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

第1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学 小学班主任 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72-02

小学阶段是学生性格步入成熟之前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规范以及思想道德等。所以,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该掌握德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加强德育教育。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是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小学阶段作为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小学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有着特别崇高的地位,他们在学生的灵魂塑造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作用,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可能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其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普遍提倡,在班主任长期、系统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将德育教育放到首要位置。只有小学班主任认识到了德育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才可能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德育教学,从而推动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显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式下,为了能够与小学生心理的发展情况相契合,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而且还应该在实践中逐渐创新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才。

2.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2.1营造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

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班级,班级对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首先应该营造良好和谐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可以通过制定班级规定、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讨论等方式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从而使学生能够自觉的参与班级活动、遵守班级规定,这样无形之中实现对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了使学生的优势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班主任还应该认真挑选班干部,让班干部协助其开展工作,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举办诸如演讲、小品、观看多媒体短片等主题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操也得到了培养。

2.2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应该提高

小学生可能会质疑家长的意见,但是却会完全信任班主任的意见。很多的小学生都觉得班主任所讲的道理是真理,所以,班主任在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小学班主任必须提高其自身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行为。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兴趣爱好、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心态、言行和修养来影响学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2.3将德育教学融入实践活动中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将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应用于实践中,去帮助或者影响更多的人,使他们也能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该通过“日行一善”、“献爱心”、“互帮互助”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来教育学生,将德育教学融入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这样学生通过参与这样的实践活动能够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2.4班主任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小学生因为处于启蒙阶段所以其心理的承受能力相对比较差,如果教师对其采取了不恰当的批评或者其他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可能会对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造成伤害。因此,班主任必须与小学生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不仅要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关爱,这样他们才可能会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进行及时改正。班主任与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进行个别谈话,但是在谈话之前,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家庭背景、在学校的表现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场所和时机对其进行个别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班主任还应该以朋友或同学的角度进行,对学生表现出关怀,尽量保持真诚和蔼的态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且还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学生德育教学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应该和家长保持有效良好的沟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与家长探讨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教学中的能效得以充分的发挥。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应该运用合适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第2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方法

1 前言

小学语文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小学阶段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学科,是落实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的课文诗句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例如:孔融让梨中的懂得谦让的品质、李白诗句中的爱国热情、中的互相帮助为战争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情怀、曹冲称象中的聪明才智等等许多优秀思想道德品质,这些都是非常生动形象的典型的德育教育的实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形象感染、情操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渗透道德教育。因此,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方面的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教师能够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完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重要作用的需要,是完成小学德育任务、扩展德育手段的需要,是完善小学德育工作,实现小学德育目标的需要。

3.1 层次分明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本中,编写层次分明,其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阶段进行划分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其教学内容的不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德育也有层次之分。例如,低年级的《刘胡兰》,直接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就可以了;中年级的《》,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高年级的《舍身炸碉堡》,则要强调学习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这样的教学,既全面有层层深入,使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认识了文字,还学习了这么多可贵的品质。

3.2 渗透性好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各个方面的教学都可以穿插上道德教育。阅读教学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最主要的途径,老师可以下意识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例如:讲解课文时可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等各种道德品质:课外阅读可以扩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感。考试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诚实、认真等优良品质。

3.3 共鸣性高

好的文章都是作者深厚情感的深度表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词语的意思,还要把渗透词语间的感情充分挖掘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将这种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灵,这样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4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4.1 言讲解析法

语言文字的讲解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进行其他教学以及德育的前提。本文强调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能只注重德育而忽略了语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课文中字、词、句的讲解和分析,是学生学会这些语言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它们的深刻含义,并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内容和深厚情感,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4.2 创设情境,“动之以情”

讲授课文时可以首先让学生预习,在课堂上介绍相关背景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到课文中的“情”。例如,讲授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创设的情景,就收到了良好效果——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

4.3 语文课外活动

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中实现德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举办名人成功故事谈、社会现象辩论赛、爱国主题演讲赛等等。在这些语文课外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其中的思想内容和道德品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们的语文能力,如听说读写得到训练,而且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

4.4 课外阅读

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4.5 教师影响

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入学后,学生的品德教育主要由老师负责。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与行动的一致性,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直起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法把语文教学与德育结合起来,以实现德育的任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完成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还有利于完善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内容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将其渗透在教学中,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运用各种途径实现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景慎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0).

