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营能力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引言
为了综合地评价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我们需要考虑多个指标。虽然较大的样本和多个变量会提供比较充分的信息,但会使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而且,有些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样会在给各指标赋权重时出现一定的偏差。针对上述情况,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法的基本目的在于用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来描述众多变量间的协方差关系,这里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观测的,通常被称为因子。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的大小将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变量间的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之间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因子),它们可以反映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说一个维度。通过几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来构造综合评价函数,能够简化众多原始变量及有效处理指标间的重复信息,所以评价结果具有很强的客观合理性。
本文针对2005年四个行业二十家上市公司的主要经济经营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二、工业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模型
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设有n个样品,每个样品观测p个指标,这p个指标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要求p个指标相关性较强的理由是很明确的,只有相关性较强才能从原始变量中提取“公共”因子)。
设X=(X1,X2,…,Xp)'为可观测随机变量,其均值E(X)=0,协方差矩阵cov(X)=∑。
2、样本的选取范围
本文选用了四个行业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其公司价值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代表了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同时也能较客观的反映其所在行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依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主要选取了电力、钢铁、纺织、港口4大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因子分析的第一步重要工作就是选取恰当的变量指标。指标选得过少,会使提取后的因子不能真实反映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选得过多会出现一个因子在多个指标上出现较高载荷,因而失去该因子显著意义的情况。因此,应该按照系统性、典型性的原则选取尽可能反映了样本信息的指标。
本文根据金融界网站提供的数据,选取了15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指标,即:总资产收益率(X1)、净资产收益率(X2)、销售净利率(X3)、资产利润率(X4)、资产负债率(X5)、流动比率(X6)、速动比率(X7)、利息保障倍数(X8)、应收账款周转率(X9)、存货周转率(X10)、总资产周转率(X11)、固定资产周转率(X12)、主营收入增长率(X13)、净利润增长率(X14)、总资产增长率(X15)。
3、因子分析的步骤
对样本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因子分析步骤包括:构造原始数据矩阵;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并求其相关阵,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用主成分法根据因子贡献率选取主因子;求最大方差正交旋转矩阵、特征值、累计贡献率。
4、因子分析的结果
(1)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贡献率。通过SPSS软件计算,可以得到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各项财务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贡献率。
(2)建立因子载荷矩阵。首先对提取的四个主因子分量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然后对其进行结构调整简化,得出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矩阵。这是经标准化处理后的前四个主成分的载荷矩阵。第一个主因子是我们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综合业绩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第二个主因子在资产负债率上有较大的载荷。按照一般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在这5个指标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是度量上市公司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则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三个主因子应收账款周转率上具有较高的载荷,而这三个指标又是传统的评价上市公司营运能力的指标,代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作和周转能力,用来衡量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和管理运用资金的能力。第四个主因子是用来衡量企业未来资产扩张与规模壮大的能力。
(3)样本因子得分(见表3)。在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中,将正交因子解的转置矩阵与变量相关系数的逆矩阵相乘便得到各个因子得分系数,进而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再将原始指标值代入因子得分模型,得到每个样本的主因子得分。
三、分析与讨论
由于每个主因子只反映了工业企业上市公司可持续经营某个方面的能力,为此,本文以主因子特征值的贡献率为权重来加权计算各公司综合业绩的因子总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F=(0.369F1+0.249F2+0.149F3+0.088F4)/0.854
表3给出了本文样本中20家工业企业上市公司在每个因子上的得分情况,据此,我们可以对这些企业的综合业绩进行相关的分析。从20家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综合业绩因子得分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公司在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成长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决策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做出不同决策。
我们以0为参考基准,综合得分大于0的公司的综合业绩相对好一些,综合得分小于0的相对差一些,依此可对这些公司的综合业绩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由于这20家企业分处于4个行业,在单个指标之间不是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所以因子分析法从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的角度来解释它们的业绩得分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四、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用因子分析法可以从错综复杂的众多数据中理出一个比较清晰的结构,找到对工业企业上市公司综合业绩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可以根据公司因子得分的结果对其综合业绩有一个总的印象。当然,除了按照因子得分对各公司的业绩排名外,还可根据不同群体所关心的那个因子进行排名。例如,可以单独按照偿债和盈利能力将各公司排名。
上述分析是对上市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一次探索性研究,但是,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最终归纳的4个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5.47%,这说明在影响工业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因素中还有接近20%的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归纳。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20%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因素,公共关系能力因素,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因素和不确定性因素等方面。由于这些影响因素一是很难获得第一手数据,二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难以量化考察,因而为将其纳入分析范围,这也将是深入研究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何晓群、刘文昌: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尹子民:因子分析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4(5).
[3] 赖国毅:工业企业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归因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
[4] 陈振宇、陈新强: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师,2007(3).
