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数字教育大课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教育大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教育大课堂

第1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北京金商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 福

在金商祺数字校园产品中,大课堂互动学习平台是以支持教学服务为主的产品,是一个支持混合学习模式、贯穿于“课前—课堂—课后”的综合性互动学习平台。以老师和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功能设计,以课程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和资源,为老师和学生搭建一个易用、实用的学习平台。平台支持各种浏览器使用,同时自带基于Android和iPad平板的客户端,支持平板互动课堂教学以及全过程的原笔迹教学过程的记录,支持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的灵活呈现。

大课堂互动学习平台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形成了“人人上讲台,个个当讲师”的互动式、共享式学习模式,并能够和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很好地整合,方便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形成了互动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协同学习环境。

金商祺公司研发的自主产品:数字校园综合平台、网络运维支撑平台、文件在线存储备份管理系统、归档存储系统等,多款产品已入围中央政府采购目录,并获国家创新基金支持。产品功能和性能占据国内外领先地位,并被教育、政府、医疗、电力等行业的广大用户采用。

公司以“诚信、服务、创新、共赢”为经营理念,以“专注IT,服务中国”为己任;运用现代管理模式,把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完善独特的“金色阳光”品牌服务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为广大用户提供国内一流的IT技术咨询、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维护、软硬件产品销售、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服务。

乐知行平板互动教学平台

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 张少华

很多人知道乐知行,都是因为乐知行是从事数字校园解决方案开发的厂商。但是我们始终认为,能够为课堂教学做好服务是数字校园的根本出发点。

在乐知行的产品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平板互动教学平台。在开发该产品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活动,深入到学校、教室、课堂、师生中去。我们的思考就是,我们的产品能够为已经精彩的课堂再做些什么?我们的目的不是对课堂进行模式上的改变,而是改善课堂中的细节,让课堂流程更加顺畅。

乐知行平板互动教学平台以平板电脑为主,结合其他辅助设备,在保留教师原有教学方式的情况下,实现更高效的师生互动,将教师备课、课上教学、课堂表现分析贯穿在一起,是互动教学的完美解决方案。同时结合课堂已有的多媒体设备,如电子白板、一体机等,只需安装相关软件即可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字课堂,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此款平板互动教学平台是支持Android、IOS平板电脑混用的平台系统,便于多款平板电脑的安装和使用。

作为长久以来持续关注国内教育行业发展的教育信息化软件厂商,乐知行一直为中小学教育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和高附加值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希望通过乐知行的产品,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增强学校及区域级用户综合实力。今后,乐知行会继续打造更多优质的教育产品和解决方案,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继续添彩。

方正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

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出版与教育业务部

刘长明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出版集团、专业出版社、教育出版社等传统出版单位都加快了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目前,很多教育出版单位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出版内容数字化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以及数字化教学服务领域进行了很多尝试。随着移动终端、移动学习、自主学习方式在国内的推动,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质内容越来越成为数字教育发展的瓶颈。

为了改变目前教育行业应用和出版资源建设之间的不均衡,方正电子经过研发,推出了方正智慧教育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移动终端触控技术及云计算技术,提供交互式电子教材及课件制作工具、互动课堂教学系统、教育云服务平台等系列产品,服务于教育出版机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国教育出版行业的转型,助力于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培养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

目前,该方案已经在全国多家不同类型的学校及出版机构实现成功应用。同时,方正互动课堂及教学云服务平台在哈尔滨香槟小学、大兴瀛海二小、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多所学校得到应用。北大方正希望能够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借助教师、专家、教研部门以及行政部门等的指导,为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进程贡献新的力量。

天仕博个性化学习系统——智动课堂解决方案

北京天士博科技有限公司 乔华敏

北京天仕博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是专业从事教学终端制造、数字校园及区域云平台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著名教育品牌“天仕博(TRACEBoard)”及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了诸多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产品广泛应用于课堂学习、教学管理、区域服务等方面,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国内领先地位。

