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水环境调研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环境调研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环境调研方案

第1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CAD;数据库;水污染控制规划

中图分类号:X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17604

1 引言

水污染控制规划是在污染源调查和水质现状评价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或城市对相应水体功能的环境质量要求,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水体中各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即水环境容量),然后根据规划水平年预测的污染负荷计算出污染物消减量,以使水域功能满足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并提出最近的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在水污染控制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将GIS应用与污染源调查、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容量计算及规划措施的提出等各个过程,提高了水污染控制规划的数据管理能力和规划水平[1]。

水污染控制规划涉及的数据较繁琐,利用GIS技术,建立水环境基础数据库,可以将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原始数据及新生成的数据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水环境信息可以随时更新,水环境数据实现了在整个水污染过程中的共享;将规划成果制成专题图,并实现可视化查询,为水污染控制规划决策者提供了直观可视的工作界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东经112°29′~113°01′,北纬30°04′~30°39′,境内地势平坦,地面

高程在26~31m之间。潜江地处河口三角洲上,河流的特点是分流较多,变化较大。建国以来,全市建立了相对独立完善的防洪、排涝、抗旱工程体系,共开挖干支渠62条,斗农渠4732条,排灌渠道总长6276km。全市现建有提排泵站171处,提灌泵站40处。因此,全市有天然和人工两大类河渠,天然河渠有汉江和东荆河;人工河渠主要有田关河、下西荆河、总干渠、城南河、百里长渠、汉南河等骨干排灌支干渠。全市水域面积占自然面积比例为9.8%。潜江市属汉江流域,其中东荆河以西为四湖流域,主要纳污水体为西荆河、总干渠、兴隆河、东干渠;东荆河以西为汉南片区,主要纳污水体为城南河、百里长渠和汉南河。潜江市内大小沟渠纵横交织,具有典型的江汉平原河网特征。

2 水环境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及污染源调查

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和污染源调查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工作,涉及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两者相关联,建立水环境基础数据库[3]。在此基础上,进行污染源调查,使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水环境容量的计算及水污染控制措施的成果直观呈现。

本研究是通过现场调研的方式获得基础数据,主要有:潜江市环保局提供的由湖北省测绘局编制的1∶1万CAD格式的数字地图,潜江市共103幅,地形数据图层共有10层;各类普通地图及专题地图(包括潜江市主要污染源分布图、监测断面分布图);各类监测数据(潜江市环保局提供的潜江市河网河渠例行监测点的污染物的监测值)[4]。

调研所得数据需要进一步处理,建立数据库,才能进行污染源分析、水环境规划和决策。本研究通过ArcCatalog建立Personal Geodatabase,即建立空间数据库;通过Microsoft Acess 建立属性数据库。

2.1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2.1.1 CAD格式文件转换

本数据库的基础地理数据为103幅CAD格式的文件,不能被ArcGIS软件直接使用,需转换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直接使用的Shapefile格式的文件。将一幅CAD格式的文件导入ArcMap中,在ArcMap中即自动被转换为*.dwg格式的点文件、线文件、多边形文件。利用ArcToolbox,分别将CAD(*.dwg)格式的点文件、线文件、多边行文件转换为Shapefile(*.shap)格式点文件、线文件、多边行文件,并导出转换后的文件,分别存储于3个图层中[5]。

2.1.2 图层拼接

利用AcrToolbox的Apend(追加)命令,分别将103幅Shapefile格式的点文件、线文件、多变形文件拼接为一幅Shapefile格式的点、线、多变形图层文件。

2.1.3 提取有效数据

已经拼接好的一幅线文件图层包含水系、行政区界、公路等空间实体,点文件图层包含居民点、取水点等空间实体。分别在线文件中提取出水系、行政区界、公路作为单独的Shape文件,在点文件图层中提取居民点、取水点作为单独的Shape文件。

2.1.4 栅格数据矢量化

将调研所得的图片经扫描成为*.jpg格式的图件,即为栅格数据,导入到ArcMap中,通过“影像配准”工具,配准到与1:1万基础地理数据相同的坐标系,通过手动录入的方式,对栅格数据进行矢量化,例如提取出主要工业污染源分布图层、涵闸分布图层、监测断面分布图层等。将以上所有图层导入到ArcGIS9.3,建立空间数据库。将从基础地理数据提取出的潜江市的水系图层及行政区划图层导入ArcMap中,见图1。

图1 潜江市水系图

2.2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采集来的调查数据存储在Excel表格中,导入Mcrosoft ACESS 2003 数据库,并建立主键,建立属性数据库[6]。矢量空间数据库中,对每一图层,添加字段,并确定主键。将属性数据库与矢量空间数据库相关联。水环境功能区属性数据库在ArcGIS9.3系统中的后台属性数据库见图2。

图2 属性数据库

3 水环境功能区的划分

对潜江市水系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收集资料以及实地调查方法,结合其现状功能和发展规划,初步划分功能区,在此基础上与当地环境管理和有关部门协商,广泛征求意见,最后确定功能区的大小、范围及级别。并对各功能区进行水质达标分析和主要污染源调查[7]。

目前潜江市水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有Ⅱ类水环境功能区、Ⅲ类水环境功能区、Ⅳ类水环境功能区、Ⅴ类水环境功能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不同水环境功能区用不同颜色表示,可以一目了然的将不同水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并且将水环境功能区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环境功能类型、功能区划)相关联,可以随时查询各水环境功能的属性数据。潜江市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图见图3。

图3 水环境功能区划成果图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4 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水环境容量是指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潜江市河网河渠水源排灌时期河网涵闸开放,河道流量较大,一般不低于30m3/s;其他时期涵闸关闭,河道基本处于封闭状态,流速缓慢,流量明显减小,降至不到6m3/s,有些河渠甚至出现断流现象。因此,针对潜江市不同时期两种不同的水文特点,对潜江市闭闸期和排灌期分别计算其水环境容量[8]。根据存储在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中,各河渠水文特征、水质目标、排污方式,采用一维水质河流模型,确定了各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容量,扣除入河污染物量,得到各纳污河渠剩余水环境容量,作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依据。各水环境功能区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存储于水环境信息数据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技术,得到剩余水环境容量柱状图,见图4。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水环境功能区允许纳污量或者污染物须削减量。

