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汛工作建议及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长垣所辖河道长56km,堤防长76.564km,控导工程4处,涵闸4座、虹吸1座。全县17个乡镇,总面积1051km2,其中黄河滩区322km2、大功分洪区712km2。另外涉及北金堤滞洪区33.3km2。长垣河段地处黄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河段长,工程多,滩区、滞洪区面积大,涉及迁安人口多等特点,因此每年的防汛任务都非常繁重。
防办自身建设是黄河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战略转变的重要支撑,是全面推动防汛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基层防办是县级河务局防汛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又是同级政府黄河防汛指挥部的办事机构,主要是肩负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的方针、水情、工情、灾情、河势情况;反馈防汛动态;督促检查防汛五落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各级首长提供防汛指挥决策依据。
一、长垣防办自身建设情况
(一)建立健全组织结构
长垣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为常设部门,现有工作人员7名,
修防高级技师一名、工程师一名、助工二名、技术员三名。具有大专文凭的有六人,平均年龄30岁,是一个知识化、年轻化的防汛队伍。
(二)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防总和黄河防总有关规定,黄河防汛工作要按照规范化、正规化制定有关制度,建立健全保证防汛工作正常进行的指挥决策系统、调度系统、实施系统,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并针对防汛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健全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常抓不懈;形成有章可循的各种规定和工作制度,并遵照执行。按照正规化、规范化要求,提高防办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全局意识、服从意识、学习意识和参谋意识。长垣局防汛办公室本着严格、细致、全面的原则,在4月份修订完善了长垣防办各项防汛管理制度: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防汛工作职责;防办主任、副主任岗位职责;防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汛情、工情、灾情的联系报告制度;防汛检查制度;防汛例会、会商制度;防汛工作纪律;防汛值班制度;办公设施管理制度;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制度;机动抢险队管理办法;防汛工作总结制度;全员岗位责任制;控导工程班坝责任制;调水调沙责任制;防汛督察办法;安全生产奖罚制度;防汛抢险安全规定;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局域网络管理制度;防汛分级分部门责任制服;防汛动态联系汇报制度;防汛带班制度;防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防汛准备情况、汛情、工情、灾情等联系汇报制度;县黄河防办成员单位防汛工作职责;黄河防汛办公室职责等。
(三)硬件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防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按《黄河防汛办公室建设办法实施细则》主要配置有:办公室73.44m2,防汛会商室97.92m2,计算机操作间24.48m2,值班室24.48m2。电话机四部、传真机一部、微机四台、电视机一台、摄像机一部、数码照相机一部、复印机一台等,备有电话记录薄,来文来电登记薄、工情险情登记薄,灾情登记薄等;配置了水情、防汛基本资料、文档传输计算机网络,无线电通信手段等。基础资料齐全,有所辖河段防洪工程体系图,抢险料物一览表,洪水演进表,防汛手册,工程现状,滩区、滞洪区社经情况及撤退道路、避水台、救生设施,生产堤情况等。
(四)防汛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信息在黄河防汛工作中的不断应用,黄河防汛工作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观测和通信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缩短了报险时间,为防汛抢险争得了主动。信息是防洪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形势,科学制定防汛调度方案的依据。采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化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强化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及时性、准确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主动性,是防汛抗旱的需要,是减灾防灾的重要非工程措施。
目前长垣县局计算机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了局各部门的综合布线,配备了网络交换机和网络服务器,开通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局域网,不仅能通过专线上联省局防汛抗旱指挥中心内网,而且能通过租用中国移动光纤出口接入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初见成效。工情信息数据库录入任务已完成过半。建成防汛大屏幕投影会商室、电子水情显示屏。建成了网络中心机房,添置了较为先进的网络设备。
(1)杨小寨闸实现了涵闸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使引黄涵闸放水流量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对引黄涵闸进行时时监控,为黄河防汛增添耳目,为黄河不断流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地控制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应用,为黄河防汛提供保障。
(2)应用了水情查询、工情、险情会商系统软件、极大的缩短水情信息、暴雨、洪水信息的获取时间,为我们及时提供良好的决策环境,也为防汛减灾赢得时间,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争取主动。
(3)运用了网络电视会议系统,实现了上下指挥部之间的异地电视会商;防汛指挥系统是防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系统,形成会商网络,使各方与会人员犹如身临会议现场,实现了面对面的沟通和会商。能使防汛指挥人员和专家及时直观地了解基层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方案,保证防洪工程安全。
(4)周营上延控导工程自计水尺的建成,可以方便、准确地遥测水位,自计水尺将在以后得到较好地应用,加快了防汛信息的传递速度。从而为水位资料整编进一步研究黄河演变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奠定了基础。
三、防汛队伍建设与人员培训
(一)队伍建设
防汛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是防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防办工作人员素质的有效径。
防办人员要适应防办防汛工作需要具备:一是工作人员要具有全局观念。责任心强,热心于防汛工作,具备防汛工作必须的专业知识,熟悉防汛业务工作和辖区内各工程情况,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操作计算机熟练等;领导者熟悉掌握国家和上级有关防汛工作方针、政策法规,掌握辖区内防洪预案和工程运用条件,工作领导有方,安排科学合理,注重工作时效性,具有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二是工作完成要及时准确,所报材料要翔实,打印清晰,防汛工作部署得当,措施得力,落实具体,所提防汛参谋意见要及时、合理、正确等。三是要有服从意识。防办工作的特性是执行上级和本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各种指令,对领导的决定、指示,要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不得推诿、歪曲、扯皮,更不能置之不理;对领导布置的工作,要全面领会,具体细化,不能根据个人的感情任意取舍;对领导交办的事项,事无巨细,都要认真完成,事事有回音,不能丢三拉四,顾此失彼;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汇报请示,不能自作主张,越位行事。特别是当领导的决定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或相反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的决定,这就是“服从意识”。当然“服从”不是“盲从”,防办工作人员还要及时反映领导尚未意识到和认识不尽完善的问题。四是具有参谋意识。防办工作人员由于经常和防汛有关单位联系工作,还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因此需要较强的参谋意识,要从工作出发,认真履行自己参谋职责。在掌握大量翔实依据的基础上,以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围绕防汛中心工作,熟悉领导工作方法,主动谋大事、想大局、当高参。
(二)业务培训
防办人员要有学习意识。现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在飞速的发展,具体到防汛工作,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防汛指挥高度工作中运用越来越多。例如:在大洪水期间,领导决策部门需要及时了解掌握的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通过可视化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信息数据(洪水演进、泥沙变化、河势摆动、闸门分洪等)转化为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图像,给人非常直观的感觉。近两年,洪水预报数学模型的开发,特别是二维仿真数学模型的开发,对各级洪水的处理具有指导作用。防办每一个工作人员都需要经常不断地求知求新,自觉地及时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工作水平与工作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不但要有过硬的业务技能,还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争取在思想、理论上都到岗到位。
通过学习和培训要达到:
1.情况熟、业务精
防办人员要对本辖区内工程历史、结构、现状、抢护、靠河情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具体抢护措施做到心中的数;对不同量级的洪水演进情况、漫滩情况、水情表现情况了如指掌;对防洪道路、群防队伍、社会料源、滩区群众状况要熟悉;对防办日常工作要得心应手。
2.较强的专业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
防办涉及到水文、水工、测量、泥沙、水力学、计算机等方面的综合业务知识和防汛常识,需要在工作中广泛收集、不断积累、否则,就很难对水情、险情、工情进行分析。制定各种防汛预案和度汛措施。
3.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
每年的防汛信息涉及到大量的统计数据,所以防办人员还要对统计指标、统计范围、统计内涵,统计口径进行了解掌握。
4.具备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基层防办要和地方政府、部队、群众打交道,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把要传达的信息完整的表达出来就很难达到上传下达,及时反馈信息。再者,防办来往文电很多,特别是在洪水时期,电话多、传真多、文件多,而且时间紧,情况危急,要上报各种请示、方案、下达许多指令,措辞要求严谨、精炼、逻辑清楚。决策果断明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写作水平,就很难完成文电处理工作。
二、专项资金管理
长垣河务局一切资金由财务科统一管理,按照财务各项管理制度规定,设有专人负责防汛资金。严格按照资金的管理程序进行管理,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水利基金和防汛抗旱经费使用管理等有关办法,专门设帐,专人负责、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三、防办建设存在问题
通过几年防办建设,长垣县局的防办建设初具规模。但是,按照正规化、标准化防办建设的标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防办自身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防办自身建设步伐,突出表现在认识不到位,投入严重不足,设备不完善,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够规范等方面。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我们发展和实现正规化、标准化防汛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具体表现为:
