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如何提高规则意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高规则意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高规则意识

第1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转化思想 渗透

转化思想,指的是学生在遇到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时,通过观察、分析、类比、联想等思维过程,选择运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变换,将其转化为一个新问题,通过新问题的求解,使原问题得以解决。教学中逐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掌握转化的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

一、转化思想渗透的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转化思想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将会有一个质的提升,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

运用学过的知识转化出新的知识,就是培养学生转化能力的一个过程,如在小学数学中,对一些新图形的面积或体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将新图像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进行推导计算的,圆柱体的面积公式推导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而来。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老师一定要擅于抓住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积极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想,并找出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推出新知识,从而达到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状态,当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关系后,不仅会感到恍然大悟,对新知识的掌握也会更牢固,不用死记硬背,他们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最基础的东西推导出新知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

小学数学教学大多讲解的是一些具有规则的图形的计算,对不规则图形的计算就没有明确的公式规定,那么如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排水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物体放入固定的且装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水上涨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排水法求不规则体积很好的给我们展示了如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从而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所以说,不规则转化为规则,也是转化思想带给我们在学习上的提高。

3.将复杂转化为简单

在小学数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题目不仅文字众多,描述得也十分复杂,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学生在拿到这样的题目时就会显得十分茫然。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如何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将题目解答出来。老师可以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先明白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条件,然后再在题目中去寻找所需的信息,然后在判断题目中的信息是明确告诉的还是需要进一步求解的,层层推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化难为易,最后解出该题。

4.将抽象转化为直观

抽象的数学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处在起步阶段,面对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时,往往转不过弯来,这时,就需要老师将一些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提高。举个例子来说,在一些倍数关系的题目中,一个普通水杯的价格是13元,而一件衣服的价格差8元是水杯价格的5倍,求衣服的价格是多少?倍数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要根据题目找准倍数关系,理清谁是谁的多少倍,数量关系较为复杂。在讲解这部分题目时,教师应将抽象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法转化为直观易懂问题,就这个题目而言,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让进行解决,将杯子的价格定义为一个圆,然后衣服的价格就是5个圆,最后在减去少的差的8元,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解题思路就变得更加清晰,也让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了起来,抽象问题瞬间转化为直观的问题,对小学生转化思想的培养和提高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将无序转化为有序

在数列的学习中,繁多的数字排列会让学生感到无从着手,如何将杂乱无章的数字转化为有序的数列是一个重点,这时,可以通过表格或者画图等方式将多且乱的数字进行归类和整理,将无序杂乱的问题转化得清晰有序。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转化思想时机的选择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数学转化思想的能力时,一定要注重时机的选择,不能盲目的进行引导,否则会达不到教学的目的。我认为,在时机的选择上,可以从以下两个点来切入。

一是当学生遇到复杂的数学题目时,学生肯定会因为繁琐的题目而找不到突破口,这时,教师不应及时告诉学生解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整合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从问题入手,在题干中找寻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在找寻信息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他们能够快速的找寻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理清条件的主次关系,逐一的解决问题。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花费课堂上较多的时间,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学生思维提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解决了问题,转化思想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二是在解决复杂繁琐的问题过后,老师要给学生说明学生刚才解决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是转化的办法。然后,把整个转化的过程向学生们阐述清楚。通过这种实地的操作和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转化方法的使用过程及使用价值,这对学生以后使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启发学生在以后的解题中自觉地使用。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整个训练的过程就尤其重要,学生只有自己亲身试验过后,才能理解转化思想的重要性,也是让学生在转化思想的运用上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数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方法主要有将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将无序转化为有序五个方面,通过这些转化过程的训练,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转化思维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的时候,也应抓准时机,注重培养的过程,才能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明白转化思想的核心所在,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运用转化思想进行解题。

参考文献:

[1]凌德元.浅谈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学教育,2015,(3).

