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学校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心成立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人事劳动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对照《××市民办培训机构教学管理质量评估细则》中考评内容与标准进行了认真自查,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全面落实各项评估指导,通过自我评估建立和完善了适应工作需要的工作机制,分析出了我校的优势和特色,更找出了差距与不足,扬长补短,再接再励,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全面落实省厅颁布的《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市民办培训机构教学管理纲要(试行)》,使我校的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劳动就业服务。现将自查情况予以总结汇报。
一、教学与招生情况
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所设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为学员讲授家庭保洁、下水道疏通、月嫂、怎样当好老板、中老年人家庭护理、养花知识问答、奶牛养殖等知识,使参加培训的学员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他们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广大学员及全社会的一致好评。一年来,培训中心共累计招收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女劳动力等学员近1000人次。
二、管理情况
1、领导重视,完善制度建设
一年来,××县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中心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和学员素质优良化为管理目标,按照《民促法》,中心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科学规范管理,制定了《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办学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2、强化管理,狠抓教师培训
中心建立以来,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带头学习,高度造福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学校领导多次到北京等地参观、考察、学习。根据社会用工信息设置相应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组织教师定期业务培训,组建成立家政服务培训教学评价小组、教师考核工作组、学员评价及管理工作组、课程设置及学生选课指导工作组,分工负责,保证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全面、系统的制定了《年度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变。
3、抓好落实,使学员学到一技之长
去年,学员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女剩余劳动力,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技术,但在家政服务专业技能基本的空白,中心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想与业务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更好的全面完成学员培训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专业基础因人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溶入社会实践,积极为参加培训学员联系用人单位,为他们铺就业路,搭就业桥。
三、立足职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
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多种技能的同时,还积极与县再就业局配合,多次举办就业洽谈会,在三八节期间,联系二十多家私营企业用人单位召开就业洽谈会,为参加培训的学员提供就业机会,就业人数达到百余人。组织学员到远大瓦厂、御名园食府、海水孵化养殖场等民营企业进行现场参观,激励他们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积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建新岗、 立新业。通过参加培训,目前已有87名成为私营企业的老板。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知道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学校由于缺乏资,设备需要进一步改善、师资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需要解决,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办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巾帼家政服务培训中心还会不断完善自我,为为社会、为人民、国家输送更多的有一技之长的有用人才,为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职业教育工作
(一)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结合教育部新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及全州职业教育会议精神,把握政策机遇,研究制定具有我市的特点,符合我市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认真制定落实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定对象、定措施、定目标,在抓好师德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课题研究,要将教科研工作纳入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真正推进教科研工作,能有效实施,深入推进,力出成果。要建立完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专业带头人的评选及管理,加大“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教师技能培训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优秀教师团队。完善师生技能比武制度,开展好校内技能比赛,以赛促学。
(三)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加快特色专业、新型专业的建设,力争形成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结合学校实际、自身特色的专业。以计算机等州级示范专业为龙头,加大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建设,实施高职和中职“3+2”分段培养模式联合办学,提升电视大学学历教育、延龙图职业教育集团资源共享等多样化的课程模式,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抓好毕业年级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工作,扩大毕业生的“双证”获得率和就业率。建设好汽车驾驶员培训基地、汽车维修基地、烹饪培训基地,保障学生的实训。
(四)加大职业教育宣传,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每年4月份定为“职业教育宣传月”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媒体、深入基层等方法,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等文件及省、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精神,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塑造职教中心的良好形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落实招生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职教中心招生任务。做大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社会各界人员纳入招生范围,到职教中心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五)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主题德育活动,切实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利用主题校会、课堂教学、国旗下讲话、艺术节等校园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有效的教育载体,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继续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技能校园、节能校园等创建活动,突出中职特点,加强专业文化、企业文化、创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意识、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努力打造新型的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不断彰显职业学校的文化特色和品牌。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国家免学费政策和助学金管理的实施程序和监管机制。
(六)扩大投入,推进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的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教育附加费提取、财政专项资金拨付等多种渠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按时完工职教中心教学楼建设、完善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展汽车驾校的培训和烹饪培训。
(七)完善机制,扩大职教中心辐射作用。积极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作用,主动接触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招收一批委托和订单式培养生,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各类培训,加大下岗人员再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力度,认真组织,严格考核,提高培训质量做好跟踪服务,年内培训3000人。
二、成人教育工作
