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持续经营价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持续经营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持续经营价值

第1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NCPAP毛细支气管炎极期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的婴幼儿,以<6月的最多见。该病特点为广泛毛细支气管炎症、渗出及黏膜水肿,从而导致气道狭窄,最后引起喘憋、低氧血症支气管及肺泡亦可受累[1],患儿以严重喘憋为主要表现。特别在病程第3~4天,此时为毛细支气管炎极期[2],患儿喘憋严重、烦躁不安,控制不好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长期以来治疗上给予雾化吸入平喘及抗病毒治疗,但效果不明显,病程长,常造成家长的不理解及不满,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氧气治疗方法,2007年以来在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治疗,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7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的患儿103例,所有患儿在极期均有剧烈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并迅速出现发作性喘憋症状,体检发现呼吸急促>60次/分,最高100次/分,鼻翼扇动,胸廓饱满呼吸音低,两肺哮鸣音明显,为呼气性呼吸困难,部分患儿肺底可有湿性啰音。心率150次左右,胸片为肺透亮度增加,部分可见支气管周围炎征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2个月~1.5岁。对照组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2个月~2岁。两组年龄、病情、病程(<3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儿在病程中第3~4天时给予应用NCPAP(德国Stiphan Christina生产),根据患儿鼻腔大小选择硅胶鼻塞,初调值吸入氧浓度FiO2为0.4~0.6,压力设定为4~6cmH2O,气体流量每公斤0.5~1L/分,于使用NCPAP前、治疗后1、24小时分别进行血气分析,根据病情改变及血气分析调整参数,临床症状好转可以撤机,一般使用2~3天。对照组给予鼻导管给氧,氧浓度06~10,氧流量1~2L/分。两组患儿均给予抬高头胸;抗病毒,考虑继发细菌感染时适当应用抗生素;常规沙丁胺醇加爱全乐加布地纳德联合雾化吸入,氨溴素静滴化痰止咳;发热时退热,脱水时适当补液,镇静等常规处理。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治疗7天以内,喘憋、气促消失,咳嗽减少或消失,肺部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消失;②好转:治疗7天,咳嗽减轻,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减少;③无效:治疗7天,仍咳喘,肺部哮鸣音无减少,甚至加重。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喘憋气促、指脉氧、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吸收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中有3例无效,2例病程达2周,1例上呼吸机后转院治疗。见表2。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常见急重症,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而且可出现流行,病毒性疾病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7天左右可自愈,但毛细支气管炎病情变化快,症状重,特别在毛细支气管炎极期,患儿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同时婴儿机体抵抗力差,在疾病及缺氧状态下可出现清除病毒延长及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程延长,造成患儿不必要的伤害,造成家属心理及经济双重打击,造成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NCPAP的作用使婴儿在整个呼吸周期中保持小气道和肺泡的扩张,增加肺容量及功能残气量,改善通气环境提高动脉血氧分压[3]。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急重症中,早期应用NCPAP可缓解缺氧症状,减少使用呼吸机,避免呼吸机相关并发症产生,已经成为共识[4]。在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可明显提升患儿血氧饱和度,缓解缺氧症状,配合镇静可使患儿平稳安静度过极期,减轻患儿机体损伤,及时清除体内病毒尽早痊愈。本组资料显示,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治疗过程对患儿损伤更少,总体费用明显降低。表明毛细支气管炎极期应用NCPAP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

2陈荣华,陈树宝,朱启镕.儿科查房手册[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4.

第2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内涵;现状;问题;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200-01

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和速度来管理、利用森林及其林地,并能维持森林中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和更新能力,以期在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地方、国家以及全球水平上实现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潜力,对森林的生态系统不造成危害。同时,林业发展必须服从或服务于国家总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不断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其物质产品和生态服务功能日益增长的需要。森林可持续经营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核心,谋求各方利益的均衡发展。

2 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已经日益国际化,受到各国关注。当前,承德市林业用地面积2 905 286 hm2,其中森林面积1 714 557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59.02%,无立木林地627 217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21.59%,灌木林地333 113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11.47%,疏林地34 385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1.18%。虽然承德市森林资源丰富,但是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就是森林资源分布不均,林地的生产力和利用率比较低;其次,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的维护意识不强,重取轻予,粗放经营的比重多于可持续经营;再次,缺乏完善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支撑体系和森林经营技术标准和规程,有效的推广机制也没有得到建立;最后,林业的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者或缺乏经营自,或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和政策支持。

3 规划策略

3.1 建立与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保障体制

要想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必须有完善的体制作为保障,这也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建立森林赖以生存的林地长期保护政策,林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物质基础,政府、法律在保障森林用地上起着关键的作用。其次,要营造和引导崇尚森林经营价值的环境。近些年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被广泛认同,人们也越来越认同森林价值观,意识到森林对社会、经济和日常生活的影响,营造和引导崇尚森林经营价值的环境能为森林可持续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1-2]。再次,重视林产品的持续和最优化生产,保护公众利益。确保林产品的持续产出、充分发挥森林的多重效益,不过量采伐、科学规划、合理经营,并尊重和保护部分农民的经济利益,尊重其信仰,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所必要的。最后,要把握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天然林保护与恢复和人工林营造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形式,在规划造林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的发展,配置好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比例,重视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选择树种时要优先考虑乡土树种,重视外来树种的引进,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土壤,限制使用化肥,加强防止病虫害暴发,加强抚育等。

3.2 分类经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现代林业理论以及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通过分析山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把森林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此明确森林的主体功能和经营目标,并根据不同的经营方针和技术进行经营。森林分类经营可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每种分类都有其特有的经营主体、组织形式、技术支持、经营模式等,这就为明确经营主体和经营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森林分类经营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它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途径。

3.3 公众参与,发挥非政府机构在森林可持续经营中的重要作用

公众参与既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更是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重要途径。因此,政府应鼓励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合作。首先,要在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森林经营目标实现的条件下,尊重和维护当地社区居民传统的或者经许可的权利,只有保障了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他们才会参与到森林可持续经营这个工作中去。其次,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协商制度,并就森林经营活动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和直接利益群进行磋商,这样保障各方利益,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发展。再者,向利益相关者公开森林经营规划的主要内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方案,并且对有特殊意义的场所加以保护[3]。

3.4 培养经营森林可持续发展的专门人才

森林可持续经营需要人的参与和规划,只有善于引进、聘用专门人才,才能使得森林可持续经营取得成效。因此,当地政府和林业企业不仅要培育和引进专门的林业人才,还要加强林业行政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对现有的林业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并且制定和完善林业从业人员的基本保障措施和优惠政策[4]。

4 结语

森林是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做好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采伐和重取轻予,才能保障青山绿水永续发展,为人们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推动经济的稳定、高效发展,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一切不仅要依靠政府、林业企业的管理,更要依靠公众的参与和维护。

5 参考文献

[1] 候元兆.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框架理论(上)[J].世界林业研究,2003(1):2-7.

