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于教育的思考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教育的思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教育的思考

第1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会计专业;会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存在的问题

经济的发展,国内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能力。传统的会计教育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育人模式主要是提供知识点考核的正确答案,目前这种模式成本低而效率较高。但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薄弱。

2.本专业的毕业生人数是不断的增加,而实际上能满足需要的会计人才却远远不足。虽然会计专业的就业率是一直保持居高不下,但社会的发展导致了高端人才的缺乏现象严重。

3.在教育方面,过多地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于是考取各种会计方面的证书成为就业的快速通道。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乃至研究生教育各阶段人才培养方式大致相同。

二、更新会计教育理念

二十一世纪的会计教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折旧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更为宽广的考察视野,在培养专业意识的基础上扩展学生基础知识范围,

培养学生的沟通、思考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未来会计工作的需要。

目前,会计教育从总体上说偏重照本宣科的教W模式,为了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一些适应社会变化的有特色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三、会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转变

1.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首先,是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发现式、探索式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真是的核算、决策、咨询,让授课变为学生直接面对真实的事件,教师起到的是中介的作用。这样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的自发的要求。

其次是改革会计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外出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也要加大基础课程的课时,因为专业基础知识还是教育的重点之一。相关课程的设置还应根据新的变化、新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加强会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研究、加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应用和策略方面的研究。

无论会计教育的方式如何改革,都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是如何应对未来的会计教育反战趋势的挑战。

2.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在会计教学中,应该将统一性和多样化相结合,教师不但要传授技能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应该提供能发展个性需求的相关教学内容。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计类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设置一些实践类课程,比如企业的情景模拟、案例课程等。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式下的热菜需求,还应该多设一些选修课,比如诚信、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课程。

3.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立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通过对比、讨论、问题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是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方法,围绕知识点设计一些教学案例,这些案例要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能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能融合多种专业的综合案例。因此,提倡走出校门去学习,这样作为高校应该与某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着力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深入基层,将实践中学到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成为自己的成果,最终培养实用型、多元化的人才。

四、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1.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

要适应社会新形式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在教育教学上,教师要非常熟悉不同国家间会计准则内容上存在的差异,怎样将这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地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具备丰富的时间经验。我们还要对会计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更新和吸收新的会计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作为教师,为了给予学生更宽的知识面,还应该熟知人文知识。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比如如何在实践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深入企业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能力

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在课程设置上要增加信息技术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跟水平。以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栾甫贵.关于会计学教学思维的思考.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2011.

第2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具有职业技能的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大部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积极改变自身指导思想,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学校会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职学校会计教育的发展。然而,毫无疑问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最终导致学生在会计方面的学习水平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总之,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很多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性思维,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影响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职会计教育为我国社会经济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会计改革的深入也使中职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

(一)中职会计培养人才的目标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根据国家规定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可以在会计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研究机构等组织或部门从事会计实际工作的工作人员和能在本专业进行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会计人才。在这一要求的基础上,中职会计教育确定其教育目标为能够从事会计职业的专业会计工作者。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职学校毕业的会计学生却并不受社会和市场的欢迎,究其原因就是中职学校现行的教育目标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不适应。

(二)中职会计教育过分注重技术教育,却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

毫无疑问,会计是一项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管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它涉及各种专业法规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当前,中职学校的会计教育面临着很多现实的问题。一方面,社会需要具有更高素质和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大对会计专业学生的技术教育。另一方面,事实上,很多学生所真正学到的会计知识还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在遇到新变化和新知识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应对和解决,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很多中职学校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性。

(三)会计教育过分强调与各种资格考试的衔接

社会的发展使人才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很多学校为了促使学校能更好的,更容易的就业,把会计教育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与各类会计资格考试相关的模式,都是为了学生能考取会计证或注册会计师,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实践,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这种教育方法也导致学生所接受教育的面变得越来越窄,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三、关于会计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多数中职学校都积极的采取措施促进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会计教育在这段时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中职学校在会计教育创新者方面还需要不断努力,可以通过改革专业设置,革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会计教育的创新。

(一)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急需大量高素质和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会计人才。因此,中职学校会计教育在进行专业设置的时候应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出发,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培养会计人才。同时,在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的前提下,中职会计教育也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合并或撤销那些不宜设置或已经过时的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人才。

