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业综合监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货物质押监管;银行;物流服务提供商;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F2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339(2012)02-0037-05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企业界一直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小企业缺少必要的固定资产(如土地、房产等)作为抵押,企业信用评级不足,加之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不健全,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并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想借借不到、想贷不敢贷”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银行放贷难的真实写照。[1]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是金融业与物流业合作开展的一项物流金融业务,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该融资模式的兴起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短期内融资难的问题,满足了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经营需求,同时有效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实现了需融资的中小企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和银行的“三赢”。
一、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发展前景分析2010年我国物流运营形势总体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全国物流总额达125.4万亿元。[2]巨大的物流市场昭示着巨大的货物质押监管的空间。
1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开展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中小企业,这部分企业由于其信用评级不足,又缺少必要的土地、房产做抵押,加之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不健全,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非常困难。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率不到10%,年资金缺口数十万亿元,市场容量巨大。另外,现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有银行信贷、担保贷款、内部集资、风险投资、典当融资、民间借贷等,其中银行信贷占到融资总额的70%左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3]应该说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作为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有益尝试,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其发展空间非常大。
2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开展是物流服务提供商经营创新的有效途径。在物流业务中,传统的物流操作如仓储、运输等,其利润率已经越来越低,不再能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物流服务提供商必须要寻求更多的利润源,转向各项增值服务。[4]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是一种新的融资模式,是物流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机构相结合,利用自己专业化监管的优势,为银行和客户提供监管服务。物流服务提供商开展货物质押监管,可以保持稳定的货物存储量,提高仓库利用率,同时拓展了新市场,延伸了其服务链;另外,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能使物流业和金融业很好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跨行业、相互交叉
[收稿日期]2011-11-29
[作者简介]吕玉兰(1975-),女,江苏泰州人,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
发展的新业务空间,为同质化经营向差异化经营的转变提供了可能,物流服务提供商通过货物质押监管业务切入利润回报丰厚的金融业,提高了自身的盈利水平,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将有助于形成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优势。
3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开展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目前,我国银行从事的信贷业务绝大多数都是依赖于大客户,贷款授信额度过于集中,这导致银行信贷风险会大大增加;而且,由于大客户通常提供不动产抵押,银行在变现时通常很耗时、费力,手续很繁琐。鉴于上述原因,银行在扩展信贷市场时,可以借助于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选择中小融资企业。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为银行完善结算支付工具,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创造了机会;银行在发展该业务的同时,也开发了新的客户群体,培养了潜在的优质客户;同时,银行为了降低融资风险,愿与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全国性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合作。
总之,从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物流服务提供商、银行、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中国的物流金融市场中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市场广阔,领域众多且前景光明。
二、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概念的诠释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是为了加强银行与企业的合作,银行、融资企业(客户)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物权法》和《担保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客户与其上游供货商真实的贸易背景等,客户为解决资金不足,向银行申请办理厂商银业务,并以厂商银业务项下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购买的存放于物流服务提供商仓库中的货物向银行提供质押担保;物流服务提供商愿意对厂商银业务项下的货物承担仓储保管义务,并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其具体含义是指客户基于与其上游供货商订立的购销合同,向银行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以用于购买货物,且货物存入物流服务提供商仓库,同时质押给银行并由银行控制货权的融资模式。该业务主要涉及融资企业、银行和物流服务提供商三个主体,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图1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主体合作关系示意图
1银行与融资企业的关系分析。银行与融资企业是借贷与质押的关系。银行是提供融资服务的主体,有权追索融资企业使用到期的贷款;同时银行又是质押货物的货权主体,当融资企业的贷款业务到期时,如融资企业不能偿还债务,此时银行有对质押货物的处置权。融资企业是债务的主体,承担着提供与上游供货商真实的贸易背景、履行各项合同的约定等义务。
2银行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分析。银行与物流服务提供商是委托与监管的关系。当融资企业将用银行贷款购买的上游供应商的货物作为质押物抵押给银行时,银行委托物流服务提供商进行监管,向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质押货物的相关信息。物流服务提供商按照银行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管业务,未经银行允许,不得将质押货物转移给任何当事人。
3融资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分析。融资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是委托与保管的关系。融资企业将用银行贷款购买的上游供应商的货物存放于物流服务提供商仓库内,物流服务提供商出具仓储凭证,此时委托保管关系开始形成。融资企业需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保管费;物流服务提供商承担着检查、验收、出具仓储凭证和保管的各项工作。
三、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运作模式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是银行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共同开发的一种融资业务新产品,其业务运作流程可参见图2。
图2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模式
在此运作模式中,对融资企业来说,融资企业负责对其上游供货商发至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货物进行验货;融资企业保证对其用于质押的厂商银业务项下货物享有合法的、充分的、无争议的所有权,该质押货物不存在任何未告知银行的他项权利、共有等情况;未经银行同意,融资企业不得对厂商银业务项下的质押货物进行处分;融资企业负责承担质押货物的监管、仓储、运输、保险、检验、处置等一切相关费用。
