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中医学入门基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学入门基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学入门基础

第1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字:初中物理 基础入门 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初中物理作为我国九年义务制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起始阶段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整体性,更会对高中阶段文理分流造成一定影响。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物理的入门基础教学非常重要,初中生对于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及学好物理的求知欲都很强,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受到“物理难学”这一说法的影响,从而对物理的学习会产生畏惧,原本充满好奇心踏上物理征途的轨迹就此熄灭,学习物理的步伐慢慢停下,越是害怕就越没有兴趣继续学习,还没有接触就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惧。因此,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然平稳的走上物理求学之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优势,从生活情感中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从教材实验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1.注重物理的第一次教学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生总是期待本学期学科的第一次课堂,所以老师的第一次讲学会给学生留下总的印象,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把握物理教学的第一课,从而让教与学得心应手。老师在进行第一堂物理讲学时,不要急于传授物理课本具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感知物理世界,展示本学期物理课程的种种绚丽,多做一些现实中的物理实验,如用一个中粗的塑料管吸起一个乒乓球,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还要让其知道这些知识已经囊括在本学期课本内。此外,还可以在第一次物理课堂上讲述一些物理学家的成就及对当前社会发展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之后的物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课本核心教学

初中物理课本的各章节的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课本为中心,揣摩研究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并把握重点难点,深入理解掌握。例如老师在教学物理课程: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声音的传播、电、力的相关知识,由于这些物理知识是当前物理课程的必授教学知识点,而且是世界发展必须普及的知识,因而学生必须要重点把握。虽然当前只是了解单一的物理知识,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知识关联,但是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物理现象的重要性,并反复体会,做到融会贯通。

3.深化物理原理和应用

物理原理是物理现象的内因,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课本知识有效的教授,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原理,重点要将原理和应用具体深化。例如老师在进行“光的现象”讲学后,紧接着就是“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此外,在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时,就会涉及到“光的传播途径、反射、折射和平面成像原理”。从这些基本知识看来,物理的应用是综合化的,老师在讲述物理现象和原理的同时,更要将这些原理同实践的交汇点融会贯通,

4.让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其知识来源于大自然,当然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其对物理现象及规律的理解提供动机。例如老师在讲述光速与声速的问题上,由于初中生对生活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日常认知,可以让学生思考在雷雨季节,打雷前会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见雷声,因而从实际生活中可以判断,光速比声速更快。又如在教授杠杆定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农村用压水井打水的情景,再让其了解压水井的手柄越长就会越省力,从而又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会用物理知识看待生活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对此,不仅要让学生从理论中掌握物理知识,还应让其体验物理现象,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运动与静止的知识点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平时坐车时注意观察其他并排车辆的运动状态,体验两车运动的相对性,并让其注意车辆启动和刹车时人体会有前倾和后仰的惯性现象,从而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了物理知识。此外,在体验经验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将生活中观察的物理现象多作思考,例如在教授液化现象时,要让学生观察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白气”的现象,并让其思考为何越靠近壶嘴越看不清“白气”?这种“白气”同我们冬天口中所呼出的“白气”是否相同?在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疑问认真的学习物理课。

5.发挥实验教学

物理是基于实验上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上,有许多演示实验、课外实验等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教学来引入物理概念,并顺利的突出原理过程,得出规律,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老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先演示,学生一定要动手认真做,之后再给予其帮助。对于实验的结果尽量让学生做的成功,从而使其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如在进行重力实验时,分别准备一张纸和一个足够大的橡皮擦,并利用教室的门来进行高度比对。老师首先让学生预测一张纸和一个包了橡皮的纸谁更容易扔过门顶,学生各抒己见。老师让两个意见不一的学生自己做实验,最终结果表明包了橡皮的纸更容易扔起来。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仅让学生全部动员,更让其用实践证明了物理知识。

6.结束语

老师在物理基础入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证明物理概念及原理,并深入到学生当中,鼓励其克服学习物理的畏惧心理,多做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医学基础》作为一门涉及到中医学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学习中医学以及其他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本专业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关系到其他课程甚至其他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中医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所以对于《中医学基础》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以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展的现状。[1]

一、 《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1.改革教学内容

1.1 理论联系临床经验

一般医学类的知识通常都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记住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1.2 突出难点教学内容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挑选出重点与难点。对于重点问题,教师需要将文章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具体讲解,同时结合实际需要,将文章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重点问题的能力;对于难点问题,特别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析相似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充分体会。[2]

1.3 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讲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是针灸专业,教师可以集中讲解针灸应用的案例;如果学生是中医戒毒专业,教师可以讲解关于戒毒方面的实际案例。进行针对性讲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本专业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体会中医学的重要性。

1.4 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很多概念、观点都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结晶,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够真正体会其中的奥秘,中医学中生涩的名词给学生造成虚假的感觉,尤其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甚至觉得有些迷信,所以学生有时候会感觉迷惘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将中医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讲解中医学在现代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美容等各方面的应用,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探知欲望。

2. 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学生通常都是学习护理、中药药剂、中药市场营销、西医临床医疗、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生,因此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对中医学上的基本知识、技能、概念以及理论进行分类,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为学习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2.1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体现在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上,适量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音频、文字、动画等刺激感官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一般中医学上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所以多媒体的介入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课程的印象,还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网络教学主要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2.2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同样涉及到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的发言中,因此评价方式由原来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改变为: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阶段性测验成绩+课堂发言成绩+课程论文成绩+分组讨论成绩+课余作业成绩。经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考核,实现评价的目的。[3]

二、 《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1.学生的成绩均有所提高

根据教学的最终结果显示,参与《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学生经过教学评估后,成绩均有所提高,平均成绩提高幅度超过10分,而且整体学生合格率也比改革前提高12%,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多数学生更积极、乐观、主动、认真地面对考试,顺利完成学业。[4]

2.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后期影响较大

根据追踪调查结果,《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后期工作以及学习上的影响较大,并且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内容。许多继续深造的学生表示,在深造或者就业的过程中,《中医学基础》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从自我发展以及责任感上,都能从中获得知识与心得。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获得心理、护理以及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完成自我完善。

三、结语

《中医基础学》的教学改革实践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革新、评价方式的改变,关于中医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让我国中医学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乔青,来平凡,曾传红,等. 对综合型高等中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29-230.

