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科研处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处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处工作计划

第1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针对初中新课改的逐步展开,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将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立足课堂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教科研带动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落实、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以课题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新课程实施中探索出适合我校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学校教科研工作也将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为指导,为学校做好服务和引领工作,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入,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⒈更新转变教育观念,立足校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常规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深化、推进课程改革实验。认真组织好暑期骨干教师“参与式”研修培训。扎实抓好新课程实验的教学教研工作。切实加强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工作,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课堂四十五分钟教学效益。推进评价改革,探索导向机制。组织参加新课程专题成果及教学成果表彰大会,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

⒉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全体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意识,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教科室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开展专题讨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⒊键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提高常规教研活动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扎实抓好常规教研工作,健全、规范常规教研制度,每周定时开展教研活动,以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研究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注重通过说课、听课评议、个案研究、教学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探索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课堂分钟的教学效益,杜绝把教研等同于集体备课。通过抓常规教研,提高教研活动层次,夯实教科研基础。

4、加强课题研究工作,争创本校教育科研品牌,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本学年将认真做好三个威海市级立项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鼓励教师撰写优秀论文、教学案例,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编写两科以上的校本课程,开创人人参与教科研活动的新局面。

5、抓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继续深入扎实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教育工作,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水平。规范电子备课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充分发挥教育城域网和教育技术装备的作用,提高使用率。

6、加强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教育报刊和教育网络资源库的作用,及时获取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的最新信息,组织教师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机会,本学年内我校将争取邀请市教研中心专家讲座两次以上,学校组织讲座8次以上,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科研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继续深化“构建阅读生态,营造书香校园”,强调教师每年必须读好一、二本教育名著,加强督促检查,使学习落到实处,克服学习上的形式主义、浅尝辄止的毛病。

7、认真组织开展“第十届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并组织好管理干部赛课和评课竞赛,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8、继续深化专家治校和名师执教战略。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追求事业成功、教育教学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加大“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的培养力度,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典型,及时进行推介,发挥榜样的示范影响作用。

9、各处室组织开展好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提高的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积极组队参加市运会和市艺术节和科技节,市运会。

10配政教处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三、工作要点

本学期教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识再提高、制度更完善、队伍再培养、研究更实际”。

1、发挥好教研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

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校与教师之间教科研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及时把先进的教科研信息带给老师,让广大教师能及时了解到新的教科研信息。经常向镇教研室和区教科室汇报学校的教科研开展情况,对一些教育教学研究的新问题或热点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来校为教师开展讲座或咨询。

2、抓好教师专业培训

教研组长应认真组织组内成员开展教研、备课等活动,学校将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教研活动,搭建各类教师成长成功的平台。

3、立足课堂,搞好教研工作

为全面落实教研工作,从本学期开始,各教研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本学年将开展“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管理”和“构建阅读生态,营造书香校园”两个威海市级规划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将大阅读教学确定为一个专题开展教学研究。专题研究必须做到:将专题“立足点”与学校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同步;将“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将“切入点”放在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上。

重视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教研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主要内容为:专题研究计划;专题研究过程的记录,专题研究成果(组员的教学案例等)。

采用“自评互评组长总评”的三级评价方式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估,不仅关注组员参与研究的过程,关注参与的量,还要关注教师参与专题研究的质,对专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制度与机构建设

(1)以制度建设促进教科研发展。本学期要以现有的学校教科研规章为依据,加大执行力度,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努力通过制度建设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以队伍建设推进科研繁荣。本学期要健全“教务处学科教研组长课题组组长课题组研究员”四组合型科研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层面的科研骨干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示范辐射作用。

5、规范课题研究,做好“十一·五”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申报了十一五课题研究中的理想课堂的课题,为使今后的课题研究更加规范有序地进行,我们将认真做好各课题的开题及研究的准备工作。

(1)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

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根据课题研究的方案和计划,确定本学期研究要点,明确研究要求;二是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确定本学期的论文撰写的方向;三是对本学期研究动态进行检查、研究、总结,做好理论学习、研究课及论文撰写情况的汇报;四是收集整理各类资料,总结一学期研究情况,做好资料的建档工作。

(2)采取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的课题管理办法。

在学校对教务处与教科室统一管理的前提下,我们将课题研究分工到各课题组组长,由各课题组组长具体予以指导和管理。教务处主要工作是提供服务、给予指导、加强管理。本学期将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责任。2007年2月份各课题组召开一次本课题组研究人员课题研究的汇报交流会,研究解决各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从而,卓有成效地搞好各课题组课题研究工作。

6、鼓励广大教师撰写科研论文,积极投稿

第2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为使学院科研工作稳步、快速、有序地发展,规范科研工作的管理,充分利用科研信息和科研资源,进一步形成学院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机制,特制定如下暂行办法。

一、建档的主要目的

(一)科研成果建档是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产、学、研三结合的重要工作内容。对科研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教学科研整体水平、完善科研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

(二)分时段、分类别、系统收集我院教职员工科研成果,并进行统计分析,为学院及上级领导机关准确、有效地提供相关信息作好基础工作。

(三)对科研成果的全面收集、系统整理、归档保存、建立调档、提档、保密等管理条例,是有效、充分利用科研资源,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有力措施。

二、科研档案管理原则

(一)我院科研档案实施院、分院二级建档,由科研处统一管理。

(二)凡分院(部)建档的材料均需上报一份给科研处。科研处负责全院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分析。各分院(部)负责本分院(部)的科研成果建档管理工作。

(三)科研成果以保存原始材料为主,至少应有成果的复印件。

(四)应尽量分时间、分类别、分对象按照本单位的特点设立建档项目,做到完整不漏,分类清晰、简明易查。

(五)考虑到档案的变化情况,要实行静、动结合的档案管理模式,年内要动态地不断修改充实原有档案,年终都要综合整理核查一次后归档静态保存,任何修改都要履行严格审批手续后方可进行。

(六)科研档案管理应遵循保密原则。凡属保密的科研成果必须履行严格的审批手续方可调阅或借阅,原则上禁止外借。

三、科研档案归档范围

凡具有指导性、理论性、学术性、技术性、应用性、科普性、检索性的文、理、工、艺等领域的文章、论文、有学术价值的自编教材和实验报告、专利及教学科研成果的系统资料均属重点归档范围,具体作如下分类:

(一)科研文书档案

1.上级机关有关科研工作文件、通知。

2.本院(分院、部)科研管理条例、制度、办法。

3.本院(分院、部)科研工作文件、工作计划、总结。

4.本院(分院、部)科研成果的统计分析资料。

5.科研项目的申请及批复。

6.科研成果的评审结果和获奖情况登记。

7.科研学术活动审批存单。

8.科研项目、学术活动、财务核算清单。

9.本校教职员工在各类学术组织任职情况。

(二)科研信息档案

1.国内外相关专业的科研动态。

2.国内外高校管理及教育研究动态。

3.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科建设、产学研结合动态。

4.全国职业本科院校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动态。

(三)科研成果档案

1.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自编教材、实验指导教材和实验报告的原稿或印制品。

2.已出版的著、译作或主要部分的复印件。

3.国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文章的复印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英文目录、正文、英文摘要、封底)。