1. 防办建设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大幅度加大黄河防汛投入,小
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黄河下游大堤经过四次加高加固,特别是经过1998年以来大规模的堤防建设,使黄河整体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就很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放松黄河防汛工作。对防汛工作还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指挥的建设机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全局建设的有序性。
2.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防汛信息传递都采用现代
化设备,现代防汛信息化涉及面广,投资大,防汛信息化建设没有正规的、稳定的资金渠道;由于缺少运行维护经费,有些系统已不能正常的运行,不能适应和满足现阶段防汛指挥的要求。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源开发严重不足,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普遍落后,至今全局的信息网络在用网高峰非常缓慢,特别是第三次黄河调水调沙实验,正常的文档共享、传递都不能实现,严重影响了防汛工作。
3. 防办专业人才缺乏
防汛专业人员业务水平不高,制约防汛工作的发展。由于对防汛专业人员培养的忽视,导致了长期以来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比重小,知识老化,既无数量,又无质量,严重影响自身业务的开展。难以适应现代防汛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改变防汛建设的落后局面,提高防汛专业人员的素质已迫在眉睫。
4.防办办公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水文测报、通信联络相对薄弱 ,基层水位观测仍然采用人工进行,自动水位观测尚处于调试阶段;办公设备陈旧,功能落后,容量小、运行速度慢。特别是在第三次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工作中,任务多,计算机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最近数码像机因运用时间长而老化电池盖扣老化,由于购买时间长,牌子老现在没有配件。这些原因不能为各项防汛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对防汛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
5.防办人员待遇有待提高
长垣局从上到下全局职工都知道防办工作不好做,都不愿意到防办工作,从防办出来的人没有一个人再想进防办。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今年四月份,防办需要人员,但局机关里没有一个愿意到防办工作,只好面向社会招聘。防办工作多,一年四季都忙,汛前忙准备,汛期忙值班、汛后忙总结、忙防凌等一系列的工作不间断,工作忙、没有星期天节假日,且责任重大,一个电话、一个传真、一个文件都要谨慎办理,在防办的每一位职工都要有相当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稍有疏忽就酿成严重后果。
忙对于防办工作每一位同志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怨言,值班每天1.2元,还不够吃一碗面条,这还不说,还经常不对现。防办工作多,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经常晚上、星期天加班,没有一分钱的加班费。防办人员建议应该多劳多得,多少给点加班费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特别是防汛值班和防凌值班一天24小时不能离开,值班时常要通宵,没有夜餐,也没补助费,长期下去,防办人员身体、心里健康会受到严重影响,有人统计过,由于防办工作繁重、突发事件多在防办工作过的人员占早亡的比例很大。
每年汛期防汛值班,因为是夏天,每天值班防办人员就从自己家带来毛巾被、床单、枕头等自己用的物品,可是到了冬天还要防凌值班,每次值班再从自己家带来两条被子,很不方便。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由此看出,加强防办建设进程,是新世纪防汛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加大防办自身建设,定能达到黄河岁岁安澜,为民造福的目的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防汛知识培训力度,提高防汛水平。由于现在是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停留在原来的业务水平上是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防汛是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较多的部门,需要及时对防办人员的培训,重点应放在新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知识方面,由于基层的技术水平有限,对防汛软件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特别是多媒体制作人员没有,每年防汛检查汇报时,多媒体制作要找别部门的人员制作,计算机一些简单的故障就无法正常工作,计算机应用水平达不到防汛要求,满足不了防汛需要,建议上级多组织有关防汛业务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防办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参加培训,保证培训时间,注重培训效果,并对培训工作进行考评,以此来不断改善队伍的知识结构,提高防汛办公室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要加强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二)防汛经费使用管理意见
每年的防汛经费有多少,怎么使用,防办一般不知道,为此,为防办工作带来许多被动,建议以后防办负责防汛费用使用计划,掌握部分防汛办公经费,可对应急度汛工程项目提出具体安排意见,对其他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提出合理意见,防办人员工资、津贴、加班费、值班费要有保障,收入要逐年有所提高才能提高防办人员工作积极性,对防办人员的待遇建议上级以正式文件规定下发,来保证防办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基层搞科研,一缺少技术人才,二缺少资金,这严重阻碍了防汛科技的发展,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这方面的投资。
(三)增加、更新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防汛办公室的工作多,任务重,完成的时间要求紧,防办7人计算机才四台,一台笔记本电脑(购买时间长,硬牌容量小运转非常慢),工作运转时计算机不够用,建议能否给防办再配二台计算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防办的数码相机购买年满已达六年了,现在电池盖坏了,不能使用,由于防办的业务多,工作量比较大,数码相机用的频率相当高,也不能每次用时都去借用其它部门的,建议能否购买一部数码像机。
长垣县河务局由于工程多、战线长,防办外业工作相对较多,工程勘察、河势观测、每年汛前、汛期、和汛后都要到控导工程安装和校测水尺、工程抢险、河道行洪障碍清除督察和防汛工作检查都离不开交通和通信工具,每次去工地都得租车,单价相当高,建议解决交通工具。
为了提高防办工作效率,全面促进黄河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防办正规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议依照《黄河防汛办公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配备。如能解决以上问题,防办的办事效率会更高,上报的材料会更及时、处理问题会更快,这样会对治黄各项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长垣县黄河河务局
张红霞 郭兆娟
关键词:防汛现状;防汛能力;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
中图分类号: U698.91 文献标识码: A
一、金山区概况
金山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太湖流域碟形洼地东南端,位于东经120°59′~121°27′,北纬30°42′~30°57′。南濒杭州湾,北连青浦区和松江区,东邻奉贤区,西接浙江省平湖市、嘉善县。金山区东西长43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368公里。
金山区属亚热带季风地区,夏季常有旱、涝、台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雨期集中在4~9月,这期间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8.3%。常年平均气温15.5C,金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12.8毫米,降水天数135.3天。
二、金山区防汛能力现状
(一)工程体系
1、内河工程现状
金山区河网水系为黄浦江上游支流水系,源出浙江天目山区。全区河网分别属于浦南东片、浦南西片两大水利控制片,浦南东片属黄浦江干流段水系,骨干河道以南北向为主,浦南西片属黄浦江上游水系,骨干河道以东西向为主。
区域境内共有河道1953条段(其中1条为名录外水体,即全区所有不受潮汐影响的沟浜渠的总和),总长2453.3km,河网密度为4.19km/km2。其中市级河道堤防总长度64.891公里,均建有硬质护岸;区级河道堤防总长度537.901公里,以浆砌块石重力式及土堤为主,分别为占30%和60%,其它护岸形式占10%;镇级河道堤防1133.608公里,主要以土堤为主,占83.23%;村级河道堤防3074.672公里,土堤占90.17%,仅有8.77%的村级河道建有护岸,且多以木桩生态式护岸为主。
2、海塘工程现状
金山区海塘地处上海市西南端,西接浙江平湖金丝娘桥,东与奉贤双缺相连,全长23.368km,其中一线海塘公用岸段长4.31km,专用岸段长19.058km。塘顶高程最低为7.7米,最高为11米。海岸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典型的弧形海岸,历史上就有风大浪急著称,从而造成海岸变迁大,岸线弯曲多变。作为防汛一线的重点海塘,现已达到了抵御2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台风的有5.747km,抵御1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台风的有13.311km,抵御100年一遇潮位加11级台风的有4.31km,丁坝5.328km,顺坝23.114km。
海塘属性 长度(km) 防御标准
公用岸段 4.31 100年一遇潮位加11级台风
专用岸段 石化企业 10.109 1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台风
上海化工区 3.202 1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台风
5.747 2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台风
合 计 23.368
图1 金山区一线海塘统计分析图表
3、圩区工程现状
全区地势为南高北低,地面自东南至西北呈倾斜。东南地面高程4.0~4.5m左右,占总面积33%,中部在3.6~4.0m之间,占总面积29%,西北部多在3.5m以下,占总面积38%,其中3.2m以下低洼地近5万亩,最低处在2.5m以下,对于部分低洼地区通过圩区建设来保障防洪除涝安全。目前,全区共有圩区32个,排涝泵站共计218座,总装机流量344.32m3/s,总装机功率14695kw。农村圩区水闸400座,其中套闸66座。
4、市政排水现状
全区共有排水泵站10座,总装机流量124.58 m3/s,总装机功率11949.5kw,主要分布在石化、漕泾地区,其余地区均为自流式排水。
城镇化地区市政排水采用城市排水标准1年一遇1小时降雨强度36毫米。
(二)非工程体系
1、组织机构
金山区已建立了以区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镇(街道、工业区)防汛领导小组为核心,区、镇(街道、工业区)两级防汛防台预案为支撑的防汛组织指挥系统。区、镇(街道、工业区)两级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划内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
金山区防汛指挥成员单位有25个,总指挥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担任,常务副总指挥由区水务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区人民政府副主任和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担任,21个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指挥。在汛期,依据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的防汛工作。
金山区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水务局副局长(副处级)兼任,属于正科级事业编制单位,实际办公人员为6名。
金山区所辖的9镇、1街道、1工业区均设有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共有140人从事防汛管理工作,其中专职7人,兼职133人。
2、管理制度
