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的具体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人才振兴;管理模式;人力资源
2020年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当前“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乡村人才初步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行业,一直处于关键地位。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质量、数量提出更高准则,切实培养造就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职业教育需要承担起来的时代重任。
一、临颍县的人才管理模式
(一)人才输出模式。人才输出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与关键因素,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会由价格低的地区向价格高的地区流动。临颍县农业生产及产业配套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当地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种植业、食品加工业为主,种植业存在较多的不稳定性,食品加工业培育了具备行业经验技术的人力资源。随着季节、地域、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变化,工人的收入也会受到一定影响,随之会产生对外输出流动。与城市相比,临颍县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方面有待完善。获得高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为子女提供更好的师资教育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原因。近两年来有关一二线城市调查发现投身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农民工占1/3的比重,在第二产业中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远远低于制造业;投身于第三产业的农民工则占2/3,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临颍县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接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但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大多数年轻劳动力也更依赖于从事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复杂程度加大,所以大量富余年轻劳动力主要通过外出打工等方式实现对外输出。人才输出模式下,对于乡村振兴而言,最大优点是劳动力的直接输出可以快速实现农村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通过人力资源输出直接提高当地农民增收,人力资源输出可以学到发达地区的管理和技能,为本地人才振兴奠定基础。但是,乡村青年、中年、精良人才接连外流,导致人才供不应求,是对经济落后的乡村地区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容易造成农村空心化,许多人才输出之后并不考虑回到输出地返乡致富,因此吸引人才回流是关键举措。(二)人才引进模式。人才引进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经济的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除生产资料、资本等方面的投入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外,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一样能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乡村人才振兴政策指出,应大力引进青年才俊,高效用才,拓宽乡村人才渠道,应为人才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创业提供机会条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潜在动力。临颍县通过“村村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为应届大学生提供锻炼能力的就业岗位,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村内的建设汇入了新鲜血液,大学生村官与本土村官相比具备更高的知识理论,改变了村内原有的老一套管理制度,同时提升了干部的整体素质,大学生群体充满活力与朝气,也会更好地带动村内的经济发展。临颍县的大学生干部中,专业领域并不相同,通过人才引进模式为本县提供了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无形中汇聚了知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才振兴。人才引进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引进的针对性较强,可以针对本地区发展需要,引进对口急缺专业人才,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三)人才培养模式。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学中的社会伦理。农村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障、知识结构、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后,农村因缺乏劳动力导致村庄会逐步形成空心化,也使流入城市的外出务工人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在城市中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农村人才就地培养、转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消除农村人口向城市输出过程中产生的就业歧视,增加农村人才的自我认同。临颍县目前开展就地培养、转化,培养模式的方针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当地远程职业教育逐渐普及,目的是为了培养有文化、懂规划、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采用职业技术培训、生产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等方式促使农村人力资本的提升,有利于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同时,人才需全方面培养、精准施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人才,实施差异化政策手段,是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
二、临颍县人才振兴存在的短板
(一)产业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人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人们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遵循金字塔的顺序递次推进,才会达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临颍县人力资源迁移遵循经济第一的原则,农民只情愿到有益于他们生存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城市中去,当地由龙头企业带动,建立了休闲产业集聚区,吸附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但大多数村庄集落耕作分布不均、分散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与消费活动过于分散,第三产业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并不能向基层充分延长,致使服务业的部门很难在农村形成初步规模效益。当地农民沿用传统的生活方式,依赖邻里和亲缘为枢纽的社区传统关系,自我生产、相互消费等各种服务,思想保守,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也是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大减少了由转变产业结构和人口密集所带来的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所以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呈现上升趋势。乡村产业的经营者大多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很少,缺乏适应市场的经营技术以及市场理念,不利用产业扩大规模,长久下来则会一直呈现恶性循环,从而导致优秀人才难以引进,引进后也无法在乡村扎根。(二)人才队伍结构失衡,高质量人才匮乏。人才结构理论是人才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组成及占比,可分为人才群体结构和人才个体结构,它包括了人才的总体规模,人才整体中要素的数目、设置,以及各要素在人才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以临颍县某村为例,在实用人才队伍结构上还存在着规模小以及年龄、性别、学历、从业等要素构成不合理的问题,在个体人才结构方面存在着知识受限、能力不强和参差不齐的问题。全村行政村总面积3,212亩,共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596人,其中劳动力人口有1,308人。村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制约,导致实用人才结构存在着许多问题。农村实用人才年龄结构趋近老化,实用人才队伍年龄呈橄榄球状,即老人和年轻人少,中年居多。村内大专以上约有120人,中专(高中)约有577人,初中及以下的约有886人。这种学历偏低的结构,影响了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限制了人才的视野和发展空间,从而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成长及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三)人才发展机制不健全,发展环境有待提升。临颍县对涉农人才的培训较为欠缺,随着高科技新技术的出现、农业功能的拓展,涉农人才以及农业经营管理者单纯依靠传统经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且,当前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人才开发体系,对于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或是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乡村治理能力的乡贤的开发利用不够,难以激发这些人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大多数政策措施还是针对于管,而在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措施不完善,固定行政化传统思维用于管理科研人才往往并不能起到推动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的场论认为,个人所创造的成就不仅仅与能力和素质有关,环境的作用也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性,倘若一个人处于不良的人际环境之中,其聪明才智很难得到施展,从而会影响绩效的产生,环境的影响也会致使人才流动。临颍县乡村人才发展环境较为有限,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制度以及手段,会出现职位混乱、职责不明确、界定不清晰的状态。激励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依托,人才发展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完善,人员就会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从而无法形成自觉行动的工作态度,引进的大学生也无法将年轻人的活力展现出来,长久下去,体制的环境并不能激发其创新动力。虽然目前国家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审、激励等方面有所倾斜,但是对于农业高技能人才、治理人才等方面的人才激励机制仍较为欠缺。
三、临颍县人才振兴实施对策
(一)完善公共服务,优化人才政策。产业吸引不足,人才引进来却留不住,根本原因在于无法保障基础的生活设施,应注重提升公共基础服务与环境设施,加强本县舒适性建设。人才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创新的主体,之所以会出现“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的思想,无疑表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性。当地的产业要在区域内促进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统筹兼顾,聘请专业团队把脉乡村产业发展,选择适合本县乡村产业发展的道路,尤其针对本县辣椒种植、调味品产业的乡村产业优势,深化本土特色产业品牌,使人才的技术与知识有展现的舞台,能够充分发挥其才智。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的建设要动态持续地加强,提高农村环境吸引力,要从医疗、教育、住房等生活必需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方面出发,要让人才“引得来”“使上劲”“留得住”,要满足人才的此类需求,把人才“服务好”,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培育,产业培育离不开返乡创业,改善单一的针对人才引进对象的现金、落户等优惠条件,增加对用人单位或企业的补助与支持。对作为市场及创新主体的企业,应将政策落实到位,增加宣传的同时助力企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二)提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多元化发展。人才总量不大、供应不足、结构不优、竞争力不强是临颍县当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因此从现实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察,要使临颍县发展为现代农业,就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大、结构优、竞争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一是乡村人才的聚集,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对乡村有浓厚的感情,稳定性强,又是扎根基层的“种养殖能手”“土专家”。乡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需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手段,营造农村农民的学习氛围,多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座谈会,邀请技术人员下乡开展蔬菜、果树、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民知识技能的提升。二是促进人才队伍的发展,当地干部领导都应该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的重要地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对农村典型人才的宣传报道、鼓励和褒奖,形成全社会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意识和氛围。三是农村实用人才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一人带多人、一家带多家、以点带面,使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使他们起到“种子”的作用,在实践中再培养和带动更多的实用人才。四是加大政府工作人员到农村任职力度,将有能力有经验的干部派驻农村,深化指导强度,积极鼓励、继续大力发展农业技术人员分流领办、创设各类科技示范区,打造样板。(三)强化人才发展机制,完善激励机制。人才发展上升空间小,人才发展环境成效不足,要进一步建立起培养、引入、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整套系统。政府应加大倾斜力度,强化激励机制,制定系列扶持政策,让各类返乡、下乡的人才能够留得住。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应给予免费的技能培训,为其开辟农业专业技能人才职称评审通道,吸引有志之士参与农村发展,使专业人员受到社会尊重,对引才、留才和人才培育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创新创业的返乡人才,应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的股权、期权等激励机制,并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乡村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融资渠道、融资服务,实施场地租赁、税费减免、返乡创业补贴等措施。在遴选各类型的专家时,向在乡村基层推广应用新成果、新技术并取得突出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倾斜,以提升当地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重点对服务基层一线、真抓实干的人才给予奖补。每年评定出农技师、农艺师等职称,连续3年可给予相应补贴,以此来调动其他人才的竞争积极性。需强化组织引领,充分施展好农村党员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示范带头和战斗堡垒效用,把靠得住、有本事、有动员能力、善做群众工作的卓越人才充实到基层领导岗位中,形成良好的人才激励机制,更有利于人才振兴战略实施。综上,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工程,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同时,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超越和升华,并对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工作中必须把人才振兴摆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并针对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具体措施,力争最大限度地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目标的达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静宜,陈洁.强化乡村人才支撑有效供给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宏观经济管理,2021(08).
