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资金流量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外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9-0156-02
经济学家认为,在资本社会,企业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的管理才能四个方面。在我国试行改革开放初期,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吸引了众多外商投资者,大批外资企业落户
3.银行存款的核对
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收支应每月至少核对一次。负责银行往来账调节的会计直接从银行取得银行对账单,并就银行存款账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和调节。负责银行对账单调节和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会计不能同时负责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或编制收付款凭证业务,以防止应记但未记入企业收入账或支出账等不正当行为被掩盖。同时,企业也应重视与客户之间的对账,以确保资金的安全与及时。
四、内部报告控制
适时运用内部报告控制方法十分重要。企业应要求各部门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内部报告除了报告货币资金业务的审批是否符合审批制度、现金余额是否账实相符等,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金流量分析
资金流量包括资金流入量、流出量及流出与流入的差额——净流量,而且资金流量产生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资金流量综合反映了企业各项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的现金盈余水平,是企业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体现。虽然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并不与资金流入或流出完全匹配,不能直接通过当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确定盈利,但在一定时期内资金流入的多少能反映企业的收入水平,资金流出的大小也能总体反应生产成本和费用支出的多少,而企业的资金净流量能真正代表企业实际财务能力,所以,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归根结底资金流入与流出状况制约。通过资金流量分析,为企业提供一定时期的资金流入量和资金流出量信息,企业决策者可以从中得到直接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具体情况,以及资金余缺信息,及时地进行资金调度和风险防范。
关键词:部门货币流通速度;非金融货币流通速度:资金流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31-06
一、引言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趋势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在货币流通速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经验数据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但是还没有学者从不同经济部门的不同货币流通速度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角度研究货币流通速度。长期以来,货币流通速度分析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不同经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差别以及各部门相对比重的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事实上,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部门差异进行分析是研究货币流通规律的一个必要阶段,对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考察能使我们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宏观分析建立在微观观测的基础上,深入揭示货币流通变化的原因过程及规律性。
二、文献回顾
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最早体现在凯恩斯的《货币论》(1930)中。在《货币论》第24章“流通速度”一章中,凯恩斯区分了货币速度(V)和货币效能(E),前者指单位时间内交易总额对现金存款(cash-deposits,即活期存款)的比例,后者是单位时间内交易总额对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凯恩斯将活期存款与充当价值储存手段的储蓄存款区分开来,从而用“流通速度”一词来表示活期存款的周转率。在此基础上,凯恩斯将活期存款区分为收入存款和营业存款。前者指作为收入取得者的公众所持有的存款,后者指工商企业为营业目的而储存的存款。如果用M1、M2、M3和M代表收入存款、营业存款、储蓄存款和总存款,M1、M2、M3的速度为V1、V2和零,M1和M2的平均加权速度为活期存款流通速度V,M1、M2、M3的平均加权速度(即货币效能)为E,令B为货币周转总量,则B=M1V1+M2V2=V(M1+M2)=E(M1+M2+M3)=EM。因此V和E的变化既可能来自真正速度V1和V2的改变。也可能来自M1、M2、M3对M的比例的改变。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辨别各种不同用途的货币的‘平均’速度和特别用途的货币的‘真正’速度,‘平均’速度的变动可能不是由于真正速度发生变动的缘故,而是由于不同类型的交易的相对重要性发生变动的缘故。”凯恩斯认为,“为某种目的而持有的银行存款的流通速度不容易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我们在通货效能(E)或整个活期存款速度(V)中所观察到的短期急剧变动,往往主要是各种不同目的的存款比例方面的变化所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凯恩斯认为。用年收入总量与货币总存量的比例来界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没有具体意义的混杂概念”。在《货币论》中凯恩斯还分析了收入存款和营业存款流通速度的影响因素,认为收入存款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习惯和例规的函数”,如工资发放时隔(按周、按月等)、支出的规律性、收入日期之间的续储量等。收入存款的逐年流通速度相对说是稳定的,而企业保持的营业存款量是与和经济活动水平相联系的营运资本需求、投资信心、利息率、通货膨胀预期等因素相关的,因此营业存款流通速度的变动性较大。当经济活动扩张时,营业存款流通速度将会上升,从而营业存款流通速度具有顺周期的特征。凯恩斯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结构划分为我们分析部门货币流通速度提供了思路。
继凯恩斯《货币论》之后,关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体现在萨登(1961)、Megouldrick(1962)、Garry(1959)等人的著作中。货币主义学者萨登在《战后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部门分析》一文中从部门角度研究了美国战后货币流通速度上升的原因,他指出,基于一系列解释变量对整体货币流通速度建立回归方程的分析方法其可靠性正逐渐降低,而基于资金流量帐户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方法正是考虑到经济各部门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影响。萨登基于美国资金流量帐户对经济部门的划分,测算了居民、企业、联邦政府、州及地方政府、非公司企业五个部门的货币流通速度,分析了各个部门的货币流速水平、周期波动和趋势,并详细分析了按规模、行业分组的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变化原因,指出1940-1946年美国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幅度的1/3可归因于货币持有量从企业部门向居民和政府部门的转移。Garvy(1959)在《货币流通速度的结构分析》中提出了研究货币流通速度的两种思路:其一是研究经济总体支出流量的不同类型和持币动机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其二是研究各经济部门内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及货币供给量在不同部门的分布对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及周期影响。Garvy强调经济各部门的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周期中的具有不同的波动特征,并分析了公司账户和个人账户的不同特点及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Mcgouldrick(1962)在《流通速度的部门分析》中区分了收入流通速度(Income velocity)、存款周转率(Demand deposit turnover)、非金融流通速度(Non-financial velocity),指出由于居民非金融支出绝大部分计入GNP,而企业的非金融支出只有不到1/3计入GNP,因此收入流通速度不能反映企业和居民部门真实的货币流通速度水平和二者比例关系,非金融流通速度更适宜用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Mcgouldrick测算了1952-1962年的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周期变动,指出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一般在GNP达到波谷后一年出现上升趋势。而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则滞后GNP一个季度或同步变化。同时,Mcgouldrick还分别以不变交易额和货币持有额定基,分析了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各自变化对总体非金融流通速度的影响。此外,关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还体现在Marget(1938)、Hart(1953)的著作中。
