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

第1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推进高质量发展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主要目的是通过政府搭建银行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加强对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扩大银行业务覆盖面,构建长期稳定的银企关系,促进全县经济和金融事业共同发展。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

县政府***副县长,县金融办、人行漳浦县支行、漳浦银监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各金融机构负责人以及部分企业家代表。

今天的会议有四项议程:

一是请县人行***副行长发言。

二是请县银监组***主任发言。

三是企业家代表与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协议。

四是县政府***副县长做重要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首先请县人行副行长***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

下面请县银监组主任***同志发言(大家欢迎!)

………………………………………………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个议程,企业家代表与金融机构签订融资协议

………………………………………………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个议程,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副县长做重要讲话。

………………………………………………

第2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一、会计透明度:一个更为全面综合的概念

普华永道在“不透明指数”报告中,将“不透明”(opacity)定义为:在商业经济、财政金融、政府监督等领域缺乏清晰(clear)、准确(accurate)、正式(formal)、易理解(easily discernible)和普遍认可( widely accepted)的惯例。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于 1998年9月份的“加强银行透明度”的研究报告中,将透明度定义为:公开披露可靠及时的信息,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评价银行的财务状况和业绩、风险活动及风险管理活动。而且他们还认为,披露本身并不必然地导致透明度,为实现透明度必须提供及时、准确、相关和充分的定性及定量信息,这些披露要建立在完美的计量原则之上。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全面(comprehensive)、相关和及时( relevance and timeliness)、可靠(reliability)、可比(comparability)和重大(materiality)。

根据魏明海、刘峰(200l)的研究,会计透明度概念的提出是对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一般意义上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的发展。会计透明度是一个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全面概念,包括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执行,会计信息质量标准,会计信息披露与管制。它应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存在一套清晰、准确、正式、易理解、普遍认可的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各种监管体系;(2)对会计准则的高度遵循,而不管它是合营部门还是私营部门,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3)对外报告和披露高频率的准确信息。显然,会计透明度概念是一个更为全面综合的概念,可以说,它是继美国FASB的第二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没有以来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又一次飞跃,它的目标是让会计信息使用者能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不是“雾里看花”。

二、影响会计透明度实现的三个梯次及其相互关系

如果说,相关性与可靠性侧重于会计信息产品自身的质量标准,信息披露侧重于实现会计信息标准的方式群雕会计透明度则是这两者的兼顾、两者的统一,是一套全面的会计信息质量标准和二个进行会计信息全面质量管理的“工具箱”。所以,要实现会计的透明度不仅要关注会计准则自身的质量,重实关注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质量。换言之,影响会计透明度的实现有三个梯次:会计准则制定质量,会计准则产品质量,会计准则执行质量。影响会计透明度实现的三个梯次是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表现为: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前提,会计准则产品质量是核心,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制定者、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产品;而没有相关的法律责任。和违反准则的惩罚机制对准则的执行测仪严格的监管,任何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作用都将大打折扣,所以,要实现会计透明度就必须做到这三个梯次的循环换制。而不能有任何偏废;换言之,一套清晰科学的会计准则只为会计透明度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而只有当相关的会计环境能为会计准则制定质量与会计准则执行质量作出保证时,会计透明度的实现才是可以预期的。

三、影响会计透明度实现三个梯次的各主要因素

第3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我国金融产品展会起步较晚,是在广交会、上交会等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品牌展会的基础上细化延伸出来的,近十年的发展让展会营销成为了众多银行关注的重要营销手段。中国银行在全国性的展会上频频获得好评,有着良好的参展传统和统一的参展思路,从中国银行出国金融服务中心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到北京分行圆满完成第十六届金融展参展工作,从上海市分行参加2008理财博览会到中银国际证券精彩亮相京沪两大金融展,策划思路、装饰风格、展台设计、统一标识、产品选择等方面均有独到的特色。笔者认为,每次展会策划均是一次完整的营销方案,必须突出整体性、专业性、功能性,突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广告宣传效果。

一、展会定位、目标客户分析

展会方案的策划首先要分析展会的主题和种类,分为专业与综合两种。综合型展会主题广泛,如广交会、金融展等可根据展会组织商给予的展会说明定性分析,目标客户也往往是被动于展会主题,在此不再累述。专业性展会更灵活更有效,笔者推荐银行企业进行专业化区域性的展会,将营销的目光从紧盯的所谓关系客户中转移出来,另辟蹊径,暗度陈仓,赢得竞争。以我们地区为例,可以定期选择不同的金融产品开展专门的产品展会,根据产品特点制定展会定位、目标客户分析,会场风格选择和设计、装饰,展台设计等。如参展产品主要为银行卡类,目标客户集中于与银行来往较多的生活及工作用户,应选择客户流量较大的地区,提前做好广告宣传,并将会场分区设计,根据卡类品种及用途分区宣传。不仅要达到现场推介产品的效果,还要选择广告受众,进行客户忠诚度提升,在本区域内造成良好的产品宣传氛围。

二、产品选择、宣传设计

选择合适的展会时机,就要配合合适的产品,设计合理的宣传。根据消费习惯的不同,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淡旺季。产品的选择应根据金融产品的特点,把握适合进行展会营销的金融产品,譬如贵金属不适宜在开放的场所进行推销。如在春季可以开展房地产消贷产品专场,因为春季是大多数开发商开盘的好季节,且春暖花开适宜居民逛街看场,在此时有购房意向的居民也会转楼盘看房子,进行房产抵押贷款的宣传推介是最好不过的时机。再如八九月份是学生开学,尤其是大学新生入学的准备时段,此时进行借记卡、贷记卡、保险等产品推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宣传设计主旨在于引导客户有效地告知客户,主张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如网上银行产品的推介,应该以网银给客户生活工作带来切实便利的特点为突破口,选择网银的有效目标客户作为广告受众,电视、网络、手机、E-mail等新兴媒体作为重点,避开报纸、信函等传统广告介质。

三、会场管理,展后营销

第4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本着方便惠民、操作简捷、高效率的特点,直销银行为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直销银行以其先进的经营方式、全新的服务理念,获得了较多的认可,直销银行为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伴随了诸多的挑战,如何正确看待直销银行的市场定位,如何采取长久发展的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它独特的经营模式与服务理念,都将是商业银行所要思考与关注的新主题。

一、直销银行的认识及发展

1.直销银行的概念和特点

直销银行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是互联网金融科技(FINTECH)环境下的一种新型金融产物。这一经营模式下,银行没有营业网点,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电脑、电子邮件、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

降低运营成本,回馈客户是直销银行的核心价值。直销银行不再依赖于实体网店和增加人员的结构形式,以高端的互联网技术和快捷电子商务模式,所有业务只需较少的员工来维持,从而实现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这样一来,银行的业务成本得到大大的降低,也让客户享受到了更高性价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直销银行因其组织架构独立,从而使其本身有了更加独特的经营策略,财务核算也从中独立出来,产品体系也随之更为独立,并且有着自己独立的定价策略,这在商业模式中,增添了挑战性与竞争性。

提升服务品质,便捷客户是直销银行的运营基础。直销银行为了更方便快捷地给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巧妙地运用互联网,创新了多种形式,无论是移动通讯网络还是呼叫中心,都是以客户为核心,全方位为客户着想。与此同时,从网络和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出发,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直销银行建立了如同个人密码认证、交易码TAN认证、电子口令等多重安全技术屏障,为客户提供更放心的安全服务。

为了更长期有效地应对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风险,虽然直销银行打破了传统运营模式,但不能没有资本规模的支撑,直销银行仍然保持着经营货币的本质,都由金融集团控股,这也是直销银行的主要特征之一。

2.直销银行的发展背景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由互联网与金融的紧密融合而产生的,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用低成本的方式,凭借大数据等新兴科学技术的优势,将目标客户瞄准在中小企业以及草根消费者,通过最大限度改变我国金融生态模式,使足不出户的客户能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得其所需要的相关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很大程度地揭示了商业银行的服务“软肋”,反应出在服务方面,无论是结构、方式还是效率都需要大幅度改进的地方,商业银行面临挑战,不但要快速创新商业模式,更要改变产品形态。从国外成功的直销银行运营例子中,我国商业银行也要汲取经验,为了能够更大幅度地降低运营成本,要充分利用虚拟网络和线下实体网络的优势,通过现代通信及信息技术发展的长处,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给个人客户和中小型企业。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地域不受限制,不受实体网点的束缚,能够快速布局和有效吸纳接收客户及广泛拓展业务范围;直销银行与实体银行相辅相成,开辟了新型经营模式,为互联网金融时代下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效率,使服务结构更深层次的优化,业务拓展更迅速快捷,成为我国在主要股份制银行、众多区域性银行和民营银行的重要战略选择。

