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课堂的德育渗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历史德育 现实 史实
综览中外,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杜威。历史以其独特的史实依据,真实丰富的历史素材,在德育渗透中有着先天的优势。历史是逝去的时间,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历史以具体、生动的历史事件构成,既包罗万象又生动可感,用这些生动可感的历史事实进行德育渗透,更容易启迪学生;历史优秀人物身上体现出的高尚品德和情操,作为榜样去感染学生,会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上述优势,会极大地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一、历史德育要与现实结合,贴近学生生活
首先,教师的教学要选准贴近学生生活的,为学生所熟悉的切入点。如确立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教法时,选取了学生身边的一个道德渗透切入点:“网络与网瘾”。网络虽然为大部分学生都所熟悉,但网瘾的危害大部分同学还不十分了解,课前要求学生搜集自己所了解的网络上瘾的相关人物报道、身边同学患上网瘾的实例、网络上瘾者的图片、资料等,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课堂上围绕网络及网瘾的危害这一学生关注的话题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上课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展示自己的材料,讲述身边发生的故事,全程参与课堂活动,随后教师总结网瘾的危害性,由此引出国家禁止未成年人入网吧规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控制上网时间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学生带着自己的切身感受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实现了教材与现实的结合,充分实现了历史的德育功能。
其次,重视乡土教材,了解身边的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历史。学生们熟悉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而且对家乡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授课过程中适当加入乡土知识会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从而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如学完《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后,我加入了一个小专题感受家乡――青岛的昨天、今天、明天大家谈,在课堂上学生使用的是自己收集的资料,谈的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的名人事迹、感人故事、亲身经历的社会变迁,从而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和对家乡、自身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
二、历史德育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意,感人的情境创设,诱发学生的情感
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心灵的艺术,更是师生之间真挚感情的交流。“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做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田本娜)。唯有教师的真情,才能换来学生的实感。
首先,“以情唤情,以情动人” 。情感具有传染性,在激发学生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自己首先要进入角色中,以情动情,注重情感铺垫,才能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收到德育渗透收到良好效果。比如讲解司马迁巨著《史记》时,教师要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语言、丰富的表情表现出司马迁在史学创作中遇到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种种挫折和困难,最终“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成为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全体学生通过老师包含真挚情意的讲解,能深刻地感受到教师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就能从心灵深处迸发出对司马迁的钦佩之情。
其次,“创设情境,以景触情”。历史中丰富的历史画面、杰出人物事迹、历史典故、历史短片为营造课堂情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在上《音乐与美术》一课时,在讲授古典主义音乐时,播放了贝多芬一生中要经历的片段,创设贝多芬多舛的命运的场景,随着低沉的音乐、跳动的画面,师生共同走进了主人公多舛的人生。教师再饱含深情地结合短片诠释贝多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的坚韧毅力和巨大的人格魅力,生命中坚强的信念与高尚的情操便在无声息中融入学生的品行之中。
三、德育渗透要依托史实,榜样引领
古希腊史学家戴奥尼西曾说,“历史是一种以事实为训的哲学。”
关键词: 高中地理课堂 乡土教育 教学情景
竺可桢先生在“地理教学法”一文中提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道未知,自儿童日常所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未知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条件,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土地理着手。”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我们周边的乡土文化正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正是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养料,然而,它却往往被作为执教者的我们所忽视。如果我们能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重视渗透乡土教育,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
教学情景1:在讲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每年开春之季,在座的很多同学的父母又要考虑地里种什么农作物更好,你是否能为自己的父母出谋划策呢?在我们清流许多家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种植水稻的做法对吗?
生:围绕着自己所关心熟知的农业生产展开思考。
师:一块土地究竟种植什么农作物较合理,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
生:(结合课本知识得出)主要有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等。
师:评价一下在我们当地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合理吗?
生:思考方向为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等两方面。自然因素方面: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宜好暖喜湿短日照的水稻作物的生长;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和坡度较小的丘陵地带,土壤较肥沃,地形较平坦,水源较丰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市场较广阔,稻米是我县农民喜爱的主要食粮;劳动力较丰富;种植水稻的历史较悠久,种植水稻的经验较丰富等,从而得出在我们当地种植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是合理的。
师:父母每年老老实实地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自家地里种水稻的做法有何不好的地方?
生:赚不到钱。
师:这是为什么?
生:由农业的区位因素所共同决定的。
师:同学们知道田里种植的作物主要有哪些呢?