在我国,有关货币流通速度研究的大量文献均从因素分析的角度阐述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规律,也有一些学者从结构分析人手探讨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问题。例如赵留彦、王一鸣(2005)考察了二元经济结构变迁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伍超明f2004)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两分法”即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货币流通速度,汪军红、李治国(2006)分析了产业
结构变动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从国内文献来看。还少有学者从经济各主要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变化特征及对整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角度来研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而这正是本文的入手点。
三、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一)部门货币流通速度释义
研究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首先要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内涵做出界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货币数量论的概念。在收入型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中,PY表示名义国民收入,M表示货币存量。这里的V称为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指货币实现国民收入的流通速度,即一年内的平均货币存量媒介该年国民收入时周转的次数。目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中广泛采用的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DP/M1)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GDP/M2)概念正是基于收入型货币数量方程。由于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DP/M1)和广义货币流通速度(GDP/M2)概念较好地体现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反映交易货币量M1和总货币量M2的关系,因此得到广泛运用,但是这种货币流通速度指标忽视了经济各部门货币的流通速度的结构差异和不均质性,特别是由于忽视了与最终产出交易额相联系的大量中间产品交易,在对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时必然存在扭曲,因此本文用非金融货币流通速度(Non-financial velocity)作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代表来分析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非金融货币流通速度是基于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概念提出的。在费雪(1911)提出的交易方程式MV=PT中,M表示可立即付款的货币存量,即通货和活期存款,即交易货币M1,T表示交易量,P表示价格水平。PT即按现值计算的总交易额,它同时等于总付款额。这里的V被称为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在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中,T是对包括清偿货币、中间产品和劳务及最总产品和劳务、过去生产的商品及新生产商品、金融资产在内的所有交易的衡量。在费雪公式的基础上,Cramer(1986)拓展了交易方程式,交易方程式被表述为: MoVe+MdVd=CT+IT+AT+IM。其中McVc和MdVd分别代表通货和活期存款的支付额,CT表示产品和服务的交易额,IT表示收入转移,AT表示包括资本品、股票、债券、房地产在内的资本易、IM表示与定期存款等其他金融资产转换相联系的闲置货币。基于Cramer的交易方程式,我们可以把(CT+IT),(Mc+Md)称为非金融货币流通速度,把(AT+IM)/(Mc+Md)称为金融货币流通速度,因而在Cramer的表述中,货币交易流通速度体现为包括非金融支付额和金融支付额在内的总付款额与货币存量的比例。其中,非金融支付额一般与GDP保持一定比例关系,从而非金融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具有相近的变动趋势,而金融货币流通速度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规律。由于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特征及其对总体流通速度的影响的考察,揭示一定时期货币供给与国民收入的关系,因此本文用非金融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年内各经济部门的非金融性支出总额对各部门交易货币持有总额的比例来表示总体货币流通速度。总体货币流通速度与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V=S/M=S1M+S2/M+…+Sn/M
=(S1/m1*m1/M)+(S2/m2*m2M)+…+(Sn/mn*mn/Mn)
其中V为非金融货币流通速度,S为各经济部门的总支出,Si为第i个部门的支出,M为总货币存量,mi为第i个部门的货币持有量,Si/mi为第i个部门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mi/M为第i个部门的货币持有量占总货币量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对总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二是货币持有量在部门间的转移及各部门货币持有量占总交易货币量的比重的变化。
(二)数据和指标说明
本文依据我国资金流量表对经济部门的划分。选取了非金融企业、居民、政府三个部门作为分析对象,略去了对金融机构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分析。各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等于资金流量帐户下该部门非金融资金运用总额与该部门货币持有量之比,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等于企业、居民、政府三部门支出额总和与三部门货币持有额总和之比。由于我国的资金流量核算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核算的初始流量,因此企业部门支出额的计算还应包括中间产品交易所形成的支付额。按照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划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了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的代表性行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作为企业部门中间交易支出额的近似指标。加上资金流量表账户下企业部门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经常转移、资本形成总额四部分资金运用之和,构成企业部门支出总额。由于我国目前居民的交易货币以现金为主,而企业交易主要采用银行转账方式,因此本文用居民持有现金量和企业活期存款作为两个部门交易货币持有量的近似指标。此外,我国现行的政府统计在资金流量表账户中只有一个总的政府部门,没有进一步细分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存款按银行统计科目主要包括两项,一项是财政存款,另一项是机关团体存款,由于计入我国M1统计口径的政府部门存款仅包括机关团体存款,因此我们用资金流量账户下政府部门非金融资金运用总额与机关团体存款之比计算政府部门的货币流通速度。各部门货币持有额均使用年均余额。由此得到各部门流通速度计算公式:
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CorpV)=企业部门支出总额,企业活期存款年均余额:
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ConV)=居民部门支出总额,居民现金持有额:
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CovV)=政府部门支出总额/机关团体存款年均余额
由于我国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开始于1992年。我们计算得到1992-2007年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见表1:
(三)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分析
由表1可以绘制出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三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不同时序特征(图1),三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差异体现了各部门交易性货币需求水平的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水平的因素包括企业规模结构、行业分布结构、企业金融资产结构等。从企业规模角度说,由于资金成本等差别,大公司的货币流通速度明显低于小公司,公司规模结构是影响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变量(Selden,1961)。从行业分布结构上看,不同的产业及不
同行业部门企业具有不同的货币周转速度,在各产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对整个企业部门的货币流通速度产生影响(汪军红、李治国,2006)。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企业金融资产结构单一,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过度依赖,导致了企业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易纲,1996)。从图l还可以看出,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周期波动较居民部门更为明显。由于企业部门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波动小于交易额的波动(Baumol,1952),因而经济扩张时期企业收入额的增长幅度大于企业货币余额的增幅,表现为企业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反之,经济衰退期则表现为企业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从而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具有顺周期变化的特征,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可以看作是GDP波动的同步指标(见图2,图3)。
影响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包括:月工资制度、消费信用的发展、准货币流动性、通货膨胀预期等。在影响我国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中。收入分配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王宇伟,范从来(2007)证明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负向影响。此外,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手持现金量占我国居民资产持有比重波动较大,这也对我国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从图1可以看到,1992年到1998年间我国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波动较大,其中1992年到1994年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持续下降与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及现金过量投放有关,1999年后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则较为平稳。从总体上看,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呈下降趋势,2003年后则略有上升。
从水平值上看。我国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高于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且具有逆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1992年以来我国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之和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9%左右,考虑到政府资本转移净支出,政府部门支出活动对我国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政府部门在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下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建设职能,我国货币供给可以看作是政府财政和银行信贷双重作用的结果,因此考察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对于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整体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图1可以看出,1997年以后,我国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这主要来自于政府存款的快速增长。2007年我国政府部门存款年末余额达到19032,6亿元。财政收入和债务发行是我国政府存款的主要来源。1994年,我国国债发行量突破1000亿元,1995年以后,每年发行量增速均远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和GDP的年均增长速度。1998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国债发行量进一步上升,2007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达到52074.65亿元。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快速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资金的沉淀效应和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逐步弱化。
(四)我国部门货币流通速度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到,从总体上看,企业和居民部门是影响我国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部门。1992年到2003年我国总体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趋势,这可以从同期企业和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得到解释,2003年后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则来自企业和居民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其中企业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显著上升是导致总体货币流通速度上升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政府部门货币流通速度的显著下降以及政府部门货币持有量比重的上升,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上升幅度低于企业和居民部门。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除少部分年份外,我国狭义货币流通速度(GDP/M1)与总体货币流通速度具有相同的变动趋势,二者体现出变化的同步性。
四、部门货币持有量比重变化对总体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一、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水平
企业要发挥应收账款在强化竞争、扩大销售等方面的作用,就必须尽可能合理地预测出应收账款占企业资金的比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率,减少应收账款对资金不必要的占用,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率。产品发运后,货款收不回,办了托收,也常遭拒付,这是生产企业长期以来甚感头痛的问题,因而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水平就十分必要。要确定应收某客户的销货款水平,企业销售部门必须密切注意市场信息,加强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在争取不丧失销售机会的前提下,以客户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还债能力为依据,确定应收销货款水平,从而决定产品的发运数量。当然,在无法得到客户详细资料的情况下,目前各专业银行的信用评估结果,也不失为重要参考依据。
二、掌握预付款的前提、数额与时间
