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

第1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

1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作用

1.1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企业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为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创新的基础与衡量指标又为知识产权,企业经过不断持续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进行开发,并使之产权化,然后再将其投入到生产领域,这样企业所获得的丰厚利润就可以从这些新产品的开发而获得,从而还能将其转变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2为企业拓宽了市场空间

企业由于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这就使其产品具有“独创性”,真正实现所谓的“新产品”的目标,当技术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时,该企业就赢得了市场,取得竞争优势,从而为企业拓宽了市场空间。

1.3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

企业降耗、节能、减排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蕴涵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而成为可能,企业的运营成本的降低通过技术进步而实现,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被大大提升。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知识产权管理认识不到位

当前,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对知识产权管理没有从战略高度上进行规划。有形资产及其管理是企业所重视的问题,而忽略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对于专利战略也缺乏研究和制定。多数企业由于对知识产权缺乏从战略高度的规划,致使其自主创新成果只在我国申请了专利,而到国外却没有申请,一些企业虽然申请了专利,但宣传力度不够,这就造成专利成果利用率低,从而无法提高产品的产业化、商品化程度。

2.2知识产权管理缺乏资本化运作

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多数只注重对其表面的保护,而未进行资本化运作。模糊了对知识产权概念和价值的认识,尽管一些企业科技人员努力创造了智力成果,然而企业家对其重视不够,并没有将其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而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之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2.3缺乏知识产权管理与运作的人才

只有拥有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才能形成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据相关调查表明,当遇到涉及知识产权纠纷的问题时,企业通常都是直接聘请律师来帮助解决,对于相关的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专门机构多数企业都没有设置,也没有相关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研究及开发的专门人员的配置,也缺乏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引导。

3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对策

3.1初期实施防御型战略

企业要以自身现状、发展战略以及外部环境等为依据,编制出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并在企业研究开发、生产营销、资产运作、发展规划等环节纳入该战略,以促进战略得以有效实施。在企业实现防御型战略之后,就会拥有了一定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具备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此时企业就可以逐步向攻防兼备的混合型战略过渡。待攻防兼备的混合型战略也顺利完成后,企业再考虑进攻型战略的实施。

3.2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获胜与否。因此,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是企业当前急需完成的工作之一,并要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归纳到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中。市场竞争需要企业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同时,企业还要将人才市场中吸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尤其是知识产权法方面的人才,组成一支分工合理、团结互助的队伍,此外,还要加大财力和物力上的支持,这样才能使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得到有效保证。

第2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电网公司;财务风险;防控;对策

1引言

所谓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实际的财务收益与提前预期的财务收益有一定的误差,并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失。财务风险在一家企业的生产运营中是难以避免的,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的。对于电网公司而言,它是我国国有资金重点集中的对象,主要的核心业务就是建设运营电网,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电网公司的建设要由国家垄断支配,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限制,只有有计划地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电网公司才能健康的运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网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愈来愈明显。因此,维持电网公司的健康运行成了国家和企业的巨大挑战,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防意识已经迫在眉睫。

2电网公司在实际运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

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两大类。对于内部的环境而言,包括几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有资产风险、投资风险以及支付方面的风险。于外部环境因素来说,包括市场金融风险和自然条件造成的财务风险两方面,以下简述分析电网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1)内部环境因素。电网公司的资产数量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所以资产风险造成的财务风险应值得公司的重视,所谓的资产风险指的就是公司的资产不稳定性,主要包括资产质量风险和资产结构风险。两方面中只要一方面照顾不周使比例失调,对电网公司造成的风险是极大的。巨额的电网投资建设使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加大,多年以来国家各地区对电的需求量加大,电网公司投资量大于盈利,使得电网公司的建设和发展资金十分匮乏。以2007年为例,2007年国家实施了信贷紧缩政策,政策实施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贷率上升了几个百分点,使得电网公司的财务负担加重。(2)外部环境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风险对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影响甚重,金融风险值得就是金融方面的风险,往往一家企业金融风险带动的财务风险不容小觑。比如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本国的经济财政受损,全球的经济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更别说电网企业了。自然条件的对财务风险的引发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电力的不断推广,让千千万万的偏远地区也用上了电,同时增大了电力事故的发生,主要的因素有山体滑坡、地震、泥石流、洪水以及海啸台风等。举个例子来说,2008年四川汶川的“五•一二”大地震、2017年四川九寨沟的地震,严重的摧毁了电路,我国的电网公司受到了严重的财务风险。自然灾害人为的难以控制,所以自然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将一直存在下去。

3电网公司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

(1)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检查监督体系。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大部分原因来自公司内部,所以公司必须认识到财务风险带来的危害,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防意识,加强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定期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不容许出现偷税漏税的现象,使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下去。(2)提高资金的管理质量水平。科学的对企业的财务收益进行预判,关注好企业的资金流向,俗话说只有将好东西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体现它的重要性,所以提高企业对资金的管理水平对财务风险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4电网公司加强财务风险防控措施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及电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电网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之一,虽然电网企业具有独立运营机制,但是整体大局运行及经济资产都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电网企业就是国有企业的一个子链,如果子链发生问题那么整个电力行业都会受到影响。如果每个电网公司都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那么国家的电网就会稳定的运行,电力企业才会可持续的运营下去,因此加强电网公司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二是有利于实现电网公司降低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对于风险管理来说,财务风险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财务风险做好防控措施能降低整个企业的风险。企业采取适当的方式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稳定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兴起与衰落与国家的发展挂钩,而且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在真个发展过程中,公司经营的核心就是财务管理,企业计划的一切活动都是在财务允许的前提下运行的,合理有效的防控措施能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电网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能有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将损失降到最低,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电网公司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分析探讨了电网公司预防财务风险的重要作用,并且结合实例提出了预防和解决财务风险的措施。现今电网公司存在的财务风险已经严重到造成企业破产,财务风险是公司的命脉,它严重阻碍了企业经济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在认识到实际运营时遇到的财务风险之后,进一步地采取防控措施预防财务风险的发生。所以,面对以上问题,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式来预防财务风险。只要电网企业意识到财务的风险,才能防患于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鑫.电网公司财务风险防控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版),2017(3).

[2]邓伟妍.电网公司财务风险防控现状分析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7(1).