对银行来说,银行有权向物流服务提供商查询厂商银业务项下质押货物的相关信息,并有权随时对质押货物进行检查、监督;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或银行宣布提前到期或融资企业未能补足保证金的,银行有权处置厂商银业务项下质押货物;银行有权要求物流服务提供商协助处置质押货物,并且有权要求融资企业向银行认可的保险公司投保。
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应妥善、谨慎地保管厂商银业务项下质押货物,独立承担保管及监管责任;质押货物到达后,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厂商银业务项下货物的仓储、装卸、运输等服务,负责货物在上述过程中的安全和价值完整,如有损毁,须承担赔偿责任;物流服务提供商有义务回复银行对厂商银业务项下货物的查询,物流服务提供商应确保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因物流服务提供商错误回复货物信息给银行造成损失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承担赔偿责任;物流服务提供商负责核实融资企业上游供货商发送的货物情况,做到其出具的《入库通知书》所记载事项与事实一致,如因物流服务提供商虚开、误开、多开导致银行损失的,物流服务提供商承担一切赔偿责任;未经银行书面同意,物流服务提供商不得以任何理由接受第三方对已质押货物的处置申请,不得办理该货物提取手续。
四、开展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作为一项新的融资业务,其运作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诸多的风险,控制好风险的发生,是其业务顺利开展的保障性条件。为了控制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风险,可以从全方位来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如图3。
图3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风险控制模型
1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融资企业信用风险主要是指需融资企业因为自身因素(如基本素质低下、运营状况欠佳、盈利水平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等)导致信用缺失而造成拖欠贷款或无力偿还贷款,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5]。风险源于融资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融资企业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而银行方面获得信息的真实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因为融资企业往往会故意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或者信息的传播途径可能会使信息发生扭曲等,使得银行很难对企业进行准确的识别,从而使融资企业获得了银行贷款的支持。另外,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融资企业提供的贸易背景是否真实,是否存在融资企业与其上游企业之间合伙诈骗以获得银行的贷款,也有待于调查。加之目前我国的诚信体系还不健全,失信现象时常发生,并且难以惩戒,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对信用问题不够重视,甚至无视信用问题。
为了防止融资企业因信用问题给银行带来风险,银行在贷款时要谨慎选择融资企业。例如,派专家到现场或者通过对融资企业的客户、网络等渠道的考察,了解融资企业的基本素质、运营状况、偿还债务的能力、盈利水平、发展能力、信用记录情况等,优先选择诚信度较高、资质较好的融资企业;另外,为了防止贸易背景存在虚假性,银行可以选择其上游供应商是信誉度高的大型企业的融资企业。
2厂商银服务的产品风险。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产品是融资企业用银行承兑汇票购买的货物,此货物对银行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均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质押货物的品质风险、价格风险和变现风险。[6]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用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质押货物的质量差、不符合标准、难以储存、难以清点、保质期短,货物的品质风险就大;质押货物在质押期间价格发生大幅度变化并且不能合理地预测价格变动趋势,质押货物的价格风险就大;质押货物属于那种专业性特强、很难在市场上正常流通,或者是市场上滞销的产品,货物不容易变现,质押货物的变现风险就大。
为了防止因服务产品给银行带来风险,银行在开展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时应全面、认真地考察质押货物的具体情况。例如,质押货物的理化性质、保管要求、包装形态、计量方法、品种规格、价格趋势、变现能力等。银行应优先选择易于保管、易于计量,价格变化幅度不大、能合理预测价格变动趋势,变现能力强或者变现渠道多,适销、适应范围广、质量稳定且具有国际、国内或行业标准的质押货物。
3银行自身的管理风险。银行自身的管理风险主要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和管理贷款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管理不当而造成损失从而给银行形成的风险。[7]对银行来说,厂商银货物质押监管是银行开展的一项新的业务,在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来规范它的执行,需要有专门员工来开展这项业务,同时需要有管理者监管整个业务流程的操作。如果这些方面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产生管理风险。另外,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发展需要正确的定位,其定位往往要取决于服务地区中小融资企业的实际需求、服务地区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服务的情况;如果定位把握不准确,同样会给银行带来管理风险。此外,又由于银行对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的整个流程一开始不熟悉,同时又缺乏相应的评估体系,就容易导致整个操作过程手续繁琐、所耗时间长,这无疑又增加了银行的管理风险。
为了防止因银行自身的管理不到位给银行带来风险,银行开展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时应设立专门的操作机构,同时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操作流程、质押商品的市场行情与动态监测机制等,提高员工对质押商品的市场行情监测水平,避免员工的道德风险和虚假贸易风险。另外,为了能对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进行准确定位,可以建立与中小融资企业、物流服务提供商对接的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对质押的货物实时了解,有针对性地提供便捷的贷款发放程序,有效降低银行自身的管理风险。
4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运作风险。物流服务提供商作为第三方企业,是连接融资企业与银行的纽带。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认真履约不仅能够保证银行第二还款来源的可靠性,还能抑制融资企业带来的风险。[8]然而,一旦物流服务提供商与融资企业串通或者擅自处置质押货物,将会导致银行损失巨大。由于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道德风险很难监督,所以这也成为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主要风险之一。此外,物流服务提供商还存在操作性风险。物流服务提供商向银行提供的库存凭证往往具有很强的导向性,银行往往是根据库存凭证记载来检查货物的数量、质量和规格。在实践中,物流服务提供商往往由于内部管理存在漏洞,有时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滞后,给银行带来错误信息,而且有些物流服务提供商由于自身总体实力比较弱,有时很难对货物质押品来源是否合法、质量是否稳定、数量是否充足等做出准确识别,这一切均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为了防止物流服务商给银行带来风险,银行在开展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时,应详细地考察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整体状况。例如,多渠道考察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基本素质、运营能力、信用等级、与其它企业的合作情况、信息技术应用情况等,银行应优先选择基本素质高、资金实力强、管理水平高、信用记录好、服务质量好、信息技术先进,且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
五、结束语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是一项涉及需融资的中小企业、银行、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多个主体的新型的融资模式,是银行与物流企业业务的拓展与升级。[9]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开展对需融资的中小企业来说,突破了传统的用固定资产抵押来获得融资的模式,缓解了中小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解决了中小企业短期内融资难的问题;对银行来说,开发了新的客户群体,培养了潜在的优质客户,扩大了业务范围,为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创造了机会;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增加了企业的物流量,保持了稳定的货物存储量,提高了仓库利用率,同时开拓了新市场,延伸了服务链,拓展了自身的业务空间。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作为一项新开展的业务,风险与机会并存,所以应该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防范风险的发生,从而确保厂商银业务货物质押监管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1]潘永明,纪富镇.我国金融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0,(2):27-31.
