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范文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

第1篇: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物理概念;有效教学;问题;情境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初中物理内容尽管浅显,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一、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再如在压强的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完成两个实验:①一个较胖的同学和一个较瘦的同学同时站在沙坑中,观察脚陷入的情况如何?②同一个人穿平底鞋和穿细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脚陷入的情况又怎样?这样,使学生对压强大小的决定因素先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这样能为压强概念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强烈欲望,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演示实验的作用。对初中学生,尤其要讲究实验形象、鲜明、生动。例如讲磨擦起电这一课,当教师手托一块事先使之带电的泡沫塑料块走进课堂,将它放在一个同学头上磨擦后吸引该同学头发,一定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学生,促使他继续了解磨擦起电的原因。又如做电路实验,切忌教师自己在讲台上连接线路,坐在稍后的学生什么也看不见。要讲究示教板的大型化,鲜明化,这方面多费点精力是大有效益的。在讲授新概念之前,教师千方百计要从形象入手。用一开头就抄黑板写定义的方法,是注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二、教师在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方面要发挥协助者、促进者作用

概念建构离不开情境,离不开感性材料的支持。在学生建构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设置疑问,以这样的方式提供帮助和指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创设的情境应含有建构的材料,所设置疑问应隐含建构的目的。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它能起激励、启发、点拨、反馈的功能。问题要以情境为基础,设计的问题或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要能让学生感悟到情景中的问题,从而产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问题还要能点出思维的起点,拨动学生的思维。

这方面,以下的做法是比较有效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使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运用演示实验来展示有关物理现象和过程,演示实验直观、形象、生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创设的环境愈新颖、生动,就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学生实验,实验可以提供经过简化和纯化了的感性材料,它能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明确、具体的认识。有了鲜明的感性材料后,当学生将自己原有的观点与事实进行比较时,必然会产生认知冲突,这是概念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学生建构物理概念的起点。

三、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1=W,何时1≠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四、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2篇:初中物理合力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合作;物理;探究

G633.7

物理学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中,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堂改革的核心,而合作探究学习是课堂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堂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我们开始认识到构建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机制是取得物理高效课堂的有力保障,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来,使物理合作探究教学具有实效,笔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精心组织,组建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

每位学生都是整体上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确个性特征、行为习惯甚至家庭背景都各不相同,这也导致他们的学习方法各不相同,学习成绩高低不下。小组合作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要保证小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共同进步。依据性别、习惯、学习等要素,我将班级同学分成九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每组由1-2名优等生、2-3名中等生和2名后进生组成。这样分组可以让他们积极参与、互帮互助,以互教互学、合作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个小组内由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并监督小组成员真正参与讨论;带领和帮助小组成员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以及负责检查、收发作业等。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要做细致的分工,如记录员、报告员等。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记录工作;报告员代表小组报告小组学习情况。这样每个成员都是有参与的机会,同时注意关照配合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活动,从而实现“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目标!

二、培养良好的合作探究学习习惯

努力让学生养成好的合作学习习惯,需要做到“三要”:一要学会倾听。课堂上,只有调动每个学生“听”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为此,我常常有意走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听”,让他们明白,“倾听”不光是老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我注意环视四周,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并对认真地孩子们及时提醒。“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啊!”“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的小耳朵真灵!”……及时调整的夸奖就像兴奋剂,把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一个比一个倾听得认真。当然,倾听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我想只要我们常抓不懈,孩子们的倾听意识一定会慢慢增强。二要学会质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去想“我要学什么,我怎么学,为什么这题要这么解?…”其间,教师起引导和引领的作用,不断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在课堂上,对每位起来提出问题的学生都给予表扬、夸奖;对提得好进行奖励,号召同学们学习;对不爱提问的,教师应多抽起来回答问题,启发他去探究发现问题,甚至可以故意出e让他来改错;对在旁边笑话的同学进行私下的教育,营造敢于质疑探究的氛围。同时,给学生提供各种提问的机会,使学生有质疑探究的空间:比如课堂上少讲点,让学生多问点;课后鼓励学生去问或以纸条的方式提问等等,学生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有效地质疑。三要让学生善于表达。要善于表达,首先要不怕表达。老师应多给孩子鼓励,特别是平时不善表达的孩子。鼓励他们敢说,不怕说错,即使说错,教师不要立即否定,更不应当批评,也不允许其他学生嘲笑,从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开始,让他们敢于表达。接着在培养学生表达时,要大胆给他们时间,鼓励逐渐养成用一段话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让学生经历怕表达―愿表达―能表达―善表达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加之教师的耐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课堂上出现了唇枪舌剑的现象。学生思维得以相互点燃,孩子们自然养成了在交流中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三、合理评价,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评价机制的实施还对小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根据小组评价的时段性可以分为即时评价、课时评价、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即时评价是在传统课堂中一种常用的评价手段,可以使评价发挥即时效用,直接而有效,但不够长久。所以,要将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延续,从课前延续到课堂;从课堂延续到课后;从学校延续到家庭;从周一延续到周末。日评、周评、月评以及学期评价体系的运用就不可或缺。也只有用好这些时段性评价,才能牢牢掌控好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乐学,或者做到辛苦但不痛苦的一种学习境界。

从评价的内容上可以将评价分为习惯养成评价、自主预习评价、课堂展示与交流探究评价等等。使评价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和生活中,或是学生的一日常规的各个环节中。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队力量,培养团队意识,增进交流、互助。

四、运行合作探究小组,实施高效探究式教学

等效替代法在初中物理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如大家所熟知的合力的概念、等效电阻的概念就用到等效替代的思想,还有平面镜成像中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虚像也用到了等效替代法。通过探究式教学,能为教学带来很好的效果。

比如:探究式教学验证“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通电螺线管断电时往里面插入一根条形磁体,可以观察到周围小磁针的情况与通电螺线管通电时是一样的。从而学生就探究验证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很相似这个结论,通过组组合作探究,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当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时,教师也可以调整条形磁体插入的方向,学生探究能快速比较得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可以说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