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林权改革;文化选择;生态危机
林权改革是国家在新世纪作出的一个重大决定,林权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产权明晰放活经营、流转规范的林权制度,激发广大林农和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林权改革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实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在逐步显露出来,因此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研究文化选择和生态危机的关系的文章还不是很多。
文化选择是个运用很广泛的概念,我国的学者也进行了不少的论述,根据尹绍亭老师的观点,文化选择是指人类在不同文化的规约下,能够建构起稳态延续的民族生境,生活在民族生境中的生物物种会在文化的干预下积累其变异,诱导新品种或新物种的定型。文化选择既要服务于人类社会的需要,又不能过分地偏离自然选择。
生态危机事实上是生态失衡的后果,根据罗康隆老师的观点,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共存于生物圈内,人类尽管比任何生物都有智能,能主动控制周围的环境,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他最终还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和其他任何生物一样,只能扮演一个角色,都是自然生态系统立体符合网式结构的一个结合点。因此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十分微小的变动都会影响人类的生活,都会对人类社会构成威胁,这种变动即是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失衡无法恢复,就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失,那么就发展为了人类社会所称的生态危机。
文化和生态危机的关系原理如下:因为文化体系自身存在双重性,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寄生不可能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上,他会无意识的与生态系统发生偏离,其结果就是生态危机。面对生态危机,人类的文化就起到了在生态失衡和生态安全之间调控的作用。即人类的文化能缩小或控制这种偏离,或者切断偏离扩大的渠道,实现人类社会生态安全,从而为人类社会赢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对于文化选择和生态危机的关系问题,尹绍亭老师论述的也很到位。他说从人类的良好愿望出发,肯定会希望在文化选择的过程中,社会性需要和自然性需要相互耦合。然而,这仅,是人类心目中的理想,文化选择的实际运行往往会偏离这种理想。当其强化对人类社会的服务时,必然会放松,甚至搁置对自然背景的依赖,有意无意地损害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当文化选择专注于与自然背景的兼容时,又肯定会损害人类社会的内聚能力,难以应对来自外部社会的挑战。这就导致文化选择一直是在两个服务对象之间摆动,不断地探寻新的平衡点。文化选择的过程,总是表现为围绕平衡点的左右摇摆。文化选择的对象也在这种摆动中按照人类的需要而付出或存或亡的代价。而且这样的代价不仅属于人类社会,还会波及到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这是文化选择复杂性的又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导致生态隐患的根源。
以云南某山村为例,这个村庄本来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彝族傣族村庄,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96.52亩(其中:田385.26亩,地2,711.26亩),人均耕地6.9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作物;拥有林地19,305.94亩,植被主要以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树种多样分布广,野生菌等林下资源丰富。其中经济林果地34.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8亩,主要种植芒果等经济林果;草地18.00亩;荒山荒地480.00亩,其他面积280.00亩。
可以看出该村林地面积广阔,在这样的土地利用类型下,该村沿袭了传承千年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类型,普遍存在山神崇拜和森林崇拜等文化适应现象,这种文化又很好的维护了他们的生境,所以千百年来该村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从2008年,该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行了林权改革,村民在政府的说服和利益驱使下,至传承千年的森林文化于不顾,把该村的大部分林地出租给了一家林业公司,该林业公司把林地的原有林木全部伐倒种上了桉树,桉树是一种外来物种,生长迅速,是很好的经济树种。可是仅仅过了不到五年的时间,该村就出现了干旱等各种生态问题,政府始料未及,村民们也逐步认识到了当初选择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村民因此聚集请愿的事件。
由此可见,在林权改革的过程中,文化选择和生态危机息息相关,文化选择不当会造成生态危机现象,同时生态危机又迫使当地人从新进行文化选择,正如尹绍亭老师所说,文化选择在人们的社会性需求和自然界的需求之间来回摆动,不断的寻求新的平衡点。因此,这就要求当地人在文化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自然界的需求,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防止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同时也要求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际各地的情况,引导当地群众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生态危机 异化 经济扩张性 经济全球化 解决
中图分类号:N941 文献标识码:A
一、全球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
根据IPCC的报告,地球表面每十年温度上升0.3℃,这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大量增加造成的。 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到了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环境。面对一系列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寻找一条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党的十中提出,要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提出“美丽中国”的口号,就是要求从环境上建设一个生态美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但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是只靠我国的一己之力就能化解,而应全球各国一起联手,共同保护环境。但尊重生态规律与发展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矛盾的,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医治的顽症。因此,我们应该从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生产和消费、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其领导下的经济全球化来寻找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其解决途径。
二、资本主义是导致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
(一)资本主义异化的生产和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所谓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的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 。西方消费主义宣扬“把消费数量和种类日益增长的物品和服务视为至高无上的生活目的的价值观念或文化态度” ,把消费与满足、幸福等同起来,只用消费数量来衡量自己幸福尺度的一种状态,人们通过金钱获得物品,而获得物品的目的往往满足于占有要保存的物品,而不是满足于占有要使用的物品。 这彻底使人变成了物的奴仆,沦为了虚假需要的奴隶。
当代资本主义为了暂时缓解其根本矛盾,往往通过鼓励消费、刺激消费、拉动消费,以及煽动超前消费,甚至炫耀性消费等政策措施来使人们过度消费,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更加放肆地对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对环境进行无所顾忌的破坏。在资本主义中,整个西方世界占世界人口的20%,却要消耗世界能源和物质材料的80%,人均消耗能源和物质材料分别为发展中国家的35倍和50倍 。
异化消费支持着异化生产,使资本积累和再循环得以继续进行。异化消费和虚假需要会使资源产生巨大的浪费,使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二)资本主义本质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虽然当代资本主义与早期资本主义相比已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其本质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一种积累制度,资本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利润。这种积累一直靠不断剥夺全球自然环境资源而得以维持,要进行永无休止地积累,就必须不断加大原材料与能源的生产量,随之就会出现巨大的浪费,这也说明了资本主义对自然持一种敌对态度,将自然看作是掠夺并获取利润的对象,从而必然导致自然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产生。
本来因生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应当计入生产成本,但由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一资本主义本质的驱使,资本家在每次投资时,总是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投资并且会获得长久的利润回报,所以使得没有资本家愿意牺牲自己企业的利润来保护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资本家就必须不断扩大再生产及其规模,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扩张性。资本主义的触手从一个地方伸向世界各地,资本主义生产是“以无限价值扩张为目的的,它丝毫不考虑这种扩张所带来的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或生态的后果。” ,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全球环境的破坏史。
(三)资本主义领导的经济全球化是生态危机的现实原因。
在资本的驱动下,为了追求利益,资本主义将自己的贸易范围扩张到于世界各地。而保护环境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相反。保护环境,是要求过度发展的国家节制消费,要求穷国以消灭贫穷为目标去使用资源,但是,资本主义领导的经济全球化却要求,过度发展的国家必须更多的消费,因为它们对于穷国而言是关键的市场;相反,穷国必须要减少公共开支,保持低工资并开放本国经济,吸引外国投资。这样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资本主义为了降低成本,促成生产场所集中,造成了城乡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二元不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工业资本在所有权及控制力方面集中化和集结性趋势与空间上的集中化趋势之间存在着一种历史性的关联” ,在资本主义领导的经济全球化中,二元对立结构的“不平衡发展不仅是工业生产、商业、人口等因素在发达地区的集中,而且也是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和原材料的集中榨取,这同时也会使这些欠发达地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新陈代谢’遭到破坏” 。这一破坏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源方面。表现在资源的耗尽衰竭;第二,汇方面。表现在自然界对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吸收。
在二元对立结构不平衡发展的条件下,全球性生态危机对欠发达地区带来对土地、土壤、植物等的大量毁坏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要比发达地区严重得多,并且还导致欠发达地区出现人口过剩、贫困积聚进而加速它自然条件的恶化。
全球化会在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出现全球的区域化分工。资源消耗基地、生产基地和消费基地这些集中化的社会分工给也会给环境带来新的压力。比如,很多生产基地建立在离发达国家很远的欠发达地区,那它们所进口的每一件基本商品在使用之前都要消耗掉数加仑的燃料,这意味着每件商品的背后都承载了大量的环境成本。
生态帝国主义是生态危机的直接元凶。所谓生态帝国主义是在当代全球化的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并对这些国家进行生态掠夺,即生态殖民。在全球化过程中,有些发达国家通过WTO机制和全球投资、跨国公司等渠道,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洋垃圾和倾倒废物,而发展中国家无法有效防止污染转嫁。
三、解决全球化生态危机的途径