4.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复印件。

5.获省级奖励多媒体课件。

6.各类相关科研的省市级以上的奖励证书奖品原件或复制品、照片

7.专利证书、编文证书复印件。

8.科研成果转让协定书复印件、成果利用或推广的使用资料。

四、归档要求和程序

(一)归档材料由个人或项目组负责人收集提供,材料必须真实可靠,最好提供原始资料。

(二)归档资料纸质要优良,字迹要清晰,严禁用铅笔、圆珠笔、复写纸书写,纸张规格统一为16开(或A4)书写纸。

(三)归档材料必须一年进行一次系统整理,按卷、册、袋、盒组成保管单元系列,并贴上封面标识,由有关人员撰写好归档序言或归档说明。

(四)一般成果归档一份,重要的使用频繁的归档两份。

(五)学院科研归档材料由科研处第一负责人审核后归档;分院(部)科研材料由分院(部)主任审核后归档。

(六)档案要妥善保管,防止泄密和遗失。

五、档案管理与交接

(一)档案不仅仅是为了保存,更重要的是为了利用,要充分发挥科研档案的应用功能,档案工作者应尽量满足、方便利用者的需要。

(二)档案主要为校内教师和职工服务,一般不对外。

(三)调档或借阅要经过主管部门领导批准后办理调档或借阅手续,并在规定时间内迅速退还,不得拖延。

(四)不论何种原因造成泄密、遗失事实,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给予必要处理。

第3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1-0036-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而我省开展的“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更为此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2011年以来,笔者所在的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目前,学校正以落实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组织开展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活动和“两课”评比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契机,积极探索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机制 创新“五课”

(一)确立标准,“五课”科学化、正态化

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全面落实文件精神的实施细则和活动方案,修定了《教学质量标准》,对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分别赋予新的内容和质量标准。广大教师在把握标准的基础上,积极投身“五课”、反思“五课”;教学管理部门依据标准,指导“五课”、评价“五课”,保证“做有标杆,评有标尺”,有效推进了学校“五课”教研的科学化、正态化。

(二)健全制度,“五课”规范化、常态化

学校相继出台了《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和《教师工作手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手册》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使“五课”教研在制度层面上有明确要求和具体流程。如规定每周三下午为学校集体(校、系、教研室)教研活动时间,教研室每周集体教研活动1~2次,校、系两级教研活动要有开展有检查等,使得“五课”教研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规程,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载体,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教、学、管有机互动,相得益彰。参与“五课”教研已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为,有效促进了“五课”教研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

(三)加强督导,“五课”系统化、生态化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督导,健全了《听课制度》《日常教学秩序检查制度》《教学质量综合检查周制度》《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及整改制度》《教学督导工作例会制度》等五项制度,完善了《教学质量考核及奖惩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教科研成果考核及奖励办法》等三项奖惩规定。督导室、教务处、教科研处、系科四维联手,精准执行和有效实施“五项制度”和“三项奖惩规定”。教学、教研、管理、督导四位一体,既明确分工,又密切配合。教学、教研及管理工作时时有检查、天天有反馈、周周有简报、月月有通报、学期有总结,有序、有力、有效地对“五课”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监控,以“督”促进“五课”教研活动,以“导”提升“五课”教研活动,让“五课”真正成为自然和谐、互动生成、生命发展的系统化、生态化教研。

二、搭建平台 力举“两课”

(一)学习观摩,共识“两课”

学校通过专家引领、典型示范、同行竞技等形式,加强教师职教理论和教学技能的培训。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开设“两课”专题讲座15次,专项研讨33次,理论培训600人次,校内外观摩281人次,让教师在学习观摩中领略“两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两课”呈现的课程观念、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以及信息技术在“两课”中的应用等开展研讨,从而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二)团队合作,共建“两课”

学校以4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创新建设教学教研团队。一是组建8个公共基础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技术、物理、化学)教学教研团队,每个团队配有2名专业技能课程教师,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师一起共建“两课”,使公共基础课程的“两课”在发挥基础性、应用性、发展性作用的同时,更加贴近专业,更具针对性、服务性和有效性。二是组建6个专业(护理、检验、康复、助产、药学及针推)教学教研团队,每个团队聘有2名医院临床一线专家共建“两课”,使专业技能课程的“两课”在发挥应用性、服务性和发展性作用的同时,更加贴近临床,更具实用性、前瞻性和推广性。

笔者所在学校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协作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学校借助专业协作委员会的平台,联手7所成员学校组建6个公共基础课程(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校际教研组,10个专业技能课程(解剖、生理、病理、药理、微免、内护、外护、妇护、儿护与基护)校际教研组,分别以“一课同上”的形式展现“同课异构”的独特与精彩,使“两课”更富职教特质和专业特色,更显引领效应。团队合作共建“两课”,使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了频次、扩大了空间、增进了深度,有效实现了教师教学的互助与自助。[1]

(三)交流展示,共享“两课”

学校以“两课”评比为载体,以各层级评比为路径,有计划地对所有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主干课程分类、分层、多形式地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学校已开设了11门公共基础课程和16门专业技能主干课程的“两课”评比活动,共有255人次参加各层级的“两课”成果交流展示,实现了校内外的“两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两课”所呈现的先进的课堂构思、独特的教学创意、个性的教学风格、机智的课堂组织,给现实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意和活力。“两课”成果引导“五课”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优化了教师的常态课,形成了“五课”“两课”“常态课”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三级联动 推广好课

(一)校、系、室联动,遴选好课

学校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年度工作计划,由教科研处牵头实施;各系结合实际制订学期专项工作计划并具体落实;各教研室在深入开展“五课”教研的基础上推荐好课;系再安排集体听课与评课,择优推荐报教科研处;教科研处和教务处联手统筹全校公开课,并请专家现场点评。校、系、室三级多向联动,每学期师生共评10节好课。

(二)省、市、校联动,推广好课

江苏省教育厅及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全省职业学校“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作顶层设计,出台相关文件和标准,组织开展省级“两课”评比;各市教育局在指导和服务职业学校“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的同时,组织开展市级评比和遴选好课参加省级评比;学校按照省、市两级要求,扎实有效开展各级“五课”教研和“两课”评比活动。通过省、市、校三级多向联动,推广好课,实现全省优质职教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学校已获省示范课5项、研究课8项,职业学校信息化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

四、深入思考 完善评价

(一)统一内容,有效评价

目前,我省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两课”评比活动分别在上、下半年举行。公共基础课程分为10个组,其中选修课程组包括心理健康、物理、化学、音乐、美术、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等7门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分为12个组,每个组含一个专业大类中若干个专业的所有专业技能课程,如医药卫生类组含护理、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学、制药技术等20个专业,每个专业有20门左右的专业技能课程。而每组评委只有3~5人,不可能精通或熟悉每个参赛选手比赛的内容。因此,有必要统一“两课”评比的内容,即每个组指定同课程8个课时的比赛内容(每年更换,要求为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教案、现场说课的内容统一,不仅便于评委有效把握和比较,而且“同课异构”的独特和精彩更能体现选手对职业教育教学的独到理解和执著追求,这是“两课”最隐性的核心指标,也是带给职教课堂最重要的思维启迪,这样评出的“示范课”才更具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2]

