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学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全科医生团队 ;原发性高血压;健康管理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 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 由体重超重和肥胖, 膳食高盐, 缺乏运动、职业因素(如长期精神紧张、工作和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 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卫生问题[1], 高血压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高血压病仅仅依靠医院门诊治疗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重视并加强社区人群防治和对患者的有效管理, 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遏制高血压病在我国的蔓延[2]。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 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止,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1年始成立多个全科医生团队, 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 成员有全科医生和全科护士, 实施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 对社区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 至2012年6月确诊为高血压患者300例, 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 其中男130例, 女170例,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60岁, 文化程度:文盲12例, 小学254例, 初中16例, 高中18例;1级高血压216例, 2级高血压76例, 3级高血压8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
1. 2 方法
1. 2. 1 成立全科医生团队, 共有3~5名成员组成 选出组长一名, 由组长统一安排团队工作, 总体规划由社卫中心副主任(主管业务)统一指挥。每个团队负责分配的高血压患者数, 对他们进行规范健康管理, 工作内容有建立患者电子健康档案、纸质健康档案;面对面健康知识教育、健康知识讲座;连续性监测血压、服药指导、运动指导、心理疏导定期电话随访、定期上门随访等等。
1. 2. 2 300例全部建立健康电子档案, 档案的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患者的体征(包括有身高、体重、心率、腰围、左侧血压、右侧血压)、生活指导方式(包括运动、摄盐、心理调整、遵医行为等)、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辅助检查、用药情况、新发心脑血管记录等等。
1. 2. 3 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 每个团队对自己管辖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措施:①健康知识干预 我中心成立高血压 “俱乐部”, 每月组织患者到俱乐部接受健康知识教育一次到两次, 普及高血压发病机制、发病因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 观看高血压常识录像, 赠送宣传资料及每日限盐小勺。②用药干预 强调长期用药的重要性, 嘱患者必须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告知患者不能擅自改药、停药或减药。③指导患者减少钠盐摄入 每人每日6﹤g, “俱乐部”里搞知识竞猜活动, 巩固所学的知识, 对答者赠送小礼品。 ④控制体重 赠送量腹围小卷尺, 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腹围, 并记录, 嘱男性保持腹围﹤90 cm, 女性腹围﹤85 cm。⑤合理膳食指导 指导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食物, 减少热量、胆固醇、脂肪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 增进粗纤维食物的摄入, 预防便秘。⑥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以步行、慢跑、太极拳为宜, 运动循序渐进, 每周3~5次, 每次30~60 min, 运动后最高心率170, 注意时间、强度和频率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 提倡坚持、有序、有度。⑦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 并记录血压的动态变化。⑧预防高血压急症和脑血管意外 向患者阐明不良情绪可诱发高血压急症或脑血管意外。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一旦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大汗、视力模糊、面色及神志改变, 应使患者保持安静, 迅速转医院治疗。⑨定期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 团队队长安排队员定期电话随访跟踪和上门随访 要求对自己管辖的患者, 每月至少执行一次, 本中心为各团队配备多辆自行车和上门随访专用包(随访登记本、患者的资料、宣传资料、高血压健康处方、量腹围小卷尺、每日限盐小勺及限油小油壶等), 各自检查患者执行医嘱的情况。随时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 P
2 结果
3 讨论
作者通过采用以全科医生团队健康管理模式, 对30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 从表1不难看出, 一年后, 患者的血压显著下降, 干预前与干预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 学风 督查
教风学风建设是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对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评价。加强对教风学风督查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院(系、部)两级教风、学风督导体系,提高督导工作质量和水平,更有效地发挥督教、督学和督管的作用,高校都特制定了相关的教风学风督查工作规定。笔者作为医学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长期从事学风督查工作,结合所在学校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实践,提出高校在开展教风学风督查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总体原则
由于教风学风建设是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对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评价。因此,教风学风督查工作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指针,以国家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生管理规定为依据,以高校的有关制度为准则,明确工作思路,界定督查内容,实施督查工作。
目前,高校的教风学风督查主要是在学校主管教学领导下进行工作,具体执行由教务部门负责,对教风学风情况进行督查,并指导院、系、部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为学校建立优良的教风学风发挥督促、检查、评价、咨询、参谋、协助作用。同时,为把教风学风督查落实到实处,各教学院、系、部相应有一名领导分工主抓教学督查(督导)工作。
2、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职责范围
根据目前高校教风学风督查的情况来看,其主要职责是: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提高认识水平和执行政策的水平;按照职责范围,制定工作细则和年度工作计划;对院、系、部教风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实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的督查;按照学校校历,每单周进行一次督查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年向学校作一次工作汇报;督查组正副组长应邀列席学院有关教学工作会议,并把贯彻学院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决定等列入督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使督查工作与学院整体工作协调同步。
3、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职责范围
