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区域金融风险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区域金融风险特征

第1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关键词: 金融风险;预警;模糊聚类;神经网络

一、引言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底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构建金融体系风险预警机制是必要且可行的。相对于整体金融风险而言,区域性金融风险具有更强的外部传导性和可控性,且一般早于整体金融风险爆发,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整体金融风险的预警信号,因此,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研究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并进行预警分析将对金融风险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对于早期风险预警体系的研究较为系统和成熟,且已有一些金融监管部门建立了早期预警模型,如美联储的SEER评级模型、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SCOR模型、法国银行业委员会的预期损失模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宏观审慎评估模型等。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在早期金融风险预警和管理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由于预警指标选择、风险状态划分及临界值选择等均不尽相同,因此建立的预警模型也有所差异。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既有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模糊聚类分析、BP神经网络建模等计量分析方法,构建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以期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评估和防范提供客观性依据。

二、总体分析框架及模型构建

本文构建的区域金融风险早期预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首先结合安徽区域特点,构建包括经济因素、财政因素、金融因素、房地产发展、企业经营状况等的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其次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研究样本进行分类,确定BP神经网络预警模型的分割点,为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的划分提供一种新思路;最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未来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区域性金融风险指标选择既要考虑金融风险因素的普遍性,更要体现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特点。指标选取原则:一是全面性,所选指标尽可能全面反映区域金融风险;二是可得性,所选数据要容易获得,且期间口径未作调整;三是匹配性,数据收集成本与模型预测的经济实用性相匹配。

(二)风险评估的模糊聚类分析

在分析一个时间序列的区域金融风险时,我们可以把指标相似程度高的样本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以达到简化的效果。传统的聚类分析是一种“硬划分”,即把每个待识别的对象严格划分到某类中,具有“非此即彼”的性质,这种分类的类别界限也是分明的。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风险类别可能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其类属性方面存在中介性,适合进行“软划分”。模糊集理论为这种划分提供了强有力且有效的分析工具,采用相应的模糊聚类模型,可以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模糊聚类”概念最早由Ruspini提出,之后人们利用这一概念提出了多种模糊聚类算法。本文运用神经网络来进行模糊聚类,其优势在于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结构。

(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早期预警体系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一种在生物神经网络启示下建立的数据处理模型,其具有强大的模式识别和数据拟合能力,最为可贵的是神经网络还有自学习和自适应性。自适应性是指一个系统能够改变自身的性能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相当于给神经网络输入新的训练样本,网络能够自动调整结构参数,改变映射关系,从而对特定的输入产生相应的期望输出。人工神经网络包括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适用于解决不同的问题,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就是BP神经网络,它是一种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其权值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而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则使用了与前向神经网络完全不同的思路,采取竞争学习的思想,网络的输出神经元之间相互竞争,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输出神经元获胜,因此自组织神经网络主要用于解决分类、聚类问题。鉴于此,本文在进行区域金融风险评估时,运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出各样本的风险类别;而在构建区域风险早期预警体系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区域性金融风险早期预警的实证分析

(一)区域性金融风险监测指标的选取与标准化

金融风险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单纯选用个别指标不足以反映其真实水平。因此,根据客观性、完备性、科学性、实用性、重要性原则,同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经济、财政、金融、房地产、企业经营等方面的17个金融风险评价指标,样本区间为2009年至2014年一季度的安徽省季度数据,并根据指标与金融风险的正负相关性对其进行标准化。

第2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关键词:县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区域;金融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064-02

前言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效促进和提升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现代城镇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县域经济和金融将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有效抓住当前的经济发展机遇,将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便利人们的日常生活。积极加强县域金融监管工作,针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促进其发展,有效保障和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一、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现实情况和金融的常见风险

第一,县域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县域金融在现阶段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逐渐形成了较为全面、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体系之中包含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并存情况,对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县域金融机构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商业银行在县域中出现的分支机构,这些机构是县域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第二,各个县级和市级设置的农村信用社等方面;第三,县域新型的金融C构,这些县域金融机构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些方面;第四,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第五,典当银行以及融资性担保公司方面。这些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县域金融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些股份制的银行逐渐设立起了相应的网点,专门给县域人们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现阶段在县域金融的建设和发展中,主要是针对小微企业和各个农户进行的,这其中大多需要相应的担保来获取贷款,导致其抗风险的能力不强。并且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小微企业本身使用的财务报表不够规范,其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交易关联特征。

第二,县域金融的常见风险。县域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为当地的经济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和条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不利于县域金融机构的良好发展,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县域金融的常见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微金融机构容易退出金融,不利于保证区域的金融稳定情况。在很多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之中,一些小微型的金融机构容易退出相应的金融范围,从而给县域金融产生一定的风险[1]。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机构本身的经营不够规范,内部控制机制较为薄弱,并且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借贷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全面的监督,或者监督不够合理。第二,民间借贷风险容易渗透到商业银行之中,从而可能引发相应的区域性经济风险。现阶段县域银行之中的客户,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参与到民间借贷中,借贷的比例较大,将有可能出现过度负债的情况,如果整体的资金链发生一定的断裂现象,将会直接影响银行本身的运行。第三,产能过剩将会给金融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不利于保证县域金融的稳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在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前提下,容易出现一定的金融风险[2]。

二、县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的必要性

县域金融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并且存在着较多的金融风险,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开展相应的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工作。针对县域金融进行监管和风险防范的过程中,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制度性缺陷,针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金融分块监管中存在着一定的真空情况。在进行县域金融监管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实行的都是分块管理的模式,这样就容易出现一些职责交叉、监管真空和错位的情况。各个部门专项负责的职责是不同的,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交叉,同时还可能会有一定的缺漏,这种情况,将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监管工作,给金融发展带来风险[3]。第二,县域金融监管信息中存在着不对称的情况。在进行县域金融监管工作的时候,需要有充足的信息作为支撑,提升金融监管的总体效果,在实际的金融监管工作当中,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容易影响到金融经济的全面发展。银监会和人们银行针对一些非贷款性的放贷机构出险的信息收集得不够全面,主要是这些信息大多是在担保企业和关联企业之中了解到的。第三,县域金融监管方面的相关法规不够健全,其中容易产生监管职能不能完全发挥的情况。在针对县域金融进行监管的过程中,各个地方采用的监管策略是不相同的,并且各个地方的政策也不同,没有统一的规范进行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县域金融的具体监管效果[4]。

三、深化县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区域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县域金融工作过程将会涉及到较多的方面,容易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采用良好的区域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和手段,加强县域金融监管工作,深化县域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工作,为县域金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增强县域金融的总体监管效果[5]。

