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职业素质的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素质的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素质的定义

第1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第一,计提专用基金的问题。事业单位计提修购基金、勤工助学基金、奖贷基金时既没有资金的流出或流失,净资产也没有减少,只不过在支出增加的同时增加了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只有在事业单位的专用基金发生耗费时,才会导致资金的流出或损失。由此可知,提取专用基金并没有发生资金的耗费及损失,也不符合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因此不能构成事业单位的支出。

第二,基本建设支出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将用于基本建设的支出单独列出,并明确基本建设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用国家建设资金或自筹资金安排的固定资产新建、扩建和改建形成的支出,这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两套账的原因。然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支出管理中却没有将基本建设支出纳入支出范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只将除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安排自筹基本建设,其所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纳入结转自筹基建支出中进行核算。定义口径的不一致造成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统一。而从另一方面看,结转自筹基建是将财政补助收入以外的资金转存建设银行,是货币资金在不同的账务体系中循环,并没有发生资金耗费或损失,不符合确认支出会计要素的定义,并不是真正的支出。

第三,与财政体制改革的有关规定不相符。我国实行新的预算会计制度以来,以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为目标的财政体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及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上述财政体制的改革也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的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的会计要素定义及会计记账基础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施,事业单位预算内的资金支付只是一种额度的减少或者说是虚拟价值的流动,并没有资金流出或流失。此外,随着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出现了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的脱节,出现货物已经到达但发票账单还没有到达或货款已经支付但货物尚未到达的情况,在付款方式上也存在一次付款、分期付款、预留保修金等尾款,如果按传统的支出会计要素定义和收付实现制来确认支出的话,根本无法处理。

第四,接受捐赠资产处理的问题。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其他收入反映事业单位接受捐赠未限定用途的财物。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在接受固定资产捐赠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笔者认为这样处理并不完整,因为没有反映事业单位接受的捐赠收入。此外,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还规定,高等学校在收到固定资产捐赠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其他收入――捐赠收入”,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这样处理,虽然使事业单位的接受捐赠的收入完整反映出来,但是支出却是虚增的,因为并没有发生资金耗费及损失,不符合支出会计要素的定义。

第五,经营性业务的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按照财政部对《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解释,在权责发生制会计下,不存在收付实现制的“支出”这一会计问题,故没有设置预算会计中的“支出”这一会计要素。但是事业单位由于业务活动的多样化、复杂化,其经营活动实际上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没有实质区别,理应将当期经营活动的收支项目进行配比。此外,由于事业单位需要缴纳事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如果用现行支出会计要素定义,那么事业单位的纳税调整工作量相当大。

第六,投资亏损问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转让债券投资以及到期兑付债券本息,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实收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实际上投资亏损应该属于事业单位开展其他活动所发生的资金损失,将其冲减“其他收入”是不适当的。

第七,利息支出的问题。事业单位的利息支出只有在实际发生时列为支出,但是在事业单位账上反映的利息支出采用费用化处理,而在建设单位反映的借款利息却可以资本化处理,同样用于固定资产建设的利息因为会计处理的不同导致不同的结果。

第八,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在费用化处理的同时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不计提折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初始价值,无法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无法反映受托事业单位的资产保全责任。其弊端是:一是价值背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远。二是虚增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按原值反映,没有体现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虚增了资产总量。三是成本不完整。事业单位在购置无形资产时,借记“无形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一次记入“事业支出”,贷记“无形资产”科目,事业单位购入或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在投入使用的月份一次性摊销记入“事业支出”科目,从投入使用的月份起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金额为零。但实际情况是无形资产的价值较大,使用期限较长,则会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

第2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关于印发《关于人民检察院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的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为依法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障律师在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立案侦查、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工作中依法执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关于人民检察院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的规定》,2003年12月30日经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各级检察机关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四年二月十日

    为依法维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保障律师在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立案侦查、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工作中依法执业,促进人民检察院严格、公正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关于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

    1.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受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自检察人员第一次讯问犯罪嫌疑人后或者人民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情况。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及犯罪嫌疑人的关押场所告知受委托的律师。

    2.人民检察院办理直接立案侦查的案件,律师提出会见的,由侦查部门指定专人接收律师要求会见的材料,办理安排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有关事宜,并记录备查。

    3.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应当在律师提出会见要求后48小时内安排会见。

    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侦查部门应当在律师提出会见要求后5日内安排会见。

    4.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安排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派员在场。

    5.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案件,律师要求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侦查部门应当在律师提出申请后5日内作出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批准会见的,应当向律师开具《批准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并安排会见。不批准会见的,应当向律师开具《不批准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决定书》,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不需要经过批准。

    6.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时,可以了解案件以下情况:

    (一)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

    (二)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或参与所涉嫌的犯罪;

    (三)犯罪嫌疑人关于案件事实和情节的陈述;

    (四)犯罪嫌疑人关于其无罪、罪轻的辩解;

    (五)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

    (六)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其人身权利、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七)其他需要了解的与案件有关的情况。

    7.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辩护律师可以持委托书、律师事务所函会见犯罪嫌疑人。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人民检察院不派员在场。

