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护理科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护理工作;护理人员;护理科研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12(c)-110-02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科研更是体现医院护理水平及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尤其是在大型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在繁忙的临床第一线,很多护士抱怨护理工作单调而重复,在医院地位低下,难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搞科研更是很少想过。其实,临床护士工作在第一线,有大量机会与患者接触,只要潜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护理科研课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护士之所以觉得护理科研难是因为她们只忙于完成日常大量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普遍缺乏护理科研意识。笔者认为如果护士具有了科研意识,而又立足于临床实际,从临床出发选取课题,收集病例资料,再回归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那么护理工作一定会大有起色,护士的抱怨会少些,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因此,对护士科研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探讨,也许能为护理科研的开展打开一些思路。
1 护士对护理科研认识不足的原因
1.1 医院对护理科研不重视
医院对护士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视远不及医生,对护士继续教育学习的要求还基本停留在“三基”方面,比起医生来,护士进修名额少,外出学习机会少。即使学习到新的知识,临床工作的一天天机械重复,也不一定用得上,而不用则退。加上有许多新的理论知识大家重视不够,科研也就无从谈起。
1.2 护士自身缺乏科研意识
基层护士大多把搞科研看成是一种负担。而不把它看成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创新能力。大家都觉得日常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深地思考护理工作的意义。觉得科研只有高水平、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能做到,对于大多临床护士来说。从心里把搞科研看成是高不可及的事。平常工作中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但不善于发现问题,不从临床护理的操作技巧,临床用药,手术的观察及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有待解决的及需要改进的问题等人手。即使想做一些科研,也往往是选题不够新颖,范围过大,空洞不切合实际。
1.3 信息获取困难
由于基层医院没有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无信息查询软件,护理人员也多数忙于日常工作,无暇阅读浏览护理科研方面的最新信息,加上自身英语方面知识的欠缺,所以,当写科研论文及搞科研项目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以及收集资料,也不知道护理科研的最新信息,更没有业内专家的帮助和指导。这些原因也制约了基层护理人员开展科研的积极性。
1.4 多数护士为晋升职称被动搞科研
本院是一所三级乙等医院,住院床位有800多张,医院护士有386名。但是医院很多高年资护士说到论文和科研时,有的说不知道怎么写,大部分人没有主动进行过科研调查,也无科研意识。只有到了该晋升职称时才被动写文章。但由于工作中疏于思考,不善于发现和总结,不会选择课题,往往文章内容肤浅。想要向中华护理杂志一类的核心期刊投稿,命中率很低。也更因此,在本院很多护士都把搞科研看作一件高不可攀的事。
2 引导护士培养科研意识
2.1 提高护士素质,重视护士科研意识及能力培训
基层医院的护士其原始学历大多以中专学历为主,即使后续学历不少,但是也以自学为主。所以,对于科研所涉及的知识,如科研设计方法、研究范围、选题、文献检索、统计学、临床资料收集与整理、科研论文撰写方法等相关知识了解甚少,使得护理人员认为科研工作与己无关,高不可攀。从而影响了护理科研的开展。再加上临床护理工作确实繁忙,工作压力也大,使得护理人员缺乏搞科研的主动意识。所以,只有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培训,把提高护士素质和培养其科研意识相结合,把科研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使她们通过多渠道获取科研知识,了解信息,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其科研意识和工作主动性。
2.2 成立护理科研管理组织
医院护理部应专门成立护理科研管理小组,负责全院的护理科研计划,审查科研设计、护理论文、科研成果、新业务及新技术,将护理科研管理由以往的行政管理变为学术管理,纳入护理管理日程,并请一些资深护理专家及有科研能力的护理人员为护士指点迷津,对护理人员的科研问题进行帮助和督导;还应对护理科研给予经费支持;同时建立护理资料室,订阅期刊杂志,定期举办护理科研或专题讲座,以提高护士的科研能力和提高护理科研数量和质量。
2.3 护理管理者的传、帮、带
护理人员对科研望而生畏的原因在于欠缺科研方法、技巧及科研意识。护理管理者包括科护士长要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给护士提要求,大家一块找课题,然后帮助护士修改。为护士营造一个促进学习的良好氛围。同时让发表过论文的高年资护士传授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等,争取全员护士人人参与,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4 激励机制
为激发护理人员搞科研的兴趣,护理部应将护理科研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护理科研激励制度,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意识,充分调动护士在护理科研中的积极性。将护理科研与科室津贴和晋升评优等挂钩,对撰写科研论文和搞科研项目的护士给予奖励等,也会大大激发护士搞科研的积极性。
关键词:临床决策能力;高职护生;临床护理思维训练;影响
临床决策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做出专业决策的速度、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高职护生必须具备的能力[1]。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本校180名高职护生作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19-23岁,平均(20.3±0.9)岁。
(二)方法。在进行正式的临床教学前,对选择的研究对象进行32学时的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程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讲解,包括案例中疾病诊断、护理要求、护理方法、疾病观察和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全面涉及到了专科和基础护理中的常用操作技能。包括18个内外科案例,12例儿科,10例妇产科。培训时主要采取情景模拟和PBL教学模式。老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每组7-10人,选出一位组长。教学时,老师先给出案例,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总问题,课后查阅相关医学文献或者是请教临床专业护生,在下一节课堂教学时,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对问题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并随机抽取其中一组进行实际护理操作演示,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病房情景模拟的方法:利用学校现有的实训场地资源,模拟病房情景,提前将案例信息写在模拟病人的病床旁,呈现出多种不同疾病以及演变过程。课堂上,老师分布任务,小组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包括询问病史、病情观察以及基本生命指标测量等,并且做出决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本次教学中85%案例采用PBL教学,15%采用情景模拟教学。
(三)观察指标。培训前后在校高职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用叶旭春等人研制的测量工具。其中评分项共5个,分别为发现问题(37分)、确定目标(14分)、决断方案(42分)、实施决策(25分)、评价反馈(11分),加权后的总分为100分。临床决策能力和测量得分成正比。通过试卷方式测试。
(四)统计学方法。SPSS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2检验,检验标准以P
二、结果
180例在校高职护生经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程培训后,决策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培训前,经比较差异明显(P0.05,详细数据见表1。
三、讨论
