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第1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金融脱媒;投资银行业务;机遇;挑战;对策

近年来,金融脱媒愈演愈烈,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居民储蓄分流,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等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挑战,也给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带来了机遇。为了应对挑战,商业银行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增长点,进行业务转型、做好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准备。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成为了我国商业银行开辟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与世界接轨的重要一步。

一、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影响

本文所指的金融脱媒是狭义涵义,指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资金盈余者和短缺者而形成的资产负债关系。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影响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有机遇。

1.金融脱媒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及盈利能力的影响

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两大传统业务,而负债业务因银行信用中介的性质成为其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业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负债的成本和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银行资金的定价水平。此外,以贷款为主的资产业务是银行实现利润的重要方式,在赚取收益同时聚集着大量的风险。资产负债业务所产生的利差是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在商业银行的利润构成中占有重大比例。

(2)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与一般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的特殊性,高风险贯穿了其经营的始终。金融脱媒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有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以及利率风险。

其中,在金融脱媒的影响下,存款与贷款期限不匹配、存贷比降低等问题出现,商业银行必须用短期的资产负担长期的负债,大大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金融脱媒造成的逆向选择是造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金融脱媒提供了多种融资渠道,在低成本的驱使下,业绩优良的大企业会通过主板市场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获取资金。在金融脱媒对融资进行分流后,剩余的需要通过银行来筹措资金的企业往往是一些经营能力不强,风险较高,资信程度不高的企业,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整体的信用水平下降。商业银行承担的信贷风险大大增大。

2.金融脱媒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推动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近年来商业银行展开积极的创新和转型以应对金融脱媒加剧带来的挑战。商业银行开创了许多创新型的理财产品,如电子商务,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等来满足客户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要求。此外,商业银行还开展了证券抵押贷款等业务来满足企业对流动性的要求。商业银行的服务愈发完善,证券种类也愈发丰富,积极推陈出新来面对挑战。

(2)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有资金,不直接承担风险,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客户办理业务以获得利差收入或服务费的业务。包括基金、证券和资金产品的买卖,收取服务费的咨询顾问,理财服务。在应对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的时候,中间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能缓解金融脱媒的压力。

(3)推动企业大额存款业务、同业存款的发展

商业银行为应对金融脱媒做出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借以进入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弥补传统银行业务的利润流失。中国的各大商业银行都开始积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如短期企业融资证券的承销、企业上市顾问、政府与机构投资顾问、融资顾问、资产证券化。各大商业银行的竞争重点也开始像投资银行业务转移。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1.明确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定位

我国的商业银行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尽管现在各大行都已经实现了上市,但是仍然受到行政干预,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同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政策、科技环境和法律的相对落后,也会导致我国无法如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大规模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加快资产管理和证券化业务的创新和推广。

为满足客户的资金保值、增值需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自身拥有的客户资源,以及丰富的项目判断,风险识别经验为投资者们推荐投资项目。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联动其它的业务部门以及其他的市场资源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资产管理业务包括投资银行理财业务、私募理财产品、信托产品,此外还有衍生的资产管理服务等。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2.调整客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商业银行的争夺重点一直为大型的国企和央企,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展,对中小企业的金融配套服务也开始重视了起来,中小企业对投行的业务的需求也大量增长。大部分国企央企的改制上市工作已经完成,业务的发展空间有限,而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商业银行应进行差异化调整,调整客户的结构,大力推进对中、小客户的挖掘和培养,降低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

3.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金融脱媒的出现,使商业银行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和改革。商业银行自身也体验着金融脱媒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同时,金融脱媒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风险,商业银行传统的粗放型风险管理模式会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套投行业务创新的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投行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内控体系。

第2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 现状 竞争 风险监管

离岸金融市场又称境外金融市场,是指以自由兑换货币为交易媒介,专门经营以非居民为主体的借贷、结算、资本流动、保险、信托和证券、期货、衍生工具交易等金融服务,而不受市场所在国和货币发行国以及金融法规和法律限制的市场。

一、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现状

1989年,由中央银行政策扶持,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银行先后获准经营离岸银行业务,特点是“内外分离,两头在外”,即离岸资金来源和运用只能服务于非居民。从1989年至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夕,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离岸资产规模达到20多亿美元,期间广东发展银行成功发行6000万美元境外浮息存款证(frcd)。然而,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也因此暴露。1997年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央行“叫停”离岸银行业务,离岸银行业务也因此进入了调整期。2002年重新恢复离岸银行业务,离岸银行业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1.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国际化的客观需要。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将吸引大批跨国金融机构进入,使国内金融机构在直面竞争中得到锻炼,会带来最新的金融工具,使国内金融产品迅速与国际接轨,有利于金融业务的国际化。

2.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可以为我国企业实施走出战略提供方便融资渠道。建立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进一步加大我国吸引外资的力度,改进国内企业的融资条件和融资环境,降低其融资成本,从而为国内企业提供长期、高质量的资金来源,为国内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可靠的资本保障。

3.离岸金融市场将推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必将增强国内金融业的压力,打破经营垄断的格局,促进经营业务范围的开拓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内金融业面对离岸金融市场的压力,必将使现代化的操作技术手段—电了设备在金融业广泛应用,积极开拓多样化,适用各方面的需要、极为便利的服务手段和业务品种。

三、中资银行业在离岸金融业务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一是准入管制过严,市场开放度不高。监管当局对银行经营离岸银行业务实行非常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特别是对中资银行经营离岸银行业务实行严格限制。截至2006年,只有7家中资银行获得经营离岸银行业务的许可,其中4家获准经营离岸银行资产负债业务,3家获准经营离岸银行负债业务的银行。

二是政策优惠不到位,外部环境不宽松。离岸银行业务的良好发展,优惠宽松的外部政策支持是重要条件。离岸银行业务的发展特别需要有健全的保密制度和优惠的税收制度支持,但是,离岸业务在我国发展快20年了,配套的保密制度和税收制度一直没有出台。

三是中外资银行待遇不平等,竞争环境不公平。由于外资银行不受我国现行离岸银行业务管理规定的调整,导致中外资银行在离岸银行业务市场准入、外汇管制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同时,国家明确了对外资银行经营离岸银行业务的优惠政策,但中资银行却没有相关优惠政策。

四是监管主体和职责不明确,监管政策标准不统一。由于离岸银行业务同时涉及银行监管和外汇管理多个方面,因此离岸银行业务的开展涉及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多个监管部门;但国家对离岸银行业务的监管主体和各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并没有明确,导致对离岸银行业务的监管职责重叠交叉、使得促进业务发展的政策始终不能出台,影响业务进一步发展。

四、发展离岸银行业务的措施和建议

1.中国离岸金融市场成因要素评价指标体系。

现在主要采取层次分析法,离岸金融市场成因要素可以按重要性依次排序为:政治环境;金融发展政策;经济实力;金融工具创新;交通、电讯状况;金融监管;声誉优势;在岸金融发展状况;金融政策的稳定性;市场组织费用;教育状况、人才素质。

2.中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实际操作

首先,区位选择,选择经济金融发展程度都比较高,专业金融入才聚集,且具备先进的交通、通讯设施的区域。然后,模式定位,我国选择的是内外分离型。再次,业务战略。最后,相应对策,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实现人民币的可自由兑换;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推动作用;加强我国银行金融创新步伐,增强银行竞争能力;采取措施避免离岸金融市场成为税款偷逃的通道。

