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

第1篇: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2016年是第三届届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为全面加强我校网络安全安全工作,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校于2016年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网络安全 认真部署师生网络安全意识

为切实抓好这次活动,11月24日上午中心校召开小学校长会,对整个网络信息安全宣传活动作了详细的布置,明确了人员的职责,会后下发了《中心小学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宣传周活动计划》要求各校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活动、课堂等有效形式,在全校广泛宣传和普及网络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知识,强化全校师生对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精心组织 狠抓落实

为确保宣传周活动不走过场,达到预期效果,全校各部门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活动取得实效。成立了以校长组长的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次宣传活动的方案拟定、工作部署、组织协调等工作。中心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全力配合学校做好本次宣传周的活动。

三、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1、针对活动意义和活动目的,确定宣传标语为: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并张贴在校门口。

2、充分利用板报、班刊广泛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相关知识。

3、中心校统一下发光盘,各校组织学生观看影像资料,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上好网络安全第一课.

4、全校进行了一次校园网络安全隐患大排查。

5、进行了一次全员参与网络安全演练,各校均于本周举行了网络安全演练。整个撤离过程井然有序,没有意外事故发生。

四、效果明显 深入人心

第2篇: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为进一步提升全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企业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水平,近日,xx市局(公司)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扎实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营造起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计划,健全网络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细化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终端病毒防控、日常运维监测、系统隐患整改等方面的管控措施,严防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安全意识。强化网络风险宣传,定期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对网络诈骗手段、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等进行专题推送;充分利用电梯间展示终端“使用频繁、受众广泛”特点,选取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短片,进行全天滚动播出,引导全员了解网络安全风险,培养安全意识。

加强教育培训,有效防范风险。组织信息化方面骨干力量,到青岛市局(公司)、xx中百集团等单位学习网络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经验;邀请信息化安全方面专家,采用观看网络安全警示教育片、实例讲解、模拟故障处理等形式对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辨别能力和防御能力。

加强日常管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联合专业机构,对应用系统、网络核心设备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测,查找安全漏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按照网络安全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组织信息化部门人员定期演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切实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第3篇: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2018年9月17日至9月23日是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做好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工作,xx教体局三举措落实宣传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活动组织。召开了局党委会,专题安排2018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落实分管领导和责任股室,印发活动方案,明确开展活动的要求和时限,指导学校开展具有本校特色、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

二是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学校开展网络宣传周宣传活动,各校结合实际,采取案例讲解、宣传海报、校园新媒体、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川教网,提升网络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三是强化活动开展。召开全区网络安全教育专题讲座活动,组织全区学校安全副校长学习宣传网络安全教育知识。各学校通过网络安全知识讲座、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团日活动,要求师生自觉遵守信息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不泄密、不制作和传播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切实提高师生的网络素养。

第4篇: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以提高学生、家长、结对亲戚的安全认识为目的,弘扬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深入排查和治理用电隐患,镇中心学校近期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

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体工作思路,广泛宣传安全教育,认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月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素养,努力宣传关注安全的社会氛围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安全环境。

(一)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环境氛围

在学校醒目的地方张贴警示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通过宣传栏安全提示、班级微信群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安全生产环境氛围。反复告诫提醒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特别是强调不玩火、防交通事故等安全事项,要求家长要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责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

利用周一晨会、周二班会,每天放学前五分钟、周末安全教育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节假日前相应进行安全教育宣传使安全意识深深烙在学生心中。

(三)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安全培训

组织教职工进行各类安全培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利用每周的教职工例会进行安全制度、安全知识的学习培训。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四)运用安全信息平台宣传安全教育

积极发动家长参与安全平台活动,参与网络安全竞赛,家长反映通过平台的运用,强化了家长和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应急处置能力。

(一)建立健全各类安全制度

根据上级要求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完善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富有力度的安全工作制度和措施,对学校的校舍、重大活动、食品卫生、消防、交通等方面都做出来具体明确的规定,提高了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程度,逐步完善安全工作常规,为学校的安全保驾护航。

(二)坚持每周进行两次安全工作巡查活动,确保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

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以《食品卫生法》为准绳,进行厨房各功能区划分,各类进货渠道规范,进货档案详细完整;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抓晨午检,对缺课学生及时跟踪到位;做好校门口及周边交通秩序,及时劝导学生不购买垃圾食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

(三)聘请法制副校长开展讲座

在4月1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我们邀请我校的法制副校长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讲座,她强调安全不仅仅要体现在校园,更应该细化于生活各处。要求我们在校园内努力营造知法、学法、懂法的良好氛围,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安全的环境。