第一,倡导生态理性,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充斥着的贪图享乐、缺乏责任感的思潮,以及从“够了就行”(enough is enough)到“越多越好”(the more the better)的思想变化,这是造成消费异化和虚假需要的根源,要消除异化消费,必须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以更少的生态消耗来过更好的生活这一生态理性原则。同时,全世界的国家一定要联合起来,推动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树立一种新的安全观――共同安全或集体安全,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第二,超越资本主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始作俑者。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决定了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改造社会生产关系,建立一个以维护生态为基础,又能充分保障现代人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不仅要以现代人的需要为中心,还要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为目标。“这种社会的支配力量不是追逐利润而是满足人民的真正需要和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第三,在全球化背景下,欠发达地区要优化本地区产业结构和进出口结构。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要转变观念,从单向度的以经济利益为首位的发展方式,向以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为基础的方向转变;由“单一资本结构向以生态资本为基础的,由生态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组成的复合资本结构转变” 。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我们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沿着十报告中提出的生态建设要求,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共同繁荣的国家,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建设世界的绿色家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2012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化研究)
注释:
Schlesinger W H. Biogeochemistry: An analysis of global change[M] .New York: Academic, 1997. ed. 2.
本・阿格尔:《西方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第494页。
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和地球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国文艺出版公司,1988年,第134页。
卫建林:《全球化与第三世界》第二卷,清华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541页。
哈维:《后现代化的条件》,波力第出版社, 1990,第180页。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04- 305页。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09页。
关键词:生态危机 根源 伦理 生态文明
生态危机是指地球生态系统的循环、平衡、稳定由于人类的长期的干扰行为使其受到破坏,进而走向崩溃毁灭的危机,从而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它的主要表现为物种迅速灭绝,全球温室效应,臭氧层漏洞等等。生态危机的表征、根源和后果都是复杂的,它不同于环境危机只表现在几个区域里,而是遍布了整个生物圈和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它的全球性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为之苦恼和焦虑,如何使人类走出这个困境,首先,我们得深刻剖析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然后找出合理的出路,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使人和自然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生态危机的原因分析
1、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
(1)对资源的盲目开采和低效率利用导致资源危机
由于工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已经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资源危机已经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以我国为例,我国本身就是一个资源短缺型国家,再加上技术水平低,以及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的消耗又大大的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资源短缺问题在我国就显的十分突出。
(2)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危机
提到环境污染,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这三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其污染力相当强,它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3)人口的增长已经使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不堪其负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医疗卫生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人口出现了“爆炸式膨胀”。人口的膨胀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方面,人口膨胀造成了资源消耗的增加,另一方面,为了换取更多的生存空间,人们不得不破坏更多地森林、草原,从而造成绿地的减少,导致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物种灭绝加剧。
2、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
(1)把科学做为征服自然的工具
从培根时代开始,科学逐渐成为人们征服自然的谋划工具。人类通过科学,认识、操作和支配地球上的自然物为其服务。结果产生了相互抵触的结局:一方面,利用科学,人们改造自然带来了工业文明,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工业文明又排斥人类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情感。这是由于“我们科学的最大传统,一般地说,还没有肯定与生命在感觉、情感、道德上的交融,以致于现代科学仍然是以无感情的姿态为基础的,从生命素材的感情的包围中分离出来”。也可以说塑造现代世界的科学还没有得到价值的意识的引导,因而也没有创造有利于人类与生命间交融的工具。
(2)自然价值被简单化和标准化
所谓自然价值,是指自然物所具有的满足人和社会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表现人与环境关系中环境属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它包括,资源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它们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而人类却按照是否对人有用的标准,衡量所有事物,只要是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任何自然界的东西,都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便只是废物。这样便造成了自然界资源和价值的极大浪费和破坏。今天的生态危机,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对自然生态系统丰富价值的简单化追求,一切为了经济价值,忽视了自然当中蕴含的丰富的价值,结果,这种简单的经济发展遭到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制约。
(3)“人类中心主义观”的误导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哲学与文化,确实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别是启蒙运动以来的主流传统,主张人是自然界的主宰,居于自然界的中心地位,一切价值都是由人决定的,是为人的利益而产生和存在的。“我思故我在”、“本质先于存在”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表述;人与自然界的分离与对立,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前提。人类中心主义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宰,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而把自然界视为僵死的、无生命的存在,成为人的统治对象;它确立了人作为认识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地位,否定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它赋予了人以控制、掠夺自然界的无上权力,而否定了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生存权利。人类中心主义是“现代性”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导致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原因之一。
二、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要走出生态危机的困扰,只做表面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人们从思维和价值观上做彻底的改变。
1、构建生态文明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首先是环境保护与生态改善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人们很容易陷入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不知道如何更好的改善生态,认为只要保护好环境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却忽视了生态系统对环境的制约,治标不治本,结果导致环境治理成本不断增大,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另一种倾向是重视生态改善,但忽视生态改善的最终目标仍然是为了人类的福祉。可以看出,这两种倾向都与我国强调既以人为本,又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宗旨不相符。其次是工业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与工业化进程有着绝大的关系,要改善生态环境,必须摒除工业化,这样的观念不仅对生态环境没有多大改善,而且只会影响人类的发展。所我们要让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同步前进。再次是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生态危机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怀疑这样的发展会不会是人类的自我毁灭发展,于是就有人排斥用现在工业化造出来的物质,甚至还有人提出回到原始社会的生活状态,这样做无疑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文明并不限制人的真实福利发展,它更要考虑人的新需要和新发展机会等。
2、加强环境伦理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态价值观,加强环境伦理道德建设,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要将传统伦理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界,通过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补充和升华,建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当前,我们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培育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我们在认同自然界自身存在其内在价值的同时,必须承认代际价值的存在;增强公民的生态道德意识,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科学认识自然、友善对待自然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种理念;更新公民的生态道德观念,让每一个公民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和谐与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境界,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改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人类凡生态行为的背后的深层次意识根源,最终实现生态危机的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美]I・K・奥斯汀.美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M],《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1988一期.