第3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偿二代”的全称是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也是衡量保险公司财务状况所必须考虑的基本指标。偿付能力监管由保监会负责实施,即检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并判断保险人的财务状况能否保证其履行财务责任以及在长期中维持经营。

保监会在推进监管进行市场化改革方面,遵循“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总体思路,放开前端的同时,切实管住后端,有效识别、防范和化解风险。在此,管住后端的根本就是风险监管,风险监管的核心就是偿付能力监管。

我国现行的第一代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以下简称“偿一代”)始建于2003年,并于2007年基本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体系。“偿一代”以规模为导向,要求保险公司的资本和业务规模相适应。但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偿一代”已显得过于简单,从中难以看出业务结构、承保质量、理赔及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也难以区分公司优劣,不能全面反映公司风险。

在认识到这样的情况后,保监会在2012年年初启动了“偿二代”的建设。与“偿一代”相比,“偿二代”最重要的变化就是将风险视为制度顶层设计的监控指标,从规模导向转变为风险导向兼顾价值原则,并建立起定量资本要求(防范能够量化的风险)、定性资本要求(防范难以量化的风险)、市场约束(通过对外信息披露等进一步防范风险)即“三支柱”的框架体系。这符合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并具有国际可比性。

2015年1月24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2015人民财经年会”上介绍,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以下简称“偿二代”)将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试运行期间,“偿一代”和“偿二代”将有一段同时运行的过渡期,目前保监会暂定过渡期为一年,并计划于2016年1月完成“偿一代”和“偿二代”的正式切换。

2.“偿二代”对我国保险行业的影响

对于“偿二代”将给保险业带来的影响,陈文辉表示,“偿二代”的推行对于整个保险行业影响深远,无论是进一步地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还是切实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型、资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等,都有着深远的意义。相信此举能够使中国保险市场对于全球资本更加具有吸引力,使中国打造区域国际再保险中心的愿望能够变成现实。

2.1.“偿二代”的突出特点

毫无疑问,“偿二代”的落地将重塑保险业的发展模式,激发出保险业的内生增长动力。“偿二代”之所以有着这样的“魔力”,是因为它有着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首先,“偿二代”把风险进行了科学细化和量化,并把国际上通行的七大类风险全部纳入到监管之中,包括资产方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也包括

负债方的承保风险。除此之外,还考虑了战略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

其次,评价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状况的指标将从单一的资本和业务规模升级为三大指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和风险综合评级。前

两个指标反映公司量化风险的资本充足状况,风险综合评级反映公司与偿付能力相关的全部风险的状况。

最后,在监管思路上,监管部门综合第一支柱对能够量化的风险定量评价(计算出一个数)和第二支柱对难以量化的风险定性评价(打出一个分),两

个分数各占一定权重,最终对保险公司总体的偿付能力风险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得出风险综合评级)。评定分为不同监管类别――风险综合评级(A、B、C、D),在市场准入、产品管理、资金运用、现场检查等方面对A、B、C、D四类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

同时,“偿二代”通过第三支柱的信息披露等手段,发挥市场约束力量,更加全面地防范保险公司的各类偿付能力风险。具体来看,“偿二代”提高了

保险公司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频率(由以往的一年一次提高到一个季度一次,包含季度报告、季度快报、临时报告等)和内容(由以往的偿付能力数据披露升级为包含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分类监管评价结果、主要经营指标、下一季度的公司发展计划、股权架构及股东详情、前十大股东及持股情况、高管薪酬等几十项信息)。

2.2.“偿二代”对保险行业将带来的影响

“偿二代”是一件有利保险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举措,并促使保险公司调整产品、投资、再保险、资本管理等方面的经营策略,切实提升自身的风险管

理能力以及调整业务结构和投资策略,将对保险公司、消费者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读《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个人认为,对整个保险行业而言,“偿二代”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是为进一步“放开前端”奠定了基础,将有利于保险业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偿二代”建立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优劣公司识别、差异化监管机制,对不同的业务、产品、资产配置,根据其风险大小确定资本要求,而且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与其资本要求直接挂钩,这意味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将有所减少,保险业的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公平。

二是加强了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了行业风险管理意识,从而能够较好地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推动和激励保险公司建立健全内部偿付能力管理体系,建设更有效的“免疫系统”。

三是有效提高了保险业的资本使用效率,兼顾理性投资并赋予保险资金运用以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发挥企业自主性,促进险企调整资产配置。理性投资、充分提高资本回报率、投资时间长、收益率较高且稳定、符合保险资产投资特性的投资行为将得到鼓励。

四是优化业务结构,促使保险公司开展风险较低、资本占用较少的业务。从长远来看,长期保障型产品有望受到鼓励。

“偿二代”减少了“偿一代”过于粗放带来的资本冗余,并更加准确地识别风险差异,有助于保险业在风险防范和价值增长中取得平衡,有效缓解新兴市场业务快速发展与资本相对短缺的矛盾。保险公司提高偿付能力充足率的途径不再只限于增资、发债和分保等传统途径,而是可以通过增加风控能力、减少最低资本要求等手段来达标。可以说,“偿二代”有效地提高了保险企业效率,有利于整个保险行业更好地吸收资金,提高服务能力,有利于保险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率。

2.3.“偿二代”对消费者将带来的影响

保险消费者是保险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偿二代”还会对保险消费者产生有利影响。“管控后端”可以有效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在此基础上“放开前端”将使得保险产品供给的数量、种类和形态等获得有效增加,并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保险行业效率的提升,相应地,保险产品竞争力将自然增加,消费者将得到更多实惠,并获得更多的产品选择机会。

3.“偿二代”对我国保险公司的可能影响

前文分析了“偿二代”对保险行业的影响,那么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微观层面,分析一下“偿二代”的推行将促使我国保险公司做出哪些改变?

作为全新的监管体系,“偿二代”将对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资本管理领域。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偿二代”影响最直接的无疑是资本管理领域,资产的认可方式、负债的认可方式、资本的分级管理以及最低资本的构成和计量方式都将发生很大变化,这都将进而影响偿付能力管理体系。

二是业务策略和预算领域。如前文所述,不同险种的最低资本要求根据风险水平来确定,这不但体现了不同险种的风险差异,更提醒财产保险公司在制

定业务策略和预算时应考虑到风险水平。在“偿二代”下,仅仅将综合成本率等传统财务指标作为制定业务策略的依据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资本占用率或者风险水平考虑进去,运用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等指标来进行辅助决策。

三是风险管理领域。“偿二代”明确提出了控制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也就是根据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能力来增加或减少资本。风险管理能力越优秀的保险公司,最低资本就越可以降低。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的保险公司不得不增加最低资本。因此风险管理将不再是可有可无的职能,其重要性将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应健全风险偏好和限额体系,通过多维度的风险限额设定落实风险偏好,对保险、市场、信用、操作、战略、声誉各类风险管理分别建立管理制度,落实管理部门,建立运行机制,将风险管理嵌入公司经营预算、资产负债管理、资本规划与配置等核心的经营决策流程中,全面提升风险管理在公司经营管理中的价值。