由于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目前,一般高校对教风学风督查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以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文件为依据,督查、评价处、院、系、部贯彻执行情况,规范管理过程,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并及时反馈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状况和完成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教师履行职责,严守教学纪律,从严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和教师工作条件状况进行调研评价;以学校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为依据,督查、评价处、院、系、部贯彻执行情况,强化管理过程,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并及时反馈年级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年级管理状况,各项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进行调研分析、评价;对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学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等情况进行调研评价。
4、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教风学风督查必须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的思想基础上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学校督查组通过督查对各处、院、系、部正常工作状况和完成年度教风学风督查工作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学校督查组对教师的教风评价,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风的测评,作为学生学期综合测评考核的重要内容。
学校督查应按照教学进度,制定督查计划,在单周进行督查活动时,应深入到院内各教学环节,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督查调研,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便于教师、学生接受。在工作中,注意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提高督查效果,每月召开一次小组工作会议,汇总情况,向职能部门反馈。
学校督查组在进行督查时,应认真填写督查记录,力求做到内容科学合理,真实准确,并及时向有关处、院、系、部转达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为学院教风学风建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在校报上开辟教风学风论坛,定期编写简报,做到报道及时,重点突出,指导性强。
5、教风学风督查的组织建设
教风学风督查是一项政策性、学术性较强的工作,督查组成员应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政策、法规,学习高教管理知识和学院的有关文件。坚持自学和每月一次集中学习的制度,不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督查组应密切同师生联系,深入教师和学生之中,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督查组成员应自觉接受师生的监督,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责任心和工作自律性。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2]刘昕.学分制与大学生教育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
[3]黄宇.广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然而近年来,大学生权利诉求的不断增强给旧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提出了种种挑战,现实状况迫切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作出适时的改革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如何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大学生合法权利,成为我们改革的最终目标。
一、在学生管理制度中保障学生权利
(一)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1.合法性原则。高校制定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原则,就是不得与宪法法律,以及教育部的部门规章抵触原则。要求必须主体合法,制定程序合法,制度形式合法;2.参与性原则。在制定学生管理制度的方式上,学生参与讨论制定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可以集思广益,使学生意见和建议能通过正当途径得以表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同时,在其实施过程中,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支持,减少阻力,提高学生遵守的自觉性;3.民主性原则。学校要吸纳广大学生的意见,拓展文件制定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渠道。还要广泛征集广大教职工特别是有关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意见,不能是某个和某些人说了算;4.合理性原则。在合法的前提下,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育人的角度出发,以教育、警示为主,而不是为了“从严治校”方便管理而给予学生严厉的惩罚;5.规范性原则。包括制定的程序要规范,符合一般的“立法”程序;文本要规范,如高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不能使用专用的“条例”等;用词表述要规范,如给予学生处分的情形,规定中的要用具体表述语言。
(二)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主体。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主体是学校。由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且管理制度的效力及于全校,其他职能部门以及二级学院(系)不得另行制定涉及学生权利义务的内部管理制度。目前高校制定其内部管理制度大部分都是以学校的名义下发的。但高校内部学生管理涉及很多部门,主要有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组织部、团委以及学生公寓管理部门等,这些部门就代表学校起草有关管理制度,然后提交学校有关会议讨论通过,学校下发。从一个制度的最后一个条款“本规定(办法)由x?x处负责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些制度名义上是学校的,但实际上是部门制定的。这样的做法可以从使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很多惯常的合理的做法上升到制度中,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管理部门起草制定的制度之间存在脱节、扯皮、矛盾等问题。
(三)全面把握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的依据。高校制定内部学生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其“上位法”,与学生权利义务、高等教育、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主要有:1.宪法;2.教育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3.教育行政法规,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等;4.教育部门规章,主要包括:《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委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5.其他相关法律,包括《行政许可法》《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等;6.其他相关法规,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也可以作为制定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依据。高校制定内部学生管理制度不得与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不得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目前,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四)完善学生管理制度的内容体系。从《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的结构体系和具体内容来看,学生管理所涉领域主要有:1.学籍管理;2.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管理;3.奖励;4.处分。高校学生管理涉及学生事务的方方面面,以上只是包括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方面,此外还有学生学费管理、安全管理、就业管理、科研管理等。一部完整的学生管理制度,有利于学校全面的管理,更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
