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中医学基础医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学基础医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学基础医学

第1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实验课教学;虚拟实验室;模拟实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属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是北京市实验示范中心和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在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正在有计划地进行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构建了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

构建医学实验教学虚拟实验室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医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及严谨科学态度的重要途径。中医专业的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中医经典及中医临床知识,也要掌握现代医学知识。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1虚拟实验技术的引入可提高形态学实验课程的课时效率

1.1在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中,教师使用实物标本、教学模具、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形态结构。虚拟实验室可通过建立数字虚拟人体平台,在计算机上建立三维人体模型,能更好地展现人体空间的准确结构和层次关系[3]。学生只需将鼠标移到某一解剖结构上,该结构的详细说明便会显示出来。这使学生能够反复多次观察人体复杂多样的组织器官,便于理解和记忆其形态、位置和毗邻关系。也可进行虚拟解剖操作,通过点击、选择即可完成逐层解剖、构建组织与器官等,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操作机会,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启发临床思维。数字虚拟人体平台作为尸体解剖的辅助训练和前期练习,可以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时效。

1.2传统的医学组织胚胎学与病理��验教学中,教师借助光学显微镜和组织切片,向学生阐述各种正常及病理状态下的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特点。教学模式存在玻片制作成本高,且易破损或褪色,后期投入资金加大、学生学习局限于专业实验室内进行,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形态实验教学的质量。虚拟实验技术将普通玻璃切片扫描、重构形成数字化切片,以图像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模拟显微镜观察切片的全过程[4]。数字化切片具有图像分辨率及色彩还原度高、不受显微镜、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操作简单等特点,可完美解决上述问题。大大提高教师有限实验课程的课时教学效率。

2虚拟实验技术的引进可延伸人体机能学实验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实验的安全系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实操实验课程的有益补充

人体机能学实验课程包括生化、生物、生理、病原微生物实验课程,在虚拟实验室中构建虚拟仿真技能学实验平台。依托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构建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可通过鼠标在虚拟的实验环境对实验对象进行操作,掌握一些因实验条件不具备、实验操作危险性较高、实验成本过高、实验消耗过大等原因无法真实进行的实验[5]。以生理实验室为例,包含了神经肌肉电生理实验、心血管系统实验、呼吸系统实验、泌尿系统实验、消化道系统实验等5个实验模块,每个实验模块又下设若干个具体的实验项目。每个实验项目包括了实验简介、实验原理、实验模拟、实验录像、实验波形和结果等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实验项目进行操作或者预习,实验操作过程通过鼠标移动来实现,如果出现操作不当或者操作失误,系统会进行自动提示。学生也可以通过实验录像对实验内容进行提前预习或者在实验操作后进行回顾。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约教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3虚拟实验技术引入中医诊断实训课程和中药学实训课程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并延展课堂范围

中医诊断实训课程和中药学实训课程是中医院校的特色,对培养中医学生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中医人才起着桥梁的作用。虚拟实验技术通过计算机生成的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使用者,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视景的仿真。通过网络大数据可以将临床病例收集整理并通过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技术、传感技术、语言处理与音响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科学,是现代仿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使作者借助必要的设备自然地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和体验,使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谐。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应用语义识别、TTS发音、动态图形识别和多种音视频素材,构建一个仿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诊断思维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实验。虚拟诊断技术具有创新性、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用于训练和培养医学生、研究生和青年医师,有助于增强诊断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与学生临床技能和思维能力。

4虚拟实验室的局限性

虚拟实验室虽具有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某些局限性,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完全取代真实实验室。虚拟实验室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3方面。

4.1设备参数测试与实物测试有差别,虚拟实验不能完全代替实物实验。

4.2虚拟现实技术属于新兴计算机技术的一种,要求教师具有较专业的计算机技能,而医学专业教师主要侧重于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两者有时不能得到统一。如何实现两种能力的有机组合,又发挥专业技能优势,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4.3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对于较复杂的自主设计实验,要求学生能对课本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多位学生团结协作,明确分工。而虚拟实验室是对现有实验的三维重现,只包含已经建模并输出的实验教学课程,难以模拟具有创新性的自主实验设计。

