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和零基预算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会计管理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为了进一步坚强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强化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能以及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不断的规范化,从而对财政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必要性
(一)转变政府部门管理职能的需要
由于我国对于行政体制改革的加深,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只依靠政府部门,这样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水平。因此,应该实行必要的优胜劣汰制度,建立相应的市场竞争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会计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转变理财观念,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创造一个较好的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二)建设新型财政体系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对事业单位的支出也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公共财政的建立要求对财政资金供应的方式方法作出改革,对经营管理模式也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一个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事业风险的规避、事业成本的降低有利的会计管理制度。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包括设置小金库、账外账等屡禁不止
虽然国家规定不允许任何单位和部门进行违法违规的设置小金库和账外账现象,但是在审计过程中仍然能够发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其表现为:(1)隐瞒收入,没有将财政管理过程中的预算外收入纳入单位财务的帐内,而是自行自支。(2)逃避监督,进行乱罚款以及乱收费所得的收入没有纳入单位财务帐内进行统一管理和核算。(3)对房屋出租等应该收入帐内的的资金置于帐外,这些违法违规的行为应该应用适当的管理手段将其制止。
(二)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利益,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指示会计人员报假报表、作假账,还有一些才款人员在账务核算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核算,对账务的处理比较随意,对账目的设置不严谨,其表现为;收入不实;支出不实;结余不实。会计信息的失真,对单位内部的科学管理和重要决策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对单位外部的监督和评价也受到了阻碍。
(三)会计应该具备的最基础工作极不规范
经过审计的调查发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这种基础工作不规范的现象,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对于记账凭证和原始彭正不规范,这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对外部凭证和内部凭证的审核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作废的发票、假发票和填写不完整的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时常出现。还有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及时处理业务,对会计科目的名称填写不规范,对会计凭证内容的填写不完整,例如出纳、编制人等相关人员不进行规定的签字和盖章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完善,对于一些支出包括实物的购买、差旅费、接待费和会议费等一系列指出,不进行严格的审核,导致支出标准和范围扩大,行政的运行成本也加大了。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措施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中的一些弊端的分析,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综合治理措施,从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会计管理工作的保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立合理、健全的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
在新形势下,建立合理、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不断完善的重要措施,应该对会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以及财产清查制度等,从而使单位内部的会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对于内部审计的监督对于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经济活动、会计人员职责的依法履行职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队伍建设的加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会计人员的考核、管理,积极全面的配合国家财政的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对于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管理作为工作重点,要保证从源头上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要求会计人员参加必要的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举办的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职称和上岗证等一系列考试,坚持从整体上对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进行不断的提高。要坚持对职会计人员进行不断的后续教育工作,要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考核活动,进行及时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术,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能够较顺利完满的进行。对于重视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政府和单位等有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进行具体的完善的职业道德教育。
(三)管理力度和外部监督的要进行不断的加强
审计、财政等业务主管部门和国家机关要对政事业单位进行不断的监督检查,使各单位规范财务管理、遵守财经法规、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应该进行业务考核,使会计工作能力不断的增强,业务素质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5(9):24~2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程度也非常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其发展除了依靠外部因素外,其自身控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加强内部的控制,其必将飞速发展。下文将首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内涵进行分析。
二、会计内部控制的涵义
会计内部控制是指我国事业单位对自身内部的规划和管理,是会计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在保证事业单位财产安全、避免和纠正错误的同时,能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得到发展,使得利益最大化。其可以保证会计、统计和管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一个事业单位来讲,其必将发生经济行为,那么其对内部的会计控制就是及其必要的。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其发生经济行为就必须进行对会计的内部控制。首先,进行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对资产的保护。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理财是十分重要的,若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管理好单位的资金。但是财政资金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来讲是远远不足的。所以要对公司内部的财务进行管理,科学控制,做到规范管理收支情况,使得收支随意的情况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这样可以杜绝腐败行为,保证事业单位的财政工作顺利进行。其次,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科学地进行操控,使得各部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防止了很多错误的发生,同时对于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也有保证。对于某些单位来讲,控制管理不足很可能会导致资料的信息失真。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内部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利于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对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其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全面,忽视其有效制度等,导致运行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之后才会考虑内部控制,对其有效制度进行研究等。这一点说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换言之,是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会计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会计内部监督机制虽说是单位关于内部的管理措施,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对于单位的发展还是意义重大的。单位内部的监督才是真正强化管理的有效方式,才是真正提高单位的公信力的方式,也是真正可以有效促进单位发展的方式。但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的事业单位来讲,内部监督机制是不完善的。这样的情况下单位内部极易发生营私舞弊等问题,多少也会出现一些漏洞。这就足以说明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非常不健全。所以要真正做到内部监督机制不再是形式,而是真正施行的制度。
