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沙尘暴的危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沙尘暴的危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

沙尘暴 形成机理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014-02

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出现沙尘天气,引起了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期所罕见,给我国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的风沙灾害,并不是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危害,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一、沙尘暴的形成机理

沙尘暴的形成是由于特定的区域地表沙尘被大风剧烈运动带起造成的。从自然因素角度考虑,其起源是地表干旱,土壤质地稳定性差,抗蚀力小和风力吹扬;从人为角度看,人类不合理的运动促使了沙尘暴的形成。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一) 自然因素

一是沙源的存在。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和暖冬现象日益加剧,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干扰造成了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加剧了土地沙化。沙尘暴途经地带沙质土壤比例相当高,大面积的沙化土地当春季回暖解冻,狂风骤起时,的干燥的疏松沙土极易被强风卷起,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沙源。

二是干旱、降水少是沙尘暴形成的基本条件。干燥少雨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干旱缺水条件下,土壤颗粒间失去了相互作用力,植被生长所需的水分无法得到供应,并且无法建造防风固沙的植被体系。因此,可以说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区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

三是大风是形成沙尘暴的动力因子。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的温差增大,强冷空气活动频繁,使大风频发,为沙化土地的展开和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不同地表的沙尘颗粒具有不同的起动风速,土壤颗粒愈粗,起动风速愈大。流动沙丘在风速达到5m/s时起沙,沙砾壁为11-17m/s才能起沙扬尘,其输沙量随风速增加。

(二) 人类活动

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因自然条件引起的往往规模较小,速度较慢,程度较低,并且容易得到自然恢复,人为因素才是沙漠化过程中最为活跃和主要的因素。因此,沙尘暴天气与其说是天灾,倒不如说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惹出的祸害。

一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一旦植被破坏,必然造成沙丘活化,古沙翻新,地表风蚀沙化,从而使沙化土地面积扩大。在冬春两季,退化草地、沙化土地地表,沙化物质丰富,成为沙尘暴重要的物源区。

二是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再加上水资源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导致一些地区严重缺水。为解决用水困难,打井汲取地下水的情况愈来愈严重,有些地段的地下水埋深已经低于植物根系分布深度,结果造成了植被枯死,原来被这些植被固定的沙质地表失去了植被的保护,一遇到大风极易起沙扬尘。

综上所述,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导致沙尘暴多发性主要原因。如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区,曾在汉、唐、元初建立的约3.07万hm2农耕面积现仅存0.3~0.6万hm2左右,其余全演化为沙漠。荒漠化土地又为沙尘暴提供了足够的沙源,这就是导致沙尘暴多发性的原因。

沙尘暴特别是强沙尘暴给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我国每年因沙漠化、沙尘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多亿元。沙尘暴的主要危害如下:

1.生态环境恶化。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着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混沌,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

2.交通安全受到威胁。沙尘暴对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能见度降低影响行车和飞机起降;二是沙尘掩埋路基,阻碍交通。

3.生产生活受到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二、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目前中央已经提出了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把根本不适合耕种的土地还原成林地,把已被破坏的环境恢复成原有的平衡状态,把部分农业人口转化成护林、护草、植树造林、放牧及第三产业工人,这些措施为防治沙尘暴提供了基本前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防治沙尘暴的产生及产生的危害。

1.科研先行

目前人类还无法控制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冷暖变化,也不可能改变地表的物质组成和根除沙尘源地(特别是沙漠)。因此,沙尘暴在很长时间内仍将存在。现在国家已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要搞清沙尘暴的源地、沙尘粒度、沙尘与风速的关系、出现的频率、波及的范围等,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就可以使沙尘暴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组织多学科力量,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进一步掌握沙尘暴的发生机制和规律,减轻沙尘暴带来的损失。

2.加强沙尘暴的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沙尘暴灾害,正象我国沿海的台风一样,虽然不能消灭它,但可以设法减轻其危害。自从2000年来沙尘暴爆发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气象局已建立了沙尘暴天气预防系统,国家林业局也在其管辖范围内――中国林业科学院建立荒漠化的监测系统,这些检测系统不仅提高沙尘暴的天气预报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沙尘暴灾害的预报水平。

3.加强林地建设

修建防护林带,可以降低风速,根系还可以固沙、保水,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育草防沙,尽可能的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度,消减直接的沙源,以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工程防沙,如黏土固沙、化学方法固沙,减轻沙尘暴的危害,防止土地沙化的进一步扩展,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改良传统的耕作方法,实施免耕法即在秋过冬,春天采用联合作业法,一次性完成破茬、旋耕、入生态保护系统。除此,还应提高冬春季农田的覆盖率,发展阳光大棚温室等高科技农业。

4.合理调控利用水资源

合理调控水资源,利用经济杠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重视并合理利用生态用水,大力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及设施,改漫灌为渗灌、微灌、滴灌、喷灌等,普及科学用水及灌溉方式,加强环境治理,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土地沙化和荒漠化,实行依法保护与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的进一步扩展,尽可能减少沙源地。

5.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第2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北方今年首场沙尘来袭

