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境外经营风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境外经营风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境外经营风险

第1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关键词:意外风险评估表;神经外科;护理;应用

通常情况下,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其他普通患者而言相对严重,而且病情复杂,变化多样,所以说,意外风险评估表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意外风险评估表可以准确科学的对神经外科患者临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筛选和评估,从而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众所周知,护理安全对于神经外科患者至关重要,通常意义的护理安全主要是指护理人员通过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和护理专业知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完善意外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现将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6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10~70岁,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和运用意外风险评估表的作用,进而分析和总结出意外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作用。1.2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意外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来我院治疗两小时以内的神经外科患者进行第一次评估,第二阶段,当所选取的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手术或者病情发生一定变化时,需要重新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第三阶段,根据神经外科患者的恢复程度、身体状况等适时地进行风险评估。本次研究过程中对于意外风险评估表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压疮风险因素评估,其二,跌倒风险因素评估,其三,导管风险因素评估。1.3评价方式。1.3.1压疮风险:压疮风险因素评估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感觉、潮湿、活动能力、行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剪切力,首先将各个因素进行级别划分,并将其赋予数值,18分作为有预测有压疮发生危险的诊断果值,评分≤18分应采取预付压疮措施,评分≤14分上报,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1]。1.3.2跌倒风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评估因素包括意识状态、身体状态、一般情况、排泄问题、近期用药等方面进行评估,评分与发生风险的几率成正比,也就是说患者评分越高,发生此类风险的概率也就越大,0分表示无跌倒风险,以此类推,5到8分为中度风险,达到中度风险的患者,填写跌倒风险评估表[2]。1.3.3导管风险因素评估:此类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导管类型、护理操作类型、活动能力、意识障碍程度、患者症状,患者存在上述问题时,对其进行评分,反之则不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发生此类风险越大,反之亦然。中度风险患者需要填写导管风险因素评估表[3]。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运用SPSS软件将所有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将所有结果进行归纳,采用卡方t检验的方式,得出具体数值,进而分析研究结果,并进行相关讨论。

2结果

在对所选取患者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发现合理有效的风险评估可以极大降低患者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最大限度的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意外和风险。统计结果显示,压疮极度风险患者5人,高度风险患者9人,轻度危险患者6人。跌倒高度风险患者4人,中度7人,轻度9人。导管高度风险3人,中度5人,轻度12人。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地护理措施,神经外科患者发生风险的几率逐渐下降。

3讨论

通常情况下,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其他普通患者而言相对严重,而且病情复杂,变化多样,所以说,意外风险评估表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神经外科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自理能力相对低下,所以压疮的风险相对较高,跌倒和导管的风险也屡见发生。意识状态差,营养状况不好,活动自理能力低下等都是引起压疮、跌倒、导管风险的主要因素,所以,对其神经外科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有利于帮助神经外科患者规避护理风险,通过科学的护理保障患者安全。意外风险评估表可以准确科学的对神经外科患者临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筛选和评估,从而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基础上,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一般来讲,护理安全对于神经外科患者至关重要,护理安全主要是指护理人员保障患者的心理、生理、身体机能等不发生损害和障碍,在护理过程中极大地保障患的生命安全,基于此,完善意外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意外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医学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莹莹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季翠玲,陈湘玉,陈璐.误吸风险因素评估表在预防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误吸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36:3686-3689.

第2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关键词:海外施工队伍 整合方式 经营风险

在国家倡导“大经贸”政策和“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央企业及知名的民营企业在国家有利政策指引下积极拓展海外业务。随着海外营业额和利润额的逐年稳定增加及积累,海外施工企业在海外建筑市场及相关产业链等方面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海外经营风险也随海外业务规模的扩大逐步增加,如何规避经营风险是海外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海外施工队伍整合规避经营风险,是海外施工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一、海外施工队伍经营风险

(一)海外施工队伍经营风险的概念及分类

海外施工队伍经营风险是在海外施工队伍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海外公司的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发生而导致海外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该不确定因素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

海外施工队伍经营风险的分类主要有: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或合规性风险;项目风险;信用风险;产品风险;流动性风险;环境风险;声誉风险。

(二)海外施工队伍经营风险的主要表现

海外施工队伍面临的经营风险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风险使海外施工队伍面临投标合同额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海外施工队伍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政治风险及环境风险会影响海外施工队伍在建工程施工任务的完成,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动会使海外施工队伍的资金规模及成本费用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项目风险及操作风险需海外公司在施工进度安排及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提前做好规划,会使海外企业内部管理成本费用得到额外增加;信用风险会使海外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大外部宣传费用及内部培训费用的额外投入;产品风险会影响海外施工队伍新业务的开发及后续工程的承接,从而使海外企业不能有效控制业务开发成本;声誉风险会降低海外公司的品牌价值创造与提升的能力,从而影响海外施工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法律或合规性风险会使海外施工队伍不可控成本大幅度增加,进而影响海外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影响海外施工队伍规避经营风险的因素

(一)组织架构构建上的问题

海外施工企业的组织架构一般由海外公司总部机关及国外各办事处、分公司、项目经理部成。一般实行事业部制组织架构,也就是通常使用区域事业部组织结构。按海外业务所在国家地理位置划分片区,由海外公司总经理授权公司几个副总经理分管海外国家片区的海外工作;业务所在国设立海外业务国家经理,其工作受公司副总经理的指导;国家经理负责该国家所属各项目的资金调配、成本费用监控、工程业务开发、当地税务及业主联系等业务;在所在国设立项目经理,其负责该项目成本费用及经济效益等管理工作。海外区域事业部组织结构实行起来,形式上解决了海外公司管理职能的实施,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各片区为了自身利益,不能和其他片区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利管理;片区之间调拨机械设备及材料时,常常为了自身短期利益而阻挠项目设备、材料资源的正常调配;有时还出现把不能正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及材料直接调给其他片区项目,这一方面增加了内部运费成本,还延误了调入设备及材料所在项目的施工任务的安排。调入项目在这些设备材料运到后,在验收设备及材料后,发现设备材料不适合项目正常使用时,会被迫采取以下手段:要么退回该调拨材料及设备,并向上级机构重新申购新设备材料,或者再从其他项目调拨该设备材料;要么项目自身再组织人力、物力进行设备材料的维修等工作,这就给海外公司项目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及费用,不利于海外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因此,组织架构的合理构建是海外施工队伍整合规避经营风险的重要问题。

(二)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衔接问题

海外施工队伍的绩效考核主要是组织绩效、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考核,因绩效管理是实现海外公司战略目标的控制机制,因此绩效考核也涉及海外公司战略目标的控制实施问题。在海外施工队伍的绩效考核中,普遍注重海外企业的当前经济利益,而忽视海外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还有,大多数海外施工队伍由于绩效考核不到位,使大海外施工队伍施工的积极性受挫,进而影响了海外企业项目风险、操作风险的应对时机,使额外成本费用得到不必要的增加。另一方面,海外施工队伍管理层、施工技术人员、一线生产工人的薪酬激励也多数是以项目前期的施工产值及利润指标为考核依据,该薪酬激励措施主要强调海外施工队伍当前短期利益指标相关联,而缺少对绩效考核中的长期利益指标相匹配;这种与长期发展相脱节的薪酬激励措施会影响激励效果,会减弱海外施工队伍应对政治风险及环境风险的成本控制能力。当然,解决好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之间的衔接问题是海外施工队伍提升管理理念的必经之路。由于海外规模经济及海外企业集团发展规划战略目标的实行,必然带来海外施工队伍的组织结构复杂,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结合更应该优化及富有弹性,以应对海外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问题。