防汛责任制按照“块块负总责,条条负主责,下级对上级负责,人人都有责” 等四个层次的关系,将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在发生防汛责任事故时,依据《防洪法》以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汛期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等法律法规,将严肃追查失职部门、单位和人员的相关责任,包括法律责任。
3、信息化建设
目前,金山区共有视频会商系统、全球眼远程视频监视系统以及防汛决策辅助系统(水情自动采集子系统)等三大信息系统。三大系统的使用,实现了远程视频会商,提高了辖区内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了我区的防汛指挥决策水平。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及时、全面、准确地部署防汛抗灾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为防灾、抗灾、救灾争取了时间,从而达到了有效地防御风暴潮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的损失。
图2 金山区防汛综合数据库结构图
4、应急预案
区防汛办每年汛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上海市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并根据上一年防汛工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编制修订《金山区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和相应分预案,同时,指导各镇(街道)、金山工业区及专业单位制订完善防汛预案,并督促相关专业抢险单位开展防汛演练,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目前我区有1个防汛防台总预案、11个街镇(金山工业区)分预案、23个专项预案和1个人员转移子预案。
5、防汛应急能力
区防汛指挥部拥有1支20人的防汛防台应急抢险专家队伍,供水、电信、电力、排水、公路、绿化等在内的10支共计1004人的专业抢险队伍。市、区二级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总价值达360多万元。
金山各镇、街道(金山工业区)共有91支共计2342人的镇级防汛抢险队伍。镇级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包括水泵、编织袋、铁锹、雨衣、照明灯具等,总价值达216.4万元。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措施方面
1、一线海塘
一线海塘外抵御堤外风浪的保滩工程仍显不足。受近年台风影响,一线海塘部分丁坝出现坡面、坡脚,护面勾缝脱落以及翼形体被吹散等情况,严重影响着防汛安全。另外,戚家墩至龙泉港出海闸段为单塘,外侧保滩工程抵御风浪的能力仍显不足;城市沙滩前沿滩地较低,基本在-3m线以下,而且深槽距大堤较近。应采取必要措施全面提升海塘的防御标准,以确保海塘正常运行。
2、内河堤防
浦南西片泄洪通道防汛墙存在安全隐患。浦南西片掘石港、胥浦塘、秀州塘等18条骨干河道既是杭嘉湖地区洪水下泄通道,又是上海通往浙江重要航道。两侧防汛墙大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翻建、改造,墙体结构现已老化,地面普遍沉降,船只碰撞损坏,墙后土堤不达标,已远远不能达到原来设计要求(五十年一遇3.86米),再加上上游工情、水情变化,河床滩地冲刷严重,防汛墙难以承受长时间位浸泡和风浪。1211号“海葵”台风影响期间,西片防汛墙险象环生,枫泾、朱泾、廊下、吕巷镇堤防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漫堤,潮里泾出现30米塌方缺口。全区32个圩区的泵闸,达到二十年一遇标准的为9个,占30%。按照金山区委发文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本区圩区要全部达标,任务还很艰巨。
3、城镇排水
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近几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们发现我区部分住宅小区由于内部排水不畅、与市政管网连接口径不相配、防渗措施不到位以及雨水管口径过小等原因,一遇强降雨就会有较为严重的积水情况发生。严重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4、其他
部分公共、民用设施存在防汛隐患。在近几年的防汛工作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防汛隐患。诸如:行道树距离电线较近,容易诱发树木倒伏压断电缆的险情;居民、企业违规安装彩钢板,容易诱发彩钢板被风吹起切断电缆的险情;河道两岸绿化树木在台风的吹动下,容易形成杠杆,撬动护岸,从而导致堤防坍塌的险情等。这些看似平常的设施在汛期台风暴雨的作用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较为严重的险情,值得我们注意。
(二)非工程措施方面
1、组织机构
目前,从人员配置上来说,区、镇两级防汛办的防汛专业技术人员缺失较严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各镇、街道(金山工业区)防汛办往往为汛期临时组建,防汛专职人员奇缺。防汛工作的重点在“防”,也就是在汛前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来做好防汛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不是到了汛期“搭班凑人,哪漏堵哪”。由于专职人员的缺失,导致汛前并有专门的人员来从事防汛准备工作,导致了防汛管理不能做到常态化运作,严重影响着防汛工作的连续性,大大降低了防汛工作的效率。
2、防汛预案
防汛预案的编制旨在汛期发生突发险情时能更好的指导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防汛责任单位存在着预案编制“浮于形式,留于表面”的现象,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在发生重大险情时,预案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3、隐患排查
“隐患排查整改贯穿整个汛期”是防汛工作一项极为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部分防汛责任单位存在着麻痹大意的错误思想,认为隐患排查是在汛前的工作。殊不知,在汛期中由于台风暴雨的侵袭会产生许多新的隐患,当隐患转变为灾情就为时已晚了。
四、对策及建议
(一)工程措施方面
1、进一步提升海塘的防御标准。
海塘作为我区防御台风海浪的重点,应通过各种工程及养护措施,针对寻其中所发现的各类险情,根据轻重缓急,分批次提升一线海塘的防御能力。按照规划要求,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将一线海塘全部建设成200年一遇潮位加12级台风防御标准的达标海塘。
2、进一步提升堤防建设与管理水平。
针对我区浦南西片地势低洼,防汛墙老化、沉降破损严重等现象,根据区域规划,加快推进金山区浦南西片泄洪通道堤防应急加固工程等堤防加固项目,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的防御标准。
同时,针对我区断头浜众多,排水不畅等情况。积极推进浦南东片骨干河道如张泾河、中运河、红旗港等综合整治,打破我区浦南东片西水东排的瓶颈,解决好洪水通道的水土流失问题,发挥好龙泉港出海闸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河道规划建设和管理,坚决杜绝擅自填堵河道现象,争取在“十二五”末水面率达到8%。
3、进一步加快城镇排水设施建设。
应进一步重视并支持排水设施改建和管理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城镇排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也应根据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城镇排水专业规划编制排水设施建设计划,结合往年易积水小区现状,对旧的城镇排水管网要分期分批进行更新、改造。
同时,排水设施新建和改造,都应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完工后应由排水设施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区防汛办组织严格的竣工验收。
(二)非工程措施方面
1、进一步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的发挥区、镇两级防汛办的职能,应进一步理顺体制。通过引进人才、社会招聘等方式,保证各防汛责任单位专职工作人员的数量及业务素质,使得防汛工作走上常态化、专业化管理之路。
2、进一步提升防汛预案的可操作性。
防汛责任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应提升防汛责任意识,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编制修订好防汛预案及各专项预案,进一步提升预案的可操作性。
3、进一步完善防汛安全隐患风险排查机制。
进一步完善防汛隐患及时发现、定期排查、实时监测、有效整改的动态监管机制,应将防汛检查贯穿于全年防汛工作中。对重要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岗位应加强监管,不定期开展防汛安全专项检查;对海塘、防汛墙、区域排涝控制性泵闸、城镇雨水排水系统等水务设施加强日常检查和抽查,强化动态管理,确保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重大隐患,应全程跟踪、全程指导、全程检查,确保确保整改到位。
4、进一步推进综合治理步伐。
防汛工作重在综合治理,当前在综合治理方面需解决好三块的问题。一是水的问题。治水之本在于疏,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开展河道清障,给行洪找好去处,确保汛期水畅其流,行洪无碍。二是治的问题。集中对浦南西片18条重点泄洪通到开展摸底排查,重新梳理,对已经治理好的河道,应做好防汛巩固工作;对还没有治理的河道,应列入计划,倒排时间,分步实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管的问题。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设障、谁清除”原则,各责任单位应进一步明确职责,强化防汛意识,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5、进一步提高防汛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可在传统的防汛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组织开展一些诸如防汛能力评估、防汛科研等工作,进一步提升防汛管理的水平。
防汛能力评估可遵循全面评估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各负其责与协同配合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研判相结合、查找问题与提出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对海塘防汛墙、区域除涝、城镇排水系统、城镇道路下立交、城镇民防工程和防汛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开展专项调查评估。
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学术研究机构联合,吸纳先进的学术理论,针对我区的防汛薄弱环节,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进行一些科研项目,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剖析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升防汛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库;除险加固;水库防汛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兴修水利、防治洪涝灾害是我国水利事业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水库作为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目前大量的病险水库成为防洪心腹之患,一旦垮坝失事,后果严重。因此,加大投入,坚持不懈的实施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加强水库安全管理,保障工程安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一、水库防洪安全及除险加固工作的经验
我国现有水库8.4万多座,其中大型水库423座,中型水库2700多座,其余8万多座为小型水库。众多的水库包括星罗棋布的中小型水库,在农田灌溉、城镇供水、旅游、保障城乡及重要交通干线防洪安全和发展小水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水库有不少在工程设计和建设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工程标准低、质量差,隐患较多。虽然经过不断整治加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投人不足,水库除险加固进展缓慢;同时每年汛期造成的水毁工程,部分未能得到及时修复,新的病险水库不断出现;加之一些地方工程管理不力,水库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
1、明确责任,落实防汛责任制