四是投资领域。在“偿二代”下,不同的投资资产有着不同的风险因子,股票、未上市股权等权益类资本占用将被大幅提高,同一投资资产由于计价方式不同导致风险资本要求不同。因此,在进行战略性资产配置和收益率测算的同时,也要考虑资本占用情况,同时也要考虑相关性情况。

五是再保险领域。在以风险为导向的“偿二代”体系中,再保险对尾部风险的管理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再保险的风险管理价值。

六是绩效考核领域。“偿二代”明确提出将风险管理执行情况和效果纳入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同时明确指出了各类部门和分管领导的风险管理相关指标考核权重。这种要求体现了风险管理三道防线的基本理念,强调风险管理的全员责任,产品销售、产品管理、投资、精算和风险管理等相关部门都应承担风险管理的职责,相应的绩效评价因素也应反映到各部门的关键指标考核中。

4.结语

金融创新离不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对于保险业而言,保险监管更应当深化改革,为创新拓宽道路。从“偿一代”到“偿二代”,以风险监管代替规模监管,这是深化改革的一大步,将对整个保险行业以及各家保险公司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偿二代”的保驾护航,保险产业的未来将会光明万丈。(作者单位:辽宁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文辉,“偿二代”实施将促保险业创新发展,当代金融家,2014-12

[2]张振彪,保险“偿二代”重塑行业发展模式,金融博览(财富),2015-2

[3]金鹏,偿二代对财产保险公司经营影响浅析,上海保险,2014-7

第4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

[作者简介]何伟民,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经济师,陕西西安710075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056-04

一、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必要性

首先,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方法,是VaR风险衡量方法的有效补充。由于所有市场对极端的价格波动(金融资产收益分布的后尾)都是十分脆弱的,而VaR型风险衡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标准”的市场条件下量化潜在的损失。一般而言,增加置信水平能够解释出日益巨大的但却不太可能出现的损失,但基于最近历史资料所作的VaR测量,往往不能识别那些可能引起巨大亏损的情形。压力测试则可以通过测算银行在遇到假定的小概率事件等极端不利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分析这些损失对银行盈利能力和资本金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对银行的脆弱性作出评估和判断,并采取必要措施。

其次,是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的要求。在当前国内外经济走势尚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压力测试可以增进银行对自身风险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了解,增强银行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的能力,为管理层制订或选择适当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且可用于评估经济资本需求,从而部分抵消经济衰退时期资本要求提高的影响。

再次,应对外部监管的需要。作为能够令人满意的运用内部模型的7个条件之一,压力测试是巴塞尔委员会要求进行分析的方法之一,同样也为衍生工具政策集团和国际30人集团所认可。我国自从2007年银监会出台《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压力测试的工作要求不断严格。2008年下半年,银监会连续要求商业银行进行3次压力测试。2009年上半年,银监会就巴塞尔委员会的《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在全国征求意见。2009年10月出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要求商业银行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2009年11月,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对6大产能过剩行业及房地产、融资平台进行压力测试。2010年4月20日,银监会召开2010年第二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大中型银行按季度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工作。压力测试已逐渐成为外部监管部门衡量一家银行贷款风险的重要手段。

最后,通过压力测试分析可以较准确地认识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政府融资平台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1988年,国务院《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国家成立6大专业投资公司,各省也相继组建建设投资公司,这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雏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在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背景下,开行大力推进开发性金融实践,推动各地加强融资平台的制度建设、信用建设和现金流建设,并以地方财政未来增收、土地收益和其他经营性收益为还款来源,向融资平台发放贷款用于项目建设,这对应对危机、增加就业、拉动投资和扩大消费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支持了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有力支持了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2009年以来,根据央行和银监会联合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各家银行大举进入地方融资平台领域,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融资平台负债增速迅猛,2009年一年平台负债增加4万~5万亿元,增幅超过100%,其中,银行贷款占平台新增负债的80%以上。然而,随着融资平台的过度发展,目前出现了部分平台管理不规范、资本金不足、过度负债和过度竞争等问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可以较准确的区分出不同平台贷款的风险水平差异,对于化解过量的融资平台贷款具有重要意义。

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

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压力测试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最大损失分析和极值分析4种,在实际运用中以情景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最为常用。我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中也明确提出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

敏感性测试旨在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因素由于假设变动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其最简单直接的形式是观察当风险参数瞬间变化一个单位量情况下,机构资产组合市场价值的变动。由于敏感性分析中只需确定重要的风险影响因素,而对冲击的来源并无要求,因此运行相对简单快速,而且经常是适时(实时)测试,号隋景测试有较大不同。

情景测试是假设分析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发生变化以及某些极端不利事件发生对银行风险暴露和银行承受风险能力的影响。与敏感性分析不同,情景分析中不论是冲击的来源还是压力测试的事件以及被冲击影响的金融风险因子都需给出定义。

因此,在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方法选择上,可参照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银监会的相关要求,首先确定影响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假设其在轻度、中度、严重压力下的取值(即设计压力情景和假设条件),然后分别测试各贷款项目在压力情景下资产质量分类结果的变化情况,再汇总计算整体贷款组合在压力情景下的不良贷款率。

三、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因素

2009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贯彻中央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快速增长的高额负债也带来潜在的财政和金融风险。根据目前融资平台贷款的通常业务模式,主要有三大风险因素:地方政府债务率水平、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

(一)政府债务率水平

由于目前的融资平台主要是政府出资设立,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承担的是政府公益性项目,项目自身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以还贷,还款来源依赖于政府财政收入或财政补贴收益,因而政府的债务率水平是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决定了融资平台的还款能力。如果债务率过高,政府依靠财政收入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将会加大,一旦财政收入不足以偿还贷款本息,要么导致贷款违约,要么需要银行新的信贷资金注入,形成新的潜在风险。

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银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等纷纷对地方政府负债过高问题发出警告。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

总理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2010年宏观政策方面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二)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

政府融资平台自身是否具有实际经营活动,地方政府是否给平台配置了足够的经济资源,设计的治理结构是否符合市场化要求,有没有实现平台自我造血功能,逐步减轻其对财政还款的依赖等,都决定了政府融资平台对贷款资金的自主支配程度以及还款资金的安排能力。自身机制建设情况较好的融资平台,其贷款受地方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还款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三)贷款项目性质

目前融资平台贷款项目按项目用途可分为公益性项目和有收益项目两大类。按担保方式可分为财政担保、土地抵押或其他担保两大类。按还款来源可分为财政资金还款和项目自身现金流还款两大类。