[2].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析[J].农业经济,2021(09).
[3]曹锐.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0(03).
[4]王文寅,张靖琳.城市人才吸引力评价研究[J].河南科学,2019.37(04).
[5]朱启臻.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缺乏吸引力的原因与对策[J].小城镇建设,2000(10).
[6]冯丹丹.优化民族地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结构问题探析———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03).
[7]马少华.乡村人才振兴的短板及实现路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8).
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落实实施农民收入赶超计划,县农业委员会2012年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具体措施:
(一)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进一步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抓好玉米振兴计划,巩固提高小麦千斤县创建成果。二是不断加强“菜篮子”工程,全县发展蔬菜面积44万亩,进一步加快特色蔬菜和设施蔬菜生产步伐,新增设施蔬菜1.2万亩。三是大力发展养殖业,实施好畜牧产业升级计划,发展规模养殖场(户)4000家,规模养殖比重达65%以上,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规模畜禽养殖示范场12家,新增省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不断扩大水产健康养殖规模,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个。四是狠抓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1个,乡镇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18个,确保土地流转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一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乐土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加大投入,全力争创乡村、办事处村、镇村、林场场部和范集工业园区村五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三是抓好全县19个乡镇的19个百亩以上、亩收益5000元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
(三)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培育壮大雨润食品工业园、金冠面粉、东升食品、宏健食品、全森木业等11家加工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二是建设一个用地300—500亩、集仓储物流、加工为一体的粮食产业园区,带动全县粮食流通和精深加工业发展。三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农业产业化项目,立足招大商,招名企,重点吸引省内外知名企业来蒙投资建厂,推动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不断增强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发动广大农技人员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切实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行动,实现市级以上蔬菜、畜产品抽检合格率96%以上,市级以上畜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98%以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立足行业部门职责和职能,充分发挥畜牧水产扶贫优势,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结合全县畜牧水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和衔接乡村振兴,以“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为目标,以“13426”(“一条主线、三条产业链、四大工作重点、两大工程、六化同步”)为引领,以实施畜牧养殖“66135”和水产养殖“55135”
工程为抓手,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为主攻方向,强化“两个转变”,着力构建养殖业生产、深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经营于一体的品牌化产业体系,引导产业主体、市场主体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与贫困户紧密结合,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畜牧水产业发展的生产经营。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末,全县生猪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肉蛋总产达到1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1.4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6亿元;标准化养殖比例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推进畜牧产业重点项目建设6个。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已脱贫的贫困户收入稳定提高,未脱贫贫困户享受到产业扶贫成果,实现脱贫增收。
三、重点工作
(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产业脱贫攻坚。
做到疫情防控和产业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力争把疫情对产业脱贫攻坚收官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全面补齐短板、打牢基础、抓好落实,最大限度降低和挽回疫情对产业扶贫影响。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统筹安排产业扶贫相关工作。深入分析疫情对我县畜牧水产业发展影响,为滞销和购苗补栏困难寻渠道、找出路,推动产区和销区构建“点对点”的对接关系,协调优化畜禽水产动物及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多途径协调解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用工难问题,支持企业尽早复工复产,稳妥有序推进贫困群众返岗就业。
(二)推进生猪生产恢复。
严格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举措,继续实施种猪场和规模养殖场贷款贴息政策,期限延长到年底,并将新建、改扩建规模猪场建设贷款资金纳入贴息范围。提高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比例,对生猪规模养殖场(户)购置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农机装备做到应补尽补。严格执行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报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强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和分类指导,提升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鼓励规模养殖龙头企业建立3公里防疫圈,筑牢动物疫病“防火墙”。加大品牌企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牧原公司生猪全产业链建设,提升全县生猪产能,确保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三)实施“13426”工作体系,推进养殖业转型升级。
“1”即坚持“一条主线”:以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发展为主线。“3”即打造“三条产业链”:畜禽养殖加工产业链、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和水产健康养殖产业链。“4”即突出“四大重点工作”:动物疫病防控“防火墙”工作、动物食品安全检疫检测规范化监管工作、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标准化示范引领工作。“2”即坚持不懈抓好“两大工程”:畜牧养殖“66135”和水产养殖“55135”
工程。“6”即实施“六化同步”:一是以规模化推进一体化。在规模化基础上抓联合体建设,促进现代养殖产业联合。建立完善肉鸭、肉鸡、蛋鸡、生猪和肉牛养殖五个全产业链,打造草食动物产业联合体;二是以标准化推进信息化。推动我县畜牧业转型发展,开展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快实验室和快检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与规模场之间的联结机制,完善信息上报,实现信息共享。开展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动监”平台,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100%电子出证,做到产地检疫信息化、可追溯。积极推广“互联网+养殖业”,鼓励养殖业主建设网站5家,推广新联禽业物联网模式,加快规模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三是以园区化推进产业化。依托牧原生猪养殖产业园、益新肉鸡养殖产业园、新联蛋鸡养殖产业园、万亩水产养殖产业园、屏山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完善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发展。
“66135”工程:以生猪、蛋鸡、肉鸡、肉鸭、白山羊、黄牛为六大畜禽支柱产业,以牧原牧业、强英肉鸭、新联蛋鸡、益新肉鸡、“三合一”肉羊、共福园肉牛联合体六大品牌企业为引领,以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为依托推进畜禽养殖快速发展,规范提升300家规模养殖场发展能力,培育50家特色养殖基地。
“55135”工程:以“无公害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河蟹、龙虾、乌鳢(黑鱼)、莲藕”五大特色水产养殖为主体;以“草庙镇草庙村、通海村,丁湖镇樊集村、向阳村,墩集镇项沟村,草沟镇大安村,山头镇大柏村”
为依托,建设五个稻虾(蟹)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打造一个“万亩水产养殖基地”;发展“新汴河万亩‘净水养殖’,唐沱河沿线千亩‘沱河’牌螃蟹养殖,‘两高一铁’沿线千亩乌鳢和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三条水产养殖带;创建庆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五十个示范点。
(四)强力推进六大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xx牧原生猪全产业链、新联蛋鸡全产业链、益新肉鸡全产业链、青莲特色黑猪养殖、岳场肉鹅养殖和丁湖等乡镇万亩水产养殖六大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和服务,跟踪项目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难题。引导项目建设企业与贫困村、贫困户对接,推广土地流转、就业务工、订单生产、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带贫模式,推动贫困户与带贫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为贫困村、贫困户增收提供多重保障。
(五)实施“三三制包保,一对一联结”机制,助推脱贫攻坚。
