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训练心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教材;初中英语;听写训练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而听写作为听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形式,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提高大有好处。听写教学既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常用的训练手段与测试项目,又是检测中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词汇及常规短语和句式、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听写,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近期内对所学知识的积累量、书写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拼法熟练程度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也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书写的速度。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我坚持课堂听写训练,通过日常实践,有一些收获,同时也有诸多困惑。课堂的听写训练形式往往过于单一、机械,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使他们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那么,初中英语课堂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听写训练呢?我结合新教材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介绍几种针对不同课型的英语课堂听写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在导入课(Comic strips & Welcome to the unit)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卡通漫画中Hobo和Eddie的对话进行听写训练。在听完录音,学生理解、跟读、表演等环节结束后,我们可以设置针对此对话的小短文听写。因为学生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训练,对对话内容比较熟悉,我们应该趁热打铁,设置此听写训练。如果所教班级基础较差,我们可以降低难度,让学生默写一个句子中的几个重点单词。这一听写形式容易操作,也容易使学生感兴趣。这样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对话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又使学生熟练掌握了一些重要单词、词组。
第二,在每单元的Reading第1课时中,我们在学生完成听录音、跟读、朗读等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单句听写并判断正误的环节。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一定数量的短句让学生听写,并判定正确(可用“T”表示)或错误(可用“F”表示)。当然,由于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或许尚未到位,我们所听写的句子应尽量简单,更多针对课文的整体理解。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也可以在听录音、读课文时更认真、仔细,提高上课的专注度。
在Reading第2课时,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相对透彻,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的中心内容缩写成60~80词左右的短文作为听写材料,既能帮学生复习课文一些重要词组,又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写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在词汇教学中,教师经常报中文,学生默写单词、词组。诚然,它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显而易见。所以,我们在默写或听写单词、词组时,要避免直接报中文,而采用英语读出单词、词组,让学生听写的方法无疑更富有成效,在检查学生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我们在听写单词时应该尽量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用更新颖、有趣的方法检查学生对单词、词组的掌握情况。例如,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解释让学生默出单词。另外,在听写一些形容词时,比如在听写slim时,我们可以如此解释:It’s the opposite of “fat”。总之,英语作为语言,我们应始终突出其交际性,提高学生在听说中运用单词、词组的能力。
第四,每个单元的综合技能(Integrated skills)一课,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课本已经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听力、听写练习,许多教师在让学生听、完成课本习题后,便立即迫不及待地进入下面的Speak up环节,并未充分挖掘听力素材的“剩余价值”。其实,课本所提供的听力材料,紧扣本单元主要话题和中心,难度适当,是学生很好的训练素材。课本受制于篇幅,所设置的问题有限,素材中的一些细节在习题中并未体现出来,我们可以作一些补充和综合利用。比如,可以先让学生跟读录音中的每一句话,一些难懂的或含有生词的句子可增加遍数或作适当的解释;然后可以针对课本遗漏的细节,编排适量的听写练习,形式可以多样。比如,听写句子并作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让学生完成改编短文里一些重要的单词或直接听写一段改编后的短文。通过以上的几个步骤,学生对这一素材的理解会更透彻,听力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第五,在每个单元的主要任务(Main task)一课中,我们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做出一些信息输出,尤其是训练学生的归纳中心、写作的能力。其实,课本所呈现的范文也是相当好的听力、听写素材,我们也可充分利用。对于提供了录音的范文,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录音,并做以上提到的不同形式的听写训练。而对于留有空格的范文,我们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填入正确答案后做一些听写训练。
在另外一些课型,比如说语法课(Grammar)、复习课(Checkout)等课中,我们也可设置听力和听写环节,因为英语作为语言学科,我们始终应该凸显其交际听、说功能。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我们应该因材施教,用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最能激发他们学习热情的方法,让学生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进行新颖的、富有实效的听力训练,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参考文献:
摘 要 在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信息变化过程,教学过程笼统地讲既是一个“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老师和学生必须做到“务实求真”。而体育要能够与教学体系完美结合,需要更多的刺激和新颖的变化,引起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直观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综合素质的日益提高,学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课作为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渠道和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对其教育的研究也很快被提到日程上来。然而由于老师和学生对体育错误的认识,导致体育教育一直没有显著提高,特别是高中生,在学习带来的重大压力下,无法合理的调节自己等。因此,对体育教育中体能训练的创新迫在眉睫。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体能训练 创新体系 研究
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新课程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课程。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我国的部分地区和学校仍然对于体育这门科学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上不上体育课无所谓,甚至是一种对时间的浪费,导致学生体质差、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等不良现象。有些学校虽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为了节省时间,体育课在室内应付一下草草了事,对于体能训练置之不理。面对体育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各个方面入手,对体育教学中体能的训练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和体系研究,希望能引起更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注意。
一、体育教学的基本概括
(一)体育教学的简介
