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工程管理的对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的对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管理的对象

第1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

1 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关系

1.1 工程监理的意义。建设项目工程监理就是依据监理合同以及承包合同的规定,通过计划、协调、组织或激励等手段,监督乙方和甲方履行签署的工程承包合同,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国家对工程监理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建设工程监理为拥有一定资质受项目法人的委托的监理单位,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合同文件,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的专业活动。

1.2 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工程监理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控制工程投资,确保工程按施工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与此同时,工程监理要确保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并且协调好甲方、乙方以及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必须做好合同管理和工程信息管理工作。

1.3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工程监理是拥有一定资质受项目法人的委托的监理单位,帮助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管的专业机构。而项目管理是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也可以为委托人提供相似的服务。所以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

2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比较

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之间是一种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但是也存在不同。当前工程监理主要是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的控制,而项目管理是遵循合同约定,从项目决策阶段开始至实施阶段,进行质量、安全、进度、合同、信息、费用等方面的控制。具体两者之间的差异如下:

2.1 范围。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不同,工程监理服务对象单一,只对建设单位或项目法人服务,而工程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则更为广泛,其主要为建设项目提供工程管理和咨询两种服务,所以服务对象可以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方、业主或承包人和联合承包人。由于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比较繁多,所以不同的服务对象,所进行的管理问题原则和方法也不同。但是工程监理所代表的仅是建设单位,所以其处理问题原则和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2.2 时间。时间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进度管理中,对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服务对象不同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工作周期和施工顺序,确保项目在要求的时间内,使资源和成本达到最佳状态。在进度计划过程中,应该按照计划安排施工进度。例如计划需要做什么、由谁去做、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成本是多少等问题。

2.3 法律地位。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都是为了监管和控制项目目标而实施的管理方式,但是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却不同。工程监理在我国建设行业有重要的地位,属于建设项目的基本制度,并且在建筑相关法律中明确指出,对于一些大型、重型或大面积的开发项目,必须实施工程监理制度。而工程项目管理却不同,国家虽然建议实施项目管理,但是没有法律规定需要强制执行。所以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存在差异。工程监理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而工程项目管理没有受到法律的约束和限制。

2.4 资质要求。在资质要求上工程监理和工程项目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工程项目管理单位不仅需要符合相关规定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并且还需要符合要求并注册的建筑师、造价师、设计师、规划师以及咨询人员,不然无法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多服务对象的需求。工程监理企业在资质要求方面,只需要取得监理资质,其员工有符合规定的注册监理工程师即可。

3 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

3.1 宏观层次。(1)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体制。随着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向国际发展看齐。但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缺少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体制,从而导致项目法人负责制的实施力度不足,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投资责任约束机制。所以在推动工程监理向项目管理接轨的过程 中,必须加大对相关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投资责任激励约束机制,使项目负责人正确认识资金使用效果和投资风险,促进其寻求工程建设专业化服务的需求。(2)项目管理市场准入和行业规范的建设。项目管理市场准入机制是促进项目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所以应该尽快建设项目管理行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制度。由于项目管理行业所服务对象的种类比较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能化服务行业,应该提高市场准入机制。与此同时重视对新入单位、个人资质的审核,对已有资质人员和单位的管理也要重视。(3)建立工程咨询保险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任何决策都可能导致大量的投资风险。项目管理单位的咨询意见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项目管理工作会对投资效果起到非常重大的影响。工程咨询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其项目管理单位的注册资本相对于项目投资额来说,无法起到抵御项目投资风险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工程咨询保险制度,以转移项目管理单位承担的经济风险,保证企业正常运转,保证工程咨询质量。

3.2 微观层次。(1)重视人才的建设。人力资源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影响成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项目管理公司应该把人力资源建设当作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由于项目管理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所以,咨询人员必须掌握各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并且具有综合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故项目管理想要发展,就必须扩充人才,只有不断地扩充各类型人才,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2)建立资源信息库。建立项目管理资源信息库,可以使各类型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和相关的合同、资料或经验收集整合起来,并且便于查找和运用。由此项目管理行业要想发展,必须做好整体资源信息管理,为项目管理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项目管理人员的学习,提供实践经验。(3)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由于我国项目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经验和能力,所以在项目管理的初级阶段,更应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企业项目管理经验,并且不断结合实践工作,积攒工作经验。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可以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提升自我的管理经验。

4 结语

为了推进我国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异,从而针对性的完善接轨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接轨。只有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作用,使我国工程建设项目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也提升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丁士昭.建设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快必达软件出版发行公司,2012.

[2] 朱丽芸.中国工程咨询业的发展与展望[D].同济大学,2011.

第2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电梯安装 工程项目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电梯市场也日益竞争激烈,一般来说,现场安装工程的施工承包商也是电梯设备的厂商,这样一来进一步降低了设备制造利润与工程利润。目前电梯企业已逐步走入了微利时代,所以在电梯安装工程中电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已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安全管理与施工质量在电梯安装工程中是必须要注意的,并且是在安装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这两个因素,所以只有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严格管理,每—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安全关、质量关都要认真把好关,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只有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迫切需要电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1]。

一、电梯安装项目管理的概念

1.管理的规划

在进行项目安装施工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电梯安装工程项目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分解,进而形成施工对象的分解体系,阶段控制目标是必须要确定的,从而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工程实施和管理。除此之外,还要绘制工作信息流程图和电梯施工项目管理工程体系图以及建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体系。为了使项目管理得到有效执行,必须明确安装中的各个管理点,编制电梯施工组织设计。

2.全局理念

在电梯安装项目过程中,必须依据企业管理要求、体制与程序进行运作,统一接受企业管理。传统的电梯企业制造利润还主要是设备方面的部分利润,电梯安装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履约合格,主要是组织施工生产,所以一般其成本都较为宽松。而就目前而言,电梯市场设备部分利润远不如以前,基本上是收益很低更甚者是毫无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合同预定的经济目标获得与项目合同义务的履行就会受到电梯安装项目管的影响[2]。