第2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溺水安全教育教学计划范文:

教学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学习溺水安全知识。我们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知道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长大。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预防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大海、青山头水门、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海边、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箭来相助或拨打“110”。

2.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3.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第3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关键词:显性语法教学;隐性语法教学;语境理论;英语语法

外语应当有意识地去学习还是无意识的习得一直以来都是外语教学领域中的争议之一。同样,对于英语语法教学也存在同样的争议。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最初流行的是显性语法教学,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听说法的兴起,更多的学者趋向于隐性语法教学,随后许多学者认为应当将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那么应当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现实环境和条件,在教学实践中采用显性语法教学法和隐性语法教学法。本文将引入迪斯尼经典影片来创设语境,将显性语法教学、隐性语法教学和语境理论相结合来进行语法教学。

一、显性语法教学、隐性语法教学及语境理论

1.显性语法教学

在显性语法教学中,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先讲授语法规则,而后学生通过做一些相应的语法练习题,比如多项选择、改错、翻译等来加强记忆所学语法点。此语法教学法把英语语法看成是一个知识系统,学生可以系统性并有意识地去学习。

显性语法教学有两个特征:一是专门对语法规则进行讲解。另一个是要求学习者注意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规则,它要求学习者通过教学活动去发现规则。该教学法有其明显的优势,比如:语法规则可以由老师来清晰的讲解,学生对语言形式也更加关注,因此,通过大量的练习后学生可以对某一个知识点牢固地掌握。

然而,显性语法教学也有其缺点,比如:该教学方法过度重视语言规则的讲授、记忆和练习,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使得语法学习更加的枯燥,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学习效率。

2.隐性语法教学

在隐性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给包含所讲语法规则的语篇或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习者掌握所学语法。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法规则的能力,使学生尽可能地自然地习得所学语法规则。

隐性语法教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它将语言点放到了具体的语境当中,所以学习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语言的意义和功能是如何运用到此语境当中的,有利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却忽视了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学生的语言输出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错误,它没有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对于一些较难的语法规则,其效果则不如显性语法教学。因此,更多的学者提倡将显性和隐性相结合去教授语法规则。

3.语境理论与语法教学的关系

根据前面所述,将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相结合能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语法规则并能很好地知道如何运用所学语法规则。而隐性语法教学通常是通过设置特定情景即要结合语境来学习语法,因此如果能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更有利于学习者的语法学习。徐盛桓(2000)认为,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构成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语言又离不开语境,因此语法、语用、语义这三个方面就成了研究语言及其运用的三个要素。上述论述充分说明,语法教学是不能脱离语境而孤立地进行。能使学生准确、恰当地使用所学语法结构是语法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在语法规则和结构上,必须引进语境因素,将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显性语法教学、隐性语法教学与语境理论相结合的语法教学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显性语法教学和隐性语法教学都各有利弊,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更有利于英语语法的学习,而隐性语法教学一般都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学,因此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当中,轻松愉快的把英语语法掌握好。在本研究中语境是通过迪斯尼经典影片来实现。每涉及到一个语法点时,课前教师要先选择好包含此语法点的影片,课堂上先放影片,让学生先熟悉语境,了解影片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无意识地了解到影片当中的语法点,虽然此时学生不能很清晰地知道此语法点,但他们已经知道此语法点该运用到什么语境当中。当学生对影片内容都了解后,教师再把其中的语法点提取出来进行讲解,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在此过程中,将显性语法教学、隐性语法教学和语境理论都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法点,并且知道此语法点运用到什么语境当中。但此过程的一个难点是教师的工作量会加大,因为在上课之前教师需从海量的影片当中选取适合高中生水平的并包含所讲语法点的影片,工作量大,教师负担加重。

总之,为了使高中生能很好地掌握语法点,为其他方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将显性语法教学、隐性语法教学和语境理论相结合是一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牢固掌握语法并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戴曼纯.二语习得的“显性”与“隐性”问题探讨[J].《外国语言文学》2005(2):77-86.

[2] Ellis, R. 从二语习得角度对语法教学问题的回顾[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Research in Basic Education, 2008(1): 141-162.