天仕博智动课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互动产品,教师通过教师终端管理,学生通过学习终端学习。智动课堂还提供了“讲授式授课模式、合作式探究模式、自主学习模式”三种模式支持,为教师打造全新的个性化学习的应用情境,真正符合实际教学。智动课堂是以教育生态理论为依据,利用人机交互技术、无线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终端技术创建的以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的课堂学习系统。它通过为师生创设每人一端的数字化桌桌通环境,达到教学网络化、学习个性化、评价常态化,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天仕博智动课堂系统包括:智动课堂服务器、教师移动工作站、登录认证模块、班级管理数据库、课堂授课模块、课堂管理模块和学生端模块。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开拓者和践行者,天仕博始终以“自主创新、服务教育”为发展目标,以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未来教育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案例分享

天闻数媒教育研究院 滕秋丽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我们依然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多媒体等各种技术的应用,中国成为一个“课件”大国。但是课堂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学生没有处于主体地位,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于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让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随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出现而兴起。

第2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鲜教育理念席卷全球。面对教育界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教师也应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教学实践模式。

1 慕课基本内涵和发展历程

慕课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rmier 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一起提出。慕课(MOOCs)英文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汉语意思为“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2011年秋慕课在美国迅速流行,在2012年呈井喷状态,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知名高校相继加入慕课,Coursera、Udacity和edX 三大在线教育平台相继出现,这对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极大地震撼和冲击。由此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刮起了慕课之风,引起各界热议和讨论,得到各国教育界的关注,故美国《纽约时报》把2012年称为“慕课元年”。

慕课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宏大、在线和开放,这就意味着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中国学生可在寝室内学习到本专业哈佛大学最权威教授讲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对在校学生是一种优质资源共享,对教师也起到借鉴和启示作用。完成课程学习和考试甚至可以得到该课程认证的学分甚至学历证书,这为不同地区、不同学历层次人群提供享有在网络世界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机会。

2013年起,慕课在我国也发展壮大起来。同年5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加入慕课平台三大巨头之一的Coursera。同年10月,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在线”正式上线;北京大学则同时与edX和Coursera签订合作协议;海峡两岸5所交通大学共同谋划推出ewant――“育网开放教育平台”。在201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中文慕课平台“好大学在线”正式上线。为发展网络平台互动教学和资源共享,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吉林省高校课程共享联盟等相继成立,越来越多的高校或高校联盟加入到慕课教学的翻转课堂中来。

这两三年来,不仅高校,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加入在线教育产业中来。各网络媒介也陆续推出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如网易视频公开课和网易云课堂、淘宝同学等。爱课程网携手云课堂打造的在线学习平台“中国大学MOOC”,在线数字资源供应商超星集团推出“超星慕课”,卓越睿新数码公司联合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共同推出的“智慧树”等慕课互动平台也如雨后春笋相继上线。

2 “智慧树”网的服务能力

“智慧树”网由上海卓越睿新数码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始创于2011年,现拥有员工400余名。现今很多企业在做教育相关服务,要么选择发展“平台”,要么选择创造“内容”。“智慧树”网并不是在“平台”和“内容”之间做单一选择,而是为各个学校提供三位一体“平台、内容、服务”的“学分学位课程服务模式”,是对教育理念的全新诠释,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尤为重要。

“智慧树”网的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些,因为它既要为学校服务,可以帮助改善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准。它也要面对教师,帮助教师设计、拍摄、后期编辑、上传课程视频,并做前期课程推广宣传及后期课程管理等工作,为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发展个人魅力和职业发展提供服务,也是最需要服务的环节。当然,“智慧树”接触最多的还是学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和服务。

“智慧树”网的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课程筹划阶段、课程制作阶段、课程推广阶段和教学实践阶段。在课程筹划阶段,工作人员去各高校和教师洽谈,帮助设计课程创意、进行课程标准培训等。课程制作阶段,根据事先商定的拍摄计划帮助教师进行课程视频的拍摄,帮助上传课程资料,进行课程网站制作和课程质量认证等服务。课程推广阶段,进行相关课程推广活动,将录制的课程片花和简介公布到网站上供学生选择,并为学生提供选课指导。课程教学阶段,维护课程正常良好运行,提供师生互动平台,同时根据教学情况的大数据分析,提供课程学情报告和教师工作报告等。