[2]张艾.在小学语文拓展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1).

第3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摘 要】德乃人之根本。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于其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校的人生导师,对小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中工作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文章探讨了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班级管理;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

1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习生涯的启动时期、是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定型时期,对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打好人生基础的第一步。一名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促进者,是学生们人生发展的启蒙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所谓班级管理,就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保证整个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协调统一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小学班级管理的本质不是一种规范约束,而是一种自由和谐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创设。如果每一位小学班主任能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进行综合性的协调活动,建立一个运行良好的班集体,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那我们的基础教育就会不断有新的进步性发展。

2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乃Y仪之邦,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德育是小学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除了家长以外的人生第二导师。班级德育管理是班主任根据特定社会要求和道德教育规律,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的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德育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只有平衡发展,才能让学生们成长成完整的、健全的新人。作为班主任应做好普法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规范言行举止,培养明礼新一代;发掘优良传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注重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加强心理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加强自律教育,培养学生自律精神。

3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想要和班级管理相融合,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想将德育教育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好的融合,需要不断地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质。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情况,发现德育教育存在很多问题。

3.1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

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表现在形式化、教条化和口号化上。这种德育教育方式很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也很难将其应用到生活当中,德育教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班主任老师在传授德育知识的时候,只是一味地喊口号,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很难达到真正教育学生的目的。

3.2班主任注重学生成绩管理,忽略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在很多学校当中,一些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往往不会关注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很难帮助学生培养德育方面的素质。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弊端,很多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只是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德育教育,甚至有些班主任用学习成绩衡量学生的一切。班主任在教学过程当中,严重地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严重地忽略了成为人才的准则是先做人后做事。

4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4.1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在小学生进入校园的时刻,班主任以及老师作为学生权威的存在树立在学生的心目中,也许会不假思索的践行在自身的行为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小学生的心灵上造成影响。这样的榜样效应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而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其终生。所以平时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要善于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小学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改造下一代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自我教育教学理念和管理水平,积极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模仿心理以自身的影响力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环境。

4.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对:“教育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作为教师,只有像太阳那样永远把温暖爱心奉献给学生,才会使好的学生更加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才会使得无视纪律的学生产生犯罪感与忏悔感,使他们悬崖勒马,从而使教育产生奇迹。”每个人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璞玉,需要用心去雕琢,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每个“璞玉”的特点,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有的放失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沟通,多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有利于多了解学生,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是指单纯的思想建设工作,更是要对学生的心理方面和人际关系的协调方面做正确的引导。小学班主任在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后,对于每个学生在照顾的时候应当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应当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殊心理,如叛逆、自卑或者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对班主任本来就有很大的畏惧心理,放低姿态拉近与小学生之间的距离,更有利于他们接受,进行赏识教育是一个成功谈话的重要保障,一味地批评教育,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有一点闪光之处都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其作用远远超过苦口婆心的教育和严厉的批评。

4.3加强与家长之间交流,实行全方位合作教学

家长和班主任与小学生接触时间都是有限的,双方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身心发展,班主任和家长都应站在各自的角度去了解学生,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家长的他们的文化修养、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就不同,根据这些信息,班主任在与其沟通时,在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因人而异。

4.4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交流

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共同完成的,班主任应对任课老师的工作进行支持到相辅相成,使孩子得以全面发展。每个老师管理班级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遇到棘手的小学生加强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分享各自对于该学生的教育技巧,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薄弱环节,有利于对小学生有的放失的进行教育,更好的做到因材施教,发展长处,改善短处,使孩子得以全面发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在校园的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小结

班主任的工作繁琐,其落脚点在于教书育人。作为班主任应积极探寻如何将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建立亲密、互信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火群.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5):426.

第4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字:小学数学 德育教育 缺失 重构

一、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缺失的体现

1.教师忽视德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很多小学教师仍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理科类的数学教师来说,部分会认为德育靠思想品德等文科类学科解决,数学学科不需要渗透德育;还有些教师认为数学教学中无需也很难展开德育工作,自己只要教好数学知识就可以了……所以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付德育教育要求,只对课本上的德育做表面文章,忽视教材中隐形德育的挖掘,一言带过,不去深入研究德育内容,更有甚者只追求教学效率,要求学生能写会算就行,完全放弃德育工作。