论文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K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对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提出了三点建议: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应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在实现校务公开的基础上,逐步吸收学生参与学校重大决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利益群体要求在学校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享有话语权。其中。作为高校最主要成员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行使建议、监督和决策的权力,不仅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体现,还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实际上,国内一些高校早已开始积极尝试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升高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2004年1月,南昌大学全国首创的大学生校长助理正式上岗,其主要工作是收集、反馈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起草、修订;宣讲学校政策、制度,监督其实施,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和活动,并接受校长委托、布置的其它工作。他们聘期一年,“待遇”视同学生干部,没有月薪。
尽管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与欧美大学相比,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还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不仅表现出参与程度低、层次浅的问题,同时在组织机构及制度上也远未达到成熟。本文在分析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
2005年9月1日.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所作出的最为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其实施意味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支持力度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与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第41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根据这条规定,我国各高等学校有义务支持和保障学生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必须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从而在组织制度上对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予以保障
其次,大学生对学校所做出的有关处理决定有参与权和申诉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第5款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等权利。其第59到第62条同时还赋予了大学生参与处理该等事项的权利.学生代表可以参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该委员会有权要求学校重新研究对学生处分的决定。
此外,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目前大学生主要是通过参加行政管理机构和学生组织机构来实际参与高校管理活动。
前文已述,南昌大学是国内第一家聘请大学生担任校长助理的高校。之后,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高校也陆续建立了“学生校长助理”制度。其中,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实施办法(暂行)》规定学生校长助理的职责与权限是:“受校长委托负责收集学生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并提交相关议案和处理意见。负责向学生反馈校领导针对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措施。对于未被采纳的建议和未解决的问题,学生校长助理应当及时向广大学生说明原因。各职能部门应向学生校长助理提供相关资料和开放相关档案以配合工作。”“参与学校相关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协助校长处理学生工作.有权列席学校领导的有关会议、学生工作例会、教学工作例会,有权参加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的相关工作会议。”
不过.校长助理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决策参与机制.而且校长助理也不是由学生选举产生,一般是由各院系推荐,由校团委组织考核,经岗前培训后,由校长发聘书就职。因此,他们并不对学生和学生组织负责,其代表性和广泛性受到制约。
相比较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中的直接参与而言,学生组织是更为普遍地实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机制,这些学生组织包括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自治管理机构和学生申诉管理委员会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类学生组织参与学校管理普遍存在着程度不足,参与范围有限,参与效度不高的现象,往往局限于部分一般性决策和决策的初始阶段.而且学生组织和学生干部更多的是在管理人员和学工干部的指挥下承担事务性和联络性的工作,缺少独立锻炼的机会。
二、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新机制的三点建议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目前的国情与校情条件下,笔者认为,要构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新机制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校内外各界,尤其是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认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才能得到切实的支持和保障。
高校管理者应认识到: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使校领导从一部分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更有利于高校核心工作的开展。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增强集体责任感。这种培养应注重寻找和协调校方和大学生的共同利益来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把解决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放在首位,把解决大学生们关心的焦点、难点问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由于解决这些问题既符合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和利益,又需要他们的积极参与,因此,可以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加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传播的力度。信息不对称是影响高校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学生对学校管理过程的监督和参与,必须向学生传达真实、准确的学校信息,以便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有关自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对学校重大决策、领导和教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进步.为各种学校信息宣传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管是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和校报校刊的传播,还是通过有关组织的宣传,只有让大学生了解更多的学校信息.才能更利于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过程的实现。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导
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全面发展。
重视并把好入学教育关,把学校的特色、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的发展计划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学习。要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与特长,加入相应的大学生社团、协会。院系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相应的激励制度和机制,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学教育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蓝图,从而让学生在为实现自己人生职业奋斗目标时有强劲的动力支撑。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在企业中,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要企业各部门、各方面的人才协作才能完成。因此,企业特别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和员工的沟通合作能力。高职院校作为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者,应该在教育管理中以及校企文化的互动中,大力倡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营造一个合作、互助的文化氛围,多给学生提供团队协作的机会。高职院校要注重组织大学生参加拓展训练,不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