有些企业的采购员为保他们本人在外的“信誉形象”,自己工作方便,在采购材料时显得“十分慷慨”——先付款后提货。结果不幸的是有的不但收不到想要的货,甚至连款都追不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提高采购人员的企业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则应建立预付款管理制度,掌握预付款的前提、数额和时间。笔者认为,因材料采购而预付款,须基于如下前提:(1)生产经营急需的;(2)不可替代的;(3)市场上十分短缺的;(4)供货方具有法人资格,其经营是合法的;(5)在规定的期限内供货方能够保证供应的。在预付数额上应尽量争取部分预付。预付的时间尽可能短,最好是能做到一手交钱一手收货的。
三、选择有利的结算方式
要选择有利的结算方式,首先应充分认识每种结算办法的特点。尽管国家制订并完善了多种银行结算办法,但由于供销人员对此知之不多,在办理购销业务的具体结算时,使用的结算方式往往对本企业不利。我认为:
在采购业务上,要尽量争取采用委托付款或托收承付,扩大商业承兑汇票使用面,谨慎使用银行汇票、转账支票。尤其在使用银行汇票、转贴支票的细节上,一定要做到先看货,后进账。
在销售业务上,如果本企业的产品处于卖方市场,属于紧俏商品,那么,对于新客户和已知信用程度不高的老客户应要求先付款,采用银行本票、转账支票、银行汇票和汇兑结算。对于信用程度高的老客户则可采用托收承付结算,但也尽量少用此方式。倘若本企业的产品属于买方市场,同时在对方不同意先付款的情况下,为了不丧失销售机会,又能保证贷款回笼,那就应该选择银行承兑汇票。对于资信情况好的企业则选择托收承付或商业承兑汇票结算。
四、加强购销合同管理,明确有关结算条款
购销合同是银行结算的重要依据。可是人们对此并不十分严肃。企业间因未签合同或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据银行反映,现在的购销合同一般没有明确给打方式,有的则连合同的基本要素都不全。其中包括结算价格、质量规定、交货时间不明确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合同号码都未注明,经手人也没有签字,使得银行有时也不知所措,无据可依。
我们不仅要规范合同格式,而且应该建立合同会审(签)制度。参加会审的部门应包括供销、财务、法律顾问等。特别是财会部门应认真审查有关结等条款,并根据对方历史上的信用情况向业务部门提出业务可否成立的参考意见。
五、实施结算资金集中管理,规避财务风险
1.完善结算中心制度。建立结算中心制度,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下属单位除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外,统一在结算中心开设结算账户,充分发挥结算中心汇集内部资金的“蓄水池”作用,并使下属单位资金的出入处于集团的严密监管之下,减少银行风险。
2.加强结算资金流量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出,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有的企业树立了“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的风险。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ERP管理系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及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和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 ERP 财务管理 财务人员 影响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ERP管理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逐步在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管理中得以应用。ERP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流程再造和整体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作为ERP管理的核心,在ERP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ERP管理系统的主线。因此,实施ERP管理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以及财务人员的素质都有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这是继会计电算化取代传统手工记账变革后的又一次财务变革。
一、ERP管理系统的工作特点
ERP管理系统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实现财务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业务以及财务与供应及销售环节的统一是ERP管理系统,通过充分协调内外部资源以达到提升企业全面竞争优势的目的。企业经营各环节的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管理系统的各个输入和管理端口将得到的各种数据汇总入该企业的财务系统,并由财务系统实施管理,从而实现各部门工作的协同配合,体现了高度的及时性和集成性特点,可以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一手的经营数据和资料,及时发现经营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应对,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ERP管理系统的应用对财务的影响
(一)ERP管理系统的应用迫使财务人员转型
ERP管理系统与以往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不同,它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侧重财务计划、 控制、 分析和预测,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该系统能将各业务部门输入的信息进行集中加工处理,然后通过网络传递到企业财务部门。它能按照预先设定的格式或程式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而生成的凭证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特定的格式及政策自动生成相应类型的财务报表,从而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从日常核算转移到如何利用该系统强大的信息来源去进行预算、分析、控制,迫使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同时ERP管理系统强调业务的协同,因此财务人员必须加强专业及其他经济管理知识以及计算机系统维护方面的学习,培养信息化意识和全局观念才能将ERP协同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要做到这一点财务人员必须由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
(二)依托ERP平台,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会再上新台阶
1、加强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核算
过去,企业财务预算多由于操作性差而使得预算流于形式,而E R P系统中的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完成从简单的事后财务信息的反映,转变到对业务的事前、事中、 事后的全面监控,为企业的预算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ERP管理系统下,财务人员能够动态的收集业务信息、财务信息,能够获取实时、动态的数据,并能够实时和多角度的与预算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即平时做相关业务时,系统自动检测相关预算是否超过起初下达的预算,若超过不能继续向下做业务,从而实现预算对事中的控制,比如供电企业的大修与材料费用,可以跟随生产部门工单的创建建立预算,系统会随着业务的发生动态跟踪费用产生,做到项目、费用、控制联动,由此可见该系统增强了预算的灵活度,严密性,可操作性,从而为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同时也为财务成本管理工作实现进一步细化奠定了基础。
2、提高资金管理水平
ERP管理系统中资金管理模块是一个数据接收系统,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会被自动转化为资金管理的语言,不需要任何人工分析,自动生成《 现金流量表》,完成从财务会计数据到资金管理数据的转换,从而提高对资金流量分析的准确性,及时性;利用内部银行结构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可以使集团总部作为投资中心,进行资金的合理分配与运用;利用其资金预测功能加强了企业对中短期现金流量的计划预测,能及时预警,保证公司的顺利运作。通过系统这些功能的实现,企业的资金管理会更有效率。
3、实现对物资有效及时的反映与监督
物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最容易混乱的一项工作。ERP物资模块的实施,可以实现物资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实现物资管理与工程、财务等业务的集成,有利于快速、准确地传递和共享信息。比如各项库存物资的使用信息能通过系统处理实时反映到财务,有利于财务信息的及时反映和监督;财务部门通过采购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集成信息,能够及时结算项目和正确转资;通过创建内部订单并以预算的形式下达固定资产零购项目,在创建资产卡片时关联内部订单来控制预算;收货后的固定资产跟资产卡片一一对应,然后进入财务模块,通过定期计提折旧来对资产进行价值管理。由于ERP规范了物资管理的各项流程,并实现了相关部门联动,保证了财务部门能够对资产实施有效及时的反映和监督。