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与发展,推动了直销银行实现迅速增长并且跨越了历史性,互联网也一定程度催化直销银行的发展,这是国外直销银行的发展与经营的特点。而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迅速增长,直销银行的未来发展市场与前景也呈现出广阔的局面,庞大的网民群体成为了直销银行的客户来源。

各大商业银行也顺应市场潮流,通过提高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不断开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银行服务项目,通过这些电子银行,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经营的快速转型。随着我国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多年发展下来,客户对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给予了高度的认可。由此说明,电子银行业务已经最大程度地成为了商业银行的战略业务,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创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开展互联网业务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技术,加强了业务操作的熟练性,且汲取了大量经验,诸如技术准备、业务经验和高质量的客户等,充分具备了“直销银行”的开设及发展能力。

3.直销银行的发展及意义

(1)有利于发展金融互联网化的能力

为了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互联网金融在创新方面有着更积极的改变,颠覆了传统营业模式,打造了更为独立的营业新模式,积极调整业务结构,使结构更具灵活性,随之改变了客户基础,从而更认真地打造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将之引入并加以完善,这些都更大幅度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为金融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传统金融业务转化到互联网上操作,国际经验表明,直销银行是金融互联网的一种高级业态,可培养商业银行发展金融互联网所必须的能力,尤其是在网络营销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与跨界合作能力等方面。

(2)有利于应对利率市场化

银行的盈利模式在以利差为主的情况下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利率市?龌?步伐加快,以及存贷利率高度自由化且透明化;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即为差异化,要想在差异化定位中求变,就要颠覆传统的同质化经营模式。而直销银行因其自身能够提供比实体银行更加实惠的利率价格,使其在利率定价中具备了更为明显强大的竞争优势。

(3)有利于参与银行业网上圈地

积极探索和尝试普惠金融是直销银行服务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虚拟方式因其简单快捷的特点,以及时展下新兴的通讯应用技术大程度提升,成为公众正逐步习惯和偏好的主要消费形式。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仍有许多空白处,发展直销银行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消费新需求。因此银行应早设立、早参与、早占先。

(4)有利于弥补自身网点不足

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与区域扩张到一定程度时,便进入了瓶颈期。尤其是中小银行,物理网点较少,只有进行发展模式的创新,即充分利用新技术,借助网络与实体网点的结合,摆脱空间、时间的限制,吸引客户开办业务。所以近几年来中小银行的直销银行发展的更快一些,2015年直销银行排名前10的基本都是中小银行。

二、直?N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建议

1.直销银行的市场定位以及如何精准定位

中端客户阶层,是直销银行的市场定位。直销银行根据其销售渠道的特殊性,将能够熟练操纵各类电子产品、互联网技术、追求高效、对资本配置收益敏感的中等收入人群定为目标客户。

去实体化营销模式。客户从开户到转账、理财等业务均可通过网上直接办理,完全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去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帮助客户从繁杂的传统银行业务中摆脱出来,以种类较为单一的产品,特别是以实惠与热销的产品作为卖点。例如INGDIRECT就将直销银行的目标客户群定为:(1)中等收入人群,对价格与收入变动十分敏感;(2)对传统金融服务时间长效率低的服务模式十分不满;(3)有网络消费习惯;(4)介入30-50岁之间。

2.直销银行的发展建议

直销银行是跨界于金融与互联网之间的一种业态,本质上是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因此在独立运作的前提下,组织架构、用人机制、激励策略、商业模式、运营体系及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应该有别于传统银行,借鉴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来获得市场的认可。

(1)定位好组织架构

在国外,直销银行是一种相对于母公司的独立实体,在组织方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且在品牌与文化上有相对的独立性,直销银行与母银行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一定的情况下,与母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客户开发模式不同。

在我国,直销银行还存在一定的不完整与漏洞,与母银行相比没有形成单独的银行牌照,对母银行在品牌方面仍具有依赖性,不能形成组织上的完全独立,并受到母银行在文化上的影响,更会与母银行的客户资源、服务渠道、产品形式与种类的重复。直销银行最好作为独立法人或准独立法人进行独立发展,在与母银行的差异发展中,将理清目标客户的群体范围、制定好营销策略与模式、充分发展产品所具备的优势、调整与管理组织的灵活结构等,并将这些发展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母体银行形成竞合关系;建设独立子品牌,开展互联网化的营销活动;遵循专属、特色、标准化、简便、创新原则的产品体系,与母银行产品形成差异化;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则可与母银行进行资源共享。

(2)定位好目标群

直销银行所选择的目标群应尽量避免重复传统网点客户,同时筛选一些明显特性的客户群,提高该渠道客户的同质性,如果客户定位不清,则仅仅成为传统网点的补充则失去设立的意义。

(3)定位好产品体系

不能将直销银行办成传统业务渠道的补充,而是创建独立而特色的产品体系,把产品的优势放大突出,遵循网络营销模式,将定价与体验做好做深。同时积极开拓与证券、保险、基金,尤其是大型电商平台、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批量引入客户。

(4)重视大数据支撑作用

在国外有许多直销银行的成功案例,他们将集中化战略作为竞争战略,同时实施成本集中化和差异集中化的策略。成本集中化为实现成本优势来节省大批员工的薪水开支,并且节约物理上的网点投入,依靠线上渠道的产品销售;差异集中化则是在创新科技的基础上,突出产品的特色和服务的独特。我国要结合自身的环境特征与情况,对银行的集中化竞争战略进行灵活的调整,适当借鉴国外的实施策略,更好地完善自身。为了发掘出快速、高效又简单便捷的金融产品,我国的直销银行宜合理利用灵活经营的特点,以大数据为支撑立足点。

(5)重视风控和监管

直销银行在经营业务上有较大的融合性,在技术的发展上具有虚拟性,在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直销的同时,也伴随着较强的风险性,风险的扩散速度也极快,因此控制风险的难度也大大加深。不同的国家,直销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也不同,但都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风险监管体系。为了实现我国直销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只有不断建立并完善监管体系才是最好的保障,以安全与高效并行,慎重与宽松适度的原则,进行监管体系设计;为了控制和化解直销银行在监管结构上的风险,需要制度的良好设计、政府的有效监督以及自身的稳定运营。在宏观层面上,完善及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使直销银行的风险得以防范和控制。通过建设各种制度的监督体系,在设计制度上,不管是从宏观层面上进行防范,还是从直销银行的风险层面上控制,都应该为直销银行提供一个更长久健康发展的平台环境。

三、直销银行的具体经营模式

1.单一的自主线上综合平台模式

这种模式在国外的运用比较多,仅仅以网络为基础,不采取分支结构,在网络平台中,通过多种线上渠道加以利用,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INGDIRECT从加拿大首个直销银行运行开始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通过持续改善、升级,提升后台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通过在丛球机构所在地配备当地人员构成的callcenter与客户达成障碍沟通。

2.自主线上综合平台+线下客户自主门店模式

民生银行牵手阿里巴巴,以公司客户需求特点定位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与草根消费者量身定做产品与服务,依托淘宝网站以网络流量与数据分析为优势,实现电子账户系统与支付宝账户系统的互通,打开了互联网企业与传统银行的共赢模式。

3.自主线上综合平台+线下精简版分行模式

2013年9月,北京银行宣布与荷兰ING集团合作推出直销银行服务模式,就采取了线上线下整合的渠道服务。线上由互联网综合营销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电子化服务构成;线下采用全新理念建设直销门店,其中布放VTM、ATM、CRS及自助缴费终端等各种自助设备。目前已在北京、西安、济南等地建立了多家直销门店。

在此之外,除了线上服务,还要提供相对辅助功能的线下服务,例如线下咖啡厅服务等。这些辅助为的是与客户保持零距离,增加客户对直销银行的信任与诚信。

第5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资本结构;突变;制度;制度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F830.91000-176X(2009)02-0089-05

一、引 言

在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中,对企业价值的追求促使当事人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制度在其中仅仅作为背景力量而发挥作用。La Porta 等[1]直接研究了投资者保护制度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制度开始从背后走向前台。利用新制度经济学来解读上述两类文献,我们发现它们利用了新制度经济学在“制度与绩效的关系”和“制度与组织的关系”这两个层面的研究结果,即制度是重要的,契约嵌入于制度。然而,新制度经济学第三个层次问题的研究成果,制度动力学,还没有引起资本结构学者们的广泛重视。资本结构的制度动力学问题可以简单表述为:制度环境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路径和速度的。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度变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初始水平的影响,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路径具有依赖性,而初始状态将影响路径选择。

