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艺术教育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教育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教育分析

第1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1.忽视设计专业的差异性。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经过大概30多年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也有一些传统思想在制约着艺术设置专业的发展。比如,“重理论基础、轻实践应用”思想,许多艺术设计专业都将绘画课程设置成了公共课,但这就忽视了不同艺术设计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使得教学与本专业之间脱轨,导致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都不明确。

2.重理论,轻实践。

刚才在第一点中也提到了“重理论,轻实践”思想的危害性,其实危害性还不止于此。目前,大部分的艺术设计教育只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表现,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技能,这使得学生毕业后与就业岗位不能成功对接,部分学生毕业后就业时感到恐慌和无所适从。

3.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中,艺术类考生专业课加试达到一定的分数之后,相对的文化课分数要低一些,其结果是艺术类学生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或多或少存在难度。

二、艺术设计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相对于“图案”和“工艺美术”来说,艺术设计是个新生词汇,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与词汇的变化相同,艺术设计教育也出现在图案教育和工艺美术教育之后。在这个发展历程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在现阶段的艺术设计专业实施创新教育是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艺术设计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分析

1.以校园艺术为载体实施创新教育。

现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不再是一门单纯学科,它与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依托校园文化,有助于全面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在校园中可以创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比如可以定期举办艺术沙龙、艺术研讨等不同活动,也可以邀请知名的艺术设计专家举办艺术相关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开阔学生们的眼界。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使学生们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在校园内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作品展览与作品竞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中公开招标的设计项目,比如企事业单位标志的设计,使学生与一线接轨,保证艺术实践的效果。再次,鼓励学生在校内建立艺术社团,通过社团活动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社团活动主题可以为虚拟设计,也可以通过竞标各种商业设计而成为实体设计,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们的组织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养创新型教师推动创新教育。

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每隔一段时期,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标准就会出现,与此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做合格的创新型教师。其次,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适应学生群体的变化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充实自己,进行教学创新性探索,并将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创新型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非凡的创造力和设计激情,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3.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创新应用能力。

艺术设计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商业设计、校内设计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得到实现。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对实践环节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比如可以向学生下发教学实践任务书、实践日志等教学材料,并且还要做好各阶段的检查对学生实践成果进行督促和评价。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掌握从设计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4.以创新教育模式带动创新教育。

前面就已经提到过,我国的艺术设计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所以在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差距,实施创新型教育模式在现阶段很有必要。创新型教育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带动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此外,还要注重艺术设计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课程,完成传统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转变,可以利用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手段落实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

四、结语

第2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动漫;审美;艺术价值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其课程体系的合理构成是保障公共艺术教育有效实施的关键。在高等教育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中,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书法等传统艺术门类占据了主流地位,其他属前卫、通俗、流行艺术范畴的艺术门类则因认知缺陷和学科建设的缺失而很少被提及。只有先弄清动漫艺术是否具备成为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载体的合理因素,才能为动漫艺术进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充足的论据,并打消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家长心中的疑虑。

一、动漫艺术审美品格符合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规定,公共艺术课程目标是“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1]那么,动漫艺术教学能否实现以上目标呢?可能许多人对此是持否定态度的。于是,分析动漫艺术审美品格就成为正本清源、化解争议的根本途径。作为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单纯从娱乐性去理解而忽略了其自身的审美价值魅力,这无疑是对动漫艺术最大的不公。

列夫托尔斯泰在其著作《论艺术》中指出:“艺术的创造能够在人的心里唤起一度曾经体验过的感情,并且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2]从列夫托尔斯泰对艺术活动的定位,我们可以看出动漫艺术完全符合作为艺术活动的基本要素,大众对于其娱乐化的浅显认知来源于动漫艺术广泛的群众接受度以及部分动漫作品基于商业利益而展现的低俗格调。然而,这并不妨碍动漫艺术自身的艺术地位以及我们对好的动漫作品的欣赏。动漫艺术被广泛接受并不是因为它的娱乐性,而是其融汇了文学、绘画、音乐、电影的综合技能,创造出了一种符合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所喜爱的新型艺术表现形式。理查德•舒斯特曼在“实用主义美学”中主张“我不仅批判高级艺术那种疏远的深奥主义和总体性主张,而且尖锐地怀疑任何高级艺术产品和通俗文化产物之间本质的、不可逾越的区分。历史已向我们证实,一种文化的通俗娱乐(如古希腊甚至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可以变成随后时代的高级经典。实际上,甚至就在同一个文化时期,一件作品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取决于它被公众怎样理解和利用。”[3]同理,动漫艺术是作为通俗的还是高级的艺术发挥作用完全取决于其受众以及社会群体对它的选择和认知。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如果无视动漫艺术被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事实,而选择因动漫作品中的某些低俗存在而全盘否定或有意避讳的态度,那无疑是对动漫艺术的践踏和对学生教育的不负责任。负责任的艺术教育态度应该是去探究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即“动漫艺术具有何种魔力,让广大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对其喜爱之极”。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动漫审美分析,有助于艺术教育工作者合理利用动漫艺术的积极因素,实现其艺术教育作用。