(三)ERP新环境下,迫切需要转换会计监督管理体制
ERP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在线管理功能,在此环境下,大量会计信息由前端业务部门集成过来,信息质量的高低依赖业务部门人员的自律,而财务部门无法对每一笔集成信息进行稽核监督,也就不能保证输出数据的准确合理性,因此调整优化原有的会计监督体制显得尤为迫切,其前提就是要重新明确会计信息责任,建立业务信息流程责任管理体系;打破部门负责管理体制,建立与流程相关的监督管理体制,对流程中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岗位都纳入财务考核,同时对各流程业务的操作、财务人员的岗位等都需作相应的调整和规范。只有适时转换财务监督机制,才能防范新的管理环境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ERP; 资金集中管理; 结构方程模型
一、前言
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联接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在企业集团中,资金是其生存、发展的命脉和血液。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很多问题都和资金管理相关,可以说资金管理是企业集团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为了强化资金控制,实现资金的高效率运转,提高资金使用的高效益,大部分企业集团通过采用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形式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运作。
由于ERP以企业集团全局为对象进行集成资金管理、合理配置财务资源以及ERP对集团资金的有效控制,所以ERP环境下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集团做到资金管理的高度集约化、透明化,优化资产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简化资金集中后形成的大量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因内部交易引起不必要的资金流动,减少资金结算的在途时间等。
目前,文献当中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资金集中管理的实施策略等方面论述较多,从不同层面阐述了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实施策略与模式,对实践作了很好的总结,丰富了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庄国春、王珂珂,2006;袁琳,2003;张瑞君、邹立、封雪,2006;王松,2008)。但是上述研究还存在两个不足的地方:一是仅对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介绍,忽略了资金集中管理的整体框架建设;二是在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表述为主,利用一些案例介绍了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的成功经验,比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费用、增加了企业收益等,缺少一种有力的大样本检验,缺少理论模型的支持,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ERP是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载体,整合企业管理概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以对整个集团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集成化管理。ERP将给企业资金管理带来深远意义的变革和影响,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和基础平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建立ERP环境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检验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影响因素,帮助企业理清脉络、强化资金管理,这将有利于提升财务监控的效率和效果,加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的风险控制,对加强集团资金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与假设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由美国加特纳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的所有资源,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是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集成的有效载体,融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业务流程、基础数据、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以对整个集团的资源进行集成整合的管理信息系统。ERP为企业集团搭建资金集中管控平台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通过集成优化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流程和标准,实现集团内部资金数据集中与信息充分共享,使资金的运转得到有效监管与实时监控,提升集团资金动态管控的能力。ERP作为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和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的融合体,将给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带来深远的变革和影响,ERP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和基础平台,建立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方案应该与ERP系统协同集成,这也是实施资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监督控制的必然选择与制胜法宝。
与传统资金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ERP环境下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资金集中监控层
这个层次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整个集团实时资金动态情况,监控重大、异常资金调动,为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决策,为资金使用提供参考依据,为内部资金余缺提供指导,为绩效考核和资金分析提供依据。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资金监控力度越大越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
(二)资金日常统一集中结算管理层
这个层次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资金预算控制,实现资金统一集中结算管理,减少实际资金流动,提高资金周转率。在这个阶段里,通过财务、物流等其他模块信息的集成,建立统一的跨银行的集中结算平台,网上银行管理通过网银接口与银行网络连接,综合集成各合作商业银行的实时数据,实现资金的集中上收,根据预算自动下拨和内部自动转账,达到对集团下属各级企业资金情况的动态监督与控制。因此,假设如下:
H2:资金预算控制得好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
H3:网上银行有利于预算控制;
H4:财务、物流等模块信息的集成有利于对资金进行动态监督。
(三)资金管理决策支持层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方案需要重视资金管理决策系统的建设,通过智能分析采用数据库技术,对资金数据收集、管理、分析及转化,使数据成为可用的信息,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供基本的风险管理、风险监控和资金管理决策平台。内部授权、流程管理可以控制集团内风险,或将成员单位的各种风险转嫁到资本市场,降低和化解集团的资金风险,并通过资本市场,使剩余资金在市场上得到最高回报,为集团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这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进行资金存量分析、资金流量分析、结算资金内部与外部比率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资金头寸预测分析等,为资金管理者提供一目了然的资金管理图景,并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资金预测。因此,假设如下:
H5:资金管理决策系统有利于提供可用信息;
H6:内部授权、流程管理可以控制风险。