中央气象台3月2日18时沙尘预报:受冷空气大风影响,预计2日20时至3日20时,新疆南疆盆地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西北部局地有沙尘暴。3日夜间至4日中午,内蒙古中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先后有扬沙或浮尘天气。进入3月,阳光带来持续晴暖天气,京城已是满满的“初春”既视感。今天白天京城最高气温预计12℃,明天最高气温将达到13℃。未来几天,京城天气继续保持晴好格局,气温一路向暖,预计到10日(下周四)最高气温可达18℃,真是温暖如春!、

沙尘暴的形成原因

1、自然条件:有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形势,有利的沙、尘源分布和有利的空气不稳定条件是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形成的主要原因。强

2、物理因素:在极有利的大尺度环境、高空干冷急流和强垂直风速、风向切变及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引起锋区附近中小尺度系统生成、发展,加剧了锋区前后的气压、温度梯度,形成了锋区前后的巨大压温梯度。在动量下传和梯度偏差风的共同作用下,使近地层风速陡升,掀起地表沙尘,形成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

3、环境因素: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专家的努力下,一项为探讨沙尘物质的启动、传输机理而专门设立的沙尘暴风洞模拟实验顺利完成。

沙尘暴的防护措施

可以戴上护目镜,这样可以防止沙尘飞入眼中,可以让我们保持更好的视野,不必担心被风沙迷眼。还需要戴上口罩,这样保证自己的呼吸过程中,避免吸入粉尘,口罩可以很好的过滤粉尘。还需要戴上帽子,戴上帽子后,可以防止沙尘落在头发上面,避免我们头发当天就得清洗的麻烦。通过实验,专家们发现,土壤风蚀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风是土壤最直接的动力,其中气流性质、风速大小、土壤风蚀过程中风力作用的相关条件等是最重要的因素。另外土壤含水量也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项实验还证明,植物措施是防治沙尘暴的有效方法之一。

沙尘暴的危害有哪些

1、环境污染:出现沙尘暴天气时狂风裹的沙石、浮尘到处弥漫,凡是经过地区空气浑浊,呛鼻迷眼,呼吸道等疾病人数增加。如1993年5月5日发生在金昌市的强沙尘暴天气,监测到的室外空气含尘量为1016毫米/立方厘米,室内为80毫米/立方厘米,超过国家规定的生活区内空气含尘量标准的40倍。

2、生产生活受影响:沙尘暴天气携带的大量沙尘蔽日遮光,天气阴沉,造成太阳辐射减少,几小时到十几个小时恶劣的能见度,容易使人心情沉闷,工作学习效率降低。轻者可使大量牲畜患染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严重时将导致大量“春乏”牲畜死亡、刮走农田沃土、种子和幼苗。

第3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关键字] 沙尘暴 成因 沙尘暴监测 沙尘暴预警

[中图分类号] P412.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70-1

0前言

沙尘暴是世界性的灾害问题,近年来我国北方出现了连续的大范围沙尘暴,给人们的经济、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沙尘暴多发的华北地区沙尘直接影响到北京、天津等重要城市,使得沙尘暴逐渐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之一[1],为了对沙尘暴进行有效的防治,对沙尘暴进行准确的监测及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阐述了目前沙尘暴监测及预警的方法,期望对我国沙尘暴的监测预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沙尘暴的成因

沙尘暴是指大量的沙尘物质被强风吹到空中,而使得空气水平能见度显著降低的风沙天气现象。根据相关研究成果认为,形成沙尘暴的条件主要有三点[2]:1)大风,这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一般认为,沙尘暴是强风作用下的产物,同时其发生频率及强度也与降雨有一定的关系;2)不稳定的空气状态,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热力条件,从沙尘暴发生的时段来看,主要产生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午后至傍晚阶段,从而证明了大气的不稳定状态对于沙尘暴产生的重要性;3)地面赋存的组成物质,沙尘暴的组成物质主要为细沙颗粒,随着我国环境的不断恶化,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沙尘暴的监测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沙尘暴的监测当中,尤其是卫星遥感技术对于沙尘暴的大范围、多时相监测成为了可能,目前,沙尘暴的监测主要有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两种方式。

2.1地面监测。目前我国对于沙尘暴的监测主要通过气象台站进行的定时观测,观测资料主要包括气象要素和能见度两种,为了提高对监测精度,相继建立专门的集中观测站点和长期观测站点,其中,集中观测主要包括沙尘光学厚度测定、能见度观测等,长期监测主要包括自动气象站气象要素观测、土壤信息观测等[3]。

地面调查属于地面监测的一部分,详细的地面调查是了解沙尘暴危害情况的主要手段,其内容主要包括沙尘暴的影响范围、持续时间、灾区面积、灾区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情况以及灾后采取的补救措施。

地面监测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沙尘暴的实测资料,通过长期有效的观测能够积累大量的数据,对于沙尘暴的定性分析及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方法受监测站布设的影响较大,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沙尘暴形成的地段一般在人烟稀少的沙漠地区,监测站点很少,使得很多数据无法搜集。

2.2遥感监测。自从1960年美国第一颗气象卫星上天以来,遥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有效的弥补自然条件恶劣、测站稀少的地区的沙尘暴的监测,同时地面监测难以找出沙尘暴发生的源头及移动线路,而遥感法能够克服这一缺点,是地面监测技术的有效补充。

