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策略的重要性

第1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教学策略

26个英语字母是组成英语词汇、句子、文章的最小单位,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重视对英语字母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期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的英语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字母教学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字母教学的质量,进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并不重视对英语字母的教学。在他们看来,学生已经会写26个英文字母,能够将其读出并默写,已经达到了字母教学的目的。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多数的学生对于英文字母都仅仅停留在符号记忆的表面,无法将其与单词、句子、文章的学习联系在一起。这种机械的学习方法,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效果不明显。同时,在后期的单词教学中,由于对字母学习不过关,极易导致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学习,甚至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充满恐惧,进而出现记不住单词、对英语单词死记硬背的情况,大大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率。

语言是思维的具体表现,而思维则是语言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由于学生与教师对字母教学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口说英语,心想汉语”的情况,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思维,进而影响整个英语学习的效果。此外,小学阶段英语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听与说的训练,然而由于学生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总是先想单词的中文意思,然后再硬背单词的发音,进而将单词拼写出来。而这种学习模式,就使学生在句子中或是日常的交际中听到这个单词后,却无法反应过来,或是不能出口成句,从而无法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字母的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字母教学的质量。

二、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具体策略

1.帮助学生建立26个英文字母的读音体系。在这里,“读音”指的就是这个字母在每个单词中的读音,使学生一看到这个英语单词,就能将其准确地读出。如在实际的小学英语字母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明白,字母不仅有着各自的读音,而且在不同的单词里面其读音也是有所不同的。而在英语单词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借鉴其在汉语拼音内的读音,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其汉语拼音来读,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纠正,从而让学生快速记忆这个单词,提高学习效果。

2.巧用儿歌记字母。英语儿童歌曲,在目前的小学英语课本中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小学英语寓教于乐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其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儿歌都比较好记,且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大量的实践也证明,将简单的单词与儿歌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还有利于小学生对英语字母的有效学习与记忆。如在实际的字母教学中,教师将A―G这7个字母教完后,就可以用上这样一首英语歌谣:ABCDEFG,father mother and me. CDEFGAB,sing and dance under the tree. 这样一来,以往枯燥难懂的英语字母的教学由于儿歌的加入,就开始变得生趣盎然了,不仅调动了整个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一个相对宽松、活跃的环境中进行有效学习,同时也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小学生对英文字母的学习与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巧用比赛的形式教字母。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对成功的快乐体验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学生学习所体验到的成就感是促进其继续学习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的源头活水。而竞赛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优胜劣汰的意识,并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如在小学英语字母教学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就可以将26个大写字母卡片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比赛,将小写字母卡片贴在与之相对应的大写字母卡片下面,贴得最快、最准的小组就获胜。这就使整个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学生争先恐后地争取表演。学生在争取到回答的机会的时候,也会由于紧张而出现错误,但即使是这样,学生还是会再次争取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成就感将永远铭记在心,从而对英语字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

总之,字母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字母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转变对字母教学的看法,并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字母教学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字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梁所丰.小把戏中的大道理:小学英语字母教学探究[J].海外英语,2010,(10):48-50.

第2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新世纪英语;动名兼类词;教学策略

兼类词是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英语中的兼类词一般有动词与名词的兼类,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形容词与副词的兼类等。如track可以用作名词和动词;lower可以用作形容词和动词,所有英语兼类词中以动词与名词的兼类(以下我们称动名兼类词)最为普遍。一个英语单词后同时标有“n”和“v”,我们就视之为动名兼类词。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以新世纪英语教材词汇表为依据的动名兼类词

一、英语动名兼类词的重要性

《新世纪英语》高中六册教材中出现的兼类词主要有动名兼类词、名形兼类词、副形兼类词、动形兼类词和介形兼类词五种,约137个,其中动名兼类词95个,约占兼类词总数的70%。由于动名兼类词“身兼”动词和名词两种职能,所以作为动名兼类词的词一般使用频率较高,例如:contact,honor,benefit,focus,rank,treat,award,claim,favor等词在阅读理解中会频繁出现。因此,加强动名兼类词的学习就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首先,掌握动名兼类词,可以准确定位词义,有利于提高理解速度。例如,2012年上海英语高考试卷语法单项选择第28题的题干是这样的:

“The new law states that people drive after drinking alcohol.