3.中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监管建议

离岸金融市场在其运行过程中会面临诸如信用风险、金融创新风险、资本外流风险、法律风险等方面的风险,我们需及时认识和警惕风险的发生。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需要在宽松的环境中发展,在规范的条件下健康成长,所以不仅需要来自多方面的监管,而其是多方面监管的交织和混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监管主体方面:我国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三方应共同控制金融市场的风险。

监管内容方面:作为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对它的监管应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准入的监管;二是对经营的监管。

第3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依照巴塞尔III的监管规则,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为10.5%,其中7%须为普通股。此前巴塞尔II的相应规定为,资本充足率8%,在资本构成上则允许创新资本工具的加入。

一切变化始于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当月,美国投行雷曼兄弟破产,华尔街投行接连倒下。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雷曼兄弟破产的前五天,其资本充足率仍高达11%,为最低监管要求的三倍。

银行资本并未在危机中发挥应有的缓冲功能,巴塞尔II受到质疑。

巴塞尔II正式颁布是在2004年,其对风险判断的方法在当时具有革命意义:从过去由监管机构指定风险权重,转变为由金融机构根据历史数据和模型自行判断,因而被普遍认为是对第一版资本协议的颠覆性改革。

但其对合格资本的定义,日后被证明存在巨大漏洞。不仅高质量的普通股本以及较高质量的优先股被允许作为资本,形形的创新资本工具也可以充当资本。

“在银行发生问题时,创新资本工具往往受到当地国家法律限制不能吸收损失。”一位国际咨询公司风险部人士说。

次贷危机前,全球银行资本“看似健康”,实则虚重。国际清算银行副总裁Hervé Hannoun在2010年11月的一次演讲中称,危机前部分欧美商业银行将创新资本工具发挥到极致,有效资本低至1%-3%。这意味着其杠杆率高至33倍到100倍,危机袭来即风雨飘摇。

因此,在巴塞尔III的酝酿中,净化资本构成成为主流意见。

在巴塞尔委员会2009年12月公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商誉、少数股东权益、对金融机构投资、递延税项资产等八项被建议从资本构成中剔除。这将使得全球银行业平均接近10%的一级核心资本降至8.3%。包括日本和欧洲在内的很多地区银行将面临融资压力。

资本“打假”仅仅是全球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冲击,杠杆率的引入也将限制银行扩张冲动。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银行表外业务膨胀,最为突出的表现是衍生产品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金融危机前,美国银行和花旗银行表外业务量,均达到近2万亿美元。

借助资产证券化等腾挪术,大量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特殊目的公司也帮助银行边融资边投资。

所有这些眼花缭乱的操作均隐没在资产负债表之外。尽管美国等国家依然沿用杠杆率的监管手段,但是由于表外业务并不影响杠杆率的计算,该数值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表外业务最后变成了银行藏污纳垢的垃圾桶。”国内一位长期关注表外业务发展的银行人士总结说。

危机袭来,表外资产回归到表内现形,银行也暴露在巨大的风险敞口中。

反思中,人们回到了最直接的监管手段上。杠杆率指标诞生近百年,是最原始的银行风险监测指标,等于资本除以资产的比值。但因为其不能反映具体的银行资产结构,而一度为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所取代。巴塞尔III则重新将杠杆率指标写入监管条例中。

实际上,全球统一的有效规则并不容易找到。巴塞尔协议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受到质疑。

1973年底,欧美国家爆发了“二战”以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银行倒闭接连发生。1974年,12国银行监管机构官员组成的巴塞尔委员会应运而生,以协调跨国银行监管问题。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日本银行在全球扩张达到顶峰,美国亦成为其重要目标市场。

从1983年开始,巴塞尔委员会不断修改监管规则,直至1988年资本协议,世称巴塞尔I。该协议规定了国际银行业统一的8%资本充足率标准。这一标准比日本银行当时的资本充足率高,比美国的低。

第4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高净值人群在经济新常态下呈现六大特征

波士顿咨询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高净值客户的需求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呈现六大特征。从本质上来说,客户的金融需求正向“投资理财专业性”和“金融服务综合化”回归。

投资领域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私人银行客户的投资领域由储蓄、固定收益类产品(含有类固收类的信托产品)及房地产投资,逐渐向二级市场、现金管理类、信托、PE/VC等多元领域扩展。

风险偏好由保守向可接受部分中高等风险转变:调研结果显示,68%的受访客户愿意承担一定风险,该比例较波士顿咨询2012年的客户调研数据有大幅增长。

产品由标准化向定制化转变: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3000万元之间的客户最为关注的是产品收益率,一些流动率可保证、产品收益相对高的标准化产品将能较好地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投资资产大于3000万元的高净值客户对于资金流动率和综合收益率更为看重,更加倾向于选择可基于自己需求进行定制及组合配置的产品和服务。

投资需求由个体向家族综合服务转变:84%的受访客户为已婚且育有子女,财富传承因而成为客户较为关注的一大领域。其中约21%的客户已经在进行财产继承安排,37%的客户尚未开始,但会在近期考虑财产继承安排事项,显示家族财富管理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投资视野由聚焦于境内向拓展海外投资市场转变:对境外投资目的的分析显示,实现境外资产与境内资产的相对隔离、提升安全保障性是私人银行客户投资海外的最主要原因,占比38%;其次,是对于资产的增值需求和对冲国内风险,分别占37%和32%。此外,对可投资资产超过3000万元的高净值客户而言,方便海外业务发展也成为重要原因之一。

服务模式由线下服务为主向线上线下相结合转变:调研显示,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团队的服务能力与质量依然是高净值人士需求的核心。在互联网大潮席卷中国的当下,高净值人群正在逐渐步入“数字一代”,近80%的中国高净值人士正在使用数字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有助于救治私人银行业痛点

《中国私人银行2015》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私人财富将达到人民币110万亿元,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201万户。然而目前中国私人银行业在高净值人群中的渗透率仅为8%左右,潜在市场庞大。

面对庞大的潜在市场,我国私人银行势必将大力拓展市场规模,然而按照传统的业务模式难以快速形成规模优势。波士顿咨询的项目经验显示,众多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面临维护客户数量过多、销售时间被行政事务挤占的困境。在这种“力不能支”的情况下,私人银行按照传统业务模式去做,很难在大规模拓展客户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从近些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情况来看,互联网在提升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优势明显。那么私人银行业能否利用互联网来迅速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呢?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经理张越表示,在整个私人银行价值链里面,从获客环节一直到交易完成、售后服务等等,互联网都会发挥各种作用,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效率,二是提升体验。中国私人银行业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获客并不是主要瓶颈,主要瓶颈在于如何提升服务的深度和广度。目前中国私人银行对中国高净值客户的覆盖率还比较低,互联网能够在这个方面发挥效率,能够提升目前销售团队、服务团队的生产力。对于中国私人银行业来说,互联网更多的是像风,像翅膀,能够帮助这个行业更快更好地飞翔。

私人银行客户依然最看重线下服务,但对互联网应用需求日益旺盛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因为涉及金额一般较小,产品组合也较为简单,所以大多数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一般通过线上操作与服务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对线下服务的接触比较少。与大多互联网金融服务不同的是,私人银行服务涉及到的金额一般比较大,客户在投资组合上也更为多元化,这对私人银行服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线下服务质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波士顿咨询公司在调研中发现,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团队的服务能力与质量依然是高净值人士需求的核心:54%的高净值人士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的素质与专业能力作为选择财富管理机构的首要标准;65%的私人银行客户未来仍旧会选择客户经理作为首要接触点;55%的客户希望客户经理能够深入理解其需求,主动提品和服务。

作为私人银行客户的高净值人群,他们虽依然最看重线下服务,但并不等于他们排斥线上、排斥互联网。在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重塑人们生产、生活的大背景下,高净值人群也开始利用互联网手段从事金融活动。根据《中国私人银行2015》报告的数据显示,近80%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正在使用数字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尚未使用的人群中,35%的高净值人士明确表示愿意尝试。36%的高净值人士购买过互联网理财产品。

私人银行客户对哪些互联网化服务最感兴趣?

