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保险业务管理程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社会保险 档案管理 规范标准
社会保险档案是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对象,可以全面反映参保人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社保待遇的真实情况。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保障范围的越来越广,如何做好社会保险档案工作,已成为社保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做好社保档案工作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1)加强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是深化社会保险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保险改革的逐步深化,“单位人”势必要变成“社会人”。社会保险部门不但要履行社会保障的责任,同时还要承担起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职能,如此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若无完整准确的个人资料记载,即安全有序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社会保险部门的工作就会陷入困境,甚至会影响到社会保险改革的进程。
(2)加强社会保险的档案管理,是社会保险业务本身的必然要求。一个参保人从办理参保手续到离退休以及中间失业等享受社会保险的各项待遇,要经过诸多环节。在办理参保手续时,首先要填写保险卡及个人详细情况表等,作为最原始的资料存入个人档案,其后要不断缴纳社会保险费、划拨个人账户、计算利息,有时还要对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及养老金发放标准进行调整。伴随人才的合理流动,还要办理保险关系转移和基金的转入转出手续等,这些详细的个人档案记载,就成了今后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参保人的切身利益。
(3)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有利于社保部门提高业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实际上是对业务工作进行有序的梳理和有效的归纳。对已完成的业务工作进行回顾整理、总结,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将对正在进行或进一步开展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推动。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各项统计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与利用是我们做好社会保险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现状
(1)对社会保险档案重视不够。由于社会保险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加之有关领导的不重视,对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缺少相应的软硬件投入,人员配备、经费不到位的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有些部门没有专门的档案室,该归档的档案没有归档,档案随意保存、丢失的情况比较严重,部分业务人员也存在概念不清,认识不高的问题,认为当前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整理档案资料,档案意识淡漠。
(2)社会保险档案多头管理。管理不统一。社会保险档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在我国不一样的类别社会保险档案分别归属不一样的部门管理,形成了多头管理问题,造成不一样的档案分属不一样的部门,各部门之间资讯沟通困难,一个人的保险资料分别保存在不一样的机构, 不少社保经办机构不遵循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综合档案室只保管文书档案,其余业务材料都存放在业务科室。且管理办法各异,没有一个完整的档案资讯中心能够查询到一个人的全部社会保障档案资讯。
(3)缺乏专业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缺乏国家标准,造成社会保险档案的各地管理办法不统一。在社会保障档案的不一样专业类别中,管理的规范和水平也不一致。哪些资料需要整理归档,如何进行整理归档;哪些资料不需要归档,如何销毁;哪些资料需要分类、分级管理;哪些资料需要集中统一管理,如何管理;客观上没有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工作秩序。主观上也需要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
(4)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跟不上社会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快节奏。近两年随着社会保险业务量的逐步加大,有的社会保险机构实施了档案的微机化管理,但由于软、硬、人三者没有实现有机结合,有的缺乏相应软件,有的缺乏专业人才,因而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大部分社会保险机构仍然延用过去手工操作的陈旧管理模式,效率十分低下,查找资料费时费力,搞数据统计更为艰难,直接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5)社保档案人员业务培训少,业务水平亟待提高。社保经办机构对档案人员的业务培训较少,开展经验交流的机会也不多;虽然一些社保机构有较多高学历的兼职档案工作者,但档案专业人才很少,未经档案专业培训的兼职档案工作者往往业务水平偏低,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设想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积极组织社保工作人员学习档案知识,提高档案意识,树立依法管档的观念,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健全制度,规范程序,理顺社保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对各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存档等要有一个明确的程序,做到既符合工作进程,又符合档案管理要求。平时工作中形成的文书材料、业务报表、台帐、图表、会计账簿等,要及时立卷归档,遵循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避免社会各保障职能部门间交叉重复而造成的浪费,实现社会保险档案的集中管理。
(3)尽快制定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办法,将社会保险档案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管理办法应就社会保险档案存储的内容及范围、档案室的配套设备、档案室的管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等做出较为详实的规定,以彻底改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上的无序状态,逐步形成上下管理一致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系。