(一)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在服务“三农”上勇闯新路。继续做好农村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各乡镇化技术学校紧贴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强与农业、劳动、科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推广“新知识、新技术、新品种”,直接有效地为“三农”服务。全面了解农民的技能需求,本着“要什么、培什么,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要求,利用冬季和农闲期组织菜单式培训。每所乡镇化技术学校开班培训10次以上,大力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各类培训要有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记录和参加人员名单,努力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
(二)明确方向,抓住机遇,切实加强乡村成人教育阵地建设。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积极与农业、劳动、科技等有关部门协作,广泛开展各类培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阵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致富骨干(专业户、示范户)培训、农民创业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培训,妇女和老年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三)积极探索、推进社区教育工作,完善化技术学校管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推广龙门社区在全州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推进职业教育进社区活动,开展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满足社区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需求。完善成技校统筹全乡镇成人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成技校的工作效率和培训职能。加强文字资料管理,要建立健全培训人员档案,详细记录培训情况。
三、民办教育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管理工作。本着“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原则,严把准入和审批工作,完善民办学校设置标准和评估标准,要建立健全教育机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符合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范文一:职培处在全体培训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管理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范要求,已经圆满完成了江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油市农业局、江油市扶贫移民局等下达的培训任务。这里就本年度到目前为止的培训工作情况作一总结。
一、培训基本情况汇报
各类培训共计1627人,考试合格人数1573人(其中:春雨工程参培690人,考试合格642人;阳光工程参培705人,考试合格705人;扶贫工程培训参培232人,考试合格226人)。共组34个培训班(其中:春雨工程18个班,阳光工程12个班,扶贫4个班)。进行了中式烹饪师、餐厅服务员、保育员、计算机技术、创业培训、建筑培训、家政服务,乡村旅游服务员、病虫防治、农产品储藏加、水产养殖、蔬菜栽培、水稻栽培及管理、葡萄栽培及管理等项目15个专业的培训(其中:春雨工程6个专业,阳光工程7个专业,扶贫2各专业)。遍布江油16个乡镇。根据农民的需要,我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要求,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就及再就业培训,提升广大群众的从业、就业及再就业、创业等技能和综合素质,实施各类项目各专业的理论教学、实习、实训操作等培训工作。时间短、见效快、农民最急需、培训效果良好,深受群众欢迎,圆满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二、重实际,做实事,求实效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在于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训。大力开展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对于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我校领导对农民素质培训工作都非常重视,培训部门指定班主任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为了举办好每次的农民素质培训,对培训事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严密的部署,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落实责任,以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组织领导,为扎实推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我校积极组织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老百姓对于这种“政府出钱,个人受益”的培训方式显示出极大的热情。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扣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使参加培训的人员都能及时参加培训,保证了培训的质量。
在培训内容上,我校紧贴生产实际,突出基本技能和先进实用技术,注重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上,以集中授课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紧紧围绕“方便、有效”的原则,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便利性,降低农民参训成本;在培训时间上,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出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送培训下村,服务上门,确保了培训的到课率。由于安排合理,群众参培积极性高,特别是在重华举办的乡村旅游服务员培训班,先了解农村农民朋友迫切需要什么技术,什么知识。再针对这些问题精选优秀教师讲课,所有参培学员没有一个人缺课。
三、强化培训过程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农民工培训是多行业、多工种的培训。学校领导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要求按计划进行培训,保证培训时间,重视培训过程,并对过程进行督查。为了使工作做到健康有序、卓有成效,学校游金泉校长亲自督查,7月2日,游校长亲自到新安督查厨师培训,应到35人,实到29人,参培人数不齐,并对班主任、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批评,要求参培人数整齐,培训效果好;7月3日,游校长亲自到大康督查厨师培训,应到25人,实到23人,7月19日,游校长亲自到重华督查创业培训,参培人数较整齐;7月26日,游校长亲自到小溪坝督查创业培训,应到41人,实到36人;8月2日游校长再次到小溪坝督查创业培训上课情况;8月3日,游校长再次到大康督查厨师培训情;领导不定时,到培训现场督查人员组织参培情况,检查培训过程及效果,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每个培训班的宣传动员组班、培训方案制定,理论教学与实作参观的计划安排、教师选派等,都要进行审阅。各项目培训,聘请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作为培训师资。严把教学关,强化技能实践训练,注重提升培训质量。
四、培训效果显著
对所有参培人员实行全程免费培训,即免费提供培训、免费提供指导、免费提供教材和技术资料、免费办理证书、免费发放本和笔。并且每天还要发给参培学员生活补助费。特别是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结束前,对学员进行了满意度测评,经过统计测评结果是:授课教师测评结果是优、组织后勤工作测评是优。而且99%的学员还建议向这样的培训应该多搞。职业技能培训都进行了结业考试,参加培训的人员没有一个考试不及格的结业率100%。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掌握了所学知识。
五、培训存在的问题
学员培训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做好跟踪服务工作,了解掌握培训后的学员工作生产情况,以便更好地为学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对于农业技术培训班,还需要加强对培训后个别学员生产的指导,深入到每一户家中,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门服务还非常有限,很多学员都向老师提出到村组、到他们的家中现场指导。加强后续服务,可以打造我校职业培训的良好声誉。
六、培训思考
1、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打造厨师培训特色。
一是要对已培训人员进行跟踪服务指导,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解技术上决的困难;二是明年再次对他们进行升级培训;三是建议增加与厨师很有联系的营养师培训专业。
2、多与主管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新的培训项目,如阳光工程的职业农民培训、阳光工程的创业培训等。
3、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通过一年来的培训工作,我们发现,农民要求致富的心情非常的迫切,农民素质培训工作确实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一项实事工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寻求各单位、部门的支持和协作,进一步拓宽培训内容,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确保农民素质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范文二: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市相关文件为指示,以区有关政府部门和我校签订培训协议为基准,我们进行了2015年度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工作从今年7月份开始到11月底结束,共开设茶叶栽培与加工技术、家政服务、夏橙种植技术、柑桔种植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五个专业,举办八个培训班,培训学员769人(其中培训一个月的七个班占657人,培训一个周的一个班占112人),实现百分之百的学员结业、技能等级鉴定,圆满完成了政府部门交给我校的培训任务。我校培训工作先进做法得到相关领导的肯定,在培训学员中也得到广泛好评。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善设施,整合资源,创建优良的教学环境
自从我校接受政府交给的培训任务以来,学校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教学培训环境和资源建设。今年7月学校专门成立了培训办公室,以王飞为培训部主任共八名教师专职从事培训工作,并聘请相关专业资深专家做顾问及授课。不断的完善教学设施,我校把训练中心七楼全部作为培训场所,我校还与校外具有良好声誉的单位联系,作为我校培训学员的实习基地,开阔学员的视野。为了便于外出培训教学,学校还购置了投影仪及笔记本电脑等仪器,为高质量的培训提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学员不仅有具有远程教学设施的理论课堂,同时具有设备完善的实践操作场所,让每个专业的学员既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二、形式灵活,方法多样,认真开展教学活动