3.会计内部成本控制存在缺陷。我国对于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的力度明显不足,这些缺陷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由于我国收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生产必须由国家来控制,使得事业单位的管理和控制都受到了影响。随着之后行政单位的转型,对其的自身管理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故而作为行政单位的管理者,应该进行大力度的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单位的发展。然而我国在成本的控制方面的缺陷还是存在的。第一,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对于成本的控制没有完善的制度,使得单位对其的管理不能有效实施。第二,我国对成本的控制方法较为落后,这一点导致我国即使下定决心进行管理控制,还是会比较力不从心。
4.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若想要有效进行会计内部控制,对会计工作基础应该相当了解。但是我国的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单位预算的约束不力。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编制的细化不足,公务费的预算缺口较大,且经常会有追加、调整的行为出现影响预算,使得预算年度内收支不平衡。第二,记账过程有不实现象。由于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等记账并不及时,导致很多登记模糊,随意性很强,最终会导致资金缺口加大,归结为一点就是对于资金的管理不够有效,还缺乏监督。
五、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1.构建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这之前一定要有完善的整体控制方案。针对细化的各种问题制定专门的负责人来进行监督,并且要使得人员不重复使用,以此来调动大家的责任感,明确职权,保障内部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行。
2.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人员的使用对于整个单位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会计人员,必须要能够满足基本素质,才能够使得单位的会计岗位可以得到足够的信任,有效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并且要对单位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得他们可以及时适应时代的需要。
3.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审计。对于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众所周知,如果有良好的内部监督控制体制,将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所以内部监督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这一点也有利于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审计情况。若使得行政部门和会计审计部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则会很好地促进单位的发展。
4.建立完善科学的会计内部控制考评体系。由于我国的人才良莠不齐,对于单位来讲,有效的考评系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可以通过考评系统对人员调整进行控制,并且可以有效地避免领导的主观意见的影响。这样客观公正的方式可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的完善,有效地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
六、结语
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所以必须通过对其进行内部控制进行调整完善,既可以使得行政单位正常运行,还可以推动其持续发展。故而作为行政单位的管理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完善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惠芹.浅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农业会计,2010(8):125-127.
一、会计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一)符合行政事业单位适应预算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行政事业单位一直出现资金使用管理混乱的现象,在资金使用上存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有预算外资金发生,不能合理的运用资金,也直接导致财务规范的缺失和管理的欠缺,严重者会导致腐败的发生。这些都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根据改革要求,把会计预算充分运用到资金管理中,制定相关措施,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
(二)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有效规范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会计工作中,因为机构的不合理,人员的不专业,管理的缺失,出现了记账混乱或者科目不明确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资金的流失。做好会计预算工作,能够规范科目设置、凭证填写等会计管理基础工作,保证了核算的真实与完整。
(三)能够提高资金使用率
会计预算的实施,能够实现对资金的统一调配管理,有效改进了传统管理的弊端,有效节俭开支,提高了资金使用率,
(四)能够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
会计预算的实施能够为预算编制部门提供有效信息来进行预算的编制执行,能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采购制度,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最优配置。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存在的问题
会计预算能够起到计划、沟通、协调、调配资源的作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工作安排的先决条件,在目前还存有很多问题:
(一)会计预算考核方法落后
事后考核是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考核中较为常用的,这种在预算期末进行分析评价的的方式不能有效控制预算的执行情况,不能规避一些风险和损失。
(二)会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群多样化,职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预算工作的编制、执行和考核的不真实不合理。
三、行政事业单位采购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效率低下
因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流程复杂,采购程序也颇为繁琐,通常完成一向采购。
(二)采购预算不到位
虽然采购有着严格的控制程序,但是这也造成了延时拖沓的现象,而且需要提前做出准确预算来安排,才能保证供应,在实际工作中,仓促采购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之前预算的误差,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行政事业关于会计预算与采购的改革措施
(一)会计预算的改革措施
第一,会计预算范围需要拓宽。不仅需要对正常项目的预算,也要考虑到预算外资金的情况,做好预算外资金的监督,作为资金整理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实行统一会计核算,同时,我们需要改革政府债券与债务核算以及产权核算。
第二,完善会计信息体系。及时提供支出及成本信息;实施内部审计,保证外审独立性,编制审计报告是会计信息体系完整性的体现。会计管理与计划、预算以及债务与先进管理的融合也能促进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合理应用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政府债务与职工所缴纳的各项社保基金是新预算会计科目体系主要涉及的对象。在进行政府债务管理时,应对收支的反映与确认进行加强,以此来体现债权、债务以及产权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个人所缴纳的社保基金,应让其人性化的特性体现出来,以确保其流动性和灵活性。
(二)采购的改革措施
第一,实行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与市场竞争有机结合,不仅保证商品质量,服务优质,还能节俭开支,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实施政府采购机制需要预算支出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预算和采购要求直接向供应商拨付货款,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付款凭证进行资金核算。
第二,强化监督。如果在采购环节中没有完善的监管,势必造成采购过程的失控,不能按照实际预算来进行采购,造成巨大的直接浪费。
第三,建立标准、科学的采购机制。科学、合理的此案够机制需要进行职责明确划分,规范管理职能,采购行为也要进一步完善,竞标与采购管理机制的全面开展,严格把关采购流程。
