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

第1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关系

党的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协调推进、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单兵突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始终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生态文明发展程度。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之一便是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进程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两者是统一于一体的。

一、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为此,我们要倡导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新型城镇化基本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改变过去对扩大城市规模、扩张空间的片面追求,坚持城镇化科学发展,以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文化的提升为发展基点,使我们的城镇变得更加舒适,成为经济发展迅速、环境友好型城镇。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三、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体中新兴经济体。但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活动中对于短期经济利益的盲目、片面追求,忽视了环境资源的承载力,造成资源紧张,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亟待解决的众多难题。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梦想。

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是统一于一体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道路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在城镇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新型城镇化借助科技知识,走新型工业化路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污染,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总而言之,科学实施新型城镇化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反过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强也会极大的提高城镇的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保持城镇发展的永续循环。一味的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忽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必然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总而言之,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的永续发展离不开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

1、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具有统一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是衡量城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 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快速实现的动力和保障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未来,关乎人类的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方向。新型城镇化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工业化水平和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才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居民生活环境变得更加舒适,人民大众才能够更加积极的为城镇化建设做出努力,才能够珍惜美好的家园,而好的生态环境又给新型城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巨大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同步推动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可以分两点分析,即: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是因为经济迅速发展,由于生产资料的不均匀分布和因此产生的不均匀经济活动,最终使得某些地理位置人口不断聚集,形成城镇;新型化则是目前针对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坚持以人为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兼顾为原则,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只有同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实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共赢局面。如果只是加速城镇化建设,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那么,最终我们的居住环境会变得很恶劣,资源紧缺、污染严重、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同时经济发展也会停滞不前,整个社会因此陷入困局;如果只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经济发展,城镇化停滞不前,那么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然得不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也会因为经济发展不足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只有在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统筹兼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齐步前进,才能够让社会发展越来越发达,居民环境更加舒适、人类文明得以延续。

结语: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发展战略地位。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进程中,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加强全民建设生态文明城镇意识,走绿色发展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学习理论知识,以先进的理论为先导,在实践中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善于总结,统筹兼顾,实现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早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孙晓冰.山东省低碳生态新型城镇化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2011(12)

[2]杨继学,杨磊.论城镇化推进中的生态文明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6)

[3]缪细英,廖福霖,祁新华.生态文明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问题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1(1)

第2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关键词] 生态城市,哲学思考,生态城市建设

[to] picked ecological city is the people in the long-term ideological progress,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ity evolution, are summ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a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form. Ecological city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t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view of the city. Thoughts origin of ecological city and it is rich in theoretical basis, such as the "nature and humanity" thought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idea of garden city,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so on, in urban development, characterized by emphasis on combination of people, city and nature.

[key words] the ecological city, philosophical thinking,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剧增。人们享受着城市化过程中以及城市化后提供的现代科技、现代文明、现代生活等种种好处的同时,城市也给周边的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改善和解决诸多的城市问题,如何缓解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考虑城市建设,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哲学命题。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应运而生,最早源于霍华德“田园城市”的规划思想,再到赖特的广亩城市,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摸索,逐渐形成城市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生态城市强调的是城市发展要充分融合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实现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城市概念及特征

1、概念解析

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从广义上讲,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的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2、生态城市的特征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即中国古代所说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人合一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最终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统一发展。

(2)高效性

其实就是人力、物力、财力等达到一个高效运转、循环利用的状态,在知识生产和基本物质生产中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质、能源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整个城市呈现出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态势。

(3)整体性

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体现在环境、社会、人的利益上,并寻求协调统一的发展。生态城市强调合理配置资源不仅要求环境宜人,同时兼顾社会、经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4)持续性

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兼顾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将保护生态作为发展的首要原则,最大程度的降低城市发展对生态造成的危害,保证发展的健康与可持续性。

(5)全球性

生态是无国界的,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都是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影响的。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全球应该加速推进交流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的进程,共同研究生态城市的发展方向。

生态城市体现的哲学内涵

1、以自然为本

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是自然哲学,这种哲学把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在总体上的直接观察并加以抽象猜测,在自然界中寻求统一。从地域的选择来看,早期的城市大都是建立在一些自然生态良好,适宜人类聚居的大江大河流域。由于当时主要以农业为主,城市活动不仅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农业还要依赖与环境,从而城市活动与大自然形成了协调的局面。

