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网络通讯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通讯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通讯方式

第1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关键词:实训室;开放性;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高职院校实训室是教师日常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对学生的开放程度成为衡量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建设开放性实训室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莫大帮助,这一观点早已经成为共识。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践,就设计开放性实训室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探讨。

1 我系实训室管理现状

我系目前共有12间实训室,其中9间为专业实训室,3间为基础实训室,现在每间实训室每周课外平均开放学时为7学时,能满足我系师生大部分实训项目开放的需求。但在实际开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1 实训室开放申请流程方面

我系实训室课后开放的申请流程如下:首先是师生填写实训室开放申请表,然后实训室直接负责的管理人员审核,审核通过即可使用。

申请流程貌似简洁,但师生对实训室功能不清楚,有时导致申请的实训室不能承担相应的实训项目。而且实验室管理员之间存在本位主义,推诿扯皮在所难免。

1.2 实训室开放过程监管

实训室在开放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因为是课后时间开放,所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极大的便利,但对过程监管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例如未申请的学生来实训室练习,导致申请过的学生无机位可用。加强过程监管对提高开放性实训室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1.3 实训室开放结果监管

对实训室开放结果监管不到位,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通病。笔者认为对开放结果的监管尤为重要,这是检测实训室开放效果的必要手段。

2 网络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要解决实训室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搭建网络管理系统是有效的解决方法。

2.1 系统基本功能

(1)管理功能。实验员可以通过系统设定实训室开放的时间段,实训室功能划分,实训项目目的和内容,实训分组等。

(2)查询功能。通过该系统,学生可以快速方便地查询实训项目要求,分组要求以及可用的空闲实训室。

(3)预约功能。查询完相关信息后,学生可以选择时间段预约实训室,采用先预约先使用的原则。

(4)验证功能。凡使用实训室的学生,必须用个人固定的账号登录计算机方可使用。便于监管学生实训过程和统计实训结果

(5)监管功能。该系统可以提供过程监管的功能,例如监管学生操作电脑的记录、登录时间和离开时间等。

(6)统计功能。系统能统计学生的实训结果、实训时间、教师评分,各个实训室的利用率和使用时间段等。并根据数据来分析学生的实训操作习惯和实训室的使用规律,如根据实训室的利用率分析,可以有效调节实训室的开放时间段,从而避免部分实训室利用率过高或过低的现象。

2.2 网络管理系统各个模块

(1)用户管理模块。系统的用户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管理员、教师、学生。管理员的权限最高,教师次之,学生最低。管理员可以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模块,如设置用户角色、设置实训室开放时间段等。教师能操作实训项目管理模块,设置实训项目的目的、内容和计划,检查学生实训结果,查看实训统计信息等。学生可以浏览实训室预约信息、实训项目、实训室介绍等,并可以预约实训室。

(2)实训室管理模块。该模块可以设置实训室的功能介绍、开放时间和档案管理。学生浏览该模块,可以清楚知道哪些实训室能够开放哪些实训项目,以及开放的具体时间段,方便学生申请实训室。

(3)实训项目管理模块。该模块管理员和教师可以设置实训项目的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和实训计划。学生浏览该模块后,可以清楚实训项目的具体要求,练习时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4)预约管理模块。该模块学生可以浏览实训室预约信息,若有空闲实训室,学生可以预约。

(5)统计信息管理模块。该模块显示学生和实训室的统计信息,如学生使用时间、实训室开放利用率等,并配有相关的统计报表,更加直观。

3 系统架构与设计

3.1 系统整体架构

系统采用B/S模式,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该系统,方便快捷。整体架构分为前端、服务器端双层结构。

3.2 系统设计

(1)前端。前端设计就是系统的界面设计,采用DIV+CSS的语言来设计。这是一种网页的布局方法,这一方法有别于传统的HTML网页设计语言中的表格定位方法,可实现网页页面内容与表现相分离。CSS是层叠样式表单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用来表现HTML或XML等文件式样的计算机语言。DIV元素是用来为HTML文档内大块的内容提供结构和背景的元素。这一方法的优点主要有:

一是符合W3C标准,可以保证系统不会被淘汰;

二是支持浏览器的向后兼容;

三是样式的调整更加方便,内容和样式的分离,使页面和样式的调整变得更加方便;

四是CSS使得代码非常简洁。

基于以上的优点,所以采用这一方法来进行前端设计。

(2)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的设计采用Apache+PHP+Mysql工具。Apache是一种web服务器,类似于windows系统中自带的IIS服务器,只是功能更为强大。PHP是一种HTML内嵌式的网站开发语言,相对于其他语言,Mysql是一种开源数据库,功能非常强大。这三者结合起来简称AMP,非常适合开发中小型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

一是简单易学;

二是开发速度快;

三是跨平台,不但能够在windows系统上运行,还能够在linux等系统上运行。

四是这三个工具都是开源软件,可以免费使用。

基于以上的优点,因此采用这三个工具来搭建服务器。

4 结语

开放性实训室网络管理系统能方便安排实训室开放时间段,有效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让师生参与到实训室管理中来,不但能方便学生使用实训室,更能够对实训室开放进行有效管理,对开放的效果进行有效监督,极大提高开放性实训室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施瑞,于晓勇,柳英等.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4):164-166.

[2]袁晓辉.基于Web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7).

[3]韩方珍,俞守华,曹咏等.基于B/S结构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

[4]刘志勇.Linux+ PHP+ MySQL 案例教程[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1.

第2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09

计算机网络的通讯形式有许多种,有在本部门使用的局域网,有跨地区的广域网,而且在网络上,还有电子邮件、网络下载、微博、个人网站等等功能,使得信息的交流更加的便捷高效。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通讯装置,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运输线路等等,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具有十分显著转接、数据编码、传输信号、综合性存储等功能,因此其也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产、社会服务、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当中。另外,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还有效地实现了远程互动、直播等功能,因此,其在应用的同时也大幅地提高了相应节目内容的观察效果以及时效性。一些大型的公司企业还可应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进行视叔会议,通过此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公司企业的跨国、跨地区运营及管理,进而也提高了相应企业与公司的综合效益。

1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从目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形势来看,其主要是由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两大部分所组成的。其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可加大单机的数据句库容量,提升了数据运算的速度,是信息的整理、输出更加高效率。应用通讯技术,通过远程通讯等方式,可使声音、文学、影音等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传递出去。同时,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还要将主机连接到企业局域网,实现网络信息的资源共享。