西方“移情说”美学代表人物利普斯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阐释:“我们都有一种自然倾向或愿望,要把类似的事物放在同一观点下去解释。这个观点总是由我们最接近的东西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总是按照在我们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的类比,即按照我们切身经验的类比,去看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4]“移情说”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探寻青少年的动漫审美乐趣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动漫《ONEPIECE》(又名《海贼王》)是日本漫画家尾田荣一郎的动漫作品。该作品在日本国内掀起了极大的热潮,受到儿童青少年群体甚至成年人的广泛喜爱。在我国,这部风靡十多年的动漫剧更成为伴随“90后”一代成长的主要作品。根据笔者授课班级的反馈情况,《海贼王》在“90后”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在讨论这部作品时充满欢快、热情甚至激动。他们更在文中写到这部作品如何教会了他们坚持,如何在他们失败时给了他们再出发的勇气,如何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一部虚构的故事,却能够成为青少年学生在人生成长阶段的重要精神食粮,谁又能说它不是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呢?《海贼王》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可它渗透在情节中的勇气、坚持、友谊等品格力量是青少年群体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学生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移情”至海贼王的故事情节中,在被动漫作品感动的同时满足自己心底的情感需要。“一方面主体通过移情赋予对象以生命;另一方面主体又有从客体中观照自我情感的审美需求。”[5]动漫作品在这里所发挥的作用形象而强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简单的说教要更加真切和充沛。《海贼王》那一个个也许算不上优美的人物形象,展现的却是对青少年来说无比重要的人文关怀,谁又能说《海贼王》对青少年群体人文素养和审美品格的影响会小于伟大的艺术作品《蒙娜丽莎》呢?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主动将优秀动漫作品作为教学载体,通过对相关作品的解读,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学生感受到与其日常生活审美经验相对接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动漫艺术应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对象

接受美学为将动漫艺术作为艺术教学载体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接受美学的出发点或原则性立场是,读者(接受者)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他在文本含义生成时扮演主动角色,并对作品的历史生命具有决定性影响。”[6]一件艺术作品,如果缺乏了接受者的主动参与,并不被接受者从心底感受和认知,其审美功能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从此角度来看,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无疑是被接受度最高的一位动漫大师,其作品被人们评价为“将动画艺术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7]。他的作品内容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等宏达的叙事主体,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是将唯美的二维绘画艺术、天马行空的梦幻世界、离奇的童话故事和温情的人类情感相结合的动画叙事手法。其作品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以及有着纯净心灵需求的成年人心里产生了巨大的震撼。《风之谷》中人类的暴行对于自然生灵残酷的伤害和最终自食其果的画面,让观者无不为之动容;《龙猫》中那憨态可掬的龙猫形象以及与小姐妹和母亲之间的点点温情更让人重温了童年时光;《千与千寻》中千寻的坚持和自我成长启发了无数少年在成长之路中自我探寻……从1984年创作成名作《风之谷》一路走来,宫崎骏用其动画人的坚守、人文者的思想力和艺术家的表现力,为广大观众创作出了一部部动画经典杰作。正如1922年法国影评家埃利•福尔满含感情所预言的:“终有一天动画片会具有纵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层次……会有德拉克洛瓦的心灵、鲁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开朗基罗的活力。一种视觉交响乐,较之最伟大的音乐家创作的有声交响乐更为令人激动。”宫崎骏在创造一个个票房奇迹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这一预言。他用他的作品启发了一代代青少年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命运,体味友情、亲情以及青涩的爱情,理解成长与坚持;他也用其作品精致优美的画风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一个个细节的美感存在和创想创意的魔幻之境。奥尔德里奇说:“将客观事物分成两种:物质对象和审美对象,同一事物能否成为审美对象关键在于这一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的这些基本特性决定着知觉的主体采取何种知觉方式(观察的方式还是领悟的方式)。如果事物的基本特性引起主体对它采取领悟的方式,那么该事物就将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反之,观察方式下对应的就是物质存在。”[8]被人们广为传颂、激发了一代代青少年的宫崎骏动画带给了人们太多感悟和赞叹,完全符合审美对象的特质。而且其作品广泛的接受度,为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深入解读作品的审美情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载体具有积极的社会学意义

