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医学专业就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专业就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专业就业

第1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口腔医学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2.掌握口腔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疗技能;

3.具有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的能力;

4.具有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般操作技能;

5.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口腔医学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口腔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很多,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但大家还是要在专业上努力学习,争取学习地更深入。

口腔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医师在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中帮病人解决口腔的疾苦,教师在医学院校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销售人员到牙科医疗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从事营销工作。

因此口腔医学在我国还有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选择口腔作为未来的职业是合乎时展潮流的,口腔医生的明天是非常光明的。但是学习这门专业在收入方面大部分都是靠私人诊所才能乐观,在医院从事工作的想要收入乐观,就要靠自己的经验和资历了。

口腔医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新能源、美容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护理/卫生;

2 医疗设备/器械;

3 新能源;

4 美容/保健;

5 教育/培训/院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口腔医生、牙科医生、洁牙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口腔医生;

2 牙科医生;

第2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人体形态学实验、医学生物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循证医学、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患沟通与技巧;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化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实习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类专业中属于高考报考中热门的专业。医学生是就读于医学院校的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生中的一种,其他医学生专业还有药学、护理专业、针灸推拿专业、医学影像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中药专业等。高考报考医学类专业目前来说已经成为了热门中的热门了,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并且人类的进步永远离不开医学所以报考医学类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之一发展从古至今已经相当成熟,因此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类专业报考的人数也是相当之多。

临床医学专业在医学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并且该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当然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综合型实践性专业也是需要很大的知识量的,一般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制都是五年制的也就是学士学位,但是这并不影响在毕业以后从事医院中一份重要的工作。因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不可少所以它的就业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临床医学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医疗、制药、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医疗/护理/卫生;

2 制药/生物工程;

3 医疗设备/器械;

4 新能源;

5 美容/保健。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医药代表、销售代表、护士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医药代表;

2 销售代表;

3 护士;

4 内科医生;

第3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LIU Ying-ying.

Department of Medicine Luo He Medical College HeNan Luohe 462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employment for medical students of the setting of rehabilitation direction medicine class in three-year junior level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Methods. By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for graduates of clinic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rehabilitation direction in the form of questionnaire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to understand the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employment (including employment areas and employment units, the employment of professional), job satisfaction,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employment that rehabilitation direction class setting. Results The survey found that students employment intention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big city, secondary hospital, clinical and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s, the actual job sit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ounty, the job that they engaged in clinical professional and rehabilitation professional students accounted for 49% and 49%, respectively.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satisfaction was 82%. Conclusion The rehabilitation direction class setting in clinical medical specialty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students employment career,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linical medical specialty; general medicine direction class; employment; comprehensive ability

中?D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2-0201-02

目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但是健康意识,尤其饮食健康意识未充分重视,造成普遍人群营养过剩,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尤其脑血管病高发,危害大,致残率高。

随着人民生活富足,对这些病人将来重回社会将会越来越重视。同时中国调研报告网的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5年版)显示,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提高。老年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意味着失能、残疾、带病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这些老人将面临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失能等诸多突出困难。由此带来的老年康复医疗问题已引起社会的重视。据统计,我国需要康复治疗的残疾人有3600万人,41万脑瘫患者、600万脑中风患者和1600万精神患者也有康复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的调查表明,我国从事康复服务的队伍只有5600多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分摊”0.4名康复治疗师。

目前全国省级康复中心只有1477名工作人员,而整个社会需求是35万人,只能满足需求量的1/70。在西方发达国家康复医师与康复治疗师的比例要求达到1;5到1;10。按卫生部等四部门联合颁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3-10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约8万个城镇社区服务站。康复医疗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而我国公立医院目前基本医疗尚不能保障,私立医院尚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对康复医疗需求大,供需严重失衡。目前政府加大推出多项政策扶持,但依然不容乐观。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现在它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的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也就是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可以认为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当今康复医学已经和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一起成为现代医学体系的三大支柱。而我国尤其是我省康复医学教育普遍存在规模小、系统差、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经专业培训出的合格康复人才极少,故而各级康复机构基本处于虚设状态。

我国拥有13亿多人口,目前康复专业技术人才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实际的需求,因为康复人才的短缺,导致许多患者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鉴于目前形势,近5年来,开设康复治疗专业的院校数及招生人数增长迅速[1,2]。