[2] 候武才.森林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06(3):8-9.

第3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持续经营;生存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16日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变迁而发展,不断地完善从而更适合现在的环境。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理论界不断提出新的财务目标,但其中的核心部分没有变。

一、不同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一)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既反映了企业的基本追求,又便于操作和考核评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是利润最大化目标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未考虑时间价值,未考虑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未考虑企业未来等。

(二)每股盈余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是20世纪六十年代的财务理论观点。该观点认为,应该把企业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每股盈余(或权益资本净利率)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但同样是没有考虑到时间价值和风险。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容易量化。但是,忽略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股票的价格实际上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并不适用于非上市公司。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也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取决于企业潜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价值和通货膨胀价值对企业资产的影响,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但是,一是概念上还存在争议;二是从计量的标准选择上还未解决。

(五)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主张现代企业是一个由多边契约关系组成的集合体,利益与企业相关的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股东,还包括经理、职工、社区、供应商、销售商等。它符合科斯的企业契约理论、“收益与风险对等”、协调各利益关系主体共同获利。但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如何制定具体措施,又如何去计量,现在相关理论还不成熟。

(六)其他理论。例如,资金运动最优化。该观点认为企业采取科学管理方法,在保持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可取之处在于:资金运动最优化目标体现了企业财务的本质;体现了企业财务关系的各方利益;时间价值,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均衡。但是,缺陷在于:不能直接量化,并且目标定的太狭隘。还有像最佳现金流量、EVA最大化、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等。

最先提出的是利润最大化,该观点盛行于20世纪五十年代以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点得到大多数中外学者的赞同,成为主流观点;进入21世纪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正在显现逐步的代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势头。但是,在实务界依旧选择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这种现象看似包含着矛盾,但是其中心并没有发生变化。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从企业的角度看,无论是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还是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都是为了企业持续经营。在此,笔者认为,应该把持续经营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而在不同时期都应设定相适应的子目标。

无论是企业拥有一个所有者还是多个所有者,或者是拥有无数个所有者,如发展到现在拥有最先进企业的大多数美国公民以投资企业的股票作为保障退休的生活,同时中国百姓也正在向美国公民转化,那么企业的所有者就希望企业能够持续经营下去。而现如今,国外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30年,中国企业平均最多是3年。企业的持续经营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作为员工,企业的持续经营可以让员工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

同时,企业的经理在实施经营或是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应考虑友好的因素,也要考虑存在敌意的因素。为了持续经营,企业要认真地考虑竞争者。类似利益相关者理论,竞争者出现在广义利益相关者中。从形式上来看,把竞争者归入利益相关者的概念范畴,并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目标,似乎难以理解。其实,一旦公司经理的行为影响到了竞争者的利益,竞争者便会作出相应决策来应对,这些决策所产生的后果,常常会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的经理在作出一项决策时,对于这种由此及彼以及反馈回来的影响应予以充分考虑。

因此,持续经营就应该作为总的目标,而之前所列举到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归其共同点就是持续经营。

再从行为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设定一个简单易懂的目标,更有利于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发展。

首先,科学证明了什么样的人在有生命危险竞争的情况下存活的可能性最大,即越是只为了生存目的而胆小的人越是能够爆发惊人力量,从而获得最终的生命权。同理,企业由无数人组成,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也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一样,为了一直活下去,就必须目标单一,因而持续经营等同于企业的生命,为了生命,企业才会谨小慎微地制定出不威胁企业生存的策略。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就如同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为了生存,企业制定出的战略就不会只是单单的停留于现状而会包含发展,这样才能生存下来。所以,无论是在选择管理者和员工的聘任上,就不会让有威胁到企业的人进入;对新技术的采用也会谨慎,包括新管理技术、新生产技术、企业的业务扩展,等等。

再者,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的不完全性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同,尤其是在信息的传达上,信息随着传达层级不断的被缺失或扭曲,只有最简单的信息才能在最小程度上避免。在设定持续经营这个简单而却意义重大的目标后,企业在不断向下执行具体命令时,尤其是基层的员工可以根据简单的目标去判断信息的有效性。

当然,不可否认持续经营太大而无法具体实施。其实,作为总目标的持续经营可以根据不同时期设定相应的子目标来具体实施。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制定和应用

财务管理子目标的定位就应该适应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所处时代的科学环境。作为总目标的持续经营,在企业不同时期的子目标执行中起着监督调整的作用,也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忘记初衷。在选择以利润最大化为子目标时,本着总目标,为了长久地生存下去,企业可以主观上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和考虑到时间价值与风险;在选择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子目标时,本着总目标,在考虑实现子目标的同时还会考虑其他影响企业利益的因素;而在新兴理论提出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时,没有成熟的理论去指导企业的经营活动,明确的总目标存在会使企业更慎重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法去满足利益相关者,协调矛盾,从而将影响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消灭了。因此,无论未来环境如何发生变化,具体包括经济环境、科学环境等,阶段性的新的财务管理的目标提出,在本着初衷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都会选择适当的行动来保证生存。

在初创和成长期的中小型企业、微利企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资本支持和持续的现金流,就应该以筹资数量最大化等有利于这个时期的目标为子目标;在处于青少年成长发展期的企业,为了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就应该以利润最大化等有利于这个时期的目标为子目标;在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就应该以企业利益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等有利于这个时期的目标为子目标。企业的寿命是没有限制的,因此成熟的企业就开始更明显地追求持续经营下去。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管理理念的提出,企业可以采取新的理念去设定新的子目标。(表1)

四、结论

以不变应万变,确立的目标越单一简单,就越容易指导企业的行为,也同时越容易达到目标,而各个不同时期的子目标也只是相应阶段的阶段性指导。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化成.财务管理的国际比较和我国企业的现实选择[J].财会月刊,2000.8.