在讨论将动漫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育载体时,我们就不能不触及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即如何消解动漫作品中低俗存在对广大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动漫作品中的低俗存在造成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动漫作品的极度反感,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认知下,创作内容低幼化成为中国动漫发展的唯一方向。反过来,中国缺乏适合广大青少年阶层的动漫作品,加剧了青少年对以日本为首的他国动漫作品的热爱,这阻碍了青少年在人生重要成长阶段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了解和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也滋长了低俗动漫通过非正规渠道的大量传播。可见,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回避和阻碍并不能真正影响青少年阶层对于动漫的热爱,反而会因缺乏正确引导,使青少年因认知不足而接触到不良动漫作品,进而受到不良动漫作品思想的侵蚀。将动漫艺术纳入公共艺术教育载体,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动漫作品所涉及的文学、美学、心理学、电影学、异国文化等意识形态,让学生透过自己喜爱的动漫作品深入了解和探讨作品背后的人文意义,能帮助他们从浅层次的欣赏上升至高层次的文化艺术体悟。学生只有提升了对动漫作品的审美情趣,才会自动分辨和远离低俗动漫作品,从而形成动漫发展和传播形态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由于动漫艺术所具备的综合性特征,将动漫艺术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实现的将不仅仅是艺术与审美认知的提升和发展,还将通过作品中的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文学性等丰富内涵涵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承认优秀动漫艺术作品作为公共艺术教学载体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优秀动漫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不断完善动漫艺术公共课程教学的课程体系,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A].2006-03-08.

[2]列夫托尔斯泰.论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6.

[3]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5.

[4]马奇.西方美学资料选编(下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41.

[5]岳介先.立普斯的移情说美学[J].江淮论坛,1994(4):26.

[6]方维规.文学解释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接受美学原理及其来龙去脉[J].社会科学研究,2012(2):109.

[7]焦素娥,孙晗洁.宫崎骏动画艺术的人文情怀与诗意追求[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39.

第3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1.数字艺术设计教育缺乏文化根基

国内一些院校师资队伍中,最为缺乏的是既具有深厚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同时又拥有实际项目操作能力和创作经验的老师。

目前有些院校的课程设置问题很多,过多考虑使用器材、软件的能力,缺少相应的人文课程,如戏剧学、影视心理学等。另外需要大量的影视赏析、影视剪辑、音乐剪辑课程,去掉一些计算机课程的设置,这样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

2.数码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动画学院图形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曾立人教授,借鉴北美的教学体制,把教学体制形象地分成金字塔形,其包括三个等级:最底层的是技术手段型,以软件、硬件为侧重点来教学的模式;其次是原创内容型,以培养创意为主的教学模式;最顶层的是人文关怀型,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可用性研究人才为主的教学模式。

我国现在还停留在底层的教学模式,以技术培养为主,开设很多计算机课程的阶段。

3.理论研究领域空白

数字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直到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的风风雨雨,尝试性的高校数字设计专业教学也不下8年,但数字设计的专业理论研究在国内几乎还是一项空白。全国为数不多的专业刊物和相关大学的学报很少能见到数字设计的研究论文,也看不到较规范的数字设计教材。

4.轻视设计创意,注重技术操作

当前数字设计教育习惯以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来评价水平高低,主要看谁的软件玩得精到。数字设计作品缺乏创造力、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当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曲建方教授认为,各个院校可根据自己的特点去培养、发展学生创造力。技术只是种手段,艺术创造力才是核心。

二、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

1.重视学业修养和基本功训练

通过开设数字媒体的基础性课程、方法类课程等,加强学生在数字媒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宽厚的基础。

2.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的人本思想

开设多种可供选择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使学生能够灵活、自主、充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利用开放实验室和工作室,在不同的时期给学生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的数字媒体研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美国的大学在选修课程的设置方面,各个学校都结合本学校以及该专业的发展特点,并根据社会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

专业的设置面对不同的就业去向,如影视、动画、游戏、广告、网络,使得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实践课程安排。学校可以建立一套独立完整的数字化技术系统,甚至是完整的数字化生产线。影视数字化系统可以全部采用数字化手段,从摄录到制作的全过程都采用DV,贯穿影视的前、中、后期。游戏专业同样根据游戏行业的取向来设计专门的游戏制作训练。

学校也可能按照学生未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教师完成了基础课教学后,根据就业的要求来设计他们的专业课程。在美国的大学中,往往是学生选老师,学生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设想,选择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并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所选的课程中。

3.重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适应市场需求

数字艺术横跨艺术、技术两个领域的特性要求人才的培养也要实现艺术、技术的结合,同时兼顾原创人才和中低端人才的阶梯培养。

目前国内数码设计类公司在招收人才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艺术人才与技术人才之间难以沟通,懂艺术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理解艺术。有专家分析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高校等相关教学机构对市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太差,专业设置和调整尚未跟上产业发展的需求步伐;另一方面表现在现有的学科分割严重,对数字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和起点不够。

4.建立院校高端师资资源的共享,提出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

如上海交大由软件学院和媒体与设计学院联合办学招生,融合了计算机和艺术两方面的科研教学资源。另外,还依靠与国际数字媒体业界著名公司建立合作渠道,共同建设数字艺术产学科平台,并定期聘请国际业界专家执教。