    8.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一律在监管场所内进行。

    二、关于听取律师意见

    9.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决定逮捕的,受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受委托律师认为羁押超过法定期限的,可以要求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检察院应当在7日内作出决定并由侦查部门书面答复受委托的律师。

    10.人民检察院在侦查终结前,案件承办人应当听取受委托的律师关于案件的意见,并记明笔录附卷。受委托的律师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

    11.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辩护律师认为人民检察院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检察院应当在7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由公诉部门书面答复辩护律师。

    12.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案件,应当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律师的意见,并记明笔录附卷。直接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律师的意见有困难的,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律师发出书面通知,由其提出书面意见。律师在审查起诉期限内没有提出意见的,应当记明在卷。

    13.人民检察院对律师提出的证明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意见,办案人员应当认真进行审查。

    三、关于律师查阅案卷材料

    14.辩护律师以及被害人及其法定人或者近亲属委托作为诉讼人的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15.对于律师要求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的,公诉部门受理后应当安排办理;不能当日办理的,应当向律师说明理由,并在3日内择定日期,及时通知律师。

    16.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和提起公诉以后,辩护律师发现犯罪嫌疑人无罪、罪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证据材料向人民检察院提供的,人民检察院公诉部门应当接受并进行审查。

    四、关于辩护律师申请收集、调取证据

    17.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检察院向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的,对于影响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收集、调取,并制作笔录附卷。

    18.辩护律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要求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征求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的意见,经过审查,在7日内作出是否许可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人民检察院没有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19.人民检察院根据辩护律师的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时,可以通知申请人在场。

    五、关于律师投诉的处理

    20.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发现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和办案人员违反法律和本规定的,可以向承办案件的人民检察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投诉。

    21.各级人民检察院接到律师投诉后,应当依照有关法律和本规定的要求及时处理。律师对不依法安排会见进行投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投诉后5日内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通知办案部门执行。

第3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职业发展理论 职业素养 职业意识 职业能力 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718.5

职业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关于职业基本素养系统化的相关研究,国外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之前,对于职业基本素养的研究,多是于心理学或者管理学旗下,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就内而言,近代以来,在陶行之、黄炎培等部分思想家的引导下,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引进了西方职业教育模式,我国职业教育研究开始萌芽,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在国内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基本素养研究体系。

对于职业素养的概念,国内外教育系统、企业系统都提出过不同的定义,尽管各个领域对于职业素养的定义略有不同,然万变不离其中,几乎所有对于职业素养的定义都包含职业需求中各类心理层面、思想层面、道德层面以及能力层面的要求里,简单说,职业素养意即职业素质的培养,具体而言,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国家对于此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然而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无论是哪一个领域的哪种看法,其目标都在于尽可能多的囊括职业化专业化领域所需要的心理、道德、行为方面的各种要求,下面,我们按照企业、国外、国内三个角度分别论述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一)企业家眼中的职业素养

“中国创新培训第一人”吴甘霖先生,现为甘霖智慧国际培训机构理事长、世界青年成功学会副会长,他在总结了自己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结合牛根生的人物成功史,在其《一生成败看职商》中提出这样的一个看法,即: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他甚至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 10 大职业素养构成 :

①敬业:只有你善待岗位,岗位才能善待你。

②发展:与单位需要挂钩,才会一日千里。

③主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④责任:会担当才有大发展

⑤执行:保证完成任务

⑥品格:小胜凭智,大胜凭德

⑦绩效:不重苦劳重功劳

⑧协作:在团队中实现最好的自我

⑨智慧:有想法更要有办法

⑩形象:你就是单位的品牌

在吴甘霖先生的理念中,职业素养无疑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美国最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曾经评出职业人应该遵循的九条职业道德:诚实、正直、守信、忠诚、公平、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追求卓越、承担责任。 在这一个对于职业素养的评述中,显然将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素养的重中之重而提出。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认为职业素养包含了以下要素: 敬业精神、忠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高度进取心、自动自发地工作、注重细节、追求完美、不找任何借口、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找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好的建议、维护企业形象、与企业共命运等方面的内容。 同学们在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当中可借鉴企业要求,提升自己。

(二)国外学术界职业素养研究简述

国外对于职业素养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与生涯指导学家们均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下面列举几个影响较大的理论供老师和同学们学习:

第一,“素质冰山理论”。这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著名模型。在这个模型当中,将人员的个体素质分为“冰上部分”和“冰下部分”,其中,“冰上部分”包括了基本知识与技能,这部分素质比较容易测量,也容易通过后天的培训获得、改变和发展。而“冰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难以测量的部分,这一部分教难受外界的影响,但是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作用。

对于这个模型,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和塞尼.M.斯潘塞博士则从特征的角度再次进行阐述。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素质形象地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是属于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这部分是对任职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这一部分也称为基准性素质。基准性素质是容易被测量和观察的,因而也是容易被模仿的;换言之,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习得。内驱力、社会动机、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等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这部分称为鉴别性素质。它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职位越高,鉴别性素质的作用比例就越大。相对于知识和技能而言,鉴别性素质不容易被观察和测量,也难于改变和评价,这部分素质很难通过后天的培训得以形成。