通常来说,银行以及融资平台对公益性的项目、财政担保的项目、依靠财政资金还款的项目控制力更弱,对政府偿债能力的敏感程度更高,潜在的风险相对要大。

四、压力测试假设情景的选择

结合融资平台贷款的主要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可采用基于假设的情景分析测试方法,以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影响最大的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作为核心的假设情景。同时考虑到目前财政统计的现实情况,土地出让收入并未全部包含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因此假设情景可分为地方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大幅减少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两种情形。同时再考虑到贷款利率变化对融资平台贷款偿还产生的资金支付压力,建议增加央行大幅提高贷款利率作为第三个假设情景。对融资平台自身建设情况和贷款项目性质两个风险因素,在压力测试中不纳入假设情景,而是作为贷款风险测试中的调整因素。

在假设情景变化的程度上分别采取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严重压力,评估在以上假设情景出现大幅不利变动的情况下,融资平台贷款的质量变动情况,并进一步测算因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等情况。具体情景假设如下:

五、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的步骤

在假设情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式开展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1)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2)根据平台性质考虑对平台风险水平的调整;(3)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上的风险水平。即通过判断政府整体债务水平变化来测算其对融资平台还款能力的影响,继而对具体贷款形成最终的压力测试结果。

第一步,以地方政府债务率为主要指标判断地方政府在压力情景下的表现,并进行分类。

在操作中首先可参考监管部门意见及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实际情况设定银行的政府债务率控制标准;其次以最近一期的财政报表数据计算在压力情景下的政府债务率水平,并按照压力下的政府债务率与债务率控制的比例对该地方政府偿债能力进行分类。为便于实施,可分为正常、关注、预警、高度预警四大类,分类标准如下表。

第二步,将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分类结果映射到融资平台,并根据融资平台性质不同对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水平进行调整。在调整中可设定两项调节系数:一是行政级别调节系数,比如省级平台和国家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1,副省级和省级开发区平台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地市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9,县级平台调节系数设定为0.7。二是机制建设调节系数,如果平台为纯融资性平台(即只承担项目融资任务,不承担建设、运营任务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0.8,如果机制建设较完善,则调节系数可设定为1。

第三步,根据项目相关信息调整项目层面的风险水平。一是对同一融资平台下的多个贷款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按照政府偿债能力分类和项目重要性两维进行贷款资产质量分类的调整。具体调整幅度可参考下表。

二是按照项目还款来源类型进行调整。如项目自身有收益且现金流能覆盖贷款本息,或者融资平台市场化程度较高,自身经营收益(剔除土地出让收益)能覆盖贷款本息的,即表示该贷款项目对政府财政收入变化不敏感,建议将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调整为正常情景下的分类水平。三是政府偿债能力分类达到关注类(及以下)的,压力情景下的资产质量分类结果应至少下调到关注类。

六、融资平台贷款压力测试结果的应用

通过对融资平台贷款进行地方财政收入不同程度变化的压力测试,首先可以较为清楚地分辨出目前各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在不同压力情景下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政府偿债能力不同的地方及平台在各种压力情景下的表现情况。如在压力情景力下,有多少正常类的地方融资平台降为关注及以下,有多少贷款项目资产质量分类下降,下降的幅度是多少,资产质量恶化的贷款特征分析等。使得银行能够更加审慎的区别对待融资平台,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风险。

第5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绿色会计;会计核算;监督理念;发展;健全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现代会计人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正“一日不如一日”地在某些方面失去其相关性,那就更不用说作为会计信息最高质量要求的“决策有用性”了。其表现最突出,矛盾最尖锐的当属在传统或现行会计制度影响下,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对环境资源耗用程度反映的模糊,从而造成了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恶性循环,导致企业发展经济的“欲速不达”,在进行经济事项时或在完成经济事项的后期,仍要为抑制这种循环的继续恶化而操劳。在这种恶劣情况下,西方蕴育而生了“绿色会计”,这是一门强调现代会计人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正确、及时、合理地对企业耗用环境资源的程度进行核算的科学。

1绿色会计:也是一种财务信息系统

传统会计产生于工业时代,它强调对企业硬资产进行核算,而事实上,企业还存在或多或少的软资产(Softas-set)。环境资源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稀缺资源,而它的稀缺性,使企业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才能获得对它的使用权,所以环境资源也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物品,会计对它的价值理应进行核算。而在长期的传统会计体制下,由于会计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从而导致如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断言:会计信息将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影响的决策行为将反过来又会损害其他相关方面的利益。绿色会计作为一门核算Softasset的会计学科,正是运用了会计这一独特方法,以会计人的责任心,试图启动一个好的“会计信息预警系统”,尽力“挽救”因此而“挣扎求存”的企业。所以我认为;绿色会计是一种核算企业社会资源成本的手段,它根据会计要求对企业拥有的环境(自然)资源进行适当的货币计量和重要性判断,并采用适当的会计方法记录企业因经济活动而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情况,是提供因不同程度的耗用(包括破坏性耗用)而需以资产形式追加补偿的财务信息,是一种财务信息系统。绿色会计所核算的社会资源成本,我以为可介定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即。产品成本是产品经济成本和社会资源成本的总和。只不过,在社会资源成本的确认程序及方法上。是划分为收益性的,或是资本性的,还是有得研究的,这里不作细究。但不管如何划分,都是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得以确认的。所以,例如企业在进行自然资源开发,支出的自然资源原始成本就应被附加定义上社会资源成本(惯例为:矿山的取得成本、勘探成本、开发成本的总和,称为自然资源原始成本)。从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应付责任的角度上看,做这样的定义是有它的必要性的。2加强绿色会计核算、监督理念的必要性