3. 成本目标

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的机制要进行完善,使成本管理经济与技术结合型、经营型、主动型与科学型逐步取代经济型、经验型、被动型与算帐型,前提是成本策划要做好。其次是要控制好四大成本费用要素如现场管理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第三是项目经济活动分析会要定期召开,对经济目标、成本预算、成本支出等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是要将利润的实现思路进行拓展。从效益与成本之间的对比中寻找相对成本最小化。

二、电梯安装项目管理过程中几个控制的重点

1.质量控制

首先是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与此同时,在电梯项目管理时也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使质量控制全面系统地落到实处。同时,质量保证模式是电梯施工企业的基本原则点,电梯施工企业是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而编写质量手册的。其次电梯安装质量的控制关键在工序质量控制。为了使工程质量由事前控制取代事后检查,形成 “预防为主”的理念。为了使事前质量控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实行,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严格遵守。二是工序活动条件方面的质量问题要严格控制,主要活动条件包括施工操作者、施工机械、材料、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

2.成本控制

电梯企业经济效益创造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电梯施工企业中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控制,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的、全过程的、整体的动态管理活动。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对于项目成本的动向电梯安装企业要及时反映,方便施行切实可行的方法,以符合工程项目低耗、优质的要求,从而不断降低电梯工程项目的成本,进一步使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另外,很强的成本效益观念是电梯安装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的,开展工作时要围绕项目成本,并能够抑制各种不合理的支出[3]。

项目成本的事前与事中控制在电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应该受到重视。而在竣工阶段,基本上成本管理中成本盈亏的定局已经形成,就算有误差的产生,也改正不了。因此,施工阶段就成为了成本控制的重心,并对其进行动态管理,产生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3.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控制

在电梯安装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确保实现安全目标的前提。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控制作为施工安全动态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和控制点,这就要求企业制订各项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措施计划等,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4. 分包商的管理

为了降低电梯安装成本,提高利润率和生产效率,电梯制造企业会把电梯安装承包给分包商。因此,分包商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电梯安装工程的品质,从而影响安装工程的控制。为了能够达到项目管理的要求,首先,专业的劳务和分包队伍,必须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自身管理能力,并不断增强分包管理能力;其次,电梯制造企业要对分包商进行考核,从而及时淘汰与管理要求不符合的分包商[4]。

5.信息的管理

为了对工程资源、资金调拨以及今后经营等做出准确、迅速的决策,电梯施工企业的领导及相关员工就必须及时掌握企业当前各工程的相关进度、费用开销和资金使用情况。基于以上的要求,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途径。通过信息管理可以对电梯安装工程中的关键点的控制要求进行提前预计,这就会使原提前得到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通过信息平台还可以有效的保障管理程序的落实和提高电梯安装工程管理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质量、安全、分包商管理、成本、信息管理等,都是电梯项目管理所必须符合的要求。电梯与一般的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不同,虽然电梯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但一般在工厂看到的都不是完整的成品,且电梯还需要进行现场的安装,安装后还必须在规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测,检测过关之后才算是完整的产品。因此,只有做好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电梯的高效、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邓鸿连,试论建筑中电梯的施工、安装及管理[J].现代营销,2011(8)

[2] 梁嘉恩,电梯安装的施工管理浅谈[J].城市建设,2011(15)

第3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 工程管理;项目;施工管理;实施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实施控制中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风险控制、项目变更管理及项目的形象管理这几方面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所以必须多角度的综合控制,才能在对项目实施状况作出正确的评价。

1.进度控制

1.1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主要是规划、控制和协调。规划是指确定施工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和分进度控制目标,并编制其进度计划。控制是指在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进行施工实际进度与施工计划进度的比较,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协调是指协调与施工进度有关的单位、部门和工作队组之间的进度关系。

1.2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措施

工项目进度控制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管理措施等。 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层次的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员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按着施工项目的结构、进展的阶段或合同结构等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进度目标,建立控制目标体系;确定进度控制工作制度,如检查时间、方法、协调会议时间、参加人等;对影响进度的因素分析和预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加快施工进度的技术方法。合同措施是指对分包单位签定施工合同的合同工期与有关进度计划目标相协调。经济措施是指实现进度计划的资金保证措施。信息管理措施是指不断地收集施工实际进度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计划进度比较,定期地向建设单位提供比较报告。

1.3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任务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施工项目的任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季度、月、旬,作业计划,并控制其执行,完成规定的目标等。

2.成本控制

2.1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是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2 节约的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了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施工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在施工中发生的一切浪费。

2.3 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成定局,即使发生了问题,也已来不及纠正。因此,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控制的好坏,对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具有关键的作用。

2.4 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成本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合实际,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

2.5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最后,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3.质量分析及控制

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工程质量,要建成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由于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的质量更难以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3.2 容易产生质量变异

因项目施工不像工业产品生产,有固定的自动性和流水线,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有相同系列规格和相同功能的产品;同时,由于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很容易产生质量变异。如材料性能微小的差异、机械设备正常的磨损、操作微小的变化、环境微小的波动等,均会引起偶然性因素的质量变异;当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有误,施工方法不妥,操作不按规程,机械故障,仪表失灵,设计计算错误等,则荟引起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此,在施工中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变异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

3.3 容易产生第一、二判断错误

施工项目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不及时检查实质,事后再看表面,就容易产生第二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不合格的产品,认为是合格的产品;反之,若检查不认真,测量仪表不准,读数有误,则就会产生第一判断错误,也就是说容易将合格产品,认为是不合格的产品。这点,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时,应特别注意。

3.4 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或重新更换零件;即使发现质量有问,也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 "包换"或"退款"。

施工项目的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还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的统一。

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要组建业务水平较高的、责任心较强的管理层,建立健全项目质量体系与项目管理组织机构,选择专业技术熟练、综合素质高的施工队伍进行作业。其次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施工前进行技术文件会审、施工人员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指定有质检资质的人员实施、监测及控制施工质量,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严格控制购进材料的质量。三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按照项目的进展状况定时评价项目达到质量目标的程度,促进改进项目质量。在施工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同时,还要考虑项目功能、工期和费用要求,以符合工程的整体效益目标。