5结论

第2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

第3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vidence Based Pediatr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5501

国内刊号:31-1275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4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记忆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3-007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3.034

记忆是指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经“识记”、“保持”、和“再认”的过程。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可正如宋代学者张载说的:“不记则思不起。”因为记忆是思维能力的仓库,仓库里空空也,思维能力再强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化学学科的特点是“易懂难记”。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且知识点分散,较为琐碎,记住后容易忘记。如果知识点记不住,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就会表现出思维迟钝、分析判断能力差等现象。如何强化学生的化学记忆能力,使他们有效掌握化学知识,是化学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激发记忆

心理实验证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浅,关系到记忆的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会激发人的记忆,记得快,也会记得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充分利用实验带给学生感官的冲击力,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刺激,深化感知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记忆。如在做镁带燃烧的实验时,镁带燃烧时耀眼的强光,燃烧前后物质形状的改变,以及实验时夹持镁带的仪器――坩埚钳,还有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白烟(对于后三者,教师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些明显的实验现象会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能激发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的热情。

二、充分理解,持久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由于对记忆对象的认识肤浅且片面,在头脑中形成的刺激并不强烈,很容易遗忘;理解记忆是指在获取记忆对象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比较、应用、反馈等一系列思维过程,深刻认识其本质属性及与外界的联系,这样的记忆是持久而牢固的。对这种记忆来说,对于对象的理解程度是记忆牢固与否的关键。如在选择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时,必须要分析高锰酸钾是一种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所以选择固固加热型的装置,而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用二氧化锰做反应的催化剂)制取氧气时,选择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呢?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不需加热,在常温就可以进行,所以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当学生理解后,还要让学生分析归纳发生装置选择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学生会欣喜的发现,若反应物是固体(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反应条件要加热,就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若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就选择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这样理解后学生就能记得更牢固。

三、趣味联想,活化记忆

趣味的东西能引起兴趣,导致神经兴奋,激起学习动机,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易于记忆,并能牢固保持。因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该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于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多应用。可以利用谐音、会意、联想等方法,可以帮助记忆。

(1)谐音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记忆。例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记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嫁)钙(给)钠(那)镁(美)铝(女),锌(新)铁(铁)锡(衣)铅(嫌)氢(轻),铜(统)汞(共)银(一)铂(百)金(斤)。解释词义后再连在一起读:嫁给那美女,新铁衣嫌轻,统共一百斤。

(2)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后,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如: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可会意记成:“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前者颠倒要爆炸,后者颠倒要氧化。”

(3)关键字词记忆,这是记忆概念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领的骨架进行记忆,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查、装、定、点、收、利(离)、息(熄)”。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联想记忆一切记忆的基础是联想,或者说联想是记忆的秘诀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负氢(父亲)就是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正氧。

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趣味方法,可以激活学生的记忆,大脑皮层的兴奋度越高,也就会记得越牢靠。

四、常做比赛,促进记忆

在初中化学中,有很多知识需要机械记忆,机械记忆比较枯燥,达不到妙趣横生的效果。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境、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教师设计与内容相关的比赛,在学习比赛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工作效率一般都有很大的提高。如在记忆元素符号时,我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抢记,然后规定比赛规则,全班分成两大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答对一次,得一个笑脸,答错一次,得一个哭脸。我用多媒体投影,每投一次,学生抢答一次,并记录结果,结果原本枯燥的记忆,变得妙趣横生。课堂上,我也常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比赛谁的点子多,谁想的方法更容易让我们记住。并每周统计,点子多又好的人,就评为“周星”,并进行累计,评“月星”、“期星”等。

运用竞赛,能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化“枯燥为神奇”,学生在紧张欢乐的气氛中既获得知识,又不易产生心理疲劳,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的“走神”现象。