建立“三三”制包保带动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打造贫困户与养殖经营主体之间联系纽带。实行每名畜牧人员包保3个规模养殖企业、每个规模养殖企业带动3户贫困户制度,落实畜牧系统77名畜牧水产技术人员,包保规模养殖场231个、带动贫困户674户,实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全员参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产业扶贫工作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建立畜牧产业扶贫工程技术服务机构,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对贫困户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对贫困户做到手把手交,面对面讲,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对从事畜禽养殖的贫困户的养殖户进行职业农民培训,提高养殖者自身素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二)确定精准扶贫对象。
深入开展调查摸底,详细掌握贫困户的情况,了解贫困户的养殖意愿、养殖基础及发展能力,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做到扶贫对象精准。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帮扶工作中,全面宣传国家畜牧业发展政策,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发展养殖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三)强化政策落实。
积极落实扶持资金统筹中央和省、市、县财政各类畜牧、扶贫项目等资金捆绑集中使用。积极申请上级部门、金融机构对贫困户的扶持,对贫困户圈舍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设备购置、种畜禽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经济;促进作用;策略建议
在近些年中,国内农村经济取得了长时间的发展,农村行政管理将会发挥重要性作用。伴随着经济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现有的产业结构也会显著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与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特点。为了能够确保农村经济更为健康稳定增长,非常有必要运用一些必要的管理方法,来有效的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同时解决经济纠纷与利益纠纷,使得改革工作更为顺利,彻底的展开,以此来使得乡村经济发展质量得到提升。
1有关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进一步展开本文主题内容分析之前,需要对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具体的作用表现为以下方面:
1.1大大提升农村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能够使得农村范围内的生产资源,来展开统筹规划,从而依据农业生产目标,来优化配置各项资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切实实现增产增收目标,最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现有乡村步入到振兴之路[1]。与此同时,农村经济要想使得转型发展目标得到实现,寻找全新的经济增长要点,也就需要依靠农业经济管理的手段,来对可利用的资源展开规划,整合利用农村资源,来使得全新的经济项目得到实现,提升农村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切实的实现农村资源不断增值的目标。因此,农业经济管理的实施,必定能够使得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1.2使得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得到规范
在农村经济发展之中,大大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构建更为全面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来确保现有体系,能够有助于农村经济活动行为,来形成最为有力的规范,避免盲目主导农村经济发展决策,在根本上使得农村经济风险问题得到降低。从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状态可知,因为缺少更为统一管理机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也就存在较多的问题与情况,难以科学有效的加以解决。然而通过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经济管理专业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以及技术保障,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为农村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帮助。
1.3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农业经济管理的持续发展,能够更为直观的获取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信息。借助对信息的对比研究,将会获得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为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更好的基础。其次,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还能够科学实行管理制度,将会更为理想的规范现有农业人口的行为,进而使得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与领域处于日渐优化的状态。与此同时,还需要严格的执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能够实现农业资源的科学合理分配,以此农业人口的农业经济效益,进而促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最后,还需要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能够有效改变农村人口的传统观念,进而持续的优化农村人口的工作模式,确保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目标真正得到实现。通过这些方面的内容研究可知,农村经济必定会得到更好保障[2]。
2有关农村经济发展中现存的相应问题分析
依据国内农村经济长时间发展能够了解到,在发展过程中常常还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能够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些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需要予以明确:
2.1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显然不足
从城市居民来看,农村整体教育工作开展明显较为滞后,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农村自身的经济条件的确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其次是农村没有认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直接忽视了教育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农村区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往往都会因为生活的原因,前往到城市安家,进而也就导致了农村年轻人员出现匮乏,农村留下的人群都是年纪较大的人,外加农村知识人才缺乏断层的问题日渐突出,假如长时间的积累下去,那么必定会大大阻碍农村经济的稳定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城市经济又在持续发展,最终城乡之间的差距必定难以挽回,也就不得不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从这些方面的研究可知,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明显不足,所以需要对此高度化的重视[3]。
2.2有关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虽然在国内社会持续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常常也会表现得更为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但是对于农村发展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来明显显著的问题。具体展现为:其一,农业生产灌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进而使得水资源遭受到浪费,并不利于国内淡水资源的长时间运用。其二,农业生产种植也会不可避免的运用化学药剂,但是由于农业人员尚未把握好化学药剂的运用数量以及模式,因此大大损害了土壤的结构,必定会污染现有的空间,这些方面的内容都会为国内资源环境造成极大的隐患问题。再次,农产品的加工常常也会形成较多的废弃物,产生的废弃物并不利于清理,因此累积起来的问题,还会造成环境的问题。最后,相关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发现了土壤荒漠化问题渐渐明显,同时因为生产用药的不科学性,还会大大影响国内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处理,最终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必定造成影响。所以,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确需要投入更多的重视,确保这些现有的问题将会得到最为全面的解决。
2.3国内有关政府部门投入力度还应当全面加强
虽然从长期发展来看,国内政府部门极为重视农村经济的长效化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自身的人口基础极大,农业面积极为广阔等客观性的问题存在,也会直接导致政府部门的具体投入量,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中表现出来的不足还越来越明显,如果长时间以往后续的隐患问题,将会直接的表现出来。将国内当前的农村基础经济情况研究分析得知,国内政府部门投入,应当大大注重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并且还需要制定出台同政策措施切实有关的条例,将这些方面的基础要点结合在一起,当这些方面的要点得到落实之后,那么才能确保当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真正有效的满足农村经济工作开展的根本要求。通过这些方面的内容分析可知,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政府部门投入,需要得到更为深层次的加强,进而才能使得农业经济效益得到实现,缩短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差异。
3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根据有关人员的持续研究可知,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具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信息化的水平明显不高
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状态,农业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模式、生产管理,都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管理,所含有的信息化水平不够高,信息化管理工作处于一种起步的阶段,管理的模式也落后于时展的需求,部分偏远地区更有甚者极少的运用现代化的农业作用模式,所以经济管理信息水平明显滞后,这样不仅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还会直接给农村信息化发展带来极大阻碍。因此,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需要得到有关人员的全面重视,力求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2政府经济管理模式的更新还相对缓慢