[2] 李如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及理论依据[J] .中医教育,2000,(6) .

第3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39-02

0 引言

《中医学>是西医院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平行的一级临床学科。在西医院校开设中医课程,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我国医疗卫生政策中西并重的具体体现。西医院校所学的《中医学》是将主要的中医理论知识、临床应用知识及技能压缩在一起而成,学由于课时有限,多将中医课安排在一个学期54个学时内完成。因此,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内,讲授从中医基本理论,培育中医诊断方式和辩证施治等如此广泛的内容,亦不太现实。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西医院校培养目标与中医院校不同,中医学教学授课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理解掌握过多的内容。②理论与临床实践脱离,基本没有见习示教机会,造成基础理论与临床分裂。③系统学习过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等知识的西医学生,已经基本形成了西医诊疗逻辑思维过程,对中医学关于五脏六腑及生理、病理等相关概念极易混淆。④中医学教材中医词汇表达晦涩、抽象又不确定,基本理论深奥玄妙,对没有学习过古汉语的西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⑤中医学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深化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改革的途径,是我们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搞好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和对策。

1 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培养目的拟定教学目标

把了解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同时力求让学生从中医学中获取揭示生命奥秘的知识。因为了解和认识不同医学体系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认识差异,能增强他们对人类复杂生命奥秘不断探索的兴趣。因此,中医学教学目标可考虑定位为:①弘扬中医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⑦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医学理论知识及其独具的特色和实践优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医自学能力和深研能力;③准确理解、把握中医学的整体、形象、想象、辨证施治等科学的中医临床诊疗思维和研究方法,认识中医药的实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逐步认识中医,理解中医,宣传中医,运用中医。当然,这个目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广博知识,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2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材

目前我们五年制临床医学系选择的是面向21世纪系列课程教材中陆付耳、刘沛霖主编《基础中医学》作为通行教材,该教材分为基础理论、辩证论治、证治药方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形成、发展及特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以及中医的病因病机。第二部分辩证论治包涵四诊、中医辨证论治的总论和八纲辨证、病邪辨证、虚损辨证、脏腑辨证外感病辨证以及治疗原则和方法。还有中药、方剂和针灸的概述。第三部分证治药方讲述了表征、热证、寒证、风湿证等十五项证候的诊治方法。该教材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注重中医思维逻辑和方法学培育,是优秀的中医学习教材。我校已应用八年,教学效果显著。

3 根据教材确定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定的固有模式,而现在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必然会产生疑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技能。

4 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分授课教师单纯的为应付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多选用灌输式教学,主观上认为中医对西医院校学生用处不大,对其重视不够;就学生而言,虽然一部分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逐渐增加,但大部分学生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认同感加之对中医理论深奥难以理解,也增加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中医学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

教育家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学好。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认真备课,精心作好教学设计、安排授课计划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积极改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突出中医学的人文特色。中医学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深受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影响,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与中医学有关的中国传统哲学、中国医学史、中国古典文化及等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使学生通过了解中医学的渊源,进一步加深对中医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西医院校中医课的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使得教学重点突出,提高授课和学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讲课过程中十分强调重点内容,对重点内容详讲、细讲、反复讲,对次要内容,则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的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教师授课效率。教师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还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并具备相关的西医有关理论和生物学知识。中医理论多比较抽象,与学生在此之前所学习的西医基础知识联系较少,教师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引导来调动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效率就得以提高。

5 建立多种学习途径,满足对中医有浓厚兴趣学生的高端学习需要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学派林立、著作繁多,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法、方、药还未达到规范化、科学化、统一化。要使中医药永远立于世界科技之林,必须培育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因此,如何将对中医感兴趣的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中医人才,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建议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中医名著典籍介绍;讲座的形式开展中医拓展新领域,如:养身、美容、保健、慢性病、亚健康、肿瘤的治疗等等。大幅度削减课时,提出自主学习、比较学习的方法,在中西医基础理论、诊疗思维过程、诊疗方法上进行比较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医学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不仅需要高、精、尖的专才,更需要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通晓文、史、哲、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中医学正是融文、史、哲、医于一体。在西医院校教授中医课程,正是给这些未来的人才指点入门的路。未来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会逐渐模糊中医和西医学的明确界限,会逐渐融合所有医学体系包括中医学在内的优势,摒弃各种医学体系固有的缺陷,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和合理的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医学体系。在此之前需要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而为西医院校学生讲授中医学课程,无异于在今天交给他们一把打开未来生命之门的钥匙。因此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也应该不断改革,使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为科学合理,更好地为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学科发展的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陆付耳,刘沛霖,基础中医学[M],科学出版社医学分社,2003,06

[2]寇胜玲,侯梅荣,试论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3):45-46

[3]吕军影,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3):228-229

第4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医认证 专门用途英语 教学实践

一、中医学专业认证和中医英语发展的国际背景

中医学专业认证是国家教育部依据《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暂行)》对中医学教育状况进行全面客观“诊断”、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明确中医学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校中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和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证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中医药国际化和全球化。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在世界各国不仅逐渐得到认同和欢迎,而且已有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医英语人才的缺乏,中医药尚未得到西方各国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要促进中医药产业在世界各国的健康蓬勃发展,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和较强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医学英语人才势在必行。

二、对中医英语存在的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很多中医院校只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英语竞赛成绩获奖率。并把它们看成是衡量英语教育成败的标准。单一认同英语的工具性和功利性,忽视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学科性、专业性和人文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片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只开设一些专业方向课程而忽视了语言基本功训练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中医院校片面追求过级率和获奖率是对中医学本身的特点和对外语教育的特点认知模糊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医学从专业上来讲,被认为是“国粹”,不需要用英语去检索搜集文献资料和拓宽专业知识。学生工作以后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所以学不学英语对中医专业的学生影响不大。另一方面,模糊了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素质性。外语教育培养学生汲取国外信息和交流信息,扩大视野,吸纳世界优秀的文化科技成果。如果仅仅把英语看成一门工具是培养不出来上述能力的。