体育教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还可以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体育。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传统民族体育等种类。作为学生,学校体育成为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因为要想取得优异的成果,首先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使自己有足够的力量去奋斗。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体育教学的效果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体育教学的每一个构思和步骤,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一个对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身上的体现,不仅是外在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线条的流畅,骨骼的完善发育,内脏器官的健全,而且也包括整体的匀称、协调发展,并且是按照生长发育的有序性和全面地发展。根据这些叙述,体育教育的特点也就一目了然。
第一,体育教学内外合一的健身系统,体现了身体发育的有序性和全面性。首先,其有序性表现在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的“序”和身体主要器官发展的“序”,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其次,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是指体育教学是一个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的过程,不仅具有使学生精力充沛、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功效,而且具有奠定终身体质基础、延年益寿和提高民族素质的长期效益。第二,体育对人自身自然的改造,不仅是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的统一,也是身与心的统一。体育教学要在追求学生身体改造的同时,注重学生无形的心理发展。比如在选择教材时不仅要注重教材对学生身体各部分、各种运动能力和各种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而且要注重教材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另外,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必须克服一体化的固定模式,体现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活动得更自由、更开心、更充分,从而达到身心和谐和内外兼修的目标。因此,体育教学要善于利用体育活动自身所蕴含的吸引力,并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使这种吸引力倍增和放大。它应该是一种快乐的教学,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个性的独立解放,使人际关系宽松和谐,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在欢乐愉悦的心境下,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
体育教学虽然古已有之,但只有现代社会条件下才得以迅猛发展。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以微电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一批高技术、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生物工程的运用,正把人类从工业社会推向所谓“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这一根本变化,使社会生产力加速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一方面给人带来更多的福利和方便,增加了闲暇时间,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大大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紧张,对人类健康带来的种种危害日益明显。在诸多危害的情况之下我国提出了对人才培养的新的要求,即当代学生必须拥有健全的体魄,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第一次在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中,将体魄健全视为“三育”教育中的首要标准之一。由此大大强化了体育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更广泛地引起了人们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全国各地也先后不同程度地展开了对体育教学内容、教材和教法的探索与改革。其中,人们更加注重体育教学中体能的训练和发展,因为体育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小小的课本,更多的是在平时的锻炼中加强自己的体质。
二、对体能训练的简介及其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体能是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大脑机能状态及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等生理、心理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条件和能力之一。体能就其本质而言,特指人的体质的强弱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它不仅反映人体活动的基本机能能力,而且也反映人体劳动和生活的基本机能能力。如今,体能已成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个专门名词术语而被广泛使用。它能作为衡量人的体质与运动机能能力的客观标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也与人的健康水平和工作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体育活动中则与人的运动能力有关。
体能训练在日常的体育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随着教育水平的进步,体育也逐渐成为衡量学生的一门科学,而体育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受教育水平的好坏。因此,学生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其次,有利于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现在竞技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比赛种类和次数也逐年增加。学生如果具有良好的体能,可以参加适合自己的运动,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可以预防疾病,延长自己的运动寿命。然而,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落后的乡村和城市,仍然不能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每天依然只让学生沉迷于枯燥的数理化中,不注重体育及更多与学习“无关”的课程的教学,导致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加强体能训练,提高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成为各大高校的首要任务。
三、对体能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创新研究
体能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对体能训练做出新的研究,并提供一定的措施。
对于学校而言,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和老师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合理安排体育课的上课时间,使学生在不耽误主要课程的学习的同时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其次,多开展相关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认识到体能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学校必须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自己首先必须了解教学过程中课程的发展状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合理安排和调节自己的时间。学会劳逸结合,在一段劳累的学习生活之后适当的放松自己,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增强自己的体能。同时,多参加学校举行的运动竞赛,促使自己进行一定的锻炼,进而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体育课上积极主动,配合老师,按老师的要求执行课堂任务。各门代课教师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充分利用自己的课堂时间,为学生留一定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自己;尤其是相关的体育教师,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在上课时抓好课堂时间,督促学生进行锻炼。只有涉及到的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体能训练才能更好的发展,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才会日益凸显。
四、小结
21世纪是一个全新、充满激情的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才能使自己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追随时代的脚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使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金雄.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职业体能训练的渗透[J].教育与职业.2008(36).