农业始终都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直都是国内党以及政府需要重视的方面,尽管有关政府部门应当要实现对农村地区多项帮扶政策的制定,但是因为国内农村占据着较多的经济来源,这样就导致了出台的政策依旧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部门需要农村发展实际着手,具有针对性的增加物力、人力以及财力的投入,更好的制定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情况与优惠政策制度,将发展的方向制定为农产品深加工,进而必定能够使得农村经济稳步持续化发展。
4有关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的分析
根据前三个方面的内容分析可知,农业经济管理的一些内容,在了解这些前提内容之后,接下来也就需要对科学的管理措施加以研究。具体措施可以参考以下要点:
4.1大大加快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切实的打造现代化农业体系,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有效的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大大实现农业资源信息高度共享,为合理配置农谷才能资源提供最为理想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内容:首先,建设信息化网络。地方政府需要在农村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在农村与农村之间、乡村与企业之间的机构,需要切实构建沟通桥梁,避免出现信息闭塞的问题。农村地区需要构建农业网站,对外宣传当地的农业种植模式、农产品品质情况,农业资源运用的情况等,进一步的使得农产品销售市场得到扩大。其次,应当购置信息化设备。地方政府还需要给予财政资金以及优惠政策支持,调动所在地农民与企业认识购买信息化设备的积极性,为实现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提供根本的物质保障。所以把握好此项技术要点,需要得到人们的重视。
4.2构建完善科学适当的规章制度
国内农村地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应当要切实的遵守有关法律制度,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需要得到提升。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管理人员不应当与现实分开。它需要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管理也就需要更为专业。只有在满足时代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可靠、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才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首先,需要制定执行农业以及管理责任的制度,以此来将每项决定和所有的事情予以分配,并且还需要明确职业以及工作的职责。其次,则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优化农业管理规章制度,有效减轻农民负担,将财务工作效率的提升作为工作重点,同时确定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与程序,以此来完成各个项目的任务。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是重点核心,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进而才能使得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为实际工作开展所服务。
4.3大大加强农业财务管理要点
财务管理工作始终都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关键内容,在农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彻底治理账务混乱问题,严格的执行收支两条线路,推进财务管理工作,进入到规范化的运行轨道当中。具体措施要点:其一,完善制度建设。农业农村部门需要构建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非生产性开支展开严格化把控,杜绝出现挪用公款行为,及时的结算各类账目,理顺农业经济运行秩序。其二,实施财务公开。农业农村部门需要对公开有关账务展开研究,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农民群众的监督,做到账务透明化,确保各个项目的经费都得到专用。其三,控制集体债务,农业农村部门需要加强农村集体债务的控制规模,使得村级债务得到化解,使得乡村资金压力得到缓解,最终真正有效的维护农村的经济秩序。因此,加强农业财务管理的水平,需要得到全面重视。
4.4切实注重农民群众的基础环保意识
在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性也在持续提升,然而农业领域的环保工作,对于国内农业经济的持续化发展将会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这也就需要不断的强化民众的环保意识,尽可能的减少农业生活当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具体操作上,第一,应当对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展开合理的规划,尽可能的扩大两者之间的距离,降低工业生产对于农业环境的影响,进而使得农业生产的活动能够在更为健康与稳定的环境下发展。第二,还需要大大强化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依照有关标准来对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展开处置,防止出现燃烧秸秆的问题。第三,还需要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环节中,尽可能的投入足够的资金成本,及时的应对处理已经发生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更为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使得我国农作物的生产数量真正得到有效提升,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最为有利的支持。
4.5积极学习更为先进的农业经济管理经验
除了上述几个要点之外,接下来还需要切实对农业经济发展经验予以把握,因为掌握科学先进的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将会使得自身所在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上升的稳定性更为良好,同时还能够使得农业经济的效益得到根本性的实现,促进农业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先进的经验的时候,不能一味的学习与照搬先进经验,而是要对经验展开科学甄别,结合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改变,这样才能使得经验的作用得到体现。因此,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需要得到研究。
5结束语
通过以上文字的分析研究,相信随着专业人士的把握与实践,必定能够使得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在实践中,就要把握到相关要点,对相关措施有效落实,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巴格那,米志蓉,张悦.基于农村经济管理机制健全的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22(4):55-57.
[2]刘伟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管理的新举措[J].智慧中国,2022(02):87-88.
*县地处*煤田南部,拥有丰富的优质无烟煤资源,属于以煤为主的资源型县份,在全县2656平方公里面积中,含煤面积达2421.9平方公里,占91%。理论地质储量265.25亿吨,现已探明储量86.67亿吨。境内除晋煤集团寺河矿、煤运集团东大矿、兰花集团玉溪矿、沁城劳改矿等大型生产和基建矿外,共有县乡村各类煤矿44座(其中村办35座,乡办4座,县办5座,县营5座煤矿已于2002年改制为民营持股82%的沁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又变为外资企业)。设计生产能力1326万吨/年,其中生产矿井26座,设计生产能力783万吨/年,2008年原煤产量532万吨,是全省重点产业县之一。2008年全县财政收入14.25亿元,历年来煤炭企业创造的利税占到全县财政收入的80%以上,煤炭产业已经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这几年,全县经济增长速度名列全省前茅。在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不够协调的现象,一是煤炭产业快速发展,非煤产业却发展缓慢,“一煤独大”;二是财政收入一路高涨,农民收入却增长不快,“一柱擎天”;三是少数产煤村相对富裕,多数非煤村贫困人口却大量存在;四是挖煤对当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当地社会事业发展却明显滞后,针对这种情况,县委、政府从本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矛盾的实际出发,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加大煤炭产业对“三农”的反哺力度,从2004年开始,积极探索“以煤补农”的有效形式,县政府出台了[2004]5号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实施县以上煤矿一矿扶持一个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乡村两级煤矿在税后利润中吨煤提取l—3元支农资金,由乡(镇)政府统一协调使用,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县“以煤补农”累计资金约3亿元,乡村级煤矿“以煤补农”达2.5亿元。
一、我县“以煤补农”的形式和做法
“以煤补农”是*特色的“以工补农”,因为我县基本上没有什么地面企业或非煤企业,反哺农业唯有依靠煤炭企业。“以煤补农”总体说是一个农业投入问题,其内容就是将我县部分煤炭收入专项用于新农村建设,逐步解决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煤农二元结构”问题。
1、产业带动。就是依托煤炭企业去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倡导鼓励煤矿企业“地下转地上,黑色转绿色”、“一矿办一企,一矿带一业”,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格局。郑村镇湘峪村办煤矿,连续几年,几乎把煤矿的所有收入都拿出来,共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搬迁民居、整修城堡、修建广场牌楼、停车场等,使明代建筑“三都古城”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加丰镇仅87平方、公里面积,境内有年产几十万吨到l000万吨大小煤矿十座,是矿井最密集的地区,他们把“以煤补农"资金捆绑使用,扶持非产煤村,积极发展畜牧产业,扶持建立了养猪、养鸡、养羊等四个养殖园区。卧虎庄村2004年投资350万元,成立惠丰科技养殖公司,生猪饲养量4000头,年出栏一万头。上坪村鸡场养鸡1.5万只,年销售土鸡蛋18万斤,年收入l08万元。全国十佳小康村之一的长畛村,依托村办煤矿,兴办第三产业,投资1500万元,建起了龙城大酒店,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搞得十分红火。端氏、加丰、侯村等l3座煤矿建立坑口瓦斯发电站,在给煤矿增加收益的同时,也给附近村民送上了洁净的生活用气,全县目前约有8900户居民使用了煤层气。其中加丰、郑村等3个乡镇18个村3600户农民免费用气。