(A.wouldn’t B.need’t C.won’t D.mustn’t)”

其中的“state”是个兼类词,既可以做动词“陈述、声明”解释,也可以做名词“国家、州、状况”理解。该句的意思是:新的法律声明人们不准酒后驾车。如果考生掌握了“state”这个词的话,那么即使不需要凭借语法知识也能在第一时刻把“state”理解为动词的“声明”,这将会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

其次,熟记动名兼类词,有利于提高做题的准确性。上海英语高考试题的第二部分是一种选词填空的题型,在给定“A-J”10个单词中,选定一个适当的单词放到空缺横线上,而且每个单词只能使用一次。如2012年的上海英语高考试卷Section B第43题:“It is a to us.”横线处应选F选项concern这个答案。如果考生平时只知道“concern”这个词能做动词“关心”使用,而不知道这个词还可以做名词,解释为“关注的事情”的话,那么解决这道题就费力费时了。

最后,应用动名兼类词,有利于提高遣词造句的水平。一个句子一般都需要主语和谓语这两种成分。我们知道,英语中主语往往用名词充当,谓语往往需要动词充当,英语动名兼类词正好符合英语句法的这一特性。所以当我们记住一个动名兼类词的话,在写作中就可以根据主谓成分关系选择适当的动名兼类词加以应用,以丰富写作所需的词汇。例如,记住了“purchase”是个动名兼类词,就可以把它当作主语用,如:“purchase is something that you buy.”也可以当作谓语来用,如:“He purchased a ticket yesterday.”

值得强调一点的是,兼类词的出现是语言经济性的一种体现:人们用现有的词来表达更多的概念,方便了人们的交际。但对于第二外语的习得者来说,尤其对千千万万的中国学生来说,词性的单一性可能更容易掌握。而当英语中的一个词对应汉语中几个词性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学生们的记忆负担,使学生往往顾此失彼,误将汉语对应词的此项词类特征应用到英语兼类词的其他词类中,从而导致词类误用。所以,意识到兼类词的这些重要性,有助于防止母语的负迁移。

二、教师的应对策略

针对英语动名兼类词的以上重要性,作为英语教师应该采取以下手段,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系统讲解。教师往往对兼类词的讲解不成体系,通常只是在单词讲解中遇到一个讲解一个。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教师首先应该对《新世纪英语》高中英语教材每册的兼类词都做好统计,特别是对动名兼类词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最后的单词复习中能够成体系地给学生进行讲解。例如,《新世纪英语》第三册出现的动名兼类词有26个,当教师把整本书上完的时候,就有必要花费时间将这26个动名兼类词系统的重新归纳复习。

2.归纳分类。动名兼类词中,词义与词义之间有联系的,属于易记单词。比如“advance”不论做名词还是做动词都是“前进,进步”的意思;“honor”做名词是“荣誉”的意思,做动词是“尊敬”的意思。显然,这些词由于名词和动词之间有必然的语义关联,所以学生容易轻松掌握。而有些动名兼类词,由于词义和词义之间没有语义上的必然联系,往往不容易掌握,教师应该在备课中做有心人,自己先重点识记再组织学生重点识记。例如,“address”做名词是“地址”的意思,而作动词却是“发表演说”的意思。由于这些名词与动词之间语义上的关联性不大,所以就需要学生重点识记,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阅读速度或是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3.专项训练。学生往往由于看书不够仔细,对于兼类词只记住了一种词性,这样显然不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在平时每单元的单词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该单元的动名兼类词,以便加深印象,积少成多。另一方面,随着学生不断地接触兼类词,当学习达到一定量时,教师可以对兼类词特别是动名兼类词进行诸如默写、翻译或词汇选择练习等方面的专项训练,从而达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的目的。如翻译题,缺乏信心是成功的一大障碍(lack),要求用lack的两种词性翻译句子,这样的练习不但巩固学生了的词汇认知,也复习了某些语法知识。