4.合同控制

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项目相关的各个合同的执行过程。工程项目管理要实施控制的主要工作之一是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正确行使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力,防止产生违约行为,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合同执行进行协调,对合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以确保项目组、各分包商、业主的工作都满足合同要求,处理索赔与反索赔事务,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设置专职合同工程师,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工程师要寻找合同和计划中的漏洞,以防止造成工程的干扰,及时地发现自己在合同执行中出现的失误,以保证自己不违约,及时地寻找对方合同执行中的漏洞,及时提出警告和索赔要求;二是在项目实施中合同控制要充分运用合同所赋予的权利,利用合同控制手段对各方面进行严格管理,如指令权、审批权等控制工期、成本和质量,在对工程实施进行跟踪诊断时,要利用合同分析原因,处理好工程实施中的差异问题,并落实责任。在技术、经济、管理、组织等措施中,首先要考虑用合同措施来解决问题。同时由于工期、成本、质量为合同定义的目标,所以合同控制必须与进度控制、成本(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协调一致地进行。

5.工程项目全面风险管理

各种风险会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如工期拉长、成本增加、计划修改、设计变更等,最终导致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项目失败。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要注重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辨别、风险文档管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等全过程。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要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及早地发现可能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预定的措施,控制风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量,以减少项目的损失。在风险状态下,要及时修改施工方案,调整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正常实施,恢复正常的施工状态,减少损失。在阶段性计划调整过程中,要加强对近期风险的预测,并纳入近期计划中,同时要考虑到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风险。项目结束时,应对整个项目的风险、风险管理进行评价,作为以后进行同类项目的经验和教训。

工程实施中的风险控制主要贯穿在项目的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等过程中,关于风险控制,要分析它对整个项目、对项目的各个方面,如工期、成本、施工过程、合同、技术及计划等方面的影响。

6.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的管理

所谓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使生产因素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不引发事故,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

(1)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生产组织者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固然重要。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

(2)坚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事故的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物的管理方面,去分析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定确实可创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十分重要。它是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生产各因素状态的约束和控制,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安全管理也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要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例行安全检查。

7.结语

本文阐述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含义,并分别论述了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合同控制的概念及其在项目完成中的作用。为避免造成工程项目实施的失控现象,作者认为应加强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付润涛.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 科技风,2010(18).

第4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工程数据;管理方法;飞机构型管理

中图分类号:V2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302-01

1 引言

波音公司一直以来都在不断的配合着技术发展而革新自己的管理方法,以期获得最便利有效的模式。中国商飞作为国内航空企业的领头羊,其C919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不断借鉴其他公司的优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

2 工程数据与构型控制管理

2.1 工程数据概述

工程稻菔嵌ㄒ宀品的载体,主要是以工程图纸的形式体现。工程图纸是按照规范的要求来定义和传输到其它部门或组织用于生产制造的媒介。工程图纸也经历了二维图纸和三维图纸两种形式。

2.2 构型管理概述

构型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是随着产品的复杂化、系列化和客户化而出现的,它以企业零部件库为底层支持,以系列化产品的相关数据作为管理对象,以产品为核心,在一定目标和规则约束下向用户和应用系统提品结构的不同视图和描述,并组织、协调、控制和管理产品研制全生命周期中的一切活动。

构型管理是一个管理变化的过程,通过在特定条件下标识一个产品系统的构型状态来系统地控制构型的更改过程,并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维护其完整性和可追踪性,实现各构型的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

3 构型及工程数据管理模式

3.1 波音公司构型及工程数据的管理模式

波音公司的构型控制模式由早期的基于图纸的数据结构逐渐向基于零件的数据结构转变。波音飞机使用模块化管理,结构模式一般是由零件组成组件,组件组成模块,模块组成大型安装部段,安装部段组成最终的产品。波音公司通过唯一的零组件号来标识零组件号,对于承载工程数据信息的图纸还是用版次信息来控制使用。

3.1.1 早期模式

早期主要是通过二维图纸,这时候主要使用基于图纸的数据结构模式。工程数据管理通过图纸的体现主要有:自动生成零件表(APL)、二维图纸(2D DWG)、SSP(供应商规范大纲),部分产品也存在三维数据集。

APL(Automated Parts List)是以图纸为基准的零件表,既包含产品层次结构信息又包含零组件工程信息和注释信息,基本包含了所有需要的工程内容。在这一时期,无论是APL还是二维图纸,均采用集合式的表现形式,某一模块的系列零组件都会出现在APL表及相应的图纸中。二维图纸中也多使用组件形式来表示零件。

对APL和二维图纸,使用ADCN(先期图纸更改通知)来进行更改。在ADCN累积到一定的数量或经历了一段时间后,会对APL和二维图纸进行升版工作,以将ADCN均贯彻到升版后的图纸中,升版的同时会发放DCN(图纸更正通知)来表示更改。

3.1.2 DCAC后的模式

伴随着DCAC的变革,制造类工程信息也进行了变革。波音对供应商不再使用单一的构型管理模式,目前使用的有PNC(件号控制)和SCP(供应商客户件)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均有制造工程参与。对于构型简单或者以后变化不会太大的工作包会使用PNC模式。对于有多构型的情况下,一般使用SCP模式。PNC模式下通过图纸的体现主要有:MPPL(制造件零件列表)、SSP(供应商规范大纲)、等。SCP模式下通过图纸的体现主要有:SCML(供应商客户模块列表)、SMPL(供应商模块列表)、MPL(模块列表)、SSP、MADL(模块适用数据列表)等,其中MADL中记录着模块的适用架次等信息。

在实施DCAC之后,均是基于零件的数据结构。即以飞机为最终产品,逐层的分解直至原材料。对于每一层级的各零组件均有相应的PL(产品数据管理-零件表)、2D DWG和三维数据集。PL可以理解为针对于之前的APL按零组件拆分。存在于APL中的注释形成了PSDL(图页数据列表),来解释图纸上的注释要求。摒弃了ADCN和DCN的修改图纸模式。

波音公司设计的B787机型使用了MBD(基于模型的定义)形式,理论上这种形式在设计层面可以不使用二维图纸,但是在实际生产设计过程中由于生产需要还是继续应用了二维图纸。对于其余老机型的改进型,由于产生图纸所使用的系统与目前三维数据使用的ENOVIA库不同,便开始使用HMBD(Hybird MBD)形式,使用三维数模替代二维图纸且在三维数模中包含了零件的一些注释要求。