(四)开展地震演练活动

第5篇: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社团文化建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逐步渗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过程中,充分提升了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了诸如互联网教育等新生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走在科技发展应用的前沿,互联网的应用早已融入这个群体的生活、学习中。互联网新领域的拓展深刻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即以立足于网络平台和实际生活的线上、线下高职院校社团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并日趋活跃。这种新型的组织活动方式,拓宽了大学生知识交流与个性发展的空间,以其传播迅速、活动蔽强、难以控制的特性,为社团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制度规范带来了巨大挑战。

1.社团文化建设体制日趋完善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呈现出多元、多样的特点,社团中的大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特长爱好、学习兴趣进行社团的选择。同时,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足够多的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目前,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体制日趋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准入制度规范化

社团管理部门对学生成立社团有明确的条件限制,如《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发起人的身份、人数,社团的性质、宗旨,社团的基本组织构成、社团的活动内容及形式等都有明确要求。申报组建学院社团的学生需将拟成立社团的宗旨、章程、活动开展内容与形式、社团发起人等基本信息书面上报学院团委,报学院备案之后才能取得合法地位宣布成立。团委负责对社团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并存在院校、团委、学生的“三级”监督机制。

1.2管理制度体系化

建立了院校领导的网络安全评审委员会,不定期、不间断对各个社团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社团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培训和引导,强化他们把握学院全局、服务学院大局意识,培养社团学生干部的大格局。同时,学院积极完善院校、社团、会员三级沟通机制,注重对社团文化建设的引导,及时追踪会员的思想和行动变化状况,杜绝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和发展。

1.3考核制度合理化。

社团文化的长足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考核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社团的成立程序与成立条件等准入制度进行考核基础上,还设置了考察期,同时制定了合理的退出机制。从准入审批考核到指导管理考核,使得社团发展处在这样一种全过程的考核中。如在考核管理制度方面,要求每学期由社团管理部门组织社团活动总结反馈会议,各社团学生干部必须参加,通过不同社团的总结反馈,及时发现自身社团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拟订调整和纠正方案;引进合理的竞争机制,评选年度优秀社团并进行奖励,激励后进社团,解散不合格社团,使其在联合会评审委员会的监督下更为合理与规范等。

2.“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的困境

高职院校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由于成立前期的自发性、管理过程的松散性、日常运行的社会性等特点,在促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自主性的过程中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多样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文化建设功能与作用的有效发挥。

2.1社团文化功能承载力不强。

随着“互联网+”与高职院校社团结合不断加深,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功能的承载力受到关注,网络自认而然地成为大学生社团的网上家园,BBS、QQ群、微信群等成为高职院校社团宣传、活动开展的常用沟通交流方式。但是在这种常态交流方式下,片段化的“鸡汤”营养含量不足,高职院校社团文化承载力也因此受到牵制。增强高职院校社团文化的承载力,需要借助互联网与社团的充分融合,实现“互联网+”社团的飞跃。社团要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活动信息、展示活动开展情况;利用即时交流工具商讨社团文化建设方案;利用平台或交流软件传送社团文件实现资源共享等,以此提升社团文化功能承载力。

2.2组织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团组织管理方面虽然有固定的社团管理部门,但是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多存在层级结构管理冗杂、多头管理、体制运行不畅等情况,牵制了学生社团的管理质量和活动水平。同时,社团管理部门管理方式的一致性,忽略了不同类型社团的特性,管得过严过死。这种近乎相同的管理方法,缺少针对性,难以调动社团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社团管理部门在为社团文化建设提建议,帮助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加强社团组织的引导和管理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还必须更新社团管理理念,找寻“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新方法,建立兼顾社团普遍性与特殊性、兼顾社团专业性与社会性、兼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组织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化和个性化的大学生社团管理。

2.3活动经费保障不足

在美国,学校鼓励学生社团组织成为具有自身动力的自动化组织,通过学生活动办公室为学生创办各种实体,使之成为不依赖于行政拨款的自主活动、自负盈亏的组织[1]。而在我国,活动经费成为限制社团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活动经费的常规来源有连个部分,一部分是学校专门社团经费,一部分是企业活动赞助经费。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要想保证活动经费的稳定性,学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和社团应齐心协力,尝试拓宽筹集经费的路子,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社团,通过开展有偿社会服务或服务交换的形式,实现社团经费来源多样化,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证。

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功能,实现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的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注重知行合一,推动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衔接与拓展,真正实现了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于一体。

第一,扩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范围。“互联网+”背景下的文化快速、大量、多元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团的社会性,社团成员可以借助互联网突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交流沟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第二,促进了大学生的个性张扬。“互联网+”衍生的新型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开放、自由、互动的平台,使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拥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展现自我、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知社会。

第三,实现了“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延伸。高职院校可借助互联网,培训网络社团负责人、建立社团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优势,拓宽了大学生受教育的领域[2],真正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高职院校社团文化建设要想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成功实现蜕变,必须把握好“互联网+”这一机遇,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拓展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线上与线下活动开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建设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1]陈幼林.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