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扶贫贴息贷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扶贫贴息贷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扶贫贴息贷款

第1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20__年,我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全面改革扶>:请记住我站域名/通知》精神,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固定贴息水平,灵活补贴方式;逐步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总体思路,下大力抓了信贷扶贫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使扶贫贴息贷款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一年来,累计投放扶贫贴息贷款22.9036亿元,其中项目贷款10.3247亿元,小额到户贷款12.5789亿元。扶贫贴息贷款共扶持扶贫龙头企业93个,扶持贫困户13.9万户、52.8万人。覆盖了全省10个市、77个中省重点贫困县和14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培育了主导产业,壮大了龙头企业,调整了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扶贫贴息贷款是一项直接面向农村和贫困农户,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措施,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扶贫贴息贷款工作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省上成立了有扶贫、财政、人行、银监局、有关金融机构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主管副省长为会议召集人,协调解决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各市、县也成立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加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各贫困乡镇都有2至3名干部主抓落实。形成了各级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各级始终把培育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做为信贷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周密计划,精心组织。突出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村作为扶持的重点。到户贴息贷款计划全部安排在贫困县、贫困村,其中70%以上贴息资金集中用于国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着力帮助贫困村的贫困户建立稳定增收的致富项目。二是把增加贫困户收入作为重中之重。要求到户贷款只扶持产业,不能用于看病、建房等,通过小额信贷扶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积极扶持贫困户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培植特色产业,深受广大贫困群众的欢迎。三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一年来,我们立项扶持的企业全部是国定、省定贫困县的企业,种养业、产业化项目占扶持项目总数的98%。通过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有效扶持,带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三)创新工作机制,严格运行程序。一是优选金融机构。把重原则、讲信用、口碑好,愿意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金融机构,作为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主体及承贷机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了农业银行独家运营的做法,目前,全省已有农行、农发行、农信社、邮政银行、工商行等九家金融机构承担了扶贫贷款业务,群众贷款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二是放宽投放标准。按照“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由县扶贫办审查把关,将全县到户贷款总额度的20%用于能人大户或者经济合作组织。但每个能人大户放贷不得超过10万元,经济合作组织不得超过30万元。三是严格考察审核。到户贴息贷款投放由农户申请,村委会签注意见(盖章)、乡镇扶贫办与金融部门考察、审核,上报县扶贫办审批,金融机构按照程序投放贷款,县财政给予贴息。项目贷款由项目单位提出申请,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市、县逐级审查上报,省扶贫办审查审批并推荐给金融部门,金融部门按照有关程序审查放贷,每年底由扶贫、财政、有关金融部门逐级审核确认后,将贴息资金兑付给项目单位。四是着重把好“四关”。(1)严把扶持对象关。扶贫贴息贷款的对象是贫困群众,因此各级各部门始终紧紧围绕贫困农户来开展工作,对享受贴息的贫困户由村组和乡镇层层审核确定,保证贫困农户能够真正享受到扶贫贴息贷款的有效扶持;(2)严把资金投向关。在扶贫贷款贴息工作中,严格按照扶贫贷款贴息资金使用性质,把贷款贴息资金集中用于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项目上,确保农户发展生产得到有效扶持;(3)严把贴息兑付关。在扶贫贴息贷款范围和对象确认上,坚持扶贫办、财政局对贫困户贷款名单进行严格把关、严格审核,无异议并经过双方签章后,再通过金融部门把贷款贴息直接补贴到户,既确保了贷款农户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扶持政策,又保证了资金安全;(4)严把目标考核关。省上要求市、县每月上报一次扶贫贴息贷款投放进度及工作落实情况,并适时进行 通报。各级政府将扶贫贷款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对部门和下级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奖优罚劣,确保了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第2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实施信贷扶贫工作,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信贷扶贫,是指中国农业银行在宜的分行、支行(以下简称农行)依照国家有关政策,在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和财政部门的协同下,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的活动。

第三条信贷扶贫应当按照扶贫工作重点,有计划地在下列贫困地区实施:

(一)秭归县和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国家及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全部乡镇均被列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的兴山县;

(三)其他县市区范围内的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村。

第四条贫困地区的下列企业、项目和农户,应当列为信贷扶贫范围:

(一)能够带动农村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流通企业;

(二)开发优势资源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

(三)农户经营的有条件、有市场、有效益、低风险的项目。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列为信贷扶贫范围:

(一)安排贫困地区扶贫搬迁户或登记在册的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本单位职工总数的20%以上或者达到50人的;

(二)贫困地区的企业到外地兴办能带动本地农村贫困人口增收的项目;

(三)捐赠扶贫基金且捐赠额不低于申请使用扶贫贴息贷款贴息额30%的。

第六条企业、农户和项目业主认为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向各级农行和扶贫开发工作机构申报信贷扶贫工程项目。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可以向各级农行和扶贫开发工作机构推荐信贷扶贫工程项目。

