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经济环境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城市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其协调关系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聊城市近5年(2008~2012)水环境中的控制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水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相关量之间的关联度大小提出进一步改善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聊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聊城市境内河流属于海河流域,主要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金堤河、赵牛河和京杭运河6条河流,共设置27个断面。监测指标为23项,其中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是必测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主要来源于工业和生活污染两方面。近十年,聊城市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2003年河流水质达标率为0%,2012年河流达标率为33.3%,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其余污染物污染较轻。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基本原理

对于2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2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两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因此,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旨在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因此,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视为一条线上的点,与待识别对象及影响因素的因子值所绘制的曲线进行比较,比较它们之间的贴近度,并分别量化,计算出研究对象与待识别对象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贴近程度的关联度,通过比较各关联度的大小来判断待识别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程度。

三、计算灰色关联度

本次选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计算其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万元GDP用水量等各相关指标的灰色关联度,找出其关联关系,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2计算结果可知: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中,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7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氨氮排放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的关联度都在0.6以上,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的关联系数最大,与万元GDP用水量的关联系数最小。

由此可以看出,聊城市水环境质量与地表水资源量、环保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城市污水处理率及万元GDP用水量的关系都比较紧密,尤其是城市污水处理率。

四、改善对策建议

1 加快污水直排口治理工程,严格控制污水直排。聊城各河流沿程仍有一些入河直排口,造成部分断面水质波动,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直排口治理工程力度,确保污水全部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流。

第2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142-03

前言

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中的主体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制约性也日益明显。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非农业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城市、交通及工业等各业用地之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对土地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土地利用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用,而应该是在强调生态利用的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利用,即既要追求经济利用和社会稳定,也要强调生态效益。因此,土地利用效益中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一、研究区概况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是中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全市土地面积5.31万平方公里,辖8区10县(市),2008年总人口989.9万。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连接欧亚大陆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哈尔滨经济高速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43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7%。从2002―2007年,哈尔滨地均GDP由2 382万元/km2,增长到4 667.73万元/km2。生产总值由12 642亿元增长到24 768亿元。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由4.75 m2增加到6.65 m2。但是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如表1所示)。

二、评价模型

(一)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函数模型

fi=wijxij F(X)=wifi(1)

gi=pijyij G(Y)=pigi (2)

式中:Xij,Y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标准化值;wij,pij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各指标的权重;fi,g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得分;wi,pi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目标层权重;F(X),G(Y)为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得分。

(二)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指数评价模型

T=α×F(X)+β×G(Y)(3)

T为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依据土地利用中社会经济效益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

(三)土地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

根据协调概念的定义,F(X),G(Y)的离差越小越好,C为协调度,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程度;k为调节系数,一般情况下,5≥k≥2。它反映了在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或发展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即F(X)与G(Y)之和一定),为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复合效益或发展水平(即F(X)与D(Y)之积)最大,两者进行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显然,0≤C≤1,协调度C达最大时即最佳协调状态;反之,协调度C小,则越不协调。

C=K(4)

(四)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

协调度C是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协调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约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行为,促进两者健康协调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协调度在有些情况下却很难反映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或综合效益的大小(或发展水平)。因此,引入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协调发展度”就十分有必要。

D=(5)

(五)耦合度模型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推广得到多个系统相互作用耦合度模型,即:

R=(u1,u2,u3,…,um)(ui+uj)1/n (6)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耦合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度模型,由此得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函数,可以表示为:

R={[F(X)G(Y)/[F(X)+G(Y)(F(X)+G(Y))]}1/2(7)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

通过确定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得出哈尔滨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以及协调度、协调发展度、耦合度(如表3所示)。

由计算结果得知,哈尔滨市2002―2007年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波动较小,属于平稳上升阶段,说明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势态良好,生态环境指数由2002年0.468到2007年0.496。2003年和2005年指数值相对较高,这一方面反映哈尔滨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基本良好,另一方面暗示着它的环境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较好,而同阶段中,社会经济效益则变化明显,由2002年0.275发展到2007年的0.464,说明近年来,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尤其是2002―2004年,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05年和2006年有缓慢下降趋势,2007年又达到0.464的高值,说明哈尔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对生态环境破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呈现正向发展的方向。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哈尔滨市2002―2007年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分析图,如上图所示,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发展度趋势与协调度相似,总体上呈协调关系,说明哈尔滨市六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良好,经济的发展没有破坏到生态环境,反而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尤其是耦合度也是非常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显著。

结论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具有系统的相关性,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可以建立二者之间的相关分析模型,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土地利用效益相关分析。总体看来,2002―2007年六年间,哈尔滨市土地利用效益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为维持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的趋势,土地资源开发要在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同时,注意经济结构优化,通过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加大对环境的投入,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第3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金融、环境金融等新兴概念的不断深入研究,环境与社会风险逐渐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发现,对于大多数银行而言,可持续发展就是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纳入到银行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中(Thompson and Cowton,2004)。在金融领域,所谓风险,简而言之即为不确定性。对银行而言,如果能确保借款人能够偿还贷款或者提供有价值的抵押品,环境与社会风险就变得不再重要。因此,实质上,银行真正关心的是环境与社会风险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即环境导致的经济风险(environment-induced economic risk)。