生:我县大部分还是水稻,在县城郊区主要是蔬菜,在龙津镇的桥下村也有许多种甘蔗的,在嵩溪镇、里田乡有不少是种花卉的,在灵地镇一带有很多是种地瓜的,在赖坊乡有不少种花生、西瓜的,近年来在长校镇出现了一年能赚十几万的种烟大户等。
师:我县耕地有的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这是为什么?
生:从稻米、甘蔗、花卉三种农作物的市场销售价格分析,农作物种植的种类和规模大小主要由市场决定。
师:如果你是一位农民将如何来发展农业?
生:(展开激烈地讨论得出)种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具有我县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促进我县经济的发展。
【反思】:课后,我非常兴奋,因为我让学生明白了如何当好一名农民,如何种好一块地,如何发展农业,并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父母因为缺乏知识,种地只能因循守旧,难以脱贫致富,懂得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农业的发展,进而强化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许正是教学中应用了生活中的地理,才让学生在课堂上注重力集中,兴趣浓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和社会,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启示】:1.教材再新。教材不可能把学生耳熟能详的、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都写进去,也不可能把各地的乡土地理教学资源都写进去。作为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把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补充到课堂中来。
2.教师应该思考在地理堂上怎样教学更能吸引学生,通过怎样的地理素材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把一种正确看待地理事物的观点教给学生,把一种正确的思想观念灌输给学生。我认为乡土地理作为一种地理教学素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取之于学生身边同时又高于学生对它的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灵活地应用它,就能让地理课具有自己的特色,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魅力。
二
教学情景2:在讲必修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目前我县农业生产主要还是家庭经营、小农经营,生产效率不高。同学们畅想下再过二十年、三十年后我县农业生产将会怎样?
生:像美国现在一样,大型机械化生产,科技种田。
师:大型机械化农业生产一般适合在地广人稀的地方,而我县人口较多,人口密度较大,地形起伏较大,并不适合全部使用大型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想想还有可能发展怎样的农业生产?
生:生态农业,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师:在我县将如何发展形成生态农业?
生:我县目前已经在有的村里进行了农田改造,以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养殖业如养猪、养鸡、养鸭、养羊、养牛、养鱼等产业;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厂;积极兴建沼气池,如在大路口建一些,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
师生共同小结:这样在一个村子里,就把农作物秸杆和食品加工产生的米糠、皮作为饲料送至饲养场,牲畜粪便和部分秸杆进入沼气池作为生活燃料。沼渣和沼液,一部分送至鱼塘养鱼,一部分送至农田和蔬菜大棚作为肥料,一部分沼渣经加工后又成为饲料,鱼塘的底泥又可作为农田、果园的肥料,形成了生态农业。
【反思】:假如老师没有结合我县实情大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敢想敢说,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学生就很难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有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启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是教的宗旨。
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教育,能够体现“大教育”观念,拓宽教学空间,在教学活动中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使学校、社会、自然三大教育资源交相辉映,突破时空限制,提供给学生更充足的活动空间、更丰富的思维空间和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不仅能全面发展学生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切情感。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历史课堂教学 民族精神
一、背景介绍
本节课讲述的内容是“中华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是有关法律的内容。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能否与教学内容不相冲突、不喧宾夺主。怎么才能体现民族精神呢?