第七条各级农行应会同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建立市、县两级信贷扶贫工程项目库,将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项目及时纳入项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农行支行和县市区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应当在每年11月底前,将需要上级列为信贷扶贫的重点项目,联合上报农行三峡分行和本市扶贫开发工作机构。

第八条各级农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前,应当从信贷扶贫工程项目库中挑选项目,经同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和财政部门确认后,再按审批权限审批。对不属信贷扶贫项目库中的项目,各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和财政部门原则上不得确认。经农行按程序批准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的项目,由批准的农行与同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分别下达项目执行书。

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发放扶贫贴息贷款:

(一)未经扶贫开发工作机构、财政部门确认的;

(二)未经农行审核批准的;

(三)有逃废债劣迹的人员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或有逃废债嫌疑的;

(四)其他可能影响信贷扶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第十条对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的重点项目,有关部门应当优先安排以工代赈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实行捆绑使用,发挥整体效益。

第十一条扶贫贴息贷款的期限以一年为主,最长不超过三年。

第十二条扶贫贴息贷款在贴息期限内执行统一的2.88%的年优惠利率,如遇国家利率调整按调整后的利率执行。贷款超过贴息期的,按同期一般贷款利率执行。扶贫贴息贷款的贴息范围,为当年新增扶贫贴息贷款、收回再贷和未到期扶贫贴息贷款。各级农行应当在每季度初,将上季度贴息贷款金额及期限结构报表,送交同级扶贫开发工作机构和财政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确认后,再按程序上报。

第3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立足特色抓基地,加快发展村级主导产业。我们把产业化扶贫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扶贫开发整体效益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产业化扶贫政策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大力扶持新建和改造各类特色产业基地,其中水梨1000亩、桂花苗木500亩,新建和改造茶园3000亩、大棚蔬菜100亩,通过产业扶贫,网络带动7万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贫困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已日趋成型。

(二)开拓市场强龙头,积极培育农业企业发展壮大

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结合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和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发杭白菊种植产业。在时间紧、任务重、群众缺乏生产技术和种植习惯等不利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今年共种植2000余亩,其中我办负责扶贫重点村共种植500亩,到目前为止,收购与加工基本结束,全县共收60万斤,高产田比去年单产每亩增幅750斤,实现大丰收,同时,华林镇共同村,温泉镇板桥山村等扶贫和移民村,今年还成功实施了“钢架大棚蔬菜种植示范项目,该项目对周围几个村寨都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明年我们将继续重点推广一批具有深远影响及很强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的项目,使之成为我县一项新的扶贫产业。

(三)扶贫到户促增收,切实帮扶贫困户发展致富项目。今年以来,我们紧紧瞄准贫困群体不放松,把帮扶贫困农户发展致富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产业扶贫到户与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相结合,与村级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帮助贫困户确立增收项目,确保贫困农户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扶持重点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发展各类特色产业基地5000余亩,基本实现了贫困户都拥有稳定的增收致富项目;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小额扶贫贴息贷款扶贫到户,加大对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扶持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使一大批贫困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有效缓解了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缺资金,致富无项目的难题。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扶贫互助社作用,用足用活扶贫互助资金,解决了部分贫困农户生产发展资金短缺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贫困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还未得到彻底转变,缺乏对科学养殖重要性的认识,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低,科技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极少数困难群众思想僵化保守、固执,对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措施无动于衷。

(二)经营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销售过分依赖于小商贩的收购,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不高,经营的自主性不强,“怕卖不出去”的思想还在部分群众中存在。农村经纪人的发展还处于萌芽状态,经营理念的商品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的增强。

(三)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上级扶持力度也十分有限,仅凭这种鼓励补贴式的扶持很难解决特殊困难户的脱贫问题;二是农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还不强,依赖政府补助的意识较强,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还未筑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产业化扶贫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挖掘产业特色,继续走好产业扶贫之路,使更多的农户依托产业发展走上致富之路。

(一)加大汇报力度,抓好政策资金争取。为了进一步抓好我县产业化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积极向省市扶贫部门加大汇报力度,及时掌握上级有关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小额信贷贴息资金,重点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贫困村产业建设。重点抓好重点村的主导产业基地建设,认真组织落实各重点村的产业基地建设任务,及时搞好指导和服务,抓好跟踪督办。

(三)加大服务力度,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加强对全县确定的产业化扶贫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跟踪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发展中的难题,帮助搞好企业当年发展规划,及时申报贴息计划,集中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使龙头企业搞好建设,做大规模,壮大实力。

第4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产业培育工作主题,按照“市场导向,项目支撑,产业带动,贷款支持”总体思路,完善信贷资金服务县域产业发展新机制,加强信贷资金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产业贷款比重,充分发挥信贷资金作用,大力支持重点产业、优势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效益。同时,本着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的原则,切实解决经营户贷款难问题,进一步增强经营户自我发展能力和信用意识,真正使经营户得到有效扶持、持续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信贷资金投放对象及范围

投放对象包括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经营、肉鸡肉牛生猪养殖、核桃花卉白皮松种植、运输、服务业等。