5 水污染控制措施的确立

根据各纳污河渠剩余水环境容量的计算结果,潜江市中干渠剩余水环境容量为负值,其他河渠剩余水环境容量虽为正值,但都较小。根据调研所得资料,潜江市境内包含大小乡镇共10余个,目前仅建成城东污水处理厂和城西污水处理厂。根据《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到2020年,潜江市将建成市政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共14座,计划截止至2015年,在周矶兴建潜江市新区污水处理厂,在潜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兴建城北污水处理厂,在江汉盐化工业园兴建江汉盐化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远期(至2020年)在王场、浩口、张金、熊口、龙湾、老新、渔洋、后湖农场、运粮湖农场等几个重点乡镇新建污水处理厂。新建污水处理厂要采取二级强化处理工艺,去除有机物质和脱氮、除磷,建设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控设施,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环境监管,以保证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并配套建设污水截排管网,实行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规划污水处理厂属性信息存储于水环境信息数据库,并制作出污水处理厂分布图。见图5所示,可以清楚地获得规划污水处理厂的分布信息,并查询其属性信息[9]。

图4 潜江市排污河渠剩余水环境容量示意图

针对纳污河渠排灌期和闭闸期流量差异大,人工调控水平高的特点,对中干渠、东干渠、百里长渠、汉南河等纳污水体,在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量的前提下,通过调水充盈河渠,利用水体的稀释和自净能力净化污染物,增加水环境容量。因此,以兴隆水利枢纽工程和“引江济汉”工程建设为契机,在潜江建设“引水活城”工程,加大从汉江引水量,合理分配和调度,将江河湖渠联通起来,提高地表水体纳污能力。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工具,制作了“引水活城”项目的路线图,见图6,使规划措施更加直观。

图5 污水处理厂分布图

图6 “引水活城”项目路线图

6 结语

本研究以湖北省潜江市河网为例,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水污染控制规划中的辅助应用。在ArcGIS 9.3的环境中,完成了将水污染控制规划涉及的空间数据(如河流位置、排污口位置、监测断面位置、污染源参数)及其属性数据存储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并实现了水污染控制规划成果的可视化显示、查询和统计,为潜江市水环境数据管理和水污染控制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10]。

参考文献:

[1] 涂新军.水污染控制规划与GIS[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9,21(4):38~40.

[2] 陶增才,王淑娴,童张洁,等.GIS技术在南宁水环境规划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第3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化学工程学会,2006.

[3] 王疆霞,李云峰,徐中华.GIS技术及其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J].西北地质,2003(6).

[4] 王 浩,沈 宏.GIS技术在淮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水文,2005,25(1):42~45.

[5] 任东风,徐立军,才 艺.CAD到ArcGIS数据转换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6):25~28.

[6] 何 强,翟 傻,龙腾锐,等.基于GIS的凤嘴江水污染控制规划数据库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23(3):29~32.

[7] 丁福荣.关于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4,26.

[8] 叶 紫,陈伟亚.江汉平原河网区河渠水环境容量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297~300.

第2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水污染特征;生态监测

绪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更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这种背景影响之下,我国的水资源更是紧张。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对水资源落实可行的方面的管理,结合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合理开发、保护和应用水资源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控制,必要准时掌握水污染现状,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对水污染严重的地带进行处理,控制污染范围和污染的原因。

一、我国水环境监测现状

1、水环境污染的特征

在当前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各种化学物品应用的不断增加,使得各种污染物质不断的被排在各条河流和水道之中,严重的影响着水资源。水环境污染本质是有毒化学品污染,表现在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在污染的过程中是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传递进行相应的控制和管理措施,更是时间上的差异使得污染逐步的扩大。

2、新时期影响下的环境监测

(1)、过去水环境监测技术

在过去的水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是理应物理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监测,是采用传统的设备手段利用分光光度方法进行监测和测定。随着时间的变化,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的应用在当前水环境监测中,高灵敏度的研究仪器和科学的研究方式的不断利用。

(2)、非过去水环境监测技术

生物监测技术是应用水生物对水体有害物质的敏感性,经过对不一样水生物在不一样水质环境条件允许下相应的活动变化情形测定和研究,得出生态系统已经发生变化或已经产生涉及而缺乏表现出不良效应的信息。

遥感监测技术主要求做到对大范围的水域进行监测,水体及其污染物质的光谱特性是其进行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按照。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原因是创建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水环境情形,准时发现污染事件,不论何时都可以做出水质情形报告,并创建水质监测模式,做到水质监测的预报。

(3)、环境方面的管理(预警)对环境监测的新要求

采纳应用过去监测和非过去监测技术相联合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研究方式,建设完整的信息化数据,完善模型研究,准时、科学的让信息化有关服务环境,是环境预警对环境监测新的要求

二、我国水环境监测中面临的难题

1、 缺少科学统筹方面的管理

以地表水监测为例,在流域水环境监测种存在行政边界断面难题;网络(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方面的管理按行政从属关系运作,条块方面的管理现象严重,监测计划方案不统一,使得区域间环境监测数据差别。这种分工不明确也就使得了监测路线的混乱,单位之间缺少 合作,使得资源应用缺乏充实优化。

2、 有机污染与无机污染监测力度不协调

在我国,由于过去工程修筑的时候有没有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考虑,使得工程修筑大多数都位于河流及各大水域的周边,使得工业生产中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也是非常巨大的过程。我国城市河流及各大水系均以有机污染物污染为主,因此环境单位对水中有机物监测的分析的前期投入巨大。

3、 缺少 科学可行的研究方式

我国水环境监测领域还没有达到一个项目一个标准研究方式的最低要求,研究方式适用性低,相比98项受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水排放标准控制的污染物存在不匹配的状况。别的,水质研究方式缺少 体系化和系列化,使得已颁发的标准较为尴尬。