准确的决策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提高在校高职护生的临床决策能力是高职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目前我国高职护理教育中存在一些弊端,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弱,临床决策能力差。临床决策能力需要在培养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其中临床实践就是最好的锻炼机会[3]。随着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很多高职院校都具备了在校给W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例如通过病房情景模拟等进行模拟护理实践[4]。
进行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程培训时,采用问题式教学法(PBL)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课后独立检索文献进行查询,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病房情景模拟教学,可培养学生面对护理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尽早适应临床护理环境,避免在校高职护生和临床护理发展的脱节。在本次研究中,进行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程培训的180名在校护生培训后的临床决策能力总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充分证明针对在校高职护生,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程培训可有效提高其临床决策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旭星.《临床护理思维训练》课程对在校高职护生临床决策能力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13(4):75-78.
[2]陈志祥,张轶杰,王琦珠等.发散性思维训练在精神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142-143.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临床经验
0引言
肝胆外科主要研究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胆管结石以及肝细胞癌所造成的急性肝功能衰竭[1]。在肝胆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临床研究显示,柔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出现的差错[2]。因此,本研究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肝胆外科中两种护理管理方法带来的护理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23~75岁,平均年龄为(46.5±10.5)岁。患者手术原发病:15例为腹部外伤,25例为肝胆管结石,10例为急性胆囊炎。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2~76岁,平均年龄为(45.8±11.5)岁。患者手术原发病:15例为腹部外伤,20例为肝胆管结石,15例为急性胆囊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原发病等基本资料相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柔性护理管理,其具体的护理管理方法如下:
(1)要积极鼓励年纪较轻、资历较低的护理人员向临床护理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护理人员学习与请教专业的护理知识,本科内部要经常组织护理人员经验交流会,使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护理人员在工作经验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2)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排班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中得到放松。其次,本科室可以定期召开小型的交谈会,主要用来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采用各抒己见的方式,让每位护理人员畅所欲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由与会人员共同探讨,营造一种团结的氛围,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积极组织科室活动,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作用,并定期召开学习讲座,鼓励每一位护理人员上台演讲,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水平,增强科室护理工作的创造性与凝聚力。
(4)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站在患者家属的角度与患者聊天与交谈,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基本过程,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患者的孤独与紧张感,使其能够用良好的情绪来面对治疗。
(5)建立护理人员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向院领导申请奖励经费,对年底被评选为先进工作者的护理人员,通过颁布证书以及奖金奖励的形式,鼓励护理人员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发挥自身最大的工作潜能,为他们提供工作动力。通过柔性化的奖励机制间接促使护理人员提高其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的可是归属感,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
1.3观察指标[3]。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出现差错的情况。其中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根据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基本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手术室管理质量、术前基础护理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分。
1.4统计方法。
统计相关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χ2检验。P>0.05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出现差错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56±1.1)分,对照组为(72.25±2.1)分,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2.52±8.9)分,对照组为(71.25±0.8)分,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0%,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为0%,对照组为1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P<0.05)。综上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柔性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主要是在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性的方法,在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进而促使组织意志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4]。柔性管理在护理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是通过为护理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采用奖励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发挥出自身最大的内在潜能[5]。根据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特点可知,柔性管理应该充分体现激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情感管理以及民主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本研究以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投诉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肝胆外科中应用柔性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梅,王小梅.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2(13):7.
