睦相处之道,为小孩的健康快乐成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氛围。

3.改进教育方法,提升青年父亲参与能力

当前,大部分父亲参与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较高,但方法不科学、能力不强。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父亲对照顾和教育好小孩感到自信不足或力不从心,甚至感到很吃力,觉得照顾和教育小孩的方法不够有效。父亲在育儿过程中有了较科学的育儿方法,就能提升父亲参与能力,有效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父职参与水平的提高不仅惠及孩子和婚姻,对父亲自身也有积极的效用。为此,我们在鼓励和大力支持父亲参与更多的育儿活动的同时,要对父亲参与方法进行科学指导,为父亲参与输送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父亲参与的能力。对青年父亲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要考虑到成人教育的特殊性,采用互动式的活动增强家长的主动性、参与性,加强指导工作的可接受性。社区或幼儿园开展父职教育时,要个别指导与随机指导有机结合,指导活动与日常的保教工作有机结合,可以专门开设“父亲独特影响力”“如何做个好父亲”“学习幼儿教育新理念”等系列讲座,召开父亲座谈会,交流育儿心得,促进家长互帮互助,转变不良的家庭教育观念与行为,提高教养小孩的信心、能力感,学会自信、从容、轻松地教养好小孩;开展亲子活动,引导父亲享受和孩子相处时的亲密与愉悦感觉,了解小孩的需要,激发父亲主动参与家庭教育的意识,学习和掌握教养小孩的有效方法,如父亲平常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等,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教养小孩的成就感、幸福感。

作者:蒋亚辉 戴育红 单位: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许岩,纪林芹,张文新.城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特点及其与性别角色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

[2]徐安琪,张亮.父亲参与: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上海城乡比较[J].青年研究,2007

[3]徐安琪,张亮.父亲育儿投入的影响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09

[4]蒲少华,卢宁.父亲教养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8

第8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调查

作者简介:陈丹辉(1951-)女,福建省福州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高级讲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6-0055-05

家庭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生从中形成的思想、情感和体验,是职业学校进行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必要前提。为了填补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跟踪指导研究的空白,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设立了《职业学校家庭教育跟踪指导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并于2004年9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分家长问卷调查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家长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1所,其中中专学校4所(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市仪器仪表工业学校、北京市汽车工业学校、西安铁路运输学院);职业高中学校7所,其中地处北京市城近郊的职业高中4所(宣武区第三职业高中、海淀外语电子职业高中、海淀艺术职业学校、丰台职教中心学校),地处北京市远郊区县的职业高中3所(怀柔第一职业学校、延庆第一职业学校、顺义第一职业学校),接受调查的学生家长总计1312人。学生问卷调查的样本学校共13所,其中中专学校5所(除上述4所学校外还有北京市外贸中专学校),职高学校8所(除上述5所外还有地处石景山区的黄庄职业高中学校)。样本学校每校任选不同专业四个教学班的2004级新生作为学生样本,总计1839人。

两种调查问卷均由课题组编制,于2004年8月中旬下发至样本学校。调查由样本学校课题小组组织在2004级新生入学时实施,时间多在8月底或9月初。调查问卷回收后由样本学校组织计算机录入,子课题组于2004年9月下旬将各样本学校的数据汇总,并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家长和学生问卷在对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反映上数据相当一致,形成相互印证;(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由于学生的户口类型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长的文化程度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因此,本报告综合使用两种调查的数据,在反映家庭基本情况时侧重使用家长问卷的数据,在反映学生情况时侧重使用学生问卷的数据;并且对样本进行不同的分类,以便在全样本情况报告的同时通过比较反映各类样本的特点和各个分类间的关系。

一、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

数据的分类比较突出显示了城乡居民户口和农民户口样本之间的不同特点(见表1),:与居民户口的学生相比,农民户口的学生中男生多,年龄大的多,不是独生女子的多,住在远郊农村的多,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多,家长为低文化程度、低收入水平的普通劳动者的多,唯有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要比城市居民户口的学生低。

按家长文化程度进行的分类比较还反映了学生性别、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居住地与家长职业、收入之间的相关关系: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职业与收入水平相应越高,家庭的居住地越靠近城市中心区,学生为独生子女的比例越高,同时学生年龄趋低,而女生比例趋高。

将这上述调查结果与北京市中学生的家庭概况相比较,可以认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在经济收入、职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其中居住地远离城市中心区、整体生活水平在各类家庭中最低的农民家庭占近半数的比例。(见表2)表2