2.教师起不到德育榜样的作用

言传身教一直是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但是笔者认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身教要比言传更重要,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强调教师首先应该从身教做起,时时刻刻给学生树立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这远远要比经常给学生讲大道理来的实际的多。而对于认知初步形成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任何行为都代表着道德标准要求,如果教师自身道德品质不高,对小学生的负面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现阶段我国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师资匮乏的农村小学,很多教师都没有专业教育学经历,缺乏教师专业素养,甚至很多当地“赤脚教师”素质低下,行为举止不文明,满口脏话,打骂、体罚学生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产生很多消极影响。

3.落后的教学手段阻碍德育的顺利进行

正确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德育的顺利展开打下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取得教学目标,忽视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培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并不能真正地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德育工作也很难展开。

4.德育工作脱离实际,不符合小学生特点

教育心理学倡导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认知和思维发展水平,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认知和理解的知识毕竟有限。但有些教师盲目进行德育渗透,不顾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照搬德育教育方法,没有结合学生实际,从而导致教师所讲内容不是高于就是低于学生认知能力,学生不是听不懂就是已经了解从而失去学习兴趣,使得德育渗透成为无用功。

二、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重构途径

1.教师从思想上重视德育教育

要重构德育渗透,小学教师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小学数学不但要教授知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也同样重要。教师要主动随时留意国家时事政治,留意教学前沿动向,因为数学是一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学科,并不断注意结合现代化教学理论、先进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德育渗透,播放一些和数学知识相关的德育事件的视频、PPT或者电影,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德育事件更加直接、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记忆也更加深刻。

2.教师做好德育榜样

首先教师要注重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做一个有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用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信服;其次要严于律己,这样才有资格要求学生。教师的所有言行举止和行为作风都会在学生的心里形成鲜明的特色定式,其自身的爱好、衣着、发型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心里,有可能被学生加以效仿,这种影响往往是无形的、不受控制的,比如教师批改作业时长短整齐划一的对勾、板书时标准规范的符号都能给学生带来影响,所以教师要严格的要求自己,绝对不能因为自身作为的欠缺给学生不正确的引导和不好的影响,;最后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时刻表现出文明的举止、朴实的态度和整洁的衣着,尤其是要注重自身对学生思想上的影响,自己正确的观念、进步的思想和正派的作风,能够给学生做出最好的榜样,真正做到身教。

3.注重数学教材隐形德育的深入挖掘

随着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也越来越宽广、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在教材中有很多隐性的、丰富的德育信息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挖掘,尽可能地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小学德育渗透工作,在传播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给予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让德育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数学教学中。比如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在介绍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以生活垃圾及分类为例,不但让学生学会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还在无形中给学生以德育教育,让学生知道生活垃圾的危害、分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注重德育知识的实践应用

学习数学知识最大的意义在于回归生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德育也是如此。从小学数学课本中获得的德育知识很多都是紧密联系日常生活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在数学课堂上融入德育,还要多组织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比如课外作业、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深化拓展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使各方面都成为小学生德育的助力剂。

参考文献:

第5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德育工作;习惯养成教育;方法;小学生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决定其此时正处于对外界事物进行接受及认知的时期,也是培养其形成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小学中十分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目前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德育工作的开展向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习惯养成教育的理念符合现今对德育工作的要求,也是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发展方向。

1习惯养成教育与小学德育工作

习惯对人的行为、语言、思维有着直接的影响,习惯的形成与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可能会带来一生的影响。据调查显示,6~10岁是儿童形成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在这个时期利用习惯养成教育来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使其形成健康的人格。而如何加强在小学时期对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在现今德育工作中应着重考虑的部分。目前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应用习惯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儿童健康人格,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根据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来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习惯培养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2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与要求

学习与行为是习惯养成教育中的重点,也是小学德育工作中的核心,其包含的内容较多,并且较为琐碎,在这种条件下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可以从利用以下内容进行。