“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在古代的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传承中也对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深深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城市建筑与人居环境规划当中。特别是古代的都城,城市的选址大部分都要根据周边的地理位置来定,有的地势陡峭,易守难攻,有的地势平坦,靠近江河湖泊,适于建造大型城市。路网水网的规划,也是受到自然的影响,尤其水网一般沿用自然水系。在城市建筑方面,建筑的样式和材料应用都深深地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南方的吊脚楼形式就是受到地形气候的影响产生。中原地区由于古代的气候原因,建筑的材料多以木材为主,都是因地制宜,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2、以人为本

近代开始以来的世界观由笛卡尔——牛顿的机械论所支撑,而这种世界观却给现代社会带来种种危机,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哲学却是对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是人类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

从人类文明开始到现代,城市在人类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最重要的人工自然和聚居地,财富和文化的载体,城市首当其冲的受到现代生态哲学和自然观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城市是对工业文明时代城市畸形发展理念的否定与改造,也是现代人类居住区的高级形式和阶段。建设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态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优化城市与周边环境的生态依存关系,减少城市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城市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依靠现代先进的技术与理念,在低投入、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实现天人合一,达到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3、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共同发展为本

从城市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开始,城市规划与建设就一直直接或间接的以最适宜人类居住为条件。“田园城市”等一系列的城市规划理念的提出都表现出了人类对城市空间“宜人化”的追求。因此,生态城市的出现正是迎合了当代社会对于可持续性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诉求。

生态城市在追求自然美的同时也追求人文美,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且更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生态城市的“自然”是指要保持城市的自然特色和景观,使城市的人工景观与城市周边环境充分融合;“和谐”是指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且要实现城市社会中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文化交流,思想的冲击以及城市的发展后的理性选择。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使人们能充分享受便利的生活设施和高效的信息交流,生态城市的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的本质要求

生态城市最为理想的城市模式,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不仅强调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其本质要求蕴藏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个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而生态城市的生态,不再是单纯的大自然生态,而是包含了自然、社会、经济在内的城市生态系统。简单来说,生态城市是人们在长期的城市发展摸索中,提出的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系统相互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理想人居环境的理念。

总之,生态城市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人们在长期的思想进步,社会发展,城市演变历程中总结出来。生态城市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获取文化遗产中的宝贵经验。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中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与现代生态城市建设的观念不谋而合。当然,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生态城市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人们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对自然规律有深层的认知,使得人们正确把握生态城市规律与城市发展的契合。

因此,在生态哲学,生态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导下,让生态城市建设走向社会群众,让生态观念深入人心,为城市生态化建设提供人员基础,从而真正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肖玲. 从人工自然观到生态自然观[J]. 南京社会科学,1997

[2]杨爱华. 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J]. 东岳论丛, 2003

第3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一、蒙古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

(一)蒙古民族物质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游牧生产方式是蒙古族物质资料的基本生产方式,因而成为他们物质生活方式的基础。草原的生态环境特点,促使蒙古民族最终选择了以游牧为主的物质生产方式。从考古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来看,这种选择是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抉择而最终确定下来的。

游牧生产方式外在的最基本特征是“随畜迁徙”,马的驯化和驭马术的发明,为游牧生产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畜群是逐水草而生,人是“逐水草而居”。这是草原游牧文化典型的生态文明特征。这种建立在人顺应自然、融入自然、乐于自然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在尊重了自然规律的同时,也满足了人类的社会需求,因而创造了天人和谐的草原生态文化。在生产习惯上,蒙古民族始终遵循生态规律。直至今天,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牧民依然保持选择水草丰美的草场,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进行游牧的习惯。

蒙古族保持游牧生产方式传统的原因,应当说是蒙古族牧民对人、牲畜和草原的三个层面生态适应性规律认识的结果。游牧的实质在于充分认清不同自然条件状况下的草原功能,按照人、畜、草的生态适应规律,实现有意识的划区轮牧。在一定条件下,它是最有效的利用草原的方式,也是人们适应草原生态平衡规律的最佳选择。

游牧民牧放的畜群主要是牛、马、羊、驼,物质生活资料也基本取自所牧放的牲畜。受此生产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物质生活显现出生态文化的特征。饮食上,游牧民的食品来自于牧放在天然生态环境中、顺其自然成长的各种动物,是在人们毫不干预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绿色产品。饮乳、食肉,完全处在一个整体的生态循环系统之中。

蒙古包也是适应草原生态环境和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活建筑,从建筑材料到结构以及形状,都不同于农耕地区的建筑,是蒙古民族处理人、畜、自然关系的产物。与农耕民族的建筑相比,蒙古包用最小的生态代价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就其耗费的资源之少和生活功能之完备来说,蒙古包是既环保又人道的建筑。