3、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敬业精神是一个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就是要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所从事的本职工作具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于本职工作,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高职院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地认识社会上存在的职业差异现象。通过实习、实训及顶岗锻炼,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精神面貌,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就业态度,让学生成长为对企业和社会的有用之才。
4、培养学生严格的纪律观念,提高遵纪守法意识。
现代企业的生产组织非常严密,没有严格的纪律就难以实现正常的生产。高职院校必须把加强纪律观念教育纳入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纪律,加强一日常规检查督促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利用实习、实训等机会,创造环境,模拟企业的工作场景,以企业文化氛围熏陶学生的纪律观念。引导学生学习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将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为自觉意识,并在工作岗位上自觉遵守。
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适应用人单位要求。
诚实守信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和发展的关键,不讲诚信的企业是无法生存的,因此,很多企业将“信誉为本”作为企业精神,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首位。诚实守信同时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也将诚实守信作为判断员工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要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大对学生的诚实守信教育引导。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学生管理骨干队伍建设。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管理者的人格魅力,特别是要抓好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是做好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一是学校要对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制定近几年的整体规划并制定出工作目标,优化管理人员结构,保证学生管理队伍的质量,注重加强培养和定期培训,努力打造专家型和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二是要提升学生管理干部素质。学生管理者应该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将学生管理者培养成掌握综合知识的复合型的人才,以胜任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
2、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整合全员管理、全员育人资源。
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但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过硬的个人素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和教育学生。由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应当严于律己,强化自身“学高为师,行为示范”的教书育人职责。
3、转变观念、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要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把责任范围划细划小,层层管理,层层分解,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协调工作,齐抓共管,以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强大合力。作为学生管理者,要重视学生反映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多与学生开展思想和信息交流,以诚相待,在交流中去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三、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1、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建议学生管理工作按照以下机制运行:院学生处对全院学生的管理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监控,制定学生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职能由各系部根据本系情况自行完成。院招生就业办、团委、学生处和各系学生科共同构成招生、教育、管理和就业为一体的学生管理系统。各系部设专职辅导员若干名,以加强管理力度,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
2、建立有效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学生意见反馈机制。要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让学生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设立院长接待日、学生意见箱、公开监督电话等,并切实做到件件有调查、有回复、有落实。通过各种沟通方式,使学生与学工管理者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
3、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激励即调动积极性,一个人的积极性源于自身的需要,学生工作管理者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以激励学生营造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例如,评优评先、各种奖励,除了要参考每学期的综合测评外,也要注重其他方面的表现情况,可设立文体活动奖、单科成绩优秀奖、文明奖、科技奖等作为鼓励。
四、加强高职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管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基础。针对高职学生虽已成年、但自律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现实特点,对他们的日常管理一方面要坚持根据校规校纪、依法、从严管理,关爱、鼓励和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另一方面要做到管放结合、宽严适度。管理方式、方法要不拘一格,针对学习、实训、实验、生活、文体活动等不同环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并切实抓好落实,对学生的思想行为适时地、科学地进行引导和干预、制约。通过全方位、全员、全过程教育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知行统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五、重视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1、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首先,全面分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关系,充分考虑企业对一线技术工作人员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从业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第三,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目标,并为之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练好技能,增强胜任本职岗位的本领。
2、加强学生就业指导,构建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是学生质量的出口关,高职院校要加大就业宣传的力度,密切关注市场的需求和动态,在就业上扩大学校的市场份额,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密切联系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部门,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校内外建立就业基地,办好校企联合招聘会与毕业生双选会,发展就业市场,努力确保高职院校高就业质量、高就业率和学生文明离校工作的落实。改革和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育、服务、管理、指导为一体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和指导。
