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的方法和技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过渡衔接;课程顺序;学习兴趣;方法技巧
有较大一部分的学生对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感到很吃力,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恐惧,另一方面是由于初中物理与高中的物理在学习目标和内容设置上有很大的出入,学生不能完全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初中物理的教学研究内容包括:声音、光、电路、物态变化、质量、力与运动、浮力等,可以看见,这些内容都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收的内容,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生活当中的模型进行思考。但是高中阶段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就更加复杂,并且与初中教学内容相近的部分在学习的深度和研究的广度上都增加了。学生需要转变原有的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做题和研究方式,转变成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发散思维,建立物理模型。所以对于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物理学科的衔接,使学生能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一,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高中物理必修一》,必修一的学习是从运动学开始的,运动学也是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当中学习的一部分,也是力学学习的基础,而力学又是学习好高中电学、运动学、磁学等方面的重要条件。把运动学作为学生进入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章节,一方面方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扩展此部分学习的深度,另一方面运动学的内容相较于后期学生要学习的电磁学、热力学等部分来说更易于接受。所以从教材的结构安排来说,将运动学安排到第一部分恰好起到一个内容上的衔接,是很科学合理的。有的学校和教师喜欢把电学部分放到开始来讲,从课程的难易程度来说,运动学相比电学要更简单;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分析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来说,运动学仍然是学习电学的一个基础部分,所以,这里还是建议将运动学放在初高中衔接的过渡位置上。在此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教材合理设计自己的课程顺序。
第二,要做好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对物理知识进行知识整合。所谓知识的整合,是指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应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同化与顺应。由于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差别,导致教材对概念的介绍和物理量的概念定义上存在一定的出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教师应该对这些物理概念和所研究的问题上的差别与联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在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辨别和区分。例如在讲解运动学中关于“速度”这个概念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提问学生初中所学的速度概念是什么,然后再给学生区分初中学习的“速度”的概念只能表示速度的大小,不能表示速度的方向,在高中阶段将只表示大小,不表示方向的速度称为“速率”,而原先所学的“速度”在高中阶段的意义是,既能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又能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教师要清晰明白地向学生表明相同物理量在新阶段学习与以前学习的差别,避免学生困惑和混淆这些相关概念。
第三,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学好物理,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学,丰富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成为很多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但是很多教师将授课内容写到课件上,上课的过程变成了为学生复述课件内容的过程,这样学生在上课仍旧会感觉疲累,也失去了利用多媒体讲课的意义。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资源的时候应该注意,还是要以教师授课为主,多媒体资源授课为辅,为了避免上述这种情况,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只为学生呈现关键字等信息,辅助以视频和图片等。例如在学习必修一第一章“质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火车过隧道图片、跳水运动员图片、学生感兴趣的明星图片让学生分析物体能看成质点的条件,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听觉上和视觉上多方面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充沛的情感表达,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自然更容易融入到活跃的课堂氛围当中。另外,教师应该带着对学生的关心和教学责任感上好每一堂课,丰富和充沛的感情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负责,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敬佩和喜爱,从而减少在心理上对高中物理学科的排斥,增加学习的兴趣。
课题主持人李昌华
任教 学科
初中 物理
职 称
中学 高级
联系方式
15972600885
研究周期xx年 月至xx年 月
其他研究人员赵清海 皇甫建勋
实践中的困惑与问题课堂的主要功能仍然是教与学,每一次的教学过程都是由若干个关键的知识点连接起来的线,而怎样突破这些关键点生成出高效的课堂,让学生更容易的去突破重点、难点,以能够一直保持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和信心,则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特别是到了八年级电学部分的学习,可以说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前面声、光、热的学习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主要是识记性的、概念性的;而进入电学的学习后,知识较为抽象,逻辑性较强,有大量的概念容易混淆,大量规律需要应用,大量的公式需要区别,大量的方法技巧需要掌握。一个接着一个的困难不断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这一阶段的问题不能正确面对、正确处理,学生将很难过这一关,从而就会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物理的激情将从此终结,更不用说去面对九年级的力学了。所以八年级物理教师的迫切任务是帮学生度过这个难关,帮学生建立起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我们将尝试从小知识点的突破和解题方法技巧的突破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望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让学生能顺利度过这个难关。拟采取的行动与方法1、经验总结法:对实验老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对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进行深入探讨,去伪存真,并对实验老师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材料加以整理、筛选、提炼、完善和发展,以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2、选点对比实验法:选点对比实验是由一位实验教师在两个平行班中选取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实验。