此外,蒙古民族的服饰、交通工具等,无不体现着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他们在实际的物质生产和生活中以“至诚”心理对待天――即自然生态,因而保证了草原千百年来的原生态面貌经久不衰。

(二)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蒙古民族的生态意识根源于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并由此形成的崇敬意识。这种崇敬意识表现在蒙古民族精神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从精神生活的陈述性活动方面来看,自然崇拜是蒙古民族精神哲学的典型特征。

中外学者的考古研究认为,蒙古族对天地的崇敬意识非常久远。许多民间传说都表达了对天――地――神――人――草木关系的整体认识,认为天地自然长成,天神创造了人类万物,天、地、神、人、草木构成了一个和谐共处的整体。这种观念成为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蒙古民族形成了天父地母的意识,人与天地成为一体。因此,蒙古民族自称为“天之骄子”。

蒙古民族对女始祖、生育和母权的崇敬是同火及日月相联系的。这种观念反映了蒙古民族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生态观。这种世界观也是他们生态文明意识的又一基础。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策略性活动来看,祖先神灵崇拜是他们神学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萨满活动中。萨满活动的产生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部落的“萨满”被认为是天神的经纪人,可以自由地上天入地,太阳、月亮、山川、部落祖神是他们沟通的对象。他们常常主持战争、狩猎、大汗登基和国家祭祀等大型神事活动。台尔甘节――集体祭献活动,就是“萨满”主持的比较重要的祈祀活动,具有相当古老的意识成份,又是一种祈福和感恩活动。整个台尔甘节的中心环节是向神灵祷告和祭献酒、肉及其它食物,祈求神灵接受祭品并赐福于人们。

从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来看,英雄崇拜和伦理崇拜是蒙古民族文学艺术的核心特征。

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表达崇敬、欢乐、喜悦情感的重要方式,其目的也是祈求神灵保佑生业兴旺和家人安康。

蒙古民族拥有体裁丰富的口传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祝赞词、英雄史诗、故事、民歌、诗歌、格言等等,成为其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尤以英雄史诗著称。长调、好来宝、安代舞、盅碗舞、嘎拉哈、射嘎拉哈、射布龙等民众形式,绘画(岩画、皮画、毡画、树皮画等)、雕刻(骨雕、石雕、木雕等)、雕塑(泥塑、羊油塑)、刺绣等艺术形式,都是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情感表达方式。

蒙古民族精神生活的情感表达活动的审美趣味,反映了蒙古民族在草原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选择。一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二是对人伦关系的关怀,对先祖的崇敬,三是英雄崇拜,四是对纯洁爱情的歌颂。

(三)蒙古民族社会生活方式的生态文明意识。社会生活方式是受制度习俗等规范的社会活动行为方式。蒙古民族的制度习俗所体现的生态文明意识更主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热情好客,待人诚恳,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日常习俗。他们没有那种狭隘的私属空间意识,无论是陌生人还是熟人,只要不是敌人,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空间,他们都会给予热情周到的接待。

蒙古民族的礼仪要求,不但要对人以礼相待,而且要时刻礼待天地神灵、畜群等。这在日常生活中是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例如饮酒时端起酒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着酒上下弹点三下,其意在:敬天、敬地、敬火神(祖先)。

接物待客的日常礼仪中,敬献哈达是接待正规客人时必须的见面礼俗、礼节;鼻烟壶也曾经是重要的礼宾媒介物;酒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重要的媒介。

敬老是蒙古民族日常礼节的核心,日常生活中以年长者为尊。

蒙古民族的婚丧嫁娶社会习俗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蒙古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蒙古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生态学特征。

节庆游艺社会习俗。蒙古民族节庆游艺文化丰富多彩,有与蒙古族崇拜天地的信仰观念相适应的“白节”; 一般在每年农历6月―8月举行的群众集会游艺活动“那达慕”;有以丰收和“马文化”为内容的“伊慕额”节;有招福求禄的“达拉勒嘎”节等。此外,蒙古象棋是深受欢迎、盛行民间的技艺性游艺,具有鲜明的草原生态特色。

蒙古民族在千百年的游猎、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禁忌祭祀风俗,其核心表达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的观念。其中有火禁忌、门槛禁忌、水禁忌、行为禁忌等。

蒙古族的文化既是自然的,又是伦理的。这是一种典型的生态文明意识主导的文化。从上述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蒙古民族把苍天绿地当作生身父母,把日月星辰、山川湖泊、水火草木看作具有灵性和生命的事物,把这种意识贯穿到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因而形成了要顺从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甚至于敬畏自然才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伦理意识。蒙古民族对自然的人化、神化、灵化的解释,催生并强化了蒙古民族对大自然或自然物崇敬的情感态度和追求,形成了尊崇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念,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现实。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因此也必然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尊崇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以人为本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更是实现科学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价值选择