第一,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县域金融的合理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效果,影响到当地人民的经济生活状态和生活水准。针对县域金融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是提升县域金融运行效果的重要保障和手段。现阶段针对县域金融进行及监管的体制还不够完善,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到县域金融的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十分必要。在县域金融的监管体制之中,需要积极发挥人民银行的监管作用[6]。不断扩大中央银行监管职责,开展的金融监管工作需要积极涵盖到证券、各个银行和保险机构以及费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在县域金融的监管体制之中,还能有效增加人民银行监管保险和证券公司的职能,保证其针对非存款类放贷机构的监管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发挥人民银行监管职责的时候,需要重分类用到各个县级人民银行的监管优势和监管资源,针对县域金融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7]。

第二,积极调整和优化县级人民银行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中央人民银行增加自身的监管职责之后,县级人民银行需要担负起双重的职能,主要是需要针对金融服务进行不断的改善,积极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针对县域金融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县级人民银行在监管县域金融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各个部门负责专项的任务和工作职责,通常情况下,县级银行中设置的部门主要是调研信息部门、综合部门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服务部门。其中,针对县域金融进行全面监管的过程中,积极发挥监管作用的主要是金融机构监管部门,该部门能针对金融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情况的信息进行充分控制和收集,并将其中存在着的一些不够合理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8]。

第三,积极使用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针对县域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针对县域金融进行全面的监管,需要积极发挥多个部门的职责,同时还需要人民银行总行和各个县级分行进行协调控制,针对各个级别工作的监督职责进行划分,做好监督授权工作和考核工作,这其中需要针对每个环节都设立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从而形成县级分层的监管体系。县域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需要从相应的国家法律规范出发,将金融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需要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规划[9]。县域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风险较多,需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将县域金融运行过程中常见风险进行记录,包括风险出现的原因、表现以及后果等方面。建立全面的风险预警机制,将其纳入到县域金融监管工作的整体体系之中。

结语

县域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保证县域金融能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县域金融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一定的风险问题,这对这些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将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县域金融的总体发展效果,使其能为提升当地人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起到良好的作用。深化县域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区域金融风险防范,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县域金融监管体制,积极调整和优化县级人民银行的职责和工作任务,积极使用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针对县域金融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 卢成营.关于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风险防控工作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6,(2):28-30.

[2] 符瑞武,金为华.海南县域金融发展状况、存在的风险和政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4,(10):48-49.

[3] 李长健,史东伟.我国县域金融监管法律问题实证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12,(7):11-15.

[4] 林佐明,关立群.县域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3,(9):8-11.

[5] 刘积余.我国县域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征信,2012,(2):1-6.

[6] 张君生.建立县域保险诚信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加速县域保险信用体系建设――基于对广西某农业大县的调查[J].北京金融

评论,2015,(1):15-16.

[7] 李正钧,沈媛,朱永春,等.地市人民银行对保险、证券业监管的思考[J].区域金融研究,2012,(10):30-37.

第3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1.1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调整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制度已经完全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经济本身的特征,即金融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成为目前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宏观调控政策以及国家对重要经济命脉的掌控虽然能够减少或者延迟金融风险的来临,但市场经济机构的健康程度才是规避金融风险的关键,经济结构越健全,流通于市场中的货币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支付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就越低。市场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为我国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提供方向,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是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宏观调控效果是规避金融风险的第一个策略。我国目前采取的产业集中转移策略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一种表现,2010年,国务院了中西部低于承接产业转移的意见书,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这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的同时综合运用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谋求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用以防范金融风险的策略;提升人民币购买力,促进消费,是我国采取的第二项金融风险防范和规避策略,具体表现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不断协调资源配置,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的方向,引导社会消费能力提升上。例如,国家对节能减排的电器、车辆给予一定的补助和优惠政策,引导公民的消费方向和消费水平、加大社会保障的资源投入力度,使公民更愿意将财富用于社会保险购买、控制房价,按照房地产经营状况以及银行承接的房屋贷款情况不断调整公民购房标准,刺激刚需。

1.2加强对金融行业活动的监管

金融风险的产生于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金融行业的系统性特征决定了一旦业内某一家或几家大型银行、信托机构发生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则直接引发区域或全国性的金融危机,由于国家间的金融贸易往来,金融危机会扩展到全球。除了经济结构失衡导致了金融风险之外,银行监管的失控、漏洞和无力,使银行投机活动乘虚而入,成为引发危机的导火索。这意味着,加强对金融行业活动的监管,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关键。内部控制是防范化解银行风险的根本。在目前操作风险突现的情况下强化内部控制是银行业自身采取的必要的防范措施。一是在完全识别风险的条件下根据业务处理过程的风险环节建立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起制度防线;二是建立从上而下且相对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使其能完全行使监督权力,以达到必要的监督效果;三是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达到处分一人、警示一片的效果;四是加强后续检查,把日常业务操作和日常业务监督纳入检查范围,使检查制度化、经常化。金融行业的活动面向全社会,因此,除了内部控制之外,加强政府对金融行业的管理以及建立社会监督系统也是极为必要的。国家可以通过完善金融法律和法规、进行不定期的会计信息检查等方法,进一步控制金融行业中的违规行为;而公民则可以通过银行信息举报、银行信誉评估等方式,进行金融活动监督。

1.3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金融是依附于商品经济的一种产业,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经济发展的结构、发展规模和经济发展的阶段决定了金融业的业务结构、总体规模和先进程度。所以,一个平稳、健康的国民经济环境对于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公民参与社会金融行业的发展,为金融风险规避筑起一道坚实的堡垒,来源于社会的资金被集中利用,进而形成社会闲散资金的价值再创造,从而提高国家资金储备量,使国家能够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经济结构调整。因此,丰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技术、完善金融服务是进行金融风险防御的有效策略,我国各商业银行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网络金融的发展也为现代金融服务的进步提供支持,公民通过各种理财产品的购买,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财富增值需要,还能够拥有更多的资金满足生活的需要,进而形成了国内经济环境的平衡发展,这是金融行业主动采取措施规避风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举措;全球化经济局势的确立使经济环境发展面临了来自于国外资本注入的挑战,同时,国外资本注入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动力。平衡国际贸易的收支,使全球化经济局势成为我国经济环境发展的有利背景,是目前改善国家经济发展环境的措施之一,我国目前采取的措施包括向国外进行产业投资,如石油业的跨国发展等,还包括了国外资金技术引进条件的优化,如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这些行为都为国际间的金融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

1.4提高金融行业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不同国家造成的影响完全不一样,最近一次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普遍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而美国、德国在金融危机中却能够迅速脱身,在经济结构、金融行业活动监管、经济环境区别不大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中能够迅速恢复,最大程度上减免了风险,有赖于国内金融行业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的提高。相较于其他国家,美国和德国的金融行业发展更为科学,为我国防范和控制金融危机提供借鉴,即,通过市场经济行为和一定的国家政策促进银行自身进行改革,从而适应银行规律和银行全球化趋势,这是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的基础。我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快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使国有银行在金融行业的发展当中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并借鉴商业银行的组织模式,以科学的、民主化的管理模式促进银行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行为改革,这样的改革措施能够使国有银行迅速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使银行内部的管理者、理财工作人员等充分发挥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银行自身实力的提升;第二,加强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发展银行自身对金融危机的研究能力,通过经济学研究的参与,为金融风险规避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建议,进而从金融行业自身运营过程的调节,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2.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中应注意的问题