从内容上来讲,在多数情况下银行面临的环境与社会风险,是一种间接风险,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信用违约风险,主要针对银行的贷款业务,包含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当借款企业造成环境或者社会负面影响,受到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惩罚或者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质疑,导致企业经营情况受损,还款出现困难,导致违约风险;第二种情形,贷款企业抵押物贬值,从而可能造成银行经济损失。第二种类型是声誉风险。尽管借款企业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等约束,利益相关者却逐渐认识到,如果企业发生破坏环境的行为,金融机构的资助也需要负有责任,即使其融资行为在合规范围内(Coulson and Dixon,1995),也会对其声誉带来负面效应。

然而,我国银行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发展时间较短,成熟度较低。特别是相较于发达国家银行业,在相关理念的认知、实施流程的设计、管理体系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客观分析自身发展情况,寻找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汲取先进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主要研究国内银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现状以及与全球银行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寻找差距,进一步寻找改进方向。

二、文献回顾

由于国外起步较早,金融业发展成熟度高,针对金融机构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多,关注点为如何标准化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并能够纳入到银行业务管理流程中(Mandal,2013; Peralta and Figge,2011)。Weber (2005)利用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形式,探讨了商业银行如何建立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方法。Weber 等 (2008)实证分析了如何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纳入信贷风险评估。Weber的研究成果肯定了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对于信贷风险评估的正面作用,并利用调查问卷等手段形成了实证研究。虽然这样的实证研究数据基础的牢固性有待商榷,但是对于一直局限于定性研究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研究是重要的突破。

鉴于目前国内金融领域对环境与社会风险尚处于探索阶段,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研究也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内容多为描述性的定性研究,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总结。胡乃武与曹大伟(2011)对中国商业银行环境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后,设计了商业银行环境风险指标体系框架;郑冲(2012)总结国际银行业先进的环境风险管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银行业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提出政策建议。陈伟光与卢丽红(2011)分析了我国绿色信贷的困难因素,并提出建设环境风险管理框架。

三、方法与数据

(一)评估体系

Coulson(2002)与UNEPFI(2007a)的研究为后来者研究环境与社会风险提供了研究基础,特别是针对如何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纳入信贷风险管理流程的研究框架。该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政策制定,反映了组织机构内部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系统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二是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措施,是其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完整的重要标志;三是如何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纳入整个组织的管理流程,包括整个组织对ESRM(供应商协同系统)的管理、监督、信息披露等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基本反映了银行对可持续发展、环境等问题认知的阶段性变化:从抵触、预防、主动采取措施到可持续发展(Jeucken,2004)。Lundgren and Catasus(2000) 将银行业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态度转化过程,总结为“将物理措施(只是关注自身环境与社会情况)演变为非物质措施(关注核心业务的环境与社会情况)”。

在本文中,我们以上述框架作为基础,根据获得数据样本信息,建立了四个一级模块:ESRM政策框架、ESRM实施方法、ESRM纳入流程、ESRM外部影响因素(表1所示)。在ESRM政策框架中包含四个二级模块:政策范围,组织结构,产品覆盖面和涵盖因素。这四个二级模块涵盖了政策的制定、职能部门、适用范围、内容丰富程度等多个方面。前两个二级模块反映了ESRM政策在银行组织架构中作为一般功能性政策的作用,涵盖了从适用于所有部门的政策应用到银行特定业务的功能性政策。这也使得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与信用风险管理有机结合(Coulson,2002)。我们根据UNEP FI(2007a,2007b)确定ESRM政策适用范围覆盖的产品分类:项目融资、企业贷款、个人和中小企业零售贷款,并作为本研究的产品范围。涵盖因素的选取是考虑到气候变化问题、生物多样性、文物保护等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问题(Mulder, 2007)。

在ESRM实施方法模块包括三个二级模块,即评估优先级、实施工具以及评估流程。本文按照赤道原则(2013)所规定的评估流程来设定衡量指标,在ESRM纳入流程这一模块中,根据全球报告倡议组织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指南》(GRI 4.0)(2013)和Weber(2012)的研究结果,采用了一般性报告、趋势分析报告、重要财务报告等层次分类来衡量信息披露情况。在外部影响因素这一模块中,我们设置了自愿性准则的签署与绿色激励作为两个二级模块。针对自愿准则,本文选取了目前影响力较大、签署成员较多的两个自愿原则:赤道原则与UNEP FI。截止到2014年,二者分别签署的金融机构数量为80家与230家。 同时,这两项自愿准则都针对环境与社会风险建立了详细的评估准则与流程。绿色激励模块的设立,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究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企业经营效益之间的关系。Weber(2005)认为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价值驱动以及新的商业机遇,能够对股东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制定绿色战略目标、是否将环境与社会风险表现纳入绩效考核纳入本文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分析方法