目前,气象卫星数据是沙尘暴遥感监测的主要数据源,包括美国产的NOAA/AVHRR、Terra/MODIS、GMS/VISSR数据和我国自行研制的FY-1CD气象卫星数据源,其空间分辨率从250m~5000m,光谱范围覆盖可见光、近红外和红外,随着美国新一代地球观测卫星EOS-AM的发射,其可以通过光谱数据融合技术,形成更为精确和直观的沙尘暴监测图像以及分析信息,将沙尘暴的监测提升了一个层次。

遥感监测主要通过对气象卫星的多通道技术将沙尘暴信息提取出来,其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沙尘暴的空间分布范围及影响区域进行识别、定位;对沙尘运移的路径和运移的规律进行动态监测;对沙尘信息进行定量提取;对沙尘暴产生的大气及下垫面等背景状况进行监测。

3 沙尘暴的预警

沙尘暴监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可能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沙尘暴进行预警,通过提前预警而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防控,从而有效的降低沙尘暴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沙尘暴的预警过程要通过沙尘天气的划分、沙尘暴形成机制、沙尘暴发生区域划分、沙尘暴数据库建立、提取预报因子、构建预报模型几个步骤进行预警:(1)沙尘天气。中国气象局相关部门将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三类,其过程分为四类,是指浮尘天气过程、扬沙天气过程、沙尘暴天气过程以及强沙尘暴天气过程。(2)沙尘暴的分类模式。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类型主要有三种类型,即西北云带型、北方云带型和西方云带型,其形成的天气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明显冷锋云带产生,前边界模糊,后边界较为整齐,根据冷空气移动的路径不同,其锋面云带的走向也有一定的区别;2)在500hpa关键区有低压槽发展,跨度大,且有24小时负变高和冷温度中心与之配合;3)地面关键区有冷锋过境,锋前后高压之间形成明显的气压梯度;4)沙尘暴爆发前期,形成上冷下暖的强烈热力对流不稳定大气层结,沙尘暴形成。(3)将影响沙尘暴的天气系统和云带主要集中点划分为若干关键区域,站点选择应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代表性。(4)沙尘暴数据库。根据不同地区的众多沙尘暴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经验,建立较为客观定量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分类规则和预报规则,形成沙尘暴预警数据库,主要包括预报因子和预报规则,能够客观的反应沙尘暴形成的天气条件。(5)预报因子。预报因子主要包括云顶亮温,500hpa产生的高度、温度以及露点,24小时的变高、变温,海平面气压、3小时变压以及24小时变压,温度露点差以及风向风速。通过这些因子能够大致定量分析出沙尘暴的产生时间。(6)构建预报模型。预报模型中不仅包括实施的监测资料,同时也应该包括历史上曾经观测到的沙尘暴资料。根据之前的分类及判断方法,对沙尘暴的发生进行预测。

第4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假如我能变成水,就要做出很多对人类有益的事情:我会到沙漠里将一场大雨,让沙漠变成一片绿洲;我回到广阔的田野里播撒甘霖,让万物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会把干涸的河流小溪注满,让它们重返往日的活力,让小鱼小虾尽情畅游嬉戏。我会让环境更加清新;让鲜花更加美丽;让禾苗茁长成长;让树木沐浴甘露。我回去扑灭危害人类的大火;湮灭危害人类的病毒;荡条所有污染了的环境;净化人间污浊的空气

啊!我终于变成水了:

我来到了云南,洒下了一场救命的大雨,人们喝上了干净清爽的泉水,万物都苏醒了,恢复了原来的生机。

“不好,沙尘暴来了!”只见它狂风大作,黄沙满天,直搅得天昏地暗。“沙尘暴,你也太嚣张了,我饶不了你!”我大吼一声,向沙尘暴冲去。我把水变成倾盆暴雨,奋力洒向沙尘暴,沙尘暴叫嚷着向我扑来,我急忙把水变成一把银光闪闪的利剑,向沙尘暴拦腰砍去,只听一声惨叫,沙尘暴被杀的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沙尘暴终于败下阵来,逃的无影无踪了。此时此刻,我也累得筋疲力尽了,我猛地睁开眼睛,天刚蒙蒙亮——原来是个梦啊!

第5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编者

时间:1998年4月15日至16日。事件:沙尘暴。

横扫面积:内蒙古自北向南至大半个中国。

4月16日上午,南京天气格外的好,微风徐徐,阳光和煦。我去南京中山植物园采访。中午时分,大风渐起,沙尘滚滚,蓝天渐渐变成了铅灰色,原本明媚的太阳虽还挂在中天,却惨淡无光。我顶风吃力地往回赶,双眼被尘沙打得几乎睁不开。记者的职业本能使我努力睁眼观察四周,这时,只见空中弥漫着灰蒙蒙的沙土,显得混沌一片,行人头发上沾满了尘土。人们纷纷掩鼻而行,双眼被迷者甚众,不少人不断地“呸呸”向外吐着嘴里碜牙的砂粒;行驶或停泊的车辆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垢,商店的柜台上铺上了一层沙土……