[2]王爽,于颖,郭亚丽.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29):432-433.
[3]胡彦宇.肝胆外科实施压疮程序化护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1(08):69-70.
[4]何永红,潘群,涂植芳.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4(19):87.
关键词:优质护理;儿科;肺炎;护理;应用
肺炎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非常常见,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病程长,病情重,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的特点,对家庭和社会具有一定的负担。在儿科肺炎治疗的过程中,优质护理对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院收治的28例儿科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56例确诊为小儿肺炎的患儿,其中女26例,男30例,年龄1~13岁,平均年龄(4.9±2.58)岁;56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到两组。观察组患者女11例,男17例;对照组患者女15例,男13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主要是通过《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来确诊患儿。患儿具有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以及肺部湿音等临床症状,患儿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升高[1];排除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患有严重其他疾病的患儿;患儿及监护人必须知情同意。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治疗,所用药物相同,并经同一个医生治疗。两组都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3.1建立舒适的病房环境 给予观察组患儿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内的温度、湿度都在患儿的最佳接受范围,研究表明病房温度在20℃~24℃、湿度在50%~60%患儿的状态达到最佳[2]。本文充分考虑到患儿的行为及心理,患儿对病房的单调和沉闷会感到排斥和害怕,本文在病房的墙上装饰一些儿童喜爱的贴图,且为患儿设置一个活动室,尽量使患儿的病房充满童趣。患儿的床上用品、窗帘及一些患儿的护理工具均采用暖色调,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1.3.2密切监测患儿病情 对患儿血压、心率、呼吸等其他的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一旦发现患儿出现危机时刻,如患儿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心跳加速等,应快速进行处理并及时应通知医生。
1.3.3心理护理 患儿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影响着患儿对治疗的配合度和疾病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为患儿提供一些充满童趣的书籍,或放一些音乐帮助患儿放松心情等;护理人员应该态度和蔼,拥有足够的耐心来满足患儿的需要,及时发现患儿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交流,加强与患儿及其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消除患儿及家长的负面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1.3.4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 对患儿的饮食给予指导,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的食物,禁止使用高热量、高脂肪、辛辣、调味过重的食物,嘱患儿合理运动,多喝水。开展儿科肺炎的健康宣教,告诉家长该病的发病特点和护理的要素,并告知家长避免带领患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做好保暖措施,定期做检查和接种疫苗。
1.4评断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主要参考《临床呼吸病学》,主要分为三个等级:痊愈、有效、无效,分别指症状完全好转,症状有所改善和无效。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打分制,90分以上为很满意,60~90分为部分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本次发放的调查问卷完全收回,且有效率100%。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规定P
2 结果
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满意度,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儿科肺炎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对临床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有着很大的提高。给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定期监测患儿的病情发展,及时做出正确的护理,关注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变化,及时的给予疏导,消除不良的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提高康复率。本文研究中,经过优质护理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82.14%,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儿科肺炎护理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的质量,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骨科 临床护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为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我们将临床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识别,提出避免措施,提高应对能力,确保了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现就骨科临床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探讨如下。
1临床护理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1.1护理病历中的潜在法律问题
护理病历是病人在整个治疗期间,医疗机构护理行为的全面记载,是诉讼中的重要证据。护理病历护理的书写是否规范,是其能否被法院采纳的重要因素。目前病历书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记录不及时、署名不真实、护理记录不全或错误、记录中字迹不清,随意涂抹、记录内容与医嘱、医疗记录相矛盾、缺乏证据保全意识等,所有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医疗机构的足够重视。
1.2护理技术操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医疗护理技术常规》是护士技术操作的指南和依据,是医疗事故鉴定操作是否正确的标准。护理技术操作如果出现纠纷,首先查看是否违犯了操作常规, 若违犯常规要承担责任。其潜在的法律问题表现在不按程序操作或简化操作程序,对急危重病人、特殊用药病人是否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用药反应等,另外护理工作是否到位也是引起纠纷的敏感问题。