Flowerdew和 Peacock(2001)曾指出:英语已成为国际上各学科研究成果、科技文献和学术交流的国际通用语,不管这所大学的教学语言是英语还是母语,只要不想与国际学术社会隔离,一个合格的本科大学生都必须有能力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最新发展。在中医英语教学中,中医学科知识的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对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积累有直接的推动作用,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所以,对中医英语的认识要放在国际视野的层面上,不能仅仅认为它仅仅是中国特色或者中医的东西。

三、专门用途英语

大学英语语言教学按照用途,可以分为大学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大学通用英语被称作传统普通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EGP),它的教学是“以一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其主要教学内容,其教学水平的检验通常定位在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能力上”。它针对性不强,也不能满足人们用英语开展某些特殊领域的教学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是一N以“语言学习为目的的服务性教学”(Pobinson, 1989),具体地说,它是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和交际需要来指导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和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她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一定的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大学通用英语相比,专门用途英语更有满足特定行业或职业需要的方向性。经受过良好ESP培养的学生在将来从事的职业和领域里,比那些只接受过EGP教育的学生能更准确,更有效胜任工作。

根据《广西中医药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区域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学校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具有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能力,并未他们将来在中医教育、科研、对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作为ESP的一个分支,中医英语教学目的是经过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巩固和不断提高英语的语言能力,掌握中医英语的基本特点和表达习惯,搜集中医专业的文献资料,拓宽专业知识,培养用英语从事医学的学习研究、实践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促进行业的发展。

四、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英语教学实践研究与探索

1.课程设计。《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4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也有着它特殊目的和特殊用途,其课程设计就要考虑学生的特殊要求,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课程设计活动。这一点和《方案》是一致的。一般中医院校英语课程的设置也形成了大一大二实施大学英语学习的的局面,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能力,三四年级开设与中医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在语言基本知识不牢靠,就很难消化和吸收中医英语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英语类课程的开设就仅仅是用中文翻译中医基础知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就被忽略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深入开展,很多中医院校不断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已达到教学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课程设置还是存在许多代表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缺乏连续性。只开设了一或两个学期,学生只能入门,却无法深入、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医学院校的英语专业就是一边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和文化人文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两者不能有机结合,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本科阶段无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更不利于研究生阶段的医学英语的相关学习。

(2)课程设置缺乏目的性。专门用途英语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对特定领域的英语技能的需求,而不是将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混为一谈或者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大同小异。在设置中医英语类课程的时候,很多老师和高校的行政人员没有意识到中医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是为了满足学生在特定领域英语技能需要,即在中医诊疗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阅读外文期刊了解国内外中医发展动态的一种技能和能力,而是将中医英语仅仅作为一种中医和英语的简单结合,通过中医英语的学习让学生们掌握点基本的术语和表达法就可以了。他们会将一些实用的必修课设置成选修课或是缩短中医专业英语学习的学时。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学生要么觉得课程枯燥不实用,缺乏重点,要么觉得学时太短学不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因此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

(3)课程设置时间分布不合理。专门用途英语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特定领域内的语言技能,特色在于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医领域内的语言技能,其特点就是将英语语言与中医专业知识的结合。很多医学院校在本科阶段前两年设置了体系完整的基础课程,由于学生到了大三、大四面临着考研、找工作和写论文等问题,没有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因此作为重点的中医英语只用一年的时间来完成。学生在学习量剧增,就业压力打的情况下进行中医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根据《方案》的要求:开设中医学专业的院系必须注重课程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体现加强基础、提高能力素质、发展个性的原则。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要注意学时的足够,课程的连贯性;学时的设置要考虑师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分类,分阶段进行教学。笔者赞同中医英语的分阶段教学,但是在课程设计上不要那么泾渭分明,大一大二亦可以开设基础英语和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可以开设中医英语口语、听说和简单中医知识的英语阅读之类的课程。学校可以开设《医学英语视听说》《外国医学影视经典赏析》等医学英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三大四可以多开设些中医类英语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文献检索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比如《医学英语词汇解析》《医学论文写作》等课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基础大一大二的学习,不仅扎实英语基础,对一般用途的中医英语有个大致的了解,培养对中医英语的兴趣。到大三大四接触到中医英语的时候不会感觉突兀不适应。中医英语在人才培养需要、学生就业升学实施循序渐进分层次培养和分级教学。通过此类课程的学习达到培养“有一定医学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应用能力”这个总目标,实现《方案》里面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2.师资。从教师层面上来说,我国中医院校从事医学英语的老师,大多数是英语专业毕业。在医学院校他们承担着繁重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医学知识缺乏,进修经历有限。在中医英语的教学中自认医学知识缺乏,实际教学中讲授语言多于鞯葜幸叫畔。学生在学习中医英语的过程中学而不获,挫伤了学生学习中医英语的积极性。其实,与大学英语教学相比,中医英语在教学内容上有其特殊性,但是两者都是在提高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水平,满足学习的需要。所以,对于教授大学英语的教师,不必要像医学专业教师那样系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和教学技能方法在一般用途中医英语的教学中更为重要,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效果。

根据《方案》要求,近三年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订了《师资队伍“十二五”规划》,为教师的培训设立专项基金,为教师进修、学习、交流培训提供保障,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英语老师通过培训巩固英语基础、积累中医学科专业知识,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中医英语之路。

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中医英语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是因为目前对其研究和认识不是太深刻,存在很多误区。英语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存在一定的误区。结合广西中医学大学中医认证为背景,从课程设计、师资和教学三个教学实践方面研究和探索一些代表性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中医专业培养目标,促进教学管理者和医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中医学科知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的网络平台,促进中医教材质和量的提高、中医知识的普及、把握中医发展方向。中医英语的发展能促进中医药对外贸易和交流,传播中医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许谨,孙宏.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医学英语教学改革现状述评[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3):482-484.