为了有效地组织学员培训学习,我们采取多种方法和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一)培训时间的灵活性。为了确保学员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学习,又不耽搁本职工作,我们广泛征求培训学员和相关领导的意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员,选择科学合理的时间段进行教学。这样既不耽搁__手中的农活,也满足__专业学习的需求,提高了培训质量。
(二)培训地点的便利性。我校培训的地点不仅仅设置在学校,还根据学员的居住地点,我们把培训地点设在学员便利的地方。例如夏橙种植技术培训我们就设在村委会会议室,家政服务培训我们设在中学会议室,茶叶栽培和柑桔种植技术培训班我们分别设在茶叶加工厂及供销社大厅里……总之一切方便培训学员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的侧重性。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的学员,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达到切实提高技能的效果。例如茶叶、柑桔、夏橙、生猪养殖等传统专业,培训学员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于现代绿色无公害的种植及养殖、加工技术以及规模化种植及养殖、农畜产品新型销售方式,这些作为培训的重点,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还有家政服务业,作为技能要求越来越精细的行业,我们以现代家政业的理念和思维培训学员,使他们对家政服务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增强操作技能。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范文三:根据《__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技能鉴定所二一一年度检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校对2015年度技能培训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进行了认真总结,现将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一年来,__市__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始终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严格要求,规范管理,以教学为中心,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为__和地方企业培养了合格人才,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声誉。
二、加大了教学投入,强化了硬件建设
为了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学校开辟了可容纳300人的培训基地,标准教室7间,有良好的照明、桌椅、讲台和黑板。学生宿舍40间,住宿条件宽敞舒适。有规范的电气化实训场地和钳工实习场,实习、实训场所均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三、本年度技能培训情况
2011年我校根据社会市场和__用工要求,我校2011年共招生25人(接触网),安排就业20人。在培训过程中,我所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培训内容完成后,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技术鉴定,鉴定合格后,按时颁发了结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较好的抓了管理、教学及学生教育工作
为了培养“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适应能力过硬”的人才,一是规范了学校管理,二是比较好的抓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认真抓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一)、规范了学校管理。在规范管理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建立了完整合理的管理机构,在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成立了教学、学生管理、总务等组织,并有主管部门认定的《技能鉴定所》。二是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
(二)、认真组织了教学。按照国家要求,学校制订了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用了主管部门指定的教材,配备了实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比较好的抓了教学环节的落实,特别是在技能培训方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实习设施、设备建设,并注重了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力求使学生达到“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好岗”的标准。
(三)、耐心教育、严格管理。根据__“高、大、半”企业的性质,我校在学生管理上实行了半军事化管理。在教育环节上,我们通过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礼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在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了“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培养学生“听从命令,遵章守纪,不怕艰苦,雷厉风行”的作风。
五、诚信机制建设情况
在招生工作中,学校根据专业设置,精心设计招生简章,认真组织招生工作,利用媒体分别在周边县、市、省电视台、都市报等进行招生宣传。并做到了专业设置、开设课程、收费标准三公开。
六、校务公开情况
学校设立了公开栏(共三栏),第一栏公开了校长、鉴定所、招就办以及教务、学生、财务、后勤等负责人姓名及职务;第二栏公开了我校收费许可证、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收费标准、招生简章,并在简章内明确了招生专业、学制以及各专业收费等情况;第三栏公开了食堂一周学生饭菜花样品种。
七、收费及财务管理情况
学校建立了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设置会计账簿。根据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对学生进行收费,并在校务公开栏设有收费标准,学校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
一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硬件建设方面还不太完善,个别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特别是操作能力)有待于提高。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解决和不断完善。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2.职校招生工作总结范文3篇
3.职校学生个人总结范文3篇
4.职校教师工作总结
5.高校校长年度工作总结3篇
6.学校每周工作总结范文4篇
关键词:中职;校长;构成要素;提升途径
陶行知先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由此可见校长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校长要想把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付诸实践,就必须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作保障。“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校长的执行力问题直接决定了学校发展目标的完成品质,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为此,文章拟运用执行力理论,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执行力的界定、构成因素、提高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中职校长执行力的界定
美国学者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指出:“执行力是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它能够使公司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我国学者将执行力定义为: “执行力是组织执行战略,实现组织经营战略目标的能力;在讨论问题、统一意见、制定计划之后,完成组织目标的具体行为就是执行,而确保执行完成的能力与手段则构成执行力。”
结合上述中外学者对执行力的定义,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执行力就是中职校校长在各级教育目标的引领下,以现有的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个体和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升中职学校适应变革的能力。
中职校长执行力的构成因素
参考管理学关于个人执行力的研究,结合中职学校工作实际和校长工作的特点,笔者认为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执行力构成要素有四:心态、工具、角色和流程。这四大要素相辅相成,统一于执行之中。
1.心态要素
执行力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心态要素,心态是影响执行力的内在要素。执行力心态要素由低到高有三个层次:态度、激情和信念。态度的实质就是一种职业化精神。校长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端正工作态度。正因如此,陶行知就感叹到“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如果说态度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被动,那么,当态度升华为激情之后,它就会变成一种主动。激情与态度相比,能产生更大的执行力,因为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所以,校长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激发并保护好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激情,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对于态度和激情而言,信念无疑就更加持久、更加稳定。一所基业常青的学校一定是拥有良性的、大家认可的信念,这可以看作是学校成功的一条最基本的规律。学校有了正确的信念,它的执行行为才能真正贯彻到底。
2.工具要素
