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对辩论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辩论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辩论的认识

第1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第2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性研究

Abstract: Nida’s ideas on 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His recent statement-”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 translation. 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ion practice; descriptive study

一、 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中国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中国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最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显著、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在“与奈达的一次翻译笔谈”(见张经浩,《中国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从最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全放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鉴于奈达在中国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一次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极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一次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

二、 奈达思想转变的原因

1. 对翻译理论作用的认识偏差

在《笔谈》中,奈达屡次提及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如,“各色各样的语际交流理论很少为大部分优秀的口、笔译专业工作者所使用”、“很难运用一般原理解决具体问题”等。似乎在他看来,翻译理论一提出就应马上可以用于指导实践(还有许多学者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脱节现象,进而否定翻译理论的意义)。从一般哲学角度看,理论来源于实践,上述说法没有什么错误。但不要忘记翻译活动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目前所说的翻译理论(或是纯理论)是通过对翻译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而提炼出来的,主要用来检验翻译作品、检查翻译活动的效果,而并非像奈达认为的那样,直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借助霍姆斯的译学理论来具体分析一下。在霍姆斯的译学构想中,翻译学被分为三大分支: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研究。他认为,“翻译理论研究分支主要是利用描写翻译研究的成果,加上相关学科的理论,建立用于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原则理论及模式”。(张美芳,2000)在他看来,理论是用来“解释和预测翻译过程和翻译产品的”。西文翻译理论家图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翻译学术研究的目的是描述和解释现象,而不是改造世界”。(陈德鸿、张南峰,2000:126)这里所说的“改造世界”显然指的是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奈达的“翻译理论无用论”关键在于他并未能真正把翻译理论与指导翻译实践的应用理论分离开来,把翻译理论的作用等同于应用理论的作用。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一句,难道所有的“一般原理”都要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吗?众所周知,当今自然科学的基础是数学,但数学中也有理论数学和应用数学之分,其中理论数学是应用数学的基础,但对具体的实践活动就无直接的指导作用,不能用来解决“具体问题”,它却是数学科学的基础,不可或缺。自然科学尚且如此,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杨自俭,2000)的翻译学更是如此。

另外,“奈达在阐述自己提出的新观点时,较少涉及具体的翻译技巧问题,而较多的涉及翻译中的语言学、风格学和修辞学问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比较广泛的范围内对翻译的普遍原理作进一步的探索”。(谭载喜,1991:79)奈达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进行的,探讨的是普遍原理,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忽略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技巧的研究与探讨,得出的理论也就远离实践。因此他现在过多的强调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作用

似乎是有悖于他的初衷的。

2. 屡次强调单一的翻译准则

奈达最初的研究认为,翻译研究应“采用描写性而不是规范性方法”(谭载喜,1983:51)。通过描写得出的原则本身就应是开放性的。而非规范性。但在《笔谈中,奈达却一再认为别人所说的准则都是规范性的,如他说“……大多数专业译者屡屡违反理论家们定下的许多规矩……”、“……非严格遵守不可的规矩。”显然这与他最初设定的翻译准则在性质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翻译标准本身的描写性质也注定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描写现象范围的限制,用描写方法总结出的理论或标准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奈达描写的现象主要集中于《圣经》翻译文本,而《圣经》是用来教育和感化人的,有其特定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注重的是听众或读者的接受情况,追求交际的效果,所遵循的原则是“功能对等”或“交际理论”。为达到这一目的,适当调节或改变形式是符合其原则的。如在没有雪的语言里,人们可能不理解白如雪是什么意思,那么换成白如霜或白鹭毛等保持交际功能未尝不可。(谭载喜,1991:273)但若换成科技文章或医学文章,再去依照交际原则进行转换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也就说明任何准则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寻求“放之四海皆准”的理论本身就是不现实的,是错误的。对这一目标所作的任何努力也都是徒劳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认识到追求唯一的万能的标准是不现实的,因此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辜正坤),“翻译不确定性理论”(奎因,参见郭建中,2000:90-98)。杨晓荣教授主张的“条件论”就是通过对翻译标准不定性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她认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文章翻译标准的要求也应有所不同,每一条标准都应有其适用和不适用的情况。目前还有一些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其实如果将各自所研究的范围明确限定,许多争论就会不攻自破。

3. 过多强调和依赖语言学的作用

《笔谈》中他讲道,“要想翻译好就得多学语言学,其实不然。”首先笔者不清楚奈达先生说的“翻译好”指的是“翻译理论好”还是“翻译实践好”。不过不管是指哪一种,我们都要首先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单凭语言学知识去搞翻译研究是不行的。“我国一位有识之士明确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研究翻译理论已经使翻译理论的研究走进了死胡同,因为翻译与语言除有密切关系的一方面,还有毫无关系的一面,翻译中的非语言因素是大量的、普遍的。翻译过程决不是单纯的语言活动,语言学理论难以驾驭翻译的全过程,因而不可能把翻译理论建立在纯语言学的基础之上。”(郭建中,2000:107)奈达从描写语言学研究转到交际理论,再到社会符号学研究这一过程充分表明他本人也是意识到了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的局限性,所以变换了研究的角度。但在《笔谈》中他仍认为其他人从事翻译理论研究非常依赖于语言学知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提出的阐释学、目的论、结构主义及多元系统论等都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现象做出了较为科学、客观地分析。这足以证明人们研究翻译理论不仅仅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的。