第四,动态跟踪管理采购过程。因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流程涉及部门较多,需要动态监控管理,及时反馈信息,有效规避重复采购出现,节俭开支。
预算会计属于现代会计中的一个分支,在行政部门中,预算会计是通过自身的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预算会计的工作关系到单位的成本控制,可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同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收益。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管理意识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部分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致使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缺陷,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工作顺利的实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管理者意识的缺乏,致使预算工作未能和单位的工作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计划实行。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未能和企业的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诸多因素难以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质量提升。
(二)预算质量较低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由于预算工作属于复杂的工作,需要会计人员谨慎对待。但是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由于会计人员未能充分的投入到预算工作中,致使会计人员难以做好数据的分析和预算工作,影响了预算编制的质量。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质量较低,影响了预算的权威性,进而会限制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其主要是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固定资产均为不计提折旧,但是在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中却无法反应固定资产的净值,这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会造成企业的固定资产和实际价值不符,继而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质量。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其难以精确的反应公共服务的成本消耗情况,从而难以正确的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诸多因素限制着预算会计工作的实行,不利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缺乏完善的预算考评体系
预算考评与奖惩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可以保证单位预算工作的合理实行。但是在我国行政单位的发展中,其缺乏完善的预算考评体系,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不到位,难以将考评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其预算工作涉及的范围较广,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难以有效的对信息进行公开,不利于行政单位预算的透明化,进而不利于预算的合理性发展。
(五)存在预算执行问题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存在较大的预算执行问题,不利于预算会计工作的顺利实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申报较为笼统,具有随意夸大或者隐瞒收入的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对人员或者资料掌握不全的现象,给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定额和定员方面存在不完整的现象,单位的支出预算普遍较大。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在无预算的情况下,存在对下属单位进行拨款的现象。诸多因素证明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
三、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效率的对策
(一)提升管理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中,由于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致使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针对这种现象,企业的管理者要明确自身的职责,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的发展。首先,管理者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使其能够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以便可以提升对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管理者要根据单位的发展计划,将预算制度和年度计划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预算工作符合单位的发展形势。最后,管理者要将预算工作和自身的发展形势有机的结合起来,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规范会计管理工作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会计预算质量较低,致使其难以符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形势,继而不利于单位的高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该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并且要加强对资金结余的管理,以便可以更好的规范会计管理工作,使其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配置进行合理的了解和控制,以便可以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在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只有行政事业单位不断的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才可以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在结余资金的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同时要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对于截留和挪用公款的人员,要严加惩处。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并且完善对资金的管理,才可以更好的规范会计的基础工作,进而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明确会计准则,完善会计制度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工作中,会计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可以更好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产生较好的认知。同时,管理者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形势,而且符合企业发展形势的会计体系。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其存在特殊的性质,致使其预算工作存在不理想的效果。因此,只有明确事业单位的归属问题,才可以更好的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来改革会计制度,但是必须要保证会计制度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只有明确会计准则,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完善会计制度,才可以更好的将预算会计工作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中,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完善预算考评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考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考评体系,制约了企业预算会计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处理预算与实际工作中的差异,同时在完善考评制度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升预算制度的公开化,以便可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实行。管理者在预算会计工作中,需要不断的提升思想认识,并且要建立协调的沟通机制,以便可以保证预算会计工作考评制度的合理建设,进而可以更好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五)健全预算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对策
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涉及到单位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指单位财会部门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防止侵吞财务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而制定的各种控制措施和会计处理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在调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流转、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意义及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内部会计控制直接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各方面业务,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有效的防范单位经济问题的发生,能够有效的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和完整,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提供管理和控制上的便利。