3.2 商飞公司(C919)构型及工程数据的管理模式

C919机型划分的整体结构模式也是由零件组成组件,组件组成模块,模块组成大型安装部段,安装部段组成最终的产品。飞机在任意层级构件均按编号有单独的图纸数模,但均是在其组件中体现。使用图纸对供应商下发有关构型有效性的信息要求。C919 飞机产品结构设计视图构型项(DCI)作为控制产品及其零组件构型状态的核心管理对象,其与关联对象(DLO)、设计模块(DDM)一起构成了工程数据发放和更改控制单元,同时飞机产品结构设计视图数据的新发与更改必须通过DCI 通知单执行。

构型层是产品结构用于构型管理的核心层次,通过对构型层进行合理配置,来实现多项管理目标,如模块化管理、多构型管理、单架次管理等。构型层也是我们供应商构型管理的重点。

C919机型对图纸主要分为两类:三维模型和二维图。三维模型如零组件模型、理论外形曲面等。二维图如原理图、总体布置图、各类构型记录表等。飞机的编号由图纸集类型代码和件号组合,代表了图纸的类型、机型、类别等信息,通过编号能够明确产品的大量基本信息。当前设计生产未完全稳定,更改也就相对的较为频繁,使用快改单进行零组件的更改,在交付产品之前将所有快改单合并升版,然后通过升版图纸数模贯彻到产品中。

4 应用不同模式对构型管理的分析

4.1 波音公司的管理分析

波音公司早期使用基于图纸的数据结构模式会使得文件量大且冗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整理文档。由于图纸集成性强,不可避免的产生表达偏弱的效果。对单架次飞机控制能力弱。

在DCAC之后,对产品的表达效果清晰,供应商能够简单的识别出各项产品信息并且构型控制准确。对单架次飞机控制能力强,构型选择不易混乱。但信息查找繁琐且易造成使用混乱。管理类型的增加使得即使在同一机型下仍会存在不同种类的图纸应用,易造成管理混乱。

4.2 商飞公司(C919)的管理分析

C919由于使用三维数据,所以使用的数据结构类似于波音公司的基于零件的数据结构,但是控制方法偏向于基于图纸的数据结构模式。使用图纸强化了对供应商的构型管理,在细节上(如编号)赋予了更多的信息量。使用快改单的形式来弥补飞机结构设计在不稳定阶段的频繁更改。但在任意层级的构件数模均在组件中体现的,弱化了对零件的控制,虽然使用快改单形式作为弥补,仍存在升版时更改数量大,应用时需要识别有效性的问题。

5 结束语

可以通过分析波音公司和中国商飞(C919)的工程数据管理模式对构型管理的影响,结合本公司具体的情况,在不同机型和不同发展阶段开发出适合自身的一套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以使飞机构型管理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第5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土建工程;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引 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概念

土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结合本行业的特点,以施工过程中直接耗费为对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项目从开工到竣工所发生的各项收支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实现项目施工成本最优化目的的过程。土木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基础管理,它包括落实项目施工责任成本、制定成本计划、分解成本指标、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考核和成本监督的全过程。

2 实施项目成本管理体系的意义

2.1有利于增强职工降低成本的意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产一线的工人是施工生产的直接参与者,是直接成本控制的主体,只有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用成本降低了,才能使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高。因此,要把降低成本与职工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极大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增强职工降低成本的意识,使职工为直接降低成本的参与者变自觉的行动者,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2有利于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

“成本就是饭碗”对于企业而言,谁能有效控制成本,谁就能够有饭吃。成本控制是一项主动控制过程,既需要生产人员直接控制,又需要管理人员的间接参与,是全员、全过程的一种管理方式,工程管理是动态管理过程,全体参与人员都要围绕动态管理的成本控制这个轴心而努力工作。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高效的信息反馈手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变被动为主动,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有效地把成本控制落到实处,避免死后验尸,秋后算账等弊端。

2.3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系统,从总的项目目标值的确定,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成本的录入,到成本核算,报表的编制(决算)进行规范化,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一些共性的东西,计算模式、规范、标准固定下来,建立标准的基层(项目部)成本核算体系,使单位工程项目承包、考核、分配方法的制定紧紧围绕项目核算这个中心,使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有序的环境下运行,这样不仅使单位工程有序运行,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3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公司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虽然企业要求项目部要做到先算后做,但实际经常是干了后算或边干边算。虽然项目部都配有预结算人员,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部门工作脱节,有预算无核算,大部分无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具体的节超建议和措施,即使能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盈亏,但弄不清盈亏原因。尤其是有些管理人员受传统观念影响,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把业主、总包、分包关系理解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双方友好合作关系,没有合同观念、经济意识,或者因没有切身利益关系,要钱不着急;有的虽然意识到要找建设单位办理签证手续,但遇到建设单位不愿签或有意拖的情况,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干完了活甚至多干了活因无完善必要手续和证据而收不回工程款。

3.2 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

有部分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尤其是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则更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较频繁,工作不连续,干多干少收入差不多,责任心不强。

成本管理是一项复合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财务、劳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3.3 对质量成本缺乏管理和控制

对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力而造成的质量低劣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目前,我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尚未建立起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风险监控体系,比如总包单位在进行工程转包、分包中的压价行为,使得转包、分包单位的价格太低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3.4 建筑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是会计成本核算控制,会计成本核算控制是对已经发生过的成本进行归集和计算,实质上是一种事后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应当不仅仅包含成本核算,作为事后控制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只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归类和计算,反映实际执行的结果,并作为对下一循环成本控制的依据。由于建筑工程的生产过程具有一次性的特点,成本的管理重心应当移向事前的预控和事中的过程控制。当前,许多施工企业对项目的成本管理缺乏事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仅仅在项目结束或进行到相当阶段时才对已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显然已经为时过晚,成本控制的效果可想而知。

4 加强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4.1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意识及观念的转变

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实行项目管理的关键,而“两制”建设中,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企业经营核算部门作为一个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的职能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挖掘其内在的潜力,调动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2 要注意提高项目承包班子的整体素质

项目经理作为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全权委托人,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很重要,如果这层人素质低,将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管理水平,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项目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组织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管理水平。