结合银行信息披露,依次对上述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进行赋值,从而得到银行的环境与社会管理体系表现的整体评价。 三级指标赋值区间为[0,1],如果银行满足指标的要求,即该项指标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对于一些指标信息缺失或者信息表达不明确,均赋值为0。基于评估体系结果,本文将采用对应分析法、最优尺度分析法、差距分析法以及Fisher’s检验方法,分别对国内银行之间、不同国家银行之间以及不同因素之间所关联的环境与社会管理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当前不同国家、不同管理体制下的银行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方面的表现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三)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银行总资产占该国银行业总资产份额70%以上的银行作为样本,样本由来自五大洲隶属于9个国家的242家银行组成。其中,中国银行业样本由国有银行(包括三大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组成,共有166家银行。其余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英国、南非的银行样本由占该国银行业总资产比重70%以上、总资产由大自小排名的银行组成,样本概况如表2所示。

评估体系中,三级指标数据来源为各家银行2009年-2013年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年度报告以及官方网站信息。样本银行或是受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或是受到赤道原则或者GRI等组织的要求,这些报告往往能够披露企业对环境、社会问题等的制度、管理结构、组织形式等等信息。

四、结果讨论

依据评估体系赋值结果,对我国银行业的ESRM表现进行了分类:总分值位于[0,20]为ESRM-M组;20分以上为ESRM-H组,0分为ESRM-L组。分别采用对应分析方法与最优尺度分析方法得到以下对比分析结果。

(一)体制比较分析

图1为中国银行业不同管理体制的银行ESRM表现的对应分析图,横轴为各类银行ESRM表现,纵轴为依据管理体制分类银行。从图1可以看到,样本中三种体制的银行关于ESRM的表现差异分明。城市商业行业银行几乎与ESRM-L的位置相重合;股份制银行与ESRM-M位置最接近;国有银行与ESRM-H的位置最接近。同时三种类型的银行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说明在ESRM表现方面,差异较大。这一结果通过卡方检验值得到再次证明(chi2=136.7,p=0.000)。

就整体而言,国有银行优于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优于城市商业银行。此外,虽然国有银行的ESRM表现要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银行,但是国有银行与ESRM-H的距离要远大于股份制银行与ESRM-M之间的距离。根据ESRM三种表现的位置距离说明,ESRM-M与ESRM-H之间的差距远大于其与ESRM-L之间的距离。这一结果也较为容易理解,目前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中除了少数几家了社会责任报告外,多数银行对环境、社会责任的概念意识尚浅,数量较多的城市商业银行银行在年度报告与官方网站上甚至找不到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相关信息。主要股份制银行作为上市银行,受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约束以及各方面制度建设较为完善,情况要远好于城市商业银行。国有银行虽然整体情况好于股份制银行,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国有银行距离ESRM-H的距离较大,说明我国银行业整体的ESRM表现仍然有待提高。

(二)国别比较分析

图2是以国家为纵轴,ESRM表现为横轴的对应分析图,显示国家与ESRM之间的强关联性。在所选样本中,只有中国与俄罗斯处在了ESRM-L的区域范围内,韩国与南非处于ESRM-M的区域范围内;澳大利亚与英国处于ESRM-M与ESRM-H之间,剩余国家处于ESRM-H区域范围内。发达国家由于严苛的环境与社会方面的法律约束,使得大部分发达国家银行的ESRM表现较好。而我国银行业ESRM表现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数量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得分偏低,原因如前所述。如果将城市商业银行从中国的样本中剔除,会得到如图3结果所示。

可以看到,剔除城市商业银行之后,中国银行业超越了南非,进入了ESRM-M的区域范围。鉴于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数量众多,但是资产总量偏小,这一结果相对客观地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目前ESRM的真实管理水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银行业ESRM表现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但是进步较为明显。

(三)外部因素比较分析

从图4可以看到,我国银行业受绿色激励的影响要远大于自愿原则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绿色信贷等政策对于商业银行在开发绿色产品、开拓绿色业务等具有相当的激励作用。多数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官方信息中,都可以找到其进一步拓展绿色信贷业务、树立绿色发展战略目标的信息。当然,也不得不承认,国内银行业发展绿色信贷多是受到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引,而非出自于内部动力,这也恰恰解释了我国银行签署自愿性原则的比例较低这一现象。

五、结论与建议

第一,针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表现,与国际银行业相比,国内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落后于发达国家银行业;国有银行整体表现要优于股份制与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较差。从指标分析中可以看到,我国银行业在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方面在不断进步。但是多数进步来源于监管部门的政策指引,银行业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主动干预意识不足。