蒙古民族“尊崇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有利于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而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是意识形态建设,更重要的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建设。

实践证明,到目前为止的农业产业和工业产业都不足以承载生态文明的伦理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实现生态文明价值目标的产业基础,即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放在以智力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标为主导的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之上,把发展知识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逻辑性前提。

目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表现为传统产业的知识化、文化化和文化发展的产业化。从本质上讲,知识经济就是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基础,生产创意性知识产品以及应用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经济形态。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意性产品生产的产业化,就是说包括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不再是由单个人或单位的生产,而是在一个形成链条的产业上的生产;二是创意性知识产品实现财产化并成为可以进行投入的生产要素,这种生产要素成为所有社会产业发展的关键性要素,亦即主要价值来源。

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以智力要素投入为动力,以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满足最大化为目标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与以往的智力投入相比较,智慧产品更多地是围绕最大化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知识,并且具有财产属性。因而,是否有创意成为知识经济形态下生产的关键性因素。所以,生产具有创意性知识产品的产业,必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关键性产业,甚至核心性产业。面对巨大的社会需求,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生产仅仅依靠原有体制的个体职业化选择是难以承受的,必须是由一个创意阶层来承担。因而,伴随着创意阶层的形成,一个大量生产创意性知识产品的产业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创意性知识产品的生产个体职业化走向社会产业化,是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必然。

第4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关键词:建设 节约型 园林

节地型园林绿化的建设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意义

1.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一原则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节约是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2.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园林绿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绿地面积如果已经占到了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40%以上,那么它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园林绿化自身必然要体现节约精神。

3.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正确选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园林绿化产生和存在的最本质要求,而生态理念的贯彻与节约理念的实现有着内在的、密切的和必然的联系。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决定了其自身必须是节约型的,只有体现了节约,才能使城市园林绿化实现本质功能,走健康发展道路。

4.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标。节约型园林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实现绿化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绿化建设各项要求,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完全一致。

二、节约型城市园林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城市园林建设同时也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园林的建设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规划到设计,从设计到施工,再从施工到管理,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对园林建设质量都非常重要。目前的状况却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就匆忙施工,甚至出现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在有限的建设施工期里面,很难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出现浪费的现象。现在有不少的城市园林设计盲目的追求视觉效果,违背生态规律,没有根据建设时需要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进行节制,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失去了原有设计的风采。在国外,有很多城市园林的建设实践为我们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例如:德国长期大力发展对雨水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通过在雨季收集雨水,从而解决了大部分城市园林景观用水。

三、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建议

1.使用耐旱植物。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要尽量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耐旱植物的应用,既能满足景观营造的需求,又可节约大量水分,如圣柳属植物,从早春至深秋时节,开花时间各不相同,花色各异,是缺水型绿化的理想灌木。

2.坚持因地制宜,保护原有生态。因地制宜是节约之本,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保护原有的自然树木及原生树木、花草,实现安全清洁的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和日常管理。同时开辟新的绿化领域: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增加城市绿量。要多利用乡土植物,其不仅适宜当地的生长环境,而且管护成本少,也最能体现当地的绿化特色。

3.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强调以人为本。城市绿化是为了改善、美化环境,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城市的绿化水平,营造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占主导地位,城市绿化是努力使城市生态系统接近自然生态系统[3]。

4.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在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中,节约型园林绿化应按照资源的合理与循环利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园林绿化效益达到最大化。

5.自觉的生态意识是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动力。要实现《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纲要》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的总目标,就必需要改变一切不符合生态原则的政策,推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6.优化园林植物配置。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坚持以树木为主体,提倡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结构,强调绿量和生态效益,草、灌、乔的比例以保持在1∶3∶6为宜。实践表明,草坪的耗水量远高于乔、灌木,而生态效益却比乔、灌木低得多。因此,能遮荫的树木要多栽于路旁及广场;居民小区等应适当增加简易的乔、灌木。

7.推广节力型园林建设。节约型园林就是应该以便于养护管理来作为衡量的标准,要求在园林绿化的日常养护管理运营中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达到最佳的绿化效果。三分种七分管,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费用已经成为我们地方政府的不小的开支甚至是负担。随着人力和资源成本的逐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费用也将越来越高,如果不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问题,园林绿化将成为我们地方政府的难以承受之重,我们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要把节约人力、便于养护管理作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考核标准之一。