三、研究方法与资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构建
(一)结构方程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ing,SEM)是应用线性方程系统表示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以及潜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实质是一种广义的一般线性模型。和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不同,结构方程模型允许研究人员能够同时检验一批回归方程,而且这些回归方程在模型形式、变量设置、方程假设等方面也与传统回归分析迥然不同。因此,其适用范围较传统回归分析更为多元化。20世纪70年代初,结构方程模型核心概念才被相关研究人员提出,随后这一统计建模及分析方法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我国在资金集中管理的研究中,案例研究的文献居多,这虽然能总结经济中的典型事件,总结经验,促进企业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并为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但这种案例研究明显具有特殊性、主观性和非规范性的特点,缺乏大样本的调查,因此,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来研究资金集中管理的框架构建具有普遍的意义。
由理论与假设可知,资金监控力度、资金预算控制、网上银行、财务及物流等模块信息的集成、资金管理决策系统和内部授权流程管理为模型的潜变量,各个潜变量分别由显变量测量。
(二)问卷设计
通过对大学会计学教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总会计师进行访谈,了解了资金集中管理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效益和非财务效益,收集了企业资金集中管理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据此编制成量表式的调查问卷。问卷针对研究涉及的变量,以6个假设为基础,设计12个问题,填写者根据工作经验和个人主观感受作答,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Likert Scale)测量。调查对象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分为五级,即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相对应的分数为5、4、3、2和1分。H1—H6分别代表6个假设,S1—S12分别代表观测变量。假设及观测变量汇总如表1。
统计软件AMOS可以对所输入数据进行分析,对上述提出的结构模型加以拟合,确定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验证各因素对资金集中管理框架构建的影响。
四、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问卷样本是实施了资金集中管理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数据完整并且无随意填写迹象的问卷即认定为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为企业的财务主管或者一般财务人员,回收问卷共146份。
(一)问卷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表示,要正确地反映潜变量,对指标的选取和潜变量的命名,都需要慎重设计和权衡。结构方程分析中,传统方法使用Cronbach α系数来测量问卷的信度,检验每一组问题能否可靠测量出目标变量。表2为AMOS软件计算的信度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所收集到的146份问卷的整体信度比较高,6个潜变量的组成信度Cronbach α值均高于或接近0.5,可知问卷的可信度很高,研究基础得到保障。
(二)模型结果
表3是潜变量对观测变量的负载拟合结果,表中列示了每一个负载的非标准化估计值、标准差、估计值除以标准差的比率、与参数检验值为0的零假设相联系的P值。从P值一栏中可以看出,所有负载均在0.05水平上显著不等于0。
表4是模型中协方差的拟合结果,从P值一栏中可以看出,所有协方差在0.05的水平上显著不为0,所有的协方差关系都达到了显著,说明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了实际数据的支持。
表5是模型中潜变量方差拟合结果,从拟合结果看,模型中没有出现太大的无意义方差或者负值的方差,因此,方差的拟合结果是有效的。从P值一栏也可以看出,所有的方差都达到了显著。
以上结果可以通过模型来显示(如图1)。
由以上图表可知,测量模型各个标准化因素负荷系数均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研究所设计的问卷题目可以恰当地表达和衡量各个潜变量。
(三)结构模型分析
1.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结构模型的验证旨在利用SEM分析ERP环境下资金集中管理框架的构建是否受“资金监控力度”等六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对模型的整体拟合程度进行评价,如果模型拟合程度高,则可以根据潜变量之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检验假设是否成立。
模型拟合度结果如表6:
表6中四个拟合指标都达到了标准值,说明此模型总体上符合拟合要求。
2.潜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表7列示了模型路径,AMOS的分析说明了本问卷设计的合理性,结构方程分析的拟合度较高。研究假设的验证如表所示,六个标准化路径系数均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从而验证了六个研究假设。
H1:资金监控力度越大越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R=0.527,P值=0.046),假设成立。
H2:资金预算控制得好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R=0.686,P值=0.026),假设成立。
H3:网上银行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R=0.553,P值=0.001),假设成立。
H4:财务、物流等模块信息的集成有利于对资金进行动态监督(R=0.537,P值=0.003),假设成立。
H5:资金管理决策系统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R=0.691,P值=***),假设成立。
H6:控制风险有利于资金集中管理(R=0.673,P值=0.007),假设成立。
结果显示模型有良好的拟合度,模型中的观测变量因素负荷达到统计显著水平,模型中的研究假设全部得到验证。影响资金集中管理框架构建因素依次为:控制风险、资金预算控制、资金管理决策系统、网上银行、财务、物流等模块信息的集成、资金监控力度。因此,对这六个环节予以重点关注,使各因素相互协调,将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风险,增强对成员单位的资金控制力度,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有效使用,使资金创造最大的价值增值。
五、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资金集中管理框架构建因素依次为:控制风险、资金预算控制、资金管理决策系统、网上银行、财务、物流等模块信息的集成、资金监控力度。
构建资金集中管理框架的意义在于:应用ERP管理理论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归纳,结果表明资金集中管理框架构建不仅取决于在ERP基础上的各公司协调动作,还取决于企业风险的控制能力、资金预算的控制等因素。从实践角度来讲,国内企业利用ERP技术提升资金集中管理水平的时候,应当在理论的指导下抓住重点、理清脉络,通过构建资金集中管理框架,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资金成本,加强流量和流速的控制,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 林嵩.结构方程模型原理AMOS应用[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型:理论与应用[J].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4]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张瑞君,邹立,封雪.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69-75.
[6] 王松.ERP系统业务流与资金流同步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08(1):80-81.
[7] 邵建华.基于ERP的资金集中管理应用案例及分析[D].天津大学,2005.
[8] 汪路明.基于ERP环境下的企业资金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9):32-33.
[9] 张敏颖.基于ERP系统的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研究[D].厦门大学,2009.
论文关键词:管理会计;难点;应用;会计