(三)运营管理中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意识问题

在运营管理中,如何进行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应对经营风险是解决海外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精益生产在海外施工管理中,通过追求“零库存”、低成本消耗的管理理念,可以促使海外施工队伍内部管理中面临的项目风险及产品风险因素,使海外公司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准时生产可以促使海外施工队伍内部生产管理提前作好规划,使海外项目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对海外施工队伍合理控制成本,按施工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创造有利的条件,不仅可以减少项目风险、产品风险等内部因素对海外公司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施工进度及形象的提升进一步防范环境风险、政治风险等外部因素对海外公司的冲击。由于海外施工队伍长期依靠以前惯例的施工管理经验,对运营管理中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缺少理性的认识,在海外施工时,多数海外项目经理部不能按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的理念进行施工任务的安排与管理,缺乏利用运营管理中精益生产与准时生产中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应对海外施工队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因素。

三、海外施工队伍规避经营风险的整合模式

海外公司通过施工队伍整合规避经营风险变动的模式如下:

(1)海外施工队伍自身内部的整合,该组合主要适用于海外施工队伍在施工管理中项目风险、产品风险、信用风险及声誉风险比较明显的项目中,通过海外施工自身内部的整合来应对项目自有风险带来的压力。

(2)海外自有施工队与海外国内分包队整合,该整合主要适用于工程造价比较合理且美 元及欧元支付占主要位置的工程项目,让二者施工队伍进行内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海外国内分包队的设备资源、一线工人的技术资源有效填补海外自有施工队由于海外业务规模的壮大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源短缺的现象发生,通过利用国内施工队伍的资源优势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标准,发挥协作优势来创造海外工程效益,进而规避海外经营风险。

(3)海外自有施工队与海外国外分包队整合,该组合主要适用于工程造价比较高的当地币支付占主要位置且当地币对美元贬值趋势比较大的以及海外自有施工队剩余施工设备及技术人才不足的工程项目,二者施工队伍通过整合,以便在海外分包队伍所在国建立良好的地方关系,利用好当地相关资源为海外施工队伍规避风险创建良好的当地施工环境,来达到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资源规避海外经营风险。

四、海外施工队伍整合规避经营风险的建议

(一)构建良好的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战略

海外施工队伍通过内部整合规避经营风险,要构建好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战略。施工队伍内部整合首先要形成良好的组织架构,在海外施工构建区域事业部组织结构时,还需强化海外公司总部对各海外各片区办事处的统一管理,以便协调好各海外片区的资源共享,为海外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良好的平台;同时海外细化各海外办事处和海外项目经理部的关键岗位的人员配置,尤其是海外办事处及项目对副职的设计应该至少保持2名以上人员,以便防止海外施工人员流动及人动造成岗位空缺及衔接不当而影响海外业务正常实施。

在海外施工队伍内部整合中,还应积极规划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以应对海外经营风险。就多数海外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中人员结构还需完善,对海外人才开发及利用方面应实行协同开发战略:海外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由海外公司的自身培养和外部尖端人才引进构成,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尽量以国外当地正式雇员为主、海外施工队伍自有人员及国内分包队伍的人员为辅构成,现场一线工人主要以当地合同雇员和临时雇员构成。这样的人员结构能够和良好的组织架构相配合,一方面可以防止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僵化,使项目管理及人才充满活力,也有利于海外施工队伍人才内部的合理竞争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控制,为海外施工队伍整合规避海外经营风险储备丰富的海外优秀人力资源。

(二)强化带薪休假与岗位轮的管理

海外施工队伍内部整合规避经营风险,需强化带薪休假与岗位轮的管理。针对海外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及长期在海外施工作业的特点,海外公司还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利润指标等情况,合理安排海外职工休假和岗位轮换制度,以应对项目、产品风险中员工不稳定带来的管理费及人工费等额外费用增加。1年中有3-4个月的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能解海外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使海外员工以更佳的身心状态投入工作,避免海外职工长期疲劳作战所带来的工作效率及创新动力下降的问题;海外公司还应在公司与项目之间以及同种性质的工作不同岗位之间进行岗位轮换,不仅可以有效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还使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技能,可以避免公司机关人员官位思想的存在对项目操作风险的应对。二者的实施为海外施工队伍整合的实施规避海外经营风险创建良好的技术和管理平台。

(三)加强精益生产、准时生产与战略联盟的结合

海外施工队伍通过内外部整合规避经营风险时,应强化精益生产在海外自有施工队伍及国内外分包队伍施工管理过程的应用,通过统一管理下的准时生产,使海外施工队伍整合发挥资源共享及协同作战优势,使海外企业应对项目风险及操作风险时发挥成本监控职能。通过海外自由施队伍与所在国当地分包队、国内分包队、外部材料供应商等整合,可以使海外施工队伍可利用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使海外施工队伍通过战略联盟的实施,建立广泛的资源共享平台,为海外施工队伍与外部战略联盟进行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资源互补创建互利的外部施工环境,进而提升海外施工队伍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海外施工队伍进行精益生产时更应加强与战略联盟的结合,因为精益生产倡导与用户关系时以用户至上为准则,与供应商关系时以合作为要件,主要强调在准时生产过程中占用少的资源,通过以上海外施工队伍内外部整合,可以有效实行海外施工队伍的弹性管理,为海外规避经营风险保障。

(四)绩效考评与薪酬激励的有效衔接

绩效考评与薪酬激励衔接得当,能促使海外施工人员集中精力进行施工管理及施工技术的创新,使海外企业的项目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并能有效应对声誉风险及坏境风险等对海外施工队伍的冲击。而通过海外施工队伍绩效考评与薪酬激励相结合会在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进而对施工进度和施工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海外施工队伍能有效防范声誉风险对品牌价值的冲击。海外绩效考评与薪酬激励的结合要实行有弹性的方法,其中,对组织的绩效考评要与海外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联,最好实行股票期权等薪酬长期激励方法,避免海外公司由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海外企业应对外部经营风险的能力。

(五)海外品牌战略价值的不断提升

海外施工企业应对声誉风险、政治风险及环境风险时,还应强调不断进行海外品牌战略价值的提升,来增强海外施工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海外品牌价值的提升不仅要重视内部管理水平、施工技术及质量的提高,还应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创新对海外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的长远贡献。海外自有施工队与海外国内分包队整合、海外自有施工队与海外国外分包队整合过程中,会进一步提升海外品牌价值的影响力,使海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海外品牌价值提升产生互动效果,更能促使海外施工队伍员工集中精力搞新施工新技术的研发和关键施工流程管理工作,对海外工程施工进行优化管理,进而规避海外自由施工队伍自身实力不足所带来经营风险应对力不从心等问题,以上施工队伍的整合可以不断创造海外公司优良的品牌价值形象,使海外公司的品牌价值在海外工程施工中得到体现和提升,进而有效规避海外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候浩杰.海外石油工程项目面临的社会安全风险与对策[J],石油工程建设,2010年2月

第3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关键词:外汇风险;汇率;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境外企业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国际经营事务中,外汇风险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外汇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世界经济、政治等宏观经济环境的错综复杂,外币汇率变化预测难度加大,境外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压力越发地突出。近7年来,美元等主要国际结算货币的汇率的变化幅度很大,增大了外汇风险。2008年至2016年,美元对人民币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2008年-2010年的稳定阶段、2010年-2014年的贬值阶段、2014年-2016年的增值阶段,但都保持持续波动。提高境外经营利润,减少外汇风险的影响,需要境外企业结合汇率风险的种类及综合各种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有针对地采取措施。

境外企业要结合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灵活引入先进的金融工程技术,特别是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管理外汇,合理降低外汇风险对生产经营工作的影响。本文将介绍境外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外汇风险防控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一、外汇风险的种类