4.加强应用,为写作打下扎实基础。由于兼类词的双重身份,使它具有得天独厚的造句优势。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兼类词特别是动名兼类词的这个特性,给学生布置诸如用动名兼类词造句的应用练习。比如动名兼类词“ease”,做名词时可以造句为“Ease is the state of being very comfortable.”做动词时可以造句为“I gave him some brandy to ease the pain.”等等。通过动名词兼类词的造句练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兼类词的深入了解,另一方面,对提高学生的语感也特别有帮助,最终为写作服务。

5.词汇扩展,应战高考。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难度较高。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应该在前两年新世纪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年高考词汇手册,并根据词汇难重点和出现频率高低,进行最后一次归纳总结,并适当扩展。2012年上海英语高考试卷第47题是这样的:“Government 47 suggests that two thirds of adults and a third of children are overweight.”正确答案应该选D项figures,“figure”做名词有“数字、人物、图像”等意思,做动词是“计算、认为”等意思。此题的谓语动词是“suggest”,故前面的词只能是名词性的,所以此处的“figures”是名词“数字”的意思。而“figures”一词并不在我们前文所列出的95个动名兼类词中。这就说明,教师在平时的动名兼类词讲解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还要进行相应的动名兼类词的词汇扩展练习,使学生在英语考试中胸有成竹,以不变应万变。

总之,英语兼类词特别是动名兼类词的重要性,以及在高考试卷中的频繁考查,都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作为英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动名兼类词这样的“点”来带动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以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法小鹰.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与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10,(07).

[2]张海娟.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2).

第3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中音乐;民族音乐;策略;探究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音乐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受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影响,在青少年的音乐生活中,流行音乐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很多初高中生喜爱流行音乐,如电子音乐、摇滚音乐等,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专辑,参加演唱会等活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民族音乐的式微,一方面,传统教育对民族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接触民族音乐;另一方面,在社会上,民族音乐的传播形式和能力也远远不能和专业的唱片公司相提并论。我国民族音乐流传已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水平,通过民族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我国民族音乐是由各个民族的音乐所组成的,而民族音乐中大都包含了本民族的价值观、艺术信仰等内容,充分体现着各民族的民族精神。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会使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中所表达的民族精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此外,通过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和了解,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于少数民族的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受大环境影响,当下的青少年大部分都喜欢流行音乐,对于民族音乐没有兴趣去了解。青少年沉迷于流行音乐,一方面,会使学生眼界变窄,不懂得欣赏多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中的一部分作品并未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征是喜欢模仿,这些作品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民族音乐经过历史和岁月的积淀,流传下来的都是艺术内涵丰富、思想意识健康的音乐作品,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艺术品位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使学生能够接纳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

二、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一)多种艺术相结合深入理解民族音乐

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传统民族音乐,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多种艺术,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通过民族音乐与其他艺术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多方面体验并感受民族音乐的丰富内涵,能够不断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素养。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昆曲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于昆曲的唱腔没有基础的了解,可以先通过流行歌曲《花田错》引入,这首歌选用了一部分昆曲唱法,学生会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由浅入深,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传统民族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和艺术内涵,因此,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以古代著名《高山流水》为例,这首作品主要表达的内容是朋友之间身后的友谊,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先讲解这首作品背后的故事,通过伯牙和子期之间感人的友情,使学生对《高山流水》的理解更加深入。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幻灯片等,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直观表现出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讲解《平沙落雁》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学生从视频中所表现出来的磅礴大气的气势,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举办多种活动,提升学生兴趣

民族音乐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通过民族音乐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对于历史兴衰、祖国山河,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各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音乐和风俗,教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堂上举办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再课堂举办情歌对唱的活动,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情歌对唱。这样在活动中,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另一方面,通过情歌对唱,也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这种活动的情感内容。此外,也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与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例如《刘海砍樵》、《天仙配》等,有助于更好地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结语

综上诉述,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能够使学生通过赏析、品味民族音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深化民族音乐教学。将民族音乐与学生所喜爱的音乐进行有机结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洪培玲.高中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4,(z1):520.