3 “智慧树”慕课教学形式和服务案例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室内以讲授为主,而当今的学生熟稔网络,习惯并享受着网络所带来的便利和优点,那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便应运而生。“智慧树”网提供的便是“混合式教学方法”,即“在线学习”加“见面课”学习的翻转课堂形式。“见面课”可根据课程需要安排校内组织的小组讨论课、答疑课、面对面的网络直播课等,通过这些授课形式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每位学生的素养和学习能力。而教师在录制完视频后并不是万事大吉,教师及教学团队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反馈。收集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包含课程内容是否达标、教学方法和授课内容的满意程度等。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措施,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是一种检验和提升。

2014年,“智慧树”网谋划并运行“超级大课堂”的10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是在著名专家学者的指导下开发和教学的。截至2015年的春季学期,“智慧树”已邀请了7位将军,4位院士,多名国家级名师,通过网络直播互动的大课堂形式与将近20万师生进行直播交流。2015年秋季学期,“智慧树”网为12家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联盟提供了课程开发运营及教学服务,从500多所高校中的近300门课程中甄选出109门优秀课程进行分享。同时也注重课程开发,在教育部及各指导委员会帮助下,开发了近10余门“超级大课程”和15门“名师大课堂”,比如《艺术与审美》《食品安全》《灾难救援》《高等数学》等。此外,“智慧树”网也帮助各个高校举办了很多课程相关活动,如“名师进校园”“小树叶教师发展训练营”“联盟教发工坊”“中国式慕课之旅高校共享课程夏令营”等近200余场活动。实现了近500多所院校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截至2015年11月,“智慧树”具有教学联盟成员共达93余家,在其网络运营平台上创建网络课程200余门,我国范围内参与院校甚至超过了1000余所,受惠大学生1000多万,此外也有将近50多万学生通过联盟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获得了互认学分。

这一串串数字证明,在短短两三年时间,“智慧树”有这样的发展速度和成果也是十分惊人的,它已将慕课这一全球领先的教育模式成功引进中国,并对中国市场进行开发和不断探索,模拟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慕课实践模式。

第3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游戏化 趣味性

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小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思想开小差,不注意听老师讲解知识,导致数学成绩差,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易于改变,教师应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的心理特征进行针对性教学。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游戏化教学。

一、整合教学资源,为“游戏生成”打好基础

整合从字面意义上说,是“统筹下的融合”,即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表述的是各种能力、各门学科、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等,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保持协调一致,产生聚集效应,从而深化学科教学,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突破性发展。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为迎接业已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批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高素质人才。因此,数学理应具备整合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明确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相结合,多角度设计符合“生活”的“数学游戏”,使数学教学活动在生活这一更大课堂中进行。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中更应该使抽象静止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数学学习更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二、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

传统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授知识,学生只能坐在课堂中被动接受,这种知识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机械式重复过程,毫无乐趣,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改善,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真正的主人,只有把学生主体性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成为真正有知识交流的课堂。所以游戏化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教师从自身开始转变,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而不是把学生天性压抑在沉闷课堂之中,让学生成为被动接受思想的机器。随着教育制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所以教师不能让学生学习知识那么简单,还要注重学生全方面发展,在游戏中学生的天性得到解放,同时锻炼他们各方面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游戏,学习玩耍共赢

游戏化教学就是通过一些教师安排的小游戏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游戏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游戏能让学生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不好的游戏只能让学生荒废时间,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游戏,保证游戏进行的同时,教育目标得到的实现。如学习两位数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准备好卡片,在卡片上贴着自己设定的一百以内的数字,在明确自己身上的数字并且观察周围同学的数字之后,教师可以喊开始,并且播放欢快的音乐,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教师随机说出一个一百以内的数字,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身上的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到教师口中所报出的数字,在十秒钟之内先组成组合并且正确的学生获胜,其余人则淘汰,通过这样游戏,一方面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另一方面用游戏方式代替一部分题海练习,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题海战术只会让学生对问题感到麻木,机械式解答会禁锢他们思维的活跃性。游戏的好处在于教师报出数字的时候,学生比较自己身上的数字,会先考虑用加法还是用减法,进而再计算,最后找到数字,一系列的思考是一般练习题达不到的效果,一般练习册都是定好两个数字的运算,学生一直计算就可以完成练习,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学心理。这种游戏既能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又能让学生的情绪得到很好的改善,让他们觉得知识的运用其实可以充满趣味,改变对数学的传统认识,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提高,真正把学习变为快乐的事情。