自然,真正的资本结构初始水平伴随着企业的出现而出现。但我们以为对这一水平的关注,其意义并不会比关注企业存续期间的资本结构突变的意义更大。关键的原因在于突变打断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自然路径,并且突变后的“基因”成为推动企业进一步调整其资本结构的新驱动力。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资本结构可能会出现两种重要突变:第一种突变产生于债权人与债务企业的重新谈判,第二种突变产生于企业的股票发行。两种突变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1)突变目标。前者是在债权人强制下进行的,它是债权人债权保全价值最大化的体现,后者则是发行人追求企业价值或者其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结果。(2)突变前水平。前者在突变前的以负债权益比度量的资本结构水平较高,后者则较低。(3)引起突变的会计要素。前者是由债务变化所引起的净利润的变化而产生的,后者则是由于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变化而引起的负债变化而产生的。(4)突变后的“基因”。前者是整顿协议中规定的资产、业务和管理等一系列的重组,后者则是股权结构变化所导致的企业内部治理活动。

本文将探讨与这两种资本结构突变相关的制度变迁对这两种突变水平的影响。我们的指导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假定当事人的行为交织着因果逻辑和对制度的适当性逻辑,即当制度变化产生了潜在的收益或者亏损时,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当事人将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以获得这些潜在收益或者避免这些潜在的亏损。

二、重新谈判和资本结构的被动突变

企业债权人主要有银行、债券持有人和商业信用的提供者。由于银行能够通过企业账户及时、准确地了解债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银行债权集中和规模较大,所以银行主导了债权人与企业的重新谈判。Gorton等指出,在贷款决策时,银行就根据其债权账面价值预先设定了对企业的债务豁免点和清算要挟点(分别以企业的资产收益率z1和z2表示)。只有当银行观察到企业的实际收益率(用z表示)小于z1时,银行才会对企业债务豁免,只有z大于z2时,银行才会对企业清算要挟[2]。一方面,由于银行债权规模越大,企业进行高风险的资产替代项目带给银行的风险也就越大,所以为了阻止企业的资产替代活动,银行就越会债务豁免;另一方面,银行债权规模越小,同样风险程度的资产替代项目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也越小,由清算要挟所增加的银行债权价值就越有可能超过高风险项目实施所增加的风险对银行债务价值的负面影响,银行也就越有可能对企业进行清算要挟。因此,z1是银行债权规模的增函数,z2则是银行债权规模的减函数。这样,如果银行贷款规模足够大,z1将大于z2,从而当z∈(z2,z1) 时,重新谈判将会出现一个债务豁免的结果。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落在这个债务豁免区时,企业负债权益比将下降。

银行监管制度能够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因而能够影响债务豁免区的范围。我们从银行的业务范围管制、利率管制、资本充足率管制、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银行内部治理规范对一个代表性债务企业的贷款决策说明这一点。

分业经营管制不允许银行直接持有贷款企业的股票,这限制了银行利用股东身份更多地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限制了银行利用资本市场和参与企业内部治理的手段使用。银行债权保全只能依赖于银行在信贷契约签订前对企业贷款项目质量的甄别,在信贷契约执行过程中对企业败德行为的防御以及当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对企业的重新谈判。分业经营管制的放松或者允许银行混业经营,使得银企关系成为股权关系和债权关系的统一体,这节约银行在贷款全部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成本和谈判成本,刺激银行对企业增加贷款。

给定银行分业经营。(1)贷款利率管制限定了银行贷款的收益率,使银行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贷款项目的风险上。利率自由化提高了银行对收益率的关注,相对降低了其对风险的关注,这样在同样的贷款项目风险上,银行将增加对代表性企业的贷款。(2)对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抑制了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企业贷款,由于其风险权重为100%,所以对其的控制成为降低银行风险资产规模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当最低资本充足率标准提高时,银行对企业的贷款规模将会降低。(3)存款保护为银行提供了一个事后安全网,它削弱了破产机制对银行的约束,客观上激励了银行增加对高风险企业的贷款。保险机构对存款保险范围的限制、要求被救助银行迅速纠错和及时整改等方面的加强,约束了银行的高风险贷款行为,降低银行对高风险企业的贷款。(4)银行经营者具有问题,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经营者的过度贷款,即增加了对高风险企业的贷款规模。对银行内部治理规范的加强,能够降低经营者的问题,因而能够降低银行对高风险企业的贷款。

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被动突变的另一个重要制度是债权人保护制度。债权人保护权利加强,激励债权人对企业增加债权投资,这包括银行贷款的增加和非银行债权的增加。银行贷款的增加扩大了银行的债务豁免区,而非银行债权的增加则缩小了这一区间。非银行债权增加缩小债务豁免区原因在于:(1)它使得银行更加不愿意债务豁免。为阻止企业的资产替代行动,其他债权的增加要求银行提供更多的债务豁免额。非银行债权人当然也会进行债务豁免,但是由于商业信用的提供者可以通过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缩短商业信用的金额和期限等手段保全其债权,债券持有人则可以通过债券市场及时收回投资来保全其债权,所以他们不必完全依赖于对企业的重新谈判和清算破产,他们更愿意搭银行债务豁免的“便车”。(2)它使得银行更加愿意清算要挟。当其他债权增加时,由于银行对抵押资产的清算会导致其他债权人对整个企业资产的清算,从而导致企业破产,所以这将提高银行清算要挟的置信度;同时,非银行债权的增加也为企业满足银行的过分要求提供了更多的资产资源,企业可以用其他债权人的债权来支付银行所要求的新增债权。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1)业务范围管制的放松和利率自由化,扩大了银行的债务豁免区,从而使得企业以负债权益比度量的资本结构在一个较宽的资产收益率范围内降低。(2) 资本充足率、存款保护和内部治理规范的加强,缩小了银行的债务豁免区,从而使得企业的负债权益比在一个较窄的资产收益率范围内降低。(3)全体债权人的权利加强,使得企业的负债权益比在一个较宽的资产收益率范围内降低,但非银行债权人相对于银行的权利加强,则约束了这一范围的扩大。

图1总结了银行监管制度和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变化对重新谈判所产生的资本结构被动突变的影响机制。

三、股票发行和资本结构的主动突变

Leland and Pyle和Ross指出,发行人可以使用债务信号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的真实价值,从而保证发行价格等于发行价值[3-4]。Allen and Faulhaber、Grinblatt and Hwang和Welch则指出,发行人保留股份也能向投资者传递企业真实价值的信息,尽管保留股份不能够保证发行价格等于发行价值,但是却能降低发行价值被低估的程度[5-6-7]。两类研究相互补充,说明在传递企业价值上,债务人和发行人保留股份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因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实际的股票发行过程中,发行人可能会采用一个债务与保留股份的信号组合。考虑到以下原因,信号组合中的债务和保留股份将是一个非线性的替代关系。(1)在信号传递的效率上,债务优于保留股份,这是因为债务的硬约束更能保证债务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刚性关系,相比而言,保留股份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则具有一定的弹性。(2)企业价值越低,利用债务信号给发行人带来的包括惩罚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也就越大,发行人就越不愿意利用债务信号。如果上述理论所证实的最优的债务水平和保留股份是存在的,那么,信号组合中的这个非线性关系,也将同样能够保证一个最优信号组合的存在。

股票发行制度能够影响发行人保留股份的选择,因而能够改变企业最优信号组合。一个明显的例子是股票发行制度直接规定了股票发行比例的上下限。但我们不关注这一强制性约束,而只关心发行制度变化对发行人保留股份信号的诱致性影响。这里重点分析信息披露制度和发行核准制度。

使用保留股份信号的机会成本是投资不足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损失,因为较多的保留股份限制了企业的融资规模,从而使得企业放弃一些有利的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首次发行股票信息披露制度的增强,降低了发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也就减少了发行人对保留股份的信号依赖,这节约了相应的成本,使得发行人可以通过投资更大规模的项目获得包括规模经济在内的收益。因此,首次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加强,将导致企业保留更少的股票。持续信息披露制度和再次发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改变发行人对再次发行收益的偏好而影响其保留股份。持续信息披露制度的加强提高了再次发行时的投资者对企业整体绩效的认识;再次发行信息披露的加强,降低了再次发行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这两种情况将使得外部投资者充分了解再次发行时企业的真实状况,使得企业再次发行价格逼近再次发行价值。如果两次发行时,企业价值都处于高估状态,那么企业首次发行的每股发行收益将大于再次发行的每股发行收益,发行人将保留较少的股份。相反,如果两次发行时,企业价值都处于低估状态,那么由于再次发行价值被低估的程度较低,所以发行人将保留较多的股份。