[3]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1982.

[4] 徐盛桓.语法、语义和语用――何自然《英语语用语》导读[J].《外国语》2000(3):77-79.

第4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今年涪陵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二、防溺水教育

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未成年人,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同学不慎掉进江

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三)、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第5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关键词】规则精神,战术,足球

在足球训练课中,在学生熟练掌握动作技术的基础上,我首先给学生讲解战术,并详细分析运用每一个战术的环节及要领,然后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在对抗练习中,如果发现学生有犯规动作,立即予以纠正,并向他们贯输规则要领;使他们记住,在平常的训练中既要注意足球规则的利用又要提高战术意识,最终达到比赛的胜利是我们训练的目的;但如何将足球规则与战术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我们训练的关键问题所在,如在?“二过一”的战术配合训练时,我首先给学生讲清“二过一”的战术目的和意图:是为了快速摆脱对方的防守,达到有利攻击对方的战略目的。尤其是在突破对方最后一道防线上,一定要做到快速传接球,不能有丝毫的迟疑,战机稍纵即逝,否则,就可能造成越位。“越位”也是足球规则的名称;我在讲解集体防守战术的时候,我结合教学训练中经常出现的越位实例,来给学生讲解、分析如何制造“越位陷井”来瓦解对方的攻势。这样学生在训练中,进攻,防守,配合比较清晰。

为了使教学训练和规则能有机结合起来,我在训练中,结合技术动作,从理论上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基本技术和理论知识能够揉合在一起,如在训练“抢截球”时,抢截球技术在足球比赛中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防守的时候,运用比较多,但在利用这个动作进行防守时很容易出现犯规动作,在对抗训练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用手推对方,或者是未等球运行到控制范围时就过早进行冲撞,这些都是在训练中经常出现的犯规动作。这个时候,我以“侧向抢截球”为例进行讲解:在运用这个动作的时候,注意理解“合理冲

撞”的概念,明白在什么时候才能运用这个技术,在练习中注意提醒学生冲撞的合法部位(用自己的肩部以下肘关节以上的部位去冲撞对方的同一个部位是合乎规则的);在掌握和提高这个动作的基础上,我再进一步强调学生在运用“合理冲撞”?这个规则时应注意的几个条件:(一),只有双方都有可能抢到球时;(二),冲撞的力量必须合适;(三),不能猛烈地带有危险性的动作去冲撞对方等。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上建立了规则的概念,而且在实践中理解规则,训练效果比较好。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有时不能接受、理解规则和技战术方面的密切联系,对规则能促进技战术发展,以及技战术的提高能促进对规则的理解均有疑问。为了从理论上充分认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室内课上给学生实际讲述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与技战术之间的相互促进的根椐,让他们知道足球运动一经产生就与足球规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足球运动与其它运动一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越进步,足球运动也越兴旺,而足球规则也越合理、越具有科学性。如果足球规则能够适应足球技战术的发挥,那么足球运动水平就会提高;相反,如果足球规则阻碍和限制足球技战术的发挥,那么足球运动水平就会停滞不前。同样,足球技战术的灵活运用也能够促成足球规则的改进和制定。如果技战术水平低,足球规则就不能制定;相反,如果技战术水平逐步提高,足球规则就能相应地改进和制定出来。这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学实践中也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而要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足球训练中,有的学生对战术和规则不太理解,有的学生还认为:只要技术过硬就行了,管它什么战术,规则。针对这些情况,我每两周给运动队员上一节室内的理论课,主要是讲述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与规则、战术、技术分不开的;我理论联系实际阐明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的依据,让他们明白足球运动一产生就与规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足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非常激烈的运动项目,技术复杂,战术多变,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足球比赛的日趋激烈,足球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足球的规则也越来越合理、越完善、越有科学性。

所以,作为基层的足球队的训练,在掌握动作的基础上,要求队员理解规则,掌握一定的战术配合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把规则精神与战术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目的。

参考文献:

[1]罗登仁,浅谈青少年足球训练中教学比赛的重要性,湖北体育科技2009.7

第6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犯错;成因;对策

俗话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但如果一个人总是犯错,却又不反思,不改进,对于其人生、职业的发展将会起到阻碍或延缓的作用。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而言,由于之前的诸多原因,导致他们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状况不断。有的同学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或者是平时表现看来不错的同学“关键时刻掉链子”,甚至常常弄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根据这些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工作的经历,不断分析、归纳、总结,摸索出一些方法和经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是要对学生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学生认识错误、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犯错原因分析

1、过度自我中心,缺乏规则意识

90后、00后的孩子普遍存在过度的自我中心意识,衡量一切事物对错的标准不是社会规则、规范,而是以是否符合自我利益为标准。针对这个问题,在我们所做的一项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选项:评价一个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B、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C、是否符合社会规则、规范D、没有标准,我认为对就对,错就错。54%的同学的回答是A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24%选择D、没有标准,我认为对就对,错就错,只有22%选择了B和C。认为只要符合自己的利益就是正确的。这种认识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他们行为的不正确:上课或实习时没有组织纪律性,原因就是我不喜欢或我愿意;劳动卫生不做,因为我从来不做;我可以违反规定,但你不能批评或处罚......诸多表现都是没有规则意识的反映。

2、错误的认识归因,缺乏责任意识

正如一首歌曲中唱到:“都是你的错,都是月亮惹的祸”,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孩子,在犯错误后的第一个反应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进行自我保护。第一、这是他们不自信的表现,也是他们成长的烙印;第二、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由于不能正常的分析事情发展的原因,不敢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会让孩子学会逃避,让他们错误的认为犯错的成本很低,甚至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使得他们不断犯错,不思悔改和进取,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对良好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不利。

3、严重的面子观,缺乏合作意识

过度的讲面子,其实是自卑的表现。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孩子,由于过去接受了太多的不成功,使得他们自卑心理很强,却又害怕被人瞧不起,“高昂的头颅下,一颗容易受伤的心”,这种情绪导致他们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不管自己对错,老师、家长、同学都不能伤及其面子;第二、因为太在乎面子,不懂、不会与人合作,不会求助,也不太愿意帮助别人。

鉴于以上分析,在这类学生出现问题或犯错误后,我们老师不能一味批评教育,而是要给予学生机会,引导他们正确的分析认识自己的错误,思考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做法,不断进步,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需要,体验成功的人生。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犯错的对策分析

创造机会、给予机会。把被动灌输、管束变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觉提高。给犯错误的同学机会,认识错误、反思原因、改正进步。

1、“诉说”和“倾听”的机会

首先是给犯错误的同学一个“诉说”的机会。部分犯错误的同学特别上反复出现状况的同学,劈头盖脸的“风暴行动”通常会激化矛盾,让学生和老师、同学对立,认为老师故意“针对自己”,同学挑战自己。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容易出现口服心不服,也不会去思考下次遇到问题该如何处理。所以,对于犯错误的同学可以先给他一个“诉说”的机会,让他们的“不满”、“愤怒”、“委屈”有一个合理的发泄出口,让学生在“诉说”中慢慢平复情绪、冷静下来;老师在倾听“诉说”中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帮助同学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其次是给自己和犯错误的同学“倾听”受伤害同学心声的机会。角色互换的结果会把矛盾化于无形。老师认真倾听,既可安抚受到伤害的同学的心灵、情绪,又可以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引导犯错误的同学换位思考:“如果受伤害的是自己将会如何?”“如果自己是厂长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果自己是班组长遇到这样的员工会怎样?”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只能围绕规则而不是自我,形成规则意识,养成按照规则办事的好习惯。

2、“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机会

在经历“诉说”和“倾听”后,帮助学生查找不足,学会从自己身上去寻找原因,引导他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社会人”、“职业人”。学生只有经过内心的自我反省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动力,找到前进的方向。不再单纯去计较我与同学、我与班长之间谁对、谁错,而是把自己与规则、纪律进行比较,找出差距。