实验前后课题组要编制好单元前测试题和后测试题,取全班或部分抽样成绩进行评价记录 3、行动研究法: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教学目标为主体开展不同不同形式的物理教学活动,并随时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修正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方式方法,逐步探索积累“微点突破”的有效途径及方法。 预期成效1、通过“小知识点的突破”研究,让学生能尽快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让“点”形成“线”系统化、条理化,并能熟练的把各种知识点、规律、结论、公式应用到具体的解题答疑上。 2、通过“答题方法技巧的突破”研究,让学生掌握答题的一般技巧和方法,达到快速答题,严密答题,正确答题。 3、通过微点突破的研究,让学生摆脱困境,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下一阶段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推荐意见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技巧
引言
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学科,不仅学习难度大,理论知识最终还要被运用到实践中。初二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新学科,是学习物理的起步,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关键的指引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注重物理教学方法和技巧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好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1.创设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比课本上的知识更容易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物理情境,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1]。例如,在教学电流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电流形象地比喻成河流,将导体比喻成河道,河道越宽,河流的水流量就越大,也就是说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流量就越大(前提是导体的电阻率不变)。这样结合生活的形象比喻,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如,在“光的衍射”的实验中,做完模拟的衍射实验,我们可以把实验范围扩大,在教室里借助手电筒、教室的设备和墙壁完成,这样可以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和过程看得更清楚,墙壁上显示的波纹更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课堂提问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认为,课堂有两种优化提问的方式,一是教师适时提问,二是学生之间互相提问。
2.1教师适时提问,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课程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提问,巩固知识点,明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保证课程顺利进行[2]。例如,在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后,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内容回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基础概念开始提问,然后将问题一步一步扩展开来,并且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回答中,这样,教师就可以明确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有利于下一步教学。
2.2学生之间互相提问,提高学习效率。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例如,教师可以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教师给大家讲课,讲课的学生可以向下面的同学提问,下面的同学也可以对上面的同学提问,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查漏补缺,作为旁观者的教师更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同学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另外,这种生生之间的互动,气氛更加轻松自如,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层次性习题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学生可以通过习题训练对基本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什么样的习题才能达到更好的辅助学生学习的效果呢?笔者认为,可以对学生进行层次性的习题训练。也就是问题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学生回答正确简单的问题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后面的难题中又体会到挑战的刺激,这样在求知和探索中体验到快乐和挑战,不仅全面地巩固了学习的知识,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进行习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纠正错误,并适当地作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特别要对一些解题思路清晰、有条理,答案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学生掌握好的答题方法。
4.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必要途径,是学生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3]。
如何利用物理实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教师进行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中。教师的演示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知识中的难点,明确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际要靠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才能真正起到辅助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作用。例如,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初中物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实验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很难区分的,其工作原理的区别也难以理解。学生通过自己亲手连接电路,就会明显地发现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很容易理解两者的工作原理。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结语
物理教学虽然涉及概念、计算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它不同于数学、语文和英语,它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运用好的教学技巧才能帮助学生快速明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亿.创设探究情境 开启探究意识——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J]. 技术物理教学, 2013(1):71-73.