1.3特殊药品及医疗设备中使用潜在的法律问题
药品的管理及使用是一个充满潜在危险性的领域,对各种毒、麻、限、剧药品及抢救药品的使用,必须与医院有关政策与程序一致,对不能正确使用医疗设备、操作不熟练、急救药品及物品未备好而耽误了抢救时间,也会被患方追究法律责任。
1.4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首先是不能保持医护健康教育的一致性,有可能导致医疗护理纠纷。其次,沟通解释不当导致病人误解。在健康教育过程中,除了注意应用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之外,还要掌握婉转修饰的语言艺术,切忌将话说“满”、说“死”、说过头。
1.5护生临床实习中潜在的法律问题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理论向实践,从学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重要阶段。在以前临床实习时,带教老师只重视基础操作或专科护理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强化护生法律意识,而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由于不懂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为医疗护理纠纷埋下隐患。
2对策研究和建议
2.1各种护理文件记录要符合当前的法律规范
改变护理记录传统模式,必须从法律角度规范护理病历书写与管理,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格式。危重、一级护理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二、三级护理病人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内容,如针对性记录病人自觉症状、情绪、心理、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记录病情变化症状、体征,记录验检查的阳性结果、护理操作的内容、时间、关键步骤,记录临时给药的药名、剂量、用药后反应,记录病人有症状时医生处理或未给处理意见,记录护士向病人宣教和告知内容等,统一规定护理记录的要求,如记录时间的要求,应随时记录,并规定各种病人记录的最低频次。护士长每周对各项护理文件审查、把关。
2.2加强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
为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在工作中自觉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护士职责,高质量、高水平服务于患者,确保护患利益。
2.3完善护理管理,严格执行护理制度
要善于不断改进、完善各种护理制度,对可能引起纠纷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并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工作制度和操作常规是保证工作秩序,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及护理纠纷的重要环节。
2.4急救药品物品完好应急
急救药品、物品应完好、到位,时刻处于应急状态,科室由专人负责,每班交接要清楚明了,护士长每周全面检查 2 次,确保安全。
2.5规范健康宣教,提高护士水平
护士健康教育与医生告知制度在内容上有重叠,但也有各自侧重点,在健康健育中医护分工合作,护士健康教育过程中明确自己职责范围,在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义务。同时,在平时工作中护士必须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学习,定期跟随医生查房,加强与医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并加强护士沟通交流技巧训练。
参考资料
[1] 庞艳梅,赵振东.举证责任与增强护士的证据意识.护理研究,2003.12.
[2] 苏兰若,谢淑娟.1028份护理记录中相关法律性问题的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4.9.
【摘要】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活动过程,先进的护理理论和技术能否很好地应用于实践,取决于是否有科学的护理管理。综合儿科包括了儿科所有疾病,病种繁多,同时我院儿科还包括了新生儿重症病房,病人多,工作繁重。加上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认知能力差,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等特点,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困难性,现总结如下:
一、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管理学的首项内容是人的管理,护理管理也不例外,护理管理所指的人有护士、患者、家属、医生和护士长本人。
1.1关心和尊重护士现在儿科患者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视为掌上明珠倍加爱护,一个小孩就有两个甚至四五个家属围着,对头皮静脉穿刺的要求高,同时这些父母年青气盛脾气大,护士如果不能“一针见血”,常常遭到家长的责怪和投诉甚至谩骂,“一针打不上”就否定你的一切。而且儿科患儿病情变化快,小孩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观察护理较成人有一定难度。因此儿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护士都不安心儿科工作,所以护士长在工作中既要对护士严格要求,督促其按要求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又要关心护士,尊重护士,理解护士,在关键问题上勇于为护士承担责任和风险,有错误应在事后单独批评,维护护士的自尊心;如果护士在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护士长应尽量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安心在儿科工作。
1.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护士对病人的管理过程,而管理过程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护患关系,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有病家长格外着急,对护理的要求很高。为此我科安排2个责任心强,静脉穿刺技术过硬,有沟通技巧的护士做责任组长,专门上白班,负责新入院患儿的接诊、治疗与护理,要求她们做到接诊热情,健康宣教全面,治疗护理及时,给家属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负责科内危重患儿的一切护理工作和所管辖组内病人的健康宣教,让家属了解病情与治疗。同时每个病房都有专门的责任护士,除做好健康宣教外,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多接触患儿、跟他们玩耍,以消除他们的陌生感与恐惧感,并且病人多时护士实行弹性排班,如增加中班与夜班工作人员以保证治疗护理工作的及时,减少护患矛盾。
1.3加强医护合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儿科由于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分歧和磨擦。如:医生对护士的要求是正确执行医嘱,仔细观察和及时反映病情,而护士却要全方位地护理患儿,进行健康宣教、解答有关疑问、解决护理问题、做好护理记录等,工作繁忙。有些医生很不理解,认为护士不务正业瞎忙碌,使护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而有的医生工作缺少计划性,早上忙于写病情记录,造成查房不及时、医嘱不及时、临时医嘱过多,造成护理工作忙乱,护士对医生有意见等等,对于这些矛盾,护士长首先从护理上查找原因,若主要责任在护士应批评帮助护士,并向医生解释道歉,责任在医生应不卑不亢地给予策略解决,护士切忌同医生发生正面冲突。本着平等、尊重、团结的原则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4护士长要树立自身的威信
