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品交互设计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交互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关键词:
传统元素;互联网;交互设计;UI;APP
一、目前手机交互设计的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APP正深刻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用户出行打车使用滴滴出行APP,订餐使用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APP。通过这些操作简便的App,用户减少了等车、等餐的时间。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手机应用的设计风格从拟物化的界面设计逐渐转向更直观、简洁的扁平化设计。目前,国内交互产品设计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设计理论几乎都是以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为主导,界面设计中很少能看到较为符合中国人审美潮流的设计。
二、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的必要性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经过无数风雨沧桑,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儿女创作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中国古迹为世人敬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也越来越便捷。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却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消退,许多优良的传统被人们忘记、抛弃。目前随着国家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应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快速传播,从而扩大人们的认知领域,增加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将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既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交互设计活力的必要趋势。创新逐渐开始成为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行业中各类推陈出新的“新”生代,在感叹这些创新的时候,将原有成熟的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怀旧的体验。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用户手机APP中,使中华文明元素无处不在,当我们使用APP时,这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又可以吸引用户去探究其意义,使中国传统元素被有效地传承。人类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建立自己的视觉资料库。因此,将存在于书本之上的中国元素突破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以新媒体的视觉形式呈现在群众眼前,可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使用户产生点击欲。
三、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的融合策略
现在的手机界面很多都较为简洁和扁平化。苹果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iOS系统,并进行了扁平化风格设计;小米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miUI系统,并开发了小米的众多应用;微软拥有自己的一套WindowsPhone系统,并首先将扁平化设计融入其中。我们可以根据安卓系统的可适应性设计一款含中国风元素的UI界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将其推广。现在市场上将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的案例屈指可数,从创新方面来说,这是设计师从未思考的地方,更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从界面元素交互分析从交互的角度考虑,交互设计是一个迭代过程,通过交互设计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设计中的缺陷,进而能进一步完善交互流程。通过交互评审,也可发现交互设计中可行、合理或优秀的地方,从而为后续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借鉴。因此,是否满足用户体验是手机产品交互设计的评估标准。由于用户体验是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目前用户体验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当交互设计产品层级比较深的时候,设计师要清楚地了解这个产品有多少二级页面,多少三级页面,并要考虑页面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可以用到不同页面中的内容,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构造设计等,以及标签栏、按钮、对话框、框等空间使用的便利性和icon绘制的精细性。一个页面的好坏要注意这些细节的把控。例如有两个页面都需要二级标签栏,你如果出两套样式,说明你并没有思考icon控件的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会造成FE(前端开发)资源浪费,而用户也会对控件的实际意义产生疑惑。二级标签栏,在从属内容样式的设计表达不清的时候,用户可能把这个二级标签栏看成是一个可点击的icon。根据交互的形式,在表现上可以采用中国元素来替代原有的二级标签栏、列表、按钮等等,例如古琴、文房四宝、灯笼等元素来替代二级标签中的音乐、信息、照片等功能的图标。通常可以使用具有中国元素的UI手机交互主题设计实现推广,这样的案例也随处可见。
(二)从动效设计角度分析当今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谷歌推出了全新的设计语言MaterialDesign,这是谷歌拿出媲美苹果的设计,也是将来界面设计的新趋势。这说明了现在的设计并不仅局限于平面的展示,也更多地趋向于动效的展示。现在的用户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厌倦了仅仅只是扁平化的简洁设计。一些添加了交互动效的设计越来越吸引用户群体。2014年58同城的APP设计,整体风格仍然是属于大潮流的扁平化界面设计,但是在一级标签栏的切换交互上,融入了MaterialDesign的理念,在切换的过程中,增加了弹性的动效,增强了用户使用的趣味性。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社交软件twitter。twitter在早期的时候也是和设计整体潮流一样,采用了拟物化的设计形势。随着苹果iOS7扁平化的出现twitter也逐渐开始进行转变,但是twitter并不仅仅只是界面上的变化,在交互动效上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当用户群体看到某条推送想要点赞的时候,将鼠标hover爱心点击时,twitter有它独有的动效,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趣味。
(三)从情感化设计分析未来UI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上升的,而怎样在众多UI样式中进行情感化的设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情感化设计,在未来互联网交互设计中越来越重要。我们要设计一个符合大众情感的事物而不是把这个事物设计成一个能让用户投入情感的容器。所以目前市场上一些需要特殊皮肤的产品,例如QQ、百度输入法、QQ音乐等都属于用户群庞大、年龄层次不统一,却奢望用一款皮肤将所有的用户都吸引。即使现在很多设计观念致力于提升视觉效果,希望可以让用户群体喜爱,但设计的表现层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肤浅。如果将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加入其中就能更好地提升设计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一些有意义的中国元素,一方面可以宣传中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用户的情感。情感化设计近期在互联网公司的UED用户体验团队中是经常被提起的,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情感化设计结合是有巨大意义的。曾经流行的复古风便是在界面中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一个有着中国风的精致按钮能够轻松地引起用户的注意,而随后的用户行为可以是任何动作,比如点击按钮、进入等等。
(四)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一定会涉及到两个词:“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所以在很多拥有较为完整体系的互联网公司中,往往会设立UED用户体验中心这样的部门。用户体验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首先是能用,然后是好用,最后是能给用户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例如腾讯的CDC、百度的MUX都是在用户体验上研究较为深入的典范。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新媒体是交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手机交互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其功能及用户体验,并非满屏的中国元素就能吸引到用户,反而会造成界面的杂乱和用户体验的不佳,所以要将中国元素纳入交互设计的范围就要考虑到两方面:一是这个按钮所用元素的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二是考虑到交互性。在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的时候,要思考其价值,并非多就是好,而是要用到该用的地方。例如在百度的MUX的一次演讲时,史玉洁曾经说过“我招了一个很厉害的设计师,需要他设计一个界面,这个设计师在很短时间就设计了一个很炫酷的界面,大家都很惊叹,但是在要使用的时候却找不到进入的按钮。当我询问那位设计师时,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你猜。”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当你设计一款界面的时候,你是需要用户群体来使用的,如果这套界面在视觉上很惊艳,在体验上却让用户很困惑,那么这是一款失败的界面设计。
四、结语
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参考文献:
[1]腾讯CDC.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关键词: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用户;网络社会环境;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15-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用户对数字媒体产品的交互设计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驱使网站设计者不断完善互联网产品的交互设计功能,以提升用户的体验。社交网站作为一类为用户提供社交服务的网站,势必对网站的交互设计有着更多独特的需求。
一、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
(一)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的概念
交互设计是由人机工程学、视觉传达设计、认知心理学等学科交叉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詹妮弗·普里斯认为交互设计就是“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交互式产品”[1]。具体来说,交互设计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以重视产品带给用户的体验,为增强产品的功能和交互能力而进行的设计。
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是指如何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设计社交网站的功能模块及网页界面等相关网站产品,以使社交网站能为网站用户提供更真实便捷的社交网络服务。
(二)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的特点
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是为了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因而应科学地分析社交网站的用户行为,要分析社交网站的用户行为就应当了解社交网站的用户特点。此外,从可用性工程学和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如何使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站时能轻松愉悦、人机交互和谐便捷,需充分了解网站功能和价值等方面的特点。