四、丰富教学手段,营造愉悦氛围

游戏化教学不仅包括形式多样的小游戏,还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趣味盎然的手段,增添课堂趣味性,如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把书本中的人物或者题目制作成有剧情的小视频,并且最后请求学生的帮助,利用这样的方式用感官刺激带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单调无趣,并且解决问题之后获得相应的学习成就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氛围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一切都变得有趣,注意自己的言语,符合学生接受范围,语气要生动有趣,时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时常用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与学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游戏化小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自身教育理念开始转变,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能真正帮助学生巩固运用知识的游戏,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学,丰富教学手段,打造有趣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开题论证会上,多位专家提到“扔掉教材”这一话题,引起现场部分教师的关注。“扔掉教材”具体是指什么?“扔掉教材”之后教师又该如何组织教学?当数字教学资源扑面而来,教师们准备好了吗?

教学资源整合从“机耕道”跨进“高速路”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提升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的重要内容。这种融合被寄予厚望――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

“面向未来的教育主要有两大任务,一个是教育公平,一个是教育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说:“这两项任务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开发。”

四川省教科所副所长刘建国说,如果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比作修建高速公路,“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就是高速路上承载的物质,就是繁忙奔跑的各类交通工具,以及顺畅流通的各类“货物”。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教材,“数字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意味着教学资源的整合从“机耕道”时代跨进了“高速路”时代。

我们该扔掉传统教材吗?

一次,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黎加厚到广东一所优质学校听课。他发现,一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都是在使用数字教材,纸质的教材几乎没有翻、没有动。他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尽管已经到了学期末,但课本依然是崭新如初。

黎加厚感到非常奇怪。课后,他问校长,学生的纸质课本是新的,为什么没有用?

校长淡然地回答说:“我们的学生用的都是电子书。我从来都不认为纸质教材是课堂内主要的学习资源。事实上,它只是一种参考。统一的教材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不利。”

新时代,学与教的过程对教材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随时都会有更新、修改的需求,而传统教材一成不变,没法“随机应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艺甚至建议课题组研究者和教师们“扔掉教材”。他说,以前,出版社、教材编写专家、印刷厂等各方将教材编辑、出版后,教师仅仅是被动的使用者。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变得更加主动,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设计、再整合。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巴登尼玛说,国外学校一般都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室的背后有一排书架,上面会有各种各样的教材。教师不是只用其中某一两种教材,而是借助这些资料自己来编写教材。教师每一天、每一周都要编写教材(有时候是与学生共同完成),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

文轩教育科技公司培训师张抗说:“有了数字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更简单,要图片有图片、要表格有表格。这样,教师可以轻松地将碎片化的素材整合起来,大大丰富教材内容,优化教学结构。”

如何用好数字教学资源?

李艺认为,课题研究者和教师们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师需要先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分别需要什么样的内容支撑?在这一系列思考后,教师再去“数字教学资源库”中寻找支撑材料,并进行个性化的选择和整合。

如果真正“扔掉教材”,全面深入使用数字教学资源,一方面让教师感受到极大的方便和快捷,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赖蓉莎,曾经听过一堂小学英语数字教学的研讨课。她发现,课程思路和教师的设计都很好,但教师仅仅是按教学程序走,而学生则在各自玩手机和电脑。她说:“这是明显的‘管教不管学’,没有把握好使用数字教学资源的度。”

第5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一、管理制度“精细化”,建章立制促发展

我校管理坚持以制度化、精细化为原则,做好常规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分别从教育、教学、教师、学生等方面制定了各N管理制度,2016年1月学校教代会正式通过了十一个制度,主要有:《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教育教学考核制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教学常规管理》、《教师奖惩制度》、《班主任工作评比条例》、《爱护公物评比制度》和《文明办公室评比制度》等,同时还签订了各项责任书,实行分层管理,全员教师参与管理的方法。学生学习、卫生、纪律、安全等实行“四赛六评比”;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都有管理标准,完备的制度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管理成果显著。