三、 重新认识翻译理论

1. 正确认识翻译学的结构框架及翻译理论在其中的位置

众多研究翻译学的学者几乎都谈过对其框架结构的构想。如谭载喜提出的翻译学结构包括“普通翻译学”、“特殊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三个部分;金堤提出的翻译学分为翻译学基础理论、翻译学本体理论、翻译学专项研究和翻译技巧研究;杨自俭主张的翻译学包含翻译工程、翻译艺术和翻译学;刘宓庆的译学构想框架中分为“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部分。范守义认为翻译学可由“基本理论”、“应用技巧”和“多视角研究”构成。威尔斯提出译学应由“普通翻译学、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描写翻译学和涉及两种具体语言的应用翻译学”构成。(谭载喜,1991:283)再加上霍姆斯的“描写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和应用翻译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学者在构想译学框架时,虽然用的术语不一致,但无一例外地将理论与应用部分划分开来。在他们看来,理论是整个结构的核心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远离实践部分;而具体指导实践活动的属于应用部分(或是应用翻译学、翻译工程、外部系统、应用技巧、应用翻译理论)。杨自俭(2000)说过,“学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理论与应用部分界限清楚、自成体系,并能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和方法。”我们当前的问题就是理论与应用界限模糊,常常有人将理论与应用混淆起来,看不到理论的作用,进而引出“理论无用论”的说法。当前我们的理论研究不是太多了,而是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理论的抽象概括还差得很多。霍姆斯也说过,“翻译研究各分支之间缺少一个清晰的界线是阻碍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主要障碍”。(Weissbrod,1998)杨自俭(2000)说,“理论核心抽象度高,独立性强,是学科取得独立地位的标志”。为早日建成翻译学,我们还必须大力加强这方面的描写与研究。

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为形象说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我们先画一个简图:

翻译实践部分

应用翻

第3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主要选择有争议的话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愿意参与其中,有话可说,通过学生争论,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找到最理想的答案。

【关键词】高效课堂辩论赛思维能力摸索

2009年在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积极报名参与,当时讲课的题目是《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知识点到底怎么才能给学生讲清楚,在备课时和试讲时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讨论、案例教学效果都一般。后来我结合学校里提倡的高效课堂活动,采用了辩论赛的形式,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几乎所有学生都兴高采烈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明辨是非,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辩论对于辩手来说,锻炼了他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其它学生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一次尝试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明显提高了课堂效率,最近四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摸索创新,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和思考。现试着阐述如下:

1.辩论题目的选择和确立

辩题的选取是辩论赛课型的前提和基础,它将直接关系到一场辩论赛甚至是一节课的成败。辩题的选择要仔细、慎重。在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可以拿来辩论,要选择有争论性的问题。除了具有争议性,还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1选择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作为辩题,应该说是最好的选择,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还有利于课堂结构的最佳组合以及教材的合理安排,使一节课的期处在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之中。

1.2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辩题。“教未见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生热爱学习、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辩论赛注重学生的兴趣与高效课堂注重学生能力,注重学生人格,关注人性相符合。只有选择富有新意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辩题,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激发他们辩论的信心。

1.3辩题要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主要选择有争议的话题或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他们愿意参与其中,有话可说,通过学生争论,使真理越辩越明,从而找到最理想的答案。如,在学习“不良诱惑的危害”时,为使学生认清未成年人玩电子游戏的利弊,我组织了一场“中学生玩电子游戏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对玩电子游戏的利弊有了全面认识。通过辩论更加完善了自己对于电子游戏的认识,不仅强化了本课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大量真实的案例和论证,更加全面理性地对待电子游戏。

2.辩论课中各个环节的设置

在辩论前,应该先将辩论的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搜寻材料,把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摆出来,为辩论做好充分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经过讨论选出反应敏捷、思辨能力强、口才好的同学并确定为辩手。辩论按照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全体参战、双方总结四个阶段进行,这四个阶段可以打到多媒体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每个环节。最后由老师对双方的辩论技巧、逻辑推理、语言概括能力等诸方面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白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在“挫折是把双刃剑”这节课辩论后教师给以总结,使学生辨证地认识到挫折本身是件坏事;但对于强者来说又是件好事,从而树立全面辩论的观点。

3.辩论赛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

3.1升华学生的思想深度。通过选择既紧密联系初中政治知识又符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既有思想深度又具有一定可辩性的辩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升华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辩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生在短兵相接的辩赛中,表现出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态度和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比我想象中表现的还要好。真正感觉到课堂属于学生,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有些辩论活动对学生表面的影响看似没那么明显,但是对于他们内心和思想深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是有些观点和思想可以影响到他们的一生。现在我还对高中时候参加的一次非典时期学校不让学生出校门的辩论记忆深刻。

3.2锻炼学生的反映速度和思辨能力。在辩论中最精彩绝伦的是自由辩论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对学生反映速度考验最重要的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多进行一些这一方面的锻炼,比如:同学之间的脑筋急转弯,猜字谜,成语接龙等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反映速度,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由于自由辩论阶段语言思维的突然性和短暂性,灵感的突然产生,往往在这样的非常状态下更有利于经典语言的产生,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学生反映速度的提高。通过政治课上的辩论活动,学生的语言流利程度,思维的敏捷程度和知识的转化速度都大大提高,这种速度也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真正起到教育对能力培养的作用。