三、信贷资金申报和审批程序

(一)用户可直接拨打县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咨询电话咨询有关贷款事宜,也可直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资料,在邮储银行县支行和路营业网点办理申请手续。

(二)贷款项目确定后,借款人应向邮储银行提供相关资料并填写借款申请表。

(三)邮储银行查询征信系统后,对于无不良征信记录的及时派员入户调查,3日内完成。

(四)对审核符合条件的用户办理贷款手续并发放贷款,5日内完成。

四、免息和贴息优惠政策

(一)邮政储蓄银行对小额贷款期限满1年并按期还本付息的诚信用户,给予第六个月和第十二个月免息优惠,享受免息由邮储信贷系统自动完成。

(二)县财政利用扶贫贴息优惠政策,加大邮储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培育力度,对从事个体工商户经营、肉鸡肉牛生猪养殖、核桃花卉白皮松种植、运输、服务业等,能够按期归还贷款的诚信用户,可享受政府扶贫贴息优惠政策支持,每户/次享受贴息贷款最高不超过5万元,按实际贷款期限,执行年利率5%的标准给予贴息。

1、贴息资金来源:由省级财政按每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确定的规模,将贷款贴息资金直接分配到县,存入县级财政扶贫专户。

2、贴息确认:⑴对按期还本付息的用户,填写贷款贴息审批表,由借款人所在村(社区)确认盖章,乡(镇)政府审查盖章后,报县邮储银行;⑵县邮储银行对贴息审批表(附借据等相关资料)审核后,按季报县扶贫办做最终贴息确认;⑶县扶贫办按照有关扶贫贴息政策审核后,确定贴息金额,报县财政部门拨付贴息资金。

3、贴息方式:县财政局依据县扶贫办审核确定的定贴息金额,及时将资金拨入县邮储银行;县邮储银行与县扶贫办签订协议,由邮储银行将贴息资金及时发放至贷款户,并建立相应的贷款贴息档案。

4、贴息资金管理:县级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实行专户、专账管理,准确及时地拨付贴息资金。由于扶贫贴息资金额度有限,在保证重点扶贫村、低收入村享受贴息的前提下,实行先到先得,专项资金用完为止。县邮储银行要与县扶贫办加强沟通,及时通报贴息资金额度情况,保证信息畅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工作顺利实施,县上成立由金融办、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局、经贸局、人行、邮储银行等单位组成的邮储贷款贴息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办公室主任由金融办主任钱晓轩兼任,具体协调贷款发放、贴息、检查评比等工作。

(二)部门协作

县金融办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及检查评比等工作;

县扶贫办主要负责贷款农户的资格、项目、贷款贴息额度、贴息标准的审核,负责财政贴息报账资料的审核上报以及贴息政策政策执行的监督,负责贴息资金额度使用情况通报;

县财政局主要负责财政贴息资金的拨付和监督;

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一产项目的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和组织协调,向邮储银行提业优势明显、群众发展积极性高的贷款需求信息;

县经贸局主要负责组织中小企业与邮储银行的银企对接;

人行主要负责邮储贷款的监督指导和市场调查研究;

县邮储银行主要负责贷款项目的宣传、受理、调查、审批、贷款发放和回收工作,并定期向扶贫、财政部门汇报贴息资金的发放、使用等情况。邮储银行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主动提供便捷服务,及时、足额发放贷款和贴息资金。

(三)乡镇配合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信贷扶持对产业培育的促进作用,结合本乡镇产业发展实际,落实领导,指定专人,调查了解产业培育具体项目和资金需求,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现场会等形式,筛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经营效益高的项目,群众积极、干部组织能力强的村组信息,及时报送县邮储银行,进入贷款项目库,作为备选项目。

(四)严格制度

县扶贫办、财政局、邮储银行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贷款利率和贴息政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禁以贷还贷、以贷清息,不得提前扣息或改变资金用途,确保邮储信贷资金充分发挥效益,促进产业发展。县邮储银行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尽量方便群众,严格执行信贷人员廉洁自律纪律,树立阳光信贷形象。

第5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创新;管理和使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82-02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两年实现脱贫的目标,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迫切。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政策、切实改变贫困地区贫困落后面貌、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实现率先脱贫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现根据秦皇岛扶贫开发现状,借鉴各地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经验,就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做如下论述。

一、秦皇岛市扶贫开发工作现状

按照新的标准测算,秦皇岛市农村贫困人口在44万左右,其中,列入扶贫对象的达32.3万人,约占乡村总人口的16%。重点扶贫区域“一县两片”(89个村,青龙县50个村、卢龙县24个村、抚宁县15个村),)区域面积约占全市的60%以上。这些村致贫因素复杂,因灾、因病、因残、因老、缺劳、资源缺乏以及基础条件差等致贫问题都不同程度存在,从根本上解决脱贫问题难度较大。秦皇岛市就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瞄准困难群体,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突出“一县两片”实施扶贫攻坚,全力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工作格局,确保实现率先脱贫的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二、秦皇岛市扶贫开发资金使用情况