总之,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园林绿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只有人人都树立节俭意识,并渗透到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养护等每一细处,才能又好又快地推进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2007,29(4):64-68

[2]侯先颖.树立科学园林观构建节约型园林[J].河北林业科技,2007(2):43-44

第5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我县实际,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创业振兴”的总要求,正确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好”与“快”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首要的是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尽管现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资源要素的制约、深层次的利益调整、转型发展时期矛盾多压力大等,但是作为国贫县,既要讲快,更要讲好。要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要素利用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二是发展与民生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的改善要靠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来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要靠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优先发展教育,更加重视以创业带动就业,更加重视社会保障,更加重视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重视社会稳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协调。:

三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提升互促互进,是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资源要素、经济财力等是硬实力,文化、制度、体制机制等是软实力。制度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贫困地区要实现发展,“软实力”显得更为重要,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力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动力活力。

第6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就经济发展理念而言,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地发展。所谓又好又快地发展,就是要把发展的“质”和发展的“量”结合起来,不能只强调“质”而忽视“量”,更不能只强调“量”而忽视“质”;从二者关系来说,“质”是第一位的,“量”是第二位的,要在保证“质”的基础上,注重“量”的增长。而要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既要在经济发展的“质”上下功夫,又要在经济发展的“量”上做文章。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处理好转变与发展的关系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因此,始终坚持并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地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发展理念中贯彻和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换言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体现在经济发展理念中就是又好又快地经济发展。就经济发展目标而言,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只是手段和途径,通过这一手段和途径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是目的和根本,即经济发展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行动原则。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目标,正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增长率显著提高,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各种资源环境问题仍很突出,主要有:粗放利用和浪费资源的现象依然存在;破坏土地和占用耕地的行为屡禁不止;部分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石油、铁矿石等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迅速提高;环境污染加剧,一些与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或患病率持续上升;等等。因此,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目标,才有利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进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就经济发展方式而言,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它要求在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的前提下,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党的十报告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1](P17-18)然而正如人们所说,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不是道理,只有科学发展才是真道理。党的召开之后,我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各项建设事业均取得了可喜成就,使国人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虽然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还要面临不少困境,还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但是应该承认,发展仍然是破解我国所有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为此,我们要牢牢扭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着力把握发展规律,牢固确立生态文明型经济发展方式,力求实现低资源能源消耗、低生态环境破坏、高经济社会效益,也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就经济发展道路而言,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在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新型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地理条件、资源状况、环境承载能力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这是因为:迄今为止,我们走的基本是其他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先开发后保护”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是一种拼资源、拼人力、拼成本、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虽然我们经济增长的速度令世人刮目相看,经济发展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投入的成本太高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我们不但透支了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和资源,也透支了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中极为宝贵的人力资本和权益资本,从而与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依靠科技和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相去甚远。因此,我们一定要且必须要坚持走贯彻和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既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又要生态良好;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总之,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道路这四个主要经济方面,都必须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这就是党的十报告所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1](P34)。只有这四个方面都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搞好。