第4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奥氮平;齐拉西酮;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047-0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除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等症状外,往往还伴有社会功能损害,并影响患者承担社会角色[1,2]。研究表明,患者症状与功能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与社会功能恢复程度并非完全吻合[3]。因此尽早对患者进行社会功能评估,引导患者及家属重视社会功能恢复,应成为精神科医生的新职责。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均是目前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研究证实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4],但对于社会功能的影响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精神科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 版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首次发病就诊,既往无精神病用药史;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评分≥70 分且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严重度≥4;获得家属、监护人或法定人的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年龄60岁;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躯体性疾病或心、肝、肾功能不全。将符合条件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和齐拉西酮组各40例。奥氮平组男 21例,女 19 例,年龄(18~58)岁,平均(34.6 ±7.1)岁,平均PANSS评分(91.8±11.3)分;齐拉西酮组男18 例,女22例,年龄(18~59)岁,平均(34.5±6.7)岁,平均PANSS评分(92.5±11.7)分。两组性别、年龄、PAN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由两名主治及以上职称的医师在治疗前后分别用PANSS和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评分以评定疗效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 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定不良反应。

1.3.1 PANSS[6] 由7条阳性项目、7条阴性项目和16项一般精神病理项目组成。采取七级(无症状1分,极重度7分)评分,最高分210分,分数越高表明精神病症状越严重。而治疗后减分率[(基础PANSS分-治疗后PANSS分)÷(基础PANSS分-30分)×100%]可作为疗效评定指标。通常认为PANSS减分率

1.3.2 PSP[7] 包括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自我照料、干扰及攻击行为四个维度,各项评分累加获得PSP总分,总分100分,总分越高表明社会功能越好。高于70分为社会功能无困难或轻度障碍;31~70分为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低于30分为社会功能特别低下。

1.3.3 TESS[8] 分为症状严重程度(0~4分)、症状产生与药物的关系(0~4分)及采取的措施(0~6分)三个方面,总评定包括严重度总评定和个人痛苦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奥氮平组与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阳性项目分、阴性项目分和一般精神病理项目分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PSP评分比较

治疗前,奥氮平组与齐拉西酮组PSP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54,P>0.05),治疗后,两组PSP评分均显著提高(t值分别为-3.716和-5.003,P

2.3 安全性评价

奥氮平组19例(47.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体重增加、嗜睡、静坐不能、月经紊乱、口干等;齐拉西酮组17例(42.5%)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头痛、头昏、失眠、恶心、便秘等。齐拉西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奥氮平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P>0.05)。齐拉西酮组TESS评分为(10.4±3.8)分,奥氮平组为(11.2±4.4)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316,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特征为认知功能损害,而认识功能损害尤其是注意力、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的损害和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等因素导致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下降,使患者被歧视以及面临婚姻、职业、人际危机[9]。同时由于许多家属仅注重患者症状的改善,而忽略了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而患者在长期缺乏家庭和社会支持时,其社会功能将进一步损害[10]。研究表明即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症状、认知以及生活质量能够显著改善,但其学习、工作能力等社会功能不一定随之改善[11]。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情况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功能已成为评价药物功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即在选择抗精神病药物时,除要考虑药物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还需要关注抗精神病药物对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能。

本研究结果表明,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二者疗效相当。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国内王冬梅[12]观察了68例患者分别应用奥氮平和齐拉西酮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精神病理分均显著降低,且组间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国外研究也显示二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近期改善作用相当,即使观察期延长至6个月,二者疗效仍无统计学差异[13]。

本研究观察了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PSP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疗程结束后,两组PSP评分有明显提高,但齐拉西酮组明显高于奥氮平组。该研究结果表明,奥氮平和齐拉西酮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但齐拉西酮的效果明显优于奥氮平,也进一步显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改善的非同步性。目前文献尚未见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但相关研究[14]显示,奥氮平能选择性作用与大脑边缘和中脑皮质的多巴胺及 5-羟色胺受体,达到快速缓解精神急性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而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被认为与社交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阴性症状的改善常带来部分社会功能的恢复,研究也证实了奥氮平可部分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而对齐拉西酮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对照研究[15]显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除与齐拉西酮的多巴胺受体及5-羟色胺受体双重拮抗使其症状改善、尤其是阴性症状改善更好外,还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影响患者社会活动有关。

本研究显示,奥氮平与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TES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继续完成疗程,无因严重并发症退出的病例发生,提示两种药物不良反应相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研究显示齐拉西酮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奥氮平组,且需要抗锥体外系副反应药物比例更高,但奥氮平对体重、糖脂代谢的影响显著高于齐拉西酮,因此两药总体不良反应和耐受性情况比较并无明显差异[16]。

综上,精神分裂症患者除有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外,还伴有社会功能受损。本研究显示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但齐拉西酮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奥氮平,有利于患者全面功能的康复,更好地回归社会。但目前已有研究指出,药物治疗联合综合性的社会心理干预较单纯药物治疗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更为有利[17]。

[参考文献]

[1] Krivoy A,Fischel T,Weizman A. The cognitive deficit in schizophrenia[J]. Harefuah,2012,151(5):277-280,319.