(二)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分布较为复杂,部门之间虽然分工明确,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其中,财务部门是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联系的重要环节,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是协调各个部门运作的关键,完善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从整体上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顺利开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具有以下特点:以保护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为目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资金的投向也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在会计处理、结余分配等方面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相对简单;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职能权限等方面受到相应制度和规定的约束,例如受到固定资产处置制度、政府集中采购制度等约束。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近些年,随着我国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组织有了很大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使得流程体系不够完善
一方面,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没有完全被职工理解,使得实际工作中在对细节的处理上,大部分还是根据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来执行,对出现的问题往往用惯例办法来处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流程设计上过于简单,忽视了事前控制阶段,有些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流程上还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例如,以先审批后审核的方式处理会计事项,导致一些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二)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国家的财政资金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的市场主体,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追求利润的积极性,会计基础工作显得较为薄弱。首先,在会计事项处理上,经常出现先发生后批准的现象,很少进行事前控制。其次,在账簿管理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过分注重对分类账的管理,缺乏对备查账的关注,在财务报告方面,也只是将注意力放在提供会计报表上,对编制附注和分析财务状况的重视程度不高。再次,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支付的授权制度不够完善,不相容岗位没有进行分离。
(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缺少可行性,形式缺乏直观性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盲目照搬法律法规条文,没有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度本身的制定不够合理,过于理想化,有些更是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执行。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一般条文性的文字描述较多,没有清晰的示例图表和业务流程图,阅读起来枯燥繁琐,不能形成直观的印象,会计人员不能很好的消化理解,也不能指导业务实践,内部会计控制度缺乏生命力。
(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缺少监督权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一般都是由领导任命,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缺少真实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既要接受单位领导的任免,又要服从部门领导的工作考核与指挥,这就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不能有效的实施财务监督权,造成单位领导在财务管理上“以权代法”;行政事业单位的薪酬体系与其工作绩效基本无关,在职场上只求不得罪,主观上忽视监督,加之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形式性,先进的管理方法不能推行,财务工作还只是停留在帐表处理等日常会计业务上,监督参谋的作用没有真正得到发挥。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
内部会计控制的设计上要注重完整性和系统性,将以前只是注重建立制度转变为构建和实施整体框架上,从以补救为主的会计控制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法》、《高校财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广泛吸取财务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对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搜集,及时对制度进行修正完善。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真正防患于未然,并切实可行。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日益增多,行政事业单位也会产生大量的财务数据。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方式不但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对会计核算内容信息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会计核算当中,可以有效减少财务人员工作量,实现会计信息的规范化,提高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需要借助时代的发展潮流,努力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为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2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有利于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新预算法的颁布实施,对加强行政事业预算管理、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管理水平,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才能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质量和效果。其次,有利于提高单位对内部环境的控制能力。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单位内部经济活动,为内部管理会计系统提供可靠的参考[1]。最后,有利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一直存在着缺乏有效会计信息系统的问题,使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实际价值不断被削弱。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规避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效能。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3.1人才建设力度不够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层次呈现多样化、层次化的特点,对会计工作人员应用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人才只要具有过硬会计专业知识即可,而忽视了财务人员信息化应用技能的培养提高,导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水平仍然处在原地踏步阶段[2]。有的单位没有安排有会计专业基础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有的单位会计人员只掌握浅显的会计专业知识,会计信息化应用技能不高,无法真正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3.2信息不对称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并且在出现这一情况时,主管部门不能做出及时应对和调整,会计信息存在较大的滞后性,导致上级指令不能及时、准确地下达到下级部门,从而影响了上级决策的执行效果。
3.3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在任何组织中,都需要拥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证组织规范的正常运转。但是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建设过程中,其正处于变革发展阶段,各项会计管理制度都在进行变革与改进,还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3]。正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有时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工作流程缺乏规范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对会计人员起到的约束作用较小。另外,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机构仍然采用手工核算的会计管理标准,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容易产生权责不清的现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呈现混乱无章的局面。