第二,“职业周期理论”中对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加・薛恩的职业周期理论指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分别要经历成长期、幻想期、探索期、进入工作实践期和基础培训期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大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候选人、申请人(应聘者)、新学员(实习生、新手)等角色。在其中,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要接受适当教育培训,开发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进入劳动市场获得第一份工作,或成为某个企业的实习生,适应企业的日常程序,并为进入下一阶段打下基础。这里根据职业周期的不同,对于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也不同,在该理论中,对于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着重于职业习惯和技能方面。

(三)国内相关职业素养的定义

国内,对于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的定义上普遍界定不清,不少学者将其混为一谈,如刘小波、吴小平、张敏敏认为“职业素养是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须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 裘燕南认为“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职业素养。”

同时,也有学者提出了职业素养与职业素质的不同,其区别在于职业素养是职业素质的养成,一个为动态一个为静态,如贾义保从社会的角度将职业素养定义成职业素质的养成,即“一定的职业要求与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是从业者生理结构及潜能向着一定社会职业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定向发展与开发”

尽管国内外学者们以及企业家对于职业素养各自有类似或者相异的说法,然而,在职业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具体特质,中国化的职业素养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综上,可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发展的过程,它是个体素质的职业化,为动态形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月

2. 彭娟:《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与结构要素》【J】,《高教论坛》,2012年8月

3. 王易,邱吉:《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 高亚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与能力篇)》【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第4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19-02

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质是教育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改变。标志着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一大转变和飞跃。在人的全面素质中,不仅具有思想品德素质、基础文化素质、职业技术素质,更要有创业素质。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就是其就业、创业的基础,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就是要求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养成创业精神、健全创业心理、培养创业能力。而高职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建立科学有序的培养途径,高职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和完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引导高职学生提高创业心理素质。同时,社会要为高职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业素质培养环境,构建全方位的高职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教育体系。

一、创业及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的内涵

关于创业的定义很多,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定义为:“创立基业”。在《现代汉语成语辞典》中,对“业”有多种解释:学业;业务、工作;专业、就业;家业、事业等等。可见“业”的内涵极为丰富。从性质上看,可以是学业、专业、业务,也可以是家业、祖业、产业、事业;从类别上看,有“三百六十行”的各种职业;从范围上看,有个人的事业、家业,有集体的产业、事业,有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因此,尽管“创业”的内涵极其丰富,但对“业”的范围没有作特殊的要求。也就是说,各种门类、各种职业都可以在最广泛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普遍的使用“业”这个概念。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于“创业素质”的研究比较多,但对于“创业素质”的定义众说纷纭。笔者综合各类研究,认为由蒋建荣,詹启生在《大学生生涯规划导论》中提出的:“创业素质是指在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地较稳定地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技术水平。”这一定义较具代表性。国外研究机构认为: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未来要实现成功的创业,必须要具备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和创业能力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以充分挖掘高职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为目的。在高职院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和创业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现代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强思想品德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身体素质,尤其是综合性素质和能力,形成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创业基本素质。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水平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比较注重对学生传授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对社会环境主动适应和对未来职业的创造性发展问题,较少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水平。例如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探索出“一个平台,三个方向,二个系列,三个循环”的“1323”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了大批高素质、高技能护理应用型人才;畜牧兽医专业的“1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内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实习农场单项技能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综合技能实训三个培养阶段,强化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院与附属医院+乡镇医院”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系统设计课程内容,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现了学生就业的“零距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五双并举、四位一体”模式;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和药学专业的“订单培养”模式等,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就业、大胆地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创新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首先,高职教育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例如,在“三一班”的教学过程中,把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按照“认知实习―专题实践―毕业、就业实习”的教学模式,2011年3~5月,机电技术系与“三一”重工合作成立“三一班”52名学生,分赴全国1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市场调查、促销活动,开展毕业、就业综合实习。这种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采用“任务教学”的模式,把课堂教学完全搬进市场、搬进社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就业和创业的主体,实现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完美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创新性工作的舞台,增强了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例如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加强了与杨凌本香集团、湖南恒惠集团、湖南熙可食品公司、天龙米业、金浩茶油等涉农企业的深度合作,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开办了“恒惠班”、“烟村班”等,企业派出专业人员到学校授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在企业专业人员的带领下,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实践技能,在教中做、做中学,边学习,边生产、边提高,有力地支持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素质。第四,以科技创新带动创业教育。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生猪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平台,邀请相关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和科研院所组建职业教育科研联盟,共同研究现代安全生猪产业养殖的新方法、新技术,提高生猪产业的价值,打破畜牧兽医专业与生猪养殖企业对接和深度融合的瓶颈,革新了职业院校传统的科研模式,并用以指导创业教育实践,使创业教育研究的成果真正成为推动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思想源泉。