一、研究初中、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搞好初中、高中教学衔接
学生对高中物理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主要为:初、高中物理知识本身难度和要求相差太大。初中物理多为定性地介绍物理知识和简单的物理规律,多以介绍科普知识的形式出现,而要求也只是了解并会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能进行简单计算。而高中物理强调的是:加强物理的基础教学,把那些最重要、最基础的物理主干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时地有所更新。同时,还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自《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从两者的内容和要求来看,存在相当大的梯度。再者,刚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还达不到高中物理的较高要求。高中物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但学生由初中到高中的衔接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都一时难以改变过来,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另外,相关学科的知识也难以跟上。根据《标准》编写的物理教材的安排是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我们如果在教学中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只顾教材规定的教学进度,自然会让学生跟不上,从而使部分学生对高中物理产生畏难的情绪。
作为高一物理教师,我们要想方设法处理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我们可以跟初中的物理教师搞物理教学研究活动,提倡在初中阶段就要有意识地注意高中阶段物理的教学方法。如适当教给学生掌握、运用研究物理的思维方式,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向学生适当渗透处理复杂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等。在能力上,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观察和实验的能力等。最为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学生更多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复现知识,对概念规律习惯于死记硬背。这种学习习惯到了高中肯定是不行的。
当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后,在高一的开始阶段,物理教学应放慢进度,降低难度,以着重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方法。等学生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后,再适当地加快教学的进度。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技巧,并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够为高二、高三和以后继续学习物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物理实验和习题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有效地激发和强化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以便增强物理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另外,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习题训练是一个有效的环节。如学习“力”的知识,可以设计如下的练习题。在汽车、火车、飞机的客运站,常用输送带运送旅客、行李。如图1所示,图(a)为水平输送带,图(b)为倾斜输送带。当一个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应该是哪一项?A.(a)(b)两种情况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B.(a)(b)两种情况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情况(a)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情况(b)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D.情况(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情况(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以行李箱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的作用,在两种情况中,行李箱只与输送带有联系。由于行李箱对输送带的压力作用,输送带对行李箱产生弹力,其方向垂直输送带向上。
如图2所示,在情况(a)中,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输送带对箱子不会产生摩擦力。因此,图(a)中的行李箱仅受两个力的作用。在(b)中,行李箱虽然同样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但它时刻都有沿输送带下滑的趋势,只是由于输送带对行李箱的静摩擦力的阻碍作用才没有下滑,因此,图(b)中的行李箱受三个力的作用。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通过以上习题的训练和分析,学生能够加强对“力”的认识,掌握有关“力”的知识,同时认识到物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而提高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通过这样的训练,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
三、对学生充满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我们物理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爱。爱是人类的高级情感,它给人以力量,能增添人的信心,给人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只有给学生以充分的爱,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欢乐和苦恼,同他们建立友谊,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实验表明,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则学生就会乐于接受这位教师的教诲,就会愿意听这位教师的课,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觉得上这位教师的课是一种享受,课后也会主动、积极地完成这位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上来了,还愁他们处理不好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衔接吗?可见,教师这种博大无私的爱,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
初中学生已经脱离了小学时期的稚气,逐步成长向高中生活迈进。所以说,学生的初中时代较为关键,它是链接小学与高中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生的初中阶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教育要求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落实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初中物理课堂只有加深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探究,才能更好的提高物理教学效率,落实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整体物理教学水平。
一、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模式
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教师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此种教学方式不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物理知识较为抽象,更不利于学生理解。理论教学事实上与传统的教学法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相似性。由教师对物理知识进行讲授,在授课过程中学生明白教学重难点以及各类知识的运用、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与思路。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教师在理论教学法的进行授课的同时,充分地考虑到物理知识的强理论性与逻辑性,以及概念的抽象性,结合学生初中阶段的特点,将情境教学法融入其中,使物理课堂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拉进学生与物理的距离,运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融入物理教学,促进学生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的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探究,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实验教学模式
物理学科的学习离不开生活实际作为基础,并且物理的学习也将会充分地应用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所以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离不开动手操作,即实验教学法的应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常会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演示实验、随堂实验、课外实验等。通过实际现象增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并且实验教学法也是通过实物的感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具体化的方法。在进行教学实验之前,教师应进行充分的实验准备,以最佳的最清晰的实验过程向同学们呈现物理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实验方法的传授,正确的实验方法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率,并且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优化
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在课堂中的教学主体地位逐渐被确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变为学生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教学,教师应充分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充实初中物理课堂,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同时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实理论教学课堂
在初中物理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音频或制作教学课件等进行丰富的极具趣味性的课堂引入。或者运用情景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自然地引入本节课课程。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确立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的设计问题,逐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理论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以四人位一小组,在教学过程中由小组进行讨论,开阔学生思维,并且可以拉近学生间距离,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结合小组教学以及探究教学模式,丰富实验内容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的支持,很多物理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单纯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仅仅是动手操作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物理知识渗透进实验过程中,将知识与实验相结合。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自主地提出疑问并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挖掘学生潜能,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进行动手实验,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综合提升学生物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总结
教学是一个逐渐探索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革新。转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中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地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采用合作式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发现,培养学生专业的科学素养;实践式教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炳权.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5:133+164.