[2] Silveira C,Marques-Teixeira J,de Bastos-Leite AJ. More than one century of schizophrenia: an evolving perspective[J]. J Nerv Ment Dis,2012,200(12):1054-1057.

[3] 李萍,赵辉,王峰,等. 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2):168-171.

[4] 张超,祈明,盛海涛,等.奥氮平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0,13(6):414-415.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J].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184-188.

[6] Obermeier M,Schennach-Wolff R,Meyer S,et al. Is the PANSS used correctly a systematic review[J]. BMC Psychiatry,2011,11(7):113.

[7] Figueira ML,Brissos S. Measuring psychosocial outcomes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J]. Curr Opin Psychiatry,2011,24(2):91-99.

[8] Litovitz T. The TESS database,use in product safety assessment[J]. Drug Saf,1998,18(1):9-19.

[9] De Hert M,Yu W,Detraux J,et al. Body weight and metabolic adverse effects of asenapine,iloperidone,lurasidone and paliperido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and bipolar disord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exploratory meta-analysis[J]. CNS Drugs,2012,26(9):733-759.

[10] Kidd SA. From social experience to illness experience: reviewing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linking psychosis with social context[J]. Can J Psychiatry,2013,58(1):52-58.

[11] Schmidt SJ,Mueller DR,Roder V. Social cognition as a mediator variable between neurocognition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schizophrenia: empirical review and new results b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Schizophr Bull,2011,37(Sup 2):S41-54.

[12] 王冬梅. 奥氮平与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5):343-344.

[13] San L,Arranz B,Perez V,et al. One-year,randomized,open trial comparing olanzapine,quetiapine,risperidone and ziprasidoneeffectiveness in antipsychotic-naive patients with a first-episode psychosis[J]. Psychiatry Res,2012,200(2-3):693-701.

[14] 宁布,许明智,林勇强,等. 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8):710-712.

[15] 段武钢,孙全新,罗建武,等.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426-1428.

[16] 陈俊雄,吴树跃,林榕,等.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疗效[J]. 广东医学,2012,33(7):1006-1008.

第5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定位;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8-0020-02

一、企业背景

江苏鹏程钢结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已有多年钢结构制作、安装历史。公司注册资金1.01亿元,总资产达6.36亿元,有生产基地两个,占地17万平方米,生产厂房近10万多平方米,轻重钢结构及钢箱梁生产流水线8条,配备国内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现在员工有800多名,其中中高级技经人员140多名,其他中高级技术职称70多名。年生产轻重钢结构制品10多万吨,2010年起销售收入每年突破10亿元,2009―2011年,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钢结构十强企业”。随着目前经济环境的变化,该企业的市场销售业绩与往年同期相比有了大幅下滑,对此我们对该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组织从事各种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研究条件,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社会购买力、公共事业等方面的情况。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物价水平却在不断上升、国家产业结构正在大力调整粗放型的产能过剩的产业结构,这些宏观政策的变化都对该企业的目前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技术环境分析。多年来,公司重视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的同时,还重视掌握国内外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趋势。既有一流的技术,又有先进的机械设备及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2004年至今,公司通过了GB/T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11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是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又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员单位,2010年获得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颁发的“中国钢结构金奖”工程的最高荣誉。同时,企业先后获得“溧阳市先进私营企业”“常州市重合同守信用AAA企业”“全国质量信得过企业”“全国钢结构百强企业”“江苏省质量守信誉诚信施工单位”“江苏省明星企业”“江苏省百强企业”“江苏省钢结构十强企业”等荣誉称号。虽然企业有一定的技术生产能力,但是企业与其他同行业相比尤其是与大中型企业性比,企业没有掌握竞争力较强的核心技术。

3.外部具体环境分析。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最关心的是其所在行业的竞争强度,而竞争强度又取决于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包括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力量、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和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见下页图)。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企业目前针对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当行情好的时候,供应商要价很高,企业需要支付的原材料成本很高。由于该行业行情变化比较快,要是大量囤货又会存在一定的库存风险。

(2)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质量较高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该企业有比较稳定的买方合作企业,但是由于目前市场行情不是很好,很多买方市场的需求量也在减少,仅仅依靠老的合作伙伴已经不能达到企业的预定销售量。

(3)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他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的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目前不断研发出的新材料新技术使得很多新型材料可以代替钢结构产品,这对于该企业来说也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一个方面。同时,如果企业不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新的研发,只依靠原有的技术,往往会被市场所淘汰。

(4)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表现在价格、广告、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鹏程钢结构有限公司毕竟是中小民营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比在产品广告宣传、产品售后服务上都投入得比较少。