第4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破产清算会计目标 会计要素 会计假设 收付实现制 可变现净值

2007年《破产法》的正式实施为建立破产清算会计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讫今为止,我国尚未颁布破产清算会计准则,破产清算实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1997制定的《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理论上我国尚未形成一套系统、完整、公认的破产清算会计理论体系。本文根据会计理论的内容,结合新《破产法》的变化,对破产清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破产清算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会计学科领域最基础的观念,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会计目标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的用途;向哪些人提供会计信息;什么是有用的会计信息。持续经营下的财务会计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据以经济决策的有用会计信息。而企业一旦进入破产清算,其会计目标尽管仍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与持续经营下的会计目标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破产清算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无论在提供信息的内容上,还是提供的对象、用途上均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首先,从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容而言,财务会计主要提供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而破产清算会计主要提供破产清算企业破产财产的处理、债务清偿、清算损益等方面的会计信息。其次,从会计信息的提供对象而言,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而破产清算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则包括债务人、普通债权人、劳动债权人、破产管理人、政府部门及其它利益相关者。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原破产会计信息使用者相比,由于新《破产法》引入了劳动债权的概念,使破产会计使用者不再仅包含普通债权人,还包含了劳动债权人,而且新《破产法》引入破产管理人制度后,使破产会计信息使用者由破产管理人取代了破产清算组。最后,从会计信息的用途而言,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不仅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报告资产的有效利用情况,而且向未来和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使未来或潜在投资人和债权人据以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破产清算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来讲主要用于确定投资损失,对债权人来讲主要用于确定债权损失程度和可收回债权的数额。综上所述,破产清算会计目标就是向债务人、普通债权人、劳动债权人、破产管理人、政府部门及其它利益相关者提供破产企业破产财产的处理、债务清偿、清算损益等方面的会计信息。

二、破产清算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破产清算会计对象破产清算会计对象是破产清算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指破产清算期间企业资产估价、变现、清偿及分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有观点认为,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已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不存在资金运动。但笔者认为,从企业破产清算过程看,资金运动是客观存在的,因为破产清算企业要对财产进行变卖以清偿债务,这时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表现为“财产――变现收入――偿还债务”的运动过程,破产企业财产分配完毕,资金就退出破产企业,资金运动就此终结,不再形成新的循环。与持续经营阶段相比,破产清算企业资金运动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非循环性。破产清算企业资金运动从破产财产估价、变现至破产财产、剩余财产的分配,资金退出企业是单向的运动过程,不存在循环和周转。二是非继起性。破产清算企业的各种资金形态之间的转化不再依次相继运动。三是一次性。破产清算企业资金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在量上是一次进行的,不存在“沉淀”和分次转化的现象。因此,破产清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实际上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资产变现;二是破产财产分配,主要包括用企业有效的经济资源支付清算费用和清偿债务。这实际上是资金流入企业和流出企业的两个阶段,这种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构成了破产清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为破产清算会计对象。

(二)破产清算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在持续经营下,《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为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但在破产清算会计中,其会计要素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会计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佟玉凯等(1996)认为,破产清算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收入、清算费用、清算损益六项内容构成。其理由是“清算是为了偿债,而资产和权益是破产企业偿债的最后手段”,因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应该保留。但由于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停止,获取最大利润不再是清算期各项经济活动的目标,收入、费用、利润的核算已无必要,并且失去了核算基础。此时,清算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债权人受偿比例最大化,因此,清算收入、清算支出和清算损益应成为清算会计核算的重要对象。唐国平(2005)认为,应以企业清算经济业务的特点和清算会计目标为基础确定清算会计要素,因此,确立清算会计基本要素如下:清算资产,清算企业所拥有的用来清偿债务的全部资产;清算债务,清算企业所承担的需以清算资产偿付的债务;清算净权益,清算企业投资者实际享有的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其取决于清算资产与清算债务之差额;清算损失,企业在清算过程中因发生清算业务所导致的各种清算净权益之减少;清算利得,企业在清算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清算净权益之增加。

笔者认为,上述第一种观点的不合理之处主要在于将持续经营下的财务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原封不动地“移植”到破产清算会计要素中,忽略了破产清算业务特征对破产清算会计要素的影响;而第二种观点提出的“清算损失”、“清算利得”要素,混淆了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因为“损失”、“利得”是在持续经营下相对于“收入”、“费用”而言的一种正常的利益流入和流出。考虑到破产清算企业与持续经营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不同,笔者认为,破产企业的会计要素可由以下一级要素组成:清算资产、清算负债、清算净资产、清算损益。其中:清算资产是指破产清算企业所拥有的,能带来清偿力的经济资源。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其拥有资产的目的不再是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为了变现后清偿债务,因此,清算资产按变现能力的强弱区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已无必要,重要的是要区分哪些是担保资产,哪些是普通资产。因为《破产法》规定对破产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权利人,对该特定财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力。清算负债是指破产清算企业所承担的需要以清算资产偿还的债务。在持续经营的企业,负债按偿还期限的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这种划分已无必要和可能,因为一切负债都需

要在破产清算期间偿还,已不存在负债到期长短的问题。重要的是需要区分哪些债务是要优先偿还的,哪些债务是普通债务,在普通债务中又要求按偿还的先后顺序进行清偿。清算净资产是指破产企业所有者权益净额,其表现为清算资产可实现净值与确定的清算债务之间的差额,其由接管破产企业时所接管的原所有者权益总额和破产宣告日至破产程序终结日发生的清算损益构成。清算损益是破产企业自破产宣告日起至清算结束日止的清算期间的清算成果,包括清算收益、清算损失和清算费用。其中,清算收益是指在资产变现和重新确认债务中,以及由于其他原因发生的资产价值增加和负债金额减少;清算损失是指在资产变现和重新确认债务中发生的资产价值减少和负债金额增加;清算费用是指在破产清算过程中合理预计的、为破产债权人的共同利益而由破产财产中支付的费用,包括各项清算管理费用、诉讼费用等。