1.1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传输方向

对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根据传输方向进行分类,可分为单工通讯、半双工通讯以及双工通讯三大类别。其中,单工通讯的传输则只固定为一个方向;半双工通讯传送有两个方向,但一次传输只能选择一个方向;双工通讯可同时像两个方向传送,不过需要组成复杂的线路结构。实际应用中采用四线制传输,即所建网络运用半双工的通讯方式,以实现双向的传递,计算机终端和主计算机则采用单工通讯,这样可以将通信线路简化,从而起到了实用与经济的效果。

1.2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组成部分

根据硬件来看,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主要是由计算机主机、计算机终端、计算机数据传输线路以及数据交换装置所组成的。其中,计算机终端可以对企业公司的规模、通讯量等内容进行有效的控制,而计算机数据交换装置主要作用是对需要的数据进行储存、归整、分类与处理。计算机主机又可分为有小型计算机和微机两种类型,目前微机应用较为广泛,数据传输线路是指公用电话线路、有线线路、光纤通信线路和微波线路等各种通信线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实现步骤主要为:将传输线路与计算机进行合理的连接,数据交换装置为机器设备的接口,之后,使整个的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系统根据相应的网络协议进行动作。除此之外,采用公用电话作为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的传输线路时,调制解调器则是数据交换装置,其可以实现数据信号--模拟信号--数据信号的信息传输。

1.3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连接方式

根据目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其连接方式主要包括有多路复式、分支式、点到点式以及集线式四种。而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以点到点式的连接比较普遍,点到点式连接方式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作为核心,通过调制解调器与电话传之间的连接来传递信息数据。但是,采用点到点连接时,在同一时间段内,主计算机只能连接一个搅拌站终端,若是还有其他的搅拌站终端要进行信息数据传递时,计算机则会出现忙号的现象。

2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分析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原理为:计算机通过全方位、一体化、高效率、安全的传输能力,将信息数据传输到远程的计算机上,再利用相关协议的规定以及网络IO等内容,最终实现远程通讯的效果。其中,计算机网络IO上的传输协议包括有BIO、NIO、AIO三大类。而Socket概念上的传输协议主要包括有TCP、有UDP、HTTP等等。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中,不论是以哪种方式进行的应用通讯,均有由以上应用原理而实现的。而且,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所有应用语言均会提供相应的应用层协议。远程网络通讯主要是指在某一个计算机上发出请求信息,而相应的计算机在接到信息之后,对其再进行处理,并将最终的处理结果传递给计算机的请求端。计算机发出的请求信息包括有同步请求信息、异步请求信息等等。远程计算机在接到请求信息并再次处理之后,将结果转换为“流”,将通过传输协议将其传递给调用端。

目前来看,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中较常采用的通讯线路包括有同轴电缆、对称电缆以及架空明线等等。其中,同轴电缆主要是由外导体所组成的,其属于一种是封闭式的电缆,传输速率大约在1000—1200bps之间。而对称电缆主要是由多层的绝缘层所组成的,其在应用过程中,较为容易被相瓦回波干扰,因此多为建议采用此种电缆。另外,架空明线主要是由双导线所组成的,传输速率大约在500—600bps之间。在应用的时候,对称电缆以及架空明线多会受到电磁场等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致使其传输速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此种现象,在应用时可采用封闭式的同轴电缆,从而保证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应用时,其通讯的安全、可靠、稳定与高效。另外,在使用时也要配备性能质量较为良好的终端设施以及通讯接口,以满足网络系统的传输标准。

3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远程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促进区域管理中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其操作。并且在远程位置上,对计算机实施重启和关机操作,能够促进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远程管理。近年来,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石油开采、工业锅炉、化工生产和水处理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管理中,多采用精细化的农业管理技术,为此,本文主要分析该技术在农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1 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对农田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可按照远程网络的通讯技术,将其分为农田信息的数据库方面设计以及系统软件的接口方面设计两部分:其中农田信息的数据库方面设计指信息管理的系统把PDA所应接收的一些农田信息往信息的数据库里存储。而环境的湿度表、采样点的数据表、网格表、农场设施的表、传感器表、农场的信息表以及地块的信息表是农田信息的数据库所需要的各类表;对系统软件的接口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的设计以及软件接口的设计两部分内容。其中软件结构的设计属于农田信息的管理以及GIS系统间通信的设计。

4 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不断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将精细化作为核心的发展趋势。人们在生活中常用的通讯、移动电视和手机媒体等,均为计算机远程网络技术,其应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为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量。在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深化发展下,该技术的应用逐步向规范化发展,愈加的完善和成熟。

参考文献:

[1]夏志竞.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8(23):8-9,27.

[2]符长睿.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J].科技传播,2013,21(10):219.

[3]包东飞.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故障分析与处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0,17(12):66-68.

第3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研究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采用了操作系统、计算机技术、运输线路和通讯装置,完成了数据编码、信号传输、综合储存和良好转接的功能。该数据通讯体系的核心是计算机,运用通讯线路实现终端连接,达到数据通讯目标。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有着庞大的数据量、广泛的应用功能、高效的传输效率,可以渗透到公众服务、大众生活、社会生产之中。该通讯技术能实现新闻直播和远程互动,提高节目内容的时效性和观赏性。大型公司能够运用该通讯技术实现视频会议,讨论企业的经营方案,实现综合的效益目标。

一、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

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主要由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组成。通讯技术发展可以确保远程通讯的稳定,并将文字、图像、声音融入计算机远程通讯的网络内。计算机技术发展增加了微机的信息储存量,提升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处理的数据还能连接企业局域网,以便更好的共享资源。如此,中小企业便能选择不一样价格的高新科技,将各地企业、跨省企业彼此连接。

1.1 组成部分。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共有四部分,即计算机终端、计算主机、数据交换装置和数据传输线路。企业的通讯量和规模、数据的储存量和处理,主计算机能够依次采用小型机和微机。常用的是微机。书库传输线路能够使用现有的各类通信线路,比如微波线路、有线线路、光纤通信线路。公用电话线路是最为普遍的。在计算机和传输线路相连时,数据交换装置作为接口,依照统一式的网络协议开展工作。公用电话线路情况下,数据交换装置则是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将数据信号作为交流的模拟信号传送出去,并将模拟信号再次转变成为数据信号。

1.2 传输方向。数据通讯根据传输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半双工通讯、单工通讯和双工通讯三类。半双工通讯传送分为两个方向,某一时刻里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单工通讯的传输只在一个方向。比如,计算机终端将信息传给主计算机;双工通讯可同时开展双向传送。只是线路结构过于复杂,只能运用四线制的方法。在不断实践中发现,所建网络运用半双工的通讯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双向的传递,而且将通信线路简化。计算机终端和主计算机只需要有单个电话线路,既经济又实用。