4、 缺少科学可行得调研

缺少 科学可行的调研和行动力,对以往的工作经验过于依赖,制订的水质监测项目与水环境情形匹配度较低,其一,水环境监测项目缺少 对于性,出现对某些污染度较轻的项目进行反复地、重复监测的难题;其二,水环境监测项目具有片面性,仅仅把焦点放在水体本身,对浮游生物,底泥的监测不到位。

5、 不可以满足环境预警的要求

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对水质自动监控、信息集成与传输、卫星遥感、气象与水文、信息整合等多种技术全面运用,这就必要科学统筹和高效运作方面的管理模式。而我国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方面的管理缺少 统筹,分工混乱和多家管水的局势,严重阻碍了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创建和完善。

三、处理水环境监测中存在难题的措施

1、 加大水环境监测力度

为了使监测结局更加如实的反映水质情形,更加科学化,需要加大水环境监测的分析力度,将长期未检测出活在标准值一下的项目删减掉,增加有无机物污染监测项目,争取有机物单项水质控制指标代替总结控制指标和无机物化验数据更加精确。

2、加大监测仪器的研发

引进国外技术和先进的工作经验,联合我国水污染实际状况,加大对现场监测、自动监测和在线监测类仪器的研发,实现水环境监测仪器的本土化。摈弃盲目引进国外先进仪器的失误理念,防止使得国内水环境污染和国外仪器的不匹配,从而使得监测结局不真实。相比现有的设备,比如采样器进行测试筛选,并进行可行宣传。

3、创建科学可行的研究方式

研究方式要与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总结排放标准相适应,参考西方先进国家的研究法,对于我国饮用水源、地表水及废水等创建相应系列的标准研究法,在应急监测中对污染事故可以能准时判断与研究,完善实验室内和整个水环境监测程序的质量控制和保管。

4、建立科学最为有效的生态监测和监督机制

监督执法需创建一个快速反应队伍进行详细落实,可用遥感技术进行水环境监测,努力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切实改善水环境、合理应用水资源,确保安全用水。生态监测机制可以补充理化监测的不足,详细表现在生物监测领域:其一,监测灵敏度搞和功能多;其二,具有持续监测功能,可以总结反应环境质量情形。

5、预警建模及相关数据库的建设

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是对水质自动监控、信息集成与传输、卫星遥感、气象与水文、信息整合等多种技术全面运用。

第3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汀江流域抚市段水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水环境现状

汀江流域抚市段主要三条,主流域从龙潭至抚市抚溪河,支河有基安至溪联、五湖至五联。流域主要水污染有水泥厂废水、煤矿生产废水、养殖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经监测面结果水质状况下降的趋势,主要污染指标是氨氮和总磷。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工矿企业存在超标排放。主要是小煤矿大量石碴排放。

2、养殖业废水处理不到位。

2012年,我镇生猪出栏数32850万头,存栏数23860万头,大部分养殖业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便直接排主水。

3、农业面源污染较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有上升趋势,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4、乡村生活垃圾随意倾弃,经雨水冲刷污染河流。

5、集镇生活污水污染。由于未建污水处理厂,造成生活污水直排。

整治目标:

(一)近期整治目标

通过水环境综合整治,促进资源合理利用,遏制生态环境破坏趋势,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安全,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内,确保流域内省控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划要求,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中长期整治目标

1、全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省控断面达标率100%,集镇集中或饮用水源水质达标。

2、企业实现全面达标排放,重点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设备,工业企业普遍实行清洁生产。

3、完善镇村垃圾无害处理场建设,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达到80%。

整治措施

(一)加强对流域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

镇人民政府成立由镇长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组织制定本辖区内综合整治工作计划,分解各部门。

(二)整治任务

1、加强工矿企业污染治理

老企业实施提高工程,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坚决杜绝新的工业污染源;加大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2、全面开展养殖业污染治理

严格执行养殖审批制度,审批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养殖规划和环保要求,对未批先建、顶风抢建、不符合选址要求的,镇政府负责限期拆除,并依法查处。要扩大立体养殖、资源利用等循环经济治理模式,鼓励废物综合利用;加强农业面源的污染治理,农业部门要开展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的调研,形成具有指导性技术指南,并加强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流失,从而减轻对流域水体的污染。2013年底以前,基本完成流域内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合理,将农村散养户引导到养殖集中区,大力推广猪—沼—草(木、果、菜、鱼)等立体种养模式广泛推广。

3、加强镇村环境综合整治

要加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或垃圾卫生镇场等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环境保护,推进镇村改水、改圈、改厕和沼气池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抓好“青山挂白”专项整治工作。

(三)部门工作职责

1、开展汀洒流域抚市段水环境功能区划定,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同时,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同时,制定饮用水源保护措施,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

2、畜医、农业站负责完善养殖业发展和污染治理规划,牵头开展养殖业污染整治,加大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力度。按照省政府要求,在禁建区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划定后新建的必须坚决拆迁;禁建区划定前已建的于2012年12月底之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坚决关闭;流域内所有养殖场必须在2013年底前治理达标;要疏堵结合,科学规划,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同时,做好农业面源染控制和治理。

3、村镇规划站必须加快集镇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认真落实省政府有关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政策,力争2010年底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4、林业站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严格落实生态村管护,改造低产林,调整树种结构、营造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积极扶持改燃节柴工作,推广以煤化柴和混合代柴煤。

5、财政所应积极筹措整治资金,加大污染整治的投入。

第4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63-03

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原则

(一)校企深度融合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修订既要深入行业企业广泛调研,又要结合本学院专业办学条件设计制定。根据专业调研准确定位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接轨”,提升本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甚至引领区域产业行业发展。

(二)课程优化整合原则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整合,根据职业岗位群系统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课程类型,合理选择教学形式和培养模式,为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强化实践教学原则

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安排。建立专业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的职业能力培养、培训与考核体系,实施“课证结合”改革,实现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制”人才培养模式。

(四)规范化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由本专业建设的专家指导委员会集体讨论通过,经本系部审核批准、教务处审核、主管院长签字后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内容要全面、结构应完整、表述应准确、行文要规范。经审批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本专业开展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五)持续改进原则