五、适当笔记,补充记忆

俗话说:“好记性抵不上烂笔头”。做笔记,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积累和梳理,因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只动脑不动手,一堂课下来没留下片言只语而另外一些学生则事无巨细,整节课都忙于记录。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有失偏颇。前者失之于“疏”,没有留下学习的痕迹不利于之后的复习、巩固和提高;后者失之于“密”,丢弃了应有的思考时间,影响了听课质量和效率。笔记是课本知识合理的浓缩、补充和延伸,为以后的再学习提供再现记忆的激发点和深化理解的出发点。在特别有价值的内容或是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前,还可用“”号标明,作为复习的重点。当学生遇到有些知识点记不起来时,我要求他们翻开笔记,不仅复习本知识点,还要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叫一补一串。经常利用笔记进行复习,还会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补充了因遗忘而产生的缺憾。

六、相关练习,强化记忆

有一位国际化学奥赛金牌得主深有体会地说:“经过解题训练,原来似懂非懂的公式理解了,解起题来得心应手。”练习也是一种复习过程,可以通过题型发散(一点多题)、解法发散(一题多解)、命题发散(一题多变)等,进行多思、多解、多变训练来强化记忆。根据对遗忘规律的研究,已经贮存的知识信息、若不反复运用,强化信息的痕迹,将会自动丧失而使得到的知识流失。所以在教学中经常地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如有代表性让学生做些上节、上章以至上册的习题,增加一定数量的综合题,可多次刺激,强化记忆,减少遗忘。

七、循环复习,巩固记忆

有记忆就有遗忘,复习是巩固记忆最有效的方法。“记忆之母”是重复和复习。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速度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实验证明:对刚掌握的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第一天就可能遗忘20%,一个星期后遗忘30%,一个月后就只能保留50%左右,时间越长保留的知识就越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记忆规律,帮助他们运用科学方法与遗忘做斗争。对课堂上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要在下课前要进行小结,及时巩固复习;并且要抓好课始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是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也是为了给新课扫平道路。还要引导学生在课下复习,经常应用,多次在头脑中强化。当然,这种强化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多次强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内涵,从而达到螺旋式的上升,。这样根据记忆规律,引导学生循环复习,不仅可以巩固记忆,而且可以让知识上升到高一级的层次。

八、挖掘规律,比较记忆

“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概念、物质及其性质的相似点是记忆发生错误的重要根源之一,有关对象越相似则越容易发生记忆错误,比较记忆在掌握相近和对立的知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去除油脂的两种方法:用洗涤剂去除后用汽油去除,这两种方法的原理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洗涤剂乳化油污,汽油溶解油污,这样比较后,学生就容易记住了。再如铁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铁的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均+2价,名称中均有“亚铁”,如:Fe + 2HCl = FeCl2+ H2 Fe + CuSO4= FeSO4 + Cu生成的铁的化合物分别叫氯化亚铁、硫酸亚铁。而铝参加置换反应时,生成的铝的化合物中,铝的化合价只有+3价,如:2Al+6 HCl= 2AlCl3+ 3H2, 2Al + 3CuSO4 = Al2(SO4)3 + 3Cu,这样,经过比较后就很容易就能抓住它们的本质属性,挖掘出规律,找出异同点,从而深刻认识对象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

总之,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而且人的记忆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培养锻炼出来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知识的记忆技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很大作用,同时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这对于学生学好这一门学科,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牢固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 陈晓英. 如何帮助学生加强化学记忆[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07):24-25

[3] 张存山. 浅谈初中化学学习的科学记忆法[J]. 化学教学, 2011,(02): 18-20

[4] 赵丽.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J]. 考试(中考版), 2008,(09):13-14

第5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好的导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它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和实用的,有很多理论和方法是能让学习者终身受益的。但也存在很明显的问题。首先,理论的深度加深了,中学生对社会的接触不多,生活阅历少,无法将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去。其次,阐述的道理比较抽象,因为它涉及到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点,大道至简,抽象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所以,对中学生来说学好政治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产生了畏难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不够,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办呢?重视课堂的导入是一个好的方法。如热点时事导入、故事讲授导入、幽默笑话导入等,都是教师常用的课堂教学情境导入法。同时,要用足用好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试一试”“忆一忆”“说一说”“小资料”“语录”等教材链接。

二、用好幽默风趣的资源

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趣味性,它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就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如教师、学生和周围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轶闻趣事和形象的比喻、顺口溜、打油诗等都是活的幽默素材,教师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精心运用。如在讲述情绪调节方法中的注意转移法时可以说:“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就去理个发,因为一切从‘头’开始呀!”