4解决会计信息化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
4.1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行政事业单位在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加大会计专业人员的招考力度,把那些既懂财务会计业务知识、又熟练掌握财务软件应用、还熟悉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的人员充实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另外,要加大现有会计人员的日常培训力度,从基础抓起,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培训力度,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真正懂“会计”,能够知道对各类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如何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要加大现有会计人员财务软件应用的培训力度,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真正懂“软件”,利用财务软件对各类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4.2整合资源推进信息一体化建设
会计机构是行政事业单位必不可少的部门,所有经济活动都要在会计机构的核算监督工作中有所体现。因此,在推动行政事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会计机构需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情况,从全局考虑单位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的,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外部信息进行整合处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机构对单位财政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控制能力、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为行政事业单位决策层做出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另外,推进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预算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
4.3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处于会计监督的基础地位。要实现会计的有效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必不可少。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监督便如无根之水。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分工,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使所有工作都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去开展,进而使会计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5结语
信息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深入骨髓”,生产生活处处都受到信息化内容的影响,其不仅带来便利,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也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思想将更加新潮、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信息内容将更加安全可靠,最终促使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事业达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胡海靖.刍议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4):59-60.
【2】车继成.刍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268-268.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各类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是利用会计核算来管理会计,是为了管理体系更好地运行,会计核算需要立足于会计、绩、效三个方面。这当中会计是为了完成项目指标给出的拨款金额,绩是项目指标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效体现出来的是目标执行的状况。会计核算管理全部步骤中关键是以会计核算信息为前提,形成会计核算目标,对于有需求的内容提前进行安排,而促使目标按照一定的规划有条不紊地取得进展。与此同时,会计核算管理不论是要求、任务还是评价标准都相当明确,是利用详细的评价标准加以核算,并且将核算结果上报和剖析的循环系统。高质量的会计需要和合理高效的核算考核机制相融合,从而达到最佳管理效果。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形成雄厚的会计工作基础,也没有形成职工会计意识,会计核算考核并没有切实具备实用价值,会计工作依然需要持续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对会计管理缺少关注现阶段,会计可以说是形同虚设,过分流于形式,材料上报属于会计的关键性任务。这样一来,会计并没有在经济管理中体现出本身应有的价值。与此同时,职工也并没有形成会计相关理念,不具备会计意识。面对这种状况,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层面需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引领,促使所有的工作人员形成会计意识,并且融入会计制度的各个流程,有利于会计更好地发挥管理作用。
(二)核算信息不够全面和客观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核算考核并没有根据单位本身的状况,不具备战略价值,目光短浅,很少涉及长远利益,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规划和核算考核之间存在差距,大部分部门还在利用原有的考核目标,大量数据利用原有的方法进行记录,没有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信息存储,指标不具备信息化特征。
(三)激励机制无法切实发挥作用开展会计工作过程中,核算考核机制方面的规定并没有得到职工的认可,他们觉得核算考核和核算奖金之间不够合理。核算考核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科室的核算奖金,和单位工作人员本身的利益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肯定地说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融合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状况,形成科学高效的激励体系,才能够让职工真正理解核算考核的价值,并且激发出更大的热情。
(四)责任体系有待健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并没有在科室或者下属机构设置,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科室职工无法参与到核算管理中,核算考核工作因此不够科学合理、不够权威,因而限制了核算管理功能的发挥。
(五)报表编制难度大会计改革前提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需要制定的报表增多了,不仅要形成日常决算报表,还增加了资产负债表等相关内容。除此之外,会计报告中又增加了附注披露等,从而更为细致地体现会计期间各种费用和收支的差异。针对下属行政机构,还需要通过合并报表体现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的具体状况。会计改革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工作难度加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报表编制工作。
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对策
(一)形成完善的会计管理和编制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部门需要为单位提供各种精准的预算数据,利用构建起会计管理部门来完成会计预算决策,会计管理部门要担负起针对会计核算加以审核、形成相关准则的作用,监督所有会计制度的执行。一个科学的会计管理部门能够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效率提升。会计部门的建立,需要将财务科作为重点,另外的科室进行辅助,进而完成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会计工作的全方位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会计部门要形成一定的标准,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核算,要对会计人才在固定的时间段进行培训,让会计人才掌握更多的先进知识,从而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需要。
(二)重视对会计执行过程的管控会计工作的完成,相当于完善了一份全新的财务内容,这当中包含针对会计执行采取的全面控制和剖析。会计制度中对定额消费额度有规定,超出部分需要进行审核和申报,这反映出来的是会计具备的权威性,并且体现出其灵活性。
(三)完善会计监督与考评机制1.完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执行工作要有所约束,需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内针对执行状况进行检查,第一时间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2.形成科学的核算考核规范。针对会计结算加以评价和核算的过程中,要融合行政事业单位相关制度,寻找会计结算中隐藏的弊端,对风险加以预防和控制。3.形成完善的分配机制。具体工作中要把会计工作的成绩和奖惩机制相融合,通过激励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明确每一个会计人员的责任。