1.4.1护士长要有良好的品德历史上许多事例表明,道德颓废的人不会有人信任,品行高洁、大公无私、正派公道的护士长才能得到护士的信赖,可见树威之道修德为先。护士长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对护理管理的成效、人心的向背都产生重大影响,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威望,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力量,是护理人员效法的楷模。
1.4.2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古人云“己不正何以正人”,护士长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要求护士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护士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但身先士卒的同时又不能“一手包揽”,“苦干”式的领导者已被现代管理所淘汰,一个出色的护士长是要合理使用激励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每个护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常见的激励方法有奖励激励、感情激励、目标激励及行为激励。
1.4.3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开拓创新的意识儿科病种繁多,专科性不强,有些疾病在专科护理书上都找不到护理依据,需要在临床上摸索,这就要求护士长在认真钻研业务、不断进取、掌握儿科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走在护士的前面。在技术操作方面护士长也要有过硬的本领,护士们懂的,护士长要精,护士们不懂的护士长应熟,护士头皮静脉穿刺不成功时,护士长能“一针见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护士们的尊重。
1.4.4正确用人,平易近人任何一个护士长都是从普通护士中走来,虽然工作职责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护士长用人要公平合理,任人为贤,发挥每个护士的专长,努力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二、灵活使用管理策略,加强病房管理
2.1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病房制定并推行“首问负责制”“首问负责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护士要主动开口问:您找谁,有事吗?需要帮助吗?第二方面是患儿家长有什么疑问,如果问到哪位护士,那位护士马上负责解决,不推给其他护士,即使护士解决不了的医疗问题也必须由护士传达给医生,避免家属传达不清或家长认为护士是在有意推委等情况发生。
2.2根据儿科特点创造人性化环境为了减轻患儿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在病房创造家庭式的温馨环境。我们在病房透视窗上张贴儿童喜欢的利用静电吸附的塑料卡通唐老鸭、米老鼠等图案;在病房走廊的墙壁上张贴色泽鲜艳的育儿知识并配有好看的卡通图画;在护士站大厅的天花板上挂上风铃;在每个病房里挂有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育儿小册子,病房内有各种温馨提示卡。鼓励家长为患儿买玩具,护患双方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2.3严格控制交叉感染儿科是控制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变过去被动应付检查为现在主动迎接检查,采取日提醒、调、月检查等方法,让每位护士熟练掌握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积极推广一次性物品,厂家为我科特制的各种型号的小儿胃管、小儿肛管、小儿吸氧管、小儿吸痰管及一次性中单已经得到普遍使用,一次性物品既方便了护士操作又受到了家长的普遍欢迎。对不能一次使用的物品如氧气表、负压表、雾化器、呼吸机管道、吸引器装置等均做严格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病房定期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收住肠炎病人的病房每天用消佳净消毒液拖地一次。
2.4加强病区经济管理儿科由于病人多、周转快、临时处置多、工作忙乱琐碎等特点,一直存在光干活不收费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专门规定了谁处置病人谁负责收费,早上查对医嘱时由唱医嘱者检查。同时护士长每周查架上病历2次、责任班下午负责长期医嘱处置的收费、过医嘱者负责检查医生的医嘱是否按收费标准要求书写及有无漏写医嘱,有漏收费现象的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并与其二次分配挂钩。儿科耗材大盈利小,所以一定要做好增收节支,严抓经济管理。
三、正确对待护理纠纷
3.1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①采血输液没有做到“一针见血”;②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固定不良,造成液体外渗或针头脱出;③工作不到位,遗漏液体;④拔针后针眼压迫不好而出血;⑤患儿皮肤娇嫩,液体外渗,致局部出现红肿、水泡;⑥护士忙着抢救重病人或处置新病人而没有立即为某位患儿处置;⑦病人多,治疗、护理不能及时;⑧各种处置、操作未告知家属目的、注意事项。⑨解释不耐烦、态度生硬;⑩给小孩镇静后送门诊未能及时安排检查。
3.2纠纷的防范措施①加强“三基”训练,提高自身技术水平;②护士实行弹性排班,护理人员根据年龄大小、技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强弱搭配、优势互补,解决了8h外护理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③强化法律意识,进行责任心教育,认真做好每一项护理操作,如实记录护理文档,在保护患儿的同时保护自己;④严格查对制度,每位患儿每日输注的液体(包括临时液体)都要认真查对,药名、剂量、配制人、每瓶液体的输注时间及操作护士都要有记录,责任到人;⑤严格执行告知制度,每项操作和处置都要告知目的和注意事项;⑥须送检查时应提前与相应科室联系,小儿镇静后及时送检查;⑦执行纠纷预警制度,对有纠纷倾向的患儿,除向主任、护士长汇报外,当班护士要做好交接班,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各班,使各班谨慎对待,防止事态恶化。
3.3护士长的应对策略护士长首先对护理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有情绪不满或过激行为早制止,及时阻断其恶性发展。对待纠纷要做到三宜三不宜,即宜见不宜避,宜劝不宜激,宜散不宜聚。其次要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患儿家长,心平气和,满腔热情地接待,耐心倾听申诉和反映,让他们把心里话说出来,如确实是我们工作不到要向家属陪礼道歉。对采取非法手段大打出手、聚众闹事、无理纠缠等通过院方付诸法律的方法解决。
【参考文献]】
[1]许美芳.论护士长的非权利影响力[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68.
【关键词】健康教育;眼科;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2)06-0243-01
健康教育以医院为基础,以患者和家属为对象,通过医务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教育,使患者自愿的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所认同,从2006年以来本院眼科在门诊和手术等环节中,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种,采用口头、文字宣传、视听教育等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展健康教育之前,本院眼科曾对210名患者的健康需求做了调查。结果显示:82%以上的患者迫切需要了解主管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病房环境、管理制度;71%的人需要了解疾病的诊断、病情及预后、治疗方法及效果、所用药物及作用;选择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为与主治医生交谈的占86%,其次是与护士交流、最后是看科普手册或与患者交流;出院患者最需要用药、复诊指导,分别占97%和88%;在出院咨询方式中,大部分患者对电话咨询有强烈的需求;文化程度越高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也越高。应患者的需求,区别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等不同的患者,因人而异地选择健康教育方法、时机和内容。