1.3 连接方式。远程网络通讯共有四类的连接方式,即多路复式、分支式、点到点、集线式。按照实际需要,连接方式可采取点到点,主计算机是中心,传递信息时以调制解调器连接电话线。同一时间段内,主计算机只能连接搅拌站终端,相似于一般的打电话。如果别的搅拌站需要传送信息,计算机屏幕会提示忙号。

二、远程网络通讯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条件

实现远程网络通讯功能,计算机需要有整体、安全、高效的传输能力,传输到远程计算机内。用网络IO和协议规定达到通讯功能。Socket概念上的传输协议有UDP、TCP、HTTP等,网络IO上的传输协议有NIO、BIO、AIO三类。任何分布式的应用通讯,都是这个应用原理而得以实现。但为了更容易的使用,所有语言都会提供贴近的应用层协议。远程网络通讯,是在某个计算机上发出请求信息,其他计算机接收到信息以后进行处理,把最终结果汇报给请求端。这其中包括异步请求、同步请求等。远程计算机接收信息后再行处理,并将结果变为流,以传输协议的形式调还给调用端。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要有良好的通道条件,构建高品质的通讯线路。目前,常用的通讯线路有三种,即架空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架空明线是双导线组成的,传输塑料杯大约在600bps;对称电缆是多层绝缘层的,容易被相瓦回波干扰;同轴电缆是外导体组成的,是封闭式电缆。传输速率约在1200bps。一般情况下,架空明线和对称电缆会受到外界环境和电磁场的干扰,传输效率深受影响。可选择封闭式的同轴电缆,保证网络通讯的高效、安全、可靠。同时,还要配备良好的通讯接口和终端设施,满足网络系统的传输标准。配备高效的转换设备、控制软件,营造一种和谐良好的网络通讯环境。

三、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计算机远程网络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促进区域管理中的监督管理和控制其操作二并且在远程位置上,对计算机实施重启和关机操作,能够促进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远程管理。近年来,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石油开采、工业锅炉、化工生产和水处理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管理中,多采用精细化的农业管理技术,为此,本文卞要分析该技术在农田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1农田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对农田信息的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可按照远程网络的通讯技术,将其分为农田信息的数据库方面设计以及系统软件的接口方面设计两部分:其中农田信息的数据库方面设计指信息管理的系统把PDA所应接收的一些农田信息往信息的数据库里存储。而环境的湿度表、采样点的数据表,网格表,农场设施的表、传感器表、农场的信息表以及地块的信息表是农田信息的数据库所需要的各类表对系统软件的接口进行设计主要包括用户界面的设计以及软件接口的设计两部分内容。其中软件结构的设计属于农田信息的管理以及GIS系统间通信的设计。

3.2需求分析。实现农田的信息管理,离不开远程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远程农田信息系统实现PDA的实时无线通讯,接收有关的农田属性数据和位置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放置在农田信息数据库内。如此,便能分析和处理各类的农田信息,以此给出相应的决策信息。在农田的远程网络通讯技术中,主要有采样点分布图、基础地图和属性数据。采样点分布图的生成,取决于信息管理系统,是PDA采样点布置的基础。等到采样点放置完之后,重新回到新采样点,对采样点分布图进行更新。PDA实时的将属性数据传输给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将田间数据分布图、采样点分布图、土壤水分处方图输出。需求分析能够将信息管理系统分为PDA管理、地图管理、系统管理和数据管理四类。PDA管理负责农田移动终端的删除、注册和状态查询;地图管理负责管理地图数据;系统管理为农田信息管理提供帮助与支持,分为帮助系统和用户管理两部分;数据管理包括采样点的属性数据管理、位置数据管理和数据传输。

结语

计算机终端、计算主机、数据交换装置和数据传输线路构成了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该技术能够满足计算机之间的实时通讯。许多情况下,现场设备分布广泛,不方便采集尖端数据,使用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能更加便捷、准确的管控好设备的运行情况。该网络通讯技术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比如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传输不稳定等。因此需不断研究开发,弥补其中的不足。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将会更加完善,向高效率、规范化、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然而人们对网络通讯中的信息进行加密,防止信息被窃取,信息加密是指利用加密算法将所要加密的信息转换为密文,然后再对密文进行解密的过程。对信息加密的方法有很多,常有的加密技术是将重要的数据信息变为乱码或利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但加密技术的核心是密码技术,然而常用的密码技术有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这些加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安全,促进了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

2 网络通讯中信息安全存在的风险

计算机和互联网是网络通讯的载体,然而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通讯中信息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些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的操作系统、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和应用平台等方面,我们将对这些方面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分析。

2.1操作系统的安全

每一台计算机都有操作系统,都知道如果一台计算机没有操作系统是无法使用的。网络通信中主要的信息安全问题就在于网络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决定着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一旦系统出现漏洞,就容易被入侵,信息泄露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会出现计算机无法使用的情况。然而对系统操作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对操作系统的不了解、操作技术的不熟练、违反网络通信安全保密的相关规定、网络通信的安全意识不强以及对密钥设置的不规范、长期使用同一个密钥等原因,这些原因都有可能造成网络通讯中信息的泄露;所以,我们要对网络通讯加强管理,保证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的泄露。

2.2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带来的安全问题

网络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网络是一个开放性和虚拟性的平台,然而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会有一些人利用网络的这一特点进行违规甚至是违法的操作,比如使用一些手段对重要的通讯信息进行拦截或窃听,甚至是对信息的改变和破坏。网络的通信线路,一般都没有进行相应的电磁屏蔽保护措施,这就使得通信过程中信息容易被拦截和窃听;这对网络通讯中信息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3通讯软件的应用

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一般都需要通讯软件;然而这些通讯软件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漏洞,这就容易造成信息的泄露,更容易遭到病毒或黑客的入侵,对通讯过程中信息安全造成危害,所以应该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信息被窃取,保证通讯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安全。

3 加密技术

一个完整的密码体制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明文、密文、密钥、加密变换、解密变换;对信息的加密过程是将明文通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再经过网络链路传输给接收者,然后接收者利用自己的密钥通过解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还原成明文。

3.1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加密与解密采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密钥同时也可以当做解密密钥用。这种加密技术使用起来比较简单,密钥比较短,在网络信息传输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但这种加密技术的安全性不是很高。