北京大学为教学配备最有效的师资力量,更主要的是充分借助外界教学力量,以培养实用高级专才为目的。

5.定期举办全国性高校数字设计教学论坛或会议

对当前数字媒体教学及影视动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作深入的探讨。深入领会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等有关领导与专家围绕数码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指示精神,了解国内外数码艺术教育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数码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富有成效的交流与互动。

6.许多专家提出数字教育与市场中的企业建立联系

请有丰富经验的业界人士担任客座教授,引入业界的实战经验和新鲜创作理念。院校和企业探讨的问题是目前数字艺术教育领域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教育与市场的接轨。参与院校教学的企业人员要保证课程质量、时间安排;企业与学生之间要将宝贵的经验倾囊而授;安排好学生参与企业的项目制作等。

结语

如今信息时代是建立在以电子计算机为平台的基础之上的。视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教育亦如此。在不久的将来,以计算机为平台的数字艺术将成为视觉艺术的主流,数字内容和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此,我国的数字艺术教育应该不失时机地把握住时代主流,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和学科建设,建立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数字艺术教育,推动中国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

内容摘要:文章紧扣数字艺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与解读,着重论述数字艺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和思路。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是国内数字艺术设计教育者需不断探讨和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艺术教育市场

数字艺术教育体现在数字、艺术和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方面。

数字指的是数码技术。现代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也日臻成熟,因而带来广泛的应用领域;艺术是情感、激情、精神世界;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发掘个人的潜质,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国际国内大市场,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顺应时代开拓和发展数字艺术教育,设计一套完整系统的专业学科体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军.适应与转换——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中国设计教育.国际设计教育大会ICSID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1.

第4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目前,我国中学的美育课程设置普遍只有音乐和美术,这是由于中国整个教育体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且由于一些世俗的偏见都给中学开设舞蹈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并非不可逾越,随着人们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和对现代教育的探索,大部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业有成之余能学习一点艺术,提高修养,增强创造力与想像力,同时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开始考虑加强课余活动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普及舞蹈教育,让舞蹈真正走进中小学课堂,既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通过在中学开设舞蹈课,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美,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舞蹈美、体验舞蹈美,并启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研究内容:中学舞蹈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学校舞蹈队的训练、进行对比实验。

三、 课题的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

四、 课题的实施过程

实验班级的选定:根据学校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初一年级6个班作为实验班级,每周开设一堂舞蹈课,初二年级6个班为对比班级。

1、编写适应于初中生的校本舞蹈教材。初中舞蹈课程不同于专业学校的舞蹈课程:专业舞蹈学校的舞蹈教学主要是培养舞蹈表演、编导、教育专门的从业人员,要求精通各种舞蹈技能;而对于普通中学的舞蹈课程主要是培养审美情趣,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中外不同舞蹈作品,进而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能力。因此,用专业舞蹈学校的训练体系、教学方法和教材来对普通中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是不合适的。

2、课堂教学。初中舞蹈课的教学内容以形体训练为主,以民族民间舞、中外舞蹈名作赏析为辅。根据上面的教材原则,可以增加现代舞、街舞、踢踏舞等节奏强烈、深受当代中学生们喜爱的流行舞蹈。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身体的支配力,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尽情展现中学生的活力,着重对学生进行协调创造力及表现力方面的训练与提高,增强其自信心。

在具备了一定舞蹈体验的前提下,可增加舞蹈名作赏析的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外优秀舞蹈、舞剧作品,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舞蹈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了解每一种舞蹈的风格、特点及评判标准,接受作品中表现的真善美的教育,提高其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

3、适当举办集体舞蹈比赛和文艺演出。艺术具有参与原则,课外活动中学生是主角,组织各项文艺比赛和演出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使他们获得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这不仅对学生进行了美育教育,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

4、学校舞蹈队的训练。初中舞蹈教育应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路子。学校舞蹈队的组建、教学与训练对舞蹈教育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学校舞蹈队的训练时间应放在课余时间。笔者在学校舞蹈队的训练中增加了舞蹈表演的软、开度和技巧,并且排练了一些节目在校内或校外的一些活动上表演。这不仅让舞蹈队的学生得到了提高,而且还能带动更多学生对舞蹈、对艺术的求知与感受。

五、结论

根据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在中学开设舞蹈教育可以实现的美育功效有:

1、实施美育,学会审美。首先是审美认识的提高。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接受过舞蹈教育的学生对各种舞蹈种类有一定认识,大大扩展了初中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审美认识,对他们进一步认识社会、历史、人生和探索未来都有深刻的影响。其次是审美教育的作用。通过舞蹈的课堂教学,接受教育的年级在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中外不同舞蹈作品后,提高了艺术鉴赏水平,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再次,中学生的舞蹈还具有审美娱乐作用。在参与表演与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赏心悦目,畅神益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2、开发智能,学会学习。舞蹈训练从手、眼、身、步、韵等方面着手,对于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记忆、模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都有全面推进的作用。