[2]宁胜男.高中民族音乐教学探析[J].大观周刊,2012,(43):409.

第4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一、计算机基础素质的内涵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素质。所谓的计算机基础素质主要包括: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培养的主要目的为,当学生接收的新的信息内容时所表现:理解、感受和评价能力。更确切的说,就是学生是否对这一新的信息有着敏锐的感受能力、持续的关注能力和准确的价值判断与洞察力等。这需要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有基础训练逐步培养,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素质发展打好基础。

2.信息能力

我们要研究的办公应用能力就包括在这一素质当中。其主要教?W目的是培养学生或许信息、处理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做当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实践,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服务与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

3.信息道德

这一素质的培养最为重要。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与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已经交织在一起。网络道德规范,信息知识产权,电子个人隐等都需要良好的信息道德来维护。而这类道德准则的设立,应该在学生基础极端及之处就加以重视。

4.终身学习

随之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二、计算机基础内容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信息能力的基础阶段,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学习就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应用软件的掌握和学习。其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1.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是计算机使用的基础

一提到计算机的办公应用,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计算机办公软件。但其实,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也应该算在办公应用能力的范畴内。要掌握一定的信息能力,就要先从掌握办公应用能力开始。

2.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是未来就业的基本要求

人才的培养模式改变,主要是为了顺应就业市场的改变。在信息数字化日益进步的现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新员工入职的必备条件之一。为了让学生在今后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途,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办公应用能力。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1.根据教学大纲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层次和课时

在计算机基础学习过程中期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围绕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展开的。目前我们课上主要操作系统有Windows系统,应用软件也以基础的office办公软件系列为主。此外还会在课程当中加入一些工具软件和网页的相关知识。这些内容的学习对实践性的要求很高,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课时安排进行合理的规划。

2.在教学设计上,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帮助学生划定不同的学习层次。即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教学要求,在学生完全掌握的基础上再划定一些补充内容,例如:PPT文件的花式背景模板制作等。然后合理调配理论课程与上机课程的教学课时,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

3.个性化上机操作,让学生掌握应用能力

我们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办公应用能力,就需要让学生多进行有效的上机实训课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操作技巧,因此上机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多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4.最重要的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情境设置。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操作并不陌生,因此一些基础的重叠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一些互动游戏或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并通过共同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最终解决问题,掌握好操作技能。

5.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前面提到的要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这一意识的不断更新需要的正是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在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集思广益,提出系统中自己认为可以改善的部分,或者对感兴趣的应用软件与那些开发想法等。然后帮助学生从想法,整理出思路,制定实施方案,指导学生一步步完成。让学生以这种“将想法变为现实”的模式,不断的突破自己。

四、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为了让计算机基础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仅仅了解其重要性和设定教学思路是不够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以下问题加以重视:

1.提升教师的信息素质。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老师的信息素质高低不但影响老师个人的事业发展,还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信息能力发展。以此学校应该时长组织老师们进行基础计算机新知识的了解学习,在学校内组织上机操作交流活动等,让老师先保持好信息的终身学习。

2.加强校园信息建设。

第5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分层教学 必要性 实施策略

前言

所谓的分层教学策略主要就是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水平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一般以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为划分的依据,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能力,为其布置相应难度的学习任务,教授相应难度的英语知识,从而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分层教学进行有效的应用,以实现最佳的英语学习效果。

1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教师进行学,势必会对部分学生造成教育的不公平。如果教师的教学难度过大,将会影响到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导致这类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如果教师教学的内容过于简单,那么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来说,将会浪费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对这类学生也会造成不公平的情况[1]。而教师通过采取分层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实际的英语学习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到符合自己能力的英语知识,有助于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非常有利。②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很多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信心主要原因在于听不懂、学不会,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强化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够使学生逐步的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同时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在不断的增强,通过有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上不断的进步。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实际的分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采取科学的分层教学策略,确保将分层教学的效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教学和高效教学[2]。