在对称加密技术中运用的加密算法有数据加密标准算法和高级加密标准算法,而数据加密标准算法最常用。对称加密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也有一定的弊端,优势是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密钥比较短;缺点:一、通讯双方在通讯时使用同一个密钥,这就给信息通讯带来了不安全因素,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常常一个传送者给多个不同的接收者传送信息,这就需要多个密钥,这对信息的传送者带来烦琐;二、对称加密算法一般无法鉴别信息的完整性,也无法对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的身份进行确认,这对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带来了不安全因素。三、在对称加密技术中对密钥的管理是关键,因为在对称加密技术中信息的传送者和信息的接收者是采用相同的密钥,这就需要双方共同对密钥进行保密。

3.2非对称加密技术

非对称加密技术,就是对信息的加密与解密采用不同的密钥,然而这种加密技术是针对对称加密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提出的一种加密技术;非对称加密技术又可以称为公钥加密技术,意思是加密密钥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知道的;而解密密钥只有信息的接收者才知道。在非对称加密技术里,最常用的密码算法是RSA算法,运用这种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信息盗取者就不可能由加密密钥推算出解密密钥,因为这种算法将加密密钥与加密算法分开,使得网络用户密钥的管理更加方便安全。

4 加密技术的应用

4.1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节点加密

对信息的加密方式有很多,有在传输前对信息进行加密,有在传输通道对信息进行加密等等。简单介绍一下传输过程中的节点加密,节点加密是指信息传输路径中对在节点机上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然而节点加密不允许信息以明文的方式在节点机上进行传输;节点加密是先把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密,再对已解密的明文用另一个密钥进行加密,这就是所谓的节点加密,由于节点加密对信息加密的特殊性,使得这种加密方式相对于其他加密方式的安全性比较弱,所以一些重要的信息不采用此方法来进行加密。

4.2信息传输过程中的链路加密

链路加密是指在链路上对信息进行加密,而不是在信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加密;链路加密是一种在传输路径中的加密方式。链路加密原理是信息在传输路径中每个节点机都作为信息接收端,对信息进行不断的加密和解密,使信息最终到达真正的接收端。这种加密方式相对于节点加密较安全,运用相对比较广泛。然而这种链路加密也存在弊端,由于运用这种方式进行加密,使得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加解密,信息以明文的形式多次出现,这会导致信息容易泄露,给通讯过程中信息的安全带来危害。

4.3信息传输过程中的端对端加密

端对端加密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一直以密文的形式进行传输,在传送过程中并不能进行解密,使得信息在整个传送过程中得到保护;即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拦截,信息也不会被泄露,而且每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都进行独立加密,这样即使一条信息被拦截或遭到破坏,也不会影响其他信息的安全传输;这种加密方式相对于前两种加密方式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而且更容易设计和维护,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不过[ dylW.net专业提供教育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此种加密方式存在一点不足,就是不能够对传输的信息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隐藏。由于端对端的加密方式可靠性高、安全性好、价格便宜,在信息传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能确保信息在网络通讯中的安全传输。

5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通讯在日常生活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窃取网络通讯信息的人越来越多,对通讯信息攻击的手段也层出不穷,攻击技术也日益增强,使得各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恶化,问题更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可见网络通讯中的信息安全技术有待提高。然而,由于我国网络信息技术起步晚,改革初期发展慢,给网络通讯安全埋下了隐患;虽然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暴露出严重的网络通讯信息安全问题;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网络信息交流的防御能力,防止信息在网络通讯中被泄露;为大家营造出一个安全、快捷、舒适的网络通讯环境,即能促进网络通讯的发展,也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余文利.网络环境中数据加密技术实现与分析[J].网络与信息,2005(10):50-51.

第5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稳定性;应用;安全性

引言

随着移动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比如环境监测、机房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于该项技术来说,具备安全性、稳定性等性能非常关键。以环境监测来说,环境监测是监督和管理环境必备的手段,若是实现了在线自动监测监控环境,不但能够有效地促进总量监测、污染防治等工作,也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传递信息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因此传送过程应确保其具有快速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这样才能使监控数据传输网络能够顺利的在环境监控中得到推广。

1 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网络通讯技术故障

在日常的生活中,若是出现网络故障时,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原因有许多,遇到常见的网络故障是无法和Internet连接。将引起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原因按性质分为物理层面的原因和网络层面的原因。一方面,对于物理层面原因来讲,主要是指网络端口是否正规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是否紧密连接,使用的网线是否正常,以及是够将数据交换机正确开启等。另一方面,对于网络层面的原因来讲,主要有路由器没有正常运行,运行网址不正确;上网人数太多导致网路拥挤,从而使网络连接不顺畅;上网过程中由于受到病毒袭击,导致网络瘫痪或是中断;由于服务器工作不正常,或是没有正确的组装服务器。

1.2 网络通讯的速度问题

在许多的家庭或是公众场所上网时,不难发现网速太过缓慢,这种情况往往会引起数据传输延时的状况发生,或是由于网络负载过大,导致出现数据丢包的状况。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常常会利用视频进行聊天,在聊天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网络的通畅,会出现视频中的图像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而且对话时也听不真切。其实这些问题都是网络延时造成的,当数据从一个结点传向另外一个结点,需要一段时间,传送时间的长短与网络的静态参数和动态负载相关密切相关。具体来说,静态参数其实就是网络数据传输距离、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等数据,而动态负载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由网络向上传输的数据。

总的来说,计算机远程网络通讯中采用的网络通道并不完全可靠,若是网络节点出现故障,通常会发生数据丢包,这样便会引起控制器结点或执行器结点空采样,若是此时用前时刻的数据代替,便会导致系统的混乱。若是类似的数据丢包太过严重,就会导致新数据长时间得不到更新,从而对系统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从学者的观点来看,若是这种丢包现象严重到一定程度,便会导致系统瘫痪,目前容忍能力还在研究当中。

1.3 网络通讯的安全问题

当今社会中,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网络安全问题,对于网络通讯来讲,主要的安全问题包括信息泄露、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非法信息渗透、假冒等等。由于网络系统的使用环境是既要确保安全性同时也要有开放性,这样便为网络通讯的安全管理带来难题。加强网络通讯的安全性,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造成网络通讯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有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淡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核心技术不够成熟,运行和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单从Internet的角度来看,威胁网络的主要来源于不安全的网络硬件和软件,不但容易导致电磁泄露、搭线窃听、线路干扰、意外原因、信息截获等现象的出现,也会各种应用服务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根据可靠的数据统计,因受病毒感染和破坏导致计算机损坏的事件层出不穷,电脑黑客攻击电脑的时间也常有发生。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几乎所有的互联网相联的网络管理中心在不同时间都曾遭受过不同黑客的攻击或侵入,这些黑客攻击的主要对象集中在银行、金融以及证券机构。从网民的角度来看,网络不安全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网络通讯的推广与发展。