波士顿咨询公司围绕“了解产品组合和交易情况”、“提供最佳投资方案”、“互动和沟通”与“执行交易”四大类功能下的13个细分服务,面向高净值人群开展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定制化的投资建议”与“在线交易(如股市交易)”是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化服务,分别有44%和43%的客户选择。其次是“往期交易流水和账单查阅”39%、“产品组合查阅”38%与“查询财富管理产品合同”31%。

过去“定制化”和“规模化”之间往往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然而随着互联网在私人银行的深度应用,很多工作不再需要借助人力,利用相关信息系统就能自动而迅速地完成,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定制化”与“规模化”之间将实现两翼齐飞。

海外私人银行对互联网化的探索实践

私人银行业虽然在中国兴起还不到10年,但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起源于16世纪的瑞士日内瓦。互联网已然在让私人银行“老树发新芽”。《中国私人银行2015》报告列出了一些海外私人银行利用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的经典案例:

2010年4月,世界上最古老的瑞士私人银行Wegelin&Co.启动了网络银行NettoBank,旨在为年龄在40岁至50岁之间的高净值客户提供在线需求评估,并为其自动匹配产品与配置建议,从而有效降低客户成本并提高服务效率。此项服务启动的首年就吸引了1000余名高净值用户,管理资产达6500万瑞士法郎。

于2009年成立于德国的Fidor Bank推出了具有社交特征的网络金融服务“Fidor智慧社区”,高净值客户在其平台上可以参与社区讨论并获得相应“奖金”、评价产品与客户经理、获得P2P借贷服务甚至能够参与产品的创设。截至目前,Fidor Bank已经在德国拥有了7万客户及25万社区用户,并在2014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被评为2014年度最佳成长性银行。

互联网为中国私人银行业带来的“存量改良”与“增量变革”

波士顿咨询公司根据其全球的研究与项目经验,预计私人银行业至少可以在29个方面进行创新,互联网给中国私人银行业带来的创新既有“存量改良”也有“增量变革”。那么这些改良与改革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赢得客户:(1)银行与财富管理顾问从社交媒体平台赢得客户注意力;(2)客户通过微信、微博和领英,或其他私人网络进行互荐;(3)从一些热门网站查看对私人银行财富管理顾问的评分;(4)选取拥有广受好评的顾问,以及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的私人银行;(5)在微信、微博等平系顾问,并通过视频等进行会议。

客户建档和财富规划:(1)用电子渠道进行身份识别和确认;(2)给客户在线建档,并评估其风险承受力;(3)通过合力筛选,进行财富和税务规划自动化;(4)将目标资产配置作为讨论基础;(5)定义互动模式,包括互动的渠道、频率等;(6)针对个体的讨论,确认客户的特点和需求。

投资研究:(1)对股票和基金进行综合研究的电子平台;(2)通过开放的研究平台,在视频网站上浏览最新研究成果;(3)在网络社区讨论投资研究发现;(4)通过特殊平台取得非传统投资产品的机会;(5)关注网络社区上大众的投资热点,来获取投资灵感。

产品建议及选择:(1)客户行为、渠道使用等对财富管理顾问完全透明;(2)顾问通过关注客户社交网络,深度理解其投资理念;(3)基于个人数据分析最适合客户个人的资产组合,根据个人的需求来准备投资建议;(4)运用平板电脑或视频会议等方式来讨论投资建议书;(5)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取得一致并下单。

监控与报告:(1)在平板电脑上呈现多维度的投资组合分析;(2)比较与同类人群和社区所采用的投资组合的不同点;(3)在事先定义好的事件发生时,移动设备会向客户自动发送提示;(4)联络客户来分析形势并讨论应该做何调整;

产品开发:(1)从社交网络等平台捕捉对产品的反馈意见;(2)在相关网络社区讨论产品的特点和客户需求;(3)在投资者社区测试对于新投资产品的态度;(4)为个体投资者在线定制投资产品或基金。

第5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一、私人银行及私人银行经营模式的概念

1、私人银行的概念

私人银行业务就是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以客户为中心,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个性化、高层次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金融机构,是私人银行业务的载体。在我国,私人银行(private bank)的说法指的就是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ing)。

2、私人银行经营模式的概念

经营模式是企业赚钱的方式,企业如何将自己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有效组合,从而使企业的价值不断增长以达到盈利的目的。私人银行的经营模式是私人银行如何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中盈利,使其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的运营方式。结合经营模式本身的内涵,本文从组织模式、服务模式、盈利模式这三个方面对私人银行经营模式进行了介绍。

二、我国私人银行现行的经营模式

1、组织模式

我国私人银行业仍然沿袭着“总分行制”,表现出明显的“部门银行”文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独立的私人银行,都隶属于一定的金融机构。总体来看,我国私人银行组织模式包括“大零售”模式和“事业部”模式。

“大零售”模式下,私人银行的客户主要来源于银行内部,有助于快速积累客户和降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期成本,适用于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对于客户基础雄厚的大型银行,可凭借其客户基础优势,将私人银行与零售银行业务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内部存量客户的资产,还能让私人银行服务成为个人金融业务创新和实验的平台,从而推动传统业务发展。

“事业部”模式下,私人银行部拥有直属的自营渠道,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专业标准可以自行决定,人、财、物管理链条相对直接,经营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集中,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能力相对较高。对于客户基础相对薄弱的股份制银行而言,有利于赢得私人银行市场的潜在新客户,快速建立起私人银行专属的差异化服务体系和品牌。

2、服务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净值客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我国私人银行的服务模式以综合模式为主,采用的是团队模式。在服务模式构成上,主要分为两种,即双重服务模式(如“1+N”模式)和三重服务模式(如“1+1+N”模式、“1+1+1”模式)。

(1)“1+1+N”模式

该模式由1个财富顾问、1个客户经理和1支由若干名专家构成的顾问团队构成,为客户提供私密、专业、量身定制的综合解决方案。财富顾问主要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帮助客户进行资产组合设计、税务筹划、保险规划等,从而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等不同需求。客户经理主要负责日常关系的维护,包括客户的日常联络以及客户进行业务操作指导。而专家组主要用来填补财富顾问知识和技能上的空缺,通过团队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私人银行服务。采用这一模式的有农业银行、民生银行等。