3.构建和完善创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要开设创业素质教育课程。高职院校要在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教育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为目标。为此,首先,要改革课程教学体系。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所开设的“新五丰订单班”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实施“2+1”教学模式:第一二学年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在校内进行公共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和基本技能学习与训练。第三学年为职业技能实训教育阶段,学生主要在新五丰公司完成生产实训和毕业设计,获得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快的岗位上手能力,也是学生的“试就业”阶段。湖南新五丰公司全程介入畜牧兽医专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全过程,教学过程实现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岗证课融合,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第二,要按照创业过程开设相应课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笔者所在的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一是创新了“教师、学生、农场、企业”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二是构建了“岗证课”融合的课程新体系;三是形成了“循环轮岗、阶梯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四是建立了教师“双向兼职、专兼结合”,学生“双重身份、做学结合”,基地“双重功能、产学结合”,教学“双项融合、研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渗透创业理念,灌输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创业素质。

4.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加强学生创业素质培养

实践出真知,高职院校必须以实践教学和创业实践基地的培训作为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素质的重要载体。首先,高职院校要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办企业、“订单教学”、校企合作、校外实习基地等一批融教学、育人、生产、实习、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学生实习、就业和创业实践基地,按照各专业门类教学计划的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加单项实习、专题实习、综合顶岗实践、毕业实习和就业、创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其次,高职院校要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可聘请实践基地工程技术人员或杰出校友担任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通过现场参观、现身说教、讲座等方式,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活动,拓展高职学生实习、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第三,社会要为高职学生创设良好的创业素质培养环境,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素质培养的政策措施,激励和鼓励学生参加就业、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聂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3).

[2]李岚清.面向新世纪实施科教不同战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熊礼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11).

第5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就业能力;关系

由于高职毕业生供给处于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择人标准越来越高,造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更不容易了。究其根源,是因为高职生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深入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 就业能力的内涵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中出现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内研究者郑晓明认为,高职生就业能力是指高职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就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成功地获得工作、 保持工作以及转换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它是一种胜任力, 不仅包括高职学毕业成功就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一系列与工作岗位有关的个性特征。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如下:

1、实践动手能力。在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迅速更新、注重减员增效的经济改革环境中,企业选用人才普遍坚持“高效、低成本”的原则,缩短新员工在岗位上的适应时间,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尽快为企业创造效益。因而实践能力强、上手快的高职毕业生能在就业市场中取得主动。

2、自我学习能力。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促进了大量新行业的产生,尤其是在新兴的服务、管理和高新技术行业,比如物流师、电子商务师、程序设计员等。新行业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专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需因地制宜,根据地方或区域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教学课程,使学生学到对口或相关的专业知识。

3、道德品质能力。拥有健康的道德品质是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能够顺利发展的必须条件。高职院校要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安于基层工作、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重视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他们的职业精神、协作精神和诚信教育,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 为其后的职业生活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

4、沟通合作能力。现代企业需要具备合作精神的人。高职毕业生通常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可能需要多人合作完成生产任务,没有合作精神是难以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此外,在与上级领导沟通时,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对正确的批评和建议要接受,要服从企业管理;当然对于一些误解,也要做到能够顾全大局,不要斤斤计较。

二、职业素质的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通常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是全体 “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 职业素质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即所有 “职业人” 都应该具备的方面,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是伴随终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又叫职业核心能力,有的国家又叫 “关键能力”(如德国、澳大利亚)或 “基本能力”(如美国),包括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所谓个性,就是指某种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比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当高的审美能力以及很好的美学素质等,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系统的预测流行的能力等。当然,具体到某个人身上,其素质表现是结构性的,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不好分门别类的。

在用人单位普遍看重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前提下,我们有的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现状却令人担忧。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有的大学生无诚信、在就业简历中造假、随意签约和毁约、缺乏敬业和团队精神、频繁跳槽等现象,这些因素严重的影响了我们高职学生的个人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对高职学生群体的不同看法。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职业活动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且个人的职业转化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职业活动的专业化以及转化趋势的加强,往往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许多困惑,他们在职业专业化和职业流动两者之间有着诸多的迷惘,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否很好地应对未来社会职业的流动性。由于带着这种困惑,许多学生,特别是那些专业看来不是很好的学生错误地认为,即使是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得很扎实,也不能很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职业流动性,于是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失去了信心, 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降低甚至完全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理想和期望。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错误的信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进而产生消极的行为结果。事实上,虽然未来社会职业的流动性增强是一种必然,但是不管未来社会职业流动的频率如何,任何职业对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是不变的。由此可知,职业素养的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缺一不可。

三、 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关系

(一)高职院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教育改革步伐

第6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在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的定义上,西方学者与国内学者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1西方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界定目前,西方学者尚未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理论界定,并系统地阐述其主体构成和标记特征。比较流行的观点有国际劳动组织和加拿大会议委员的观点。国际劳工组织从工作完成的角度出发,按照具体工作需求特点对就业能力进行了定义,认为就业能力即个体为适应就业环境发展和顺利完成某项工作所具备的各项素质的总和。这种定义方法保证了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发展的紧密联系,有利于职业工作者更好地认识其职位特点,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职业水平。加拿大会议委员会从就业服务角度出发,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科学定义,该组织认为就业能力即个体在实际就业环境中,为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需求所具备的一切品质和知识素质。就业能力能够帮助个体成功获得就业和发展机会,提高其就业成功几率。