三、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企业一旦破产清算,原来的会计主体就不再存在。对于破产清算会计主体,在新的《破产法》颁布之前,会计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破产清算会计主体是破产企业的“破产财产”。第二种观点认为破产清算会计主体是向人民法院负责的清算组。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显然是混淆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为,会计主体是一个特定单位,破产财产是特定范围内的财产,是破产清算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之一,而非会计主体。对于第二种观点,在新的《破产法》颁布之前,以破产清算组作为破产清算会计主体,是有法律依据的,《企业破产法(试行)》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清算组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清算组对人民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当清算组进入破产企业起,清算组就代替了破产企业法人主体的资格,成为破产清算会计的主体。但由于新《破产法》引入了国际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因此,新《破产法》颁布实施以后,破产管理人会计主体取代了破产清算组会计主体。用破产管理人代替清算组不仅是名称的变化,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一是两者的人员构成不同。新《破产法》第24条规定:管理人可以由有关部门、机构的人员组成的清算组或者依法设立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担任。人民法院根据债务人的实际情况,可以在征询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的意见后,指定该机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管理人。而《企业破产法(试行)》第24条规定,清算组成员由人民法院从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二是两者责任明确程度不同。新《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的责任作了明确的、具体的规定。而《企业破产法(试行)》对清算组的职责规定较为原则,仅在其第24条规定:清算组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法律对清算组的行为没做具体规定。三是两者监督力度不同。新《破产法》对破产管理人违反忠于职守和勤勉尽责义务或其他违法行为的,规定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企业破产法(试行)》对清算组成员的职务行为没有规定相关监督及责任追究措施(曹强等,2005)。

(二)停止正常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能连续不断地经营下去,确定这一核算前提,旨在解决企业财产估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但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虽然必要的合同将继续覆行,个别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将继续,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停止,在此情况下,持续经营假设显然不再成立。因此,破产会计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而确定了停止正常经营假设。

(三)清算期间假设持续经营下的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以便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假设对于正常经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成本分配、编制报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企业已无经营成果可供陈报,因此不再需要分期的时间性假定。破产清算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为破产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日至破产清算程序终结日,故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具有随即性的特征,即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取决于破产清算程序实施期间的长短。此外,由于破产清算会计对破产企业的财产清算和会计核算是一次性的,不存在持续性和周期性的核算,从而使得破产清算期间又具备了一次性的特征。

(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会计的基本特征,企业无论是处于持续经营状态,还是破产清算状态,货币计量都是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企业会计的基本前提。在持续经营状态下,货币计量包含着币值不变的假定,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破产清算会计虽然继续使用货币计量,但币值不变的假设显然不再适用。破产清算会计要假定破产财产以清算价值计量,在对破产财产估价时,不但要考虑币值变动因素,还要顾及财产清算的价值贬值问题。清算负债无论是否到期,以现实价值偿债。

四、破产清算会计确认基础、信息质量要求、计量属性及报告

(一)会计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在持续经营下,考虑到会计信息必须对经营决策有用,必须有助于准确反映企业各个期间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应选择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由于破产企业停止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破产企业有关的各方关心的是企业非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债权的受偿程度,需要的是破产企业实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因此,破产清算会计必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来确定破产财产变现、债务清偿、清算损益等,这是由破产的终极性特征所决定的。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及时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是持续经营下对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由于会计目标是向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这些信息质量要求的大多数仍然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但是,第一,谨慎性质量要求不再存在,因为谨慎性是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会计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保全经营者拥有的经济资源,对可能产生的资产和收益不予估计,对可能产生的费用和负债予以充分估计。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资产、负债等必须按实际发生数予以确认,不再存在谨慎与激进的可选择性。第二,重要性被全面性所取代。在持续经营下,会计核算应对交易或事项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而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要求会计核算全面地反映破产清算活动的所有方面,全面反映资产变现、债务清偿等情况。第三,破产清算会计不再要求会计核算满足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更加注重法律的要求,即破产清算会计核算必须严格遵守《破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提供合法、公正的会计信息。

第5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财务会计;会计基本假设;改进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伴随着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财务会计假设所依附的客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财务跨级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必然会有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适时地改进财务会计假设,对其进行全新的审视并加以完善,促使其跟新环境更好地融合。

一、改进财务会计主体假设

要想改进财务会计主体假设,就需要突破现有的传统主体假设,构建起相对开放的主体假设。由于当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先进性,网上公司的发展愈加迅速,它们成功跳出原有的财务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其原因在于网上的公司是虚拟的,它们的主要资产是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源,且财务会计也因此有所扩展,演变为企业实主体以及虚主体。我们应当以此为依据对财务会计主体假设进行改进,促使其转变为信息时代的相对主体的信息使用观,从而发展成一个具备一定开放性质的主体假设,即现实主体跟虚拟主体同时存在;将财务会计主体假设重新定义为“经济利益联合体”,帮助其主体假设跟持续变化的新形势相适应。

对于出现在新经济里面的新的组织实体,只要它们形成了一个联合体且以获取共同的经济利益为目的而相互协作,那么不管它们具备多少个部门,也不管它们涵盖了多少个独立的企业,都可以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将其看做是同一个会计主体,促使经济利益实现高度的统一性,并以此作为判断和衡量财务会计主体的重要标准。对于实的企业或企业之间的兼并、虚的网络公司及空间主体等均可以通过改进财务会计主体假设界定它们是否破产。

二、改进货币计量假设

改进货币计量假设实质上是需要建立起以货币的计量为核心的多元化计量体系。企业最终生成的财务报表里面的数字所具备的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概括性,而作为唯一的、统一的计量尺度的货币将企业大多数类型不同的资源量化、累加,因此货币计量假设具备存在的必要性。

然而在现代的企业里面,有很多信息都是非货币性质的,无法用量化以及计价等方式为投资者提供具备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依据。因此,这些信息的反映需要采用非货币性的指标,通过定性而非定量的形式体现信息的价值,如知识资本、人力资源、企业经营理念在社会中的认可程度等信息应当在企业现行的财务报表之外构建独立的表格系统中进行反映,促使财务报告的实用性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当利率、汇率的波动较大时,币值稳定的推论就不应盲目坚持,而应当同时使用不变货币以及名义货币这两种计量属性实现信息披露的多元化,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等进行反映。