南京作为受影响的地区之一,当时的能见度由1400多米急剧下降至700米左右,风沙满天,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这场罕见的沙尘暴过去之后。我就这次沙尘暴侵害的范围、程度。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人们健康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分别采访了有关专家。

南京环境保护局局长孙永深:4月15日至16日,我国自北向南刮了一场大风。大风挟裹着漫天的沙土,遮天蔽日,千里奔袭,一路浩浩荡荡横扫了大半个中国。

4月14日夜至15日,中西部的阿拉善盟出现9~10级大风,大量沙尘随风而至。该盟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右旗、左旗和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以及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能见度仅100米,给该地区农牧业生产和电讯、公路交通等带来较为严重的损失,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4月15日中午,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刮起了9--10级大风,开始有风无沙,到下午四五点钟。沙尘开始侵袭该城。到傍晚,空气中弥漫着红褐色的沙尘,能见度不到10米。昏天黑地,街上行驶的车辆必须开启大灯。宁夏大范围内均受到沙尘暴影响,人们苦不堪言。

4月16日清晨,被狂风搅扰了一夜难以入梦的济南人一睁开眼,就惊奇地发现窗外不是春光明媚而是一片昏黄,整座城市笼罩在黄色的沙尘中,据环保部门监测,该地区空气中黄色悬浮颗粒物浓度是国家规定三级标准的9倍多,呈严重污染状态。

4月16日凌晨,开春后第一场雷雨携风带土,在1个小时内将一层薄薄的泥浆洒遍京城。清晨出门的北京人惊讶地发现,道路、房屋和停在户外的汽车、自行车,以及刚刚泛出嫩绿的树木枝叶上,均蒙上了一层沙土。这一天,由于这场泥雨的覆盖,古城北京显得很脏,放眼望去,雨水的清洗不仅没能清洁环境。反而成了污染环境的源头。麻烦最大的是汽车驾驶员,几乎所有的车辆均涂满了黄泥斑点,全城到处可见正在费力擦洗车辆的司机们。

还有兰州、武汉、上海……我国西北、华北、华东、中南地区,先后不同程度地遭受了沙尘暴的袭击。

江苏省气象台总工程师方乾:从气象卫星云图上看,遭受沙尘侵袭的大部分地区,除少数有雷阵雨等过程性天气外,绝大多数城市上空晴朗无云,但却都显现出阴霾昏暗性天气。4月14日至16日,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在自西北向东南移动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风将内蒙古和黄土高原解冻后的、没有植被覆盖的地表中的沙土带到高空,影响到千里之外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京环境监测中心站高级工程师林漪:据我站提供的数据表明,从15日中午12时起,南京地区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持续上升,下午16时,浓度从1.239毫克/标准立方米上升至2.795毫克/标准立方米,分别比正常时段高出3.7和9.5倍,高于1.0毫克/标准立方米的重度污染状况持续了近30个小时。如果以全国统一的空气质量指数计算,我市这一天的空气质量指数超过500,达到极限值,呈重度污染状态,大大超过日常指数在100左右的指标。由此可见,这场沙尘暴范围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在我国实属罕见。

江苏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赵铨:全球有4个沙尘暴区。我国属于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有历史记录的500年来,沙尘暴从16世纪开始逐渐增多,本世纪中期,沙尘暴次数大幅度增加,50年代每隔7--8年发生1次,70年代每隔4--5年发生1次,到90年代几乎年年都发生,并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原因与我国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有关。我国国土荒漠化是沙尘暴暴发的根本原因。此次沙尘暴的发生和肆虐,与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有着直接的关联。进入90年代,由于毁林开荒和草原的过度放牧,植被和水土保持逐年锐减,荒漠化面积每年要增加2 400平方公里,现已累计达到83.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8.7%。缺少植被保护的地表,一遇干旱大风天气,沙尘暴自然就产生了。

造成本次沙尘暴的罪魁祸首虽是千里之外的西北荒漠,但作为人类自身,我们似乎有很多需要自警和反省的地方。人类和自然本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但人类的过度开发、无限制地索取,势必会造成统一体的失衡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人类会品尝到大自然带来的恶果。所以,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是人类功在千秋的大事。

南京鼓楼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耿志明:沙尘属于颗粒状污染物,按粒径的大小可分为降尘和飘尘。前者粒径大于10微米,靠自重能自然降落,后者的粒径小于10微米,粒小体轻,长期在大气中飘浮蓄集,并被人体吸入而影响健康。

第6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data of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air automatic station, the dust particles carried by northern sandstorm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ir pollu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in spring, and the dust weather tends to decrease year by year.