1 门诊教育
在眼科门诊摆放健康教育书架,针对不同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处方来达到普及健康知识的目的。患者和其家属对所患疾病一般都缺乏必要的知识,如何指导他们正确用药和日常生活中对患病处的保养,对于有效控制病情、加快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在日常门诊中将不同病情制作一个个具有普适性的日常用药方法和护理手册,既节省了医生叮嘱患者的时间,又使患者更容易记住,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
2 入院教育
许多患者在患病后情绪消沉,沮丧,尤其是难以治愈或预后不良的患者,更轻易丧失自信心和对未来的希望,而变得退缩和消沉。入院时笔者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会使患者获得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自信心,振奋起精神,对出院后自理充满信心。另外医护人员通过自我介绍、环境及院规介绍,使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同时通过护理查体和书写护理病历、护患交流,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从而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使患者融入角色,进入状态。并发放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住院须知,眼科医疗业务介绍,医护人员介绍,查房指导,饮食、睡眠、休息指导,服药指导,手术前后、检查前后指导,出院指导以及一般外科小常识等。
3 术前教育
眼科手术,虽然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但手术范围小,手术精细,同时要求不同。患者对手术顾虑很多,对医生、环境有生疏感,对手术有恐惧感,特别是眼部手术,所以增加了术前配合的难度。因此做好术前教育尤为重要,医护人员在术前对于不同病种的围手术期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在各种检查通知,手术方式、麻醉配合方法等方面给予全面介绍,针对患者对手术的不同表现状态,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在术前专家会诊时还要根据疾病的种类、疾病的不同阶段制定出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包括: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疾病治愈(好转)的大致时间,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以及防治方法,康复锻炼的实效及注意事项等。
4 术后教育
对于术后护理教育模式,笔者采取参与协作等形式,制定护嘱,并严格按照内容执行,同时作好密切病情变化观察,针对出现的问题,耐心讲解及时处理,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促进睡眠。
5 出院指导
现代医学证明,许多疾病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治疗这些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靠药物,而是通过健康教育来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引导人们养成有益的健康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对临床各种诊疗起到增效作用。患者出院后的咨询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出院患者须接受用药、复诊、饮食等指导,医护人员向其详细讲明各方面注意事项,让其认识康复期间调理和恢复生理机能的重要性,到反复讲解、示范直至掌握。从门诊教育到出院指导,这五个阶段体现出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动态性和系统性,而每一阶段又有所侧重。在具体教育过程中,笔者还采取集体化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住院患者共性问题采取集体教育。如利用工休座谈会进行宣教,对同病钟、同治疗方案的患者采取相对集中进行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文化、所处环境、心理等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教育。通过七年多的健康教育实践,眼科97%的患者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证明,患者的心理素质和医学科普知识普遍得到提高,接受治疗和护理的顺应性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住院时间缩短,院内感染率下降,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金莲. 实施整体护理后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6.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a)-018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s of pregnancy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Selected 56 cas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diabetes mellitu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5. 5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28 case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etho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added the clinical nurs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in control group was 7.14%,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0.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Gestation; Diabetes; Clinical nursing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妇女妊娠期间合并糖尿病成为了常见的产科合并症。妊娠期间,胎儿从母体中获取的葡萄糖增加,而孕期激素也会加速对母体葡萄糖的利用。而孕中晚期,母体中的排除抗胰岛素物质会阻碍母体自身胰岛素的出现,导致孕期的糖尿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妇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胎儿的健康有着威胁。护理人员要了解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关注患者的饮食和心理,并进行相应的干预,及时处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研究中,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5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该研究的所有产妇均符合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两次检查结果均大于或者等于5.8 mmol/L。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分布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0岁,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8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30.59岁,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以及产次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临床表现