在辩论中,学生的已有知识按照特定的目标重新编排、整合,并转化为现实的辩论能力。为了战胜对手,学生往往会旁征博引,从多角度、多层面来阐述、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会以退为进,先假定对方观点正确然后诱导对方逐步推导出错误结论的方式请对方入“瓮”等等。所有这些无不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标新立异。

3.3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品质。为了突出表现出辩论活动的效果,对学生的气质形象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简单培训,比如回答问题要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用普通话表达等等。通过政治课的辩论活动,原来幼稚腼腆的学生慢慢地成熟稳重起来。他们也开始积极自信地参加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举止谈吐,说话办事也开始变得稳重大方。

在辩论中,由于对手的强势,辩手有时会陷入无语的困境,辩论的结果可能会失败,这对参加辩论的同学的心理承受力是一个很好的磨练。另外,辩论要求参与者沉着、冷静,这有利于克服一些同学中存在的性格上急躁的弱点,引导学生将情绪调控到最佳状态。

课堂辩论能够帮格内向的学生消除胆小害羞的毛病,增强其自信心,在课堂辩论中,一些不善言辞的学生学会了据理力争,当他得到别人的肯定时会更加自信,更加有勇气。这就是在课堂上不仅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第4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辩论法 实施步骤 案例分析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辩论法”即把辩论活动引入课堂教学,由教师设定论题,全班成员分小组围绕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互为补充,在辩论中获取知识、增进技能、提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一般具有预设性,无论是教学设想、备课还是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等环节,都要求教法实施者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和辅助工作。惟其如此,教法实施起来才更有针对性、有效性。辩论教学法的实施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 辩题的设计与选取

辩题的设计与选取很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探求兴趣、操作的可行性和教学的最终效果等,所以对这一环节教师必须作慎重周密的考虑。在选择辩题时有几点要素可作为设计和选择的参照:首先,从教学的角度看,辩论法的实施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知识、增进技能、提高认识,所以辩题的选择必须是符合我们的单元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任务,要符合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能纯粹为了活跃气氛或取悦学生而随意选取。其次,辩题的范围和难易程度要适当。在范围的划定上要适中,辩题的开口太小让学生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发挥余地;开口太大,提出一些大而无当的话题会让学生无从下手、无所适从,甚或至于在辩论中出现“跑题”现象。再次,辩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要考虑到他们的认知的范围和实际思辨能力,尽可能选择富有新意的、学生感兴趣的、有话可说的辩题,这样能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辩题本身的表述立场必须是中性的,带有导向性的叙述会让辩论的双方在优劣势上呈现不公平状态,要使学生双方在辩论赛中辩得起来、辩得下去、辩得公平,尽可能选择没有定向性的辩题。那些带有明显是非判断、价值取向性问题的辩题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开展,而且操作不好会使学生之间产生人身攻击的现象或导致在学生的价值观上发生误导的不良后果,比如像“朋友和金钱哪个更重要?”“要无私还是要自私?”这些辩题在课堂上是比较难进行的。

2 辩论小组生成,深入分析探讨

在这个步骤中,教师把辩题呈现给学生,学生根据辩题选定辩论方向,并根据选择的方向自由组合成辩论小组,分组的依据一般是根据观点的异同自愿组成,人数不作限定,组别也可不必限定为正、反两组,比如还可有评价组、观察组等。组内成员间可分工合作,进行相关信息的筛选采集、分析综合、提炼重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安排以及预设所要达到的效果,来选择辩题布置的时机。有的教师选择在课前提前布置辩题,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收集信息、分析思考、深入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作较为充分到位的辩论;当然,有时因为时间限制和课堂收放度的关系,也可选择在课堂上临时布置辩题,让学生即时思考论辩。实际操作不同,学生的参与度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计划、辩题本身的探求价值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等因素灵活安排。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学生在理解上发生偏差或主动质疑时,要及时给予纠正或指导,但不宜干涉过多,以免左右学生的思维。

3 课堂展开辩论,教学有序推进

毫无疑问这个环节是主体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辩论小组由预先推选的代表来陈述本队的主要观点及支撑理由,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完善,然后组间进行辩论、反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起协助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辩论教学法,并不是把辩论赛与教学过程简单相加,辩论过程可能会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但它必须是服务于教学、促成教学目标更好实现的一种手段、方式。所以,教师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但绝不是置之不理、听任学生信马由缰,否则课堂可能会看上去很热闹,但却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教师应当适时地根据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在辩论出现“游离”现象时要及时引导学生,把他们拉回“中心点”。当然要注意的是,教师千万不能以权威、审判官的姿态出现,而应是学生的协助者和合作伙伴,他有丰厚的知识积淀、很强的协调驾驭能力和开放、民主、宽容、平等的教学心态,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学才能有序推进,辩论法才能真正发挥它在教学上的功效。