(二)修订标准,科学评价

在现行的“两课”评比评分标准(教案7项、现场说课及答辩8项)中,公共基础课程应更加注重与专业相匹配的科学合理的教材二次开发的实施情况;专业技能课程则应更加注重“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情况以及校企合作施教的深度和效度;应调整各项评分标准的分值和权重,注重两个体现:一是注重“两课”隐性核心指标的体现,二是注重“两课”引领现实的体现,真正实现“两课”源于现实课堂、高于现实课堂、指导现实课堂、回归现实课堂。

(三)动态建库,公正评价

建立由省教研中心组成员、职业院校骨干教师、企业专家及职教专家等共同组成“两课”评比活动的评委库,按专业、课程分类分组。相关部门为每位评委建立公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在评比前对评委进行评审业务和廉洁自律的专门培训。公信度不高者应及时出库。根据“两课”评比内容在评委库中随机抽取相同课程的评委组成评审专家组,在评审过程中组内专家要进行充分地集体研讨和论证,确保“两课”评比结果公正、公平、公开。

参考文献:

[1]吴植,胡新岗,李巨银,桂文龙.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透视[J].职教通讯,2012(23).

[2]崔志钰.示范课:从展示概念到引领现实[J].江苏教育,2012(9).

Deepening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JI Ning-dong&ZHAO Jing

(Huaiyin Advanced Vocational&Technical School of Health, Huaiyin 223300, Jiangsu Province)

第4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科研人员;绩效管理;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反馈

中图分类号:F326.4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77-03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日益得到认可与重视,科研人员在各类研究所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研究所长期以来的事业编制特点,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尚未完全转向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而科研人员通常是科研院所的中坚力量,传统的管理模式很难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直接影响到科研院所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因此,如何对科研院所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并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已成为促进科研院所良性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又一动力。

国家人事部在2006年7月颁布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我国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岗位绩效工资制,“绩效”这一概念也逐渐引入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西方国家的企业和政府的管理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应用于中国的企业管理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重要性引起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 [1] 然而,“实施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关键是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和考核。” [2] 因此,在事业单位引入现代绩效管理的理念来规范其绩效考核是很有必要的。研究所作为事业性单位虽然不像企业那样是盈利性组织,但这并不妨碍它在管理上采纳企业成功的管理思路。本文以北京某研究所为例重点探讨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以期发现制约对科研人员进行绩效管理的问题,探讨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管理体系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的途径,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提供参考。

一、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绩效管理的现状分析

该研究所是一家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专业研究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在国家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项目中,承担着中草药种质资源保存、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的制定与实施、中药材标准对照品的研究、中药资源普查、中药新药研制等重大科研任务。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科研人员是指那些处于事业平衡期,工作任务量饱满,主要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的人员。

(一)该研究所针对科研人员的人事制度

2004年该研究所进行了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实行全员聘任制,将人事关系上的行政隶属关系改变为合同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科研任务和队伍建设需要设定关键岗、重点岗、普通岗三类岗位,每类下设三级。岗位聘任采用固定期限、聘用合同和无固定期限相结合的形式。首次岗位聘任期限为二年,以后逐步向四年为一个聘期过渡或与承担的任务同步,聘任期满,合同自行终止。经过2~3个聘期,根据具体情况,可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签订无固定期限聘用合同。

(二)该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程序

该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包括年度考核和定岗考核,按照绩效优先、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绩效考核实现岗位目标管理。

1.年度考核。年度考核每年一次,研究所每年底对所有的科研人员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指标主要从“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开展。考核的程序包括个人年度总结和上级评价:被考核的科研人员先将包括“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的个人年度总结填写在《年度考核登记表》中,然后分别由其所在的科研中心或实验室的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考核,再由考核领导小组以及研究所负责人审定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级。其中,确定为优秀的不得超过参加考核人员总数的15%。年度考核为优秀者,由单位给予一定数额的一次性奖励;年度考核不称职者可以调整其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不合格者,予以待聘。对于特别优秀的人员,可延长考核期;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人员予以解聘。

2.定岗考核。定岗考核也是每年一次,在每年的年底进行。考核内容包括课题的类别,年度获得成果奖、专利、新药证书及临床批文等情况,课题的经费情况,年度发表的论著情况,年度培养研究生及授课情况。该研究所制定了针对科研人员的《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标准》,科研处为人事处提供每一位科研人员本年度科研及教学方面的具体业绩,人事处根据不同岗位的性质、职责及任务完成情况,按赋分标准对每一位科研人员进行计分并按分值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决定某位科研人员所能应聘的岗、级,不同的岗、级在下一年度会享受不同的岗位津贴及其他待遇。

二、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该研究所绩效管理程序的介绍以及对相关科研人员的调查访谈,可以看出每年对科研人员的两项考核即是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这也构成了绩效管理的主要内容。依据《科研岗位绩效评价标准》进行的定岗考核,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都比较细,易于操作也方便每位科研人员明确自己的绩效结果;定岗考核由科研处和人事处联手进行,基本能保证公开、透明,相对比较公正。但该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还不成体系,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绩效计划的制定缺乏规范性

绩效计划的制定是保证绩效管理科学实施的重要一环,科研人员个人的绩效目标是否与研究所的战略目标相一致直接影响到研究所最终目标的实现。同时制定绩效目标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该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主要依据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计划,而岗位说明书只是说明该岗位的最低要求,没有对具体职责的说明,而且实际情况是一个岗位说明可以针对所有应聘这个岗位的人。研究所的年度战略目标并没有细分到具体可操作的层面,因此科研人员在制订工作计划时只是比照岗位说明书写下本年度能够达到所聘岗位最低要求的工作目标,“没有注意将科研人员的绩效计划与科研团队的绩效目标、研究所的发展方向相匹配,科研人员绩效目标与研究所整体绩效目标的一致性较差。未能意识到绩效计划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的促进作用。”[3]

(二)考核结果缺乏反馈

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一环,绩效反馈有助于可以反映员工的绩效优势与劣势、改进员工的绩效、合理安排培训计划以及帮助员工改善修订下一年度的绩效目标,这一必不可少的环节既是本轮绩效管理的结束,也是下一轮绩效管理的开始。而该研究所的年度考核基本上就止于考核,《年度考核登记表》写完、签完字这项工作就算结束了,人事部就该忙于下一年度的岗位聘任了,没有就绩效考核中出现的问题与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反馈。

该研究所现行的定岗考核也是属于事后评估,年初科研人员指定的个人研究计划并没有与研究所的科研总体目标相结合,只是自身的发展和岗位的要求来考虑。这样的考核只是把所有科研人员的分数排名公布,不进行任何的沟通、面谈,也没有反馈和意见,只会给科研人员带来心理压力。