一、企业在提升经营管理能力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企业中人力资源不够稳定,频繁出现人员流动、精简等,给各项工作的进度以及质量造成轻重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缺乏对工作人员定期的技能及经验的教育和培训。一个企业的兴旺在于其中的员工是否具备专业的技能,这攸关企业生存大问题。只有提升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素养,企业的整合与整体综合能力的提升才有可能。再者,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难以调动积极性,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有很坏的影响。3.组织管理模式不科学如今的很多企业在管理组织模式上机械地沿用以前的单一模式,并没有进行改革完善。企业对市场信息没有充分了解,采用单一的“直线”运作影响企业的运作。各部门在相互的交流与合作中存在责任不明、信息不畅、学习培训时间过短等情况。
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措施分析
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需要企业在长时期的不断努力,也需要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各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宏观上的操控也需要微观上的执行。对于如何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1.培养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于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必备。他们是一个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经营管理人才具有一定的经营或者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人才。他们可以通过自身能力的开发和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使得企业积极健康发展。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不断的向社会挖掘和企业自身进行培养。因此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定期的注入“新鲜血液”,要有伯乐识马的能力,同时对企业本身也要进行定期的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培训。优秀的管理人才能够将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工作氛围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身在其中的员工感受到在企业中工作并不是仅仅是一台生产的“机器”,更是一个长期收货知识技能、学习的过程。2.构建科学经营管理制度制度创新是推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良好基础,也是一个企业创新的关键。科学的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既约束、限制,又适时引导、疏导,保证工作人员的行为在管理制度的范围内,以科学的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能力。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中,全面解决企业内部现有的组织模式问题刻不容缓,同时要随时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构建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需要从整体出发,制定全面的、科学的方针。在制度的严格要求之下,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原则,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但是不能僵硬的执行,要需要适时调整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以提升管理制度的实际操作性和管理效力。并且要有严明的奖罚制度,这样既有利于经营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行,也是促使员工自觉参与管理、严于律己的重要“武器”。3.更新经营管理观念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各项活动中,观念的创新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引导具体管理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更新和强化企业全员,特别是高层领导者的管理观念的创新显得十分重要。科学的管理观念可以为企业营造出良好内部管理环境。想要让企业不断更新经营管理观念,需要企业必须适时引入危机管理意识、战略意识等最新的管理理念和观点。只有企业不断的寻求搜索更新的经营管理理念,用最先进的理念知道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才能保证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中,形成科学的管理观念和全局观念,最终达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管理内部工作人员那么简单,它需要企业管理者用最敏锐的眼光,对企业内外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全新的管理理念是必不可少的。总之,在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企业在其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上显得刻不容缓。一个企业要想得到真正的显著发展就必须要有胆识去尝试接受新事物。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立竿见影的,需要企业长期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能动作用企业才能获得更强更好的发展。
作者:赖时伍 单位:深圳市盛视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阅读能力 现状 方略
一、大量的阅读对英语学习的益处
《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中学英语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交际需求和认知发展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能力也是英语运用能力的一种,阅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对于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巩固已学词汇、甚至扩大词汇量,熟练掌握学过的常用句型,同时阅读可以培养语感。语感是人们直接感觉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很显然,英语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构建篇章的能力,有利于写作技能的培养。
二、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及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和结构上面。很多教师认为,通过讲解课文出现的单词和词组以及解释每一句的意思,学生就能把课文的大概内容掌握了。因此,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对个别重点单词的用法和分析句法结构的讲解上,就像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一样,句句翻译,字字讲解。在课堂上,学生只是忙于听教师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完全处于被动,毫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仅仅掌握单词和词汇知识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探究句子,并不能抓住句子之间的联系,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句子和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关系。(2)学生只能理解课文的表面意思,缺乏对文章深层寓意挖掘的能力,当阅读材料的难度超出自己的理解范围时,很难根据语境的变化把单词的本身含义加以拓展。(3)很多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较多的语法知识,也了解了一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文化知识或背景,但是当涉及到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篇章的结构等问题时,仍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去解决。总的来看,当今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偏低,并不能够很好的提高英语学习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英语阅读的教育指导方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取必要的知识。而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阶段,他们常常对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关注,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过程中应当选择一些饶有兴趣的英文读物,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地让学生在阅读能力过程中体验到快乐的情趣,真正地让他们认识到阅读并非空洞乏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增加知识,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动。真正做到“为学所乐”,自觉地克服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从而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进取的精神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
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就要求学生平时多读,背诵精彩语段和文章。此外,有些学生在阅读时要出声读,点读,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所以,要使学生克服这不良习惯,做到不点读,不出声读等,指导学生默读时,要求他们尽可能避免嘴唇的蠕动或低声朗读,因为正确的默读,其速度可以比出声的读快三倍左右。此外给出一个文段,在规定的阅读时间内读完,这也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的一个手段。读完以后,要求他们概括文段主要内容,从文段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为自己平时训练或升高中考试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培养阅读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能熟练地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以准确掌握文章内容,导致解题正确率较低。在现在英语测试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的比重比较大,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是相当实用的,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阅读能力利用以下两个方面的方式来培养。
(1)培养学生把握词义的能力。准确地理解词义的能力是阅读的最重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的。
①根据词语的意思或文章中对词语的解释。在一些文章中,有时有的作者在使用了一个难词以后,往往会对该词作一些解释或说明,这就就要求学生根据这一解释来理解这个生词的词义。如:Fill in committed time such as eating,sleeing,meeting,classes etc.从such as 后告诉我们的吃饭、睡觉、开会、上课,我们得知“committed time”是“指定时间”的意思。
②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上下文的对比关系来理解词语。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作者往往可以通过某种对比、转折等关系,来确定一个词的意思。
③要求学生可以根据文中词语表述的同义关系来进行理解。有时,文章中常常通过词语的同义的关系来重现某一生词的含义。如:If you are fond of stories,you will,if you arelike me,read them quickly,you will“swallow”them.swallow 含有read quickly 的含义。
④要求学生根据构词的词法规律来理解词语。因为英语单词的构词能力很活跃,有很多词可以前缀或者后缀来构成一个新的单词。如果学生假若掌握有一定的构词知识,就能较为容易地理解一些生词。如:We could see the fog thicken as we went along. thick 加后缀-en 变成动词。
(2)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在实际阅读活动中,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获取文章所传达的信息,有时可以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事实和线索,来进行逻辑推理;有时还可以透过文章的字面意义来把握作者的真实思想,从而推断出文中没有直接明说的抽象信息或深层含义。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关键词语的理解,分清general和secific;找出key words 或key sentenses 作用下的内部关联,从而了解作者的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