1.网站用户特点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中国社交网站用户规模已达2.88亿人。从社交网站用户年龄结构来看,20~29岁的用户超过1/3,占比最高,其次是10~19岁的用户。可以看出,社交网站用户的主流群体是年轻、时尚,追求新鲜事物的年轻一代。这就对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的新颖性、时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网站功能特点
社交网站是为用户提供社交的平台,在平台中用户可以寻找好友,并进一步与好友进行互动,包括视频、文章、图片、活动、状态等的、分享、评论等。此外,在社交网站中用户还可以参与游戏、第三方应用、购物、创建组织主页或访问公共主页等。
3.网站价值特点
社交网站的网站价值主要体现在网站给用户带来的价值,包括:交友、娱乐、资讯、宣传等。当然,也包括网站用户为网站带来的价值,包括:用户注意力、增值服务等。
(1)网站为用户带来的价值
在交友功能方面,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只有使用户能更加便捷地找到自己关注的朋友或主页,才能提高用户的黏着性和用户对网站价值的正向评判;而娱乐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站为用户提供的娱乐活动,包括游戏、购物等,只有将娱乐功能与网站盈利、交友功能等有机融合,才能最大化提升网站的价值;社交网站的资讯价值体现在交友价值中,用户好友或分享的多媒体内容中包含着大量资讯,如何在交互设计中更好地呈现资讯,如分享排行、推荐等交互功能,是提升资讯价值的关键点;宣传作用,是众多组织或名人关注和使用社交网站重要原因,网站只有开拓更多用于宣传的渠道和方式,才能提高用户对社交网络的重视程度和使用频度。
(2)用户为网站带来的价值
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用户为社交网站带来的最大价值,莫过于用户注意力。因为,社交网站可以将受众的注意力转卖给广告商,以获得广告收入。在社交网站中,广告位的交互设计应与网站用户、功能等特点相符,才能获得整体价值的提升。
二、社交网站交互设计构成要素模型
(一)产品交互设计中的构成要素模型
在产品交互设计理论中,有一种被称为产品交互设计构成要素PACT—P系统模型,即:交互设计主要因素由围绕产品(PRODUCT)为中心的人(PEOPLE)、人的行(ACTIVITY)、环境(CONTEXT)、技术(TECHNOLOGY)所组成。
互设计构成要素关系图[2]
PACT—P系统中的五种因素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互,来满足用户的交互体验需求。这些因素的关系可诠释为通过技术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来支持人在环境中的行为。
(二)社交网站交互设计中的构成要素模型
借鉴产品交互设计的PACT—P系统模型,可将社交网站看作是Product,来构建社交网站交互设计的构成要素模型,即围绕Product的四大要素:网站用户(P)、用户行为(A)、网站所处的网络社会环境(C)、网站的核心技术(T)。在社交网站的交互设计中,社交网站(P)是以网站核心技术(T)构建的网络产品(P)。在复杂网络社会环境之中,社交网站通过用户和网站之间、用户和用户之间,以及社交网站与其网络环境之间的交互行为,为用户提供社交、娱乐等服务。
三、社交网站交互设计实践策略
(一)用户与网站的交互设计策略
社交网站用户与网站之间的交互设计,包括:注册、登录、页面设置、账户管理、好友搜索功能的交互设计。新用户的注册是用户使用网站时重要的交互行为。社交网站在设计注册交互时应充分尊重用户隐私,例如给用户姓名和昵称的双重选择。
此外,注册方式应多样化,如可通过邮箱账号、手机等账号注册,以供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选择。在登录操作的交互设计中,网站应考虑多种用户登录行为的差异。若用户没有注册,也可通过其他已有的网络账号登录,如人人网可选择MSN账号、360账号、天翼账号登录。
在页面管理、账户管理等交互操作中,网站应满足用户隐私性、安全性、个性化,美观性等体验需求。就账户管理而言,网站在设计时应能满足用户的自助服务,既要简单易懂,方便操作,又安全有效。如人人网开设了手机和邮箱密码设置,并有人性化的提醒服务。
个性化方面,人人网通过个人主页装扮,不但满足了不同用户追求时尚美观的个性需求,还实现了网站的增值服务,使网站价值更加多样。搜索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快速高效地与网站“对话”,以“命令”网站按照用户的指令呈现网站的资料内容。为便于用户寻找到自己所需内容,社交网站应提供“粗”、“精”差异检索功能。人人网的搜索服务针对学生、工作者不同的用户身份,分设了查找同学、查找同事的搜索服务。
总体来看,交互设计应充分考虑网站的用户特点和用户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实践中,交互设计应做到全面便捷,智能安全;尊重差异,时尚美观。
(二) 用户与用户的交互设计策略
社交网站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设计,主要包括:添加好友、留言、分享、评论功能的交互设计。在“添加好友”设计时应考虑用户的隐私需求,即当被添加方被检索到后只能向检索方呈现部分公开信息,而不是全部信息。且在这一交互过程中,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被添加方有权利拒绝添加以体现其权利。“留言”、“分享”、“评论”等用户之间紧密互动的行为,体现了用户使用社交网站的价值所在。因而,在交互设计时应充分满足用户与好友互动的各种需求,并尽量人性化设计,使互动交流更温馨和谐,方便快捷。
(三)网站与网络环境交互设计策略
社交网站与网络环境之间的交互设计,指社交网站在所处的网络社会环境中和其他网站之间的交互关系,如社交网站与第三方应用的对接、网站内容与其他网站的交互分享等。以人人网为例,人人网有专门的第三方应用平台来汇集第三方开发的应用。人人网账户和第三方平台账户是可以通用的,既丰富了网站功能,又实现了与其他平台的合作共赢。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博客、视频网站等社会化媒体的内容均可分享到人人网,极大丰富了人人网的内容资源,满足了用户在整个网络社会环境中分享、收集自己感兴趣内容的需求。
总结来看,社交网站与网络环境的交互设计策略原则应遵循:合作共赢,联通发展。只有合作共赢才能是网络社会环境更加和谐通畅,才能更大化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其他类型交互设计策略
除以上所讲的交互设计外,社交网站在其他方面的交互设计也非常重要,如社交网站界面交互设计、广告设计等。社交网站界面交互设计在满足界面功能性的同时,应兼顾其美感和易用性,并强化对细节的设计。微小的细节设计虽不起眼,却能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感受。如人人网中新鲜事管理的按钮设计,极大方便了用户对好友新鲜事的管理。
此外,在投放广告时,社交网站应综合考虑广告位置、类型和形式等因素,进行良好的广告交互设计,以减弱用户对广告的排斥感。例如人人网将广告融入到网站的活动中,既增加了网站的交互内容,又达到了投放广告的目的。
总而言之,社交网站在其他方面的交互设计,在充分利用技术和想象力的同时,应以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价值为核心,不断拓展网站的功能服务。
四、结 语
总结来说,社交网站交互设计应将以“产品”为核心的理念,重新诠释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在该设计理念下,网站的设计是为用户服务的,因而如何在满足用户基本社交需求功能的前提下,使用户有更好的交互体验是社交网站交互设计更长远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工业设计
软件技能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在产品设计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推动产品创新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工业设计的跨学科合作,形成了很多新的应用方向。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软件技能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伴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在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如何建构学生软件技能的培养是现阶段在工业设计专业转型发展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工业设计专业软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教育的工业设计专业软件群的教学实践中,主要讲授平面类软件和三维建模类软件。平面设计类软件以位图软件Photoshop,矢量图软件Illustrator或CorelDraw为主,三维建模软件主要以Rhinoceros或Alias为主。在学生软件技能培养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软件教学中缺乏工程软件的教学内容三维建模软件中的Rhinoceros或Alias,是基于NURBS的建模方式,是非常优秀的曲面建模软件。该类软件在工业设计产品创意阶段能够很好地表达设计师的想法,但在模型的可实现方面由于软件参数化模块不够强大,导致在该类软件中建立的模型需要导入工程类软件中进一步深入设计其生产加工阶段的具体参数。但在实际教学中,过分注重了概念创意的想法如何用计算机绘制,缺乏通过使用工程类软件验证设计的具体尺寸与加工相关的细节,而这些数据正是决定了产品最终是否能够被加工出来。所以,有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少量Pro/Engineer、SolidWorks等的教学,但相当一部分的高校三维软件教学中缺乏工程类软件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学时的安排。2软件课程群的设置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在数字化时代,交互设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产品中。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了工业设计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在高校软件教学中,只局限于交互设计中的界面设计软件的教学,缺乏虚拟现实技术在交互设计领域中运用的软件教学内容。诚然,这是崭新的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是对传统工业产品设计理念的推进,目前的软件教学课程群设计缺乏相关交互设计类软件的教学内容。3软件教师的授课能力和知识技能需不断提高目前软件课上,大部分教师是采用书本上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但无法满足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往往造成课堂上教学进度参差不齐,难以把控案例教学进程;如果选择难度较大的案例时,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又难以跟上进度,最后往往延长教学进度[1]。软件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掌控全局的能力还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但往往这类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他们缺乏一定的授课能力。另外,由于工业设计软件的专业性非常强,软件建模思路涉及到理解二维图形的成型原理到三维造型的曲面构建原理,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教师才能承担此类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这类素养和能力的教师较少,大部分教师仅是机械的以案例为主的讲授,缺乏三维软件建模思路的讲解。另一方面,软件种类和更新速度很快,教师无法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4软件教学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一方面高校的工业设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需要工业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教学体系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战训练项目以及没有充分考虑工业设计领域软件的更迭而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掌握先进的软件操作技术,为企业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是工业设计专业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软件技能培养的策略