2 确保计算机网络通讯顺畅的措施

由于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因此如何应对各种网络安全的威胁,防止各种网络攻击和病毒的破坏,从而使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种应急响应技术与工具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改进,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做好各种防护工作,会使计算机网络通讯更加的顺畅。

2.1 注重维护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硬件

在使用计算机前,应先检测联网电脑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网线、路由器等是否已经正确地连接好,计算机硬盘、内存、显示器等运行是否正常。在使用过程中若是发现有临近损坏的计算机硬件,应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是更换。另外,还需查看网卡是否已经安装正确。总的来说,上网前需要查看这些联网计算机硬件是否达到联网的基本要求,确保它们不会与上网软件发生冲突,继而引起不能正常联网的现象出现。

2.2 注意维护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软件

2.2.1 注意维护计算机的网络设备

维护计算机的网络设备,主要是检查服务器是否正常运行,检查网络协议、服务是不是正常。此外,网络设备还包括集线器、交换器以及路由器等,因此也要检查这些设备的运动状态和系统配置是否正确合理。

2.2.2 注意维护网络的安全性

网络安全性一直是专家学者们致力解决的一个难题,想要提高网络通讯的安全性,应注意对网络安全性进行的检测。这种检测主要的工作是定期升级和维护安装在服务器上的防病毒软件,并且定期的查杀毒处理;不定期的对安装在服务器上的防火墙进行升级处理,查看是否有未经允许的用户入网入侵的行为;将联网计算机上的数据库进行加密,并定期地更新加密方式和手段,从而使数据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2.2.3注意维护网络通畅性

上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网络通讯不畅的相关问题,具体表现在网页界面反应很长时间、图像不连贯等。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中的某一结点与结点之间传送数据包的速度太慢引起的,遇到类似的状况,应该首先查看交换机与集线器的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然后根据情况进行判断。

3 结束语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中,计算机网络通讯占有很重的地位,同时由于计算机网络具备的各种优异的性能,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享受计算机网络通讯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计算机网络故障所带来的损失和威胁。因此,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维护,尽可能地减少和排除网络故障,从而提高网络通讯技术水平,继而达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晓风.浅析计算机网络通讯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7-38.

[2]吴钦木,李叶松,秦忆.网络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控制方法[J].电气传动,2006,36(6):8-15.

第6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关键词:网络通讯安全;理论;多层安全结构;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19.8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近年来,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展了网上业务,互联网网络日益增多。网络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涉及范围较广,尤其是网络通讯问题,数据信息泄露将会对企业带来严重的影响。网络中的TCP/IP协议,虽然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但是没有相关的安全保障对策实现对网络层的保护,网络自身具有不安全性。

1 网络通讯安全理论分析

所谓网络通讯安全,指的是网络信息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性,网络信息的拥有人员希望信息能够被合法用户访问,且信息没有出现泄露或者篡改现象,例如,在网络中进行传输的数据、图像、传真以及语音等方面的信息都需要网络通讯安全可靠。

网络通讯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被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保密、鉴别、反拒认和完整性控制。其中,保密指的是网络信息受到保护,不被没有权限的人进行访问;鉴别指的是在对一些敏感信息或者失误进行处理时,鉴别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和签名相关;完整性控制指的是通过邮件来实现的。

因此,为了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运行环境,需要建立各种有效的机制,来对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因素、故障进行提前预防和解决,网络安全运行环境主要具有保密性、完整性、认证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的特点。

2 网络通讯的多层安全结构

通过对解决网络通讯的多层次安全结构方案、公开密钥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

2.1 网络通讯的多层次安全结构方案

在网络通讯安全理论中,密码学在其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一个健全完整的公开密钥体系是由权威认证机关、数字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作废系统以及应用接口等各个部分构成的,公开密钥体系对于网络通讯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开密钥体系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主要运用在虚拟专用网络、电子商务安全领域、安全电子邮件、Web交互安全等方面。以下通过对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安全套接层协议以及安全电子邮件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虚拟专用网络技术

虚拟专用网络技术(VPN),指的是通过借助虚拟的专用的通讯协议、网络加密技术,将用户的进行虚拟加密的通道构建在公共网络上,进而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的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事实上,用户不具备物理专用网络。协议安全架构(IPsec),具有为因特网提供数据乱码加、数据验证以及Tunnel封装加密等服务的能力。网络协议中的第三层是属于协议安全架构的工作层。另外,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具有的基本传输介质的网络具有公开不设防、开放性的特点,通过借助网络安全协议,例如IPsec、SSL等,从而构建出专用的虚拟链路,实现数据包在网络上进行的传递功能,最终为用户提供与专用网络技术性能相似的网络服务技术。

(2)安全套接层协议

所谓安全套接层协议(SSL),指的是一项保障不同的网站安全连接的网络协议。该协议集成在web服务器与浏览器中,能够让用户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与任意一个互联网网站进行浏览。另外,SSL协议具有为数据通讯提供安全支持的作用,且该协议存在于OSI协议中的会话层中。

(3)安全电子邮件

PGP是一种基于RSA公钥加密体系的邮件加密软件,对于防止没有经过授权的网站阅读邮件、保密邮件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PGP还具有进行数字签名后加入在用户发送的邮件中,能够让收信方确定所接收到的邮件是安全可靠的,并且还具有互不见面、互补认识特点,进而确保用户安全放心的通讯。PGP是一种结合传统加密、RSA杂合算法的技术,具有审慎性质的密钥管理,将数字签名方式的邮件文摘运用杂合算法,在进行加密前压缩。

2.2 公开密钥体系

进行网络通讯管理的过程中,公开密钥体系通过依据相关的密钥管理标准规范,为任何一个网络应用提供加密或者数据签名等相关的密码服务和证书,并构建需要的密钥管理体系。密钥加密技术包括了单密钥加密技术,单密钥加密技术指的是通过运用特定的加密密钥技术实现对数据进行加密工作,在进行解密的过程中,使用的密码与加密的相同,由此被称为对称性加密算法。

但是在进行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使用该种加密技术,容易导致出现安全漏洞。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在发送加密数据时,需要通过网络将密钥发送给接受者,进而容易让第三者截获加密数据,并且在截获加密数据时,只需要将相应的密钥进行再次截获,进而第三方轻而易举的将截获的数据进行解密,运用非法的方式对密码进行使用或者篡改。因此,运用公开密钥体系,因其的加密算法具有非对称性特点,也就是在原文中的加密密钥与密文中的解密密钥不同,因此,能够防止第三者对密钥进行截获并解密工作。