发行核准制度的目的在于把低质量企业排除在发行市场之外,它决定了发行市场上全体发行企业的同质程度,以及发行人使用保留股份作为策略性信号的激励大小。初始发行条件的提高,降低了发行企业之间的质量差距。一个高质量企业的发行人可能会发现要想使投资者区分出其是高质量类型,它可能会需要保留更多的股份,这增加了发行人的信号传递成本。如果信号成本的增量不能够抵消由于价格提高而得到的收益,那么高质量企业的发行人将会缺乏动力来增加保留股份。再次发行条件的提高,对低质量企业发行人选择保留股份作为信号的影响将强于高质量企业发行人。这是因为,低质量企业可能没有再次发行的机会,他们在首次发行时将更加有动力模仿高质量企业的保留股份信号,这将迫使高质量企业增加保留股份以使投资者把其识别出来。如果高质量企业的发行人发现在初次发行市场上传递其高质量类型的成本太大,它将会容忍低质量企业的任何保留股份的行为。因此,无论是初次发行条件还是再次发行条件的提高,都将降低保留股份作为信号的效果。

股东权利保护制度主要通过发行结束后投资者的事后治理效率反过来影响发行人的保留股份。Jenson and Meckling指出,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外部投资者的监督与发行人的保留股份,在降低合一的所有者――管理者(即发行人)的包含非金钱利益消费在内的成本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8]。因此,股东权利的增加将能够替行人对保留股份信号的使用。另一方面,当股权权利保护制度的变化强于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变化时,发行人将更加愿意使用负债信号,因为企业的资产替代活动会更容易实施。所以股东权利的增加既能够降低企业的保留股份,也能够增加企业的负债需求。

由于信号组合中,保留股份信号对债务信号具有替代性,而且保留股份的增加将减少企业的发行收入和权益资本,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首次信息披露制度、(发行价值被高估时)持续信息披露和再次股票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加强,会降低保留股份,会产生一个较高水平的负债权益比。(企业价值被低估时)持续信息披露和再次股票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加强,会增加保留股份,则会产生一个较低水平的负债权益比。(2)发行审核条件(首次和再次)的提高,降低了保留股份的信号传递效率,使得发行人将只能依赖于债务信号,这也会提高企业的负债权益比。(3)股东权利保护制度的加强,既能单独降低保留股份,也能单独增加债务,所以将产生一个较高水平的负债权益比。

图2总结了股票发行制度和股东权利保护制度的变化对股票发行所产生的资本结构突变的影响机制。

四、结论和意义

李心合教授提出了制度财务学的概念[9-10]。我们以为,这一概念是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交织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学向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社会经济学,而经济学则在由新古典经济学向新制度经济学或者法经济学发展。制度财务学当前的主要任务应该还是致力于把新制度经济学全面、深入地引入到财务学之中。本文对资本结构突变的制度动力学研究正是立足于这一点。

我们区别了存续期间两类重要的企业资本结构突变,并分析和总结了相关制度变化对这两类突变水平的影响。这里结合我国相关制度变迁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个针对性的结论。我国相关制度的总体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银行监管制度一直以来实行分业经营管制、利率管制以及实质上的全部存款保护,监管制度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贷款指令性计划的取消、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风险管制的确立和加强以及银行内部治理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不断规范上。(2)股票发行制度不断完善,主要变化包括各种信息披露制度都在加强,发行基本制度从计划审批制到核准制,初次发行条件不断提高,再次发行条件则有时提高有时降低。(3)股东权利保护制度不断增强,体现在股东的 “抗董事权”、治理结构、治理机构和治理机制等多个方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则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新破产法颁布实施。新破产法加强了债权人的破产清算权和重新谈判权,完善了债权人会议等权利执行机构,更为重要的是限制了银行在重新谈判中的某些权利,相对提高了非银行债权人的权利。

因此,我们认为,(1)全体债权人权利的加强,使得由债务豁免引起的企业资本结构被动突变更容易出现;但是,银行监管制度的加强和非银行债权人相对于银行的权利加强却阻碍了这一突变的出现,企业盈利状况的一个不太大的下降就可能会导致破产。(2)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而言,发行核准制的确立和加强将会使得它们的负债权益比提高,信息披露制度(包括初次发行信息披露、企业价值被高估时的持续信息披露和再次发行信息披露)的加强也会提高它们的负债权益比;但是如果一直以来我国发行企业的价值都被低估,那么持续信息披露和再次发行信息披露制度的加强将降低企业初次发行时的负债权益比。这些结论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经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Vishny.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0,(58).

[2] Gorton,Gary,James Kahn.The Design of Bank Loan Contracts[J].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0,(13).

[3] Leland,Pyle.Information Asymmetries,Financial Structure,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77,(32).

[4] Ross,Stephen.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e Structure: The Incentive Signaling Approac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7,(8):23-40.

[5] Allen,Faulhaber.Signaling by Underpricing in the IPO Market[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3).

[6] Grinblatt,Hwang.Signaling and Pricing of New Issues[J].Journal of Finance,1989,(44).

[7] Welch.Second Offerings,Imitation Costs,and the Under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J].Journal of Finance,1989,(44).

[8] Jenson,Meckling.Theory of capital: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9] 李心合.论制度财务学构建[J].会计研究,2005,(7).

[10] 李心合.制度财务学研究导论[J].会计之友,2008,(1).

On the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f Capital Structure Mutation

HAO Yun-feng

(School of Busines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hu 210093,China)

第6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 多经企业 现金流 质量 措施

在“平安南铁,二次创业”中,各多经企业都提出了做强做大企业这一新的发展目标。实现新目标,必须十分重视多经企业的现金流量,如果现金十分缺乏,企业发展就会陷入困境。如果现金流断了,企业的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经企业的现金流量体现了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

1 现金是企业的“血液”

1.1 企业的现金流。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税费返还、收回投资、投资收益、资产处置、股东的投资、筹资借款等收到的现金项目,称为现金流入;企业购买商品、支付劳务费用、支付人工工资奖金和各项税费、购建资产、对外投资、偿还债务本息、利润分配等支出现金项目,称为现金的流出。现金在企业这一经济实体不断地流入、流出就构成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人们把现金形象地比作企业的“血液”。血液在人体内不断地循环延续人的生命,血液一旦出现了问题,如伤口大出血、病毒感染血液等,就会影响人的健康。血液如果流光了,人的生命也就终结了。现金对于企业而言与人身上的血液一样,如果企业现金出现入不敷出,大额资金被骗造成现金损失等,就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现金流断流了,企业生命也就终结了。

1.2 现金流危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货款能否及时回笼密切相关。货款能否及时回笼由诸多因素决定,首先产品要能卖出去,生产的产品卖不出去就不能变现,所以企业就要追求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而产品质量必需符合要求、才能保证市场占有率。如果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就可能产生质量纠纷,对方可能拒付货款,就会影响现金流入。生产经营者为了开拓市场,努力提高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提高产品销售量,常常用赊销的做法,过度的赊欠促销加上对方缺乏诚信可能造成收不回货款,就形成债权。销售合同不严密引起合同纠纷、购货企业面临困难甚至破产等等,都会造成货款无法收回,严重时造成现金流危机。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如果超过企业资金的许可程度,购进固定资产、投资新项目,当现金入不敷出时,就会陷入现金流的困境。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加上内生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去现金股利支出后的余额)若为负数,即为企业的“财务赤字”。此时如果没有外部筹资来弥补,上年又没有库存货币资金,就会产生现金流危机。

1.3 现金流与企业生存。多经企业在经营中对于企业的现金要有足够的重视,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有满易性需要、预防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现金为王”这是商家的共识。一个企业如果陷入现金流的危机是十分危险的。当企业陷入现金流的危机时,企业在市场上就没有了自己的信用。这时候企业入不敷出,催债的整日上门,使你无法正常生产;欠债的正指望你的企业关门、破产,这时候清欠的难度是很大的;维持企业的经营急需资金,此时又借贷无门,谁也不敢把钱再借给现金流危机的企业,股东也不敢投入新的资金,企业出现了信用危机。残酷的现实把现金流出现危机的经营者逼上绝路,此时如果别人还看中你的某些资产可以抵押,你想借款的代价也是很高的。当企业到了借贷无门、正常经营难以为继时,你的资产是一定被贬值的,套现的代价是昂贵的。在多经发展史上,出现现金流危机引起资产流失在前几年是时有发生的。如某多经企业在1993年后筹资建设25层大厦,主体施工时靠贷款筹资。1998年当银行不予继续贷款时,各单位又不肯借款,还欠施工单位大笔工程款,出现了现金流危机。这时候公司决定向私人高息借款,越陷越深。最后银行及各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将大厦大部分资产封存,拍卖后偿还债权人。私人高息借贷无法偿还,引起群体闹事。该公司资不抵债,公司实际上已经破产,遗留问题至今都没有彻底解决。当时这个公司就是现金流断流后被这口“气”憋住了,憋死了。假设当初现金流不断流,加上决策正确,按现在的房价,情况就不一样了。由此可见现金流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2 提高多经企业现金流质量

既然我们把企业的现金比作人体的血液,那么我们就要象人们追求身体健康一样使现金在企业中处于健康流动状态,努力提高现金流质量,保持高质量的现金流才能实现多经企业持续、协调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多经企业现金流的质量呢?