3、锻炼体能,学会健体。舞蹈的本体是肢体运动,因此初中生的舞蹈是学生们通过娱乐达到健身的最佳方式。教师应运用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使经过训练的学生肌肉呈条形生长;以柔美的身体韵律训练,使身体曲线优美舒展;以欢快的动律训练和轻松的舞步,使骨骼、韧带、关节在灵活性和柔韧性等方面都得到运动和发展,并通过舞蹈矫正不良的形体,改善过于肥胖、瘦弱的形体,从而促进初中生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第5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关键词:竞争幼儿教育 心理矫治

Psychologica Analysis and Correction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Shanmin

The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in KaifengKaifeng Henan

Abstract:At present, talent competition has amounted to turn white-hot, and our country owns a relatively rich human resources ,and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and brutal. This paper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law, and how to get children's growing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ng to push them and teach correctly in order overcome the negatives , and giveing the parents a key link.

Key Words: competition, children's art education, Psychologica correction

幼儿艺术教育广义上是指对儿童进行的以音乐、美术、书法、棋类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我国的大中城市,这种活动开展的比较普遍,参与者众多,且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重视。这也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现象,表明物质生活步入小康的人们开始进一步关注精神生活,注重对艺术的追求,注重对幼儿的艺术培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各种招生、招聘过程中,有一技之长的考生和应聘者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青睐。此外,有些机构相继推出的少儿才艺表演栏目,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实践平台,更调动了家长对家庭艺术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刺激了幼儿家庭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此环境下,各种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报名者门庭若市,使幼儿艺术教育教育出现了繁荣景象。

不可否认,做好幼儿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会有很多的益处,但是众多家庭不切合实际,不顾自己家庭、孩子的客观条件,一窝蜂的都去学艺术,也有一定的弊端,说不定会因此“囚住童真”,影响孩子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家长的心理又是如何呢?现做以下分析。

1、不加分析思考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因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那种不顾家庭、孩子的实际情况,或者碍于情面或者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被动的参与其中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表现。因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孩子的喜好,周边的艺术氛围等均存在差异,对一部分家庭适合的艺术教育不一定适合另一部分家庭。所以家长的从众行为带有盲目性。这种心理导致的最后结果是使孩子的艺术学习半途而废,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2、心态浮躁的功利心理

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压力下,不知不觉的会产生浮躁心态,功利性盛行。功利心理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为基础或基本评价标准,同时又强调行为实际效果的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不可否认,任何知识的学习都会带有一些功利性因素,但是这种因素不能无限制的放大,否则就会偏离学习本身的目的,不利于学习的正常进行。幼儿艺术教育更是如此。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使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显现出了不应有的功利性。很多家长让孩子选择学艺术,远的讲是为了使孩子有一技之长,将来更好的立足社会;近的讲,能够在升学时有特长加分等,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如果家长以这种功利的心理来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并在无形中对幼儿产生影响,将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将来发展。

3、感情愧疚的补偿心理

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年轻的父母终日打拼在职场,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所能给予孩子的亲情根本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在心理上对孩子怀有愧疚的心情。在这种心情影响下,有些家长为了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补偿,便想方设法的对孩子进行自认为与众不同的培养或对孩子提出的冲动性要求也尽可能地满足,甚至达到有溺爱之嫌。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艺术类的学习就成为了首选。有的家庭给孩子学声乐,有的学器乐,有的学美术,有的学棋类等等。更有甚者,是全方位的参加各种艺术类学习班,最后导致什么都学,什么都半途而废的结果,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望子成龙的攀比心理

在幼儿艺术教育中,还直接体现出父母望子成龙心切,盲目和他人攀比的问题。他们看到社会上一些演艺名人、体育明星,身着光鲜,经济地位显赫,也就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成为明星一族,也就不加考虑的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学习奋斗。要求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使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这种做法实际违背了幼儿教育基本的原则,不仅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敌视艺术教育,甚至会给孩子造成人格上的障碍,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以上心理在幼儿艺术教育实践中,有着很大的危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带来不好的负面效应,因此应引起家长的格外重视,以达到正确培养孩子之目的。

1、认识幼儿成长规律

幼儿时期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正确培养和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严格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客观规律,按照幼儿的不同发展时期为其选择教育内容,并采取不同的方式和途径开展教育。在幼儿艺术教育中,更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切不可揠苗助长。要根据自己的家庭环境状况,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对艺术的感受力去考虑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2、用童心思考问题

在幼儿家庭艺术教育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和尊重儿童。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不一样,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思维,有着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处事行为。家长要对幼儿的思考方式、学习方式、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幼儿的作品和处事行为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解读评判。而是要意识到幼儿有他自己的表达方式,要倾听幼儿对自身创作的解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幼儿家庭艺术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

摒弃名利思想

家长对幼儿艺术教育要有正确的出发点,让孩子学习艺术完全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长大以后顺利的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决不能把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谋取功名的手段,更不是为了追赶时尚,为了不落人后的“面子工程”,是为了升学加分、攫取钱财的捷径等等。如果不把这些功利目的彻底的摒弃,就会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影响,使孩子产生误解,思想观念出现偏差,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不可急功近利