4.3 加强质量控制

企业在树立质量为本、质量兴企思想的同时,应当明确,对施工企业而言,无论是对质量投入的不足或过剩,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因此,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始时,都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从施工规范方面严把质量关,采用科学管理、先进实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建立工序质量签证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为出现质量事故而导致成本增加;同时,在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

4.4 加强成本的过程控制

对于施工项目成本来说,应当特别强调项目成本的事中和事前控制。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划、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为今后成本控制做好准备。而竣工阶段的成本管理由于成本盈亏基本已成定局,即使发生了误差,也已经来不及纠正,因此,应当把成本控制的重心放在主要施工阶段上,对成本实行动态管理,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控制成本。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实行项目成本管理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成本管理的全面实施将促使工程项目成本不断降低,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推动整个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质量;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7-0133-04

1 水利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密切关系

水利工程关系着百姓的生产生活,也是国家政府服务公众的有效途径。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不能无端出现问题,这就需要科学高效的水利工程管理。可见水利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水利工程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充分准备。其实,水利工程管理就在于通过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监督疏导,以此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现纰漏,使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得以顺畅开展,并确保管理效果达到预期规划。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涉及很多部门很多岗位,然而这些部门及岗位的工作宗旨就是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使水利工程符合预期的设计、流程、进度、竣工时间等要求。最终,工程运作的一些工作都能够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开展,工程质量必然能够得到保障。可见,水利工程管理为工程质量进行了必要的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次,水利工程质量是严抓工程管理的前进动力。水利工程质量是工程的永久性命脉,缺乏了质量上的优势,工程整体价值亦不会被公众所接受所看好。因此,追求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是公众的热切期望,更是社会进步所倡导的切实理念。水利工程质量为工程管理提出了切合社会发展潮流的具体要求,也为工程管理的每个环节设定了各种阶段性的目标。要求能够满足,目标能够实现,工程管理工作就没有白费。这一切源于对高质量水利工程的不懈追求。因此,水利工程质量为工程管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存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如果只看重一个方面,则会严重影响另一个方面,必须在水利工程运行过程中均衡对待,不要顾此失彼,才能切实为水利工程的落成做出应有的努力。

2 水利工程管理对工程质量的积极影响

水利工程管理为确保工程质量增添了一道最为重要的保障,这层保障能够转化为看得见的能量,为工程质量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尽量确保工程质量万无一失。

2.1 水利工程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程质量意识

水利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工程能够在确保质量的情况下顺利完成。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必须通过严格的管理体系来落实好管理工作。这样,各个企业单位都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站在战略意义的角度去审视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将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普及到每个人的心里,让他们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去建设施工,使每个单位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将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为水利工程质量强化自身的思想意识,再用这种意识去作用于工程管理工作。

2.2 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切实节约工程运作方面的建筑用料

水利工程作为一件庞大的项目,其在施工环节、后期维护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原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原材料的取得需要相应资源的供给。因此,我们在进程水利工程管理时,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实际行动,践行建筑用料上的有效节约。当然,这种节约行为符合我国的优良传统美德,也与我国的现行政策一脉相承。因此,合格的工程管理必然会将节约建筑用料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节约用料,才能为后期维护节省原材料,通过后期维护环节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2.3 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全面增强各种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

很多时候,水利工程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而且还会出现违法违纪犯罪行为,这是我们不愿看到不愿听到的消息,因为这对工程的质量没有任何益处。但是,这确实现实的存在着。究其原因,在于很多环节很多部门的管理工作人员习惯利用手中仅有的权力去获取不应得的利益。在某种意义上讲,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善是发生类似现象或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水利工程的严格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各种工作人员敲响警钟,为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供了机会。

2.4 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大力完善各个企业单位的企业文化

很多时候,水利工程运作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各个企业单位。这些单位的管理工作做得好,对于水利工程的整体管理水平都是一股良好的推动力量。当然,企业单位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与工作人员及时沟通的桥梁,在很多时候会谈及工程质量问题。一旦对于这个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必然会牢记工程质量的地位,必然会按照企业文化的具体要求去行事。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也对其涉及到的各个企业单位的企业文化带来了予以完善的动力。

2.5 水利工程管理能够真正确保水利工程预期的竣工时间

很多人认为,一旦水利工程的竣工时间提前,工程质量就一定存在问题;一旦竣工时间推后,工程质量就一定不存在问题。这是想当然的想法,因为竣工时间的提前与否并不必然代表着工程质量。因为,科学严格的工程管理,才能使水利工程的竣工时间与预期规划时间实现基本一致。毕竟,严格的工程管理对于工程质量有益无害。可见,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保证工程竣工时间的行为很正常。因此,工程管理能够实现质量与工程进度、竣工时间的和谐统一。

3 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的不当管理因素

水利工程质量过关得益于严格合理的管理工作。然而,事物的两面性是无法逾越的客观规律。尽管我们严抓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仍然存在一些不当因素,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也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

3.1 尚未认清管理与质量的关系,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很多时候,一些单位或部门没有彻底认清水利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必然联系。因此,他们认为工程管理只是形式主义的内容,没有现实的意义,管理工作不必体现完整性系统性规范性,只要不出事故,按时交工即可,其他问题都是可有可无的事项。因此,管理工作仍然处于非常肤浅的层面,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适应。

3.2 原材料市场呈现不良竞争,施工阶段偷工减料问题严重

目前,由于工程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用料市场也大为繁荣。但是正因为如此,原材料市场出现了不良竞争,很多商家打着合格产品的旗号,经营着不合格的原材料,一旦不合格的原材料用在水利工程领域,必然导致水利工程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此外,即便原材料合格,在施工阶段,偷工减料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该用的原材料不能充足的利用,必然也为水利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3.3 工程投入的资金容易流失,直接引发工程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的庞杂性不言而喻,因此,需要资金的环节特别多。然而,很多资金无端流失,一经核实才发现,很多工作人员通过不法手段非法截留、占有了工程资金。工程资金不到位,必然致使一些单位或领导形成将就或凑合的心理,利用现有资金来满足预期的工程目标,工程质量问题必定增多。