尽管金融业和经济具有系统性特征,但在同一时期爆发的金融危机,在不同区域造成的影响不一致,能够对金融危机进行主动防范和迅速处理的国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其前提都是对金融风险形成了客观的认识。因此,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无论是政府还是金融行业、企业,都应该主动掌握与其相关的资料,为风险预期提供依据;此外,金融风险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形式不一样,风险的危害也不一样,金融行业以及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采用合适的防范措施,合理利用资源,有的放矢地应对风险。

3.结语

第4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关键词]地方金融预警系统 构建有效策略分析

一、地方金融预警系统概述

金融预警系统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在某个层面上讲,是经济与金融的安全区分,可以引申为政治、金融双重意义。金融安全是指,某个区域内金融无重大损失,区域金融是否稳定的发展,如果区域金融安全达到上述安全情况,我们可以视其为金融运行安全。地方危机预警系统属于金融风险评估体系的一种,是金融机构中的传统业务项目。其方向主要是在金融风险评估方面,长期工作与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金融风险预警范围广,涉及层面大;金融专家存在对于地方金融经济预警系统认识的片面性,只注重某个领域的研究,并没有全部精通。

二、金融预警系统的目的要求

金融预警系统的目的要求,金融预警系统应保证金融的安全,保证金融权利在空间上的眼神,保证金融权利在安全区域内不收侵犯。金融预警系统需保证金融行为在金融安全区内行使金融职责,保证金融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并对政治、经济、军事产生正面影响,抵制消极金融活动。

三、金融预警系统的构建难点

金融预警系统想要构建的金融安全区,从行政角度上,建设存在一定的困难,其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金融预警系统的构建存在金融与行政区域划分问题

金融预警系统的构建存在金融与行政区域划分问题。理论上讲划分要考虑到现实中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工作特征与空间延伸范围的重合问题。当宏观经济调控对于金融的影响负面性小时,金融预警系统的建立是有利的,宏观经济有效。当宏观经济对于金融的影响大时,构建违背金融客观规律,金融预警系统将无法构建。从我国的当前形势来看,地方金融预警系统构建的主要依据是现阶段政策与安全区的建设。而不是我们所认知的经济金融情况。金融区的划分为地方预警系统构建的难点,对于金融预警系统构建的安全区,很难形成独体体系。

2.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不对称性

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织体不对称性的问题,对于地方金融预警系统构建形成一定的阻碍。人民银行分行实行跨省设立,但是对于保证金融安全性的权利延伸有限。商业银行在我国的质量偏低,坏账率高,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全国性的金融风险。发生银行危机后,将迅速由分支机构蔓延到全国银行网络中,导致金融灾难。

3.金融安全性的整体与部分

金融行业管理呈现不协调性。金融预警系统的内涵即金融安全,主要包括金融安全与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金融体系包括银行、保险、债券等业务;这些业务是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我国法律上规定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分业经营管理。在现实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状态,即银行,证券,保险。要实现地方金融预警系统的构建,需要结合多方力量,在我国现有经济体制改变前,可以在短期内合理解决此难点,从一定政治意义上实现金融预警系统的构建。

四、地方金融预警系统的有效策略分析

1.定量和定性相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结合

在现实中,这种方式极少数能直接由定值分析做出结论评估,需使用分析定量法。对于数据的选择,数据意义的有关条件,需进行定性分析。

2.地方金融预警系统应采取函数型数据流型语言

金融风险评估有效措施有很多,就语言类型来说,应适当采用新型函数型,主要以数据流型语言为主。其原因如下,主要因电子表格方式能直接表达系统处理金融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因此,数据流语言更适合表达预警系统定性关系。从而为时间金融预警系统那个结构有很好的作用。

3.地方金融预警系统应避免系统信息的不精确性

地方金融预警系统与复合体时间相结合,复合体为有限与无线时间,对于一个金融专业人员来说,经常会出现问题,有的问题没有既定大难,要想让答案取得平衡,就必须为答案付出相应代价,也就是说地方金融预警系统存在着信息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处理问题时,特别是预警系统汇报的问题时,应妥善处理,避免信息系统出现不精确性。

4.地方金融预警系统应避免主观操作的判断性失误

地方金融预警系统存在主观判断性输入。一个合理健康的评论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为客观事实的决策,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主观评判色彩。对于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案结论造成一定的偏移。在一定的场合下,需要操作人员根据数据做出有效的判断,避免主观色彩的代入。

5.地方金融预警体系实行多重属性评估

风险测评大多数面临关联因素。若将繁杂的评估算段为一个简单的公式模式,势必给现有的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也使金融陷入了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在金融预警体系中,应实行多重属性的评估,只有这样,才可以确定评估的准确性,为预警系统构建提供合理的因素。

6.地方金融预警系统的构建需详细列出参考信息

地方金融预警系统的构建需详细列出参考信息。近些年来,许多机构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大量金融预警数据。这些数据普遍存在着变化性和稳定性两种问题,在金融预警系统中是有利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相应提供的整理数据进行分析,输入系统。预警系统成为用户的分析辅助工具,并将这些做成报告,提供给数据库。

7.建立金融风险预警防范系统和危机处理系统

建立有效的防范和危机处理系统,重视提前和日常的风控行为,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一定的措施解决,确保安全。

参考文献:

[1]IMF:“FinancialCrises: characteristic and indicatorsofVulnerability”, AnnualReportMay 1998

[2]郑振龙:构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J].金融研究,1998, (8)

第5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关键词:低碳金融;集群发展;混业经营;风险投资

低碳金融的兴起与地球变暖及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环保公约——《京都议定书》关联紧密。《京都议定书》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京都议定书》,对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作了限制性约束。鉴于各国的减排成本相差悬殊,通常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至20倍,所以《京都议定书》允许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指标来完成履责,这造就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因此,发展河北省低碳金融,真正立足经济舞台,需要制定一系列更为灵活、操作性更强的低碳金融发展方略,为河北省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

一、提升区位优势,促进碳金融企业集群发展

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是因为企业的需求,因此,低碳金融的发展取决于低碳企业的存在。低碳金融是指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产生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各种金融交易活动。河北省发展低碳金融的基础应该从低碳企业集群发展人手。一个地区适合于低碳企业投资并集群发展的区位优势,一般由该地区经济所特有的某些因素形成。区位优势可以来自于:投入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地理位置;投入要素的价格、质量和生产率;政府的政策和干预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社会文化差距;法律和商业法规等。因此,那些劳动力成本低、要素成本低的区域,运输方便、市场潜力大的地区,政治风险小、基础设施好的地区,都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由此而成为低碳企业投资的热点区位。