2 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2.1 分层讲授不同难度的知识

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分层讲授不同难度的英语知识。针对于后进生,主要以最为基础的英语知识为主,在提问的过程中也主要以简单的问题为主,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不断的夯实后进生的英语基础,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学习,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针对于优等生,教师应该加大英语教学的难度,为学生设置相应拔高的英语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快速的扩展自身的英语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力,使优等生在英语学习上进一步拔高[3]。教师通过分层讲授不同难度的英语知识,满足了所有学生的英语需求,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更高,获得的英语学习效果也更好,有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更大进步,同时也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2.2 实施分层学习,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科学的实施分层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分层学习任务,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着手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学生势必会遇到很多的学习问题,同时也会出现很多的困难,导致学习无法顺利进行。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解决困难,促进分层学习的顺利进行和顺利完成[4]。此外,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万不可以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应该以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教师只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路即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高质量进行。

2.3 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

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分层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及时的了解自身的英语学习情况,并且积极的发现英语学习中的不足,同时及时的改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及英语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针对于后进生,教师主要应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并且提出相应的建议,使学生按照教师指点的方向进行英语的学习,有助于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针对于一些优等生来说,教师主要应以提出学生学习中的不足为主,使学生不断的扩展思维,在英语学习中寻求更大的突破,从而能够提高优等生的英语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上不断的进步[5]。

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的对学生分层,同时对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教学,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核.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9).

[2] 传成琴.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9(03).

[3] 毛景焕.谈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9).

第6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保护学习兴趣,探索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这些不仅充分说明“四自”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更为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四自”品质指明了方向。

我认真研读《标准》后,反思实施《标准》七年以来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四自”教育的策略应是:

1 我们要明白“四自”的基础是“自信”

我们要明白“四自”的基础是“自信”,为什么呢?(名人警句①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居里夫人②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高尔基)因为没有了“自信”,就不可能有“自主”,不由“自主”,又何来“自律”呢?又怎么能“自强”呢?所以,一个人必须要有“自信”,有了“自信”才可能“自主”,才可能“自律”、“自强”,才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我们在实施“四自”教育时,要抓住“自信”这个基础去做文章。那么,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呢?

2 我们要循规蹈矩地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其发展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其发展过程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自信品质的建立阶段;二是自信品质的形成阶段;三是自信品质的巩固阶段。

2.1 在学生自信品质的建立阶段,就是要我们给学生以“自信”,要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学好物理这门课程

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务必要以“生”为本,务必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因此,我们要努力培养并维护好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测评方案时,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学业基础和接受能力,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到甜头,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逐渐建立起学好物理的“自信”。

2.2 在学生自信品质的形成阶段,我们要明白学生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是脆弱的,是不稳固的

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又难免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时如果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把刚刚建立的自信都丧失殆尽。这样就会前功尽弃。所以,我们要教育学生理性面对挫折,知道挫折是暂时的,是可逾越的,是可规避的,是可战胜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要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挫折,去争取最后的胜利;一帆风顺的“自信”是不可能稳固的,是不可能长久的,我们要有愈挫愈勇的气概,要有永不言败、自强不息的精神。

2.3 在学生自信品质的巩固阶段,我们要通过合适的评价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形成的自信品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优秀心理品质

《物理课程标准解读》上说:“在课程评价上,要客观记录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使每一位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方面的作用,特别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可一张试卷定终身,更不可出些“偏、怪、难”的题难住学生,纸笔考试应逐步推行“开卷”或“半开卷”。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要分数至上,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不能削长补短,以同一个模式要求所有学生(《标准》)”。那么,我们在设计各种评价方案时,务必要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业实际水平出发,要从“三维目标”着手,而且不可以要求过高。我们要明白过高的要求很可能会使学生在评价中失利,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这不利于自信品质的培养和巩固。