2.1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与要求

(1)学会倾听的习惯。倾听是尊重他人的重要表现,也是小学生学习习惯中重点培养的部分之一,倾听习惯可以保证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的倾听教师的授课内容,从而使其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避免其它事物对小学生的吸引,减少其在课堂中做与学习无关事情的次数,从而听从教师在学习上的安排。(2)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时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对其之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着重培养其思维能力及思考习惯,培养其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使其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3)自主读书的习惯。阅读是文化积累和文化建构的重要途径,对人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在小学阶段就养成边读边想、圈点勾画、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注重知识的积累。要乐于读书,愿意和书交朋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2.2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1)举止文明的习惯。行为举止可以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素养,因此需要对小学生的站姿、坐姿、行走、手势、表情等行为进行规范,对其不合礼仪的行为习惯进行纠正,并养成小学生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使其具有良好的行为举止,从而体现出自身的文明修养。(2)诚实守信的习惯。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也是约束我们行为的重要道德规范,对小学生来讲,诚实守信,就是要他们明白说了就要努力去做;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3)尊重他人的习惯。从小学阶段起,应该培养学生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勤俭节约的习惯。小学生要养成爱惜学习用品,不随便撕扯作业本;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等好习惯。(5)勤于动手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的意识和能力;做事不但利己还要利人,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3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习惯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培养,这也需要多方的配合。

3.1加强德育教育的意识

在小学中德育工作不单单是某一教师群体或是某一部门来进行的,其也需要全体师生共同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需要在学校对德育工作进行宣传,从而为师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使德育观念对学校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2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制定德育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时,需要广泛的吸取建议,并根据学校的实际需要对于这些建议合理的筛选,制定的实施方案需要具有针对性,并保证其内容的可行性,根据这些习惯养成的内容制成德育手册,保证其下发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

3.3家长的协调配合

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学校需要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明白德育工作与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教师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4分层教育

在小学中,不同年龄阶段对德育教育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变化,例如,低年级学生自控力较差,没有形成完整的道德观念,此时应注重对其学习习惯及文明礼貌等方面进行教育;其次是中年级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正处与较为自我的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其行为习惯的培养,并增强其集体意识;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此时则更应注重对其社会责任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

3.5加强课堂德育教育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其教育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课上教育,因此在实际的课堂德育教育中,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要对习惯养成教育的教学条例进行确定并细化,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有效性。小学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础时期,其所产生的是长远意义上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在此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可以健康的成长。在小学德育工作中,需要以教育改革的内容为基础,结合现代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以正确的价值观念来面对学习与生活,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巴桑.小学德育工作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J].科学导报,2015(17).

第6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小学德育教育“严”“爱”小学阶段的学生从学前教育阶段步入正式的全日制课程学习阶段,初期会有一定的不适应。德育教育工作既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此阶段树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可以结合德育教育人文关怀的特点帮助学生渡过初入学阶段的不适应。我国教师对于学生有“恨铁不成钢”的说法,一方面,老师想把自己的知识、习惯以及所有好的东西都传授给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另一方面,对于很多学生的顽皮与懒散又十分痛心。因此,在这样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应该严格与爱护相伴而行。

一、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严”是指严格、严厉,高标准要求某件事情抑或人,为了规范其行为可以采取各种合理的监督、惩罚措施。德育教育工作中自然有“严”的一面,而这方面也是德育教育权威性、严肃性的保证,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必须及时即使纠正。有些家长以及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小学生天性顽皮、好动可以理解,应该任其发展,但这样的想法显然是片面的。小学生好奇心中、好动缺为天性,但既然进入小学阶段,就应该在校内学习期间保证基本的纪律,这样不仅是学习以及德育教育的根本,也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德育工作中的“严”十分重要。

“爱”通常是指爱护、爱惜,甚至在部分条件下有溺爱、呵护的意思。小学生年龄较小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也有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需要教师协助处理,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发挥德育教育工作的人文关怀性,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传授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常识,在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将德育教育的“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二、德育教育中需要“严”“爱”并重

1.“严”“爱”并重的德育心理发展指导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可以较为清晰地发现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不完善,对于很多事物的感知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对于大部分事物的认识是不理性、不精确的。也无法较好地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完全是感性的、好奇的,通常是由于某种巧合下进行认知的,这样来看也可以认为无意识性的。所以,导致小学生的认知是片面的,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该结合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与指导,首先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德育教育工作严肃、正式的形象,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又渗透德育教育的人文关怀,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于自己的爱护。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抵触、不反感,认可老师德育教育过程中所传递的内容。而这样严格与关爱并存的德育教育方式,也十分符合现阶段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会因为其逆反性而造成德育教育工作的失败。