(一)积极争取资金惠及贫困农户

近两年,秦皇岛市共争取到中央、省财政扶贫项目资金4 636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资金5 200万元,落实产业化扶贫、连片开发、贷款贴息等项目33个,扶持贫困户7 000户以上,减少贫困人口2.9万。

(二)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发展

两年来,89个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投入96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完成扶持到户产业项目资金3 000万元。发展设施种植产业,建蔬菜大棚636个。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发放种兔20万只,种羊5 070只,基础母猪2 840头,肉牛210头。发展林果产业,新栽板栗、苹果、核桃等38万株。秦皇岛市还争取到国家1 200万元肉鸡养殖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在青龙县扶持200多个贫困户建5 000只肉鸡标准棚264栋,年新增出栏肉鸡达792万只。

(三)创新机制提高成效

为扩大扶贫资金倍数,解决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等问题,探索扶贫资金使用长效机制,在全市选定20个村,每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实施互助金试点。互助金总规模达到420万元,入社农户1 021户,受益贫困户600多户。秦皇岛市扶贫办与国家扶贫基金会合作,在青龙县成立扶贫自立社,实施扶贫小额信贷项目。项目已累计投放小额信贷资金5 200万元,扶持贫困家庭6 300户、产业17个,促进就业8 000余人。

(四)凝聚合力集中帮扶

通过国家、省扶贫工作队定点扶贫工作,市级领导扶贫包乡、联系村活动,市直机关、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和驻秦部队与市扶贫重点村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以及基层建设年等活动,让更多贫困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通过不同渠道投入的帮扶资金(含物资)共1 380万元。

三、扶贫开发资金使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部门多,统筹协调难

财政扶贫投资多头分配管理的格局,影响了扶贫开发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目前政府扶贫开发资金由水务、农业、发改、财政等行业主管部门按条条层层下拨到对口部门,没有列入政府投资计划统筹安排。由于资金渠道来自不同部门,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出现了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

(二)扶贫贴息贷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扶贫贴息贷款作为扶贫投入的重头戏,但银行是自负盈亏独立的金融实体,首先考虑的是贷款风险,存在“嫌贫爱富”的思想,资金充足的企业收到贷款的机会就多,而没有抵押的贫困户,得到贷款扶持的概率较低,存在扶富不扶弱,惜贷、怕贷现象,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扶贫开发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从近年来实施的扶贫项目来看,绝大多数扶贫项目资金规模小而数量(个数)较多,且涉及的行业广,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等,因此单靠扶贫部门监管,要对所有的项目逐一监管并验收,难以管理到位。

(四)扶贫规划与实际资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县级财力困难,扶贫开发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由于贫困县地理位置偏远,气候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财政供需矛盾突出,造成资金缺口较大。

(五)部分项目效益不显著。

个别单位往往重资金争取,轻资金管理;重资金分配权力,轻资金监管责任;分配资金时“插手”,监管资金时“甩手”。对资金项目如何安全运行,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意识。

四、创新模式,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一)整合各方力量,营造大扶贫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作用,整合各方力量,集中投入、连片开发、整合项目,让各扶贫开发项目产生抱团效应。应加强各级项目管理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分类建立统一的项目库,统筹安排,避免多头申报,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拓宽扶贫开发资金渠道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各级地方扶贫资金要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市和重点县每年要拿出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1%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实施自主扶贫县要按照不低于全县行政村总数5%的比例,区不低于全区行政村总数10%的比例,确定贫困村进行扶持,每个贫困村五年内资金投入应不低于80万元。

2.将涉农专项资金以及社会扶贫资金捆绑起来使用

资金分头管理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扶贫资金整体效益的发挥,极不适应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需要,亟待改革完善。建议财政性扶贫资金中,由财政和扶贫部门统一管理,与农业、林业、水利等资金管理体制一致,以提高扶贫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3.调动贫困群众投资的积极性

发挥农民在扶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在有偿滚动使用扶贫资金的基础上,推行互助式扶贫方式,建立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作为补充的国助、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帮扶与协作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使帮扶渠道更多。

(三)集中财力突出抓好产业化扶贫

拓宽扶贫资金的投向,支持贫困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扶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区域性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拥有旅游资源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因地制宜发展山戎羊、肉鸡、特种养殖等养殖业,板栗、核桃等林果业,食用菌、温室蔬菜、中药财、山野菜等种植业。依靠资金的扶持发展脱贫致富产业,确保脱贫不返贫。

(四)提高科技投入比例,增加扶贫开发项目的科技含量

各级财政部门要逐步加大科技研究、推广及培训资金投入,增加财政扶贫项目的科技含量,增强项目的生命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文化水平及科技运用能力。

(五)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力度,充分发挥扶贫贷款贴息的作用

在政府搭建的贴息这一平台上,让银行和农户,银行和企业“自由恋爱,牵手姻缘”,实现真正平等自由的合作、互利、双赢。把贴息资金做大做强做活,改变多年来财政扶贫资金孤军奋战的局面。进一步放宽条件,降低门槛,鼓励更多的农户和企业利用信贷资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充分发挥贴息资金的“杠杆作用”,筹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到扶贫开发建设中项目贷款。