中华法系的“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的特点是中国古代社会注重“礼”的传统在法律中的表现,尤其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后,这一特色更是鲜明地体现在历代历朝的法律中。为了更好地解释以上特征,这节课的重点设计为中华法系的特点。怎样才能够实现在讲述中华法系的特点时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呢?同时也能够通过对中华法系的学习,产生为中华博大、优秀的传统文明而自豪的情感,坚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努力的信念。
另外,学生在初中的语文和历史学科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儒家思想的一些内容,也学习过有关儒家的名言名句和建立情况。因而对于儒家是不陌生的,但是对于中华法系却是全然不知道的。要让学生对中华法系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就要充分运用学生对儒家思想的知识储备,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课前制定的目标,我首先引用《唐律疏议》中“十恶”“八议”的内容,希望通过对条文的解读,了解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进而归纳这些规范,最终引出“礼”的概念。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忠君、孝道”,也知道这些内容就是“礼”的体现。同时设计了三个案例,第一个讲述的是父亲包庇杀人的儿子,第二个讲述的是为父亲报仇的女子,第三个讲述的是居丧嫁娶的故事。这三个案例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中华法系的特征,希望学生在对案例的讨论和思考中理解“礼”的思想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三个案例确实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提出:“甲爱子心切,不应该有罪”“乙杀了人因该充军”“判决有罪就太没有人情味了”“父母去世时结婚就是对父母的不孝”等观点,还积极地扮演法官的角色。当听到为父报仇的女子得到丰厚的奖赏的时候,全班同学一片惊叹。但是听了我的解释后又不禁点头称是。
接着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我再一次询问大家“以德服人”“《春秋》决狱”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个学术流派的思想?“儒家思想。”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快就能回答出,这说明学生对于儒家思想的一些内容已经十分熟悉了。
讲述“西汉中期儒法结合”时,我提出第一个问题:“儒家思想是由谁建立的?”学生大声答道:“孔子,还有孟子。”“对!”我心中暗暗赞许,“孟子也是儒家一个重要的思想家。”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儒家有哪些优秀的传统思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非常好。”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看得出同学们回忆了自己曾经学过的和看过的课文,但是遗憾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却没有提及。然后提出第三个问题:“儒家思想中也有很多反映了封建专制统治,你们知道哪些?”学生没有回答。于是我按照事先准备的内容介绍了“三纲”,似乎没有能够引起共鸣,一片摇头,还是一片摇头。
三、自我反思
很快一节课就过去了,对于整节课的过程和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值得反思。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是一节以讲述法系形成过程、特点和影响为内容的历史课,不是以宣扬民族传统精神为主的思想品德课程。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与传播就必须与课文的内容相结合,为课文的内容服务,不能为渗透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找出两者相结合的最恰当的地方。《法系》这节课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华法系虽然是法律内容,但是中华法系本身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映。无论是其内容还是特点,都是建立在儒法思想的基础上的。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千年,法律中也处处体现。所以让学生感受中华法系的内容,了解中华法系的特点,可以说就是对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宣扬。因此在课文设计中将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尽可能详细地分析与解释,让学生听懂了内容也就是传播了传统文化与精神。另外,全部内容尽可能地使用历史资料,不仅“十恶、八议”取自于《唐律疏议》的原文,而且使用的三个案例全部来自于史籍,三个案例既有发生的事情的描述,又有当时的审理判决的情况。在向学生展示时,可把三个案例全部用现代语言扩展,让学生了解案情。但是案件的判决要使用原文,从而在阅读原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中华法系鲜明的特点,同时也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剖析。对案例的思考也是让学生在作出判断的同时对法律的一次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是非善恶的重要性。
一、求真,也就是说德育资料要真实
首先,史实要真。我们知道,历史是已经逝去的客观存在,是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的。历史与文学不同。文学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塑造人物,构思情节,而历史则视塑造、想象为大忌。必须完完全全尊重史实,说真话,讲真史。字字有出处,事事有根据。随心所欲想当然,用虚假不实、模糊不清的东西教学生,以达到渗透德育的目的,这无异于欺骗,也违背了德育的要求,而欺骗教育所取得的效果是难以持久的,甚至会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相反。这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尤其如此。
其次,感情要真。也就是说,老师讲述真实的历史的同时,投入的感情也必须是真的。历史教学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或缺的。老师在绘声绘色评述历史中,以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挚的感情流露陶冶学生情操,以表里如一的思想作风影响学生言行,这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一条由感情接受到思想认同的必由之路。这让我想起了一件至今记忆犹新的事:那是一节八年级历史课,我正在讲述抗日及这段历史,联系到现实中日本右翼势力的言行,我越说越激动,学生也聚精会神地听,尤其当我说到日本右翼分子关于把中国分裂成“七块”的言论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气愤地说:“我把他分成七块!”学生们顿时哄堂大笑,我也不由地笑了,虽然他上课插嘴,但我看见的是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对祖国的一片赤忱,感受到的是师生间感情的互动。讲真史,诉真情,并不是无法做到。只要老师想方设法占有丰富详细的历史材料,全情投入,从历史材料而不是从主观臆想出发,经过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将历史结论建立在历史事实之上就可以,因为这本身就充满感染力、征服力。
二、求实,也就是说渗透德育要落到实处,依所掌握的历史信息,从史实出发,联系有密切关系的现实,联系学生中普遍存在和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首先是目标要定得准,不可盲目拔高。我们不能说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坚定的者,但是,我们要求绝大多数学生做到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却是必须的,而且是可以达到的。这就要把基础教育做实、做好。这样坚信马列主义的先进分子才会越来越多,历史德育教育才会更有效。
其次是实际要联系得准。历史教学必须要联系实际,这是没有疑问的,关键是怎样联系,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地拉在一起,这不叫“联系”,而叫“硬拉”。比如一讲到革命先烈为革命献身,就号召学生大公无私,不讲个人的要求。在老师尚且做不到的情况下,号召学生大公无私,实际毫无用处。我在这个问题上往往采取低调处理或联系自己的办法,如“无数的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生命,当然现在是不需要各位去抛头颅、洒热血了,那么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谈谈自己的理想和责任。
三、求正。就是教学中要全面地看问题,公正地评述历史
对历史的评价决不能“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时代的眼光公正、客观、全面地评述历史,这不仅本身就是德育的一种最佳途径,同时也是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要求之一。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只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历史,这是对历史的实事求是。同时,这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公正地、辨证地看待历史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343-01
著名的教育家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阶段,为了使其达到“四化”人才的需求标准,使其成为品行高尚的人,除了要求学习知识,掌握能力,锻炼身体之外,还应当加强德育教育,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史学科是高中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实施和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于历史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具有暗示性、评判性等特点。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一、高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特点