[2] 刘湘容.生态伦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9页.
[3] [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57页.
[4]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55页.
[5] [英]培根.《新工具》第一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箴言三.
[6] [加]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关键词:异化消费 生态学 生态危机
进入到20世纪,人类生存的地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土壤、大气、水、整个生态圈发生了与20世纪之前不同的景象,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不再是以往和谐的状态,这种极巨的变化使人类的视角从生产领域转到了环境领域,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从事的工业生产活动给赖以生存的家园带来了不堪的重担,20世纪后半叶,在北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有些研究者运用的立场方法和理论来研究生态危机,其中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以下简称阿格尔)就是这子时期生态学研究代表之一,他提出的“异化消费理论”理论,是其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异化消费是导致资本主义危机的直接根源。”异化消费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物,生态破坏与其有直接的联系,研究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异化消费理论提出的思想渊源
生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而消费能够促进生产,消费与生产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自人类社会进八到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建立,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极度繁荣的景象,消费形式日渐多样化,伴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是大量的消费活动,而这些消费形式并不全是由于生产而带动的消费需求,其中有很大部分的消费是过激的虚假的消费。阿格尔明确给异化消费下了定义:“异化消费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种现象。”显然,出现了消费者购买商品不是出于自身正真的需求的现象,他们的消费不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虚荣心。所谓这样的消费是种被迫的、虚假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被传播媒介诱导而形成人的畸形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风气从而引起的种异化消费的现象。而这种异化了的消费观从长远来看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定的弊端,给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革命基础之上的,而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望,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就需要源源不断的原料供给,大量原生态动植物就成为了工业化进程中的牺牲品。“资本主义的发展往往雁过拔毛、竭泽而渔甚至杀鸡取卵,征服自然和掠夺资源的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利润不顾利用任何手段,从大自然中获取原材料。从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中可以看出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也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这种异化的消费方式本身就是种畸形的消费,最终带来的是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魔抓在世界范围内延伸,生态失衡问题随之也蔓延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在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下,资本家在获取剩余价值后进行的扩大再生产会导致生产过剩,生产和消费产生了矛盾。在资本主义消费领域里,消费是他们衡量幸福感的标尺,消费越多就代表幸福度越高,这样就会导致消费极度膨胀,生产和消费超出了自然承受的范围,产生系列的生态问题。阿格尔曾说:“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它认为资本主义的危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了生态领域,这种异化消费的现象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包括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的影响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供人们消费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这样使得人们的消费越来越多样化,同样也会由于市场经济的弊端而产生的一些列消费过剩问题。莱易斯认为,根据疯狂的消费活动来确定人的幸福,这是当代人的异化特征。市场经济结构的弱点造成了人们不得不通过过度消费来满足自己的幸福的环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业生产,“劳动中缺乏自我表达的自由和意图,就会使人逐渐变得越来越柔弱并依附于消费行为。”这些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生产方式是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提出的最根本依据。
二、化消费异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异化消费是导致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源
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最主要的异化现象,异化消费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许多人把消费数量的多少作为幸福程度的衡量标志,却忽视了自己实际消费需求。盲目的追求“虚假”消费来满足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的欲望,这样就会产生种生产消费领域内的恶性循环,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他认为对消费实行操控和调节会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具体表现在“第子,操纵消费可维持相对较高的利润率,抑制资本主义过多生产多余商品的趋势,第二,操纵消费可以使人们无需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就能满足自己。”其实“聪明”的资本家正是通过不断的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来使消费者本身得到满足,从而也就隐蔽了那些因为得不到满足而对现行社会制度产生不满的人,这种虚假的消费
时满足了消费者,因而他们就不会主动起来进行动乱,因此,“消费异化成为资本主义使人们与现实制度“子体化”更有效控制的新手段。”资本家这种新的控制手段是隐形的不知不觉的。对于这种异化现象,阿格尔认为这种行为在真正的人类自由面前是无用的、浅显的、暂时的,根本不能从本质上解决矛盾。要改变这种异化的状态就是使其不在异化,这样就需要人们缩减其消费需求,缩减为工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因为生态再无力支撑资本主义控制下的无限生产和无限消费了,要削减对工业原料的开采,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自己的消费需求,减少对广播媒介宣传的依赖,重新思考在生产活动中追求自身解放的价值。
(二)异化消费在客观上扭曲人的本性,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异化消费不仅加快了生态危机的进程,同时也违背了人真正的消费需求,资本主义社会强调物质的占有,却忽视了人真正的生存自由。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人的需求不仅只限于追求物质的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才是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精神的需求不是单靠物质的消费就能够满足的,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异化消费这种消费产生的人的自由是虚假的是空虚的。人类界的消费行为是有区别与动物界的,动物的消费只是能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就足够了,而我们人类的消费是种生产性的消费,这种生产性的消费模式是无穷尽的,生产无极限,那么消费欲望就无止境。异化了的消费正是这种无极限的生产所带来的结果,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越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结果就会导致消费的畸形,那么人们就被束缚在物质利益上,对物质消费追求的重视而忽视了人在精神上的真正解放,这种暂时的、肤浅的满足,不但不是人类正真自由解放的体现,反而它还会阻碍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进程。对物质消费的过度强调会忽视精神文化的自由发展,因而,异化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着种阻碍作用,应当摒弃这种消费观念。
三、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的普世价值
(一)对阿格尔异化消费理论的评析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格尔能够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首先运用的理论观点对资本主义矛盾进行分析,并按照学说中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观点,安排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同时,他立足于当代生态危机现状,把社会主义与生态危机结合起来,为后人研究生态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阈。再者他把生态危机解决的方案寄托在社会主义制度上,提倡建立社会主义生态方式,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内的学者能够意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严重后果,而提出变革社会制度坚持真理,这点是难能可贵的。他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这也是他本人的一个探索性的发现,值得我们去肯定。阿格尔认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的最深层根源,对于他的这种绝对性的认识其实偏离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中心点,异化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加剧生态恶化的一个催化剂,但不能说异化消费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决定着消费,消费对生产生产生能动作用。阿格尔回避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反而则更注重从社会改良的层面上出发,从人的需求结构上来分析,在对人的解放过程中,他只说消除在消费领域中的异化行为,并没有像马克思主张的组织工人起来革命资产阶级统治,阿格尔提出的异化消费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消费现状的一种不满的态度,它的这种提法也只能算的上是种社会运动思潮,这种“在阶级对立和资产阶级国家暴力机关存在的前提下,单靠新社会运动本身而奢谈社会主义变革职能是个美好的愿望。”他对于异化消费的现象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减缓科技发展的步伐,减少科学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使消费合理化,从而缓解生态危机。但是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不可能靠减缓技术革命前进的步伐来抑制消费解决生态危机,这种方法只能使生态危机陷入乌托邦的状态。