外汇风险是指在投资、贸易和金融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中,因预测外汇汇率变动,导致以外币计价的负债价值的增加或资产价值的减少的可能性,主要是指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及利率风险等。汇率风险是目前境外企业遇见的最常见的外汇风险,对经营活动及效益预期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外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外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和主要目标是降低风险与因此而带来的汇兑损失,使其不因汇率的变动而减少预期利润,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得到最合理的保障。企业要对存在的外汇业务开展分析,尽最可能识别风险、计量风险损失。选择和应用衍生金融工具时,企业要对该工具的利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金融工具内生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再生风险。境外企业要牢记衍生金融工具是用来降低与规避外汇风险的,并非用以盈利为目的,要防止扩大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生风险。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

目前国际上,用来管理和规避外汇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分为外汇期货金融工具、外汇期权金融工具、远期结售汇金融工具以及外汇掉期等金融工具。正确运用好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不仅能为企业规避风险、锁定相关成本,而且还能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

(一)选择衍生金融工具的注意事项

选择时,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金融管理水平与外汇业务的风险特点,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掌握外汇衍生工具交易的制约条件

外汇衍生品交易必须以真实的交易背景为依托,开展衍生品交易必须具备贸易或投资等真实的交易业务;注意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的门槛较高,关注金融机构非常严格的保证金制度及授信准入制度;除以上制约条件外,办理外汇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所需要审批的文件资料很多,手续繁杂。

2.应用衍生金融工具要坚持谨慎原则

众多避险工具及手段都是利弊同存,企业要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谨慎地应用避险工具。首先,要注意筹划,减少相应的管理成本。境外企业在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时,不仅仅要考虑其存在的再生风险,同时还要提前预测筹划风险收益及风险损失,制订应急措施;其次,还要全面考虑,尽可能通过抵消来降低或消除外汇交易风险。

3.倾向流动性强和易于操作的衍生金融工具

境外金融市场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金融市场所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多样,管理规范,流动性好,另一种是当地所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管理不规范,流动性差,政府监控不力,再生风险非常大。因此,企业要充分掌握当地金融市场的状况,尽量选择流动性好和简单易操作的衍生金融工具。

4.要控制套期保值品交易规模

由于具备杠杆和投机等方面的功能,衍生金融工具不仅有高盈利的能力,还不可避免地存在高风险性。因此,企业要对外汇业务与金融衍生金融工具的规模和特性上进行匹配,确定衍生金融工具的持仓规模、持仓时间,避免滥用。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应用

在境外国际金融市场中,衍生金融工具比较成熟,形式多样,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保值操作是降低国际贸易中汇率风险比较常用的手段。境外企业不应惧怕使用外汇避险工具,要主动培养外汇管理人才,不断积累自己的外汇风险管理经验,主动采取适当的金融工程技术工具降低金融资产的汇兑损失。

1.外汇期货工具的应用

外汇期货是交易的双方通过合约商定在未来确定的时期内,按照已约定的比例,以一种货币交换另一种货币的交易。以汇率为标的物的外汇期货合约,主要用来降低外汇业务的汇率风险。外汇期货交易的选择,同样取决于汇率预期和信用风险大小,要权衡利得与损失。随着贸易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汇率期货交易的套期保值功能已成为境外企业规避外汇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2.外汇期权工具的应用

外汇期权是国际外汇市场上得到最广泛应用的另一种金融衍生工具,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汇率风险,还为金融投资者创造了盈利机会。从降低外汇风险的角度来看,外汇期权是外汇期货和外汇远期合同的补充,但它具有选择权,期权买方可随市场行情变化,选择行权或放弃履约。考虑到银行等金融机构高额交易费及产生其他资金成本的风险,在进行期权交易时,要尽可能地缩短交易时间,以确保更有利的远期汇率。

3.远期结售汇工具的应用

远期结售汇是确定汇价在交易前而实际外汇交易发生在后的结售汇业务。境外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未来办理结售汇的币种、金额、汇率以及等待的期限。在到期日,按照该合同办理结汇或售汇业务。通过远期结售汇工具,未到的结算汇率被固定,降低了汇率浮动而超出预期的汇率风险。

远期结售汇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后应用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一种衍生金融工具,能够有效降低外汇浮动风险。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控制汇率风险的工具,得到越来越多从事境外业务的企业选择。

4.货币掉期工具的应用

货币掉期,指两个经济主体签订一份协议,约定了交易期限,将债务(或资产)以不同的货币计价。本金在期初和期末以约定的汇率交换,避免了外汇波动的不确定性。货币互换交易是最常见的货币掉期工具应用形式,通过协议事前确定的汇率,交易的一方降低了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货币互换交易不仅降低了资金筹措成本,还减少了利率和汇率风险。

除此外,公司可以根据外汇业务特点、交易时间及交汇范围,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组合使用。

四、总结

境外企业在实施外汇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结算币种、控制外汇收支进度及采用软硬货币搭配等常规的经营性防范措施,还要研究确定适合自己的衍生金融工具。合理选择与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不但能够有效降低外汇的资金成本,减少外汇的管理损失,而且还能够控制和锁定外汇风险。境外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再生风险,必须建立健全衍生金融工具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可行性分析、审批和跟踪,坚决杜绝滥用。

参考文献:

[1]吕一村.汇率风险下境外施工企业的困境及出路[J].企业管理,2015.08(上).

[2]梁少泽.出口企业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外汇风险的防范[J].经贸论坛, 2015:173.

第4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关键词] 风险管理;神经外科;护理;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c)-0138-02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是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对患者、探视者、工作人员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1]。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中,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即给病人和家属带来痛苦。因此,要有效的回避风险,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2009年1月1日始,该院护理部制定了风险管理制度,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降低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1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制度、职责执行不到位引发的风险

护理服务有多项规章制度,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等,医疗护理中严格按照这些规章制度进行,则能有效避免和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有章不循,是造成责任风险的重要因素。如交接班执行不到位,可导致皮肤压疮的发生;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到位可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如未按级别护理巡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处理不及时引起纠纷等。

1.2 专科业务技术不熟练造成的风险

各项新技术的开展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实际护理工作中,个别护理人员专科技术不过关,加大了护理工作中的技术风险,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如颅内出血患者不宜多搬动,要注意保护头部,尤其在翻身时动作要轻缓,避免因护理不当加重出血;急救操作不熟练,急救仪器设备不会使用或使用不熟练;对专科病情观察要点不知晓,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等。

1.3 护患沟通不到位造成的风险

神经外科颅脑患者因发病急、病情较重、预后差,很容易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再加上入院初期对环境比较陌生,对病情的发展、转归不了解,心理会极度紧张,此时他们对医护人员既信赖又怀疑,他们渴望医护人员能详细的向其介绍疾病的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预后等信息。这是,如果医护人员如不能跟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则有可能使护患纠纷产生,导致患者投诉,如护士护理不到位、态度不好、病情观察不及时、操作技术不熟练等。所以,病人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在抢救病人的同时,还应积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住院事项、病情发展与治疗等情况,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1.4 环境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

神经外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存在精神症状,如烦躁多动。因此,医院环境管理不完善常给患者带来潜在的危险,引发医患纠纷。如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或因陪护者离开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坠床和管道滑脱;医院突发停水停电导致的抢救设备使用中断,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抢救设备故障;另外,恢复期的患者在下床活动时因地面湿滑导致跌倒等都是造成医疗纠纷的因素。

1.5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造成的风险

疾病治疗经过及其治疗效果原始记录的病案是疾病诊断依据,也是判断医护人员治疗措施实施情况以及医疗行为是非的凭证。记录不及时不完善,一旦病人死亡,发生医疗纠纷时家属可指证护士观察不仔细、延误了抢救时机。