2、兴办公益。就是鼓励煤矿企业出资捐款参与农村交通、供水、通电等基础设施和农村教育、文体、卫生、养老等公益事业发展,全县煤矿用于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资金累计约1亿元左右。郑村镇2008年利用“以煤补农”资金,投资6000余万元,修建了贯通全镇的一级出境公路,平坦宽广,标准高,水泥铺面,质量好。今年,又投资400万元,动工建设覆盖十几个村,涉及数千人口的集中供水工程,解决农民饮水困难问题。侯村、夏荷、永安、长畛、五里庙等产煤村,从煤炭收入中拿出不等资金,采用不同形式,补贴移民新村建设和农民住房建设,这些地方统一规划,统一修建,统一标准,统一格调的农民新居气派大方,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中村镇的所属煤矿,近年来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各村的绿化、美化、整修等工作,这些举措,改善了生态环境,尽到了资源型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义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结对帮扶。就是引导煤炭企业跨区域与无煤乡村结对子,开展“一矿帮一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县共有246个行政村,其中有煤矿的村仅35个,就有200余个村既无煤矿,也无企业,这些纯农业乡村,基础条件较差,集体经济薄弱,经济发展缓慢,为了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以“穷富结对,企村联姻”的办法,采取“协商自愿,循序渐进,结对帮扶,互利双赢”的形式,鼓励引导煤炭企业自选区域,自择项目帮助纯农业乡村发展经济。郑村镇半峪煤矿近几年累计投资1500多万元,在固县乡云首村和当地联合办起了“万头”种猪繁育场和“万头育肥场”两个大型养猪厂,无论规模技术和效益在全县都是一流的,年出栏生猪2万头,带动了柿庄、十里等五个乡镇农村养殖业的发展。
4、基金助弱。就是凭借煤矿企业的资金优势,建立“扶困济弱”的帮扶基金。主要用于贫困学生就学、特困人群救助、残疾人员帮扶、农民大病医治、农村老党员和卸任村干部补贴等方面。据县煤炭局不完全统计,2003年至2008年,全县煤矿用于助学方面基金约260万元,用于特困、残疾人群救助资金约380万元,用于社会赈灾资金约2000余万元,对工龄达一定年限的农村干部和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都有一定数额的补贴。凡有煤矿的村,对本村考上大、中专学校的学生给予1000—2000元奖励,对年满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发放500—600元补贴。
二、在煤矿整合过程中“以煤补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煤炭经济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煤炭属一次性能源,总有挖完的时候,所以煤炭企业一般都会经历起步一兴盛一繁荣一衰落的过程。我县煤炭产业,真正起步还没几年,可以说还没有真正发展到兴盛阶段。正处于上升时期,今年以来,根据《山西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政策走势及我县煤炭企业的目前情况,不仅以“以煤补农”受到冲击,煤炭产业自身都受到严重影响。具体是:
1、煤炭企业面临产业整合的考验,开工不足。我县44座煤矿中,除5座县营煤矿2002年改制外,其余39座,乡村煤矿(占85%),普遍存在起步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办),规模小、产能低、设备差“先天不足”的缺陷,绝大多数因整合而关闭,煤矿数量锐减,开工严重不足,春节后几乎没有生产。从09年省政府制定的煤矿复产条件看,安全门槛空前提高,一些持有“六证”的煤矿也因短期内整改无法达到复产标准而放弃复产念头,即便有条件有信心整改也因无法预测未来整合的政策变数思想动摇。目前全县44座煤矿仅复产7座,占生产矿井27%,还是最近才批准生产。煤炭企业有波动、有担心、有牢骚、有怨言,似乎前途未卜,既影响了有煤矿的的乡村“以煤补农”工作,又暂时影响了全县的财政收入。
2、煤炭经济呈现减收下行压力,出现亏损。煤炭产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可谓“一桩擎天”,煤矿数量减少,煤炭产量下降,势必出现行业亏损,最终会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据业内人士称,去年全县年产煤500多万吨,今年半年时间即将过去,估计全县煤炭产量很难达到400万吨,减收三成已是定局。原来依靠煤矿支撑和发展并且相当富裕的尉迟、加丰、五里庙等产煤村,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车辆封存停驶、欠费造成停电,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完全依靠煤炭经济维系的县级财政到底会受多大程度的波击,恐怕在后半年至年底就会显现出来。
3、“以煤补农”政策受到严重冲击。
“以煤补农”政策实施以来,尽管有范围、区域限制,时间不长,受众不广,分布不均,但毕竟还是惠及了一些地区农村和一方百姓,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乡村煤矿在“以煤补农”方面是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它除了按政策规定上交一定比例的利税后,所有收入基本上都用于了“补农”,没有过多的消耗和“跑冒滴漏”,较之其它形式的“补农”效果更明显。但在整合过程中,恰恰是乡村煤矿这一块受影响最大,煤矿企业自身难保,“以煤补农”不会不受冲击。产煤乡村一下子可能“由富返贫”,新农村建设缺乏动力支撑,可能中途停滞;农村富裕劳力失去就业岗位,农民增收困难;靠煤炭带动的其它产业如运输等也会受到影响;“以煤补农”工作失去财力源泉,会举步维艰;财政收入成在煤,败也在煤,会出现大起大落。我县“三农"发展面临潜在危机,甚至诱发不稳定因素。
4、产业结构必须面对调整的痛苦挟择,应尽早谋划科学发展。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需要多元化的,如果只靠一种资源一个产业去支撑,不仅是危险的,而且生命周期是很短的。我县产业结构中“一业独大”、“一柱擎天”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面对全省产业整合的大趋势,不能在“危”中寻“机”,果断转身,发展煤炭的接替产业,很容易使经济发展由大起走向大落,出现“经济衰败,财政崩盘”。当然,一个产业在最赚钱的时候要放弃,去寻找另一产业去创业发展,是会很艰难痛苦的。但煤炭产业调整的大政策,大走向,整合重组的大趋势、大格局迫使你不得不去转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是早调整还是晚调整,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调整,是提前调整还是滞后调整,是局部调整还是全方位调整,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对“浴火重生”的痛苦抉择。
三、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思路和建议
近年来,县乡村都出台了“以煤补农”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为煤矿企业服务“三农”搭建了一个平台;为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了一个载体;为企村共建新农村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说煤炭资源的有偿使用是政府对企业的硬约束,那么“以煤补农”政策机制则颇具可持续发展的软效应。为了使煤炭产业在整合中健康发展,引导煤炭企业积聚更多的资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造福人民,积极推进“以煤补农”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出如下思路和建议:
1、要加强政府引导。“以煤补农”的前提和基础是兴煤稳企,没有煤炭企业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以煤补农”的财源动力。在产业整合过程中,政府虽不是主体,但不能放弃引导的责任,在当前煤炭企业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政府有责任引导帮助煤炭企业寻找接替产业,支持它们投资发展非煤产业项目,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逐步走向经济多元化。我县煤炭及其延伸产业是在全县人民及广大农民群众经过多年努力做出重大奉献和牺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议省政府对*这样的重点产煤县当前煤炭生产受到重大影响和波击的情况,予以关注,可否从非煤产业发展基金中切出一块,支持和引导*县逐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煤向非煤产业的平稳过渡,避免县域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认真研究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加强预算执行分析、税源情况分析和重点税源监控,及时分解落实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研究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考核措施,狠抓财政收入进度管理,努力将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收入上来。依法强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征管,完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等税种的征管措施,严厉打击偷税、抗税、骗税行为,认真清理到期减免税优惠政策,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积极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管理,规范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完善罚没收入、土地出让金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制度。
二、落实财税优惠政策,促进税收结构不断优化
建立健全财政激励扶持机制,研究制定相关财税政策,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大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全县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整合各类专项资金,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发展。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一些体制性的遗留问题,在财力分配上研究解决办法,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三、增加农村供给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化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扩大财政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的范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村庄规划整治建设,推进中心镇建设,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加大改水改厕和农村沼气建设力度,积极支持乡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建设,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加强合作医疗基金收支监管。积极支持农村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开展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试点,积极探索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设新农村的经济。
四、贯彻执行社会保障政策,加大民生支出投入
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改革及各项政策措施,健全财政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乡镇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占县财政收入的比重。扩大对县级财政预算审查范围,强化县乡财政供养人员动态管理,加强对乡镇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适应政府职能转变需要,逐步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县乡财政体制框架。进一步完善对乡镇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新增财力适当向困难乡镇倾斜。抓紧落实县乡财政振兴工程的具体措施,对县经济开发区、常泗园区等继续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五、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升财政综合管理水平