3 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

3.1 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原则

(1)在老师的指导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和发现知识、发展技能。

(2)在科学探究中,老师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查找资料、进行实验探索,并得出结论。即使方案不完整,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也没有关系。

(3)根据学习和科学探究的需要,让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或获取信息,在此过程中,老师更多地是起到资料员的作用。

(4)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收集的材料编制题目,整理知识和信息。

(5)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物理的环境,让学生在物理课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讨论、去创造。

3.2 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性”的策略

(1)摆正师生的位置,老师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协作者”和“指导者”,不再是“讲授者”和“主导者”了。

(2)老师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老师对学生应多包容多谅解,少批评少指责。

(3)老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查找资料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4)老师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自己去求证,自问自答,自得其乐。老师切不可越俎代庖。

第7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重要性 改善策略

开设初中物理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物理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自身知识较为抽象,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理解性较差。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引入实验教学,改变过去传统的被动灌输式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物理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学生切身实际的观察、思考和分析,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本文重点阐述如何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1]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初中物理教学越来越强调科学探究,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并且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也设置了很多科学探究性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具体体现为:第一,实施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确,在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下,采用实验教学可以大大激发初中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教师一步步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鼓励学生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实施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注重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主要学习基本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实验教学,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尊重实验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注重科学真实的追求。同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几个学生组成实验小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二、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注重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深入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都离不开物理实验的教学。然而,当前新课标的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初中物理教师自身并没有重视实验教学,认为组织学生实验过于麻烦,导致实验室使用率较低,成为摆设;实验课程的成绩并未纳入中考总成绩中,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物理实验难度较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教学课程较少,组织学生实际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也比较少,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校实验教学设备落后,无法与实际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同步更新,无法满足学生实践动手的需求等等。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受到教师自身专业的素养和实验教学设备影响较大,目前并没有全面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落实和实施,无法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

三、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善措施

1.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

通过调查分析,很多物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要转变物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多组织相关的实验活动,充分利用学校配置的实验室。此外,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也要讲实验教学与基本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多组织相关的教学实验来进一步对物理基本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物理原理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2]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新课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就是要弱化教师在教师过程中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入实验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直接讲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单纯的记录和背诵实验报告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真正走进实验室,在自己一步步的操作下,感受物理原理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此外,在教师的帮助下,也使学生了解到实验的目的、内容和结果。尤其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动手,完成实验的目标,很有成就感,也越来越有兴趣做实验,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

3.营造学生动手动脑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手能力。因此,教师在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同时,还要积极使用实验室,多组织学生做实验,营造一个学生动手动脑的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相关的教学实验,观察实验过程的变化及规律,在教师的一步步引导下,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相关的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也善于观察、分析,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良好的氛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3]

4.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设备,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

在新课标的改革实施下,初中物理的教材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在每一个章节中都新增加了探究性活动的思考。因此,学校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加大对实验教学的投入,更新和完善相应的实验教学设备。对于已经陈旧的实验设备和仪器,要进行专业的维修和更换,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实验硬件环境。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自制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一定程度上降低实验的成本;可以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实验的对象,如沙子、水果等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

四、结语

开展实验教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和物理规律。因此,本文以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为基础,阐述了几点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以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亚敏.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2(10)

[2] 冯海燕.浅谈初中物理课外实验的开展[J].中学生语数外.2009(02)

[3] 熊春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初探[J].教学实践与研究.2009(02)

第8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力的培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本身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朗读过程中要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课文(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含义、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和情绪。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和体味。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鲜明、形象,掌握语言的结构美、音韵美、节奏美等,使其对字、词、句获得整体的感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朗读训练,从而形成系统、科学、特色、高效的朗读教学呢?以下是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

一、培养朗读兴趣,感知多彩语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乐意去认真投入地朗读。小学生是培养兴趣爱好的最佳时期,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十分专心的去做某件事情,朗读也不例外。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地领略文章的思想情感,但这个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记忆最好的时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如果只是一味的整齐读、大声读、个别读,则会显得十分鼓噪、乏味、单一,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表面上看起来是朗读,却只是停留在“声音”上,不能声情并茂的表达,因此也达不到朗读的要求和效果。有时学生能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却不能恰如其分的用情景交融去具体感知和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因此提高朗读的表现力、感染力、努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