三、改进会计分期假设

企业的短期项目以及实时的财务报告等是以交易期作为会计期报告的补充的。而会计分期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具备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能够确保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公允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决策者对同一企业的不同项目抑或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做出比较分析,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实施财务管理及评价,促使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我们应当引入短期项目以及实时的财务报告,以交易期作为会计期报告的补充。前者是针对一些交易一旦完成就会解散的临时性组织,也就是说一些网络企业在实施短期项目合作时不应当对其进行会计分期,而应当将交易期直接作为财务报表的报告期;后者是以实时的需求为依据获取信息,属于非等距交易期间假设的范畴,即企业外部信息的使用者以及各个业务部门可以根据需求实时获取最新的信息,不需要等到会计期结束。对于那些实施较大合作项目以及战略性合作的企业,它们的合作期间属于中长期,可以将其会计期间适当地缩短,如提供旬报,即将旬作为单位进行会计分期,这样不仅仅能有效克服实时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同时还能够满足及时性需求。

四、改进持续经营假设

将持续经营建设改进为有限的持续经营。虚拟企业的很多工作的完成要依靠非虚拟功能企业,而企业收益计量的基本前提就是持续经营假设,如果离开这一假设,企业就无法对资产价值进行确认,自然就无法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但是,无论哪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永久的持续经营,因此需要从时间角度出发重新认识持续经营假设。将企业经营暂时性看做是绝对的,而将企业的持续经营看做是相对的,这就成功突破了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所规定的绝对持续经营,转变为在相对的时间之内持续经营。这样一来,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虚拟企业可以将收付实现制转变成现金流动制;对于生产经营很稳定的企业,可以继续使用持续经营假设;对于面临经营风险的企业可以用有限持续经营这一假设取代持续经营假设,方便企业对一些业务以及利益费用进行处理,避免企业面对跨期摊配等调整事项。

总之,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里面,企业应当大力研究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理论的改进办法,为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第6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 IT环境 价值链会计 职能 假设

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后,其理念迅速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去,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会计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故学者阎达五教授把价值链管理理论、会计理论及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价值链会计的概念。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领域,价值链会计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在探讨之中,本文主要谈谈笔者对价值链会计的职能和基本假设的一些看法。

一、价值链会计的职能

职能,指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功能。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会计目标的实现要履行会计的职能。而会计职能和会计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会计环境会通过会计对象、会计目标等制约会计职能的发挥。价值链会计的职能就是价值链会计在企业及价值链联盟的价值链管理中具备的功能。价值链会计借助于信息技术、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于一体的价值链管理活动的本质决定了价值链会计的多职能。

1、实时反映职能

反映是一项首要和基本的会计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事业单位一定时期正在进行或已发生、完成的经济活动。

价值链会计反映职能的特点之一是实时性,它不受会计制度所规定的会计期间的限制,而是实时地反映价值链联盟上各节点企业流入、创造、流出等价值活动信息。这一实时反映职能包括简单反映和在评价基础上的反映。简单反映是指对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处理,并加以反映,以供管理者决策和实时管理控制使用。而在评价基础之上的反映,则是一种经过比较、分析和评判基础上的反映,是一种更高级的反映。通过价值链会计评价创造价值的各项作业活动,评价价值实现的过程,识别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以及增值的幅度,并根据识别的结果判断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作业,决定哪些作业活动宜于企业自己做,哪些作业应该外包给其他企业来做,以实现对价值链的纵向管理。

价值链会计反映职能的另一特点是反映的范围扩大。除了反映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外,还可以反映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经济活动。从目前看,这一职能还无法实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价值链联盟各节点企业借助网络技术终有一天可以实现无缝链接,则反映价值链上其他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情况的这一职能可以轻松实现。

2、实时多维控制职能

会计的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依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应用一定的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驾驭或支配,即通过指挥、调节和监督等手段完成预期的目标。和传统的会计控制职能相比较,价值链会计的控制职能表现为在实时评价基础上进行多维的全方位控制。即有关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相关信息,对价值链联盟各节点企业及本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实时对比和实时分析,并通过指挥、协调和约束等环节干预企业的业务,以实现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从而达到价值增值最大化这一终极目标。

和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价值链管理注重价值链联盟上各企业每项价值创造活动的分解和集合,通过整合价值活动,实现价值增值的最大化。而整合价值活动的基础是协调、控制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活动,也就是要对价值链联盟各企业价值创造活动及价值实现活动的业绩管理、成本管理、资本预算、薪资报酬等进行协调和控制。由于价值链会计超时空多维视角,借助于信息技术就可以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其触角伸向价值链联盟的每一个角落,对每个企业的任何一项价值活动或业务进行实时控制已成为可能。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价值链管理的对象除了企业内部价值链外,还要向外延伸,表现为横纵交错的价值网络。服务于价值链管理的价值链会计对价值链的控制能实现在实时评价基础上进行多维的全方位控制。

3、预测职能

会计预测职能的含义是:会计通过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提供会计信息,根据这些会计信息,找出会计各个要素及相互之间变化规律来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发展变化趋势。和传统会计相比,价值链会计的预测职能范围更广,一方面要预测价值链上各种可能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活动,另一方面还要预测这些价值活动的价值效应,亦即预测哪些环节会出现增值效应及其可能的价值增值额;而哪些环节可能会出现零增值效应和负价值效应及它们对企业总价值增值的影响程度等。

4、决策职能

会计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会计预测,是根据预测结果分析与选择能达到管理目标的最优方案的过程。在具体的决策过程中,价值链会计管理目标可以分解成许多子目标,总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这些子目标的实现,这样,决策的视角由抽象的总目标转向具体的子目标。对于价值链会计而言,各个子目标应根据企业的不同价值链分别设定。例如,对纵向价值链上的资金活动进行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资金从顾客顺畅地流向供应商、对采购活动和销售活动进行管理的目标是确保产品从供应商顺畅地流向顾客;横向价值链上的竞争优势分析的目标是确保企业保持和增强竞争优势;对内部价值链上的成本活动进行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的生产成本最低并持续降低、对价值增值活动进行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各个价值增值单元获得最大的价值增值,强化具有正价值效应的价值活动的价值增值能力,而消除具有零价值效应和负价值效应的价值活动对企业价值增值能力的负面影响等等。价值链会计决策的目标就是以预测结果为依据,结合未来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使这些子目标得以实现,从而保证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最优方案。