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即是现代环境危机所迫,也是会计信息与决策者之间关系狭隘而造成的沟通失误所迫。从中引出的问题,已不单纯是会计问题,更多意义上的是一种社会问题。绿色会计强调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责任,使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上,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承担起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开发和配置资源的责任,发挥会计核算、监督的职能。如果忽视绿色会计,甚至不认识绿色会计,就会使企业在出示财务报告时,无形中拒绝履行支付社会资源成本的义务,从而缺漏了对“环境资源负债(Softliabilities)”的报告。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会计是报告软负债的会计学。这种负债是因企业对环境资源不同程度的耗用而需以转移或运用资产或放弃经济利益的形式的追加补偿,但过去的会计期间,会计并未计提或不能可靠计提,而企业必须现在承担起这种债务,它或是被现时清偿,或是在未来“加倍加息”清偿,最终导致企业经济资本的流出。但由于软负债清偿金额庞大,清偿期递延于较长的会计期间内,所以,拥有这种负债的企业当然不希望对它进行清偿,但企业为发展经济并获取或持续获取经济利益,是需要同时搞好环境保护的,因为,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不协调的阴影已使我们食了“苦果”,要解决环境问题,唯一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对环境资源的保护进行现时或补偿性的“巨额”投资。《2000年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提到的环境治理投资方案,分高、中、低标准对治理目标进行定位:①高标准——环境保护总目标是环境污染基本得到解决;⑦中标准——总目标是环境质量有明显好转;③低标准——总目标是竭力使环境污染维持现状。三个标准中。资金投资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GDP):2.4%,1.6%,1.0%。若分别达到预定总目标,那么,由于污染的削减,改善了环境质量,从中减少了经济损失,盈得环境效益,每年分别为1459亿元,1056.5亿元,814.1亿元。在西方国家,常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法评估公共项目社会经济效果好坏,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窘迫,所以也被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资金投入的一般性项目。环境问题的“费用—效益”分析,是用效益—费用比值法衡量社会经济效果的,但以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损毁、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的恶化,是逐日加剧的,年“环境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近千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5%,间接经济损失就更难估计了。“投入—产出”的失衡,迫使我国1999~2000年,环保投资将提高到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1~1.5%,约为2200~3000亿元,力求环境压力有所缓解。这惊人的数字,耐人寻味。97年若按“标准”进行环保资金的投入,则分别投入1794.53亿元、1196.35亿元、747.72亿元,如此投入你我的经济可否能承受,不投入502.4亿元,我们又如何言对后人。会计人责无旁贷,应以自己的新理念,尽自己一份责任。绿色会计为现行会计增加了三个因素。环境—未来—公平。由此可见,三者的“联姻”,正是一种责任——确保把等量的“资本”传给下一代。历史和社会赋于“绿色”就是和谐、平等、共同进步,而绿色会计人正以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疾呼地球人为子孙后代多着想,在认识并探求消耗“绿色”的同时,保护它的纯洁。我们尚无法完全确定环境资源作为一种Softasset货币计价的多少,但必须承认这个Softasset的消耗,若是肆无忌惮的,只会加速它的枯竭,最终危及的只能是我们。

第6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保养;措施分析

引言: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决定企业的健康发展,设备也是公司的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方面也是决定设备的使用价值,固定资产的费用折旧和分摊,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成本,设备的性能稳定决定企业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意识到工程机械设备对于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和价值性,才能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保养措施,根据企业施工的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并且不断地创新管理模式,找到一条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管理维修保养之路,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实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简述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作用

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我国的工程施工模式从传统的人工模式,向机械工业模式转型,当前的建设施工规模也不断增大,建设速度也是日益提升,工程机械设备扮演中重要的角色,要想确保工程机械设备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发挥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就必须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升企业的施工运行效益。

在传统的人工施工模式下,效率提升的速度非常慢,施工中一些特殊的因素制约着企业施工的速度,而运用工程机械,不仅能克服施工难度,提升效率,还能降低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比如,在我国的一线城市--深圳,由于市场发展的速度过快,城市建设发展的速度已经满足不了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一些先进的工程企业当时运用了大量的工程机械设备,提出“一天一变样,一天一层楼”的施工理念,被工程建设行业誉为“深圳速度”,这是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做好的案例,而且在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为项目建设,节省的施工周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

“深圳速度”的发展,是有着良好的机械设备性能作为保障提前,那么,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必不可少,定期地检查与保养机械设备,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受损的部件要维修保养,并且通过检查预防管理措施,有效降低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故障问题,保障企业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和维修保养的因素

2.1 、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责任不强,影响正常施工运行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周期长,环境复杂,内容繁琐,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的专业性比较强,设备的价值过大,责任相对也比较大,企业的负责人在管理意识上认识不到位,对负责管理工程机械的专业人员,频繁地岗位调动,甚至是在工期紧张的前提下,管理机械设备的人员,身兼数职等现象,导致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操作运行脱节。相当一部分的建设企业,管理机械设备的制度健全,但落实执行的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机制与奖惩制度,直接影响着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影响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我国很多建设企业,重视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忽视了设备的保养价值。没有健全专人负责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制度与措施,或者在管理执行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体系,对出现设备问题,不能对应解决机制,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价值。企业在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维护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商制度,比如建立《机械设备管理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制度》、《机械设备保养章程》《机械设备预防与应急维修制度》等,在监督检查方面,要职权分开,健全监督检查部门度与管理保养部门,要分开,避免出现,既是裁判,又是球员的现象发生,并建立检查考核制度,比如《机械设备考核检查标准及若干奖惩机制》等,全面保证设备的运行性能,保证企业的效益提升。

2.3 、操作工程机械设备流程缺乏标准规范

很多企业员工的职业素养不高,专业技术不合格,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忽视设备使用的承载强度等原因,导致是操作工程机械设备长期不间断的运行,以致超出设备的使用承载度。工程机械设备满负荷运行,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维修保养工程,导致机械设备故障频繁,影响安全稳定的施工运行,出现浪费了人力与费用,欲速不达的情况发生。机械设备的技术操作人员,要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流程。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运行周期,性能检测,部件更新注意事项,要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保障工程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设备的使用价值。

三、优化工程机械保养和维修的相关措施分析

3.1 、强化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设备,牵涉的专业知识内容比较广,对管理与维修保养工程机械设备的专业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效率的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下,可克服传统人工模式下作业难度高、工作量大的施工问题,在传统的人工模式下,“不懂管理,缺乏维修”的意识,在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的应用中,达到很好的解决。为了避免工程机械设备故障后,出现的“缺乏维修”的局面,企业要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机制,提升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保养人员的技能水平,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要求掌握工程机械设备的常规故障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理方式,并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活动,比如,技能考核比赛,专业知识考核比赛等有奖活动形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参与热情,也是提升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综合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2 、做好工程机械设备定期保养和维修工作

企业要时刻注重提升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意识,做好相关工作的配套条件,创新设备管理机制,做好部件库存预备工作,按损耗周期和更新数量,配置库存机制。要定期地保养和维护工程机械设备,并建立维护台账,对应相关的维护责任人,保障工程机械设备的性能维护工作,做到企业需求,立刻投入的局面,不影响施工工期的正常开展,提升施工效率。

3.3 、严格执行交接管理制度

在施工交接中,按照企业制定交接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应用清单形式交接,交接的清单上,要注明交接时设备的具体情况,从而保证设备出现问题时,分清责任,有效保障工程机械设备的质量。

3结语

在社会基础事业大力发展中,工程项目数量也不断攀升,满足施工需求,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工作,也越发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金璐.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J].南方农机,2019,50(17):119.