(二)异化消费理论对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1)异化消费要转变为理性消费,推动我国绿色经济模式的建立
阿格尔的生态学学说中对异化消费理论的分析得出异化消费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异化消费对生态危机的影响作用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如果不深度的研究异化消费与异化生产之间的关系,就会导致对资本主义消费实质的误解。所以,系统的研究阿格尔的异化消费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度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消费链条上的弊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个借鉴。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异化消费模式,我国要加强经济制度管理建设。放缓经济发展的步伐来治理生态问题,这是不现实的。一味的强调用消费来提高生产水平也是不可取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走一条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倡导“适度消费“深度消费”“绿色消费”,“所谓的适度消费就是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消费,所谓的深度消费就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消费。”摒弃资本主义国家的异化消费模式,建设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出的课题,我们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高度,在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化的条件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人在自己生活的空间里达到自由发展和生存的状态了,那么整个社会才会有个安定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高职生 生态道德 认同教育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118-03
高职学生是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社会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应把生态伦理道德纳入道德教育之中,并且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学生深化生态认知,内化价值认同并践行生态道德。本文旨在构建知行结合的生态道德认同教育模式。
一、生态危机是生态道德的危机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所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P167)。在这里马克思非常深刻地指出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人,人的生命都是在自然中产生、受制于自然,要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的人,人具有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当人们能正确认识并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时人与自然是和谐的,而当人夸大其主观能动性时,人容易处于与自然对立的地位。
用唯物史观追述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原始社会的依附崇拜,那时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人和自然是自然的统一。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是一种利用和改造的关系,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但能力受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在环境自身的恢复、自净、包容能力之内,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加大了对自然征服改造的力度,当人们把自然当作可以无穷索取的原料库和无限容纳废弃物的垃圾箱时,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或者说人对自然的敌对的结局只能是生态危机。
生态道德的不理性是产生危机的首要原因。生态危机是人发挥了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忘却了人是自然人的被动受限制性所致。当人类因进化,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时,人类就被胜利的成果即丰厚的物质财富冲昏头脑,真的把自身当成是可以主宰整个世界万物之灵,可以满足自身无限的欲望而不受自然的任何限制,科技手段的无所不能更助长了人类自身的骄傲和狂妄。人类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下从一己私利和膨胀的物欲出发为所欲为,当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超出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非规范的污染排放突破环境的自我净化阈值,超常规的资源利用阻塞资源的自我循环路径,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紊乱,环境有序功能下降,资源利用难以为继,从而才有了这威胁到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可见,生态危机是人的生态文化的危机,是人这一伦理道德主体没有承认自然的价值和遵循自然的规律破坏环境所致。这种文化危机的核心是人的生态伦理道德的失当或者说缺失,是人们进行生产生活行为的价值取向时价值观出了问题所致。
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是生态道德的完善过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通过人的自觉自律,采取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完整、平衡、良性循环的种种行为和措施。要创建生态文明不仅要依靠科技与法治,还得倡导完善监管体制和建立长效机制,但最为关键的是人们生态道德的提升,这是一切生态文明建设措施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们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了思想基础和主观愿望。也只有当人们真正内化了生态伦理道德,并用生态道德作为其生产、生活行为的价值取向的伦理规范,才能使科技及法律手段导向有利于环保的成效,才能促进人们自觉自愿、并富有成效地去创建生态文明的社会。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生态意识;分析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多篇文章编入了大陆、台湾,甚至新加坡的中文课本中,尤其是他的“菩提系列”和“身心安顿”系列散文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最畅销的图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他的“菩提系列”散文以文笔清新自然,平易而感人著称,给现代人以心灵的抚慰。本文拟从当时社会存在的生态危机入手,表达了作者强调生态意识的原因,由此追求淡雅的生态意识,并探求其散文中平和的生活状态。
一、现实的生态危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正处于工业化革命时期,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污水横流、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河水污染,使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小生活在恬静无染乡间的林清玄,像所有忠实的环保者一样,通过散文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现实的忧虑,所以他的“菩提系列”散文中有很多对现实灾难的描写。比如《清欢》中描写的油烟爆起,卫生堪忧的啤酒屋,不见天日的卡拉OK,人们以污浊放逸的生活为欢乐等等,表现了人们生活空间的混乱不堪。
现实社会的生态危机除了生活空间的杂乱污浊,还表现在人们内心精神信仰的缺失和价值观的错位导致的人们精神上的生态危机。比如在《金片子》中,作者描写了一个用黄金制作名片的商人形象,由于精神世界匮乏,贫穷的精神层面跟不上物质的暴涨,导致了这些暴富的商人一味把金钱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于是想到用黄金名片来炫耀自己的价值,但是在作者看来,黄金名片的价值并不会增加自己的价值。所以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导致了人们精神上的空洞。此外,金钱社会造成了一种物质生态的危机,也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空洞,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林清玄都用起平淡的表达手法为读者一一呈现,这也恰恰是林清玄散文中的精神追求。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中描写的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生态危机,都是对当下社会的真实反映,这也恰恰反映出作者对淡雅生态的诉求。
二、淡雅的生态诉求
面对着生态危机的社会现实,林清玄更渴望纯美的生态环境,所以更强烈的追求生态审美,把更多的感情投入到山水之间。由于受佛教的影响,他的“菩提系列”散文蕴含更多的是“雅致恬淡”的韵味。比如《一只毛虫的圆满》中,所有人都觉得毛虫丑,见了它都会恶心尖叫,但作者只是淡淡的告诉读者,正是这最丑的毛虫将来会变成最美的蝴蝶,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丑也是一种美。作者通过这个简单的事例,告诉大家:淡然面对一切,优雅从容生活。
相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林清玄描写更多的是无生命之物,尤其是对花的描写,比如:兰花、梅花、茶花、莲花等等,当然描写更多的是莲花,其中以此命名的就多达六篇,比如:《灵山上的那朵莲花》、《水晶石与白莲花》、《清净之莲》等,他之所以喜欢莲花,是因为莲花是佛教的花,象征着纯洁,他希望自己像莲花那样清净、淡雅,这也恰恰印证了他散文中淡雅的生态诉求。
除了像兰花、莲花、梅花等本身就蕴含着淡雅、高洁外,林清玄对其他花的描写也透着淡雅的气息。比如在《愿做自由花》中,当作者看到大片金黄的青菜花时,就像进入了金色的梦里,自由自在的生长在大地上,成为最耀眼的风景。就是这普通的青菜花,在作者笔下就那么的超凡脱俗,不与时令花争宠,自由自在的生长,反而增添了青菜花淡雅之气。林清玄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编织成文章,并用理性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揭示了这个浮躁社会的不看,告诫我们,只有以简单的生活作为目标,才能够在这个金钱社会中无愧于心的生活。
三、简和的生活状态
林清玄散文中体现的淡雅的生态诉求,反映到生活中必然是简和的生活状态。作者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所以更加提倡简单朴素的生活观念。突出表现在“口舌之欲”上面,用自己的话说,有时候生活清淡的自己都吃@了,每天的早上大多煮一些粥,放些青菜,然后配着腐乳和豆腐吃,而且他把青菜米粥看作璎珞粥,把腐乳和豆腐比作黄玉和白玉,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生活的简单朴素。
在生活中追求简单,从心态上更多的体现在平和宽容。因为他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圆满的,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要把心态放平和。在《拈花菩提》自序中,他提到有次抽到一个下下签,由此悟出当我们遇到困难,如果一味抱怨、消极,就会使情况越来越糟,索性不如放平心态,坦然面对。