区位优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何低碳金融企业愿意到此地区投资发展而不在彼地区投资生产。例如,我国浙江省产业集群在数量质量上都领先全国,因而浙江省的竞争力和人民的富裕程度也在全国名列前茅。无锡、张家界等城市竞争力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实施了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因此,低碳产业集群是低碳产业持续发展的成功思路,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低碳金融发展的前提。这表明此地区低碳企业发达,在空间上密集分布,为低碳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对象基础。河北省促进低碳金融与低碳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大力促进低碳金融企业集群发展。

国内外研究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区位优势是促进高科技产业集群发展至关重要的吸引力。河北省应大力提升潜在区位优势,加强本省低碳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从而促进低碳金融的相应发展。

二、完善碳金融风险投资机制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态,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到1946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geoger doriot和新西兰地区的一些企业家共同组织了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简称ar&d),它们专门对一些处于早期阶段的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从而揭开了现代风险投资的序幕。风险投资机制是风险投资的投资主体、投资对象、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风险资本撤出渠道、政府的监管系统等构成的经济运行体系,在符合低碳产业创业规律的前提下,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高效运行过程。

我国要在新形势下成为经济强国,河北省要成为经济强省,必须加快高科技低碳产业发展。风险投资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和低碳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器”,对我国和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综合竞争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完善河北省风险投资机制是低碳金融稳定发展的保障。例如,在低碳金融初步发展阶段,其投资主体不应是某一个金融机构,应该以“结合体”金融机构的方式完成对低碳企业的金融服务,这样可以减小金融机构的投资风险,这类似保险机构的“共同保险”模式。

从总体而言,碳金融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是以市场为基础,其运作过程始终是在市场筛选和过滤机制的作用下进行的,市场筛选和过滤机制是碳金融风险投资运作的重要机制。因此,完善河北省碳金融风险投资机制,首先要加大低碳金融资金来源渠道,扩充资金规模,增强其实力;其次要规范风险投资过程,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低碳金融风险投资专业人才;最后要完善低碳金融风险投资运作环境,比如,对低碳产业投资公司实施优惠税收政策等。 三、建立有效的碳金融混业经营模式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在世界上大多数国

家,包括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实行混业经营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成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和历史的必然选择。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借鉴欧盟金融改革的成功经验,欧盟内部大市场在成员国之间实行人员、物资、资本和服务自由流通,欧盟区域政策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致力于通过实施积极的区域政策以达到缩小区域间差距的目的,使欧盟范围内不同区域达到最大程度的聚合,这一切都为解决区域不平等问题和实现广大地区真正的联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欧盟的金融合作模式可以归纳为“共同稳定、同步发展的区域化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那么河北省可以根据本省省情,先选出一个区域进行地区碳金融混业经营试点,进而优劣互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河北低碳金融混业发展。通过建立本区域低碳金融混业经营促进本区域低碳企业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低碳企业投融资渠道多元化,低碳金融混业经营资金链要远远大于单个单位的资金流量。因此,建立低碳金融混业经营是增强低碳产业资金流动性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有效的政府扶持机制

在经济结构调整变革和振兴的过程当中,中国金融业既要顺应发展趋势,又需要通过自身的变革,充分发挥金融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在全球经济调整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金融服务要先行,对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业务更是我国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机遇,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金融机构在开展低碳金融服务过程中,面临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政策风险大、企业资信不足等难题,往往无法得刭相应的风险补偿,这不可避免的导致金融业对于低碳项目融资的不积极。虽然当前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是服务低碳经济的一个不错的开端,但绿色信贷对低碳经济发展仍然有限,尤其在低碳金融方面中国金融界没有恰如其分承担并完成使命,这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金融界在低碳金融发展方面的不到位,恰恰反映出国家的导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银行自身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如何准确的去评估新经济模式下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这种适合低碳金融业务的新风险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这就意味着潜在的风险很大。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近几年被各国关注,但现实中成功可借鉴的商业模式少,对于各国金融业而言低碳金融的发展是在摸索中前进,金融业对低碳经济不熟悉,风险程度不确定,造成了金融界发展低碳金融态度谨慎。因此,政府的导向是极其关键的,政府在财政与税收两大角度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对于金融机构的低碳金融业务可以采取税收的优惠,对于跨国低碳融资项目,受益国政府之间按照收益比例相互协商,按比例共同给予财政扶持。

五、培养低碳金融企业自主创新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创新的5个方面: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因此“创新”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它严格区别于技术发明,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经济能力。

金融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其核心在于自主创新力。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的热点在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环渤海京津冀都市圈。河北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为促进其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关键是培育河北自身低碳经济和低碳金融的创新。因此,政府应对于金融创新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全融企业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积极面对挑战,在加强风险监控体系完善的同时勇于开拓低碳金融新业务,比如,借鉴保险业的共保、分保方式建立大型低碳项目共融业务、分融业务等,这样不但降低了新经济背景下的潜在风险,还促进了自身金融业务的拓展,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上述表明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对河北省低碳金融发展投资方略研究表明,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应在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提升区位优势;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低碳金融产业战略联盟;培养本土低碳金融企业自主创新力。以上方面有效结合定会带来河北省低碳金融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宫映雪,刘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j].辽 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第6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金融;信用风险;防范;中小金融机构

基金项目:辽宁社会科学联合会:关于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的研究(编号:20121S1dykt-03)

一、引言

区域金融信用风险是指某一经济区域个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参与金融活动中因经济环境变化、决策失误或其他原因导致的金融资产价值、信誉遭受损失的风险。兹维・博迪(Zvi Bodie)和罗伯特・C・莫顿(Robert C.Merton)等认为金融系统运作中的资金借贷与风险是捆绑在一起的[1]。因此,风险分析、控制和管理活动是金融机构发展中的核心内容。城市银行和信用合作社等中小型金融机构,主要从事区域(县域)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金融业务,由于它们面临信用风险的复杂性和自身能力的欠缺,在风险防控上更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当前,随着民间借贷市场等金融风险程度的加深,使得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所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区域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将有效地推动区域金融的良性发展。

二、区域金融信用风险产生因素的分析

1. 来自中小企业层面上的信用风险

(1)中小企业财务与管理信用缺失所造成的风险。从财务信用的缺失来看,许多中小企业尚未真正的构建良好的信用理念、制度安排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为:经济制度的安排没有形成一种信任结构,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行为按契约规定的方式展开。如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应付相关检查,造成了财务管理混乱和资信度的下降[2]。另外在资金借贷方面也比较混乱,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金的相互拖欠,往往利用银行贷款来东拆西补。由此看出,由于信用的缺失造成了放款机构大量资本金的误投和流失,给银行产生信用风险埋下隐患。