关键词: 沙尘天气;监测数据;空气质量

Key words: dust weather;monitoring data;air quality

中图分类号:P42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082-02

0 引言

沙尘天气是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统称,它是一种由大风将地面沙尘吹(卷)起、或被高空气流带到下游地区而造成的一种大气混浊现象。根据能见度和风速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五个等级。能见度≦1000m的沙尘天气就是沙尘暴。沙尘微粒的启动,即起沙,是沙尘暴发生发展的首要环节,也是关键环节。地表能否起沙,近地面沙尘浓度及其输送特征如何,决定了沙尘暴能否形成。江苏省沙尘天气多发生在春季,利用卫星遥感数据、气象观测资料和我省环境空气自动站的监测数据表明春季中国北方的沙尘暴所含的沙尘粒子在冷空气的引导下可能进入江苏,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 北方沙尘天气影响我省的空气质量分析案例

2010年江苏省经历了一次明显的沙尘天气,据分析沙尘推进方向基本是从江苏西北部到东南方向扩展蔓延。从图中很明显看出沙尘天气影响江苏各市依次由北方地区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致覆盖整个江苏的过程。受沙尘天气影响,我省空气质量显著下降,可吸入颗粒物小时浓度值迅速上升到0.40mg/m3至0.99mg/m3之间。

3月19日至3月22日江苏主要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变化图见图1。

从图1可看出沙尘推进方向基本是从江苏西北部到东南方向蔓延(峰值依次从徐州,连云港,淮安,南京,苏州显示),沙尘天气影响到各区域时,其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基本稳定在较高的位置,随时间的推移其影响逐渐减弱,或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如降雨、大风等,其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也随之变小,最后达到稳定。

2 沙尘天气监测技术

沙尘暴的收集主要分为地面和空中收集,主要运用沙尘暴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和沙尘暴激光雷达遥感监测技术。

2.1 地面观测:在沙尘暴源地区和主要移动路径上,在现有选择固定站点进行监测;现有气象观测网中,选择一些进行激光雷达观测;利用地面多波段太阳光度计开展大气光学厚度和谱分别观测;近地层气溶胶观测网;大气理化特性监测等观测方法。

2.2 卫星观测:开展卫星遥感与常规大气探测的综合分析,获取沙尘天气起沙扬沙输送过程中高分辨率的大气动力结构信息;利用卫星遥感获取沙尘灾害发生几起移动的前兆性强信号;获取沙尘暴源区及输送路径上的沙尘物理化学特性信息;卫星-地基气溶胶辐射性综合观测网。空中通过卫星遥感监测,主要拍摄卫星云图,监测沙尘源地及移动路径。我国主要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红外通道遥感监测中国沙尘暴。

2.3 激光雷达观测:国外对沙尘暴的研究从20世纪三十年代就开始了,从沙尘暴的时空分布、成因、结构、监测和防治对策等方面建立激光雷达监测网络,用于实施监测和预报沙尘活动情况。激光雷达是一种新型的地基或空基大气遥感仪器,其具有探测距离大、精度高与可连续观测等优点,在观测研究大气垂直分布情况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图2显示了2010年3月19日至2010年3月22日通过激光雷达观测沙尘影响空气质量变化的过程,从而可以看出沙尘运动轨迹。

从大气环流形势和沙尘轨迹进行分析看出沙尘暴天气受蒙古国及内蒙古中西部影响显著,所处的中纬度是盛行西风的地带,也是极锋活跃的地带,在冬春季节易有大风天气出现。由于内蒙古大部地区干燥少雨,植被稀疏,地表,一旦有大风,极易形成沙尘天气。内蒙古地区沙尘天气的分布趋势为东部少、西部多,南部少、北部多,往年平均发生沙尘暴10~25天。

3 沙尘天气变化趋势

内蒙古2000-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过程,平均每年为8.4次,比历史平均少0.7次。截至目前,今年全区范围内沙尘暴只出现2次,分别是2月27-28日和3月9日,去年同期则是6次,2011年是10次,2010年是13次。无论是次数、规模或危害程度今年均明显减少。

近年雨水较多,尤其今年入春以来,雨雪天气不断,气候条件好于往期。同时,近几年政府主导的畜牧方式转变,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使得植被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的增加是减少沙尘天气的主要贡献力量。近年来,按照建设中国北方最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内蒙古相继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目前自治区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的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沙漠面积相对稳定;五大沙地林草盖度均有提高,沙地向内收缩。

参考文献:

[1]马超飞,马建文,韩秀珍等.沙尘暴运移路径及影响范围遥感监测[J].自然灾害学报,2001,10(4):222-227.

第7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气象台报告的沙尘天气包括扬沙、浮尘和沙尘暴等。沙尘暴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指大风把沙尘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公里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一场沙尘暴,足以成为当日媒体的热点,却很少有人留意它的唯一组分――小小的沙尘。它们正是沙尘暴组成的物质基础。丰富而松散干燥的沙尘,在一场强风和不稳定空气流的作用下,随时可以被扬起、向远处传输。

缘起

沙尘暴由来已久,远远超过了人类的历史。在古老的地质历史时期,当地球出现干旱区的时候,沙尘暴就已经产生了(2002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把中国沙尘暴开始出现的时间追溯到了2200万年前)。地质学家甚至在7000万年前的深海岩芯和冰盖沉积物中找到了沙尘暴的沉积。沙尘暴缘起干旱地区。沙漠和戈壁是它最初的源头。影响我国的沙尘暴源头主要是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和戈壁。