专业建设具有动态性、开放性的特点,结合行业、企业及专业教学等方面反馈的信息,将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持续改进,最终构建出独具本专业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与设计

(一)人才培养规格调研。

1.行业企业调研。专业教师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选取饮料制造、汽车制造、安全等典型行业开展企业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年大量环境安全事故凸显,引起国家和企业对环保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企业对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这一新兴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广东省内企业数量较多,尤其是外资、合资企业约占全国30%,外资、合资企业及重点污染行业均非常重视设置工业环保与安全管理部门,工业环保、安全与健康(EHS)人才备受该类企业青睐。企业中EHS岗位的高职学历人才比例约占20%,从学校招收应届生约占60%。

2.专业教学调研。专业教师对同类专业院校、教育专家进行了教学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全国培养缺口较大,广东省高职院校开设该专业更是凤毛麟角,远未能满足企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行业教育专家还强调,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体现环保、安全、特种设备、消防、卫生等岗位群;根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合理整合教学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实训课程,拓展职业资格证书领域,应重视职业能力培养。

(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主要面向企业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EHS)部门、环境健康认证咨询机构、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基层环保管理部门、基层安监管理部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从事企业环境保护、安全和职业健康管理、企业环境安全健康认证咨询、环境监察、安全监察等工作的复合型高技能管理人才。

2.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招生对象为普高生或三校生,修业年限为三年(两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主要就业岗位(群)为: 企业环境安全健康(EHS)管理人员、环境安全健康认证咨询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基层环保部门环境监察人员、基层安监部门监察人员等。

3.构建环境、安全、健康“三方一体”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分析EHS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结构需求,根据工作过程导向构建本专业环境、安全、健康“三方一体”专业课程体系,见表1:

4.学分制及职业资格证要求。本专业实行学分制,推行“双证制”,学生必须修满学分并获得职业资格证方可毕业。本专业必考职业资格证书为ISO14000&OHSAS18000内审员资格证,选考职业资格证书为特种作业管理(操作)证、初级急救员证、消防员证、污水处理工证、水环境监测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可置换公选课学分。

5.实践教学要求。根据高职教育重视实践技能培养的特点,按“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独具本专业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图1)。本专业实践教学按照分散实训与集中实训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原则,在校一、二学年结合专业课程安排企业参观、课程实训(实验)、集中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第三学年重点培养综合技能,安排不少于16 周的顶岗实习,进一步学习企业管理运作模式,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一) 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保障

本专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初步建成环境/安全管理实训室、工业安全实训室、环境应急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及一批校外课程实训与顶岗实习基地。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包括“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环境建设、实训室管理文件建设、实训教学文件建设;同时,根据工业环保与安全专业岗位具有专业性、复合型、广泛散布于企业等特点,还要开拓更多校外企业实习基地,确保一年校外顶岗实习与校内实训在内容上有机衔接、环境上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实训、实习等内容完整的实践教学要求。

(二) 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保障

通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专业教师培养计划,强化高职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参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及专业授课,保证学生职业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深度融合保障

按照“政校联动、依托行业、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原则,本专业将通过与当地政府联动,依托环保行业优势,逐步与广东省内环保、安全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类型企业、EHS咨询与认证部门广泛建立联系。以实质性项目为牵引,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本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本专业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保障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肖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11):39-40.

[2]罗先进,黄霞春,葛庆,周啸.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创新——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成教育研究,2011,(6):111-112.

第5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关键字:平和县;环境整治;保护研究

中图分类号: B82 文献标识码: A

一、存在问题

1、水土流失与污染情况严重

平和县种植溪蜜柚面积达65万亩,山地的过度使一些土地,植被遭受破坏。据卫星遥测,全县水土流失面积394.09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16.92%。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增加,据统计全县化肥使用量每年30万吨以上,农药高于其他同类县份1倍有余。禁养区畜禽养殖出现反弹,粪肥或直接排入水沟、河道,或露天堆放,任雨水冲淋,直接污染水体。城乡生产、生活污水、垃圾渐增而处理能力不足,加剧污染源增多。据环保部门监测显示,平和县重点流域部分时段的水体中氮、磷等个别指标已超标,特别是枯水季节时,水流量小,水体富营养化明显。

2、污水和垃圾处理率低

平和县城乡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然偏低,仅县城建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4万吨,只占70%。且部分污水管网布局不合理、维护不及时,管道破裂、堵塞问题时常发生。在平和县城旧城区中有一条内河,承担县城四分之一人口及企业污水排泄,每日4000吨左右污水在县城中山公园附近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花山溪,是重点排污口。在垃圾处理方面,县城虽然已经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却因技术、设备和资金问题,自投产以来基本处于停产状态。2012年10月以来,每月处理量20吨左右,远远低于日处理60吨的消耗能力,而县城日产垃圾在60吨以上,仍需采取填埋方式,目前该县垃圾堆放与填埋场地选点都存在一定困难。

3、县城重点排污口亟待整治

调研发现连接平和县城西林村、平和一中、大坂洋工业区、联星村、育英小学及市尾市场、九一七社区的排水沟,承担着县城40%常驻人口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泄任务。此段排水沟中部分(如一中门口排水沟)没有硬化,部分沟底(如原县农用车厂路段排水沟)多年没有清理,堆积大量淤泥,并且该沟涵未被纳入县城排污管网,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治标”工作不力

影响水环境质量的“显性”问题突出:县城垃圾处理厂没有正常运行,垃圾处理量达不到要求;过度山地开发种植溪蜜柚,大于25度山坡地也开荒种果,未被有效制止;果农盲目滥用、过度施用化肥、农药,未得到有效引导和控制;在项目引进上缺乏甄别,对一些高污染的企业把关不严;流域水环境的水质、垃圾、水葫芦、采砂等未进行综合整治。

2、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投入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渠道单一,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平和县是农业大县、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综合经济实力不强,财政严重依赖工业、土地开发。2013年公共财政总收入7.8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仅5.7亿元,因经济实力薄弱,不能为生态建设与保护提供有力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资金缺口较大。