二、抓好结合,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学校管理也应以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是我校的根本工作方针。我校全面贯彻实施《学校德育纲要》,制订了具有特色的“八字校训”,“立德明智,和谐发展”是师生们共同践行的思想行为作风和行为准则。

我校在抓德育工作的同时,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学管理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是优化课堂结构。2016年5月我校被确定为梅州市27所信息化示范性学校之一。我校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智能电子白板里丰富的资源,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是以我校的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为导向的龙头教师队伍,引领教学。学校已获奖录像课多节,每学期各科在区域活动展示的优秀课例多节,省级重点课题“互联网+儿童文学阅读”已开题,成立了省级文学社―紫林文学社。全校教师们有“敢立潮头唱大风”的风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和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兴趣,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实施。

三、尊重个性育人才,第二课堂放异彩

我校为创办全市一流的品牌特色学校,确定了以“琴棋书画,百花齐放”的指导思想,从四个方面创建特色学校的方向努力。

大课间特色。我校落实每日一小时活动,开展阳光体育―快乐大课间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大课间活动:跳绳、跑步、踢球、溜滑板、跳舞、做操等让学生锻炼身体,展示特长,培养学生阳光、自信的人格。

艺术特色。在第二课堂开设声乐班、舞蹈班、钢琴班、书法班、美术班、古筝班、象棋班,由本校专职的音乐、舞蹈教师和外聘社会专业人员任课,重点教授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相应的技能。

第6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围绕“创新教育、精致学校、高效课堂、幸福师生”工作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建设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推进“三通二平台”工作,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1.加大投入,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前,实现农村教学点光纤“校校通”。

2.加强学校信息中心管理,开展学校信息中心星级创建活动。

3.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数字化校园。

4.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50%的教师接受教育技术中级培训。

5.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新建优质教学资源500G,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6.开展网络教学教研,实施同步课堂,同步教研,促进教育均衡。

7.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促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多媒体课堂使用率达60%以上,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技术支撑。

8.加强校园网安全管理,确保系统信息安全。

三、工作任务

1.提高数字化办公水平。加强县教育信息网和学校门户网站、学科专题网站建设,做到网站设计科学合理,内容及时更新。进一步扩大办公平台的使用范围,实现公文管理、资料交换网络化,节约办公成本。推行电子备课,从2013年春学期起,全县中小学逐步使用电子备课平台,从纸质备课向电子备课转变,提高工作效率。

2.加快数字化资源建设。要充分利用省市级资源平台,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不断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提高现有教育资源应用效益。进一步整合资源制作力量,通过开展优秀课件、优秀电子教案、优秀课堂教学实录评比等活动,开发一批新的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县内名师示范作用、引领作用,搭建教育名师大课堂视频平台,宣传、推广名师的先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全县教师教学水平。要依托名校,建设网络学校和网络课堂,推进网络教研,让优质教学资源在全县全面快速共享。充分应用现有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活动,县城学校、中心小学每学期要与村级学校至少进行两次以上交流。做好省级优质资源的征订、推广和使用,要按小学每生12元/年、初(高)中每生16元/年的省定标准,订齐订足资源,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全覆盖,达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

3.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初级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中级培训,特别要加强学校领导、教学研究人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使他们能熟练利用信息技术探究实践新的教学方式;要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深度融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开展网上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发展教师、学生,力争在3年时间内,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

4.提高平台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建设并运行好两个平台。一是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做好省级平台优质教育资源的推介宣传,为课堂教学直接服务,实现资源共享;要加大资源建设力度,不断丰富资源库内容,每年每位教师要上传课件、教案不少于100件,不断提高我县优质教育资源在省优质资源库中的占有比例。二是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学生成长管理信息系统、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中小学图书管理平台、计算机房使用管理平台、实验操作管理平台)等,要强化教育基础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要做好动态管理和监控,促进系统应用、管理和监控,确保图书流通率、计算机房使用率和实验操作率,发挥教育装备在教学中的作用,要加强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为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由党委委员和电教中心、教研室、计财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组成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计划制定、工作部署和推进。各学校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标准,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每项工作有专人落实,专人管理。要加强网管员队伍建设,落实网管员工作待遇,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制定教育信息化专业人员评聘办法,以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教育信息化高水平开展。