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多具备强烈的模仿性,学生对于教师的一言一行进行无意识的模仿。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的教师在课上、课下都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不可出现情绪化教学等情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得德育教育中大量的内容成为学生下意识的反应,这样日后的德育教育工作开展也会事半功倍。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德育教育中做到严格的关爱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出了大量的变革,社会行为、意识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领域,课程改革也逐步推进与实施。我国大量优秀的传统美德却在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些显得不切合,如勤俭节约的美德,在物质生活十分富足的今天,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却可能面临学生“生活这么好,为什么要如何的节俭”等疑问。并且现代社会网络信息传播异常发达,很多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信息侵害了学生的思想,利己主义等通过符合儿童特点的动画内容进行传播,扶危救困等美德被一部分小学生认为是可笑的。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纠正种种错误。首先,从我国历史发展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美德是多年发展、沉淀下来的结果,并结合大量的历史多媒体视频资料强化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到优秀的传统美德的内涵。而德育教育过程中也正是要宣传这样的美德,在保证课堂纪律,即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德育知识、人文关怀的美德。这样对于摒弃社会上不良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至关重要。

同时,因为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相应的认知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十分弱,很多不良的行为以及思想都是出于好奇的模仿。例如,在部分学校的班级中会出现“小霸王”的现象,这样的孩子多收到家庭环境抑或影视作品的影响;再如,很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疏忽形成了娇惯、拜金、自私的品性。这样不良的品格,必须首先通过德育教育的严格来进行完全纠正,监督、惩罚等措施都可以适当使用,并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关怀与关爱,不要让学生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抑或老师看不起某些学生而进行的惩罚。结合问题学生的实际特点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既高大严格又慈爱的形象,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并加以纠正,这样学生也才能在“严”与“爱”中不断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德育教育的工作如果开展顺利,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德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严于律己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严”“爱”并进的德育教育,教育出一批批健康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第7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刚经历了幼儿园的学习,各个方面都还不能很好适应。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实际情况,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呵护中健康成长。首先,教师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与班级里面的学生进行沟通,并对每个学生做一次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可以在开学第一天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教师把班里爱玩的那些学生叫到一起,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认真询问他们喜欢的课是什么,不喜欢的课是什么,再分析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另外,询问他们希望任课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教学,来吸引他们的兴趣。对于班里面的学困生,老师需要用心关爱他们,用真诚去感化他们,走进这些学生的心灵深处,并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其次,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使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从而积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可以端正学习态度,促进教师的高效工作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立足小事,进行德育

学生的一言一行体现着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指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常言道“不以善小而不为”,也就是说最细小的事情可以完全体现出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时候,首先要加强校纪校规的教育,即班主任每周给学生进行一次班会活动,在班会中首先给学生强调校纪校规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一个讲文明、讲卫生、讲道德、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新时代小学生。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里面的各种宣传栏和讲文明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使学生积极参加这种教育性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可以强调学生榜样的作用,从而影响小学生的实际行为,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教师在德育中要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师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处处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从而形成群体效应去影响学生行为,为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便利。

三、课内课外德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技能与方法、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重要场所。而适当的课外德育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提升自身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现阶段德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课外的学习中接受德育,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首先,教师在课堂德育教学活动中,把德育的重要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小组合作法,情境教学法,微课学习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挖掘德育教育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探究德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其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们从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中进行德育,如“学校的各种晚会,诗词朗诵教育竞赛,书法绘画展示活动,少先队员班队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德育教育参与意识,使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小学德育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德育教学模式,注重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组织一些新型的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断完善小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陈国君 单位:吉林省柳河县红石镇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教育方法;三位一体

小学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发展相比城市德育教育有较大的差距,这更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为更高教育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养。所以小学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责任,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小学德育教育是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只有充分重视小学的德育教育,发挥小学德育教育作用,才能实现小学生的中国梦,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准备。

1.2 小学德育教育是高层次教育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首个课堂。对于更高层次的教育来说,小学德育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够实现更高层次教育的提升。没有小学德育教育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很难发挥更高层次教育的教学效果。

1.3 有利于培养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强化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作为一张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小学德育教育能够通过耳闻目染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优秀品质。

2.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

新时期,随着国家、社会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德育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进步,从德育教育投入,以及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研究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相比城市德育教育,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水平和层次较低,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首先,客观上,农村小学的硬件设备较差,一些偏远的地区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导致德育教育的开展较为缓慢。课程设置上,德育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大多数学校虽然有思想品德课程,但课程上得不到基本的保证。教育方法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决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上课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很少利用实践和讨论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次,客观上,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考试,所以在思想上没有充分的重视;家长和社会缺乏自身责任意识,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以至于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方法实践