适宜的工具是执行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要取得成功,校长除了要有发展的信念,还要找到能持续推进学校发展,实现办学目标的工具。一个优秀的执行者必然具有这样一种素质──随时随地找到并善于使用合适的工具,即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例如,老罗英语培训学校的校长罗永浩就是利用网络营销工具的成功范例,通过将个性化的培训海报、招聘信息、视频资料等上传到相关网站,不仅成功塑造了校长个人的品牌形象,而且为在更大范围内招募认可学校价值观、业务能力强的员工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校长执行力提升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
3.角色要素
根据管理者层次的不同,可以把执行者角色分成的三个层次:最高执行者、中层执行者和基层执行者。这三个层次的执行者分工不同,各司其职。校长不仅要做好自身的工作,还要帮助不同层级的员工做好角色认知,正确的角色认知会激发员工无限的工作热情,会为学校带来高效的执行力。
现阶段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系部二级管理的推广,客观上造成了中职校长管理层级的增加,校长与基层执行者的联系受到削弱,而基层执行者恰恰是与师生员工的联系最密切,影响最直接的执行层。基层执行者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对学校政策执行的成败至关重要,不可轻视。部分中职学校就曾屡次发生过教师因不满基层执行者的执行行为,而越级向校长反映的事例。所以,中职校长必须重视对学校基层执行者的选拔、考核、指导和监督。
4.流程要素
实际上,学校管理的真正核心是流程管理和流程优化,所谓流程就是如何为全体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服务的程序,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程流是体现学校执行力的三大核心流程。战略等于做正确的事,运营等于把事做正确,人员等于用正确的人。三项流程连接和综合的程度,就表现为执行力。所以,校长要想提高执行力,就要首先从确保三大流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入手。
被誉为“史上最牛校长”的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就是成功设计“运营流程”的典范,正是由于叶校长平时率领老师们制定科学高效的逃生疏散流程,然后用演习来检验,反复改进,才在2008年5月12日创造了该校两千二百多名师生在地震波骤然袭来的短短的1分36秒后,师生无一伤亡的奇迹。这一事例说明运营流程的重点是确定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核心是关键任务先后顺序,校长要对学校关键任务的执行情况要跟进跟踪,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正。
提升中职校长执行力的主要途径
提升校长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目标引领、文化增强、制度支撑、流程优化、资源保障、监控保证各个方面去努力。借鉴企业界关于个人执行力的研究,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工作实际和校长工作特点,笔者认为现阶段应从执行者、管理系统、执行文化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提升中职校长的执行力。
1.执行者方面
提升校长执行力的主体是校长。在学校上下要树立起校长就是学校的CEO,树立并维护校长执政的权威。要做好学校管理的首席执行官,校长应该:
(1)校长要明确自己的首席执行官角色。校长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执行工作,还必须用战略的眼光来审视人才梯队的培养。因为执行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执行者身上。譬如现在部分中职学校的校长就面临着一方面忧虑青年骨干教师流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学校利益部门化的倾向,年青教师普遍感到学校中的课题申报、师资培训、绩效考核等事项公开力度不足,选拔机制有欠公平。有鉴于此,科学技术部党组副书记王志刚就曾规定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课题留给35岁以下的年青人。这种以用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式,确保了组织资源的高效配置,保证了组织战略的顺利执行。
(2)校长要学习推广执行力的提升方法。执行是门学问,把握科学的执行方法是现代校长的必要条件。如笔者所在学校在今年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中推广采用WBS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法即按一定的原则把项目分解成一项项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具体工作,再把这些具体工作分配到每位执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就极大地提升各部门的执行效能。
(3)校长要推广强化执行力理念,进行执行力技能训练。校长的执行技能包含专业技能、应变技能、创造技能、细节技能。实践证明将执行力技能训练引入教师培训,不仅有助于校长执行效能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在学校上下形成统一高效的执行文化,降低学校的整体执行成本,提升执行的效益。
2.管理系统方面
校长的执行力贯穿于学校管理系统的各个流程,学校管理流程的设计水平又直接影响校长执行力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学校的组织管理系统中校长要力争做到如下几点:
(1)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来引领执行力。目标是指组织预期某项活动能取得的成绩。对于执行来讲,目标既是牵引力,又是驱动力。有了目标,才能充分发挥执行的作用。目前,有些中职校管理中的战略目标只描述未来发展远景,没有将目标具体化,这对校长执行是一种削弱。
(2)选择恰当的执行工具。执行工具包含学校的章程、管理制度、组织流程等。合理、科学、简便的执行工具有助于学校目标的顺利达成。校长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选择恰当的执行工具,并在管理中利用这些工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校于2011年启用OA办公系统,不仅节省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方便了学校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信息反馈畅通,为发挥员工的智慧和积极性提供了舞台。对于校长来说,OA更是决策支持系统,校长可以利用OA办公系统就一项学校工作高效征求特定人员意见,从而为校长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3)设计优化执行流程。学校的各级各类工作目标是由不同的工作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的。科学的流程设计可以使学校师生员工明确各自的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的执行流程,从而排除诸多不确定性和人为的随意性,提高学校事务的透明性和公平性,以有效降低执行的阻力。如部分学校在教师培训、评优、课题申报等工作中引入了事前公示程序就有效降低学校部门间、教师间的内部矛盾。
3.执行文化方面
加强执行文化建设,确立执行力文化理念,把这种理念内化为校园文化,外化为师生行动,促成全校上下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学校的执行文化体现在:
(1)开放的沟通。戴维认为精确地决策和有力的执行都依赖于开放的沟通。管理学上有个“双50%”的理论,即管理者5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了沟通上,可是工作中50%以上的障碍又都是在沟通中产生的。现实中,沟通存在个人障碍和组织障碍,因此必须在组织内部建立沟通机制,形成积极沟通的氛围,建立起顺畅的内部沟通渠道。譬如: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开放式对话就是校长与教师进行沟通的有效形式之一。
(2)推行绩效管理,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执行力是建立在严格有效的激励制度基础之上的。坚持奖惩与工作绩效挂钩。用理念凝聚组织,用规则管理组织。把“效率第一、兼顾公平”原则贯彻到管理工作中。激励可以调动成员的情绪,化压力为动力;也可以激发个人潜能,使组织发挥更大的威力。激励的方式主要有:心理愿景激励、职业发展激励、合理薪酬激励等。
大家好,现在我代表两校一中心行政,向大会做20*年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年度学校工作回顾
一年来,两校一中心全体员工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为目标,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拓宽办学渠道,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全校教职工充分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校党委的既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就。主要体现在:
一、围绕教学质量这一核心,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20*年上半年学校在校班级35个,其中中专21个班,635人;教学中心4个班,140人;脱产成人大专班10个,424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千1199人。下半年在校班级28个,在校生936人。其中专21个班673人,教学中心3个班113人,大专4个班150人。在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规模基本保持原有水平。但由于学校近几年生源质量较差,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为保证教学质量,保证培养的学生能够合格,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教育系统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外,进一步加强了教学督导管理工作,在开学初,由教务系统、校领导及各科室领导集中一周检查教师的教案、讲稿、授课计划,并将结果公布于众,教师们均能按要求进课堂,教学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根据学校安排,教师们坚持了每位教师听2-3位教师的课,达到了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在新生入校和毕业生离校之际,召开学生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对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中的意见,并在工作中加以改进。去年我校有2名班主任获得了自治区教委颁发的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1人获自治区招生就业指导先进工作者,1人被评为优秀学生管理工作者。
去年11月学校还接受了自治区教育厅对我校两所函授站的教学评估。为做好此项工作,同时为函授站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学校提出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逐条对照评估条目体系,做了许多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得到了专家评估组的肯定。在今后的成人教育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评估条目认真落实,努力提升我校的办学层次。