(三)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比较单一

该研究所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定位过于狭窄,年度考核就是为了在年底分级、评优,把年初留下的岗位津贴的20%发给大家,而定岗考核就是为了下一年度的岗位聘任。考核目的缺乏对研究所整体考核目标的考量,因此导致考核实施方式过于单一、考核结果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绩效考核的重要目的是对管理过程的整体控制,通过考核科研人员的绩效并通过考核结果的反馈进行晋升、奖惩和各种利益的分配,以激励科研人员未来的绩效表现。然而该研究所的绩效考核实质上只进行打分排名,只是作为利益分配的依据,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结果“使得考核在科研人员心目中的形象是一种负面的消极影响,从而产生心理上的压力,这是对考核的扭曲”[4]。

(四)绩效管理过程考核对象过于注重科研人员个体

从该研究所的考核程序来看,绩效考核只面向科研人员个体,团体绩效作为一个较重要的考核对象却被忽略了。如今很多科研项目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需要一些相关的科研人员通力合作才可以完成。团队绩效是由每一个个体创造的,但又不是个体绩效简单的总和,对团队的绩效考核可以促进团队建设,有助于整合优势资源进行科技攻关,同时也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研究所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从另一方面来看,该研究所定岗考核采用打分排名这种方法无形中会导致科研人员之间关系的疏远,排名很容易会让大家不自觉地在心里把彼此都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不利于合作科研的开展。

三、对某研究所科研人员绩效管理的建议

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离不开绩效计划的科学制定、绩效过程的具体实施、绩效考核步骤的合理设计、绩效结果的有效反馈及应用等环节。因此,要实现该研究所科研人员绩效管理的科学、有效也必须使绩效管理包含这些必要环节。单一的绩效考核环节远远构不成绩效管理,也会是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只有处在整个绩效管理系统中才能使绩效考核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

(一)制订绩效计划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确定绩效计划是应把个人绩效目标和研究所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因此,年初研究所作为整体要先确定一个科研方面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科研目标,向所有科研人员公布;其次,由各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根据研究所的整体绩效目标制定本部门的绩效目标;之后每位科研人员根据自己部门的绩效目标确定个人绩效目标。

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要求从财务、内部流程、客户、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来制定企业的考核指标,而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性单位的研究所可根据该研究所的特点及科研人员具体情况,从个人绩效角度、岗位职责角度、团队协作和个人专业发展角度四个维度来考虑科研人员的绩效指标。

(二)优化绩效实施和绩效管理

为实现对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从而引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必须让绩效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科研人员明白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是他们切身感受到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以便让科研人员自愿参与绩效目标的确定,使他们乐意接受并配合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是考核人员和科研人员双方的责任,因此必须让科研人员主动的参与。从绩效指标的设定到绩效提高,主管人员对科研人员的期望和科研人员自身的愿望应得到充分的沟通,防止绩效考核评价时科研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考核结果的不信任,减少他们之间的猜疑,以激发科研人员参加绩效考核的积极性。

(三)有效利用绩效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绩效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应起到积极地激励作用,因此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要认真反馈、有效利用绩效考核结果。此外,在该研究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结果旨在确定下一年度的聘任情况和年末适当的奖惩。但是,该研究所目前的考核规定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即解聘,但考虑到科研工作的周期性,仅仅根据年底考核的结果还不太全面,还应该考虑到科研项目的延续性和科研人员未来的发展潜力。“对于绩效表现差但个体发展潜力较好的员工,可以在对其实施惩罚、帮助其制订绩效改进计划并督促执行的同时,为其提供适当的培训,或者对其实行待岗培训后重新上岗;而对于绩效表现差,个人发展潜力都不大的员工,则区分具体情况,对于个人能力欠缺的,可以考虑降职;对于个人能力和发展潜力不适合目前岗位工作的,可以转岗;而对于绩效表现极差,能力低下,或者其他素质发方面有重大缺陷应坚决予以解聘。”[5] 还要注意绩效管理和精神激励的结合。科研人员不同于其他员工的重要一点在于对精神激励。科研人员属于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对自身未来的发展空间一般有更高的期望,“收入高低对人才的激励效果正在逐步下降,人才更为关心的是个人竞争力的提高。”[6] 因此,在科研人员绩效管理体系中,绩效考核不应该只是决定科研人员物质收入的标准,而应该考虑到每一位科研人员的专业成长,制定有挑战性的绩效目标以增强科研人员的科研成就感、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使科研人员自愿将个人成长与研究所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良性循环以创造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该研究所的绩效管理还是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考核,缺乏合理的绩效目标的制定和绩效结果的有效利用,绩效管理的积极作用还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因此,还需要引进绩效管理理念、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以达到现代意义上的绩效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教兴国理念的深入,研究所科研人员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绩效管理成败与否直接关系着研究所本身的发展和我国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作为事业体制的研究所应该在传统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引进绩效管理体系,以充分发挥其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 孙慧琳.美国和英国的政府绩效管理及启示[J].集团经济研究,2006,(6).

[2] 赖雄麟,张铭钟.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创新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2).

[3] 李巨光,李璐.科研院所绩效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人才,2009,(12).

[4] 汪先锋.目前企业绩效评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2).

[5]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6] 邓利华.农业科研院所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J].人力资源,2010,(2).

第5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2006年9月5日)

一、指导思想

在市教育工会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市教育工会达标创模活动考核评分细则为标高,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不断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全面履行工会的四项职能。团结广大教职工,围绕提高办学质量与综合效益这一工作中心,努力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确保在2006年底创模范教工之家,为南通高师的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主要工作

1、抓好组织建设 发挥工会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工会的自身建设。

①抓紧抓好学习。工会委员会的全体同志要进一步增强政治理论学习和工会业务学习的自觉性,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精髓,全面学习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新理论和相关章程法规。针对多数工会干部都是兼职的特点,为保证学习的时间和质量,继续抓好每次工会会议前的学习安排,做到精心准备、掌握要点、开展讨论、解决问题。以提高工会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提升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②做优做强组织。在上半年度全面开展达标创模活动的基础上,以规范化促精品化,继续抓好学校工会内部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学校工会对分校区工会的领导,做到既有自上而下的统一工作部署,又有富有特色的创新性工作局面,并做好两分工会的信息交流工作。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管好、用好工会金费,在原两校区为教职工送温暖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统一补助标准,便于具体工作中按规范操作。

2、抓好队伍素质 提高办学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工会组织的头等大事。只有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使全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成为敬岗爱业的劳动者,从而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质效。

①推进师德教育。在学校生活中,每个教职员工都是育人环境,要进一步做到以道德规范带动工作规范和行为规范,力争把管理育人,教学育人和服务育人落到实处。继续配合学校党政开展师德教育活动中,在上学期大学习、大讨论的基础上,本学期举行以工会小组为单位的师德演讲活动,并拟定出学校师德口号和具体师德条例。继续以168活动为载体,评选爱生先进个人,在全校营造人人关心学生发展的育人氛围。

②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质量,工会要积极配合教务处和科研处,以青蓝工程为抓手,组织好业务学习、听课点评、专题讨论等活动。一方面,充分地调动骨干教师传、帮、带的积极性,全面关心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另一方面,鼓励教学新手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做到态度认真,措施得当,工作细致扎实而富有创造性。拟评比学校青蓝工程先进师徒,以树立典型,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工作水平