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课堂40分钟,我们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很多的,时间是非常紧促的,我们利用课堂让学生熟悉课文,对学生作适当地指导是可以的,但如果完全凭借课堂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从不会读到会读,从会读到有感情地读,这是比较困难的,基本上也是很难实现的。这除了时间的原因外,还有现在的课文大部分已有一定的难度、长度,和学生个体之间水平的差异。因此,我注重让学生在课前的朗读预习。在课堂上我又通过听录音、范读等,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整体的印象。再让学生结合读课文自由学习生字,为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然后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比赛读等,使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正确、读流利,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有感情地朗读除了涉及前文所述的阅读理解、语音表达技巧外,还与口语交际有密切联系。读出“感情”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感情的主体和内涵,如文中某个角色的某种感情;作者的感情;读者的感情,等等。这就要求读者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二是感情的表达方式,即怎样运用常见情绪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把所理解的感情表现出来。具体到每一次的教学,可以各有侧重,侧重于感情理解的,可以要求学生说出相应人物或作者的情感体验,如列举类似情形下的类似情感体验;侧重情感表达的则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验,通过模仿和练习来掌握运用语气、节奏、音高等表达不同情感的具体做法。在低年级,有时还需要对课一些加工,例如增加一些描绘表情或态度的提示语,辅助学生读出课文人物的语气和语调。

三、丰富朗读形式,形成特色朗读

朗读的表面看起来单一,但是形式却层出不穷。实际教学中要求老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尽可能的形式多样。我们在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古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绿”字的巧妙之处,我们用换近义词的方法进行比较朗读,如用“度”、“吹”、“拂”等词替换“绿”朗读,让学生在比较朗读中体会作者遣词的精炼及活用,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课文中总有一些类型比较特别句子,如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等,可对这些句子改变句型进行比较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应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朗读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视学生学习情况、课文特点而适时采用配乐朗读,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人们的感情,经典的文学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和谐结合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课文中叙述的优美意境,同时,再定期举行一些诗歌、散文朗读比赛或朗诵会,丰富学生课内外的阅读形式。

四、多参与性朗读,多鼓励性评价

朗读是一项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能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刻苦的练习,才能真正实现它的艺术魅力。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把传统教学中专属老师的讲台让给学生,成为他们表演的舞台,引导学生将生硬的文字变成鲜明、生动、具体的场景,从中受到形象的感染和情意的熏陶。其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挖掘潜力,同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感受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能很快的领略文章的情感,但针对他们的模仿力很强的特点,教师何不适时充当演员,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而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成功的心理体验是保持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朗读作出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他们参与朗读的激情和动力。因此,教师在指明朗读后,不能马上提问学生“他哪里读错了?哪里读得不好?有没有读出感情?”等只找缺点的话,因为这种提问只会令学生产生挫折感和失败的心理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朗读的积极性。

第9篇: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日语教学 文化导入 必要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得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日语教学同样如此。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发现有很多学生,语言学知识很好,也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在跟其交流的过程中却屡屡碰壁,实际上这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文化常识造成的。反思日语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在目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的渗透,这可以说是造成学生出现沟通障碍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日语教学中,必须把文化导入放在和语言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

1 何为文化导入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所谓文化导入,是指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引入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内容,使社会文化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2 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2.1 文化的导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语言知识

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过多地强调词汇、句型的意思及用法,很少会在课堂上有文化延伸。其实,日语的很多词汇、句型都蕴含着丰富的日本民族文化内涵,缺少这一部分的背景知识,是很难真正掌握好日语的。