(2)企业产权制度不健全所造成的风险。当前,中小企业正在逐步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有的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改制,但在经营机制上仍十分落后,缺乏规范的企业组织,内部管理混乱。多数家族式的中小企业缺乏清晰的产权制度,企业经营行为不够规范[3],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况且,企业借产权制度改革之机而逃废或悬空银行债务,这些问题必然传导给放贷银行,从而产生信用风险。

2.来自区域金融服务机构内部控制的信用风险

(1)金融机构现代企业制度的缺欠与管理水平的不足。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和制衡还不完善,其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实质上尚未形成,缺乏现代商业银行治理机制。随着金融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引入西方现代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经营手段也日益更新。与之相比,地方金融的经营管理观念和手段还跟不上金融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在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与监控两个方面尚未完全形成严密的风险防范与阻断机制[4],从而加大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区域金融服务中信用风险控制能力依然较弱。近年,金融生态也有了很大好转。国内银行业保持了连续10年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双降”的良好态势。但是金融危机后,全国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增加,且区域性表现更加明显。从2011年三季度开始,不良贷款余额开始逐步反弹,即从2011年三季度末的4078亿元上升至2011年底的4279亿元,2012年3月达4788亿元,个别经济区域风险更为严重,例如,温州银行截至2011年6月末的不良率达1.72%,9月末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上升至3.27%[5]。2012年上半年浙江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上升达1.34%。究其原因,金融危机后,受宏观政策和金融环境影响,民间借贷加大了区域金融的风险程度[6],尤其是中小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程度加深。从图1可看出,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说明该类区域金融机构信用风险较大,应当引起足够的关注。

三、区域金融信用风险防范对策的构建

1. 改善区域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环境

首先,区域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环境取决于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的效果和内部风险控制水平,所以,应加大对城市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公司内部结构的有效治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的形成,以遏制不良贷款的发生。其次,区域金融信用风险与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国家政策和经济状况有关,作为外部因素导致的信用风险,使得区域金融机构难以抗拒,所以应构建科学的政策导向机制。当前我国正处在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时期,由此,区域中小银行应根据相关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和经营目标,以保证信贷投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规避区域信用风险的目的。

2.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程序

信用风险管理程序是通过对风险识别和对信用风险的计量进行管理,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在风险识别阶段:一是通过对个别授信的判断和中间管理来实现适时风险识别。二是能确保全面掌握债务人信用级别和授信交易质量。在风险计量阶段:通过把信用评级、授信的余额及对象作为“授信组合”进行整体质量评估;通过对评级违约概率的推算,实现信用风险的计量管理,使强化风险防控程序成为银行稳健经营的基本要素。

上述信用评级制度是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信用评级制度不仅仅在经营层面,在银行管理战略层面,根据信用级别的判断,有利于提升资产定价的有效性;通过评估区域范围的信贷规模可从风险与回报的角度判断如何取得银行的目标收益;通过信用评级以及对其信息数据的判断,可以成为银行执行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见图2)。

3. 完善区域金融信用风险的专业化防范管理

城市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防范,需要通过设定和完善信用风险的具体管理部门来实施风险跟踪防控,实现职能部门的专业化风险管理。即在上级行、本行风险主管以及具体执行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专业化、扁平化和流程化,进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信用风险的专业化防范有利于强化中小型银行的专业化贷后跟踪管理,有助于准确、高效率地监测授信对象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活动的变化状况,当发生可能对其业务状况、偿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时,可及时调整客户主体的业务等级,并采取应对措施,如上报分行信贷管理部,由各级信贷管理部根据信贷资产风险分类认定权限并审查认定客户的信用风险状况,为完成这一有效风险管理程序,构建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也十分必要。

四、结 论

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区域金融机构在了解授信对象风险特征的同时,加强银行自身治理和提高内部风险控制水平是进行信用风险防范的重要基础,一个严谨而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需要明确的风险防范战略和组织架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中小区域金融机构进行风险防范的基础。从银行做到规避信用风险目标来看,事前防范与风险识别极为重要,要做好风险防范强化程序的制度建设,通过推进银行内部风险防范管理的扁平化、集约化和流程化设置,可充分发挥信贷决策的专业化优势,特别是有利于“贷后过程管理”,从而有利于区域银行信用风险的系统性防控,将进一步降低区域金融信用风险致最小和可控范围之中。

参考文献

[1][美] ,兹维・博迪、罗伯特・C・莫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金融学p25.

[2] 许圣道、韩学广等,金融缺口、金融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解释及对策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4期,p19.

[3]钱光明,县域中小企业长效发展机制,《中国金融》2012年第3期,p75

[4]王昌德,浅析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第02期 p18-19.

[5]陈周锡,温州银行业不良率升至3.27% 行长压力大信心需提升,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11月1日.

[6]民间借贷“变形”风险传递 区域金融风险加速聚集, 经济参考报,2012年05月07日.

第7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纽带。要实现区域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就必须加强区域金融的更紧密合作,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区域资源流动和产业合作分工中配置导向和市场调节作用。加快城区银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优势互补,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对培育我国金融经济新的增长极,促进城区银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形势

1、区域经济的亮点

如果用一句话来高度概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说,在高位增长中促进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以及大力度地进行经济转型,是我国区域经济的亮点。目前,这种协调与转型出现以下特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正在转型与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逐渐明确、到位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中央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协调发展的政策正在一步步完善。其推进思路是:东部地区在“率先发展”基础上,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应该说,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对于整体的发展来说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从推动局部区域的超常发展,到注重总体协调,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站在这一角度理解新时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观察2006年以协调发展为基调的各区域发展呈现出的不同走向与特色,我们认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逐步清晰。

(二)分析探讨区域经济对银行发展的影响

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对城区银行金融发展也产生了影响。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性问题更加突出。由于贷款审批权限小、贷款项目少,在实行严格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下信贷人员责任大、个人承担风险高,加之上级行采取下达存款考核任务、提取二级准备金、对上存资金给予优惠利率等政策,这些因素促使欠发达地区基层行日益“重存轻贷”,直接导致欠发达地区资金的严重外流,资金供求的“剪刀差”逐渐加大,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日趋加大。二是降低基层银行的资金利用效率和盈利水平。严格的规模限制,不仅不利于银行资金效应的最大发挥,而且造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后劲的明显不足。三是弱化了城区银行在县域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导致地方政府对银行给予地方经济的支持逐渐失去信心,由此可能使地方政府对银行的支持力度减弱甚至存在工作协调障碍。