二、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及其教育影响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除了家长身教、言教的形式以外,还包括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家庭劳动活动以及家庭环境气氛对孩子形成的教育,后者虽然未必是家长有意进行的教育,但它们在孩子成长中产生的实效却不可低估。本调查在涉及家庭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有意教育的同时多方面反映了家庭对学生这种无意教育。

(一)家庭的物质条件及教育投入

问卷从基本信息交流设备、娱乐设施和学生学习设备条件等方面对样本学生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投入的特点。

样本学生家庭中电视、电话等基本信息交流设施拥有率均在90%以上,家用电脑拥有率超过30%;小汽车拥有率达20%;娱乐设备方面,上世纪末流行的VCD/DVD、收录机、组合音响等拥有率多在半数以上,但近年出现的录像机、MP3等现代化设备拥有率还较小;在专为学生在家学习提供的物质条件方面,专用书桌达74%,而专用书报一般在40%以下。

比较各类设备的拥有率可以发现,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中,家庭生活和娱乐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半数以上)远高于学习设备的购置率(一般在40%以下)。

由于收入水平和居住区域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类型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民户口学生家庭的设备条件总体比城市居民户口家庭差,家长低文化的家庭比高文化家庭差,这种差距在新时兴的现代化信息、交通、娱乐设备方面更大一些。

(二)家庭生活的教育影响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物质条件较为有限,但是家庭给予学生的教育影响却不能说是低水平的。职业学校学生在家里与家长一起进行的活动有生产劳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学习交流等等多方面内容。数据显示样本家庭亲子之间经常一起“干活儿”的约占40%,经常一起处理生活事务的占60-80%,经常一起休闲娱乐的占10-40%。不同类型家庭的活动内容有所不同:农民家庭中生产劳动占53%,而城市居民家庭这一比例仅占34%;城市居民家庭外出游玩占39%,而农民家庭只占25%。有些休闲娱乐形式内容形式不很健康如“打麻将、打牌”在样本家庭总体中占14%,农民家庭比例略高于居民家庭,高文化家庭在此项上的较高比例也值得注意。学习活动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比重有限。大多数(80%)学生家长在业余时间习惯看电视。只有47%的家长习惯于读书看报,而这一习惯在居民户口家长中达65%,在农民家长中只有28%。70%以上学生认为家庭中的亲子共同活动相当频繁。

样本学生课余在家里67%“做家务”,61%“休闲娱乐”,42%进行“课外学习”。其中农民子弟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高出居民子弟8个百分点),而较少休闲娱乐(低于居民子弟37个百分点);进行课外学习的仅30%,低于全体平均数11个百分点,低于居民家庭学生20个百分点。当家里有事时26%学生“经常”被家求处理意见,68%“偶尔”被征求意见,只有不到10%的学生从不被征求意见――其中多为家长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占10%以上)。

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这些家庭活动未必是家长有意安排的教育活动,但是他们却在其中通过与家庭成员的交流,通过亲身体验,通过对成人的观察、学习和模仿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习了待人接物,形成了自我意识,角色自信和情感体验,完成重要的学习和发展。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自家的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84%)或者虽然“关心不够”,但相处仍不失“平和”(14%)。孩子在家里对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比较关心”,“能为家人服务”(76%);“回家主动干家务活”(56.5%)。在这些方面,农村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要比城市居民家长的评价更高,“为家人服务”方面高出6个百分点,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方面高出12个百分点。

样本学生自己也这样表达自己的家庭生活体验:85%的学生感到“家庭成员间相处愉快,互相关心”;60%余样本学生在家庭中自认为是“被宠爱呵护的对象”(在这一点上农民户口学生并不比与居民户口学生比例低);近30%学生自认为是家庭中“能够参与议事的重要成员”,这在“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中比例反而高一些。近60%学生认为父母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农民家庭在这一点上高于居民家庭12个百分点);10%学生甚至视父母为“最崇拜的人”。

虽然统计数据同时表明在家庭生活影响下,样本学生中30%不能主动承担劳动,24%不能关心家人、为家人服务,近10%感到自己是家庭中“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对父母缺乏信任和亲近感――这些多发生在非常态家庭中,家长为初中以下文化的家庭次之,但是总起来看,在家庭生活中多数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角色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基本品质。