距今6500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逐步改造了亚洲的地质构造和环境,并在15万年前最终形成了中国西北干旱区戈壁沙漠广布的地理格局。环绕西北干旱区的巨厚黄土就是地质历史时期沙尘的堆积。

自从人类步入文明,对自然界的干扰也日益增加,对于土地的过度利用使得土地沙漠化急剧加速,沙尘暴从而有了一个新的、比气候变化更强的推动力――人类的活动。研究表明,历来对干旱荒漠地区不合理开发都会引发沙尘暴现象的加剧,人类对环境过度的“索取”成为造成沙尘暴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说地质历史时期的沙尘暴是气候所决定的天气现象,那么随着人类对自然的干扰越演越烈,人类的活动越来越成为现在沙尘暴的主导因素。

人类的过度开垦、放牧、乱砍乱伐活动,造成天然植被的破坏,造成人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还有,人为的改变河流水系的布局,这些,都形成新的沙尘源,如旱作农田、严重退化的草地、断流的河道和干涸的湖盆洼地。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地区春耕春播季节有2亿多亩并被耕松的耕地。其中,有1亿亩已经沦为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土地;北方草原牧区有过度放牧造成的严重退化草原2亿亩。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干扰已经愈来愈重要,并占到支配地位上。

美国19世纪向西部移民,开垦9000万公顷草原种粮食,使草地植被覆盖率由85%下降到15%。大地失去植被保护,终于引发了1934年震惊世界的黑风暴,席卷2/3的美国国土,使4500万公顷耕地被毁,16万农牧民倾家荡产,被迫逃离西部大草原,20世纪50到60年代前苏联对中亚荒漠边缘的开垦,引发的沙尘暴给了人们深刻的教训。

我国在同一时期发生着类似的事件,1840年以后,为了付给帝国主义的“战争赔款”,清政府胁迫蒙古王公开放草原供内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开垦,使北方旱作农业的边界向北扩张了300公里,春天土地的大面积扩张,造成了20世纪30-40年代的沙尘暴多发时期。而1966-1999年间,发生在我国的持续两天以上的沙尘暴竟达60次。

小沙尘的旅行

由于气温的冷热剧变,沙漠和戈壁的岩石比别处能更快地崩裂瓦解,成为碎屑,地质学家按直径大小依次把它们分成:砾(大于2毫米),沙(2-0.05毫米,粉沙(0.05-0.005毫米),黏土(小于0.005毫米)。黏土和粉沙颗粒,能被气流带到3500米以上的高空,走得很远。

沙尘在风力和气流作用下离开源地,开始了旅行。小小的沙尘,在不同风力的作用下,向前运移的方式并不一样。较大一些的沙砾在大风作用下只能沿地滚动或者滑动,科学上称之为表层蠕移。稍小一些的沙尘颗粒则能够在风的作用下跳跃前进,沙粒落地时一般仍有相当的动能,落地时不但自身可能反弹跃起,再次进入运动状态,还可能撞击到其它颗粒,使之飞溅起来,也进入跳跃,科学上称沙尘的这种运动状态为跃移。观测表明,通常风力下,粒径为0.1-0.15毫米的沙粒最容易以跃移形式运动。悬移和跃移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有的颗粒在风力较小时做跃移运动,在风力加大的一瞬间可能飞起,并在空中做暂短停留。

直径小于0.1毫米的细小沙粒在大风中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不与地面接触,并随风(气流)向下风向做漂浮运动,称为悬移。颗粒越小,悬浮高度越大,悬浮时间越长,空中运行距离也就越远。小于0.05毫米的粉沙和黏土颗粒,能在空中漂浮,而小于0.01毫米的尘土颗粒一旦被风扬起就不容易沉降,能够在空中悬移很长时间和很长距离,有的甚至可运移到距离源地千万里之外。亚洲大陆的尘土颗粒飘洋过海,甚至可以在美国西海岸发现它们的踪迹。

沙尘暴产生以后,在其向下风方向推进中与所经过的地面在不断进行着沙尘物质的交换,被强风裹挟的一部分沙尘停留下来,所经地面的另一部分沙尘又加入到风暴中,所以下风向所接受的沙尘物质既有沙尘暴源区的,也有所经地区的,很难说清楚这些尘土的“原籍”。而同一场沙尘暴过程,在沙源区尤其沙漠戈壁地区我们感受到的可能是风沙扑面的沙暴,而在下风向地区更多的悬浮颗粒是尘土,即尘暴。一场发生在新疆的沙尘暴可能将火车车厢的玻璃打碎,而北京却可能是夜晚一场悄无声息的降尘。

在我国,沙尘暴行进路径暨冷空气通道可以分为西线、西北线和北线。西伯利亚形成的冷空气,南侵后从新疆西北和北部进入我国北疆准噶尔盆地,通过东天山的若干风口后经东疆戈壁地区获得加强,进入甘肃河西和阿拉善高原,再从黄土高原向东南影响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这是西线;经过蒙古高原,从阿尔泰山东侧,额济纳河下游平原直接贯入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走廊,进入黄土高原后,并入上述西线线路,这是西北线;经过蒙古高原,从内蒙古中部浑善达克沙地西侧直接侵入华北和东北地区的,是北线。