4 客观评价过程,小结收获心得

课堂辩论结束后,要及时评价小结,这是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整理和思考,通过小结评价可以使零星的、散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条理性的、系统的理性认识,这个环节不仅仅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评价可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等,形式不限;还可引导学生或陈述或抒写自己的心得感受,小结评价的内容不是简单地公布一下辩论的结果,也不是简单地评价辩论方孰优孰劣,应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辩论从准备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是同学们之间团结协作、取长补短的精神,是通过辩论所获得的信息量和增长的技能,这也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

下面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历来说明辩论法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笔者在讲《〈史记〉选读》时,曾把其中的《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联系起来讲解分析,因为刘邦和项羽这两个人的命运和相关历史事件是交叉重合或相互关联的。因为是文言文,我们先分别对两篇课文作了文字层面的理解,分析、归纳、整理了相关的文言知识点,而对于人物形象分析和对作者“实录”精神的理解这两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本人并没有急着去作分析定论,而是布置了一个辩题:你认为刘邦和项羽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本身有两篇课文提供了一些历史事件作依据,大家对两个人物形象也都有了大体的认识,学生很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自然分成两组,一组支持刘邦,一组支持项羽。辩论放在下次上课时进行。课后,学生便着手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而从后来他们所列举的材料来看,搜集是相当广泛的,整理工作也做得相当仔细,比如支持刘邦的小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引用的材料从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到《评点古今人物》再到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上升到人类历史高度的评论,很有说服力;而支持项羽的小组也毫不逊色,为了证明项羽的人格魅力列举了很多的诗句,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于季子《咏项羽》、胡曾《乌江》《垓下》等等,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材料中所涉及的一些文言字词和诗句的理解也作了进一步的追问和分析,有的向我提问,有的通过讨论解决,从结果可以看出他们对材料的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双方对相关的历史事件都以成语或格式一致的短语来归纳,比如破釜沉舟、霸王别姬、四面楚歌、沐猴而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文治天下、中矢归天等等。在辩论课上,两个小组先把自己观点和材料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做了呈现,然后两组分别从两人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对亲人将领百姓的态度和做法、对历史的影响等等方面力证本组观点、批驳对方观点,或防守或发问,组间互不相让、毫不示弱,组内团结合作、互为补充,气氛热烈。当然也有因观点表述不当、论据不详而被对方抓住弱点的,这时会有组内同学进行补充说明,或由本人作进一步追问来作协调引导。在辩论中,学生较全面、较详细地把刘邦和项羽身上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理清了,对两者性格中的优缺点作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对两人在历史上的影响和作用也有较为客观的认识,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双方的辩论真正印证了这一观点,同时也更好地诠释了《史记》的实录精神。辩论后笔者组织学生对本组和对方小组的表现和自己的收获进行了评价和小结,双方都能客观公正地给出评价意见。最后本人对双方观点进行了总体归纳,对两组在整个过程的中的表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有真诚的赞赏也有善意的提醒,并强调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把辩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引进课堂,既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整体素质的提高。但是,事物总有两面性,“辩论法”的运用也是如此,教法运用的时机是否恰当、条件是否成熟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教者关注: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自身要对辩题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有较充分的准备,如果自己对辩题没有较全面的认识和剖析,又怎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对辩论作出适当的评价小结呢?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既要及时引导、正确评价,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又不能以权威自居、垄断课堂,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要做到收放有度,有效地调控课堂;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公正、全面、多元,让学生真正做到“辩”有所得。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心态和配合度也会影响辩论教学的效果,如果学生自身表现得不够自觉主动,不能独立思考,疏于分析,缺乏合作精神,那所谓的“辩论法”在课堂上也就只能是惨淡经营,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5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一、参观考察活动的组织

为孩子组织参观考察活动,要做好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1.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这项参观考察活动的宗旨是什么?要求孩子达到什么样的认识目的?要思考哪些问题?怎样思考?这些问题,教师都要在活动设计中明确下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有一部分可以向孩子言说,有一部分可以让孩子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感悟,但无论怎样都要有个事前的设定,纳入活动的组织方案中。

2.明确参观考察的内容和线路。这是关于认识对象的确定问题。参观考察内容是支撑活动的担负物,线路是实现认识目的的路径。参观考察内容要尽可能精简,这既可节省时间,又可避免与目的无关的信号的干扰,扰乱或分散参观考察者的思维。精心设计参观线路,也是精简参观内容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活动的效果。

3.提供一些认识参观内容的手段和方法。孩子的生活学习经验少,在组织他们开展参观活动时,教师事前要为孩子提供一些认识事物的手段和方法,如记笔记、拍照、录音等。此外,有秩序、有礼貌地询问和请教等问题,也可事前预设,事中关注。根据参观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有些参观活动还可进行样本采集和现场操作。总的来说,认识手段,应根据不同的参观对象和类型确定,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

4.要规范秩序和落实安全措施。小学生毕竟年纪小,自立、自律、自护能力较弱,在为孩子组织参观考察活动时,教师要规范秩序和落实安全措施,包括有关生活管理的措施,如食品的卫生、保健箱的配套等;要耐心细致地向孩子讲述遵守和维护有关秩序的必要性,强调同伴间相互关照的重大意义。