运用非对称性密码算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不同的用户运用不同的密钥;

(2)具有不可抵赖性质的保护以及对发送者身份信息的识别;

(3)具有很强大的机密性,且密钥很容易进行修改,不需要将密钥进行分散;

其在具备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了一定的缺点:

(1)在数据信息较多的情况下进行加密,运用RSA算法具有一定的限制;

(2)在进行深层计算时,该算法的计算法则相当于对称型加密计算法则,并且非对称加密算法在运算速度上不具有优势,速度较慢。

数字签名技术,有利于防止冒名顶替情况的出现。数字签名技术,指的是通过运用公共密钥、提取摘要以及加密处理摘要等方式,在接收方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形成。如果接受者在收到邮件后,发现其中的摘要不相同,那么就证明邮件原文被第三者修改过或者原文不具有完整性;如果在接收到邮件后,密钥不能被公用的密钥解开,那么表明该邮件被调用过,出现冒名顶替的情况。

数字证书类与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身份证类似,具有证明进行网络通讯的双方身份信息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保证网络的安全性,数字证书是通过具有权威性的机构发行的,在网络交往联系中,人们通过运用数字证书,对对方的身份信息进行识别。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网络通讯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为了有效的避免网络出现安全漏洞,许多预防手段和方法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随着我国电子信息市场的不断健全完善,在我国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运用公开密钥体系,对于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龚长林.软交换网络结构设计相关安全问题探讨[J].大观周刊,2011,37(11):9-10.

[2]孙兵.网络通讯的多层安全结构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13,03(31):95-96.

[3]余梅生,关健,吴晓娟.安全的多层分布式私钥元分配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04(16):46-47.

第7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关键词:无线通讯;局域网;无线网络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作为可编程器件网络处理器主要被应用在特定的通讯领域中,用以完成各种任务。若干硬件协处理器以及微处理器共同构成了网络处理器的内部结构。局域网一般用于局域性信息服务,是指由某一区域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联成的一种计算机网络组。一般局域网都是封闭型的,可以仅由两台计算机够成,也可以由多台设备组成。无线通讯则是根据通讯方式的差异分为卫星通讯和微波通讯两种。卫星通讯是通过利用卫星作为地面上两点之间或者多点之间的微波通讯桥梁。因此,人们在局域网通讯设计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拥有网络操作技术,同时还应当了解无线局域网。

2 网络处理器分析

2.1 硬件加速单元

网络处理引擎即NPE主要包括存储数据的内部单元以及逻辑运算单元等。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处理引擎能够读取网络层以及链路层上的一些数据,而针对网络处理器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功能特点,在其内部专门设计了一个单元,即同网络引擎进行连接的部分,即硬件加速单元。同时网络数据在运行上能够在加速单元的作用下予以加速,从而对网络传输信息的速度予以提高。

2.2 加密单元

IPSEC是网络引擎中所包含的的专门的加密单元,其主要的工作部位为网络层,主要对网络中进行传输的数据包进行验证头的添加,使得在接收时,只有数据发送方验证后,才能接收数据。如此一来不仅仅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有所保障,并且对数据也实现了发送方的验证以及加密,使得数据在网络中进行传输的过程呢过中不会被第三方进行复制、查看,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安全,同时也是对网络性能的一种提高。

2.3 控制器

2.3.1 网络处理器

在设计构架上,网络处理器具有较大的优势,这主要同期主要功能想关,即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处理流媒体信号。首先处理器能够在一个芯片上同时完成数据处理以及语音加码、解码,其次,由于中央处理器中有加速单元以及乘法运用等,所以在中央处理器中能够完成多种流媒体的加码以及解码过程,并且不仅仅能够执行这一个过程,同时还无需进行额外的信号处理芯片的添加。

2.3.2 数字信号处理软件库和网络处理器

在使用时,网络处理器的优势还体现在其能够对信号处理的软件库予以支持。在中央处理器中,对数字信号的处理软件库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优化,根据其功能网络处理器基于了软件库最大的支持,使得网络处理器在内部能够同时对四个语音接口进行数据处理。并且,在网络处理器内部,凭借其空间优势,能够集中收集处理器内存中存储的一些数字信号,从而节省了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时间。

3 无线通讯技术

3.1 无线通讯技术

所谓的无线通通讯技术即同有线通讯相反的技术,其也同样应用于信息的传输,但是在传输信息的方式以及收集上同有线技术相对。在有线传输信息时,其前提为固定的电路,即只有具有相互连通的电路才能进行信息的传输和收集,同时其信息传输的方式为电流传输,在传输信息数据时,信息的传输的范围会受到电路的限制。但是无线通讯的方式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主要的传输载体为电磁波,通过电磁波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因而在到达指定的计算机前的过程中,不会受到电路的限制而局限于某一范围中,并且使用时不仅便捷,而且其操作的过程简单易懂。因此从一方面讲,无线网络通讯应用从生活上方便了人们,在使用方便的同时,还从网络经济上节省了人们的开销。

3.2 设置原理

其技术设置的基础是OSI网络模型,但是无线网络通讯在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中,则使用途径常常为802.11协议,802.1l协议是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在最初由IEEE制定,其制定目的是对校园网以及办公室的局域网的用户端同用户端之间的无线接入问题进行解决,其业务范围较为狭小,仅仅用于存取数据,并且最高的存取速率仅为2Mbps。由于人们在传输距离以及速率上的要求较高,802.11协议无法满足该需要,所以IEEE小组又开发并对除了802.1la标准以及802.11b标准。而802.1l来源则是设备的驱动程序,在管理无线网络时,同有线网络通讯相同,主要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在使用通讯技术时,可以给无线网卡的驱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即无线网络通讯能够在有线网络通讯的程序中得以执行和应用。

3.3 802.11协议中的设备类型

在日常使用的802.11协议中,包含了两种设备类型,一种是以通过一台PC机器和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组合而成的无线站,而另外一种则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无线接入点

3.4 802.11 协议定义中的物理层

在802.11最原始的定义的三个物理层中,主要包括了两个扩散频谱技术和一个红外传播规范两个方面。其中,在扩散频谱技术的使用上,不仅为802.11设备在该频段上的可用性和可靠吞吐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设备的独立使用性,即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与其他设备相互影响,从而保障了设备的正常使用功能。

结语

文章通过对网络处理器中无线网以及局域网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应用介绍,并描述了其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局域网的应用对人们日常的开销其实是一种节省,无线网络的应用更是为人们提供了方便。在此基础上,局域网和无线网络的使用和操作实际上十分简答,很容易便能够为人们所掌握,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及其受到人们的欢迎以及好评。

参考文献

[1]林维忠.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J].西部广播电视,2003(03).