由于农户分散经营的特殊性,获取贷款难度较大,贷款效益有限。项目贷款在支持对解决贫困户温饱、增加收入的同时,重点支持有带动和扶持作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贷款执行年利率3%的优惠利率,建议学习借鉴丹东市的经验,突破政策限制,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利率补贴(辽宁丹东补贴6%贷款利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

(六)加强对项目的立项、检查、验收和后续管理工作

1.做好项目初审,严把项目申报关

建立项目专家评审制。要先拿出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方案,经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评审论证,对扶贫项目实行前置源头的监管,提高扶贫资金投放准确度。

2.认真项目监管,严把项目验收关

建立定期报告制度,随时掌握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纪检监察要全程参与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开展经常性检查和重点检查、随机抽查,确保扶贫资金无截留、挪用现象发生。建立项目验收共同参与制。扶贫办与财政部门共同组织乡镇、村验收。

3.坚持报账制度,严把资金使用关

扶贫资金管理由县级财政报账,实行专户核算避免扶贫资金被变更用途、挤占挪用。

参考文献:

[1]章康华.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把握形势发展要求奋力开辟扶贫和移民工作新局面[J].老区建设,2013,(5).

[2]胡勇.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8).

[3]范永忠.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制度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1,(10).

第6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根据要求,我办制定了2009年计划生育工作计划、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办法和计划生育相关制度,成立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对计划生育先进户中的贫困户实行扶贫政策支持的实施方案》,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计生工作人员负责抓的领导体制,确保年初工作目标的完成和计生工作真正责任到位。对计划生育贫困户从到户项目上给予重点扶持。

(一)计划生育贫困户扶贫搬迁工作。对居住环境恶劣、住房有安全隐患的计划生育贫困户,按照农户自愿申请,村组审核的程序,纳入当年扶贫搬迁计划,按每户6000元的标准予以扶持。2009年计划搬迁30户,截止目前实际纳入搬迁计划39户,安排补助资金23.4万元。

(二)对于贫困村组贫困对象中想发展“种、养、加”项目的计划生育贫困户,优先给予扶持到户小额贴息贷款项目支持。在发放小额贴息贷款资金的过程中,扶贫办对各乡镇的计划生育贫困户的家庭现状、发展愿望、资金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让计划生育贫困户享受贴息贷款政策扶持。

(三)在实施重点村整村推进过程中,饮水、交通、产业等建设项目尽可能地覆盖计划生育贫困户,对有建沼气意愿的贫困户,优先进行扶持。

二、加强学习和宣传,提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提高大家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计生意识。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及时做好人口和计生宣传品的发放工作,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宣传品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办随即召开会议进行了传达,使每个干部职工及时了解到会议精神和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全面做好计划生育日常工作

1、根据市计生委的要求,建立计生台帐,按时报送《计生情况信息月报表》、《育龄妇女信息变更表》等有关报表,并能符合规范要求。

2、我办的干部、职工,做到计划生育率100%、B超“三查”率100%、统计准确率达到100%。

3、积极组织我办加强“两清一治”工作,做到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4、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对到期需要更换措施的育龄妇女做好服务工作。

四、我办“三查”、“四术”工作开展情况

第7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金融;缓解贫困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0061-04

定西是全国最早实施区域规模扶贫的重点地区,从1983年开始的以定西为代表的“三西”建设开创了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先河,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十年扶贫攻坚启动以来,作为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的核心地区,定西扶贫开发仍具典型意义。其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缓解贫困的实践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性跨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引言

包容性增长是当前世界各国发展中越来越引起关注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发展模式改变了原有粗放式和集约式的发展模式划分标准,在一个更为注重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的视角对增长进行界定。而且,金融发展本身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发展中国家极为关注的。由于金融抑制和金融约束的存在,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发展受到制约,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金融包容是指包容性增长导向的金融改革和发展,金融包容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指让弱势群体以能够承受的成本获取金融服务和及时、充分获取信贷的过程;另一个层面是指非现代正规金融部门的其它主体有参与金融过程的平等机会。

自1983年开展“三西”扶贫开发以来,定西市的经济和金融发展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GDP从1983年的4.45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24.12亿元,银行信贷增长速度更快,2013年底,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17.99亿元、315.09亿元,分别是1983年的291倍和103倍。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支持甘肃加快发展政策效应的逐步释放,以及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实施,都为定西市争取项目支持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在定西市决心打造薯都建设之后,定西市的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呈现稳健运行的良好态势。但是金融在包容性增长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这主要是由于金融资源分配不均、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农村金融体系落后、弱势领域金融服务不足等所致。本文基于贫困缓解的视角探讨金融在包容性增长中的作用与影响。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一)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关系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开始关注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研究,Kuznets开创性地提出了“库兹涅茨”假说,认为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衡是倒U型关系;Greenwood和Jovanovich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验证了“库兹涅茨”假说;Galor和Zerira证明了因金融结构的不完善,导致穷人利用金融中介的成本高,而富人的成本较低,从而金融扩大了收入差距。但是因此也得出正是金融部门的发展,才能降低利用金融中介的成本,才有助于减少贫困,缩小收入差距。国内学者章奇等利用1978-1998年的数据,研究了中国各省的银行信贷和城乡收入分配的关系,发现金融发展显著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金融中介增长对城乡收入分配的负面作用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