完善和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是确保水库防汛安全的有效手段。每年汛期,各水库都必须有地方行政领导和水利部门的技术干部对水库防汛安全负责,要求包库负责人对工程隐患和相应的抢险预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认真检查与指导水库安全度汛的有关工作,监督各项政策、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万无一失。在调研过程中,地方同志深有感触地表示,多年来,一些病险水库之所以能够平安度汛,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了行政首长负责制这条行之有效的经验,在今后工作中应当继续坚持。
2、加强调度运用,确保水库度汛安全
根据水库工程状况,制定水库度汛方案,严格控制水库蓄水,这是保证水库大坝安全的重要手段。河南省高度重视水库调度,汛前合理制定汛限水位,汛期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加强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地预报暴雨洪水,提前预泄,牺牲部分发电供水效益,预留防洪库容,适时为下游削峰、错峰,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防洪效益。
3、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除险加固投入
资金投人是当前水库除险加固的关键,也是水库除险加固的难点。河南省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资金筹措上取得了较大突破。近年来,他们结合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自力更生,多层次、多元化筹集资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三门峡、小浪底等地在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筹措方面找到了有效的途径。
二、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几个特点
近10年来,我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水库除险加固的投人逐年加大,对安排项目的资金匹配有较大的增加。地方各级投资力度表现为乡镇多,县(市)一般,市(地)较少。在各级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不少地方坚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对水库的投人力度。一是把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二是把水库除险纳入以工代贩、山区开发、农业开发等范畴来抓;三是通过动员社会力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群众集资等途径加大投人力度。
2、防汛责任制的落实提高了地方各级领导对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除险加固工作的开展。一些地方制订了水库除险责任目标,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将责任人名单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效益好的水库管护较好,地方和群众除险的积极性较高。灌溉、水产等效益较好的水库,各地都比较重视,优先安排资金,及早除险加固,以使水库早日发挥效益。
4、重视工程质量,加强技术指导。各地在水库除险加固中,能严把工程质量关。对复杂的工程问题加强技术论证,选派技术人员常驻工地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三、除险加固应采取措施
我国水库数量多,安全问题严重,除险加固任务十分艰巨。为了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加大投资力度,改革投入体制。对大型水库和重点中型水库,中央应给予重点支持。对于西部地区和加固任务比较重的省份,中央投资比例应更多一些。对地方管水库除险加固经费进行改革,实行“以奖代补”。今后水库除险加固经费安排应贯彻如下原则:突出重点,主要安排防洪位置重要、效益好的病险库;鼓励先进,对那些领导重视,群众积极,资金落实,除险加固力度大的地方应优先考虑并在经费上予以倾斜,以充分调动地方投资积极性,增加投入。利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水库除险加固和维修养护,效益共享。
2、转变观念,明确投资主体,限期除险。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省、市、县、乡应为水库除险加固的投入主体,各级财政应彻底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克服“等、靠、要”思想,制定规划,落实措施,切实加大投入,加快除险步伐。
3、继续推行水库防汛责任制,积极推行水库除险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都要拟定水库除险加固责任目标,责任到人,并将责任人名单向社会公布,以提高各级领导对该项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关键词: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管理;水上交通安全
聚焦梅州闲置砂石船舶安全管理难题,通过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走访有关单位等方式深入开展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管理对策研究,提出“防、查、守、固、报、救”六大方面管理对策,为加强闲置砂石船舶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1.调研背景
2013年以来,梅州共发生7宗涉及砂石船舶的险情,其中造成较大影响的险情4宗,分别是:五华县20多艘闲置砂船舶断缆造成船舶触碰桥梁险情;韩江大麻镇水域4艘闲置砂石船(其中2艘为无动力船)受到洪流冲击发生断缆漂移险情;梅潮两市交界水域发生1艘砂石船舶断缆漂移触碰广济桥险情;东山电站上游5艘闲置砂石船受洪流冲击断缆漂移撞击水利枢纽泄洪闸险情。近年来,梅州市开展船舶防汛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拆解吊离“三无”船舶280余艘,虽然从源头上减少了船舶防汛压力,但闲置砂石船舶依然较多,防汛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如何让闲置砂船安全度汛仍然是梅州水上安全监管的难点。
2.调研基本情况
2.1辖区砂石船舶基本情况
梅州现有砂石船舶411艘(均为300总吨以下),其中采砂船274艘,运砂船137艘,砂石船舶集中停泊点17个,大部分处于闲置状态,仅在采砂标段开工时,部分采运砂船才会重新营运,目前正在营运作业的砂石船仅有31艘。
2.2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8份,走访行政相对人150人次,走访各水上行政单位工作人员50人次,充分了解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管理现状和相关的意见建议。问卷调查显示,闲置砂石船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安全管理人员较少,值班不规范,安全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船舶停泊地点随意,存在船靠船、船连船及“一缆多船”的情况;系固设施较为简陋,难以应付恶劣天气引发的洪水袭击;部分船舶日常管理欠缺,致使系泊、动力设施老化,存在断缆漂移的安全风险。通过调研走访,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应统一设置船舶停泊区,但对于设置停泊区后的费用收取问题和值班落实问题比较关心;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在汛期和台风期间加强隐患排查,到现场指导船舶防汛工作;及时通报气象预警信息和上下游电站泄水情况,以便船舶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水位的变化;对于不同种类、吨位的闲置砂石船舶,明确系泊缆绳、缆桩的技术规格上和值班要求上的规定,规范闲置砂石船舶系泊、值班工作。闲置砂石船舶集中停泊点船舶数量多为10-30艘;值班人员多为2人或3人以上,船舶值班时间多为24小时或1-3天值班巡查一次。大部分调研对象认为汛期时间是4-10月,少部分认为是3-6月,认为台风和洪水对船舶安全影响最大。大多数被调查对象认为开展船舶防汛自查时主要检查系泊设施、船体和水位,同时应每年更换一次缆绳、一季度应启动主机检查一次;采取加强系固、值班、集中看管和落实船舶企业安全责任的方式安全度汛。调研显示:海事、水务、应急、地方政府均有对船舶防汛工作进行安全检查;船舶所有人、管理人员或船员一般通过手机短信、网络获取气象水文信息,能正常收到海事部门的预警信息;少数船舶有制定防台应急预案,船舶日常开展防汛防台应急演练频次较低;辖区水上应急力量薄弱,砂石船舶应急主要依靠自有大功率船舶和政府执法船艇,缺少专业的应急拖轮,船主自有应急船舶日常维护也存在不到位的问题,难以保障船舶应急处置的可靠性。
3.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闲置砂石船舶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砂石船舶经济效益降低,船东对闲置砂石船舶投入不足,存在值班人员配备不足、值班人员应急技能培训不足、一缆多船、缆桩强度不够、船舶船体及设施设备状况差等问题,导致船舶难以抵御暴雨、洪水等恶劣情况,防汛安全隐患较大。(2)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够到位。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导致政府对闲置砂石船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对船舶属地管理的认识不够清晰,未建立联合监管、综合监管的长效机制。部分乡镇未能落实《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村和船舶企业的船舶安全责任制。地方河道主管机关对未按《河道管理条例》要求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放置且阻碍行洪的闲置砂船处置力度不够。地方防汛指挥机构未按《防洪法》要求对河道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闲置砂船进行清除,未对妨碍河道行洪、危害河堤、桥梁安全的闲置砂船船舶企业进行处罚。相关监管部门未按《安全生产法》要求对部分“三无”砂船予以清理。(3)船舶集中停泊区建设滞后。梅州现无正规锚地和停泊区,地方政府未按《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的要求在河道设置停泊区。目前的集中停泊点均为闲置砂石船舶企业自行设置,存在系缆设施简易、强度不足、一缆多船、日常管理不足等问题,防汛安全隐患较大。(4)船舶信息化设备配置不足。梅州现有砂石船舶无AIS、雷达等信息设备。相关监管部门信息化监管手段单一,仅能依赖CCTV、电话和现场监管。而闲置砂石船舶停泊水域分散、偏僻,时常更换停泊区,难以及时掌握船舶动态,在防汛期间容易出现监管、发送预警、安全提醒、防汛措施检查不到位的情况。(5)外港籍船舶的防汛信息传递不通畅。梅州存在较多挂靠的外港籍船舶,联系方式多为挂靠公司的通信方式,船主长居外地。在汛期,相关部门预警信息存在船舶企业接收不及时、漏接等情况,导致船主无法及时落实防汛安全措施,对船舶防汛安全造成较大影响。(6)应急救援基础建设不完善。梅州水域覆盖五县两区一市,点多线长面广,目前仅设立了一个市水上搜救分中心,偏远水域还未建立搜救机构。辖区砂石船舶多集中停泊在偏远水域,没有设置救援点。辖区也没有拖轮、打捞船等专业救助船舶,需从外地调配专业救援力量,导致险情处置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
4.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管理建议
4.1以“防”为先,聚焦源头治理
1)加强源头管控。船舶检验机构把好船舶检验质量关,对不符合检验标准,必须整改完成才能签发检验证书,整改无效或整改不完全的,不再签发检验证书,倒逼老旧砂石船舶加快淘汰。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落实属地和行业管理责任,规范招标砂石船舶船型标准,加强砂石船营运管理。同时,健全淘汰机制,引导产能落后及隐患船舶退出航运市场,从源头上减小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压力。2)强化日常管理。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定期对船体结构、航行设备、动力设备、系泊设备等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旧、破损的缆绳,避免一缆带多船、船靠船系固。保证停泊区内留有足够的数量船舶具备航行能力,以满足突况对救援力量的需求。对长期停航、无营运计划且船况较差的闲置船舶建议拖离水域或其他等效处理,降低防汛风险,减小安全隐患。3)探索船位偏离报警装置应用。开展船位偏移报警系统研究,根据辖区船舶船型、系缆情况、船舶正常飘荡距离、汛期水流等信息设定船位偏离最大值,船位偏离超过正常距离系统自动报警通知船舶企业和相关监管部门,确保及时发现船舶可能断缆漂移的迹象,开展应急处置,防止险情发生。
4.2以“查”为重,着重措施落实
1)压实各方管理责任。县、镇政府落实河长制职责,加大砂石船舶整治力度,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影响河道行洪安全的“三无”砂石船舶开展清理整治,减少防汛安全隐患。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各自监管职责,加强开展联动执法检查,加大船舶营运、船舶安检、采砂管理、停泊管理、防汛措施落实等全链条监督检查力度,督促船舶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要求船舶选择安全水域停泊,加强值班,加固船舶系固设施。对停泊在泄洪危险水域的船舶采取强制措施要求驶离危险水域,确保船舶防汛安全。2)压实船舶企业自查责任。督促企业汛期主动收集水文气象信息,加强防汛措施落实情况自查,特别是对系泊设备、船舶动力设备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度汛。对长期停航、无营运计划且船况较差的闲置船舶主动拖离水域或其他等效处理,降低防汛风险。