3、抓好民主管理 推进事业发展

工会组织要继续做好维护教职工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利益合法权益的工作

①坚持依法维权。学校工会要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工会法》、《教育法》、《教师法》。以依法行政、依法从教为工作宗旨,充分发挥学校法律顾问的作用。在处理校内外的各种矛盾中,强化依法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识性。

②组织开好两会。教代会是工会组织发挥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重要举措。要积极配合学校党政做好一届二次教代会的组织筹备工作。进一步督促学校相关行政部门落实一届一次教代会的提案,并就代表所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作出回复。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全面履行教代会的各项职责。同时,两校区分工会要认真开好全体工会会员大会,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工同志的心声,就工会全年各项工作作出总结,并提出新的工作思路。

4、抓好服务工作 建设和谐校园

学校工会组织要站在建设和谐校园、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高度,尽心尽力做好办实事、送温暖的工作,为广大教职员工营造温馨舒适的外部环境,使他们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发挥好工会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①关心群众生活。要继续充分发挥工会小组长的作用,使工会成为教职工生活中的第一知情人和第一帮助者,积极主动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做好调解家庭邻里纠纷,探访病人、孕产妇、慰问离退休老同志等日常工作中,同时要积极关注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通过多种沟通形式,做好疏导安慰工作。

②开展文体活动。要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精心组织好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条件,发挥体育教研室工会会员的专业特长,开展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为加强两校区教职员工之间联系,举办一次跨校区的体育友谊赛。结合辞旧迎新,两校区分别举办一次全员参加新年文体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和渠道,更好地愉悦身心,并以此团结和教育广大教职工。

三、具体安排

下半年月度工作安排

月 份

主 要 工 作

9月份

制定下半年度工作计划

青蓝工程起始工作(入职宣誓、师徒结对)

庆祝教师节活动

举办市教育工会乒乓球赛

配合党委安排师德教育工作

10月份

师德教育演讲活动

配合退管会开展敬老节工作

两校区间体育比赛

青蓝工程实施(三年期青年教师汇报课)

11月份

分校区工会会员大会筹备工作

学校教代会筹备工作

师德教育活动

12月份

召开分校区工会会员大会

召开学校教代会

青蓝工程(老教师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

辞旧迎新活动

1月份

工会会员评教工之家

新年送温暖工作

第6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随着湖北的中部崛起,武汉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武汉城市圈也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部省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黄石是湖北省的工业重镇,是武汉城市圈中副中心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支柱,以建材、能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为重点,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是黄石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职院校,始终坚持把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更好的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作为落脚点,以服务求支持,在服务中促发展。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特点,结合学校资源和社会需求,在实践中探索适合区域经济社会特色的服务模式。

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形式主要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研发、合作培训、合作技术服务等,通过合作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学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主体,高职院校是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企业则是以创造经济效益为目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校企合作的效益日趋显现。但是,由于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不同,企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各不相同,导致其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的不同。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必须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主动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1.1 组建职教集团

2012年7月17日,黄石日报登载“从年初到年底,招工永不落幕”―― 关注黄石中小企业发展系列报道之四,文中指出,目前有75%的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全市中小企业缺工在3万人以上,工人难招,技术工人更是宝贝疙瘩。为加快黄石市职业教育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速度,促进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推动教育强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12年9月,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向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申请牵头组建“黄石职业教育集团”,2013年5月,“黄石职业教育集团”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集团理事会机构设置为,顾问:黄石市副市长苏梅林;名誉理事长:市经信委主任曹和家、市教育局局长方晓阳、市人社局局长许卫和市国资委主任姜笑山;理事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汪志锋;执行理事长:黄石职院院长胡明钦;理事单位由黄石市54家企业和23所职业学校组成。集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搭建黄石产业信息平台,沟通职业技术人才供求和教育改革信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开展师资和企业职工培训,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活动,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共享,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1年昆山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2012年到2015年间,预计用工7500人,开发区就业局通过职教集团间的协作,每年按公司要求将学生输送到位,为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提前锁定了人力资源。

1.2 积极发挥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和制度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力量,有效利用政府的主导作用,可以确保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应引起高职院校高度重视。2011年10月,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策划下,黄石市重点企业用工订单式培养“校企对接”洽谈会在黄石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中华及黄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领导到会讲话,36家企业和23所院校及培训机构参加洽谈会,7家企业现场与学院成功签约。2012年1月,由黄石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主办,科威公司赞助的“科威杯”PLC电子设计创新竞赛,旨在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出题、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方式,达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012年3月,学院产学研工作处与黄石市科技局联系,在学院挑选5名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作为黄石市科技特派员,由市科技局资助、派驻企业,帮助企业摸清关键技术需求,制定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改造,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担任湖北加恒实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的康立武老师,已在企业申报“含铁酸洗废液中回收盐酸的研究”项目;担任黄石万顺转向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胡江平老师,已与企业签订“全液压转向器”技术开发服务合同。

1.3 争取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6年里,成功申报了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和汽车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助220万元,地方财政支助220万元配套经费;极大的改善了两个基地的实训设施。2012年,学院又积极申报两个重点专业―― 电气自动化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中央财政支助400万。今年,学院与企业联合,向市科技局申报黄石市科技创新平台计划项目,与企业共享共建力学和金属材料实验室,争取40万元的经费支助。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中,产学研工作处积极组织教师申报由湖北省教育厅支助的“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申报由市科技局支助的“黄石市科技特派员”活动项目。

2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2.1 健全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科研职能的延伸。学院为加强校企合作,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人事处出台了《青年教师培养暂行办法》,《专业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暂行办法》,对青年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做出了硬性规定及激励措施;科研处出台了《教科研成果管理及奖励办法》,《教科研工作计算及考核办法》,《研究机构考核管理办法》等,对教师晋职、待遇和奖励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不断健全的制度建设,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院300多名教职工,从2012年5月―2013年5月,公开273篇,完成各类研究项目54项,成功申报新型实用专利17个,发明专利3个,软件著作权2个,与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5份。学院教师还多次在企业进行专利申请时,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提炼和填报申请文件。

2.2 加强考核力度

学院对教师个人的年度考核,以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和教科研工作量考核为主要指标,并将教师企业实践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根据实际情况折算教学和教科研工作量。将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与就业质量等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学院各系实行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该系的办公经费划拨挂钩,并与该系全体教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挂钩。学院对各系成立的研究机构,也实行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研究机构,学院对每个研究机构另行划拨2万元办公经费。通过严格考核,调动了各系主任有计划的制订校企合作工作计划,支持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和技术服务活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主动联系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师的双师素质。

2.3 强化合作意识

第7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一、工作举措和进展

(一)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1.成立产学研委员会,形成全院校企合作工作合力

院党委、院长办公会每年多次召开相关会议,研究部署与协调产学研工作。为加强学院产学研工作领导、统筹与协调,学院成立了由院长任主任、主管校企合作工作的副院长任常务副主任的产学研委员会,成员由工学服务中心、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学工部、科研处及系部主要负责人组成。

2.强化制度建设,保障产学研工作扎实开展

为进一步落实产学研工作,学院专门制定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委员会章程》,明确了产学研委员会,企事业单位和学院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协调并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技术,设备及实际管理经验等优势,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力优势、学术优势、多学科综合优势和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成员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