(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服务缓解贫困论

相关研究表明,新兴市场国家金融部门可以为穷人提供储蓄服务,积累资金以满足其更大的融资需求,且有弹性的储蓄工具能够帮助最贫困的人群抵抗风险。接触信贷可以使他们有能力投资于新技术、健康、教育等,提高生产力,有能力投资于高风险、高收入的资产,使穷人的长期收入提高。Burgess和Pande分析了印度农村的穷人参与金融活动对农村贫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印度农村设立的金融机构每增加1%将降低其贫困率0.34%;Geda,Shimeles和Zerfu的研究指出,在埃塞俄比亚,穷人获得信贷明显降低了绝对贫困,而且信贷是平滑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后者则有助于减少贫困。Zeller等通过分析孟加拉国、喀麦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小额贷款项目与农户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发现管理良好与创新性强的小额信贷服务与贫困农户生活质量改善之间正相关。

三、定西市金融发展缓解贫困问题的实践

(一)通过扶贫贴息贷款缓解贫困

定西市金融机构扶贫贴息项目贷款支持的企业都是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骨干企业,保证了信贷支持的重点,进而由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致富,有效降低贫困户创业风险,帮扶贫困户成功实施生产项目、脱贫致富。截至2013年末,定西市项目扶贫贴息资金累计投入3145万元、到户扶贫贴息资金累计投入2945.7万元,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6.37亿元,有效发挥了扶贫贴息贷款的杠杆作用。

(二)通过信贷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缓解贫困

定西市金融机构把支持马铃薯、中药材、畜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作为金融扶贫的重点任务,积极支持产业扶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发展能力。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对特色产业的信贷投入,针对产前、产中、产后的重点,全面支持了种、加、贮、销的各个环节和产业起步、发展、壮大的各个阶段,形成了商业银行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的支持体系,支持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2013年末,定西市金融机构马铃薯产业贷款余额21.63亿元,中药材产业贷款余额46.05亿元,畜草产业贷款余额10.03亿元。2013年全市马铃薯、中医药、畜草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78.5亿元、160亿元和56亿元,“三足鼎立”发展格局开始形成,并成为农民务工增收的主导产业,加上蔬菜等产业,农民人均特色优势产业收入254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4%。

(三)通过民生金融服务缓解贫困

定西市金融机构把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作为金融扶贫的基础工程,全面提升民生金融服务水平。双联惠农贷款是甘肃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由省级财政给予全额全程贴息,政府主导的担保公司全额全程担保,农业银行承办的惠农富民贷款。自2012年9月开办以来,至2013年末,定西市双联惠农贷款余额达8.9亿元。同时,2013年末,全市妇女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6.28亿元,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3.39亿元。

(四)通过信贷产品创新缓解贫困

定西市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变被动放贷为主动营销,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申请贷款的可获得性有了极大的提高,提高了扶贫贴息贷款的覆盖率,增强了金融扶贫的主动性。截至2013年末,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创新的信贷产品达18种,累计发放贷款28.47亿元。农行的“清吉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担保难,农合行的“陇药通”被省联社在全省推广,建行的“药财盈”解决了给农民“打白条”的问题,邮储银行的“中药材特色优势产业农业贷款”、农信社的“金薯宝”等助推农户小额信贷迅速发展。

四、金融缓解贫困问题实证分析

(一)模型及指标的选择

本文结合定西市实际情况以及已有研究成果,选取居民人均收入ineq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用以反映当地居民生活贫困状况,该指标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速的加权平均值。选取金融发展效率指标ef、金融发展规模指标fin和经济增长指标GDP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它们对缓解当地居民贫困的影响情况。金融发展效率指标ef本文采用的是定西市7县(区)年度金额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值,金融发展规模指标fin采用各县(区)年度本外币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经济增长的指标GDP使用各县(区)当年地区生产总值指数。所有相关数据均为年度数据,数据期间为2001-2013年,数据来源为各县(区)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

(二)模型建立及检验

利用SPSS17.0以居民人均收入ineq作为被解释变量对上述变量指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ineq=b0+b1ef+b2fin+b3GDP+ε,其中ε是零均值的随机变量。

根据模型的检验结果,其调整的决定系数为0.827,说明其拟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回归模型的Sig.值为0.018,说明模型在5%的置信区间内有显著的统计意义。

(三)模型估计结果及结论

从未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可知,拟合结果为ineq=0.586+0.059*ef+1.532*fin+0.631*GDP。从Sig.取值可知,在5%的置信区间内金融发展规模指标是显著的。