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医学院校的陆续扩招,升学门槛放低,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亦随之不断增加。而对于一些专科层次的临床医学毕业生来说,由于学时短,学历低,动手能力不强,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使其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再者我国医学专科生的培养一直沿用医学本科生“掌握现代医学专业诊疗技术、满足医院需求的专科型临床医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训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钩。

这直接影响到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的未来发展。如何解决目前部分专业医师匮乏与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毕业生相对过剩的供需矛盾,已成为当前扼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国内逐渐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开设康复方向定向培养进行尝试。

一、资料与方法

本课题主要面向临床医学专业康复方向班的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的方式进行广泛的调研,采用(1)通过电话方式访谈(包括学生个人手机与家庭电话联系方式)地址固定、 工作相对稳定, 但交通不便者;(2)通过 QQ 群 、 微信朋友圈、 E-mail等方式访谈地址不固定、 职业自由、 频繁更换电话号码者 ;(3)实地走访在市内就业、 交通方便调查者等调查方式,了解上届临床医学专业康复方向班毕业生的就业择业(包括就业地区、就业单位、就业专业)情况,就业满意度。从而能有针对性的指导毕业生择业与就业,提高本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力,同时可评估在临床专业设立亚专业,进行定向培养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有助于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二、结果

1.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查结果见表1

2.毕业生实际就业地区分布调查结果见表2

3.毕业生实际就业专业分布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毕业生实际就业专业分布

4.就业满意度为82%。

三、讨论

本课题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意向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二级医院临床与康复专业,实际就业地点主要集中在县区,从事临床专业与康复专业的学生各占49%与37%,临床专业康复方向班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82%。对所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情况的反映仍是满意者居多。认为学校课程设置较合理的90人占90%,认为不合理有8人占8%,认为无所谓的2人占2%。希望多开设中医课的有67人占67%,希望多开设全科医学课的有56人,占56%。 临床专业学生经过康复亚专业课程培训后,绝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尤其是在康复功能评定、康复治疗技术、疾病康复学、推拿学、针灸学、康复护理技术方面的收获最大,并且将近37%在康复相关专业就业,如基层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伤康复中心、疗养院、社区医疗机构康复部(社区康复站)、残联康复中心、儿童康复中心、按摩理疗院、民政系统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用品服务站、康复医疗器械公司及中专院校或特殊学校(聋校、语训学校等。显示了该项改革对毕业生就业择业的影响。

在三年制临床专业设置康复方向班的该项改革具有如下优势:

(1)侧重于医师核心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本改革实现了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两个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以临床医学为主线,结合融入康复医学知识,培养既能对临床各种疾病进行诊疗的临床医生,又能针对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机能评价和康复治疗的临床复合医学人才。

第4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二十一世纪培养医生的标准要求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感、是技术上的能手、有预防理念、有科普意识。医学教育与临床实习相结合是我国医学教育总体方针的重要内容, 二者结合的教学发展道路是我校办学的一贯宗旨。目前我国医学教育院校就业形势的现实与基层医疗服务合格人才的短缺,促使医学教学的改革加快脚步。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知识快速更新,作为医学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医学前沿知识和技术,以胜任医学教育岗位要求。“非学无以补短,非学无以提高”,我们要将学习转变为一种自觉意识,将学习转变为一种自觉习惯,将学习转变为一种个人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依靠学习应对挑战,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探讨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性人才,为基层单位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根据临床岗位需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调查结果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了口腔修复学模块教学法[1],报告如下。

一、口腔修复学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口腔专业特点及临床岗位需求,口腔修复教研室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认真研究,现将口腔修复学实习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第一,固定义齿(牙体缺损的修复、牙列缺损的修复);第二,可摘局部义齿(牙列缺损的修复);第三,全口义齿(牙列缺失的修复)。每一模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前模拟过程,第二阶段为临床简易过程,第三阶段为临床完整过程[2]。明确每个子模块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考核要求等。

二、调查方法

数据录入由专人负责,采取同份资料双录入法,对数据进行比较。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及t检验。对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抽样。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387份问卷,回收问卷后,对数据进行核对、整理、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对毕业生学习结果的调查

有89%的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所开设的口腔修复学模块能够切合实际地用于临床。毕业生希望在在实习期间能开设急救技术、口腔器械维修技术、儿童医学等专项技能,不仅有利于临床,更加符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发展趋势,其中急救技术和心理学是毕业生非常想学的技能。