“自我反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更好的“自我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校老师、家长的教育必须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并落实到行动中,教育才真正发挥了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问犯错误的学生“你觉得如何处理比较好?”或“你觉得该如何解决?”。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参与,学会遇到事情坦然面对,学会承担责任;二是表示老师对他的尊重,有利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三是学生参与做出的决定,他内心会较好接受,有利于决定的落实。因此,经过了“自我反省”之后的学生,会为自己找到一个进步的标尺,用这一标准去约束、教育自己。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养成责任意识。

3、挽回尊严和赢得荣誉的机会

学生很需要尊严和荣誉,特别是表现欠佳和犯错误的学生,这方面的表现更为迫切。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创造机会为他们挽回尊严和赢得荣誉,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把强制要求道歉变成学生主动道歉,并为他勇于改正错误、承担责任喝彩。对犯错误的同学要有褒有贬,坚持“不逃避”、“不放弃”原则,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才华”,时常关注他的情况,抓住每一个“闪光点”,“闪亮”别人,也“闪亮自己”。这样的赏识,会让孩子找到前进的方向。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理解、隐忍他们暂时的不优秀、犯错误,耐心等待他们的成熟和优秀。

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老师“放弃”、“放任”、“放纵”了他们。把关爱化成行动,处处为学生着想,时时留心教育,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陪伴他们成长,教育将更加的有效和赋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谈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学周刊》2011.3 作者:赵学香

第7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首先,要反思我们的词汇学习,努力发现存在的问题。例如:有的学习者记忆词汇的拼写形式时不寻找规律和方法,常靠死记硬背,费时费力且遗忘率高,前记后忘;有的学习者尽管通过死记硬背也能默写出所学过的词汇,却常常认不出(英译汉)、默写不出这些词汇,致使词汇的音、形、义等记忆不同步,相互分离。也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在较短时间内记住了词汇的拼写形式,但没有及时进行巩固与复习,很快又忘掉,记得快忘得也快。

因此,词汇记忆应将它的音、形、义、词性等同步进行,应努力寻找音、形、义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读音规则、构词法、归类法等各种有效方法进行拼读与拼写,尽可能避免死记硬背;对于所学的词汇还应及时进行巩固、复习。那么,如何将词汇的音、形、义有机结合呢?

我们在英语词汇的听、说、读、写的活动中,眼睛在看着单词的词形、词义、词性时,头脑中应呈现出与词义相应的人、物、情景或意境等。

通过耳、口、眼、脑、手并用,将音、形、义有机结合,依据单词的发音、读音规则、构词法等很快地拼读、拼写出这个单词。例如,我们在通过抄写记忆词汇时,决不能机械地抄写。要眼睛看,嘴里说,耳朵听,脑里想,手里写;不仅要用眼睛、手,还要用脑、口、耳并用。这样的词汇学习才会被铭记在大脑中,才会脱口而出,信手拈来。经常进行词汇的快速视、听、读、写,英语语感就会迅速提高,拼读、拼写单词时就会心到、手到,无论听写、默写都变得十分容易。在词汇记忆过程别在听写、默写时,如何才能快速地拼读、拼写出所学的英语单词呢?

我们若要快速拼读、拼写出所学的英语词汇,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学习并熟练掌握英语国际音标、常用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学会利用读音规则快速拼读、拼写单词,还可依据读音规则进一步将词汇进行归类,利用归类法记忆、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

学习者对于所学的英语词汇在读得准、听得懂,说得出,理解词义基础上,还要学会“写”,即对所学的词汇能够拼写、听写和默写,掌握其拼写形式。学习者要懂得词形记忆的规律和方法,科学、高效地记忆。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拼音语言,它的发音与词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个优秀的英语学习者应当努力学习并熟练掌握英语国际音标、常用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学习者在掌握音标和读音规则基础上,利用单词的音标和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常用读音规则,特别是元音字母及字母组合在重读和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规则,能够快速而准确地拼读、拼写单词,熟记单词的拼写形式。