1、金融发展规模扩大有助于缓解贫困。从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可以看到,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对缓解贫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某一地区金融活动越活跃、金融资产总量占GDP比重越高(本文使用的是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就越能够有效促进居民收入增长。

2、经济、金融发展对缓解贫困的联动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定西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金融效率指标对贫困的缓解尚不存在显著回归关系。这一点可能与本文金融效率指标的选取有关,文中金融发展效率指标采用的是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值(即存贷比),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商业银行县域地区经营战略调整、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期滞后等原因影响,定西市的各县区金融机构存贷比2001年以来整体上是呈现下降趋势的。因此,定西市经济、金融互相促进的联动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当地居民贫困缓解中的积极作用。

五、政策建议

(一)加快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金融市场规模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对当地经济发展均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缓解当地的贫困状况。因此,一方面要把握当前改革契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健全和完善正规金融的基础上,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实现金融体系多元化、多样化,从而能有效地促进金融体系适应城乡经济的发展,扩大金融对贫困群体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定西市金融业银行为主导的现状,发展以银行业为根本,保险业为基础,证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协同发展的模式,发挥金融对贫困群体各方面的保障作用。

(二)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一是加大政策性金融对贫困群体的支持力度,创新扶贫方式,整合各类扶贫资金,通过发挥撬动作用,带动金融信贷资金形成更多的扶贫投入,切实提高贫困居民收入;二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深化金融机构与扶贫部门的工作联动,在扶贫贴息资金扶持到户和项目贷款、双联惠农贷款等贷款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运用扶贫贴息资金扶持各类特色产业贷款等模式,以进一步完善扶贫贴息贷款运作机制,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的积极性;三是探索运用财政、农业等部门的农业扶持资金,建立涉农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贴息资金,分散扶贫信贷风险。

(三)建立针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保障体系

由于定西市金融业发展水平不高,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制约了贫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建立贫困群体的金融保障体系。一是建立普惠式的金融体系,适时降低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门槛,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促进资源公平配置,从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及地区差距;二是加强对扶弱金融部门的财政支持,对扶持弱势群体的金融机构予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激发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弱势群体;三是统筹城乡金融发展,采取城乡有别的金融政策,构建资金回流机制,使农村存款更多地用于当地,提高农村经济货币化和金融化程度,增强农村金融发展对改善贫困农民生活水平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荣鑫.包容性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102-104。

[2]杜志雄,肖卫东,詹琳.包容性增长理论的脉络、要义与政策内涵[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4-14。

[3]罗珊,黎富森.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政府角色分析的新发现[J].上海经济研究,2013,(11):3-13。

[4]孟兆娟.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9):143-145。

[5]姚耀军.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2):49-59。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e’s Alleviating Povert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clusive Growth

――A Case of Dingxi City

LIU Yu ZHANG Huan FAN Li

(Dingxi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Dingxi Gansu 743000)

第8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扶贫开发各项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全年扶贫计划,结合本镇实际,做到目标明确,认识清醒。紧紧围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两大目标,认真组织实施项目扶贫、科技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工作,认真安排部署我镇扶贫工作,把扶贫工作的具体任务落到实处,并将扶贫计划分解下达至各村,达到统一镇村干部及群众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陕南移民搬迁

1、分散安置全面完成。一是2013年度搬迁户顺利通过各级验收,镇扶贫办按时兑付了建房补助资金。二是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陕南移民搬迁的政策要求,在认真甄别移民搬迁对象的基础上,确定了本年度分散安置5户,并跟踪督促农户建房,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及时协调解决农户建房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建房任务按时限按标准完成,截止目前,5户搬迁户住房均以达标入住。

2、集中安置有序开展。根据县委、政府关于我镇2015年集中安置点项目工作安排,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相关程序和要求,经过村、镇、县多层多次会议研究决定,在任家院村小沟门修建特困户安置点一处,用以安置铁厂坝组、毛坪子组50户特困群众。确定建设任务后,成立了安置点建设领导小组,内业、外业组迅速行动,征地、各项审批手续申办、招投标等工作有序进行,争取年内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明年春正式动工建设。

(二)整村推进

一是2013年度项目通过县办验收,完成资金兑付。二是结合项目村____村实际情况,在巩固去年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年度项目规划,并按计划实施。1、产业发展上:继续壮大袋料香菇、魔芋栽植的发展规模,大力支持猪苓栽植户;继续壮大乌鸡养殖发展规模。截止目前,完成了项目计划任务的60%。2、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组户路硬化300米,维修马鞍子平板桥一座。3、整合____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加大力度改善人居环境,美化街道,治理污染,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三) 小额贴息贷款