1.2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界定郑晓明(2002)首先对就业能力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作出了明确界定。他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为实现自我价值,谋求职业发展机会所具备的一种本领和潜质,这种能力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发获得的,并随着其成长不断发展完善。赵颂平和谢志远的观点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他们认为就业能力是在个体在就业发展过程中,为逐步适应就业环境,而培养出来的一种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发展性特点。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息息相关,职业者必须紧跟时展要求,准确把握社会需求。通过对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就业能力的界定视角比较单一,多数将重点放在了能力与技能方面。在本文看来就业能力应该放在更加宽广的领域里,不应仅从人力资本的范畴来讨论,而忽视了社会资本因素,如性别、家庭条件、社会人际支持等因素的差异。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和阶段性的特征。本文将就业能力界定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及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

2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

2.1能力模型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就业能力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积极深入分析和研究就业能力的构成特点,以寻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就业能力中心研究人员LorraineDacrePool和PeterSewell针对就业能力的研究现状,提出了CareerEDGE模型的构想,并积极付诸实践。该模型包括职业发展学习、工作经验、专业知识能力、自我实现效能等内容,各因素间存在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共同制约着就业能力水平。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也积极致力于就业能力研究,但研究仍处于初始化发展阶段,研究结果的准确度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罗峥等人以北京地区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构建出一套就业能力9因素模型,从内省性和外显性两方面出发,集中分析了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可以通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个人特质的培养以及适当求职方法技巧的学习,有效提升其就业能力。

2.2影响因素研究葛莹以上海地区为例,就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与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找出二者的矛盾集中点。研究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企业的发展需求无法完全对应,集中表现在专业、性别、政治素养、职业能力等方面。包晨颖对上海地区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的“坚持度”、毕业生的“迁移能力”对就业力水平的影响显著。

2.3测评方法研究目前就国外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学者对于特殊岗位工作者的就业能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领域。早在1917年,美国就通过团体检测的方法对官兵的选拔标准进行了研究,并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选拔指标,对后来专业化官兵选拔制度的形成与建立影响较大。谭亚莉(2007)概括了现代学生综合测评的基本待征,如评价功能逐步从总结向教育性、发展转移;评价内容从对学生的认知评价扩展为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借助模糊数学的理论,李冬红等人(2005)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立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出了影响学生就业的各项因素的权重,以期根据评价指标来促进就业指导机构和大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

3构想与展望

第7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在百度搜索上,“编辑心理素质”有3440万条信息。CNKI学术期刊(1979-2008)涉及心理素质的文章有31213条,其中有关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章0篇;人大复印资料中有关心理素质的文章有38篇,而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献为零;维普数据(1989-2008)资料库中有关心理素质的论文有9878篇,而涉及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章仅有4篇……因此可见,研究编辑心理素质的文献稀少,学术界对编辑心理素质的关注程度不够。编辑是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是文化精神产品的把关人。其心理素质健全与否,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而且也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影响其工作绩效。

理论价值。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首先,有助于拓展编辑心理的研究领域,有助于理解和认识到在今天急剧变化的出版业对编辑提出的要求,还可以深化编辑心理的研究深度、丰富编辑心理研究的理论成果。其次,有助于深化对编辑人员进行选拔教育的研究。心理素质是编辑选拔或教育的核心要素,因此对编辑心理素质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编辑心理辅导及编辑人员的选拔提供可以借鉴的心理学依据,增强编辑选拔和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践价值。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其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我国编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发展现状,为改善和提高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其人格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为促进编辑的职业发展、提高专业特性提供心理依据。第三,有助于帮助编辑更好地应对信息社会给编辑行业所带来的挑战。

心理素质的概念。心理素质作为个体整体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对于心理素质的概念,学界众说纷纭。纵观学术界对于心理素质的研究,基本有两类论述。第一类是从心理素质的本质与基本特征来界定心理素质的概念,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钱含芬,1996);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刘华山,1999);心理素质是多种类、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王极盛,1997);心理素质就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刘晓陵,金瑜等,1998);心理素质是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2000)。 第二类是从心理素质的内部结构来界定,其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素质应该包括和谐的心理健康状态、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全的人格、特征强烈的市场意识、良好的社会认识品质等(王凤琴,穆兰英,1997);心理素质的结构包括三个方面,即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张大均,2000);心理素质是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燕国材,2000);心理素质的结构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元认知能力、一般认知能力、社会智力和实践智力、人格心理素质和心理行为的适应水平(刘金平,2002)。

在对国内已有关于心理素质的各种定义广泛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张大均对心理素质的界定比较系统,既有本质特征的把握,又有内部结构的阐释:

编辑心理素质的概念与结构。当前对“编辑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探讨比较混乱,鲜有确切的论述。目前对这一概念进行探讨的主要文献有以下几种。