关键词:篮球训练;身心健康;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68-1
初中生从事篮球训练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技能的层面上,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训练。因为,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促进技术的吸收与发挥,也是比赛获胜的关键。本文根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篮球训练的实际,着重探讨在篮球训练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初中生的生理特点
初中生是向青年过渡的一个非常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很重要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的学生精力旺盛,但能力水平较低,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相互交错产生。这些内部矛盾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因此,教师应当了解这一时期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结合篮球训练的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培养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篮球训练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篮球训练对参与者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篮球训练是在一定的场地、器械和规则的限制下所进行的提高技艺、发展体能、增进友谊的积极建设性活动,它是人类机体运动的最高形式,具有强烈的愉和运动美的享受,通过训练和竞争又会给人以成就感。因此,篮球训练对培养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保持人格的完美与和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均有裨益,对陶冶情操和自我完善也有积极意义。
三、篮球训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篮球运动让学生接受不同方面的刺激,每一点刺激都会引起他们的心理冲突、挫折感,这些不良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就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威胁。为更好地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正确的目标。初中时期要帮助他们树立一定的目标。在篮球训练中,一些运动员心理年龄小,对自己进行篮球训练的目标不明确,认为只是玩玩,这种想法是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现在要做什么,训练动机不明确。而人的任何活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并指向一定的目标。动机就是行动的内部原因,目的则是行动的结果指向。学生在教师的正确诱导下,形成良好的动机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内部的巨大动力,就能自觉克服训练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会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一步步实现即定目标。因此,在平时训练中结合训练内容,帮助学生逐步确立积极动机,保持与发展正常心理状态,进而鼓励学生投入训练与比赛。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摆正学习和训练动机,使他们的动机健康发展,成为积极的内部动因。
2.提高自信心。自信是一个自己相信自己的心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的充分肯定,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而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的集体项目,队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更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自信心则更为重要。在篮球比赛中,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水平的发挥,比赛中对手愈强大、竞争愈激烈,运动员的成绩受自信心的影响就愈明显。因此,在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如有些学生个子矮,就不能让他在高度上发展,而应在速度上发展。教师要常常提醒学生自己鼓励自己,如“我能行”“我最棒”等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基本动作的学习中,动作的规范化、动作的熟练程度,都是运动员自信心的基础,更是在比赛中自由发挥的基础。这就是一些优秀球员能在关键时刻将球投中的原因。
3.学会调节情绪。情绪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产生的内心体验。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不同,内心体验不一样,产生的情绪也就不一样。当人的内心体验得到满足时,就产生积极情绪;如不满足时,便产生消极情绪。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办事效率,直接影响一个人水平的发挥。在篮球比赛中常常有这样的战术,用会作秀的运动员去刺激对方的优秀运动员,去激怒他们,使他们犯错误,让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从而失去应有的水平。因此,在篮球训练中教师就要制造一些类似的环境去影响他们,同时,引导他们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如在篮球训练中让一些动作比较大的运动员去防守主力队员或喜欢安静的队员,让他们产生不安或不快的情绪,从而影响他们水平的发挥。这时教师在提醒同学动作幅度的同时要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把动作做充分,做到位,不急于求成,配合深呼吸、假动作等放松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不受影响,从而保持运动水平不下降。
一、珠心算的重要意义。
珠心算是对我国悠久历史和传统珠算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弘扬。它是近年来珠算技术能发展的新篇章,是传统珠算的一场革命,使珠算技术得以飞快发展并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说是珠算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珠心算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极好的计算方法,算法独特,神奇快速,珠心算熟练训练后儿童的计算速度非常惊人,往往只要听到题目报数或看到计算题,答案就脱口而出。孩子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达到或超过成人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水平,迅速成为同龄中的数学优等生。
学习珠心算可以促进孩子的性格成长和智力的发展,它将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最根本的是珠心算的学习可以促进儿童右脑的开发及智力开发,培养和发展图像思维能力、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及创造性的思维习惯;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勤奋刻苦的精神,提高竞争意识等等。
爱尔维修曾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儿童右脑智力开发的程度决定儿童的一生。儿童在13岁以前是开发右脑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孩子将会变成只会使用左脑思维的“左脑人”,成为不善于创造、不善于创新的“机械人”。而珠心算是开发右脑、提高智慧最好的方法之一。
二、盲校珠心算现状及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过于依赖计算器等电子设备。同样,在盲校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盲生学习珠心算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学会了使用计算器就可以了,而从没考虑过学习珠心算是对盲生生理缺陷的一种补偿,是学生日后生活必不可或缺的一种生存技能。
三、做好珠心算教学,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珠心算教学是一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不但能弥补盲生的计算技能,而且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盲生的整体素质。珠心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盲生的心理特点与珠心算本身的形成规律,合理安排教学与训练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是提高珠心算教学与训练质量的关键。
(一)从小抓起,培养盲生的珠算能力