2.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

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主动学习能力( 28% );实际操作能力(57% )。业务水平方面满意或基本满意达到91%。

第5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一、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现状

《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要贯穿于大学培养的全过程,课程不少于38学时,并对课程目标、教学主要内容等提出具体要求,指出教学模式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训练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教学要求》为我国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已成为高校学生就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育内容。

笔者调查过贵州及邻省6所省属医学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情况,所调查的高校都将就业指导课列为必修课或公共限选课,总学时数均达到38学时,教学内容由职业发展规划、能力提升、实践训练和创业等几部分组成。但其也存在以下主要教学问题。

(一)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不到位

面对就业压力,一些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求职教育,提高就业率,而忽视了职业适应力和长远职业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求职意识、技巧的教育,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却不重视职业素质中敬业精神及职场团体精神的指导。

(二)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有待加强

6所高校中就业指导教研室独自建制的仅有1所,其余5所挂靠在社科部或招生就业部门管理。教师队伍主要由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专职辅导员和少部分其他课程专任教师组成,讲授就业指导课是他们的兼职工作。这些教师普遍缺乏就业指导的专门培训和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业务水平不高。由于兼职教学,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学科建设和规范化教学,这不但会影响学科发展,也难以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增设专职教师并重视专业化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三)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亟待提高

多数学校教学方法落后,仍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空泛,缺少启发式、讨论式、情境模拟训练教学,学生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有的学校会组织网络学习,发给学生新锦成职业发展教育网学习卡,但很少有学生认真学过全部内容,甚至部分学生从未登陆过网站浏览。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正如教育部文件中指出的“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所说的那样,不会很好地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四)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没能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

发达国家高校的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全部课程体系中,全过程是指从入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到毕业求职,乃至延伸到毕业后;全部课程体系是指从基础到专业课,直至实习阶段,以职业素质和能力为培养目标,渗透到所有的教育课程和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查的6所学校中,就业指导教研室与其他学科教研室没有任何往来,不了解其他学科对学生职业教育的状况;其他学科教研室认为学生就业和职业教育似乎与己无关,使得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没能与其他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不论对在校生,还是毕业后的人来说,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十分重要,这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一种主动学习的方式,其内涵是指学习者确定学习目标,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评价学习结果,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节和控制,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在校生的自主学习绝不是抛开教师的自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其不断探索和创新去实现学习目标,是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和养成创新精神的必经之路。

(二)省属医学高校就业指导课强化自主学习理念的意义

省属医学高校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专业课程多,加之培养后期有半年临床见习和一年临床实习,由于学生前三年的课程密度大,学习时间紧,因此,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传统灌输式教学不感兴趣。此外,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从大一到毕业学年均有安排,且每学年的教学时数很少,再加上就业指导课程涵盖内容多,实践教学强,导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达到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目的。对在校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学好求职本领,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强化自主学习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加大自主学习的比重,将就业指导课与医学专业课有机融合等,尤为重要。

三、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结合网络教育,提高就业指导理论课自主学习的比重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广泛使用。现在大学生对网络具有浓厚的兴趣,网络教学和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平台。教师可将求职就业方面的内容,如招聘单位用人流程、求职礼仪、面试技巧、招聘信息查询及方法等挂到网上,通过大量案例、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形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此外,还可以完善现有网络教学或建设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克服就业指导课学时的不足,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灵活安排学习时间。这有益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养成探索精神。

(二)重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绝非任性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更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既是设计者,又兼组织、监督和评估工作,可见网络自主学习不是在降低教师的作用,而是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教研室设置2~3名专职教师,统筹学科发展和从事教学研究,负责职业咨询和网络信息资源更新等工作。授课教师在提高教学能力和爱岗敬业的基础上,组织大量课件、案例、视频和电子参考书等,指导学生设定自主学习目标,监控学生学习动态,进行阶段性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其次,就业指导课教师要了解医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学课程的不同,有的放矢地组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内容,达到相互融通的目的,提高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的实效性。

(三)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较多,各高校选用的教材也不统一。这一课程的教材内容不同于医学专业课,几乎没有难点,很多内容简单易懂,一看就明白。例如,求职礼仪、面试技巧、毕业生离校和报到流程等。然而,临场情境的感受不同于书本文字,需要实践能力的训练。情境模拟实践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注重实效性。例如,开展模拟面试,让学生扮演“考官”、“考生”,熟悉和感受面试的过程、临场气氛,使他们认识不足和差距。情境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组织至关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选题,与学生共同做好课前准备,如仿真情境、面试题库等,在实践课结束时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和进行总结。

学生自主学习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层面,首先取决于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学习态度和自觉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师层面,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学校领导层面,转变教育理念,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提供制度保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基于自主学习理念探讨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教高厅.〔2007〕7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EB/OL].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5/200802/11260.html.