2.1 精心经营回笼现金。多经企业的经营者除了注意提高产品的销售量外,一定要注意及时收回产品的货款,货卖得出去货款还要收得回来。只有及时收回产品的货款,才能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流组织再生产,开展新的经营活动。要把货款的回收责任与销售的责任同步考核,对产品从销售到货款的回收全过程进行跟踪。究竟是滞销还是产品质量纠纷或合同纠纷引起货款无法收回;是过度赊账,还是对方企业诚信或经营状况变化引起货款无法收回,每一个影响现金流状况的细节都应加以注意,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在这方面各企业都积累了不少切合实际的好的做法,如福建铁路投资发展总公司运贸结合的经营收入每年达6000余万元,这几年采取的做法有:每年都对主要商贸经营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评估;每笔业务货款不清则不做新的业务;每年年底必须全部清账收回货款,未清回次年坚决不再交易;交易额不超过合作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每笔销售状况专人跟踪等,几年来公司没有产生新的不良债权。细节决定成败,这种做法就是在抓营销工作的同时,重视抓好现金流的质量,应该长期坚持。

2.2 适度投资量力而行。一方面,市场竞争是激烈的,有时甚至是残酷的。另一方面,市场又充满了诱惑。你看这几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多少挣了大钱的风云人物,股票市场又改写了多少人的资产状况 ,挖煤的发了财变成了大富翁......“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一想法使多少人都想在市场中赌一把,梦想一夜暴富。在经济过热的背景下,保持投资的理性的确不那么容易。铁路多经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必须理性思考,保持清醒的头脑,实行稳健的理财投资管理。企业要发展适度的投资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要使企业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有能力承担的状况下,投出现金时要考虑流入的现金,投资所需的资金缺口要有补充的渠道。如货币积累有能力承担、经营获得现金流入补充、企业可承担的贷款融资、能延付债权取得现金等等。

在投资决策、投资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就要全面考虑企业自身的现金流状况,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无论是固定资产的购建、新增经营项目、投资入股等都要对现金流状况一并与投资项目作可行性研究,避免出现现金流危机。量力而行说说容易,有时真下决心也难。如某公司从事水产养殖,近一两年遇上了海产品价格下跌,主要品种牙鲆鱼价格从前几年的每斤50多元下降到10多元,遇到台风气候及病害影响等,目前现金流十分紧张,公司负债300多万元,有时现金仅剩几万元。这时候有两种想法,一种想法要迎难而上,现在猪肉等食品价格都涨了,海产品价格可能上涨,要拼一拼,还是要多品种扩大养殖,要不然没有翻身的希望。另一种想法是面对现状,要根据现金流状况量入为出,暂时不扩大规模,损失今后有希望通过努力挣回来,但万一失败了,债务达到千万元,断了现金流,公司就要面临破产了。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经过几番的讨论,公司董事会做出了“平衡现金,规模适度,量力而行”的决策。决策的正确与否还要经过实践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了现金流,没了钱是万万不能的,暂时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力量再前进。我们面对市场的诱惑时,有胆还得有识,成功人士敢于拼搏的胆略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识大势、谋发展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在成功人士之外,有多少胆大无识之人的失败教训,我们也要认真吸取。

2.3 用好资金提高效益。铁路多经企业要很好地解决“钱如何生钱”的问题,就是利用现有的资金去创造新的财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铁路企业在投资领域、经营领域有很多的限制,形成失误有责任追究制度(在上世纪90年代,多经企业在这方面也确实出了不少问题),一般而言,多经企业的经营者在资金使用上是比较谨慎的。这使得有的多经企业让大量的现金躺在银行账户上,现金并没有很好地流起来,产生不了新的效益。举个例子,2001年某铁路分局多经成立一家新公司,当时项目投资近一亿元,除了资本金外,向银行贷款7000多万元。而当时的分局多经中心现金有一亿多元,决定贷款时也想动用多经中心的钱,就不用贷款了。但有人提出企业间不能借款,借款风险太大等等,最后还是向银行贷款。实际上该公司是多经中心管理的公司,而当时该多经公司的控股母公司与多经中心是两块牌子一套人员,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资金并无大的问题。讲到风险,母公司同样也要为这笔贷款提供担保,子公司还不起这笔贷款,母公司也跑不悼,实际是母公司出资与银行贷款风险几乎是相同的。几年下来,子公司贷款利息支付了1000多万元,而母公司的资金每年还存在银行近亿元。如果从资金使用效益来考虑真不该这样做,但此类事在多经企业常常发生。

多经企业从事市场经营有风险的事全都不干,做强做大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多经企业在筹笼资时,更要考虑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多经企业筹资的另一途径可以通过大胆引进铁路局之外新的投资主体来投资,应该用多经企业的优质资产吸引国有、民营优势企业来加盟投资,真正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筹措到新的发展资金,实现共赢。新项目开发经过可行性科学论证后,在内部资金无法满足需要时,可以再考虑向银行贷款解决开发资金的不足。企业在筹资时,也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现金在满足正常运转所必须发生的支出后,能够偿还新债务的本息。现金的管理除了做好日常收支,加速现金流转速度外,还需控制现金持有规模,即确定最佳的现金持有量。我们既要勇于开拓进取,学习“借鸡生蛋”、“借钱生钱”的精神,又要十分注意防范资金风险。

第7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润质量 过程 结果

今年三月以来,各大银行陆续了年报,尽管GDP增速从9.3%大幅度回落至7.8%,但银行业仍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以中农工建交为例,国有五大行去年的净利润全部依旧保持了12%以上的高速增长,一共赚取了超过7700亿元,相比于多数行业的“经营惨淡”,银行业可以说是风景独好。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利润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存贷利差进一步缩小,同时五大国有银行中只有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降”。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通过单纯的信贷规模扩张以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方式难以延续,在看到高额利润的同时应对利润质量做出理性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看到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近三年间的利润形成过程和利润形成结果,来研究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利润质量的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利润质量的内涵

商业银行利润是指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的所得,是银行新创造的价值。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各利益相关者除了关注利润数额之外,越来越重视对利润质量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

“利润的质量是指利润信息的固有特性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程度”,高质量的银行利润是指银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同时利润具有较强的现金获取能力”。银行利润质量越高,越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有利于银行抵御风险、扩大经营。对于商业银行利润质量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利润形成过程和利润形成结果:前者是对于利润组成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重点在于各个部分所占比例以及变动趋势;后者是要探究利润背后是否有充足的现金流支撑。

利润质量比利润本身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在关注银行的账面利润之外正确地评价商业银行利润质量,对于投资决策、改善经营及制定金融政策有重大意义。我们分别选取工商银行(A股)和汇丰银行(中国)作为中资、外资银行的代表,通过分析其2009至2011三年间的利润形成的过程和结果,对商业银行利润质量有一个具体认识,下文中所引用的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工商银行(A股)和汇丰银行(中国)2009-2011的年度报告。

二、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过程

商业银行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主要是对构成利润的主要项目的具体来源、相对结构、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以反映出盈利的真实水平,而不局限于账面数字。

我们首先通过图1来看一看商业银行利润形成的整个过程。商业银行的全部利润是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利润两个部分组成,营业利润是其利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营业利润又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投资收益。接下来,我们首先对商业银行利润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再重点对营业利润的三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再对关联交易进行分析。