西线和西北线所经过的地区为我国极干或干旱地区,植被覆盖条件很差的地区,有丰富的沙尘,沙尘暴频繁,强度大;而北路所经地区生态环境虽然不像西路和西北路那样差,但所经过的华北、东北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为发达,加之北部有着宽阔的旱作农业区,沙尘暴所携带的尘土较多,所以经常引起人们的关注。还有一点是近年沙尘暴侵扰东北地区的报道增多,这是因为我国处在行星风系西风带上,东北平原上风向的内蒙古草原过牧,草场退化愈来愈严重所致。

沙尘暴的实验室――黄土高原

在人类历史上,不断有关于沙尘暴的文字记载。中国古籍里有上百处关于“雨土”、“雨黄土”、“雨黄沙”、“雨霾”的记录,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降尘过程,即沙尘暴天气的产物。我国最早的关于沙尘暴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距今3000年前,史载“帝辛五年,雨土于毫”,是说在公元前1171年左毫(今河南偃师县附近)发生第一次降尘。

有关“雨土”的最早描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50年:天空黄雾四塞,沙土从天而降如雨。雨土的地点主要在黄土高原及其附近。古人把这类事情看成是奇异的灾变现象,相信这是“天人感应”的一种征兆。晋代张华编的博物志中就记有:蚁蔫钪时,……天乃大风扬沙,一夕填此空谷。我国黄土高原深厚数百米的绵绵黄土就是二三百万年中“雨土”的堆积物。

中国科学院刘东生院士认为,黄土高原应该说是沙尘暴的一个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积累了过去几百万年以来沙尘暴的记录。中国西北部沙漠和戈壁的风沙漫天漫地洒过来,每年都要在黄土高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黄土。

来自西北部和中亚内陆的沙漠戈壁的粉尘颗粒,在空中向东南方向漂浮的过程中,遇到从南方北上的季风暖湿气流,吸收了水分的粉尘颗粒相互粘结,颗粒增大,下沉,形成“雨土”。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即使每年平均落下的“土雨”堆积厚度只有0.2毫米左右,经历几百万年的不断堆积,奇迹也就产生了――那落下的尘土不再是薄薄的一层,而是中国北方连绵约307i平方公里的200-300米厚的黄土高原,黄土再经流水的冲刷、搬运、堆积、形成黄河下游(黄淮海)冲积平原。黄土高原和黄河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

福兮祸兮

对经常受到沙尘暴袭扰的地区,的大风,漫天的沙尘无论对工业交通,对农林牧业,对人们的生活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可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可是,沙尘暴对环境,尤其是远离源区的地方也有积极的一面。科学研究表明,正是源自撒哈拉沙漠的尘暴带到空中的细小的尘土颗粒,在遇到云层中的水汽时,作为降雨的凝结核,形成不断的降雨,成就了南美亚马逊热带雨林。

沙尘暴还为海洋生物带去了养分。源于东亚的沙尘气溶胶粒子含有丰富的铁、铝等矿物元素,能够增加海洋营养盐的输入,刺激海洋生物的活动,影响藻类光合作用,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近年,科学家发现海洋生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抑制全球变暖中所起的功效并不亚于陆地植物。大量海洋浮游生物又为鱼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沙尘暴还有中和酸雨的作用。干旱地区因为降雨稀少,淋溶作用差,土壤中富含钠、钙等城金属,偏碱性。从干旱区吹出的沙尘会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例如二氧化硫。如果没有沙尘的作用,那么很多北方地区的酸雨危害要严重的多。

预测未来

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发生规律。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地球发展史刚刚经历的第四纪是一个寒冷的“冰河”时期,250万年里曾经历了4-5次冰川进退,在有文字记载的近5000年里,也有4-5次寒冷与温暖的变化。科学家在分析了有关沙尘暴的历史纪录以后认为,自然因素主导的沙尘暴频繁发生在寒冷干旱时期。中国历史上明末清初(17世纪前后)最为寒冷,被第四纪地质学家称为“小冰期”,也是最近一次的沙尘暴最频发时期。

通过对过去气候资料的研究发现,近五十年以来,中国北方沙尘暴总体趋势在减少。其中20世纪60至70年代沙尘暴频次在波动中上升,80至90年代呈波动式减少,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沙尘暴发生日数有回升趋势。

有科学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太阳活动加强,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加强,欧亚西风急流轴北移,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西、强度加强,蒙古气旋减弱,西北西部的沙尘源区降水增加,是中国北方沙尘暴减少的主要原因。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太阳活动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减弱期,引起气候变暖趋势减弱,气温逐渐降低,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减弱,蒙古气旋逐渐加强。从人类活动的干扰来看,中国共有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165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7%。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现代沙漠化土地约占全部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的近1/4。如此广大的沙尘源为中国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人为的因素,加上自然气候的变化,科学家预测,未来二十至三十年,中国北方沙尘暴将在波动中逐渐增加,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