如果将所学的词汇按照读音规则归类,利用归类记忆法必将进一步提高单词的记忆效果,更有效地拼读、拼写单词,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

二、 学习和利用构词法(即合成、派生、转化)知识与规律快速拼读、拼写英语单词,掌握其拼写形式

第8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一、用游戏渗透法律观念

玩是幼儿的天性,在玩中学、在玩中探究进步是幼儿阶段幼儿接受知识的主要模式之一,通过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于知识的渗透,而且幼儿也比较乐意学、喜欢学。如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中要求幼儿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幼儿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幼儿做角色扮演的小游戏,让其中一名幼儿扮演警察,一名幼儿扮演行人,另一名幼儿扮演指示灯,来演练如何正确地过马路的情境;同时,为了加强幼儿对于交通规则的认知,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交通指示标志、标识做成图片贴放在教室中向学生展示,来增强学生对于交通规则的认识,进而增强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和法治观念。

在学习儿歌时,根据不同的儿歌,教师可以让幼儿来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游戏活动把看似枯燥的法制观念有趣地融入到启蒙教育中,教师再适时地给幼儿讲解一些日常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幼儿遵守各种行为规则的意识和能力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比如,在《我不上你的当》《不和陌生人说话》这些儿歌里,幼儿边听边做游戏,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学会了自我保护,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二、在安全活动课中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

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火灾、防踩踏、防中毒、防校园暴力、防自然灾害、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为内容,利用故事、儿歌、图片、多媒体课件、游戏等形式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加大力度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

在安全活动中教育幼儿从小就要养成遵规守纪的的良好习惯,在自己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要多想方法和手段,要冷静地面对问题,切勿惊慌,同时要从小养成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负责的意识,规范和约束自己的不合理行为。同时结合幼儿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教育和引导幼儿学会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如何求助、求救,如何更好地来规避危险。例如,要教育幼儿学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打110,遇到火灾危险拨打119;当遇到人身威胁和安全时,要学会求救,牢记家长电话寻找和家人的联系等;在日常行为中,要提醒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注意防火,严禁幼儿玩火和把火源带入幼儿园;要注意防水,告知幼儿不能够自己去河湖地区,防止溺水事故发生,更要注意防盗,注意保管好个人财务,在家要注意安全使用防盗门。

三、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幼儿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挖掘有效的法制教育形式,不断提高幼儿的法制意识,让学生学做“学法、懂法、守法的”文明小公民。

(一)每班每月结合主题开展一次法制安全教育

主要是交通安全、环境卫生、自我保护,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方面的教育。

(二)进行宣传教育

挖掘幼儿园现有资源,开展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如充分利用小广播、校讯通、宣传栏以及舞台剧。如:《我是小小执法员》等文艺宣传形式,寓教于乐,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进一步增强了家长的安全意识。

(三)播放安全教育专题片

组织幼儿观看主题教育片《防火知识》《交通与安全》《安全自护自救》的录像片,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幼儿懂得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了预防摔伤、烫伤、食物中毒、触电、踩踏等安全自护知识,让幼儿初步懂得了体育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防止意外伤害等安全常识。

(四)进行防火、防震演练

我们通过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动起来参加实际的演练,使幼儿更加清楚地知道当发生火灾、地震时必须要做到的逃生方法。逃生时不要蜂拥而出用浸湿的衣物、毛巾捂住口鼻,贴近不安全的事件发生时,应采取哪些措施。例如,发生火灾时:拨打电话119报警,说地面逃离。地震时:逃生不要蜂拥而出,不要慌乱地跑到室外,要有一定的秩序。在室外时应保护头部,躲开危险地物体。在室外遇到地震时,要到空旷的地点等。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园师生、家长的法制意识,让幼儿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平安、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出教材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的情感作用,陶冶幼儿的情操,提高审美趣味,使幼儿一个个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让我们的幼儿园教学成为法制教育的优良载体,让我们的下一代成为优良美德的传递者!