图1 商业银行利润来源

三、利润结构分析

对于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所得利润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应把其作为分析重点。经营活动所得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重越高,说明该银行利润越稳定,具有较高质量;反之,则说明银行利润质量较低。另一方面,营业利润的来源越丰富,则说明该银行的业务基础越广,利润受单一因素影响越小,具有较高质量。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银行的盈利水平呈现了高速的增长,汇丰银行在2011年的营业利润更是从815百万元增加到了4116百万元,同比增加了500%。从结构上来看(见表1),两家银行的营业利润都占据了八成以上,减小了银行利润的偶然性;而进一步对比汇丰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利润来源,不难发现工商银行对于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远大于汇丰银行,其利息净收入占到了营业利润的八成左右,投资净收益对利润的贡献微乎其微,最多的一年也仅有营业收入的3%。虽然我国从1996年起就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这一命题,但是银行对高利差的依赖并没有改变,翻开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不难发现,依靠信贷规模的粗放式扩张以实现利润高速增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

(一)营业收入分析

营业收入就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其主要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三个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对三者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1.利息收入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通过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的投放,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赚取利息收入是银行最为核心的盈利模式,赚取利息收入是银行获取利润最主要的途径,我们需要对利息收入的质量有一个准确评价。

A.利息收入结构分析

从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利息收入结构来看(见表2),两家银行利息收入来源并没有本质差别,六成以上都来源于对个人、公司客户的贷款利息收入;然而,工商银行更善于在债券市场上获利,而汇丰银行更善于在同业拆借市场上获利。鉴于贷款利息收入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于两家银行贷款的质量进行分析,这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盈利持续性和资产安全性。

B.贷款质量分析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国有银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从贷款结构上看(见表3),工商银行有相当部分贷款(大约四成)都流向了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贷款的急剧飙升意味着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上升,加上很大部分贷款并非市场选择的结果,从而可能推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度上升,今年年报中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升”也充分反映了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巨大信用风险;汇丰银行最大贷款部分是制造业(大约四成),今年来,银行信贷是否流向实体经济的问题饱受争议,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外资银行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贷款的偿还保证来看,信用贷款在两家银行的贷款中都占有相当的比例(三成以上),推进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建设,避免信用风险集中爆发对于两家银行都相当重要;另外工商银行贷款中最多的是抵押贷款,占到了贷款总额的大约40%,面临着如何处置抵押物的问题,而汇丰银行贷款中最多的是保证贷款,超过了贷款总额的40%,面临着如何向第三方追索的问题。

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银行除了开展传统的存、取、汇、兑业务以外,或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业务收取手续费,或开展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表外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建立差异化竞争力和实现利润增长的重要部分。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构成上来看(见表5),工商银行的收入除了在投资银行这一业务上占有一定优势以外,更多的收入都是依靠银行卡和账户管理等传统的低风险项目上;汇丰银行则广泛开展办理支付结算、担保及承诺、收付及委托等业务,以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既扩大了利润来源,又增加了客户粘性。

3.投资收益

目前我国以分业经营为主,投资收益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例相当有限,但是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优质客户开始流失,混业经营是银行发展的趋势,这一点也得到了监管机构的认同,可以预见到未来投资收益在银行利润中将会占据重要地位。从工商银行与汇丰银行近年的投资收益来看(见表6、7),工商银行的投资收益波动巨大且无明显变化趋势;汇丰银行则不断调整投资方向,投资盈利几乎实现了100%的增长,并且结构也日益优化,保证了回报的稳定性,工商银在收益回报的相对数量、结构、稳定性方面都远落后于汇丰银行,这十分值得中资银行学习。

(二)关联交易收入分析

“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是指商业银行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下列事项,包括授信、担保、资产转移、提供服务以及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关联交易”。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允许商业银行在法律规章之下,进行各种公平关联交易,它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是,如果进行非公平的关联交易,会发生单方面的利益输送,损害部分股东的利益。特别是对于国有银行而言,由于其大股东多为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公司,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流动缺乏市场化机制,导致董事会缺乏保护股东利益的手段和激励,非公平关联交易很难被杜绝。对于利益相关方,关注关联交易收入所占比重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上表不难看出,关联交易在银行利润中占有一至两成的比重。具体来看(见表8、9),汇丰银行在近年的经营过程中,自身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开始由利益输入方,转变为利益输出方,并且输出利益逐步扩大,可能会损害股东利益;工商银行每年由关联交易所带来的收益基本稳定,影响有限。

四、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结果

在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还需要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结果进行分析,这主要是通过分析银行利润与企业现金流量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给予了企业很大的调整空间,从而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误导,但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计量的基础,可以反映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可见,通常企业已实现的利润与实际收到的现金流会有一个差额,而只有伴随着现金流入的利润才是高质量的利润,因此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小,说明利润质量越高。

现金流主要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三种现金流中又以前者最为重要,由此产生的现金流越多,说明企业依靠自身获取现金的能力越高,那么在不依靠外部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支付薪酬、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强。这一现金流可以充分反映利润背后是否有充足的现金流,因此我们可以用净利润现金比率,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占净利润的比率来衡量商业银行利润的质量高低。

从结果来看(见表10),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在近年来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汇丰银行在获取现金流上的能力强于工商银行。

五、商业银行利润质量存在的问题

银行业所获取的高额利润,既有政府管制、利差较高、需求旺盛等客观因素,也有银行高负债经营、积极追求利润等主观因素。首先盈利当然是商业银行的首要目的,盈利的提高对银行自身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盈利的可持续性更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行业的开放只是时间问题,商业银行必然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随着今年人民银行允许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存贷利差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甚至可能进一步收窄,商业银行的转型不可避免。通过对比分析以后,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存在以下问题:

1.利润来源以利差收入为主。由于我国金融业的自然垄断和利率管制,加上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银行早已成为了众矢之的;另一方面,直接融资发展滞后和国人良好的储蓄习惯,为商业银行创造了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国有银行的利差收入无论是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都十分可观。近期有两项改革特别值得关注,即存款利率自由上浮和温州金融改革,这让我们看到了打破金融垄断的曙光,如果还是一味依靠“政策红利”来赚取利润,必然被市场淘汰。

2.业务以传统业务为主,创新性业务滞后。实行分业经营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法律体制滞后、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比较低都制约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分业经营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脱媒”现象日益严重,银行优质客户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形成了巨大压力,它们资金雄厚、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全面,具有许多中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具体数据也不难看出,国有银行除了利息收入以外,其他收入的结构、数量、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优质客户放弃中资银行转而选择外资银行的案例还历历在目,国有银行能否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力对其有决定性影响。

3.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化主体,我国银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即使完成了股份制改革,银行仍然承担着政治任务,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从银行高层的任命、调整到银行业务的开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府的干预

五、政策及建议

1.结合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保持政策延续性,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银行对利率的,央行不再直接干预利率,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市场利率,为银行市场化创造必要条件;

2.在风险可控和适应监管能力前提下,减少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引进先进经营理念,扩大人才交流,增加市场竞争;

3.减少政府对于银行日常活动干预,减轻银行政策负担,改变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实现以利润为导向;控制银行信贷风险,目前应特别关注地方债务融资平台;

4.鼓励商业银行改革创新,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从信用中介到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变,围绕吸存放贷这一核心业务,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融资便利等创新业务,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邵军.利润质量评价的原则及指标体系设计[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盛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

[2]邵军.利润质量评价的原则及指标体系设计[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盛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

[3]陆沛卿.银行业暴利浅析[J].中国外资,2012.