(四)积极处理财务系统的对接财务信息系统能够更好地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的生成更为精准和及时。新准则施行之后,财务工作更具备难度和压力,需要完善的内容更加复杂。所以要将信息化和新制度完美地衔接,才会提升财务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098-0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单位财产安全、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规则、措施和程序。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是政府部门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
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资产的安全。为强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行为,政府提出了依法理财的工作思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用好、管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是实现依法理财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而科学完善的内控制度可使单位在财务工作中有章可循,做到收支行为规范化,财务管理科学化,减少财务工作的随意性,避免资产流失,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等经济犯罪事件的发生,为实施依法理财奠定基础,保证政府依法理财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内控制度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的职责分工,确保会计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相互衔接,环环相扣,使会计资料在相互制约的条件下产生,从而有效地防止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三)促进依法理财。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是深化会计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国家制定
的一系列财经法规及纪律,都要求各单位通过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来落实,各单位通过实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现自我约束,确保国家实现对各单位的宏观控制。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意识比较薄弱
1、单位领导内控意识较为薄弱。主要是长期以来,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机制不完善,对干部考核重规模,轻绩效,重发展,轻管理,使不少单位领导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认识不够,抱着有与没有无所谓的态度。
2、会计人员内控意识较为薄弱。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单位的会计人员对经费支出缺乏基本的控制意识,有的突破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指标和用款计划进行开支,有的违反费用的统一开支标准(比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出国费用等)采用实报实销制度, 致使内部会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
(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有效的管理控制需要有坚实的基础,包括制度建设、人员素质等。但从目前情况看,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仍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1.有些预算单位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由其它岗位的人员兼任,本身不具备扎实的财会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无法胜任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的专业工作。还有部分会计人员无视财经纪律,顺从领导意图违规办事,使会计监督形同虚设。
2.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大多制定了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但许多财务事项的运作与管理措施仅是惯例,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更多的单位内部财务制度陈旧,
且相互之间不协调配套。
(三)资产管理混乱。近年来,尽管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推行政府采购、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开展资产定期清查等,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一些体制性的因素,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包括:
1.家底不清,账实不符。有些单位对接受捐赠的资产、通过行政手段划拨物资金没有及时登记入账,对一些已报废、淘汰处置的资产不及时办理核销手续,导致账账、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
2.闲置浪费,效率低下。由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单位预算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导致有些单位只顾要钱、不想节支,只顾花钱、不问效益,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规范化管理,造成资产闲置和浪费。
(四)预算编制和执行尚待改进。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环节。目前对各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部门预算控制的制度, 但从实施情况看, 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主要有三点:
1.部门预算的范围有限, 尚未涵盖单位全部财务收支事项。
2.部门预算的追加项目仍有很多。影响预算的刚性和约束力。
3.部门预算没有在单位内部按组织体系进行细化。财政对部门单位有了预算约束,但部门单位内部对各处室人员并没有预算约束, 造成总量超预算。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增强内控意识,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事实上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一个单位内控意识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负责人对内控工作的认识及支持力度。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着力提高自身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对内控部门的工作创新给予支持,为内控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二)制定统一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制定统一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使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内控制度的制定应合理吸纳企业内控制度的成功经验,并贯彻以下原则:
1.相互牵制原则。即一项完整的资金活动,在横向和纵向上必须分配给具有互相制约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职位分别完成,以相互牵制和监督;
2.协调配合原则。指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与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手续紧密衔接,避免扯皮、脱节、减少矛盾和内耗;
3.成本效益原则。应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取得最大的控制效果。
(三)增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作用。财政机关要及时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和财务管理水平,切实行使会计人员的职责权利。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发挥会计系统应有的监督、控制作用。
(四)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职能。今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活动要严格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由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起对本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的职责,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安全使用和有效运转。
(五)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的功能作用。财政预算制度从过去的功能预算到现在的部门预算,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控制的一次重要改革和重大进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 首先是要进一步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要力争将各部门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其次要进一步细化预算,预算单位应根据上年财政支出决算情况及财政支出追踪问效结果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将部门预算的编制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增强预算资金分配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苏良英.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之我见[J].财经界,2007(11).