总而言之,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笔者认为只有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然后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给予他们一些阅读技巧的指导,以更好的提高学生阅读英语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际的能力,为今后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较为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庭; 幼儿;自理能力
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单纯的就自理能力而言,就是自己为自己服务,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照顾好自己,这作为一项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一个人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成长,并且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家庭环境下的幼儿,所谓的自理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其中主要为自己穿衣服、收拾物品以及整体自己的床铺等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生活能力,同时也对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幼儿自身的学习、认知能力。在日常生活起居的小事中,幼儿可以自我主动地去动手操作,提高了手眼之间的协调能力,进而可以帮助幼儿在学习其他知识时更好地融会贯通。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生活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的自理能力,对于其自信心以及责任心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二、家庭环境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面具有自己的问题,由于我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作为家人呵护保护的对象,往往存在溺爱的现象,很多孩子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的自理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由于我国很多家庭存在类似的问题,要有效的提高我国幼儿的自理能力,就要充分认识了解当前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策略。
1.缺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
由于我国很多家庭存在的传统认识,认为作为孩子就要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孩子的智力,为了学习而学习,忽略了学习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不仅仅需要学习书本的文化知识,同样需要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技能,而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掌握的生活技能,从幼儿时期对其进行培养,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自理能力培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抓住幼儿时期孩子乐于学习的机会,是有效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阶段。
2.缺乏恰当的方法
对于父母而言,不仅仅需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经济条件,更要在家庭环境中做好生活导师的角色。在孩子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将所有的问题承担解决掉,而是要通过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有效正确的解决问题。在幼儿平时的生活起居中,在自理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很多小问题,需要父母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给予孩子足够学习和改正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
3.缺乏足够的耐心
对于孩子而言,很多事情都是新鲜的,都需要从陌生到熟悉,一步一步慢慢学习,由于孩子自身的身体发育不完善,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往往出现问题,比如在吃饭以及洗手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弄湿衣服或者将饭弄得到处都是。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很多家长都存在不耐心的情况,没有及时有效的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为了节约时间,将所有的问题都自己处理,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自理独立的能力,就要家长多多辅导教育,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以及提高独立性。
三、家庭环境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转变传统的家庭观念,有效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应该作为问题承担者,而是要作为教育指导者对孩子进行辅导。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陪同指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自理能力,给予孩子充分自理学习的机会,耐心的对其进行指导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以及成功的喜悦感,对其今后的学习以及动手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
2.加强自理技巧的指导教育
要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要将自理技巧教给他们,并且可以采用趣味性指导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此外,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对其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孩子学习动手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通过搜寻适合孩子的方法进行培养,比如关于自理的歌曲等等。在孩子努力学习并且学会自理以后,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3.加强自理能力培养的耐心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在这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即使学会一项技能,仍离不开以后的巩固练习。因此,家长要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总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家长具有耐心的对其进行指导,并且掌握必要的技巧,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平.2-3岁幼儿的自理能力弱的成因及培养方法[J].科学大众,2009(01)
论文摘要:薪酬决策是影响企业生产能力和效益、员工士气与积极性、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文中从现代薪酬管理对薪酬决策的影响以及薪酬决策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2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薪酬决策对企业竞争能力影响的关系。
1前言
在现代企业薪酬管理发展过程中,因员工薪酬分配不公平导致的人才流失率过高。许多企业科技人员抱怨企业没有充分考虑个人技术能力,使一些业绩平平但资历较高的人比自己的收人高;一些中青年骨干抱怨企业按岗定薪,按资历定级等分配办法不公平,忽略了人岗优化,忽视了他们的贡献和潜力,使一些有能力、有潜质,却没有重要职位的中青年骨干不断选择另谋出路。薪酬管理出现僵局,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薪酬决策既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常规工作,又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强有力的手段。作为一种系统的薪酬分配与管理活动过程,企业在薪酬设计中必须用战略发展的眼光,确定本企业整体、本企业各职位以及各部门的平均薪酬水平,持续不断地开展薪酬战略、薪酬管理、薪酬预算、薪酬沟通、薪酬有效性的公平性评价等各方面的系统管理工作。
2现代薪酬管理对薪酬决策的影响
传统薪酬管理的发展演变大体上经历了早期工厂制度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行为科学阶段。与传统薪酬管理相比,现代薪酬管理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引下,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和企业自身变革推动下,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作为支持服务于企业经营发展的薪酬,为适应变革的时代,也必须进行相应的策略变化,服务和支撑企业的成功发展。
现代薪酬管理采用与业绩紧密挂钩的薪酬政策,注重员工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新性的发挥,对员工采用技能、业绩为基础的柔性薪酬制度,对企业的薪酬决策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代薪酬管理对薪酬决策的影响如下:
(1)薪酬与绩效挂钩。单纯的高薪并不能起到激励作用,只有与绩效紧密结合的薪酬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多数企业采用了以业绩为基础的收益分享薪酬体系。这种与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紧密挂钩的灵活多样的薪酬体系丰富了薪酬的内涵。
(2)薪酬制度透明化。关于薪酬的支付方式是否应该公开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比较大的争议。薪酬的透明化实际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基础上的。在制订薪酬政策时,让员工参与薪酬的制定,可以使薪酬制度在制订的过程中明朗化、透明化,可以降低职工对薪资制度的投诉和不满意度。
(3)宽带薪酬。宽带薪酬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它是随组织扁平化、流程再造、团队导向、能力导向等新的管理趋势应运而生。宽带薪酬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的等级制度,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将注意力从职位晋升或薪酬等级的晋升转移到个人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方面,给予了绩效优秀者比较大的薪酬上升空间。
(4)自助式薪酬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弹性、可选择的自助式薪酬制度不断得到发达企业的重视。其核心思想是,不同员工因其个人条件、家庭环境等因素差别,对工作报酬有着不同的要求,企业的薪酬制度应该尽量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
(5)泛化薪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整体薪酬设计与管理思想的计划,把基本工资、附加工资、福利工资、工作用品补贴、额外津贴、晋升机会、发展机会、心理收人、生活质量和个人因素等统一起来,作为整体薪酬体系来实施组织薪酬管理。
(6)战略性薪酬管理。最初的战略性薪酬管理是指在做薪酬决策时对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做出适当的反应,并且配合或支持企业的整体和长期发展目标。薪酬并不是简单对员工贡献的承认与回报,更应该成为企业战略目标和价值观转化的具体行动方案以及支持员工实施这些行为的管理流程。凡是对组织绩效产生重大影响的薪酬决策就会具有战略性。
企业经营对薪酬决策的要求越来越高,薪酬制度受到的限制因素也越来越多,除了基本的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政府法律法规外,还涉及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内部人才定位、外部人才市场以及行业竞争者的薪酬策略等因素。通过现代薪酬管理对薪酬决策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加强薪酬制度决策,就必须在薪酬决策上遵循薪酬分配的基本原则,使企业的薪酬管理系统达到公平性、竞争性、激励性、经济性、合法性、平衡性、有效性7大指标,并使薪酬管理分配实践在这些指标和标准之间找到平衡。
3薪酬决策过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公平地组织经济分配活动,使广大员工保持对分配前提、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公平感,是建设并维护一个和谐企业的基石。企业的薪酬决策能够提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焕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促进企业绩效。