(二)中职会计教育创新要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下功夫

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学到知识,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关键环节。关于中职学校跨级的课程设置要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要谋求学生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中职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的过程整既要对会计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也要对语文,艺术和政治等相关科目进行合理的课时安排。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大量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例中去,在无形中锻炼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

(三)强化师资队伍是中职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和掌握会计知识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中职学校当前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中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还亟待提高。因此,中职会计教育在创新教育的时候要充分了解老师的教育能力,做到科学安排老师教学,并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同时,中职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和推荐老师参加学术研讨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适应岗位的能力。另外,科技的发展也促使中职学校在会计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等资源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过程中的作用。

四、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急需高素质的专业会计人才。为促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中职学校在会计教育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和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晓英. 深化会计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2]周红娜. 中职会计教育的状况分析及改进办法[J]. 辽宁教育形成学院学报,2008(12).

[3]陈淑萍. 试探新世纪会计教育的创新[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6).

第3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一、专科教育面临的挑战

2.高科技大发展的挑战。面临高新科技大发展,高等专科学校一方面要加强教学改革,以培养复合型、创造型并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努力把新科技、新领域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方法融入教学,融入人才培养之中。

3.人才层次需求结构的挑战。社会用人部门对毕业生学历的“高移”,促使专科人才出现结构性矛盾,分配难的现象逐渐突出。研究高等专科的特色效应,构建反映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专科学校的当务之急。

4.教育体制和结构调整的挑战。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以及“三改一补”的方针,专科学校也应适应本地区经济和教育结构的变化需要,适时把握时机,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找到最佳定位点。

二、专科教育的发展潜力

高等专科教育到底有没有它存在的必要?虽然新近通过的《高等教育法》已明确规定专科教育是一种高等学历教育,但在这个问题上存有疑虑的人仍然不少。

1.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看,专科教育不能少。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量的低水平的生产力需要提高。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这个发展阶段需求量最大的是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大体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高等专科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

2.从我国基础教育的水平看,专科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不能少。我们国家很大,在义务教育之后,学生可选择在中专、中技、职业高校、大专、本科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就读,然后进入社会工作。接受专科教育应是许多学生的选择目标之一。

3.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静态配置和动态发展看,稳定和办好专科教育,也甚有必要。道理很简单,在我国现有的 1000余所高等学校中,专科约占113,年招生数超过113,专科办学成本低,人才出得快。

4.从人的认识水平差异角度看,专科层次也有长期存在的必要。不管社会能够提供多么充分的教育条件,事实上,总有人对读书这件事不那么有兴趣,到一定程度就“读不下去了”。这其中的原因还有待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探讨,但这个事实需要我们予以注意。对于这样一个群体,在中等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提供一个选择、发展的机会,无论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还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其意义都不能算小。

三、专科生的取向

我们经常听到同学们自叹“专科生层次低”、“专科生就业难”等等,也感受到用人单位“非本科生、研究生不进”、“专科生免谈”等人为设置的高门槛的阻拦。专科毕业生真的是出路有限、没有前途吗?通过几年来对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专科生不仅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而且在各行各业均大有作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专科生就业难问题,关键在于提高专科生的应用能力和增强专科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1.专科毕业生要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专科生在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逐步形成较为理想的知识结构。因此,专科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尽量拓宽和专业有关的知识面。一个人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保证在所有方面都出类拔苹,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在某一两个专业方向上,力争取得超过别人的优势,择业时在与本专业门类人才的竞争中才会掌握主动权,也才有可能被优先聘用。同时,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要有选择、有意识地拓宽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争取一切机会扩大知识面。

2.专科生要以应用为重点,学以致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固然重要,然而专科生的主要工作岗位在基层一线,因此以应用为重点才是专科生的优势所在。一个专科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随时灵活熟练地处理生产第一线的问题,必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3.专科毕业生要面向基层,积极融入社会。通过对专科毕业生的调查了解发现,不少毕业生首先想到的是我能得到多少?社会能给予我什么?有些毕业生留恋城市生活的舒适环境,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去创业;有的社会适应能力差,不从自身找原因,一味地责怪社会不公平。从社会的人才总需求量来看,专科毕业生就业并不十分困难,难的是找到一份毕业生自认为“理想”的职业。正是这种理想和现实的错位,造成了专科生择业难的困惑。