(二)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1.企业资源稳定。该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企业资源不断壮大。从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的开发、专利技术工艺知识、资金和管理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目前企业厂房设备齐全,企业拥有较强的钢结构产品的生产能力;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良好,不良资产比率并不高;企业在文化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管理制度标准。

2.企业核心能力研究。能为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持久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就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该企业虽然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但是在核心技术上,该企业的研发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企业的创新能力比较差,企业只能生产目前已有的产品。

三、企业策略研究

(一)建立稳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

降低供应商和买方市场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与供应商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不是单纯的买卖双方。企业可以通过这样的战略合作伙伴向企业的供应链实行向上一体化策略和向下一体化策略,掌握企业的主动权,从而降低企业自身风险。

(二)提交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

企业要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企业拥有了其他企业不具备的物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企业核心技术的稀缺性、可延展性、价值性,能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

(三)加强企业产品品牌的宣传

第6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PEST理论

国际物流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和建设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位置,尤其是在国际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的国际物流环境在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天津滨海新区根据中央要求,编制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纲要定位城市总体规划。规划确定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由此可见国际物流业务已经成为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和开放的重点建设内容,那么天津滨海新区的环境是否适应国际物流行业的发展呢?

1.国际物流的界定

国际物流的范围:广义的国际物流是指物资在国际间的流动。进出口商品的运输贸易,来料与进料加工,展览品在不同国家的巡展,国际邮件的快递业务和国际援助与捐赠等不同国家之间的物品流动都包含在国际物流的范畴内。而狭义的国际物流则特指国际商品贸易过程中为了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交换活动而开展的国际物流活动。在整个国际物流的活动中包装、运输、仓储、装卸、通关、信息交换等要素构成了国际物流的核心要素。

2.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环境分析

PEST理论分析工具主要针对宏观环境情况展开,通过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后得到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外部情况和一般环境而展开的一种宏观环境因素分析方法。对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环境的分析可以使用PEST理论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四个方向开展进一步的分析。

2.1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的政治环境分析

在2006年第20号文件中国务院对天津滨海新区改革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坚持改革开放带动、科技创新引领、高端产业支撑、服务能力提升、发展环境保障,滨海新区将努力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服务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天津滨海新区也确定了本地区的确定的空间和产业布局为:“一轴”、“一带”、“三个城区”、“九个功能区”。其中在九个功能行政区中专门设立了海港物流区发展港口物流、航运服务产业;和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及研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其中的海港物流区的规划面积为100平方公里,包括天津保税区,天津港和正在建设中的东疆保税港区,其重点发展的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保税运输与仓储、综合物流等物流相关服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天津滨海新区目前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国际物流行业的政治环境。凭借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重点扶持政策,天津滨海新区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国际物流新兴基地,成为了北方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2.2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的经济环境分析

自国务院对天津滨海新区进一步发展规划做出重大部署以来,天津滨海新区始终保持着2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进行着高速发展。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8.63亿元,2006年滨海新区获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当年地区生产总值较之上一年度增幅20.2%,达到1960.5亿元。直至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时,天津滨海新区的当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102.24亿元,2010滨海新区凭借25.1%增长速度实现当年GDP5030.11亿元,总量超过上海浦东新区,在随后到来的金融危机中,天津滨海新区逆势增长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达到23.78%和20.1%的增长速度。在2012年达到地区GDP7205.17亿元。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天津滨海新区不断提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领域的产品出口,滨海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市的比重达70.3%,增速高于全市2.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长8.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2%。

天津滨海新区中的开发区、保税区呈占据了外贸进出口主导地位,东疆保税港区、临港经济区等新兴功能区域外贸能力呈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开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464.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保税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07.75亿美元,同比增长8.1%。东疆保税港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3.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临港经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8.33亿元,同比增长1.04倍。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环境呈现出强有力的发展上升趋势。

2.3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的社会环境分析

天津地区历来人文素质较高,尤其紧邻首都北京,京津两地的高端人才聚集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全面发展、经济快速增长,政策发展的扶持使得人口聚集度大幅提高,截止2010年,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滨海新区常住人口达2482065人。自2008来,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达到17.8%,占全市人口增量的50.2%。特别是随着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金融、国际物流、外包服务、高端外资企业的快速崛起,高端人才成为了滨海新区新增人口的主力军。大量高素质高端人才的纷纷进入滨海新区为本地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代物流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人才保障。

2.4 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的技术环境分析

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国际物流中心有着先进和极具发展力的技术环境。天津港作为我国优良海港近年来在港口建设和吞吐量方面发展迅猛,目前天津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将达到120条,货物货物吞吐量达到5.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350万标准箱。

天津机场作为中国最早建设的民航运输机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条民用航线起源于天津机场。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专业飞行和技术人才,1996年被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成为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成员。

天津滨海新区拥有滨海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于家堡站,通过京津城际列车打造出京津地区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正在建设中的津秦铁路客运线将于2013年8月建成。多条通往周边城市连接新区和外界的铁路专线正在大力修建中。

滨海新区正在利用优良的陆、海、空资源建设,利用区内的先进技术力量重点建设海港码头、机场第二航站楼和跑道、重点铁路线路打造海、陆、空多种国际运输方式聚集的现代化运输枢纽港和现代物流中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明.第三方物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黄川,周喆.天津滨海新区建立国际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J].天津经济.2008(10).