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注重制度创新,逐步提高理财水平。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公开性和透明度。完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范围,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监督,实行重大项目资金使用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做好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衔接工作。完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将所有补贴资金纳入统一管理和集中发放的渠道,规范和简化发放程序,方便农民群众,保障补贴对象利益。严格一般性支出管理,全面厉行节约,坚决制止铺张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推进各项财政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六、加强依法理财行政,健全财政监督检查机制
严格执行《预算法》、《会计法》等财经法规,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对部门的财务监管。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扶贫、再就业、中小学危房改造、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进行跟踪问效。继续清理财政规章、健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财政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理财,自觉接受人大对预算的监督审查。开展“六五”财政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依法理财。深化会计管理政革,认真做好新会计准则宣传、培训及实施准备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管理,狠抓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积极推进财政政务公开,主动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
七、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建设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
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加大对财政人员管理力度,提升财政干部的学习创新能力,增强财政部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围绕财政改革发展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健全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关心基层困难,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加强财政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政风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提高财政服务工作的效率、质量与水平。
八、加大策应扶持力度,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1、在策应扶持方面。
一要加强政策研究。加强省政府对苏北、特别是县西南岗等各类优惠政策的学习研究,积极推进争资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做到争取支持有政策、有项目、有底气。二要积极争取支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沟通,摸清上级财政资金投资方向,及时跟踪落实,尽力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户。
【关键词】《 纲要 》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教师、校长流动
2010年7月颁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 纲要 》)确立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国策,并强调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点”地位,如《 纲要 》第一章强调:“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薄弱学校改造”,而薄弱学校改造和不再产生新的薄弱学校的制度设计则是教师、校长流动制度,所以《 纲要 》第九条强调:“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
教师、校长流动是许多发达国家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经验。只是他们实现教师、校长流动的方式不尽相同,日本采取的是法律强制与待遇吸引相结合的方式,法国和美国则采取待遇吸引单一方式。由于日本采取的是软硬兼施的“组合拳”,所以,“教师定期流动制在日本实施得非常成功,不仅使日本当代基础教育世界领先,而且其均衡化也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教师对参与流动也普遍持欢迎的态度”。[1]
在我国,教师、校长流动是有法律和政策依据的,2006年6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纲要 》也强调“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但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只是倡导教师、校长流动,而没有作为“义务”予以强制,再加之其他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教师、校长流动在我国步履维艰,进展缓慢。但是,《 纲要 》的颁行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各地教师、校长的流动,安徽铜陵市 [2] 、江苏省 [3] 、南京市 [4] 、武汉市、长春市、河北省等对于教师、校长流动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并积极行动起来。有中央政府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在未来10年,我国县域教师、校长流动必将稳步快速推进。
由于各国、各地区实际情况不同,因而实施教师、校长流动制度的具体措施也不尽相同,但都必须确保“有效、可行和无伤”,“有效”指措施对提升弱势学校教育质量有实际效果;“可行”指措施可实际执行;“无伤”指措施不能伤害强势学校教育质量。为此,须遵循以下十项原则。
一、时间合适原则
流动时间过短,效果不佳,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明确指出:“轮岗将不同于短期支教,各区必须保证时间周期,使优秀教师能够固化在轮岗学校。”[5] 但时间过长,校长、教师增强畏难情绪,最终也会影响效果。经验表明,流动时间以1年为宜。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也认为:“流动的时间只是1年,不是长期、永远,所以不存在编制调整的问题、家属小孩调动的问题,是一个比较可行的一个做法。”[6]
二、距离就近原则
教师、校长流动一般限定在农村的一个县或城市中的一个区之内进行,即使在县(区)域流动,原学校与流动学校距离也应尽量“短”,使流动更加可行。《 纲要 》强调:“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也表示:“教师流动将首先从区域内开始,教师从A校流动到B校,距离不会太远。”
三、待遇从优原则
流动以后待遇绝不能降低,最好有所提升,使教师、校长觉得“划得来”,愿意流动,心情愉快,情绪高涨,自然会有良好效果。北京市一位优秀教师表示,如果待遇不变,她愿意从所在的重点校流动到旁边的薄弱校去;[7] 周洪宇认为“在政策上,对流动出去的教师在经济待遇上保证不低于他原来所在的学校的待遇”[8],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 纲要 》也指出:“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对去弱势地区和学校工作的教师给予更高待遇是世界通例,例如,美国“为那些任教于城市薄弱学校和少数民族学校的教师提供待遇上的优惠政策和特别补助,以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到这些学校服务,从而在整体上实现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9] 日本在1954年颁布的《 偏僻地教育振兴法 》中规定,对流向偏远地区的教职员工,从变动或搬迁之日起3年内,除本人工资外,还增发偏僻地区津贴,津贴数额限于本人月工资和扶养津贴总额的25%以内。此外还规定对相关教师发放寒冷地区津贴和单身赴任津贴等。[10] 法国对处境不利的地区实施一项被称作“优先教育区”的政策,以便对处境不利社区的学校给予特别支持。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提高在优先教育区任教教师的工资待遇。政府对优先教育区内的教师给予特别津贴。凡在优先教育区内小学和初中任教的教师均能享受该项津贴,计入教师工资,由国民教育部支付。[11] 俄罗斯1996年修订的《 教育法 》规定,远离城市的乡村学校的教师有权享受所在地区为农业专家提供的优惠待遇。[12] 韩国《 岛屿、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 》规定:政府按照地区级别向在岛屿、偏僻地区学校工作的教员支付岛屿、偏僻地区津贴。菲律宾实施艰苦工作津贴以鼓励到农村任教。[13] 对到弱势学校工作的人员,除工资津贴优厚外,还在晋级、进修等方面提供优厚条件,如韩国给岛屿、偏僻地区的教员优先研修的机会,并由地方自治团体支付研修所需的经费;印度尼西亚和尼泊尔制订了农村教师晋升的专门规定;巴基斯坦实施了游牧教师专门培训计划,并由国家提供经费。[14]
四、尊重沟通原则
在流动工作中,要征求流动教师、校长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充分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好沟通工作,不可强迫命令。否则,教师、校长将滋生不满情绪,即使勉强流动,效果将大打折扣。例如,日本流动具体实施程序中充分尊重了教师的意愿:首先,让全体教师都必须填写一份包括流动意向的调查表;然后,在充分尊重本人意愿并与之商谈后,由校长决定人选。[15] 日本还在文件中对不适合流动者作了明确规定,如东京都的教师流动《 实施纲要 》中对不应流动者做了相应的规定:任教不满3年的教师、57岁以上60岁未满的教师、妊娠或休产假期间的教师、长期缺勤的教师等。[16] 正是由于日本在实施流动中充满了人文关怀,所以,“广大教师乐于参与流动”,“教师定期流动制非常成功”。[17]
五、带动辐射原则
流动到弱势学校的优秀教师和校长不仅要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积极发挥“传、帮、带”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人提高水平。方式有结对子确定帮扶对象,上公开课或研究课,备课、说课和评课、经验介绍等。
六、无伤兼顾原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把强势学校水平拉下来,而是把弱势学校水平提上去,所以,决不允许由于“流动”导致强势学校水平降低,一定要在不伤害强势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再把优质人力资源流动出去,兼顾强势学校和弱势学校双方利益。为此,在流动的人选、数量、时机、时限等方面应谨慎从事。
七、义务职责原则
必须让每一位教师、校长认识到流动是他们法定的义务,是必须履行的职责,选择了教师、校长职业,就等于默认了这一义务和职责,当需要流动时,不能过分讲条件、摆困难,而应积极配合,勇于克服困难,义无反顾。日本法律规定了教师流动的义务性,日本的法律规定:一名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6年。[18] 这就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教师流动的义务性,使教师基本处于流动的状态,同时,也规定了流动的定期性,因而,教师流动的比例很大。据推算,全国公立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平均每6年流动一次,多数的中小学校长一般3~5年就要换一所学校,每一名校长从上任到退休,一般要流动两次以上。正是由于日本把教师、校长流动义务化,并认真贯彻执行,才使教师、校长流动的比例、频率较大且稳定、规范地运行了40多年。我国现行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校长流动只做了倡导性模糊规定,条件成熟时有必要把它义务化和具体化。