[2]郑志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学周刊,2014,35:48.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实践;方法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对照学习的层次,逐渐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及水平,找出不足,进而确定改进和努力方向。学习物理大致有几个层次,即首先听懂,而后记住,练习会用,逐渐熟练,熟能生巧,有所创新,从掌握基础知识的最初目标,最终达到学会物理的最高境界。
一、做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象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如何能尽快适应高中物理课程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二是加强直观教学。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三是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具体的物理问题,有时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二、要有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因此,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学习物理也要讲究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如:①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理解物理概念,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如初学“重力”内容时,许多学生认为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重力,其实它们不是一个力,只是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而已。②独立做题。要独立而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数量,要有一定质量,要有一定难度,任何人学习数理化不经这一关是学不好的。③重视物理过程。对于物理过程要清楚,物理过程不清楚,必然存在解题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尽量画图,有的要画草图,有的要画精确图等,以显示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掌握物理过程。④加强“比较”和“类比”。一些问题其实就是另外一些问题的翻版,要做到举一反三,表面上差异大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加深对概念和规律以及物理现象的认识。如“磁场”和“静电场”表面看起来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点(同为势场)。⑤善于发现一些隐含条件。隐含在物理现象中如“失重”、“通讯卫星运行角速度周期”等;隐含在物理模型中如质点和点电荷都不计形状和大小等;隐含在临界状态中如绳子约束小球做圆周运动,恰能通过最高点隐含恰好重力提供向心力,绳子的拉力为零等。
三、学习物理应该把课本知识用到实践中
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物理实验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带有鲜明的启蒙特性,随着初中物理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加快,教师不但扮演物理学知识的传授者角色,更肩负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基本物理素养的重任,这就需要学习指导的适当加强。
一、初中物理开展学习指导的内容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指导”主要指给学物理的广大学生,在物理思维的形成、学习规律的总结、学习方法的创新以及学习心理的调整等方面所指出的带有规律性办法及手段,其在教学中包含以下内容:
1.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思考性较强的学科,如若学习习惯欠佳,则往往会丧失正确的学习导向,不利于学生尽快掌握和消化所学知识,也必定感到愈发困难。为此,教师需在教学全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规范解题、科学发问和思考、做好笔记、课后温习和复习相结合、有疑惑必解决、独立分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要求开展指导
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问,其原因主要在于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需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知物理、思考物理,学会运用所具备的物理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光的传播速度”时,可首先以问题的形式引入:雷雨时,闪电同雷声是同步出现的,但为何总是先见闪电,后听到打雷声?学生们结合生活阅历,就会明白光传播速度快于声音。
3.指导学生增强物理意识
物理意识主要指学生在面对物理学问题时,对个人行为的有效选择。为数不少的学生对物理十分感兴趣,也有攻坚克难的学习品格,但考分并不高,原因在于物理意识相对淡薄。另外,对知识的掌握不牢。为此,在教学中,教师须强化物理意识的教学,以意识带动基础知识点的领会,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物理意识。
4.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毋庸置疑,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提升物理学习的效率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在指导物理学习时,要促使学生在预习、听讲、温习功课、实际应用、思考、发问、观察、探讨和总结等方面进行科学对待,着力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二、初中物理学习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探讨
1.在习题教学中加强学习指导,不断巩固所学知识
物理学习离不开“题海战术”,但做题也要讲求正确、科学、合理的方法。教师在指导习题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养成规范化解题习惯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科学的思考行为,进而逐步增强学生解题的技巧。从这个角度看,教师须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尝试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联想等多种灵活的物理习题解决办法。例如,在接触电磁知识时,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何判断一根钢棒的磁性?同时,教师指导大家结合磁性判定的准则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们便想到用磁铁或铁钉靠近钢棒,根据磁铁的指向性、相互作用的规律、吸铁性加以判断,另外,还可借助于磁极的磁性最强原则来判断。用四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和物理创新意识。