1建立一个符合数字化时代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字化时代,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进步、多媒体交互技术和3D打印技术的出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空前发展[2],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变革,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数字化技术的背景下以数字化设计、制造和信息技术为依托而进行设置。目前的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的要求仅是以传统的工业设计产品流程为主。数字化时代,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的交互技术引领了未来生活方式,也为工业设计研究拓宽了新的研究方向。交互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内容是以计算机交互界面为主导的交互技术,应用在产品软界面和多媒体的APP等方面。尤其在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相关交互设计概念及交互设计的软件,掌握这类软件会扩展学生在产品设计中的设计深度,并能更加恰当表达每个交互界面的链接关系。另一个内容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交互技术,增强现实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维修、航空航天、教育教学等领域,该技术在工业设计的应用是新鲜而挑战的课题,也是未来工业设计发展方向之一。该领域的研究涉及到三维软件的建模以及在交互设计软件(比如Virtools,Unity3D等)中完成交互设计的部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设置相关交互设计和相应软件的技能培训,才能使工业设计教育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2设置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软件课程教学内容目前我们的教学都是以曲面软件为主进行的教学训练,缺乏真正意义上以专业培养方向的软件课程设置,软件课程与其他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较弱,并没有将专业培养方向内容以一个系统的流程与软件课程串联起来,学生没有在具体的产品设计课程中有机地使用相应的操作方式和方法。因此,鉴于不同软件在不同领域的不同优势和特色,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立足于专业方向。比如专业方向是汽车设计,应以Alias软件为主;专业方向是传统产品,应以Rhinoceros、Pro/Engineer为主;专业方向是交互设计,应以3DMAX、Unity3D为主;专业方向是首饰设计,则以3DMAX、Rhinoceros为主。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不但强调软件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更加完善了专业课程间的衔接。这种方式能有效地理顺课程内容的关系,促进了课程结构的优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3]。3通过工业设计类的竞赛提高软件操作技能通常,工业设计的软件教学模式教师会通过具体案例进行操作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完成该案例的整个建模及渲染。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有目的地使学生掌握该案例的产品建模方法,但在知识的延展性及独立实践上无法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在案例教学之后,选择不同层次的真实的工业设计竞赛命题可以激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目前国内外工业设计竞赛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单一的协会和政府举办,逐步发展成各大企业、专业组织共同参与举办的赛事。竞赛命题一般分为产品概念设计和企业产品设计两种。产品概念设计命题主要注重产品新概念、新功能的创新,促使学生偏重在产品概念方面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方案,旨在引领未来产品的发展趋势;企业产品设计命题是针对各个企业现有产品形态的创新与改良设计,尤其要求学生针对企业文化及产品已有形态,研究用户需求,在使用方式、材料、工艺、结构方面进行创新。两类命题要求目的性明确,具备一定的概念前瞻性或短期内可实现性,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引入竞赛命题,学生独立选择恰当的建模思路进行产品设计,激发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在整个竞赛训练过程中,概念创意类竞赛,学生可以根据夸张的概念设计进一步深入自学软件使用的操作技能及技巧;与企业对接的命题,在设计竞赛过程中,企业方的工程师参与设计过程,在设计环节给学生一定的制约要求,学生需要充分听取企业工程师和销售人员对设计的意见,恰当使用参数建模并应用于实际生产加工中,实现设计方案和产业的零距离对接。长期以来软件课一直以教授工具为主,可是学生不一定会因为会用这些工具而能做出好的模型来,这是一直以来困扰软件教学的一个难题[4]。通过项目制方式引入设计竞赛,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工具解决问题上,目的是设计出更好的作品。4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紧密开展校企间的合作与互动[5]。一方面,可以邀请企业中每个产品设计环节的专家定期讲解企业案例的工作流程及新产品开发的经验,以及介绍目前在企业中可行性技术实现的先进手段,使学生们能了解企业的前沿技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到企业中进行真实的项目开发工作。学生可以在掌握软件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产品的快速表现,方案确认后再选择合适软件进行渲染,这样做能够减少以往由于片面追求软件系统性而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给学生带来的茫然[6]。在完成实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技能。在全美工业设计专业综合排名前三的辛辛那提大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该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学生在建模课程中学习的软件是Alias和SolidWorks,由于Alias的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模块内容较多,学校将该课程内容分别设置成三个学习阶段分布在三个小学期中,第一个阶段主要侧重软件的熟悉及基础曲面建模,第二个阶段是提高阶段,主要侧重理解和训练曲面的光顺内容,第三个阶段是软件的高级阶段,主要讲解汽车曲面建模思路和方法。学生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的小学期中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推荐学生到全美各地的工业设计公司或研究所进行设计实践,他们实践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迅速理解课程中的讲解内容,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技能提高。实践结束后,学生会返回学校,进行下一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学习结束后再被派到企业实践。第三阶段的企业派驻实践,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未来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实践,甚至有美国学生来中国进行实践。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使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得到训练和提高。与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校企合作关系,有利于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5全方位提高教师的软件操作技能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和对趋势的前瞻性把握。尤其在软件教学中,应采取全方位的多元化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法[7]。首先,教学团队的组成方面,引进有工程能力、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承担软件教学工作,另外团队中还要有经验丰富的技师。在美国高校的软件教学中通常是由专业教师领衔,由专门的工程软件教师共同完成整个教学环节。第二,青年教师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动手操作能力强,针对不断更新的软件技术,青年教师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工程软件能力。第三,为了使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要,在课程中聘请一定比例优秀的企业一线建模工程师兼职,或引入企业的实际项目,在真实的课题环境下,企业设计人员指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这种方式是对学院派教育模式强有力的补充。优秀的一线建模工程师所讲解的建模思路是从企业产品开发的角度展开,从建模思路、常规参数选择到操作技巧,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操作体验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也将企业的用人需求传达出来,促进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三结论
关键词:交互;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
中图分类号:J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153-04
一、绪言
受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人类社会已经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流水线的生产方式使人们不仅重视制造出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开始追求产品的形式与美感。人类的产品设计史可以分为以技术革新为主的导入期、强调产品性能的发展期、注重外观造型的成长期和关注产品人性化内涵的成熟期4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关注的不仅仅是外观造型、功能、价格等,同时希望能和产品进行更好地沟通交流,即物质需求不再是决定要素取而代之的则是精神上与情感上的需求。
现代设计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它不再局限于着重对象的物理设计,而是越来越强调“非物质”诸如系统、组织结构、智能化、界面、氛围、交互活动、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的设计,着重消费者的创造潜能的触动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工作。本文通过从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中式如何运用的角度进行了探讨。
二、交互设计的概述
(一)什么是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又称互动设计,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的行为的设计领域。交互设计起源于计算机的人机界面,它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创始人比尔・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他一开始给它命名为“软面(Soft Face)”,后把它更名为“Interaction Design”,即交互设计。作为交互设计领域先驱之一的McAra-McWilliam曾这样描述交互,“交互设计师需要理解人们,理解他们如何体验事物,如何无师自通,如何学习。”交互设计的发展与计算机、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交互设计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是具有2个或2个以上参与者,第二是参与者之间必须伴随着交流信息的行为。例如,拿起手机打电话,在地铁站使用自动购票机买票,在淘宝上购物,在ATM机上取款,用数码相机拍照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交互行为(图1)。
交互设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其实应该是一种交互系统的设计。那么何为交互系统?英国龙比亚大学(Napier university)从事人机系统研究的大卫・比扬(David Benyon)教授在《Designing Interactive System》一书中,将由人(People)、人的行为(Activity)、产品使用时的场景(Context)、和支持行为的技术(Technology)四个要素(简称PACT)构成的系统称为交互系统(Interactive Systems)。PACT组成的系统之所以称为交互系统,主要是为了强调构建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特定的交互行为,以交互为定语,说明了该系统以满足用户与其他组成个体之间的交互行为要求为重点,体现了从“使用产品”到“体验产品”之转变。
(二)交互设计的发展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图2)。当人们满足最基本的生理与安全这最基本的需求之后,就渐渐的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需求。交互设计真正发展起来是从个人电脑普及时期开始,电脑成为人们生活办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人们因为个人或其他原因不能很好的掌控电脑并且这个问题很普遍也就是精神需求普遍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专家、学者们开始关注这一问题,交互设计由此开始发展(图3)。