1、暗示性。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中,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难以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将受益终生。
2、评判性。从形式上看,无论是教师主导的教,还是学生主体的学,从内容上看,无论是谈古论今,还是据往知来,归根结底都是以本阶级、本时代的眼光来鉴别、评说千百年来中国、世界发生过的人事现象。或歌颂或斥骂,无一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的。超阶级、超时代的立场观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我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都不会因此而会有什么改变。既然如此,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以什么观点标准评述历史,就不是无足轻重的小事,而是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在渗透德育问题上,立场观点决定感情态度,因而在评判性的历史教学中是不能不讲立场观点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对策
1、构建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实效。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以创新能力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宗旨,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努力向高中历史学科规律靠拢,大胆探索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来实现德育实效性,初步形成了活动体验型、情境创设型、专题研究型、辩论型、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类比反思型、小品表演型、历史题材影视品评型等历史学科创新教学的新路子,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另外,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考试是各种教育活动的核心,分数是评价一个老师能力优劣的唯一标准。所以,需要我们多方努力,变更教育理念,改变教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变学习考核为评价考核,这样才能凸显出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2、重视课堂教字,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历史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在传授历史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时候,教师也要做好德育渗透,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受到德育熏陶。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法教学,指导学生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与世界的文化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此外,还可以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与同一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的落后,这样还能够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把学生内在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出来。由此可见,重视课堂教学,把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挖掘出来,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独有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结合历史学科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历史是人类活动的历史,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历史事件生动感人。学生对于抽象化的大道理和空洞的说教不易接受,而生动感人的史实却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因此历史老师要坚持直观教学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手段、各种方法来再现历史的场景,再现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再现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进入”历史,从而受到感染熏陶,达到一定的德育目的。为此,教师必须处理好教材,根据德育教育的需要,精心选择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情节乃至细节,补充必要的历史材料,吸收学科领域的新成果,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更新,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4、注重把德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快素质教育改革步伐。坚持课内课外结合,这是德育功能有效发挥的途径和重要条件。首先与班级、团队工作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学目标与班级团队工作计划统一,开展活动时要统一部署互相协调,形成合力。其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提高学生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拿到实践中去消化,去升华。并把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去讨论,从而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再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庭对学生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明洪.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 成功(教育). 2010(05)
[2] 宋锦国.谈谈高中历史教学的层次性[J]. 科学大众. 2009(02)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建构
一直以来,历史学科一向被作为德育教育的手段而广泛应用,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早已成为历史教师的共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历史教学的课程目标并将其分为三个部分,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老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且应把重点放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能力上面,强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培养,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等,简单地应归结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历史与学会做人。历史教师应抓住课改和青少年成长的有利时机,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的地方,更应成为进行德育渗透、塑造学生思想品质的阵地。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构的现状分析
1.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
受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仍把历史课程看作传授历史知识、认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工具,对新课标蕴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的功能没有准确理解,甚至简单地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构等同于思想教育,这种片面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展开。
2.教师自身素养不高及教学方法滞后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能量以适应现代教学需要。然而,部分教师仍沉醉于过去陈旧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中,即使有一些情感色彩的历史教学,也只是形容词的堆砌。这种机械、灌输性的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不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通过考试方法来测评学生,而学生考试的成绩也相应地成为考核教师的标准。这种考试制度本身就不带有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评,无疑影响到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而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必将严重弱化。
二、进一步提高中学历史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对策
1.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服务学生人生