第4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传统的教学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学生往往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动者。这样不仅收到的成果甚微,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下面谈谈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

一、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问题就是矛盾,找出问题的过程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求知欲较高的学生能在别人无法发觉问题的地方、在已有公认解释的理论中提出问题。他们不满足于对事实的通常解释,对待问题总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直至把问题解决。我们提倡学生积极提疑,尤其保护建设性意见和独创性见解。傅雷说:我执著真理,却时时抱着怀疑的态度。死抱一些眼前的真理反而使我们停滞,得不到更高级、更进步的真理。祖国建设急需大量的科学家,而伟大的科学家总是在执著真理、同时又在不断挖掘真理。我们政治课教学既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又不能把马列主义当教条。应当培养学生拥有雄心壮志,在实践中探索,发展新的理论。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新型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门类应运而生。需要解决的课题不断增多。自学将越来越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因此,如何教会学生自学,使学生能够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和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信息获取渠道去获取新的知识,是当代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新问题。在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时,应要求学生养成批判的阅读书籍的习惯。“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是批判和革命的。”教育家陶行知主张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这本质上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相同的。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间,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为了坚信,必须从怀疑开始。在读书中提倡批判和怀疑的精神是克服学习障碍、坚持独立思维的有力措施。很多知识渊博、年逾花甲的老科学家之所以思想活跃、能继续做出有影响的成果,保持批判和怀疑精神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注重怀疑精神一样是为了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学生将来不断增进新的知识,不断的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三、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教学理念。

第5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的传播和更新异常迅速,这就迫使所有国家必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不断推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科技成果。创新教育一直以来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校创新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发展性、创造性、开拓性的能力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种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科技创新人才。新时期的国家战略的实施对高校新时期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创新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必然和根本的要求。

二、当前高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育思想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使教学成为被动的、机械的活动,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是个体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新思维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发明,只有具备创新的心理品质,才能发现新奥秘,探索新方法,只有拥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才可能不断涌现灵感和新思想。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以学科专业教学为中心,对于学生意识思维的培养缺乏重视,忽视了创新意识对于人才创新能力的影响。因此,院校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求新求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多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学科体系不完善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教育模式单一,课程设置陈旧,忽略了学生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如采用一致的评价标准,偏重学生共性的教育,忽视个性化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此外,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单一,学科间互不相融,再加上在大学课程中,传统内容较多,前沿内容、交叉内容等新课程太少,讲授性课程较多、讨论研究性课程较少,这样的课程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会限制他们的思维,缩小了创新的空间。这在知识日益交叉、渗透的今天,这种知识和能力结构显然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

三、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对于创新型学生的培养,首要是加强师资建设。有一支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队伍,有一个提倡创新的教育环境,才可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教师当根据科学知识的进展,及时的把前沿知识讲授给学生,做好知识更新,开拓学生的视野。对于理科的学生,在科研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让学生通过科研过程,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创新能力的培养,更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重视创新教育的投入,改善科研的软硬件设备,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环境。创新的思想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去激发、去孕育,它是产生兴趣、激发灵感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定期组织一些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与老师间的学术探讨等,这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可以较好的孕育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第6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从生物医学范畴向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相互交叉的范畴转变。现代护理人才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有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新时代护理职业的要求。因此,在护理教育中要注入人文教育,不断的引导护理人员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 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意义

护理学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士的服务对象是人,包括健康的人,护士必须懂得人、理解人、有人文关怀能力,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护理工作是最具人情、最富人情的工作,它必须是科技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的统一。因此,必须在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培育护理人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而目前的护理教育,却放弃了“育”人的责任,人的教育被忽略,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被强化[1]。在当今的护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时代,单纯追求技术的进步而忽略人性关怀,已然不能适应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更不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护理教育本身来看,加强护理人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2]。