[2]赵跃君.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9-10.

[3]徐育年,孙晓玲,侯建人.医学英语教学的评估理论和指标[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0-22.

第5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

一、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高等教育部分中明确指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医药创新人才的摇篮,如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兼具积极、乐观、向上的创新人格的创造性人才,这对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2009年在对我国中医院校考察调研过程中指出:“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强的科学,要理论和实践结合;教学、科研、医疗结合;中医院校要体现中医药特色,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2]

延续传统中医药文化,并不断加以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中医专业本科生是未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加强中医药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提高中医本科生科研素质成为新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3]。本科生从事科研学习,可锻炼和培养其以下重要的科研能力:①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②获取信息和搜集资料的能力;③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分析与思考的能力;④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结果的能力;⑤对科研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表达的能力。科研经历将影响学生的未来学术和职业发展,现代社会需要更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因此,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思维培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点。

二、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部分对策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中,出现了许多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的不足。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中西医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专业知识,能够独立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急、危、重症”的临床型人才,而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缺乏科研实践锻炼,对科学研究的过程、现代实验技能和撰写论文的规律方法等了解不够深入,学生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科研意识不强,科研创新能力薄弱。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多数中医院校偏重中医传统理论和临床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现在中医院校在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教学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化、特性化培养。

三是大多数中医院校科研条件有限、经费不足,加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入学人数的大幅度提高,造成短期内高校教育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难以给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提供良好条件[2]。

广州中医药大学近年来在学生科研教育改革中尝试提出:1)加强专业教师对中医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2)建立科研师资队伍,实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3)定期举办学生科研论坛,设立学生专项科研基金,对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资助;4)开放重点实验室,让本科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希望通过上述多途径培养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本科生科研薄弱的局面[3]。

三、结合院校实际剖析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现状及学生需求中的突出问题

结合本校实际,根据中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学制特点,一二年级定位为低年级。尽管教务部门在学生科研教育方面做出了相当努力,但在一线学生工作中,发现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领域仍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缺乏系统科研课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在教学计划设置上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科研课程,目前仅有一门《中医药文献检索》,且为限选课程。而七年制学生需必修《医学统计学》、可限选《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等课程,对比之下,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教育显得不够系统和欠规范化。

2)缺乏本科生导师制;我校中医学专业本科生数量目前维持在500人左右,基本为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中青年师资力量少,现阶段配置一对一或多对一本科生导师不现实,学生科研缺乏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3)本科生进实验室年级名额受限;学校教务部门牵头开展多年“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活动”,条件规定“申请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必须是三年级(五年制专业)以上并且以往各科成绩合格的本科生。”基于此,中医学专业只能三年级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进入年限较晚,一二年级的科研基础基本空白,且名额有限,不能满足广大低年级学生的现实需求。

4)缺乏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硬性科研要求;中医学专业本科为临床方向,与基础研究不一样的是毕业考核为医学理论部分和临床技能操作,不包括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硬性科研要求,故部分学生的科研意识模糊,认为科研创新工作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不需要本科阶段的接触与积累。

四、辅导员工作角度切入开展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的实施方法探讨

科技学术活动是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生工作者,自身缺乏学术专业背景,故不能取代专业教师在学生科研方面的指导与帮助,但可从其他方面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思想启蒙和学术服务。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员,虽不承担直接的教学任务,但长期处于教育的第一线,较之专业任课老师和学校其他行政人员,与学生的联系更为紧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与心理需求这种天然的密切关系有助于辅导员能在学校学院和学生之间架起“桥梁”,搭建对学生“口味”的“舞台”。因此,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最基层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结合学生情况,有效组织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科技活动,达到培养创新型大学生的目的。类似这样的活动,可以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营造全民参与的科研氛围,不断强化低年级学生的科研意识。具体做法:

一是按照常规化、品牌化的模式,开展专家学术报告活动,请有声望的专家教授和科研骨干举办科研方法讲座,使学生了解开展科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在充分调动学生科研积极性的基础上,从辅导员角度还可以对大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科研习惯进行指导。有条件的学院可考虑科研班导师配备制度,聘请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辅导员与班导师一起针对所带学生特点,训练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思想,开展科研方法和科研习惯的指导。

二是举办学生科研经验交流会,让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高年级学生介绍经验,帮助广大低年级学生树立科研信心。科研榜样可选取本专业高年级的师兄师姐,采取科研专题交流会、课题陈述答辩会等形式,把已毕业或者高年级在科研学术领域取得较好成绩的师兄师姐请过来,利用“现身说法”的榜样示范教育,增强学生接触科研的信心,介绍低年级入门的有效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利用海报、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学生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的成果。通过宣传,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术参与意识,打破他们对科研的神秘感。对在学术科技活动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大力表彰和精神鼓励。按照学校规定,获得省级国家级学术课题立项或者竞赛获奖的学生,将会获得学年综合测评奖学金评比智育分相应加分和研究生推免加分。除此之外,需要在精神层面加强对上述学生的表彰鼓励,如通过“十大校园人物”评选等活动,将在科研工作中不畏困难潜心钻研的学生事迹做成宣传材料,予以肯定,并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创新研究。

四是大力扶持科研小组或科技社团,让创新人才在小组社团活动中孵化成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成立和扶持科研团队,开展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 充分发展个性, 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 扩大学生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 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形成浓厚的创新氛围。积极创造条件, 组织指导学生尽早开展科学研究、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潜质、能相互配合和协作的创新团队, 加强指导、重点培养, 力争产生有形成果, 通过对这些典型的宣传、表彰, 在年级形成带动作用[4]。

五、结合院校实际在某中医学专业本科年级中开展科研实践情况介绍

与全国其他中医药院校一致,专业学术教育方面,科研教育一直是笔者所在学院中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弱项,这与上述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本科生参与滞后、本科生科研条件薄弱等原因密切相关。例如,学院创新基金学生科研项目目前已连续11年开展,参与的一年级本科生寥寥无几。

笔者自所带年级入学以来,深入思考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启蒙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并与学生一起探索实践,取得一些成绩。