[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10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 ndrc.省略/jjyx/xdwl/t20110301_397825.htm.
[3]闵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0,(11):66-67.
[4]马晓霞.第三方物流企业融资模式分析与风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
[5]刘文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商贸,2010,(29):116-117.
[6]吕玉兰.物流企业开展融资物流业务的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12):101-103.
[7]李建.商业银行质押监管业务综合性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6):79-82.
[8]周育楠.供应链融资信贷风险研究和探讨[N].中华工商时报, 2010-01-06.
[9]吕玉兰.融资物流――物流企业业务开展的新选择[J]税务与经济,2011,(2):37-42.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Goods Pledged
Supervision of “ManufacturersSellersBanks” Business
Lü Yul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China)
关键词:管理 绩效 组织 模型
引言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着外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内部规范治理、理顺管理机制等多重压力,于是人的重要因素日益凸显出来,如何管理人力资源这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如何激发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处理好人与岗位相匹配这一核心问题,成为了组织当中领导必须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员工工作的好坏、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因此,掌握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想通过企业的绩效管理来获得较为优化的管理方式,在管理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理念、业务特征以及员工的基本素质来提高绩效管理的效率,需要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分析与管理方式来形成一个适应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综合管理模型。
一、影响绩效的若干主要因素
绩效是员工外在工作行为的一个主要表现,其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技能(Skill)、机会(Opportunity)、激励(Motive)、环境(Environment)等几个主要的因素,而这些所有的因素都和绩效(Performance)构成直接的关系。我们可以用公式:P=f(SOME)将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确认。在具体的公式表示中,当其他因素稳定不变时,员工的技能越高,企业所对应的绩效也就越高,员工的绩效就更显著,而员工个人技能的高低则与多种因素直接相关,包括员工个人的体质、智力以及所接受的培训方式等;所谓激励,则是指企业针对员工的具体工作状态,同时在考虑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具体激励措施;机会则是企业员工所关注的重点,也是和员工的工作绩效直接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一些风险很大的行业当中,机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以及企业组织的绩效;而工作环境则主要包括员工工作的软、硬两个方面的环境,其中的硬环境主要是工作条件,而软环境则是指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组织氛围以及和领导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对员工的工作绩效有重大影响,甚至和员工是否愿意继续工作都直接相关。
二、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在很多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往往都会将企业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工作相混淆。这主要涉及的就是绩效管理的具体定位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要通过绩效管理来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绩效管理工作需要达到的一个具体管理目的是什么。一旦绩效管理仅仅只是一个结果,而没有具体的管理过程,所谓的绩效管理就成为了绩效考核了。这时,就会出现为了考核而考核的现象,使得所谓的绩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这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对提高绩效管理的效果没有其他任何的价值与意义。此外,单一的绩效考核还将会给员工带来压力与焦虑,容易使得员工产生抵触情绪,企业这时也不能从绩效考核中得到较大的利益与回报。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的绩效考核应该是放到整个绩效管理的体系与系统中来加以考虑的,绝对不能将之作为一个孤立的考核方式而使其存在,忽视其他诸如计划、辅导等环节。
还有一些企业的绩效管理就是在确定对应的绩效目标之后将企业的绩效工资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的全部内容。当然,当实施条件合适的前提下,绩效工资可以作为绩效管理的相关激励措施来对待,但是采用这种绩效工资的管理方式具有相对的局限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员工的短视行为。
此外,部分企业认为绩效管理仅仅只是管理层的事情,员工只需要被动地接受与回应就可以了,没有产生对应的互动效果。
同时,某些企业在对下属的各个部门进行考核过程中,部门的绩效考核成绩都很好,但是企业的整体经营绩效却并不好。这主要是由于各个部门在制定对应的绩效考核方式时没有注意与企业的整体绩效计划相对应,而只是从本部门工作出发,仅仅关注自己的那几个项目,没有关注企业的整体目标。
三、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综合模型的基本要素
1、合力设定绩效目标体系
(1) 绩效目标的管理
现代企业的目标管理是在Y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认为在管理目标明晰的情况下,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目标管理方式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其一,注重人的因素。绩效目标管理属于一种民主性、参与性以及合理的自我控制的管理模式,也就是将个人的主体需求与公司的目标结合起来进行互补式的管理。在这个制度之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人们通过相互尊重与信任得到相关的支持,下级在对应的目标承诺以及对应的授权之后进行自我管理;其二,形成一个锁链与目标体系。组织的领导者通过将组织的目标逐级分解、将一个整体的目标转移给单个的部门、员工的方式,形成分目标。而在进行目标分解的过程中,会将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通过这些分目标之间的配合与相互衔接,形成统一的目标;其三,注重过程。目标管理工作是以目标的制定为起点,以目标的最终实现与评估为终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目标管理是一个注重过程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要性
从本质上看,世界各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因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恢复、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而提出来的。其共识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经济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而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例如,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 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另外,还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英国还计划十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在2009年宣布投资2 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2009年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七个领域扩展到了九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七个扩为九个,现在又改为七个,但前后七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定为七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做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但是,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而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1]。例如,美国有极为严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个大类的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并动辄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拒绝向中国输出技术。