[3]张玥.浅析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物流的发展[J].现代商业.2008(17).

第7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因此,本文将首先从管理学各流派产生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各学派的主要观点以及特点出发来发现管理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对当前社会的分析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来对工商管理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管理学流派;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一、各流派的产生背景及特点

1.古典学派。古典学派的产生是在20世纪初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官僚集权理论为主要代表。

20世纪初期,以美国为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在美国,由于奴隶制的废除南北部的统一、欧洲移民的流入、铁路大规模的修建、农业的发展以及对英国资金和的大量吸收使得国内的需求迅速增加;在经济危机和激烈的竞争中,资本迅速聚集,垄断组织发展起来。这一系列的发展使旧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合新的时代。此外,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工人劳动时间长,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工资很低,劳资关系紧张。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泰勒的主要贡献是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制定了作业标准,使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而泰勒基于的假设是每个人都是“经纪人”的假设,认为工人都是利己的。

2.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及社会系统学派的产生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者是以梅奥为主要代表,而后者是以切斯特・巴纳德为代表。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进入了经济繁荣时期。美国钢的熔铸量超过英法德三国钢产量的总和;汽车产量达到531.5万辆,增长了36%;机器制造业增长了53%,加工制造业增长了14%;化学、航空、无线电和人造纤维等工业产量也比1923年增加了一倍;对外贸易额达52.41亿美元,超过英国占据世界第一位。而这一切繁荣的背后,都是工人们紧张、单调和劳累的工作。因而引起了工人的强烈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事件的出现。

梅奥认为,工人们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因此组织中存在这非正式组织,而领导的职能在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主要是对人际关系学派的补充,他重新阐释了组织与人的关系。

3.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以哈罗德・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为主要代表。

从20世纪50年代起,出现了以原子弹,电子信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形成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持续发展。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世界经济向真正现代化前进。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积聚,卖方市场逐渐被买方市场取代。

孔茨和奥唐奈认为,无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二、未来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从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理论的发展是离不开经济社会进步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管理理论的完善。

因此,为了研究管理学的发展方向应该首先分析未来的社会经济的特点。

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买方市场的地位进一步加强。随着当前社会工业化以及规模经济的形成,社会生产率大大提升,同时,也由于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使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对资源和环境越来越重视。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使企业利用资源的成本不断增加,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企业也不得不加大对环境的投入成本。

3.市场变化更加频繁和剧烈。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导致每个企业和公司在全球的经济中都不能独善其身。市场的某一点的波动很可能如蝴蝶效应般被逐级放大,从而对身处其中的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三、管理学发展的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管理的职能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及领导发展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和创新,管理的假设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复杂人”,不管职能的增加还是假设的改变,都是应经济社会变化而变化的。而针对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本文认为,可以将预测增加到管理的职能中去,从而扩展为管理的七项职能。

预测是指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当前的经济形势复杂,市场多变,因此,一个企业如果能较准确的预测出未来的市场需求和变化,那么这个企业可以制定出有效的生产方案,减少库存,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理统计知识在管理生产中的应用,使原本艺术性更强的管理学变得更加富有科学性。

四、不足与总结

由于知识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文中的一些理论可能会有一定的错误。同时,由于只是出于个人的观点,并未做出实际的考察与研究,因此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不仅如此,由于知识的局限,对于预测并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与办法,这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总结来说,本文希望通过对前人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特点,结合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自己的意见,希望可以对管理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利军.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J].管理学前沿,2001. No.6

[2]李传军.管理学发展趋势分析[J].管理世界, 2007.06

第8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房企走势短期内仍不被看好,未来市场环境变幻莫测,欧债危机撼动整个资本市场,地产行业资金短缺日益明显,这些因素的加剧,除了对市场保有足够的敏锐洞察力,房企加紧自身能力的提升也尤为重要。趁着“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在梁间呢喃”的人间四月天,登顶泰山十八盘,感受封禅大典的意味悠长,北大黄埔房地产成本控制论坛在北京大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邱尊社博士,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班特聘讲师竹隰生教授的讲解下,为到场房企奉上了一场“货真价实”的修身宝典。

邱尊社:战略分析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任何一个组织都生存在一个复杂的商业、经济、政治、技术、文化和社会环境中。由于环境在不断变化,对不同组织的影响也不一样。”邱尊社认为这是战略分析的一个主要任务,“某些变量的变化可能产生机遇,而另一些则可能对企业施加威胁”。