[2]王梦婕,梁鑫.“广种薄收”的医生培养模式该变变了”[N].中国青年报,2012-08-13.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8/201008/93704.html.

[4]吕媛.美国高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2).

[5]马欣.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1).

第6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招收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人数也在增加。在“医学院”这个大背景之下,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笔者就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预防、干预和化解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措施

在医学专业学生认为是“天堂”和“象牙塔”的医学校园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处境却显得尴尬与无奈。因为在“医学院”这个大环境之下,医学专业学生理所当然占据了学校各方优势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学校的“主角”,而非医学专业学生无疑扮演着学校的“配角”。生活在“配角”阴影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既是医学院校对这些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医学院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

一般医学院校的特色专业都集中在医学专业上面,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往往会在具有特色的医学专业上面下功夫。而非医学专业大部分是在医学专业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才开设的。从我国各医学院校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的时间来看,一般医学院校开设非医学专业的时间较短。在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初期,大部分的专业建设人都是从相关专业分离出来后才开始探索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的,与原有的医学专业相比较,非医学专业显得“底气不足”。另外,非医学专业开设的原因除了响应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就是为了辅助医学专业更好的发展而开设的。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限于资源的有限,学校首先支持的无疑是具有优势的医学专业。这就使得在夹缝中生存的非医学专业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落后于医学专业,非医学专业的发展因为“营养不良”更加举步维艰。

2.学生对非医学专业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

在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被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由于很多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都没有在相应的网站对其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和就业前景等做具体的解释,因此这些学生在进校前对其所学专业几乎不了解。开学后,有的学校也没有为他们举行专业课程教育课和细致的讲解专业概况。有的学生从高年级学生那里咨询到的甚至是对本专业的抱怨与不满,这些便导致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进校内心就充满了困惑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3.各方压力大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每到假期回家,邻居和亲朋好友总会问“现在在哪里读书啊?在哪个学校读书啊?”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伴随着这些问题的还有他们表情和话语由赞赏和倾慕到失望和不解的变化。医学院非医学专业学生对自己所学的非医学专业本身就很敏感,再加上别人总是反复类同的质问,这便在无形中给非医学专业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于专业的压力: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在学习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一定的医学相关课程,这对于没有系统学习医学课程的非医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导致补考、重修现象严重,这便加重了学生心理负担。还有一部分学生进行辅修医学专业来坚守着对医学专业的向往,这无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①但也有的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没有一门课是和医学知识相关的,这样就会导致这些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在医学院校里面学习了几年的时间,最后可能连最基本的医学常识都不懂,他们会觉得自己在医学院校里面读书是“名不正、言不顺”。

4.自我认知不足、自身定位模糊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②一部分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总觉得自己是医学院校里的“异类”学生,觉得自己不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而产生自卑心理。有的非医学专业学生自身定位模糊,对以后的职业方向不确定,觉得自己以后的竞争力太弱,因为既不能和医学专业的学生相比,也比不过其它综合性院校同类专业的学生。

二、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

1.对所学专业缺乏动力和兴趣

非医学专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专业调剂到非医学专业的,所以从一开始这些被调剂的学生就对自己的专业带有不接受或者反感情绪,学生往往会认为自己学的专业不好而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有些学生大学期间甚至放弃了本专业学习,转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其它专业。③有的学生一门心思的把希望寄托在转专业上面,一旦转专业失败就会产生强烈的抱怨和不满情绪,从此便一蹶不振,打着在学校读书的旗帜实则是在学校混日子。也有学生没有认识到现学专业对自己以后发展的重要性,而把全部精力和希望都放到自己心仪专业的考研上面,以希望改变自己“配角”的身份和证明自己不比医学专业的学生差。

2.在医学院校缺少话语权和自信

话语权也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处于“边缘化”的非医学专业不是医学院里面的“主角”,故很多时候会受到在学校享有优先发言权的医学专业学生潜意识的排斥。学校学生会和各种社团里面,医学专业学生的比例都非常高,所以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入校学生会是比较难的,社团相对好进一些,但是在社团里面也是属于“少数派”和被忽视的对象,这些体验都会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和伤害。