“立足社会、面向市场、突出特色、服务水利”是本届党委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的办学理念。为拓宽学校专业规模,学校有计划的派遣了十几名教师参加“心理咨询”、“饭店服务与管理学”、“旅游服务与管理”、“电焊实用技术”培训教师认证学习,参加学习的教师都顺利取得了相应的等级证书,且参加学习的一部分教师还受到了教育厅和劳动厅的好评。
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是新一届党委班子的办学理念。学校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我校的具体落实,今年年初校党委按照《乌鲁木齐市文明单位创建与管理条例》十条标准在全校开展自查工作,制订了20*年“两校一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4月校党委与各科室签订了20*年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我校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活动中由全校每位党员每月捐款10元,建立了“两校一中心爱心基金会”帮助困难学生;协助厅系统各级团组织的青年团员在学校进行“爱心基金捐资助学”缴纳特殊团费仪式,广大党团员积极参与,起到了一定模范带头作用。校党委还在去年投资精神文明建设设施的基础上,力促综合培训楼的建设工作,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改造了宣传标语牌,加大宣传氛围;改造了行政楼楼梯,加强办公环境建设,为学校环境育人打下更好基础。学校发展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学校基本建设
20*年学校完成了培训楼主体建设工作,先后投入约70万元先后完成了校园绿化管理及维护;部分建筑暖气管道的维修与改造;学校部分供电线路的改造;学生公寓节水装置安装;自来水与下水管道安装及二次装修设计;校园内建筑的屋面及楼内维修等多项工程,同时保证了全年度正常的水、电暖供应。
20*年11月经自治区劳动厅考察后确定在我校建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水电工程实训基地,为此我校根据要求,已提出并上报了建设规划。目前已获批准。
四、注重素质培养,强化学生管理,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一年来,在延续和创新原有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举措的同时,注重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在学生工作中,注意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特点,寻求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为使我校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能够真正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学生管理部门配合教学管理等工作,坚决贯彻素质教育的主导思想,在学生中深入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模式。
切实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理念,探索学生管理新机制。《两校一中心班级目标管理办法》《两校一中心学生操行考评实施办法》效果明显,对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确立了良好的、适宜的方式。
针对不同等级层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今年学校重点加强了对提高生的教育工作。学生科采取分片帮教的形式,对提高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要求班主任加大对本班提高生的关心和帮助。
为帮助特困生完成学业,学校成立了“两校一中心爱心基金会”。20*年6月2日,学校举办了两校一中心“爱习基金”颁发仪式,共有19名特困生受到学校“爱心基金”3500元的资助,激发了贫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10月25日,水利厅团委在我校进行特别团费捐助仪式,水利系统的团干部和团员纷纷为我校的特困生捐款。
由于我校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今年我校共有23名毕业生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优秀毕业生”。
校园文化建设成效卓著。学校利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纪念“12·9”运动中,分别兴办了民族团结杯球类比赛、演讲比赛和辩论赛、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征文、教师节献辞,迎新生的板报比赛等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为做好20*年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邀请了专业就业指导培训教师为我校近700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指导讲座。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组织的各类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由学校出面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向社会各届推荐我校毕业生。今年学校还邀请了新疆特变电工、新疆水利水电工程局、广东水电二局等单位到校与学生见面洽谈。20*年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大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今年学校共印制了6000份招生简章,在《新疆招生与考试》杂志上刊登了我校的招生简章和专业介绍,并在电台广播等媒体进行招生宣传,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扩大了学校的招生范围。今年还委托奎屯新世纪文化培训学校进行招生,开辟了我校招生的新途径。今年我校共录取中专新生432名,河海大学预科生41名。
五、校务公开工作
学校成立了两校一中心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学校的重大决策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人事问题一律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工作透明度进一步加大,有效地维护了学校利益和群众利益;对于一些重要的特别是工程承包、职称评定、学校财务收支等问题,学校不定期地在群众大会或中层干部会议上给予通报或者在宣传栏上予以公示,增加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得到了教职工的支持,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财务工作
作为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长,我在签批各类开销时,把握勤俭办学的原则,严把审批关。现对本年度的经费收支情况对各位代表作以下汇报:
一、经费收入情况:(14*.4万元)
1、财政拨款755.4万元,占总收入的53.90%,其中,中专537.94万元;技校179.46万元;河海38万元。在职工人员全年工资434.25万元,占财政拨款的57.49%;离退休人员全年工资97.75万元;占财政拨款的12.94%;机构经费拨款155.44万元,占财政拨款的20.58%;20*-2005年取暖补贴拨款30万元,占财政拨款的3.97%。
2、预算外收入592万元,占总收入的42.24%,:系学费创收收入,其中专生学费收入234万元,函班学费156万元;脱产大专学费66万元;住宿费收入124万元短期培训班12万元。
3、校三产经营收入31.90万元,占总收入的2.28%,:其中,商品房收入22万元;食堂、澡堂管理费收入9.9万元。
4、其他收入:22.1万元,占总收入的1.58%,其中科技咨询收入11万元;学生测量劳务收入2万元;房租收入2万元;医疗费补助5万元;微机房收入1.36万元;其余属学校帐户利息收入。
二、经费支出情况:1351.73万元。
1、人员支出613.31万元,占总支出的45.37%,其中:人员工资434.23万元;津贴107.58万元;社会保障费63.11万元;招待所支出1.65万元;其他如临时工工资、加班费等零星支出6.94万元。
2、日常公用开支568.06万元,占总支出的42.02%,其中:办公费3.42万元;印刷费8.76万元;邮政通讯费6.46万元;水电费30.72万元;已支付取暖费49.*万元;交通费35.07万元;差旅费32.9万元;培训费15.66万元;福利费41.86万元;劳务费2.69万元;学生公寓、食堂、校园道路、招待所、行政楼及零星工程的维修费152.25万元;办公设备购置费1.*万元;微机等专用设备购置费43.1万元;教学费33.61万元;招生费开支9.57万元,文体活动费3.69万元,政工宣传费12.82万元,其他零星支出12.4万元(主要用于护校队值班补助、劳动工具、卫生用具购买等)。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124.15万元,占总支出的9.18%,其中:离休费7.03万元;退休费90.67万元;抚恤和生活费0.23万元;医疗费1.27万元;住房公积金19.67万元;助学金4.35万元;其他零星支出5.05万元用于支付经探亲费,生活困难补助等。
4、科技咨询支出:科技咨询项目支出14.6万元,占总支出的1.08%。
5、校三产经营支出31.61万元,占总支出的4.35%:商品房经营费用支出20.4万元;澡堂燃料费支出6.15万元;人工工资支出1.13万元;其他零星支出3.93万元。
三、本年度经费结余49.67万元。
20*年度上缴财政专户学费收支情况
一、上年结余数:142.60万元。
二、当年缴入财政专户学费:510.80万元。
三、财政核拨我校预算外资金:592万元,下拨水校542万元;技校50万元。
四、财政专户结余数61.40万元,转2005年度安排使用。
我校20*年度基建财务收支情况
一、综合培训楼本年到位资金:208.5万元,其中:教育厅拨国债资金200万元;单位自筹基建资金8.5万元。
二、本年实际支出208.5万元,其中:培训楼工程款180万元;天然气锅炉款15万元;玻璃门窗预付工程款3.5万元。
各位代表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虽然按照既定目标稳步进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办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些职工在一定程度上还存有封闭办学思想,思维上还没有彻底走出传统办学的圈子,创新不够;面向市场办学的招生、教学模式尚未完全确立;人事制度改革还未全面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形成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座的各位代表与全校教职工一起共同努力,为学校尽快与市场适应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拨出头筹做出努力。
2005年度工作思路
2005年的学校工作,要继续以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为目标,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切实重视并争取有新的突破:
一、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改进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05年度的教学工作,以切实提高我校教育质量,所有教师要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付出艰辛的努力,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为学校今后的招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1.要进一步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明确我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和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要依据学生实际和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多样化的人。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教书育人,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条件和要求,切实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2.继续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建设。围绕社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抓好重点主干课程、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和教材建设。继续推进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推广应用,要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常抓不懈,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要继续组织青年教师现代教学技能竞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材。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要根据自治区事业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做好我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工作,建立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彻底改变我校部分岗位人浮于事、工作效率偏低的工作局面,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进一步探索学生管理的新思路、新途径
根据我校生源素质特点,在充分利用与继续原有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工作往纵深推进。要真正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局面,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和增强自主、自强与自助、自主管理的意识,帮助学生培养自主、自助学习与管理的能力与技巧,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争取在推进学生的自主、自助学习与自主、自助管理上有新的突破。
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由校工会、学生科、团委牵头,结合民族团结教育月、“五一”、“五四”、“十一”、“一二九”运动等重大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科室”、“文明班级”、“文明个人”、“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一个讲正气、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并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素质有明显提高。
四、进一步做好招生宣传与就业指导工作
20*年我校中专招生430余人,招生数量比前三年总和有所增加。要认真总结今年招生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学习同行学校良好的招生经验,充分把握国家关于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进一步加大招生工作的力度。
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推荐我校优秀毕业生就业;组织学生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人才交流招聘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
五、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按市场需求创办新专业新晨
在努力加强重点专业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除加大对水利职工的培训力度外,还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开办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做到文理兼容,办出规模效益。
一、教育评价新视角―PISA
1.PISA简介
PISA(学生能力国际评价)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7年发起的为OECD成员国协作监控教育成效的评价项目。PISA应用现代教育测量理论测试发达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结束阶段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领域的发展水平,配套调查问卷,进而评价各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成效,进行国际比较,是世界上颇具影响的国际教育评价项目之一。
2.测试项目
PISA在2000年首次开始评价,其后每三年进行一次,根据评价年命名,每次测试的重点不同,评价的主要领域包括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2012年又增加财经素养的测试。PISA2000的评价重点是阅读素养,PISA2003的评价重点是数学素养,PISA2006的评价重点是科学素养,随后依次轮回,PISA2015评价的重点又回到科学素养。
PISA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的动态模型基础上的测试,分别从个体学习者、教学、学校及教育体制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同时从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教育因素等方面考查学生和学校的特征。
PISA评价是前瞻性的,测量的是15岁青少年对于迎接现今高科技和知识社会的挑战的准备情况。PISA关注年轻人运用知识技能处理现实生活的挑战能力,而不仅是考查他们对学校特定课程的掌握程度。其测量的目标是发展常规的、可靠的及与政策相关的学生成就指标,从而达到提升国家教育体制的质量、公正性和效率的评价目标。PISA评价关注四个子目标的实现:学习成果的质量、学习成果的等价性和学习机会的均等性、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以及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政策制定者而言,能够通过对比自己国家和其他国家教育系统的成就表现,总结已有政策的经验,改善教育体制,并基于PISA提供的指标更好地评价和监控教育体制的效力与发展。
3.测试形式
2015年以前,PISA测试主要是纸笔测验,每个学生需要用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测验,测验题目既包括多项选择题,又包括大量的开放性题目。测验题目通过单元的形式编排为题组,每个单元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
PISA除测验之外,还包括了学生问卷和学校问卷,目的是收集有关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因素的指标,这些指标与学生的成就相联系。
2015年,按照国际实施规范,PISA测试改为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
二、对房山区参加PISA中国独立研究的思考
1.区域的社会经济背景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是首都传统的农业和资源大区。目前有近百万人口,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
近些年,随着“一区一城”的建设,城市化改造在加快,教育发展也在提速。但教育发展能否适应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怎样评价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一直是我们在研究并努力回答的难题。
2.如何评价教育综合质量
近年来,房山区教育系统全体同志破解了教育体制、机制、资金以及政策等发展难题,推进了波浪壮阔的教育改革,使教育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目前以中考和高考为代表的教育质量只是结果性评价,而且评价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表现在当下的教育质量与孩子们未来成长需要的能力是否一致?现在培养的学生能否引领未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但我们按照教育规律思考,学校发育、学生发展、教育管理都应该是可以被测量、可以被评价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既能描述孩子们的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又能够真实比对不同区域直接的差距的客观的“标尺”;并能够借此改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设置,指导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为此,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教育评价研究,并引入了PISA测试。
3.理解PISA并达成共识
2008年,初次接触PISA,有的人不以为然,有的人甚至反对,毕竟参与PISA测试的一部分15岁的学生,还在参加初三最紧张的备考,学校领导顾虑是否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家长、学生和教师都担心PISA是否会影响学生的中考成绩,升学的高利害关系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考虑到由OECD举办的PISA,拥有世界顶级的教育、测量和评价专家,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科学性毋庸置疑,测试方向代表了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能从国际视角评价房山教育发展现状,站在未来发展的人才需要,指导我们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完善考试评价研究,拉动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将对学生的影响和学校的教学影响降低到最小,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服了学校、教师和家长。事实证明,参与2009和2012年的PISA中国独立研究,不仅没有影响学生的中考质量,很多学生还对这种测试形式和内容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测试质量分析报告在房山区教育发展策略制定与执行中得到了充分重视,并在教科研部门实施了多项研究。
三、跟进PISA采取的系列举措和收获
1.成立考试评价研究办公室,推进PISA研究