(2)“1+1+1”模式

该模式由1个私人银行经理、1个私人银行经理助理和1组投资顾问组成,三者合作共同为1位高净值客户提供专属服务。私人银行经理负责了解客户需求以便更好的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私人银行经理助理负责在私人银行经理外出时客户的接待工作。投资顾问负责与私人银行经理一起为客户量身身定制投资组合。采用这一模式的有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

(3)“1+N”模式

该模式由前台的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团队组成,共同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服务。在这种模式下,客户经理无法得到投资顾问的协助,但客户可以通过客户经理的一对一服务,得到背后的投资顾问团队在证券、基金、信托、等领域提供的专业支持。采用这一模式的有杭州银行、招商银行等。

总体来说,国内采用三重模式的商业银行比较普遍,三重服务模式内部的分工和协作比双重模式更为细致深入,更有助于提高单个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客户的数量。另外,三重服务模式对客户经理知识结构全面性的要求较低,从而更加有利于培养客户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专业技能。

3、盈利模式

我国以第一代富裕人士为主,其财富还大多处于增长阶段,所采取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以金融产品销售为基准的手续费模式,以满足富一代财富增值的需求。但这种模式受利率、信用等风险的影响较大,因此利润波动幅度也较大。此外,我国私人银行的高净值客户已经认可金融服务收费的形式,他们也愿意为独享的专业化服务买单。我国私人银行收入还兼有部分资产管理费,但来源渠道较为单一,这就要求私人银行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为高净值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三、我国私人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1、组织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进入私人银行领域的时间较晚。在私人银行的发展初期,事业部制模式下运营时,私人银行部和零售银行部的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很难单纯的将满足其条件的高净值客户从以往的零售银行服务中抽离出来,这样不仅无法避免客户转移过程产生的交易成本和阻碍,而且不利于维持客户的忠诚度。如果延续“大零售”模式,就很难将私人银行业务和贵宾理财业务区分开,从而导致私人银行不能完全摆脱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不能建立专属的私人银行平台、业务系统和经营考核机制,那么私人银行业务也就无法真正健康和特色化的发展。

2、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倡导的“1+N”私人银行服务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整个私人银行服务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度不够,导致实践中前中后台人员的工作不协调。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私人银行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客户经理从前台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形成高覆盖度的客户资料,进而导致中后台的专家团队不能对每个客户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在其服务中,各个环节不能紧密结合,服务价值链条运转效率低,使得客户私人银行服务差异化感受很弱。

3、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私人银行虽然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客户基础,但盈利模式单一,仅采用手续费这一种模式。由于中资私人银行普遍不对客户收取管理费,则容易出现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以产品为中心”的现象,通过引导客户进行过度频繁的交易而获取更多的佣金,导致对客户的资产规划和维护管理的忽视,造成客户资产缩水和客户的严重流失,不利于与客户建立并维持长期稳定的关系。不过,我国的富裕群体尚处于成长阶段,对财富的快速增长有着强烈的需求,手续费型模式是相对合适的盈利模式。随着“富一代”年龄的增长,当他们的资产达到相当规模后,部分客户的需求会转为财富保护和转移,此时,管理费型模式能够帮助高净值客户达到稳定的资产管理目的。

四、完善我国私人银行经营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私人银行经营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我们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

1、“因行制宜”渐进式改革我国私人银行组织模式

对于原本客户资源多、规模大的银行而言,存量客户丰富的特点使得在选择“大零售”模式的前提下,适当地延长独立与零售部的时间,减少失败的风险。对于中小型股份制银行来说,事业部的组织模式可以帮助其快速建立起私人银行专属的差异化服务体系和品牌,差异化的定位可以成为与大型银行竞争的优势。

不过,从国际经验来看,事业部制模式仍是私人银行的最佳模式。不管现阶段我国私人银行采取何种组织模式,未来还是应该向独立于零售银行的条线式管理发展。因此,我国私人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案,由当前的最优模式逐步向未来的最优模式转化。

2、完善系统建设

开发专门的私人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充分利用数据库信息的基础之上,从多方位的角度对客户进行细分,客户经理在第一线充分了解到客户的需求之后迅速传达给中后台的专家团队,这样专家团队就能及时的、全方位的针对客户的风险偏好、收入、投资目的等,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涵盖私人银行业务范围全部过程的有关财富保护、财富增值、财富转移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3、改变业务驱动模式

私人银行应将业务重点从“以产品为中心”转换到“以客户为中心”,具体体现在对私人银行客户经理考核指标的侧重点上,重点考核管理客户资产增长率等指标。只有真正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咨询顾问和综合性解决方案,才具备向客户收取管理费的条件,才能逐步向管理费型模式过渡。

第6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物业贷款;信贷风险;按揭贷款证券化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5―0073―03

中图分类号:F832.45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香港银行业是房地产业的主要融资机构,房地产贷款是香港银行业的主要盈利来源。19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物业价格不断上涨,银行贷款也随之不断扩张。1980年代中期开始至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前,香港住宅、零售店铺及写字楼物业的售价指数,普遍上升,期间只有1994至1995年出现显著调整。银行物业贷款也随之扩张,与物业有关贷款(包括住宅按揭及物业发展与投资贷款)在1990-1997年间迅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幅达22%。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袭港,香港楼市泡沫于1997年第四季度开始破裂,其后零售店铺、住宅及写字楼物业价格大幅下调,分别下跌五成、六成及七成。未偿还贷款额超过抵押物市值的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在2003年6月底达到10.6万宗的高峰水平。

然而,大量出现的负资产并没有危及香港的银行业。尽管有几家银行出现亏损,但银行业整体仍获得盈利。在此期司,没有出现银行倒闭或要求政府提供财政援助的情况。

与香港银行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其他国家,受房地产泡沫破裂拖累,银行出现大量呆坏账,以致银行体系运转失灵,最终出现大规模银行危机。因此,从防范物业贷款风险的角度来看,香港银行业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虽然香港与中国内地银行业运作及监管的市场背景、法规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但两地银行业同样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房地产贷款同样在银行贷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研究香港银行业及监管部门成功应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经验,对于内地银行业防范房地产价格波动带来的危机,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从历史上看,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香港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更加频繁,银行也由此而受到过数次沉重的打击。如在1970年代末80年代初,香港涌现地产狂潮,物业价格暴涨,银行物业贷款也相应大规模扩张。1981年底,香港楼市崩溃,引发恐慌性反应,信贷和商业活动收缩,引发1983至1986年银行业危机。这次危机比1960年代中期由地产危机导致的银行危机后果更为严重,期间,有7家香港本地银行陷入困境,其中两家银行被政府接管。此次银行业危机激发了其后的银行业改革和提高监管标准。此后,监管当局加强对银行贷款特别是物业贷款活动的审慎性监管,确保银行业在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下仍维持健全。银行业对物业贷款也更加审慎,在物业市场蓬勃期间仍能克服盲目乐观,遵守监管当局的前瞻性监管。

二、香港银行业抵御房地产泡沫破裂冲击的经验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银行业能够成功抵御物业价格暴跌的冲击,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过多次物业价格波动的打击后,香港银行业和监管当局逐渐形成审慎的风险控制机制,银行业在应对物业价格大幅波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一)审慎的贷款政策