3.4 企业文化内容单薄,法律法规不够厚重

企业文化的力量就在于通过与工作人员形成精神层面上的共鸣,来对他们发挥作用,促进他们努力工作。然而,很多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仍然处于滞后状态。企业文化内容僵硬固定,不晓得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做出合理的调整,工程质量事宜涉及的较少,文化内容较为单薄。此外,水利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必然导致可操作性不强,致使很多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惩处。

4 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策略

如果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必须以工程管理作为切入点,以管理策略作为出发点,以工程质量作为落脚点,形成一整套科学可靠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妥善运营,为确保水利工程质量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4.1 正确处理管理与质量的关系,切实重视工程管理工作

首先,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大宣传力度,使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单位及相关部门认真对待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关系。政府可以定期向相关企业单位或部门派送相关文件或宣传册,时刻提醒单位部门及工作人员认真理性对待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关系问题。如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出现过格行为。

其次,各个单位或部门要在单位内部厘清管理与质量的关系,并由领导将对关系的深层理解传达给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实现部门之间工作人员之间的有效协调和配合,为强化水利工程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当然,领导也可以通过与工作人员代表谈话的形式,了解工作人员对管理与质量关系的认知情况,确保通过有效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再次,一旦意识到工程管理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就必须在管理工作上全面实现规范化系统化,使繁杂的管理工作呈现有条不紊的良好态势,处理好每个细小环节出现的问题,从细微处做起,使工程管理工作不再处于肤浅的层次,实现深度的发展,最终促进工程质量的提升。

4.2 有效调控原材料市场竞争局面,加大偷工减料问题惩处力度

首先,建筑原材料市场的繁荣为水利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然而,面对原材料市场的不良竞争,面对不合格原材料的上市,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市场进行调研,对商家进行备案,使问题频出的商家得到应有的处分。

其次,一旦合格的原材料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就要确保原材料的如数应用,坚决杜绝偷工减料的不良行为。只有这样,一些不法分子才能收手,消除他们的违法犯罪想法,从而使原材料应用拥有一个健康绿色的施工环境,使水利工程质量在原材料应用环节看到切实的成效。当然,合格原材料得以应用,仍然避免不良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出现这些行为后,一定要坚决予以打击。

4.3 确保工程资金如数运转,避免形成经济凑合心理

首先,水利工程的运作资金数目巨大,但是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无端流失,这就要求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必须把好关口。领导应当做好表率作用,不贪不占,使工程资金如数的投入到工程建设当中,使水利工程在各个方面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确保与工程预算计划同步,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过关。

其次,即使工程运作资金有所流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也应当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的形成将就凑合的心理,以现有的资金去满足工程预算时的各种需求,这是一种错上加错的糊涂行为,必须予以制止。针对违法违纪犯罪行为,还要移送有关机关来解决,给予应有惩罚。

4.4 丰富充实企业文化内容,构建厚重的法律法规

保障

首先,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水利工程涉及的各个企业单位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使他们增强团结意识,形成合力。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单位对企业文化内容加以丰富充实,改变企业文化单薄滞后的状态,做到与时俱进。将工程管理与工程质量的关系、管理对质量的积极作用等写入企业文化,使工作人员对管理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便于实现通力协作,管理工作具有成效,水利工程质量自然会高。

其次,水利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仍然欠缺,缺乏系统完备的责任体系。因此,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使水利工程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拥有厚重的法律法规政策做保障,使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法可依,从而得到正当合理的解决,确保管理水平提升,实现优质的工程质量。

5 结语

水利工程关系着公众的生产生活,也是政府服务民生工作的一个缩影。因此,工程质量问题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必须做好工程管理工作,通过高水平的工程管理,换来高质量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 袁海.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经营管理者

[J].2012,(4):27-27.

[2] 李安明.浅谈如何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

[J].科技致富向导,2012,(17):20-21.

[3] 巴晓哲,朱家嘉.水利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相关问

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7):

第7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7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空间的增加使得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数量逐渐上升,这也导致企业间的竞争逐年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降低企业利润来赢得市场。虽然此种方式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工程项目,但是却影响了企业发展。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运用现代管理理念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来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施工质量、避免施工质量隐患治理造成的成本增加成为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现场管理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实施的关键,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目标执行的关键,其实施效果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成本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执行的重要环节,是企业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过程,其现场管理工作的效果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建筑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总结,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理论为基础,完善企业的现场管理体系,同时针对影响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的各项因素进行科学管理,以此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现场管理对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注重施工现场材料检验的管理、加强施工现场材料存放管理,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符合工程施工要求。注重施工材料的键长检验与复核,采用双人以上人数的进厂检验避免现象的发生,保障施工用材料的质量。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工作。强化施工现场设备的存放管理,强施工现场设备的养护,避免设备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另外,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工作还要注重设备的操作管理,严格执行定岗定员制度,非设备操作人员严禁操作设备,以此避免设备操作因素造成的质量隐患,避免非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造成安全事故。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检与旁站工作,严格要求质量检验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现场工作,以此及时发现并制止未按规定要求进行施工情况的发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作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记录管理对施工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材料。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施工记录管理规程,严禁时候补填、补签等情况的发生,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成本管理

施工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利益的关键工作,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针对影响施工成本的各项因素进行施工现场的成本管理。科学规划进场材料数量与时间,减少施工材料存放管理费用、减少由于存放不当影响材料质量的损失、减少由于材料采购进度不能满足施工进度造成的成本增加。同时还要科学的规划材料存放地点,以此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造成的成本增加。对于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也要进行科学的养护规划,在保障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保障设备具有足够的养护时间,以此延长施工设备寿命,减少易损部件的磨损,同时也避免由于设备故障影响施工进度造成的成本增加。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还要注重对施工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以此提高成本管理与消耗控制的目的。例如:注重施工现场落地灰的数量,提示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控制落地灰数量,以此达到消耗控制的目的,降低施工成本。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技术人员要根据技术交底中的有关重点等进行管理,提高技术管理工作效果,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现场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要求对施工过程的技术参数等进行控制,对施工设备操作参数等进行监督,以此保障施工技术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工程建设质量需求。通过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使施工过程的各项技术参数处于受控状态,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施工设备的安全、关系到施工企业的安全成本。施工企业应通过完善安全防护设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由于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造成的安全事故,减少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事故成本增加。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安全防护设施投入与成本控制的关系,避免传统施工中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降低安全事故成本。注重“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完善、注重施工现场临电管理、注重施工现场设备防护网等设施的检查、注重施工作业人员与进场人员安全帽的佩戴等,以此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以此提高施工安全性,降低施工安全事故成本的增加。