三、交互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交互设计是为用户服务的,交互设计的目的是力求做到人、机、环境、信息交流的和谐统一,使产品在使用时达到最大程度的便利。拥有一个功能的、表现的和有吸引力的界面是交互设计的一部分。界面的吸引力是让一个交互展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交互设计不应该只是修修补补,锦上添花,而是应该从更基础的层面看待其使命。
(一)产品中交互设计的形式分析
现有的交互设计,大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来刺激消费者,给消费者一个信息的反馈。例如现在流行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wechat),它可以发送语音、文字、图片、表情,提供“位置”、“名片发送”、“实时对讲”、“视频聊天”、“语音输入”等功能,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主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微信从视觉、听觉和心理上都与用户有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又如桂格麦片和立顿奶茶之前在部分地铁站投放的带有香味的广告,让人们路过广告牌就会闻到一阵阵麦片和奶茶的香气,从而吸引人们注意。这样的广告,又从嗅觉和味觉上刺激了消费者。Sony于2010年推出XBOX360游戏机体感周边外设kinect。该设备不仅能识别玩家的体感动作,同时可以识别玩家的语音指令,使坐在沙发拿着游戏机手柄的传统娱乐方式成为历史,玩家真正的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图4)。
人们对似曾相识的东西要比对完全陌生的东西容易接受的多。例如在IT产品设计中,感官交互是主要手段,通过改变产品的颜色、形状以及产品外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突出产品绚丽的外观,从而刺激消费者的感觉。苹果公司每一代Ipod或Iphone产品都能找到一些相似的共同点,但同时又可以找到一些改变,无论是色彩还是外形改变或者是功能的完善(图5)。
(二)认知摩擦分析
由于用户自身的知识构成、生活习惯等不同,我们在使用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总会有某些功能工具我们驾驭不了,美国学者Cooper将这种因技术的应用和功能的堆砌使产品变复杂、难于理解和使用,用户很难通过感官来预期操作效果的现象称之为“认知摩擦”。伴随着电脑产品正逐渐步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设计中的认知摩擦现象主要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在高科技产品中,用户的心理预期与实际产品之间产生了认知鸿沟,从而出现了“认知摩擦”。
由于消费人群的年龄、地域、收入、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甚至包括都具有差异,认知摩擦不可避免,认知摩擦的程度也因人而异。认知摩擦的扩大会使消费者产生“这个产品不好用”的想法,可能会渐渐疏远这个产品或者干脆将其弃之一旁,消费者与产品产生了距离。拿发生在笔者身上真实的事件举例,PSP作为掌上游戏机风靡全球,周围的朋友都玩的不亦乐乎,可是当笔者拿到手里以后看到众多按键顿时失去玩游戏的兴致,如果不要翻阅说明书或者需要有人在旁指导,根本不知从何下手,从此之后,笔者再也没有玩过PSP。
认知摩擦产生具有多种原因,产品设计与使用过程的认知摩擦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用户使用中的认知摩擦现象是产品设计认知的依据,产品设计与使用是“编码”与“解码”的关系。造成认知摩擦的具体因素一方面来自于企业的认识误区,没有正确的调整设计流程,处理好工程师、程序员和交互设计师的关系;另一方面来自于技术因素,无休止的技术叠加也是产生认知摩擦的重要原因。如图6所示,认知摩擦系数与科技含量、功能性能成正比,简单的机械产品虽功能单一,但是并不会产生高认知摩擦,相反越是高新技术、赋予越多的功能、专业度越高的产品,可以熟练掌握的人群就越少,越容易产生高认知摩擦(图6)。例如老式缝纫机和新式缝纫机,老式缝纫机只需要穿好线踩着下面的脚板就可以使用,新式缝纫机穿好线之后还需要面对众多按键调节模式,不免让人眼花缭乱。在具备缝纫机基本功能的情况下,新式缝纫机虽然功能强大,但老式缝纫机操作更简单易上手。(图7)。
认知摩擦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设计者在设计之前没有对用户进行进行全面的调研,设计者没有去了解用户的认知能力处于怎样一个水平、认知摩擦不可避免,但可以尽量的减少。如何减少认知摩擦?就要依靠交互设计了,设计者可以通过交互设计与用户做信息的交流,一步步的引导用户按照程序操作,朝着他所设定的目标靠近,用户不再手足无措,认知摩擦便会减少,多次之后便可熟练操作。
(三)产品开发中交互设计的目标分析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应该可以使消费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对其接受,生理性接受包括:易懂性、易学性、易记性、易对性,心理性接受包括:易受性、易解性。一个好的产品应该做到能用、易用、好用、乐用,并且使消费者用了安心、放心、舒心、称心。这就是交互设计的目标,也是未来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之一。
诺曼曾经说过,美观的物品更好用。使用美的产品,在感官上、思想上、体验上,都可以给使用者带来愉悦感,归根结底,一个好的设计不仅应该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在体验的过程中同时应该让用户产生愉悦感。因此,在产品开发中交互设计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两点:情感化设计与全新的用户体验。
1.情感化设计
徐恒醇在《生态美学》中对情绪和情感做了如下区分:情绪是外部情境的刺激下由机体需要满足的状况所引发的心理体验,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消失而淡化。情感则主要是由社会认知和文化价值导向所形成,是随着理性的发展由情绪器官产生的心理体验。
当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快的情感,相反会产生沮丧的情感。情感化设计抓住特定人群某些特定的需求,以此和消费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让消费者觉得“这就是为我而设计的”,吸引消费者眼球,促使消费者为产品买单。
将生活中的常识、习惯等引入到产品设计中,也能使用户花费较少的时间掌握多功能的应用方法。例如红色常常向人传递警示、警告、危险等信息,电脑软件关闭窗口按键、遥控器的关闭按钮通常会设置为红色,用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告诫自己要小心点击此类按钮,以免带来不好的后果。
情感交互具有以下特点:
(1)因人而异
例如有的人是诺基亚的铁杆粉丝,有的人热衷于苹果手机。习惯于用Iphone手机的人突然拿到诺基亚的手机可能觉得无从下手,用惯了安卓系统手机的用户突然去用苹果系统也会感到不适应。由于人的文化背景、知识层次、审美标准、生活的习惯不同,对于产品的期望目标、衡量标准、态度也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个产品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情感反应也就不足为奇了。
(2)时效性
儿童都会喜欢芭比娃娃、变形金刚、汽车模型这类的玩具,虽然这类商品还在继续生产中并且随着工艺的提高变得越来越精美,但每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周围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个人的期望目标、衡量标准、态度也随之变化,对于同一产品在不同的阶段也经常会有不同的反应。
(3)复合性
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件产品可能会产生多种情感。正是因为对于产品的评估用户有着多元的影响因素,产生的情感通常不会是单一的一种。很多情况下用户对某一产品的外观造型其实是喜爱的,但可能因为产品用起来不顺手所以又不得不将其弃之一旁。
我们在设计一个产品之前,必须将目标人群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家庭背景、、心理需求(包括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使用环境等做一番仔细严格的调查与分析,设计师站在用户的角度观察与思考,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被用户更好地使用,解决切实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
手机产品更新较快,几个月就会推出一款新产品,但是没有一款产品老少通用(图8)。年轻人喜欢富含高科技并且功能强大的产品,所以他们喜欢的手机产品不仅需要通话、发短信、通讯录这样基本的功能,而且还需要良好的影音视听效果、高像素的拍照功能以及巨大的内存来存储下载的游戏、音乐、影片,超长的待机时间等。没有一个老年人挑选手机时会在乎它玩游戏的时候手感是否舒适,反而会注意屏幕按键上的字是不是够大老花眼是不是能够看清,手机响铃声音够不够响,手机解锁过程不要繁复以免遇到紧急情况使用不便。由此可以看出交互设计的适用性是有年龄、人群、环境等限制的。
情感化设计,最应该体现的是人性化设计,设计师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考虑,为用户之所想,急用户之所急,以人为设计中心,尊重人性,在力图维持技术与情感之间平衡的同时,使产品不再冷冰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了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
2.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
ISO 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 “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东西好不好用,用起来方不方便”。因此,用户体验是主观的,且其注重实际应用。
心理学上将人脑分为三种不同的加工方式: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三种方式对应三种不同的体验层次,分别是感官的(Visceral),行为的(Behavioral)和反思的(Reflective)。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首先是感官上对其做一个简单分析,例如产品的外观、颜色、造型等,其次是行为即产品在使用中用起来是否顺手,最后是反思过程,对产品进行探索和思考。
用户体验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时产生愉悦感
(2)产品富有趣味性
(3)产品富有美感,同时应具有正能量
(4)使用户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这四方面是设计交互产品应达到的用户体验目标,缺一不可,都是为了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得到更好地用户体验。
新浪微博,作为近几年国内最火爆的社交网站,它有着良好的交互功能以及用户体验,人们可以在这里记录心情、发照片、听音乐、看视频、关注新闻、或与认识或不认识甚至名人明星进行互动。微博为了更好用户体验,会不断地进行改版,同时新设会员专享特权、分组可见以及点赞、阅读量、推广等新功能,在这里粉丝不再是名人的专利,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在虚拟的网络里拥有数量庞大的粉丝。这些功能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还可以使用户之间更好更便捷的交流,使不少人成为“微博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使用户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图9)。
良好的用户体验不仅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感受,也可以升级成为一种象征,在使用时看上去有面子、上档次,将用户发展成为此类产品乃至此品牌的“忠实粉丝”,在年轻人群中占相当部分的“苹果粉”,他们追求或追捧苹果公司旗下产品如Iphone、Ipod以及周边产品,他们觉得使用苹果的产品是时尚、品味、身份的象征,乃至为了获得最新推出的产品不惜在专卖店门前排上十几个小时的队伍,使用户为之“疯狂”,这便是良好的用户体验。
情感化设计目标与全新的用户体验目标二者缺一不可,都是为了用户可以更好地使用产品,但二者又略有所不同,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师站在用户的角度,替用户思考,为用户解决问题,而用户体验性目标则更多的偏向于用户的主观感受。二者虽有所区别但还互相影响,良好的用户体验以情感化设计为前提,正是因为设计师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贴心合理的设计,所以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才会产生愉悦的心情;同时用户体验的效果好坏与否又作为情感化设计改良的依据,正是因为有一些不好的用户体验才促使着设计不断地更新改良,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用户。
四、总结
交互设计是以用户体验为基础,关注人机交互与人机界面的设计,它作为产品与用户之间信息交流沟通的桥梁,使人们在生理上及心理上都可以更好地接受产品。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已经将现代人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如何将科技、情感、解决实际问题、用户体验结合在一个产品之上成为产品设计的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交互设计信息交流的方式方法以及认知摩擦的研究,了解到产品设计中的交互设计应该达到情感化设计与全新的用户体验这两个目标,将情感融入到设计之中,使用户不仅能与产品顺利的交流,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李世国.产品设计中交互设计的运用[J].包装设计,2007(4).