林清玄正是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并用理性的阐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得哲理般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刘小兵.于“一花一世界”中感悟人生欢愉――读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J].劳动保障世界.2016(13).
[2]汪苏娥,王晓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解读林清玄《有生命力的所在》[J].写作.2005(03).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力 自然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生态危机 当代价值
从传统农耕文明发展到现代工业文明以来,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不断向自然界索取物质生存资料,人类在以往的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取得节节胜利。不过人类在陶醉于征服自然的过程,同时也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与自然冲突加剧,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我们具有重新审视马克思的生产力思想尤其是自然生产力思想的必要性。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中蕴含丰富的生态思想,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重新挖掘马克思自然生产力中的生态意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传统理解上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生产力概念的阐释,主要是沿袭苏联教科书的观点,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这一片面的观点在理论界长期占统治地位,并长期指导我们的实践,使我们长期以来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这一传统定义,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整体形态来看,具有明显的理论缺陷:
首先,传统观点倾向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过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忽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换言之,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存。对此,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生产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实质上体现了社会生产与自然生产的辩证统一。但传统生产力定义看不到人们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这种理解显然不全面。
其次,传统观点割裂了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它只强调生产力的社会性,却忽视了自然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事实上,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马克思指出,“人在生产中只能像自然本身那样发挥作用,包括自然界的自然力和人自身的自然力。因为,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换言之,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的依赖基础和物质前提,同时马克思也指出:“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自然生产力的发展。但传统定义明显割裂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辩证关系,忽视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和价值,这是对生产力理论最大的误解。
另一方面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制约自然生产力。主要体现三个方面:首先是社会生产力影响自然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自然生产力如果离开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参与,无论它怎么强大,它也只不过是天然物而已,终究不具备转化现实生产力的条件。其次是自然生产力的存在状况受社会生产力制约。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生存环境具有正负作用,直接影响自然再生产过程,因而,人的社会生产力愈是充分的发展,自然再生产就愈受巨大影响。尤其是高科技和机器大生产的应用,自然生产力的发展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
三、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蕴含于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中,在理论上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指导
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渗透于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之中,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内涵。自然生产力思想体现了自然史和社会史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发展过程,自然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在生产力向度上表明自然进化与社会发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机制上具有一致性和统一性,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沟通了自然史与社会史的发展过程。
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对待自然和对待自身是同等重要的过程。人们认识自然越是深刻,表明人类愈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警示我们:人类只有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合理地、高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生产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产要素,但自然生产力在数量上不是绝对无限的,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产力的满足却是绝对无限的,这种资源的有限和需求的无限之间矛盾要求人类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开发利用更多的自然生产力,另一方面更要思考如何充分地、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生产力。因此,要处理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人类必须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人类与自然才能共生、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态视角 生态书写 生态思索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引起了作家们的广泛关注,由此生态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生态文学家蕾切尔・卡森1962年的经典之作《寂静的春天》犹如寂静中的一声呐喊,开启了生态文学繁荣的时代,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思想和文学的革命,使生态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了全球作家大规模创作生态文学的热情。虽然这部伟大的作品发表已时隔近半个世纪,但是再次阅读并赏析该作品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独特全新的生态视角
在这部作品中,卡森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创新性地运用生态整体主义的独特全新视角来阐释自然与人的关系,强调自然对于平衡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体现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文学往往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将人作为价值判断的主体,“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做工具、途径、手段、符号、对应物等等来抒发、表现、比喻、对应、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①。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使传统文学忽视了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生存与命运的关注与尊重。卡森在作品中所运用的生态整体主义是指在考察自然与人的关系时,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中心、不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终极尺度,而是把生态系统和谐、稳定和持续地自然存在作为思想、态度和行为的判断标准。生态整体主义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人类个体的尊严、权利、自由和发展为核心思想的人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生态整体主义并不是蔑视人类或者反人类,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恶果和生态危机的现实使生态文学家卡森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有可能真正有效地消除生态危机;而凡是有利于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最终也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利益或根本利益。
卡森在作品中着重描述了化学杀虫剂通过地表水、地下河和土壤严重威胁植物、鸟类、鱼类和人类生存的过程,将视线平等地关注每一种生命体的生存,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当卡森发现许多美丽的生命正在消失时便痛心疾首地强调:“他已写下了一部令人痛心的破坏大自然的记录,这种破坏不仅仅直接危害了人们所居住的大地,而且也危害了与人类共享大自然的其他生命。”②为了保护大自然中的生命,卡森甚至提出,在允许这些化学药物使用之前,有必要对它们在土壤、水、野生生物和人类自己身上的效果进行调查。
《寂静的春天》颠覆了传统文学的人类中心主义,没有纯功利地、纯工具化地对待自然,而是关注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命运,将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和人类平等地放在生态系统之中,从生态系统平衡与协调的角度来分析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带来的危害,表达了重要的生态整体主义观:生物圈中的一切存在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优美与形象的生态书写