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我们的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现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它既涵盖了“战略”本身的重大性、长远性和未来性,也涵盖了“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总理(2009)在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时则指出,“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特征。同时,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看也体现了“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1]。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赵刚(2009)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其次是着眼未来,必须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可能性。王勇(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1]。中国部分媒体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与关键核心技术相联系的。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可从20世纪世界各国关于国家关键技术的规定中得到认识。例如,美国在1991年3月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指出“国家关键技术”是对“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如先进技术计划(ATP)、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生物技术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技术和环境保打技术计划的清洁能源及清洁车辆计划技术等,把关键技术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德国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与七个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纪初的德国关键技术》报告认为,所谓“关键技术”指的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欧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术开发示范活动总体规划》把“关键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韩国政府制定的“高度先进国家计划”(又称HAN计划,c-7计划)认为,“关键技术”是“能够给经济带来最大潜力,并对社会有综合效益的基础性通用技术和应用性产业技术”。这些规定都把关键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联系了起来。
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起来的是国务院总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他指出,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强调,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也是与自主创新相联系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他还指出,中国要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评述
从以上理论讨论的状况看,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其重要手段。同时,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使中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就整体来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当然,从这些理论讨论的情况发现,尽管各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得较多,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自主创新路径,就相关的概念都还处于争论之中,例如,什么是战略性新产业?什么是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究竟能够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有哪些?都还没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形成明确、具体的研究路径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体研究路径分析。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1)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和目的,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究的逻辑起点。(2)为了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明确,将奠定继续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3)为了明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及关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过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形式分析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通过自主创新形式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4)为了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效应,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产业市场效益、产业技术效益、产业带动效益、产业优化升级效益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从理论上清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效益,也可为后面的研究内容提供直接的标准。(5)为了更深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可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技术知识聚集、资金保障体系、畅通的技术推广路径和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提供逻辑参考。(6)为了能够探究出对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办法,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进行探索。例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务平台建立、配套技术使用体系的建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等。这部分的探究,可实现课题研究达到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目的。 研究路径的结果分析。从以上研究路径看,可达成的预期结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这不仅构成了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还丰富了新兴产业理论,也拓展了“战略”理论的范畴,具有研究理论上的创新结果;(2)该研究根据关键技术理论和核心技术理论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关键技术”理论的和“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创新结果;(3)该研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条件,探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路径,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创新路径和研究体系,对中国有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有一定实际指导作用,具有实践上的创新结果。
参考:
[1]王勇.战略性新兴产业简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management model;value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164-03
0 引言
随着联合国的“全球契约”计划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制定的相继完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已对企业收益、公司声誉、消费者响应等方面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全球性新趋势已经形成。
在国内,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也已成为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殷切期望。2008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指出央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好坏已不单纯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更关系到我国企业的整体形象,甚至国家形象[1]。所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势在必行。文章构建了基于综合最大化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以期对我国企业进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借鉴。