三、职业学校学生家庭的有意教育

(一)家庭的期望与教育态度

当学生进入职业学校、面临新的学习时,样本家庭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期望。66%的家庭期望学生上大学甚至接受大学后教育,38%希望孩子有工作能独立生活,16%期盼孩子将来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35%家长希望孩子至少“平平安安不给家里惹事”。不同类型的家庭中,农民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低于居民家庭15个百分点,而期望孩子日后能帮助家庭改善经济状况的高于居民家庭10个百分点;非常态家庭的期望值居于居民与农民家庭之间;对于孩子的升学,家长文化程度越高,期望值也相应越高,母亲高中以上文化的家庭期望孩子升学的比例最高达90%。与学生家庭生活的现状相比照,不难体会到家长和家庭的期望中不仅有对孩子未来的企盼,还有对家庭生存状况改善的憧憬。

为了这样的期盼,除极少数(不足5%)的家长有意摆脱家教责任外,绝大多数家长相当重视自己的教育责任。但是,他们当中有的(近30%)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近10%)对孩子的发展要求过低,教育观念存在着一定问题。

(二)家长的教育方法与实效

对于家庭教育,学生普遍希望家长采用民主的方式方法,比如“给孩子讲道理”(62%)“和孩子讨论”(57%)“点到为止,听其自然”(27%)“从侧面暗示,提醒”(25%)等等,但是事实上,样本学生小时候做错了事能够得到家长“说服教育”的仅占半数,另有20%会挨打,近50%会挨骂;在家庭惩罚中,父亲动手的多些,而母亲多为唠叨。进学校以后,学生在取得了较好成绩时90%能够感受到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但是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近40%会受到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犯错误时唠叨责备甚至打骂的更是超过40%。另外有近10%的学生表示,无论学习成绩如何父母都“无动于衷”“不闻不问”――这在非常态家庭中相对比例最高。

在教育途径方法方面,样本家长中选择“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的只有35%,选择“对他做对了的地方及时肯定”的只有24%,选择“尽可能不让他接触不好的人或不利的事”只有21%,而看中“对他的缺点及时批评”的却有48%,通常“吃饭的时候进行教育”的占13%等等。发生矛盾冲突时,73%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家长的”,35%家长力求通过其他人或其他方式解决,而8%家长企图通过家庭暴力手段解决。有近20%的家长错误地认为小孩做了错事“不用管,长大就好了”。

种种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家长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关注,抱有殷切期望并力图教育帮助,但是许多家长长期采取的方式方法却缺乏科学性,简单而粗暴。因而,取得的管教效果比较有限,亲子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数据反映,样本学生中有30%不愿意把学校的情况说给家长听,其中10%的学生“回家就自己呆着,不太与家长说话”,甚至“不能问,一问就顶牛”。对于家庭的期望,只有22%的学生表示完全认同,47%只是基本认同,另有21%学生不认同或不很认同(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比例最大),近10%的学生则以“没想过”表现出对家庭期望的漠然(其中非常态家庭学生占最大比例)。有17%的学生明确表示“家长管不了我”(其中非常态家庭所占比例最高)。这种亲子沟通不畅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继续展开和取得实效。

(三)家庭教育的困惑

职业学校学生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绝大多数样本学生感到家庭生活和睦愉快,感到自己被关爱,感到父母值得信任,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时时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爱护、被教养,学生从这些关注、爱护、教养中获得了归属感和安全感。但是,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让家长越来越难以应付了。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在家庭中导致了亲子之间的矛盾,而且导致了家长之间的矛盾,甚至整个家庭矛盾。

调查显示,当前学生感到家长关注和监控并与之形成矛盾的问题主要有学习(52%),花钱(29%)、上网(22%)、业余爱好(22%)、交友(20%)、交异性朋友(18%)、做家务(13%)等等。各类家庭在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上不分伯仲,只是关注的重点各有不同:居民家庭亲子间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矛盾更多,低文化低收入家庭“花钱”问题更突出,高文化家庭受困于学生上网,非常态家庭最敏感于孩子“交异性朋友”。