从珠心算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珠心算来源于珠算,是珠算的最高形式。如果教练忽视了珠算的训练,那么珠心算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珠心算的水平就无法再提高。在教学中只有客观地遵循教学原则,根据教学对象、培养目标及珠心算本身的特点,确定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实现珠心算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要从认识数开始逐步渗透珠心算的思想。从珠算学起,利用好算盘,让学生从简单的一位数加一位数学起,随着年级的增长,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的加、减、乘、除法,以及小数的加、减、乘、除,以弥补盲生由于视觉的缺失,而导致的不能进行笔算的缺陷。
(二)从珠算到心脑算过渡
珠心算是珠式心算的简称,是以珠算为基础,将珠算与心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速算方法;是通过实际拨珠训练,到模拟拨珠训练,再过渡到映像拨珠,最终在脑中形成珠像运动进行计算的一种机能。更形象地说是在脑子里打算盘,它从依靠拨珠到脱离算珠,通过脑像、听觉、触觉把抽象的数码变成直观算珠映像,并在脑中快速完成计算过程。而“脑像图”的形成—映像记忆,不仅补偿了视障学生视觉功能的缺失,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大脑整体功能的开发。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珠心算的教学要求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才能实现珠算向珠心算的转化。多练也并不是无限制花大量的时间练,必须有一个“度”。每次训练时间长了大脑容易疲劳。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指出,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对儿童都是极其有害的。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对儿童珠心算的训练,而忽视了对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培养和应有知识的掌握,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性及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性等因素。因此,在珠心算的教学与训练中,除了每次课间要安排些休息,还要让学生到室外做些全身运动,以保持大脑清醒,调节精神。
(四)科学有效地进行指导教学与训练
在教学训练中除了采取些趣味练习,讲故事、开火车、比一比等形式,激发儿童学珠心算兴趣,调动儿童积极性外,还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和珠心算学科的特点,把握珠心算教学的方向,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与训练效果。
1.加强低视生珠算力度,使其尽快学会珠心算。
开始学习珠算时,明显低视的学生好于全盲学生。对于全盲学生来说,小小的算盘珠在他们的手里是那么的不听话,常常是拨了这个珠,连带的另一个珠也随之动了。而随着教学的深入,渐渐的全盲学生进入状态了,而低视生过于依赖残余视力,反而从运算的速度到运算的准确率都不及全盲学生。再进一步学习,由于低视生容易依赖算盘,而且注意力不如全盲学生集中,所以从珠算过渡到珠心算的速度反没有全盲学生快。
2.由准的基础向快过渡。
珠心算对于盲生来说,是一种计算能力。开始不要求学生有速度,但一定要保证质量。只有循序渐进,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真正的掌握珠心算的方法。但同时也要看到,有一部分学生可能终生也学不会珠心算,我们也要正视现实,不要过多的指责或逼迫,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及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乐于学而善于学。
综上所述,在盲校开展珠心算教学首先要搞好珠算教学,尤其是对低视生更应重视,以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其次逐步鼓励、引导能力强的学生在珠算又快又准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向珠心算过渡,争取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珠心算的方法,脱离算盘,提高盲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珠算网http:///
2、意念珠算教育网http:///gb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训练
创新是社会取得进步的巨大动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时展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创新思维的特征是新颖、独特,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表现为有所“发现”或有创新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下面就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鼓励求异性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而讨论法最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尽可能找出多种答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书中这样描写洞内的景物: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这时我提问:“叶老看罢内洞说‘有点像’,到底像还是不像呢?”学生各抒己见,争论得十分激烈。我提示说:“像与不像,不是凭你们的主观臆断,而是结合课文内容、具体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来体会叶老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再阅读课文,然后继续讨论。认为不像的同学说:“有点像从字面上看,就是有一点像,那么大部分都不像,总起来说还是不像。”这个同学虽然有自己的判断,但说理性不强,不能以理服人。有的同学说:“我不同意他的发言。有点像,我以为还是像。因为两条龙是石钟乳沉积自然形成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形象不能逼真。但作者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两条龙蜿蜒在洞顶。蜿蜒这个词本来是形容蛇爬行的样子,现在用来描写双龙那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又因为借着灯光去看,灯光摇曳、蒙蒙,大轮廓又很像,因而叶老说有点像。这是肯定而不是否定,也正是叶老语言正确的体现。所以我们应当理解有点像是说像而不是不像。”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尽管答案不一致,但同学们根据课文字里行间的意思,反复推敲,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讨论最后意见。认识会趋于一致,不必老师“奉送”正确答案。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这样分析、推理、判断,就会逐渐克服解答问题时的盲目从众心理和不合逻辑的猜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思维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
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我们上课时不能要求学生答问只许对不许错。有些学生创造性思维常同一般学生不同,表面上看起来似乎近于荒唐,有时不易被老师理解,但认真考虑,他们也有某些方面的道理。一次讲完《将相和》,老师提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表示喜欢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老师进一步启发还喜欢谁?又有几位同学说喜欢廉颇。老师满意地点点头,正准备结束讲课,突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了,老师表示意见相同的就不用重复了,但这位同学仍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叫起他,他说:“我喜欢赵王。”老师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振振有词地说:“蔺相如本来是一位官职卑微的小官,赵王看他有才华,就大胆地使用他。秦国本来是虎狼之国,在赵王与秦王面对面斗争时,蔺相如都挺身而出,战胜强大骄横的秦王,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每次斗争胜利后,赵王就对蔺相如破格提拔,所以蔺相如职位比廉颇还高。我就喜欢赵王敢于大胆使用人这一点。”学生说得多好,有理有据。赵王本身也是统治者,但学生不涉及他的为人、执政的情况,只就他用人这一点来评论,观点鲜明、论述清楚、敢抒己见。老师给以肯定:“同学们都喜欢蔺相如、廉颇,你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你很善于思考。”这样的肯定,调动了发言学生及全班同学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发言时消除了顾虑,充满信心,增强了自我肯定的欲望。