2012年,笔者借助学院科研创新基金招标通知的契机,辅导员先行重视,广泛宣传发动,开展科研创新启蒙教育活动,邀请高年级科研方面优秀学生给一年级新生做讲座,尽早启发学生创新意识,早日投身科研课题设计活动。开始实施为数不多的低年级科研创新教育的尝试之举。经努力,笔者年级2012-2013年(表2)共获得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6项、院级课题37项,在学院过去10年中七年制中高年级占据多年科研立项的局面中,以本科生低年级学生的姿态突围,成绩亮眼。

六、对中医学专业低年级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思考

尽管在笔者年级尝试低年级本科生科研教育取得一些微小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学生科研素质的整体提高,仅靠辅导员一人力量远远不够,需要借助学校学院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中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根据本科生的特点,以获取知识为基础,以具有科研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熟悉掌握科研创新流程,发挥医学生自身知识潜能,提升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并通过自身升华,最终形成一定的科研素质,从而不断激发科研创新精神并形成创新能力。因此本科生科研教育着眼点应侧重在“科研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科研创新精神”三个方面。除了学生工作者的积极主动外,还需要学校层面、学院层面的科研技术支持,包括良好的专业师资、各级实验室、创新团队的项目支持等,涉及学生处、教务处、科研处、二级学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只有各部门通力合作,坚持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及早的引导学生进入科研探索,规范科研学习教育,及时搭建足够宽广的深入学习平台,才能全面提高学院学生整体的科研素养,并让在科研方面有天赋有特长的学生走得更稳更远。

参考文献:

[1] 李成仁,李红丽等.以早期科研实践活动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53

[2] 苏永华,增.中医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和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37-839

第6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一、目前中医院校学生西医诊断思[文秘站:]维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⒈由于中西医诊断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内科时多存在“入门难”的问题。

由于在开设西医课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若干中医课程,建立了比较系统的中医诊断思维模式,在学习西医课程时不可避免地会沿用用中医的思维模式,但中西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是有差异的,中医侧重证候分析,注重舌脉等大体表象,诊断多是证候诊断,如“咳嗽”、“喘证”,讲究辨证论治;而西医侧重疾病分析,注重微观指标,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等,在“症”的基础上得出“病”的诊断,如“肺炎”“心力衰竭”,讲究因病论治。可见套用中医的诊断思维模式来学习西医必定会导致头绪混乱、难以入门的情况。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医院校内初学西医内科学的学生往往把症状描述的非常全面,但是他们往往不能从描述中看到是哪种“病”,缺乏相应的逻辑归纳能力。

⒉中医院校西医课时有限,内容学习多不够深入、全面。

中医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五年期间,要学习中医和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课程设置几乎是中医课程与西医课程各半,中医院校的西医内科课程较西医院校明显压缩,比如西医院校系统讲授西医内科学需要两个学期约550学时[3],而中医院校仅仅安排100学时左右。同样因为学时限制,中医院校的临床见习不可能和西医院校一样细化、全面,比如西医的见习是按病见习,中医只能按系统见习。西医基础课程如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亦是如此。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

3.学生对西医课程不够重视,学习西医内科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医院校学生已经认识到学习西医内科学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中医学生在和西医在同样的学制情况下既要学好中医,又要学习西医课程,相对任务紧、课业重,一些学生就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只好选择求“中”摒“西”,把大部分精力用于中医学习,而在西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及精力很少。

4. 临床资源限制

中医院校在实践教育条件方面和同级西医院校相比普遍薄弱,病源相对较少,加上近年的扩大招生,临床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更为突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见习、实习机会少,其临床思维能力自然也不容易提高。

中西医思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临床资源改善非一时之举,中医学生在学制五年首先要学好中医,西医课程时间亦不可能过多提高。所以我们认为要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西医诊断思维水平重点要抓住西医内科学习阶段,在有限的课时中提高西医内科学习效率。西医诊断思维的培养首先要从改善西医内科教学模式入手。

二、西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探讨

⒈针对中医学生的特点,在教材的基础上,化难为简,重点突出的学习指导至关重要。我们教研室结合我院的特点和教学大纲及执业医师要求,制定了内科学常见病诊断训练与量化考核指导,把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疾病的最典型的临床特征按条目进行归纳总结,比如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特点:起病缓慢,反复发作,主要症状为:咳,痰,喘,炎。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及呼吸音增粗,合并感染时有干、湿罗音,哮鸣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痰检、X线、肺功能。学生结合指导便于更好地正向记忆和理解教材中疾病的内容。同时针对疾病的 临床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我们也按条目进行了归纳总结,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问诊归纳为十个方面,便于学生更快的建立逆向思维的思路,做到识特点而知疾病。西医病历书写也重点强调突出疾病特点,达到“看主诉知疾病”的标准。指导能大大促进和帮助学生的自学,学生通过自学,也更好的推动了各种教学互动模式的进行,促进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及临床见习阶段,采用PBL教学模式、情境教学等多种互动模式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o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创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既往研究表明,PBL教学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4]。我教研室从症状入手,分基础诊断阶段、临床诊断和治疗阶段、临床见习3个阶段进行PBL教学研究,显示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诊治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我们体会PBL教学实践的优点: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②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加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推理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④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全面消化[2]。

情景模拟是一种设置一定的情景,组织学生扮演事件的角色,生动再现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具体活动,进而展开讨论和分析的教学方法[ 5]。我们主要讲这种模拟训练用于临床问诊和病案分析中,学生分别模拟病人和临床医师,看似简单地一问一答,学生事先要对疾病的学习做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和临床诊断思路有了更切身的认识。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大多数医学院校采用的教学手段[6]。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帮助我们把平时临床的典型病源整理出来,弥补学生当堂课堂见习病源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创设临床情景,拉近理论讲授与临床的距离,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另外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也有不错的效果。

3.全面的考核方式,过程性评估和终结式评估结合[7],以考促学,促进学生平时对课堂学习、见习和实习的重视。

在课堂教学及见习阶段,即采取平时考核和终末考核结合的方式。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作为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占总分数的5%;另外平时的病历书写、病案分析均纳入考核范围,占15%左右;期末考核占80%,期末考核除了基础知识,也注重临床分析能力,其中病例分析占期末成绩比值的10-15%。

第7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

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3]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69-70.