学习兴趣是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教师应注意用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中学政治教材的编排与生活相比是滞后的,这就使得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有可能会让学生课堂上讲的内容离我们很远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用鲜活的例子去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如讲价格与供求关系时可以举例:在市场销售中,一些商家推出“以旧换新”的销售方式,即凡以同类型的旧货品换购新货品,可享受价格优惠。其中有些旧货品的零部件还可用作制造新货品的原料,而有些旧货品根本不能用于再生产,为什么商家会给予折价回收呢?这样的导入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觉得学了可以解释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学生通过学习就会明白,原来商家通过推出“以旧换新”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想借此吸纳一向使用该类商品的老客户,使其愿意购买新商品,扩大产品销售量。由于旧货品还能使用,是新货品的主要替代品,所以客户购买新商品的愿望不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给客户一点优惠,刺激其购买新产品的欲望。其实质是利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通过价格优惠来刺激需求量的增加。

四、发挥教学装备的辅助作用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章节时,可播放一幅生动画面,聆听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结合歌词内容,充满激情地向学生讲述深圳那空前的改革举措,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感性上体会到党的英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伟大。这样就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教授中华文化时,可通过幻灯展示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图片,特别是播放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开幕式展示中华历史文化时,学生被深深地吸引,培养了爱国情怀,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五、教师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首先,要可亲。上课时,老师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要关心学生,随时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的语言神情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其次,要耐心。学生回答问题不正确,教师要循循善诱,耐心帮助他们把问题弄通、弄懂,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最后,要民主。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力求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六、让学生参演体验

第6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任务,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40-01

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有些老师想通过延长上课时间、大搞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可结果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

一、吃透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二、深入挖掘,认真备课,上好每个单元的第一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年级的数学,每个单元里各个小节的内容都差不多,只是数字变化了,而计算方法是完全相同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对每个单元第一节的引入和讲解时一定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节里讲的是9+几,往后依次是8+几,7,6加几。我在讲9+几的时候先给学生引入这样几道算式:10+5=,10+6=,10+7=,学生很快就能算出结果,并能说出这三个算式里面都含有10这个共同的数字,所以计算起来非常快;接着,我又写出几道连加算式:9+1+3=,9+1+7=,9+1+8=,同样学生很快就告诉我正确答案,还能找到里面的共同算式:9+1,9+1=10,再加后面的数字就简单了。通过这种方式给我讲解新课带来了很大方便。我引入第一道算式9+5=,并出示小棒,部分学生就能根据刚才的引入对我手上的两堆小棒进行分解与重组,我也顺理成章的引出“凑10法”这个新的知识,再通过练习和作业,学生很快就掌握这种方法了。在我讲8+几,7,6加几的时候就非常轻松了。

三、创造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对于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枯燥,没有变化的数学课完全没有兴趣,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就听得睡着了。相比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和老师和同学一起,边做游戏边学习,他们更容易接受并掌握所学内容。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堂中适当渗入游戏也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

例如,我在讲10的加法的时候,前半节课是听我讲,先让学生感知10的加法,有哪些数相加等于10。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听过就忘的特点,我在新课讲完后就跟同学们一起玩组成10的拍手游戏。我在黑板上总结出10以内数凑成10的加法算式,我拍手并说出一个数字,让学生拍手说出另外一个数字,并且让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10,看谁说的又对又快,为了不出错,小朋友们就会用心去记这些数字。然后再让一个小朋友上讲台和其他同学一起做,反复几次,小朋友们就熟悉了这些算式。接下来,在同桌之间拍手说一说,同学们的兴趣都很高。在这种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大部分学生都记住了黑板上凑10的算式。

四、把握课堂节奏,重点、难点突破

就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很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干扰,更不用说要他们规规矩矩的坐在教室里听课了。