3.创造条件引进企业为产学研工作提供载体

与邯郸银行、万合集团、美食林等邯郸知名企业签订校区合作协议并聘请行业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为加强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并与多家中小型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均为科技创新类实体或者项目,具有学院和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学院专业,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方向,为产学研工作的实施创造条件。学院为加强产学研工作的落实和开展,更加学院专业、人才特色及地方企业的需求成立了了9个教师工作室全部,包括吴立波工作室、烘焙食品工作室、电子商务工作室、物联网智能信息工作室等。

(二)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有100人左右,其中邯郸市创业师资库人员有54人。我院从2017年起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全院学生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总课时52学时。课程包含创新和创业两个部分,其中,《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安排第二学期开设,1-10周,20学时;《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安排第三学期开设,1-16周,32学时。

现有校内创业导师36名,还积极从合作企业以及创业成功校友中聘请创业兼职指导教师29人。形成一只既有理论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能够担当起我院大学生自主创业指导服务的团队,为我院师生自主创业提供经常性的咨询、专业化的指导和培训。

二、工作成效

1.学院科技创新成果初现

今年以来,院党委高度重视学院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研究,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指导,完善机制,出台政策,统筹推进,切实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张安兵院长提出的“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导向开展科研创新,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注重培养师生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张长声副院长会同科技研发管理中心以科研项目为抓手,以搭建创新平台为导向,以科研制度建设为保障,坚持开好局、起好步,精心组织,协调推进,成效初步显现。一是设立邯郸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的要求,经过市市场监管局与市编办协调沟通,拟依托邯郸知识产权学院设立邯郸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该中心的职能主要是开展知识产权社会服务、运用促进和维权援助等工作。二是筹备召开河北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现场会。按照省市场监管局的安排部署,总结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和人才培养经验,形成邯郸知识产权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三是2020年度创新平台和科普基地市级后补助资金申领成功。依据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关于下达2020年度创新平台和科普基地市级后补助资金的通知》(邯财教〔2021〕12号),拨付我院10万元补助资金,专门用于我院市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四是2021年省级支持市县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专项资金榜上有名。按照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关于确认下达2021年省级支持市县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专项资金的通知》(邯财教〔2021〕8号)精神,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专项对下补助中,我院承担创新项目7项,专项资金补助14万元。五是补助我院科技特派员工作专项资金26万元。按照《邯郸市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我院积极组织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被省科技厅认定科技特派员16名,并依托邯郸知识产权学院设立学院科技特派员工作室。

2.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上半年,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1)在2021年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智能电商营销策划与运营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佳绩,为学院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增光添彩。(2)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文件精神,5月26日和27日,我院和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工作。学院顺利完成此次考评工作,强力推进了“1+X”证书制度的落实,全面提升了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3)2021年“中检邦迪杯”河北省职业院校学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在河北化工医药职业学院举行。食品系荣获团体三等奖,为我院争得了荣誉。2021年5月7-10日,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赛项在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我校取得河北省第三名、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3、企业(项目)入驻情况

目前,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实体)已有27个,均为科技创新类实体或者项目,具有学院专业特色,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方向。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方向的9个教师工作室全部入驻创意园,包括吴立波工作室、烘焙食品工作室、电子商务工作室、物联网智能信息工作室等。入驻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有6个,学生注册企业5个。

三、工作亮点

1.邯郸市“双创”创意园,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学院设邯郸市“双创”创意园,作为我院“众创空间”建设的牵头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全院“众创空间”的制度建设和指导工作,与教务处和各系合作对我院师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负责全院“众创空间”的管理、宣传和市场推广。各系部建设分园,具体负责本部门“众创空间”的项目建设。通过建设创意园,推动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教育、教师科研及其成果转化的有机结合,健全我院与行业骨干企业、中小微创新型企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切实服务于我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邯郸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等部门联合举办邯郸市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目前正在进行初选。每年学院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2021年举行的“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初赛已经结束,从中选出三个优秀团队推荐参加省赛。首届河北省脱贫地区消费帮扶大学生创业营销大赛、“建行杯”第七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个创新创业类比赛分别正在筹备和初赛阶段。

四、存在问题

1.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

2.产学研融合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和紧密。

3.创业创业资金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借鉴传统榫卯结构原理,按照“政校企”三方嵌接、互为依托、紧密结合的架构思路,建立了院系及专业政校企合作办学三级组织体系,由学校理事会、系理事分会及专业(行业)合作建设委员会组成,三个层面成员单位包括行业企业、学校以及市教育局、人社局、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地税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学院政校企合作过程中,政府主导、指导和协调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深度合作,为产教融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与签订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包括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来院进行讲座、和学院相应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学院派相应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参观学习,学院与企业专家共同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创新创业与学生实习实训相结合,拓展师生创新创业渠道。

对“双创园”新址进行装修布置,结合我院邯郸市“双创”创意园,利用学院设施、设备、场地等条件开展自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提供场地和条件,创造产教融合平台。并从参与比赛的项目中遴选出具有发展前景,操作性强的项目入驻创意园。

第8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倦怠;被动攻击;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10-03

在教师队伍中,高等职业院校的老师比其他层次的教师承受着更大的工作压力。首先,工作繁杂,多种角色使教师们不堪重负。他们除了承担理论课程教学外,还要负责实践课程教学,进行课程开发、实训室建设,学生管理,联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还要开展科研、撰写论文、编写教材等项工作。尽管如此,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付出很多,而学生的学习成效却不显著,从而导致一些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产生失望感。另外,从社会认可的角度来讲,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中处于比较边缘化的位置,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师队伍中一直地位较低。这也给高职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上原因日积月累造成许多教师对职业的倦怠,而其会通过被动攻击的方式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对教学和学校管理造成种种不良影响。本文试图从被动攻击形成的角度分析其成因,发现高职院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教师被动攻击的成因及表现形式

教师职业倦怠原因主要有个人主观认识和工作压力两个方面。本文抛开个人原因,着重谈谈高职院校各个部门给教师布置的核心教学工作任务之外的许多其他工作所带来的压力。这些繁杂的工作使教师分身乏术,有时甚至无法保证基本备课时间。许多教师因此陷入深深的角色矛盾和困惑中,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在北京市一家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教师每学期人均承担2~3门课程,约231课时,即每周14~16节课),教师们对于由上而下的各类任务深感倦怠。久而久之,超负荷的工作量、学校对教师的各式评价考核、多种角色间的冲突等许多因素都会导致教师压力过大。多数人会表现得工作不积极,做事拖沓,任务完成质量低,回避竞争等,这即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被动攻击”。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弱势。如果强势的一方攻击性很强,同时又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那么在强势的压迫下,弱势一方根本不能直接表达愤怒、反抗和拒绝,他们会发展出独特的还击方式。从意识上看,弱势一方不能违背强势一方的要求,绝对不敢挑战强势一方的意志,他们表面上也会按要求行事,但是却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况。做事情表现得不用心,很简单的事情做砸了;很容易兑现的承诺,他们却不守信……这,也正是弱势一方的还击。这种心理机制,叫作被动攻击,常被比喻为“隐形攻击”[1]。从这一点而言,一所学校如果善于倾听老师的心声,设身处地为教师的发展着想,大家心里没有郁积不满,工作起来会相对比较积极主动。相反,对于专制的管理,每个部门只是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向下布置任务而毫不考虑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们势必会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来进行自卫,发展出许多被动攻击的方式。调查发现,在高职院校常见的被动攻击行为大致分为三种:(1)拖延。因为不能拒绝,所以口头上答应,却迟迟未见行动。(2)除了拖延,更复杂的被动攻击策略是按时完成任务,但是敷衍了事,完成的质量差强人意,如果受到批评,他们会认为管理方不懂变通,或者过分追求完美。(3)被动攻击的最高境界是特意“疏忽”。为了表达愤怒或不满,一些老师会故意遗忘一些事情,并以疏忽来为自己的不作为开脱。