薪酬决策首先要注重与劳动力市场行情接轨,符合企业长期战略发展需要;其次要求在确保员工维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将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沟通在薪酬管理中的作用;增加薪酬制度的透明度,加大晋升和薪酬激励,增加企业内部公平性,同时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公平性原则。分配必须公平,这是薪酬系统建立和运行的最主要原则。薪酬分配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和个人公平上。这就要求企业在薪酬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同等职位、不同职位或技能之间、同工作岗位不同工作绩效、技能和资历的员工薪酬分配也应当有所差异的公平性问题。
(2)竞争性原则。企业的薪酬水平在社会上和才市场中要有竞争力,能够留住和吸引所需人才。这 就要求企业在一些关键人才、稀缺人才或岗位的薪酬标准上应当等于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和竞争对手 的水平。同时,薪酬在企业内部也要起到优胜劣汰、效率优先的促进力作用。
(3)激励性原则。薪酬系统应把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结合起来设计和实施,始终保持薪酬对员工的强劲激励作用,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效用。
(4)经济性原则。薪酬分配应当进行成本控制,必须在企业成本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设计和执行薪酬制度。高标准的薪酬分配虽然会提升企业薪酬的竞争性和激励性,但往往会由此导致企业人力成本的上升和利润比重的下降。
(5)合法性原则。薪酬制度和分配必须遵守有关的劳动工资立法和调控企业薪酬实践方面的法规,做到依法行事,以避免陷人有关的劳动纠纷,避免支付昂贵的诉讼费用或政府罚款。
(6)平衡性原则。薪酬体系中的经济性报酬与非经济性报酬,直接货币报酬与非直接货币报酬,基本工资、激励工资和福利等各个方面各个组成部分应统筹兼顾,动态平衡,力争使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的合力,满足员工的多种需要,满足报酬的各项功能要求。
(7)有效性原则。薪酬体系和薪酬分配应当在满足员工需求的同时有效帮助企业达到预期的目标,应当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有效联结起来,在满足各利益相关主体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员工队伍的战斗力。
企业通过薪酬调整让薪酬“动起来”。通常,让薪酬动起来并不是让薪酬升起来,而是以一种动态管理使之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相适应,使企业的产出与投人实现最佳状态。当企业赢利表现良好时,通过薪酬调整,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大家分享,员工才能保持高昂的士气;当企业赢利欠佳时,也可以通过薪酬调整将企业赢利欠佳的现状传达到每位员工,由此激发员工的斗志,在大家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的状态下,企业才能够有所转机。也就是说通过调整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让薪酬动起来,不仅能充分打造企业薪酬的外部竞争力,有效吸引和保留人才,还能充分实现企业薪酬的内部公平和个体公平,有效激励员工。在当今这个时代,薪酬动起来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4薪酬决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薪酬决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涉及员工工资、奖金、津贴、股权、福利、服务等经济性报酬分配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企业对员工的经济性报酬进行持续而系统的计划、决策、组织、控制的管理活动过程。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制定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制定管理政策、控制成本、与员工进行薪酬问题沟通,并有效地评估和完善薪酬分配系统,持续而系统的完成薪酬的组织和管理。
由于现代企业基本上是在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动态环境中生存,市场竞争、产品竞争、资源竞争愈演愈烈,经营上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薪酬只有在市场上具有足够的竞争力,才能留住既有的人才,并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外面的人才加盟。因此,企业薪酬决策以及薪酬所带来的外部竞争力地位日益重要,薪酬制度是否公平极大地影响员工的公平感、积极性和流动率。薪酬制度的变革对员工而言是非常敏感且影响深远的,只有不断地沟通、教育,并配合考绩、晋升、训练、激励与职业生涯规划,使人事制度与人事生涯、内部管理配套结合,才能发挥薪资管理的最高效益与最大功能。在薪酬设计中应以企业经营者的观点看薪酬的设计方向。一个企业员工薪酬的总体水平也是反映该企业经济实力和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设计合理的薪酬能满足员工的多种需要,激发其工作动机,影响其态度和行为,鼓励其创造优良效绩,发挥其个人潜力和能动性,激励其为企业效力。它既是对员工工作和绩效的各种形式的支付与回报,同时也是企业营运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上的公平性,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继而影响到绩效和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对薪酬的调节,可以影响人们对职业和工种的社会评价,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效的薪酬决策能够吸引和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和核心员工,满足员工和组织的双重需要薪酬。薪酬决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增进员工的积极性并促进企业发展,关系到能否将员工的努力和组织目标达成一致性。合理的薪酬体系能给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员工有一种安全感和对预期风险的心理保障,进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反之,会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要提高薪酬决策的执行效率,必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进行完善,使薪酬体系与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有机匹配。在薪酬设计中应加强相互协调,彼此匹配,形成整合的、内部高度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5结语
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自身的战略性资源一人力资源,重视薪酬决策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来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 学习策略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很难让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要想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有相当的难度。比如,班级内部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差距大,这种局面势必给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一、分层教学赋予了自主学习新的内涵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物罗杰斯(C. Rogers)认为:真正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主动参与之势。这一点对语言教育工作者有莫大的启示:重视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尊重学生的个人需求和个人情感,接受学生自己对英语学习的理解,为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语言学习和终身的英语学习创造最佳条件。我们学校的英语分层教学就是从这一契合点出发,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综合老师和家长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进行走班学习。
英语学科我们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划分了A、B、C三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分设三个班级。对一个年级的每一个层次都先制定好学习的主要目标。每个学期开学伊始,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上个学期的英语学习情况(主要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老师的评价建议)选择新的层次的班级或留在原来的层次。同一水平的学生在一起进行每日的课堂学习,有助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每一个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使分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
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后,教师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辅导学生的时间变少了。一个班级一天仅有40分钟授课时间,教学一结束,学生就回到各自原来的行政班,学科知识传授的时间变得捉襟见肘。这样的困惑我们在指导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得到了释疑。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成了开启分层教学成功之门的一把钥匙。
初中阶段是英语基础知识入门和英语思维能力形成的阶段,也是学生自己英语学习方法形成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没有老师的直接引导下,也就是课堂之外,学生应该采取何种方法来学习?这就涉及到英语自学策略的培训和指导。
三、在分层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指导
认知心理学的元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可以对学法指导的价值作一个解释。元认知是个人在自身思维过程中,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对主体认知过程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所以开发元认知,对语言教学,特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意义。元认知需要在后天习得,同样,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需要接受培训。但是一种自主学习策略不可能适合每个学习者或者可以用来完成每项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策略培训和技巧传授过程中,要重视分层过后学生的多层次性。
1.明确动机,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明确的学习动机是开展好自学的动力。在每一次重新分班过后,我们会帮助每一个班级来确定一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在A层次的班级,许多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很低,对所学内容、要到达的目标更是一无所知。所以,老师就会来给学生指出一个阶段的目标,如:在期中考试前要按照四会要求掌握课本前三个单元的单词,并完成相应的练习。目标确定下来,老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在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中,只要大家在老师的方法指导下,下定决心,一定会实现这个“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目标。
2.学会预习,让每个学生都会使用工具书
在课前预习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我探索语言材料,尽量在词典、参考书、磁带等辅助手段的帮助下,熟悉教学内容,并预设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对于C班同学,由于他们学习能力较强,对教材上的内容基本能理解掌握,并自律完成书本练习。老师的自学指导主要是让他们学会用查词典和语法书来掌握书本上语法或语言点的多种用途,学生查阅后,进行摘录,以供在课堂上的提问,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对比。
3.及时复习,让每个学生当日消化巩固新知
实行分层教学以来,为了能让学生及时消化巩固课堂知识,学校在课后都安排了一节二十分钟的自学辅导课。这节课上,主要是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练习,全面自我检查前一堂课的学习情况。A层学生语言知识巩固的主要方法是单词的记忆,老师传授一定的记忆策略,如:根据读音规则来拼读、通过短语搭配等变式来加强记忆等。