1.七成按揭贷款上限

香港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物业价格的大幅波动,银行也经历过由于物业贷款按揭成数过高,当楼价大幅下调时,借款人资不抵债,按揭贷款物业变成负资产的情况。即使银行将抵押品变现,仍会蒙受损失。为控制银行因物业价格波动而面对的市场风险,1991年11月,香港银行同业经过协商,自愿采纳以楼价的七成为每宗贷款的按揭上限,即银行批出的每宗按揭贷款额不超过楼宇价值70%的措施,并得到金融管理当局的认可和全力支持,1994年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更是将七成按揭上限纳入到其物业贷款指引内,成为审慎监管银行政策的一部分。

七成按揭指引是一项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保障银行体系在市场表现反复及前景不明朗情况下维持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楼市繁荣期间,银行实际的按揭贷款成数比七成按揭上限更为谨慎。根据金管局进行的香港住宅按揭贷款统计调查,在楼市泡沫破裂前的1997年9月底,未偿还按揭贷款与物业价值(按首次批出贷款或重组贷款时的评估值)比率平均为52%,较1994年的53.3%为低,并远低于贷款额与物业价值(于批出贷款时)的70%比率上限。对于楼宇抵押品价值,大银行通常有自己的楼宇物业估值机构,中小银行则聘请专业测量师进行评估。

2.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衡量

银行内部建立有一套规范的按揭贷款审批程序以及内部指引,在批出贷款时,不过度依赖抵押品的价值,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衡量也是一项重要指标。银行就最高供款额占借款人收入的比例设定审慎的限额。就住宅按揭贷款来说,银行一般采纳50%的供款额与收入比率。对于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衡量,银行看重的是借款人收入的稳定性,还款人税单和银行账户中每个月的收入是重要的参考指标。而当物业市场价格过度膨胀时,银行会采用更加严格的供款额与收入比率。如汇丰银行于1994年1月就规定,月收入三万元以下的家庭每月最高按揭还款比率不得超过40%。

3.四成物业贷款上限

过度借贷会令客户的杠杆比率上升,当物业价格下跌时,银行承担的风险会陡然增加。1990年代初,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使银行物业贷款不断膨胀。1990年,银行业对地产及物业按揭的贷款占香港本地贷款总额的比重为33%,到1994年已上升至43%。过高的物业贷款比率,在物业价格下跌时,将会削弱银行面对风险的应变能力,对银行体系的安全造成重大影响。1994年2月,金管局发出指引,建议银行引进物业贷款占在港使用贷款四成的基准。1994年金管局还进一步建议银行物业贷款增长率每年为15%的参考基准,与名义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一致。1995年9月,金管局澄清物业借贷政策,重申物业贷款占在港使用贷款四成和贷款额与物业价值比率最高为楼价七成的指引。

四成物业贷款上限,有助于防止银行风险过度集中于物业贷款。在楼市蓬勃期间,银行业能够保持警觉,提防过度借贷给已经过热的资产市场,整体上能遵守四成物业贷款上限指引,物业贷款占在香港使用贷款的比重保持在业内平均为40%的水平。

1998年,由于当时的楼市已经没有

过热现象,银行的物业贷款业务也更加审慎,再加上其他风险管理和监管措施,可以保障银行的稳健性,因而金管局取消了这项指引。

4.调低“豪宅”的最高按揭成数

1994年1月地产时,汇丰银行就已经收紧按揭,宣布贵价物业的最高按揭贷款成数从六成降至五成,有效地降低了风险。1996年,物业贷款急升,住宅物业尤其是贵价物业价格也迅速上升,投机活动增加,同时,银行间的竞争激烈,住宅按揭贷款的息差收窄,回报减少但风险增加。当时已有部分银行已就高价物业收紧其借贷批核准则。为审慎起见,1997年1月,金管局颁布指引《物业贷款的准则》,认为所有银行均应跟随这种做法,建议1200万港元以上的“豪宅”的最高按揭成数应调低至六成或840万港元,以较高者为准;同时银行应该确保会充分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债务与借款人收入比率应保持在审慎水平,以防止借款人过度借贷,令坏账风险增加。

(二)提高银行物业贷款信息的透明度

提高银行物业贷款信息的透明度,可以降低市场的不明朗因素以及连锁效应的风险,并使银行业在市场的监察下更为自律。

鉴于住宅按揭贷款在银行贷款业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大,香港金融监管当局于1992年12月开始进行住宅按揭每月统计调查,补充了原来通过每季度法定申报表收集的未偿还住宅按揭贷款额数据。调查范围于1998年扩大至包括收集机构按揭贷款组合的资料,例如逾期贷款及平均按揭成数。经过不断改进,目前金管局每月统计调查收集的有关银行按揭业务的主要数据,包括有关月份批出的新贷款数额与宗数、未偿还贷款额、按揭贷款资产情况,以及新贷款利率与最优惠贷款利率的息差。这些详尽的物业贷款统计数据,有助于金管局监察及评估银行承受物业贷款的风险。

此外,金管局还定期与物业贷款活跃的银行机构洽商其有关物业贷款的预期增长,以便持续监管银行机构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

(三)资本充足比率和流动资金监管

资本充足率制度通过制约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无限制扩张,保证银行稳健、安全经营,增强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能力。资本充足率指标是衡量银行体系稳健性的最重要指标。

香港自1989年底开始,即采用国际结算银行在1988年提出的资本充足比率制度,而且监管当局可视需要提高此比率。实际上,当时香港银行已符合最低资本充足率8%的要求,比巴塞尔委员会1992年的目标,提前三年实现。

1994年8月,为使银行保持充裕的高质量流动资产,以避免发生流动性危机,金管局阐述其监管认可机构流动资金的制度,根据6项因素来评估每家机构的流动资金充足程度,即流动资金比率、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分析、在同业市场中拆借的能力、集团内部交易、贷存比率以及存款基础的多元化与稳定情况。

1997年第四季度,香港楼市泡沫破裂,楼价大幅下跌。但楼市泡沫破裂前,银行业自身经营非常稳健,资本雄厚,流动资金充裕:1997年6月底,香港认可机构的平均资本充足率超过17%,平均流动资金比率也接近50%,为银行提供足够的缓冲,以抵御严峻的冲击。

银行的审慎经营获得成效。尽管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和楼市泡沫破裂的冲击,1999年底,所有香港本地注册认可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维持在18.8%的高位,略高于1998年底的18.5%的水平,远远超过国际结算银行所订的8%的最低基准,反映整体银行业所承担的风险有所减少。尽管按揭贷款的拖欠个案有所增加,但按揭贷款组合的资产质量仍然保持良好。

(四)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按揭贷款证券化分散风险

金管局除了致力于对银行业的事前审慎监管外,还促进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障银行业的稳健发展,其中包括建议成立按揭证券公司以分布期限风险。

1997年3月,香港按揭证券有限公司成立,由特区政府通过外汇基金全资拥有,向银行收购以香港的住宅物业为抵押的按揭或其他贷款组合,然后以债券的形式定期投标发售给机构投资者,将按揭贷款证券化。透过按揭证券公司,银行能够将按揭贷款出售,以便得到稳定的流动资金,从而增加贷款,并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同时,由于按揭证券化引入众多投资者,有效分散了银行信贷过度集中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三、香港经验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从国际经验看,物业价格大幅波动往往会使银行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变得脆弱,并引发银行危机。当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时,银行业危机将对整个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打击。香港银行业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成功抵御物业价格泡沫破裂的冲击,维持稳健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第一,稳健有效的审慎监管至关重要。