余冠儒(1992)对高校学报编辑心理素质做了论述,认为高校学报编辑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大公无私,认文不认人,以质取文,甘当人梯;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交能力;敏捷灵活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果断刚毅的判断力;坚定勇敢的性格等心理素质。李薇(1995)从道德素质、智能素质和知识素质三个方面,对学报编辑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探讨,其中,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以“为人作嫁”为己任的人梯精神;公正廉洁,以质取稿;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智能素质主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知识素质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及知识结构的多元性和开放性。郑汉阳(1997)认为编辑素质,就是指编辑在从事文化成果传播、出版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并对社会文化积累、社会道德形成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和显著效果的心理品质的总和。编辑素质在结构上,至少应包括思想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劳动技能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养五个方面的内容。

倪峭丹(1997)在《科技编辑心理素质近论》一文中,从宏观角度提出编辑应该具有知识结构的综合优化,驾驭市场经济的胆略;从微观的角度认为,编辑应了解读者心理和作者心理;对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具有高度的敏感和热情的进取心理;发掘好稿,珍视人才,公平竞争,甘当人梯;摈弃门户之见,同行相轻,嫉贤妒能;文理渗透,通专兼顾,团结协作。

陈毕君(1999)认为,编辑的心理素质“包括编审、加工、求新的社会态度和不徇私情、不以人取稿、不为专家和名人、权威的带有徇私性的影响和左右以及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坚持选题和组稿标准的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他进一步在对编辑应具备的素质的论述中谈到,编辑“起码要具备一般的认识、意志、鉴赏、审、编、校及创造性思维等心理素质”。

高鸣涵(1998)在《编辑心理素质三论》中,从心理过程知、情、意的角度,结合编辑职业特点,提出了编辑应具有的一些心理品质,但未对编辑心理素质进行定义。梁利(2002)认为,编辑心理素质是指编辑工作者在从事文化传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直接决定出版物质量,并对社会文化产生直接影响的心理品质养成的总和。它对编辑选择稿件的倾向性、编稿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以及校对工作均有影响。编辑的心理素质包括能力素质的养成、培养优良的性格、培养缜密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培养灵敏的注意力。竹效民(2004)认为期刊编辑人员良好的心理素养主要表现为:具有创造性的心理素质,稳定的心理素质,包容的心理素质,缜密的心理素质。袁士迎(1998)认为,编辑应具备从政心理、奉献心理、进取心理和创新心理。姬建敏(2004)认为,编辑的心理素质是指编辑在编辑出版活动中,决定其编辑成效的、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它是一个结构和过程相统一的系统,包含行为、知识、能力、人格、价值观等成分。

综合来看,对编辑心理素质成分的探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与职业道德有关的素质(如公正无私、奉献、责任心等),与职业认知有关的素质(如知识结构、注意力、想象力、创造性等),与职业个性有关的素质(如坚持性、进取心、稳定性等)。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描述,并没有涉及编辑心理素质的本质和核心,更没有述及编辑心理素质的全部内容。研究的对象不全面,以上观点基本上多是从高校学报编辑的角度进行研究中得出的,没有涉及更多行业的编辑。研究的深度不够,无法整合形成明晰的架构。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8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1.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研室, 河南安阳455000;2.安阳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安阳455000;3.安阳市第二十中学, 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课题组在省课题《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实证研究》的研究过程中,借鉴既有的“校园体育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设想。创设性地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理论设想与分析,课题组认为“任何一种因素的量变的积累都将会直接影响其它构成因素的变化,直至影响到到整个校园文化体系的质变”。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 概念 职教特色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9—0019—03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ZJB13121。

作者简介:1.王在芳(1977~),男,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体育理论与实践。

1 引言

职业院校教育与普通院校教育在教育目标、理念、教育模式与对象存在的差异, 决定了它必然需要一个具有职教特点的校园文化来满足其精神与物质的需求, 必定具备一个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来支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文化应该如何探寻职业学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发展学生职业素养的切入点,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校体育文化体系即成为一个职业院校体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在既有的“校园体育文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设想,希望在“职教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方面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2 对既有理论的分析与思考

自从校园文化研究兴起, 我国众多学者对校园体育文化进行了大量的认真、细致的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研究经验。从马克思对文化的定义出发,众学者把校园体育文化定义为“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历史时间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东韩山师范的邓志茂老师,综合近十年来对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将其定义为“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众学者的研究普遍认为“学校体育文化的构成要素均为人物事物、活动实施和意识形态, 三者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界定的框架。”

但对各个要素的组成分类中, 各位学者却各抒己见。综合“三个层次”、“四个层次”、“六个区域” 等三类结构分类学说,课题组认为各种学说虽然进行了相异的分类罗列或是进行了层次上的增减,但最终回归的仍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要素。即:以精神文化为主导,是核心与灵魂;制度文化是桥梁,是保障;物质文化是基础,是根本;行为文化是各类活动的形式与表象,是外显层。