小孩子对于新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但如果反复讲的时间过长,他们可能就疲倦厌烦了,就开始开小差了。不管你往下讲的多精彩他们都没什么兴趣了。再加上年轻教师缺乏驾驭课堂的经验和技巧,这就使得整节课的上课效率很低。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精心备课,把重点、难点深入挖掘,控制好上课节奏和时间,争取在15―20分钟内完成该节课的核心内容。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多做练习,强化新知。这样就使学生从刚才的听课转到书写、练习。让他们的注意力从一项学习转移到另一项学习,只是把学习方式改变了,而学习目的没有变。

五、精心分类作业题

第7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会计 基础课 创新教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不断深化,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而,教师的教学必须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本人想谈谈如何在会计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一、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会计课堂教学,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只重视知识结果的传授,忽视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其自主探究能力无法形成。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教材,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对知识进行积极构建。在讲课前,先给学生列出自学提纲,明确自学后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完成自学作业。例如,在讲授试算平衡时,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试算平衡是检查账簿记录错误的有效方法,但为什么又不能查出所有的记账错误呢?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寻求答案,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欲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进行探究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活动

现代教育观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经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讨论的契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例如,在讲授所得税核算后,学生都明确了所得税是一种费用、是利润的扣减。这时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某公司的财务主管,你怎样在税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使公司的所得税费用最小化、税后利润最大化呢?随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交流。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形成共识。组织这种形式的课堂讨论,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让每位学生都加入到讨论之中,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为课堂教学营造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三、实施模拟教学,提高实践能力

会计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会计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进度,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模拟活动,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会计模拟教学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专项模拟教学,即教师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进度,分章节组织单项模拟实习,例如《基础会计》可以按“填制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核算程序进行演练。二是综合模拟教学,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后,以某一工业企业某月份的会计资料为模拟对象,指导学生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到财务分析,进行全过程的会计实务的模拟演练。这种模仿实际情景,进行逼真的实战演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从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内容的表示力

因为传统模式凡是离开具体的实物进行教学,学生感应教学内容较抽象。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在课件中插入凭证、账页、报表等实物的演示,来加强教学内容的表示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使学生可以或许接管到全方位的信息,加深记忆。另外,由于网路技术的即时性和便捷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有意识地提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问题,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解决,逐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探究学习的能力。

五、通过鼓励考取会计职业资格,激发学生动力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采纳“免费集中教育、考试过关有奖”等多种法子,鼓舞激励学生吃苦进修,全力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会计专业(初级)手艺资格证书,形成了“比进修、比考证”的精彩空气,让学生从进修会计专业课程就树立起了明晰的奋斗方针,学好会计基础课,为考取这些证书打下坚实的专业常识基础。

六、开展实地情景教学,加强学生对会计环境的深入认识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学生没有感性熟悉的基础上去传授某些内容,学生是较难以理解的。带学生参不雅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内、外部环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触感染财务工作的职业特点,可以改变一味地空言无补的做法,调动进修积极性。体味企业的出产流程,对按资金活动的过程依次教学筹资营业、供给过程、出产过程、发卖过程、利润形成和分派的会计核算有很好的感官结果。

结束语:总之,只有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不断的进行摸索、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才能真正的提高中职院校会计教学的质量,深化其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8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医学院;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院都在进行着必要的改革。在医学院的改革重要内容就是对其基础性的专业理论科目《中医基础理论》的改革。本文主要对这一门科目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和探讨。

1重视绪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门内容时绪论部门,这一部门的教学对于接下来内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①教师可以引用经典名故。在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门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著名医学家的故事,例如华佗、扁鹤等著名人物的故事。这些小故事的引入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地了解这些著名的医学家的道德品行。②引入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集成声音、图像等为一体,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突破了教室讲课的空间限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勾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③结合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容与《中国医学史》这门科目之间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这种相同性也决定了在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应当结合中国医学史。引入这一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到中医发展的过去,现状,从而完成这一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展望,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而且,相比较于枯燥的理论,历史的内容更加的活泼和引人入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塑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科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当中,应当有意识的丰富教学手段,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常见的集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引入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肝脏功能时,教师就可以以感冒和感冒的症状为案例,为学生讲解肺功能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同时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肺主宣肃、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等中医知识讲解出来。又或者,在讲解人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机能的影响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文学上的典故进行具体的说明。例如,范进中举的典故说明了喜伤心、喜气缓。对于帮助学生消除中医理论枯燥的学习情绪,以及帮助他们尽快理解理论,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使用启发式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只是扮演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因此,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必须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形式的主动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抛出问题,以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学习,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③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更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任意两门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共同特点。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学科之间的相同点,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知识理解以及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的教学目的。