面对问题与矛盾,学生普遍希望家长“讲道理”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从调查反映的教育实效上看,家长常常没有为学生提供所期望的“道理”。家长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长大了,进入职业学校了,家长感到对学生“不太了解”。比如不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成绩如何”(53%)、“在学校与什么同学交往”(45%)、“平时会为什么事心烦”(39%)、“在学校生活是否习惯”(36%)、“在校外与什么人交往”(28%)、“专业是学什么的”(25%)、“是否有异性朋友”(22%)等等。不仅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许多家长还感到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急需解决许多问题,比如“不知道他(孩子)心里想什么”(54.30%)“不知道对这么大的孩子该教进行什么教育”(47.02%),“对这么大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教育”(44.18%),“和孩子之间不能有效地交流沟通”(28.67%),“对教育孩子丧失信心”(3.50%)等等。家长受困于这些问题,显然难以为学生提供满意的家庭教育。

家长在家教方面的力不从心是他们自身的处境和自身素质所决定的。从本调查对家长文化程度、职业、生活区域、生活内容的了解可知,多数家长虽然期望孩子在职业学校学业有成,但他们自己没有职业学校的学习经历;家长中虽然多数希望孩子上大学,但是他们自己并没有上过大学;他们虽然希望孩子找个好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多数并不在现代化企业中任职,也并不具备通过竞争找到“好工作”的个人优势;他们为孩子的上网、交友、攀比花钱所苦恼,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自己没有接触过电脑和网络,没有亲身面对孩子从家庭走出来后遭遇的物质世界和人际关系……。可以认为,家长们虽然根据自身的社会经验发现了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但是他们并不拥有教育指导已经长成半大人了的孩子应对当前的学习、上网、交友、个人发展等等问题的知识准备和经验。家长的这种尴尬处境仅以年龄产生的“代沟”来解释似乎不够,应该说还涉及传统与现代、农村与城市等文化差异的问题。

(四)家长对家教指导的需求

由于陷入家教困境,95%的样本家长希望得到学校的有关指导,虽然其中5%表示怀疑学校能否提供这样的指导。在联系学校的方式上,70%的家庭习惯于参加家长会,或者被动地等待老师来联系。能够主动与学校和老师联系沟通的仅占26%,这在低文化的农民家庭中甚至不到20%。

对于学校的家长会,47%的家庭主要由母亲参加――虽然家庭中一般由父亲全面负责孩子的教育。有近10%的家庭表示出席家长会有困难――困难主要是“工作忙”,其次是“家离学校太远”的问题。

四、调查结论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及其家庭、家庭教育的特点

1.当前的职业学校学生是高中学段学生中的一个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殊学生群体。他们中的多数是由于中考落榜才走进职业学校的。从基本情况看,这一群体当中独生子女比例较低,居住在郊区农村地区的较多,农民户口的较多。

2.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大多为就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均较低的普通劳动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大多属于社会中经济水平、文化教育水平均较低中下层人群家庭,其中的农民户口家庭主要分布在远郊农村地区,家庭结构较为完整体,传统的多代人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占多数;居民户口家庭多分布在城区或郊区城镇中心区,非常态家庭的比例较高,约占14%。

3.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虽然物质条件有限,但是家庭中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亲情教育和环境教育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基本素质。家庭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由于家长和家庭自身条件的限制,家庭教育的观念有失陈旧,教育方法有失简陋,教育内容逐渐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家庭教育逐渐陷入困境。至今虽然有极少数家长无心管教或者无暇管教,但是绝大多数家长仍愿意承担自己的教育责任,他们希望学校帮助自己了解孩子,帮助自己掌握教育孩子的知识,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学生的家庭以及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复杂,内部类型多样,主要类型有城市居民家庭、郊区农民家庭、非常态家庭、家长文化程度不同形成的不同类型等。各个类型之间情况差异显著。同时,由于各个职业学校之间有相对特定的生源群体,因而职业学校校际之间的家庭教育情况也相应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二)职业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必要注意的问题

1.当前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来自我国社会中中下层人群的家庭,学生及其家庭的生存状况处于相对弱势,受教育情况也处于相对弱势。尽管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和愿望,但是这些弱势使他们的学习发展造成困难。职业教育责任就是帮助“城乡人民能学到有效就业并从而走上丰衣足食生活道路的本领”{1},因而,我们在研究和工作中应该充分理解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长、家庭的弱势处境,充分体谅这种弱势处境给他们自身发展带来的困难,充分肯定他们给与学生的基本教育,充分尊重他们发展自身的权利和意愿,以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己任,努力推进研究与工作。