第6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整合

一、什么是初中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是以美和审美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另一方面是教育,主要指对艺术技艺的传授、审美方法和美学理论的学习。初中艺术教育是与小学、高中相衔接的艺术教育,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校开设艺术教育对青少年美感的形成、人格的陶冶、情感的丰富、创造力的开发都具有重要价值,在青少年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校艺术教育可能存在设备、教师两方面的问题,艺术师资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教材及纲要涵盖的艺术门类很多,意在更加广泛的了解和认知,但开展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只是某一方面更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另外,由于学科、课程、编制等因素的影响,一所学校中的艺术教师数量可能很少,学科不被重视的现象较为普遍,校际间差距较大。

三、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课程,除培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感知与体验能力、创造与表现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对于在校艺术教师而言,学习和掌握全部的艺术门类并开展教育教学非常困难,而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正好弥补教学的不足。此外,学校艺术教育的设备一般也只能满足基本的教育教学,想要学生有更加广泛的认知和表现,就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与教学。所以,研究初中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就显得非常必要。

2.可行性

从课程设置方面,初中艺术教育主要是美术和音乐两门学科,对于《标准》提到的舞蹈、影视等基本没有涉及,戏剧在语文教学中涉及一些,在音乐教学中也涵盖一些,初中艺术教育的课程主要是针对美术和音乐两门学科展开。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普及与渗透,有助于艺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但作为技能型较强的学科,在整合中还需要分课程整合。除此之外,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较好地拓展学生知识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新的课堂环境,这也为课程整合奠定了基础。

四、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构建包括美术技法的传授、审美理论的学习、欣赏和知识补充在内的教学环境,达到两者之间的整合;二是构建美术教育的信息技术课堂环境,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包含美学欣赏、计算机美工、影视创造等方面的教学,如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材中有画图软件、Photoshop软件、图像的处理、甚至视频编辑软件的教学内容,同时在Word、PPT等软件的学习中也涉及插入图片、排版、修饰等方面的美学知识。信息技术与音乐的整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欣赏为目的的整合,包括单纯的音乐欣赏、音画欣赏、视频欣赏等;二是以教授为目的的整合,这很好地解决了师资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设备传授乐理知识、教授音乐技法、认识乐器以及它的音色、学习不同地域的音乐艺术形式等;三是以音乐创作为目的的整合,音乐创作需要有比较好的音乐基础知识,并能掌握一定的乐器演奏,这对于大多数初中学生比较困难,但很多学生有音乐创作的兴趣和天赋,因此,可以通过计算机音乐模拟技术以及作曲软件来实现创作;四是以展示为目的的整合,表现力是音乐教育重要的目的,但由于授课人数、环境等原因,学生在学校内不能很好地展示和表现自己,而通过手机APP、网络录播软件等工具,就能很好地编辑录制音乐、视频,再通过校园屏幕、班级授课、网络等渠道进行展示,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课中音视频编辑软件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五、整合的模式

艺术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合并,而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和渗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整合的模式。

1.示范与模仿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在课堂教学中能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能够引导学生相应的行为。学生在模仿中有效地掌握了必要的技能技巧,同时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示范,弥补了教师自身的不足。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进行示范展示,并让学生模仿练习;教师也可以选用名家示范教学,学生模仿后进行摄录像,再通过信息技术设备美化或者传播。

2.教学与辅助

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辅助手段帮助教师展示图像、播放声音、替代板书等,但在学生学习时,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更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如同“复读机”一样,或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或是作为展示的平台。

3.体验与感知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学为主的教学环境已经成为一种认可度较高、应用较广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更强调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学习的主动性。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希望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教育的形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营造学习氛围。随着平板电脑进入课堂,利用一些模拟音乐的APP开展体验教学,既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能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

4.交流与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必要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由于课时限制可能使交流不够充分,信息技术和网络正好弥补此项不足。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问、作答等方式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种反馈也常是个别行为,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获得的反馈更加快速、全面、高效,如将摄影、表演等通过网络宣传与展示,还可以进行网络投票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艺术教育已经不局限于课堂,APP、微信公众号、专业网站和论坛都开始涉足艺术教育的相关内容,学校艺术教育如不能有效地与信息技术整合,将逐步成为教育的“孤岛”,只有与时俱进的教育形态,才能绽放出新蕊芬芳的教育艺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郑璐.论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对艺术课教学的影响[J].中国轻工教育,2008,(B08):19-21.