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学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

建材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权威指导。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当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教材的建设。在建材的建设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首先,要紧跟时代潮流。中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重要的经典也多以古文的形式呈现。而对于从出生就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讲,古文虽然保证了教材的权威,却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纂时,应当保证古文的数量,即使有古文的出现,也应当做好必要的注释。其次,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材的二次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结构,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完成更益于学生接受的科学编排。再次,增加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内容,并尽可能的以学说代替理论,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具象的教材。最后,编纂必要的配套教材。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方式。所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建立起专业性的中医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医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前就能够向学生讲明中医思维模式结构的特别之处。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时顺应潮流的必然,也是能够培养出具备更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储备人才的方式。而且,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改革,也是为中医学专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其持久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培养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之外,还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手段丰富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彻底,也才能够达到提升中医理论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木目标的目的[1-3]。

参考文献:

[1]张竞之,刘彬,刘慰华,等.浅谈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22-23.

第9篇:中医学基础医学范文

多项选择题 (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 )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偏盛偏衰

2.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 (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3. 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 ( )

A. 肺 B. 脾 C. 肾 D. 三焦 E. 膀胱

4. 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5.“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 (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6. 气的生理功能有: ( )

A.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 .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 .气化作用

7 . 六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

A .外感性 B.季节性 C .地区性 D .相兼性 E.转化性

8.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A.黏滞 B.凝滞 C.收引 D.趋下 E.重浊

9. 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是: ( )

A .六 B .七情 C .疠气 D .药邪 E .医过

10.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A .轻扬开泄 B.善行数变 C .主动

D.易耗气伤津 E .为百病之长

11. 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 )

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D.转化性 E.地区性

12. 正气是指: ( )

A .人体的机能活动 B .抗邪能力 C .驱邪外出的能力

D. 康复能力 E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3 . .疾病复发的诱因是: ( )

A .复感新邪 B.食复 C .劳复 D 药复 E .伏邪

14. 虚证临床可见到: ( )

A .五心烦热 B .脉实有力 C .久病消耗精气

D .畏寒肢冷 E .食积不化

15 . 实证临床可见到: ( )

A .二便不通 B .脉实有力 C .瘀血内阻

D .心悸气粗 E .水湿泛滥

16. “因人制宜”主要根据病人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 )

A .饮食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E .体质

17. “因时制宜”原则是指: ( )

A .夏季慎用温热 B.冬季慎用寒凉 C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D .秋季外感宜辛温发散 E .冬季宜食热性食物

18 .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 ( )

A .辨证求因 B. 因时制宜 C .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 E .审因论治

19. 下列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 ( )

A .治病求本 B.急则治其标 C .调摄精神

D .加强锻炼 E 先安未受邪之地

20. 病重“失神”表现为 ( )

A.饮食不入,泄泻不止 B.骨枯肉脱、形羸色败 C.卒然神昏,手撤遗尿

D.神昏谵语,循依摸床 E.两目晦暗、瞳神呆滞

21. 我国正常人的面色是: ( )

A.五色鲜明 B.夏季稍黄 C.红黄隐隐 D.明润含蓄 E.秋季稍白

22. 红绛舌,常见于: ( )

A.里实热证 B.阴虚火旺证 C.气虚血瘀证 D.痰瘀内阻证 E.食滞气郁证

23. 望舌时应注意: ( )

A.光线 B.染苔 C.伸舌姿势 D.年龄体质 E.禀赋

24.腻苔主病为: ( )

A.湿浊 B.痰饮 C.食积 D.胃气虚 E.邪热有余

25.痛证可见下列何脉? ( )

A.弦脉 B.紧脉 C.缓脉 D.代脉 E.迟脉

参考答案

1. ABCD 2 .ABCD 3. ABCDE 4 .BC5. ABC 6 .ABCDE 7. ABCDE 8. 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