二、价值链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和假定,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化、标准化的会计环境。当现实发生变化而使假设远离会计的经济环境时,假设就必须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补充,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价值链会计和其他科学体系一样,必须依靠一些假设才能构建其知识体系。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假设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价值链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也称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其主要作用在于:主体规定了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济活动。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价值链会计的主体假设依然存在,只是内容和外延都已经扩展。会计主体不仅仅是独立的核算企业,而是具有多层次和多方位性。首先,价值链会计核算价值链上某一节点的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各有关方面提供相关会计信息,进行管理。这一层次和传统的会计主体含义是一致的。其次,价值链会计要反映价值链上其它企业的经济活动。最后,价值链会计还要反映价值链联盟的整体经济活动。在这三个层次中,层次一是基础,离开了层次一,层次二和层次三是不存在的。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借助于网络,价值链联盟的各节点企业可以实现完全的无缝链接,可以实时地了解其它企业及整个价值链联盟的经济活动,并根据价值链会计提供的信息实施某一企业的管理活动。

2、持续经营下的不定期会计分期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会继续它的正常经营活动,而不会面临解体、清算等终止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它规定了会计活动的时间范围。会计分期假设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之上,为了满足决策制定者定期制定决策而人为将持续经营期间分成若干个期间,以便于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在传统会计理论中,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是很重要的两个基本假设。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环境的变化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这两个假设带来很大的冲击,其内容也应有所变化。对价值链会计来说,因为其会计主体是多层次性的,所以持续经营假设不能仅仅针对单一组织,而还应包括价值链联盟。将持续经营假设拓展到范围更广的价值链联盟,价值链节点上的企业就能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纵向分析,判断哪些环节可能会威胁自身正常的经营能力,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当价值链联盟中的一部分出现破产时,持续经营假设依然成立。

由于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延伸,所以价值链会计中会计分期假设依然成立,但和传统的略有不同。传统财务会计一般以“年”作为会计期间,企业在每年年末提供本年内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报告。但随着人们对财务报告及时性和实时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传统的按年提供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已经快要消失了。为决策提供实时信息是价值链会计的主要特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时提供所需信息已成为可能。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随时从相关的数据中自动收集并抽出有关的数据,生成与决策相关的财务报告和报表。每一时点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不同时段的损益表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生成,使得会计分期的时间间隔可以不断缩短,变“历史信息”为“实时信息”。只要企业进行持续不断的经营,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求,获得每一时点或时段的财务报告,这使得价值链会计的会计分期具有不定期的特性。

3、价值计量假设

计量单位是指对企业发生的交易必须采取统一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会计具有的量化特征,对计量工具的选择具有严格的要求。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单位是货币,也即货币计量假设。该假设附带包括两个附带假设:记账本位币(唯一性);币值稳定不变(一致性)。该假设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而且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受到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币值稳定假设是不成立的。在不同时期,货币购买力不同;不同国家的货币不存在稳定性的比值关系。因此,用币值不稳定的货币作为唯一的计量单位有失公允。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互联网进行跨国金融工具交易和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易变得非常容易,尤其是“网上银行”的兴起、“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计量不再具有唯一性。

在价值链会计框架内,计量单位不仅包含货币单位、非货币单位,而且还包括许多非财务信息,如顾客的偏好和满意度等。这样,会计管理的视角就大为扩展,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就统一为价值信息,货币计量扩展为价值计量。这一计量单位假设突破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单一货币计量假设,是一种立体多维计量方式。在价值信息中,财务信息依然用货币来计量,非财务信息用规范化的非货币信息来计量。价值信息的选择要依据重要性原则,只要是有利于对价值链的价值增值情况进行分析与考核的价值信息,就应该纳入价值链会计框架内。根据这些计量单位,价值链联盟上各个节点构筑自己的价值信息库。各总信息库和总信息库之间、总信息库和子信息库之间、子信息库和子信息库之间可以自由交换价值信息。企业应该为这些价值信息库建立统一标准,以保证价值信息交换的顺畅。

【参考文献】

[1] 于富生、张敏:论价值链会计管理框架[A].第三届“价值链管理与价值链会计”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

[2] 郭梦龙:价值链会计研究[S].华东师范大学,2005.

[3] 赵玉霞:试论会计预测职能的重要性[J].经济师,2003(6).

[4] 于富生、张敏:论价值链会计基本假设[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1).

[5] 李心合:财务会计理论创新与发展[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6] 骆丛艳:制造企业价值链会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5.

第7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网络经济;虚拟企业;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构成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基础,是对财务会计所处环境特征的描述。我们如今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同工业社会具有重大差别的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为财务会计提供了一个以高科技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环境。网络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态,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和经济部门的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它实际上是一种在传统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经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的高级经济发展形态。此时,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必然会对财务报告应予披露的信息提出新的要求。这是否意味着传统的会计基本假设已不能满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是否需要重新界定会计基本假设呢?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一个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一个企业应当对其自身所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自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重要前提。会计主体假设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石。财务会计立足主体,面向市场,是提供该主体关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一个微观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主体假设既把企业同市场区分开来,又把一个营利性组织同整个社会区分开来。在会计主体假设的前提下,企业向市场传递的财务信息,严格地以该企业为边界,既不应涉及其他主体的财产和产权,也不应涉及所有者个人的财产和产权。这是保证财务报告正确性的最基本的条件。

在工业社会中,企业拥有大量的有形资产,能够持续经营,因而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存在。这种企业称之为“现实企业”,其特点是易于识别且相对稳定。在网络经济下,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竞争、技术、全球化、互联网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虚拟企业”。所谓的虚拟企业是指当市场出现新的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和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共同分担费用、联合开发产品并互利共赢的企业联盟。虚拟企业常常是在参与联盟的企业追求一种完全靠自身能力达不到的超常目标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目标要高于企业运用自身资源可以达到的限度,因此,企业自发的要求突破自身的组织界限,与其他对此目标有共识的企业实现全方位的战略联盟,共建虚拟企业,实现这一超常目标。一旦目标实现了,该企业联盟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联盟又诞生了。但是单个虚拟企业的工作过程都仍然保持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因此,现在有很多学者认为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同时并存将是新经济时代赋予会计主体假设的新含义,进而提出相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概念。本人认为这种观点不符合会计理论的要求,此种提法值得商榷。