二、时间维度(历时性或纵向)———经济层面不同阶段或环节的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层面不同阶段或环节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也就是融入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或环节,从而建设不同阶段或环节的生态文明。如从社会生产总过程来看,每一经济活动都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环节,在这四个环节中同样也都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P34)。所以,生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交换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分配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消费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属于“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全过程”的范畴。以生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就是要进行清洁生产,实现生产正义。生产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存在形式,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过程,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一般说来,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必须具备三个前提条件:一是作为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的劳动;二是劳动者将劳动置于其上的劳动对象,包括被纳入生产过程中的没有经过加工的自然物和已经加工过的物体(原料);三是劳动者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现实的生产,就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而生产出劳动产品,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这样一来,生产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处理好尊重客观自然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既要正确地认识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又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有效地保护自然,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之路,实现生产正义。以交换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就是要进行公平交换,实现交换正义。交换是指人们之间相互交换活动或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交换,包括人们在生产中发生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也包括一般劳动产品和商品的交换。具体说来,交换可分为四类:一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如分工、协作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二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道工序之间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等的产品交换;三是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最后进入消费领域之前,针对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保管等,在各个不同生产部门或单位之间所进行的交换;四是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在进入最后消费领域或环节所进行的交换,它是直接为消费而进行的交换。在这四类交换中,第一类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后三类则是联结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可见,交换是生产者之间、生产及由生产所决定的分配和消费之间的桥梁或中介,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中间环节。这样一来,交换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处理好交换与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等价交换和公平交换;既要遵循自由平等、互惠互利、公平交易的原则,又要履行交换责任和义务,讲求诚信,做到公平公正,实现交换正义。以分配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就是要进行合理分配,实现分配正义。分配是指把劳动者通过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分归给社会或国家、集团和个人的活动。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分配,包括作为生产条件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力的分配和作为生产结果的劳动产品的分配。在这里,作为生产条件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力的分配,属于直接生产过程,它决定了生产的性质;作为生产结果的劳动产品的分配,其性质也取决于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力分配的性质,劳动产品分配是达到消费的必经阶段和重要环节。这样一来,分配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就不仅要处理好人力、物力、财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分配和公正分配,还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不仅要共享劳动成果,也要共担因生产劳动特别是破坏性劳动所带来的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一切后果,从而实现分配正义。其实,分配正义不只是限于财富和物质分配,还有权利、责任和义务的分配等。以消费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就是要进行适度消费,实现消费正义。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使用和消耗社会财富的过程。作为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消费,包括在生产过程之内进行的生产消费,也包括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个人消费。生产消费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对由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构成的生产资料和由体力与脑力构成的劳动力的使用和耗费,是直接的生产行为,属于生产要素的耗费,是在生产过程之内进行的消费;个人消费是人们把通过劳动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社会成员个体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间接的生产行为,属于再生产出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者的耗费,是在生产过程之外进行的消费。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样一来,消费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就不仅要处理好消费与生产、交换、分配之间的关系,进行正当消费、合理消费,还要协调好消费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绝对不能以消耗资源、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满足部分人的消费欲望,提倡环保消费、绿色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人们既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也要履行应尽的义务,还要保持人类消费与环境供给能力、吸收能力、补偿能力、再生能力和恢复能力之间的和谐,从而实现消费正义。

三、结语

第7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生态文明建设;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则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变,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节约资源、友好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预示着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相互适应,对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之义,宣示着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必须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当前的主要任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的能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方面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处在对问题的初步论证的阶段,尚且没有系统化的体系形成,一些要素理论比如经济增长的方式、生活及生产的方式等等,仅局限于对单项内容的阐释,而经济发展方式应该从发展的意义做出整体的研究。生态文明是人们从现代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文化反思,进而向诸如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各个生活层面展开。建设生态文明,不论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或是从环境保护的价值层面,都对人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但现今更多的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问题阐释,对于深层挖掘其实践可操作性显得匮乏。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方向和目标的明确指引,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只局限于理论、观念或原则上,而应切实的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使其能够引领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生态文明的转向是必然的趋势,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与生态文明的理论联系起来,以作出相应的变革,从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提高,为未来的文明与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二、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思想的意义

面对单项理论研究所产生的不足,将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理论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及时转变思维,将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方向指引,这种相互的内在联系不仅能够使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得以丰富与深化,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意义理论的研究对实践的过程具有重大意义。将经济发展方式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整体进行深入研究,产生了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新理念。一方面,有助于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指导,将生态化的文明建设思想贯穿于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使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道路上;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是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原则表现到具体的实践中,作为一种手段、方式去推进,使其具有清晰的立足点和有效的可操作性,展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对人类追求新的发展和进步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三、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二者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但目前在一定的程度上,经济发展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冲击,使得两者之间发生冲突,从表面上看,似乎处于对立面,这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人口膨胀问题目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但人口膨胀问题突出,造成公民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或者就业呈现高峰等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严重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经济发展,致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向实践落实的效率太低,使得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够协调促进、和谐发展。

(二)缺乏意识和认识我国是世界人口比重大国,平均人口对资源的拥有量小且利用率较低,从主观上来说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客观上缺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的认识,从而未能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发展的观念,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不高,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的形成。

(三)技术经验短板,制度不完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缺乏关键性的支撑技术,对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也缺少经验,造成技术上的短板。另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构建配套完整的标准法规及政策体系,对企业及社会采取的不同机制尚无明确的区分。

(四)盲目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虽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依靠经济的发展,但若缺少自然环境这一条件,所有的发展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情形下,人们盲目的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价值,却忘记了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人类的家园,经济也将无从发展,忽视生态发展的价值,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降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方式中的能动性,长此以往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例如,人类以文明的方式存在于自然,而文明的形态不断更替,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的文明,人类不断地改变自然,大量破坏森林,没有干净的水,就不会有鱼类,也不会有渔业的发展;酸雨、沙漠化、温室效应等生态危机都是人类为了单纯的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造成的,这就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价值的后果。

四、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

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供给,单纯的紧抓一方面,将会造成社会的失衡,远离真正的发展目标,因此,经济发展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协调促进的。