3、严格执法不够

水环境综合整治涉及多个部门,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效率不高的问题;一些部门技术装备差、环境监理和监测技术能力不能满足执法和管理要求;执法环境不够宽松,执法过程中干扰大;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禁使用高毒农药、滥用化肥整治措施不够有力;一些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污染物非法排放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部门对水质状况信息透明度不高,群众参与监督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若干对策思考

1、理顺体制关系,形成长效机制

一要理顺整治协调机制。水环境整治涉及到水利、农业、林业、环保、国土、交通、公安、经贸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之间往往职权交叉、缺乏沟通,这会导致在治水时责任不明,行动不力。所以,应建立一个专门的水环境综合协调机构,由县政府明确责任人统一指挥,让该机构将各部门的相关职能协调统一起来,在治理水环境的过程中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并针对水环境突发事件编制应急方案,管理调用资金和治水装备,组织专家队伍,训练专门人员,未雨绸缪、防范未然。二要科学划分生态核心区。“五江源头”分别位于我县的南胜、国强、大溪、芦溪等4个乡镇5个村,且相隔甚远,生态各一,不利于建立整片相连的保护区。因此,可按照“一区五点”的模式,在各个水源头划定10--2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40--50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建立“五江源头”自然保护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保护,依法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维持生物多样性,使之成为水系源头稳固屏障,确保青山常在,碧水常流,永续利用。

2、突出重点难点,形成良性循环

一要实施生态修复。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有关水环境整治的要求,以科技为支撑,适度推广河道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结合“三改一拆”、“三清工程”等专项整治,拆除河道沿河违章建筑,在沿河建设休闲绿化带,建设生态驳岸、人工湿地等,利用植物、斜坡,削减入河污染,重点整治一批群众反响强烈、整治呼声较高的重点难点河道,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二要开展清理河(溪)道活动。针对枯水季节,河流水流量小,易造成水环境营养化等问题,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各乡镇(场、区)特别是九龙江流域沿线乡镇,定期开展河道大清理活动。同时,建议加强河(溪)道采砂监管,坚决依法打击各类乱采乱挖和侵占河道行为,确保汛期行洪安全。

3、加大投入力度,形成完善设施

一要完善污水管网建设。针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因污水供应不足问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影响合同履约。建议县建设部门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定期对县城污水管网展开全面排查,及时修护泄漏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要设立污水管网维护专项经费,建议从污水处理费用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管理经费,经招标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污水管进行日常维护,以便及时处理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活、生产污水和垃圾不断增加与处理能力不足的矛盾。同时,要加快垃圾处理项目建设进度,尽快促成投产。二要完善排水设施建设。重点整治连接县城西山片区西林村、平和一中、大坂洋工业区、联星村、育英小学及市尾市场、九一七社区的排水沟。建议协调县建设局、水利局、小溪镇等相关部门,对县城西山片区开放式的排水沟和原农用车厂路段封闭式排水沟进行“开膛破肚”清理;建设部门牵头调研该区域的排水沟纳入县城排污管网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整治方案。

第6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时隔近一年,记者如约去金源集团拜访了毕惠川,他饶有兴致地谈起了这一年来集团的转型过程。石油化工不分家,从炼油行业看,民营炼油企业稳定油源,抓住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调整的机遇,继续提升企业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难点;无法充分改进现有流程,适应油品环保等级提升的要求;依托现有炼油基础难以发展新的产业类型;非炼油企业依托大型炼油企业项目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路途艰难……而金源集团却在探索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能源与环境事业”的发展思路和服务平台的崭新运行模式,并赢得了市场和社会的认可。

化工行业有发展但必须寻找出路

谈到化工行业,毕惠川说起了金源集团初期的组建和发展。1993 年底,金源集团就从节能环保、精细化工等领域入手,着力打造研发、生产、销售、工程和技术服务一体的专业公司。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产品技术含量精细度要求高的化学行业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直接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外的大企业,金源集团的产品因此遇到了国内市场品牌竞争力的软肋和技术成本高、出口困难的局面。国内的地方小企业由于生产成本低,排放也没有严格按照达标要求来做,成本自然也降低了很多,但金源集团没有放下道德的底线,承担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以自己的生产技术标准和国际接轨的生产排放控制技术为出发点,从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入手开始了转型之路。

金源集团从2009年开始关注能源、环保和安全生产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尝试研发与化学企业生产环保排放控制相关的产品、技术和装备,如今他们的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国内标准。他们坚信节能环保产业才是发展的方向,才是可持续的。随着国家对污染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他们的技术和标准也被多家地方政府看好。

现在的金源集团在北京光机电产业基地建有1500平方米的工程技术中心,中心以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为科研主体,并配以先进仪器,研究开发有关煤环境、水环境和膜材料与分离技术相关的产品、技术和装备。金源集团在节能环保领域自主研发的系列产品和技术,已拥有近四十项发明专利,多项技术已实现工业化应用。能源与环境事业有关产品、技术和装备等研究开发、生产、市场推广、工程技术服务以及工程总承包分别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以及昊华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协议,并聘请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姜标博士为金源集团首席化学科学家,聘请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徐炎华博士为金源集团首席环境科学家。

自2010年底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以及南京工业大学合作以来,业已基本形成煤环境事业节煤减排、水环境事业节水减排与膜材料和分离工程等节能环保业务。现正集中力量研发与生态环境事业有关的河流湖泊污染治理和土壤修复相关的产品、技术和装备,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相应的综合解决方案。

提到企业的文化时,毕惠川说,金源集团的口号是:能源与环境事业专业服务商。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们是有信心做到的。专业支撑、技术整合、资源保障、服务意识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四大元素,本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宗旨,以“废物资源化、资源功能化”为目标,金源集团为化学工业企业提供了专业的节能环保综合解决方案和相关的工程技术服务。

英雄终有用武之地

2012年2月中旬,金源集团参加了由临淄区环保局组织的临淄区齐鲁化工区环境专项治理工程公司座谈会。这次会议双方就临淄区齐鲁化工区环境专项治理有关技术、存在的问题、双方分工等进行了详细交流。

“我们有信心将这个项目圆满完成。因为我们有之前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的背景,在生产研发和排放控制过程中,始终都是按照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标准进行操作,技术人员对于化工企业的排放类别和成分都有相当了解,而且完全能做到从细微处入手进行个案化分析,对我们来说建立国内的企业生产排放控制标准不成问题”,毕惠川自信地说:“临淄区化工企业污染防治是金源集团踏上承担社会责任之路的起点。这应该是集团公司环保事业的一次跨越!”