(责编田彩霞)

第9篇:如何提高规则意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 小班健康教育

一、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健康教育的概述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它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音乐游戏是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一般是指在音乐伴奏下或歌曲伴奏下,按一定规则和音乐要求进行各种动作的游戏,是最易为幼儿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能给幼儿以快乐,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地学习,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音乐游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方法

幼儿健康的标准包括两部分:身体标准和心理标准。生长发育是衡量幼儿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是看体格发育是否良好,运动能力是否正常;二是看抗病能力的强弱程度。心理标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智能发育是否正常;二是情绪是否健康、活泼。那么,如何利用音乐游戏与小班健康教育开展整合教育呢?

(一)从游戏选材入手,结合教育内容选择音乐游戏

1.身体锻炼。小班幼儿天性好动、好模仿,但身体的活动能力和运动的能力都较弱,因此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材。如《蚂蚁搬豆》《小兔跳》等,让幼儿模仿蚂蚁爬、小兔跳的动作,这些内容简单、有趣、身体动作技能要求低的游戏,可以很好地激发小班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与积极性。

2.生活卫生教育。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好:“习惯养得好,终生爱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如《洗脸刷牙歌》《洗澡歌》等富有童趣的儿歌和表演等游戏能大大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良好生活习惯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而从内心发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要求。

3.安全教育。对小班幼儿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获得和掌握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安全知识,以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小兔子乖乖》使幼儿知道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红绿灯》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懂得过马路时如何保护自己。

4.心理健康教育。小班幼儿刚入园,情绪不稳定,也不善于与同伴交流。如《郊游》《拉拉手》《猜拳》,教师先做示范,然后邀请一些能力较强、较善于交往的幼儿,并请他们学教师一起去找好朋友,慢慢地在榜样示范的作用下,幼儿都开始加入到音乐游戏中。幼儿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先走步拍手去找好朋友拉手转圆圈游戏,再过渡找好朋友并用亲热动作来完成游戏。

(二)从游戏设计入手,让幼儿有自主创新的机会

我国创造教育先驱陶行知先生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他们在活动中变成了游戏的主人,因此教师在设计音乐游戏时要打破传统的模式,肯定幼儿的与众不同,注重幼儿在过程中的表现,激发并保护每一个幼儿的创造欲望。

如小班体育活动《小猪玩球》中,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地、愉快地进行运“水果”的游戏,同时体验扮演角色的情感;在自由交往中丰富了动作、语言,能想出了多种运“水果”的方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我意识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三)从游戏规则入手,让幼儿在享受游戏乐趣中健康发展

1.师生共同制定游戏规则。小班游戏规则是在师生讨论和生生互动中产生的,是大家共同讨论、协商的结果,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就能自觉执行规则,同时也要注意考虑该规则是否能满足幼儿的娱乐需求。

2.游戏前明确规则要求。年龄越小的孩子,其遵守规则的意识越差,越需要成人的不断督促和强化,因此,在每一次游戏之前,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提出具体合理的、坚持一贯的要求。

3.活动中强化规则要求。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洞察幼儿的异常行为,通过有效策略进行指导,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

(四)从游戏评价入手,让幼儿在自省中健康发展

游戏评价环节是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内在发展的过程,在反馈评价中,通过讨论和分析可以让幼儿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以及同伴遵守规则的情况,知道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进一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规则意识。

如在音乐游戏《小鸡敲门》中,由于在活动前,我将故事情节告诉了幼儿,当我刚一敲门,“家”中的“小鸡们”就“叽叽”地乱窜起来,于是我便忙叫道:“孩子们,我是你们的妈妈呀,快开门呀!”“小鸡们”开了门,我便问道,“你们刚才为什么那么吵呀?”“如果有人来 敲门,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经过孩子们一番讨论,得出了游戏规则:当有人来敲门时,我们应该侧耳仔细听,还要问一下是谁,这样就知道是谁了。在接下来的游 戏中,“小鸡们”再也没有乱窜的了。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