二、优化施工现场管理首先必须遵循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避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的做法。现场应力争少投入多产出,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其次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做到管理科学化、合理化。施工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充分利用。最后施工现场应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施工生产活动有效协调的进行,现场的诸要素就必须坚决服从一个明确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这样才能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1.如何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现场管理优化水平, 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 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 外抓市场, 以市场促现场, 用现场保市场, 并在此基础之上, 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1)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优化现场管理必须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 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 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 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 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2)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 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 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 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 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 三是优化人力资源, 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 四是加强定额管理, 降低物耗及能耗, 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 不断降低成本; 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 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 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 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 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 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 七是加强基础工作, 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 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3)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一是以人为中心, 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 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二是以班组为重点, 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 所以, 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三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 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 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 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 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要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依靠科技手段,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跟上新的市场步伐, 使企业牢固树立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思想, 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使企业必须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健全机构、同时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以保证该项工程的顺利开展, 使施工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余卓荣.略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

第8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建造师;工程管理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工程建设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带动因素。工程管理也成为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直接组织者,建造师已取代了原来的项目经理,成为项目的管理者和核心人物,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9-0020-02

1 建造师的作用

建造师是 以专业技术为依托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业的执业注册人员,近期以施工管理为主。建造师是懂管理 、懂技术 、懂经济、懂法规 ,综合素质较高的合型人员 ,既要有理论水平 ,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建造师注册受聘后 ,可以以建造师 的名义担任 建设工程项 目施 工 的项建造师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工作的负责人,对工程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建造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协调各方面关系、沟通技术、信息等方面的纽带作用,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次,建造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管理知识,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起到为项目施工营造有利条件的作用。其三,可以通过系统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可见建造师是实现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成本目标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证,在为企业赢得最大利润的过程中起着独挡一面的作用。

2 施工项目管理的实施

2.1要求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使企业按市场法则运行,形成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进而使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的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是企业改革的方向。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施工项目管理创造市场条件,施工项目是产品,也是商品。施工项目管理要以市场为“舞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搞活企业,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按市场法则进行,让市场在企业资源配置上起基础作用。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产权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使资产的所有者和资产经营者分离,经营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企业可以按项目的特点建立建造师部,建造师部可以按合同要求独立地实现各项目标。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用以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动态组合的项目管理机制,从而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最优地实现生产为标准的要求。

2.2确立建造师的地位

1)施工项目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工作班子,置于建造师的领导之下,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项目部的组建必须按照优化和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三个“一次性”的定位,即:项目部是一次性的施工生产临时组织机构;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中心;建造师是一次性的授权管理者,而且一个项目部只能承担一个工程项目,项目完工后项目部必须解体。

项目部的组织形式应按照项目的所在地域、规模、结构、技术复杂程度组建,项目所在地与公司总部在同一区域应实行矩阵制管理。项目部应是有弹性的、可变的、动态的,其人员随项目管理的需要而有序流动。项目远距公司总部的可实行事业部管理,公司可授权项目部较大的人、财、物及经营管理权限。项目部的组建不提倡搞建设项目股份合作制,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损失。

2)称职的建造师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中,是对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者,确立建造师的地位是搞好施工项目管理的关键。①建造师应具有良好的领导知识素质、实践经验和身体素质。建造师的选择可以通过竞争招聘、经理委任、内部协调、基层推荐等方式选定。②建造师一经任命产生后,建造师与企业法人代表之间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授权与被授权的关系,直接对企业经理负责。既是上下级关系,又是工程承包中利益平等的经济合同关系。建造师必须按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时间、权限和范围对项目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不能越权。

2.3全面推进和强化建造师责任制

随着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项目管理的不断深化,施工企业已初步形成了“两线一点”的承包经营体系。一方面由于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业主)签订合同的各项条款最终要通过各项经营活动转到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上来。另一方面,企业对国家要确保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也要通过项目管理承包目标分解到项目上来,这就迫使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以工程项目管理为基点的建造师责任制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强化建立建造师全面组织生产诸要素优化配置的责任、权力、利益和风险机制,以利于对工程项目工期、质量、成本、安全以及各项目标实施全过程强有力的管理,否则项目管理就缺乏动力和压力,也缺乏保证。因此,建造师责任制是施工企业两条承包主线的内部结合点,它具有对象终一性、全面性、主体直接性和责任风险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指标突出、责任明确、利益直接、考核严格”的基本要求。项目管理体制改革要求企业按照三个层次进行改组,公司总部为经营决策层,项目部为施工管理层,施工队为劳务作业基层,三个层之间的关系为:

企业层次与项目层次之间,应是服务与服从,监督与执行的关系。

项目层次与作业层次的关系应是甲乙双方平等的经济合同关系(劳务作业层可面向企业,也可以面向社会,实行双向服务并逐步转向专业化方向,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劳务承包企业人。经营决策层应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保证决策、监督、协调、指导、服务职能的履行,并保持资源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

项目管理层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和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作业层可面向企业,也可面向社会,实行双向服务,并逐步向专业化、小型化企业方向发展,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技术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的新型企业组织。

3 搞好企业内部改革完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建造师责任制。建造师在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授权范围内指挥本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并管理进入工程项目的人力、资金、物资等生产要素,有权决定项目内部具体的分配方案和分配形式。设备购置主要是材料采购、资金回收与使用等权力应集中于企业。

2)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制度,推行项目管理要坚持“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的原则,正确处理企业与项目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应坚持每个项目单独核算,落实责任,加强成本管理。企业以项目成本作为建造师经济责任制的重要考核依据,项目完工后,应通过审计确认项目经济责任目标情况,认真落实奖罚。

3)企业按照优化和动态的原则组建项目管理班子。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配备应本着“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的原则。项目班子成员在接受建造师领导的同时还应接受企业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监督和考核。