3.对就业缺乏信心和方向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压力,各专业的毕业生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都不是很容易,而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从每年的学校毕业季招聘会上,都可以看到去医学院校招聘的医院很多,有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人数和招聘需要的岗位人数达到1:8的比例。可有90%以上的招聘单位招聘的都是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招聘非医学专业的单位却很少。没有毕业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看到就业前景是如此的惨淡,也就没有信心努力去学好自己的专业了。

三、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措施

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解决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也不是单一的。要预防和干预非医学专业学生心理问题,应该从专业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多个方面着手。

1.做好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

这里所说的专业思想指的是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总体认知、心理适应及各方面的反馈情况。如何做好非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学校方面;学校要高度重视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形成从新生入学阶段到毕业阶段全程化、持续性的专业思想教育。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事先要进行策划和安排,有针对性的对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进行系统性的介绍,给学生留下良好的专业印象和对专业发展的希望以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第二,老师方面;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辅导员老师,都要加强对专业来胧去脉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专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优越感。此外,通过电话、短信、QQ、微信等多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情绪消极和不稳定的学生进行疏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第三,父母方面。父母要多和子女沟通,不要因为孩子的非医专业打击孩子,甚至说讽刺的话。古话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孩子用这样的心态和信念去对待自己的专业,鼓励孩子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学好了,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2.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机制,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④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医学院校要利用好学校各方优势资源来完成。一方面,各医学院校可建立完善心理咨询中心,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人员队伍,长期或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试和咨询辅导活动。④另一方面,非医学专业院系也可以邀请心理老师针对本专业的学生以讲座方式进行引导,在讲座的过程中,用非医学专业的学科或学生来举例,增加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存在感和被认同感。同时,对各个同学的心理问题起到疏导性和预防性作用,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3.老师要树立榜样、增加人格魅力并列举优秀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的言传身教则会对学生产生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影响。作为非医学专业的老师和辅导员,要提高自身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在本专业工作只是出于工作的需要,甚至看不起本专业的学生。专业老师也要增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学术能力,争取走出校园去进修的机会,把自己所学的最新知识和学生一起分享,增加自己的专业魅力和人格魅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从整体上扮演着一个“导演”的身份,而学校的各个专业都是“演员”。一部成功的作品,除了导演对题材、剧本、主角等的选择外,配角的选择也是好作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只有学校里的“主角”和“配角”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配角”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可有可无、被忽视的对象时,医学院校才能够和谐发展,非医学专业学生才能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下健康成长、愉快学习。

引文注释

①黄康土.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学园,2013(5): 51-52.

② baike.haosou.com/doc/5451246- 5689617.html.

③王静.高校边缘化专业学生心理及对策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3(5):36-38.

④ baike.haosou.com/doc/5398342- 7578885.html.

第7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关键词】自主创业;医学生;专利转化

2016年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会上表示,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且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同中职毕业生以及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共1500万左右,青年的就业群体十分庞大。为了探讨医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专利转化的程度、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问题,本文就宁夏医科大学《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为例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分析。

1医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当下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本项目团队提出了医学相关的《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这个创业计划。“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以现有医学实验的各类器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器材的不足,如易产生较大测量误差,实验工具使用较繁琐,不人性化等方面进行改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其优良性能后可快速投入生产营销的产业链中。未来我们会将前期积攒的收益投入到新的业务的研发中,将产业转型为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型公司。我们计划公司核心业务为以下三点:第一,利用现有的已经成熟的6项专利,设计成适合医学类科研实验室以及各医学类院校使用的产品;第二,进行市场调查,熟悉各医学类院校使用的实验器材种类与材质,权衡优劣后对现有的实验器材做出适合于各个地区使用的统一的实验器材;第三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想法,发现实际情况的不足与缺失,不断研发新的高效的实验器材,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与精确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医学生在这样有利于创业的大环境下创业现状仍不太乐观。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这一创业计划分析发现医学生在创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1医学生在创业方面理论知识不足