第8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探索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基础。大部分的研究分别从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三个角度来进行(NiallO,Higgins,2002)。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都存在问题。就数量而言,工作岗位的增长速度与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不一致,当缓慢的工作岗位增长速度无法吸纳快速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时,就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工作岗位的供应也会受宏观经济起伏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就业调节器”。就就业结构而言,经济社会上既大量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因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达不到要求而无法从事的职业。从供给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就业能力的不足。对具体的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取决于他们配置和使用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雇主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Hillage,J.&Pollard,E.1998)。从供求匹配角度看,就业服务是关键。国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角度是有关在校大学生收入预期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有Betts(1995),Dominitz和Manski(1996)。他们的研究方法各异,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但都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高校学生通常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也就是会表现过度自信。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学的文献一般是研究大学扩招后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国家、高校与学生如何调整相互的关系、角色。陈岩松(2004)通过向毕业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杨伟国(2004)从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分析大学生就业出现的供求困境: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与不愿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矛盾。认为国家应通过提供外部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到艰苦地区就业。社会学的文献一般更注重从学生的个人属性上来探讨对就业各方面的影响,如就业期望、就业途径等,相关的文献有潘锦堂(2001),瞿振元等(200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曾湘泉(2004)运用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发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赖德胜(2001)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宋福进(2002)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指出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是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三个层次就业率不同的原因。此外,也是学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李颖等(2005)从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兴趣相适度等多个方面比较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分析得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会影响就业质量的结论。总结上述的研究发现,国内外现有的研究重点放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及解决上,还较少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更鲜有从学生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拟研究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及学生的特征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2研究的方法

我们以广西南宁某高职院校2013届67名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毕业生的籍贯,从事的工作,所在单位(或公司)的性质、规模,第一份工作及获得的途径,当前工作及获得的途径,当前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收入状况,在校期间是是否职业教育担任过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或是否参与过社团活动等内容。截止至2013年11月底,回收有效问卷52份,问卷回收率为77.6%。我们把学生的就业质量按收入、职业的稳定程度、职业类型进行分组,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总成绩作为学生学业表现的衡量变量,采取对比研究的方式研究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3研究过程

3.1就业分布状况2013年,金融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包括专升本)为96%,比全国高职院校毕业半年后的89.6%(2011年数据)高出6.5个百分点,主要流向是民营企业,其次是银行类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进入到金融机构的学生比例占到22%,,超过70%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40%(2011年数据)的比例。对样本学生半年的就业经历进一步的考察,从事过或正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人数有28人,占比58.3%,部分从事过本专业工作然后放弃的主要以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贵金属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销售代表为主。放弃的原因在于工作业绩的压力大,收入没有保证。从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来看,毕业半年后的毕业生月收入水平集中于1000~2000,2000~3000的水平,收入水平与行业有关,同时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本次调查样本学生集中于广西地区就业。而收入水平处于月收入3000~4000及4000以上的样本学生从事的行业有银行行类金融机构、房地产。校园招聘是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来源,原因在于校园招聘是绝大部分学生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毕业半年后所从事工作主要来源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及参加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占比较低。在与社会磨合初次就业的过程中,校园招聘会提供的职位还满足不了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亲戚朋友的介绍及直接参加社会招聘更能促进毕业生与就业职位的匹配。

3.2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为了考察就业质量与学生特征的关系,我们把已就业学生按收入、职业的稳定程度、职业类型进行分组,收入位于区间3000~4000,4000以上及就业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国有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公务员及国有企业的定为高质量组,其他的定为一般质量组,同时把自主创业的独立出来。并考察他们的成绩、参加社团活动的实践及就业所在地等学生特征。成绩按学生在校区间的总成绩来排序,把排在前十位的定为优良,排后十位的定为差。参加社团活动的实践用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学院的学生会干部或社团活动来衡量。如表6所示。通过对比就业高质量组及一般质量组的情况可以看到,学业成绩、是否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及亲戚朋友的帮忙对毕业半年后的高职金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考察就业所在地、入学所在地与毕业生的籍贯的关系,因有部分学生籍贯、大学所在地及就业所在地是重合的,重新整理数据可以发现一般质量组学生有60%放弃回到籍贯所在地工作,90%是选择在入学所在地南宁工作;高质量就业组的学生中,超过90%是选择在籍贯所在地工作,80%的学生籍贯与大学所在地不同,选择回到原籍工作成为高质量就业组学生与低质量就业组相区别的显著性因素,这是因为大学所在地南宁是广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就业的竞争激烈,高职生的竞争力不强。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广西某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就业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表现在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当然这其中部分原因也包括:a多数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招聘条件设置上把高职类学生排除在门外。b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提供业务类岗位工作业绩压力大,与资本市场周期性密切相关,留不住资源匮乏的毕业生。

②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学业表现、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及是否有亲戚朋友的帮助关系并不明显,而回到原籍工作的学生反比留在大城市就业的学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工作。因此,鼓励学生回原籍就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9篇:银行如何高质量发展范文

业务部管理通道,客户经理、副经理、经理、部门副总、部门总,公司业务总监、公司业务副行长、甚至行长。或者上级行公司业务部门副总、部门总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资料,提供参考。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一

一、岗位职责价值

主要职责是客户营销维护、授信尽职调查、贷后管理三大项。

学历和专业要求。所有金融类,会计、统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岗位价值。按所需能力、工作自由度和承担责任评估三维度标准,该岗位价值属于较高水平。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前台岗位,价值贡献大,待遇也相对较高。

因为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所以我经常宣贯一个极端观点:客户经理要达到全员的40%以上才是极佳的经营性商业银行。

二、职业发展通道

1、公司业务部管理通道,客户经理、副经理、经理、部门副总、部门总,公司业务总监、公司业务副行长、甚至行长。或者上级行公司业务部门副总、部门总等。

2、专业技术通道。为了调动客户经理人员积极性,有银行按照业务能力、工作年限和贡献大小,专门设置了客户经理岗位专业通道。如初级客户经理,客户经理、中级客户经理、高级客户经理、资深客户经理等。

还有银行按照业务能力、管数多少和业绩大小等,设置了一级客户经理、二级客户经理、三级客户经理、四级客户经理等6到9个级别,以满足客户经理人员的晋升需求。

3、行内跨条线发展通道。客户经理的职业发展通道相对较多。除了本部门管理职级通道之外,还有风险管理通道、产品经理通道、授信审批通道、特殊资产管理通道、甚至资产负债管理通道等,都有机会相互转换岗位通道,实现发展。

跨职业通道发展是管理型职业锚客户经理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途径。如果你的职业偏好是管理型,你积累3至5年客户经理经验之后,无论是否有晋升机会,都要考虑跨职业通道转岗发展。遇有行内上述相关条线部门有高一职级岗位招聘时,可以考虑转岗应聘,实现提前晋级。

银行是偏业务类型的经营单位。客户经理是银行经营者业务能力锻炼提升的基础岗位。60%以上的各级行长或者重权在握的业务副行长都有客户经理工作经历。

4、跳槽行外发展通道。

有能力、有资源的客户经理是银行的核心稀缺人力资源。在当前职级有3年至5年经验、行内本条线近期晋升希望不大时,若遇到当地新设同类银行或者低一梯队、但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银行招聘客户经理、公司部经理或分支行营销业务副行长等高一职级岗位时,可以考虑跳槽应聘、跨行实现提前晋级。

总之,银行客户经理岗位是行内横跨职业通道较多,职级较长,直接创造价值的重要岗位。也是当行长机会相对较多的岗位。

三、职业目标

职业发展目标可分为岗位职级目标和专业技术职称目标。

岗位职级目标。一般人一生可晋升三、四个职级;比较幸运的能晋升五、六个职级;超过6个职级的是火箭式晋升,属非常稀少的天之骄子。

专业技能职级。客户经理岗位需要考取金融类经济系列职称。分别为初级职称的经济员、中级职称的经济师和高级职称的高级经济师。一般要求有经济师证书。

专业资格证书。银行业协会组织的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如金融公共基础、公司信贷、风险管理、个人理财等证书。

你可根据自己能力、通道情况和职业特性,确定一个岗位职级和技能水平的目标,并进行人生职业的阶段或者年度分解。

坚持职业目标的年度复盘。现实变化之后,根据岗位晋级情况、当前技术现状、能力匹配度、对目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完善。如果职业通道变化,要随之进行调整。

四、能力积累和提升

1、专业知识。

一是专业知识。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无论你是否科班出身,都要系统学习会计、财务、市场营销、客户关系、尽职调查、经济活动分析、产品方案设计、报告撰写等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是基础知识。要学习一些与银行信贷有关的金融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银行信贷管理、银行风险管理、宏观调控、认知思维、沟通和协调等通用基础知识。

2、专业技能。至少要有三种技能:一是解读宏观调控政策、国家和本行信贷政策的能力,明确工作方向;二是从报表、从现场、从第三方,识别、解析和验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发展趋势、风险状况和信誉的能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综合分析报告的能力,得出正确结论、以理服人。

要考取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公共基础》、《公司信贷》、《风险管理》、和《个人理财》等专业证书。

有兴趣的也可考取信贷分析管理师,金融理财师:AFP、CFP等证书。

3、关系建立。

一是建立行内关系。找一个行领导作靠山,增加晋升的机会;找二三个有经验的客户经理精英学习技能,加速你成长的进程;找二三个至交作利益同盟,有助于你获取职场信息、获得支持、解决矛盾,优化你在大一统环境下的生存空间。