二、银行怎样借助区域经济实现持续发展

树立全局意识,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前城区银行在经营战略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经营对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大行业、大企业和高效益的项目上,这无疑符合利润最大化的要求。但是我们不能片面为强化这一战略而忽视了我国的国情、经济金融的发展过程和当前的经济现状。在当前不发达区域迫切需要金融支持而国家金融体制改革又尚未到位的情况下,作为金融主体的国有城区银行,在实施集约经营过程中,应特别谨慎市场的“取舍”,况且,现有的区域经济与企业状况也只是相对的,随着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支持力度的加强和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与企业的强弱态势也会发生转换,这已被经济发展实践所证实。城区银行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妥善、合理的配置信贷资金,为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作出应有的贡献。通过对地方经济的支持,获得地方党政部门认可,使之正确认识、看待、支持城区银行改革,理解、尊重城区银行按市场经济规律、金融法则办事,主动关心重视金融工作、帮助解决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为金融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树立发展意识,处理好集权与放权的关系,合理确定贷款权限,完善授权授信制度。城区银行在推行“三大”战略的同时,应完善内部授权授信及比例管理制度,城区银行二级分行应妥善衔接信贷授权和统一授信,不能忽视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应根据县域城区银行的管理水平、经营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实事求是地合理配置信贷权限及贷款比例限额,适度下放信贷权限给县级城区银行。

三、银行发展规划需要注意的事项(应对区域经济变化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城区银行业的发展核心是银行和政府的关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银行若想经营好,必须重在机制改革,尤其是传统体制下转型而成的银行,更需要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苦练内功,完善银行的制度,改进技术水平,改善管理方式,要明确银行是做什么的。客户需求多样化也是影响城区银行发展的一个因素。自从银行业的发展从产品层面上升到客户需求层面后,金融产品和服务都是围绕客户需求来创新的,城区银行需要在客户需求的挖掘上多下功夫,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创新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业态竞争对于城区银行来说要定位准确,大银行做大银行的事情,小银行做小银行的事情,城区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进行约束,极大的改进城区银行的管理和人才的问题。城区银行要改进体制问题,要注意在银行经营中,依法经营、合规操作是银行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银行员工应尽的基本职责。合规文化建设是促进城区银行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推进合规文化建设,重点在于把合规经营理念贯穿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之中,使之成为自觉的习惯;重点在于把立规建制的工作做实、做细,把操作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真正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节点。城区银行在根据客户需求提品方面要有一定的产品约束。要创造出了解客户特点的产品。使产品能够根据业务发展的状况能够较好的提供客户服务。城区银行要注重内外兼修,重在修炼内功。从银行的信贷工作着手,逐步完善城区银行的信贷调查流程,使信贷调查能够真正的为城区银行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规避企业吃亏、银行吃亏、政府吃亏、信贷调查有问题、未形成良性的体制等一系列问题,避免城区银行成为“孤岛”。

个人客户是各城区银行涉及面最广泛的群体。城区银行在进行个人银行业务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这一业务领域的经营管理、市场拓展、营销组织和质量成本控制等工作进行规划,认真分析市场现状和预测发展动向。在保证传统业务稳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银行卡、个人消费信贷、个人住房信贷等业务。建立完善的个人银行业务,对业务发展战略、机构建设设置布局、新产品的开发与业务拓展方式等都要作出具体的规划,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个人银行业务成本监控体系,要认真落实国家的有关利率管理规定和财务管理政策,严格成本控制,增强安全经营、有效经营的自律性,提高市场盈利水平。城区银行的中间业务是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现代城区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包括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以外的结算业务、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项目评估、财务顾问、信息咨询、建设监理等综合性的服务。随着城区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中间业务的开展越来越受到各城区银行的普遍重视,因此在制定城区银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要做好中间业务发展规划。各城区银行都有其自身特点,都有自己的优势业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就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突出其特点,以促进其他业务的发展。例如建设银行在制定中间业务发展规划时,就应该依托长期从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这一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宗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中间业务体系,不断丰富业务种类,把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从项目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延伸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确保传统银行业务与中间业务双轮驱动,全面推动城区银行业务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是城区银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区银行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一定要按照中央关于城区银行要“强化集中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核算、统一调度资金、分级管理的财务制度”的精神,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以达到建立以综合业务经营计划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资金统一调度,资产负债合理安排,财务资源合理配置,监管有力的计划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制度统一、集中核算、集中管理会计信息、有效监督的会计管理体制;建立高效快捷的清算汇划体系,强化清算系统的市场服务功能。

四、银行怎样抢占区域市场份额

城区银行市场呈现六大特点,一是,市场规模增长迅猛随着城区银行积极推进,银行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城区银行实现业务创新、提升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二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各城区银行纷纷将金融创新列入银行新的发展战略,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成为许多城区银行实现金融业务创新的首选。三是,市场集中度偏高,银行和招商银行为主体的几家金融机构,市场集中度很高。四是,客户需求逐渐多样化,客户需求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网上交易类业务已成为满足部分客户金融服务的主要内容,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

五、银行怎样巩固区域市场的地位银行巩固区域市场的地位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市场细分:市场如何细分?各细分市场的规模、增长率和毛利率如何?各细分市场的集中度如何?各细分市场的产品生命周期处于哪个阶段?

2、客户需求:目标客户群体有哪些独特的需求?目标客户群体中谁是行动决策关键人?目标客户群体有什么样的行为特点?如何通过客户需求制定适合的产品、价格、渠道和品牌战略?

3、关键成功因素:行业中有哪些不同的成功模式?这些模式各自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哪个是最有利的成功模式?服务、创新还是效率?价值定位与盈利模式是什么?

4、竞争力分析:与竞争对手在关键因素上相比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要培养什么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什么样的竞争优势?如何规划核心竞争力?总之,城区银行的发展任重道远,尚需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城区银行在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市场增长潜力较大,抓住机遇将占据市场竞争主动权,但是,如何有效地抓住机遇,首先必须实施城区银行业务战略规划。

六、银行在区域市场中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8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一、影响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因素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金融的自由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金融创新走进了一个全方位、大规模、高速发展的时期,对每一个金融角落造成冲击,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全新的推动力,大大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但是,金融创新不仅使得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得到提高,也迫使金融系统的宏观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改变后的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冲击着金融稳定。经济一体化在放大国际间金融风险传导性的同时加快了经济结构失衡,导致金融脆弱性越来越大,加大了国家政府为促进本国经济增长、维护本国价格稳定而实施宏观货币政策的难度,间接影响着金融稳定。影响金融稳定的宏观经济因素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把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放大了;二是经济结构失衡,加快了调整产业结构的频率,放慢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三是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的规模不协调,导致货币政策的调节效果不理想。这些宏观经济因素都对金融稳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基于宏观经济维护金融稳定的策略