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受到专业的自身限制,在市场、经济、政策、风险分析等多方面创业必备的知识都存在短板,因此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市场方向,了解商业活动中所透露出的各种讯号,就更加无法对所选择创业方面的市场行情做好理性和正确的分析,容易盲从,容易误判[1],使医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受到了极大地阻碍。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项目组成成员,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熟悉,但是当涉及到市场导向,营销策略,财务分析时,我们就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就发现,不仅仅是该项目团队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医科类院校,这次、这种创业短板普遍存在,进而造成医学生中虽然不乏有许多前景广阔的创业计划项目,但创业率以及创业成功率远远不及理工科院校的这种现状。

1.2医学生创业方向上受局限

对于医学生,在创业方向极大地受到专业的限制。我们仅仅能够做出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计划,例如一些生物医药的开放,医疗技术创新等,在方向的选择上面远不如理工科,可以涉及到生活,饮食,交通,服饰,物流等各个方向。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在于理工科极大地结合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的很多不足。该创业计划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现有医疗器材的改良为各医学类高校提供便利。但是仅从核心技术如产品怎么样加工出来,如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这些方面来讲我们不如理工科院校,我们的优势在于身为医学生我们知道现有的医疗实验器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进行改良,因此很容易获得相关专利,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仅存在与图纸上的专利概念生产为产品,同时这些产品是否在实践中经受得起考验我们就很难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1.3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

对于医学生,受到专业的限制,想要创业的学生比率远低于理工科类大学。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在前期的一些调查发现多数医学生本科毕业后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考研或是规培,最终的想法是进入医院当医生;第二类毕业生选择医院相关行业如医疗器械销售,医药代表等,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但也不需要通过创业来谋求就业机会;第三类毕业生选择留校当老师或是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因此基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较少了,但是由于目前医疗环境恶劣,创业率有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同样的因为专业限制,想要创业的学生多数会选择与校外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同学合作进行创业而不是同专业同学,但这也仅仅是少数,因此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是医学生创业现状不乐观的主要主观原因。

2医学生专利转化生产力现状分析

2.1“校企合作、专利转化”

大学生创业一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对于缺乏实际管理能力,资金紧张的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医学生而言,直接进行实体创业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是医学生创业的一根救命稻草。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通过专利知识产权质押入股的方式,使其形成科技研发和专利技术持有协同转化创业的可持续循环[2]。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创业计划就是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初期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时候于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公司、厂家进行合作,提供专利技术获得一定的客户源以及市场占有份额,在随后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自立门户,实现自我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医学生在专利的研发上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而使团队行为,作为医学生容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想要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是当下比较前沿的,同时在校学生可以得到在校老师学校的协助,在强大的科研团队下更容易产生有价值的专利。这些专利不仅具有高质量,投入生产后往往也具有高效率,因此假使这些专利保持“沉默”,对于社会而言将是极大地损失,因此医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出的专利向生产力转化具有极大地必要性。

2.2医学生专利转化生产力的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出的专利向生产力转化,是指大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通过从事科研工作研发出科研成果,进行专利技术的申请、转让或持股创业,进而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3]。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的培养,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培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机制,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而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与技术转化协同创业的更是成为一种新兴起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形式[4]。但是目前我们发现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专利处于“沉默”状态。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具体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三点问题。2.2.1医学生研发的专利很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该项目拥有6项专利,最早的一项专利申请批准是在2013年,可是直到该创业项目参加2016年大学生“创青春”创业比赛前这些研发专利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将其转化为成品机生产力的意识。我们分析认为在校师生仅仅认为专利可以作为研究成果在评选职称,学年综测上作为加分项,没有真正的发挥这些专利的可利用价值。加之本文前部分提到过的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没有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强烈意识,才导致了这些专利就不会“沉默”了如此长的时间。因此是否有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是推动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2.2.2医学生研发的专利不被市场认可以《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我们发现,即便我们具有专利转化的意识,医科类大学身研发的专利也很难受到市场的认可。例如该项目的专利之一多用途记滴器,我们联系了相关厂家,但是由于现有的记滴器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作为实验中使用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考虑到这一点,很少有厂家愿意打破当前的市场局面冒风险去生产一批虽然多用途,精确但是有可能缺乏市场的新的记滴器。还有类似的其他三通道的一起专利器材,因为类似的原因加之目前许多高校均多次反复使用自己组装的原理相似的器材,因此厂家认为没有购买专利产生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除了这些因素外,医学生参与研发的其他与医药相关的专利就更加难以进入市场了,因为不仅仅是技术的前沿性,同时药物的安全性以及相关副作用等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因此国内的药物多数是在一些基础药物的机制上进行改良而很少去支持新药的开发。这就导致了专利虽然得到了有关专家认可,但很少有相关企业对其感兴趣。2.2.3医学生专利意识差,未投入生产前已经存在相关产品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6项专利,虽然没有投入生产,但是我们发现许多医院以及学校已经在使用相同原理的器材。这是因为专利在网络上是随时可以查阅到的,只要掌握专利的关键点就很容易的生产出来,因此公司还没有进入市场就受到很大的打击。尤其是很多医学院校,当他们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要不进行批量生产,利用组合的方式同样可以做出相应的器材,加之现在多数器材非一次性耗材,多次使用损耗率低,因此市场需求极度下降。同时作为没有相当创业热情和专利转化意识的医科类学生以及老师来说,多数情况下不了了之,使得类似的产品很难推入市场。