4)推进企业的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

5)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五大市场”,即:劳务人才市场、材料供应市场、机构设备租赁市场、资金使用管理市场——结算中心以及技术市场的内部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企业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

6)减员增效,下岗分流,推进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7)企业应加强技术培训;重点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建造师和关键岗位的操作工人,并

将考核与上岗、晋升挂钩,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8)在项目施工过程应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总之,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的能量和竞争实力的体现,所以我们要下决心搞好施工项目管理,振兴我们企业,这也是我国建筑改革的出发点、立足点和着眼点。

参考文献:

[1] 罗国强.浅谈施工项目管理[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7(09)

[2] 葛屹.施工项目管理的注意问题[J]. 江西建材. 2009(02)

第9篇: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

关键词:成本管理 识别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前进,国家对基建产业的投入将持续,工程项目增多,同时市场竞争机制迫使我们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的各个方面控制成本,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个永恒的话题,在“开源节流”方面做的出色,才能创造经济效益。目前施工企业暴露出很多方面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和现状

1、低价中标的风险。许多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内容的认识仍然局限于传统观念,仅仅注意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而忽视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认为成本管理就是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而忽视了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因建筑市场的不规范,项目招标方一般采取最低价中标的方式,施工企业为了保证资金链不断,把标价越压越低,管理好的项目勉强能保本,管理稍一放松,则要发生巨额亏损。

2、施工过程中材料成本缺乏有效的管理。众所诸知,材料成本是施工成本中最大而是最重要的一项,材料成本管理不好将对项目盈利状况产生极大的影响,但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管理粗放,导致材料的浪费和窝工,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成本支出。

3、忽视竣工决算和工程变更索赔的有效管理。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对施工中的变更索赔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在项目收尾后期,认为项目部结束了,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没有人愿意在后期收尾工程担任职务,变更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没有人负责,没有人具体操办,项目部领导重视不够,各个职能部门眼见项目进入收尾,都各自找新项目调走,对该项目后期的事情不管不顾,增加了变更索赔的难度,让变更索赔这个“开源”工作陷入困境。

4、非生产性支出费用较大。由于各施工单位远离公司总部机构,项目部对非生产性方面的开支加大,认为新项目建立,一切从头开始,没有过紧日子,能省就省的概念,以前项目部的旧物全部舍去,办公用具等等重新购买,尤其在公职消费方面,支出没有节制,认为这只是小钱,根本不在乎。

5、缺乏行之有效的奖罚机制。当前企业因为上下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项目优劣,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外部项目签了承包合同也是简单的形式,项目部只管施工不管结算,结多结少不影响自己的收益,施工成本讲的不多只知道赶进度。项目结束后给盈利的项目领导正职和副职一定的奖励,其他部门则奖励很少或者根本无奖励,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而对亏损的单位正副职领导不进行处罚,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成效,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不对称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也给以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一个项目的盈亏涉及很多方面,不论外界情况如何变化,我们都应想方设法对外争取最大的利益,对内堵塞管理漏洞,避免企业利益的流失,使其形成利润,现金盈余。

1、谨慎报价,避免投标“先天不足”的工程项目。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现在预算的编制基本上都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制,有经验的预算员计算出的预算与业主的标底差别一般不是很大,在投标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把握好报价策略。报价的策略主要就是不平衡报价,在相同的总标价内,不同的分项工程采取不同的单价。主要策略就是对实际施工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分项工程采取高报价的策略,对实际施工中变化不大或可能减少的工程量应采取低价的策略,尤其是在对联合投标过程中,我们要与合作方进行博弈,这样就能在实际施工中为施工单位盈利创造条件。不断提高投标人员素质和责任心,不能有标就投,而是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一定把握的才能够投。同时,对投标费用,要进行与标价相关联的总额控制,规范开支范围和数额,并落实到投标责任人进行管理。

2、把控材料关,防止经济利益流失。

材料成本是工程项目费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工程直接费中约占70%左右,因此应当严格控制工程中的材料成本。材料成本控制主要是材料价格控制和材料用量控制。在材料价格控制方面,公司可以组织财务、材料人员应用电脑和网络技术建立一个材料采购价格数据库,包含购买价格、购买方式、生产厂家等信息,各个项目信息进行共享,信息及时更新,这样方便项目采购人员找到合格的供货商, 同时也有利于监督。控制材料用量,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控制材料使用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工号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项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保证工期、保证质量,监理和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材料损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仓库损耗。以定期或者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对项目材料负责人员和材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操守及职业道德,防范和避免人员的现象。

3、重视竣工结算工作,强化索赔意识

工程实体完工之后,应尽快组织人员、机械退场,留守人员应积极组织工程技术资料移交和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同时要对工程的人工费、机械使用费、材料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分析、比较、查漏补缺,一方面确保竣工结算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另一方面弄清未来项目成本控制的方向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变更索赔也是相对降低工程成本的措施之一,项目部针对变更设计应按照“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方式,应以拿到业主的文件,至少得有业主的签字记录的会议纪要,这样在变更中才能取得主动权;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验工计价和变更索赔资料“日清月结”,当天完成的工作量必须找驻地监理签字,至少在月内向总监办和业主的领导签字,以免由于时间长,项目人员忘记,监理人员进行推脱;项目部相关人员需要调离,应先整理好相关资料,向有关人员进行交接,禁止无交接,无资料就离开,在竣工清算和变更索赔需要时,需无条件服从统一安排。

4、加大培训力度,树立节约意识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们施工企业要建立对项目领导的培养和选拔意识,让他们成为职工的表率,对工程项目正职和副职进行培训,使其养成节约的意识,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项目领导恪尽职守,树立节约的风范,减少吃喝用等支出,带动项目全体员工勤俭节约,这样能有效的减少非生产性支出。

5、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激励机制的配套体系的建立是完善激励机制的必要保证,对员工进行晋升、聘任、奖惩及调整工资待遇都要有一定的依据,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员工绩效考核的主要在与对员工全面综合的评估,判断他们是否称职。考核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坚持多角度、多方位对员工工作表现和行为能力进行考核评价,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能力,以保证激励的公正和科学性,促使员工不断提高工作绩效。

结束语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每个施工企业非常重要课程,虽然企业在具体工作中面临许多问题,但是只要结合自身特点,查找自身的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