第7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风险投资;困境;创业

一、天使投资的重要性和在我国的困境

(一)天使投资概述和重要性

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通常指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他们和机构风险投资一起构成了美国的风险投资产业。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风险投资快速发展,但绝大多数投资公司喜欢选择短、频、快的项目,因此比较成熟的大型项目(如接近上市的公司)融资相对容易。但风险系数相对高,更需要全方位的扶持的创业型企业,特别是在种子时期的创业企业,较难获得支持。天使投资家的价值已经被事实证明。天使投资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提供高水平的资金支持、创业指导、业务引领、团队促成等,降低创业者、风险企业家的试错成本,大大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

(二)天使投资在我国的困境

我国天使投资发展现状是,总体规模小,投资行业和投资地区相对集中。天使投资目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高科技企业、汽车行业和房地产等行业[2]。我国的信用体系还不健全,违约跑路事件时有发生。这使得投资人更愿意进行回报率相对低,但是,风险较小的投资。

1、风险投资的意识淡薄

随着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有经济实力进行风险投资的个人逐年增加。但是,受制于自身淡薄的风险投资意识,而且,不少投资人都感到动不动就五年左右的回报周期太长,民众更愿意接受回报周期短,那些看得见的短、频、快。致使我国民间专业进行风险投资的团体还相对较少。

2、没有风险投资理论的指导

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风险投资网络[3]。这使得相关学者对天使投资的统计和调研工作难以进行。没有必要的实证数据使学者们从数据出发提炼升华出相应的理论。这使得风险投资理论更难以形成。

3、国家忽视人风险投资行为

目前,政府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有一定的补助。但是,还没有看见政府对于个人的风险投资行为的引导和补助措施。

4、风险投资家们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

很多风险投资家门总是宣称自己进行天使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个人精神的满足,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当然,他们只说出了故事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天使投资家们进行投资时候都是期望在未来获得那机会渺小但是回报率巨大的利润。影响每次投资的都有很多的因素。每一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投资效果。所以,每一种因素可能成为天使投资家们所面临的风险,由于影响风险的因素太多,下面就着重说明以下因素。

第一,技术风险[3]。高新技术对于天使投资家们总是有着别样的魅力。但是,投资总是会受到技术先进性、可替代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由于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技术创新又层出不穷,目前先进的技术有可能在短期时间内就不再先进,甚至是面临淘汰的命运。一般的天使投资家很少可能遇见那些不可替代的技术。就是说,很多技术都是可以有可替代的。同样是一项工作,一种技术完成可以,用另外一种技术也可以完成。所以,技术的可替代性也是值得考虑的。最后一个,也是比价重要的一个就是技术的不确定性。每一种技术创新,从思想到产品都会经历漫长又曲折的道路。

第二,市场风险。新技术催生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创业者和天使投资人往往对于自己的技术以及此技术催生的产品过分自信。常常过高地估计自己产品的市场需求。相反,如果没有考虑相关市场的需求产品的市场空间有可能被低估。所以,客观准确地估计产品的市场容量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资本的退出风险。[4]一般来说,天使投资家门很少有兴趣长期持有创业企业的股份。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回报率惊人的收益。所以,高效的资本退出机制是天使投资家门所青睐的。目前,我国资本退出的方式主要有IPO、出售、企业回购还有清算。其中,IPO的收益率一般可以达到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经管最终能IPO的创业企业占得比例比较少,但这是天使投资家们最渴望的资本退出方式了。相比于关注企业的增长潜力,我国产业版更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也是创业企业IPO较难的一个愿意。这导致我国不少企业在国外上市,比如美国的纳斯达克[5]。

第四,信用风险。商业天使在选择项目时,首先考虑的是“人”的风险,他们宁愿投“二流的项目・一流的管理团队,也不愿投一流的项目,二流的管理团队”[3]。商业天使会考察创业者是否诚实、对所从事的事业是否富有激情、是否能虚心听从他人的建议、是否对其企业有充分的自信[3]。

二、创业的重要性和创业融资困境

(一)创业的重要性

从社会顶层设计来看,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我国经济体具有市场经济的诸多有点。例如竞争性,这可以让人民群众积极进取,能够逼迫企业用最高效的方式使用有限的社会资源,这样从总体上来讲,就可以保证社会产品是由效率最高社会生产部门来生产。下面简介说明创业对于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6]。

第一,创业往往可以促进创新。创业这种特殊需求当然可以不断推动社会创新。法国经济学家赛伊(J. B. Say)说道:“创业家将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较高及产出较多的地方”。这里Say笔下的“生产力较高的地方”就是来自于在创业刺激下的创新。因为有创新,个人能力、公司实力乃至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才会到到提高。总书记曾说过,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第二,创业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对于大学生来说,一个大学生创业可以解决若干个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就给社会减少了就业压力。

第三,创业形成的型企业与原有社会部门相关企业容易形成竞争,从而,实现资源的更优化配置。当新创业企业进入社会后,或多或少都会对原有的企业产生影响。

第四,创业有利于知识转化为资本。“技术入股”大家司空见惯的现象。由此可见,在现在社会已经认识到知识资本的重要性。李平[7]认为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的表现常常是竞争地位的形成或者核心产品的生产。

(二)创业企业融资难

创业企业融资难[8]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创业企业融资,主板市场直接忽略,而创业板市场的要求也比国外的创业板市场更严格。从上市规则来看,门槛是比较高的。所以,创业企业直接融资是较为困难的,其资金主要来自内源性融资。第二:创业企业担保困难,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创业企业往往资本存量较小,没有足够的担保获得所需要的资金。第三:[2]中国企业的创业成功率低。天使投资者投资创业企业,主要是为了获得高额回报。如果企业存活率低,生存时间较短,就会使天使投资者放弃投资。

三、总结

本文分别指出了天使投资和创业的重要性之后,又分别总结了它们各自遇见的困难。旨在为后来研究者提供参考。今后的工作重心应该在解决天使投资和创业者所遇见的困难,想办法设计一些机制,让天使投资者和创业者实现双赢。这也是本文所欠缺的地方。(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于林. 我国天使投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 2012(10): 66-68.

[2] 曾瑜. 商业天使投资风险研究[D]. 暨南大学, 2009.

[3] 江勇. 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与天使投资[D]. 安徽大学, 2011.

[4] 吴睿. 天使投资视角下的初创期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 2013.

[5] 牛泽民,熊飞. 发展创业教育对促进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作用[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6(3): 75-80.