4.自我评价,让每个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了多少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主性,有效地培养其元认知策略,在很多教学环节中我们都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学生自我评价手段。学生自评(Self-assessment)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能力或语言表现做出判断。例如,在B层次,学生每天都要进行英语课堂默写,在默写过后,通常学生是在老师的讲解下自我批改和打分的,在这个过程中,评价和复习旧知识同时进行的,节约了课堂时间。
5.广泛阅读,让每个学生体验到英语的魅力
从所周知,提高阅读能力仅靠课文及课堂上教师传授是难以实现的,还应该在课外扩大阅读量,拓宽视野,这就依赖于学生课后自我阅读。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关注材料本身是否有利于阅读技能的培养和阅读策略的训练。对于C层,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后继学习的能力和跨文化的视野,所以我们还开设了QuickReads课程,让学生了解英美文化和自然人文,并扩充词汇量。
6.参与活动,让每个学生找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强化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些英语活动中品尝到学习英语的成果,实现成功的愿望,增强自我效能感。每次的书写比赛是A层次同学获得奖项的好机会,培养好A层次同学英语的良好书写习惯是此项活动的目的之一,成功的喜悦也让他们对英语学习有了热情。
四、结语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当今社会已进入终身学习的社会,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是交给他们一种终身的能力。总的说来,我们通过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创新,根据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特点,努力地探索有效的自主学习指导方法,始终怀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理想,将知识教育转化为能力教育,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成为他们最有效的学习途径,为分层教学开启新思路。
参考文献:
[1]Marion Williams & Robert L. Burden.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电价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10-0066-0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行优惠的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鼓励生产与消费可再生能源,提高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起施行。①江苏地区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已成为江苏省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江苏省供用电情况
(一)项目建设情况
江苏是能源消耗大省,又是资源小省,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截至2008年6月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5 711万千瓦,其中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超过90%,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为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江苏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开发,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全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速度加快。截至2008年8月,江苏电网已投运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主要形式有垃圾焚烧发电、垃圾填埋气发电、风力发电和秸秆直燃发电。截至2006年12月全省共投产14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装机容量38.719万千瓦;截至2007年12月增至23家,装机容量达到75.1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4.09%;截至2008年8月,全省已建成投产可再生能源企业28家,装机容量达到95.034万千瓦,比2007年底增长26.46%,其中风力发电为58.175万千瓦,占61.21%;秸秆发电为20.3万千瓦,占21.36%;垃圾焚烧发电为15.6万千瓦,占16.42%;垃圾填埋气发电为0.929万千瓦,占0.98%;太阳能发电为0.03万千瓦,占0.03%(见表1)。②
(二)电量优先调度及全额收购情况③
风力发电方面,江苏省调度管辖电厂的风力发电企业的年度、月度发电计划由省经贸委统一安排,日发电计划由省调安排,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保证机组全额上网,不存在限制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为。风力发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日发电计划由各电厂在前一工作日根据天气预报,预测次日发电曲线,省调全额安排发电日计划,实施发电由各风力电厂根据风源情况安排。生物质发电企业一般由所在地市调、县调管辖。在现场调研中发现,相关调度机构能够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存在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危及电网安全稳定的情形而未能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情况。
(三)电量电价政策执行情况
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家出台了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按有关规定,从2006年7月1日起,在销售电价中附加1厘/千瓦时作为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价格补贴。④从2008年7月1日起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提高到2厘/千瓦时。⑤据统计,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8月江苏省共收取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42 187.95万元(税后),其中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用于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江苏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支出4 971.6万元(不含税,下同)、接网工程补贴32.92万元,用于期间的配额交易为7 385.48万元。因2007年10月至2008年8月国家补贴数额尚未下达,由省电力公司暂按省物价局核定标准支付的电价补贴为29 475.41万元、接网工程补贴为1 505.13万元,收支相抵,超支1 182.59万元(见表2)。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2006年后立项核准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上网电价为0.646元/千瓦时,由基本电价0.386元/千瓦时、补贴电价0.25元/千瓦时、接网费用0.01元/千瓦时组成;2006年前立项核准的生物质能发电项目上网电价仍按原规定执行,不享受补贴电价政策。风力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按招标形成价格确定。⑥
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江苏电网共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30.859亿千瓦时,实际结算电费174 619.68万元,平均结算电价565.86元/千瓦时(其中,基本电价0.386元/千瓦时,平均补贴电价0.17元/千瓦时,接网工程补贴电价0.01元/千瓦时),补贴金额为61 490.3万元,补贴电价为199.26元/千瓦时(见表3)。
(四)发电企业经营情况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由于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是否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等差异性因素,经营状况也有所不同。从总体情况看,由于成本上升、优惠政策不完善等原因,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经营十分困难,处于亏损状态,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全省23家可再生能源企业中,盈利、亏损各占一半,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 183.12万元;由于成本上升等因素,2008年1-8月份全省28家可再生能源企业中,盈利企业只有7家,亏损面达到75%,盈亏相抵后实际亏损达到12 677.5万元(见表1)。
二、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总体亏损
1. 成本支出增加导致经营性亏损
经营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2007年以来,由于受市场因素影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煤炭、秸秆等燃料成本增加、加之人工、运费等费用增加使经营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企业不堪重负,导致亏损。
(1)秸秆直燃发电企业
截至2008年8月,江苏省秸秆直燃发电企业共8家,普遍亏损严重。经统计,2007年全省秸秆电厂盈亏相抵后盈利2 014.87万元,处于微利。2008年1-8月份全省秸秆电厂盈亏相抵后亏损达10 807.5万元。⑦主要原因是秸秆等燃料成本大幅度上升。据统计,秸秆收购价格已由2006年的200元/吨左右、2007年275元/吨左右升至2008年的350元/吨左右。
(2)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截至2008年8月,江苏省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共10家,且常规能源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均是掺烧煤炭,由于燃料成本大幅上升,企业普遍出现亏损且亏损额逐年增大。以江苏大吉可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预计2008年煤炭支出增加3 000万元。该公司2006年亏损244.98万元,2007年亏损303.72万元,2008年1-8月份亏损已高达2 146.82万元。⑧
(3)垃圾填埋气发电企业
截至2008年8月,江苏省垃圾填埋气发电企业共有4家。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投资成本较小,同等装机容量约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成本的1/10,设备运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少,因而4家填埋气发电企业均未出现亏损现象。但由于井管、油等原材料价格和打井成本不断上升,造成了填埋气发电企业收益大幅下滑。2007年全省4家填埋气发电企业实现利润1 156.55万元,2008年1-8月份合计亏损却达138.28万元。
(4)风力发电企业
截至2008年8月,江苏省风力发电企业共5家,经营状况喜忧参半。2007年全省3家风力发电企业1家盈利2家亏损,盈亏相抵后亏损553.53万元;2008年1-8月份,全省5家风力发电2家盈利3家亏损,企业盈亏相抵后亏损158.27万元。除了由于受台风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发电量以外,大部分企业采用进口设备,增加了投资成本,且长期来看设备维修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过高,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效益。
2. 政策不完善导致政策性亏损
目前支持性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提供科技和产业化专项资金等,但力度还不够,体系还不完善,政策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差,还没有形成支持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1)上网电价政策亟待完善
江苏省2006年以后立项核准的生物质发电电价标准为2005年燃煤机组脱硫标杆电价0.386元/千瓦时加0.25元/千瓦时、0.01元/千瓦时接网工程补贴组成。为缓解煤炭价格上涨给发电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国家已多次上调燃煤电厂的上网电价,江苏燃煤机组脱硫标杆电价已达到0.4358元/千瓦时,但对于秸秆价格上涨的发电企业却没有实行价格联动,江苏省秸秆发电企业普遍亏损严重。
(2)电价补贴范围有待扩大
目前已经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价格政策仅适用于2006年以后批准或核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对于2005年12月31日前获得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核准建设的项目仍执行以前电价规定,不能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一方面对电网企业造成了经营的压力,如江苏省2006年以前核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不含风电,不含已享受补贴的常熟浦发、太仓协鑫、光大环保垃圾焚烧3家企业),2008年1-8月份上网电量约2.8507亿千瓦时,平均结算电价为0.5504元/千瓦时,比江苏省现行脱硫燃煤的标杆电价高0.1146元/千瓦时;另一方面对发电企业的经营造成了压力,2006年以后核准的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含电价补贴、接网工程补贴)一般为0.646元/千瓦时,远高于2006年前核准项目的上网电价,使同样性质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却享受不同的电价标准,不利于建立公平的经营环境。