为了组织参与PISA测试及其后期结论研究和成果转化推广,房山区教委在考试中心成立了考试评价研究办公室,任命了专项负责同志,并引进研究人员,在教委领导下专门从事考试评价日常工作。这一个创新的机构对教育评价研究的推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现阶段很多全区教育工作依赖该中心具体推进,诸如组织参与PISA2015测试及结果研究和成果转化;参与区级大型考试的组考、阅卷、数据分析;开展考试评价技术的培训,促进考试评价与教学的融合,充分利用考试分析数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探索按照增值评价理念进行考试结果与背景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等。
2.及时普及PISA结论,改进管理
拿到2009年的测试分析报告,区教委请了PISA评价专家给区教委的行政领导和评价研究项目组同志做了解读和应用指导,并通过他们,在全区教师中培训预热,普及评价理念,应用测试结论,改进课堂教学,完善课程设置,改进了教育管理和评价办法。参与2012测试后,测试分析报告被纳入全区教育系统党政正职的培训,启动了科学素养提升研究。广泛的培训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以PISA评价理论为引领的考试评价研究,确实能影响教学管理,深化课程改革,而干部、教师的接受,使区级很多教学改革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3.充分研究PISA结论,改进教育教学
基于PISA测试的理念和房山区测试结论,自2010年起,针对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训练”“科学素养提升”三大教学实验项目陆续启动,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研究团队,制订了研究方案,都有了阶段性收获。
三个项目的开发和实践研究,基本上是跨地域、跨学校、跨学段、跨学科的实施,研究结论到学校落地方式,更是“摸石头过河”。三个项目最长的已经四年多,项目组负责人带着大家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很多领域是自发开展,主动找办法、想思路,乐在其中,收获颇丰。
4.坚持参与PISA,推进考试评价研究
第一,制定大型考试管理流程。学习PISA流程管理,制定“区级大型考试管理流程”,涉及命题、制卷、组考、阅卷、分析(命题质量、教学管理改进)等环节。特别是研究命题蓝图、编制双向细目表、规范数据分析报告表述结构等,提升了命题的规范。第二,研发了区级考试质量分析平台。提升了命题能力之后,依据教研人员分析试卷所需要的数据支撑和学校改进教学管理所需要的数据报告,对原有的考试数据统计系统进行了升级,与“工大智源”公司合作,按照实际需要开发了“考试质量分析平台”。第三,尝试开展增值评价研究。借鉴PISA测试手段―能力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诊断。2011年9月开始,对初一新生尝试进行增值评价研究。一是开展了数学、英语的学科测试,采用了无纸化网络阅卷,方便精细分析,确保了测试结果的信度。二是开展了调查问卷,聘请教育评价专家设计涉及“学习环境、兴趣爱好、意志品质、认知能力”等方面问题。项目组完成的初一学生整体的多维度分析报告,反映了房山不同区域小学毕业学生的教育差距,房山与同步测试区域的学生对比,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均衡程度等领域,都掌握了第一手的研究数据。结合调查问卷,研究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关系,从而为更加全面地制定区域针对性教学规划提供参考,为改进家庭教育提供数据支持。第四,修订中小学阶段质量标准。反思PISA整个测评过程,体会和学习其先进的测评理念和测评技术,认真研究测试分析报告的框架和导向,从更宽的视野告诉学校本学段学生综合发展指标要素和阶段标准,淡化结果的功利性,充分发挥教育过程的对照和矫正,聚焦学生发展,实现正确导向,更有利于学校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校的教育何其复杂,培训学校理解测评理念和测评技术,基于参照维度和标准,学校会选择适合自己学生成长的教育方式和过程。所以我们下大力气修订原来的“中小学生阶段性质量标准”,目前已经下发,并向全区中小学做了使用推广。第五,师生在参与PISA中的教学相长是最大的收获。回顾参与PISA测试的收获,总体来说,参与其中的学生成长和教师进步应该是该项目的最大收获。首先,从学生层面看,从总体水平分析,PISA2012测试报告显示,房山区数学、阅读、科学素养的学生平均成绩较PISA2009均有所提高,且增幅较大,说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有了提升。通过问卷反映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在学校层面推进的减负增效工作进展顺利。现在,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出课堂,参加到课后素质提升工程中,学校组织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也越来越得到家长的认可和学生的喜欢。其次,考试评价项目的实施,唤醒了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考试评价的复杂性和PISA测试的综合性,为推进这些工作,直接成立的项目就有十多个,参加研究的部门从行政到教研、科研,从考试评价项目组到基层骨干,从区域整体到实验学校,陆续参与的核心组成员过百,聘请的专家有几十人。更主要的是部分同志参与了PISA测试组织、试卷评阅、试题分析和测试结果应用的分析研究。这些同志迅速成长为我区教育评价的核心骨干,并将学到的评价理念和技术应用于我区教育评价研究。这种上下联动、理论与学校一线教学的反复实践,积累了大量资源,催生了更多的研究课题,吸引了大批的学科骨干、教科研人员的极大兴趣,激活了很多教师的研究热情。行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参与,同样影响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教与学模式的
改进。
四、未来的思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师范院校图书馆;特色服务
贵州师范学院刚建立八年的普通高校来说,过去我校(贵州教育学院)长期从事成人教育,现在我馆随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断拓展,服务于基础教育始终是不变的主题。我校是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全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基地;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贵州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省级培训基地;贵州省中小学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培训中心。同时还被国家教育部授予教育部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网贵州省总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考学校等。学校教学辅助部门、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窗口,正从事构建基础型教育类有特色图书馆藏书。着手服务和致力于学校提出的“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素质服务,为贵州经济振兴服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目标。
一我馆围绕我校发展思路,较变观念,提高为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
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收集、整理、保存、传播知识文献并提供利用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场所。同时又肩负着保存人类文明成果、人类文化遗产、开展大众教育、传递科技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人才培养)、提供文化娱乐这些基础工作。是科学与知识两者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笫二课堂。我馆紧跟学校发展立足基础教育办馆,做好教师素质教育这一前提转变的大背景下,注重加强对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方面建设,服务方向与职能在不向前拓展。其原因是有大量在校普高生,他们学习与教育更需要掌握现代基础教育从而来加强自我的素质教育。如果不进一步向前拓展,学校师范性这一基础教育特色也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与体现,教育潜在价值、教育的本质自然就不能很好的得到彰显,内部图书馆的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就会停止不前跟不上学校发展要求就更谈不上转变。如果图书馆服务理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就会出现危机感,由此发展下去就会被自我边缘化,失去图书馆职能的价值与作用。最终会成为学校科技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旁观者,而不是成为学校发展的抬头兵和先行者。因此,笔者认为我馆要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服务因素。力求做到三个方面的思想转变。首先要在工作重心方面定位,以改过去主要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图书信息服务转变为向教职工、培训各类学员(国培班)提供优质图书和良好借阅环境的同时,主动积极为全省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教师提供图书情报、新书导读、信息咨询、最新科研动态等服务方向的转变;其次馆我在工作方式方法上,从传统的“请进来”为读者提供图书信息服务旧模式向以学校各类展馆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为焦点,积极“走出去”在师生里广泛征集和整理各类展馆文献与实物资料,努力做好建设基础教育类纸质与电子图书、期刊平台的转变;再次在服务内容方面,从深化采编管理制度严格各类图书报刊的订购,要围绕对基础教育特色馆有帮助能够提供与满足读者需求文献,同时又能为读者不断的传递基础教育信息、情报动态资料数据进行转变。通过思想观念转变,增强对基础教育特色馆服务认识,目的是为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的教学、科研、也为我校的基础教育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了这项工作对我馆的确在服务又更加上了一个台阶和上了一个层次,这样使基础教育有特色的图书馆。
二拓宽服务渠道,改进服务意识,进一步做好服务于基础教育的前瞻性