第8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文化;中医临床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01-02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下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给中医药学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中医院校的师生们担负着艰巨的历史性使命,坚持中医道路是我们新老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当前中医教育为适应时展,在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医学人才时,应当坚持中医药文化教学宗旨,培养有中医特色的新时代中医临床人才。

一、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临床上首先要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运用

现代医学的发展开辟了一系列崭新的领域,人类对许多新理论的探索及层出不穷的诊疗技术的改进促进了医学界前所未有地发展,也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疑惑与压力,甚至世人对中医方向产生了动摇,在中医临床中或临床教学中,摒弃中医,独重西医的现象彻底摧毁了新学子内心仅存的对中医的渺茫,为此培养新时期有觉悟的中医特色的中医临床人才,是我们临床教学的紧迫任务,而且当前,在国家制定的各项发展中医的方针下,各中医药学校也提出了坚持中医道路。所以临床教学也要紧密围绕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作为首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药文化的基本内容,是中医的入门学科,作为初学中医者来说应当熟记领悟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四诊八纲、整体辨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这些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思想基础,我们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思考天地人的自然现象,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思考人的生理病理现象,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调节人的阴阳平衡,来养生、防病、治病……故中医基础理论是我们行走中医的耳目、拐杖,是我们打开中医这座宝藏的第一扇门。作为中医临床教学应当注重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运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运用,如建立阶段性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回顾性学习,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制定每周学习计划,已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临证注重运用中医基础理论探讨实际病案,在诊病过程中注意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对病案进行解析,并给出中医辨证施治方案;注意启发或激发学生自行运用中医理论对病案进行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医理论中医思想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有所用,增加学生的学习中医动力信心,为成为合格的中医人才打好基础。

二、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医经典的诵读学习

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体体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富含哲理,是古代中医药学的珍贵遗产。主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它们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体现,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凝聚。历代中医名家,没有不熟读与活用经典者。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人,更好地将祖国的传统医学弘扬光大、传承创新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凡治学于中医者,都应当反复研习这些中医经典著作,掌握经典著作所阐发或应用的思想、方法和原则,并不断创新应用于现代临床。一方面在临床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的经典背诵,在诵读过程中,聆听圣贤教诲,领略经典雅韵,感悟大医风骨,品味中医文化,汲取心灵滋养,将中医经典作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在临证中才会做到有根可寻,有据可依。同时中医经典,思维缜密,文字凝练,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通过口诵心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使中医传统美德与大医精诚的理念扎根于每个医学者的心中,更好地弘扬与传承中医精妙医理与医术,提高中医文化素养,从而不断窥探中医瑰宝。另一方面在经典背诵的同时,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对经典著作的研读,重在其中的方法论思想论。临床教学时可以注意中医经方的灵活运用,随证变化,遣方用药。

三、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还要注意中医思维能力的培养

现代医学之所以得以飞速发展,与其借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边缘学科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中医要在新形势下生存壮大并进步也不能抛弃其他科学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应当具备系统的科学的知识体系,拥有宽广的知识面,积极涉猎当代前沿学科,运用现代思想技术发展中医。首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作为现代中医临床教师,一方面坚持中医学科学的整体观、系统论,另一方面应学习西医对医学问题的分析认识的精确和细化,辩证地看待中西医的关系,所以作为临床教师应当弥补学生前期学习过程中,现代医学知识的相对薄弱,展开对学生现代医学知识的讲解,在临证时充分发挥中医专科专病的优势,选择中医,同时注重中西医结合诊疗示教。这有利于学生开拓眼界与思路,有利于自身的个性化发展以激发学生对医学的热爱,并潜心学习研究。其次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字信息化技术、生命学技术、数子化电子影像学等等。而中医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经验科学,需要我们借鉴现代数据建设与信息采集系统,来更科学地研究,尤其是对病案、证型、理法方药的统计学研究,立法处方,转法转方,联合治疗及疗效评价等方面都需要借助现代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培养一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中医人才。

四、要培养新时代的中医临床人才,应当注意师承教育

现在中医学的发展相对迟缓,一直以来难有突破性发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作为现代中医人缺乏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未能向纵深拓宽中医学,创造出适应现代需要的中医新理论、新方法。作为新时代下的中医临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临证思辨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次,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临床课的理论教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才能使理论教学不留于空泛。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的医学新动态、标准、疗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的视野思路,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浓厚的探索兴趣,并能将实际问题升华到理论性思维,使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培养和训练,大胆提出假说、思路,使中医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中医临床思维有其特殊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线路。要培养中医临证思维,在强化经典医著的教学同时,注意对中医各家学说教学的深化,创造性思想或者是创新性理论往往是一种个性化体现,所以各家学说是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中医理论的阐述,往往有其独特鲜明的思想光辉,更能代表性地表述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思维。所以临床教师应当通过对各家学说、各家医著的教学讲解、分析,逐步洞悉其理论实质,加深对中医传统思维方式的理解和把握,得到思想的启迪。

参考文献:

第9篇:中医学入门基础范文

【关键词】象;中医;藏象;自然之象;舌象;脉象

Abstract:The"Xiang"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containsvariousmeaningssuchasphenomena,imageandsymbols.Whenweconsideritasathinkingmode,"Xiang"permeatesintoallTCMaspectsfromnaturalphenomena,anatomicalstructuresofhumantissuestophysiologicalfunctionsaswellaspathologicalmanifestationsofzangfuorgans.Inaddition,itmayhaveprofoundbutdifferentconnotations.Theauthorsofthisarticleanalyzedthe"Xiang"inTCMaccordingtothe"Xiang"ofnature,"Xiang"ofzangorgans,"Xiang"ofspirit,"Xiang"ofpulse(pulseconditions)and"Xiang"oftongue(tongueconditions).