5.围绕本次参观考察活动设计和布置相应的学习作业。作业的设计要富有情趣,要有特色,要以活跃思维,提高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加深对参观内容的认识为目的。所设计和布置的相关作业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点评。参观活动的作业设计要尽可能与相关的教科书内容相联系,与预期的孩子参观感受相联系,这样才有利于加深孩子在参观中得到的认识。作业的文体形式或作业载体应多样化,最好是由孩子自选自创,比如绘制一张参观对象的平面图或设计某部分内容的立体模型。

6.活动的组织者要进行活动总结,并对参观考察活动的相关资料进行建档。教师要充分认识写出相应的活动总结评价书面报告,和与此次参观活动相关的资料归档的重大意义,重视和做好参观活动的建档工作。

以上六个方面都应反映到参观考察活动方案的设计中。过去各个学校都为孩子组织过不少的参观考察活动,但认真进行活动设计,特别是从教育科学的视角进行活动设计的并不多,致使参观考察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值得我们反思。

二、实习和设计活动的组织

无论是围绕教材开展的实习活动,还是各种类型的设计活动,从整体上来看,都可称为“大作业”,都能大幅度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全面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都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平台。组织和指导孩子开展各种实习和各类设计活动,要明确该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在评价中反映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思维的广度、深度、品位。有相当一部分实习和设计活动项目,可以作为学习成果、劳动成果或发明成果评奖,以资鼓励。设计活动是最能体现孩子思维品位,最能实际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平台。教师除了要有计划地设计选题之外,还要鼓励孩子自己设计选题,以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并使之在孩子中间产生积极的影响,营造创先争优的充满朝气活力的学习氛围。

三、辩论和演讲活动的组织

辩论会是最能体现孩子思维敏锐性和逻辑性的平台,也是最能综合地反映孩子思维能力的平台。精心设计和组织一系列专题辩论会,对培养和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以及孩子一生的学习和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辩论会的形式,有个人与个人的辩论,有组对组的辩论;有专就某个或某几个问题进行的辩论,有自选问题相互发难的辩论,无论是哪种形式,教师都要安排裁评,制定活动规则,寓学于乐。在辩论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既要围绕开拓思维、活跃思维、培养思维、检测思维的宗旨,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孩子的阶段学习任务、知识基础,充分发挥辩论的作用。教师在辩论点评上,要着眼于思维方式运用上的正确性,概念运用和命题表达上的艺术性,答辩应对上的敏锐性,这样才会使孩子记忆深刻,对今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演讲会,也是最能培养和体现孩子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平台。虽然演讲时有事先准备好的讲稿,不一定能检测思维的敏锐性,但是演讲时所表现出来的神态、语调、姿态,以及讲稿的内容和文体结构,能较全面地体现演讲者的知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演讲会,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不可替代的教学项目。20世纪60年代前的小学,在高年级中组织演讲比赛,是很经常的事,但现在在小学举行这样的教学活动,却比较少了,这令人遗憾。演讲会的类型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组织专题演讲,也可以自由选题演讲。但无论是一般性的演讲会还是演讲比赛,教师都应安排裁评,这既是一种激励机制,也是一种评鉴形式。没有点评和裁判,就没有学习的参照系,就起不到培养学习能力的作用。要点评和裁判,就得打分,就得全面制定评分标准,这是演讲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的一项前期工作。对优秀的可资榜样和奖励的演讲,可以公开点评。对表现不是很好的演讲,教师可个别交谈点评,充分挖掘其中的亮点并加以鼓励,存在的问题则要用适当的方式向孩子阐明,既要让孩子明白问题的所在和改进方向,又要让孩子保持学习的兴趣。

无论是组织同年级的辩论会、演讲会,还是分班、组开展辩论和演讲活动,教师都要精心设计,用心组织,全面点评。这项工作量大面广,但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教学活动。为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广大教师要不辞劳苦,精心设计和组织这项教学活动,尽力多开展这类活动,并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第6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论文摘要]主要探讨在管理学课堂中如何应用辩论赛教学方法。首先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必要性;随后,根据自己的经验,详细介绍辩论教学的方法。

辩论教学,即在课堂中采用分组辩论的方式来教学。通过辩论,不仅让学生主动去熟悉和深刻理解教材中思想观点,更锻炼了同学们当众发表自己见解的语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在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较为常用;在大学课堂上主要是被一些法学教学的教师运用。所以这两门课的教师根据他们的教学经验就如何运用辩论教学有一些探讨。相对而言,管理学的教师较少在课堂上运用辩论教学,就如何具体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探讨更为少见。但我认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不满足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他们是一群富有创造精神、个性鲜明的新新人类,他们更愿意自己去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而这也符合我们的时代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是爆炸性的、无穷尽的,而且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学生死记住一些知识是没有用的,主要是要掌握如何去获取和学习知识。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说“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这些答案又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所以教师也要随之转变角色,教师的职能主要不是去传递知识,而是组织和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索知识,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式和讨论式为主的课堂。

那么具体到管理学这样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课堂上应如何教学呢?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一些活动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一些管理理论和技能。其中,辩论教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活动,以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将“辩论赛”机制导入专业课程教学,可以做到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赛前认真查阅各种资料,对不清楚的地方提出种种质疑,通过同学讨论和咨询老师,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通过辩论,审视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评价事物的标准等,克服各自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消除彼此间的争议,把认识引向真理。而且,在积极准备和辩论过程中,得以综合知识、训练思维模式、萌芽创新火花。专业课程教学导入“辩论赛”机制做到不仅“授人以鱼”,而且达到“授人以渔”更高境界,体现了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的统一。在下面的段落里我主要就这种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以期待和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一、充分的准备是辩论成功的基础