第7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一、 地方人大间合作的必要性

面对区域性公共问题,与地方行政机关间合作相比,地方人大间合作更具“超脱性”和“权威性”,特别是随着我国法治化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大作用的凸显,地方人大间合作会成为一种必然。

(一)地方人大间合作是地方间合作的一个重要层次

当今世界,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有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政府管理体系,地方政府在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方面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构成政府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意义上的地方政府分为三个层级:省级、县级、乡级。而从实际上来看,“我国的地方政府从纵向上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即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有的地方分为三级,有的地方分为五级),横向上更是形态各异,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地方政府,也有民族自治的地方政府,还有世界首创的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政府”[2]。地方政府是一个广义概念,不仅包括行政机关,而且还包括立法、司法机关,区域性、跨区域性地方政府间合作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仅限于行政机关的合作是远远不能透析各方合作的本源,地方人大间合作应是构成地方间合作的一个重要层次。

(二)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的需要

“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要事项”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汉江水环境保护是关乎汉江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民生工程,地方人大责无旁贷,必须从履职的高度介入到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去,而不是仅仅将水环境保护列入人大议案,监督、督促行政机关去治理。水环境整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和复杂性特点,仅以一地之力根本不可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地方人大应该从履职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加强与其他地方人大间合作,形成整体合力,达到对汉江母亲河的综合治理与保护。

(三) 开创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在我国,按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地方人大上下级之间是法律监督、业务指导和工作联系关系。实际中,自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以来,地方人大之间的关系也仅仅限于以召开会议、互传文件的形式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而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停留在对人大制度建设、工作方法和机关建设等方面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地方人大横向间交流与合作很少,在公共事务治理中合作更是少见。在针对汉江母亲河保护中,河谷两地人大常委会合作倡议,拟共同出台治理与保护方案,初步形成了一些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开创了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二、地方人大间合作困境分析

(一)认识不足,开放意识缺失

上下级人大关系比较松散,本级人大常委会只对本级人大负责,上下级之间没有主动合作与联系的动力与必须。现有的联系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开开会,交流交流,游山玩水,“坐一坐、谈一谈”,流于形式。在传统意识中,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能够认真贯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已属不易了,根本没有必要与其他地方人大合作,这些人工作眼光仅仅局限于本辖区内,主动走出去的意识不强,缺乏开放思维。

(二) 法律性、程序性强,缺乏灵活性

人大工作具有法律性、程序性强的特点,在介入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中,不像行政部门那么灵活,人大工作主要还是以法律、法规输出为主,站在贯彻法的高度督促行政机关去解决。在汉江母亲河保护上,只有列入人大的议案,人大才能行使职权监督政府去办理。地方人大对议案的选择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各方合作的力度,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的整体性与地方人大对议案选择的碎片化,导致地方人大间合作缺乏客体,必须加强合作。

(三) 规范性不强,制度不健全

地方人大间联系有组织、有计划的少,多数都是松散型、自发的行为,常因领导之间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而发生联系,缺乏制度化的沟通方式。包括行政机关间合作在内,汉江母亲河的保护至今没有形成一份规范化的地方间合作协议,地方人大间规范化的合作方式更是没有,目前仅仅是河谷两地人大常委会共同倡议出台方案保护汉江水环境是远远不够的。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方式,最终会导致合作随时搁浅、夭折。

三、地方人大间合作机制的构建

地方人大间合作能否有效地运转,构建科学合理的机制是关键。

(一) 构建规范化的组织结构体系

区域性公共事务的治理,必须建立制度化的组织载体统一行动。相对于行政机关的合作,地方人大间的合作规格更高、权威性更强。汉江流域地方各级人大可以安排城环工委工作人员作为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地方人大间沟通与合作,力争在全流域内建立地方人大间统一、规范的组织协调机构。

(二) 构建制度化的沟通联络机制

1.定期的会议制度。会议作为最重要的制度化沟通渠道,地方人大间合作也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有效的沟通方式。汉江流域的地方人大间可以协商轮流主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邀请包括行政官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在内共商汉江母亲河保护大计。

2.联合组织视察。针对汉江水环境保护,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和委员视察调研时,应邀请其他地方人大组织代表和委员参与进来,并倡议以后的视察活动要互派代表和委员,并通过城环工委牵头,形成制度化的沟通联络渠道。

3.信息共享与通报制度。汉江流域地方人大间要将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形成的一些好的做法与存在的问题,及时相互通报、共享信息。

(三)相互监督机制

地方人大不仅要监督地方政府强化对汉江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同时地方人大间也要相互监督。“人们自己不会监督规则的执行,即使这些规则是他们自己设计的。”[3]汉江母亲河老河口段的污染一定程度上是由上游丹江口无污水处理厂,加之水上餐饮暴增,屠宰场多,水污染严重造成的。丹江口发展造成的外部性却让老河口、谷城付费,从市场交易公平原则来看,明显不公平、不合理,但由于水资源不可分割性而造成产权不清晰、责任主体不明确,“谁污染谁付费”的市场原则是行不通的,必须借助公共部门力量进行干预。地方人大作为地方最高权力机关理应发挥积极作用,构建地方人大间相互合作监督机制。针对汉江水环境保护,老河口人大应与丹江口、谷城等地方人大建立沟通联络机制,互相监督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努力构建“合作―监督―合作”良性循环模式,通过各方的共同合作来达到汉江水环境良好治理与保护效果。

针对汉江母亲河的保护,地方人大间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沟通联络渠道,形成区域内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整体合力,让“谁污染谁付费”的市场原则能够真正地贯彻执行下去。

参考文献:

[1]乔・B.斯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2003年版,第122~123页。

[2]沈荣华:《中国地方政府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第8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实际上,深圳作为率先发展、先期便承受环境压力的城市之一,较早就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也较早地开展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探索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是理念和行动的结合体,多年来,除了理念上的不断探索、创新,深圳市一直通过治污保洁工程平台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行动的落实,较好地发挥了全市环境治理项目的统揽、统筹和优化作用,迄今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

11年来,深圳治污保洁工程共实施任务1450项,累计完成投资557.25亿,深圳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年一个台阶

实现平台不断拓展

2003年,治污保洁工程作为十项民心工程之一,由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后,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响应。2004年成立治污保洁工程领导小组,2005年全面部署实施治污保洁工作……11年来,深圳环保人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以大环保、大结合、大计划的开拓理念为指导,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实现平台不断拓展、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以大环保理念构建治污保洁平台。深圳治污保洁工程构建了“大环保”格局,统筹了全市各区和新区、市直部门、国有集团及重点企业等38 家成员单位的力量,举全市之力开展工作。各成员单位从被动参与到主动配合,从逐步认可到积极谋划,再到逐级考核,治污保洁已然成为统筹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综合平台,也成为各区、各部门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

以大结合理念指导环境改善思路。按照工程与管理相协调的大结合理念,治污保洁任务以工程项目为主,政策制定、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项目为辅,坚持末端治理与源头污染防控相结合,工程建设、运行与配套的科学管理制度相结合,从而更大地发挥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大计划理念保障项目延续。为保证工作的延续性,治污保洁先后出台了两个五年行动计划,对政府各类规划进行具体细化,作为项目储备库。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当年环保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及工作重心调整,制定各年度任务方案。

推陈出新

实现令不虚行

11年来,治污保洁平台之所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并取得显著成效,究其原因,贵在坚持,重在创新。深圳环保人以内容创新、管理创新、考核创新为核心主线,从计划统筹、协调服务、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创新,先后建立了 11 个工作机制、9 项工作制度,有科学计划,有过程跟踪,有量化考核,令不虚行。

建章立制,科学统筹。从计划统筹、协调服务和监督考核等方面不断完善治污保洁工作,在省、市各相关规划、计划、方案、会议等基础上,对既定“文件”进行具体细化和延续部署,真正实现了“计划”与“落实”的有效衔接。同时,细化阶段性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各成员单位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长效推进机制,促进项目的有效落实。

任务分批,动态调整。年度任务分批下发,涵盖每年各阶段工作重点,确保任务制定的科学性。同时,按照既定原则和程序,年度任务可动态调整,既尊重任务实施的客观实际,又避免任务调整的随意性,保证任务的强力推进。

监督跟进,定期评估。创造性地引入了第三方现场督查制度,每月现场查勘,准确掌握工程进度,多年来纳入第三方现场督查的项目达 705项次,编制督查报告141份。还先后完成了三年、八年和十年回顾,不断地总结经验。

多方考核,奖罚分明。考核机制健全、程序严谨、规则明晰、不断完善,有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察员、环保专家共同参与,自查、第三方督查、现场检查、逐项佐证资料审核相结合,评定标准精细量化、操作性强,考核结果客观公正,总体认同度较高。考核结果进一步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还建立了约谈制度和表彰激励机制,11 年共评出领导小组特别奖 23个,优秀项目83个,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效应。

收获硕果

环境指数显著向好

环境基础设施和环保措施发挥效益慢,环境质量改善不能一蹴而就。11年来,深圳市GDP总值增长5.1倍,环境压力巨大,但深圳水、气、声、固废、生态等环境指标均显著向好,可以说,持之以恒、稳步推进治污保洁工程,为有效遏制环境恶化的趋势,持续促进深圳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年来,深圳治污保洁工程共实施任务1450项,累计投资557.25亿,其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547项,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5座,新增污水配套管网1400公里,深圳市主要河流水质改善明显;饮用水源整治77项,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饮用水和供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大气污染防治254项,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持续保持低位水平,灰霾天数和PM2.5年均浓度持续降低;噪声治理项目29项,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提高了0.9%,交通噪声达标率提高了16.5%;固体废弃物治理110项,建成无害化处理设施1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固废综合利用率持续保持上升趋势;生态修复与建设项目135项,建成绿道2400公里,总长和密度居珠三角城市首位,公园总数达到911个,是全国公园最多的城市,园林绿化水平显著提高。

治污保洁平台也为深圳市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两次复核、珠江综合整治和广东省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考核,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阶段目标及世界大运会成功举办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特别是深圳近年来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大气十条”、“水十条”,大力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出台了深圳大气质量提升40条、水环境治理40条、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方案等系列措施,相关具体任务均整合纳入治污保洁平台推动实施。

显然,治污保洁工程已成为具有深圳特色的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平台和长效手段,也是深圳想干、敢干、快干、会干的推进器,是深圳实现“深圳质量”、主动适应新常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十三五”将投资超800亿治理水环境

当前,深圳已明确了深圳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性方向,今年1月召开的深圳市委六届人大二次全会和市人大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率先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加大水环境和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十三五”期间将投入超过800亿治理水环境,全力打好治水提质攻坚战,到2020年使跨界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到国家、广东省考核要求,同时力争到2020年左右实现PM2.5浓度低于25微克/立方米。

治污保洁平台将继续服务于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和布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深圳生态环境保护热点难点。2016年,重点按照市委、市政府“城市管理治理年”的部署,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提升这一根本出发点,积极投入治水提质攻坚战,大力实施环境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通过进一步加大专项督查督办、建立项目档案库、强化调研和服务等措施,强化平台对全市污染治理项目的统揽、协调和优化作用,确保衔接有序、约束有力,扎实推进项目实施。

据介绍,2016年全市治污保洁工程现已下达两批任务共369项,包括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08项、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21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53项、噪声污染治理2项、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35项、生态恢复与建设12项、产业升级和绿色系列创建与清洁生产12项、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26项。

深圳市人居环境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治污保洁工程将突出问题导向,狠抓重点,突破难点,挖掘亮点,重点推进七项工作。