在《寂静的春天》中卡森很少使用科学专业术语,而是用优美与形象的书写方式,将琐碎沉闷的科学调查材料转变成对生态世界栩栩如生的描述。优美与形象的书写主要体现在对大自然和生命毫不吝啬的赞美、故事情节嵌入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这种书写使文本既优美又容易理解,增添文本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自然美景的描写。如开篇第一段“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如仙境般的描写将读者带入曾经的农庄美好记忆,并产生对过去生活的留恋,对比现在“寂静”的境况使读者心中形成巨大的反差,从而在情感上加重了对“死神的特效药”的反感和厌恶。
对美丽生命的细节描写。如描写米拉米奇河中的鲑鱼,“这些小鱼有着用小棒和鲜艳红色斑点装饰着的灿烂外衣,它们搜寻着、贪婪地吃着在溪水中的各种各样的奇怪小虫”③,突现出了鲑鱼鲜活的生命力和可爱之处。在描写那些人们喜爱的鸟儿时,“被喷药杀害的鸣禽中有一些鸟儿使所有看到的人们都迷恋不舍:黑白鸟、金翅雀、木兰鸟和五月蓬鸟,在五月的森林中啼声回荡的烘鸟,翅膀上闪着火焰般色彩的黑焦鸟、栗色鸟、加拿大鸟和黑喉绿鸟”④,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各种鸟儿的美丽与活泼,有力地谴责了化学药品使用者,从而激发读者对使用化学药品的愤怒与抗议。
故事情节的嵌入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如在第八章中通过一个家庭妇女的来信讲述了给榆树喷药导致鸟儿大批死亡的悲惨命运。在第九章中用米拉米奇鲑鱼生死命运的故事来讲述在河流喷药对水生物的巨大伤害。在第十章中用美国消灭吉卜赛蛾的故事讲述了轻率使用大规模喷药所造成的巨大危害。这一系列的故事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作品中的描述更加真实可信。
象征性文学语言的运用也非常普遍。如书名“寂静的春天”中,“春天”象征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寂静”则象征着大量与人类共生的生物的消亡。在第二章中“我们急需结束这些伪善的保证和包在令人厌恶的事实外面的糖外衣”,其中“糖外衣”象征着对眼前物质利益的追求。在第六章中将植物比喻为“绿色斗篷”。在第十六章中用“崩溃声隆隆”来形象地表现昆虫对化学药物抗药性的不断增强。
厚重深邃的生态思索
当人类仍沉浸在“征服自然”的妄自尊大和盲目乐观中时,卡森出于一名科学家的良知认识到无节制地滥用化学药品将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灭顶之灾,并对此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系统的阐述,体现了她的忧患意识和远见卓识。
系统阐述显性与隐性生态危机。卡森认为,地表水、地下海、土壤、植物、鸟类、鱼类、人类是生态系统中七个彼此相互关联的关键要素,任何一个要素遭遇破坏都将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化学药品正是通过这七个要素组成的环链来杀死地球上的生命体,从而给生态系统带来深重的灾难。“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受到了危险的甚至致命物质的污染。在当前这种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在改变大自然及其生命本性的过程中,化学药品起着有害的作用,它们至少可以与放射性危害相提并论。”⑤作品首先将化学药品形容为“杀生剂”,这些没有选择性的化学药品使树叶披上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滞留在土壤里,杀死每一种昆虫。化学药品除了直接杀死生物外,还有可能合成其他不易被察觉的有害物质来破坏生态平衡,被撒向农田、森林和菜园里的化学药品也长期地存在于土壤里,在空气和太阳光的作用下结合成为新的形式,这种新物质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杀伤植物、家畜和那些饮用井水的人。另外,伴随着化学药品抗药性的作用将催生更多的难以控制的灾难,昆虫正在发生应变以抵抗化学药物,“我们使用化学物质的大举进攻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的、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这样化学药品之战永远也不会取胜。
揭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卡森认为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的欲望。卡森认为“控制自然”这个词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是生物学和哲学还处于低级幼稚阶段的产物,是对生命的异常能力的轻视,是人类无知的表现,这种科学认识的蒙昧将让人类付出惨重的代价。武装应用昆虫学的最现代化、最可怕的化学武器在被用来对付昆虫之余,已转过来威胁着我们整个大地。
倡导生态责任。卡森在作品中首先强调自然独立于人类的内在价值,抨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其次,通过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卡森表达了对人类精神生态的关注。一味的杀伐掠夺、征服自然加剧人的物化,使人的道德感与同情心、历史感与使命感丧失殆尽,严重妨碍了人的精神成长与人格完善。
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与科学方法。卡森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思想方法是尊重生命。非人类的生命与人类的生命同样重要,具有存在的价值。利用杀虫剂这样的武器来消灭昆虫足以证明我们知识缺乏,能力不足。卡森还提出了技术上的解决方法,就是有效利用生物技术,这些生物技术对昆虫进行控制是基于对活的有机体及其所依赖的整个生命世界结构的理解。“生物控制”就是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良方。
注 释:
①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②③④⑤蕾切尔・卡森[美]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第112页,第95页,第5页。
参考文献:
1.朱先明:《从〈寂静的春天〉看蕾切尔・卡森的生态思想》,《外国文学》,2006(3)。
2.刘宇宁:《论〈寂静的春天〉中的深层生态学思想》,《宜宾学院学报》,2007(2)。
3.张双田:《从叙事学聚焦理论看〈老人与海〉的生态观》,《名作欣赏》,2008(12)。
4.苏屹峰:《从〈寂静的春天〉看卡森的文艺生态理念》,《宁波大学学报》,2006(5)。
关键词 全球化 资本 生态危机 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4-0004-10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联系不断加强,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和向全球推进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在全球化、区域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人权、国家和国家安全等广泛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问题复合体。
一、全球化根源于资本的扩张,资本的扩张必然导致生态危机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化是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底色的全球化。20世纪的历史和今日的全球资本主义证明:资本主义尚未耗尽自己发展生产力的潜能,它在部分吸取马克思的批评之后,不断地调整着生产关系,从而继续释放物质生产力。马克思之后的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例如,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逐渐改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工人阶级不再绝对贫困化了,他们的劳动条件也日趋改善。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它的本质就是无止境地追求利润,无止境地追求资本的增殖,也就是无止境地追求经济增长。
1、资本的扩张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资本是全球化的助推剂,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体制基础,二者的捆绑上市使全球化更具趋利性,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生态危机日趋加重。
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还是世界历史的开拓,资本起了轴心作用。当今的全球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资本推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资本的扩张本性。为了追求利益,在资本的驱动下,世界贸易逐步发展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为什么资产阶级要“到处落户”、开拓世界市场呢?马克思认为,这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开创世界历史的冲动完全是出于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因为,“流通时间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限制=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硎余劳动时间的减少=剩余价值的减少=资本价值自行增值过程的障碍或限制。因此,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所以,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马克思认为,“一般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资本是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只有靠不断地占有剩余价值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资本天生所具有的对剩余劳动的追求本性,使资本不断处于扩张状态,从而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和流通也不断处于扩大的运动之中。随着资本的发展,国内市场变得越来越小,以致成为资本发展的障碍。要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家必然要突破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当资本“奔走于世界各地”的时候,却不自觉地成为推动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2、资本的扩张隐含着深刻的生态危机
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变暖,土地资源枯竭,沙漠化不断扩大,温室效应加快,臭氧层减少,酸雨像洪水猛兽般吞噬大片的树木和良田,水资源日趋紧张,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地球上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缩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日益恶化。而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的危机,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资本的全球性扩张。