过度借贷与发展过热的资产市场,将会削弱银行面对市场形势一旦逆转的应变能力。对于监管者来说,必须及早警觉物业价格泡沫征兆,积极采取前瞻性的监管措施,防范房地产市场繁荣时期银行房地产贷款的过度膨胀。香港银行业之所以成功抵御物业市场泡沫破裂冲击,与金融监管当局建立前瞻性的、严格规范、法制健全的审慎金融监管体系密不可分。监管部门并不仅仅满足于达到相关的国际监管标准,而是根据本地银行业自身行业发展状况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更高的监管标准,力求做到最好。

第二,银行审慎经营是防范物业贷款风险的根本。

单靠加强监管,并不能从根本上防范物业贷款风险。从长远来说,为了避免受到物业价格大幅波动引起的危机,银行管理层应对他们的行动负责,保持警觉,防止过度乐观和灾难短视症,提防过度借贷给已经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银行自身需审慎经营,维持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充裕的流动资金和资本,以及审慎的贷款分类和拨出准备金制度、稳健的风险管理。

第三,提高银行物业贷款披露资料的透明度。

银行危机常常源于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使经营状况稳健的银行也被牵连其中。提高银行物业贷款披露资料的透明度,有助于减少市场不明朗因素,以及引发连锁效应的风险,并可以对银行管理层构成一定的压力,迫使他们审慎经营。

第7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利润质量 过程 结果

今年三月以来,各大银行陆续了年报,尽管GDP增速从9.3%大幅度回落至7.8%,但银行业仍交出了一份“喜人”的答卷。以中农工建交为例,国有五大行去年的净利润全部依旧保持了12%以上的高速增长,一共赚取了超过7700亿元,相比于多数行业的“经营惨淡”,银行业可以说是风景独好。

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利润增速出现了明显放缓,存贷利差进一步缩小,同时五大国有银行中只有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降”。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通过单纯的信贷规模扩张以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方式难以延续,在看到高额利润的同时应对利润质量做出理性分析,这样才能进一步看到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近三年间的利润形成过程和利润形成结果,来研究国有银行和外资银行利润质量的差异,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利润质量的内涵

商业银行利润是指银行在一定时期内经营的所得,是银行新创造的价值。由于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各利益相关者除了关注利润数额之外,越来越重视对利润质量的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

“利润的质量是指利润信息的固有特性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的程度”,高质量的银行利润是指银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同时利润具有较强的现金获取能力”。银行利润质量越高,越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银行的信心,有利于银行抵御风险、扩大经营。对于商业银行利润质量的评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利润形成过程和利润形成结果:前者是对于利润组成的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重点在于各个部分所占比例以及变动趋势;后者是要探究利润背后是否有充足的现金流支撑。

利润质量比利润本身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在关注银行的账面利润之外正确地评价商业银行利润质量,对于投资决策、改善经营及制定金融政策有重大意义。我们分别选取工商银行(A股)和汇丰银行(中国)作为中资、外资银行的代表,通过分析其2009至2011三年间的利润形成的过程和结果,对商业银行利润质量有一个具体认识,下文中所引用的财务数据均来源于工商银行(A股)和汇丰银行(中国)2009-2011的年度报告。

二、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过程

商业银行利润形成过程的分析主要是对构成利润的主要项目的具体来源、相对结构、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以反映出盈利的真实水平,而不局限于账面数字。

我们首先通过图1来看一看商业银行利润形成的整个过程。商业银行的全部利润是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利润两个部分组成,营业利润是其利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营业利润又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利息收入、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投资收益。接下来,我们首先对商业银行利润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然后再重点对营业利润的三个部分进行具体分析,最后再对关联交易进行分析。

图1 商业银行利润来源

三、利润结构分析

对于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所得利润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应把其作为分析重点。经营活动所得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重越高,说明该银行利润越稳定,具有较高质量;反之,则说明银行利润质量较低。另一方面,营业利润的来源越丰富,则说明该银行的业务基础越广,利润受单一因素影响越小,具有较高质量。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银行的盈利水平呈现了高速的增长,汇丰银行在2011年的营业利润更是从815百万元增加到了4116百万元,同比增加了500%。从结构上来看(见表1),两家银行的营业利润都占据了八成以上,减小了银行利润的偶然性;而进一步对比汇丰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利润来源,不难发现工商银行对于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远大于汇丰银行,其利息净收入占到了营业利润的八成左右,投资净收益对利润的贡献微乎其微,最多的一年也仅有营业收入的3%。虽然我国从1996年起就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这一命题,但是银行对高利差的依赖并没有改变,翻开各大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不难发现,依靠信贷规模的粗放式扩张以实现利润高速增长这一现象普遍存在。

(一)营业收入分析

营业收入就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其主要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和投资收益三个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对三者分别进行具体分析。

1.利息收入

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是银行的核心业务,通过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的投放,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前提下赚取利息收入是银行最为核心的盈利模式,赚取利息收入是银行获取利润最主要的途径,我们需要对利息收入的质量有一个准确评价。

A.利息收入结构分析

从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利息收入结构来看(见表2),两家银行利息收入来源并没有本质差别,六成以上都来源于对个人、公司客户的贷款利息收入;然而,工商银行更善于在债券市场上获利,而汇丰银行更善于在同业拆借市场上获利。鉴于贷款利息收入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对于两家银行贷款的质量进行分析,这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盈利持续性和资产安全性。

B.贷款质量分析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国有银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从贷款结构上看(见表3),工商银行有相当部分贷款(大约四成)都流向了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贷款的急剧飙升意味着银行潜在的信用风险上升,加上很大部分贷款并非市场选择的结果,从而可能推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度上升,今年年报中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升”也充分反映了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巨大信用风险;汇丰银行最大贷款部分是制造业(大约四成),今年来,银行信贷是否流向实体经济的问题饱受争议,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外资银行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贷款的偿还保证来看,信用贷款在两家银行的贷款中都占有相当的比例(三成以上),推进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建设,避免信用风险集中爆发对于两家银行都相当重要;另外工商银行贷款中最多的是抵押贷款,占到了贷款总额的大约40%,面临着如何处置抵押物的问题,而汇丰银行贷款中最多的是保证贷款,超过了贷款总额的40%,面临着如何向第三方追索的问题。

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银行除了开展传统的存、取、汇、兑业务以外,或以中间人的身份代客户办理各种业务收取手续费,或开展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表外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建立差异化竞争力和实现利润增长的重要部分。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构成上来看(见表5),工商银行的收入除了在投资银行这一业务上占有一定优势以外,更多的收入都是依靠银行卡和账户管理等传统的低风险项目上;汇丰银行则广泛开展办理支付结算、担保及承诺、收付及委托等业务,以满足客户多方面需求,既扩大了利润来源,又增加了客户粘性。