八、制度规范原则
县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出台教师、校长流动的规范性文件,对流动的相关事宜做出明确的权威性的说明,例如流动的步骤、待遇、流动或不流动的条件等,使流动制度化、公开化和规范化。日本教师流动的制度化建设做得很好,例如规定,流动对象分为:凡在一校连续任教10年以上以及新任教师连续6年以上者,必须流动;为解决定员超编而有必要流动者;在区、市、街道、村范围内的学校及学校之间,如教师队伍在结构上(专业、年龄、资格、男女比例等)不尽合理,有必要调整而流动者。同时,对因情况特殊而不需要进行流动的教师也作了规定。[19] 由于制定了教师流动的政策,设立了实施程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教师流动制度,操作上有章可循,十分规范。
九、角色转换原则
流动人员到新学校后,自身角色与以前应有所不同,必须实现角色转换,这种角色转换主要有两种:一是“先生到学生”的转换,弱势学校的人员到强势学校后将出现由“先生”到“学生”的角色转换,即由原来的主讲教师变为学习者,特别是开始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宜马上上课,水平提升后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少上一些课,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也不至于影响强势学校的教学质量;二是“单一先生到双重先生”的转换,强势学校的人员到弱势学校后也将出现角色转换,由单一学生的“先生”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先生”的角色转换,他们不仅要像以前那样教好学生,还要扮演教师教育者的新角色,即指导培训弱势学校的教师,这样,他们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十、政府主导原则
教师、校长流动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实施,中央政府制定行政性法规,教育部制定政府规章,地方政府尤其是县级政府具体实施。政府不能只是倡导,必须有具体指令,责任到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政府主导使教师、校长流动具有了相当的强制性和规范性,确保流动制度快速推开、稳健发展。教师、校长流动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主导”,“由于日本公立中小学教师的公务员性质,其定期流动制度具有政府直接主导、参与和调控等突出特点。政府除了制定教师流动的法规政策和实施程序外,教师流动的方针,每年也都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制定”。[20] 日本中小学教师定期流动制已经实施了40多年,由于是在政府主导下实施的,从而实现了基础水平不一的区域间和校际间的师资均衡配置。
教师、校长流动有助于消除区域间、校际间师资失衡;使中小学教师、校长处于动态流动的状况,使优秀的教师、校长获得选择权利而无职业危机感的焦虑;使后进的教师、校长受到鞭策、激励;使少数素质差又不敬业者被淘汰出局,从而整体提升了教师、校长队伍的素质。制定相关的教师、校长流动方面的制度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将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
【注:本文系201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强化内涵建设,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B11JY038)成果。】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
参考文献:
[1][16][17][18][19][20]日本如何保证中小学教师合理定期流动[EB/OL]..2011-06-20.
[2]进一步实施教育均衡发展,铜陵探索教师流动制[EB/OL]..2011-06-20.
[5][7]王晋堂.教师流动,一块烫手的山芋[EB/OL]..2011-06-20.
[6][8]周洪宇.打破教育垄断实行教师定期轮换流动[EB/OL].http:///a/20100225/002527_2.htm.2011-06
-20.
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两翼”特别是__区50万土家苗汉儿女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前提。在加快构建生猪、蚕桑、烤烟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把加快“三大”农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从现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从促进发展入手,将过去单纯靠政府“强推硬逼”的发展产业,转变为出政策给扶持、上规模重激励、送科技教方法,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服务式发展。
第一,要形成“区域大产业”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政府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基层和“中枢”,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走“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大户带动、规模经营、整乡(镇)推进、全面发展”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实践表明,水市烤烟、金溪猕猴桃、石会蚕桑的产业,无论是群众的接受度、面积的占比、收入的比重都是显而易见的,是成功的例子和典范。如何巩固现有基础,进一步夯实面积,以点为轴扩散周边,尤其需要我们沉心静气“一抓不放”。一是学有样板,以白石乡“六分工作法”为榜样,结合实际抓一个产业扭住不松手。二是完善机制,机制活、产业兴,在后农业税时代,怎么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围绕“加强农业基础、扶持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百计千方构建乡镇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投入,在用好、用活、用够各级政策的同时,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地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兑现各项扶持“三大农业产业”的“硬”政策。“区域大产业”工作格局的形成,可以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农业产业,使愿意直接投资农业的人更多,从农的人员、资金、项目更广泛,分布更合理,措施更具体,为产业的良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要强化工作重点,突出“主业”,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乡镇工作性质的使然,但并不是说,工作就平铺直叙,“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而是有轻重缓急的,有“主业”的,,!那就是一切围绕产业想、产业转、产业投。大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修村级连网路、入户路、农网改造、水窖、农房改造;产业与帮乡扶贫相结合,继续实行区级扶贫集团对口帮扶街道镇乡,在加大扶贫帮乡力度上有新举措,机关干部下驻帮扶贫困户制度上有新突破,街道帮镇、镇帮乡的梯度帮扶上有新进展;产业与科技有效结合,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科技培训,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乡镇,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在农产品加工、销售上做文章,鼓励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通过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200亿__、跻身全市区县20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乡镇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__的人民群众共享__乃至全国发展成果,这项工作主要靠农业产业的发展来完成。改革开放30年,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成绩有目共睹,农村经济总收入、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874万元、 13.9万吨、71元上升到20__年底的21.27亿元、24.77万吨、2828元(农经口径)。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在产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粮食、最直接的“票子”、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坚持做到勤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常兴安民之举,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较多地增加。市委《决定》规划到20_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6000元,要达到平均水平,今后4年平均要增加400元以上,如果产业上不去,难度极大,更不用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应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认真谋划未来4年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细化到年,分类到作物,科学测算对gdp的贡献份额,而不是上有政策、我有对策,上有指标、我有数据。着力帮助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规模经营大户、有致富“领头雁”的村(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有劳力、有土地、有种植头脑的农户,给予其必要的扶持。同时,壮大集体经济、镇域个私经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产业投入,动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产业建设,形成人人思发展、个个能创业的产业氛围。
[关键词] 江苏旅游景区 竞争力 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1-0051-06
江苏旅游业秉承改革开放之先,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大省。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要素,江苏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是江苏旅游产业竞争力、江苏旅游城市竞争力、区域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和核心要素。未来我国国际和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将日益增长,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但旅游日的地、旅游景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江苏旅游景区的竞争力研究和对策对于发展本地区旅游业的实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苏旅游景区竞争力进行省内横向和纵向研究,并开展省际比较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江苏省各省辖市的横向比较分析
1.旅游景区的要素条件子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得分