六、鼓励学生加强自我教育
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教育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意识。要引导学生自律自强,实现自我管理,及时组织在校学生定期参加专题交流会,可邀请专家教授、成功人士和优秀毕业生代表与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自律自强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并督促他们落实到行动中。通过开展男女生互评互议等活动,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律意识,同时也有益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去。其次,学生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与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增强教育效果。再次,要建设一支优质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既能培养学生、锻炼学生,又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真正达到“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目标。
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是具有高度职业性和应用性的特定的教育,其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职”字。“职”的体现自然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的结合起来,按照企业的岗位标准进行“量身定制”,实现订单式培养。在管理模式上,企业主要以技能培养和锻炼为核心,针对不同层次、专业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以体现差异化管理特色,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式。一是校企互动式。企业直接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学校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帮助学校推荐师资、提供教学资源、参与课程制定与培训等。二是企业主导式。以企业为主,校企联手,学校邀请企业里资深的管理、技术方面的专家组成讲师团,由他们承担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工作。三是订单培养式。企业根据其阶段性发展的需要,按照企业所需岗位的岗位标准和结构要求,与学校协商设置冠名班,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四是岗位见习式。即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与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相互交替的管理模式。由企业建立见习基地、提供教育资源,在学生毕业前的半年或是一年时间里,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见习期满后可以继续在岗实习,经企业考核后择优录用。学校与企业要加强沟通协调,以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高职院校要把好“企业资质关”。首先,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资质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能够接纳一定数量的学生进行实习,岗位工种与学校开设的专业类别接近。其次,企业应指定专人作为联系人,校方向相关人员公布其联系方法,使学校、企业、家长、实习生能够及时沟通联系。另外,企业要为实习学生提供“工伤保险”。最后,企业应积极配合学校,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考核。
论文摘要:阐述了高校管理理念发展的源头及演变过程,研究了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历史、内容及方式,提出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就要转变管理理念,做到以学生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国外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最早的大学建立于12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涉及到学生参与管理的最具有代表性且影响最大的是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Bologna university)。13世纪初,波隆那大学学生达500。余名,当时,学生对学校生活和规则有最高的话语权,他们选举校长,聘请教授,解雇教师,决定教授薪金,监督管理财政和学术事务,甚至当教授上课迟到或讲课过于拖沓,他们也有权向教授追索罚金。波隆那大学是学生管理校务、教师服从校章的“学生型”大学的鼻祖,后来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都或多或少受波隆那大学管理模式影响。事实上波隆那大学的管理已超出了学生参与的范畴,而是完全意义上由学生管理学校。
1968年11月法国议会一致通过了教育部长富尔起草的《高等教育方向法》,该法案为大学和教学与科研单位的各种管理机构的组成、任务和责任规定了指导方针,要求新建立的理事会包括大学里所有团体的代表—高级或初级教学人员、研究人员、学生、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此法对各个团体的代表席位的规定都相当全面和具体。以1983年的巴黎第十三大学为例,理事会共有70人,其中教师、研究人员29人,学生22人,行政人员和职工6人,校外人士13人。作为理事会的成员,学生可以参与各项校务的决策,如审订学校规章,通过学校预算,决定班级废置,选择教材,安排选修课,确定教学时间等。
在德国,1967年以后,学生争取参与管理的愿望十分强烈。要求加强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程度,这使得在管理机构的席位中增加了学生的比例,教授等高级教学人员代表、助教代表、学生代表各占1/3左右。
英国大学的管理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牛津和剑桥大学的古老传统。这两所大学从传统来看,管理是比较民主的,学生参与管理的事务较多。如“剑桥大学的校印,不论盖在任何合同或协议书上,都是代表校长、教师和学生,这种三位一体构成了大学的组合。”
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学生运动非常活跃,各大学都支持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并赋予学生相当大的管理权利。各高等院校的委员会中,学生都有一定数量的席位,特别是学生会组织。如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学校管理已经成为学校管理的传统,院系级学生会、研究生会不仅有权了解各院系的行政决定,向校方反映学生的愿望和要求,其代表还经常参加课程设置委员会、列席校预算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的会议,并有四名本科生担任学校董事会董事。
1998年10月,联合国召开了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会议通过的《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展望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提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
回顾学生参与高校组织管理活动的理念及方式的历史演变,了解国外的学生参与管理的内容,对提高我国高校组织管理水平大有益处。
在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下,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管理、学生参与管理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实践,是时代教育精神的一种呼唤,也是人本化学校管理和教育实现人的主体性发挥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更多地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学校生活等方面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利于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学生主体是学生权力存在的逻辑必然,学生权力则是高校内部权力系统优化的基本前提。尊重学生权力,是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发挥学生主体性,保障学生利益的根本举措。高校应当以学生价值的充分实现为根本的目的和出发点,把学生权力置于其内部权力系统重要的一极。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内容
学生行使权力,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内容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与学生生活、学习保障相关的事项。学业保障,如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申请、发放,三好生、优秀干部的评选等;安全保障,包括学校安全保障设施的提供和合理处置;学生宿舍、食堂、教室、浴池、图书馆、校医院、活动室等各种后勤服务的管理工作。