2 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2.1 人文教育理念落后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护理学形成于西方近代科学机械决定论盛行时期,因而在其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护理学还是侧重于机械的操作,将护理对象看成有生命的机器而忽视了情感、心理、宗教信仰、社会角色等人文属性,相应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从侧面表现在目前整体护理的形式化;人文护理的口头化;护理纠纷的普遍化;护理人才的流失化;生活护理的厌烦化。

2.2 护理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内各高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缺乏逻辑关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不足10%。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单一。

2.3 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大多医学院校都存在跨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没有既懂医学又精通人文的专业教师队伍。

3 对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思考

3.1 更新护理教育观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先导 早在20世纪,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以及英国医学委员会(GMC)就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切都表明护士特别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要提高我国护士的整体人文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转贴于

3.2 改革人文教育课程设置 护理教育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人文课程内涵的改革,适当增加一些人文课程,彻底打破原有“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护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使医学、护理、人文相互渗透。

3.3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护生的人文素质及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护理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方面的培训,使护理专业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必须相应具备教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要求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融会贯通地运用,使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4 开展人文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所谓人文活动是指以人文教育为目的、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的各种课外活动,比如在护生的学习阶段,有计划地举办一些人文活动,如人文讲座、美育讲座等,会比课堂教学更贴切的让学生体会到人文的氛围。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护生进入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福利院、孤儿院等地方开展各项公益活动,使他们在亲身参与的活动中学会关爱病人、关爱健康和关爱生命,在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对于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生命的意义,体会人文精神的真谛及价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仍是护理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渗透,是提升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 ,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全面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另外,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才能促进护理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教育特点,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第7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 创新精神

现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培养的问题。而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指挥下完成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与新课改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完全不符。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必须一改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创新。在此,我谈谈关于小学体育创新教育的新思考。

一、小学体育创新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其目标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创新教育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掌握一定体育与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应用运动技能锻炼身体,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进而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的性格和文明健康的人格。从这两方面来看,创新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推动体育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实施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并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讲解、分组练习、点评四个教学步骤。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体育教师的创新思维,而且抑制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而创新教育的实施,会促使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如启发诱导法、探究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彻底转变这一教学现状,成为落实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是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的必然选择

创新教育不仅注重体育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需求。创新教育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并将体育教学内容向体育活动、体育方法、体育动机和体育经验方面转移,在引导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明白体育教学是对自身有益处的。由此可见,创新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二、小学体育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构建一种以尊重、民主、平等、理解为主导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为实施创新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教学中来,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创新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并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增强能力和发展创造力的目的。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能力意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按照学生的性格、能力、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组织讨论、游戏、座谈等多种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保持活泼进取、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形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态度。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缺乏新意的游戏活动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实践、多总结,从而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三)创新教学活动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在课程设计上多设置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如趣味游戏、体育竞赛等,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参与中获得乐趣,当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兴趣后,教学效果自然会有所增强。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添加新的元素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模仿“蛙跳”和“兔跳”的动作进行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又如在教学花样跳绳时,教师先从组织学生练习已掌握的跳绳方法入手,而后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创新跳绳方法,教师从旁给予指导,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创新教学评价

教师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是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学评价不仅包含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关注,更包含对学生多方面潜能和能力的关注,教师通过评价能了解学生在身心发展中的需求,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所以,教师应创新教学评价模式,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进步的适当评价;既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评价;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肯定性评价,又要兼顾否定性评价的适用性。构建新型的教学评价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和改进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在小学体育创新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性因素。所以,教师应当不断充实自己、延伸自己、发展自己,依靠强烈的创新意识改革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宏.小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20).

[2]葛晓娟.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1,(5).