[2] 陈梅玲.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2007(27).
[3] 王立公.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建议
预算会计管理的实施,有利于加强财政监督职能与财政资金管理,降低违规违法操作,提升财务资金利用率,从而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与工作效率。可见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加强对预算会计管理,对提高管理效率,促进单位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现状
(一)预算报告体系不完善
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管理来看,虽然部分单位已制定财政年度预算收支报告与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但是还未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预算报告体系,各部门管理责权不明确,管理缺乏规范化、标准化,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与人员之间相互推诿,降低了管理的效率,不利于预算会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预算会计监管力度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预算会计管理活动时,对于预算会计目标定位设计过低,只是简单记录公共资金流动,加上在实际管理时,预算会计监管力度不足,有关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管理人员在进行预算会计管理工作中无据可查。此外,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受利益驱使,利用职务便利篡改财务信息,以获取相应利益,导致财务数据失真[1]。
(三)预算会计核算内容不合理
在预算会计管理过程中,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不合理,不利于预算会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具体体现为会计科目设置过于单一,没有将基本建设资金与社会保险基金纳入到会计核算内容中,完善核算内容,加上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模式滞后,难以适应现代化财务部门会计预算改革的需求。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预算报告体系
预算报告直接反馈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活动的效果与财务活动开展情况,因此在进行预算会计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有关制度,完善预算报告体系,将各项财务收入与支出的预测内容纳入到预算报告中,详细分析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款项的发生原因、收到效果。此外,为了强化预算报告,还需成立专门的群众代表监管与内部监管部门,加强单位规定支出、对外负债与净资产的监督管理,确保财务活动的透明度。
(二)加强预算会计监管力度
为了实现预算会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预算会计监督,提高预算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具体体现为在进行预算会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预算执行监管,通过跟踪审计方式监督财政部门预算会计执行过程,加强对资金项目规模与资金投入大的项目,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并落实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收支两条线,由会计中心负责本单位的会计台账登记工作,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力度,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例如为了避免回扣现象的发生,某市规划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有关法规,在《会计法》和《预算法》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与单位会计监督相配套的法规制度,将单位会计监督融入到法制化轨道中,成立财政稽查部门,建立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的职责,负责监督各部分财政经费支出具体情况,找出引起财政经费支出的异常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在会计监督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给予相应处罚,并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决不容许“下不为例”的侥幸行为,从而提高财政监督能力[2]。
(三)合理规划预算会计核算内容
为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必须完善已有预算会计可算内容,对预算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全面准确的反馈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与收入情况。具体体现为完善预算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严格按照部门设置一级预算、二级预算与三级预算会计科目,对预算会计核算思想进行细化,延伸预算会计核算范畴,确保能够真实反馈单位预算实际情况。此外,还应对预算会计核算方法进行创新,重新规划收支类账户明细核算内容,将基建工程项目放入到预算会计核算内容中,反馈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内容与方向。例如某市环保局财务处按照财政部门要求与国家现行《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有关规定,将工资福利支出、商品与服务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以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纳入到支出预算中,编制固定资产、“应缴预算款”与“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的核算方案,形成一整套完善的预算会计管理机制,全面准确的反馈单位收支活动,从而促进行政单位的稳步发展[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预算会计管理,有利于规范日常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但是要想做好预算会计管理工作,实现财务资金管理的透明化,必须从科学多方面入手,合理规划预算会计核算内容,建立完善预算报告体系,加强预算会计监管力度,从而确保预算会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加强途径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256.
[2]董隆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思考[J].会计师,2013,No.178(1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