二、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

诚然,工作倦怠,进而以被动攻击的方式进行消极怠工是教师工作态度的问题,这需要他们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调整,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中的压力。但是,我们通过对北京市各个层次8家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167名专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对工作产生倦怠感,态度消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职院校对教师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是很重要的诱因。

调查发现,87.3%的教师认为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工作量太大,精力有限,无法再去完成其他额外的任务。95.1%的教师表示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教学以外的其他各种事务,包括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编写教材、承担班主任工作、进行企业实践、编写教学文件等等。统计显示,在一所高职院校里,对老师进行管理的除了其所属的教学部门外,还有教务处、科研处、督导处、学工部等部门。这些部门都依照各自的工作重点给教师们布置工作任务,所以多数教师除了完成和教学相关的工作外,还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其他的任务。在调查中,有38.7%的教师表明他们在这类工作中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甚至超出了教学工作。调查发现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部门与部门之间开展工作,部门向教师安排任务时缺乏沟通。如上文所说,直接对教师进行工作安排部署的部门达5个之多。在很多高职院校,各级部门按照各自的计划分别向教师下达任务,由于他们之间缺乏沟通,很容易造成任务时间、内容、人员的冲突。很多情况下,由于时间安排冲突,有关部门则一改再改,教师不得不放下手头的工作跟着调整。有时甚至造成教师们重复劳动。这使得大家烦不胜烦,最后对于各种活动产生抵触的情绪,运用被动攻击的策略,能躲则躲。另一方面,各级部门多数情况只是布置工作(通常通过中间环节),很少与教师直接沟通,很多工作下达方式仍为传统的由上而下的行政性任务。所以大家难免对工作要求理解不到位。教师们在没有认识到某事的情况下,是不会有积极性参与并完成这项事情的。

2.某些部门工作目标、思路不清晰,对于工作任务的标准、要求或者形式在短时间内一变再变,随意性很强,不能做到总体目标的连贯、持续性。此类再来的工作严重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消耗着大家的工作热情。久而久之,教师们对于这些部门不尊重他们的劳动自然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但是鉴于教师是被管理方,处于弱势,不能拒绝分配的任务,所以大家有意无意地对这些部门布置的任务进行被动攻击,采用的应对策略则是前面的第一种――拖延,等着最终任务要求的下达,以免浪费时间和精力。这类问题直接导致教师对于工作失去热情,产生倦怠情绪。

3.对于教师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不能考虑到教师个人背景、能力等面的差异,要求所有老师成为全能。在调查中,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考核包括了教学、科研、教改、企业实践、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但是有近半数的老师表示自己更擅长教学,精力投入到教学上更能见效果,而在科研方面能力或精力不足,但是学校教学考核的标准只是工作量,却不考核教学效果,而且仅占全部考核比例的五分之一。鉴于考核要求,许多教师也尝试着把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上面,但是苦于高职院校本身的科研环境、个人学历背景、自身能力特长等因素,却出不来什么成绩。相反,这些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却受到了影响,而科研也未见成效,同时自身颇为得意的教学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认可,其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就会受到打击,工作起来敷衍了事。另一方面,8.9%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却认为教学课时太多,无法全力投入搞科研,影响了他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的积极性。

三、消减教师被动攻击,改善高职院校管理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结合调查中教师们期盼的解决方案,现就如何改善高职院校教师管理,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情绪,减少其被动攻击提出三点尝试性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加强各方面的沟通。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有调查发现,管理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事实上,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并不是不明白沟通的重要性,也有意识地开展了部门之间、和教师的交流,但却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形成沟通的机制和体系,平时的沟通只是零散和随机的。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是有效沟通的关键。首先,在学校内部要确定一个沟通的规范,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格式、什么样的语言等要有一个规范,这样就不会因不同沟通方式而产生信息差别。其次,沟通要具有双向性。在学校内部,无论是部门之间或者是部门对教师之间,其沟通必须是双向的,这样可以保证沟通的正向性和准确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自上而下的沟通,只偏重管理方传达命令,这样容易使沟通信号被误解,造成沟通障碍。所以,要想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又能准确地了解教师们的情况,要特别重视自下而上的沟通过程,有效地消除教师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疑虑。如常见的形式――合理化建议要形成一种制度,制度化、规范化的学院内部沟通渠道可以让广大教师能够直接参与管理,上情下达,与管理者保持实质性的沟通,使学校内部的各种声音都能够被听到,让教师们的各种意见能够以公开、正面、肯定的形式表达或者宣泄出来。最后,沟通的方式要多样化。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书面文件和口头表达两种沟通方式。但是书面文件容易掉进文山会海,失去沟通的效率;而口头传达容易被个人主观意识左右,无法客观传达沟通内容。所以,学校应该采用多样的沟通方式,如管理部门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直接沟通。这样对于部门工作的开展更能实现即时高效,对于管理者则更直接了解教师的思想状况、呼声和意愿。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在丰富教师业余文化活动的同时,又能有效减轻教师职业倦怠感,同时为管理者和教师们构筑轻松交流的沟通渠道。

2.管理部门制定工作计划要做到目标具体而清晰。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如果一个部门没有设定的目标来指导教师们的工作,而是随意为之,则很容易发生冲突和浪费,造成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从而酝酿不满情绪。管理部门在制定工作目标时,首先应该做到具体、清晰、明确,如果管理部门不能为教师规划出具体、详细的目标,则大家在执行起来会因迷惑而自乱阵脚,丧失斗志。另外,目标的规划最好能够分阶段。这样即使由于情况的变化而布置给教师的任务有所改变的话,也可以在后期的阶段目标中进行调整,而不是一股脑交代给教师,待有变化重来。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制定目标的时候最好能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待综合考量方方面面因素再最后确定,放弃由管理部门直接宣布。否则没有注入教师个人发展目标的行政性目标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导致效果不理想甚至破产。

3.制定多元化、差异化的教师劳动测量与考核标准。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对于教师的考核都是一刀切的,很少考虑到教师能力的差异或者其优势所在。多元化、差异化的标准则会把教师分类,考核内容有所侧重。根据个人特点,对教师的强项加大考核力度,其弱势部分则予以合理的考核即可。这样就会引导教师往强处发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较弱方面的提高。但是在标准制定时要注意i+1原则[2]:一是力所能及;二是不断提高。也就是说对于教师弱项制定的考核标准一定要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欣慰,不至于高不可攀而灰心失望,又不要因为其该方面较弱则太放松要求,不能实现提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低层次的需要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因素,而起不到激励人积极性的作用,只有那些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获得尊重的需要、施展才华的需要、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等)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3]。多元化、差异化的考核标准使教师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成就,满足教师自尊的需要;有的放矢,满足教师施展才华和创造才能的需要;弱项的适当考核同时也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教师个人素质提高的需要。面对这样的考核,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势必会被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Maslach C,Jackson SE,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Manual Research Edition,1986.