(3)税收优惠政策覆盖不够全面
在发电企业缴纳的众多税种中,增值税占比重较大,是发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营成本。目前,国家对于不同能源性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增值税征收与优惠政策有所不同。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垃圾焚烧和填埋气发电企业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风力发电企业享受增值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而对于秸秆发电企业、太阳能发电企业却全额征收增值税,没有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是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因能源性质不同,税收政策却存在着如此大的差异,这样不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也不利于调动发电企业的积极性。
(4)垃圾处理费补贴标准尚需规范
垃圾发电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上网电费收入和政府返还的垃圾处理费。总体上看,江苏省垃圾电厂的垃圾处理费补贴标准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且垃圾处理费标准低且不统一,如:上海垃圾焚烧电厂垃圾处理费补贴标准为240元/吨,苏锡常地区每吨垃圾处理费补贴标准一般在70元~98元,但混烧煤炭的无锡惠联垃圾热电有限公司、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垃圾处理费均为25元/吨,江苏盐城大吉可再生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垃圾处理费为29元/吨,上述三家公司近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二)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1. 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不到位
大部分城市未做到生活垃圾分类,垃圾混合收集不仅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难度,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还给垃圾发电企业生产运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由于垃圾电厂处理的生活垃圾中混杂建筑垃圾、工业垃圾,一方面对设备造成损伤,增加了设备运行维护成本;另一方面垃圾热值过低,影响焚烧效果和锅炉效率。
2.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全省垃圾焚烧和秸秆直燃发电企业中热电联产企业过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是在上网电价方面给予补贴,其上网电量是根据纯凝机组的发电量核定,企业售电收入也成为其主要甚至唯一收益,因此企业最关心的是机组发电量。有些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发电项目,由于投资方担心供热会减少机组发电量,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对是否采用热电联产并不感兴趣,也不太关注如何提高电厂热效率,这与利用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三)技术开发能力和人才培养体系薄弱
总体上看,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技术水平较低,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缺乏自主技术研发能力,设备制造能力弱,技术和设备主要依赖进口,造成部分项目前期投资成本和后续维护成本过高,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同时,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无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现有的大专院校培养的专业方面的人才大多从事火力发电行业,大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来源于火力发电企业,工作中处于边学边干边总结的摸索阶段,缺少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三、有关建议
江苏省作为能源消耗大省,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经济激励力度,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加大技术开发与交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开发利用和发展。
(一)加快相关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目前国家的《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均已出台,但江苏省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尚未。由于缺少项目规划,江苏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存在布局不合理现象,比如:部分秸秆电厂距离较近,秸秆收集半径交叉,造成秸秆收集恶性竞争,抬高了收集成本。又如:少数垃圾焚烧电厂由于布点不合理,垃圾量来源不足,影响发电效率。其次,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划属于电力规划的一部分,为政府职能范畴。只有在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划明确的条件下,电网公司方能开展相应的配套电网设施规划。由于缺乏相应规划,造成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滞后。因此,应结合江苏省情,尽快明确全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中长期目标,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以避免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无序竞争,保证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投资者应有的经济利益,同时确保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机组电力送出的必要网络条件,避免配套电网设施建设滞后现象发生。
(二)加快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出台
1. 强化财税扶持力度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需要,安排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发电技术研发、试点项目建设和设备国产化等工作,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等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适当考虑给予秸秆发电企业和太阳能发电企业增值税减免优惠政策。合理减免企业排污费、水资源利用费等相关费用,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合理提高垃圾处理费补贴标准。
2. 完善上网电价政策
截至2008年8月,江苏省所有生物质能电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建议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的电价标准明确为在各地当年燃煤机组脱硫标杆电价的基础上加0.25元/千瓦时,以缓解生物质能电厂亏损的状况。
3. 扩大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范围
鉴于目前已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政策仅对2006年以后批准或核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才能享受,建议对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相关规定的2006年以前核准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与现行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执行同质同价政策,减轻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的经营压力。
(三)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1. 推广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应从源头抓起,城市居民、单位必须按照所在地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并积极配合有关单位进行分类收集。鼓励采用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减少垃圾渗滤液,减轻垃圾发电企业处理负担。
2. 鼓励热电联产
鼓励可再生能源企业实行热电联产。目前,全省垃圾焚烧和秸秆发电企业中热电联产企业过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建议对具备集中供热条件的发电项目,鼓励垃圾焚烧和秸秆直燃发电企业选择供热机组增加对外供热。一方面可以根据秸秆的实际处理量给予一定补贴,另一方面可以对供热量给予一定补贴。
3. 推广分布式发电
由于江苏省部分生物质能和风能分布较为分散,可在部分地区推广分布式发电,以便充分开发本地可方便获取的和分散存在的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四)加快技术开发、鼓励技术交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大部分可再生能源产业基础仍很薄弱,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提高技术水平、鼓励技术交流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开发的重要任务。
1. 加快技术开发
加快以自我创新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开发,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开发利用技术作为江苏省科学和技术发展攻关的重要内容,支持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攻关和技术产业化工作。提高设备制造能力,支持国内可再生能源技术集成和装备能力建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造,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2. 鼓励技术交流
省内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技术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由于技术先进,因而效益较好。需加大企业之间技术交流力度,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上开展合作研究,进一步消除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给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开发形成的障碍,进一步降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成本。
3.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要大力支持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院校与企业开展交流,加快可再生能源基础教育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全面提高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注释:
①《可再生能源法》第一章第二条:本法所称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②2006年、2007年统计数据中含中科兴化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容量1.9MW,截止2008年调研时,该公司已停产,故不包含在2008年统计数据中。
③有关规定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四章第十四条。
④江苏省物价局关于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工[2006]223号)
⑤江苏省物价局关于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工[2008]221号)
⑥有关规定参见《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第二章第六条、第七条。
⑦⑧根据附表1计算整理。
参考文献:
[1]肖黎明.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价政策执行情况及其完善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
[2]肖江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税法促进[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2).