历史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只是升学,而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长久发展。“一切为了分数”的应试教育制度和观念是制约历史课德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摈弃这种落后的教育观念,确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建立一套新的、可行性强的有关学校、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机制,使老师和学生从考试、从分数的框框中解脱出来。
2.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提高实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过于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激活历史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历史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历史课德育的实效性。
3.拓展历史德育资源,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历史课是一门社会学科,应发挥在课堂教学为教育的主阵地基础上,向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把历史课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利用并整合存在学生周围、课堂内外丰富的德育资源,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大大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教师们应知道省市县的历史是很好的乡土资源,要充分挖掘。另外把活生生的社会事件、大众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利用它来进行道德教育,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容易接受。现在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与历史上很多经济危机有很多的相似之处,这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很好的素材,有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4.开展活动,创设情景,实现知、情、意、行统一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将自己的思想道德认知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实现知、情、意、行统一。因此,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在工厂、农村建立劳动教育基地等。创设情景,有利于促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逐步提高历史人文素养。在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和辩论等方式都可以提高学生历史的认识和素养。历史是现在的过去,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历史可以说离我们很远,但也可以说离我们很近。我们老师要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首先是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其次,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
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其重要的德育功能有:1.促进学生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激励学生形成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及振兴民族、创造更高文明的使命感。 3.拓宽学生的历史认识空间,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4.使学生易于接受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
再次是充分利用课堂、历史教材及地方史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比较法的教学,要求学生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时候,要求学生归纳近百年来中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及其结果,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认清中国的国情。因此,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充分利用历史的资料、信息
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的见证更真实、更直观地描述着历史的原貌,起着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物、书籍、图片、新闻资料等历史信息,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3.充分利用地方史的教材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人、事、物,所以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认为可信,易于接受,而且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历史与现实、祖国与家乡融合在一起,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学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学习家乡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是加强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
4.加强历史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我们对历史教育要重新定位,将历史教育上升到复兴伟大民族和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认识。现代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培养一批高级技术人才,也在于要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而人才良好素质的培养与对历史的学习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宣传历史教育,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形成重视历史教育的风气。
关键词:初中历史;多媒体技术;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31-01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的复杂系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媒体往往被认为是课本、地图册、挂图、教师的语言和板书等。这些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这些传统的媒体效率较低,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不能使历史学科的优越性很好的体现出来,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从视觉、听觉、色彩、动感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教学水平和效果的提高。而且,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使用,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记忆,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吸引力。
1.视、听、触多感官结合的多媒体技术是历史教学的最佳手段
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更具特殊意义。一个历史教师的语言描述能力再强,总不如让学生边看边听边动手效果好。音频、动画、录像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过去的历史在小小屏幕中再现,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大大加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视、听、触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观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多媒体技术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佳的教学手段。
1.1 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再现不可能重演的场景。历史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不可能重演历史。历史过程发生过以后,便事过境迁,它无法象物理、化学实验那样,能再次让人去经历和体验,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但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是极其珍贵有限的,要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地全面地接触这些材料是极其困难的。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观看到大量的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复原历史形象的原貌,这对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历史认识大有裨益。
1.2 可以确保教师课堂示范的准确性。各种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教师在某些方面不能做出十分准确的示范,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历史课堂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历史知识的呈现声形并茂、情景交融,让学生动用各种感官接触历史事物,这是突出历史知识准确性的最佳方式。