2.虽然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但是,正像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一样,家庭教育也不可能代庖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孩子长大了离开家庭步入社会,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人,其间需要的教育帮助是家长局限在家庭生活中难以提供的。课题研究以及职业学校的家教指导工作应该充分估计家长和家庭在学生的职业学习方面由于无知、无能而导致的家教无力,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学生各方面教育上必须承担的主要责任,不对家长提出过高的家庭教育要求,重在帮助家长了解面对社会的孩子和孩子面对的社会,帮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一起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3.当前社会中十六七岁未成年人的学习发展问题是整个教育都需要研究的难点问题,而不仅仅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为之困惑,本课题题目是“家庭教育指导”,但是如果我们对学生教育的问题没有深入调查和研究,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那么我们拿什么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怎么能求得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支持和信任,怎么能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呢?因此,本子课题的研究必须注重全面调查学生学习成长面临的问题,注重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

4.本次调查已经反映出职业学校学生客观存在着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自信、掌握学习方法、养成道德品质、纠正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学习需求,但是在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教学设计中,这些需求却没有被切实安排落实。由此可见,虽然是“家教指导研究”,发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却首先在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没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仅靠家教指导工作,不可能解决学生和家长的教育问题,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尽可能地将自己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教学改革之中,与课程教学的其他方面形成协作,共同促成并分享深化改革的成果。

本调查勾勒出了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基本轮廓,反映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本子课题后续研究的展开打下了基础;此外,本调查也为职业学校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资料。子课题将在这一基础上深入推进自己的研究,取得更多更大的研究成果。

注释:

第9篇:家庭教育调查范文

引导语:当今社会,我们调查发现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呈如下趋势:①对教育的认识水平有所提高,不仅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会提高家庭教育投资的主动性和投入量.②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明确和具体,家庭教育投资一方面为农村家庭子女就业提供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为子女实现社会流动提供条件,因此,会加大对子女的升学投入.③进一步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因此会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④时代的发展,家庭优生优育观念的增强,国家对生育行为的制度化,会提升农村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抑制农村新文盲人口的产生.⑤在教育投入,教育期望及投资选择等方面会淡化性别和年龄偏好.

一、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数据分析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们未来的历史,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庭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实施,同时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种创造力,使他们成长的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言传不如身教”,换言之,教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习得生活的规范,而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的。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广大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但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中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受教育水平相差近三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全国有8500万文盲和半文盲,3/4以上集中在农村。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现象仍屡见不鲜。自1994年以来,全国中小学入学率逐年提升,在校生辍学率逐年下降,但是今年在校生辍学率又逐年回升,达到了5.47%。每年约有1000万农村中小学学生因不能升入高一年级而辍学回家。据有关方面统计,从全国计算,即使每年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3%,一年也有100万人辍学,新生文盲仍以每年100万的速度在扩军。数以百万计的没有接受义务教育的人进入劳动者的行列,这不免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现代化产生负面影响。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目前我国仍有文盲1.8亿人,其中青壮年文盲5000万人,90%以上在农村,70%是妇女。我国每年新生人口200多万人,2000年以来,还只能在全国覆盖约60%的人口地区普及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农村有大量文盲,半文盲人口将长期存在。

二、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原因

(一)家庭子女数量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有一定影响.

在各项投资上,独生子女家庭投资所占比例比其他各类家庭投资要高,各项投资基本上随家庭子女数量的增多而呈减少的趋势,即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家庭的各项投资也就越少,各项投资与家庭子女数量呈一定相关.这一结果符合常理:家长在为孩子进行教育投资的时候,孩子的数量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投资方式。同时,子女数量少的家庭另有其热衷的投资方式。

(二) 家庭子女性别结构对家庭教育投资有一定影响

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过程中,大多数家庭都会做出理性的行为,但在理性之中,也存在着非理性的倾向,也就是存在性别偏好和年龄偏好,其表现为以男孩为重和以幼为重。其次,农村家庭在子女的教育投资上会采取某种特殊的投资方式,即在子女未升入高一年级时,靠付出更多的经济力量换来子女继续读书的机会,而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独生子女和独子,独女单性别子女结构的家中。

(三)家庭经济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影响不大

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家庭教育投资产生重要影响。面对被教育制度淘汰下来的学生,家庭是否对其继续进行教育投资,这并不是经济所能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模式是送到职业技术学院学手艺,学技术,是想其经过职业培训后再谋出路;其次是家庭为实现其理想的目标,表示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也有一部分中,高收入家庭选择的是想办法,找路子,若办不好,只好回家务农,让孩子成为其直接的劳动力。

(四)农村家庭母亲文化程度对家庭教育投资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