第7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一、体卫艺工作目标与学校发展理念的契合

“和谐教育”是学校的核心思想。“和谐教育”思想是教育家、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卓立先生提出并在润丰贵阳分校创造性实践的先进教育理念。所谓“和谐教育”就是让师生懂得如何和谐地融入社会,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与知识形成和谐的统一,如何达到自身的和谐。“和谐教育”就是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能力、体育锻炼、文艺修养、劳动技能、科学素养、助人为乐这七个方面达到相应的目标。

基于此,学校通过对体卫艺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将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外化为形式多样的课程与活动,创意新型校园文化,创新并丰富体育、艺术教育形式,最终形成创造性地开展体卫艺工作,全面实施和谐教育的局面。

二、创意建设新型校园文化环境,

形成体育艺术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非课堂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延展和深化,有利于学生充分施展个性、发挥特长,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应是融合了教育和艺术的一种会说话的空间,突出开放、互动、育人的特点。

漫步校园,可以看到和谐楼、和谐阁、五环互动空间以及体质健康墙等主题鲜明的文化建筑。主题展展厅,特别是民族厅、科技厅、音乐美术厅,既是进行主题教育的第二课堂,又是学生休闲、嬉戏的活动空间。民族展厅通过互动触摸屏对少数民族的各类建筑艺术、歌舞艺术等进行介绍,展台则展出了大方漆器、牙舟陶器、马尾绣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之美。科技厅通过数字展示与艺术展现的完美结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为展示手段,再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科技之美。音乐美术厅则是学生放飞梦想、展示个性特长的大舞台。

体质健康墙将各类人物运动的姿态用剪影的形式镂空在铁艺的墙体上,人物旁边标有身高、体重等具体数据,让学生在平时的运动中能有一个科学的参考标准,以促进其科学锻炼。

“奥运五环”创意活动空间是由操场上五个精心装饰的水泥管构成,水泥管的边沿绘制成奥运五环的颜色,象征奥运精神,用丰富的元素营造出整个体育场的文化氛围。

整个校园优美、清新、精致,呈现出健康积极的运动场景,传送出浓郁的艺术气息。师生们在耳濡目染中不断加深对体育、艺术的理解,内省于心,外显于行。

三、以七彩阳光德育为载体,

培养艺术之星和体育之星

学校借用阳光普照大地、万物和谐的寓意,构建七彩阳光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七彩阳光德育体系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教育像七彩阳光一样照耀着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阳光般的性格和七彩的人生;二是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文明礼仪、学习能力、体育锻炼、文艺修养、劳动技能、科学素养、助人为乐这七个方面达到相应的目标,就像阳光是七彩之光组成的一样。在这七个方面都做得非常优秀的学生就是学校的“七星少年”。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之星和艺术之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本着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搭建全面发展平台的思想,开设了乒乓球、合唱、绘画等多个体育艺术社团。随着社团活动的不断深入,体育艺术社团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的第二课堂,成为锻炼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使学生在各级各类体育艺术节或比赛中获得多项荣誉。

四、以七彩阳光课程为平台,

创新体卫艺教育形式

为了让课程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将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学校自主开发的拓展类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类活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包括品德修养、文化知识、体育与心理健康等,通过多维立体的课程活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学校结合贵州特色,大力构建了体育艺术课程。如把篮球定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运动项目,开发了校本课程“特色篮球”,每班每周都有一节篮球课,普及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同时,还开设足球、篮球选修课。

学校邀请了书法教育家钟克佩担任书法老师,开展汉字拟人书写教学和拟人书法操教学。引导师生去发现汉字的结构――头、身、鼻、腿;汉字笔画――筋、骨、血、肉;汉字形态――卧、立、跑、跳……充分运用现代形式美学和人体美学原理来诠释和解读汉字书法艺术,把机械地抄写变成生动有趣的“汉字健身操”,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书写汉字的乐趣。