通常患有妊娠糖尿病的产妇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同时产妇的宫高、腹围以及妊娠周数要高于正常值,且多数情况下会出现羊水过多、胎动异常等现象。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发生合并感染时,可能引起真菌性阴道炎、胆道感染以及泌尿道感染等问题,少部分产妇可能出现心血管等慢性并发症。产妇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时,主要通过饮食控制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同时辅助药物治疗。患有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如果治疗效果良好,且血糖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继续妊娠;如果孕妇治疗后,仍然出现营养不良、肝脏损害、胎儿生长缓慢以及血压严重上升、严重感染等情况,则要尽早终止妊娠,确保孕妇的生命安全。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28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并且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妊娠前期、妊娠期以及分娩后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和饮食的护理干预,进行相应的健康指导。首先,妊娠期护理。孕妇在妊娠期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时,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控制好饮食。在无饥饿感的前提下,血糖控制在6.11~7.77 mmol/L之间。饮食治疗和护理时,每天的热量摄入量要在150 kJ/kg以内,多食用蔬菜和豆制品,减少食盐的摄入,同时补充维生素、铁、钙等元素。如果孕妇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并且积极检查胎儿发育情况;其次,分娩期护理。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要在妊娠35周时住院,根据胎儿的实际发育情况确定生产的时间,生产时间尽量在妊娠38周后。生产前,产妇要正常饮食,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生产过程中,如果采取引导分娩,则生产时间要控制在12 h以内,若采用剖腹产分娩,则要选择硬膜外麻醉;最后,产褥期护理。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是否存在低血糖症状,如果出现汗多、面色苍白、脉搏加快等,要及时告知临床医生,对胰岛素的用量进行调整。同时,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以及恶露变化情况和子宫复旧情况,并且按照医嘱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护理人员要鼓励并且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对进行护理。新生儿护理时,要以早产儿的标准进行护理,做好保暖措施,观察新生儿的血糖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的血糖水平以及患者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妊娠前期及妊娠期的护理
医院要加强对患有糖尿病的育龄妇女孕前健康宣传,在患者的血糖控制到正常水平范围后再怀孕。而已经怀孕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是孕期发生糖尿病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血糖监控,通过饮食、药物等治疗将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5.6 mmol/L。孕妇在妊娠期间,护理人员要告知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注意事项,以及检查的项目和时间,鼓励孕妇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3.2 分娩及产褥期护理
分娩期的护理:首先,怀孕35~36周后,要安排患者住院进行健康监控,在完成妊娠前48 h,要根据医嘱应用地塞米松;其次,在患者分娩前48 h内,要严格监控血糖和尿糖,分娩过程中停止使用胰岛素注射,可改用葡萄糖加胰岛素静脉滴注;再次,要加强对孕妇饮食和心理护理,从而缩短分娩的时间。同时,加强对胎儿的监测,对孕妇的宫缩和胎心进行观察;最后,由于孕妇妊娠合并糖尿病,新生儿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护理人员要检查新生儿是否出现并发症。
产褥期的护理:首先,妊娠结束后,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和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在生产后的24 h内,患者的胰岛素用量要减半;其次,分娩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对外阴和切口处进行清洁,预防感染,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最后,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另外,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以早产儿的标准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加强对新生儿的保暖以及血糖监测,观察新生儿是否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一旦新生儿出现以上症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的报告医生,并且遵照医嘱对新生儿进行护理。
3.3 健康指导
妊娠期间以及分娩前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孕妇的健康指导。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安排指导、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卫生习惯的指导等。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因此,饮食中要注重少食多餐。另外,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会存在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特征。
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妊娠前期以及分娩前后的护理,以及相应的饮食指导、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指导等,血糖水平控制较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惠芸.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4(2):55.