[2]吕文奎.IT产品设计中的交互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7.
[3]百度“交互设计”百科.
[4]李世国、顾振宇.交互设计[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5] Lan C A.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回归人性[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6]贺传熙.产品设计及使用过程中的认知摩擦分析[J].包装设计,2010(4).
关键词: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占位符
随着现代信息科技的发展与互联网络的普及,各类互联网产品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与传统产业不同的是,互联网产品对于普通用户的获得成本是极低的:传统产业的用户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才能体验最好的商品与服务(如汽车、酒店),而互联网用户只需要以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就能体验到最好的产品与服务(如社交软件)。伴随着高质量产品与服务而来的,是不那么令人满意的使用体验。因此,用户体验(User-Experience)和交互设计(Interaction…Design)逐渐为人所关注。也正是这样,传统的设计体系中诸多被人忽视的要素也由于能够改善用户体验而逐渐被设计者重视起来。然而占位符文本(Placeholder…Text)仍是容易被设计者忽视的要素之一,占位符文本的错误或不规范的使用在目前极为常见。因此,对其正确使用方式的研究对于人机交互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1占位符文本在交互设计中的功能性
1.1占位符在界面设计中的意义
占位符(Placeholder)是在信息通讯产品的界面设计中常用到的一种元素,它是交互设计的功能基础,包含了具体的功能和信息的组织结构。[1]用户面对空白的电子表单等界面时,往往会产生不能理解交互方式的“认知摩擦”。[2]占位符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这类界面布局中占据一定的空间面积,既能调节控制用户界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又可以实现界面对用户的默认的提示、说明、引导等功能。在用户填写表单的界面中,占位符常常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作为对表单填写栏或选项的补充说明,因此被也称为占位符文本。甚至在当下流行的“扁平化”设计语言中,为了使用户填写表单更加流畅,即改善用户对于表单填写界面的体验,简化表单的结构、层级(如删除表单的分项标签等),占位符文本的应用显得更加简洁、美观。但是在不同产品与不同情境下,占位符文本具体的职能作用不尽相同。
1.2占位符文本在界面设计中的功能
使用占位符文本常见的目的有两大类别:视觉优化、功能优化。视觉优化角度有三大具体功能:第一,统一视觉效果功能。基于占位符文本的表现形式为文本这一特性而实现,可以使界面上的图形元素减少,使文本元素与线框成为界面的主要形式。第二,缩短表单(或界面)长度功能。因为占位符文本可以内置于表单填写框区域内,无须额外添加“标签”(label)元素,可以减少表单填写框区域外的标签文档,从而达到缩短长度的效果。第三,精简表单(或界面)结构功能。与第二点类似。常见的表单组成元素除了标签外,还有示例文本(为用户填写的数据提供格式上的范例参考)、指令文本(提示用户执行相应操作)等页面元素,但它们往往会以不同层级展现,如“弹出窗口”“弹出气泡”等。使用占位符文本可以降低对这类不同层级、结构的元素的使用频率,界面层级浅的结构访问路径短,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用户对完整路径进行观察。[3]综合上述三点,视觉优化的功能大致可以概括为对表单界面的视觉元素进行整合,使之视觉传达效果趋于整体化、简洁化。功能优化角度有四大具体功能:第一,充当标签(或辅助标签)文本。指在表单填写框区域内的占位符文本充当标签或辅助标签,以说明用户在此处填写的数据类型、名称。第二,充当指令文本。指应用占位符文本在表单填写框区域内对用户执行的操作给出指令或引导,同时让用户对数据填写的对应区域有较为快速明确的定位。第三,充当帮助文本。指应用占位符文本在表单填写框区域内就用户填写的数据内容、格式等问题提供帮助与参考,便于让相关表单填写经验不足的用户理解对于数据填写的具体要求。第四,充当示例文本。是第三点功能的具体化、特殊化案例。在用户无法掌握输入数据的格式时,一个实例文本可以直观地展现格式范例,并让用户在输入框区域内对照范例输入。综合上述四点,占位符文本的应用旨在给用户执行数据输入提供更加易用、顺畅的步骤流程,简化人机交互关系,改善用户体验。
2占位符文本对人机交互的干扰
2.1占位符文本对执行流程的影响
占位符文本应用的目的是改善用户体验,其功能直接作用于用户对于操作界面的使用流程。表单是互联网信息产品中常见的用于主动收集用户数据的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用户数据分类并收集。表单填写框区域内的占位符文本直接影响到用户填写表单所需数据的流程,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用户对于表单信息获取的效率、在页面停留时间(Time…on…Page)以及用户填写数据错误率的变化。用户对于表单信息获取的效率是不直观可视的数据,一般表现为用户开始执行填写表单的操作前的停止时间。通常意义上,操作前停止时间越长便意味着用户难以理解或执行当前的默认操作,即这个页面对使用者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人机交互的效率以及用户体验。同理,由于表单界面是工具性界面,而非内容传播性页面,所以用户的页面停留时间长短与用户体验呈负相关。缺失的或难以理解的功能性占位符文本会导致用户执行填写操作的效率低下,长时间停留于表单界面。在相应的计算机后台程序技术的支持下,很多网页与程序能够在用户填写信息的同时捕捉用户填写、擦除数据等动作。众多实例证明,占位符文本的错误或不规范的应用除了会造成用户理解困难之外,还会影响用户填写操作的流畅性,增加了用户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操作的失败,[4]造成诸如“反复修改已填数据”“填写过程多次中断”等结果。此类现象发生率较高,但容易被开发者、设计者忽视,从而破坏整个产品的交互体验。
2.2占位符文本对用户心理的影响
用户界面设计是直接接触并服务于人的设计,因此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情感化的、难以用数据量化的用户体验极为重要。用户的体验通常取决于三点:需求是否被满足、满足需求的效率如何、需求之外的情感。表单填写是一个纯粹的功能性步骤,是服务于用户满足需求的前期准备工作。没有人(或极少数人)会以填写表单为乐趣,将此作为自己使用产品的需求与动力。因此,设计者要尽可能地简化这个步骤,用尽可能高效、简洁的方式引导用户去执行预设好的操作(填写表单)才是优化表单界面用户体验的方法。事实上,在对市面上现存的各类网页与程序进行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之后,可以发现很多因为误用占位符文本而造成用户误解的案例。这种误解会致使用户的数据输入效率和准确度降低,进而对产品的易用性产生怀疑。并且在表单界面停留时间的延长,实质上是用户达成需求满足这一结果的推迟,会引起用户怀疑产品满足自身需求的可行性。一旦用户对产品的易用性、可行性产生了怀疑,就会破坏用户对于产品、服务的信任感;对于不了解后台技术的用户而言,甚至可能产生对于技术、品牌的不信任感。信任感是建立良好的用户情感体验的基石。因此,作为影响操作效率的重要因素的占位符文本的设计,对于建立良好的用户情感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3占位符文本对交互的双向反馈机制
用户与产品发生人机交互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双向接收、发送的过程,与之相伴的还有双向的反馈机制。作为用户,产品输出、传递信息的效率低下会影响到自身的信息接收效率。同时用户低效率接收信息也会导致反馈行为迟缓、错误率提高,进而导致产品接收信息的效率降低。因此,研究占位符文本在人机交互流程中造成干扰的机制对于改善交互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占位符文本的本质是占位符的一种。起到的根本作用是占据空间位置,直接作用是提供信息。这信息包含诸多种类,如位置信息(将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定位)、数据类型信息(说明该区域内数据的类型)、指令信息(提示或命令用户执行相应操作)等。为了保证用户有效获取信息,占位符文本必须具有足够的视觉刺激,过于浅的占位符文本颜色会导致在屏幕上难以辨认。但是由于表单填写框区域内本应该为空白,因此占位符文本的存在本身就对用户具有一定的视觉刺激与导向,所以需要对其视觉上的强调程度做好控制。如果将占位符文本的颜色设定为黑色(或正文文本的相应颜色),则会与正文内容产生视觉冲突(见图3),导致用户将占位符文本错误理解为预设文本,进而影响其对于数据填写区域的理解,降低此阶段交互流程的效率。由于占位符文本具有多重功能,可以表达多种数据类型,因此表单填写框区域内的占位符文本应该保证功能类型的统一,否则会导致表单界面的信息传递逻辑混乱。例如,“登录邮箱地址”数据填写框区域内的占位符文本设定为“登录密码”数据填写框区域内的占位符文本设定为“请输入密码”(充当指令文本)。这个例子中,两处相关联的表单输入框内置两种不同类别的占位符文本,在面向用户的信息传递环节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规范。这种情况下会导致用户对于表单指令的理解产生偏差,如难以理解“这项占位符文本对用户的指令与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用户对此产品甚至是产品的企业形象产生“严谨性、专业性有所欠缺”的印象。此外,占位符本身具有“可替代”这一特性,即用户在表单填写框区域内进行数据填写操作时,表单的交互系统默认会以用户当前填写的数据覆盖原本的占位符文本。这也造成了占位符文本给用户的指令、帮助具有时间局限性。指令信息一般较短且容易理解,所以受到“时间局限性”的影响较小,但帮助文本(包括示例文本)通常长度较长,内容类别较多,导致在用户填写表格时点击文本框后会使帮助文本消失,因此对于帮助文本的记忆难度较大(见图2)。对用户来说,浏览信息要比记忆更容易,理想的设计是用户不用查阅说明书就能清楚该产品的功能并进行正确操作。[5]基于前文所述的“占位符文本具有‘时间局限性’”的特点,在用户进行交互操作、输入一个较为陌生的数据或信息时,往往会输入一部分后因为对相关要求、规则的记忆模糊而导致输入操作中断甚至取消输入,重新回到占位符文本未被用户数据覆盖的情境,再次阅读帮助说明。综上所述,占位符文本具有“视觉强调性”“标准统一性”“时间局限性”三大特性的双向反馈机制,并且在交互设计中需要进行规范的应用以保障人机交互的效率与用户体验的质量。
3占位符文本的人性化交互设计原则
对于占位符文本的应用环境,可以确定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产品的数字交互界面,尤其是电子表单类界面。因此,要明确占位符文本应用的本质:服务于用户数据填写、传递,强调工具性、功能性。由此归纳出占位符文本的设计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易用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和阶段性原则。
3.1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原则即加强引导作用,降低使用难度。优秀的工具是用户察觉不到的工具,占位符文本的职能是降低用户使用界面的负担,而非增加用户额外的关注点。因此,要求设计师在占位符文本的设计过程中了解用户的语言、文化、思维模式,以提高占位符的可理解性。实现“置界面于用户的控制之下”“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保持界面的一致性”。[6]
3.2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也可以理解为秩序性,秩序不仅是效率的保证,也是交互逻辑的表现方式。占位符文本的类别、定义、布局甚至是形式上的不统一,都是对界面设计背后的交互逻辑的破坏。既会混淆产品界面信息的传递,进而影响用户执行交互操作的流程,又会破坏用户使用产品时的主观体验。
3.3阶段性原则
占位符文本不是静止不变的界面设计元素,在用户进行阅读、输入等不同行为的同时,与产品的交互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占位符文本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也是依各阶段发生变化的。对应用户的不同行为、操作,占位符文本应该表现以不同形式,执行不同功能,不因位置布局而定义功能,而是以交互的不同阶段来作出具体的定义。遵守这三项原则,才能保障占位符文本这一设计要素在人性化的交互过程中有效地起到相应的作用,提升交互体验的质量。
4结语
设计不仅是对样式、外形的塑造,更是对人的服务和对服务方式的优化与改良。在当前社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人”这一因素在交互设计中得以不断放大。交互设计也不再仅仅是设计一个用户界面,而是更加着重于从作为人的用户的视角出发,考虑用户的本质需求,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目的,一切设计行为、要素为此服务。占位符文本作为多种用户界面中不可缺失的关键元素,应该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更加高效的人机交互流程,提供给用户更加优质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黄本亮.交互设计的语义层面[J].包装工程,2013,34(2):38.
[2]…Alan…Cooper(美).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M].…Chris…Ding,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1.
[4]…李世国,费钎.和谐视野中的产品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09,30(1):137-140.
[5]…于东玖,吴晓莉.设计中易用性原则与情感的关系[J].包装工程,2006,27(6):308-309.