3 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如上述结合对校园体育文化既有理论的分析研究, 课题组认为:在职业院校的空间内,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应该指向于“职业院校的体育工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的教育目标,及“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服务”。在此核心精神的指引下,课题组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下的定义是为“在职业院校中所呈现出来一种特有的体育文化氛围,它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校园为空间,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发展目标,以师生的参与为主体,以多种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为主要内容,在学校物质、制度、行为等群体文化活动与建设过程中, 所形成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3.1 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考

3.1.1 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框架的理论假设

确定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体系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核心精神,结合其指导思想及原则,在众学者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分类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目标教学”的理论框架,课题组提出并细化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理论框架(见图1)。这个框架体系中,核心为“精神文化”,顶层则为升华的精神文化及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专业化发展所应具备的精神素养的升华及隐性的精神素质。包含于行为层面的精神文化则是学生所应具备的、能被外界所感知的、受制度规范影响的显性精神素质; 基础层面则由硬性的物质(如活动场所、器材、师资等)保障、软性的物质(教师的教育能力、体育经费的投入、体育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支持组成物质文化层,两种物质文化的重叠部分则为学校体育教育活动基本的物质保障(如活动场所、专职的教师); 外显的行为层面由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内容与手段、学生的学习与活动能力、学生的活动方式与组织等软性的物质因素,学校开发建设的活动设施、优化的体育环境、为学生课外活动提供的场地、器材支持,甚至是财力资助等硬性的物质因素以及显性的精神因素三部分组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中间的行为文化层面则是各类活动的形式及表象, 它开启了物质文化内化为精神文化的生命之门, 同样也是精神转化为物质的“脑帽”和“猫耳朵箍”,是精神文化的外显,是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制度文化层面涵盖了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即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各个因素根据需求而不断建立、修订、完善,它又时刻为其它各个因素指明目标和方向,明确性质和要求,规范行为,保障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它规范并主导了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发展, 影响着精神文化的发展。同时,制度文化也要通过不断的完善、规范、优化等自身的变化来适应日益臻进的精神文化的发展, 并以教育目标的更新、规章制度的细化、组织形式的完善等途径体现在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上层面。

可见, 任何一种因素的量变的积累都将会直接影响其它构成因素的变化,直至影响到到整个校园文化体系的质变。

3.1.2 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理论框架的思考

结合职业教育特点,课题组认为:在物质层面要做到完善与重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体育文化宣传等以优化职业院校的体育环境,大力进行师资培训实现教师素质重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教材与教学内容。在外显行为层面: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鼓励开展各类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外联活动(与校外组织联合进行的体育活动),改革各种活动的组织形式提高各类活动参与率与参与热情。在制度层面:建立并执行适合“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的法规政策,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课外活动和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提供软、硬件保障。力争实现在精神层面:以提高学生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特殊素质为追求,通过行为层面的影响养成科学健身、自觉发展的良好习惯, 并培养其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优良的社会适应、相互协作与竞争能力。

4 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

4.1 “健康第一”、“以人文本”的指导思想与教育理念

职业院校的体育工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服务,是学校体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在体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职教体育工作者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学校体育的课程理论,探索学校体育的发展空间,以隐性体育课程为主要形式,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动开展教育教学实验,能动地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同时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多途径全方位地培养学生职业身体素质、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社会能力,培养一代适应职业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的职业劳动者。

4.2 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

职教体育做为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的任务。“课程改革”和“新课标”要求学校体育要建立在“健康第一”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强调对学生的教育要从体能、技能教育拓展到对学生的情绪、智力、社交精神与生存等各种能力的优化和培养上。职教体育也应该相应地拓展学校体育的功能,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教育的内容和培养目标上,根据职校学生的特殊性,有所侧重,注重于学生专业生理素质、专业心理素质及专业社会适应能力等生理、心理品质的培养。也只有这样,职教体育才能得到学校的认可和肯定, 职业学校教育才会给予职校体育应有的位置。职校体育工作者应树立职教体育为学生职业素养服务的教育理念。研究职业学校各专业特点并区别对待。不拘泥于“常规”教学模式,勇于探索新方法、新模式,拓展“体育教学”的功能、培养学生走向社会从事职业活动所应具备的健康五要素,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

5 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5.1 全面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应遵循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要在思想上把握全面发展与职业特点相结合, 全面发展与重点项目施教相结合、学校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目前所学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的需要,掌握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体育锻炼的知识手段和方法。发展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特点相近的身体、生理、心理素质,提高未来职业所需要的特殊素质, 并培养其未来职业所需要的优良的社会适应力、相互协作力与竞争能力,使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能更好地为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服务。

5.2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人格、兴趣、体质、文化、环境、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培养目标和所从事(学习)的专业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职业体育教育面临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待发展性,学生学习内容的专业性,毕业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紧迫性,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体育基础能力和基础体育受教育程度(城、乡生源的差异)的不同,造成的学生个体差异性。这些特殊性决定了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必须尊重学生个性与专业素养共同发展的原则。

5.3 尊重学校客观实际与学生专业素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要立足于学校客观实际,面向学生的专业发展。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必须遵循尊重学校客观实际与学生专业素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4 学校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关的调查研究认为: 职业院校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学校教育要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走出校门,批判性地利用社会环境资源, 合理运用学校体育教育这一有效的安全、卫生教育手段,丰富与保障学生锻炼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切实地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服务。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毕业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紧迫性的特点,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就必须尊重学校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相结合的原则。

6 结语

通过对既有理论的研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 课题组创设性地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理论设想与分析,课题组认为“任何一种因素的量变的积累都将会直接影响其它构成因素的变化, 直至影响到到整个校园文化体系的质变”。在“特色性职教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建设工作中的教育理念与指导思想, 遵循的教育原则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1]严赛君.试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02(2).