结合上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分析,笔者根据小学德育教育主体――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提出强化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方法,应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

强化农村小学学校德育教育方法

1.1 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的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育素养的提升,虽然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较差,但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是依靠硬件的堆积和支持的。首先,利用已有的资源,对校园进行精心布置和安排,宣传德育知识,鼓励学生争做道德小标兵。其次,改善校园的环境,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能够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制定校园行为规范和准则,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

1.2 丰富德育教育教育方法

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的课堂教育,从狭义的角度说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就是德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方法。首先,故事法,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讨论法,通过设置情景,组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实践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所以必须参与实践,亲身感受和触摸,才能真正提高道德素养,老师可以带学生去拜访退伍军人、农村五保老人、道德模范去学习道德文化知识,感受道德力量,从而塑造自身的人格品质。

2. 强化农村小学家庭德育教育方法

2.1 加强沟通和关怀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德育教育必须要提到和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农村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许多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导致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也容易造成了道德缺失。所以父母要多打电话回家,询问小学生的生、学习情况,多教育和引导孩子勤奋努力、相互帮助、不攀比、不骄傲。经常回去看看他们,鼓励他们要自立、自强、自信。

2.2 带头示范和引导

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不能给孩子传播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首先,要严以律己,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行为规范上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上,要树立榜样和典型。其次,引导孩子从正确的路,多看书,和同学朋友之间要学会礼让和谦逊,胜不骄败不馁。最后,积极纠正孩子错误行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慢慢的引导,孩子也能虚心接受,并改正。

强化农村小学社会德育教育方法

随着科技进步,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不断增大,社会道德教育在当代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更多的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首先,社会要加强农村德育教育的捐资和投入,提高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其次,提供道德教育的实践平台,例如,免费开放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扩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最后,加强正面宣传,增加社会大众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多的人关注小学德育教育,关心农村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小艳.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学周刊, 2012(11)

第9篇:德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一个过程中班主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素养,都是班主任应该要深思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的好坏可以决定他们未来发展的情况。在小学生眼中,班主任是个全能的人,这也就决定班主任平时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走出第一步。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措施

1.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情况下都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质疑,但是对自己的班主任所说的话却是完全的相信。小学班主任平时的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应该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在当今的社会时代中,班主任应该要有合理的生活规律、培养兴趣爱好,这样有利于班主任身心健康的发展。平时教学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给学生展示出来,起到模范的作用,对于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2.班主任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的作用

每天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的任何行为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班主任在引导学生的时候应该要随时注意自己的形象,小小肢体语言都会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对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每天早上我一般都会早早来到学校,在教师门口等着学生上学,每天用笑脸相迎每个学生,这样学生看到我的笑容之后也会显得格外的开心,在这一天时间里学生也会用最积极的状态去面对新的挑战。另外,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样也就可以让学生学会感恩,我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与自己与父母之间小趣事,引导他们,知道父母在他们人生着起的重要作用。

3.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多加交流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学生工作的时候应该要与学生多加沟通,耐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有掌握学生内心的世界,才能做好德育工作。在前几个月,在我的课堂上有两个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让我很诧异。课下的时候我就偷偷地观察他们,他们在课下的时候依然还是与同学打打闹闹地。于是我就暗中了解他们的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也感到我对他们的关心,从此之后在课堂上也就更加活跃了。

4.善于观察学生,挖掘学生的优点

有句话说得好:“好学生都是被夸出来的”,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任何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何况还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呢?不仅优等生需要被教师表扬,成绩较差的学生也是需要被教师表扬。我班级上就有位学生在学习上非常不用功,但是每次在劳动的时候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这个时候我就会对他说:“以后你要在学习上这么用功的话,一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听过我的话之后非常开心,从那样以后就总会去我那里问问题。

5.科学管理班级事务,合理处理矛盾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事务的时候,最应该处理好的是班级内部矛盾。班主任只有科学处理班级的内部矛盾,才能够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一般情况下,我让学生轮流管理班级事务,通过学生的管理可以对学生的性格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我不仅仅可以学习他们的管理班级的办法,还可以针对他们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对他们展开德育,一举两得。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德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认知就不足,内心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需要班主任对他们进行引导。因此,小学班主任就应该以身作则,将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还应该要用创新方法,争取通过科学的方法使德育教育的工作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冉小玲.走进心灵打开心结: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J].小学科学:教师,2014(06).

[2]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