海报是通过图片、文字、色彩等元素构建而成的艺术品,是大众信息的传媒方式和视觉传达表现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元素的搭配和变化,海报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语言和新的创意。在形式美法则指导下构思动态交互海报,并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使之达到互动的目的。以此为基础,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强调了将美学、交互方式与人的视觉高度融合的“动态海报”新理念,进而预测了未来动态交互海报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动态交互海报设计;形式美法则;交互方式;视觉感
一、引言
近年来,“动态交互海报”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动态交互海报的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企业宣传、产品展示、公益广告都会与其关联。尤其是伴随着交互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设计师都会关注作品与大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体验感受,因而将设计创意重点投向了人的感受,其目的不仅仅要在视觉上吸引观众,更多的是要在触觉、嗅觉等感官及大脑的联想力方面左右观众。如此设计就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活力满满,就可以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震撼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进入人类大脑的信息约有85%来自眼睛、10%来自耳朵,余下的5%则来自其他的器官[1]。这就证明人的感官反应不再停留在视觉方面,而其他的感觉也起到了协助作用。毋庸置疑,具有交互性质的动态设计产品更能扩大观众的愉悦感及其审美能力。因此,这种以视觉形式美法则为基础并且加入了“动态交互性”元素的设计理念所形成的艺术品,就可以定义为“动态交互设计”。动态交互设计在艺术设计领域尤其是海报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基于此,本文拟从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入手,扩展至动态交互海报的定义及特点,将两者对比,借以考察新的设计方法,进而以相关的动态交互海报作为案例,对其中关键性的设计思维进行分析与探讨,并预测动态交互海报的发展前景。
二、传统海报的定义及特点
1.定义
中国的“海报”最早问世于上海。它是伴随着商业活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登上历史舞台的,至今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化的传播工具,具有向大众介绍某一物品、事件的属性;海报也是从视觉传达中派生出来的平面设计形式与信息交互传达相互结合的产物[2]。从严格意义上讲,海报是以形象化的语言和艺术美的形式传递信息并作用于大众的一种工具[3]11。
2.特点
(1)视觉冲击力。视觉冲击力是人情感的瞬间产物。海报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在固有媒体制约下制造出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在顷刻间就能够抓住人的视觉感受,并且让其迅速理解具体的内容。根据“视觉停留”理念,其含义为人的眼睛在观看某种物体时,停留时间的长短,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颜色都能够给人的大脑记忆系统留下深刻的印象[4]。因为现代社会的快速度和高频率的影响,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据研究,人的视觉接触物品的时间正在逐步缩短,而在海报上停留的时间也在成正比例的减少,因此海报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求视觉上具有冲击力,在短时间内能够有效地吸引人的眼球,并尽可能地延长其停留的时间。
(2)制作手段的多样性。传统海报的制作是没有方法限制的,也没有大小、尺寸等的统一规定。也就是说海报可以让设计师随心所欲,既能设计巨幅的,也可以是小型的,而且在制作手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丝网版画印刷、手绘形式、摄影形式或者借助计算机软件。海报的制作在空间上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和途径以实施设计,达到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海报制作手法的多样性也证实了海报设计的包容性,即根据不同的手法与所使用的元素将视觉属性中的颜色、形状、位置等进行组合与设计,最终以图形或图案的形式阐述相关的内容。利用视觉暗示和启示的手法将信息传达给大众,使大众的心理行为与海报的视觉目的高度配合,这也是传统海报的特点之一。
三、动态交互海报的定义及特点
动态交互海报对观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2016年上海艺术设计展”中展示的“设计之变——动态交互海报”提升了整个展会的观赏价值,使会场充满了新媒体的艺术气息;因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观者随时随地地体验着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设计之变”展览充分证明动态交互设计为人的视听生活带来的变化与创新。这种将图形、图案有机结合的设计,通过声音以及画面的不断变化,产生的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情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故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可见,动态交互海报已然成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传达手段,它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对艺术和美学的理解与欣赏以及心理的需求,使动态交互设计拥有了最为广阔的前途。
1.定义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多媒体艺术的发展,海报的展现形式也从传统的二维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融入现代科技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三维立体化形态[3]17。所谓的“动态交互海报”是借助强烈的动态和具有交互性能的画面而引发人的注意力的一种海报形式,其图形、图案和颜色通过“不断运动”所产生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的画面,既能迅速吸引人的眼球,更能唤起观赏者的思考直至高度交互。其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容易地吸引人的注意力并让其产生兴趣,因此在数字化时代对动态交互海报认真研究就十分必要了。
2.特点
(1)设计元素的变化具有方向性。孙辛欣在《基于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动态交互设计研究》中指出,“方向运动指代的是物体从起始点到最终点的位置,其中位移的趋势称之为运动走向,其运动方向有着多样性,指示性和隐喻性。”[5]这一特性也适用于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也就是说,在动态交互海报设计中,设计元素的动态变化控制着整个画面的节奏,设计元素在方向上的变化是信息传达必须依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向性是一个变量,所以在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中,针对图形形状,方向性变化就成了一种传达矢量的工具,因为它可以使设计作品更趋向于统一化、科技化,能与观者的心理活动紧密契合。
(2)图形变化的交互性。图形不仅仅在包装、广告等设计中有着特别的作用,在如今的新媒体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图形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既包括格调、风格和品牌信息的传达,也能使图形所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晰化和更具可读性。图形的变化是信息传达的一种方式,观者对图形或图案变化的理解经过大脑的加工,其所得到信息的这一过程称之为“图形变化的交互方式过程”。图形变化的交互性是动态交互海报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正确的、统一的向众多的观者传递动态的交互变化的表达形式而形成的设计理念是极具挑战力的。
四、动态交互海报与传统海报的差异性比对
通过对传统海报和动态交互海报定义和特点的探讨及分析,大致能够看出两者的差异。
1.真实变化成虚拟
传统海报是设计师依靠笔和纸进行设计然后通过排版等方式制作并印刷而成,动态交互海报则是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活动,是一种真实存在却不需要借助纸张进行的设计与制作,之后通过计算机或者电子屏幕给予展示与,即以网络和数字技术为手段将图形、文字等巨量的信息传递给人们。虚拟化、场景化是其最大的特点。
2.静态变化成动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海报的展示形态从静止的状态到动画的状态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动态交互海报则是通过二维或者三维的形式从各个角度以及细节反复设计,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亦即加入了连贯性的图像、声音等多元化的因素,从触觉、听觉和一些特殊的感官信息中,能使海报真实、生动并且富有运动感。以往那种固定的、静态的形式正在向动态感丰富、主体性明确、画面流动性特强的展示方式转化。
五、动态交互海报设计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延伸以及相关案例
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有“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观点,其大意是说创新要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并在相应理论支持下,经过创新思维与反复创作之后才能获得新的创造物或者新的产品。动态交互海报就是在基于形式美法则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与提高,而所形成的新的交互方式与信息传达手段,不仅满足了人们在视觉上的美感需求,而且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形式美法则的构成原理作基础,对图形与动态效果不断变化,而形成的新的信息图像的一种交互方式。动态交互设计的含义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用科技手段表达海报的内容以及人文情怀;第二,在对形式美法则认可与肯定的基础上再对设计理念与方法进行延伸,即运用交互理念实施重构和解析,进而派生出新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联想。因此在展现手法上还可以作如下的归纳。
1.对比与统一
在形式美法则指导下的对比与统一所表达的是根据基本的定型技巧,将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进行对比,即把两个明显对立的元素置放在同一空间之中,经过设计,使其既对立又和谐,既矛盾又统一,通过强烈反差获得鲜明对比,以求得互补和互助的效果[6]89-92。“上海”的字体设计直接使用了对比与统一的手段,即将蓝色斜条图案与黄色方形图案拼贴而成的中文文字进行了形状上的统一与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以此为基础再加入红色的英文字母,而变化的方向及过程则采用统一的自下而上的变换方式。在最终展现的形式上其设计元素仍然是统一的方块及斜条图案样式,但是其颜色和位置却具有了动态的交互变化。
2.分散与交融
形式美法则对“对称”问题是这样表述的:对称的构成能表达秩序、安静和稳定、庄重与威严等心理感觉,并能给人以美感[6]92。在动态交互海报中,以蓝色点状作为最基本的设计元素,通过分散和交融的方式实施变化。在整个变化的过程中,将蓝色的点状汇集而形成了字母“h”。这就是典型的分散和交融手法的综合应用,其结果展示的是一种字体。分散的蓝色点状和字母h两种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图案,能够给观者的视觉造就运动感,于是也就创造了多种思维的可能。
3.拆解与重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美学的诉求与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动态交互海报对设计元素的加工、提炼以及处理,创作出新形象的艺术形式,能够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也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以及美学诉求。在形式美法则中强调节奏与韵律,不仅要求画面具有统一的节奏感还要求画面具有统一的韵律感,如此,就可以使整个画面在结构上具有故事性以及强烈的运动氛围。在图3的动态交互海报中,其设计元素都是人们习见的标点符号,在设计师的安排下,将同一画面中的标点符号实施方向和角度的变化甚至是拆分,即对顺序进行重构,而安排符号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方向。在重构的最后阶段拼凑出新的图案。此种拆解与重构的设计手法也能体现现代人的审美意识,更能体现形式美法则。
4.夸张与变形
夸张与变形的基础都是针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的一种具有人类强烈情感因素的再次创作。将不同的设计元素重新组合,运用独特的交互方式推动运动和画面的不断变化,通过图形化设计将设计理念借助创新手段进行展示。如海报是要告诉人们电影“港囧”在18天后上映。在这个动态的交互电影海报中,运用日本浮世绘的艺术手段传达其视觉效果,将所要的18天之后电影上映的信息借助海报中的灯笼给予展现,下部的海浪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在视觉上紧紧抓住观者的同时,也将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了。这个动态的电影海报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展示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又如瑞典的一家药店品牌Apotek海报也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内容展示得淋漓尽致的。这张海报安置在地铁站,其目的是要推广药店的护发素产品。在列车没有抵达车站时,海报中模特的发型是固定的;当列车即将驶入时,由于特定的感应装置激活了广告牌中的相关元素,动态交互开始,随之着重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和用法。在视觉和触觉上能够给观者提供一种错觉,以为海报真的可以随着列车的运行而不断运动和变化。
六、动态交互海报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动态海报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广告带来更多的商业利益[7]。动态海报能够借助多维的动感体验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可以更好地表达主题,在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同时,也能够让人在动态交互海报中接受和寻找更多的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经常能够和“H5页面广告”打交道,这则根基于智能手机的使用,可以说H5页面开启了动态海报设计的历史。通过人机互动,海报与动态与交互有机结合,亦即通过交互方式的变化和用户的参与感觉,甚至可以让用户加入到动态海报的设计活动之中,形成全新的、个体意识强烈的创作效果。动态交互海报不仅推动了动态交互海报的设计,甚至加速了互联网设计的步伐。
七、语结
在大数据的影响下,人们对视觉冲击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视觉美感和动态感以及参与感的结合也更加紧密。因此设计师再也不能将动态和画面截然分成两个对立的部分,动态交互设计可以与任何设计实行视觉和触觉上的高度结合。如今,数字化设计是当今设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动态交互海报设计也是广告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王芷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注释
①图1来源:ShanghaiType动态字体秀.
②图2来源:ShanghaiType动态字体秀.
③图3来源:ShanghaiType动态字体秀
④图4来源:港囧电影宣传海报.
⑤图5来自:瑞典儿童癌症基金会.
参考文献
[1]周旭.谈视觉感知特征与包装设计表现[J].装饰,200(64):116-117.
[2]百度百科.海报的概念[EB/OL].(2013-03-31)[2016-01-20]
[3]孟娟.数字动态海报设计与展示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8:11.
[4]百度百科.视觉停留的概念[EB/OL].(2008-04-23)[2016-02-09]
[5]孙辛欣.基于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的动态交互设计研究[J].包装工,201(432):35-36.