我国自八十年代引进管理会计这门学科,会计界为之耳目一新。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如预测分析、决策分析、责任会计等,已被“零敲碎打”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在改进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就尝到不少实实在在的“甜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承包经营,市场竞争加剧等经济形势的发展,企业将越来越重视管理。因此,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内部会计”、“决策会计”,将会更加受到重视和运用。如何使管理会计更大众化,更具有实用价值,这是会计理论专家和实务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拟从五个方面简要分析管理会计应用中常遇到的难点,意在抛砖引玉,希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一、决策者问题
管理会计认为,决策者能够利用会计提供的信息,独立作出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决策;企业的不同决策层次,利用管理会计的独立性是相同的,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该理念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提炼出一个决策,排除外界因素,有利于数学上的推导及证明。另一方面,表明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切实可行,以此为基础,选定的其他决策方案也是有效的。当然,对某些行业的某项财务工作而言这个理念有其不恰当之处。
管理会计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企业的产供销各环节基本上都参与了市场竞争。虽然有政府的干预,但主要是企业对市场的利用与操纵。企业不会简单地受市场支配,各级决策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认清形势,预测,利用市场指向,利用其有利的方面,英明决策,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影响企业决策有多方面的因素,如财务、人事、竞争对手、市场行情及其他非因素。管理会计提供的决策方案主要是从财务入手,体现成本最低和目标利润最大这一原则,不考虑企业决策者之间的联系与制衡,依赖于定量分析,外部其他因素对企业目标的影响未作妥当的考虑,这正是阻碍管理会计应用的一个因素。同一企业之中,不同层次之间,决策的着重点不同,子公司与母公司,分厂与总厂之间,车间与厂部之间,对最佳决策的认可各不相同。鉴于此,根据管理会计有关原理可以认为,企业各决策者可以相互的实用意义要大打折扣。
二、企业外部环境问题
管理会计提供了很多预测、决策方法,这些方法大都沿袭于数学方法、统计方法和决策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引入之后,很多运用者既没有按照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及时进行适当的变通,也没有足够地考虑到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而是试图从会计的角度使这些方法得到新的应用,以致给工作制造疑难问题。如,变动成本法下的保本分析,总是假定价格不变,单位变动成本相等。作为数学推导,静态理想的模式,可以为人所接受。但是,在一定时期,单价不变难以成立,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要求得出各产品的变动成本已是相当困难,使其不发生变化就更难了。一些简单的预测方法,如高低点法、回归法等,本是一种理论上的趋势预测方法,恰当运用也仅仅能预测企业管理中某些方面的变化趋势。众所周知,企业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单个企业不能左右市场;从这点上看,企业生产上不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显然这种预测本身并没有什么坏处,但要把预测的结果认为完全正确的,并作为决策的依据,那就是削足适履了。管理会计给企业提供的是一个稳定、宁静的外部环境,认定与企业经营有关的许多因素都将不变或只呈规律性变化。在资金流量分析,长短期投资决策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由此可见,管理会计更适宜于应用在一个封闭式的系统中。
有了外部环境不变这一前提,各种会计技术方法便有了立足之地,都经得起严格的数学证明。由此产生出定量分析的各种结果,可操作性强,稍加比较便可获取最佳方案,看起来令人信服,这正是管理会计引人入胜的地方。
三、技术方法问题
与财务会计相比较,管理会计在核算形式上灵活多样,并无一套固定的程序,既无须受会计准则的约束,也不承担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责任。决策科学、数学方法等相关学科与企业经营管理之交叉部分,都可以成为它的方法。由于管理会计在理论上和方法有一种超前趋势,可以超越现实的经济环境进行预测,因而理论与实务之间存在差异,过多地注重定量分析,缺少定性分析也是管理会计缺陷之一。定量分析需要有完整、准确的资料为前提;否则,只能将错就错。事实上,在会计实务中,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方面,要获取准确的量化资料是不容易的,因而必须依赖于定性分析。由熟悉企业经济业务和市场行情的专家,根据各自的经验,综合多方面的意见,经过分析判断,提出定性分析结果。定性分析不能得出精确的数据资料,但它可作为定量分析的基础,考虑更多难以量化的因素,再结合定性分析,管理会计所建立的大量的数学模型才会有生命力。
在应用中,实际工作者不断提出问题,在经济批量方面和质量管理方面向会计理论挑战。
(一)经济批量方面
经济批量是指企业为适应其标准产品的总产量而准许某一部门的最大逐批产量。经济批量模型可适应存货的批量。在管理会计中,确定经济存货量的因素有:采购成本、订货成本、储存费及全年需求量等。利用这些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很快就可以求出每次最佳进货量。实际工作者认为,确定每批进货量并不这么简单,首先公式中的因素都不是常量,其次尚有更多的因素影响着经济批量的形成。
日本一些企业认为企业最佳库存模式是库存为零,也就是消灭库存。当然这不过是一个目标,其实质还是尽量减少库存,减少存货上的资金占用。“库存为零”是对经济批量的一个挑战,奉行这一原则的日本企业,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当然这些企业一般都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生产,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完善的产供销渠道,有良好的企业信誉。
(二)质量管理方面
我们知道,管理会计总是围绕目标利润最大化这一中心。然而,利润只是企业的一个经济目标,企业总是生存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同样要负起社会责任。在产品质量控制上,管理会计主张把质量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如果提高质量带来的收益小于由此增加的成本,则宁愿质量稍低。这样做会带来两方面的不足:1、容忍质量偏差,这类产品进入市场后,会影响消费者的利益;2、近来虽然取得较好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技术进步,危及企业的长远利益。
日本一些企业采取了相反的做法,认为“一切暇疵都可以消除”,因而企业为追求质量常不惜代价。以各种途径激励员工重视产品的质量,鼓励职工不断创新,这些企业的产品往往竞争力强,在各国都大有市场。我国也有很多企业提出的质量求生存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口号”。“容许质量偏差”不能不说是一种经营中的“短期行为”。
四、基本假定问题
运用管理会计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基本假定问题。主要的基本假定问题有四种,必须予以考虑。
(一)成本性态可分
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贯穿于管理会计的始终。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责任会计等都要求成本可按其与业务总量的依存关系加以区别。但在实务中,企业品种、工序繁多,各项费用发生频繁,很难真正按个别产品划分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二)信息无代价
即决策者可以不花代价取得所需的各种信息。但各方面的信息需要经过多环节加工整理才可能成为决策有用的信息。因而信息要花时间花代价才能获取。如果决策者把信息的代价考虑进去,那信息的及时性和有用性就不会那么理想了。
(三)决策目标统一
即企业投资者和决策总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最优方案才可推行,否则如果存在利益上的冲突,最优方案就要重新考虑。另外,单个决策者可以脱离企业其他决策者,独立决策。
(四)经营环境稳定
许多方法都是假定一些因素在规划期内不发生变化或是规律性变化,因而这一假定成了管理会计方法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预测、决策的数学模式便可以建立起来,就可进行精确的量的分析。
可是,这些假设,有些还无法证实,也有些也可能在某些方面脱离不同行业的会计事务,难于得到实务界的认可,因而妨碍了管理会计知识的广泛应用。如果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具体情况探索更好的方法,就一定能更充分地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
五、管理会计的目标问题