第7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院;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11-0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市场日趋繁荣,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我国经济市场的各种领域及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有了新的变化,更使得行业内的竞争加剧。最近几年来我国艺术行业领域的发展情况良好,艺术行业领域的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据调查发现,我国现在仅仅从事广告行业的艺术设计就有60万人左右的设计人员,这还不包括现在的室内装修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艺术设计、网络游戏设计等等领域的设计人员,由此可见,我国现在艺术设计行业对于设计人员的需求。因此,现在社会也越来越重视我国高职学院艺术设计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高职学校艺术设计的教育者们也都想办法改进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希望能提高其学校艺术设计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下面文章就会探讨高职学校艺术设计的教育现状及改进对策。

一、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大众对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大力关注下,我国高职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目前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文章就会对其进行分析。

(一)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艺术设计的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在艺术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表达方式也更加丰富,但是我国现在很多高职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设置很不合理,绝大多数都只注重设计的艺术技巧,对于一些理论知识都不太重视,对于一些生产材料和工艺流程不熟,造成其艺术设计的实际功能偏低,此外,有些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都不够深入,只是简单地介绍表面知识,使得其学生设计能力不足,专业性不强。

(二)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有待改进

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很多高职学习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比较落后,一些艺术设计老师的教学方式老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其课程的兴趣和动力不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学习效果。因此高职学校的老师要改进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其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其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高职学校设计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因为我国高职学校有关艺术设计课程的开设比较晚,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起步较晚,使得大部分高职学校严重缺乏相关的优秀教师和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学历、高能力以及经验丰富的优秀的艺术设计老师就更少。由于我国高职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综合能力偏低,严重影响其艺术教学水平和效果。

二、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进对策

针对上文提出的我国改制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其艺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和对策。下面文章就会作简要介绍。

(一)加强改进其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要想提高高职学院艺术设计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对高职学院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并完善,要学会与时俱进,引进一些成功的艺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其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综合能力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不断的调整,然后根据其教学目的的不同分别调整期其教学课程的重点,进而建立一套合理地、科学地、先进地的符合各自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其艺术设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加强其艺术设计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

对于一些艺术设计教育力量薄弱的高职学院,我们要加强其师资力量和优秀队伍的加强,可以吸收一些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并加强学校现有的艺术设计教育老师对一些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学习与吸收,开展一系列的培训工作,进而提高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三)加强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

现在大多数高职学校出来的艺术设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创作能力都比较弱,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就要加强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增强其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就是说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巧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技巧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艺术设计的技巧性和实用性,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所学知识,进而为公司和社会创造利益和价值。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在艺术设计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对于高职学校艺术设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各大高职学校为了满足艺术设计市场,必须要不断的改进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为社会提供更专业、更优秀的设计人才,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艺术财富和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王文权,姜敏.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7).

[2]朱亚东.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探讨[J].大众文艺(理论版),2008(12).

第8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意义;问题现状;发展策略

项目名称: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级教改项目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建设

G642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的理念也越来越多元化,培养全方位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普遍性追求。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对象是专业艺术学生除外的广大学生,此种教育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将会成为未来高校教育的现实倾向。然而,当前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众多问题,只有研究和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未来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才宽阔。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发展意义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全面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全面提升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尽管作为高校的公共课,教学对象也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尽管教学的要求不同于对专业学生一样要求深刻,但是广泛涉猎却是可以的,其教学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情操的陶冶,多方面知识的拓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2.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无论对于个人的现实还是长远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1]首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接触和了解艺g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全方面视野,尤其是艺术视野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公共艺术教育培养高雅的审美趣味,形成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此外,公共艺术教育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的作用,用艺术的宣传作用创建一个祥和的社会环境。

二、当前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问题现状

1.随着国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以及高校不断调整教学目的与要求,近些年来,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教学成绩,对于培养综合的高素质人才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实验。尽管取得了一些看得见的成绩,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仍是任重而道远的。目前,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就存在诸多普遍性的问题。这些现实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发大精力去解决,去探索一条适合未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道路。

2.虽然国家对于高校的公共艺术要求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平稳的发展才能长久。尽管国家高层强调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很多的高校并没有对公共艺术教育加以足够的重视。很多只是做一个表面的形式,而且,还有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设置分类不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空间不够,教学资源缺失,公共艺术课的老师缺失,不能够为众多的学生提供充分的课程体验。

3.目前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越来越蓬勃,众多的非艺术院校的大学也纷纷建立起艺术专业。然而,建立艺术专业并不等于公共艺术教育开展得好,反而是因为要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专门的艺术专业,而忽视了非专业学生的公共艺术教育。甚至有些高校尽管开设了公共艺术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更多关注有天赋和能力的学生,而偏向了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初衷,并没有为大多数的非专业学生给与更多的关注与资源支持。然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该种问题现状的方式有需要多方努力,共同探究。

4.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的问题是受众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欣赏水平不一,使得公共艺术教师的教学课程难以全面展开,教学效果也难以真正显现。因此,发掘一个适用于绝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案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中之重。[2]因此,在学生一步入大学校园就要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素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三、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未来发展策略

1.目前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是存在着众多现实问题。尽管国家对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众多高校对公共艺术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因此,国内的众多高校首先要调整教育理念,要培养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加大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而是要从本质上解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众多问题。