3.投资收益

目前我国以分业经营为主,投资收益在银行总收入中的比例相当有限,但是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压力不断加大,优质客户开始流失,混业经营是银行发展的趋势,这一点也得到了监管机构的认同,可以预见到未来投资收益在银行利润中将会占据重要地位。从工商银行与汇丰银行近年的投资收益来看(见表6、7),工商银行的投资收益波动巨大且无明显变化趋势;汇丰银行则不断调整投资方向,投资盈利几乎实现了100%的增长,并且结构也日益优化,保证了回报的稳定性,工商银在收益回报的相对数量、结构、稳定性方面都远落后于汇丰银行,这十分值得中资银行学习。

(二)关联交易收入分析

“商业银行关联交易是指商业银行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下列事项,包括授信、担保、资产转移、提供服务以及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关联交易”。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允许商业银行在法律规章之下,进行各种公平关联交易,它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但是,如果进行非公平的关联交易,会发生单方面的利益输送,损害部分股东的利益。特别是对于国有银行而言,由于其大股东多为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公司,银行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和流动缺乏市场化机制,导致董事会缺乏保护股东利益的手段和激励,非公平关联交易很难被杜绝。对于利益相关方,关注关联交易收入所占比重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上表不难看出,关联交易在银行利润中占有一至两成的比重。具体来看(见表8、9),汇丰银行在近年的经营过程中,自身盈利能力逐步增强,开始由利益输入方,转变为利益输出方,并且输出利益逐步扩大,可能会损害股东利益;工商银行每年由关联交易所带来的收益基本稳定,影响有限。

四、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结果

在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之后,我们还需要对商业银行利润的形成结果进行分析,这主要是通过分析银行利润与企业现金流量的关系得出相应结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这样的会计处理方式,给予了企业很大的调整空间,从而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以误导,但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计量的基础,可以反映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可见,通常企业已实现的利润与实际收到的现金流会有一个差额,而只有伴随着现金流入的利润才是高质量的利润,因此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小,说明利润质量越高。

现金流主要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三种现金流中又以前者最为重要,由此产生的现金流越多,说明企业依靠自身获取现金的能力越高,那么在不依靠外部融资的情况下,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活动、支付薪酬、偿还债务的能力也就越强。这一现金流可以充分反映利润背后是否有充足的现金流,因此我们可以用净利润现金比率,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占净利润的比率来衡量商业银行利润的质量高低。

从结果来看(见表10),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在近年来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汇丰银行在获取现金流上的能力强于工商银行。

五、商业银行利润质量存在的问题

银行业所获取的高额利润,既有政府管制、利差较高、需求旺盛等客观因素,也有银行高负债经营、积极追求利润等主观因素。首先盈利当然是商业银行的首要目的,盈利的提高对银行自身和经济发展都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对于盈利的可持续性更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行业的开放只是时间问题,商业银行必然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随着今年人民银行允许存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存贷利差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甚至可能进一步收窄,商业银行的转型不可避免。通过对比分析以后,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存在以下问题:

1.利润来源以利差收入为主。由于我国金融业的自然垄断和利率管制,加上在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银行早已成为了众矢之的;另一方面,直接融资发展滞后和国人良好的储蓄习惯,为商业银行创造了一个缺乏竞争的环境。国有银行的利差收入无论是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都十分可观。近期有两项改革特别值得关注,即存款利率自由上浮和温州金融改革,这让我们看到了打破金融垄断的曙光,如果还是一味依靠“政策红利”来赚取利润,必然被市场淘汰。

2.业务以传统业务为主,创新性业务滞后。实行分业经营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法律体制滞后、金融体系不健全、监管能力比较低都制约着我国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分业经营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脱媒”现象日益严重,银行优质客户不断流失,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形成了巨大压力,它们资金雄厚、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全面,具有许多中资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具体数据也不难看出,国有银行除了利息收入以外,其他收入的结构、数量、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外资银行。优质客户放弃中资银行转而选择外资银行的案例还历历在目,国有银行能否建立起差异化的竞争力对其有决定性影响。

3.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较差。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银行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化主体,我国银行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即使完成了股份制改革,银行仍然承担着政治任务,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从银行高层的任命、调整到银行业务的开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府的干预

五、政策及建议

1.结合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保持政策延续性,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银行对利率的,央行不再直接干预利率,通过货币政策来影响市场利率,为银行市场化创造必要条件;

2.在风险可控和适应监管能力前提下,减少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引进先进经营理念,扩大人才交流,增加市场竞争;

3.减少政府对于银行日常活动干预,减轻银行政策负担,改变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实现以利润为导向;控制银行信贷风险,目前应特别关注地方债务融资平台;

4.鼓励商业银行改革创新,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实现从信用中介到金融服务机构的转变,围绕吸存放贷这一核心业务,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融资便利等创新业务,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邵军.利润质量评价的原则及指标体系设计[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盛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

[2]邵军.利润质量评价的原则及指标体系设计[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盛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

[3]陆沛卿.银行业暴利浅析[J].中国外资,2012.

第8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股份制银行,客户营销,营销策略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金融开放度的扩大,外资银行不断进入中国,他们凭着先进的管理经验、敏锐的市场触觉、灵活的营销手段在我国各大城市开展金融业务,对我国股份制银行形成巨大的挑战,国内外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规模经营已不适合金融服务发展的需要,银行业务交易量的规模不能代表所获利润的多少,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银行业60% 的利润来自于10% 的顾客,高端、优质客户市场是银行利润最重要的来源。可以肯定,竞争结果将是对客户市场重新分割。因此,对21 世纪的银行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资产概念,而是客户概念,谁可以掌握客户,就可以掌握市场,掌握了财富的源泉。

一、我国股份制银行客户营销的现状

我国股份制银行的营销工作刚刚起步,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科技论文。目前,市场营销已进入了我国股份制银行的日常管理范畴,其管理效果表现为:

1.股份制银行开始注重塑造自身形象,鲜明的CI标志,设置VIP室。

2.各家股份制银行纷纷增设了分支机构,竞争市场份额。

3.电子银行迅速发展,作为物理网点的补充, 成为与物理网点齐驱并进的重要营销渠道。

4.业务种类多样化,股份制银行先后推出了提供个人理财服务等措施,对高端客户实行特别服务。如中信实业银行的“理财宝”,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等业务形式满足了客户不断发展的需求。

5.大力开展业务宣传。将传统手段和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介手段加以整合,频频发动全方位的宣传攻势。

二、我国股份制银行客户营销的发展策略

1.实行差异化服务,牢牢抓住现有优质客户。目前,银行业普遍认同“二八定律”,意思就是说银行80% 的利润是来源于20%的客户。而我国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差距之一就表现在如何寻找这20%的客户,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上。国外银行普遍投入了较大的人力、财力,模拟和预测客户需求,分析客户贡献度、客户忠诚度,并且大都建立了数据仓库。因此,他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很容易地找出这20%的优质客户。科技论文。

2.关注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不断挖掘新的优质客户。在深化现有优质客户的同时,我国股份制银行还应该积极主动开发挖掘新的优质客户。要深入研究行业、公司的发展趋势,明确长期的合作群体和服务群体目标,对成长性较好的新兴行业和新型企业,从一开始就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各种金融手段把合作关系巩固起来。随着市场的变化,高科技企业。跨国公司和上市公司将成为我国股份制银行未来的优质客户群。从现状来看,这三类客户的成长性都非常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GDP 的贡献度越来越高。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直接融资的加快和高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这三大类客户都将有更快的发展。