三、突破思维惯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思维不局限于某一方面,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新观点,从而形成超常的构思。
如在十一册里有一组课文都是写人的记叙文,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同异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如这样提问:“《我的战友》、《凡卡》、《奴隶英雄》都是写人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篇的写法?”“三篇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外貌?哪篇着重刻画语言和动作?哪篇文章又着重刻画了神态?这些侧重点都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考、人人动脑、动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在分析。比较、鉴别过程中,不仅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口头表达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基础。因而我们说想像是创造力,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像。
(1)续讲、续写故事的结局。当学生读完课文内容,并掌握了文章中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续讲、续写故事内容或结尾,丰富他们合情合理的想像能力。如讲完《会摇尾巴的狼》、《凡卡》、《穷人》等课文引导学生续讲,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像写出多种多样的片段。
(2)写想像作文。低年级孩子学了《小猴子下山》一课,老师叫学生摹仿,自己编个童话故事,一句话一幅图,可自绘可剪贴,最后粘贴成一本书。
1核心力量训练的含义及重要性
1.1核心力量训练的含义
体育课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力量,达到强身健体效果,但又与专业的运动员存在明显区别。核心力量训练,主要针对人体某部分核心区域,如某部分肌肉进行针对式训练,这部分的确定,在不同学生中也存在相应差别,但主要为身体承受中立的中心区域,而这对肌肉的针对性,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则有一定的普遍性,以全面满足高职体育教学需要。
1.2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作为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身体肌肉协调性及稳定性能够在核心力量训练中得到较为全面的锻炼。随着目前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学生更乐于待在室内玩电脑游戏,相应的运动量也逐渐变少,这使得学生在体育运动时的受伤率也有所上升。利用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审题技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从而有效强化学生体质,该教学方法具有宝贵价值。
2高职体育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的运用
2.1高职体育教学应用核心力量训练现存问题
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当以“健康第一”为宗旨,设立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从而充分满足不同学生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随着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法的逐渐推广使用,部分高职院校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问题。
2.1.1教学资源缺乏
核心力量训练教学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表面,实践也占据了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核心力量训练教学,离不开教师、器材和场地三个基础条件的支持,但这三部分条件在目前高职院校当中还存在一定缺陷。缺少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体育器材不足、体育教学场地缺乏等均使得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1.2传统教学的约束
就以往高职体育教学传统方法来看,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将核心力量的训练同传统式教学混为一谈,传统教学的约束,使得学生对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方法缺乏足够兴趣。而目前高职教学不断改革形势下,想要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基本体育知识与技能,兼顾学生身心健康,满足国家高校学生健康标准,还存在一定困难。如何打破传统教学的约束,在日常体育课教学中融入核心力量训练相关内容,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2.1.3学生的抵触情绪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个性鲜明,具有各自特点,故对体育课程的兴趣点也会存在相应差别。笼统式的核心力量训练式教学,往往缺乏对全部学生的综合考虑,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部分学生可能还会出现较严重的抵触情绪,使得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高职体育教学应用核心力量训练具体措施
2.2.1基础能力的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以短跑这一教学知识点为例,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即可适当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状况进行适当锻炼。锻炼内容包括自主仰卧挺髋运动等等,均可以作为核心力量训练的初期教学内容。在进程初期教学的同时,学生在运动过程中也能够对自身肌群能力的不足产生认识,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度进行深入认识,从而方便之后的系统化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2.2.2运动器械的选用
体育教学必须要依赖部分运动器械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目前部分院校虽然还缺少较为先进的器材,但已有的部分器械也能够为核心力量训练提供支持,常用的包括平衡板、悬吊绳等等。以平衡板为例,在实际教学时即可让学生利用平衡板在锻炼自身平衡能力的同时,学会调整呼吸与身体运动节奏,从而有效提高核心力量训练的教学效果。
2.2.3考虑学生自身特点
上文中已经说到过不同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也存在差别,考虑到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时间限制,故应当考虑到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应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兴趣,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如男生对核心力量训练拥有较浓厚兴趣,可选用球类运动对其进行锻炼,而针对女生不宜进行强烈运动,则可选用趣味性较强的项目对其进行训练。通过调整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逐渐接受核心力量训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2.2.4学生主体式教学
应打破以往将教师作为中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与创造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知识与能力,为其提供较宽广的自由发挥空间。以健美操课程教学当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可通过引导学生对着镜子进行练习,从而提高自身动作的规范性,并进行自主优化创新,达到教学互动效果。
【关键词】钢琴教学 心理分析 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72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68-02
钢琴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状况对教学工作和学习状况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教师对各种心理情况进行准确认知,并运用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措施帮助学生进行教学心理疏导,使学生可以在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进行钢琴演奏学习。
一、钢琴教学的心理分析
1.畏难心理