图书馆应该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校园文化内涵和积淀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图书馆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开展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窗口。我校作为贵州师范类普通本科院校,又肩负着以师训、干训为主的省级培训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其特色图书馆的基本定位包括高等学校图书馆应该服务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与科研。笔者设想在构建基础教育时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在“特色”上下功夫做文章。紧紧把握“特色”这个主线,在实现可操作的路途上,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基础教育方面的内涵和外延,用管理方法的模式切实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前瞻性,发挥图书馆职能作用。这应该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1)首先资源建设上要采集选择丰富的基础教育文献资源,筹建富有基础教育特色的馆藏结构体系。大家知道图书馆其主要职能就是“藏和用”。“藏”又是“用”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所以收藏质量高与否是建立特色基础教育馆藏的重要保障。我馆针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服务对象与内容与同其它普通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有一定的差异和区别。之所以有区别,是从收藏而言,笔者感到近几年来为了突出基础教育又配合素质教育这个方面藏书,搜集了丰富的境内外文献信息资料,我馆还特别搜集了中文英文种类繁多的图书、期刊、报纸和电子文献等,对这些文献进行有序加工整理保存,促进师生读者经常性、长期进行查阅与使用。近年,我校根据办学思路的发展需要,对我馆在资金上加大了馆藏文献的投入,尤其在对基础性教育方面的文献。比如现在各省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教材、教辅类书籍、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理念类书籍、教育教学、中小学学校管理以及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类书籍、班主任访谈录、适合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刊物和报纸,以及各种基础教育类电子图书,音像制品、期刊数据库等收集与采购力度。是对我馆做到全方位进行基础教育类文献覆盖。笔者感到一是主要覆盖中小学应用型的全部学科;二是覆盖全国大多数基础教育类文献和报刊;三是覆盖适合中小学教师、学生等读者群阅览的各种类别的纸质文献和电子类图书。从而最大限度在各方面满足读者阅读、教学、科研的需要,让学校与读者满意办符合需要有较强实用型图书馆。(2)从根本上立足与服务于校内校外读者,强化做好基础教育图书信息服务。俗话说没有读者或者是读者稀少的图书馆是没有生命力与活力的。换句话说就是无法提供有效服务的图书馆是没有价值和意义。事实上就根本失去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因此图书馆对一个学校存在是非同小可,不仅体现在读者也体现在学校教学、科研有着直接的影响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是辅助学校办学的基石与后盾。然而提到图书馆的“藏”是为了“用”,应该从“用”字的功能上发挥到最大限度。这应该是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检验与体现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标准。即文化立馆藏,环境肓人。作为“用”,笔者认为首先要大力改善和健全我馆服务措施,从手段上要为读者创造优质、丰富、快捷的借阅条件,我馆目前做到了自助借还、自动查阅系统大大方便读者,快速检索大大节省了读者时间。我馆在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上,读者在我馆是否用得舒心、用得满意、用得留恋又检验我馆管理理念水平和服务品质的重要标准与尺度。笔者认为这应是环境育人内涵所在。因此,这方面我馆目前还需进一步努力和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我校改制的成功,我馆对基础教育逐步重视,这部分藏书规模在逐年递增。目前针对贵州省教育厅的计划安排,我馆积极配合学校教学单位在培训基层的中小学校长、各学科骨干教师以及各类委托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给予保障用书和所需的文献资料。但是作为短期培训流动性大这一特点,据贵州省基础教育统计注册有几千名用户,具有在培训类型(项目)多,参训人数少(高峰期间300左右人)在网络用户多的情况,因此我馆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必须分了两个层次,一是在正常开放各类藏书和报刊的借阅以外,我馆自建为读者专门开设有丰富藏书的基础教育类特藏图书阅览区域。包括准备考研究生的学习室。方便读者为开展课题调研、培训学生的课余阅读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同时又专门设置了一个读者读书讨论区,方便读者进行学习交流。二是我馆密切对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书香中国”数字图书馆、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等机构合作,订置有关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数据库。目的是为了完善基础教育文献资料。同时我馆还自建了馆藏书目数据库、中国山地民族数据库、贵州基础教育辅助决策平台3个数据库(平台),基本上建有较为完善的数字图书馆系统,对提供一站式文献检索和移动图书馆服务打下了基础。同时我馆为贵州基础教育注册用户提供更广阔网络信息服务空间。我馆基本上实现了“藏、借、阅、咨、展”一体化的大开架体系以及大流通服务模式。我馆还承担由参考咨询部编的《图情通讯》定期的内部刊物,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把做好基础教育的资料进行汇编为教学部门献计献策。如宣传与报导基础教育类文献资料、传递学校教育热点、学术研究成果、向师生介绍我馆基础教育馆藏体系、读书心得、以及全国各地基础教育信息进行收集。读到《图情通讯》笔者感觉到有这样几个特征:内容突出、新颖性、时效性和可借鉴性。为学校教师做好基础教育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成为联系学校教学与行政部门的桥梁。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丰富优质的基础教育资讯,成为读者喜爱的基础教育文摘类读物。(3)我馆加强对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管理研究,积极参与教育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笔者曾深入到中小学校,了解和调研学校图书馆(室)的建设、使用、管理、服务等实际情况,作为一个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拓展服务基础教育文献资料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笔者利用工作之机加大了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联系,实地走访调研了重点中小学图书馆(室)的基本情况,为深化服务基础教育的内涵奠定基础。我馆经常把业务骨干“送出去”参加各类培训培养,同时又把省内外图情专家“引进来”,目的是提高业务能力与内部管理水平。近年来,我馆就培训了贵阳市乌当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人员近百名,又派我馆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贵州省实验中学进行图书加工入库上万册。笔者有这样的考虑与措施,我馆应该专为筹建中小学图书馆(室)管理技术人员计算机远程培训平台;应该组建全省中小学校图书馆(室)管理人员交流互助平台(QQ群),实现网络注册图书馆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建立基础教育特色展馆是全面提高我馆
服务质量与服务内涵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又是教育文化欠发达地区。虽然如此,但是明中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曾在贵州办教育、讲学。创立了“阳明心学”,使儒学发展到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高峰,也可与正统程朱理学平分秋色,一争高下。从他做官从政起,就开始了教育活动。早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王阳明就开始讲学、授徒,倡言“身心之学”等教育思想。王阳明教育学生特别注重培养其独立人格。王阳明的教化赢得当时民众欢心。于是为王阳明建造了龙冈书院、贵阳文明书院。当时贵州提学副使席书聘请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授“知行合一”之旨,培养了众多弟子,使贵州在晚明以后,思想、教育、文化有比较大发展与进步,也迅速地赶上了中原文化收到了显著效果。为弘扬贵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兴起奠定了基础。笔者认为王阳明是贵州基础教育的奠基人。这是我馆重点要展示这一发展历史成果取得的一大亮点。我馆要在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里,要在全省基础教育中起引领示范作用。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增强做好基础教育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应在我馆创办一个基础教育史展室的构想。它应包揽贵州省中小学、进修院校风貌和它们的办学成果展尤其是办学的宝贵经验与值得我校推广学习的地方。开展对古代书院展,增添文化的内涵。同时了解古代文化思想精髓拓展知识视野对做好基础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举办贵州基础教育名校展。学校可以充分借鉴这些名校的办学思路与经验来发展自已。举办贵州名人展、贵州杰出优秀教师展,馆藏古籍展,贵州院士风采展、贵州基础教育著作展等。要做好这几项工作就应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进行走访获取笫一手材料,理顺基础教育发展历史脉络,积极主动向学院在职教职工、退休干部、全省中小学校、教师进修院校、省、市图书馆、省、市各个学术研究机构与学会、省档案馆、省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等单位和个人进行征集各类文档、图片、实物等资料,用现代网络技术精心制作展馆,并结合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布展,努力把展馆办成贵州基础教育分馆,从而填补我省基础教育展馆空白。建成基础教育特色展馆应该是向读者全方位展示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脉络和光辉历史。展现贵州文化底蕴和名人风采,显示贵州中小学校风貌和办学成果,为贵州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丰富独特的元素,增添教育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力。这是一项利校利馆的亮点形象工程。另外,我馆现有馆藏古籍图书有一万一千多册,保存量占有一定的比例。据初步考证,有很少部分古籍书还是珍贵的善本。根据我馆收藏古籍书较为丰富的特点,在搬新馆后特意专门腾出一间房,用书厨,对我馆古籍进行了妥善安置和保护。并将开展深入全面的整理和进行考证工作。准备精心打造具有古籍展示特色的基础教育图书馆。图书馆应该是校园文化积淀、校园文化精神食粮的提供者,书香氛围展示载体的窗口与前沿。因此,在构建基础教育特色图书馆中,贵州师范学院图书馆要努力打造丰富的纸质文献资料平台,创建有特色的电子图书和数据平台以及展示专业基础教育刊物的平台。以不同凡响的展馆平台为途径,在搞好图书馆各项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努力建成一流的具有基础教育特色的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张静,李吉斌,李爱华,郑满生.浅论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校园文化建设[J].情报探索,2008,08:30-31.
[2]姚军.高校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J].经营视线,2010,17:63+65.
[3]赵彬,唐庆伟,万群荣,冯玉成,等.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些思考[J].大江周刊;论坛,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