1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
1.1 模型构建的基础 国内外学者及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从不同侧面和视角为企业开展社会责任管理提供了框架体系,对于社会责任管理理念的培育、提升和落实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实践的推进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认为这些研究成果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做出了探索性贡献。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包括国外Waddock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4I”体系、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模型、Yuan等人(2011)的社会责任活动融入企业模型、Maon等人(2009)的社会责任策划和实施整合框架、Jenkins(2009)的社会责任管理“商业机会”模型、Maignan等人(2005)的社会责任逐步实施模型、Pananaan等人(2003)的社会管理初步框架以及日本综合研究所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国内国家电网公司(2007、2012)提出的社会责任管理七大体系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鼎?心”模型、王曼(2008)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运行结构模型、刘娜(2010)提出的企业战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融入的导入框架、彭华岗等(2011)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六维框架。
总结上述研究成果,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范式:过程视角和内容视角[2]。基于过程视角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或模型明确了企业如何落实社会责任的过程,特别是指出了在实施社会责任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行动。基于内容视角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或模型抓住了管理体系的本质含义,识别和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解析了各构成要素的基本含义、主要做法和核心要求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但是两者均没有形成完整的架构设计,基于过程视角的模型未能诠释企业如何开展社会责任管理;基于内容视角的模型,更多的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理解为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管理。因此,本文结合两大范式,并强调责任沟通,建立四层的金字塔状模型,以期对企业实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提供模型指导。
1.2 模型构建 文章采用由上至下,层层分解的思路,从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最终目标出发,整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分析利益相关者诉求及影响,最后将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与社会责任内容做了对应。
首先,确认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依据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及管理体系。其次,围绕企业社会责任目标及战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对利益相关者责任的作用机理。最后,解释利益相关者责任的归属性(见图1)。
1.2.1 价值层 跟随时代的要求,企业价值已经从财务价值延伸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内的综合价值,从股东价值延伸到利益相关方价值,从关注自身价值延伸到创造社会福利。本文在定义企业价值时,充分关注人的多元价值追求和社会福利的多重价值属性,着眼于充分实现企业的社会功能,谋求创造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统筹平衡利益相关方的多重价值、长期价值,致力于提升社会价值(社会福利),从而协调推进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对企业使命、治理机制、发展战略、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等进行重构[3]。
1.2.2 管理层 文章借鉴ISO26000提出的社会责任融入整个组织的基本步骤和主要内容,采用学者们普遍采用的PDCA闭环螺旋上升体系,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图2)。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一个用于管理企业对利益相关方和自然环境的责任的系统框架,或者说是一个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它帮助企业树立诚信意识,确定蕴含价值观动力的企业愿景,明确关注受企业运营影响的利益相关方为核心的企业使命。它的主要步骤和内容包括:一是牢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二是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三是全面融合企业社会责任,即将社会责任全方位融入企业;四是全面开展社会责任内外部沟通;五是企业社会责任审查与改进;六是利益相关方参与;七是贯彻落实“管理影响”和“回应诉求”。
其中可持续发展、综合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目标、重点,它不是单纯地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股东的利润目标,而是最大限度地创造企业发展的社会价值,它坚持的是“价值理性”,即企业行为要对社会负责任。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最高管理层对综合价值最大化的企业使命、价值观的明确承诺,并将其纳入企业战略、公司治理。全面融合企业社会责任是将理解的企业使命、战略融入公司治理、流程以及社会责任报告中。每一个企业都要明确具体的融合方式,从而满足特定利益相关方和行业的需要,并且做到公开、透明。沟通是指企业就自身社会责任工作与利益相关者相关方开展交流,进行信息双向传递、接收、分析和反馈的过程,主要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和信息披露,以及网络平台、工作汇报、召开新闻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及时、准确沟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信息及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况状,将加强社会责任沟通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审查与改进社会责任使命、战略的落实是一个持续纠偏、改进、学习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要对企业战略以及与利益相关方相关的运营流程进行持续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企业履责绩效的不断提升。利益相关方参与是指企业通过制度安排、资源保障和行动部署确保实现积极的利益相关方参与,保证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赢得利益相关方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合作,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管理影响”和“回应诉求”是指通过相关方沟通、履责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企业的发展前景有赖于管理层对公众不断变化的期望的满足,也就是说依赖于企业管理层对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的回应质量,利益相关方要求企业加强社会责任管理、提升履行社会责任水平,进而实现企业对社会富有的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在内的多项社会责任。
上述七项过程中,社会责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计划(Plan);企业社会责任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Do);企业社会责任沟通的过程就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Check);纠偏、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反馈以及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开展情况反馈到战略的过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善(Action)。因此,七项过程的开展整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闭环改进的PDCA过程,从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持续发展。
同时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全过程中需要全员参与,即企业各部门、各层级和各岗位的所有员工都有意愿、有能力去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将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拓展到利益相关方,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同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形成包括内部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在内的最广泛的全员参与、最大化的价值实现。