一、社会保险基金概述
(一)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的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旨在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的专项资金。即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为举办社会保险事业而筹集的,用于支付劳动者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劳动机会时所享受的保险金和津贴的资金。社会保险基金是按照保险的类型来确定资金的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一般而言,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几个方面。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
1.保障基本需求,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险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出发,除了满足社会成员的生存需求,保障国民的基本生活之外,还为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进行了良好的调节,这也就是社会保险最为根本的功能和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保险基金和商业保险不同,目前,社会保险并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所有需求。社会保险基金不仅仅依靠社会保险金,往往需要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其他途径的弥补,国家财政往往要承担所有社会保险基金的赤字,而且越是发达的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越大。
2.维持社会再生产,促进经济增长。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和使用能够保证和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当社会保险体系较为完善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社会成员的消费而不是储蓄行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在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和经济收入时,社会保险能够维持其自己及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保证劳动力再生产进程不受阻碍。
3.提高资本形成效率,为国民经济发展积累资金。一直以来,资本积累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社会保险基金的积累性显然能够为提高资本形成效率创造条件。由于从社会保险费用的收缴到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利用之间会形成一个时间差,所以,在完全积累或者部分积累的情况下,就要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能够利用社会保险基金进行合理有效的投资组合管理,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进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从而进一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与资本市场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财政对社保基金监管的意义与原则
(一)财政对社保基金监管的意义
1.保证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完善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社会保险政策的落实及其效果也会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才能有效保障职工的切身利益、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财政对社保基金的监管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我们才可以促使社保基金管理人员严格按照基金管理程序从事良好的经营运作,从而避免造成社保基金的损失,也可以有效规避因不正当操作和违法投资,给社保基金带来安全方面的隐患。
2.确保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历史上很多国家的诸多经验表明,即使在理性决策下进行的基金设计,随着社保基金规模的扩大,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保险待遇水平提高,相关费用负担迅速提升的现象,并最终导致社保基金的收支不平衡甚至是缺口。这样以来政府就不得不为这个缺口买单,国家财政将背负起越来越重的负担,这样就违背了社会保险基金服务社会、保障参保人员应得权益的初衷,甚至会适得其反,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只有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才能为提高基金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提供客观条件。加强对社保基金的财政监管,就是要在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的基础上,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为不断满足日渐提高的社保需要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社保基金会对国民收入的消费储蓄结构、投资投向和规模、财政收支、资本市场等诸多方面带来重大影响,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影响因素。改善财政对社保基金的监管,提升运营社保基金的能力,将会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起到有力推动作用。社保基金投资于国家鼓励的行业,即能为自身取得投资收益实现保值增值,也能为支持国家产业调整、重点行业项目的发展提供资金,并由此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向前发展。例如,社保基金投资于公用设施领域,便可以有效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公用事业的发展,为公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财政对社保基金监管的原则
1.法制性原则。社保项目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在全社会强制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社保基金的筹集、运营、给付都有专门的法律来予以保障实施。财政监管对社保基金意义重大,关系广泛,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被保险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落实情况,还会对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起到明显的关联作用。因此,坚持法制原则,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和规范有关各方在构建和施行社保基金监管的权利和义务就显的尤为重要。