二是利用社会关系。本岗位是一个资源型人才显示优势的岗位。如果你有过硬的社会关系,可大有用武之地。可利用关系获得客户、争揽存款、竞争优质项目,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三是发展客户关系。在资金支持之外,发挥银行信息灵通、联系面广等优势,通过优质服务、亲情服务、增殖服务等软服务措施,为客户提供财务管理、成本节约、产品销售、资金回笼、战略发展咨询等服务,感动客户、稳定客户,最终把客户关系,变成亲朋关系。不仅稳定现有业务,还能获得客户转介绍的新业务。

这些关系是客户经理职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有助于你业绩的增长和职级的晋升。

五、积累相关经验

客户经理是银行的基础大众岗位。不需要相关专业经验就能做。如果有一年柜员工作经验,能加深对账户及资金流动的理解,能快速入门。

客户经理也是一个能通过刻意练习提升技能的岗位。要在经验积累中提升工作技能。

一是要有高人带领。一般都要求先有人带着做。想方设法师从一名业内高手。从高人的助手做起。要观察、研究、学习高手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对照自己的想法,出现不一致时,询问其原因,纠正偏差,让自己快速成长为能独立工作的高手。

二是要多参与项目。不仅接受上门项目,还要主动营销项目;不仅参与领导分配项目,还要主动参与非领导分配的项目,通过项目实践积累经验。

三是重视学习和思考。在向自己老师学习之外,向其他技术水平高的同志学习、向成功和失败案例学习。学习中,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方法论,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擅于总结宣传自己成功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创新的思维,找出规律性认识,总结出经验材料、上报有关媒体。争取行内信息通报转发,或者上级行内部转发,或者外部媒体公开发表推广。成功案例的经验材料,能扩大你的影响力、提高你的知名度,成为你晋升的资本。

客户经理岗位晋升,需要有本职级3至5年工作经验,需要有优良的工作业绩目标,也需要有代表你能力的成功案例和方法论的经验贡献!

六、机会把握

实现职级晋升需要一定的业务能力和业绩表现。也需要当前职级3至5年的工作经验。更要重视机会的准备和把握。

一是要引起关注。积极参与本部门、本单位组织的各类团建活动,让大家认识你。积极参与部门组织的晨晚会和项目评审总结讨论活动,认真思考,主动发表有见解的意见,让领导和同事们注意到你的观点和意见,引起关注。

二是要得到认可。要创造条件参加行内外有关客户营销、信贷政策解读等方面的论坛沙龙,提前做足功课,主动发表新颖观点,用实事和数据说话,引起关注和重视,并得到认可。也可通过媒体发表自己有关政策解读、银企合作等,接地气的独到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提高自己在银行公司信贷领域的知名度。

三是主动争取。在能力和知名度得到提升、有了经验积累之后,扩大影响圈和信息面,利用关系优势,抓住行内外所有招聘、选调机会,主动争取职业晋升,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七、职业性格培养

客户经理岗位需要外向型、交际性的职业特性,需要理性思维和谨慎性的行为风格。

你可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和MBTI测试,进一步明确你的职业性格与客户经理职业的匹配程度。根据测试结果,加强相关职业性格的强化和培养。

八、重视第二职业曲线

客户经理,特别是有业绩、有资源的客户经理是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是银行的重要人力资源,受到广泛重视。

但是,客户经理的精准营销职能、报告撰写职能、贷后管理职能等都是程序化、格式化,可编码的工作,被AI替代的可能性也很大。

你要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能力潜质,结合新技术发展趋势、选择一项适合行内外发展的第二职业。在银行客户经理职业发展出现瓶颈时,从事第二职业。

你可以把自己总结的客户营销经验、识别分析客户经验、贷后管理经验、报告写作经验,或者企业如何包装材料、提高贷款通过率的经验,整理输出成课程在网上出售。

甚至可以自己或合伙创办贷款中介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助贷公司等,实现人生价值。

综上,本文明确了银行客户经理岗位的行内外职业通道、职业发展目标、所需能力和经验要求,如何抓住机会、匹配性格等职业发展的内容。也提示了第二职业的选项。为你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指南。

总之,银行客户经理岗位属于前台大众岗位,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是受重视的重要岗位之一。可选择的职业通道较多、较长,天花板很高。是培养行长的基础岗位。只要重视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抓住行内外的所有机会,就一定能实现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二

2021年度工作会上,董事长的讲话和总经理的工作报告对公司“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作了总体“画像”,对2021年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远景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2021年,我部要围绕重点工作,奋发有为,创新工作,为公司持续高质发展助力。

一是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的完善和落实。要围绕总体目标进一步科学编制好职能规划,指导二级单位完善细化本单位规划。同时抓好战略目标的分解落实,压实各单位、部门的指标目标,确保压力传递、责任上肩,并通过季度对标管理等形式,做好战略过程管控。

二是全力推动企业改革创新与管理提升。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在公司统一部署下,具体落实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好调查研究,不断优化适应公司发展的机构设置和经营机制,创新考核机制。牵头组织好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推动各系统与行业领军对表对标,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竞争优势。认真抓好制度再修订再优化再完善,确保各项制度和工作流程简单、清晰、明了。

三是全力推动企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应用。不断迭代更新完善企业管控平台和智慧工地平台功能,推动在两级公司和项目部的广泛应用,嫁接植入前沿技术,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积极推进综合项目管理P+系统升级工作,持续优化财务共享、人力资源等业务系统功能,确保信息化走在行业前列。

四是全力抓好资质升级换证。资质事关企业竞争力,必须全力以赴抓紧抓好。要力争突破公路特级资质,使集团公司资质优势更加凸显;要指导上海有限取得冶金特级资质。同时,按照资质改革要求做好换证工作,确保资质利用最优、过渡平稳。

五是全力抓好信用信息管理。发挥好牵头作用,全力以赴抓好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确保成都信用评价“双第一”,努力实现其他地区排名前列,抓实负面事件的识别和协调处置,有力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三

工作会上,回顾十三五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自豪,展望十四五“xx”的战略规划催人奋进。为落实工作会精神,计划财务部2021年将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财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果。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投融建项目管理,提升问题解决效率,确保及时足额回款。以目标管控为主线,风险防控为前提,建立从项目立项到项目清算全流程的管理标准和考核办法,提升管控能力和管控效果。

二、从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抓实铁腕清欠,确保完成集团下达的管控指标。充分利用政策机制,强化创新清欠手段,强化协同管理、多措并举、形成清欠合力,做实铁腕清欠,着力解决贵州、河南等重难点片区清欠。

三、强化资金预算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资金预算准确性,刚性执行资金计划,以“满足公司经营需求、使用高效”为原则,编制公司年度资金预算和月度资金计划,并严控民工专户资金使用。

四、持续强化民工实名制管理,对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责任落实到系统部门,加大督办检查,严格制度执行,强化责任考核,确保制度执行到位,防范经营风险和负面信息。

五、提升高质量发展财务人才竞争力,培养更多的实战型、复合型、高素质型人才,打造铁一般的财务纪律。同时积极推进业务系统的集成建设,高质量构建财务共享体系。

按对标一流实施计划,财务系统将继续“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持续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努力奋斗!

部门职员职业规划材料四

2021年,我们应始终牢记“主体责任死亡、重大突发环境污染、火灾等事故及员工急性职业病发病率为0”与“成都诚信评价安全得分排名第一、施工项目安全生产工地标准化率达到100%”的主要工作目标,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坚守底线红线,坚持强基固本除隐患,对标一流勇争先,不断强化管理创新提升。

一、坚持严防、严控、严管、严惩、高压监管。保持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加强作业人员、消防、机具,强化重大危险源、危大工程管控,并充分运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加强现场监管,加强信用评价管理,对违规行为严肃追责。

二、加强培训、强基固本,提高安全实施能力。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抓好各级单位主要领导和项目经理等安全第一责任人培训,强化职能部门和项目团队管理标准培训,特别要做实分包班组的安全教育。

三、落实项目标准化管理,大力创建标化工地、绿色工地、观摩工地。对标行业一流,规范现场标准化实施,场容场貌做到规范化、有序化、常态化保持。做好创标创绿创观摩,确保所有总包工程都必须百分百做到当地市级以上(含市级)标化工地。积极打造样板观摩施工现场,树精品工程示范工程。

四、继续强化分包安全环保管控。要严把分包队伍准入关,将分包安全管理人员纳入总包统一管理,一体化培训、一体化检查,严格考核评比,切实解决“穿不透、管不到、有死角”的问题。同时持续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强化预案和应急措施的培训、交底和正确宣传,确保各级开展安全环保检查中必须检查现场应急准备工作,以查促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