结束语

环境变迁的力量似乎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环境,沙尘暴只是其中的一种现象。不过环境变迁需要漫长的时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却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发自然的报复。沙尘暴虽说是一种地球上必然存在的自然现象,但我们人类可以顺应自然规律,克制自己的行为,减少和抑制人为因素形成的或说是促进形成的沙尘暴。那些小小的沙尘,应该得到善待,因为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大自然此消彼长中的一员。

作者简介

第8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一、联系生活现象突破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气候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又是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入手。如,引导学生从上学放学的感受中来理解每天的气温变化,进而分析出每天最高和最低气温出现的大致时间;又如利用学生冬季和夏季体育课结束后到洗手间洗手时的体验来理解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利用外出旅游,在山脚和山顶对气温的不同体验来理解地势对气温的影响。总之,用生活现象来解决学生的疑惑,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启了学生思维联想的闸门,学生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的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二、收集社会热点焦点信息引导学生复习地理知识

"五一"期间潍坊寿光的蔬菜博览会是这一时期人们谈论的热点和焦点话题,我就利用观赏寿光蔬菜博览会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来引导学生复习地理知识:(1)在观赏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和花卉,你能用地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吗?(2)在游览台湾水果展区的时候,你看到了哪些水果来自台湾?台湾是我国的"宝岛",你能举例说明它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吗?你能从台湾岛的形成、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来分析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吗?(3)菜博会的大棚展区利用的是节水灌溉方式吗?现在我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你认为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应该在哪些方面要做到节约?总之,把社会热点焦点作为一个切入点,学生不仅可以从中掌握复习的方法和技巧,而且也可以运用想象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

三、抓住时事新闻及时复习所涉及的地理知识

第9篇:沙尘暴的危害范文

关键词 气象灾害;变化规律;甘肃张掖;1980―2010年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58-02

张掖市位于甘肃西部温带干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高山、中低山和走廊平原3个类型组成,植被稀疏,自然环境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具有光热丰富、温差大、夏季短而热、冬季长而严寒、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干燥少雨、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暴雨(雪)、干旱、高温、大风、沙尘暴、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条件引发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等也较为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工农业生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1]。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气象灾害的强度和影响程度不断加重,据统计,气象灾害占张掖市自然灾害的80%以上[1]。尤其近年来,张掖市城市化发展迅猛,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快,而现有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管理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有进一步的加重趋势。现利用张掖市6个气象站近31年的气象资料分析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及危险性等级分布,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资料来源于张掖市6个县(区)气象站的灾害观测资料。统计分析1980―2010年各站主要气象灾害资料,找出其变化规律。按季节分析张掖市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其中四季划分如下:春季3―5月,夏季6―9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根据不同气象灾害类型,分别统计分析其变化特征,包括干旱、大风与沙尘暴、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冰雹、高温、干热风、雪灾等。根据近31年张掖市气象资料、气象灾害形成的机理和成灾环境的区域特点,综合评价,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危险性等级分布。

2 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分析

1980―2010年气象灾害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风沙大,降雨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时有春旱、寒潮、霜冻出现;夏季降雨集中,气温最高,对流性天气频繁,是冰雹、大风、暴雨活动的主要季节,常伴有初夏旱和伏旱;秋季气温下降快,秋初出现连阴雨,深秋少雨,霜冻出现;冬季天寒地冻,降雪稀少,气候干燥。因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境内气候差异大,气象要素从偏北方向到偏南方向呈带状分布,气温、积温、蒸发量、无霜期由南向北递增。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

2.1 干旱

对于张掖市而言,干旱出现的频率高(78.8%),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旱、春末初夏旱、伏旱危害最为严重。1980年以来,全市春旱发生频率63.5%,春末夏初旱27.2%,伏旱41.8%,平均1年一遇。干旱出现时间长,并易出现连旱,其中有6年(占19%)出现春夏连旱,危害严重;秋旱多出现在晚秋,一般与冬季或初春相连。根据甘肃省气象灾害标准统计,张掖市1980年以来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其中 2000年10月至2001年7月,全市出现了历年罕见的连旱天气,因旱约18.8万hm2农作物受灾,粮食减产近20万t,直接经济损失近3亿元。利用张掖市6个县(区)历年的降水资料,计算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干旱指标,结合干旱记录及海拔对干旱的影响,张掖市自南向北干旱危险性等级递增,高台、临泽、甘州区、山丹的中北部干旱危险性等级最高,干旱频次大于90%;肃南和民乐南部干旱危险性等级最低,干旱频次小于50%。

2.2 大风与沙尘暴

由近31年张掖市大风、沙尘暴观测资料得出,大风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后明显减少。年均大风日数5.5 d,全年均有出现,其中3―9月占80.7%,4―6月占52.3%,川区大风频率高于山区。

年平均沙尘暴日数4.8 d,春季最多,占全年的67%;从沙尘暴年际变化分析,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1987年后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高台、临泽、甘州区、山丹的大部年平均大风日数大于6 d,危险性等级较高;肃南的大部分地方年平均大风日数小于2 d,危险性等级较低。沙尘暴灾害自西北向东南递减,高台、临泽大部及肃南的西北部沙尘暴危险性等级最高,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大于5 d;甘州区、山丹、民乐大部地方沙尘暴危险性等级较低,年平均沙尘暴日数小于3 d。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