第8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飞控系统半物理仿真是型号研制和试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飞控系统作为一种强实时性的系统,其半实物仿真是时间约束非常强的过程,其计算、数据通讯和关键信号的处理如果出现超时将可能导致整个仿真实验的失败。因此,实时算法和通讯技术的研究是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仿真主机的速度大大提高,为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高速、高精度求解提供了条件;其次,采用实时网络通讯技术,可以实现两结点数据传输时延迟为纳秒级或微秒级。

2、仿真平台构建

为保证飞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平台的可扩展性,系统构建时引入分布式布局的思想,不同于传统一对一的宿主机-目标机模式,设计一对多的分布式模式。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RTW-xPC作为实时仿真的框架(仿真主计算机-仿真目标计算机模式),子任务被分布在系统的各个成员上,成员之间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通过各子任务并发运行来提高解算速度,满足实时应用的要求。

飞控计算机一般每10ms读取一帧数据,这要求飞控仿真系统的仿真周期远小于10ms。最初的设计是通过以太网络完成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但是难以保证该飞控仿真系统强实时性的要求。以任一仿真目标机为例,若每毫秒产生1000个数据,按每数据大小4字节计算,其数据量4KB,按照千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率,则在以太网络上的时间延迟32ms,无法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反射内存网具有可高达170MB/s的数据传输率,在反射内存网上传输的时间延迟为24us,远低于1ms的要求。

图1 仿真平台基本结构组成

本方案采用标准以太网和反射内存网(内存映射网)结合的方法进行通讯。系统中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部分采用普通的以太网络传输;系统中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部分采用反射内存网搭建。以太网卡实现计算机与局域网传输介质之间的物理连接和电信号匹配,主要针对飞控系统仿真过程中仿真主机-仿真目标机的网络通讯检测,以及实时仿真过程中接受控制信号和发送各种控制命令信号。反射内存网作为一种快速的实时网络,用来实现仿真目标计算机和信号转换计算机的数据交互。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保证系统实时性要求,又能够节省建设费用,减少系统复杂度。

3、实时网络通讯系统

3.1反射内存网

3.1.1反射内存的概念

反射内存光纤网络采用了先进特殊的技术,具备很强的支持分布实时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在每个需要实时通讯的节点上插入反射内存网卡(节点卡),反射内存卡上有一块专门的存储器,并且它们都映射在同一个地址空间,构成了分布式共享存储器。用户可以在分布式共享存储器中定义多个全局公用的数据存储区。当某个节点的处理器对存储器进行了“写”操作,接口板将修改的数据通过光纤自动实时的写到另一节点的对应存储器中,这样,另一节点的用户只需读取本地接口板上的相应的存储器就可以获得修改的数据。采用反射内存通讯方式的好处是:数据传输速度快,读/写操作延时为纳秒级,能够大大降低总的网络延时,减小仿真周期,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在反射内存网上,节点之间的通讯对软件是透明的。用户不需采用消息传递方式进行节点间的通讯,只需在本机系统中对共享存储器进行直接读写操作就可实现多机之间的通讯,大大简化了应用软件结构的复杂度,减少了用户的编程负担,能准确地算出节点之间通讯的最大延迟时间。

3.1.2反射内存网络构建

本方案采用的VMIC5565反射内存(RFM)是基于环状/星状的,高速复制的共享内存网络。它支持不同总线结构的多计算机系统,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来共享高速的、稳定速率的实时数据。

VMIPCI-5565反射内存卡可以不通过HUB直接构成环形拓扑结构的连接,也可以通过HUB构成星型拓扑结构的连接,每个结点的TX接口同下一个结点的RX接叉连接。这种环形拓扑结构的连接可靠性不如星型拓扑结构的连接,因为环网中任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会造成整个实时网络联接中断,而星型拓扑结构下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考虑到平台节点较多,故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连接。

3.1.3反射内存卡使用

VMIPCI-5565反射内存卡之间或与智能型HUB之间通过两条光纤进行数据传送。其中TX插口连接发送光纤,RX插口连接接收光纤。在组网前,需要对每块反射内存卡进行统一编址,不同计算机扩展槽内的VMIPCI-5565板卡必须具有不同的地址,此地址的分配是通过板卡上的跳线来选择的。地址跳线总共有8条,通过这8条地址跳线可以选择0~255总共256个地址范围。

建立反射内存网络的通讯设计,在WindowsXP系统下安装反射内存卡驱动程序,然后在C++ Builder 6.0开发环境中添加VMIPCI-5565反射内存卡的头文件:rfm2g_windows.h,rfm2g_api.h和库文件rfm2gdll_stdc.lib到工程文件路径。至此完成了反射内存网配置。

在C++ Builder控件中添加时钟控件,利用时钟周期性(周期可设置)工作的原理,在时钟控件下进行程序设计,实时的通过反射内存卡完成数据通讯,具体方法:

a)先自定义反射内存卡设备名称,再申明句柄RFM2GHANDLE RFM2gHandle;

b)系统启动完成后,打开反射内存卡端口,调用函数:RFM2gOpen(char *DevicePath,&RFM2gHandle);

c)在时钟控件中通过执行函数语句RFM2gRead(RFM2GHANDLE rh,RFM2G_UINT32 Offset,void *Buffer,RFM2G_UINT32 Length)从卡地址读取指定长度的数据,至此完成了数据的获取;

d)同样,如果用户需要给反射内存卡地址写入数据达到数据共享,只需执行函数语句RFM2gWrite(RFM2GHANDLE rh,RFM2G_UINT32 Offset,void *Buffer,RFM2G_UINT32 Length)即可;

e)数据校验:当通过反射内存网接收实时数据时,对每个节点的参数变量值进行求和方法计算,将得到和值与接收到的校验和信号值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值差值的绝对值小于10-4,则认为数据接收正确,否则丢掉这一包数据。