旅游景区的要素主要包括景区资源品质、景区的承载力、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等指标。
(1)数据的预处理
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即定性指标定量化,逆向指标正向化,可以得到表1。
(2)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可以得到表2。
(3)计算旅游景区的要素条件子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得分
根据公式F=a1F1+a2F2+…+a4F4,可以得到最终的旅游景区的要素条件子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2.计算旅游景区其他几个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得分
按照与求旅游景区要素条件子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得分一样的步骤方法,可以得到其他几个指标体系的主成分得分,分别如表4所示。
3.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值
在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四个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求出整个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得分,并进行排名,结果如表5所示。
4.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值的分析
通过分析表5我们可以发现,苏南旅游景区竞争力较高,苏北竞争力较低,苏中则处于中间。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江南风光的典型代表,苏州一直是江苏旅游业的龙头,拥有园林、古镇等世界级的吸引物,具有世界级影响范围、较高强度以及便捷的交通。2002年,苏州就有9处世界文化遗产,15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风景名胜区,7处森林公园,10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30个旅游景区的全年接待游客量超过了20万人次。同时苏州旅游景区的相关及辅助产业发展较好,旅游涉外涉外饭店有109座,星级饭店93座,同时拥有115家旅行社。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苏州的旅游景区竞争力排名江苏第一。
南京在江苏13个地市旅游景区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二,这是和南京在资源品质、市场条件、相关产业、发展环境方面的雄厚实力分不开的。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城市山、水、城、林浑然一体,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陆路交通、水上航运和空中运输四通八达,其省会城市的特殊地位,增强了南京旅游经济的整体优势。
徐州在苏北几个地市中,旅游景区竞争力排名最靠前。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拥有2570余年的城建史,以两汉文化为集中代表的人文景观已经成为徐州旅游资源的主体,并由此构架出具有独特风情的文化大旅游格局。徐州还是全国第二大铁路交通枢纽,观音机场是苏北最大的机场,全市的旅客周转量达132亿人公里。2002年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增加值为73.31亿元,旅游涉外饭店为34座。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无疑为旅游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加上徐州在资源条件方面的优势,使得徐州旅游景区竞争力为江苏第五,苏北第一。
整体上来说,目前苏北的几个地市旅游景区竞争力相对较低。但是,这些地区有着较大发展潜力,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则今后的发展速度有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江苏省近几年的纵向比较分析
与分析江苏省各个地市采用的方法和步骤一样,可以求得江苏省1999-2002年间,旅游景区竞争力的发展情况。
随着江苏旅游的发展,旅游景区也在不断的完善。旅游景区的资源品质、市场条件、相关产业和发展环境等不断改善,反映到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里就是,各个年份的旅游景区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各年的发展速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旅游景区竞争力总体来说,1999-2000年间,旅游景区竞争力的增长速度最快,综合评价值增加了79.01;2000-2001年间,其增长速度有所降低,综合评价值仅增加43.81;2001-2002年间,增长速度有所回升,达51.98,但是,仍旧低于1999-2000年间的发展速度。
旅游景区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各个子系统的增长速度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的子系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旅游景区的要素条件子系统发展速度最快的在1999-2000年间,综合评价值增加了89.89,以后逐年降低,分别为70.81和23.81。旅游景区的市场条件子系统发展速度最快的也在1999-2000年问,在此期间综合评价值增加了77.99;2000-2001年则下降为13.71,2001-2002年间,又恢复到较高的速度,综合评价值增加了76.65。旅游景区的相关及辅助产业的状况子系统发展速度最快的在1999-2000年间,增加了115.25,但是在2000-2001年间,该子系统的竞争力有所下降,综合评价值降低了14.93;2001-2002年间,竞争力开始回升,2002年该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比2001年提高了76.73。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环境子系统来说,其在2000-2001年间发展最好,综合评价值增加了105.66,其他两年的增长速度相对较低,分别为32.89和30.72。
全国部分旅游省份的横向比较分析
从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这5个省份旅游景区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是广东,江苏排名第二,排在最后的是福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较早的省份,国际化程度较高,旅游的发展机制比较灵活,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旅游景区的资源品质比较好,2002年,广东省有25个国家A级旅游景点,30个旅游度假区,25个风景名胜区,18个旅游景区的年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2002年的旅游外汇收入为509089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为1012亿元。该省有40家全国百强社,640家星级饭店。这一切使得广东旅游
景区的竞争力位居第一。
提升江苏旅游景区竞争力的对策
旅游景区的竞争力是一个包括体制、景区管理、企业制度、市场环境、资源禀赋等宏观、微观要素的复杂系统。江苏各地旅游景区的发展历史、体制、市场机遇、资源基础等不同,提升其自身的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应有所不同,但作为一个旅游景区集聚区,如何增强江苏旅游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应该考虑如下对策:
(1)集群策略。依托江苏省内自然空间,形成以一圈三沿一轴为构架、旅游城镇为支撑、两大跨区域旅游为延伸的旅游空间布局。环太湖旅游圈,以太湖风光和吴文化资源为依托,精深式开发太湖旅游资源,形成文化观光、商务会展、度假休闲、体育健身为主的旅游产品集聚带,打造以吴文化为底蕴的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圈。沿长江旅游带,发挥沿江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滨江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湿地生态旅游、工农业旅游、游船旅游,打造滨江旅游休闲带。沿东陇海线旅游带,挖掘楚汉文化、军事文化和山海、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旅游、军事旅游、度假旅游,发展成为淮海经济区和陇海沿线重要旅游日的地。沿海旅游带,依托沿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和红色旅游等资源,重点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和海洋文化旅游,加快推进盐城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打造东亚太地区著名的滨海生态旅游胜地。古运河旅游轴,加强古运河保护、修复、整治,完善配套设施,联合打造运河观光、休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文化内涵丰富、民俗风情浓郁、沿河风貌独特的国际知名水上旅游线。结合城市化进程和旅游发展要求,积极推进旅游城镇建设,初步形成以旅游强市、大市和特色市(镇)构成的旅游城镇体系支撑。
(2)融合策略。突破传统资源观束缚,树立大资源观,将旅游业发展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当中,顺应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趋势,依托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依托江苏发达的产业资源,发展工业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科普旅游、宗教旅游、修学旅游、体育健身旅游;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温泉旅游、滨水旅游;依托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一方面,满足现代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变化,体验、学习、参与相结合的要求;另一方面,寻求旅游景区发展空间,拓展旅游经营范围,提升旅游产业竞争水平。
(3)精品策略。以旅游标准为基础,旅游品牌为抓手,旅游质量为核心,全力推动旅游精品建设。贯彻《国家等级旅游景区标准》,制定《乡村旅游标准》等,提高景区档次和服务水平。实施品牌振兴策略,振兴老品牌,发展新品牌,培育具有地区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品牌、节庆品牌和企业品牌。要突出建立三大旅游产品品牌:水乡品牌,以“扬子江江魂之旅”为核心的长江品牌,以“中国吴文化山水”为核心的太湖品牌,以“东方湿地之都”为核心的沿海湿地品牌,以“流动的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古运河品牌和以“天下名泉”为核心的泉文化品牌。城市群品牌,以“长江金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宁镇扬泰通长江城市群旅游品牌,以“太湖中国水都城市群”为核心的苏锡常太湖城市群旅游品牌,以“兵家徐州”为核心的徐州都市圈城市群旅游品牌。文化经典品牌,以吴韵汉风、四大古典名著为核心的江苏古典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以动漫、修学文化为核心的江苏新经典文化体验旅游品牌,以现代城市文化、地方传统文化、前沿文化为核心的节庆品牌,形成一批有影响的重大节庆活动。
(4)协同策略。一个旅游景点的业务过程可以描述为价值链,不仅自己的价值链在运营中,同类景点、竞争者、旅行社、供货商的价值链也在运营中,景点必须在整个经营过程中注重产生价值的每一个环节,为价值增值服务。江苏应注重空间扩张,依托中心城市和旅游交通网络向苏南、苏中、苏北渗透,进而向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渗透,形成开放的点、线、面综合布局的具有竞争力的旅游景点区域。旅游景区空间扩张是通过景点跨区域联合与政府问合作来实现的。敏捷旅游是协同策略的结果。景点应充分利用口岸、交通网、信息网络、敏捷体制、敏捷组织、敏捷人的集成迅速响应游客的消费需求,实现敏捷旅游,赢得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