2.安全性原则。所谓安全性原则,是指在加强对社保基金的财政监管中,要十分关注基金投资的本金是否能够收回,要在这个前提下取得预期的投资回报。考虑到社保基金的固有属性,应该更加重视其安全性,要控制好投资风险,而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收益。在一个较低的投资风险下,取得符合预期的投资回报,这是我们在对社保基金进行财政监管中始终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因为,社保基金的投资安全不仅关系广大劳动者的切身乃至几代人的利益,也会关系到国家和政治的稳定。
3.公正性原则。所谓工作性原则,是指我们在加强对社保基金的财政监管中,要坚持实事求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一视同仁对被监管对象开展监管工作,如果发现托管机构存在高风险的运营迹象或行为,要及时采取多种手段予以制止。为了有效坚持该原则,要求监管机构保持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独立性,不参与经办机构、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活动,不从基金投资中获取任何利益。
三、完善财政对社保基金监管的对策
建立健全对社保基金的财政监管机制,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起有效的财政监管机制才能保证社保基金的功能得以实现、初衷得以落实,广大劳动者才能在社保基金政策中得到更多实惠。
(一)制定社保基金预决算的监管制度,为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奠定基础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基金征收、财政拨款和社会捐增等,财政部门对社保基金的监管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收缴并转归专户存储,还应该注重对基金预决算的审核和监督上。研制社保基金预决算的监管机制,加强对社保基金预决算的监督力度,提高预决算在社保基金政策落实中的作用,是提高财政对社保基金监管水平的首要方面。
(二)加强对社保基金收支的财政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对社保基金采取了收支两条线财政专户管理的办法,提高和完善财政对社保基金的监管要着手于专户资金的进和出两个环节。对于收入的财政监管,主要是关注收入是否能够保证数量和及时性,是否能按时划归专用账户。对于支出的财政监管,主要是监督支出范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的结构和数量及时间是否合理合法,这是一个具有难度和挑战的工作,对监管人员的保险业务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对结余的财政监管主要是关注结余资金的安全完整性能否得到保障、保值增值性能否实现。
(三) 专员办应该成为加强对社保基金财政监管的重要力量专员办在对社保基金进行财政监管方面,起着与财政部门不一样的作用,它在财政部监督检查局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监督工作。专员办在监管中央财政补助地方社保资金、中央财政补助中央直属单位社保资金和对所在地社保基金财政专户实施监管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成为我国加强对社保基金的财政监管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组织机构代码 企业 管理 应用
组织机构代码相当于一个单位的身份证,而其价值却在于应用,因此,应该加快推动组织机构代码在各行各业管理系统上的使用,以应用促发展,以应用来促进组织机构代码的建设。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在税务、银行、外汇、海关、外贸、社会保障、单位机动车辆、人事管理、统计、财政和国有资产管理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组织机构代码在CA中的应用
当前,电子商务日益成为人们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热点。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电子文件传送的安全性。如何在Internet上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身份的真实性,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成为推广电子商务活动中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题[1]。由于Internet本身的开放性,使得网上交易面临种种威胁,因此,需要交易行为需要有四大要求来保障:
身份的可认证性、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为满足这些需要,可通过组织机构代码与CA认证体系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电子商务的安全机制[2]。
CA即数字证书又称为数字凭证,是用电子手段来证实一个用户的身份和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数字证书是一种数字标识,可以说是网络上的安全护照。用户可以使用数字证书对发送的电子邮件进行加密和签名。
组织机构代码是由国家统一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始终不变的表明组织机构法定身份的惟一标识,是政府各职能部门实现信息交换的桥梁,具有权威性、惟一性和完整性等特点。目前全国各地的组织机构的基本信息数据库都已基本建立,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代码证书已在银行帐户及贷款卡、社会保险业务、税务登记、车辆入户、海关报关、统计普查等政府管理行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组织机构代码证的电子副本(IC卡)从技术上完全能够承载数字证书。可将代码证IC卡与数字证书合二为一,由代码证IC卡管理机构从PKI(公钥基础设施)系统中取得注册机构的资格,严格按照PKI有关政策,认真负责地承担证书申请者身份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向CA中心申请数字证书,并将CA数字证书在安全环境下写入代码证IC芯片中的指定区域,同时分别将代码证IC卡和密钥信封,通过规定的安全方式送交到证书申请者手中。