第二类是与教学相关的事项。学校工作计划、改革方案,包括有关年度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总体改革方案等:教学质量评估,包括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及评价结果的解释等;科研与学术交流,包括有关课题申报、学术交流,国际学生项目交流等;选课,如包括选择任课教师和选择课程。
三、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
学生参与管理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从事关学生重大利益的事项着手,然后逐渐扩大学生参与的事项和程度。目前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通过网络平台丰富学生参与管理的渠道
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及辅助设施建立广泛和实时的电子沟通机制,搭建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新平台。电子沟通机制也是网上参与的一种方式,它是高校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建立的电子沟通机制,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这种参与机制的优点在于学生参与的范围更宽、更便捷,从而增加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具体方法包括:
BBS学生论坛。通过BBS学生论坛,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可以就学生管理制度的合理性、专业与课程设置的改革、奖学金的评定、助学贷款与贫困补助的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有助于管理者吸纳来自于广大普通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有效地拓展学校民主管理的空间。
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思想境界,以及知识的渊博程度、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课堂管理和评分的公正性等方面,能够做出客观的评价。
E-MAIL(电子邮箱)系统。开设书记、校长信箱、院长(系主任)信箱。组建由学生组成的教学信息员队伍,通过电子邮件报告、汇报等形式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人员反馈教育教学信息。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建立《学生之声》电子期刊。征求学生对学校管理中有关学生利益问题处理的建议和意见。《学生之声》的负责人必须是自愿参加的学生。在电子期刊出版前,向有关同学的邮箱发送电子邮件,了解学生的想法,征求学生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建议。在电子期刊编辑完成后,负责人将这些征集到的意见或建议转送到学校管理部门的邮箱中。
开通“校长在线”,把“校长在线”作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校长在线”是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种便捷的方式,学生利用网络与校长直接沟通,使学生的意见可直达校方,减少中间环节。各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设定“校长在线”的开通时间,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定期在网上和校长进行交流,使校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推拿高职
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运行和教育质量的好坏。然而,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不论是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方式都不明确、不健全,使得学生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难以有效发挥学生管理职能,加强学生管理刻不容缓。对于推拿高职院校来说,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更加重要,只有通过有效学生管理,才能保障教学质量。
一、推拿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发挥着重要社会职能,是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摇篮[1]。推拿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特殊性,不仅有普通学生,还有一部分存在视力障碍的学生,这便给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由于视力障碍学生的特殊生理缺陷,造成心理失衡,教学接触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较为极端的情感反应和心理状态,这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信心,影响着师生交流,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推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目的是为了维护正常教育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保证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使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因此,推拿高职院校应积极针对校园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生管理。
二、当前推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内容广泛,具有一定复杂性,需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2]。并且在新形势下,推拿高职院校学生在心理发展及学习进步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无疑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不便与挑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管理手段粗放,管理形式落后,流于形式,多忽视学生个体感受,对学生关心不够,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突出学生主体性,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与管理观念非常重要。然而,当前很多推拿高职院校依然停留在传统教育管理思维当中,学生管理中往往以管理者自居,站在管理者角度考虑学生管理工作,很少征求学生意见,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状态,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确认。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做出过激行为。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目标和细化的管理体系,管理方向非常模糊,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导致学生管理职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新形势下推拿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管理的建议
通过前文对当前推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问题,不能取得预期管理效果,这十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会给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加强学生管理刻不容缓[3]。推拿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思想,突出学生主体性,走出传统,加强改革创新,基于学生个体差异,构建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个体,给予学生关爱,针对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针对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合理性的学生管理策略和方案。学生管理方案要符合推拿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学生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尝试利用一些积极学生来辅助展开管理工作,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学生的自我管理对学生来说更具说服力,更愿意接受。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十分有利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应根据视力障碍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展开有效的心理辅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更好的配合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推拿高职院校要构建相应的学生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来明确管理方向,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并且制度还能规范学生行为,为学生行为提供准则,让学生学会自我约束。但是学校不能让学生管理制度成为约束学生的枷锁,管理制度所发挥的功效除了使学生行为受到约束外,还要让学生在约束行为的前提下享有相应自由,尽可能的站在学生角度,对学生的需求和建议给予考虑,构建学生认同、遵守的学生管理制度,使约束与自由二者间能够协调发展。另外,推拿高职院校还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协调各职能部门共同努力开展齐抓共管,形成一股合力,进而达到增强管理实效,确保学生管理质量。