第8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工程造价;建筑施工;管理控制

引言

工程造价的第一含义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应的一次性费用的总和(业主角度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工程投资费用,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就是建设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

工程造价的第二个含义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显然。工程造价的第二个含义是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为前提的。它是以工程这一特殊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通过招标投标、承发包或其他的交易方式,在进行多次预估的基础上,最终由市场形成的价格。

总体而言,工程造价是一土木工程技术(或安装工程技术)为基础,对拟建和在建的工程进行计量和计价,并在实施中控制支付的一种工程管理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承包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一合同价为基础,同时考虑因物价商场引起的造价提高等价格波动问题,考虑设计中难以预计的在实施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合理确定计算价。

一、造价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及意义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投资目标值的实现。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基本原理是吧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的目标值。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和分析其间的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

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的作用范围和影响程度都很大,其意义主要有:

(一)建设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假设项目投资大、生产使用周期长、见效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项目决策的重要性。工程造价决定着项目的一次投资费用。投资者是否有投资能力以及是否值得投资,都是项目决策中要考虑的事情。例如工程造价超出投资者的承受能力,那么项目就不能进行下去。因此建筑工程造价成为项目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建筑工程造价是制定投资计划科控制投资的依据

投资计划是按照建设工期、工程进度和建设工程价格等逐年分月加以制定的。正确的投资计划有助于合理和有效的使用资金。

另外工程造价在控制投资方面作用非常明显。工程造价是通过多次预估,最终通过实际工程决算下来的。每次工程造价预估的过程都是对工程成本的控制。见着工程造价对投资的控制也表现在制定各类的定额、标准、参数,对建设工程造价的计算依据进行控制。在市场经济利益奉献及时的作用下,造价对投资控制作用成为投资的一种约束。

(三)建设工程造价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

投资体制改革,要求投资者要必须有很强的筹资能力,以保证工程建设有充足的资金供给。工程造价基本决定的建设资金的数量,从而为筹集资金图公里比较准确的依据。

(四)工程造价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

建设工程造价是一个包含很多层次工程造价的体系,是一种总造价。这个工程造价能形成一个指标体系,譬如单位面积建筑的造价等等,可以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二、造价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把技术投资额作为造价控制的目标值,在工程中定期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比较,发现和分析其间的差别,查找问题。采取有效地措施加以控制,以确保投资目标的实现。其简单示意图如(图1):

图1 建筑施工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造价管理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作为工程造价的控制,就是在优化建设方案、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把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体的说就是通过用投资估算价控制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初步设计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控制技术设计和修订概算造价,用概算造价和修订概算造价控制施工图纸设计和预算造价,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二)建设全过程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但是必须是重点突出,很显然工程造价控制关键在于施工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往往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极端——审核施工图纸预算、结算建筑工程价款,算细账。这样做尽管也有效果,但是不如事先的效果好。要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就要坚决地吧重心转到前期阶段上来。

三、存在问题及相关措施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体制方面和对现代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

现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上没有采用按照统一的标准并含有单价的定额管理工程造价的体制,他们多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性、同类工程项目的统计数据。建筑市场行情和具体的施工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来确定和控制工程项目的造价。而我国还受20世纪50年代引进前苏联一标准定额管理为主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影响。

另外,在对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方面,我们多数是围绕按标准定额管理体制展开有关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二发达国家则是按照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展开研究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理想的“经济人”并不存在,市场也充满变数。例如:建筑施工单位会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作出违背工程造价的优化原则作业;在施工原料采购方面,市场的信息条件,采购的具体流程等等会导致价格超出工程造价的范围,增加的工程造价难度;此外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不完善,不能从全面造工程造价的优化角度考虑,对整个工程造价产生负担。

工程造价围绕着整个工程项目,应该有一个全面的管理控制体系,就建筑施工过程中而言。首先,要不断积累总结,提高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局限于定额的工程造价体系,要将造价与动态的市场关系建立联系。其次工程造价的体系要有大局观,不仅要包含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还有对全过程有有效的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针对工程造价的波动大的过程要加强管理,施工量、原材料的价格、人工的投入等要有造价的数据积累,并将管理细致化,形成良好的监督控制管理机制。最后,建筑施工过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建立合理的造价波动范围,确保工程质量。

总结

建筑施工过程,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相对而言,工程造价的工作偏重于前期设计和估算。但是建筑施工作为工程的主体,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占用上面是主要的。因此建筑施工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控制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为工程造价的细化管理和控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相信以后的工程造价管理将会更加优化配置,获得细化而准确的经济和管理数据。

参考文献

第9篇: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

关系型借贷建立在关系专用投资的基础上,是一种“软”信息。企业与金融机构通过这种“软”信息建立起长期的、多维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双赢”。文章在对关系型借贷理论简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总结出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最后从企业、银行和政府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小企业;关系专用投资;借贷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关系问题。农村中小企业本身存在先天的缺陷,特别是可用于融资担保的资产规模小,缺乏信用支持,以及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所以中小企业融资条件与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政策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这种矛盾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市场失灵的表现,而具有准市场交易特征的关系型借贷,可以成为正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银行有效克服这种市场失效的选择。

一、关系型借贷的内涵

关系型借贷(Relationshipbanking),是在关系专用投资的基础上,贷款方获得专有客户非公开的私人信息,并提供特定的金融服务给客户,借贷双方开展长期、多维的合作。非公开的私人信息是关系型借贷的基础,它包括借款人的性格、品德、可信赖性以及个人影响力等。这种“软信息”一般是通过借贷双方长期的接触、多次的借贷以及其他形式取得,如通过上下游企业及经营者的道德品行、供应商的情况等各种渠道获知一些信息,然后根据平时信息的积累加以判断形成的。与财务报表、抵押担保等标准的数码信息相比较,它们对形成正确的中小企业融资决策作用更大。所以,关系型借贷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可以改善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可得性,有效避免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交易成本。关系型借贷在我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特别在浙江民间金融最为发达,这主要得益于该地区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充裕。在温州,中小企业和“地下钱庄”的关系就是一种典型的关系型融资雏形。一般来讲“,地下钱庄”大多集中在乡镇,具有很强的地缘性,其放贷对象一般是本乡镇的企业,由于它们对个人信用及私人关系网络的依赖性较强,所以它们对其所服务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及相关信息较为熟悉。

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

为了深入剖析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笔者对河北省石家庄市郊县中小企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始于2014年10月,结束于2014年12月,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总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95.3%,有效调查问卷为272份,有效率90.7%。从调查问卷的回收结果来看,这次调查的有效回收率较高,调查结果基本满意,达到这次调查的目的。此次样本数据主要涉及到农村中小企业基本情况和融资状况,样本企业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企业建立时间、雇员数量、所属行业、法人代表受教育程度和企业财务状况等问题。融资状况主要包括:银企关系情况、企业资信情况及其他贷款渠道等。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知,影响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外部原因主要有:

1.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通过调查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原因主要是企业规模小且抗风险能力差、抵押物不足、缺乏有效担保、企业信用等级低、财务制度不健全、交易成本高、自由资金比例达不到银行最低要求、信息不对称、等内部因素。调查结果发现,认为企业规模小且抗风险能力差样本企业有185家,占68.01%;认为抵押物不足和缺乏有效担保的分别占65.44%和66.54%;样本中有163家企业认为财务制度不健全是影响融资的内部原因,占59.93%;超过85%的企业认为信用等级低是导致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融资成本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内部因素,高达93.01%;70.59%的样本企业认为自由资金达不到银行最低要求也是融资难的一个原因;另外,80.88%的样本企业认为信息不对称是阻碍企业融资的重要原因。具体情况见表1。通过上述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的分析,本文将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部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观念不强,信用状况不佳。不少农村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及信用观念,随意改变贷款的用途,更严重者恶意拖欠贷款,逃避债务的现象日趋严重,从而影响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农村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变小。第二,财务制度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不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财务状况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无法对企业基本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判断,很难及时收集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企业资信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估,因此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第三,治理结构不规范,管理水平低。农村中小企业多是家族式企业,没有公司章程,产权制度不明晰,易受内部人控制。多数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致使农村中小企业在利润分配过程中注重短期利益,缺乏长久经营的意识。农村中小企业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整体业绩不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第四,农村中小企业的规模小。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一方面,企业自有的资金少,很难达到银行要求的自有资金的比例;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小,就不如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强,极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并且容易退出市场。所以,企业难以获得长期贷款融资。

2.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也深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金融环境、政策环境、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本文按照外部因素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排序,见表2。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政府政策环境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影响最大,排在第一位,所占的比重为31.61%;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影响次之,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比重分别占25.57%、22.10%。这三个因素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度的影响很大。接下来的因素是经济环境、社会法律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和文化环境,它们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相对之前的三个因素来说,它们对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度的影响程度较小。第一,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国内的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企业通过上市直接融资门槛较高,只能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寻求满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资金供给方提供的资金得不到及时的偿还,造成了资金方面的损失,导致金融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造成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使得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此外,针对农村中小企业专门设立的金融机构数量少,借贷供给的总量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金融合作社等金融机构,而农村村镇银行、农村小额贷款机构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由于金融机构的数量较少,所提供的资金借贷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第二,目前,我国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有待完善,融资法律的缺失,使得企业“逃债”行为严重,导致银行损失增加。对拖欠债务不还的行为制裁效率越高,农村中小企业就越愿意遵守借贷合约,履行还款义务;但是,相关法律条款漏洞多,企业失信所付出的代价低,农村中小企业故意不还贷的行为严重。第三,由于企业的投融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所以对于市场环境主要是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的。首先,资本市场机构单一。资本市场是企业进行投融资的重要场所,然而,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不合理,市场层次少、交易品种不够丰富,缺少适合不同企业不同阶段需求的多层次市场体系。其次,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进入门槛高。我国农村中小企业尚不能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场外市场不够发达,增加了农村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难度。第四,目前,我国针对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政策还相对较少。中央及各省市虽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支持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很多政策难以落实,融资难问题依然严重。

三、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分析

1.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虽然目前银行贷款不是农村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但是当企业需要资金需求时,首先考虑的仍然是银行贷款。样本企业中82.72%的企业在融资时会首先考虑银行贷款,62.87%的企业优先考虑个人储蓄,优先考虑合伙投资和其他的企业超过20%,其他方式均低于20%。此外亲朋借贷也是一项主要的资金来源,但并不是企业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这是因为亲朋借贷具有局限性,不适合作为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资金来源。所以,目前来看,银行贷款仍是企业优先考虑的融资方式(见图1)。

2.生产经营资金缺口较大。资金是企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于农村中小企业来说,没有资金就难以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通过调查,多数企业认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问题,占样本企业总数的40.07%。现阶段农村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缺口依然较大,绝大多数企业的资金缺口在50~100万元之间,占35.29%。其次是资金缺口在50万以下的占25%。虽然资金缺口在500万以上的只有5.89%,但这依然表明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较大。因为农村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范围狭窄,短期资金需求量较大且额度较小。所以50万元左右的资金缺口对于农村中小企业来说已经是一个较大的数字(见表3)。

3.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多样化。从生产经营资金来看,超过40%的企业主要通过个人储蓄、亲朋借贷、来获得资金。70.59%的样本企业选择其他,这里的其他应该是指企业的资本积累,所以比重较高,仅有不到40%的企业能够通过银行获得贷款。而无论是创业资金还是生产经营资金,信用投资、政府投资、海外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比重均较低,低于20%,这与农村企业所处地位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四、促进关系型借贷在农村中小企业的应用

金融工作者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软信息”和关系型借贷在“三农”融资中的重要性。“软信息”和“硬信息”一样,都可以作为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依据,都可以降低贷款风险,保障贷款安全。金融机构可以选择基于“软信息”的关系型贷款,也可以选择基于“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具体选择那种方式取决于金融机构获得相关信息的成本和贷款对象所能提供的信息两个方面。在“三农”缺乏“硬信息”的现实下,开发和利用“软信息”、重视和采用关系型贷款技术对于缓解“三农”融资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关系型借贷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促进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鉴于小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的优势,要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建立一个以产权明晰、自负盈亏的中小银行为主体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此外,要吸引民间资本对现存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进行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造,增强现有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第二,利率市场化。由于中小银行一般要以相对较高的资金收益率来吸引民间资金,因此必然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作为风险补偿。利率市场化可以使银行通过利率调整与抵押变化的结合完善信贷条款,为中小企业提供量身定制贷款标准,在通过长期接触获得信息的同时赢得必要资金,激励其与中小企业发展有价值的、密切的借贷关系。第三,中介机构与信用环境。政府应提供支持,健全社会中介服务,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鼓励建立多形式、多层次贷款担保公司,尤其应鼓励民间建立和发展社会信用调查评估等中介机构,允许这些机构在以独立法人身份承担民事责任的基础上对有关用户有偿提供中小企业信用成果;减少资产评估环节、降低贷款担保、资产评估的收费标准,规范抵押管理办法;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创造更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第四,监管与扶持。政府需要对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提供扶持,引导中小企业关注长远利益,扶植产业发展;维护和管理信用秩序,即打击虚假信用、严惩骗取信用等信用欺诈行为,对信用信息失真的企业和中介机构一定要根据相应法律加以惩治。

参考文献:

[1]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性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32-37,54.

[2]周春果.中小银行充当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力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