2 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举措

2.1 加强风险教育,提高法律法规意识

建立健全护患沟通制度,要求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态度和蔼、服务热情,要求自己以一个要求,两个掌握,三个留意,四个避免,五个沟通方式为准则。一个要求是要求自己多与患者沟通,耐心地多听患者及其家属诉说,多向他们介绍相关病情、安抚患者情绪;两个掌握是对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以及治疗情况和患者的医疗费用相关情况进行掌握。三个留意是对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和医疗期望值,自己的情绪、态度控制的留意。四个避免是避免使用对方难理解的专业词汇,避免使用过激性语言和词汇,避免对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和压制,避免使对方强迫接受事实;五个沟通方式是交换性沟通,预防性沟通,书面沟通,集体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在抢救过程中为缩短抢救时间,需规定由哪个班次完成准备供氧吸痰装置、开放静脉通道、准备床单位、备血、剃光头(备皮)、陪送急查头颅CT等,做到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使与辅检科室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辅检结果的反馈。为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实行主动管理风险,尽量减少护理各个环节的风险。 为帮助树立正确、积极的护理风险意识, 经常在科室学习中对一些护理安全方面的实例进行分析。为提高护士的法律法规意识, 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法律教育,懂得在尊重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同时,运用法律武器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2]。

2.2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科室建立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护士长在护理质量管理中重点督查制度落实情况。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制定专科护理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明确各类紧急状况的处理程序,要求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并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2.3 护理警示标识的应用

护理警示标识是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里、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或风险事件发生,而制作各种有针对性、目的性、科学性的警示标识所采取的护理安全措施,使全员皆知,达到广而告之,让护士了解自己在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3]。标识的种类有:①药物警示标识:包括药物过敏警示标识及特殊药物如化疗药、高危药等挂特殊警示标识。②预防意外标识:包括防跌倒、防坠床、防管道受压扭曲等标识。③提示标识:如患者身上的各种管道标识、温馨提示等。

2.4 提高专科业务技术水平

护理风险时常在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处置、临床护理操作、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发生。对年轻同志加强规范化培训,加强三基理论及操作培训,科内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病例讨论,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努力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更新护理方法,经常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专科知识的考核,病区制定专科护理常规、常见疾病观察要点以及常用药物不良反应及观察处理要点,护理人员需要熟记。风险管理四要素护理人员应掌握即交流、同情、表格化、能力,有关颅脑损伤患者观察与护理的课件如如何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与应急措施、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护理、颅内出血保守期治疗患者的病情观察,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等需由神经外科学科主任、年资高的护士准备,并在学习中进行讨论,以提高护士基本素质和识别护理风险的能力,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医护沟通效果。

2.5 规范护理记录

每1次护理行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利或不利的证据。神经外科病人大多数病情危重、变化快,要求及时准确地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用药情况,如因抢救未能及时完成护理记录,应在抢救结束6 h内补记,并注明抢救时间及补记时间;对死亡病例组织科内讨论,护士长、科护士长把关检查,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

2.6 履行告知义务,加强护患沟通

神经外科急诊入院病人较多且病情起伏大,患者及家属大多没有思想准备,对突发意外有焦虑或恐惧情绪,这种强烈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其对事物的判断。护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这样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使冲突发生的频率降低。尤其是行侵袭性操作前,充分体现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利,得到家属和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提高患者满意度。

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需要常抓不懈,要使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的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机制持续健全,要深刻了解医护工作中存在的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能力,使护理风险防范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郝改琳.风险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7(9):20.

[2] 黄芳.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初探[J].浙江创伤外科,2009,2(14):1.

第5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关键词:开放经济体制;民营经济;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3

一、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理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在开放型政策现层显的现状,对于分析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奠定基础。

(一)开放型经济政策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辟新路径

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政策①的实施,为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辟新的道路。开放型经济体制是双向的,对内开放打破地区贸易壁垒,降低地区贸易成本如“沪港互通”、“长江经济带”政策;对外开放打破各国贸易壁垒,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与“引进来”,在“一带一路”、“东盟10+3自由贸易区”、周边互联互通、非洲“三网一化”等开放型政策体制的实施,我国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其中并蕴含着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对外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为背景研究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

(二)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度不断加强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加速实施,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海外投资简政放权的措施,大大激发了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截至2014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已达到6600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②约占30%;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流量为1028.9亿美元,民营企业约占40%,以及在国外共注册了3万家企业中,非公企业占89%,覆盖186个国家与地区,涉及的投资领域广泛,包括资源、科技、基础设施、制造业、房地产、金融、文化旅游等行业。可见,民营企业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主力军。而且,民营企业正从商品“走出去”向资本和技术“走出去”转变。部分民营企业成功地整合全球资源,逐渐占据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意味着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增加

但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从内部因素看,一是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历程较短,国际化经验不足、风险防范能力不高、跨国经营管理中人才缺乏,运用东道国和地区法律及国际通行规则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强。二是对外投资的社会服务业欠发达,易引发社会责任风险。从外部因素看,一是随着美欧经济开始复苏,部分新兴经济体出现经济放缓,国际资本开始更多向发达国家回流,外部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开展投资并购的机会较少,成本有所增加。二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新兴经济体也潜藏着较大经济风险。三是境外安全形势严峻复杂,各种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多个热点同时升温,部分国家和地区安全局势恶化,社会治安较差,对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造成威胁。

此外,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中国企业整体为研究对象,但多数以大型型企为主如:Yeaple,Stephen R.(2006)[1]、Buckley(2007)[2]、Blen Solomon(2012)[3]、聂名华(2008)[4]、张琦 (2010)[5]、徐充等(2014)[6]、或以国有企业方面为主如赵先进(2011)[7]王健朴(2012)[8]、姜华欣(2013)[9]等。近年来有学者: 阮兢青(2009)[10]、李继宏(2013)[11]、胡志军(2014)[12]对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但单独对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因素分析较少,且基于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我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又出现新的特点,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及主要风险

(一)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特点

1.对外直接投资行业的升级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引领和全球新一轮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互联网、生物、新材料与先进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5年广大民营企业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不断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力度,扩大海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围绕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化等新技术、新模式,也加速了与传统产业的融合。

2.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向新兴市场发展

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上看,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主要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劳动力相对低廉或者与中国的关系良好。但是近几年,在实施的一些列开放型经济政策下,尤其在“一带一路”的指引下,我国民营企业逐步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发展,比如浙江越美集团在尼日利亚Galabar自由贸易区建立越美(尼日利亚)纺织工业园,无锡宁朗投资有限公司在泰国建立分公司宁朗(泰国)股份有限公司,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规避了欧美国家征收的125%的反倾销税。根据《2015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入选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中有110家企业在“一带”沿线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承包工程,有87家企业在“一路”沿线国家有投资项目或承包工程,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对外投资模式向“集群式”综合模式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模式根据所处的价值链的环节,可分为四种模式:海外研发机构模式、海外营销组织模式、海外生产基地模式、“集群式”综合模式。海外研发机构模式是民营企业为了获取先进的技术,利用当地的高科技人才,在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某种形式设立研发机构的模式。海外营销组织模式主要是在海外设立海外办事处、贸易公司、连锁店、海外商城等营销组织机构。海外生产基地模式是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进行产品加工生产的模式。而“集群式”综合模式是前面三种模式的结合,集研发机构、生产基地,海外营销组织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民营企业通过“集群式”综合发展模式,在海外建立经贸合作区,减少恶性竞争,形成规范的产业环境来吸引国内企业集体海外投资的一种投资方式,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和内部组织失灵,减少对外直接投资风险。

注释:

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②全国工商联对民营经济的定义:“广义的民营经济的统称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内资民营经济(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港澳台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是不包含外商投资企业。本文采用狭义的民营企业界定:即不包含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企业的统称。

参考文献:

[1]Yeaple,Stephen 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and the Structure of U.S. Trade,” [J].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2006(4):602C611.