四、结束语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院管理的重点内容,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所能取得的教学质量,若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必然对教学活动开展创成负面影响。推拿高职院校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基于推拿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构建具有适用性的管理模式,以促进学生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学分制;创新型管理;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进行了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行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淡化传统班级概念,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现代化。面对这种新的教学制度的改革,为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一、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新时期,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的人才,而高校学生只有在创新型的管理模式下才能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根据实际,创新型管理模式应具有如下特点:
(一)管理者应心怀创新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管理者应首先做到心怀创新去感染学生。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班级管理者,应洋溢着创造精神,具备良好的创造性个性品质,具备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并有意识地引进、移植到管理活动中,掌握相应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具备开展独创性教育科研活动所必需的科学方法论和素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打破常规,主动发现管理及教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二)管理方式应具有创造性
创新型的管理应在求实的基础上,勇于打破常规,开创新路子,摸索新方法,构建新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即在管理上采取系统化的措施;2、开放:积极地搜集、了解外界有关的新信息,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吸取他人精华,不断改进和创造出有益于创造性教育的管理方法;3、民主:注意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通过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教师或学生对学校管理或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工作;4、自主:培养教师和学生自主参与管理的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管理具备自觉、自动、自律的特点。
(三)管理模式创新
传统的观念中,领导是教师的司令官,教师是学生的看守者,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新型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以平等、宽容为基础的,领导对教师、教师对学生都不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保护、激发创造力的支持者,甚至是创造的参与者。只有建立新型的干群关系和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在观念上和实践上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观,把管卡压的管理变成人本化、个性化、人性化、泛性化的管理。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管理
大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来承担,规范管理就是指学生管理老师在管理过程中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公开、公正、科学的原则下,按照程序实施有序管理,最终实现科学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法为首的原则
高校的学生管理一方面是对学生的一些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限制,提出一定的要求,通过适当的管理维持良好的校园的秩序,另一方面也要通过管理,培养学生的某些良好习惯,树立一定的法制、道德、纪律观念,进而最终达到管理育人的目的。规范管理便是要求管理者在模范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其走向社会做好基本的保障。
(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规范管理的主旨是依法依规管理,杜绝管理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是学生管理者的规矩。在认真遵循和实施现行的《高校大学生行为准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等管理文件外,还要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把日常琐碎工作系统化归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提炼提升,作为规章制度之外适当的补充加入到学生管理之中,贴近学生生活,工作针对性更强,管理效果更加突出。此外,规范管理要求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基本环节都有章可循,尽可能少的掺入人为的不确定因素,应认真按照管理程序组织实施是大学校园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的保障。
(三)提高个人修养、丰富工作经验
高校学生规范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其素质、修养、工作经验决定其工作水平、工作效果。大学生是非常活跃的群体,由于特殊的年龄和相对简单的人生阅历,他们的思想、情绪非常不稳定,经常做出一些意外的行动,给规范管理带来困难。因此,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个人修养,培养广博的胸怀,注意虚心学结工作经验,能够正确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并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引导,这些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应建立系统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规范管理的实施者和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适时的监督检查,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就能保证管理活动的规范性、合理性,实现管理育人的效果。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在大学期间能否成人、成才,关系到我国社会后续发展能否健康、持续。因此,在新时期,为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摒弃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弊端,加强大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范性,大胆实施创新型管理措施,使学生管理工作得以完善改观。
参考文献:
[1]丁纯杰,李双贵.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创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吴丽玫.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特点与新策略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06,(6)
关键词:
学生管理委员会;塑造;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1009801
人们把图书馆称之为知识宝库,读者的第二课堂。高校图书馆更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提升大学生素质、培养大学生人才的主要阵地。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就成为我们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以研究的新型课题。当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与巨大发展,为适应更高眼界和标准读者的深层次需要。以“学生管理委员会”为主要形式,建立起的读者组织与服务机制,就不失为新时期创新图书馆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这种模式下,把更多优秀大学生读者吸引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来,能够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与读者的良性互动,搭建读者与图书馆的沟通桥梁,使图书馆服务内容、管理方式更加符合读者的意愿。