3.2标准以太网

由于标准以太网已普及使用,在此不对其概念做详细说明。建立以太网的通讯设计,需要先在网络连接中的TCP/IP属性中设置协议约定好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然后用C++Builder的网络通讯控件IdUDPServer和IdUDPClient,以及IdIcmpClient建立通讯。

a)作为客户端应该在程序设计中设置IdUDPClient需要请求连接目标机的地址和端口,即设置控件的Host和Port属性,并用Open函数打开IdUDPClient控件或者将Active属性设置为true。

b)作为服务器端,需要设置接收数据端口,必须与客户端端口一致才能正确建立通讯,同时还必须用Open函数打开IdUDPServer控件或者将Active属性设置为true。建立客户服务器之间连接之后,就可在程序设计上实现数据通讯了。

c)IdIcmpClient主要是在网络通讯检测中用到。可以设置该控件IP地址属性,然后调用ping函数,在Reply事件中得到返回值进行网络连通性检测判断。

第9篇:网络通讯方式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通讯;网络维护;故障

【中图分类号】TJ7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043-01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出现,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各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娱乐消遣到金融政治、从国防军事到民族宗教无不有其身影的存在,它以其告诉、互连、开放等特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当前我们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安全却存在着很大的威胁,恶意软件、系统漏洞尤其是黑客攻击都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产生着不良影响。所以,必须要有足够安全的防范措施,才能让计算机与互联网可以被我们完全掌控、运用,否则它会带给我们更为严重的利益损害,从个人的基本数据信息、企业的财务资金信息到国家的国防安全信息都可能会被篡改、盗用、破坏。

一、计算机通讯网络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1.软件故障以及解决措施

1.1 与常见的Windows、Linux一样,由于在起初设计时存在了漏洞,某些情况下就会出现交换机满载、丢包、错包等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相关厂商会体佛那个Web、FTP等程序来方便用户进行系统方面的更新。可以对只读储存器在交换机系统的内部进行刷新,而交换机中所有的基础软件是由其进行保存的。另外,针对系统升级来讲,这个过程中也有几率出现错误。因此,希望广大用户在平常保持浏览厂商官方网站的好习惯,坚持及时对必要必定进行更新,以免留下更多漏洞。

1.2 黑客攻击。为了利益,黑客恶性攻击的现象越来越多,主要是向端口传输一些非法的数据进行恶意破坏,导致处理器处于繁忙的状态,从而使其缓冲区出现丢包现象。还有一种情形需要提出来,就是广播风暴,一旦发生广播风暴,不仅占用大量网络资源,还会对CPU处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广播风暴的数据占有其网络总量的45%时,就会导致网络瘫痪,广大用户会明显感觉网速变慢。网卡与端口出现故障会引发广播风暴,因此,需要培养对计算机维护的好习惯,文章接下来会简要的阐述。

2.硬件故障以及解决措施

2.1 硬件故障会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电压不稳、雷击以及线路老化等等因素都会引起电源出现故障,电源故障会导致计算机硬件被破坏,最终使其网络通讯无法正常运行。针对此问题,需要加强电源方面的保护,以防患于未然的意识来提出解决措施。通常情况都是以独立的方式为计算机提供独立的电源,是为了避免出现瞬间变压的情况出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配置带有稳压功能的UPS来保障交换机正常供电。

2.2 相关操作人员关于网线水晶头插拔之时要注意,水晶头一旦受到损坏或者一定程度的弄脏,都有可能因为水晶端口的污染导致网络无法正常运行。笔者在实际工作情况下,经常发现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在带点情况下对端口进行插拔,理论来讲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也会引起端口故障的发生。因此,这些问题都需要注意,而且端口上的双绞线部分若是在室外,一旦有雷击中可能会出现很多严重的后果。

2.3 交换机的每一个模块都与背板接插的,零部件长期处于高温运行的状态,而且电路板一旦受潮等等情况必然会导致电路版本受损而让计算机网络通讯无法正常运行。因此,机内需呀有良好的散热状态,最大限度避免因高温而导致零部件损坏是非常必要的。

3.计算故障以及解决措施

计算机通讯网络一旦出现故障,随之而来,internet浏览器无法正常连接,面的这些情况,有时可以对网络诊断的常用命令进行综合使用来解决一些常见问题。如果电脑TCP/IP协议已经确认了是正确安装,还是无法正常连接网络时,可以通过这些手段进行检测将故障一一排除,如:使用共享电话线ADSL开展网络通讯时,普遍情况都是因为设置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连接,此时可以将IE选项打开,设置正确的选项等等。

4.计算机通讯安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计算网络通讯既要开放,也要保障其安全,这也是困扰计算机网络通讯多年的问题,基于internet应用角度来分析,计算机通讯网络的主要来源是网络软件与计算机软件,一是病毒侵害,二是系统问题。

4.1 主机

主机控制手段主要保障主机的安全,而常用的方法是身份验证,这种方式能增加操作人员的内心防范意识,设置相关密码,登陆时必然要输入帐号、密码,这种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非法用户对操作系统登录,减少恶意操作。另外,加强计算机系统补丁的及时更新与防火墙设置,这也是保障主机安全作业的主要手段。

4.2 访问

访问权限的控制针对对象密切的关联规则,此设置可有有效控制各种用户进行对应的访问,加强用户访问权限的限制,可以阻止非法用户对保密信息的窃听,减少出现破坏浏览器的几率,从而让内部路由器到内网中,而目前来讲这是计算机通信网络相对安全的。

二、计算机通讯网络日常维护的具体事项与方法

1.网络设置

对网络设置要保持经常性的检查,针对Intemet协议、网络服务、服务器状态、访问设置状态进行检查。另外,也需要检查互联网对电脑硬盘、显示器、路由器和内存、交换机、网卡等等设备,要经常检查频繁出现问题的设备,做到即使更换。直观来讲,要让计算每个过程中的每一个部件都要满足通讯网络的基本需要。

测试网络连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与接受状况时,可采用网络命令Ping,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Ping向目标主机(地址)发送一个回送请求数据包,要求目标主机收到请求后给予答复,从而判断网络的响应时间和本机是否与目标主机(地址)联通。

命令格式:ping[IP地址]或[主机名][-t][-a][-ncount][-lsize]

Tracert用来显示数据包到达目标主机所经过的路径,并显示到达每个节点的时间。命令功能同pmg类似,但它所获得的信息要比Ping命令详细得多,它把数据包所走的全部路径、节点的IP以及花费的时间都显示出来。该命令比较适用于大型网络。

2.网络安全性

对网络安全性进行经常维护。黑客的猖獗与大量病毒出现对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的影响。计算机通讯网络所涉及到的数据很多都需要保护,因此,要对网络安全性做到经常维护,最大限度降低计算机受到恶性攻击的几率,使其计算机通讯网络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网络安全性维护的基本手段是对计算机已经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必要的更新与升级,确保对计算机的保护效果,并定期使用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查杀。还有,经常性对是否有非法用户入侵的恶意途径进行分析,做好防火墙的升级与更新。要善于经常性修改计算机登录账户密码,以最大能力确保计算机通讯网络的安全。

3.网速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