国家各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是经国务院授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实施管理的我国惟一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经过几年不断的投资和建设,全国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国家、省(市)、地(县)三级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组成的代码计算机管理信息网络。从组织机构申请、审核、录入、赋码、打证、制卡到数据上传等一系列管理程序全部实现了网络管理。随着组织机构代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组织机构代码的赋码质量和数据质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CA认证必须是各行业各部门及公众共同信任的、认可的权威的、不参与交易的第三方网上身份认证机构,各级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具有丰富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经验,稳定的人员队伍,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条件,为进行CA认证和建立RA(注册机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CA将其所签发的数字证书与组织机构代码相结合针对数字证书持有者进行身份认证,可以提高网上身份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3]。由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牵头开展基于代码业务基础上的CA认证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组织机构代码在银行业的应用
2009年,中国银监会和国家质检总局通力合作,联合建立银码信息共享系统,将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应用于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监管和客户风险管理业务。这一共享系统的建立有效提高了银行监管服务水平,为银行及时了解把握各类机构存在及变化情况,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评估和识别企业授信风险提供了有力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银码信息共享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客户风险统计数据的质量,有效解决了银行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升了银行了解客户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客户风险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数据质量;代码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特点,有利于银行查遗补漏、整合金融监管等多方面信息资源,准确锁定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将代码作为法人机构的唯一标识,利用法定代表人、企业管理关系等代码信息,为银行准确评估和识别管理集团授信风险提供了指导,成为各金融机构整合信息的基础键值,整合和完善了银监会以及银行对企业集团授信风险的监管,总体上完善了集团客户管理,防范关联风险。另外银行业通过代码信息查询,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经营动态及战略调整情况,及时处理风险信号,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了信贷的安全。利用代码信息,还可提高银行业信息核查的效率,提升银行服务水平,拓宽银行的业务营销渠道,可以主动回避宏观调控中的风险客户,有效契合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三、组织机构代码在住房公积金缴存中的应用
2008年,建设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签发了《关于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使用组织机构代码的通知》。这进一步拓展了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范围,对建立住房公积金共享机制,构建公积金信息化管理手段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住房公积金主管单位提高对企业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是住房公积金管理的一个新的起点。
《通知》同时规定,组织机构代码要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企业的唯一标识码且必须登记在内,对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缺项或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应要求其补充登记或办理代码登记手续。企业在办理公积金缴存登记时应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和企业必要的信息数据。
配合上述《通知》的执行,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同时下发了《关于积极配合建设部在全国应用组织机构代码进行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通知》,对与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协作方式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配合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建设部在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应用组织机构代码,是继中行、外管、税务、车管等部门在相关领域应用组织机构代码后,组织机构代码应用的又一新进展。这对促进组织机构代码应用领域向深层次发展、推动电子政务体系构建、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其它行业应用
税务信息系统是组织机构代码应用较早的系统。企业要经营,就需要先去税务部门办理相关税务登记手续,同时申请购买发票。组织机构代码中心和税务部门之间已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通过组织机构代码的查询,可及时对企业缴税情况进行核查,实现对增值税发票的适时和有效管理,防止企业偷税漏税行为。
国家外汇管理局对有关单位建立组织机构代码相关档案,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和进口付核销系统中要求必须登陆组织机构代码,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外汇国际收支业务的正常运行。
目前组织机构代码在车辆管理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如果要以企业名义购买机动车辆,也需要凭借组织机构代码证到公安部门登记注册。实际上,早在1997年,公安部已经结合组织机构代码对单位机动车辆进行管理,并用于公安部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五、组织机构代码的深层应用亟待拓展
组织机构代码做为企业身份的唯一标识,其应用价值不可估量,但现阶段,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仍然还属于应用初级阶段,一是应用的宽度还需拓展,即加强组织机构代码在全行业和全社会的推广应用,使组织机构代码真正的“身份证”价值得以体现,尽快实现组织机构代码信息数据库的开放和共享,实现其共享应用价值;再就是要加强组织机构代码的深度应用拓展,目前组织机构代码的应用还只是做为企业的身份标识,但组织机构代码所承载的IC卡却可以成为类似于“二代身份证”的数据集存中心,通过拓展数据量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组织机构代码的多元化应用应该是下一阶段其应用价值开发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