4.3以“守”为主,强化应急处突
1)加强值班值守力量。船舶企业要配足值班船员,保证足够力量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能够根据水情及时调整船位、缆绳,应对断缆漂移等突发应急情况。2)配备应急救援船舶值守。船舶企业要整合资源力量,科学设置应急拦截点,安排具备一定拖带功能的大马力船舶在集中停泊点下游进行24小时值守,保证在船舶断缆漂移险情发生时及时拦截,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4.4以“固”为基,筑牢本质安全
1)推进辖区船舶集中停泊区的建设。地方政府要落实《广东省河道采砂管理条例》要求,加快砂石船舶集中停泊区设置,制定集中停泊区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闲置砂石船舶停泊管理,从根本上降低防汛安全隐患。2)规范系缆设施建设标准。根据中国船级社梅州办事处《梅州地区沙石船舶搁置中系泊缆绳的选用》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梅州砂石船舶在水文条件下(韩江、汀江、梅江汛期最大水流速3m/s;洪水期5m/s)的总阻力汇总见表1[1]。根据受力关系分析,船舶所受总阻力及作用在缆绳上的力,以及系缆桩所受拉力;结合各停泊点现状,往往都是一桩多船进行系缆,因此系缆设施的建造要通过专业机构的科学评估,确保系缆设施有足够的抓地力和强度来应对各种水文条件及规定系缆船舶数量所产生的拉力。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引导船舶管理人建设符合标准的系缆设施。3)规范船舶缆绳选用。船用缆绳选用的最重要的安全指标是缆绳的最小破断负荷(MBL),根据中国船级社2016年《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舾装系泊设备章节中要求所规定最大的最小破断负荷,针对梅州典型船型,以及规范要求缆绳配备要求如表2所示。表2规范了缆绳的最低配备要求,基本满足船舶在各种水文工况下的需求,但实际情况考虑到缆绳老旧、破损、浸水、暴晒等情况;以及船舶在台风、洪水期间因水位突变对缆绳造成的惯性冲击力,建议船舶提早更换或增加足够强度的缆绳来确保安全。梅州地区通常所使用的缆绳有尼龙和丙纶两种,针对不同船型增系要求如表3所示。
4.5以“报”为本,畅通信息渠道
1)加强闲置砂石船舶动态报告管理。推行闲置船舶停泊地点通报制,要求船舶企业在闲置船舶移泊后将具体船位、停航时间、采取的安全措施等信息提前报告采砂行业管理部门,并进行进出港报告,保证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及时掌握闲置砂石船舶停泊情况。2)建立水利枢纽信息通报机制。各级水利枢纽在汛期加强水情研判,提前通报泄洪信息,确保船舶企业有足够的时间落实防汛安全措施。将船闸调度系统与海事部门信息共享,加强船闸过往船舶信息通报,及时掌握船舶动态。3)做好恶劣天气信息预报。乡镇政府和水务、海事、交通等职能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文、三防等部门的联系,及时通过微信群、手机短信、预警信息等信息化工具向辖区船舶、航运公司、施工作业单位等航行公告及天气预警信息,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醒其提高警惕,加强值班,切实采取防洪应对措施。4.6以“救”为辅,构筑安全屏障1)完善水上搜救组织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梅州市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实施方案》,积极建立县级水上搜救分中心,加强专业搜救队伍和装备建设,配置拖轮、救捞船等专业救助船艇,提升专业搜救能力。2)加强值班船员应急技能培训。举办船员应急能力培训活动,剖析现实典型防汛案例,强化对值班船员防汛安全知识、断缆漂移险情处置、险情报告等针对性强的理论、操作、相关法规培训,明确对岗位职责和值班要求,提高值班船员的防汛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能。3)建立船舶防汛险情应急预案。要求闲置砂石船舶集中停泊点做好船舶断缆漂移应急预案,明确岗位职责、应急任务,并在汛前组织应急演练,强化应急准备,提升应对汛期船舶防汛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确保险情发生时应急救援不慌不乱。4)建立上下游搜救机构通报机制。加强与上下游水上搜救机构沟通联系,制定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在船舶发生断缆漂移险情时信息互通,采取拦截、预警等措施,防止险情进一步扩大。
5.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开展梅州地区闲置砂石船舶安全管理现状调研,分析了目前管理存在的问题症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查、守、固、报、救”六大方面的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管理对策。相信通过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合力监管、船舶企业日常及汛期管理、险情应急处置等措施,能够有效防范闲置砂石船舶防汛安全风险,保障船舶安全。
参考文献:
保障城市防洪安全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大事,城市防洪工作是全国防洪的重点。建国以来,在治理江河的同时,进行了城市防洪建设,城市的防洪状况得到了改善,抗洪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城市防洪工作仍然十分薄弱。有些城市的领导还存在着侥幸麻痹思想;城市防洪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城市防洪机构和防洪责任制还不落实;城市防洪规划尚未制定和完善;现有工程设施的抗洪能力还很低,不能抗御较大的洪水。这种情况,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很不适应。为了进一步做好城市防洪工作,保障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对加强城市防洪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落实城市防洪责任制
必须坚持实行以市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种责任制。主要是抓思想动员,克服麻痹思想,提高各级干部、广大人民群众对防洪的认识;健全落实各级防洪责任制及水利、建设、交通等业务部门行政领导、技术、物资、通讯等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抓防洪资金的筹集;抓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防洪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抓城市河道清障和《城市规划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的贯彻执行等全局性工作;当洪水来临时,抓防洪抢险、抗洪救灾工作的组织指挥等。
二、建立统一的城市防汛指挥机构
目前城市防汛指挥机构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统一的防汛指挥部,统管全市的防汛工作;另一种是分设城区和郊区两个防汛指挥部,分别由负责城建和农业的副市长分管。此外,有的城市防汛指挥部办事机构没有固定的编制,人员不稳定,与防汛工作的需要很不适应。建议城市组织统一的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全市的防洪、清障和救灾等项工作。
三、尽快制定和完善实施城市防洪规划
城市防洪规划,既要以江河流域规划为依据,又要密切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实际情况,实行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处理好外洪、内涝的关系,对交通、渡口、桥梁、港口、环保、风景点都要合理安排。当前尚无防洪规划或规划不完善的大城市应抓紧制定或完善,应在一年内完成并上报。其他城市最迟不得超过两年。根据与大江大河有关的二十五个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由水利部负责、建设部配合,其他城市维持现有体制的原则,沿江河城市在审查临江建设规划时,应当事先征求河道主管部门的意见,否则上级主管部门不予审批。二十五个城市的防洪规划应同时报有关流域机构审批。规划一经审批,就要按规划组织实施。尚未制定防洪规划,又没有设防的城市、工矿区,要制定应急措施。今后,在兴建城市,工矿区时,防洪设施的建设要同步进行。
四、加强城市防洪设施管理,狠抓清障工作
首先,要认真贯彻《水法》、《城市规划条例》、《河道管理条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指导纲要》和防御特大洪水处理措施方案。第二,要建立健全城市防洪工程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的维修、管理和保护;要建立机动防汛抢险队伍;要储备一定数量的车辆、器材、照明、通讯设备,供防汛抢险使用。第三,要建立执法队伍,如成立公安派出所等,依法进行管理。
当前,要把清除河道阻水障碍,巩固清障成果作为重点抓紧抓好。各个城市要制定清障计划,限期完成任务,保证行洪能力。
五、加强城市防洪的水文测报、预报及通讯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要根据防汛工作的需要,做好水文站网规划和通讯规划,分期逐步实施。水文站网的布设,应满足洪水预报与防汛调度的需要。城市与省防汛指挥部之间的通讯以及城市内的区(县)防汛指挥部的通汛,必须保持畅通可靠。大、中型水利工程的雨情、水情、工情的测报及调度,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实现自动化。防汛通讯,除了使用水利、电力、建设和邮电部门的设施外,在汛情紧急情况下,还可利用公安、广播电视、人民防空等部门的设施。防汛部门事前要主动同这些部门联系,争取这些部门的支持。
20*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一城三地”建设,保障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防汛防旱工作意义重大。20*年我县防汛防旱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防汛防旱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的工作目标,经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减少洪涝台旱灾害损失,圆满完成了今年各项防汛防旱工作任务。现将今年防汛防旱工作总结如下:
一、汛情、台情和灾情
20*年我县汛情较为平稳,汛期内除6月份梅雨期的连续降雨外,没有发生较大的灾情,现将今年汛期基本情况进行回顾。
1、汛情。今年汛期全县降雨量创十年历史以来最高记录,达到1133.4毫米(历年803.5毫米),降雨天数81天(历年77天),降雨主要集中在入梅后的6月份,受梅雨带的影响出现连续降雨,这个月降雨总量达372.2毫米,占汛期总雨量的32.8%,10月份降雨量最少,为64.3毫米。今年汛期最高水位为于城站4.06米(*)。梅汛期27天,其中雨日为18天,总降雨量为357.1毫米,水位普遍较高,基本在3.20米左右。
2、台情。汛期靠近我省东南沿海且我县作出防御的台风有4个,分别为7号(*)、8号(*)、13号(*)、15号(*)。分析今年的台风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台风生成个数偏少。汛期共有17个台风生成,较常年同期(21.6个)偏少,直接登陆我省的个数更是为零,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空台”现象。二、台风强度强。今年影响的几个台风中,“*”登陆强度为台风,“*”、“*”为强台风,“*”为超强台风(时),登陆时达到台风以上强度的个数较常年同期(2.5个)明显偏多。三、秋季台风活跃。今年秋季以来(9月1日至10月15日),共有5个台风生成,2个影响我省,秋季以来登陆影响台风较常年同期(平均1.63个)明显偏多。四、台风持续时间长。“*”和“*”从生成到气象台停止编号,均持续了十多天,受其影响,给我省沿海一带带来了长时间的大风和降雨过程。
3、灾情。今年全县没有因台、涝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事故,梅汛期的洪涝灾害给我县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今年6月8日我县入梅后,受梅雨带影响,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雨量大,上游来水下泄,对我县工农业生产、水利工程设施、城区街道、居民生活等造成巨大影响。具体灾情信息统计:全县10个镇(区)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5.63万人次,倒塌房屋5间,城区局部严重积水,农村低洼区域农田受到淹没,全县直接经济损失7783.8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5557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4970公顷,水产养殖受灾面积440公顷;工业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1461万元:停产企业161家,毁坏路面3.05公里;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685万元:损坏堤防68处、长度18.06公里,护岸48处等。
二、防汛防旱工作
我县今年度汛总体上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因灾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一方面与我县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各项防汛防旱准备工作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县防御部署到位,抢险措施得力分不开。