2.在实验教学中做好学习指导
作为物理学习和钻研的主要办法,实验历来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教师需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还需教会其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运用物理方法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的技巧,进而使学生养成科学求实、严谨细致的物理学习态度。例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实验”中,教师在准备好实验用品后,试着让学生在不同条件下,探究阻力对物理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并提醒学生们根据每次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们便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小,运距越长。得出结论后,教师还可提问:小车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怎样?学生们根据实验启发,便知其会作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教师耐心、正确的指导,学生逐步培养起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物理原理的能力。
3.在推行自主探究学习中进行辅学习指导
新课改倡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例如,在学习“质量和密度”时,教师先提问:为什么一立方米的铁比一立方米的海绵质量大,以此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学生们便依靠群体智慧,得到体积一定时,质量越大的,说明密度也越大,进而成功引出“密度”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4.通过联系相关学科深化学习指导
初中物理具有系统严密的知识概念体系,还同数学等相关理工学科密切联系,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需深刻地认清物理同其他学科的关联点,进而有的放矢地指导教学。例如,在物理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公式以及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公式都离不开数学中的等式表达,数学中的极值探讨、分数小数的混合计算等也常被贯穿到物理计算中。另外,在人教版物理教材中,通常也少不了物理模型的建立,例如,探究光路时可构建光线模型,研究磁体时可建立磁感线。为此,学生们学好相关学科,有助于为教师指导物理教学打下根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形势下,初中物理的学习指导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物理学习水平,灵活地运用多种指导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高泽.一个物理演示实验的改进\[J\].物理教学探讨,2012,(5).
\[2\]陈涛.浅谈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夏文忠,景卫东.突出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J\].黑龙江教育,2010,(Z2).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087-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54
初中二年级,新增一门物理课程。很多教师通过观察之后发现,物理课程开课之初,学生往往相对迷茫。初中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学,不知道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更不清楚物理学的基本内涵和规律,短时间内无法掌握学习物理学的方法,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缺乏经验,缺乏正确的入门学习方法,往往会走些弯路[1,2]。为了能够将初二学生迅速而顺利地领进物理学习的大门,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初中物理开课“五强调”,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比较,通过生活中的启示,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能够让学生较为快速地领会物理学的真谛,懂得学习方法,充满信心地去学习物理。
一、要强调物理学科的特色
如学习“变速运动”时,学生会觉得物理原来就是数学课,讲的是距离时间速度;学习“光学”“声学”时,学生又发现,物理就是小学的自然课,现在的生物课,如此等等。当新开设一门课程时,初中学生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自己熟悉的课程,将熟悉的课程与新开的课程进行比较,希望自己能很快了解新开课程,掌握新开课程的学习规律。还有一些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之后,做出结论:这个问题数学学过,那个知识生物讲过,自觉不自觉地“放松”自己,轻视物理学知识,结果导致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好。那么,作为教师,物理学开课之初,我们就要基于学生的这种心态,积极引导其正确认识。与其任由学生私下盲目做比较,不如拿到课堂上,公开做比较,组织发言,互相讨论。通过与其他课程的比较,把物理的内涵和外延,特点和规律,以及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技巧,介绍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识,较为迅速地理解和认识物理学,较为迅速地掌握入门学习技巧。