[2]Buckley.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ese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7(38): 499-518.

[3]Blen Solomon .Isabel Ruiz. Political Risk, Macroeconomic Uncertainty, and the Pattern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International Trade Journal, 2012(3): 181-198.

[4]聂名华.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防范[J].国际贸易,2008(10):4-8.

[5]张琦.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与防范[J].国际经济合作,2010(04):53-56.

[6] 徐充,韩师光.中国企业境外直接投资风险问题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4(03):82-85.

[7]赵先进.中国跨国企业如何防范东道国政治风险[J].上海企业,2011(5):82-85.

[8]王健朴.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特定性风险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2(05):54-58.

[9]姜华欣.中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13.

[10]阮兢青,陈文标.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27):63-65.

第6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关键词:民营油服;财务风险;资产管理

1 前言

越来越多的民营油服企业跟随国家政策的扶持实现了境外投资,跨国经营。而其境外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国际市场经济变化可能加重国际化经营的难度。常见原因有:一是民营企业较国企来说融资成本较高,容易引起财务风险;从投资审核流程到管理模式可能不够完备。二是境外油气服务对人员语言、油气工程专业、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有较高要求,在人力资源储备及培训上任重道远。三是国内财务核算、ERP系统在境外不能通用,增加了集团管理的难度;境内外财务核算、税收征缴等政策不同,导致资产价值、收入成本核算期间等不同,使管理难度增加。四是可能不具备足够的渠道了解、运用不同国家、地区间法律、经济规定,或不能得到较专业的远期汇率预测,无形中增加了财务和经营风险。

所有财务风险中,资产管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尤其是油气服务涉面较广,包含钻井、修井、压裂、油藏等多种作业项目,所以相关资产投资规模较大,种类庞杂,对资产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利润实现、现金流融通等问题。民营企业无国企强大的资金支持,全靠自身经营增加企业价值,所以在跨国经营中更要谨慎对待境外资产管理不善带来的财务风险。本文就从对境外子公司资产管理角度分析民营油服企业境外财务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2 货币资金管理

资金是集团稳健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当集团能够通过有效集中和授权以控制和利用境外资产,实现内部聚合优势和资金有效分配,高效运转,则能够极大避免企业的血脉―现金流的短缺,同时可以应对金融风险。

1.对于跨国经营来说,集团实现自己集中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是“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海外子公司需开立至少两个银行账户,并分别定性为收户和支户。现金流入全部入收户,现金流出从收户发出,且支户余额只能在经过集团总部核准后由收户调拨。子公司每日汇报收、支账户的余额以及重大金额发生事项,并完备资金流通审核制度,使集团有效控制资金流量和方向。

2.海外子公司账户中银行保证金等限制性货币资金的余额需按月及时向总公司汇报金额变化及保证金内容,涉及到因劳务派遣等原因产生的保证金,需与人事部门等定期核对劳务人员,以从银行返回相应资金,争取盘活所有可用资金,防止闲置资金的浪费。

3.对于境外子公司的账户余额,集团财务部门要与合同管理以及外汇结算部门多沟通,对于集团内部关联企业间的资金拆借合同以及子公司在境外的融资合同等涉及到外汇折算的部分及时更新信息,防止产生较大汇兑损失。

4.健全按照项目划分的资金预算管理、现金流预算管理以及考核制度,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反馈、调整、评估、考核全流程监管,权责清晰划分,以实现资金预算目标。

5.可以结合集团具体经营及现金流情况,引入商业银行相应的现金管理商品,满足资金收益性、流动性、投融资结构合理布局等要求,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3 应收账款管理

绝大多数集团采用“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独立核算”的组织结构,给予境外子公司较大的自主经营权,包括市场的开拓、项目评估和运行等。很多集团对外海子公司的业绩考核中给予产值很高的加权比例,但往往对应收账款,即收入的现金回流没有太多关注。正像上文提到的,现金为王,现金对整个集团的持续有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民营油服企业资本背景不强,靠自己承担经营风险,则更需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监督和改善。

1.集团建立客户信息库,定期对甲方油气开发公司进行信用评级,并设立信用风险预警机制。对应收账款周转期进行监控,境外子公司需按周汇报应收账款余额、回款金额、开票确认收入金额等,进行数据分析和比对,结合境外子公司所在国家的经济形势等分析回款趋势。对余额大、账龄长或客户信用较差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进行催款,或者进行未来现金回流预测,预防减值风险或实现财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2.由于境外子公司的甲方多为当地公司,会计核算为当地货币单位,由于汇率的多变化性,很容易造成集团核算时外币折算损失。所以更应该及时、高效地回收应收账款。可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通过信用保险公司或者国际保理业务转移境外应收账款风险,加快收款速度,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3. 对海外项目的审核和运作摒除重视审批单轻视管理。从项目运行的审核到收入实现的核算,一直到回款入账的确认,都需要高度重视,防止企业运营效率收到影响。

加强集团内部应收账款计已经境外管理人员经济责任调查审计,防止境外子公司管理层运用应收账款侵吞公司资产,同时防止境外子公司对信用已经较差的客户继续进行信用赊销,避免信用风险。

对于集团内部的应收账款款、其他应收款等项目,可以根据集团整体的税务筹划以及资金管理目标等要求自行确定合同中的货币选择,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延期进行结算。

4 存货管理

油服企业由自身性质所定,需储备大量库存应对不同作业工艺,管理上存在较大固有难度。同时,近年来油气服务技术革新不断涌现,更新换代加速,导致库存物资贬值风险加大。再加上2014年以来油气行业处于行业周期低谷期,业务量骤减,也容易导致存货长期堆压,流动性减弱,实现收益的能力降低。尤其境外资产,由于距离、国境间政策等原因,很难在集团内实现灵活移库使用。所以对于境外子公司的存货管理需要运筹帷幄,有的放矢。

1.对于物资采购建立完善的采申请及审核制度,加强库存管理,对出入库流程和内部控制满足集团的相应要求。

2.由母公司实施价格转移而进行的集团内部采购,需要保存完备的内部凭证及报关单据等外部凭证,以期在核销库存前集团内部明确由于进出口及各国核算制度差异造成的材料价值差异,并在将来核算时由此导致的成本差异便于集团追踪。

3.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更需要将库存盘活,尤其是境外子公司现有存货的盘点和披露要及时和完整,将闲置存货,长期对方存货进行资产价值评估;平时作业对存货的采购要实行先核对已有库存的程序,防止重复采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境外的库存很难流回国内,所以要尽量通过出租、置换等多种方式处理,提高存货周转率,防止存货贬值风险。

4.根据集团总体目标来调整境外子公司库存的存量。例如:境外子公司所在国汇率正值贬值,则应多选择从母国进口以期采购更多数量物资。

5 固定资产管理

油服行业因为作业工艺多样,工程施工复杂等原因,需使用的固定资产常常具备价值高、使用寿命长、磨损率高、规模大,维修费用高等特点。同时,由于石油开采工艺的加速更新,很多固定资产面临淘汰速度加快的风险。而油田区块常分散远离城市的野外或者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区,似的固定资产分布于广泛的区域,加大了维护和管理难度,常导致实际位置转移与账面信息更新的速度不一致,加大了核算难度。另外,油服行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还容易出现投资可行性分析不足导致盲目扩大固定资产规模最终形成大量闲置、固定资产使用、搬运等过程中维护不足,导致后续支出增多或者返修维护的现象,反而影响生产作业。而境外子公司的固定资产还面临着作业结束后剩余价值的回收问题,都需要集团层面开始就进行规范化的操作。