[2] 薛亚洁.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79.
[3] 赵呈云.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3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0.
[4] 周亚敏,田梅,李静.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34):134.
目的:对中医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临床路径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60例中医外科实习护生,按照带教模式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带教,实验组护生给予临床路径带教。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操作知识掌握达标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路径进行中医外科护理临床带教,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提高了带教质量,值得推荐。
[关键词]
临床路径带教;中医外科护理;实习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关系到护生的就业问题,因此临床带教工作也成为一项严峻的任务。临床路径是结合医学证据以及指南对疾病进行治疗和管理,实现对临床医疗行为的规范和同意,减少失误以及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医外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通过制定时间性、计划性的教学计划,科学引导护生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了带教质量。本院通过对60例护生进行分组研究,对临床路径在中医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中医外科实习护生60例。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19岁到23岁,平均年龄(20.1±1.2)岁。其中中专学历8例,大专学历15例,本科学历25例,本科以上学历12例。按照两组护生的实习序号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护生给予传统中医外科护理带教,由带教教师组织护生参观科室环境,并由带教教师制定带教计划,合理安排带教时间,结合带教计划开展教学。实验组护生给予临床路径带教,由带教教师制定中医外科护理临床路径教学计划,结合临床路径进行教学,临床路径带教内容如下:(1)第一周到第二周。组织护生熟悉医院环境,包括实习科室环境、中医外科环境、医院环境、医院设施、相关规章制度等,并介绍此次中医外科护理带教的相关内容以及时间安排。便于护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熟悉医院单位的设备,另外对护生介绍不同岗位的需求以及职责内容。(2)第三周。带教教师指导护生进行操作,使护生掌握中医外科护理基础操作技能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过程中,由带教教师组织护生进行操作,熟悉术前的麻醉操作以及术后相关疾病基础护理等。(3)第四周到第五周。要求护生掌握和了解中医外科的护理流程和操作,并经带教教师的指导,由护生结合护理程序对中医外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带教教师组织护生进行专科技能实践,开展中医外科护理临床见习工作,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4)第六周。要求护生掌握和了解相关标本的采集,并指导护生学习特殊的化验标准采集,组织护生了解和掌握中医外科患者的常用药物,学习相关药物的适应症以及禁忌征。(5)第七周。组织护生学习中医外科的急救和应急工作,熟悉急救设备的使用,并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6)第八周。组织护生学习中医外科护理文书的书写,了解书写规范和标准,并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实习结束后对此次实习过程做一次总结。
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效果评价,包括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内容掌握程度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带教满意度。并对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如下:(1)掌握:护生能够完全掌握专科理论以及专科技能,且能够完整复述以及独立操作。(2)部分掌握:护生能够掌握部分专科理论以及专科技能,可复述部分内容,部分操作需要人指导或者部分操作失误。(3)未掌握:护生理论和操作方面掌握不足。达标率=掌握率+部分掌握率。同时对两组护生进行成绩考核,考核分理论、实践两部分,满分各为100分。
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14.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并行?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护生理论、操作掌握程度对比。
实验组护生的达标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两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评价对比。
实验组护生认为本组带教方法可提高学习积极性、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对带教工作满意的人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对比。
实验组护生在理论、实践的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临床路径护理带教作为一种新型的护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带教模式,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保障了教学质量,且充分应用教学资源,明确了教学方向,使教学模式实现程序化以及标准化[1]。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对系统的学习规划,在有限的时间内,护生能力掌握理论、操作、经验等内容,导致实习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而临床路径护理带教实施后,一方面使带教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和有方向,教学计划也更为有条理,规范了带教内容,使护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护理知识,便于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另一方面,临床路径带教模式的应用,使护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提高,强化了护生的动手能力,且通过教师的指导,护生能够在产生问题的同时通过实践和了解总结答案,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护生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了带教满意度。本院研究显示,实验组的理论操作知识掌握达标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评价情况优于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张妃芳[2]的研究结果相符。综上所述,在中医外科护理临床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带教满意度,值得推荐。
作者:刘雪峰 单位:湖州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