(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
1、开展防汛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我县汛前大检查从二月中下旬着手部署,下发检查文件,各镇(区)开展自查,在此基础上,县防指分4个检查小组对各个镇(区)、围垦工程及城防工程进行了实地检查,到三月上旬结束。从检查情况来看,总体良好,但也反映出一些不足和问题,对此,在汇总各检查组的意见之后,以书面的形式向县政府作了报告。与此同时,各级领导也高度重视,在汛前及汛期间,省、市、县等多位领导先后对我县防汛工作进行督查指导,提出意见和要求。
2、健全防汛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在汛前,及时调整了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新增新居民事务局为成员单位。并于4月17日召开*年度全县防汛防旱工作会议,简要总结去年的工作,研究分析今年的防汛防旱形势,安排部署防汛防旱任务,全面落实各项准备措施。为进一步明确防汛责任,在会上,县政府与各镇(区)签订了*年度防汛防旱工作责任书。
3、完善应急预案,开展抢险演练。在前几年编制了有关防汛防台预案的基础上,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在汛前出台了县防指的《防汛防台工作应急方案》,保证了人员组织分工明确,高效、有序地做好防汛防台工作。同时,全县各镇(区)也针对今年基层村干部换届选举和其它变动情况,对各自区域的应急预案作了重新修订。为全面检验我县防汛防台工作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各级部门的抗灾救灾组织指挥及综合协调能力,县防指于7月14日举行了*县防御超强台风演练,本次演练以模拟第8号超强台风“海燕”正面登陆我县为背景展开,共设12场模拟场景,按台风影响时间和“防、避、抢、救”的不同时段循序渐进,逐步实施,整个演练过程历时1个小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4、储足防汛物资,加强规范管理。为做好今年防汛物资的储备与管理,确保在第一时间里拿得出用得上,对防汛物资储备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管理。一是新增一批防汛抢险物资,清扫整理防汛仓库,按物资品种、新旧程度作了归类存放;二是首次尝试“委托储备”机制,与供销社、石料厂等代储点签定有关协议,发放储备点告示板,解决了木材、块石等大宗物资储备保管难、资金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三是与电信部门签订汛期通讯保障协议,提供通讯中断时卫星电话的应急保障,确保防汛指挥、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5、开通信息平台,建成会商系统。我县水利防汛信息系统平台经过设计、开发、试运行等阶段,至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于5月下旬顺利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至今运行情况良好。该平台能对水雨情、工情等多种信息进行相关分析和管理,做出综合评价,同时更新各类动态文稿,使水利政务和防汛公文进一步公开透明化。为了提高我县防汛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与各镇(区)防汛防台信息的沟通联系,在去年完成沿海4个镇(区)视频会商系统一期工程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其余6个镇(区)的建设。至此在全县8镇2区全面建成防汛视频会商系统,也使我县成为*地区首个率先将会商系统延伸至镇(区)的县(市),实现了市——县——镇三级连网。
6、多措逐步实施,开展基层建设。根据浙防汛《关于加强基层防汛能力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我县自身实际,于今年汛后开展实施了基层防汛能力建设,要求各镇(区)对照标准,逐条落实,通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加强我县基层防汛能力,提高基层防汛体系整体水平。
7、加强防汛值班,完善制度管理。入汛后,水利防汛部门和各镇(区)加强防汛昼夜值班,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及时做好汛情的上传下达。在此同时,防汛短信、传真群发网络系统积极发挥作用,播发各类紧急和宣传信息。为规范当前防汛中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完善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建设,并将这些制度张贴上墙或编入防汛手册中,印发给防指成员单位、各镇(区)及防汛责任人等。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投入到防汛防台救灾。
今年汛期虽受连续降雨侵袭,也受台风活动影响,但由于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群众支持,最终顺利完成了全年度的防汛防台任务,实现了安全度汛。
我县自6月8日入梅以来,出现了连续暴雨天气,7日至12日平均雨量达204.0毫米,10日至11日雨量144.0毫米,更是为有记录以来(1964年至今),梅汛期单日降雨量最多的一次。11日7时,于城水位达4.03米、*闸水位达4.12米、*闸水位达4.02米,均超危急水位,城区内河水位也大大超过警戒水位。
受暴雨影响和上游洪水的涌入,我县长时间处于高水位,内陆各圩区和县城局部地区频频告急,多处受淹,防汛形势严峻。*南排工程、县城防工程、各镇(区)圩区设施全力启动排涝,有效地控制了水位的持续上涨。
县防指高度重视梅汛期的防汛工作,县防指总指挥、副县长黄江莺就安全度汛工作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防御准备,下发通知,及时启动防汛四级预警响应。指挥部内24小时坚守岗位进行现场办公,并派出多支督查协调组到各镇(区)、各重点水利工程,检查指导防汛工作的准备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责任人迅速进岗到位,安排落实抢险救灾工作。
12日下午,沈晓红县长对当前及下一阶段防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13日下午,沈晓红县长率水利局、教育局、武原镇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深入一线检查梅汛期防汛工作,听取情况汇报,了解核实灾情,部署指导防汛抗灾。
今年台汛期,第7、8、13、15号台风先后侵袭我省,受影响,我县也出现了明显的强风降雨过程。我县防台工作在县防指的统一决策指挥下,坚持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在每次台风的防御中,县防指及时召开紧急会议,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防台工作会议精神,具体部署防台工作。各级各部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加强值班,保持通讯畅通,根据职责分工部署防范重点,落实各项防台措施。及时通知出海船只回港避风,转移海上船只人员、沿海建筑工地、工棚、危房等危险地带人员。加强对排涝设施检查,做好预排、抢排的启用准备。
由于准备充分,防范到位,几次台风都未对我县造成人员伤亡和大的经济损失,取得了防台工作的巨大胜利。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在看到20*年防汛防旱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海塘防御能力有所削弱。由于建设水平、地面历史沉降、车辆超载行驶等原因,我县一线海塘防御标准在降低。同时,澉浦*围堤的20年一遇防御标准过低,以及林龙港口、东方船厂的建设使自然山体屏障被破坏,从而形成了多道防潮薄弱点。
2、城防、圩区工程防汛压力大。我县外河水位经常处于较高水位,加上近年来地面沉降严重,使得低洼农田在非台汛影响期也有受淹的情况,如果汛期有连续强降雨和上游洪水下泄涌入,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将受到影响,大大增加我县的防汛压力。
3、转移安置点存在安全隐患。我县城乡所建民房的框架结构只占少数,大多为抗风能力不高的混砖结构。被确立的各镇(区)集中转移安置点,也存在着数量少,未经过安全鉴定、没有向社会公告等现象。
4、尚未建立安全的避风港。到目前我县尚没有专门的避风港,给船只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问题。同时我县海上紧急救援能力不足,也给船只和人员发生险情时实施抢救带来很大的难度。
5、物资储备不足,专业抢险队伍匮乏。目前我县的防汛物资储备对照省级定额标准,仍存在着品种不齐,数量较少,覆盖面较窄的现象,在处置各类险情方面也缺乏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这对于人员救援、工程抢险等应急工作的支持相当有限。
6、圩区工程管理体制急需改革。“重建设,轻管理”问题突出,启动运行成本费用偏高,对基层财政的经济负担重,个别村因考虑运行成本,该启动防汛设施时不启动,群众引起不满,造成工作被动。
7、水利工程设施被盗现象严重。由于排涝机站远离村庄农户、基层日常管理不到位、设备贩卖价格高、周边县(市)均已安装防盗装置等多种原因,导致我县当前机电排涝设施成为某些盗窃人员的作案目标,偷盗现象时发生。
对策措施:
1、紧紧围绕“强塘固房”工作的总体部署,实施防洪封闭线建设,提高海塘防洪标准;继续做好对海塘的沉降观测,掌握沉降情况;加强对围垦、海塘的全面检查,确保工程安全。
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对城防、圩区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抓紧对城防管理人员、职责、制度建设的落实到位;对现有防洪标准存在隐患的圩堤加高加固,加快对有关圩区工程的设计建设,尽早发挥排涝减灾作用。
3、按照《县防御洪涝台灾害人员避险转移办法》规定,要求有关责任单位对现有安置点进行摸底调查,评估鉴定房屋质量与抗风能力,并建设改造公共集中安置点。
4、增加防汛物资储备数量和品种,对于在防汛中已消耗减少的物资,要及时补齐入库,备足到位,并结合*本地的防御重点,有针对性,有条件地储备常用防汛物资器材。
5、加强圩区工程管理体制建设,通过政策制订出台,建立合适的财政补助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泵站日常运行、管理经费等实际问题,使泵站可持续运行能落到实处。
6、积极做好与*南排的协调沟通,在台风、强降雨影响到来前提前进行水位预排,尽可能地减少降雨给我县带来的灾害损失,并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议降低南排开闸泄洪的水位标准,缓解我县目前严峻的防汛压力。
7、大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盗工作,一方面要积极争取联合各有关单位,组织力量加大打击力度,切实制止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从人防、技防入手,做好设施防盗、防破坏的长期防范工作。
四、明年工作思路及建议
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坚持防汛防台抗旱并重,大力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着力提升防汛防台抗旱综合能力,依法、科学、规范、高效处置洪涝台旱灾害,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继续做好防御洪涝台旱各项准备工作。明确组织领导,完善工作责任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和内容;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整改,确保各项度汛措施落到实处;强化防汛值班,做好信息收集、报送和预警,掌握防汛抗灾全面动态;科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物资队伍准备,加强防汛防台预案的修订和演练,研究人员船只的避险管理。
2、全面推进基层防汛能力建设。以各镇(区)为单位,进行基层防汛防台工作标准化建设管理,对照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各镇(区)成立专门的防汛防旱办事机构,落实办公场所、配备专兼职人员和设施,完善防汛责任制体系,推进防汛预警和信息化建设,加强抢险救灾队伍建设等,通过动员准备、建设实施、完善提高、总结验收等四个阶段,最终实现全面建成。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各类水库xx座,其中中型水库xx座,小(一)型水库xx座,小(二)型水库xx座。这些水库为防御洪水灾害和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许多水库存在着防洪标准偏低,达不到有关规范、规定要求,以及工程本身质量差,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形成了大量的病险水库,工程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或不能充分发挥其兴利效益。有些病险水库下游是重要城镇、交通干线,位置险要。据调查统计我县目前有xxx座为病险水库,这些险库急需进行除险加固。由于整治资金不足,绝大多数水库缺少正常的维修改善,工程不可避免地发生老化失修,以致旧险不除新的险库又不断出现。目前,仅小(一)型险库数量就比xxx年增加xxx座,小(二)型险库增加xxx座。按照目前的投入水平,许多病险水库短期内仍无法得到除险加固。
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议