会计主体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能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地做出经济决策;第二,对自己所控制的经济资源及自身的经济行为承担责任。虚拟企业的实质就是发挥自身优势,对外部资源和力量进行有效整合以期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以会计主体应具备的两个特征为标准,单个虚拟企业显然完全具备会计主体的两个特征,可以将单个虚拟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单个虚拟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它不仅具有明确的企业边界,而且由于其核心功能的保留,也更具有竞争力和稳定性。

但是整个虚拟企业联盟不能作为会计主体。首先,它不满足会计主体应具备的两个特征,每一单个的虚拟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不可能统一进行支配。其次,虚拟企业联盟,这种临时性的网络关系已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经济实体,它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它没有固定的内部管理者。但是对于整个虚拟企业联盟而言,只要它真实存在,就一定会有会计信息使用者。为了满足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我们可以比照母子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虚拟企业联盟报表,以反映虚拟企业联盟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给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只是没有必要再站在整个联盟的立场,统一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显然这种做法也不可行。同时,整个虚拟企业联盟,没有共同的出资协议或者是合同,每个单个虚拟企业都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因而没有必要把整个虚拟企业联盟作为一个单独的会计主体。

总之,网络经济时代出现的虚拟企业及虚拟企业联盟并没有改变会计主体假设的内容,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理论仍将继续适用。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对一个会计主体经营时间长度的描述,指每一个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将来可以无限地持续经营下去。但是在全球化和竞争不断加剧的网络经济环境中,企业稍有不慎就会陷入破产、清算的险境,同时并购逐步成为企业扩展的方式之一,使得企业购并、重组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有时候,整个企业在持续经营,而出于战略或者经营下去可能不利的考虑,关闭、合并或者是增设该企业所属的某些地区分部或业务分部,这会导致企业整体持续经营与某些地区分部和业务分部非持续经营现象的存在。

鉴于此种情况,许多学者认为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许多会计处理方法已不再适用,从而将此项假设改为破产清算假设。本人不太赞同这种观点,提出这种观点是因为对持续经营假设没有进行全面的了解。在缺乏明显反证的情况下,每一个现实主体由于相对比较稳定,可以承认它是持续经营的。持续经营假设并不反对企业的破产和清算,并且在承认这两种假设的前提下,选择会计核算的方法和原则不同,这是现代会计理论下已经存在的,而不是网络经济带来的后果。对于虚拟主体,单个虚拟企业的情况跟实体企业是一样的,甚至由于单个虚拟企业有其核心能力等作保障,企业的稳定性不降反升,持续经营也将更稳定。但由于整个虚拟企业联盟不能算作是会计主体,因而也就无所谓持续经营了。另外,随着财务管理的加强、财务预警系统的逐步完善,使我们及时发现企业面临的危机成为可能,这样我们就可以迅速地做出反映,改变我们的核算方法,企业的并购、破产和清算并不是迅速完成的,它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我们发现企业的危机赢得了时间。

因此,我们面临的企业将是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企业持续经营与分部非持续经营同时并存的复杂局面。无论是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还是新兴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提供会计信息仍然以会计主体的持续存在为前提。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也是对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时间长度的一种描述。它同持续经营假设紧密联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凡是持续经营的现实主体,就需要进行会计分期。会计分期是为了定期提供财务报告。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瞬息万变、竞争日益激烈,这要求决策者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财务会计信息使用者迫切要求会计必须提供及时的、最新的财务信息,会计报告期必须缩短。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为在网上实时的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信息使用者不必等到会计期间结束就能得到财务报告,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会计分期假设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其实不然。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根据会计期间来结算盈亏,按期编制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同时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网络经济使会计信息能够及时反映,而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会计分期的目的。另外,企业的投资者固然希望得到更及时的财务报告,但他们更关注企业在固定期间的经营成果,而不会过分去计较企业每天每时每刻的盈利与否。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要求,有可能缩短现有的会计分期,但是这并不等于取消会计分期假设。此外,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的信息仅仅是企业单方面提供的,注册会计师尚不能对这种财务报告进行实时审计,所以电子联机实时报告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尚未得到保证。不能保证可靠性的会计信息也就谈不上决策有用性了。对于单个虚拟企业而言,其情况跟现实主体是一样的。由于整个虚拟企业联盟不是会计主体,因而也就无所谓会计分期了。

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在按会计分期定期提供分类、汇总的财务信息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实时各种财务信息,供会计信息使用者自主选择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四、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本身附带两个假设:币值稳定性和币种唯一性。网络经济时代,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币值稳定性受到冲击。同时,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等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有越来越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应该将电子货币引进货币计量假设,而将电子货币不能或者是不便计量的资源价值仍旧采用货币计量。其实,这种想法是对货币计量假设认识不全的结果。

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者是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它是现实货币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虚拟化,是一种没有货币实体的货币,它的功能跟真正货币的功能是一样的,因而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也就无所谓把电子货币计量引进货币计量假设中了。

货币是价值唯一可以表现的、能够量化的形式。会计要反映价值的形成、耗费、收回及其循环周转,非依赖货币计量不可,但它是会计信息主要的计量单位而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在财务报表的量化表述中,货币应是唯一的计量单位,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所以它是主要计量单位,但其他财务报告以及报表附注都还需要披露其他不能用货币量化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使用者特别是对投资人的决策非常相关。例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人力资源就非常重要,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可能对企业财富、价值和盈利的创造贡献最大。对这些资源的披露,就要按专家、工程师的职称、专业水平(熟练程度)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特殊的标志为量度。因此,这个假设可以更明确地表述为:以货币计量为主,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杜兴强.会计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5-161.

[2]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J].会计研究,2002(1)5-10.

[3]baike.省略/view/11250.Htm.

[4]baike.省略/view/14897.Htm.

[5]刘松颖,孔维伟,贾志芳.知识经济背景下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再认识[J].消费导刊,2007(3):170-171.

[6]许永永.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冲击[J].辽宁经济,2006(7):130.