1.2.3 利益相关者层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各利益相关方的投入或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应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管理,追求利益相关方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股东的利益。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也要求通过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来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的最大化。所以有必要讨论企业与谁的利益相关,以及在管理利益相关者时应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明确对每一利益相关方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和范围。学者们从不同维度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研究,同时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活动时,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需要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交流,公开披露信息是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
利益相关方也需要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为制定长期战略会自愿和利益相关方交流,也有助于企业了解、认识内外部环境状况;利益相关方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及价值的实现,为保证自身利益,他们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企业的行为,由于企业精力有限不能满足全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则会通过区分利益相关方的重要程度从而进行区别管理。故而基于历史的研究成果,本文也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包涵了股东、员工、债权人、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社区和环境。通过对各利益相关方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来满足不同诉求,从而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
1.2.4 社会责任层 企业社会责任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文章从两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了分类。从社会责任的性质角度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环境责任;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可分为对股东、债权人、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政府、社区和环境这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通过履行不同的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进行交流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进行落实,从而为综合价值化这一最终目标作出贡献。
2 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神,提高税收管理效率,现就外商投资企业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第一条第(六)项规定和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的有关程序通知如下:
财税[2000]25号文件第一条第(六)项和第二条第(二)项关于“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报由国家税务总局批准;投资额在3000 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的规定停止执行。企业可在所得税纳税申报时自行确定符合财税[2000]25号文件第一条第(六)项规定和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的购进软件或生产性设备的折旧或摊销年限,但该折旧或摊销年限一经选定,不得任意变动。
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年度所得税审计时可要求企业提供有关适用财税[2000]25号文件第一条第(六)项规定和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的事实证据或资料(包括实地调查);凡经审计认定企业不应适用财税[2000]25号文件第一条第(六)项规定和第二条第(二)项规定的,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年我继续负责综合监管的全面工作。为充分调动该股职员的整体工作积极性,实行规范化管理,,年初我就安排对综合监管人员进行重新组合,做到岗位到人,责任分工明确的工作管理体系,经常参加综合监管每周定期召开科务会,安排布置的各岗位工作,及时沟通情况。通过上述举措,年综合金融监管工作又有新起色,内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较好地解决了人员不稳定的问题。另外,我与监管股负责人按《金融监管责任制》和行内制定的《量化细化实施细责》,把每一个被监管专业、每一项监管责任真正分解落实到人。按时完成了监管责任的分解落实工作,从而明确了监管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做到了:人员落实、制度落实、责责落实、任务落实、检查落实。认真按季进行考核,将每个人员岗位责任与目标化管理结合,充分发挥了金融监管各岗位人员的职能作用。
一、银行监管与合作监管
1、组织监管人员认真学习各项政策规定和监管实务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今年以来,我们监管部门定期和不定期组织人员开展了业务学习和实际检查技能的培训,积极树立新的监管理念,将各项政策规定和实务操文章转作的要点融入在具体的工作中,从年起,我行银行业监管人员的培训重点从行政监管转向对银行业机构的非现场分析和预警上,监管人员必须作到对政策规定熟、实际现场检查技能高、非现场分析到位,围绕上述三个方面,我行监管人员在参加中心支行培训的同时,督促监管人员自学有关监管业务知识,在一定的时期内迅速提高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2、认真贯彻和落实银行业监管现场会精神,加快监管电子化的步伐
按照年10月银行业现场会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监管人员对银行业监管文档、非现场监测数据系统、金融行政监管子系统等应用程序进行了逐项落实,切实保证了监管实务操作与计算机应用的全面落实。我行监管部门从年起严格按照电子化监管的要求,认真贯彻监管电子化和文本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监管实务操作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保证了中心支行与我行之间的监管信息与实务操作的沟通,通过监管电子化的建设,切实提高了监管的各项基础工作水平。
3、继续严格加强对银行业行政监管、确保监管的合规性
(1)、年,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工作,一是严格执行了任职前考试、谈话制度,分别对3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了任职前的考试、谈话,同时完成了对2名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二是在年9月组织完成了辖内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期间的考试及年度考核工作,并将考试及考核结果装入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档案存档。
(2)加强对机构准入和退出的监管,在积极支持银行机构改革的同时全年完成了银行机构退出4家、迁址1家、降格2家。
各家商业银行的机构撤并要在积极支持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同时,按照机构撤并规定的要求作好审批工作,保证了银行业机构撤并所申报的资料完整、审批材料的合规,在一季度对年机构和人员上报的材料进行一次复审,凡不符合规定或要素不全的一律在一季度末之前进行了纠正,复审结果于年2月20日前上报到银行科。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和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建立以生产经营单位(含学校、医院、影剧院等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事业单位,下同)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隐患排查治理标准体系为支撑,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以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报、部门实时监控为核心的新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情况能掌握、过程能记录、责任能明晰、监管全覆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切实防范和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动员部署(2013年11月)
各责任单位根据全市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建“两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细化工作职责、内容和程序,进行动员部署。
区政府成立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
(二)调查摸底,分类分级(2013年11月-2014年2月)