为加快病险水库治理步伐,提高质量,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采取多层次、多渠道融资的办法,为病险水库加固提供资金保证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投资大、周期长、社会效益显著,应以公共投入为主。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政府都应建立相应的专项治理资金。但是,要加快病险水库的治理步伐,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为此,建议根据病险水库加固的现状和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融资政策:将中型险库加固列入基建项目,由国家投资;对小(一)型险库应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或受益区配套为辅;对于小(二)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则应以地方投资为主,国家可给予一定数量的补贴或采用以奖代补的政策。同时,结合病险水库治理,积极稳妥地搞好小型水库的产权制度改革。在防汛责任制得到切实落实的前提下,可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筹集治理资金。对病险水库在除险加固任务未完成前,尽量少建或不建新水库,尽可能将资金投向现有病险水库的治理。
(二)强化病险水库加固的前期工作,为搞好病险库加固夯实基础
搞好前期工作是保证病险水库加固进度及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为此,要做好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1、做好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1995年水利部颁发了《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在病险水库加固前期工作开始时,大坝安全鉴定主管部门应组织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专家,严格按此办法全面准确地查找出水库存在的各种隐患,实事求是地确定水库的安全类别,科学而又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固措施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对病险水库存在的严重隐患进行探查。病险水库的某些隐患,隐蔽性强,由于没有“对症下药”,致使其历经数次处理,仍未能彻底根治。这就需要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机构对这些隐患进行专题调研,找准隐患部位,分析产生原因,提出处理措施。
3、除险加固应与增容和恢复库容同时考虑。许多病险水库因存在安全隐患,汛期只能降低水位运行,调蓄能力大减;有些险库淤积严重,直接影响其效益的进一步发挥;有些险库,只要采取一些投资不大的工程措施,就可新增部分库容。在水库的病险得到有效排除的前提下,增容和恢复库容是提高水库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一条费省效宏的途径。据初步测算,采取除险加固和排沙减淤等措施,恢复、增加或保持每1m3库容所需投资仅是新修水库的1/5左右。因此,对水资源紧缺有增容或恢复库容潜力的病险库,即使在投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也应一次规划,分期实施。
4、除险加固应与综合利用及管理设施的改善相结合。病险水库由于修建时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建成后投入的更改、维修资金不足,普遍存在着防汛调度系统、雨水情测报系统、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资仓库等管理设施难以满足要求的问题。病险水库加固规划时,应考虑增设防汛指挥调度网络系统及通信预警系统、水文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大坝监测自动化系统等先进的管理设施。对不能满足需要的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资仓库等管理设施一并予以改造。
5、努力提高病险水库加固的科技含量。前期工作应思路新、起点高,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力求体现先进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在病险水库加固时,应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这方面的信息,广泛依托科研、设计、施工、大专院校等方面的技术力量,加以推广应用。坚持加固与提高、加固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力求在病险水库治理的技术经济方面有所突破。
6、除险加固前要进行效益分析。水库除险加固目的有两个:即增加水库的安全性和进一步挖掘水库自身潜力。因此,其效益主要有社会效益(防洪保安)和经济效益。防洪效益主要体现在加固后防洪标准的提高,目前常用频率分析法,即通过水库修建(加固)前后发生同频率洪水而引起下游淹没损失的比较,来计算水库的防洪效益。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初估增加的蓄水量以及由此而增加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效益。同时还要进行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年运行费和流动资金)估算和经济效益指标(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和经济净现值)分析。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险库加固应优先安排实施,以此带动病险水库加固工作的大规模展开。
(三)以项目实施,加强水库除险保安
1、强化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在项目管理上要形成以项目法人为主体,项目法人向国家和各投资方负责,咨询、设计、监理、施工、物资供应等单位通过招标投标和履行经济合同为项目法人提供建设服务的建设管理新模式。项目法人负责按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总额、建设工期,实行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项目主管单位要加强对项目法人组建、项目报建、招标投标、质量监督、主体工程开工、项目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对以往忽视报建审批制度的现象要及时纠正。通过报建制度,可有效地预防出现“三边”工程和“钓鱼”工程,避免由此导致盲目开工、拖延工期、浪费资金等现象,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实行招标投标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设备材料采购等,一般情况下应由建设项目法人依法招标,择优选定。在招投标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专家库评标的作用,坚决打破地方保护和部门保护的壁垒,杜绝行政干预,严惩腐败。禁止无水利资质和低资质单位承担与其资质不相适应的项目。抓好《招标投标法》贯彻落实工作,强化招标投标各个环节管理,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3、落实建设监理制。项目法人通过招标方式确定监理单位后,监理单位即可进行工程现场管理,依据合同从事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建设各方关系。当前应杜绝监理单位超越资格等级承揽监理业务及自己施工、自己监理的现象。
(四)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
目前水库产权虚置、管理不善、责任不落实的现象较普遍。为防止出现一边除险、一边出险,旧帐未还、又添新帐的被动局面。病险水库加固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
一要尽快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水库管理新机制。在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建设之初应确定实行建设与管理统筹结合的新型建设管理体制。投资多元化、产权明晰化、供水供电价格商品化、水库服务有偿优质化,增加现有水库管理经费,逐步实现良性运营。
二要加强对水库调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及水库调度水平。
三要建立并严格遵守水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细则,使其早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四是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发水土资源,以开发促发展,以发展促管理,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良性管理运行机制。三、病险水库防御建议
为提高水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灾害发生时做到科学有序地指挥抗洪抢险调度和进行险情抢护,力保水库工程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对病险水库除做好除险加固的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做好防御工作。
(一)做好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做好防御工作的基础,是应对灾害的行动纲领,只有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做好一个详细实际的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时,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心中不慌,应急工作才能有序开展,尽大限度减少损失。
(二)做好突发事件危害性分析
从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导致水库出现重大工程险情的主要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漂浮物阻塞溢洪道以及其它不可预见的灾害。做好每种情况的应对方案。
(三)做好险情监测与报告工作
监测水库险情,主要是对大坝是否有裂缝和渗漏,溢洪道和放水管是否畅通,闸阀是否开启自如,库区是否有滑坡等情况进行检查,汛前、汛中、汛后对水库进行定期检查,监测、巡查人员主要是者密水利站技术人员及水库专管人员。大到暴雨时水库管理人员要坚守岗位,随时对水库大坝、溢洪道进行观测。若遇到险情或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和领导,并提出处理意。出现险情时,应作好启动水库防汛抢险预案、抢险及组织群众撤离的准备。
(四)做好抢险准备工作
要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险情,做好不同的排险准备工作,并做好充分的物资准备,以应对险情的出现。
【关键词】水库;科学管理;防汛;减灾措施
水库防汛能力的高低关乎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经济发展。对此,我们必须积极开展水库的各项防汛基础管理工作,切实履行科学减灾的宗旨,增强水库的综合防汛能力,保障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要提高水库的防汛管理水平,就必须强化落实基础管理工作,从预案、制度、信息、组织、管理、队伍建设和物资等入手,以应对水库度汛应急事故发生。
1 预案到位
正所谓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编制好完善的预案是保证水库防汛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编制水库应急预案,首先要充分掌握工程的基本情况,找出水库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隐患,分析可能发生的各种险情,围绕“防、抢、撤”三个方面,从最坏打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科学、有序、有效的编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下游人民群众的损失。
为完善预案,一要加强对水库工程的日常观测和分析对比,深入研究水库加固前后的运行现况和设备状态、可能发生险情的主要因素,综合评价水库的整体防汛能力,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二要深入调查。要深入到水库下游村委、自然村调查人口布局、公路交通情况、避险方向及地点等,并听取各单位、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在简易可行、可控有度的原则下制定出真正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和证明的应急预案。三要注意对预案进行分类,将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细化,加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以其用最少的投入和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保障。四要在实际执行中不断总结、修改、完善,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2 制度规范
完善系统的制度化体系是提高水库科学管理水平的基础。要做到强化制度管理,以制度约束、规范人,就必须建立健全水库的防汛制度体系,务细务全,不断修改和规范诸如大坝的检测记录报告、水库水情的定期值班巡查、水库突况报送和商讨及事后的责任追究制度等,甚至细化到如发电设备的运行和观测检修、水库闸门的开启和关闭及自动化系统的安装使用等设备的操作流程的规范,以真正提高水库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的管理不仅重在制度的定制,更应该注重制度的落实。要使每位水库的工作人员学习和熟悉并遵守制度,避免工作中的盲目随意,减少等失职、渎职现象,对责任事故的追究要做到公正严明,让制度真正发挥功效。