第8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1 社会教育的概念

社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私有制”教育模式,它包括了除法定的学校教育以外的其他所有教育,其内容涉及方面比较广,既包含中小学生辅导性质教育、成人社会教育,又包括婴幼儿早期教育等全民性质的教育类别,甚至还涉及到心理咨询教育等新兴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比重是15∶52∶33,而世界平均是5∶31∶64,即使是世界上低收入国家也在10∶38∶52。显然,中国第二产业过高,第三产业严重滞后。就我国的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来看,第一、二产业发展比较合理,但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行业是我们发展最缓慢的产业,在我国服务业还没有被重视,所以我国急需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与这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的,从服务业发展情况分析,我国教育行业也有很大部分需求填充。社会教育是服务行业中的一种全新“私有制”性质行业。在我国,目前虽然经历了民办中小学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各类民办技术教育等教育阶段,但就我国的社会教育发展现状来看,社会教育正好弥补了学校教育发展中的缺陷。然而社会教育刚刚踏步于我国的教育领域,还需要很大努力来发展壮大。在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情况下,社会教育业开始起步发展,作为新兴的“私有制”教育业,我们社会教育的发展空间很大,市场很广阔。在校的几亿中小学生的课外辅导、每天都在出生的婴儿的全程教育、社会促使发展的成人教育、人事制度催生的职称考试制度都是社会教育的主市场。

2 社会教育的几个特征

任何新生的生物都具有一些显著的的特点,都要经历一个由初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从而从新生物增长为成熟物。笔者通过最近几年从事社会教育的一些经历,暂对社会教育进行几点分析:

2.1 不稳定性:新生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新生事物的产生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新生事物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初期,总是弱小的,总有某些缺陷和不完善;在社会领域中旧的习惯势力,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是新事物发展的不利因素,所以要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生事物,对事物要有锐敏感,还要对新生事物要热情关怀,积极支持。

2.2 时域性:时域性是社会教育的特性,比如,中小学生开学以后,辅导和家教服务进入冷淡阶段;中小学生放假后,辅导和家教服务进入炙热阶段;还有在一些职称、考研等考试之前,辅导服务会处于炙热阶段。

2.3 竞争性:主要是针对同行业竞争的变化来说的。根据调查,在中小城市内,2家大型教育服务机构即可以满足需求,但是由于社会上一些小规模教育服务中介的介入,就会只允许一家教育机构生存。为了取得生存权,就要求在竞争来临之前取得民众的信任,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4 广泛性:社会教育既然作为学校教育的衍生物,就必然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也就要求离开学校以外的教育。可以是课外辅导班、家里,也可以是运动场等等,其存在着地域的任意性。

3 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

社会教育这个服务型行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然而需求量却在逐渐增加,发展潜力巨大,正是大力发展的好时机。由于它弥补了学校教育的不足,正是国民教育的生力军。目前,在国家倡导大力发展教育大背景下,社会教育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方式出现,在国内大中小城市,社会教育尚未得到发展,但社会需求量极大。在全国而言,社会教育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即使一些大城市,社会教育也基本是空白,所以说这正是社会教育发展的时机。

参考文献

[1] 王尚志.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新动向.学科教育.2005. 10

[2] 袁明哲.浅谈素质教育.教师论坛.2006.2

第9篇:关于教育的思考范文

一、正确理解教育惩戒:惩戒≠体罚

《辞海》对“惩戒”一词解释为“惩治过错,警戒将来”。也就是说,“惩戒”是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言行采取强制性的纠正行为,从而避免违规行为再次发生,以促进合乎规范的行为的产生和巩固。因此,“教育惩戒”是以教育为前提,以惩罚为手段,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原则而进行的强制性教育活动。而“体罚”则是对学生的肉体和精神施加直接侵害,给予学生身体上感到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并造成学生身心健康损害的侵权行为,它包括体罚和变相体罚,即“体罚”和“心罚”。

可见,教育惩戒实质上是通过消极的“惩”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戒”,而体罚却是有“罚”无“教”,二者在目的、手段、方式和效果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目的上,惩戒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错误,悔过自新,从而不愿再犯错;体罚则侧重于使学生惧怕皮肉之苦,从而不敢再犯错。手段上,虽然惩戒和体罚都是使用“罚”,使学生感到痛苦,但惩戒中的痛苦是学生幡然醒悟后的痛苦,是内发的;而体罚中的痛苦大都是教师施加给学生的,是外在的。方式上,惩戒具有教育和制裁的双重性质,一般采用训诫、斥责、惩罚性值日等方式;而体罚则用罚站、打耳光等来处罚学生。效果上,惩戒能使学生最终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还能增进师生感情;体罚虽然也能使学生在一时间改正错误,但学生往往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导致更加严重的违规行为出现。