以此为基础,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拟人书法”,将拟人书法操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使书法艺术、强身健体和传统文化素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既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铸造了学校的特色艺术文化。

第8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营造艺术环境

典雅、优美的学校环境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也展示着学校的整体形象和精神面貌。走进公安县杨家厂小学校园,你会觉得眼前一亮:色彩亮丽的校园墙壁画,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高大挺拔的雪松,高低错落的花草树木,绿草如茵的运动场,彩旗飘飘的文化广场,健全完善的体育设施,玲珑别致的“小石凳”,温馨宜人的警示语,悦耳动听的铃声……校园处处流淌着艺术之美,潜默移化中熏染着学生们的眼,陶冶着学生们的心。

走进教室,五星红旗悬挂在黑板上方,国旗两边,是各班富有特色的班风班训。这样的精心设置,时时处处规范着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各班都开辟了书画园地,给学生一处充分施展才能的天地,让学生大胆发挥,成功创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该园地每半月一换,进行评比,各班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绘画之星”评选。孩子们那溢满童真的艺术佳作,或悬挂在学校走廊中,或绘制在墙壁上,俨然都是一幅幅大师作品。校园里无不透出浓郁的艺术气息,无不显示出艺教之花在校园里盛开。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彰显艺术特色

(一)常规教学,推陈出新。在学科课程方面,一方面,学校严格执行艺术教育课程计划在“开齐、上足、教好”上下功夫,坚决杜绝停、甩、占艺术课现象,确保艺术课程开课率达100%。另一方面,改变“唱唱、画画”的单调模式,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如:音乐教学中,把识谱、唱歌、乐器演奏、欣赏、舞蹈律动等熔于一炉,改善了音乐课堂教学结构,使歌曲与形体结合,声乐与器乐结合,促使学生手、耳、脑并用,增强节奏感,发挥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合力作用。美术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给学生以创造的天地,引导学生运用有形材料,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明暗等艺术手段,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同时,拓展教学面,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与技能技巧。这样,教师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因素,抓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在课堂上引导、启发学生演一演、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唱一唱,把枯燥的文字、数字变成可闻其声、可观其形、可感其情的艺术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有所长。

(二)校本课程,百舸争流。1、练书法――堂堂正正学做人。书法艺术教育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是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2、诵读经典――腹有诗书气自华。“雅言传诵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这是无数有识之士的见解与共识,更是许多忧国忧民爱国之士的呼吁与呐喊。3、剪纸――美好生活捧在手。剪纸是我国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它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由于它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段和形式美感,深受学生的喜爱。4、文艺队――天籁之音溢满园。我校开设了“舞蹈园地”、“器乐空间”、“鼓号手”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校本课,并外聘了部分教师来校指导。这些艺术活动的小团体像一粒粒种子,在同学们的心间生根发芽,同学们在活动的同时,不仅仅展示了才艺,还收获了技能、收获了自信,收获了幸福的童年。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搭建展示舞台

(一)艺术节“才艺大比拼”。每年一届的艺术节――“迎六一才艺大比拼”是我校对艺术教育的一次综合检阅。我们本着“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的宗旨,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站在舞台上,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演讲跳舞……在展示的同时学习,学习的同时成长,以赛促学。

(二)“我为校园添色彩”画展。每年儿童节和元旦节期间,学校都会举行美术周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美术创作,举办优秀美术作品展览。一道七彩长廊,一个成长橱窗,一片纤尘不染的童心;一枝梦幻画笔,一幅灵动的画卷,校园里所散发的艺术气息,甜美甘醇,淡治秀韵,正悄无声息地荡涤着稚子们的性灵,陶冶着学子们的情操。

(三)“沐浴书香”读书会。每年新年到来之际,学校都会举办“让书香在校园中飘荡,让生命在阅读中精彩”新年读书会活动,开展读书竞赛、贺卡文化、文化之旅征文等一系列的活动,倡导在书香氛围中喜迎新年。