钢琴学习的难度较大,演奏能力的提升也是复杂的过程,此外,钢琴曲品种类别颇多,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在钢琴演奏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各种艰难障碍,几乎每提升一个台阶都需要付出艰辛的代价。因此,学生在反复的演奏练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首先需要明确,钢琴教学中对畏难心理的疏导教育工作,比重复机械地练习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些学生由于在演奏中暂时无法达到心理预期,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挫败感,从而面对钢琴演奏学习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对于钢琴产生畏惧感,形成明显的钢琴学习畏难情绪。畏难情绪会直接导致学生在钢琴演奏学习中产生自信心不足、逃避态度的问题,使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形成巨大的心理障碍。
2.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具体表现为缺乏主见、自信,遇事无法独立地完成。钢琴教学中的一般性“一对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但同时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依赖心理。依赖心理容易导致教学形成钢琴教师单方向教学的弊端,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下降,学习方式被动,进步幅度低[1]。
3. 演奏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在正式演奏或者考试中,由于心理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无法发挥其正常水平,流畅地进行演奏。有些学生在正式演奏中可以顺利完成钢琴曲演奏,但是无法表达应有的艺术情感内涵。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演奏心理障碍而造成。一些学生演奏技术未达到应有标准,从而在演奏中信心不足,造成很大程度的演奏心理障碍[2]。同时,学生个性的差异会导致台上演奏表现的差异性,此外,演奏环境也会对演奏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各种临场因素会使学生在台上演奏时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钢琴教学中的心理训练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中强调,兴趣可以有效促进工作学习等活动。基于此原理,钢琴教学工作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钢琴学习兴趣的正确引导与合理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钢琴弹奏学习的兴趣[3]。
例如,在车尔尼599第49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该曲的音阶特点运用形象化的比拟方式向学生讲解。该曲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音阶呈现快速且均匀的特点。教师可以用爬山运动做比喻,告诉学生这首曲子的音阶特点就如爬山一样,音阶上行就如同爬山,呈逐渐增强的趋势;音阶下行如同下山,需要呈逐渐变弱的趋势。在学生弹奏联系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弹奏这首曲子就是比谁能够保证稳定快速地爬山。通过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形象地明白音阶弹奏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有效激发起学生的钢琴学习弹奏兴趣。教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演奏观摩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相互比较和学习,同时,对于学生的进步,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和激励,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以及自我肯定,促进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提高[4]。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发挥自身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演奏者在弹奏乐曲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作曲家倾注在乐曲中的情感内涵,并通过自己的情感审视、感悟能力对钢琴曲进行演绎,挖掘钢琴曲中的深刻情感内涵并将这种无形的美感传递给观众。钢琴教学进程中,很多学生只能对乐谱进行熟练的弹奏,但是无法进行有效的想象和创造,演奏中缺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艺术感染力的创造。针对这种状况,教师需要向学生进行示范演绎和内涵讲述,为学生展示钢琴曲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在《百鸟朝凤》的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联想和创造。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鸟叫的模仿音,向学生展示乐曲演奏,通过手指演奏出各种精妙音色,从而表现出的百鸟争鸣的壮观画面。左右手弹奏的交替音型使乐曲渐快渐强,百鸟齐歌的场面则不断变得强烈,使钢琴曲中的紧随,直到过后,百鸟歌声渐息,轻慢的演奏表现出森林的寂静悠远,与之前的相得益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充分调动想象力,在脑海中浮现百鸟齐鸣的鲜活画面,从而在弹奏中可以表现出生命的活力。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从而更好地进行钢琴演奏。
3.训练学生的集中注意力
钢琴演奏和练习中,需要学生保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音乐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保证保持优秀的演奏状态,注意力的集中可以使演奏者摆脱心理与外部的干扰,顺利进行演奏表演。心理活动中,注意力具有指向和集性。心理活动中,人会进行具有指向性的选择活动,演奏者应该压制心理中自我怀疑、恐惧等意识,而选择积极导向的心理意识,从而保证演奏的正常发挥。同时,需要保证演奏中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克服紧张心理。
注意力的训练,首先需要学生进行意志强化锻炼。学生需要通过自主调整与适应,不断增强对钢琴学习中所遇困难的应对心理素质,强化钢琴演奏学习中的意志力,是自己可以抗拒各种干扰因素[5]。同时,需要加强听力的训练,增强学生对声音的接受、分辨能力。学生通过凝神仔细倾听乐曲,可以提升注意力的指向和集中性,切实排除干扰因素。
4.训练学生进行正确自我评价
教师需要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对于缺乏自信心,学习中存在畏难心理的学生,教师需要矫正学生消极自我评价的习惯,培养学生进行正面思考,在钢琴练习中需要对自身优点和进步做自我肯定的心理暗示,逐步建立自信。
钢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自身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钢琴曲目难度过大会增强学生弹奏学习的困难程度,导致学生畏难心理等消极情绪的形成,另一方面,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学习紧张,无法正确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针对学生实际特点,教师可以调整学习曲目的难度,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同时,教学进程中教师需要切实对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鼓励,运用激励的方式消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障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5.训练学生形成理智和谐的演奏状态
钢琴演奏需要具备优秀的自我意识向导,演奏者需要保证良好的控制力和心理状态。钢琴演奏者需要保证情感与逻辑思维的并存,正确控制、组织演奏。学生应该按照教师的要求科学背谱,准确记忆,综合运用五官配合,进行协调记忆。在整体感知乐谱的基础上,结合弹奏练习与反复感悟乐谱的综合记忆方式,不断深入理解乐谱内涵,从而保证可以准确表现出乐谱的深刻含义。
教师对于学生的演奏需要耐心倾听,培养学生完整演奏的习惯。在演出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升演奏自如感,对学生的自信心和演奏欲望进行维持和保护,认真开导学生,使学生可以切实排除不必要的杂念,卸下心理负担进行演奏。
结束语
钢琴教学中,教师需要观察了解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从而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引导、信心塑造等教学工作。切实激发学生学习钢琴演奏的兴趣和演奏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爱萍.浅谈钢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及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
[2]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12(03).
[3]徐小芳.钢琴慢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钢琴艺术,2013(05).