1.摸清底数。按照属地原则,各街办乡、管委会分别对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摸底调查,掌握其类型、规模、产品、原材料、安全生产相关情况等基础信息,督促填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基本情况调查表》(附件1),建立基础信息电子档案;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对直接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同步开展调查,为分类分级监管奠定基础。
2.分类汇总。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要求,对生产经营单位按工业生产、矿山开采、化学品、烟花爆竹、工程建筑、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人员聚集和其它共9大类进行分类统计(附件2),建立基础台帐。
3.监管分级。在9大类企业中,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风险高低和难易程度分为重点监管、一般监管和自主管理三大类。
(1)分级及监管权限划分
重点监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指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以及其它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按规模大小、风险高低、安全监管工作难易程度分A、B、C、D四级。A级按行业分类由省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B级按行业分类由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C级按行业分类由县(市、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D级按行业分类由乡镇(街办)负责监管。
一般监管生产经营单位指重点监管以外的风险程度一般的中、小型生产经营单位。一般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由县级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管。
自主管理生产经营单位指风险程度不高的小型、微型生产经营单位。自主管理生产经营单位原则上由乡镇(街办)负责监管。
(2)重点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分级确认
对重点监管生产经营单位按行业进行分类统计,确定纳入本级监管的生产经营单位名单和建议由上级部门监管的名单,并填写《分级监管生产经营单位名单确认表》(附件3),报区“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
区“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根据各责任单位上报的生产经营单位名单,研究确定由区级负责监管的名单,提出建议由市级负责监管的名单。
(三)编制指南,培训人员(2013年11月-2014年3月)
1.编制指南。按照省安监局分行业编制的《隐患排查指南》样本,各生产经营单位对照本行业隐患排查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个性化的隐患排查指南,明确排查事项、排查部位、排查频次、治理要求、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为录入“两化”系统作准备。
2.建立信息管理员和信息员队伍。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解放路步行街管委会根据工作任务确定信息管理员;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确定信息员。
3.分级培训。区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解放路步行街管委会的信息管理员和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信息员由区安监局负责组织培训。培训内容为基本信息录入、企业安全检查标准、安全隐患自查自报工作的方法及步骤、数据库操作等。
(四)登录系统,两化融合(2014年4月1日-2014年12月)
1.各级信息管理员、各生产经营单位信息员登录省“两化”管理系统,填写注册信息进行初始注册,经审核通过后登录该系统,并补充完善本地、本行业、本单位相关基础信息。
2.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系统提供的《省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标准》或本单位编制的《隐患排查指南》,实施不漏项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并将检查及整改情况录入系统。
3.各监管部门根据分级监管权限,对监管对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程实时监管。对系统反映连续15天没有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有针对性地执法检查,并将执法文书上传系统。
(五)总结完善,全面覆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
“两化”体系建设单位要进行认真总结,不断完善系统运用。从2014年12月起,请各责任单位分别制定“两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行。2015年实现“两化”体系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是区政府确立的一项安全生产重要制度。为强力推进全区“两化”体系建设工作,区政府成立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主任和区安监局局长任副组长,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解放路步行街管委会及区直各行业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区“两化”体系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安监局,具体负责“两化”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推进。
根据《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县(自治县)煤炭行业监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渝编办发〔〕4号)精神,为进一步完善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体制,确保我县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安全、健康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理顺管理体制
(一)维持县煤炭工业行业管理体制不变县煤炭工业管理局为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管理的独立运行的正科级事业机构,负责全县煤炭工业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市和本县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和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规程,起草相关的地方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监督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全县煤矿安全进行日常性的监督检查,对煤矿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现场处理或实施行政处罚;负责煤矿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依法组织、协调全县煤矿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组织开展煤炭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包括煤矿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的安全培训工作,对煤矿和煤矿建设项目施工单位职工培训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煤炭生产许可的初审及煤矿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审查工作;研究拟订全县煤炭工业发展战略,组织编制全县煤炭行业发展规划和矿区(矿井)开发建设规划;负责煤炭生产经营以及煤矿技改的初审,行业规费的收取、解缴和使用的监督检查;承担指导煤炭调运和协调平衡工作;负责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对外交流、专业技术职称报批工作;承办县政府和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理顺乡镇煤炭行业管理职责产煤乡镇统一归口由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履行煤炭行业监管职能。
(三)交叉职能职责的划分1.县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全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行使全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能,对全县煤矿安全监管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2.县煤炭工业管理局负责煤炭调运和协调平衡工作,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规范机构设置
(一)规范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内设机构及下设机构设置根据行业管理、安全监管、教育培训、煤炭执法、应急救援、信息调度等基本职能要求,进一步健全和规范煤炭行业监管部门内设机构。我县属原煤100万吨以上和煤矿灾害特别严重的县,县煤炭行业监管部门原则上可设置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宣传教育培训、信息调度与应急救援等相关业务科室。
(二)加强乡镇煤炭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年产煤20万吨以上镇、镇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增挂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
三、加强人员配备
(一)配齐相关人员。在等8个产煤乡镇配备专兼职煤炭行业监管员2-3名;在年产煤20万吨以上的镇、镇配备煤炭行业监管专兼职人员5-6名。其所需编制在乡镇现有编制中调剂解决。