(四)“师生同乐”大课间。为积极响应湖北省首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我校结合本校实际特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第9篇:数字教育大课堂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路;双语教学;教学手段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专业外语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科电子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1 ]。双语教学在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双语教学是国际型人才的关键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外语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要求各高校积极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 ]。自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颁布后,教育部每年陆续委派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师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进行“Teach Science in English”培训,学习美、英、澳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方法,目前已有数千名教师学成回国,正在承担着高等教育基础课的双语教学工作。笔者于2006年以《教育部高校基础课教师双语教学出国研修项目》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SD)学习了2个学期,并于 2007年开始对数字电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结合相关院校的经验进行了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2.双语教学定位

高等教育基础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之一。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坚持“以能力为核心,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多元化”为双语教学观念。以“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强化外语应用能力训练,构建了具有黑龙江大学特色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

3.数字电路双语教学教材选取

数字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承担着学生从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作用。目前各种国外高校优秀教材的影印版的数字电子技术教材已达十余种,结合我校电子工程各专业本科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社的《Digital Fundamentals(10th Edition)》。 该书是国外优秀教材,与其他同类教材相比,写作风格简约,内容由浅入深,工程实例与习题丰富。

4.数字电路课程双语教学的多元化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多媒体家喻户晓的今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很普遍。我们也在数字电路双语课程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4 ]。本课程中图形、表格、公式多而复杂,如真值表、卡诺图、TTL、CMOS电路图、逻辑部件内部结构图、芯片工作时序图等,为提高授课效率,须采用多媒体技术。此外,还可增加工程实际例子,增大课堂信息量,便于学生理解,课堂效果好。

(2) 充分利用电路仿真软件

数字电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工程实际应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具有强大分析、仿真电路功能的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可获得多重目标的综合成果 [5 ]。例如,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数据选择器(Mulitiplux)时,通过电路仿真设计软件Multisim的仿真结果,能够简单清晰、形象化地给出电路分析的结果,便于学生理解。再如在时序电路中计数器的讲解过程中,将交通灯设计电路用Multisim进行设计与仿真,设计步骤与仿真结果更加直观、精确、可靠、更具有实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回答”交互式方法,将教学内容由前及后、由浅入深的引入,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讲内容是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现场提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并鼓励教学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视学生为教学主体,自始至终参与课堂教学,能够体现享受教育的充分权力,有利于训练其英语实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能力,并且便于教师及时检查其听课效果。

(4)采用项目设计讨论教学法

根据学科特点,预先将要讨论的问题发给学生,使其有充分时间、利用互联网、图书、期刊等资料准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1~2次课堂项目设计讨论,学生在充分各抒己见的同时,还可与老师和同学直接探讨问题,形成各组对同一设计问题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法与结论。这样,不但能够调动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互动与交流,营造学术探讨的学习气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主动学习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5.数字电路课程双语教学的考核方式

我校数字电路双语课程的考核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

(1)平时作业:采用全英文模式,平时作业情况占总成绩的10%。平时作业以书后习题为主,目的是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充分理解所学内容。

(2)项目设计报告:为配合项目设计讨论课堂教学,安排设计的题目,项目设计报告及讨论情况占总成绩的20%。要求学生完成项目设计原理、步骤、所用器件、验证方法等内容,并用英文完成,训练其专业知识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

(3)平时测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除期末考试外,安排2次测验,测验的成绩共占总成绩的10%。测验试卷采用全英文命题形式,允许学生携带手写复结材料。

(4)期末考试:期末试卷采用全英文形式,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考试内容与中文试卷难易程度相同,评判标准也相同。

6.结语

从2007年至今,我校已在7届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中实施了“数字电路”双语教学。每一届我们都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教材先行性、授课方式、考核方式认可比较一致,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教学效果很好,收获较大,认为在正确理解和领会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有助于锻炼学生英文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个别学生反映看不懂英文教材,听不懂教师讲授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英语水平问题。教学实践表明,有选择地面向部分学生进行双语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提高科技英语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双语教学为我们架设了一架通向外语专业体系的桥梁,有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现金科学技术的推广,但还需在教材和配套教辅材料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进一步做工作。

参考文献:

[1]常弘,刘东林.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理工高教研究,2002(10):114-115.

[2]李春茂,巫跃凤,刘玉.中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进展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7(9):70-76.

[3]贺利芳,张刚,周围.关于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7(9):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