积极组织实施2014年扶贫贴息贷款调查摸底及审核工作,对贴息贷款扶贫到户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严格按照农户申请、村签注意见、镇组织人员逐户核查审定后上报,切实发挥了扶贫贴息贷款项目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四)农户能力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新一轮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抓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及信息录入工作。我镇在核实原有贫困对象的基础上,调查新增对象,建立完善新指标体系下的贫困户、贫困村的动态监管。全镇共精准识别出困户591户1593人,并制定了帮扶机制,详实掌握全镇农村贫困现状,实现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确保了对象精准、数据精准、措施精实。同时,对所有贫困户进行了信息录入工作,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争取更多扶贫项目提供了准确依据。二是扎实推进“雨露计划” 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户能力建设。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劳务输出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镇参加“雨露计划”技能培训5人,劳务输出达800余人。三是举办了6次农村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共计365人次。四是认真调查统计了贫困家庭参加高考的学生情况,完成了3名贫困大学生补助。

(五)驻村联户及社会扶贫工作

根据汉扶发〔2014〕5号,县委、政府《关于选派干部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略办字〔2014〕58号)要求,开展了干部驻村联户工作。为扎实做好干部联户扶贫工作,镇上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以镇领导干部每人包扶2-3户,一般干部每人包扶3-4户,村党支部成员每人帮扶3-4户的方式,进行逐层结对,逐户帮扶。全镇机关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558户1593人,实现了贫困帮扶全覆盖。

我镇积极联系6个帮扶部门,多方争取项目扶持资金,切实发挥项目、资金的集聚效应。其中,是教育局投资100万为____小学修建操场,购买了体育器材,县委农工部对于____村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和美丽乡村项目给予了资金和建设上的大力支持,县司法局对娘娘坝村村

委会建设和人饮工程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并直接投入资金5万元完成了村级活动场所的尾欠工程。其他帮扶单位也开展了有效地帮扶活动。(六)扶贫资金管理

自去年涉农资金清理清查后,我镇及时汲取经验教训,在扶贫资金管理上强化监管,保证扶贫资金安全有效使用。严格按照《略阳县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略阳县财政扶贫资金报帐制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的规定,采取“镇设专户、镇建专帐,封闭运行,县级报帐、财政决算、专项审计”的模式,在资金运行上严格遵守“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帐核算”要求,建立完整的项目资金台帐,同时接受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在资金使用环节,坚持项目资金公告制、县级报帐制,资金拨付 “334”方式,实行项目责任追究制,责任制,专项资金审计制。

(七)其他扶贫工作

第9篇:扶贫贴息贷款范文

高坪村扶贫专业合作社养牛基地协议书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  为保护成员的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促进本社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本协议。

第二条  成员及入股资金

1、本社成员包括合作社发起人乐光华及高坪村贫困户22户,姓名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入股资金:入股资金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乐光华现有犇乐牧业有限公司资产及扶贫贷款资金;第二部分为22户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9000元/户,合计198000元)。乐光华占养牛基地股份额度为68%,22户贫困户占养牛基地股份额度为32%.

第三条  成员职责

1、甲方权利及义务

(1)负责本合作社扶贫种养基地中肉牛养殖的一切技术性工作及销售工作。

(2)本次从银行扶贫贷款以甲方为借贷主体,贷款总额在180万元以内,所贷款项只能用于合作社养牛工作。

(3)合作社日常劳动力雇佣中应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高坪村贫困户。

(4)甲方应配合好丙方做好财务监管工作。

(5)养牛场的经营管理必须符合环保等各类国家管理规定。

(6)养牛场如因各种原因经营不善导致解散,甲方必须将22户贫困户每户9000元的扶贫资金归还乙方。同时,甲方以养牛场现有固定设施作为22户贫困户每户9000元扶贫资金的抵押物。

2、乙方权利及义务

(1)必须配合甲方完成合作社的注册等各类手续的办理。

(2)必须配合完成产业扶贫资金的申报、领取和入股工作。

(3)乙方只参与本合作社的分红,无权直接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4)乙方如有正常劳动能力,可向甲方申请就业。

3、丙方权利及义务

(1)指导配合甲乙双方共同成立合作社。

(2)配合甲方做好合作社贴息贷款工作。

(3)配合甲方做好经营管理工作。

(4)做好合作社的财务监管工作和合作社经营风险管控工作。

(5)监督执行好年度分红工作。

第四条  分红约定

1、分红原则:合作社对入股贫困户的年度分红包括两方面,一是合作社贴息贷款利息率差的利息分红,二是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分红。

2、分红比例:2019年合作社用于入股贫困户的分红总金额不低于11万元;2020年合作社用于入股贫困户的分红总金额不低于12万元;2020年之后如合作社继续经营,每年用于入股贫困户的分红总金额不低于12万元。该分红金由丙方负责监督实施,其中一半由合作社直接分红给入社的22户贫困户,另一半入村集体经济账后用于村扶贫公益岗、小型扶贫公益事业、对贫困户的奖励及其他未入社贫困户的分红等。

3、分红时间:每年分红时间共两次,年度第一次在每年6月30日之前,年度第二次在每年12月30日之前。

第五条  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不得违约,如有违约,丙方应先行协调或者追讨。追讨未果,起诉至法院进行追讨。

第六条  未尽事宜甲、乙、丙三方可再行协议并做补充条款。

 

 

 

      

甲方:                             乙方:

丙方:

 

 

 

 

订日期:2018年06 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