总之,教育惩戒并非单纯的惩罚,“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它是在不伤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的一种常规教育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而体罚是一种造成学生肉体疼痛或精神痛苦的违法行为,不仅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还能伤害学生自尊,制造师生仇恨,必须彻底禁止。

二、当前我国教育惩戒的困境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法律已经明文禁止体罚,然而审视目前我国的立法,对教育惩戒既无禁止也无允许,成为一个法律盲区。即使现行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也没有使用“惩戒”一词,而多用“管理”或“处分”等概念来替代。然而,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目前教育惩戒是普遍存在的,正是这种无法可依的现状,才导致教育惩戒困惑的出现。

第一,缺乏健全的教育惩戒法律制度,教师难以实施惩戒。也许是由于立法时的有意回避,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授予学校的教育惩戒权,所以学校在进行学校和班级管理时,往往难以制定完善的教育惩戒制度,造成教师在学生管理和教育上无所适从,惩戒学生时又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而由于教育惩戒缺乏参照的标准,学校和教师对于惩戒的合法界限都心中无底,使得教育惩戒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不理解,社会对学校的不满意。

第二,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教师难以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由于教育惩戒法律规定的缺位,对教育惩戒的标准、形式和程度缺乏明确的界定,使得教师认识模糊,难以分清究竟是“体罚”还是“惩戒”。所以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难以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甚至把体罚视为正当的惩戒,以罚代教,造成体罚学生的现象屡禁不止。

第三,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教育惩戒权得不到应有的制约。教育惩戒权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权力,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其行使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在法制的框架内运作,其来源、权限、形式和标准等都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由于学校和学生双方处于管理和被管理的不平等地位,特别是目前我国教育惩戒法律规定的空白和制度的欠缺,必要监督机制的缺乏,往往导致这一权力的滥用,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第四,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学生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学生相对于学校而言,无疑是处于弱者地位,学校在惩戒学生上拥有比较广泛的自由裁量权,惩戒权行使的任何不当都会损害学生的合法权利。“无救济即无权利”,如果学生的合法权利被侵害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济,那么学生的权利将不复存在。而我国目前法律对行政救济上的申诉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司法救济上的诉讼程序也只设定为民事诉讼,因此,学生的合法权利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三、教育惩戒的规范和完善

为保障学校依法管理学生,维护学校公共利益的权力;为保障教师教育学生,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为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教师的侵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充分发挥教育惩戒的功能,走出目前我国教育惩戒的困境,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育惩戒进行规范和完善。

(一)加强教育立法,使教育惩戒有法可依

近几年来,我国的立法机关在教育立法方面虽然有较大进步,但从整体上看,还是不尽人意。无论是现行的教育法律、行政法规,还是其他的规范性文件,都赋予学生相当广泛的权利,但对义务却少有规定,即使有涉及,也大多是指导性,根本不具有强制性。所以一旦学生违反这些教育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常常因缺乏法律依据而“不管”,学校则由于没有完善的教育惩戒制度而“管不了”。教育法律法规是现代国家教育行政的基础和基本依据,它对宣传教育理想,规范教育行为,防止和克服教育违法行为的产生都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惩戒法律条文,明确界定教育惩戒的范围和程度,建立健全的教育惩戒制度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规范教育惩戒权的授予、行使和制约等问题,使教育惩戒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客观要求。

(二)完善程序性规则,使教育惩戒规范化

教育惩戒不仅要实体上合法,而且程序上也必须合法。如果没有正当的程序,学生在受到惩戒时的合法权利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维护。为此,要改变过去“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明文规定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严格程序,如调查程序、听证程序、惩戒具体实施程序和申诉程序。通过正当程序规则的管理,规范教育惩戒权的运行程序,使教育惩戒权的行使能遵循符合法治精神的步骤和方式,避免教育惩戒的无序性、偶然性和随意性,确保教育惩戒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救济机制,使教育惩戒有所补救

首先,要完善申诉制度。为了消除教育法对受教育者诉权授予的模糊性,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处于被管理的劣势地位,赋予其抗御侵害的有力手段。因此,要对现有法规进行细化,明确受惩戒学生的申诉期限、时效和条件,充分保证学生的申诉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