摘 要 体育教学作为必要的一门课程之一,它具有它的独立性,这就需要跟随体育教学的发展而发展。新课程要求下,我国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研究价值性存在,这是需要研究与了解国内外体育发展,以及体育的特点。素质拓展训练是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的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映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和超越。融挑战性、教育性、实用性于一体,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可以很好地锻炼学院的个人意志和团队精神。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和标准,提出在现阶段把素质拓展活动部分项目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使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向着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新课程 大学 体育 素质拓展训练
一、体育新课改综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时期基础教育的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在课程多、题海战术、升学指挥棒的压力下,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体育教育,无疑是当前应试教育的“重灾区”之一。作为教育改革重要一环的体育课程改革,由于涉及到学生终生发展、培养健康人格、提高国民素质等重大的教育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正确认识目前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科学、有效、长效的改革,就成为所有体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线的体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对新课程改革程在教育教学的价值、目的、内容、评价等各方面有个全面的认识、进行独立的思考,从而在即将到来的改革中进行实践。
二、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一)地域差异
新课改的实施中各个地区体育资源条件不一,导致新课改标准和实际教育环境的对接上有很大缝隙,与教师的教育能力对接也有困难,包括观念的整合都十分有挑战,会出现课程意识薄弱、执行强度不够等问题,从而制约课程改革的实际效果和进一步深化。
(二)评价标准难量化
新课改中提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标准时很难量化的评价,模糊的目标会使实际教学偏离方向,操作性不强进而指导性削弱。新课改应该更多的明确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既要有对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传统指导标准的继承,又有根据时代特征的进步,且不宜跨度过大,可以让一线工作者以及学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三)教育理论尚不成熟
新涌现出的教育理论大多还处于发展阶段,不够成熟且偏理想化,离教育实践的成功还有距离。另外,如何把握学生的主观性的程度,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主观体验和心理需求肯定是不行的,寻找平衡点是难度之一。体育学科与别的学科略有不同,学生身心的变化和教学效果的体现本质还是依附在学生自身的技能动作上,思维开放和气氛活跃都达不到取得真正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基本的动作讲解和基本的练习仍然会是最重要的环节。
三、素质拓展训练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起源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教育,它以运动为依托,以培训为方式,以感悟为目的。它与传统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相比,少了一些说教和灌输,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和感悟。拓展训练能使青少年学生激发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这种培训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体验社会教育、形成正确的人际、情感和社会性价值观等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将大部分的课程安排在户外,精心设置了一系列新颖、刺激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参与过程中,让他们的心理受到挑战,思想得到启发,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发现、醒悟,对个人、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达到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成熟;学会关爱他人,与他人进和有效沟通;激发潜能,增强自信;学会感恩,懂得回报;培养孩子气积极参与的人生观,从活动中展现出领导、自我管理及团体互助合作与相处及互动;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学生面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的目的。
这种全新的训练方式通常包括充沛体能训练、成功心理训练、挑战自我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四大类型。
四、结论
将体育新课改与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无疑可以为大学生活及教师教学注入一种新的活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实现了对传统学校体育的根本变革,为中国学校体育创立了新的范式。使一些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对学校体育有扫除障碍开辟道路的作用。由于从课程改革到实践行为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实施过程,存在着从已然、应然到实然的差异递进性的认知变革与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寻绎其经验与教训,策励其不足之弊端,这对于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新课程的运行与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占斌.高职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之我见[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8).