三、满足优质客户金融需求,构建新型银企关系

我国股份制银行与客户建立的合作关系中非市场因素比较多,这种关系的持久性较差,有可能经不起客观经济利益的考验。构建新型的完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银企关系,必须依赖于股份制银行自身的业务品种和技术手段,依赖于股份制银行对优质客户需求的响应能力。与普通客户比较,优质客户在服务效率、服务品种、服务质量上都有更高的要求,有时还有利率、费率上的优惠要求。在服务上质量上,优质客户的要求。往往要比一般企业高。除了要求银行提供上门服务,流动银行服务外,常常会提出相对股份制银行目前科技支撑能力而言较为超前的金融需求,如大型优质公司客户要求利用银行的电子平台随时查询下属企业现金余额和流量等等,这就要求银行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科技论文。

四、改革银行内部管理体制,适应优质客户需求

争取优质客户市场不能简单地从满足外部需求来考虑,还要从银行内部管理体制入手,建立起以优质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1.加强上下级行和部门之间的联动,提高服务效率。

2.加强信息管理,及时捕捉企业和项目信息。

3.要对新兴客户研究制订分类的信用评价体系、贷款政策和策略

4.完善客户经理制和产品经理制。

5.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工资制度改革和福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股份制银行经营管理需求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广泛引进市场研发、营销策划、公共关系、广告传播等营销专业人才,改变原来单一的人才结构。

总之,巩固现有优质客户、挖掘潜在优质客户是股份制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对外要积极组织对优质客户的营销,满足其金融需求,对内要改革组织机制、管理体制,从信息、产品开发和管理机制、上下级行联动机制、客户评价和信用等级评价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入手,建立起一套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营销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昌声.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J] . 广西金融研究,2004,(4)

[2] 任宣.现代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J]. 现代企业,2005,(8)

[3] 肖崎,庄铁丽.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国际比较及对策建议[J].商业研究,2004,(5)

第9篇: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投资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

一、投资银行业的概述

(一)投资银行业的含义。投资银行业是指以投资银行为主体,专门从事证券经营和为公司的收购兼并、项目融资、资金管理、公司理财等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与金融咨询的行业。投资银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在金融领域内,投资银行业这一术语的含义十分宽泛,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包括了范围宽泛的金融业务;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括的业务范围则较为传统。狭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指投资银行的狭义含义只限于某些资本市场,着重指一级市场上的承销、并购和融资业务的财务顾问。广义的投资银行业务指投资银行的广义含义包括众多的资本市场活动,即包括公司融资、兼并收购顾问、股票的销售和交易、资产管理、投资研究和风险投资业务。

(二)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历史。发行监管制度的演变。发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股票发行决定权的归属,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主导型,即核准制;另一种是市场主导型,即注册制。核准制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证券,不仅要公开披露与发行证券有关的信息、符合《公司法》和《证券法》中规定的(实质性)条件,而且要求发行人将发行申请报请证券监管部门决定的审核制度。我国目前实行核准制。在1998年之前,我国股票发行管理制度采取发行规模和发行企业数量双重控制的办法。2006年1月1日实施的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简称《证券法》)在发行监管方面明确了公开发行和非公开发行的界限;规定了证券发行前的公开披露信息制度,强化社会公众监督;肯定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进一度发挥中介机构的市场服务职能;将证券上市核准权赋予了证券交易所,强化了交易所的监管职能。

二、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投资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本规模小,竞争实力弱。我国投资银行资金规模普遍偏小,无法承担投资银行本应在金融市场上承担的相应责任,也难以承受投资银行业务所具有的风险,规模问题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我国企业的不良贷款数额巨大,而国内投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来对其按国际通行的运作方式进行运作处理。市场方面有很大的融资需求,而投资银行方面却没有能力满足这一需要,这一特殊矛盾的焦点就在于我国投资银行资本实力太弱,这已经成为我国投资银行然导致业发展的硬伤。而长期无法满足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必外资银行蜂拥而至,不仅抢走高端市场,也会进一步占领所有投行业务市场。因此,资金规模小是我国投资银行业的最大弱势。(2)业务单一、创新不足。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分工不够明确,各个投资银行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业务、业务范围过于狭窄,低端服务领域存在过度竞争,而高端领域的业务却很少有单位能够涉及。这无疑隐含着巨大的风险,当股市低迷,公司融资愿望不强烈时,投资银行就可能出现亏损。无法迅速开发新型投资业务,约束了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自身实力的增强。(3)经营经验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历史较短,自身经验匮乏。而投资银行业又是有着较高高智力要求的行业,其不仅要为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要为客户提供各种策略建议和各种经营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客户在经验中遇到的各种金融难题。因此,现资银行业务需要一批熟悉各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很高的投资银行专家。而这类人才在我国的投资银行业中可以说是比较稀缺的。

三、我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对策

(1 )改造上市或引进境外长期战略投资者。国有资产效率低下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和批评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其直接所有者的缺失。引入理性投资者、加强对投资银行的监督,使其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就可以结束因为所有者缺失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他们之所以有动力冲破重重监管,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完全是在利益驱动的情况下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在绕开监管、加强竞争的过程中,自身力量不断壮大的结果。国有企业之所以“一放就乱、一管就死”就是因为它们不是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没有创新的动力。只有引入理性投资者对经营行为进行监督、设计和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将企业的业绩和管理者的自身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企业上下的积极性,也才是我国投资银行的真正出路。第一,改造上市。利用上市来加大对投资银行经营管理的监督,增加其经营的透明度,完善其治理结构,真正确立其市场主体地位,从而使其体制上的种种弊端得以改善,是中国投资银行业规范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第二,引入长期境外战略投资者。境外投资者不仅可以增加经营的透明度,还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其他先进技术,解决经验不足和人才匮乏的问题,为投资银行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管理制度和“外脑”,是我国投资银行壮大自身实力的有效方式。另外,上市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还可以补给投资银行的资本,增加其竞争实力,部分解决我国投资银行业规模普遍偏小的局面。(2)对现有投资银行进行结构重组,打造投资银行业的旗舰。我国投资银行虽然经过近期的整顿,但数量较多、规模小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投资银行过小的资金规模很难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需要,只能令其对大型融资项目望而兴叹、拱手于人。随着公司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小投资银行的竞争实力已经日益被削弱。资产重组也是当今国际上投资银行发展的热潮和方向之一,经过资产重组可以使其在资本、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信息共享和资源分配等方面都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力。(3)完善法律法规,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加快出台具体的投资银行法及其细则。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规范和监管市场,以法律弥补市场的不足,为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以促进其健康发展。(4)加大金融创新,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摆脱低层次竞争。这不仅是与国外大投资银行竞争的需要,也是国际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主流和方向。

结论:投资银行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可以利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与国际间大投行的竞争中,也可以更好地向对方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实现与对手的共同成长。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引进和培养有经验、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条件人才是其成功的首要因素,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投资银行将很难生存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是加大金融创新、更好服务客户的前提条件。而且,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也必将吸引大量的外资投行的极大关注,即使我们不积极走出去,也不可能避免激烈的竞争,反倒使自己在竞争中更加被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筹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进军国际市场。消极防御只会使我们落后,积极面对国际市场是我国投资银行走向强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