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与大规模环境破坏相联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全球环境破坏的历史。在全球化之前,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在国内造成的危害。20世纪末,“全球化”这个概念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全球化的发起者和直接推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发达国家更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离不开资源和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竞争与垄断,在垄断中造成了国际间的不平等和不公平,这种不平等和不公平集中表现是:在流通领域一资本流向各地,利润流向发达国家;在生产领域――企业遍地开花。污染留给发展中国家。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公开宣称: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贪欲的基础上的。近现代世界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在对富强的追求的同时,造就了一个角力竞技世界,一个无止境的追逐财富和权力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一方面是民族国家之间争夺经济利益和政治霸权的战争,另一方面则是榨取地球以创造财富的战争。如大卫・梭罗所言:人类不仅彼此之间进行战争,他们也对自然界进行战争。正因为如此,现代人类生活在双重战争(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和人与自然之间的战争)的阴影之中。不同国家所贮存的核武器总量已足以毁灭好几个地球,只要人类的物质欲望和权力欲望仍在膨胀,核战争的阴影就挥之不去。即便人类有足够的理智,保证不打大规模的核战争,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我们也摆脱不了另一种战争的毁灭性危险,即在贪欲的支配下,人类会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即不顾一切地榨取地球,让地球交出更多的乳汁,从而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愈陷愈深。可见,今日之经济全球化将隐含着深刻的生态危机。
3、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生态危机
马克思早就指出,通过殖民统治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然是不平等的。然而,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不断扩张的同时仍然隐含着自由贸易后面的世界性剥削与压迫,即强国对弱国的统治与剥削。马克思把这种不平等的体系看做是两极的对立,即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认为资产阶级“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与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对立逐渐固定化,整个地球变为一个“中心”与“”即宗主国与附属国构成的体系,从而导致了城乡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二元不平衡发展,这种
不平衡发展形成了二元对立结构,进一步造成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新陈代谢断裂,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把当今世界经济分为三个结构位置――中心的、边缘的和半边缘的。在国际劳动分工中三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心民族国家有高效率的资本组织结构和较高的工资水平,他们通过军事、政治和贸易权力从附属的边缘国家获取经济利润。边缘国家属于原材料产地,有低效率的资本组织结构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半边缘国家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缓冲作用,然而半边缘国家通过对边缘国家的开发而最终被中心国家所开发。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不仅包括资本所有者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且还包括中心国家占有整个世界经济的剩余价值。既然边缘国家在世界体系分工中是原材料产地,那么,在环境问题中必然处于“被污染”、“被破坏”的境地,因而造成环境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见,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在二元对立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资本积累,耗尽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污染了全球环境。
4、全球化使“生态帝国主义”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所谓“生态帝国主义”是用以描述当达资本主义国家将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国家进行“生态掠夺”的行径。而经济全球化在生态危机转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方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将资源型经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导致跨越国界的全球性产业结构的分工与重组。按照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重组企业的动力源泉是在生产成本可以外化的条件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获得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或跨国公司经营的途径,将一些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直接掠夺那里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洁净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从而实现环境污染转移。
二是依靠雄厚的资本,侵吞发展中国家资源。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的心理,使其廉价出售本国的自然资源,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转移到其它国家,以此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安全。
三是直接出口公害,制造“污染转嫁”。发达国家的“高产出、高消资”模式,除了消耗大量的生态资源外,还产生数亿吨的垃圾及危险废物。在全球化过程中,有些发达国家通过、vTO机制和全球投资、跨国公司等渠道,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洋垃圾”和倾倒废物。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环境政策、环境法律都没有发达国家严格,这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有效防止污染转嫁和新一轮更加隐蔽的生态侵略,无疑加剧了生态安全危机。
四是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环境,转嫁污染。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环境问题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打着绿色保护主义的旗号,以环境保护和公平贸易的名义,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它干涉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不顾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损害环境为由,实施限制或制裁,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从中渔利。这种歧视性措施既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又保护了自己的生态环境和安全。
总之,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污染转嫁的机会增多,可能产生新一轮的生态侵略。发达国家这种做法起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一是保证了自己国家的环境,二是得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三是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因此,生态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掠夺是一种新的“生态犯罪”,是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不计后果的本性在新形势下的反映。
二、全球化改变着世界,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态平衡对于经济发展是条件,也是需要。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经济不可能持续发展。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使人类面临着未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这样一种局面使人类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全球化是重大的社会变革,它不仅仅是一个全球性资本扩张、生态危机的运动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人类文明的全球l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全球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也是人类文明的新转机。人类今天面临的生态危机必将被生态文明所代替。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l、全球化唤起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全球观念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同时也是全球化深入的一个前提。完成生态革命首先必须转变生态思想。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全球观念的形成,反过来,全球化及全球观念又促进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同民族国家各具特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交往也在同时进行和展开,全球化也为生态文明开辟了道路。
事实上,全球化使一些新型生态价值观念不断形成。西方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思考环境问题,如有人提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要在地球的生态与资源的极限内生活;增长不等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未来是共同的;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些思想和观念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传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
尤为突出的是,全球化也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广泛地推广到各国社会发展的决策中,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在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党和国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战略思想,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又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文献,揭开了人类开展生态革命与创建生态文明的序幕,标志着用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反映了人类正在进行生态革命并告别工业文明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在这些观念和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普遍增强,逐步树立起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