2.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主力无可厚非的是高校主体,因此,各大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一定要考虑到公共艺术课程这一边缘性的学科,要为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努力,以培养全方面的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有了足够的课程设置,还要进行明确的、科学的艺术课程分类,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满足不同层次及需求的课程。此外,还要引进多元的教学模式,形成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易接受和欣赏艺术,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虽然当前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但是存在的各种问题仍是不容忽视的,要寻求解决措施。各大高校要拥有专门的公共艺术课教师,要为公共艺术教师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此外,要明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拓宽非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其高雅的艺术情操以及基础的艺术欣赏能力。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课的教师在面对不同次的学生时,要把握教学的主流,不要造成偏向。[3]

4.从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除了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目的,还要发现和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要为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师在面对不同的教学群体时,面对不同水平的教学对象时,既要注重教学的普遍性,也要注重教学对象的特有个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但是却极其使用的方法。另外,发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需注重校园艺术环境的创建,只有形成了一个富含艺术气息,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才能平稳发展。

结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全方面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一环。但是,我国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却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那么,未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将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刘庆青.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模式探微 [J]. 艺术教育,2014,(3)

[2] 张科海.立德树人视角下推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思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

第9篇:艺术教育分析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 班主任管理 管理艺术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转型阶段,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对世界、社会、人生的认识还是懵懂的,于是,这就给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良好的班级氛围有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展开,而良好的氛围营造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和协调。班主任有责任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负责引导及管理学生的学习、思想和健康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内容概述

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其工作职责应当从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展开教育、指导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有纪律的新时代公民。初中班主任工作展开的中心是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首先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情况、思想状况、学习情况及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关心,根据其个性特点、兴趣特长来进行针对性管理,保证让每个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班主任还需要联系本班的其他任课教师,最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多联系、多沟通,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解决工作问题,做到共同进步。

班主任工作的另一重点是教学管理,班主任的身份是多重的,除了担当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外,还作为一名教师,有着教书育人的责任,需要结合具体的工作现状来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进度、学生掌握程度等来落实各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同时还要掌握好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针对性地学习计划和评价体系,制作好相关的学生档案和教学辅助计划,帮助学生有层次、有计划地向预定的目标前进。班主任的管理艺术要在学生、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运用不同的管理策略,将各种技巧融入到教学管理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二、初中班主任应具备的素养

初中班主任要基于其工作的重要性,必须具备多种基本素养,要根据本班的特点进行针对性指导管理。

1.思想上要做到淡泊名利

作为一个社会人,受到社会上种种的诱惑,对名利都会有一定的欲望,而名利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对于教育者来说,拥有正确的名利观是十分重要的,这能够在实践中起到榜样作用。只有自身拥有正确的名利观,明确自身工作的理念,不能为了一丝名利而严重影响到学校整体的教学队伍质量。教师要从思想上做到淡泊名利,从自身出发,排除异己因素的干扰,才能不断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2.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教学理念代表了班主任的一种思想觉悟,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在实践中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改变学生的思想。教学理念同时也决定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标准与方向,这种标准和方向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这样才能在平时的管理和教学中从一言一行上对学生起到影响作用。教师的思想不能顽固不化,要与时俱进,时刻掌握当下热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行为,更好地与学生融成一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3.树立整体发展的概念

现下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当前的初中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网络干扰因素,极易出现意志力薄弱、学习能力及自理能力差等情况,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班主任需要起到引导性的作用。班主任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不断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潜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同时还要注意整体性的发展,让学生尽量少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会基本的为人处事方式,能够和其他同学进行正确的互动交流,不断提高自身荣誉感。

三、初中班主任的管理艺术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班主任要管理好学生,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世界,要跟学生做朋友,主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了解学生内心的需求,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善于表达对学生的善意和关爱。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在教学管理中要做到以德服人,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心、耐心和恒心,让学生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主动打开心扉,那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就会轻松很多。

初中班主任在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做到民主管理。初中的学生已经有了各自的性格特征,其性格都是独立的,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班主任要以真诚的方式告诉学生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是班级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产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逐渐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可以从多种角度考虑班干部的人选,不要只从成绩角度来看待学生,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发自内心服从教师的教学管理,这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完成班级的管理工作。

目前很多教师还是老一套的思想,认为学生只要成绩优异就可以了,这种观点一定要进行纠正,虽然说努力学习是一个学生的最基本职责,但是也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是同样重要的。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灵活地进行学习,拒绝“死读书”现象的出现,用发展的目光看待班级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各项有益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德育是初中班主任教学的一个重点,进行道德教育,要秉承宽威相济的原则,对于学生的进步,要主动的赞美和鼓励,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要一味地职责,要采用合理正确的手段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

四、结语

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征,基于初中教育的特殊性,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班主任需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在初中教育中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应当是倾听者,在实践中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构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用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合理批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推动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自身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进而对学校的长足发展起到有益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现严.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06,(0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