[2]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1982.

第9篇:科研处工作计划范文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化学学科教研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新课程改革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完成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做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组织学习工作。

针对我省新高考“3+2方案”,加强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确保高中化学必修和选修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成绩。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教研基地,加强基地的校本课程研究,用多种方式培养基地化学教师队伍,提升基地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加强课题研究,在新课程改革中从实施、评价和教学技术等方面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专项性的课题研究。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等,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

做好20xx年省初中化学竞赛和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参赛组织工作。充分利用“化学工作室”(原化学教师电脑沙龙)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强“使用先进教学媒体,利用丰富网上资源,优化化学教学过程”的专题研究,办好化学教师自己的网页。

具体工作分述如下:

一、新课程试验

1、新学期前,用专家讲学、研究课、专家、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新一轮培训工作。

2、继续进行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试验。

实施方面,继续加强教材教法和课堂教学研究,总结一年来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把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著。

评价方面,扩大“学生化学学习成长过程记录研究”的研究队伍,加强化学学习的过程评价;做好今年《化学考试说明》的使用与研讨工作,搞好初中化学学习的终结评价,为今年化学课程改革划上圆满的句号,也为明年的课改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成立“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学习组”,用多种形式定期组织学习活动,研究“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4、2月底或3月初,组织化学教学研究人员等,参加省学会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活动;4月份,对XXX市武进、金坛地区进行新课程调研。

二、常规工作

1、初三年级

(1)利用本学年第一学期的期终化学教学调查测试题,认真做好初三化学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在开学初进行一次教学质量分析。

(2)由初三年级“中心教研组”牵头,以“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学习研究组”为骨干,利用专题讲座、研究课、研讨会、“教研沙龙”研讨活动等形式,分“常见的酸碱盐”、“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复习”等若干专题,每月进行1~2次

教研活动。力争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能落实到化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去。

2、高一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一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一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元素周期律”和“硫及其化合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研究。进行1~2次研讨活动。

3、高二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二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由高二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在2~5月份,以“有机物”等为课题,开研究课2~3节。

(3)以“化学选修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为课题。进行2次专题研究活动。

4、高三年级

(1)开学前进行20xx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结果分析,认真总结高三化学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作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参考。

(2)3月份,进行“20xx年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学习与研究,召开专题研讨会。

(3)4月份,在省奔牛高中召开本学期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研讨会”,对“一模”做仔细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为第二轮复习提供有价值的材料。

(4)5月份,对“二模”进行专题研究。

(5)由高三年级“化学教研中心组”负责,针对各个阶段的主要研究任务,开研究课2~3节。

三、课题研究

1、围绕初中新课程改革,在国家课标组的直接指导和华师大科研处的领导下,展开一个有系统、系列化、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网络。

2、在南师大的“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课题组的领导下,成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策略研究”子课题组,正式启动研究工作。

3、围绕高中新课程改革,积极寻找研究课题,尽早组织研究队伍,展开专题研究。

4、开展“XXX市市中学青年化学教师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课题的调查研究,寻找较高层次的挂钩单位,正式启动研究课题。

四、学科竞赛

1、3~4月份,认真做好江苏省20xx年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的组织参赛工作。

2、5月份前,认真做好20xx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准备工作。5月份,做好20xx年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组织工作。

五、基地建设

1、加强学科基地化学组的教研力度,省常中、一中、三中、田中和新桥中学重点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近5年化学高考试题走向研究”。以加强教学研究为策略,课堂教学提效为重点议题,提高教学质量,争取高考好成绩。

2、XXX市一中、三中、田中、实验初中、十五中和新桥中学将与教研室一起,共同进行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研究。基地学校要通过研究,积累课改经验,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

3、加强化学学科基地学校之间的交流,互相进行听课、座谈,交流理论学习体会。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六、师资培训

1、开学初,各年级以“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与评价”和“本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分析”为重点,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教师培训活动。

2、加强青年化学教师培养工作,重点抓好青化会活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学习,课堂教学研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青年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3、以“化学工作室”为基本力量,平均每月组织1~2次电脑使用技术和网络资源利用技术的学习活动。维护与完善化学教学资源库;创建有

XXX市市化学教研特色的“XXX市化学教研”、“化学新课程试验”和“XXX市市化学工作室”

高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教学目标】

1、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1、有机化学有关烃类物质的知识;

2、有机化学有关烃的衍生物的知识;

3、有机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有关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知识

;

5、有关合成材料的知识

;

6、常见有机物的实验室法、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设计与改进;

7、有机化学基本计算

【教学重点】

1、有机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

2、各类有机反应的特点的理解

3、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基本思路;

4、有机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建立有机化学概念,使有机化学知识系统化;

2、揭示事物的本质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

3、有机化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4、有机化学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及解题思路的清晰、准确性。

【教学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启迪为主线

3、以学生自学、思考为重点

4、以现代化工具手段

5、以“活”、“新”为原则

6、以“激发兴趣”、“熟练掌握”、“形成系统”、“灵活运用”为目的。

【课时计划】

第五单元

烃……………………………………………………9课时

第六单元

烃的衍生物…………………………………………12课时

期中复习及考试……………………………………………………3课时

第七单元

糖类、油脂、蛋白质………………………………3课时

第八单元

合成材料……………………………………………3课时

会考复习及考试……………………………………………………24课时

高中化学教师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新课程下的化学高考做准备。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研究新课标,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备课方式,提高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要反思教学过程。

三、结合高中化学新课程对自己的要求:

1、授课要求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新知识的引入是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的过程。在新知识引入中既应重视与旧知识的联系,又应创设有利于迁移的情景,因此能否讲好引入是讲好新课的一个关键。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一种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化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的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化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策略。

另外,通过课题研究和学生动手实验,学生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观察力、想象力、猜测力,同时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进度安排:

日期

教学内容

完成情况

1

9.3—9.9

引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

2

9.10—9.1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3

3

9.17—9.23

物质分类1、2

4

9.24—9.30

离子反应

1(运动会)

5

10.1—10.7

(国庆)

6

10.8—10.14

离子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1

7

10.15—10.21

氧化还原反应2第二单元小结测试

8

10.22—10.28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2

9

10.29—11.4

物质的量小结

10

11.5—11.11

期中复习

11

11.12—11.18

期中考试

12

11.19—11.25

金属的化学性质1、2

13

11.26—12.2

金属的化学性质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1

14

12.3—12.9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2、3

15

12.10—12.16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1单元小结

16

12.17—12.23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1、2

17

12.24—12.30

(元旦)

18

1.1—1.7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2

19

1.8—1.14

硫和氮的氧化物1、2

20

1.15—1.21

硝酸

硫酸1、2、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