管理会计的各项决策总是围绕目标利润最大化这一中心。“社会责任”、“社会成本”等问题的提出,要求企业不仅要实现其经济目标,同时又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讲究社会效益。会计必须计量、报告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于是,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企业决策时,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社会成本,如污染治理,环境保护等。此外,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职工安全措施,生活福利及教育培训等问题也会对企业的利润目标产生影响,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向社会公众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作为社会责任会计要反映:(一)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二)对社会的净贡献;(三)企业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四)企业对消费者所尽的责任等。它认为只有企业实现了一定的社会目标,才有可能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显然,这是对管理会计利润至上这一原则的一个冲击。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
现行金融统计制度是1997年实施的,指标设置统一了各金融机构的统计项目,绝大部分指标直接取自会计科目,并与会计科目同名,也称全科目统计制度。目前,金融统计指标已达2000多项,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指标没有启用,各金融机构间会计科目设置和内涵名称不完全一致,甚至有些以账户内容代替科目报送。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新业务、中间业务相继开办,特别是适应商业银行经营的客观要求,银行统计工作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银行统计信息的需求更加广泛,对统计信息的即时反馈、资金趋势分析等方面也有强烈的要求。然而现行统计指标还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对统计信息的各种需求,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统计项目与会计科目不对称
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不断创新,现有的统计科目难以完伞满足业务发展对息的动态需求,归并到其他短期类贷款统计项目的内容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报表中其他短期贷款的项目余额和增减额逐渐加大,如2002年9月底温州市金融机构其他短期贷款余额214.54亿元,比年初增加40.5亿元,分别占各项贷款的24.96%和25.42%。在这种情况下,若不了解其他短期贷款科目的具体内容,就难以全面了解金融业务活动。虽然现行报表统计项目各金融机构是统一的,但信息源头还是在各行原会计科目基础上进行转换,反映出商业银行业务全面交叉而带来的会计科目与统计指标的不对称性。加上个别商业银行使用会计科目随意性大,将新增的贷款余额全部归入其他短期贷款项目,造成数据失真。据对交通银行的调查了解,由于该行系统升级,6月底该行新增短期贷款30808万元,其中:工业贷款减少3031万元,商业贷款减少3310万元,其他短期贷款增:39518万元,显然不能反映业务实际情况。
2、统计项目与会计科目设置滞后
随着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不断涌现,金融统计内容势必随之不断更新。人民银行每年都对统计指标进行修订,但实际操作结果不尽如人意。如:今年新增加了“住房公积金存款”、“托管基金存款”等统计项目,一些银行至4-无“住房公积金存款”会计科目,“托管基金”业务开办与实际指标反映脱节,统计项目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一些统计指标未能完全反映出来,影响了报表报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如中小企业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贷款与法定代表人挂钩等贷款统计指标等。
3、统计指标设计错综复杂现行统计制度报表种类多。各类统计报表反映的内容繁琐,上报时间间隔短、统计范围广,既有表内业务又有表外业务;短期贷款中既要反映工业、农业、商业、建筑业,又要反映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各种企业成分相互交错。而中长期贷款又不分类;存款分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等,增添了统计项目的复杂性。如一笔贷款发放。在统计报表中设置的统计项目,首先要按贷款期限分类,其次要按授信者的行业、注册类型、所有制性质、保障形式分类,还要反映贷款质量情况,既有“一逾两呆”又有“五级/O-类”等等。
4、部分统计指标无法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金融业务处理自动化,电脑系统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以电子方式自动处理日常业务,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记帐、转帐、审核等一系列复杂的业务处理过程。借助网络技术,金融212具不断创新,产生了如网络现金、网络钱包、智能卡等新的金融工具。这些新兴的电子交易货币一般是有现实硬通货币作为支撑的,并且通过互联传输有极强的流动性。从理论上讲。这些新兴货币形式都应该属于流通的MO统计范围之内。但是目前,我们对MO统计时,仍然将之定义为中央银行发行的纸钞和辅币,而没有包括越来越多的网络货币。而且,传统的资金流量分析指标并没有反映出网上金融流量和运动速度,没有分析网络金融服务带来的效益与蕴藏的风险。
5、金融统计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数据源缺口
目前各银行的金融统计操作系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技术的力量所限,一些数据无法从计算机采集、汇总、生成,一些数据须经统计人员手工录入或上级行返回产生,形成数据源断层。一是按贷款行业、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担保形式分类统计,贷款行业划分是按贷款企业所属行业和主管业务来划分,对于跨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来讲,还要结合贷款的用途进行具体分类,而目前的统计软件,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贷款风险分类清分系统,全凭操作者的主观判断;二是个人贷款按行业类型无法细分,致使其他类行业数据很大;三是非正常贷款的各种形态的转换导致贷款累放累收.数据失真。
二、完善商业银行统计指标的具体措施
从上述五种情况来看,指标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一直贯彻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为进一步完善银行统计指标,发挥银行统计的服务和监管的作用。建议在商业银行统计指标设置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
1、建立全国银行业统一的会计科目
对于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的管理原则。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口径的统一,全国银行业统一的会计科目必须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会计科目的设置须遵循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经营管理的理念,充分发挥其反映金融活动状况、发展趋势的信息作用。系统内的会计科目由其总行制定并明确对全国银行统一会计科目的归属,分行可增设辖内专用科目,应归并在总行规定的有关科目,但必须具体确定指标的计算范围即“指标口径”。
2、按统筹兼顾的原则设置统计指标
长期以来,统计制度不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一些新旧指标间难以衔接配套,口径不一,数出多门。要保持指标相对的稳定性,一经,应保持相对稳定。修订银行业统计制度应遵循两项原则:一是坚持连续性原则。金融统计信息是金融运行的过程不断深化的依据,金融统计信息除了具有现实的价值之外,还有历史价值,金融统计信息的历史价值决定了储存的必要性,要规定相应的调整和核算办法;二是坚持适应性原则。随着金融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随时都有大量的新业务开办,金融统计部门要不断掌握新情况、新问题,适应金融活动的不断变化的需要,及时收集和传递新的统计信息,更替和补充已经积累的统计信息,保持统计信息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3、银行统计指标设置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
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机构单位之一,其主要职能、行为和目的与国民经济部门是血脉关系,从国民经济管理要求出发,银行业务统计指标设置应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和产业划分标准为基础进行产业和行业划分。这样,一是有利于减少现有指标虚设数量,二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依然连续可比,三是有利于现实统计工作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使用者的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