(一)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充分的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摒弃传统的意识和认识,转变执政理念,在建设重大发展项目、发展城镇化、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都要首先考虑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坚持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树立发展是政绩,保护生态、建设生态文明是政绩的思维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

(二)坚持科学发展规律党的十报告指出了,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其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而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的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就是对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我们应时刻牢牢把握这一主题,紧抓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主线,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变,大力推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着力于将我国建设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倡导资源节约,合理开发新能源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内在要求是要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必须杜绝一切资源浪费的行为方式,包括体制性、决策性、观念性、管理性、标准性以及习惯性的浪费,完善体制设置的缺陷,弥补决策造成的失误,改进管理方法,正确树立价值观念,合理制定产品标准,养成良好的节约型生活习惯,倡导环境友好,坚决抵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环境间的良好互动和生态和谐。常规能源不可再生,蕴含量有一定的限制,开采利用过程都会造成污染,破坏环境。我们要根据能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储存比,注重节约能源,遵循可再生、可持续、清洁多元的原则开发新型可替代的能源,立足国情、顺应大势推动建设生态文明。

(四)自主创新,产业优化要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创新型技术体系,即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支持自主创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走新型的工业化文明道路,发展现代化高新科技产业,对落后的生产力要及时更新淘汰,促使工业与信息时代相得益彰,推动产业结构快速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的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的方式,改变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以科技进步、管理创新、人才素质培养为依靠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出口投资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改变。

第8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我市建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城市建设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和作用,在推进实施我市提出的“七大战略”、“9771”提升行动计划、推进合淮同城化、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中,都需要建设事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适应新形势、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现实要求。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建设工作的第一要务和本质要求。我们在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才能有新思路,改革才能有新突破,开放才能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才能有新举措。现在全市上下都在关注我市的城市建设,诸如建设山南新区,实施合淮同城化战略,加快沿淮城市群建设,参与泛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等,这都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并按照要求积极推动新一轮思想解放,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以解放思想促进科学发展,齐心合力谋划建设工作科学发展的新举措,使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奋斗目标,就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持能快则快、好中求快,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我们要在城市建设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力争少走弯路、不走弯路,积极推进我市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认清我市城市建设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委坚持 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__加速崛起的形势和要求,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全市建设工作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大原则。发展的实质,是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我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历史来看,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和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区域统筹城发展的协调性需要进一步改善,全市城镇化水平和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城乡二元结构缺乏深刻认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不强。二是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尚未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完整体系,与现代化城市要求相去甚远,如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系统配套水平低,城市废物处理水平尚未达到现代城市要求,公用设施系统完善任务也很艰巨。城市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性与文化中心、城市广场、休闲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城市特色不突出。城市的特色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横向比较,我们的城市仍然缺乏特色。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形象的品牌价值认识不深刻,城市整体形象设计滞后。城市建筑缺乏个性,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城市生态环境不优,缺乏系统的策划和吸引人的亮点。四是城市管理体制和应急管理能力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和充分用好学习活动这一机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找准建设工作不适应、不符号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和难点,把握好推进建设事业科学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机制体制,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工作,提升建设事业发展的质量、层次和水平。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落实到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中去

搞好城市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建设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建设事业只有保持较快发展速度采纳为我市经济建设、城镇化建设提供前提和支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求我们要着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们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建设指导思想要从片面的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围绕建设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旅游城市的目标,围绕人性化要求,把营建符合人的尺度、体现人性化意境的建筑与空间摆上突出位置,增强城市的空间归属感,以培育具有__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二是要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注重资源的节约和永续利用。__是资源型城市,资源在不断的开发和利用,也在不断的减少,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要高度重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工作,用城乡统筹、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挖掘建筑节能的潜力。三是要坚持发展的协调性,正确处理好东西部协调发展,缩小差距,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要切实重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农业县区的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使各城区城镇化水平趋于相对平衡。切实改善西部地区、潘集地区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改善居住条件、交通条件、人居环境条件,明晰功能分区,做到又好又快和科学发展。

2、八公山区要围绕地理优势、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谢家集区要紧紧抓住煤矿后勤服务基地的优势,抓住合淮阜高速公路建设、采煤沉陷区治理、生态修复的有利时机,同时两区破除地域界限,共同抓好结合部治理和建设,以此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配套。

3、各城区要按照“先布经纬,后织锦”建设秩序,重点抓好城区道路交通骨架建设,完善城区交通网络,推动绿化、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西部城区和潘集区的路网建设和出口通道建