邱尊社引用《孙子兵法》攻谋篇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的名言来作为他对企业持续发展战略课程的开篇。他指出,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做好竞争环境分析、识别组织的竞争地位、处理好资源、核心能力与战略能力分析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重要因素。”在他看来,做好环境分析需从评估环境的性质入手,审视环境影响、识别关键竞争力量、识别竞争地位、识别关键机会与威胁,循序渐进、缺一不可。

在进行产业结构分析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对新进入者、买方和卖方的实力、替代品、竞争对手等方面做全盘慎重考虑和考察。他认为,一个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战略来影响这几种力量,但也可能因此而加剧竞争和恶化环境。很多企业的成功来自其产业的吸引力,而不是他们闪光的管理战略,产业发展有自己的规律。

另外,他还从战略集团分析、市场细分、消费者心理分析等层面来指引企业识别组织的竞争地位。具体的案例加上生动鲜明的观点呈现,邱尊社对当下房企自身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方面的观点引入在目前的时局下显得恰到好处。

竹隰生:合理成本规划与控制是关键

作为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竹隰生教授对于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规划与控制这一内容自然是烂熟于心,无论是建设工程成本与成本构成、成本管理与成本管理方法体系还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目标成本管理、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成本计划与控制工作,每个细节的讲解深入浅出,环环相扣。

在讲到成本管理与成本管理方法体系时,竹隰生指出,早期的造价/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主,追求减少支出、降低成本,随着形势的变化,转变成本管理思想需要认真对待。关于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中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方法在他看来,成本控制方法由“结构性”向“非结构性”的发展,实际上标志着管理科学针对经济环境变化作出的战略适应性调整。

第9篇:社会经济环境分析范文

关键词:理财环境 财务 管理 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理财环境也在不断更新。像电子商务一类的商务类型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新的理财环境下,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新的方式,新科学技术的到来能怎样影响现在的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企业如何正确把握财务信息是亟待企业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企业理财环境的理念

在MBA智库百科上是这样解释理财环境的“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环境构成了企业财务活动的客观条件,财务管理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等”。由此可见财务环境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属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受财务环境的影响和控制。理财环境也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新理财环境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推动下,把握理财环境的动荡规律,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才能使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否则企业可能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变化的大风大浪中步履维艰,企业的发展与生存面临险境。

二、新形势下的理财环境分析

理财环境分类方式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结于两大类,一类是外部环境,另一类则是内部环境。以下将从这两方面进行理财环境的分析研究:

(一)外部环境

对于一般性企业来说,外部环境(也称为宏观理财环境)对其影响是巨大的。外部环境限制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策略,要求企业遵循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企业要在对外部环境的准确把握下才能实现灵活应用相关理财手段。外部环境可分为以下几种:(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将决定社会形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形态。比如前苏联,由于其采用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社会经济形态上以公有制为主题;(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可以分为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国际环境决定世界经济的走向,其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大致相同。国内环境则更能影响企业的发展;(3)法律环境,处于不同的法律环境之中,企业就得使用不同的理财手段,以此实现理财手段的合法化和科学化。现阶段财务环境的主要变化是世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变,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

(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虽然对企业理财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外部环境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相同的,企业内部环境才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理财内部环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企业经营制度,企业的经营制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财务环境,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2)企业部门结构,企业的部门结构影响到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影响到财务交流;(3)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财务的安全。对于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应该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内部环境的改变主要在于企业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生存发展需要不断地改变经营理论和经营模式。

三、新理财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新形势下,外部环境主要表现在各国政治经济之间的交流不断变化,诸如我国与菲律宾的黄岩岛之争导致我国与菲律宾之间的政治交流发生重大转变,经济形势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如菲律宾的香蕉进口就发生了重大转变。企业需要及时把握国际国内动向来实现财务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做到谋求最大利益。而内部环境则体现在企业经营制度上的转变。比如在高度网络化时代,电子商务是各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销售方式,如何做到对于这些销售财务上的合理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重大意义。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财务管理:

(一)掌握国内国际信息、行业信息以及市场信息,并进行适当分析

国际信息对于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国内信息又对国内贸易起着决定性作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动向有重大影响,高层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着重了解国际国内信息,行业信息和市场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研究,向相关部门提供自己的意见。

(二)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高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直接接触财务,其对财务安全的影响可想而知。企业应对财务管理人员重点关注。人员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管理人员的理财素质,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和盈余分配有着重大影响。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是增强财务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2)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管理方式的运用能力是提高财务运用效益,提高财务处理效率的重要基础。(3)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理念。增强财务人员的理财安全理念对于财务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四、结语

在新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下,理财环境也在随着改变。加强理财外部环境的监控,加强财务内部管理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手段。在任何形势下,只有把握住这两方面,企业财务活动才能正常有序进行,企业才能正常的进行经营生产活动。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