Keywords:Xiang;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angXiang;Xiangofnature;Xiangoftongue;Xiangofpulse

“象”及其相关理论,作为我国古代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医学中的“象”广泛见诸于自然、人体生理与病理等方面的解释。现就“象”在中医学的应用进行阐述。

“象”,广泛见于中医理论医著中。例如,早在《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六节脏象论”、“平人气象论”等篇章中就有“象”方面的论述。后有唐·王冰的“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明·张介宾的“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等。综合各家所述,中医之“象”大概有下列几种情况。

1自然之象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有着物质的同源性,自然环境中又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素问·生气通天论》谓:“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作为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五种物质,并且由其运动产生宇宙万物之象。对五行的基本特性,《尚书》释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以五行特性为依据,将自然界中的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某种性质和作用特点,与五行特性相类比,把类同于某一特性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于某一行中,构建了五行系统。

《尚书》首将五味归于五行之中,曰:“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其后《左传》又将五色、五声等分归于五行,曰:“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

至《内经》时期,基本构建了与人体内外环境相联系的五行系统,建立了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的统一性的观念。如《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五常政大论”、“金匮真言论”、“生气通天论”等篇中均记载了人体与自然之象的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季节更替、昼夜消长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方面。

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即“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自然环境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显著或不显著地影响到人的机能活动,使之产生相应的改变。如果因此出现病理改变则致人患病,即所谓“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同时,其发病还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根据自然气候因素致病的特点,中医常将发病时具有上述特征的病症称之为“某象”,例如,具有畏寒肢冷、面色淡白、倦卧嗜睡、喜温、排出物清稀等症状的病症,象征自然界的寒冷、清澈、润下之特性,类之为“寒象”,即称为寒证。

中医学认为,精气是存在于宇宙中运行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精气自身的运动变化,化生阴阳五行之气,阴阳二气的升降交感,五行之气的合和,生成了万物和人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积阳为天,积阴为地。”精气原本是以无形而运动的状态存在于宇宙中,但能化生有形之物,即所谓“有形生于无形”。在中医学理论中,精多被认为是有形之物,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以推动和调控人体各种机能活动。

总之,存在于自然之物,皆谓之“象”。中医学之五行、五味、五色、五化,以及寒热燥湿暑风、人体阴阳精气等方面的认识,均基于此观点。但由于受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和当时生产力技术的限制,其中难免搀合机械唯物论,缺乏精确的科学论证。

2藏之象

藏象,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广义之意是对人体所有组织器官和经络气血津液、及其物质结构、形态、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狭义之意,是指脏腑的生理功能和形体官窍。一般所说的脏象,是指后者,其“象”之义,指体内之内脏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即脏腑的外在表现,它又包括人体的外形(形体)、动态、色泽等等。

人体作为一个有形的实体物象,其组成之一的组织器官,应该具有某种解剖学意义上的形态特征。如《内经》就载有“腰者肾之府”之论。《医贯·内经十二官论》则进一步作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曰“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有黄脂包裹,里白外黑”。《难经·四十二难》云肾重“一斤二两”。

由于受当时思想观念、认知能力和解剖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无法对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古人不得不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反复的临床验证,以初略观察到的脏腑组织器官为基础,以外揣内,推测脏腑的内在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和病理变化,并且逐渐转变为由实体形态走向功能态的演化,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曰“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也就是说,藏象之“象”,既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又包括人体脏腑生理功能及其外在联系的一切现象,这也是目前普遍认同的观点。

以心为例,既有《医学入门》之“形如未开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和《医贯》之“肺之下有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尖长而圆,其色赤”等文献记载,又有《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的“藏象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和《灵枢·脉度》的“心气通于舌”等论述。鲁明源[2]则更为明确地指出“心之象”,其形成源于古代解剖学上的“心主血脉”,观人体之象得出“心藏神”、“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在志为喜”、“在液为汗”等,观自然之象则有“夏季”、“南方”、“炎热”、“赤色”、“苦味”等。即藏之象,是人体之象与自然之象的集合体。

众多学者对“藏象”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李如辉[3]将藏象学说的建构轨迹梳理为创生、实体到功能态的演化和藏象学说整体系统观念的最后确立三个阶段,揭示了解剖方法对于藏象学说创生的始基作用,分析了从实体到功能态演化的内因和外因等,浓缩地再现了藏象学说的演进规律。鲁明源[2]指出藏象是脏腑由解剖实体向系统功能演化的结果,是藏于体内的脏腑与若干相关的人体、自然之象的集合体。祝世讷[4]认为藏之“象”是不同于一般解剖意义上的“超解剖学”结构,即以综合功能为基础,辅以某些解剖结构而组合成的系统层次。孙广仁[5]认为“象”的涵义有三:一是脏腑的外见形象;二是指脏器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三是内在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自然相通应的事物与现象。邱幸凡等[6]认为中医学之藏象本质是功能与实体的统一体,其特征概括为功能系统化、实体多元化、调控多途化、整体协同化和时脏一体化等五方面。王米渠等[7]结合现代藏象研究,阐述了藏象的内涵为脏器、功能及其微观研究的相关内容,并以肾为例,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藏象内涵进行界定。

而陈玉其[8]则认为,中医藏之“象”,就是西医学的有形脏器的实体。只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认知能力的局限,人们在当时不能更详细、精准穷究其实质,所以其理论观点有其精华,但也不是没有糟粕。我们后人更不能错上加错,任意扩大“象”之内涵和外延。文章最后指出,过分强调中医特色,把藏象看成“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不加否定地继承,会极大地阻碍中医学的发展。

3神之象

神有广义、狭义之分[9]。广义之神是指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面色、眼神、形体动态、语言、呼吸和对外界的反应等各个方面。《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说:“夫人之神气,栖于两目,而历乎百体,尤必统百体察之。……神气形者,有光有体是也。……光无形,主阳主气;体有形,主阴主血。”