1.不断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结构首先,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时,我国的金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很少,出现产品结构单一和同质化问题。所以,我们应加大研发新的金融产品的力度,尤其是资产类金融产品、风险防范类金融产品等,从而改变传统以银行信贷产品为主的中国金融产品结构。与此同时,虽然美国在过度创新金融衍生产品的影响下爆发了次贷危机,但其本质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所以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结合市场实际合理制定发展计划,不断增加交易金融产品的品种,特别要针对中小企业开发更多融资产品,在自主创新中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具备强大生命力的、成长性良好的金融衍生产品,从而分散金融风险。其次,丰富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离不开多元金融市场的支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所发生的改变是根本性的,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和升级,并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民营经济慢慢成长为发展经济的原动力。国家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多样化、国际化发展要求投资融资机制也必须是市场化的、多样化的。换言之,我国金融市场必须具备多元化的层次结构,才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投资融资需求,才能促进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一是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不断拓展证券市场,鼓励跟既定条件相符的企业采取发行债券的手段来筹集资金,并加快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凭条,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二是重视基础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加快对区域性金融市场、机构的培育步伐,推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快速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结构均衡发展。

2.基于宏观经济周期建立提前反应机制,强化风险预警商业银行跟宏观经济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所以提高金融稳定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准确把握好宏观经济的走势。为此,银行应加强分析宏观经济,充分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取向,把握好信贷投向行业的市场空间、发展前景等,并基于宏观经济周期建立提前反应机制,从而确定出能抵御通货膨胀的、获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发展行业、区域,对信贷资金进行优化配置,有效防范并化解金融系统可能面临的风险。在经济周期调整中,我们应不断强化风险预警,尤其是行业风险预警,需密切关注行业政策、行业资产价格波动等的变动风险,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从而确保行业企业能顺利度过经济期的调整。风险预警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务,为确保风险预警能够稳定而完整地执行下去,应考虑建立连续的风险管理数据库。该风险管理数据库应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宏观经济数据,它包括经济发展、经济投资、经济消费、进出口贸易等数据,以及国家对金融、财政、贸易等的规定;第二,中观经济数据,它涵盖区域经济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等数据,以及行业发展情况、行业技术动态、行业产品结构等数据;第三,微观经济数据,它包含企业的财务指标、组织管理、产品价格信息、产品供求信息等数据。与此同时,要确保能及时更新风险管理数据库,动态跟踪、监测金融风险,确保能及时反馈风险预警信号。

3.完善宏观经济审慎监管手段,有效防范潜在金融风险虽然银行通过实施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有效阻止了中国银行业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但较资本安全性、有效性的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而言还存在不足,可采取以下策略来完善宏观经济审慎监管手段,有效防范潜在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坚持完善调整银行稳健性的参数。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政策的实施的关键是正确判断一个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和信贷规模。当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就是它在GDP中占据的比重,并没有把那些具备信贷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囊括进去,导致指标参数过于单一,覆盖面受到限制,很可能会造成金融监管主体误判宏观经济。为此,需不断拓宽统计范围,把具备信贷功能的民间的信托公司、融资机构、典当行等金融机构纳入统计信贷规模的范畴,并把金融系统在经济周期调整中的景气程度、不同机构的金融系统重要性等因素都纳入对市场流动性的判断中,不断提高调整银行稳健性的参数的可信度。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调节手段。针对金融系统具备的顺周期性特征,应建立健全动态杠杆率指标体系和调整差别准备金动态的措施,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动态流动性缓冲以及存款保险制度、动态拨备制度等审慎监管措施,把中央银行在市场公开业务中具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结合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分散、防范金融系统潜在风险的目的。三是在实施政策时要做到差异性与公平性并重。各国政府承受金融风险的能力并不相同,造成各个国家制定的调整金融稳定性的参量、逆周期资本缓冲标准等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对我国国内市场来说,为保证银行系统的稳定,银监会最近几年持续提高拨备的覆盖率,虽然使维护金融稳定而受到的信贷过度扩张的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但迫于宏观经济压力,银行业,尤其是中小型银行,它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盈利压力,很可能造成它们的逆向选择,去开展那些高风险高收益的信贷业务、其他外表业务等。所以,在实施差别化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时要同时关注稳定性,避免金融系统受过度扩张的影响而产生潜在风险,防范在较大的盈利压力下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等,从而控制金融系统整体潜在风险的产生、积累,维护金融稳定。

三、结语

第9篇:区域金融风险特征范文

关键词:多头授信;企业融资;金融风险

1多头授信呈现出的特征及存在的风险

某市是江西省县域经济十强县级市,该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共9家,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由于该市经济较活跃,金融资源相对丰富,埠外银行也纷纷通过异地授信到该市拓展法人信贷业务。据统计,对该区域企业授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近20家。笔者对该市某国有银行支行法人客户多头授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截至2014年末,该银行有33户授信企业,在各家金融机构授信总额63.34亿元,用信额49.53亿元;按照工信部企业划型标准,大型企业3户、中型企业9户、小微型企业21户。这33户企业最少在1家金融机构用信,最多的达9家。

1.1多头授信呈现出的属性特征

一是总体以大中型企业居多。这33户企业中,大型企业总授信为44.5亿元,中型企业13.2亿元,小型企业5.6亿元。这些企业在1~2家金融机构授信的有17户,占比为51.52%,其中小型企业13户、中型企业4户;在3~5家金融机构授信的有11户,占比为33.33%;在6~9家金融机构授信的有5户,占比为15.15%;在3家及以上金融机构授信的高达16户,占全部客户数的48.48%,其中大型企业3户、中型企业5户、小型企业8户。从埠外银行信贷投放来看,有12户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其中大中型企业9户、小型企业3户。这12户企业均为某国有银行的优质客户,这说明埠外银行对优质企业的竞争十分激烈,注重对跨区域投放客户的选择。二是用信程度与企业规模负相关。这33户企业中,大型企业用信占授信的比列为71.4%,中型企业用信占授信的比例为92.6%,小型企业占授信的比列为98.1%。从中可以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其用信占授信的比例越小。这反映出银行信贷资金投向呈现出“马太效应”,大型企业不缺钱,但是各类型商业银行依然纷纷介入,缺钱的小微企业反而得到的银行信贷支持有限。三是授信金融机构过多的企业更倾向用足授信额度。该33户企业中,在1~2家及3~5家金融机构用信额占授信额比例均在68%左右,而在6家以上金融机构用信额占授信额的比例达到114%。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大中型企业授信多集中在四大国有银行,小微企业授信一般只在1家国有银行授信,但在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授信,且用信品种以差额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绝大部分采用多户联保担保方式。