因为辩论活动是一项需要一定技能的大型班级活动,因此活动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了解辩论知识

通常情况下,只有少数同学参加过学校的辩论赛,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辩论赛还不是很了解,可以通过放映以往大专辩论赛的录像,再配以适当地讲解来让大家来了解辩论赛的基本知识。

(二)做好人员安排

人员安排首要的是做好分组工作,分组以自由组合为主,但应考虑男女搭配,优差生搭配,每个组选个小组长,其次还需选好两个计时兼吹哨的同学。每组人数根据班级总体人数定,我认为以4-6人为宜,我班人数为50人,因此我分为10组。

(三)辩题的准备

辩题一方面要反映管理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内容。题目可以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提供。我们用的教材是周三多主编的《管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其中第二章讲道德与社会责任,思想性较强,我认为比较适合用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教学。

(四)物品的准备

需要准备的物品主要有:两个口哨,两个秒表(可以用手机代替)

(五)查找资料

辩题确立下来后,就需要进行知识的准备和材料的收集。做好分工协作,如分头查找资料,共同筛选资料,对本小组的辩题有不同理解的,要做好沟通,统一认识。只有这样,才会在真正辩论的时候有上佳的表现。还要从对方的角度去分析对方将会有什么样的论辩内容,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做到“知己知彼”。

二、控制好进程是辩论成功的关键

由于人数众多,而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人都尽量参与到活动中来,而活动时间又不能太长,所以我没有完全按照大专辩论赛的规则,而是去掉了其中的攻辩部分,主要突出自由辩论阶段。所以辩论程序分为以下三阶段:

(一)陈词

每组指定一个人做陈词,时间为2分钟,先正方后反方。

(二)自由辩论

所有的人都可参加自由辩论,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每组时间为5分钟,先正方后反方。

(三)总结陈词

每组指定一个人做总结陈词,时间为2分钟,先反方后正方。

三、主要规则

(一)一方发言必须等到另一方落座后,计时以落座为准,即一方坐下则停止计本方的时间,此时开始计另一方的时间。

(二)在每个环节结束前30秒吹短哨提示,时间用完时吹长哨,表示应立即停止发言。

(三)在自由辩论阶段,问题需正面回答,对手已回答的问题不要过多纠缠。

(四)在自由辩论阶段,原则上两方轮流进行发言,但若乙方发言或提问落座后,甲方超过十秒钟未回答问题或发言,乙方可接着发言,若乙方也无人发言,则继续计甲方的时间,直到本环节时间用完为止。

(五)在自由辩论阶段,若一方累计时间已经达到5分钟应立即停止发言,而此时另一方若时间未满5分钟,可继续发言,可多人接替进行,直到时间用完为止。

辩论竞赛活动,要有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活动,一般可由老师担任。主持人不仅要控制时间,安排程序,更多的是控制学生要紧紧围绕中心内容,不要跑题,还要引导学生不要情绪化,要尊重对方。

四、评分将辩论推向

(一)评分办法

评分以组为单位,每组给其他8个组(除掉自己所在的组和对抗组)打分,满分10分,打分工作由组长组织,每个人参加,可由集体商议后打分,也可以由计算每个组员打分的平均分所得。另外每场比赛选择2个最佳辩手,可分别出自两个组中,也可以都是一个组的成员,由组员集体商议或投票表决,得到肯定最多的两个人当选。

(二)评分标准

团体分评分主要依据下列方面:

(1)综合印象,现场气氛。表现好的组应有如下特点: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分析透彻,迅速抓住对方的观点及失误,驳倒精到,切中要害,获得观众的掌声和好评,现场气氛热烈。

(2)团队合作意识。主要看参与面是否广,如果参与面不广应给予适当的扣分。

(3)未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和反复纠缠一个问题给予适当的扣分。

最佳辩手评选标准:

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层次清晰,表情丰富,仪态端庄,风度优雅,幽默洒脱。

实践证明,对于管理学的某些思辨性强的内容适合搞辩论赛,本次辩论赛不仅活跃了课堂,也完成了教学的相关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整理出来和大家共享,也期待大家的共同探讨以更好地改进此方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

五、教师点评为辩论画龙点睛

辩论结束后,教师要对本次辩论进行小结。除了给辩论的问题作全面的总结以外,还要给学生的语言修辞、仪态仪表等等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对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表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表扬学生的优点,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同时还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向学生讲明:结果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辩论,大家能够明白,只有互相学习,互相合作,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也使他们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在辩论完毕之后,教师要适时引导双方辩手做换位思考,认识到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和科学的成分,从而形成对事物全面和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全面和辨证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其次还要针对同学们在辩论过程中提出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一些模糊认识进行解答和引导纠正。同时把正确的思想传授给同学们, 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这项工作做好了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道春/ 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 (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正在行进中的社会生活。思品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环保意识和消

费意识的培养,更是思品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导航灯。教

学中,到底如何丰富思品课堂,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更好的落

实课程标准思想呢?