设,力争在3-5年内完成城区道路骨架建设。其次,推进“织锦”工作,“织锦”工作要建而有序,要严格城市总体规划的执行,规划好区域规划和有关控制性规划,做到整体与局部协调,符合城市设计理念。

第9篇: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范文

[论文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其起居的主要场所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能提供居住的场所,而且能够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希望建立生态社区和寻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介绍我国生态城市社区的研究现状,以及生态城市社区的设计规划。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社区是一个以居民全面发展为主体,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保障,以技术变革和制度创新为手段,以生产充分满足社区人口所需要的社会产品为目标,实现社区复合系统良性循环的过程。社区可持续发展与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更关注人们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其对象是当地居民和他们的意愿;后者的内容更为广泛,覆盖了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舒适、健康、文明、高效益、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和谐共处,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生态型社区。这里的生态社区的“生态”不是简单的生态学含义而是广义的概念,包含“环境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生态社区是“具有适当的地域范围与人口规模,具备共同的生态文化意识,是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和经济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居住区”。

一、我国城市生态社区研究现状

进人21世纪,我国的人类居住地与生态社区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如1994年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人类社区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并动员全体民众参加,建成规划布局合理和环境清洁、优美、安静及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住区;目前,对于生态社区建设,国家主管当局已提出“应把注重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和住宅的质量放到(社区)规划的首位”的要求,表明了对社区生态质量的重视。我国学者近年来也开始注重生态社区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生态社区的功能、建设内容以及指标体系、标准的研究。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也相应出台了一些规范和标准,用以指导生态社区的建设。

二、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持

西方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生态社区的理论,可归结如下:

(1)景观生态学是生态社区最表相的基础,为生态社区建设提出最为基本的外在要求。

(2)人类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是生态社区的核心,前者为生态社区的发展进行定位,后者则为之提供建设方法和准则。

(3)生态伦理学从本质上阐明了“生态”的内涵,从人的道德层面上明确了生态社区的必要性,并且强调了它的价值,以至当生态与经济发生冲突时,成为衡量生态与经济之间冲突的尺度和扬弃标准。

以上生态学的各分支学科,成为支持生态社区建设的理论依据。它要求不能把生态社区建设片面地理解为“美观社区建设”或“绿化社区建设”等。生态社区的建设需要建立系统而全面、合理的标准和指标体系,使社区的建设在各方面充分体现其基本内涵以及优越性。

三、生态社区的设计规划

(一)绿地系统的设计

绿地系统是社区内唯一具有负反馈功能的生态系统,绿化的功能在生态社区的建设中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对社区绿地系统的建设往往偏重于景观上的美化,而忽略了绿地系统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调节社区布局的生态作用。同时在绿地系统建设中只满足于追求绿化覆盖率,绿化质量不高,采用的植被往往过于单一。研究表明复合的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效益远高于一个单一的草坪。一个生态稳定的绿地系统,其结构和功能要高度统一和谐,不仅外部形式符合美学规律,内部和整体结构更应符合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学特性。因此生态社区应采用“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复合绿地系统,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二)环境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增加辅助能源系统,对于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要求与建筑设计相协调,管道安装与给水系统配套,同时做好防雷与防雨处理;利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技术等要与地区电网并网;将地热用于户室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生态城市社区要求水环境系统中使用节水器具,全部污水处理率和排放率达标,建立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禁止使用破坏臭氧层产品,室内具有自然通风和机械换气设备;室内的声环境小于35~40dB。生态城市社区要求室外公共照明采用绿色照明,使用发光指示牌和立体照明设备;室内采用自然采光和节能光源;采用采暖、空调和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生态城市社区室外绿地采用具有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实现节约用地、节约资源综合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按照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原则分类处理。

(三)节约能源的设计

节能设计已开始普遍应用,尽管节能设计和节能设施可能是要多花钱,增加投资,但从长效来看,还是比较可取的。绿色住宅注重使用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表面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高效节能玻璃等新型节能建材,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采用外墙遮阴和屋顶隔热措施,控制建筑对热量的吸收,与自然通风降温手段配合,减少空调费用;采用能源及资源的分户计量收费体制,减少能源使用中的大锅饭现象。

(四)废物处理设计

生态社区应具备内部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基本处理措施,或是能够将废物在就近进行处理,以达到废物在社区内部或最小范围内的转移和消化。例如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和加强污水处理,就地回用。

参考文献:

[1]高吉喜、田美荣,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社区”探讨[J],中国发展,2007,12.

[2]谢守红,杨红霞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探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2004,04.

[3]王新军、郑晓兴,生态杜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上海建设科技[J],200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