[3]师连枝.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障碍及对策[J].河南社会科学,2007,(2).
关键词:能力观;供应链网络;竞争优势;协调者
现代商界的竞争已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近二十年以来,关于供应链的研究逐渐升级为供应链网络的研究。目前已有的关于供应链网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链网络的定义、供应链网络成员的关系、供应链网络的结构模型等方面,对于供应链网络竞争优势的来源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竞争优势来源究竟是什么,非常值得研究。
本文在对研究供应链网络已有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对于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研究中,单核的“核心型网络”结构是主流,但是对于“核心型网络”中的核心企业的研究中,更多的关注了核心企业本身给供应链网络带来的竞争优势。
一、动态能力观研究基础
Prahalad和Hamel(1990)通过对比分析代表日本公司的NEC和代表欧美公司的GTE,指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源已经发生改变,从简单的产品性价比转为了企业能否以比对手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构建核心竞争力,使各项业务能够及时把握不断变化的机遇。Teece(1997)提出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的战略能力是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而获得,是企业通过整合、建构和重置内外部才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的能力。
二、供应链网络成员关系研究基础
由于供应链成员的数量一般都极为庞大,比如利丰公司在全球仅供应商网络就达数千家企业;成员的范围又很广泛,既有上游的供应商,甚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又有下游的经销商、零售商等;成员分布的地域也很广。由此供应链网络成员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系统。如果管理新型的供应链关系成为供应链管实践中的挑战,对于关系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对于供应链成员关系的观点逐渐从单纯的竞争观、合作观发展为竞合论。另一方面,关于供应链网络成员的复合联结关系也有一些研究。
(一)合作关系
早期的研究强调的是供应链成员的合作。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及伙伴关系方面。
国外的一系列研究集中在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的几个关键方面,包括紧密伙伴关系的利益特征、选择伙伴关系的准则以及关系的管理与实施。Michael等(1997)分析了买房---供应商伙伴关系的利益、风险以及实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应更多地拆去运筹学的方法来定量研究伙伴关系。
Cooper 等(1998)认识到供应链网络的动态网络特性,并十分重视企业行为对供应链网络的影响,提出了供应链网络结构、供应链网络流程和供应链网络管理要素的分析框图,剖析了纵向一体化战略对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网络中水平定位的影响。Christopher等(2003)通过对供应链关系中存在有问题行为的研究,评估了有问题行为的频率与供应链关系中信任与承诺水平的关系,发现任何破坏信任和承诺的行为都将会影响关系的力量和质量,从而导致供应链管理的低效率。
(二)竞合关系
竞合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向关系企业间的同时竞争与合作,而对供应链企业的竞合关系研究相对还比较匮乏。
Maria等(2000)采用全新的案例---存在竞合关系的两个瑞典和一个芬兰的行业---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竞合关系中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是能够同时存在并被管理。结果发现企业的行为与消费者越远越表现出合作,越近越表现出竞争。原因是资源的独特性,离消费者越远,企业间可以通过合作产生资源的最佳利用效果。从战略的角度看,即在研发上与竞争者合作。
纵观供应链成员关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转向基于委托理论、博弈论、企业资源论等,更深入地刻画出成员之间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本质。
三、供应链结构研究基础
Fu R.L.和Michael J.S(1998)给出了一般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其中有一个核心企业,其他一系列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展开业务。
于海生和龙迎红(2011)基于供应链网络的层次性、双向性、多级性、动态性和跨地区的特征提出“立体多核”结构的结构特征,以及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考虑供应链网络成员连接关系的强度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供应链网络种不同成员的特性,构建了供应链网络拓扑结构模型,得出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型的度分布、节点强度分布和边权分布都是幂率分布的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供应链的结构,多数学者认为是具有一个核心企业的网络结构,也有学者提出多核的结构。
四、研究启示
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已经有资源观、知识观、能力观、制度观,但是对于供应链网络---非一般意义的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几乎没有。本文从能力观的企业理论入手,探究供应链网络的竞争优势来源,将企业理论移植到供应链网络中,这种尝试可能是对供应链研究的一种拓展。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J.C., Suvir V. Strategic Risk Management: The New Competitive Edge [J]. Long Range Planning, 1999(4).
[2] Cooper M.C., Lambert D.M., Pagh J.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issues & research opportuniti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8,9(2):1-19.
[3] 焦志莹,张文彬 ,焦志敏 .供应链成员竞争合作关系研究[J].铁道货运,2005(2):15-17.
[4] 王永平,孟卫东.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2):96-98.