[关键词] 电影动画;3D角色开发;数字界面导航;交互设计
在数字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数字特技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影中,借助各种图形图像软件技术制作动画形象和真人形象的完美结合。现今已有数不尽的动画电影充斥于我们的生活,我国改革的浪潮为动画电影的发展也带来了丰富的营养,先进的国外数字技术引入我国,与现代电影艺术相结合,完成一幅幅生动的动画形象画面,动画形象在21世纪的电影市场里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时代悄然而至,在这个大环境中信息和软件类产品逐渐开始成熟,计算机人机交互与用户界面走过基于字符命令语言式界面的历史长河,跨入图形数字技术的繁盛时代。
信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推动着当今社会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在这个背景下,数字内容与数字艺术设计作为新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数字动画和数字互动设计成为相互影响的两大设计热点。电影动画本身是相对完善的一个独立产业,数字技术的引入推动了其发展速度和影响力,三维动画的CG效果、画面感染力、影像效果均给观众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商业利润和社会效应;交互设计是“一个关于限定人与人造物、环境及其系统的行为的设计学科”。其体系的逐渐完善已经取代了初期的软件设计或网页设计,并以更客观更科学的结构不断处于发展和完善之中。其核心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及如何优化和设计之间的联系。
数字设计领域的作品中,动画电影作品也好,交互艺术作品也好,用户获得的体验的质量及其数字艺术作品的价值决定了最终设计成败与否。将两大领域结合起来考虑,电影动画卡通形象的流行性与普及性结合互动设计带给用户的高度可控性与体验性无疑能够诞生出一种全新的、感染力极强的作品形式。
下面本文就数字互动设计中,尤其网络媒介界面下的交互导航设计进行探讨,主要是动画电影中3D角色导航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
一、理论背景
(一)动画产业与角色形象
从长达120分钟的动画电影到仅仅几十秒的动画系列短片,包括漫画、插画作品中,卡通角色形象是这类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卡通形象的塑造与宣传推广带来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商业潜力,发达城市、国家的动漫衍生产品90%以上都是以角色模型作为市场开发核心。
从韩国最有名气的卡通角色之一“流氓兔”进行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数值:仅仅2001年,该角色形象衍生产品就多达1 700多种,这还不包括利用该角色进行的媒体拓展,其产值达到了1 200万韩币。
国产并商业化的卡通形象不多,但是“小破孩”却异军突起,成为角色形象衍生开发的经典案例。这个卡通角色是上海拾荒动画公司历经多年精心打造的网络动画明星。2003年10月在第二届中国视协动画短片学术奖评选活动中,《小破孩》系列动画片被评为2003年度最聚网络人气动画奖。2005年1月,首届中国网络交互动画专业专项大奖“金闪客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小破孩”又获得年度最佳网络卡通形象奖。其衍生产品丰富多样,从包装印刷物到手机彩信,创造出高额的产值。
将3D动画卡通形象作为互动元素用于多媒体数字界面进行导航,形式上虽然只是该动画角色衍生品的推广与应用策略,但就数字内容创作而言,却具有突破性的革新意义。角色成为构筑导航体系的基础载体。
(二)交互性与导航设计
交互活动其实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演讲、交谈、访问……互动已经融入了生活的各个部分。互动这种行为,准确说是在两者之间,不论其个体是生命还是机器,进行连续的作用和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传递的负荷,即信息。不管是远古时候的烽烟、竹简、纸张,还是近现代的媒体、电视、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促进了信息传达和传递的效率,信息的形式也变得更加丰富,这就要求信息导航的出现。
数字媒介中的导航设计与军事活动、航海航天中的导航概念不同,数字媒介下的导航除了要求高效的数据引导和信息导向,还强调视觉的美观和创意的趣味性、交互操作的有效性及动态效果的感染力。导航结构的种类很多,一般说来,比较常见的有递序列构造、阶层构造、分级构造、网状构造等。从形态来看,导航经历了从完全的命令字符行导航、图形图标导航、动态图像导航几个阶段,如今,富有情趣和写实风格的场景导航也开始出现,3D角色导航无疑将对导航设计起到有益的完善和补充。
(三)数字电影和互动电影的出现
1.数字电影的出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已经进入到数字技术时代,其态势发展迅猛,同时带动计算机、广播通信系统领域的发展融合,就以往的所谓的媒体技术产业来说,在融合了数字技术后的实力快速膨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主力军。
2.互动电影的出现
以往的传统电影只是胶片形式的,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变化发展相当受限制,再让人意想不到也就是能表现几个结尾的想象,即便这样,也是导演预先安排的,故事的情节纲要不能随意改动,受众群体只能被动地观赏影片情节而没有任何意见。
可是,进入到数字电影时代就不一样了,现在市场上已出现一种可擦写的光碟,当电影被做成这种格式后,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设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一改以往的被动观看形式。
二、3D角色导航体系的基础构建
(一)对网络媒介导航设计的分析
网络媒介因其传递的信息性质不同而具有丰富多样的界面类型和界面风格,这不同风格又影响到导航的动态设计与交互形式。
就本质而言,在数字互动设计中,尤其在网络环境下的数字界面中,交互活动是在指向及其应答的框架内实现的。
当我们将艺术化的外观剥开,其行为模型都是基于“作用、反作用、应答、反馈”这样的机理。但是,数字媒介要想以强大的感染力号召观者,就必须有用、有效,并且有趣,找到能“吸引眼球”的方式表现自己。也就是说,导航体系的设计意识非常重要。而可惜的是,大部分数字界面中,这个方面并没有引起重视。
动画网站“Shrek”的导航体系及其结构分析。该网站通过网络传播的媒介模式,利用数字化CG技术和界面设计思维将“Shrek”这个角色形象通过游戏层级式的递进模式在不同场景中的状态与信息页面相结合,实现了对信息本体的传达,同时也强化了卡通角色及其动画故事的宣传力度。但是,该作品并没有实现用户直接与3D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互操作,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3D角色导航。
(二)动画电影3D角色导航体系的基础构建
数字互动设计是一个相对非常广阔的数字设计领域,显然动画电影3D角色导航的应用也就有了一定的限制和范围。根据其特点和优势,基础研究中将网络媒介尤其面向娱乐类用户的动画网站作为主要应用平台进行导航体系的构建。动画电影3D导航体系基于互动设计的设计准则即结合了传统审美和屏幕界面的动态效果,以满足用户主体为主的需求、愿望、目标及体验效果为主要目标。
动画电影3D角色导航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利用3D动画角色响应用户操作而进行信息导航的数字化界面体系。其中3D是指该角色形象给人的感觉是三维立体的;其角色动作分为用户互动动作与导航转换动作,均结合相应的小动画实现视觉的传达。其结构首选遵守导航原则和人机交互原则,即趣味性与交互操作性都必须围绕导航这个重点,要以传达信息的直接和明确为第一准则。3D角色导航体系的结构可以被描述为“舞台”与“演员”的隐喻。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导航界面或者导航体系,该3D角色导航体系的屏幕界面就类似一个“舞台”,而3D角色则类似于舞台上的“演员”。视觉重心是该演员的动作与表现,而这些动作和表现,由观众互动产生。
例如,NEOSTREAM网站使用3D角色和过渡动画进行动态交互导航,仅1999年就达到了高达每月1 000 000人次的点击率。该网站使用的角色是采取“开放式角色开发”创造的卡通形象并建立起通过角色动态与情节场景引导信息的站点界面结构,其主界面中动态动画与文字、图像的展示都融合在同一个空间之内。从进站画面来看,信息结构一共有7个大的分支,即链接到7个子信息界面。角色与这7个选项之间由动画关系结合起来,并非像传统导航那样,按钮是按钮,内容是内容;Neostream的页面转换通过过渡动画进行首尾连接,每个动画在3~5秒之间,简洁但富有视觉冲击力;其配合延续了用户对页面信息关注的程度,它并非单独打开一个窗口或出现新的版面,仍然在原来的“活动区”内推进引导进程;导航动画开始让用户感觉到浏览与等待的乐趣。这个传达过程中,以neo为主角的卡通角色造型的推广也随之开展开来,相关产品、相关形象的应用,包括游戏项目的开展。整个信息交流过程的互动显得游刃有余不露痕迹,完全被隐没在用户对导航的体验与探索中。
综上,动画电影3D角色导航体系的基础结构可以进行说明,作为设计模型,也可以用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设计细化。
三、 结语及展望
就目前而言,在当前的网络媒介下,3D角色导航能够靠自己灵活、生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给用户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实现对电影动画角色形象的二次传达和再宣传,达到拓展角色衍生领域的目的。其二,数字交互设计的媒介并不局限于网络传播,任何具有数字界面的数码产品都可以采取角色导航的方式实现其功能,甚至,从交互艺术的角度,该导航体系的引入可以实现一种新的图像变化形式,让用户从另外一种角度来体验角色和故事模式。
技术、社会及每个个体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影响,信息的交流、组织,数据的表现和存储、索引,视觉审美和体验新奇的要求以及各个产业和科学本身的发展与进步,都将影响数字设计学科的走向,对动画设计、交互设计和导航设计的探索没有终点。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论是数字互动设计还是动画电影3D角色导航,数字内容创作这个领域的探索没有尽头。
[参考文献]
[1] 冯广超.数字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戴维•希尔曼.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 黄鸣奋.数码戏剧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4] 胡飞.基于网络媒介的交互设计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3(03).