[2]邓志茂,王革,卓莉.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综述[J].四川体育科学,2012(8).

[3]江玉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

第9篇:职业素质的定义范文

(北京吉利学院理工学院,中国 北京 102202)

【摘 要】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探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定位、设计思路、工作任务、课程目标四方面的改革,以便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改革;课程设计;课程目标

1 课程定位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其他计算机专业的普及型课程,它涵盖了HTML设计、JavaScript脚本编程语言、CSS等相关知识,全面介绍WEB站点设计的基本操作技术和使用技巧。课程以目前最常用的网页三剑客为主要工具,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网页设计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脚本语言html,了解网页设计方法,初步掌握DIV+CSS网页设计。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踏实认真、精益求精、团结合作、创新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2 设计思路

经过不断学习、深入调研,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出发,确立了“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重点,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是按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的试点课程。通过在多个专业试点,我们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创设了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不仅将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融入到工作任务,还结合学生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状态以及正在学习的不同内容,有针对性的嵌入了影响学生就业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单元,进一步地加强了项目教学的职业针对性。课程以商务型专业网站平台服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网页设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商务网站项目为载体,实现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创新。网页设计教学按照网页设计员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围绕完成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把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通过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实际工作任务来达到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开发简单商业网站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成为从事网站开发、网页界面设计等工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3 工作任务

“网站建设与维护”职业岗位具体的工作为:在一种操作系统平台下综合利用各种相关软件完成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的工作。对于该岗位的从业人员人员来说,必须懂得Internet、网页设计与制作、后台数据库设计和建立、网站规划与建设、通讯及网络技术等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网站规划,静态网页设计,建立动态站,进行网站的上传、更新、维护的能力,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面设计基础。其中网页设计与制作员,其典型的工作任务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网站规划和网页设计,运用Dreamweaver、 Fireworks、flash等网页制作工具完成网页的制作及网站建设。也为今后胜任小型动态网站建设、大型网站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打好基础。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学习领域中贯穿两个平行的工作总任务;一个是模仿型总任务:《拓展运动会精彩回放》网站设计与制作;一个是开放型总任务:“以业余爱好为题材的个人网站”设计与制作;模仿型总任务来源于我校学生拓展运动会,这是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也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以模仿型总任务作为教学载体,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完成实际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知识、技能都融入在该任务中。根据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的实际工作流程,将该任务切分成若干子任务,学生依据任务样本,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通过模仿而逐个完成子任务,最后完成总任务,获取学习成果。与完成该模仿型总任务相平行,以开放型总任务作为教学拓展。教师只给出原则性要求,网站内容依据学生个人爱好自由确定,技术的运用在满足原则要求的前提下由学生创意发挥,实现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 课程目标

4.1 教学目标

了解WWW、HTTP、HTML、CSS的定义、概念和作用;

理解服务器、客户端、浏览器的概念和作用;

理解HTML语言中的常见标记及其作用;

熟练掌握Dreamweaver的基本操作方法;

理解表格、框架、层的作用,掌握设置其属性的方法;

理解CSS样式表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定义CSS样式的方法;

理解表单的作用,掌握设置表单元素属性的方法;

理解行为的作用,掌握设置行为的方法;

理解模板和库的作用。

4.2 技能教学目标

会使用Dreamweaver网页设计工具制作网页;

会根据需要修改HTML语言中的标记,设置相关标记的属性;

能够熟悉进行网页文本、图像、超链接、表格操作,并按要求设置其属性;

能够熟练运用表格、层、框架等进行网页布局;

熟练掌握CSS样式的定义和修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CSS样式的定义和应用;

熟练掌握表单制作方法,能够根据要求进行表单的设计;

能够在网页中根据要求设置行为;

熟练掌握模板设计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板设计,并能使用模板生成相应的网页;掌握库的基本操作方法,会使用库简化网页设计。

4.3 素质教学目标

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

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网页设计创意思维、艺术设计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网页设计的基本原则、栏目和目录结构定义、主流页面布局方法、导航制作、图文排版、色彩理论等进行详细了解。掌握网站规划、设计、制作、管理、的相关技术及网页制作的操作技能;并熟练运用HTML中的文字、链接、列表、表格、表单、图像、多媒体、框架标记及属性设计出框架网页、表单网页、多媒体动态网页;掌握使用css技术进行网页布局的基本方法。掌握JavaScript脚本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HTML中JavaScript程序的嵌入方法,对象的概念及使用JavaScript来进行开发、维护、管理和设置WEB应用程序;掌握综合网站设计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郑娅峰.网页设计与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