1.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油服行业作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行业,对于资产管理应该遵循专业化理念。而境外子公司由于人员匮乏或者当地库管专业知识不足,常出现兼职、人员流动大等特点,导致基本固定资产台账缺失,信息不全,缺乏专业管理知识,甚至早晨固定资产不必要的磨损。所以集团在选派驻外子公司工作人员时,应针对仓库设置、台账登录、与财务部门沟通、固定资产的入库、出库、盘点、报废等流程进行专业化培训和教育。

2.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需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尤其境外子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进行完备的当地经济、市场、汇率的考察,并结合当地对于资产转移、回收等政策的综合评价之后再进行决定。并持续评估产出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投资回收的现金流管理是否安全,是否能够平衡相应融资成本负担。

3.集团需时刻关注境外重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情况,并确保需登记的资产都进行了产权登记,且子公司需将登记文件等资料及时在集团上报、备案。定期汇报所有权变更的情况和说明。

4.在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登记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进行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保证作业业务的质量和安全。对闲置固定资产应上报至集团,并采取调剂、处置、租赁、变现等措施,盘活固定资产,防止公司资产流失,促进资产流动和合理配置。对固定资产报废、毁损、盘亏等情况应及时上报集团,要核实并非工作失误或者舞弊原因后方能做出决定,必要时需要进行境外子公司管理层经济责任审计。

6 结束语

对于油服行业来说,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根本。在资产管理问题上,集团加强对境外子公司监管分工的协同作用,重视监管信息共享,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增强风险控制和能力,提高周转率和运营效率,落实绩效考核和经济责任审查等都是基本的方法,通过以上详述,能够对民营油服行业的境外子公司由资产管理的角度引发的财务风险有很好的防范和减少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子瑜.石油企业集团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会计之友.2010(4):54-56..

第7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的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1]。临床实习后期是护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最佳时期,但是随着护生实习接近尾声时,护生的主要精力已放在迎接毕业统考和考虑毕业去向等问题上,工作积极性下降,所以这一阶段的带教是对护生影响最大的阶段,也是护生护理风险发生的最大阶段。

我科自2009年3月起启用风险管理理论,加强对神经外科护生实习末期带教的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纠纷,增加护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风险事故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

1.1 一般资料

科室设有病床38张,护理人员16名,于2009年3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病人1382例,在本科室实习人员94名,其中本科46 名,专科26 名,中专22名,处于实习末期38名,年龄均在17-22岁。出现护理风险9起,其中因护生护理技术服务而产生的风险5起,主要为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业务素质较低,技术操作不规范,不熟悉专科护理流程,应急抢救配合能力低等,非技术服务存在风险4起,主要是沟通不充分,缺乏技巧,未及时履行风险告知义务,未能充分进行病人评估,护理记录风险等。

1.2 风险识别、评估

风险识别时风险管理的第一步,首先通过识别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进行风险评估。

1.2.1临床带教老师岗位风险评估

1.2.1.1 缺乏法律知识教育及风险管理的培训 临床带教老师法律知识淡薄,未能意识到带教也有可能会侵犯病人的权利。如一些带教老师在未能与病人有效沟通情况下,暴露病人隐私部位,给护生进行实体讲解或演示操作,此行为已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

1.2.1.2 带教老师管理不严格 有的带教老师见实习后期护生对临床操作已基本掌握,操作结束后带教老师不能严格进行核对检查,甚至把护生当做自己的小助手,放任护生独立进行操作。

1.2.2 护生岗位风险评估

1.2.2.1 因求职和对专业选择产生动摇造成风险 在实习末期易产生厌倦、松懈的情绪[2]。轻视护理专业思想松懈,工作不如以前积极主动,对基础护理繁琐小事有厌恶感,因此,此期除了加强纪律教育外,更是易发生差错事故的高峰期。

1.2.2.2 护生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法律意识淡薄:对医疗护理所面临的一些法律问题知之甚少,在实习中不注重护理与法律的关系,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说话做事不严谨,易引起医疗纠纷。

1.2.2.3 擅自执行医嘱或独立操作的风险 部分护生在实习后期,对护理工作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易产生自满心理[3] .反感老师支配“干杂活”,在病人面前不愿以护生身份出现,愿独立操作,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督,擅自为病人进行技术性、侵入性护理操作,遇到突况,缺乏应急处理的能力,产生风险。

1.2.2.4缺乏人际交流经验与护患沟通技巧:大部分护理实习生不明确沟通目的,不理解病人的心理及需求;与病人及家属不知如何交流沟通,尤其表现在非本地护理实习生中;不能应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向病人做相关疾病健康教育。

1.2.2.5 护生职业暴露风险 护生技能不熟练,工作经验不足,防护知识相对薄弱,使他们容易受到职业危险因素的伤害。

2 方法

2.1增强带教老师法律意识,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带教老师实行竞争上岗,选择工作态度认真、严谨、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临床操作技能的老师带教,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产生偶像效应[4] ,带教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培养护生的工作作风,即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护生,将护生的失误率降低为零。在带教中,带教老师要求做到严格要求,严格执行,严肃检查,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不可放手让护生无监督的独立操作[5]。

2.2加强带教老师及护生风险意识及管理 医疗纠纷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虽然护生在学校受到过一定的法律知识教育,但在临床上她们很难意识到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首先要更新管理理念,使护生了解风险管理的作用和目的,加强护生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及业务综合素质的培训,对护生进行职业防护的培训和指导。根据我科情况,科室内设风险管理小组,积极收集科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每个月组织护生和全体护士认真学结。

2.3积极消除护生就业选择与临床实习的冲突 后期主要以毕业择业的心理为主[6]。在就业择业问题上,带教老师与实习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安心学习,让其相信只有较好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就业机会。科室每年对临床实习中表现特别突出,经常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的品学兼优的护生,直接向护理部推荐,建议毕业分配本院,使护生的实习成绩直接与护生毕业分配挂钩,鼓励了护生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的热情。

2.4端正护生学习态度,重视基础护理 带教老师应有计划培养护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护生参与到临床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中,

激发他们对临床护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正确指导护生,基础护理师最常规的护理操作规范,端正对护理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护理理念。

2.5加强护患沟通,及时履行告知义务,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护生对病人进行“换位思考”,指导护生把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融入到最基本的基础护理操作和生活护理中。带教老师除了要言传身教,还要注重加强平时对护生语言和行为的指导,多沟通,多交流,

要教育护生理解病人感受,尊重病人的人格,及时满足并认定需要,以积极稳定的心态投入到临床实习中。同时,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均应先与病人沟通,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有效减少带教中的纠纷。

3小结

护生在实习后期面临学习、择业、考试等压力,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神经外科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科室,风险管理应始终贯穿于在实施带教过程中,尤其是实习末期易发生高风险阶段,带教老师应注意了解护生的实习态度,及时发现护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既要严格管理,又要以人为本。经过两年多的临床探索,

入我们科的实习后期护生自律意识明显加强,能在临床工作中自觉及时进行评估护理风险的高危因素,提高了护生在神经外科危重症病人抢救中的配合能力,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事件管理的思路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376

[2] 张淑东,马秀琴.临床实习生实习各阶段的心理分析和管理办法[J].华北煤炭医学院院报,2010,12(2):283-284.