3结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几百万,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为了提高就业率,国家就要特别增加引导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投资力度也是相当大,对于医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也层出不穷,保证其在艰难条件下的创业热情。根据调查显示,从2006年起,国家为大学生专利发明者、中小企业及中小投资人搭建了一个公益性的交易平台———《全国专利技术转化交易平台计划》,这使得跟过优秀的专利项目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医学生创业时要学会创业形势的多样性,学会利用国家政策、根据自身的优劣势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式和途径。在缺乏社会经验等劣势的前提下学会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积极求助,同时要学会分散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稳步推进创业进程,一步步走向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符茂.“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6(03):125~126.

[2]王帅,汤斌,罗曼曼,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校外合作机制[J].科学创业家,2014,04(下):238

[3]王帅,汤斌,饶懿,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校内沟通机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3):5~6.

第8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华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亦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就业难问题[1-2]。出现基础医学研究生就业不畅的问题与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不无关系,如研究生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授课方式单一;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教学方法缺乏创新,与临床实际结合少;学术交流不活跃等。因此,为了使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上一个新台阶,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笔者就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1培养目标

基础医学(BasicMedicineStudies,BMS)是现代医学的基础,是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基石。它的主要内容为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揭示人类个体的结构功能及生命过程;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等[3]。本学科要培养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科技人才。通过学习及科研训练,使学生最终成为具有较强事业心及团队精神、身心健康、博学多才的优秀人才。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培养,学生要充分掌握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科研院所、公安司法机关从事教学、科研或司法鉴定等工作。

2课程设置

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以突出学术和应用兼顾为原则。经过反复探索、尝试,目前开设了实验技术、常用仪器和动物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等特色课程。另外,不同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入学第一年还要学习与自己研究方向和内容密切相关的临床课程,使自己对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有更高层次的认识,这无疑会增强研究生科研的目的性,也会于无形中提升基础医学研究生对自己未来所从事工作的使命感。

3培养模式

当前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主要采取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4],即采取“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中,基础医学研究生主要是在基础医学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和论文写作。这种培养模式适合培养从事基础医学教学与研究的人才,显然已经不能解决现阶段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为此,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开始提出基础与临床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3个阶段来完成。

3.1理论课学习阶段

理论课学习阶段的目标是为后续的科研和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阶段的学习是在本科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性更强的学习,授课教师均为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学生在学习更深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加现代医学和学科进展方面知识的学习。此阶段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并存、交融的优势,举办各类相关讲座,紧跟时展步伐,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3.2临床见习阶段

  基础医学研究生在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穿行临床见习。临床见习时要根据不同的导师和学生,安排不同的临床见习科室。例如:我院基础医学专业有4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肺纤维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导师共同为每名研究生制订培养计划,在基础医学导师和临床医学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选题、课题设计及实施。同时,必须保证每名研究生进入与研究方向相关的临床科室调研、见习或实习。如: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临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肺纤维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呼吸内科;糖尿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内分泌科;心血管疾病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需要进入心内科等。通过研究生前期的临床实践,其可以找到更有临床价值的选题方向,使研究生对自身课题的研究更有成就感,科研动力得以提高,也就更有利于研究出好的科研成果,亦可为自己未来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3.3课题完成阶段

各教学单位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成立以导师为

第9篇:医学专业就业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基层就业;就业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就医要求不断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迅猛发展,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大大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面临招聘困难,面向基层培养的专科临床生对到基层就业有着各自的顾虑,求职心理在学生择业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本文对本校临床医学专业专科生毕业后的基层就业心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帮助学生走出基层就业心理误区,调适自身心态提供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调查对象为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共发放问卷273份(四个专业方向发放份数分别为临床医学212份、康复治疗方向13份、眼视光方向21份、健康管理方向27份),回收有效问卷273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生81名(29.7%),女生192名(70.3%)。