以词汇教学为例,有一些词汇,如果我们能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那么对于我们更好地记忆和运用都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日语中「花这个词指的是各种花,但是还有一个词「花見的「花却特指樱花。这是为什么呢?从远古时候起就特别钟爱樱花,每到春天樱花烂漫的季节,就会成群结队边赏花边饮酒作乐、吟诗作赋,「花見这个词也就专指赏樱花了。由于其对樱花的特殊情结,日语中出现了很多以「桜开头的词语,比如「桜餅(樱叶饼)、「桜漬(盐腌樱花)、「桜湯(樱花茶)之类,这些都是与樱花有关的。还有一些词语与樱花没有关系,但是也是以「桜开头,比如「桜肉(马肉)这个词,在学习的时候很多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马肉要称为「桜肉呢?这又要涉及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了。从历史上来说,在日本的江户时代,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日本社会曾经禁止杀生,于是便形成了以隐语去指牲畜肉的习俗。切割马肉时,马肉一旦与空气接触了,就会变成近似于樱花的颜色,而「桜肉又正好是在樱花盛开的时候最好吃,所以就叫「桜肉了。了解到这样一个文化背景后,我们在记忆「桜肉这个词汇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由此可见,在讲解词汇的时候,让学生了解到一些词汇背后的文化常识,对于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是很有帮助的。

2.2 加强对日本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存在这样的观念,只要会语言功底扎实,沟通就不存在问题。其实不然,实现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仅需要良好的语言基础,还需要克服彼此间的文化障碍。正如语言学家沃尔夫森所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以日语为例,日语很流利的学生在跟日本人交往时未必就能很顺利,很多都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沟通的困难。例如日本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通常不愿意直截了当地拒绝别人,而是会委婉地说:“让我们考虑考虑再说”;“我将把贵方的意思尽快向领导汇报”。这样的回答往往会让很多其他国家的人感到不置可否,实际上这就等于明确的拒绝。日本人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为了保持“和”的局面,导致平时日语在语言上的表达也是谨慎、恭敬、暧昧的。如果缺乏对这一文化背景的了解的话,在和日本人沟通的时候是很难把握其真正的意思的。由此可见,为了保障沟通的顺利进行,学习一种外语时,对这一语言所依存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必须有所了解的。

2.3 日本文化的导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日语教学着重于词汇、句型以及课文内容的讲解,这样的课堂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机械化地记笔记、背句型,课堂内容相对枯燥,学生不易接受。把文化渗透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非智力因素中最可利用的有效因素,在日语教学中加入文化教育正是很好地利用这一因素为教学服务。

3 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策略

3.1 课堂内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文化导入

不管是精读课还是听力课,都可以在词汇、句型以及课文内容的讲解中插入对日本社会文化的讲解。以日语的授受关系为例,日语中的授受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我给别人东西时,要用「やる、「あげる,我得到别人东西时要用「くれた、「くださった,此外还有「もらう、「いただく。在讲解的时候,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中文中一个“给”到日语中要变得如此复杂?这其实隐含着日本人强烈的恩惠意识,不同的动词的使用上也充分体现了日本人对恩惠的敏感程度以及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了授予者和接受者之间所形成的“施恩”与“受恩”的关系。这样的文化知识讲解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语法的同时,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在进行课文内容的导入时,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比如《新编日语》第二册第四课「食事,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日本人喜欢吃的各类食物,引导学生关注日本的饮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3.2 课堂外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获取异国文化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以及日语文学作品等来获得日本社会文化相关信息。也可利用外籍教师,举办日本文化相关的讲座,介绍日本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节日,比如女儿节、盂兰盆节等等。鼓励学生主动与外籍教师交流,获取异国文化知识。

3.3 优化课程结构,扩充学生知识面

传统的语言教学课程以精读课、听力课以及会话课等为主,我们可以通过增设日本文学欣赏、日本社会文化、中日文化比较等课程,扩充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4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也在向学生传播文化,文化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主动更新知识,深入研究中日文化差异,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时代感。

总之,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把文化作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融入其中,使语言教学和文化导入同步进行。让学生了解到日语背后的文化现象,在了解文化中学习日语,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满足社会对跨文化交际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晓冰.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