[3] 高丽华,陈凤香,林海丽.护生临床带教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5(8):878

[4] 孟凡刚,毛更生.培养临床与科研能力并重的神经外科研究生[J].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2):212-213

第8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 风险管理 应对策略

风险管理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活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美国COSO委员会在2004年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合框架》中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订并贯穿于企业之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主体的潜在事件,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偏好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我国从2004年颁发《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以来,先后在保险公司、网上银行、商业银行、中央企业等不同领域的风险管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其中,2006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在央企和上市公司中影响深远。《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在央企及所属上市公司内全面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建设工作,并将风险管理工作的成效和央企负责人年度考核挂钩,进一步增强企业实施ERM体系建设的力度。在《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实施一年多后,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联合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审计署四部委共同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所提及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在内,于2009年7月1日前构建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该《规范》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此举旨在通过法律形式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内部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

一 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概述

根据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结合美国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建筑企业的风险一般包括战略风险、法律风险、运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五部分内容,每一部分风险又可进一步的细分,并且可按其风险大小分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境外公司经营风险、投资风险、竞争对手风险等属于重大风险。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可以说是排在所有风险中是排在第一位的,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是指企业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措施落实与检查、事故处理等方面缺乏有效管理而导致的企业存在安全质量隐患和施工人员违规违章操作或忽视劳动保护要求,导致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发生或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伤亡、企业财务损失,影响企业声誉的风险。企业未制定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相关政策和程序,或政策与程序不符合实际,未得到有效执行,可能导致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发生或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人员伤亡、企业财务损失,影响企业声誉。

境外公司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境外设立机构和经营时,由于受宏观经济、国际政治形势、外交政策变化、政府行政干预、社会文化差异、法律法规、汇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存在影响境外公司持续经营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文化风险、合法合规风险、市场风险、税务风险和汇率风险等。因为境外复杂的政治、文化形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容易与当地发生冲突,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资金回收困难。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缺乏必要的、合适的监控,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照计划正常开展的风险。企业缺乏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组织和控制,可能造成无序施工、资源浪费或工程延期,甚至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导致项目失败。同这一风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竞争对手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是指市场无序或竞争对手恶性竞争,采取合同低价中标,竞争对手采用行业领先技术或工艺,公司现有产品、服务竞争力下降,导致公司收益下降的风险。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导致各类建筑企业大量涌现,市场上充斥着许多施工质量低下的企业,企业间竞争加剧,有些企业为争取项目在压低价格报价,从而引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等各类风险事故。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资信息收集不完整,未能充分考虑投资对象的潜在风险,或从事不擅长领域的投资,造成难以承受的投资损失,或投资退出方案不合理、不完善,导致企业不能及时止损的风险。企业投资立项错误的风险,可能造成投资方向不正确,降低投资效率;企业投资信息收集不完整或从事不擅长领域的投资,可能导致企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企业投资的合同风险,可能造成投资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合同条款不完善或者不具有法律效力,使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法律保障。

二 建筑施工企业重大风险案例分析

2000年8月,中铁大桥局中标成为帕克西桥项目施工的总承包商,由于对菲迪克条款和施工技术方案研究不够,加之所在国政治、法律的波动、罢工和第三方干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投标报价与项目实际造价相比偏低许多,项目实际造价大大超出合同价格,项目前期亏损较大。虽然中标企业最终通过各种索赔挽回了损失,但透过这一事件,可以发现在境外公司经营风险这一大风险下,还包括了投标报价风险,政治、法律、社会风险,汇率和物价波动风险,等。

2008年6月21日9时5分,瓯江特大桥移动模架在施工纵移过程中,后支承门架右侧主拉杆突然断裂,主梁拉动桥面上后支承门架向左侧横移约60cm,左拉杆断裂,主梁坠落,砸垮桥下部分房屋,造成7人死亡、19人受伤、移动模架损坏。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移动模架在拉杆构造设计上欠合理,安全富余度偏低,局部应力超过钢材屈服强度,制造拉杆的材料性能不完全符合相关标准,焊接质量未达到要求,致使拉杆断裂截面在正应力作用下达到屈服极限,从而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直至拉杆断裂,导致移动模架整体垮塌。虽然该事件是由于移动模架垮塌系质量问题所引发,施工方未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是,透过该事故可以发现,施工企业在防范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时,不仅要严把自身生产安全与质量,在选购重大特种施工设备时也要严把质量关,进行检查、验收、签证等。

2009年,中国中铁下属的两家全资子公司及波兰德科玛有限公司(简称中海外联合体)中标波兰A2高速公路最长的两个标段,总里程49公里,总报价约4.72亿美元,这一报价低于政府波兰政府预算一半以上。2011年6月,工期过去一大半,而工程量只完成不到20%,中海外联合体最终于决定放弃该工程,因为如果坚持做完,可能因此亏损3.94亿美元。这一事件的产生是由于中海外联合体太急于拿下项目,在没有事先仔细勘探地形及研究当地法律、经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就与波兰公路管理局签下总价锁死合约,这一合约是标准菲迪克合同的删减版,波兰公路管理局删除了很多对承包商有利的条款,以致成本上升、工程变更及工期延误都无法从业主方获得补偿。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央企在进行海外投资时的种种缺陷,成为央企海外投资失败的典型案例。

三 建筑施工企业重大风险产生的原因

建筑施工企业各类重大风险的产生原因都是复杂的,单纯从某一风险产生的角度来分析,各类重大风险都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的,下面对各类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产生的原因。由于未制定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办法,或制度办法不符合实际,造成施工安全与质量管理制度的风险;由于危险源识别不细致、不全面,存有遗漏,危险源评价方式不正确,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未及时对危险源重新补充识别和评价,未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未得到有效执行,造成重大危险源管控风险。

第二,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产生的原因。由于对项目现场的调查和分析不够仔细,对环境影响和施工难度的估计不足,导致工程项目预算和计划制定不合理;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检查和质量监管工作,导致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混乱,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工程项目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第三,境外公司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由于公司对境外环境的影响估计不足,没有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导致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由于公司没有建立对境外经营的信息收集、沟通和检查机制,导致缺乏对境外经营的监管。

第四,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由于公司投资前未充分收集投资信息,对信息的分析不够深入,未能事前充分考虑投资对象的潜在风险,可行性报告未经过充分论证、评价,导致投资项目可能出现决策失败;由于项目招标、合同签订不符合程序,合同条款不完善,可能导致投资的合同风险。

综上所述,引发各类风险产生的原因之间都是纵横交错的。而依据前文中建筑施工企业重大风险案例的分析,任一风险事故的出现都不是单纯的由一种风险所引发的,各类风险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针对建筑施工企业常见的几类重大风险,可将引发这些重大风险的原因归纳如下。

首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效力低下。在企业因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工程分包风险等风险出现事故时,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都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些制度流于形式,有些风险还尚未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进行防范。

其次,对潜在风险的认识不足、评估不准确。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建设周期长、施工条件复杂、原材料价格波动大等特点,但无论企业在出现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市场变化风险、工程分包风险还是投资风险时,都存在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评估不准确的现象,在招投标时、在设备采购时、在签订合同时都没有深入了解相关信息,没有深入认识潜在风险,并进行准确的风险评估。

四 防范建筑施工企业重大风险的应对策略

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进行风险防范的重要前提,企业必须有一整套完善、有效的制度来控制风险、降低风险。例如,可通过健全检查监督机制来防范施工安全与质量风险,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不得随意降低保障标准和要求;可通过制定完善的境外经营管理制度来防范境外公司经营风险,建立境外项目信息收集决策机制,规范境外项目从办理招投标许可、项目报价评审和项目合同评审到取得中标通知书为止的经营开发的全过程;可通过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的分级管理组织体系来防范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由总公司成立项目部或者由具备较强实力的子分公司成立项目部进行管理,对于规模较小的工程项目,由各子分公司成立项目部进行管理。

2.夯实项目基础管理

风险在没有转化为事故之前都是可以有效管理的。例如,可采用各种形式增强员工安全意识,重视岗位培训,对于特殊岗位实行资格认证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项目的监控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质量隐患;加强施工和投资管理,规范资本经营,不断增加企业投资收益的比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深入了解,完整收集资料加以分析,对可行性报告进行充分论证和评价,充分考虑投资对象的潜在风险;积极组织进度、安全、成本、质量等各方面的检查,及时排查工程隐患,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3.强化责任追究机制