辩论就是思品课上常常会用的一种形式。当可能出现不同

意见时,辩论可以促使学生仔细研究课文,活跃思维,加强思维

的逻辑性,并养成反驳和论证的习惯。但辩论首先需要激情,若

在对这种形式习以为常的情况下而失去辩论的激情,则会出现死

气沉沉,甚至冷场,大煞风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教师的参与

是点燃学生激情一个有效手段。一般情况下,教师习惯做旁观

者,或是一个“自由人”,需要时两边都可以加入,而学生常常

会无条件听从老师的,一被老师反驳就“偃旗息鼓”,没有驳回

老师意见的习惯,但若老师加入辩论,完全支持某一方,情况则

会不同。对一方是一种鼓励,信心大增;而对另一方则是一种

“刺激”,斗志大增。学生更会感受到一种平等而兴致盎然,辩

论就会更有“激情”,以下是一个案例。

例如: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身上或有着我们中国人身上所共有的没有

足够自信的个性,或有着独生子女加富裕家庭所特有的自高、自傲的个

性。如何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在教学《谦虚是美德》

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园丁在早晨到花园去的时候,发现

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凋谢了。整个花园都死气沉沉。他就问园门口的一棵橡

树:“究竟出了什么岔子?”橡树告诉他,说因为自己不如松树那么高大

俊秀,所以觉得烦闷,不想再活下去了。松树又怨自己不像葡萄那样多结

果子。葡萄藤也因为终日匍匐于地,不能直立,又不能像桃树开出美丽的

花朵,所以也想死去。天竺葵也自叹没有紫丁香那么芬芳而闷病起来。所

有的植物都在唉哼叹息,埋怨自己不如人,只有小的心安草仍在喷香吐

艳。园丁十分高兴地对小草说:“心安草啊,我真喜欢!别的花草都悲

观厌世,只有你仍然勇敢地生活。你没有一点儿的沮丧吧?”“没有。我

丝毫也不灰心,更不绝望。我虽然算不得什么,但我知道你要我作一条细

小的心安草,所以我就安心乐意,努力做一条小小的心安草。”

讲完故事,我让学生们分为两组,一组为自信组,一组为

谦虚组,展开辩论,同学们据理雄辩,班级内热闹非凡。

生1:我懂得了骄傲自满的人是不受别人重视的,过分自卑也不会

受别人重视。

生2:我觉得榆叶梅、玫瑰等是美的,因为它们都对自己有信心。

生3:我觉得一个人要相信自己,时时对自己说“我能行”。

生4:从它们的身上,我想到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既要看到别人的

长处和短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样,你才不会过分骄傲或

过分悲观了。

生5:我觉得我们不能太骄傲,也不能太自卑,毕竟人没有十全十美

的。我们要像心安草一样自信且开心地活着,为社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

生6:我觉得做人不能不自信,但也不能过分;做人不能不谦虚,

但也不能自卑。我们要全面地看待自己,也要全面地看待别人。

生7:我认为花和人一样,学习成绩好的人不要骄傲,否则,会适得

其反。是啊,谦虚是美,自信也是美;默默无闻是美,惊天动地也是美。

只可惜除了二月兰和心安草外,他们都没有准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也没

有准确地认识和看待别人乃至整个世界,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优点或自己的

缺点,以致自信蔓延成了自高、自傲,自谦蔓延成了自卑、自弃。

在辩论中,学生们认识到了:在生活中要正确认识和看待

自己,相信自己;也要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别人,会发现别人的

美,并承认和欣赏别人的美。要心平气和地正视现实,并在属于

自己的时间领域里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展示自己独特的美。自

信而不自高,自谦而不自卑,这才是我们一个人所应该追求的目

标。经过辩论,学生们学会了辩证地去思考问题,思考人生。

最后,学生总结出: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默默

无闻、任劳任怨也历来为我们所称道。辩论带给我们更多的是

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思考。

至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在针锋相对的辩论和掌声笑声

中完成了。而教师的参与,起到了“活化剂”的作用,某些情

况下甚至还有“掌舵”的作用:通过辩论,不仅让学生明白了

在这件事中双方的观点,而且还暗示他们从情感上联系自己的

生活实际,鼓励他们做一个自信又谦虚的人。

第8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一、抢答辩论问题的设计

抢答辩论式课堂教学学生是主体,但教师付出的努力要比传统的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要多得多,主要表现在如何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抢答辩论,问题是否合理、问题是否有价值、问题是否有可辩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遵循以下原则:

1 可辩性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想到问题是否有可辩性,可辨性是指问题是开放式的、不具唯一答案的,能充分引发学生的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觉得有话可说。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一个问题“三十年来,周朴园依然保留着当年的衣箱,记得鲁侍萍的生日、关窗子的习惯,但待与侍萍重逢、相认后,周朴园的态度突然变得严厉,那么他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呢?”正方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有真感情,反方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没有感情。这样的问题,无论学生执著于哪一方,都有话可说。高中生对爱情懵懂又好奇,但并不妨碍他们对问题的思辨,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于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甚至对爱情的理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2 牵一发而动全身