(二)方法

本次调查为电子问卷,问卷所设问题采用不定项选择形式。内容从4各方面进行调查,分别为到乡镇就业的意愿、希望的基层就业形式、不愿意到基层乡镇就业的原因、希望的优惠政策。每个问题下设3-7个选项,数据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一)到乡镇就业的自我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62.6%的学生愿意到乡镇就业,其中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方向、眼视光方向、健康管理方向分别为70.3%、38.5%、33.3%、37.0%。不愿意到基层乡镇就业的学生为37.4%,上述4个专业方向比例分别为29.7%、61.5%、66.7%、63.0%。这说明不同专业方向就业前景的差异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影响较大,以专升本升学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临床医学毕业生较其他三个专业方向更接受到基层就业,就业态度更为务实。研究显示,学校相关部门从新生入学时就提供必要的职业心理咨询和帮助,使他们及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和知识结构范围,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准备,积极增进职业心理适应,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1]。

(二)基层就业期望值

88.3%的学生选择有正式编制,工作地点在乡镇,6.9%的学生能够接受乡管村用形式(正式编制在乡镇,工作地点在村),而聘用制的仅有9.3%。由此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很看重事业编制。目前,编制的有无关系到相关待遇的落实,医学生利益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影响着基层医疗队伍的稳定。而权益是否能够得到合法保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基层政府只有确实增加基层岗位的设置,才能更好地解决专科临床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问题[2]。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误区的原因

1.个人发展机会的影响

在37.4%不愿意是到基层乡镇就业的临床医学毕业生中,认为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等机会少的占63.7%,57.8%担忧职业发展前景不佳。与大城市相比,基层相对落后的医疗设施、医疗技术对于医学生来说发展空间存在局限性。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想留在大城市、大医院从事本职医疗工作,如果这个理想不能实现,就留在城市社区或干个体行业,不愿意下基层,最主要的原因是认为在基层会失去个人发展机会[3]。

2.福利待遇的落实问题

调查显示,44.1%的毕业生认为保险、住房等福利待遇低,38.2%认为工资低,26.5%认为生活环境差。目前,大部分乡镇地区物质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物质条件艰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积极性,成为阻碍医学毕业生基层医疗机构就业的另一主要因素[4]。

3.家庭传统观念的影响

44.1%的被调查者认为到基层就业与家人期望不符,41.2%考虑到不利于子女发展。家庭传统的就业观念,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不愿接受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后到基层就业的事实。来自城市的学生不愿意离开城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又不愿意回到家乡。在决定是否到基层就业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的学生倾向于听从父母和亲友的意见[5]。然而,医学较强的专业性及较单一的就业面,使得其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引导学生及家长明确专科医学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充分认识到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存在的巨大潜力,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已成为新的突破点。

4.希望的优惠政策

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希望得到的优惠政策多集中于能够得到与城市一样的福利待遇;工作一定年限后到县市级以上医疗单位工作;优先获得晋升和培训等发展机会;给予一次性的货币补偿等几个方面。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心理误区的积极调适

(一)转变功力思想,培养良性心理

目前,在一些毕业生中存在只注重物质利益、不愿吃苦或者过分强调自我感受等不良的就业心理。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在择业期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自身期望值过高,且只讲究金钱、名声,不愿到待遇低、条件艰苦的地方。进而引发了所谓“高不成,低不就”的“无奈”;同样,就业后也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对此,作为高等学校辅导员的我们应当能够及时发现并引起注意,注重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的作风及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当增强学生在面临挫折的心理耐受性教育,扩大专业心理疏导的受众面,逐步培养毕业生就业的良性心理[6}。

(二)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就业心态

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应该认清就业形势,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面对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主动、自觉地适应环境,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使学生对自己的潜能和素质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心理咨询,改变自己的消极认知,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保持一种稳定而积极的心态,就业心理从理想趋于理智,达到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相杰,高彩荣,孙闽.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6):732-734.

[2]屈顺利,唐秋颖,雷茗.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9,11(4):74-76.

[3]贾旭生范茜妍等.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省城市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路径的探讨与分析,2015,31(3):123-124.

[4]张建强.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0):101-102+105.

[5]余雅.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新机制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18):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