1.3 创设教育情境,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落实。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寓真理于生动的形象中,而且可以将过去已逝的历史事件艺术加工再现在学生面前,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使学生由境入情,情境交融,以情感人,感情上产生强烈共鸣,从而达到学生道德情感内化激发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针对一些以往学生已经熟知的或其他学科亦有讲述的德育素材,在通过历史教学予以体现时,更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技术,在给学生耳目一新感觉的过程中,渗透历史教育的情感色彩,以收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效果。达到了教学、德育的双重功效。
2.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历史教学有助于学生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教学更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年龄小,知识单薄,形象思维能力强于逻辑思维能力,他们更容易接受那些生动形象的历史表象。初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还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电视、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将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在学习上独立性发展的结果,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将会充分地显示出来。因为,程序将媒体策略与音频、视频、字符、叙述、游戏、地图和其他各种介质元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可由学生控制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全方位信息。每一项差导图符都可以使学生实现一种不同的功能。因此,无论学生选择哪一项,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创造性。
3.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延长历史知识的存储期限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高效”,如何通过学科素养的培养渗透德育?通过对中学历史学科素养的归纳和在此指导下开展的“讨论教学法”的实践及其操作的具体实施,力求为一线历史教师提供一种可操作的渗透德育的“高效课堂”实践。
关键词:
学科素养;高效课堂;学习小组
全面而又深刻地把握历史教材的新思维、新特色,创新历史教学,是“高效课堂”实践下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课堂讨论教学法既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束缚的有效途径,更是历史学科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本人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对讨论法在历史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组织好学习小组
从实际效果看,全班讨论由于规模较大、分工不明确,讨论效果不好,而小组讨论的效果则好得多,因此笔者确定在课堂上以小组讨论作为主要形式,这样小组的组建就成了基础性的工作,从实践来看,没有好的学习小组,就没有好的课堂讨论。学习小组的组建一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成绩差别,配置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一名学困生和两三名中等生,要求各组总体水平一致,“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保证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组员还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方便学生相互熟悉、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二、制订反馈、激励评价机制
反馈是最好的总结,评价是最好的促进,为提高小组讨论的效果,笔者采用以下方法:小组间同一个标准,小组内部不同标准,即小组内基础较弱的学生给予较高的评价分数,对小组内部主动性强的学生给予基础性分数,当小组内部的成员违反纪律时小组成员捆绑评价、全体受罚。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使全体组员认识到每个人的分值对小组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从中强调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平等地位,激发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以小组间的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小组成员也在合作中加强了交流,学会了沟通。
三、精心设计课堂讨论(课前研究)
“确定讨论内容,设计好讨论题目是课堂讨论好坏与否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要设计好的讨论题目,对老师来说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敏锐的学科把握能力,选那些存在争议的人、事、物进行讨论。由于是在课堂内的讨论,所以题目设计要结合每学期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重点、难点,确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事件进行讨论。由于这类题目的评价有歧义,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历史事件会有几种结论?学生在兴趣与疑问的引导下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以七年级“中国历史”为例,适宜做讨论的内容有:对秦始皇、汉武帝、武则天、朱元璋、赵匡胤、康熙、乾隆等人物的评价及分封制、科举制、资本主义萌芽、闭关锁国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重大问题。而在具体的题目的设计上则要“小处入手”,例如,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在讲完相关内容后,可设计“你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或“有人说如果没有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会发展壮大,是否如此?”
四、提供足够的时间
在解决设计的问题后,还要给学生相对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准备时间就是完成课前小研究的时间,一般提前两节课下发给学生,学生在课外预先查阅资料、完成小研究并上交老师,由老师进行评阅,评阅后发给学生再进行补充、完善。讨论时间就是课上交流、争论的时间,一般的做法就是讨论进行到各小组都基本结束为止,讨论时间太仓促会使讨论流于形式,等同失败。先讨论完的小组一般要求把讨论的结果形成文字或作巩固性的练习。
五、随时关注,必要指导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生为本”,突出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开展积极讨论的时候也是老师主导作用具体体现的时候,在讨论前老师的主导体现在对课前研究的设计、评阅;在讨论中老师的主导体现在深入多个讨论小组中,通过加入他们的讨论,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或思路点拨,或释疑答惑,或严肃矫正以使讨论有序进行,课堂有效展开。例如,在讨论“工业化的起步”时自己在巡堂时发现学生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国内人民的作用上,而对苏联的帮助则涉及较少,于是自己就及时予以提醒,从而打开了学生的讨论思路,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引导讨论向思维的深度延伸。
六、及时总结
按照生本教育专家郭思乐教授的说法,这个环节就是汇报、交流的环节,即在学生讨论结束时应及时地让各个小组把讨论的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老师对各个小组的交流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一是各个小组应汇报本小组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不同观点及其理由,经过讨论小组成员的意见是否一致,还需要提出什么问题让全班同学讨论等。通过交流既可以促使各个小组认真地进行讨论,又可以促使学生把讨论的情况进行归纳整理,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等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再对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加以总结:一是评价各小组讨论的情况,肯定讨论效果好的,指出讨论不足的,及时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及小组的表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二是概括讨论中出现的观点,特别是对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一定要加以澄清。笔者通过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与运用,深刻感受到此法体现和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又渗透着合作、尊重等德育内容,更在此过程中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沉闷,在讨论中还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涂筱辉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