关键词:UED 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36-02
一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大生产、微机时代的到来、微机的普及化、大型机中型机陆续被淘汰,“科技以人为本”成为流行元素,UED作为企业或公司的部门团队逐步成为其市场竞争的利器,那些关注UED的企业得以在市场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得以生存下来;而不太关注UED的企业则逐渐被淘汰。而UED则逐渐成为目前流行的元素,并不再局限于IT行业,渗透到了其他行业之中。
二 UED目的与作用
1.1 团队目标
UED是以用户研究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设计手段。设计过程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的概念从开发的最早期就开始进入整个流程,并贯穿始终。作为一个团队组织,基本特征就要有组织分工,也就是能为用户创造更好服务,以获取商业上的成功为目标。UED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上,形成让整个组织高效运作的一种分工形式,借助这个形式赋予的角色――用户体验研究、交互、视觉等更有效率地创造服务价值。UED除了分工还需要合理地组织结构将权力分化到每一个团队成员,进行决策间接参与,促进整个组织有序运作。
1.2 设计各阶段UED的主要工作
首先,根据目标用户群的特征、竞品系列的分析、业务具体要求等总结产品关键词;以确定设计方向及设计风格。在这个时期,调研报告和竟品分析都已大致完成,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通过各自的工作分析,都已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深的理解。这个时候交互和视觉首先要先做一个重要的工作――设定关键词。关键词有三个维度: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产品传达。
其次,产品经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需要以这三个维度为标准,头脑风暴出各种关键词再进行筛选、归类。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达成一致认识。使设计师非常明确产品的设计方向,避免因沟通问题而导致的修改返工。
接下来便是根据筛选出来的关键词来制作视觉情绪板,用以确定具体的色彩方案。这个过程也是大家共同完成的:根据上述关键词,每个人各自寻找一定数量的图片建立图片库;用户研究去进行简易昀用户访谈,好最终确定主要关键词。
最后通过对产品业务的理解,结合之前作的竞品分析、用研报告、集体讨论等内容,开始设计制作,完成可以交付给开发的各类设计产出物。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①基础的内容管理:字体库、图片库、案例库、品牌传达、用户模型等。
②方法论:竟品分析、VIRS、故事板等等。
⑧设计体系化:DPL、用例、设计工具等。
④设计产出:demo、原型、概念设计等。
三 UED团队内的职位与作用影响
2.1 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份执着于解决问题的工作,是通过设计具体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里,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拆分用户的行为,来为他们设计最简洁的操作步骤。
2.1.1 户体验对产品的影响
①86%的用户在高峰期遇到糟糕体验后不再回来;
②90%的用户认为网站信息分类体验不好不可接受,这一比例由2009年的29%上升为11年37%;
③用户在电商网站糟糕体验比例达61%;新闻或信息站点50%,零售网站22%;
④体验不好后果:75%跑到竞争对手网站;43%对网站留下不好印象并告诉他人。
2.1.2 用户体验中数据分析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研设计已经不仅仅可以通过用户访谈的方法去了解用户了,更可以通过分析用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网站页面数据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而且,直接通过接触用户去进行调查,了解到的用户需求有可能只是个案。所以为了增强客观性,通常都会采用大样本调查,从数据实证的角度,进一步更准确和客观地找到用户的普遍需求。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与用户访谈所得到的定性分析结论,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这样设计师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2.2 交互设计
所谓交互设计,就是通过分析用户心理模型、设计任务流程、运用交互知识,把业务逻辑(功能规格或内容需求)以用户能理解的方式表达给用户,最终实现产品战略(公司需求和用户需求的最佳平衡点)的过程。交互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将产品定位与用户的真实需求深度融合”,深度融合并非一味满足,主要因为有时候一个新产品的定位并非理论化和理想化,需要考虑到创新,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开发时间限制、底层技术框架制约等,只能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
交互设计在项目中的作用
①节省其他环节的时间,更容易实现“术业有专攻”
②跟进各个环节,保证产出物质量
③提高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效率
④促使项目流程更合理,更有规划
⑤协助产品经理组织各个环节,是整个项目的有力推动者
从《用户体验的要素》中可以得知,设计的基础在于对用户需求(目标)和网站目标的综合考量。无论是功能、结构、还是界面,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去逐渐设计实现的。其中,用户目标是交互设计师无法忽视的重要前提:如何引导无目标用户,使之成为有目标的用户?如何平衡不同用户之间的目标?这些则是交互设计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3 视觉设计
通过词条解析可初步了解,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官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主要针对被传达对象而有所表现,缺少对设计者自身视觉需求因素的诉求。视觉传达既传达给视觉观众也同时传达给设计者本人,因此深入的视觉传达研究已经关注到视觉的方方面面感受,所以亦称其为视觉设计。
2.3.1 视觉设计的目的
而在互联网行业中,视觉设计已经不仅仅只是针对眼睛官能的主观形式的表达了,其意义已经更加宽泛为产品的整个形象设计,即通过外在的设计等美化手法使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在大脑中形成对某事物或任务的整体印象,而且由于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头脑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而其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产生符合设计期望目标的结果――为用户而设计。
当用户第一次使用一个产品时,会迫切需要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当逐渐熟悉产品后,还需要知道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其他功能的探索,而在解决用户体验的需求上,界面的视觉应满足:
①重要的信息易发现
②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清楚
2.3.2 视觉设计的作用
在此需要了解,优化信息的传递是对色彩差异化的设计,优化信息逻辑关系,是对形态差异化的设计。且视觉设计师还需要做到维系和突出公司的整体品牌形象,毕竟在体验经济时代,需要有相应的工具方法来管理、预测和设计用户如何期待一个产品服务,使用产品服务的体验以及使用之后产生的口碑。这一切更多的则是为了创造品牌价值。
(某网站购物车)
以安装软件为例,通常来说软件的文件较大,安装文件加载的时间会稍微长一点,软件界面没有任何反馈提示,想象一下你置身于中的情景,是不是非常容易让人感到烦躁不安,原因是由于安装软件过程是由用户主导的,用户安装软件目的是为了完成他自身目标,而此时界面无任何提示,用户对此突然失去了控制,导致目标中断无法完成。此时此刻户关闭软件重新安装,如果较长时间还没有响应,用户会选择离开。
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避免或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前面提到了两种机制,分别是“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安装的过程的界面增加一个安装进度条,数值和进度同时变化,这样不会偏离用户把控范围,如安装进度条,邮箱表单账号输入正确时,界面回馈给用户的对勾提示状态,称之为正面反馈。
(photoshop安装安装进度提示条)
(序列号输入正确对勾提示状态)
通过正面反馈机制,我们可以逐渐帮助用户打消这些顾虑,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感到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防止用户在做了正确的事情之后由于担心自己操作有误而撤消之前的行为。这一点,对于那些对自己在计算设备操作能力方面缺乏信心的用户来说尤为重要。这类用户,其实未必真正缺乏操作技能,只是在很多时候,由于系统没有作出足够的正面反馈,致使他们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疑虑。我们要利用这两种机制打消大小用户方面的顾虑。
在举几个负面反馈机制的案例,我们在来想象一种情景。接上述案例,软件安装完成,告知你的填写序列号不符合规范,而且之前你填写过的序列号并没有保存下来,需要重新输入。用户心里此刻会有较大的落差,因为做了无用功,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户在输入序列号的过程中,实时匹配,如果序列号错误,我们要要通过错误提示,第一时间告诉用户你填写的序列号不正确,及时帮助用户纠正错误。.
通过负面反馈机制,我们也可以准确无误帮助用户减少错误的操作,确保在第一时间告知用户的操作不正确,及时改正, 已达到用户的输入符合网站自身运营需要。让用户感受到一切都在顺利的进行着,这一点,对于互联网专家型用户,主流型和菜鸟级用户都尤为重要。专家型的用户特征习惯拿来一个网站,通常不会看你提供的文字介绍说明使用帮助,想通过网站希望尽快达成的自己目标。比如说下载资料。
反馈式交互设计的优秀案例
正面反馈机制
用户与数据内容内容发生交互时,都需要正面反馈,比如说注册、登陆、验证、微博的转发评论等等。特别用户在使用支付类的产品交易时,我们要却确保用户输入的信息是符合规范的,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要对用户实施正确的引导。
(Google 注册界面表单的提示信息 )
链接的移入和移出:网站产品特性不同,整个页面的长度会在一屏显示,在不影响视觉的前提了,我们需要对某个模块弱化或者是强化。比如说网站页脚,用户点击相对比例比较低,我们将弱化显示,当鼠标移入到产品模块当中,模块颜色会加深。在这方面twitter产品是一个不错的范例,默认页脚灰色字体,不会喧宾夺主,当用户鼠标移入到这个模块当中,系统判断用户可能需要通过页脚了解网站的相关信息,文字区域色值改变,由灰色变成黑色。在视觉呈现的方式上,正面反馈可以让我们的用户体验更上一层楼,如虎添翼。
按钮的提示状态:内容为空时不可点击的按钮状态和有内容的按钮的区别。按钮为灰色状态不可发表内容
(google plus当前状态不可内容)
(当有内容之后,按钮被点亮,内容可以正常)
加载的过程:下拉自动翻页的功能,会载入较多内容,如果没有loading..等字样,告诉用户你所看的内容正在加载,荣请稍等片刻。用户会感到迷惑之前,还容易导致用户误以为自己的操作有误,容易撤销之前的操作。除了文字提示以外,Google plus 的做法在Loading的圆球增加动态的效果,告知用户你所等待的内容正在加载。
(Google plus加载过程中圆球注水的效果)
(链接:用户点击过的链接状态)
负面反馈机制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误。对于网站的使用者用户而言,为了不让用户继续错误下去,我们帮助他们纠正错误也同样重要。在上文我们举了一个序列号案例来做作为负面反馈机制的案例,为了让让大家理解更透彻,在这里在举几个案例,加深下印象。
文字超出提示文字:例如在Twitter中发表内容时,当文字超出140字时,TWITTER在第一时间用红色负数的数字代表你已经超出的字数,按钮为灰色,不可点击,希望你及时做删减。
(Twitter文字超出提示状态)
(豆瓣:不符合规范表单字段提示)
反馈式交互设计常用的几种方法:
利用视觉来提供反馈式交互设计
我们可以改变界面的视觉呈现效果和视觉元素属性来改变反馈的表型形式。譬如在鼠标移入图片增加浮动层,改变风格样式,增加图片圈选的效果,或者页面的配色和大小等方式来实施正面反馈。前面提到链接被点击之前和被点击之后所呈现高对比的背景色。Google plus加载过程中注水的过程,或者用户注册时填写正确时所给出的状态提示图标。再比如Twitter中页脚模块,鼠标划入通过改变文字颜色等方式来突出显示
在比如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鼠标指针的状态变化。操作者(用户)将鼠标移动到可输入文字的文本区域,指针会发生变化,变成I的标识,意味着可输字。再比如鼠标鼠标指针的状态变化,当用户将鼠标指向一个可交互的界面元素,如链接或者是按钮,他们会希望按钮变成手形,链接变为手形,并增加下划线,来反馈并告知用户链接和文本区别。如果系统在这里并没有做出符合或者达到符合用户预期的反馈,那么用户很有可能会为此感到迷惑,甚至不解。
利用动画效果提供反馈
其实,动画自身就属于视觉表现的一种方式,比如说登陆WordPress管理后台时,用户名和密码错误,登陆框表单会表现出抖动的效果。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或密码错误。根据动画的视觉表现是,也可以将动画效果运用在反馈上
比如说页面内的锚点链接跳转,在系统默认的情况下,锚点跳转没有任何动画过度效果,页面只是很突兀的移动到锚点所指定的位置,而现如今,我们可以在很多优秀注重用户体验的网站中看到具有平滑滚动效果链接的跳转。部分网站在页面在目标到达位置后,将锚点所指定的位置进行高亮显示。这种细微的改变使得整个交互方式更加符合用户的直接。同时可以很清晰的讲交互结果呈现给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