抢答辩论课堂教学在时间的控制上比传统讲授教学更难控制,所以问题的设计需要结合文章的重难点,要跟课文紧密联系,能包含关于文章理解的核心词或者关键词。比如在讲授鲁迅的《祝福》时我们给学生设计的题目是祥林嫂的真正死因是什么,他人的目光对自我的身份的构建有无作用。课前我们给学生准备了不少背景资料,学生根据这些背景材料以及对课文的细读,对问题进行了开放的、热烈的抢答辩论。通过这种形式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仅理解的本篇课文,而且对鲁迅系列小说的“国民性”焦点问题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3 巧妙的切入点

抢答辩论式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选取切入点巧妙,最好能小中见大,能充分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得出结论的问题。如在《变形记》一文我们给学生设计的问题是:小说中的“门”是否象征人与人关系的隔膜和疏离?《变形记》中的重要主题是门的主题,即贯穿整个故事的开门、关门的主题。通过辩论学习,同学们在许多门的细节中发现了妹妹、爸爸和妈妈是怎么对待格里高尔的,而这也是理解本文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效果

抢答辩论式课堂教学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语文学习的思辨性、对抗性和趣味性。

1 语言与思维的双促进

辩论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艺术。辩论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文学语言表达有多层面和丰富性,总是力求达到言外之意。正是由于言和意之间的差距,语文课本身就为课堂抢答辩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有思想内容理解的分歧、有人物形象感知上的差异、有文化认识层面的争议等,都可以成为辩论的题目。

通过抢答辩论,学生们语言运用方面会更准确、连贯、出新。通过抢答辩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学生甚至教师都不再拘泥于单一思维形式,而是激发师生多方乃至是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开启智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思维的模式。

2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

合作学习是激励学生与学生互动及学习的一种举措,而答辩论式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抢答辩论式语文教学有很多灵活的形式,可以分正反方,也可以分成小组,也可以在自由抢答过程中自主组合分组,但不管怎么样学生们会发现讨论和辩论过程的互动学习的乐趣。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抢答辩论式语文教学创设了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对于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在抢答辩论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上网等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这样相应的语文课堂其实和社会大课堂巧妙地连接起来了。

抢答辩论过程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他们完全可以根据学生们对问题的深入思辨对论点或攻防或转换,从而使自己的思考更缜密、更成熟。

第9篇:对辩论的认识范文

一、如何进行“辩论式”学习

1、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2、选择恰当的“论题”

在语文教学中,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教学中根据什么确定辩论题?我认为应根据小学语文新大纲、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那么怎样选择论题呢?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认识分歧的论题”进行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壁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2)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例如: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3)无疑”处求“疑”,引发学生开展辩论

例如:在学习《将相和》“渑池之会”时,教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论题:在渑池之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了平手还是分出了胜负?学生在辩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3、课堂操作

(1)创建和谐氛围。语文辩论式教学的实质是以语言为媒体的师生之间、正(方)反(方)之间、评(委)辩(手)之间的思想、情感和信息的交流。而交流就离不开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你可以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你一定要尊重对方与你论辩的权利。“君子和而不同”。

(2)学生自由辩论。教师导入辩题后,正反双方先分别陈述观点,然后进入辩论。教师在辩论进程中尽量减少控制和干预,避免影响辩论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将准备阶段“内化”的知识创造性的“外化”,自由展示学生的个性。

(3)教师引导鼓励。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有:第一,激发辩论欲望,避免“冷场”;第二,调控辩论方向,避免跑题;第三,引导科学思维,避免空洞;第四,鼓励创新思辩,避免教条。

(4)评委主持评价。学生组成的评委团最后对正反双方做出点评(宜多用鼓励性评语);裁决胜负;评选最佳辩手等。

4、把握“辩论”的时机

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辩论最好?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愤”、“悱”之际,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我们引发辩论,往往是最佳时机。例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教师不是急于告诉学生,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生命?而是要他们自己寻找论据,寻找答案,学生被有趣的论题深深吸引住了,都回去积极地寻找资料。第二节的辩论课,学生各抒己见,进行了有理有据的争论……因此,时机的把握很重要,老师的欲擒故纵,不仅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了拓展。

二、怎样看待“辩论式”学习的作用

1、“辩论式”学习,落实了读的训练

在课堂上,当学生就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辩论时,他就需要从课文中寻找论点、论据。这就促使学生对课文进行熟读。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在读中揣摩、探究,寻找答案,提炼出自己所需的论点、论据,最后再把找到的论点、论据与同学们一起交流,这样,在辩论式学习中,“读”的训练得到了落实。

2、“辩论式”学习,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式”学习中,辩论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要通过语言谁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谁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手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辩论式”学习,使课内外阅读得到有机的结合

为了在辩论中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谁服对方,他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很多同学在分析评点周瑜这个人物时,引用了很多《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通过这场辩论,全班掀起了“三国热”,从而诱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潮,延伸了学习的内容,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视野,使课内外阅读得到了有机结合。

4.语文辩论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语文辩论式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语言尽可能准确、连贯、创新。

(2)人际交往能力。思想交锋和语言交锋的过程,实质上是交流情感和信息,这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接受认知能力。辩论,既要会说,还要会听。在听中收集要点,抓住要害,为反驳做准备。这种训练有利于改变学生轻信的心理弱点。

(4)团结协作能力。辩论是一项集体活动,从材料的分组收集到立论与驳论的攻防转换都离不开辩友的协作与支持。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辩论式”学习,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