《类证治裁》曰:“一身所宝,惟精、气、神。神生于气,气生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气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中医学认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根据神的盛衰和病情的轻重,可将之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和假神四种。得神常表现为神志清楚、面色荣润、两目炯炯、反应灵敏、肌肉不削、呼吸平稳,提示精足气充,为健康之象,或虽病而精气未衰。与之相对,少神则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靡不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多见于素体虚弱、病情轻浅等精气轻度受损者。失神是精气衰竭的征象,可见有两目呆滞、呼吸细微或喘促、形体消瘦,甚至神志不清等症,多见于精气亏虚之久病或重病者。假神是重危病人突然出现症状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提示精气极度衰竭、阴阳即将离决,即所谓“回光返照”[9]。

另外,神志异常或神志错乱之神,乃狭义之神,常表现为焦虑烦躁、恐惧不宁、淡漠痴呆、谵语、卒然昏倒等。

4舌之象

舌之“象”,有舌质与舌苔两方面表现。舌质主要包括舌神、舌色、舌形、舌态和舌下络脉等方面。舌神有荣枯;舌色有淡白、淡红、红、绛、青紫;舌形有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齿痕;舌态有强硬、痿软、歪斜、震颤、吐弄、短缩等变化。舌苔包括苔色、苔质两方面。苔色有白、黄、灰、黑、绿、霉酱等变化;苔质有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等不同[9]。

《临症验舌法》曰:“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中医学认为,舌之象与脏腑功能的盛衰、气血津液的盈亏、经络等因素密切相关。

上述所见舌象中,其中淡红舌,薄白苔为正常舌象。《舌鉴总论》曰:“舌乃心苗,心属火,其色赤,心居肺内,肺属金,其色白,故当舌质淡红舌苔微白,而红必红润内充,白必苔微不厚……干湿得中……斯为无病之舌,乃火藏金内之象。”

舌象的变化,除了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机体内在因素有关外,还会随着自然环境、饮食起居等外在因素的变化发生一定的改变。《辨舌指南》就载有“常人一日三餐,故苔日亦有三变,谓之活苔,无病之象也”,指出饮食对舌象的影响。

舌象能较客观地反映病情的变化,对临床辨证论治,分析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正如《临症验舌法》所曰:“即凡内外杂证,亦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

5脉之象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其充在血脉。”脉象的形成与心最为密切相关,同时也离不开肺、肝、脾、肾的整体协调,即“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而气血,又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正如《濒湖脉学》所云:“脉乃血脉,气血之先……心之合也……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气如橐籥,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近代通过对脉象文献的整理归纳和实验研究的分析总结,将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由传统的位、数、形、势分解为脉位、脉长、脉宽、脉力、脉率、紧张度、流利度、均匀度等八个方面[10]。

在常见的二十八类脉象中,有的脉象属单因素脉象,如浮、沉、迟、数、长、短、大、细等;而有的脉象是由几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如濡脉是由浮、细、虚三种因素复合而成,而牢脉则由沉、实、大、弦、长五种因素复合而成。

正常脉象,也称为平脉,其主要特点是: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关尺三部均可及,即“有胃、有神、有根”。同时,正常脉象,不但受年龄、性别、形体、生活起居和精神情绪的影响,而且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也能使脉象发生改变。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以“春弦”、“夏钩”、“秋毛”、“冬石”来说明季节对脉象的影响。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能通过脉象的动态变化及时反映出来。当因某种原因造成脏腑气血产生病理性改变时,就出现异常脉象。《景岳全书》载:“脉者气血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无病则脉必正,有病则脉必乖。”我们可通过脉象以了解气血的盛衰、阴阳的消长、邪正的强弱等情况。

中医之“象”,除以上所述之外,还体现在形之“象”、色之“象”等方面,是机体功能活动或病理状态在各个不同方面的表现。

总之,中医学借助自然之象,将其广泛引用于体内组织器官、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以及形体、面色、神态、脉象、舌象等各个方面,乃至有学者认为中医学是一个唯象理论体系,其各个组成部分无不以“象”为基础[11]。通过唯实之“形象”与唯虚之“取类比象”的有机结合,人类对自身生命体及其各种生命现象的认识得以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医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WangXH.Basic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2001:153.Chinese.

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3.

2LuMY.Zangfu,ZangXiangandZangorgans.ShandongZhongYiYaoDaXueXueBao.2000;24(5):326328.Chinese.

鲁明源.脏腑、藏象和脏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5):326328.

3LiRH.TraceofdevelopmentofZangXiangtheory.ShandongZhongYiYaoDaXueXueBao.1998;22(1):4649.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李如辉.藏象学说的演进轨迹.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1):4649.

4ZhuSN.Studyonstructureof"superanatomy".ShandongZhongYiYaoDaXueXueBao.2000;24(6):402406.Chinese.

祝世讷.论“超解剖”结构的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6):402406.

5SunGR.ConceptandsourceofgenerationofZangXiang.ZhongYiYanJiu.1997;10(5):15.Chinese.

孙广仁.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中医研究.1997;10(5):15.

6QiuXF,ChenG,WangP,etal.Investigationonnaturecharacteristicsof“ZangXiang”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ubeiZhongYiXueYuanXueBao.2002;4(4):58.Chinese.

邱幸凡,陈刚,王平,等.中医学“藏象”本质特征探讨.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4(4):58.

7WangMQ,WuB,YanSL,etal.ExploretheconnotationofZangXiangthe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aspectofmolecularbiology.GuangzhouZhongYiYaoDaXueXueBao.2002;19(4):314315.Chinese.

王米渠,吴斌,严石林,等.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中医藏象学说的内涵.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314315.

8ChenYQ.ThoughtaboutvisceraentityofTCM.ShanxiZhongYi.2004;20(1):4546.ChinesewithabstractinEnglish.

陈玉其.关于中医学脏腑实质的思考.山西中医.2004;20(1):4546.

9ZhuWF.Diagnostic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Beijing:People''''sMedicalPublishingHouse.1999:1720,220.Chinese.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20,220.

10FeiZF.StudyonChinesepulsediagnosis.Shanghai:Shanghai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ess.1991:57.Chinese.

费兆馥.中国脉诊研究.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