[5] 王玲.供应链网络组织竞合关系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关键词:创新能力;非经济因素;实践教学
1.引言
财经类院校是以经管类专业为主、理工类专业为辅的一类特殊院校,在理工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或多或少地融入了部分经管特色,与理工类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出现了微妙的差异。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和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倡导广大高校学生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成为了创新队伍的主力军。财经类院校的工科专业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开始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贵州财经大学是贵州省唯一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体,法学、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财经类大学,从2013年开始积极参与省教育厅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围绕比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从参赛情况和比赛结果来看,作为贵州财经大学开办较早的工科专业的软件工程,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较差,比赛作品的创新思想较为落后,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与其它高校的同专业的作品相比,完全出乎意料。
2.因素分析
从2013年和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的参赛统计数据来看,参加2013年比赛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是2010级的学生,全班三十多人,报名参加比赛的学生只有四人,参赛率为12.5%左右,而2014年的比赛以2011级学生为主,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没有参加比赛,参赛率为0。通过这组简单的数据折射出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断层,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奖励积极参赛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等。然而,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去研究发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非经济因素更为重要。
(1)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以学生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的,技能尤为重要,而技能的培养是在日常教学中必须保证足够的课时数的。纵观软件工程专业六届学生的培养方案,出现以下两个影响技能培养的明显特点。第一,专业课开设时间较晚。专业课一般都是在大三时才开设的,大一、大二主要开设的是专业基础课,且课程数量较少,更多的是一些通识课,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使得学生在大一、大二对所学专业方向并不熟悉,缺乏敏锐的观察力。第二,技能培养的课程主要是专业限选课。专业限选课的课时量安排较少,致使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比较困难的抉择,如果深入讲解,则在规定的课时量中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则讲解就非常肤浅,造成学生囫囵吞枣,不知所措。例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基于该网络的创新应用不断涌现,这些应用程序大部分是采用JAVA语言开发的。众所周知,作为一门完整的语言体系,JAVA语言包含的知识点是比较庞大的。而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JAVA程序设计只设置了48个课时完成所有教学任务,多年承担该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在此课时量范围内,只能完成JAVA语言的语法知识的讲解及应用,而对其高级应用,如Applet、Swing和JDBC的应用则难以完成。
(2)全局概念的任课教师缺乏
培养方案作为一个系统,内部包含的各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是不容忽视的。而由于师资队伍理论、技术的缺陷使得本来是前后连贯的课程因为任课教师的主管选择而造成了前后课程之间知识的断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培养的连贯性,致使学生在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中由于知识的缺乏而难以满足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在前后关联的两门课JAVA程序设计和J2EE中安排了另一门课程动态网站设计。动态网站设计采用的平台选择性较大,大部分任课教师会选择理解较为简单的作为这门课的主要实现手段来讲解。而J2EE是以JSP作为视图展现技术手段,和JSP之间的基本结构和语法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J2EE的教学任务,从而减少了J2EE相关框架知识讲授和应用培养的时间。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学校层面上要彻底改变前两个因素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甚至会给学校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然而,纵观软件工程专业六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绝大部分学生课后的生活主要是在忙于各种非学习型的生活,如游戏、学生会活动,课后时间用于学习的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不到10%,其中用于自主学习新知识、提高个人能力的学生所占比率不到5%,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较差。据调查,造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前景并不明了,甚至出现了很多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学习的主要是其它专业热门的技能考试,如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证券期货从业资格证考试。
(4)专业辅导员稀缺
目前,贵州财经大学的辅导员队伍专业参差不齐,辅导员的作用主要侧重于思想教育。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大部分是依赖于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有待发掘的。因此,平时学生与辅导员的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辅导员自身专业与所负责的班级专业差别较大,在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困难,仅从形式上按照学校的通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参与学生的水平或者作品事先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
(5)创新意识差
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的引导,将创新意识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纵观六届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情况,绝大部分学生在整个大学学期期间并没有思想上正确地认识创新能力对于其未来的职业生涯的重要性,每天的学习就是在任课老师传统式的教学中浑浑噩噩地度过的,创新动力源泉枯竭。造成这种形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自身因素,二是任课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主要体现在学生基本理论不扎实,其掌握的知识只能限于简单的应用,一旦应用领域拓展或者发生重大变化后,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其对变化后的应用的理解进行升华,也就没能达到创新的要求。任课教师因素则是指任课教师对所传授的知识或者技能掌握不够全面,仅仅从基本理论知识入手,对所讲授的知识不能结合实际的创新应用案例去引导学生的思维,只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
教师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目前,从全国高校的培养模式中发现,综合实训是提高学生整体技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综合实训设计的案例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提高的程度。在贵州财经大学,综合实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式,即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实习时由校外企业承担,其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而毕业设计就成为了大学毕业前检验学生整体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从已经毕业了的三届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来看,具有创新性的题目所占比例不到10%,其余的都是重复网上可以查找到的资源,无法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去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
3.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四个非经济因素,在不增加学校经济负担的前提下,经过局部调整和试验后,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对培养方案作出适当调整。从软件工程专业开设以来的六年教学课程安排的统计情况来看,培养方案中的30%的专业限选课并没有开设。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一定课时量的专业限选课,因此,可以将这部分长期没有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剔除,而将一直开设但认可教师明显感到课时不够的专业限选课的课时量从一个学期延长为两个学期,为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充足的课时保障。
第二,前后关联的课程尽量采用相互关联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将学生前后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实现整合,减少后续课程的教学压力。作为财经类院校中比较有特色的工科专业,软件工程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选择性较多,前后所学知识或者工具体系过于庞大,将会占据学生大量的课后学习时间,从而减少了课后用于打造创新能力的学习时间。
第三,在学生中开设学习兴趣小组,以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生科研项目或教师科研项目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将这类兴趣小组纳入到课外素质学分计算中,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达到了丰富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又能在学业上得到肯定。
第四,从专业教师队伍中选取部分优秀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担任专业辅导员,就本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就业前景向学生传达,并能从广大学生中发掘一批具有创新潜力的学生引导,教授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并从基本技能中进一步升华为创新能力。专业辅导员的日常辅导按照某种比例折合为年终考核工作量,这样既达到了专业引导的目的,又不增加相关部门的经费开支。
第五,针对教师因素造成的学生创新意识薄弱的环节,建议在培养学生技能的课程上安排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检测力度,如在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中开题前,必须对教师或者学生提供的题目进行论证,强调创新性的权重,对于简单地重复或者加工网上可以查找到的现成资源,不准予开题,从而为低年级的学生培养创新意识打下烙印,没有创新性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难以过关的。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间断性地实施。
4.结束语
贵州财经大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工科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在消除经济因素影响的前提下,不断改革培养方案和教学范式,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锻造新时期的儒魂商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淑芳.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D].上海:滑动师范大学,2013.
[2] 任炀.本科生导师支持行为对大学生创造力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