1.2多头授信产生的风险

一是易诱发区域性金融风险。目前,银行在对单一客户进行综合授信时,未匡算区域内授信总金额和总体信用风险,导致企业信贷风险层层累加,最终形成潜在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如江西某地级市一家光伏企业,在政府力推下,企业迅速扩张,当地和埠外银行纷纷跟进,贷款总额100多亿元,全市各项贷款总额占比超过10%。受金融危机和国外反倾销影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导致当地经济金融倍受打击,一度影响该市银行业的稳定。二是形成担保圈风险。县域中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抵押物,中小银行利用多户联保的形式给其授信,采取开承兑的方式用信,这就导致同一地域诸多企业之间基于互保、循环担保而形成所谓的担保圈。在没有形成担保圈的情况下,由于这些企业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经营特征,相互间违约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违约概率也小。但若存在担保圈,圈内企业违约相关性就将显著放大。同时互保方式虚化了担保的效果,降低了贷款的准入门槛。而且由于圈内各家互保企业之间结成息息相关的关联关系,一旦一家企业出现问题,担保链被引爆,造成“多米诺骨牌效应”,给银行带来大量不良贷款,严重的将会冲击区域金融稳定。三是导致信用膨胀风险。“多头授信”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膨胀的经济现象。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应与企业的偿还能力形成一定合理的比例,而在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等方面的情况没有比先前改善的前提下,只因为企业规模大,多家银行纷纷授信,企业信贷集中度过高,就会出现企业由于接受了这样的授信而造成的信用膨胀现象。企业通过授信而获得的潜在购买力大大提高,超出其所能够承担的偿付能力,一旦企业将全部授信用于购买力的支付,就很可能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四是加剧银行授信风险。经验证明,多头授信很容易引发企业盲目扩张、过度投资,甚至挪用贷款进行博弈性投机,如参与民间高息借贷、炒期货、炒房等,最终将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多头融资企业也容易存在以贷还贷的现象,通过拆东墙补西墙,延迟风险暴露,导致授信风险的累积。而且由于多头授信,企业的谈判地位提高,利用银行间缺乏信息交流,夸大不同银行服务和制度差异,刺激银行降低定价标准,放松贷后管理要求,甚至放低审贷标准。

2多头授信产生的诱因分析

企业多头授信现象的产生,有企业经营的因素,有银行管理的原因,也有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其根源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转型时期的结果,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金融发展和银行间竞争的大格局下,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银行经营理念相对滞后及社会制度缺失的现实所然。

2.1银行经营理念存在偏差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还处于经营转型期,经营理念主流依然是,围绕盈利这个中心,以规模经营为主要手段,贷款为主要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在这种经营理念的引导下,部分银行盲目追求市场热点,搞脱离实际的攀比扩张,短期行为和任期内目标严重。特别是新设的银行分支机构在经营压力下,资产营销方面置风险防范于不顾,片面强调抢占市场、扩大经营规模,热衷于“捧大户”、“垒大户”,对多头贷款采取纵容、默许态度,追求经营业绩的短期效应。

2.2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当前信用查询主要依托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只能查询到客户在银行部分表内外业务信息,无法反映评级、授信额度、信托、理财融资等信息。这不便于银行控制授信总量,企业以后的用信更无法掌控。另外众多研究表明,制约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无法提供规范的财务报表等办贷硬信息,小微企业和企业主有关社会资源、个人品质、经营能力等关键软信息又难以量化和传递,而且获取这些信息成本较高,这都极大影响银行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的积极性。

2.3社会制度的缺失加剧了多头授信

从监管及中介机构层面来看,一是会计报表审计制度存在缺陷。目前,企业会计报表审计时不同程度存在着不规范、随意性大的现象,有的甚至只要交钱,就能拿到企业想要的已审计财务报表,给银行风险研判带来困难,而会计事务所对这种审计失真行为很少付出代价。二是担保评估存在缺陷。担保评估机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给企业出具高于实际价格的评估报告,而鲜有承担责任的现象。三是企业财务数据失真没有相应的监管机构。目前还没有一家管理机构对企业提供失真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专业监管,更不用说处罚。

2.4银行授信管理存在缺陷

从授信额度确定方法来看,各银行使用的评级授信体系不一、标准各异,理论授信额度测算的核心有的银行是基于销售收入,有的是基于净资产,有的是基于担保,不同银行对同一客户确定的授信额度差异较大。笔者对某国有县域支行客户经理访谈了解到,他们经常遇到客户在本行授信测算没有空间,但他行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就是可以放贷。从授信操作看,许多银行只考虑自身对客户的授信,没有考虑其他银行已有的授信及用信情况。

3化解多头授信风险的对策建议

3.1实现银行经营理念转型

摒弃传统的“规模冲动”和“速度情结”,更加注重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树立以价值创造和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业务发展体现资本、财务、风险的约束。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需要由比拼发展速度转移到比拼风险管理上来,只有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承担更大的风险,实现更多的盈利。银行业务拓展应合理摆布大、中、小型企业优质客户信贷投放,实现梯次发展格局,不能一味“贪大”,防范多头用信集中度高的风险。

3.2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征信行业的发展,建立全国性的信用数据库。各相关政府部门,如工商、海关、法院、技术监督、财政、税务、外经贸、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部门,应该依法将自己掌握的企业信用数据通过一定的形式向社会开放,以保障一部分企业的信用信息被社会知晓。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纪录有了比较好的纪录,再加上银行自身对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主经理人员的信用情况调查了解,会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3.3建立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

发挥地方银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银行业防范多头授信自律公约,推动建立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对多头大额授信企业逐一组建债权银行联席会,并实行主办行制度,通过签订协议明确主办行和参加行的职责,确保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切实发挥作用。为防止过多银行集中给某一家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监管部门应对企业授信银行数量进行控制。通过建立有效的企业授信总额联合管理机制,既可防范风险扩大化,也可以促使银行在企业出现风险时统一步调、共同进退。

3.4完善银行内部授信管理制度

一是完善授信额度测算办法。净资产能够反映借款人最终的偿付能力,但银行授信的确定通常都是净资产放大若干倍,企业出现风险后,净资产往往不足抵偿银行债权。实际上,企业借款人债务到期偿还能力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现金流。现金流特别经营性现金流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企业还款最直接最根本的保障。因此,在正常经营的企业授信理论额度测算中,不仅专业贸易类客户可以企业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计算授信额度,其他客户也要把企业净现金流量和净资产额共同作为计算的基础,根据客户所处行业和自身具体情况,确定两个指标来计算权重。二是建立授信集中度审查制度。集中度审查中应综合考虑客户在他行的有效授信额度,客户信贷份额在本行所有信贷余额占比等因素。通过设置集中度限制指标,防范过度授信。三是严格限制多头过度授信企业的准入。根据前面多头授信的特征分析,授信金融机构超过五家以上的企业,其用信占授信的比例越来越高,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隐患,资金很可能被用于非主业经营。银行在企业信贷准入时,对授信金融机构超过五家的企业原则上不受理,即使受理,后续也要从严审查。

作者:范会星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江西宜春分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