3 信息是防汛决策的基础、是指挥调度的根据
在水库防汛过程中,水、雨情,工情的信息,是防汛指挥决策的依据。决策是防汛指挥管理中的中心环节。正确的决策必须依赖于对有关信息的准确判断,必须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因此,信息是基础、是根据,信息是防汛指挥的耳目和尖兵。
为了科学、有效应对洪水灾害,实时监测水库的水雨情、工情运行状况,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信息,必须对防汛指挥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建设。
目前我县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共建设了:1、水雨情、工情测报系统的硬件平台建设,包括各遥测站和视频监控点的建设,共计中心站1个,水库遥测终端(含水雨情、图像监视)14个,雨量遥测站120个,江河水位站4个;软件监控平台1个。2、信息应用系统主要完成了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基本数据、超文本数据、多媒体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建立防汛综合数据库信息平台。3、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用于防汛会商,实现了智能控制、数字会议、大屏幕投影、音响、摄像、灯光及自动门控制和LED显示屏等七个功能。同时,通过LED屏实时每日重要站点的水雨情信息。系统建成后,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半年多来,系统迅速采集全县水雨情实时数据,实效性强,根据降雨、洪水实时情况,为防汛指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建设来看,目前我县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建设远远未达到要求,建议:
(1)全县水库未建设有遥测终端(含水雨情、图像监视)的,要尽快完善;
(2)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水库下游每个村委均建设自动雨量遥测站;
(3)水库坝体的自动测压系统要尽快建设。
4 日常管理
水库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水库日常运行的各方面和防汛工作的各个阶段,无论在汛期还是非汛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管理工作的到位,首先要做好防汛检查工作,包括汛前、汛中和汛后的巡查和全查。只有加强防汛值班等工作,坚持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各种不利因素进行及时有效的整改,将之扼杀在摇篮里,做到不漏掉一个隐患、不放过一个险情,才能实现水库防汛工作的科学管理。
其次,必须强化监测预报的调度工作,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为提高预测预警水平和决策指挥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一定要对水库的观测、维修和养护等工作进行强化规范,及时掌握水库工程的运行状态,及时对大坝、放水洞和溢洪道等建筑物进行观测和相关资料的分析编排,确定工程的安全与否,明确水库的变化趋势。此外,对诸如各种水工的建筑物的混凝土的局部修复、坝坡、闸门水封的更换、防汛道路的养护、排水沟的定期清理等问题也要及时关注,做到关注较大问题的专项处理的同时,不放弃水库日常、局部的维修保养工作。
5 加强队伍建设
人是所有活动的主体,水库的防汛工作自然也不会例外。只有加强对团队的建设,确保防汛常备队、抢险编排、后备军等工作人员均具有合格且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保证防汛工作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确保水库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一个水利部门的专业抢险队伍的反应速度关系防汛抗灾的成败,个水管部门可以在上级领导的统一指挥下在某一地区建立一支专业的抢险队伍或申请自己专门组织一支同样功用的队伍,以保证水利部门拥有持久而旺盛的战斗力和工作能力,为做好水库的科学防汛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屏障。
6 做好物资管理
广义上的防汛物资包括所有在防洪工作中可以用到的物资。一般来讲,包括抢险物资、抢险设备和救生设备三类。确保防汛物资种类全面、数量充足、储备安全,进行不同物资的专门存放不仅是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单位的职责,也是保证防汛抗灾工作成功开展和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及使用,建立岗位责任体系,设立专岗对防汛物资的各项情况进行清查和监管,同时要定制防汛物资的应急调运预案等,对各项社会物资储备资源进行及时的调查和了解,将调查情况定期与相关防汛中心进行反映和沟通。保证一旦有险情需要,就能及时调动各方物资,不会降低防汛工作的进度。
7 小结
要做好水库的科学防汛救灾管理工作,就必须在上述六项内容上进行努力,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去落实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提高水库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水平。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统一考虑工程性和非工程,科学组织调度,切实合理地控制灾情的发生和蔓延,尽最大的努力去保证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峰.水库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
一、雨、水情
雨情:今年1-9月我县各站点平均降雨量1364mm,比历年平均值偏少约150mm,降雨时空分布相对均匀,未出现大范围、高强度的集中降雨情况。
二、灾情
今年汛期全县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50mm,由于降雨时程和地区分布比较均匀,集中性强降雨少,暴雨、大暴雨的。今年汛期我县切实落实了各项洪灾防御措施,及时预警信息、科学合理调度蓄水、坚持提前转移群众、积极开展抢险救灾,除部分乡镇出现农田受淹等轻微洪灾影响外,全县未遭受大的洪灾损失,保证了群众零伤亡。
三、防汛抗旱工作基本情况
今年,我县防汛抗旱工作立足于防大汛、防早汛,认真贯彻上级防指的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将防汛抗旱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来抓牢抓实,县防指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分工协作、通力配合,从思想、组织、队伍、技术、物资等方面着手,扎实有效的开展了防汛抗旱各项工作。
1、认真及早做好各项汛前准备工作
一是思想早动员。汛前加大防汛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组织培训等形式,让全县干部群众能够树立洪患意识,提高全民的防灾避灾能力,对洪涝灾害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性。3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县分管领导、县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各乡(镇)水利员、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私营水电站负责人等150多人,会上传达了全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2012年全县的防汛抗旱工作。
二是汛前早检查。2012年2月中旬,县防指充分抓住汛前有利时机,组织技术干部,由县水利局领导带队,对全县各乡(镇)汛前准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了全县重要堤防、小(2)型以上水库、重点山塘、新建在建水利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各项防汛准备工作落实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下达了整改通知,各乡(镇)在3月下旬前全部整改落实到位,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各类水工程安全度汛。
三是预案早修订。3月份,县防指制定下达了全县2012年各类水库的度汛方案。同时,县、乡防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工程特性改变等因素,及时对《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等各类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切实提高各项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物资早准备。汛前,县防指制定下达了县、乡两级防汛物资储备任务,全县共落实了铅丝2吨、水泥50吨、编织袋5万条、块石0.5万方、沙石料1万方等防汛物资储备。
五是队伍早整训。汛前,由县人武部组织对县、乡防汛应急抢险队伍进行了整编,县防指组建了90多人的应急抢险队和应急救生队,各乡(镇)也分别组建了30-50人的应急小分队,并于5月中旬进行了为期7天的冲锋舟实战演练,为我县抗洪抢险救灾储备了更多的专业人员。
2、牢固落实汛期各项防汛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切实贯彻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洪责任制,并把行政首长负责制贯穿到防汛抗洪工作的全过程。县委、政府重要领导对防汛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亲临县防办及各乡镇检查指导工作。汛前,县防指及时充实调整了县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各乡(镇)在汛前也相应调整充实了乡(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由乡(镇)长担任指挥长,分管水利工作领导任乡镇防办主任。县防指通过县广播电视台的有线电视网络,将全县各类水库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管理责任人等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突出重点,确保各类工程安全度汛。汛期,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多次对全县所有水库、水电站、山塘等各类水利工程及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尾沙坝、危旧房等防汛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及时预警,积极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防御。今年来,县防指多次组织水利、气象、水文、矿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防汛会商会议,分析水情、雨情,并依托“山洪灾害预警系统”这个平台,建立了由县到乡、乡到村、村到组、组到户的预警信息传递机制。根据预警系统监测,当遇有超警戒雨量时,县防办及时通过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短信群发平台向县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乡(镇)防指责任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预警信息,村、组防汛责任人再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规定的预警方式向危险户预警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四是强化管理,不断提高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制定了水库安全管理员考核管理办法,统一印制了《县小型水加安全员手册》发放到水库安全管理员手中,强化了对水库安全管理员巡查观测、查险、报汛、水库日常管护等工作的督查和考核。县防办和县水利局于3月12日,对全县乡(镇)防办专职人员和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员进行了针对性的业务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乡镇防办工作内容和要求,水库安全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水库日常巡查的要求和方法,水库可能发生的险情种类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五是严肃纪律,确保防汛抗旱工作有序开展。今年入汛以来,我县多次对乡(镇)防办防汛值班工作进行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有关乡(镇)制定措施并限期整改。确保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到实处。
六是加强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根据市政府防汛工作要求。在3月全面完成了小型水库“四保障”工作,共修通上坝公路6条,建设水库管理房34座,扩降溢洪道2麻,50座小型水库全部储备了现场抢险物料。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