二、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学习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总是感觉晦涩枯燥,难以理解,学习和掌握非常困难,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物理课开课之初,教师应让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从对生活点滴的观察中分析物理现象,讲述物理理论,总结物理规律,明确物理概念。比如,分析彩虹的颜色,分析雾凇的形成,分析筷子在水面的弯折,分析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分析飞机的起飞等。从身边的事情入手,激发学习的兴趣,再逐渐深入,逐步辨析,就能引导学生进入神奇的物理世界,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运用实验能够让学生迅速明了物理学的内涵并掌握物理学的学习方法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如一开课,教师通过实验抓住学生眼球,点燃其学习热情,便能迅速得到反馈。实验能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动眼、动手、动脑。这样,学生除了能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外,还能强化对物理学规律的客观认识,并能打开学习思路,开启创新思维。比如测量长度、凸透镜成像、光的反射、声音的传播实验等,都能从基本层面给出物理学知识点的规律和构架,引领学生快速入门,爱上物理学。从验证性实验逐步过渡到探究性实验,再到综合性实验,逐步引领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四、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是突破教学班级的课外活动,且兴趣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在这样的活动小组中,高年级学生会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各种活动和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高年级学生通过言传身教,帮助低年级新开课的学生建立物理学习的概念,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来自不同班别,在活动中可以互相交流,展开讨论,促进学习。这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有益补充。学生更懂学生,课外活动能将不同年级不同班别的学生联系起来,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帮助初学物理课程的学生迅速掌握学习方法。另外,课外兴趣小组的相关活动也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能够深化课堂教学,使教师在开课之初积极引领学生的教学理念获得进一步的效果。
五、化解女生学习物理的畏难情绪
初中阶段,有些女生对于理科学习有畏难情绪,物理学习也不例外。如随着初中数学学习难度的增加,一部分女生学习数学较为吃力,所以投入数学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明显增多。对于初二阶段新开的物理,一些女生接触之后,感觉“很恐怖”,反映“比数学还难”,甚至抱怨“不是女生学的”。基于此,作为物理教师,开课伊始,我们要有技巧地化解这部分女生的畏难情绪。如我们可以结合女性学习理工科的成功事例,如居里夫人的故事,并综合比较男生女生的学习特点,鼓励这部分女生正确认识困难,端正态度来解决困难。同时,教师要在班级进行摸底排查,对畏难情绪较为严重的女生给予特别辅导,一方面帮助她们掌握物理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们勇敢克服困难。教书育人,一定意义上教师也要兼任“心理”医生。
总之,中学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不产生迷茫和畏难情绪,我们重点开展了上述五项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安排灵活穿插于课堂和课外。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表明,迅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新课程开课之初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3]。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上述方法,事半功倍,使新开的物理学课程能够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杨森林.做好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华少年,2016(01):168-169.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物理;现状;建议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正在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之中,为了进一步更广泛地了解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具体状况,并更好地搞好物理教学,我在初中生中进行了问卷、访问式的调查、研究并结合教学实践,现将有关结论和一些建议综述如下:
1. 调查的对象、内容和调查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把高楼河中学和附近其他学校的560名初中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内容是“你心目中的物理”,主要调查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喜欢及不喜欢学习物理的原因、学生学习物理的具体情况。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走访提问等形式进行。
2. 调查结论
2.1 对物理课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普遍认为“物理现象很有趣,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能使人头脑灵活,思维灵敏,结合动手动脑,进行缜密地逻辑推理,整理归纳知识即可;但物理又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比较抽象的,较为难于学习、理解和掌握的一门深奥、神秘、高深的学问,要学好物理并不容易,不仅要有较好的基础,还要创新和善于观察、思考才能学好。”由此可见,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2.2 学生喜欢及不喜欢学习物理的原因。在收回的456名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具体调查中发现:
喜欢学习物理的学生有181名,占调查对象的45%。主要原因是:43%的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解题的方法、技巧,做一些必要的练习题即可; 其中有69%的学生在初中学习物理时觉得比较简单易学,经常被表扬或获过奖,具备一定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不喜欢学习物理的学生有275名,占调查对象的55%。主要原因:有65%的学生认为实验设计难、概念难于理解或分析习题难,对于计算中物理量难于掌握应用和公式应用难而烦,一旦分析计算错误就要从头再来;有18%的优生、60%的中等生或43%的差生认为物理虽然有趣,但是也很抽象,并在解释物理现象时感到言不由衷,综合题分析时更难;有78%的学生认为物理题难解,会感到厌烦、放弃、反感;还有53%的学生认为有的物理知识过于抽象,作业太多,题太难,或是讨厌物理老师而厌烦学习物理;有35%的学生认为内容太难。