1“学生管理委员会”成立的背景、任务和职责
“学生管理委员会”,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学生,协助图书管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学生团体,简称“学管会”。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良性互动,搭建读者与图书的沟通桥梁,在校领导的指导下,我馆于2012年3月27日成立学生管理委员会,该组织现有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主管10名,共计70余名同学。“学管会”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协助老师进行图书上架整理,阅览室、漂流室管理,以及协助老师开展图书馆“星期五讲座”等活动。“学管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责是做大学生与图书馆的沟通工作,收集同学们对于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创办“学管会”的最终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务校园读者,丰富师生阅读生活,形成图书管理者与师生读者的良性互动机制。
2建立“学生管理委员会”的意义
2.1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搭建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学管会”可以成为图书馆获取学生需求的直接快速渠道,有助于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学管会”的会员本身就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来自于学生,学生中有什么热点、焦点,他们最了解,也最知底。通过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学管会”这一有效媒介和平台,图书馆可以更加及时、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广大大学生读者的真实阅读需求,以便于随时更新有关书籍,提供更优质、快捷、周到的阅读服务。同时,图书馆通过随时与“学管会”会员开着深入融洽的沟通互动,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把图书馆的流通、借阅等各项功能以及图书品目、编目、资源、最新期刊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学生。
2.2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和服务观念,推进图书馆业务的不断发展壮大
“学管会”的学生都是吸收的有责任心、有共同读书兴趣和爱好的同学。在他们的组织领导下,开展一系列有意义、有创意的活动。比如:创办的“图书漂流室”,就使有意义、有价值的图书“漂流”起来,真正发挥图书的传导作用,做到“书尽其用”。通过这些有效形式,既锻炼和体现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也促进了图书借阅形式的新颖化和图书馆业务的发展壮大。
2.3推动图书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图书馆工作整体水平
2.3.1成为图书馆员工的好帮手
近年来,高校购书量和图书大量增加,大学生读书氛围日益浓厚,图书馆工作任务和服务量越来越大。但另一方面多年来图书馆编制有限,人员老化严重,人员少与任务重的矛盾日益凸显。而吸收学生管理者积极参与到图书管理工作中来,无形中为图书馆增加了新生力量,增添了工作活力。比如,我校图书馆自从实行藏借阅一体化服务以来,借阅人数迅速增加,图书上架的工作量特别大。这些工作相当一部分由学生管理者承担了,真正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繁重劳动,确保了借阅室的正常高效运作。
2.3.2客观上起到督促职工更好地服务于工作作用
“学管会”的学生每天轮流在图书馆值班,已经深度介入图书馆的工作,很多学生干得已经很熟练,很有深度,不仅了解了图书馆,而且还能提出他们从事工作以后的感想和建议,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到很大帮助作用。还有的“学管会”的同学发现有极个别老师不按时上下班的一些行为,提出了良好建议,这样又起到了督促的作用,使职工能更好地进行工作。
3“学管会”参与图书馆管理的模式及作用
3.1有效配合图书馆管理座位系统
2012年我馆实行了座位管理系统。由于刚上系统,学生使用不太熟练,有的同学刷卡取号后,不坐在自己相应的座位上,这样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宣传与服务,学生管理员配合图书馆进行阅览室座位管理,随机进行座位检查,杜绝占座位现象,提高了阅览室座位的使用效率。
3.2参与到选购图书活动当中
每月23日是“读书荐购日”,学生管理员在校园中区、北区图书馆分别要设立荐购点,将读者荐购图书登记并提供给图书馆采编部老师购买。同时学生管理员还可通过微博、海报、人人网等方式,给同学们提供图书馆新书信息,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所需图书的入藏动态。
3.3参与图书馆建设,创办“图书漂流”活动
2012年图书馆开放“图书漂流室”。从开放伊始,全部运作就交给学生管理委员会自主管理。目前,该漂流室有图书1550册,期刊1200册,各项服务和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学生管理员们利用这个空间给全体读者提供图书漂流、新书荐购服务,同时,还把这里开辟为学生们举办交流会、茶话会的温馨场所。
3.4参加日常义务劳动
学生管理员参与书库的整理、管理,在这看似简单的工作中,他们学到了图书馆业务知识,了解了读者需求,磨炼了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学生管理委员会的学生每天轮流值班,都要进行书库,阅览室的清扫,整理。每周五还要配合学生会组织的义务劳动,负责带领学生进行义务大扫除,这样进行与图书馆零距离的接触,不仅能够体验到图书馆工作的不易,而且可以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有关图书馆的专业知识,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能力,更密切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4进一步改进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学生管理委员会在学生中获得了很高的认可,在纳新的活动中,两次外场招聘,都吸引了众多同学争相关注,报名人数多达几百人。但是“学管会”这种新型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毕竟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好多规章制度还亟待抓紧建立健全,管理上还比较粗放;管理层的学生也不够稳定,有时前脚来后叫走,频繁换人,造成管理环节失控;助工用的量日益在增大,图书馆的知识培训及时性不够,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笔者建议:
4.1把好入口关,健全和规范人员选拔制度
图书馆学管会招募新管理员应遵循民主程序,根据近年来的“学管会”工作和制度实践,选拔入会的人员应当设定一定的标准和条件。我们认为,申请加入“学管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是首先必须拥护学生管理委员会章程;二是必须遵守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图书管理人员的安排;三是一定要有职业道德、有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还要着眼长远,着力解决“学管会”结构不够合理、人员不够稳定的问题,从大一同学一入学便开始筹划吸纳优秀学生,使“学管会”成员结构合理、发展延续。
4.2把好素质关,不断做好岗前和岗位培训工作
即使大学生本身素质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是进入“学管会”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工作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挑战性,因此岗前培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培训最好采取导师制,实行“传帮带”,由图书馆老师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一体化教学",手把手辅导和演练。一面讲理论,一面教操作,同时进行,相互结合。这样的培训,使得大学生会员更加容易吸收、了解和掌握图书馆理论与操作流程、专业技能,从而为图书馆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奠定扎实基础。
4.3把好考核关,强化对学生的管理与激励
加强对学生管理者的考核与激励,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抓手。要建立人员岗位签到、岗位责任制度。学生管理员要挂牌上岗,与普通读者区分开来,督促自己认真工作;同时在工作的同时,充当书库引导员。管理员要切实负责好书籍的日常管理,并维持好自习区的秩序,力求让读者满意;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同时,也应当赋予一定的“优惠”权利,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可优先参与图书馆组织的活动,优先使用图书馆数字阅览室、学术报告厅、会议室等各种资源;具有专门的自习场所;对于在工作岗位上干得出色的学生,可评为优秀管理员,给予通报表扬等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