第一,树立了人与自然同存共荣,人天合一的自然观。生态文明观认为,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和征服者,而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万物之一员,自然之一分子。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必须以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前提。人类干预,改造自然及其运动过程,必须以不破坏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有序流动为限度。人类不能只是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索取自然,而且还要保护自然、补偿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与自然同存共荣的发展道路。
第二,树立了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彻
底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摒弃把GNP作为发展的唯一指标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树立了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生态文明观认为,盲目地高消费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每个人的消费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消耗各种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同时产生各种排放物和废弃物。因此,现代文明应当提倡“够用为好”的观念,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第四,树立了“绿色”生活观。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想健康地生活,就应该树立“绿色”观念,践行“绿色”生活,推行“绿色”运动。全球化使环保运动、绿色运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人们提出了“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绿色政治”等思想。生态文明的浪潮极大地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喊出了“还我阳光”、“还我蓝天”、“还我清水”的强音。在加强污染治理、重视环境保护、实行清洁生产的过程中,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城市、绿色住宅、生态包装等不仅是一些崭新的口号,而且日益成为人们的行动。既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间的平衡。
2、全球化使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必要
生态问题具有连动性,就像巴西的蝴蝶会引起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一样,南极冰川的融化会影响全球生物的生长与发展,中国西部的沙尘暴直接刮到日本和韩国。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成熟,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也在以一种人类难以控制的方式迅速在全球蔓延。
全球化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安全观―一“共同安全”或“集体安全”。在全球环境的压力下,国际社会各个层面从专家、环保人士到普通民众,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到非政府组织以及公司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关注我们的地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国家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达成一些共识,这是环境问题有望解决的前提条件。
国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给各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只有加强国际环境合作才能够解决。因为环境恶化的后果不会因为一道疆界而产生分隔,最终地球上的人类将共同面对。在全球化时代,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需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不被全球化的浪潮抛弃,它们必须也正在全力以赴地发展经济;然而目前,这些国家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已严重妨碍了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发达国家来说,为了治理公民关心的具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配合;同时,为了不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影响到本国的安全和发展,也为使这些国家保持一定的支付能力、扩大发达国家对其的出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越来越加以关注。因此,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更迫切地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
3、全球化使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可能
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对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强化了国际间相对互惠的合作关系,使全球环境治理从可能变为现实。
第一,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为国际环境合作的实现提供了政治、经济基础。全球化使“经济――社会―-生态”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冷战结束后,原国家都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国也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共同的生存和经济利益,各国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交流和资金流动更多,使各国的环境保护技术、管理能力提高更快,资金上也得到更多的支持,有利于按国际规则解决跨国生态问题,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
第二,全球化为解决环境问题搭建了政治平台和组织机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国际社会的各种组织和相应的法律应运而生,从而为全球治理创造了条件。环境问题还催生了一些全球化组织,近几十年间,非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大量出现,而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数以万计。如联合国设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等专门机构和组织,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署、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动了环境合作,联合国还专门设立全球环境基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保护全球环境。一些国家就区域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全球和区域环境合作。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东盟、非洲联盟等区域性组织。他们的存在及活动推动了真正的全球性环境运动。
第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全球统一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法律平台。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配置成为可能,可以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地、更合理地利用,客观上促进全球环境合作;而全球统一的游戏规则的制定,则成为各国提高环境意识的外在力量,并且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法律平台。在联合国环境署等机构和组织的推动下,各国达成了为数众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境公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关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议》等。这些公约都有各自核心议题,履约进程和相关遵约、违约机制,公约通过召开缔约方会议审议履约进展,促进了核心领域问题的解决。
第四,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环境合作行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环境合作从政府间合作、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合作、非政府环境组织与国际组织合作、跨国公司与驻在国政府合作、区域环境合作都有了很大发展,并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形成。包括:召开全球峰会,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国际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明确全球环境保护的方向;举行多边环境谈判,制定相关的国际公约、协定,就一般原则和制度性机制达成一致,再通过议定书为缔约方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共同关注的问题的解决;建立全球环境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履行国际公约;建立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并由相关的机构进行全球环境评估,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系列)和生态环保标志,引导公司企业和公众在生产和消费时考虑环境因素……这一切,使全球环境保护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第五。全球化为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基础,而科技的发展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力途径。有人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性的环境污染是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生态危机是“技术圈”对“生物圈”的冲击,新的科学技术会毁坏地球,危及人类生存。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至少是不全面的。近代以来,对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机器工业生产,而武装工业化的正是科学技术。同时,农药、化工产品等对环境的危害,直接原因就是科学技术。但解铃还须系铃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要靠科学技术。当今的全球化,也有两面性,它一方面创造了环境问题的恶化和扩大化,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生产的技术改进,促进了节能减排,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等。人们相信,科技的负面效应从来没有超过它的正面影响,而且在负效果出现之时,技术的潜力就会被用来减少或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有理由将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寄希望于科学技术。从现实来看,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被人类用来控制和解决全球问题,英国泰晤士河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恢复,足以显示出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控制这一全球性问题光明灿烂的前景。