2.3 心目中的物理老师。学生认为好的物理老师是:和蔼可亲、关爱学生、有渊博的知识,授课时严谨、风趣幽默,学习像做游戏一样随时使课堂充满轻松快乐的气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对学生尊重、负责,有耐心、善于循循诱导;知识讲授时由浅入深,实验简单有趣,使其乐而学、学而会、作业少而精;对待学生多表扬、鼓励、肯定,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和进步,使学生充满自信。
2.4 最想上的物理课模式。物理老师讲课生动、幽默、有趣,知识传授由浅入深,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吸引人,在物理课堂上可以拓展视野,走入生活与实践,联系实际,使物理学习趣味化、简单化。
2.5 学生物理学习成绩高低与对物理认识的差异。在所调查的班级中,有尖子生、中等生和差生,其物理成绩存在明显的差异,其对物理认识的差异也比较大。在对“估算和利用公式计算物理量、测量物理量、相关物理规律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整理能力、物理现象的解释等常见问题方面是否在用物理或做物理”的调查中,成绩较好的学生认可比成绩较差的学生高23.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学生的物理观和物理学习表现与结果有着直接联系。面对自己不会的难题,差生和优生很少请教教师,而30%中等生则会向优生或教师请教,13%的优生还会自己刻苦钻研或是钻研后向他人请教。30%的学生预习新课,79%的学生不能及时复习巩固新知。由于物理观和学习习惯不同,其解题观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环境对物理学习成绩的好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所有的调查几乎都显示学生与教师之间距离较大,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首先想到老师的极少,近乎于零。
3. 几点建议
3.1 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紧密结合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课外实验和“三小制作”,或与社会、科学、生活现象紧密结合,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物理在生产、科技和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在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时,重视训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以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做好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和知识层次教学,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并很好地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正确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性别和实际水平因人施教,并以学生掌握知识程度为依据,结合物理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的特点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为目的,采取不同的教法和措施,在行为和精神上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其学习物理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注重问题归纳、方法归纳,做到条理清楚,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更大的进步。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物理教师还应该努力使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课、实践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结合为一体,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3 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拓展知识。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查资料、观察物理现象,总结物理知识在生产、科技和生活中的应用,完成“三小制作”和课外实验,在学生从课外拓展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加强了其求知欲,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重视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课内外“五环三习三忆”是教学效果良好的保证。其中,“五环”是指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实验自学(自觉动手动脑)、重点讲解(理解领会阶段)、理解归纳(记忆贮存阶段)和评价矫正(习题反馈阶段)五个环节;“三习”是指学生在课外要做到预习、练习和复习;“三忆”是指新课即时忆、复习前忆和复习后忆。教师时刻帮助提醒学生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使其及时学会知识,巩固理解新知,并使其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物理的兴趣。
3.5 日常工作也重要,情感教育不容忽视。我认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使我们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还更容易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上课时,随机组织好课堂教学,做好每个实验,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2)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知识铺垫作用,随时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兴趣;(3) 同时,在激发学生的情感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4) 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内外作业,减轻学生负担。(5) 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并及时批、讲、评作业,做好课内外的辅导工作,使学生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6) 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时,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发扬民主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对学习物理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