[7]李莉.质疑知识经济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冲击[J].湖北财税,2003(12):14-17.

[8]刘静宜.关于网络经济环境下会计基本假设的探讨[J].福建农机,2006(1):31-32.

第8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建设;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也日益遭到破坏。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维持生态平衡、净化空气、保持水土等重要功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而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进行了相关介绍。

一、生态公益林建设概述

我国林业按照其目的分为商业经济林和生态公益林两种。商业经济林其目的是为了创作经济价值,而生态公益林顾名思义则是为了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促进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公益林又可以按照具体功用分为防护林和特殊用途林两种,防护林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等;特种用途林包括国防林、科研林、休憩林、业环保林、自然保护林、风景观赏林以及森林公园、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由于长期以来森林过量采伐,生植被破坏严重,森林总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林分质量差。

由于生态公益林以保护生态环境平衡作为主要目的,经济效益较低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那么如何在不损害林农经济利益和种植积极性的基础之上,获取更多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所耗

人力、物力、财力的直接补偿,推动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极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是,广东省生态环境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林木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广东省在2001年开始省级公益林建设工作,到2004年完成区划界定,后再经过四次扩面,全省现有省级公益林302.4万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45.73%。

二、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1.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效益

文章以某市生B公益林为例,通过分析水文气象及森林生态定位监测数据可以看出,该市的平均降雨量大约为1500~1700mm,依据生态公益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法对涵养水源量的价值进行估算,总的涵养水源量达4407.63万m3,总价值36145万元,其中调节水量的价值为26933万元,净化水质的价值为9211万元。其中,不同林型的涵养水源能力如表1所示:

除此之外,在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过程中,为水系及流域下游的水质净化、减灾以及减少下游泥沙淤积等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这其中的价值是难以估量的。

2.生态公益林森林储能效益

在开展生态学功能研究的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能量,在对植物所含能量水平进行度量时,所应用到的度量单位就是植物热值,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可以从热值变化上看出来,同时对森林植物的热值进行测定,得到生态公益林储能总值为60521万元,新增储能的价值为5334万元。

3.生态公益林固碳释氧效益

应用工业制氧法及碳税率法,结合野外样地的调查数据对生态公益林的固碳释氧量开展计算,得到生态公益林年净固碳量为130200t,计算得到固碳释氧价值为50408万元,其中释氧的价值占到了34784万元。不同林型的公益林固碳释氧价值如表2所示。

4.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经营者收入的影响

站在理论的角度开展分析,在将山林规划成生态公益林之后,森林经营者对于森林资源的经营利用受到了限制,这会导致森林经营者的收入有所降低,为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该理论的正确性,对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前某林区农民的收入进行统计,并将其与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后,该林区农民收入进行比较,在收入统计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直接询问与森林经营者收入考察2种方式开展,发现在开展生态公益林建设之后,森林经营者的收入水平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趋势,其中林业的收入所占的比例能够基本上维持稳定,再加上农民的收入当中对于木质林产品的直接依赖程度本来就比较低。所以说,生态公益林建设对于林农的收入影响非常低。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公益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对保护、恢复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建设生态公益林,能够提高森林释氧能力、固碳能力以及水土保持能力,而且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经营建设,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持续经营价值范文

关键词:会计理论;企业合并准则

引言:对于会计理论,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美国会计学家莫斯特认为,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由对来自实务的原则和方法程序的系统表述所组成的。斯科特则指出,会计理论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其一是对会计实务有着解释作用,其二是能改进人们对于会计环境的理解。由此可见,尽管各位学者对会计理论的表述不一,但却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点,即会计理论是在会计实践或会计实务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并且是用来指导会计实践的。以下将从会计假设、会计原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视角出发,探究会计理论是如何在企业合并会计准则中体现的。

一、会计基本理论在企业合并准则中的体现

(一)会计假设在企业合并准则的体现。会计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于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其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假设在企业合并准则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处:

准则第二条和第四条对于合并事项的定义及其主体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准则第九条明确了应由母公司编制合并日有关报表。这些体现了会计主体假设。准则第八条规定,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包括为进行企业合并而支付的审计费用、评估费用、法律服务费用等,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体现了会计分期假设。准则第五条指出,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体现了持续经营假设。准则第十二条。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体现了货币计量假设。

(二)会计原则在企业合并准则的体现。理论上说,在会计中应该有一些原则可用来指导会计方法或有关准则,这些原则通常被称作基本会计原则。但实际上,目前对会计原则的表述仍然不统一,在内容和数量上也不尽相同,但其中被较普遍接受的原则主要有:(1)历史成本原则,指对会计要素的记录,应以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取得成本为标准进行计量计价。(2)权责发生制,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的发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3)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配比。(4)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5)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指某些经济业务有几种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选用对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最小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6)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所以会计信息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非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7)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实务中,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据此作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8)一致性原则,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

会计原则在企业合并准则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处:

准则第七条要求,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合并方在合并日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这体现了一致性原则。准则第十一条规定,购买方应当区别一次交易和多次交易的不同情况确定合并成本,这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准则第十二条。购买方在购买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体现了历史成本原则。准则第十四条对于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符合什么条件的下才单独予以确认,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体现了稳健性原则。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企业合并准则的总体体现。目标指财务会计的目的和宗旨;基本概念是作为财务会计基础的概念,如关于应予以入账交易的选择,对这些交易的计量,以及把它们加以总括和传输给利益集团的手段等方面的概念。或者说,概念框架着重研究财务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1)确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2)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3)对财务报表因素进行定义;(4)解决如何指导对财务报表因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5)分析某些重大的财务会计问题。

概念框架在企业合并准则的总体体现:(1)企业合并准则的目标:对有关企业合并的理论及实务处理进行统一规范,为决策者提供与企业合并有关的会计信息,以有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2)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质重于性质、一致性、稳健性、客观性等。(4)财务报表要素:企业合并准则主要与六大要素中的所有者权益有关。

二、总结

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更好的指导会计实践,可以科学的规范会计实务,可以促进会计学科体系的建设。本文在阐述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理论在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中的应用,以此希望通过会计理论的发展来推动准则的不断完善,进而促进会计实务的向前推进。这又反过来可以为会计理论和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机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