严格执行事故情况快报制度、事故调查处理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对发现的问题出具书面整改通知并进行跟踪验证,确保不留隐患;每年定期对工程质量风险进行总结分析,并针对性地部署质量控制工作要点;对于施工过程、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事件,对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要进行责任追究;对导致某类风险级别提高的相关操作和活动要加强培训交底;对已发生的安全质量事故要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相关责任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刘霄仑.风险控制理论的再思考:基于对COSO内部控制理念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0(3)

第9篇:境外经营风险范文

(一)财务决算准确总结了生产经营成果,体现了江汉油田上下团结一致,坚决贯彻总部决策部署,以“稳油增气、特色发展、和谐建设”为思路,集中力量建设“中石化上游特色一流企业”取得的突出成就。2014年全面完成预算目标,经济总量再创历史新高,经济基础持续稳固,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二)财务决算有效揭示了管理“短板”,反映了江汉油田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的同时,资金供需矛盾突出、债权规模和筹资费用高企不下、境外经营风险增加、资产经营报酬不高等问题成为困扰发展的瓶颈因素,必须以改革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稳中求进,综合平衡,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三)财务决算全面检验了会计集中核算的科学性和先进性。2014年连续运用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编报财务决算报告,系统各模块更加成熟,运行指标展示了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操作应用水平,达到了规范上线的预期目标。

二、财务决算反映的问题

财务决算暴露出企业管理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反映在财务数据上,但并非财务问题,而是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矛盾的综合反映,需要凝聚其他部门力量,落实责任,抓好协同,源头治理,防止问题积累演变成财务风险。主要问题如下:

(一)债权清理回收力度有待加强。2014年末,江汉油田短期债权项目占流动资产的46%,比年初增加4.6%,债权规模过大占用了流动资金,导致资金严重匮乏。影响债权规模的因素:一是债权表现为经济利益的预期流入,债权增长本质上是经济总量增长的表现,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条件下,债权规模呈现同方向增长趋势。二是多数单位没有深刻认识债权与经营成果的关系,存在“重收入、轻债权,重效益、轻回收”的现象,市场、销售、结算等部门管理脱节,不注意追索债权实现成果回流,债权调控力度不够,清理效果不明显。三是部分单位对债权风险认识不足,内部控制弱化,尤其备用金余额偏大,清理不及时。

(二)实物资产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存货增长速度快。2014年末,江汉油田存货比年初增加68%,存货中原材料、库存商品、在制品及半制品、未结算工程成本分别占17%、22%、36%、15%。影响机械制造板块存货的因素主要是生产周期长,产成品及在制品多。影响石油工程板块存货的因素主要是工程结算不及时。存货实质上是资金的“实物化”,也是形成流动资金占用的重要原因。二是在建工程清理滞后,已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项目未按规定及时转资,少提折旧,影响财务损益和资产结构。在建工程清理滞后的原因:工程项目从立项、预算、施工到验收、结算等流程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辖,各部门间相互独立,衔接不到位,信息传递不对称,影响对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判断,延误转资时点。

(三)投资管理过程控制力度不够。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额与中石化集团下达计划额间存在差异,有超计划投资现象。主要原因是投资项目实施中,过程控制力度不够,多数单位仅关注实物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对与工作量相匹配的投资进度缺乏有效分析,直到竣工决算才发现超投资。二是受投资计划影响,未正确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化支出的界限,存在资本支出费用化问题,主要是部分单位基建、修理项目未报批,未纳入投资管理,转而通过费用化渠道自行解决。

(四)境外经营风险管控亟待提升。境外项目经营规模持续扩大,新签合同量逐年攀升,但经营风险与日俱增。一是境外资产监管松散,境外购置的设备、车辆未计入固定资产管理,部分在成本中列支,部分在长期待摊费用挂账。部分项目施工周期短,合同终止后资产滞留境外,未及时运回国内。二是物资采购缺乏科学论证,尤其筹备期间采购规模普遍超过可预见的工作量需求,大量库存沉淀在施工现场,增加库管压力。三是资金回流速度慢,境外创造的收益不能及时转化为现金流,收支缺口大,加剧资金紧张局面。

(五)职工薪酬管理引发审计风险。部分单位未严格遵照《集团公司人工成本管理办法》管理职工薪酬,工资、劳务费口径与政策规定存在偏差。部分单位未清理非工资性收入,补贴项目多,列支渠道不规范。部分单位将属于薪酬范围的工资、福利费直接在成本费用中列支,没有真实反映人工成本的竞争力水平。

三、加强企业财务决算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为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深化财务管控能力建设,经分析研究财务决算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债权管理机制,加大清欠回收力度。完善债权管理机制,关键是明确责任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实施源头治理。销售(市场)部门对债权的形成、追索及动态管理负首要责任,全面负责市场风险评估和客户信用评级,区分不同资信等级制定差异化赊销政策,甄别筛选优质客户,培育实力强、信用佳、资金状况好的营销网络。销售人员负责“点对点、笔对笔”组织债权回收,按照“谁批准、谁经办、谁负责”原则全程跟踪债权清收,确保销售收入与债权清收同步运行。法律部门负责审定合同条款,在合同中明确债权回收方式、回收期限、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对超过合同执行期的债权会同销售、纪检监察、审计、财务部门采取补救措施,防止发生坏账损失。财务部门负责债权基础管理,建立债权登记台账,定期与债务方对账,分析账龄结构,梳理疑难债权及逾期债权,向销售、法律等部门发出提示预警。经营部门核定并考核销售部门(人员)债权回收指标,对清欠不利造成损失的人员进行处罚,对清欠有功人员进行奖励。

(二)挖掘降库利库潜力,降低存货占用规模。抑制存货增长,改善资金流动性,需要从存货成因入手,抓好源头防控,增强全过程调控能力。物资供应部门应发挥计划控制功能,结合生产安排合理预测物资需求,严格审核各单位提报的需求计划,综合平衡,错时采购,避免计划脱离生产进度超量采储。生产运行部门应积极消库降库,在油田内部建立物资调剂平台,建立库存信息库,在单位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优先消化库存,消除积压,降存量控增量,加速存货流转。要严格以销定产组织生产,根据订单倒排生产计划,合理调控交货期,优化生产运行,减少在制品、产成品规模。

(三)优化投资管理体制,实现投资全过程管控。针对投资超计划、实物管理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建立全过程管控体系。计划部门应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做好投资项目构成分析,合理估算投资规模,准确编制投资概算,积极争取有利的投资额度,保障投资来源。建设单位应科学分解投资成本,合理落实设计、监理、筹建、施工单项成本,做好项目分项控制。强化施工过程管理,严格签认工作量,严格控制合同外工作量,不突破投资总额。资产管理部门应组织做好竣工质量验收,审验投资项目竣工资料,合理确定实物工作量完成情况。审计部门应加大对投资项目审计力度,及时纠正投资无计划、超计划或实物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及时提示相关部门增补投资,防范资本支出费用化。

(四)增强境外项目管控能力,提高项目运作水平。坚持区域化发展,立足现有国家市场高起点谋划区域市场格局,扩充队伍规模,做大市场总量,培育集群效应。理顺管理体制,由国际合作公司归口管理境外项目,统一签订合同,统一组织施工,统一会计核算,实施“一体化”管理。国际合作公司择优充实境外财务队伍,加强培训考核,尽快提升境外人员业务能力。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抓紧编制境外项目内部控制实施细则,细化节点流程,形成一套体系严谨、配置科学的制度规范,约束境外项目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防控境外项目经营风险。加大效益考核力度,在经济责任制框架内单独核定境外产值、效益指标,促使境外项目更加注重集约管理,更加注意成本控制,转变经营方式,缩短项目回报期,尽快见到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