一是加快水环境治理,扎实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及改造提升、污水管网建设、河流综合整治、饮用水源保护等项目实施。

二是以发达国家先进城市为标杆深化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在抓好市民直观感受最强烈的扬尘污染治理的同时,着力补齐柴油车、船舶及挥发性有机物三块短板。

三是稳步推进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既有设施运行效果评估及改造提升,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四是持续推进公园建设、绿化提升及生态恢复改造工程。

五是加强市民投诉集中的施工及交通噪声污染防治,严厉打击噪声扰民。

第9篇:水环境调研方案范文

水是生命之源泉、生产之要素、生态之基础。推进水环境整治是顺应群众呼声、改善社会民生的必然要求,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迫切需要,也是倒逼经济转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台州市区地处温黄平原,水资源缺乏,水面率不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由于传统产业沿河沿岸分散布局的模式以及城乡管网覆盖的不足,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安全状况日趋严峻,市区大部分水质呈劣Ⅴ类,基本上出现“有水皆臭,有水皆污”的状况,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对此,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并到现场督查。市人大、市政协十分关注,市人大作出关于全面开展水环境整治的决议,市政协提出关于台州南片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案,并组织代表、委员多次对水环境整治工作进行视察。为扭转水环境恶化的状况,2011年9月开始,台州市坚持“科学治水、铁腕治水、工程治水、合力治水”方针,紧紧围绕“保护水环境、保障水资源、遏制水污染、重建水生态”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铁腕治水大会战”行动,强势推进市区水环境整治工作,聚力打造优美水环境,努力实现三年内消除河水黑臭现象。到目前,市区主河道的水质明显改善,发黑发臭现象逐渐消除,河里开始出现水生动植物,铁腕治水成效明显,得到了群众广泛肯定。

 

科学谋水,标本兼治促整治

水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长远,统筹规划,与城市发展、水利建设、景观绿化、人居旅游等充分结合起来,合理推进,力求实效。

坚持系统谋划、规划先行。在认真总结过去整治经验和反复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远近结合、截补兼顾、点面联动”治水方针,明确了“分段式、小循环”的治水思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投标,由国内水利方面的权威院校——河海大学负责编制《台州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2—2020)》,提出到2015年,基本消除水质发黑发臭现象,消除劣Ⅴ类水体,主要河道基本达到水功能区要求;到2020年平原河网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河道力争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要求。同时,将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充分结合,制定了2012—2015年工作计划,着手修编《台州市水资源规划》和《市区排水规划》。

 

坚持源头管控,标本兼顾。就水治水只能治标,难以治本。水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在源头,难点在源头。必须树立固本清源思想,坚持重心上移,关口前移,着力加强源头控制。我们从促进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入手,抓好工业污染防治,严格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大力推进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重点水污染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力度,开展重污染行业废水排放达标整治。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结合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做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搬迁或关停,引导农业走园区化、规范化、现代化、生态化发展之路。抓好生活污水收集,结合雨污分流工程、从建设初期雨水利用工程入手,确保污水进厂。今年以来,市区完成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129家,治理、关停畜禽养殖场17家,建设生态养殖场(小区)1家,推广测土配方施肥33?郾1万亩,实施农药减量控害10?郾73万亩。同时,完善政策,先后出台了加强市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加强病害动物及其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加强长潭水库保护补偿机制等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管理,保障水环境整治顺利开展。

 

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一方面,以重要节点为突破口,逐步、逐段治理河道。各县(市、区)每年自选两条以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关注度高的河道或河段开展综合整治,通过拓宽、疏浚、截污等,将其打造成亮点工程、样板工程,力求整治一线、截污一片、清淤一段、绿化一带。近年来,先后建成了一批如葭芷泾文化长廊、路桥南官河十里长街一期、黄岩滨江二期等集防洪排涝、生态亲水、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河道,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今年以来,东官河综合整治项目、青龙浦排涝工程、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栅岭汪排涝工程等进展顺利,15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也已启动。另一方面,立足抓水系的整体整治,强化三区联动、市区镇村四级联动,面上推进,提升市区水环境整治总体水平。在路桥区新桥镇开展镇村联动(区域)水环境整治试点,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参与水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铁腕治水,多措并举促整治

水环境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水环境整治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必须有“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纪律”,从严监管、从严执法。

重点整治,有序推进。市政府制定年度水环境整治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对群众反映强烈、人大专题询问会上提出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排出市区水环境整治36个重点工程项目,作为《“铁腕治水大会战”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逐项落实到三区政府、台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责任部门。今年开始实施水环境“百项整治工程”,以项目化整治为抓手,确保河道整治建设落实到位。到7月份,108项工程中有70项已进场施工,15项开展前期工作,8项提前完成,共投入整治资金4?郾1亿元。

 

强化执法,多方联动。市纪委、监察、检察、法院、公安、环保和工商等单位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台州市环境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的工作意见》,有效解决环境执法力度不强、威慑力不够等问题。开展医化、电镀、铅酸蓄电池、熔炼、固废拆解、造纸、印染和制革等行业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顶风作案人员,行政拘留142人,刑事拘留9人。开展环保公安联合执法月行动,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5件,取缔各类非法企业14家,行政拘留27人,有效打击和震慑了水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加强对市区沿河排污口的查处与封堵,重点打击餐饮等服务行业的混接、私接现象。结合“三改一拆”工作,按照“控新”、“减旧”、“常态管理”三大目标,开展涉河“两违”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出市区涉河违法建筑23万多平方米,将在今后三年陆续予以拆除。目前已拆除涉河违法建筑9?郾9万平方米。

 

强化监管,严控污染。组织开展全市河道等级划分工作,强化河道管理,对市区河道实施全天候保洁。加大河道巡查频次,严控周边涉河项目建设,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明查暗访,并把检查结果记录在册,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建立了水污染应急举报查办制度,确保对违法问题跟踪到位、查处到位、整改到位。加强对各区水环境整治成效的监控,完成了三区及台州经济开发区交接断面和主要河道的水质监测点增设工作,目前共设监测点47个,并根据监测结果建立起定期水质通报制度。

工程护水,引疏结合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