(二)优化队伍结构。在县煤炭工业管理局领导职数范围内应配备具有煤炭相关专业知识的领导干部,重点产煤乡镇明确1名副乡镇长分管煤炭行业监管工作。县煤炭工业管理局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不低于人员编制的50%。加强现有人员专业技术培训,积极采取定向培养、公开招聘等方式引进具有煤炭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关键词: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问题;对策
1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无可操作性强的法规细则
国内目前除安全生产法之外,再无其他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内容做出明确规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界限模糊。没有可操作性强的法规或细则,很容易出现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无抓手、内涵把握不准确等问题,从而导致工作中出现出力不讨好,甚至被误认为是在“推诿”的现象。
1.2无清晰的工作职责界限
监管界限不明导致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时,相关部门有时候很难清晰地界定各自的职责,或者是明确各部门具体负责的事务。这方面主要表现在:没有清晰明了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范围,本应由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与处理的工作最终归于安监部门来解决,使得安监部门承担了很多不归其监管与承担的工作。
1.3无相匹配的综合监管权威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承担着保障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但却没有与之对应的综合监管权威性与地位。这易出现综合监管责任范围相对较大,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权相对较小、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等现象。
2做好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的对策
2.1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让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2.1.1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有较为独立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标准,有与各行业(领域)专业相适应的监管队伍。安监部门具有综合性、协调性以及权威性的特征,为提高安全工作效率,发挥整体优势,可以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如联席会议、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等。2.1.2制订操作性强的细则或标准,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有规可依。加强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建设,制定安全生产条例和实施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及行业标准等,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
2.2明确职责,厘清关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良好局面
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明确安监部门与有关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各自的职责、工作范畴,制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2.2.1坚持“三要三不要”。“三要”分别是:认识要到位,履职要到位,落实要到位。认识要到位指的是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提升自身责任与危机意识。履职要到位是指工作必须认真严谨,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和粗心。落实要到位则是需要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能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关部门出台的管理措施及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生产中的行业特点和安全生产要求进行适时性及针对性的调整,组织、领导、实施强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三不要”分别是:工作上不要缺位,不要越位,不要错位。不要缺位是指该管的事要管好管实,做事前先思考、策划,把握时机主动出击,而非被动应付。不要越位是指不越权,按权责办事,落实“两放”。不要错位是指不能取代其他部门所承担的监管工作,注意保持各个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独立性。要突出生产经营单位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越权干涉其责任范围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2.2.2树牢观念,认真履职。安监部门要始终牢固树立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做好综合监管工作的观念,找准自身位置,认真履行好综合监管的职责,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对于安全生产工作中具有全局、普遍、倾向性的问题,需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从而帮助政府部门及时有效的地解决问题;对于政府部门出台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以及方针,需要及时进行贯彻落实,同时根据实际生产的特点、实际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适度的调整,务必保证管理方针、措施能够满足当地安全生产的需求;进行安全生产综合性政策的制定及出台,并将此作为安全生产管理的行为规范;组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出现的任何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成立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各成员要做好带头引导作用,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便可组织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指导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事故报告及安全生产的信息等工作;对相关部门承担的监督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尤其要做好重点行业及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的行为严格处置。
2.3提升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水平
2.3.1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比如尝试出台相应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实施方法,在企业及安全监管人员甚至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中推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通过考核表彰优秀单位与个人,并以全部或是部分扣除风险抵押金的形式处罚出现事故且事故超标的单位。风险抵押金制度能加强各级管理部门及各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责任意识,提高安监干部的责任感及其使命感,带动企业及安监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2.3.2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和企业“黑名单”。安监部门需层层分解安全生产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基层,并按照规定进行考核,对未达标的政府和部门实行“一票否决”,对未达标的企业严格实行“黑名单”,通报国土、发改、银监等部门,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的全封闭,通过考核带动及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激发与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应真正落实到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扎实推进,以月促季、以季促年,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3结束语
随着国内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还可对各企业实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网络化管理,建立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的安全责任体系,使隐患的治理与重点部位管理责任更加明确,动态监管隐患的治理和重点部位的管理,构建安全生产网络化动态管理的长效机制,降低事故发生率。
作者:苏永春 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应急救援中心
参考文献:
[1]彭璨.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1.
[2]庄燕.安全生产监管中的问题及创新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
[3]陈东君.广州市南沙区安全生产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