关键词:环保体育;报废球;教学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5.03.024
报废篮球、排球的重复利用既环保,节省经济开支,又能解决下雨天气体育课上课难的问题,不会因为下雨停课或因雨水地滑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这里把自己多年来如何利用报废的蓝球、排球在下雨天、场地不足、缺乏器材时进行上课或运动训练教学方法、积累的经验作简短介绍,希望能为广大体育教师在遇到上述情况时提供参考。
一、报废篮球、排球的分类
1、选球依据:报废球类包括蓝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网球、乒乓球等,为什么只对篮球和排球进行再次利用而不收集其它小球的两个原因:(1)因为足球外表的皮壳比较粗糙,花纹棱角凸起较硬,同人体摩擦时肌肤容易受到损伤。(2)其它小球过于轻,对运动器官的感觉没有那么灵敏,如果用在掷准方面强度太小,适合老年人的项目,不易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用在投掷方面,羽毛球、乒乓球太轻会使投掷臂产生过大的爆发力,关节容易受伤,也难于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只有篮球和排球不具有以上影响因素,是最合适的选择。
2、分类:按照破烂程度把报废的篮、排球分为A、B、C三类,A类:只是进气孔漏气或其他部位渗气不明显的球,加气后一般可以保持在1-2小时即可;B类:不是很明显的破损洞孔或小裂缝的球,能加气,但储存不了的球;C类:有比较明显的破裂,但没有断开的球,完全不能加气的球。
二、报废篮球、排球的再次应用形式
1、A类废球在准备活动中的应用
(1)全班成四排横队(队形可自由调整)前后相隔两米,左右以一臂距离站开,经过身体关节、韧带等徒手操活动开后集合。要求学生呈弓步姿势深蹲或半蹲。用双手把放在地上静止的篮球(男生)或排球(女生)拍起,之后连续拍10-20次×2组;
(2)要求单脚半跪蹲,用右手把地上的篮球从静止状态拍起之后,连拍10-20次×2组。
(3)再用左手进行同上2方法的形式练习。
2、B类废球在课堂上负重接力传递形式的应用
通过原地与跑动接力形式,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等生活中常遇到的类似的动手能力(如图2-接力路线图),能够发展学生上肢、下肢力量的同时锻炼腰腹肌力量。练习过程比较安全,即使偶尔掉下也不会对脚造成伤害。
(1)全班成“回”字形排列(图3-2,2示),教学中选用的是分两组“回”字形队伍,两人相距1米距离,非游戏比赛时可同时使用多个球,可从任何一个学生开始把饱满球传给下一位同学的负重接力练习。为了达到左、右手用力的平衡发展,要注意强调传递的方向,比如采取从顺时针方向传过去,逆时针方向接过来的接力形式。
(2)场地不足时,采用“”阵型或更长路程的“?”、“蚊香饼” 等组成的阵型,如图3-2中的1,2,3所示。两人相隔一臂距离后,要求学生从胯下开始传递接力,先向前传递2-3轮后,改为原地站稳不转身向后传递形式,完成10-20次×2组。为了安全,避免沙尘飞入眼睛,禁止球从头上传出的接力形式的练习。
(3)选择用图3-2中的1,2,3阵型原地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圈再传递出去的形式,有一些学生旋转后把握不住方向,不能按要求传到目的的尴尬场面常引起同学们的捧腹大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4)用图3-2,3阵型,原地双手把球向上抛起齐肩高击掌n次,接住落下球后立即传递出去,可锻炼快速反应能力。
(5)间隔传递形式,即学生不是把球传给邻居而是绕身边同学跨出一大步传给下一位同学的移动接力练习,这样学生可以锻炼移动搬迁力量,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教学中发现,行进间的接力传递比原地接力气氛更高。笔者在公共体育健身运动课上较常采用这种练习形式,动作如图3-2-2示。
(6)发展下肢腿部力量的练习:饱满球和半满球的运动性质不一样,饱满球容易滚动或旋转,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比较好控制;半满球重心较低,有凹凸面,摩擦力比较大,不易滚动和把握方向。方法:全班分成四路纵队后(队形队列,运动形式灵活多变),只允许用脚把放在地上的半满球向前滚动推进10-20m后返回原地(图3-2中的1,2,3所示)。为了少占场地大多时候采用“Μ”型和绕障碍物路线,如图2路线。进行游戏竞赛时要设定航道,不能犯规,作为准备活动时,路程还可以加长。公共课男生推进饱满篮球一圈则需要增加100秒以上,用半满篮球时有些女生在240秒以内还完成不了,但在运动过程中有明显出汗。对发展踝关节、膝关节的力量有较大作用,学生反馈,最初2次课练习后,股四头肌、小腿肌群会出现酸痛的正常反应。
3、C类废球在田赛选才和训练出手速度中的应用
(1)C类废球作用于选拔投掷标枪和铁饼运动员:在场地或器材条件不成熟情况下,可以把C类废球当成标枪或铁饼对墙投掷练习,投掷练习时,手指扣住气孔位置,最后出手鞭打动作手感极好。
(2)C类废球训练中的应用:使用C类废球训练标枪和铁饼的方法同严格的标枪、铁饼训练一样,为了训练出手速度,废球内不需要灌砂子等,防止出现意外,投掷区内不允许有同学。优点:①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废球面积大且凹凸不均匀,重心不稳,在空中的滑翔距离不远,避免了锐利、钝器等伤害事故发生。②减少了标枪、铁饼的使用率,减少器械磨损,提高了经济效益。③更好地掌握投掷的最后用力鞭打技术。在职业类技术学院和中学业余训练等非常实用。
(3)锻炼出手速而进行“谁更响”的游戏练习。在训练投掷器械出手的初速度、体育课准备活动、课堂上练习效果都很好。学生用C类废球猛力砸下地上的出手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看谁砸出的声音更大。众所周知,力量一定,加速距离一定,出手速度越快,产生的暴发力越大。方法:①学生成侧弓步站立并持好球后,直接砸地,见习学生或体育委员担任裁判;②持球后持球臂做快速的肩绕环若干次后快速砸地练习形式,同学可以单手持球,也可以双手持球,教学中比较多同学采用双手,其实是单臂更好。课堂上发现,练习起来女生比男生还玩得兴奋、竞争更剧烈。为了节省拾球时间,在训练标枪或铁饼时可以采用足够的报废球对着墙壁或其他障碍物投掷。
三、采用报废球上课的注意事项和应用意义
1、在做绕肩大回环、谁更响的练习时,必须先活动开肩关节及其他部位的韧带等,要求做到正前方不站同学或其他队伍。
2、接力方式不允许球从头上或肩上传递,以免沙尘飞入眼睛;在进行废球标枪、铁饼训练时,杜绝相向投掷或从同学后面投掷出手现象,尽可能做到投完球后集体统一收捡球。
3、采用报废篮球、排球的课堂练习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敢于拼搏精神,既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能体现体育的娱乐性,在运动中陶冶性情,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教师需要体现爱岗敬业精神,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报废球,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运动,关心和爱护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尽情享受教学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